第一篇:安全工作面临的矛盾与对策
SAWS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WORK SAFETY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调查研究
━━━━━━━━━━━━━━━━━━━━━━━━━━━━━━ 第5期(总141期)
2007年 3月31日
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的矛盾和对策
山西省吕梁市安监局 张志刚 王四赖
按:加强安全生产,促进安全形势的稳定好转,安全监管机构承担着重要责任。本文结合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需求、安全生产基础、政府监管责任、安全监管力量和手段、安全法制和经济政策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并提出了七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主题词:安全监管 矛盾问题 对策建议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是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首要责任。但当前安全生产领域中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加大了安全生产的压力,使安全生产面临严峻挑战,给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和消除矛盾,为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是安全生产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安监工作面临的矛盾
(一)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期望值与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实践证明,安全生产水平不仅是安全状况的直接反映,而且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安全生产水平,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必然要求包括工程质量、科技装备、管理方式、职工素质以及发展理念等要素的全面提升。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全社会对生命的珍视、工作环境、安全保障程度、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关注程度逐步增加,期望值越来越高。但迄今我国仍然是一个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不高,技术比较落后,经济结构和生产布局仍有许多不够合理的地方。为数不少的高危企业生产手段落后,有的甚至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社会公共安全基础比较薄弱,防范和应对重特大事故灾害的能力还不强。安全生产现实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值形成的巨大反差,是当前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
(二)经济快速发展与安全保障能力滞后的矛盾。经济社会 的快速发展导致能源原材料需求旺盛,生产企业在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扩大规模、增加产量的冲动强烈。机动车辆的快速增长与公路的发展不协调,农村居民出行和农副产品交易必须依靠道路运输,但很大比重的农村公路达不到通行标准,摩托车、农用车等非法运营查处难度大。在经济增长上,不少地方还是靠拼设备、增加劳动强度、粗放经营来支撑。
(三)安全监管任务与监管力量之间的矛盾。由于监管力量的有限和监管任务繁重之间的矛盾突出,致使在隐患的发现上存在盲区。以吕梁为例,全市现有安全监管队伍中,专司执法的执法监督人员不足100人。面对全市1700多家生产经营单位和众多的行业,若以目前全部监管人员计,平均每人监管17家生产经营单位。按平均每2人每天检查1家企业计算,一个多月才能跑遍所有的企业。其二,现有的安全监管队伍人员、数量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执法任务的需要。目前,从国家到省、市、县安全监管机构人员编制是从上到下呈倒“金字塔”型。特别是乡镇这一级大部分没有安监机构,少数有机构的乡镇,监管人员又没有执法权,责权不统一,一线监管责任难以到位。其三,安全生产管理涉及的部门众多,条块机构重叠,职能交叉。职责不明、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力量分散。其四,安监装备配套不足。执法车辆的数量严重不足,监管手段落后,还是凭经验看、听、摸、闻,缺乏相应的检测仪器和设备。
(四)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与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据了解,我国煤炭产量中有三分之一是在没有安全保障能力的情况下生产 出来的。全国仅国有重点煤矿安全欠账就高达500多亿元,有三分之一的设备要淘汰。一些几年前,建在郊区的化工企业,随着城市的扩张,很多已处于人口稠密的城区。许多危险路段没有安装防撞护栏等安全设施,不具备基本的客运安全保障条件。以吕梁煤矿为例,吕梁经济基础薄弱,煤矿企业起步条件较差,规模小、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安全欠账多。虽然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随着煤矿开采时间的延长,开采强度的加大,开采范围的扩大,矿井受五大灾害的威胁也越来越严重。而近年来由于国家在资金投入、银行贷款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向国有煤矿倾斜,乡镇煤矿受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因素的制约,安全装备水平与防治日趋严重的自然灾害的要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同时,随着煤矿安全装备水平的提高,安全管理和技术人员严重缺乏,从业人员素质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全市煤矿矿长或业主中有70%以上仅具有初中文化水平。乡镇煤矿中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专业人员平均每矿不到1人,大部分乡镇煤矿,几乎没有真正意义的安全技术人才,靠一些未经专门训练的“指导员”指挥生产。从事煤矿井下一线作业的工人,大多是受家庭贫穷、谋生技能单一所困的农民,90%的是半文盲,流动性大,培训困难。这种状况造成矿长或业主因无知而盲目大胆、违章指挥、冒险生产,对如何加强安全管理无从下手,不靠科学靠迷信,不靠管理靠侥幸;井下职工因无知而无互保自保能力,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淡薄,违规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现象严重;企业因缺乏技术人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先进 的安全监测监控设备不能及时推广使用。另外,安全生产法规建设,特别是地方性配套法规制定的滞后性,也是一个突出的矛盾问题。
(五)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的矛盾。一些县市安监部门因安全生产的压力加大,承担起了本应由企业承担的日常安全检查的职责,一些企业想方设法设臵障碍与安监人员兜圈子。特别是煤矿企业,办矿门槛提高,对安全投入的积极性却不高,为追逐利润最大化而压缩安全成本;对政府出台的有关政策规定抵触情绪大,造假蒙蔽现象增多。监管部门与企业没有形成互动,安全效果不佳。
(六)治标与治本的之间的矛盾。一旦发生事故,当地政府就立即下达禁令,开展雷厉风行、运动式的安全整治或用关停手段管制,一些企业存在抵触情绪,企业不愿意主动配合,以停代整、明停暗开、借整顿之名行生产之实的现象难以杜绝。这种治标措施,虽然可收到一定成效,抑制表面现象,但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不少地方,整治过后,又依然如故,很难走出事故——停产整顿——事故的圈子。
(七)责任与权利之间的矛盾。从目前的安全监管体制看,横向上实行的是综合监管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但条块分割,职能交叉,职责界定不清,行业监管力度不够。同时,由于受发展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减轻就业压力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有的地方对安全生产工作抓得时紧时松。在对非法违法生产企业的处理手段上,安监人员行施的权力主要有限期整改、行 政处罚、停产整顿几种法律文书,监管手段不足,工作落实难度大。
(八)市场机制与安全管理机制的矛盾。由于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一个时期中没有将安全风险成本强制纳入企业生产成本,有效利用市场经济的手段调节安全与利益的关系,导致利益与安全间的关系失衡,当安全生产与企业的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更多地选择追逐利润,从而与社会公众的安全需求相背离,与政府安全管制相矛盾,为煤矿安全生产埋下了祸根。
(九)疏与堵之间的矛盾。有的行业监管部门不能很好地做到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疏堵结合。如:煤矿生产矿井必须具备合法有效的“五证一照”才能组织生产。但因证照有效期短、政策变化以及证照之间相互牵制等原因,煤矿换证工作一直进展十分缓慢,大部分煤矿年年换证,年年不合法。2006年,全省生产矿井中,保持全年证照齐全有效的矿井不足20%,煤矿受利益驱动和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税费指标不因为煤矿证照过期而下调等多方面影响,尽管安监部门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以整顿为名组织生产现象仍得不到遏制。
(十)付出与回报之间的矛盾。《安全生产法》及其配套法规出台的时间不长,在法律体系中属于比较“年轻”的法律;也由于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组建的时间不长,在行政执法机关中属于“年轻”的队伍,更由于《安全生产法》调整的范围比较广,调整的力度比较大,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的难度和阻力也大,加之,安监系统 监督检查的重点对象是高危行业,安监工作责任大、权力小、风险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近年来,各级安监部门的大部分安全执法人员几乎没有节假日,不分昼夜地全力投入安全监管工作中,那里有危险、有重大安全隐患就去那里,工作十分辛苦而危险,但安全监管人员相应的福利、待遇中没有得到体现;同时面临的问责风险加大。一些企业,如煤矿企业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长期承担着应由全社会共同支出的资源开采成本,致使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绝对劣势;矿工这一高风险职业不仅没有高回报,而且工资水平远低于其它行业的平均水平。
二、建议与对策
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这些问题,既要依靠安监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有坚定的信念和扎实的工作作风,用百倍的工作努力去克服,去争取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协作,把安全工作作为全社会、各部门的工作重心,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为安全监管工作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共同把安全生产工作抓实抓好。
(一)抓住根本,尊重科学,稳步提高高危行业生产力水平。一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提高企业经济增长的质量。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特别要抑制部分行业生产能力盲目扩张和对生产资料需求的过快增长。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成熟技术和高新技术 进行改造。制定鼓励煤矿等高危企业,依靠先进开采技术,加强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调动企业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装备、产品和能力,为企业提高经营效益奠定基础。坚持以煤为基础,积极发展煤电、煤化工产业,大力气发展煤炭循环经济。
二是坚持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并重,着力提高企业安全技术和管理能力。建立一整套有利于吸引人才,促进人才发展的制度和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投入,为企业提高安全技术管理能力提供智力支持。
三是坚持落实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经济政策,着力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完善企业安全费用提取使用和管理制度、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认真落实企业伤亡事故经济赔偿规定;完善采矿权有偿使用制度,理顺采矿权与经营权的关系;配套制定保障安全生产的相关经济政策,如:建立对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煤矿收回采矿权的安全淘汰机制、对高危行业强制推行责任保险、对道路危险路段强制安装防撞护栏、在危险化学品行业推行HAN阻隔防爆和BF系列无火花快速堵漏等先进实用技术等,并纳入法规标准层次予以推行;制定煤矿等高危行业最低工资标准;吸引较高素质的人员从事煤矿等高危行业一线的工作,推进企业提高机械化水平的步伐,最大限度减少作业人数;建立高危行业职工养老金制度,稳定职工队伍。
四是坚持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着力提高企业现场管理水平。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为主要内容,以风险管理为基础,从 安全技术角度出发,完善和创新各行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和考核体系,把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方位、全过程,强化闭环管理,致力于源头防范,进一步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五是坚持科技创新与进步,着力增强安全管理手段。引进吸收国际先进装备和工艺,提高装备的安全可靠性。建立企业生产经营综合信息网络,提高安全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大重大安全技术问题的研究,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以及科技服务体系,围绕安全生产技术难题集中进行科技攻关,建立安全隐患的预测预报系统。
六是坚持强化安全培训教育,着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从上到下构建全社会的安全宣传教育及舆论支持体系,培养教育个人和群体的安全价值观。鼓励行业、企业、社会大力发展民营、民办、股份制等形式的职业技术院校;加强校企联合办学,按企业需求设定专业,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逐步变招工为招生;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将传统的由企业、行业培训各类技术人员、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技术工人转向社会化。逐步使高危行业走上从业人员职业化、管理人员专业化、从业培训社会化、自主培训经常化的路子,达到企业职工人人想安全、人人会安全、人人能安全的目标。
(二)健全体制、完善机制,带着感情抓安全。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一是按照“经济管理职能和行政执法职能分开”、“安全生产行业管理与安全监督分开”的思路,一方面应把行业力量、专业协会发动起来,把相关专业协会和技术人员组织成 一个服务体系,强化行业管理职能。另一方面集中力量抓好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定落实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二是统一省、市、县、乡四级安监机构的设臵,避免机构的重复和职能交叉。统一专业人员配备比例。对安监机构实行地方政府和上一级安监机构双重管理的模式,各行业、各大企业要成立安全保障机构,可以隶属于地方安全监督机构垂直领导,以确保安全保障的公正性和效力性,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三是要理顺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充实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形成从职工、企业、社会到政府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创造物质财富的主体,同时也是安全生产的工作主体和责任主体。安全监管工作只有与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形成互动才能收到实效。必须掌握安全生产的规律,带着对职工生命安全负责、对企业发展负责、对提高业主经济效益负责的感情,从企业实际出发,对症下药,建立有效的安全监管工作机制。首先要按“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分层次落实”的总体要求,将各级政府、各级安监、行业管理部门、企业不同责任主体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职责范围、责任内容、责任要求具体化、明确化。其次,对不同安全风险程度的企业采取不同的监管方式。安全风险低的企业实行高标准、低管制,安全风险高的企业实行通用标准、严管制,增强他们对安全管理法规的自愿遵循性,避免安全管理的逆向选择现象。第三,完善市场准入标准。通过标准调控企业,使企业在政府确定的框架内承担起安全管理责任。对许可事项,凡是通过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问题,应当由市场机 制去解决;通过市场机制难以解决,但通过规范、公证的中介机构自律能够解决的问题,应当通过中介机构自律去解决。
(三)从实出发,理性预防,夯实安全基础。政府要把企业事故责任者应承担的责任与其对于事故的预防所作的投入联系起来,研究制定各类事故预防的投入标准,形成理性预防安全事故的有效机制,使企业业主们时刻以一种“可计算的问责理性”压制住预防惰性,积极地为事故预防而进行实质性的投入,夯实安全基础。从安全监管的角度看,事故源于隐患,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安全隐患长期存在恶性发作的结果,因此,安全监管的重点要放在切实建立安全隐患的发现、整改、验收、处罚机制,完善隐患治理整改制度,严肃隐患整治纪律上。建立重大安全隐患责任追究制度,对长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生产的企业不仅要进行经济处罚,还要严肃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四)严格执法与激励相容相结合,实行人性化执法。在政府管制范围较为宽泛的情况下,要将安全管制的力度放在一个恰当的水平上,调整管制措施,实行人性化执法,让守法者得益。一方面对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既能对安全生产起到促进作用,又能让大多数企业通过努力遵循的法规,加大落实力度,增加检查的频次,对违法违纪者加大处罚力度。另一方面,要建立激励相容机制,尊重个人的自利行为,承认每一个业主在主观上追求个人利益的合理、合法性。通过一定规则的约束和引导使业主在主观上追求个人利益时,客观上也同时达到法规规定既定的目标,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以达到长效管理的目的。例如公路载货汽车 计重收费,对于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来说就是一种激励相容机制。
(五)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增强企业安全管理的自信心。政府或执法、立法及司法部门决策的效果如何,一方面取决于决策本身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取决于公众的反应。因此,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制定安全法规或规定时,要考虑到个人和企业的反应,并应当设身处地从个人和企业的角度出发多做调研,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同时,政府的安全管理政策不仅要考虑其目的性,更要考虑其操作性。安全管理的政策,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朝令夕改,要有一定稳定性和连续性,否则,会导致政府信誉丧失,创伤业主对企业长远发展的信心,不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经过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被认为对安全管理起到促进作用的政策措施,就应在相当时期内稳定执行。如: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矿级领导带班作业、安全例会制度等。而对一些得不到大多数企业认可的政策,或大多数企业在短期内经过努力仍达不到要求的许可标准,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反思其可行性,及时调整,使企业能看清发展的趋势,减小发展阻力,增强强化安全管理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应制定鼓励扶持小企业联合改造的经济政策、行业政策,完善小煤矿退出的政策和机制,调动企业联合改造的积极性。
(六)准确界定安监部门的职责,实事求是落实责任追究规定。安全管理是社会管理的范畴,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安全监管部门是政府的一个行政执法部门,应该与公检法、交通、建设、劳动等其它行政执法部门有同等的地位,其承担的安全监管 责任也应是有限责任。因此,准确界定安监部门的职责,实事求是落实责任追究规定,有利于避免部门工作职能交叉,相互扯皮,推进安全监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的进程。首先,要准确界定综合监管和行业管理之间的工作职能。分清哪些工作是由综合监管部门负责、哪些工作属于行业管理的范畴、安监部门与行业管理部门各自承担的安全责任是哪些,确实解决综合监管缺失的问题。其次,要准确界定监管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安全管理职责。政府监管和企业管理的主体、对象、内容都不一样。政府监管的主体是政府及有关部门。企业管理的主体是生产经营单位。安监工作既不能越位、错位,以部门安监工作代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也不能形成工作缺位。第三,要制定各级安监部门工作标准,分清各级安监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量化、严格的科学考评体系,促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第四,实事求是追究事故责任,真正吸取教训,警示教育后来者。
(七)改进监管方式。一是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坚持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的原则,督促企业落实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把对企业法人代表履职尽职的监督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二是突出监管重点。对一些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问题,实施重点监督、专项监督和定期监督。对瓦斯、水害严重的煤矿则采取超前监督、跟踪监督等多种方式,增强执法的实效性,做到“察一警十”、“察事警人”。三是加强安全生产依法行政制度建设。在《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精神和法律原则指导下,研究制定实施细则和各项配套性文件,对过去法律法规中不相适应的内容加以修改、完善,尽快形成较完备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制度体系。如,行政执法主体制度、行政执法程序制度、行政执法评价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行政执法救济制度等。四是坚持执法务必从严。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推进行政执法公开,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督。建立健全规范性的内部监督制度。五是坚持依法行政与企业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分类指导。延长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企业的各种证照的有效期。六是增加安监人员入井补助和难苦岗位律贴,为安监人员交纳意外伤害保险金等。
本期分送:总局党组成员、煤矿安监局领导,机关各司局,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各直事业单位
网站查询:www.xiexiebang.com调查研究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政策法规司编
第二篇:中学语文面临的矛盾和对策
中学语文教育论文:试论当前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矛盾和对策
应试能力的提高与素质教育的矛盾
这是当前教师面临的诸多矛盾中的核心矛盾,下文要谈到的几对矛盾都是由此派生而出。这也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因为它的背后是当前中国紧缺的就业机会以及同样紧缺的教育资源同新世纪素质教育思潮的矛盾。素质教育的观念是越来越深入人心了,越来越多的人士——无论是望子成龙的家长,还是深受其害的师生——越发痛切地认识到了应试教育的痼疾与危害,于心理上是百分之百的欢迎素质的到来。可以说大家都在期待得到一种扎扎实实的真真切切的素质教育操作模式,但现实中更多的却是“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①的情况,是素质教育无法落实到实处,而仅仅成为一句流行口号和装饰品掩饰骨子里的应试教育的情况。这一点可以从“有了那么多限制规定、处于社会舆论的‘四面楚歌’之中的教辅,能够长盛不衰” ②的现象得到证实,可以从诸多的名校名师投身编著以提高应试能力为目的的教辅书的现象得到证实,可以从初高中尤其是毕业年级的家教市场的日益火爆的现象得到证实,可以从众多的重点中学(上海、北京的部分学校幸免)即使是周六周日晚上八、九点乃至十点仍在上课补习的现象得到证实,可以从超过二分之一的学生们感到在校生活不很幸福近四分之一的学生感觉很不幸福的现象得到证实(华东师大马和民副教授的调查)③,„„
同样,教师们无时不在忍受着在这种夹缝中生存的苦恼的煎熬:一方面,在家长们的升学率标准的衡量下,在各种离不开分数的评比的重压下,老师和同学们一道仍然没有改变“视分数为命根”的状况,另一方面无论是晋升职称还是评选各种先进,又要求有素质教育方面的公开课、论文、课题或教改实验等学术成果。尤其是“二期课改”文件颁布以来,老师们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身处两种难以调和的力量之间的尴尬。嘉定二中语文教师林晶鉴谈到:“有关部门传统的检查方法要改变,要‘松绑’。课改要求做的和教研室来检查的不一样。二期课改考什么?这是我们最关心的。”苏民中学副校长李彪认为,“课改学校的‘瓶颈’在考试问题,老师一边在上课一边在想,上面怎么考试?” ④这确实道出了一线教师的心声。当然,各省也有几位教改先锋杀出一条血路,取得一些经验,总结出几条理论,但几乎又一无例外的难以具有什么推广意义。固然,从哲学上说,应试能力与提高素质二者既矛盾又统一,自是无人能够反驳。但在教育资源、评价体系从而人们的观念未发生颠覆性的变革的情况下,若要谈什么实质性的变革,总是让人感到那么有一点心虚和矫情。当然,若说新的教育形势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是事实。但毕竟“戴着镣铐跳舞”总是让人有一种意欲崇高却变为滑稽和庸俗的哭笑不得的感觉。
谈到这个问题,大家虽然都为其积重难返感到无奈,但教育部门也确确实实在力所能及的职权内进行着不懈的努力。让笔者感到可喜的是,今年12月3日上海市教委正式颁布了上海二期课改的《学科课程标准(试行稿)》,据说从今往后它将取代传统的大纲和考纲,成为有关教材编写、课堂教学,以及所有考试评价的统一标准。它彻底“颠覆”了原来以“知识和技能”为定位的“教学大纲”,把“育人”作为其课程定位。比如我们熟悉的某某“知识点”等提法将在课程标准中被淡化,而是以“提高人文素养”、“提高科学素养”、“提高审美能力”等为价值取向,并把这种理念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但愿这部《学科课程标准》能成为广大中小学师生的福音。
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之间的矛盾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指出,要“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研究性学习,长到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实践,敢于创新,追求卓越”。⑤于是,各校纷纷开设研究型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一年下来,成果有之,热闹有之,然困惑和矛盾也有之。其一就是不少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陷入如下误区:研究功能扩大化;研究课题求大化;研究方式游戏化;研究成果剪贴化;结题形式单一化⑥„„其二就是新鲜感过后,同学们发现这种课程对于期末期终考试的排名以及中考和高考这些大事并没什么补益,而且学习压力非但没有丝毫的减轻,反而是加重了。于是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大减,指导教师们也陷入了两难困境。嘉定二中数学教师秦海萍曾谈到:“新教材中‘研究性学习’这一块不太有时间搞,很难开展。最好由有关部门牵头,课改学校之间多一些交流。” ⑦
果然研究性学习走入死胡同了吗?非也。正如陈玉琨先生所论:“研究性学习并不排斥,更不能代替接受性的学习。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就要变接受性学习为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结合。但是,如果在我们现存的课程体系中,接受性学习的内容与份量未作任何的减少,再额外加上研究性学习这一模块,并且当前的学习评价仍然只关注接受性学习的结果,这种不同学习模块只加不减的结果,只能进一步增加学生的负担。博约并重,有增有减,是课程体系优化的唯一途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要求人们对学习方式做出总体的、结构性的调整。” ⑧这确实是揭示出了当前研究性学习的“致命伤”,同时又是为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发展指明一条了康庄大道的高论。
师道尊严的维护与以学生为主体的矛盾
对于教师的角色与职能,自古就有定位——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师之尊严,道之神圣,是不容质疑的。一千年多来,这确乎是天经地义的权威论断。但是时代特点决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前进使各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不能停留在是传统的教书育人的层面上,这里面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例如教师们普遍面临着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四种师生关系的问题:传授和学习的关系,家长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朋友关系,服务与纳税人的关系。只要从事教师工作,只要教师在考虑角色定位的时候,就很难以回避这四种关系。而这当中的任意一种关系若想处理得恰到好处,均非易事。有的同仁提出,在素质教育课堂中,教师应扮演好以下四种角色: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者,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学生正确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倡导者。⑨这自然是笔者赞成的。无论扮演那种角色,都要用是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个标准来衡量,这恐怕已经是教育界的大势所趋。同时笔者也认为,在现代社会“人本论”的思潮背景下,一个成功教师(这里的成功教师不是指得过且过的教书匠,也不是指如吴晓所言的有着哲学家的反思精神、艺术家的敏感、对历史古往今来的瞻顾以及对人类自身的关怀的理想的教育家)不但应具有传统意义上的高尚的人格和渊博的学识,还应具备平等的观念、合作的意识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
此外,当代中学语文教师还面临着日新月异的社会与文化传统的矛盾、新的教改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矛盾、正统教材与自编教材的矛盾等等。以上种种矛盾困扰着常年在教学第一线摸爬滚打的教师,也时时激起很多有着忧己忧国意识的教师的思考和探索,同时这些矛盾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中国基础教育面临的困境。
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2页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②《反思教辅的“堵而不死”》 谢海洋《文汇报》2002.04.09 ③《上学的孩子幸福吗?》王伟杰、邓明茜《文汇报》2002.03.25, ④《从“研训一体”走向“大师训” ——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师资培训着力革新勇于探索纪实》苏军;汤成超《文汇报》2003.04.04 ⑤《上海市中小学教育学语文课程标准》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年11月版 ⑥《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几个误区》杨君允《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10 ⑦同④
⑧《基础教育再认识——兼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陈玉琨《文汇报》2002.11.25 ⑨《谈素质教育课堂中教师应扮演的角色》贾存宏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2003-03-28
第三篇: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面临的现实矛盾与对策研究
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面临的现实矛盾与对
策研究
【内容提要】在影响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各种矛盾中,党内矛盾是主要矛盾。在党内各种矛盾中,思想上的矛盾特别是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是影响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两个主要障碍。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营造坚定党员理想信念的良好党内环境,切实遵循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规律,认真搭建实践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宽广平台,就能不断坚定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
【关 键 词】中国共产党/党员/理想信念/矛盾/对策
随着国际国内环境和党的自身状况的变化,一部分党员包括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动摇。这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为此,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为了落实上述任务,各地各部门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从目前看,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不能令人满意。深入研究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面临的现实矛盾,联系当前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路,这对于落实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不断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影响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现实矛盾分析
(一)影响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主要矛盾
影响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因素很多。概括地说,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动摇,是由国际国内、党外党内各种矛盾交互作用的结果。
从国际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垂而不死,腐而不朽,经历金融危机冲击后依然保持着相对强劲的发展势头。这种情况,使一些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产生了怀疑,对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发生了动摇。
从国内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使一些党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部分工人下岗以及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使一些党员对社会主义前途产生忧虑;党内依然严重的腐败现象,使一些党员对干部队伍失去了应有的信任。
从党内看,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相当一部分党员感到困惑迷惘,需要党组织加强教育引导的时候,一些基层党组织却不同程度地放松了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调查发现,个别地方的基层党组织一年到头很少组织党员学习开会,更谈不上对党员进行专门的理想信念教育。
上述情况表明,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动摇,是由国际国内、党外党内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那么,在影响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这一系列矛盾中,何为主要矛盾?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也就是说,不管国际上风云怎样变幻,国内矛盾多么错综复杂,只要各级党组织坚强有力,切实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绝大多数党员就能很好地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事实也正是这样。调查表明,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的情况,各地差别很大。凡是党组织工作到位,活动正常,措施得力的地方,党员思想往往比较稳定,坚持理想信念的情况就比较好。反之,则会暴露出这样那样一些严重问题。的确,国际上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还是高潮时期,国内社会主义事业处于矛盾凸显还是顺利发展时期,党内理想信念教育的难度大不一样。但是,回顾党的建设史不难发现,外部条件从来不是影响党员理想信念状况的决定因素。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挫折和问题都属于正常现象,引起党员思想波动也并不可怕。只要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能够适应形势发展和党员思想变化积极开展工作,就能够不断坚定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影响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各种矛盾中,党内矛盾是主要矛盾,而党组织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规律,扎实工作,是搞好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
(二)影响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主要思想障碍
在影响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各种矛盾中,党内矛盾处于主导地位,是主要矛盾。那么,在党内矛盾中,影响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最主要因素又是什么?理想信念属于思想认识范畴,毫无疑问,思想上的矛盾是影响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最主要矛盾。
党内思想上的矛盾主要是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而非无产阶级思想主要包括资产阶级思想、封建残余思想和农民小资产阶级思想,等等。这些非无产阶级思想尽管性质不同,表现形式各异,但是却有着共同的特征,这就是思想方法上的主观主义,思想意识上的个人主义。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是党内思想上的两个主要敌人,是党内发生各种错误的总病根,也是影响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两个主要思想障碍。
主观主义严重的人,看问题肤浅、片面,往往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能正确认识和接受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他们有时候把前途看得一片光明,有时候又把社会看得一团漆黑。当前,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就是缘于不能正确认识党内或社会上的一些负面现象。他们有人把干部队伍看得一无是处,有人把社会上的矛盾和问题无限夸大。主观主义者由于不能全面地、历史地、发展地看问题,所以他们不能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前进道路上稍微遇到一点挫折,他们就会惊慌失措,改弦易辙。
个人主义严重的人,一切以个人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他们不可能自觉地为争取符合人民群众长远和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一个共产党员,只有当他坚定地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时,他才能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动摇。而当他一旦滑到个人主义立场,一切以个人利益为准绳,把人民的利益置之脑后,那么对他来说,社会主义也好,资本主义也好,就都无所谓了,因为不管什么主义,只要对他个人有利就行。
由此可见,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是影响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两个主要思想障碍。积极开展党内思想斗争,不断克服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是坚定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的两个主要前提条件。
二、坚定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的对策思路
(一)营造坚定党员理想信念的良好党内环境
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既要有良好的外部条件,更要有良好的内部环境。营造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党内环境,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作出努力:
1.发展党内民主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也是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条件。党内民主搞得好,党员在党内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他就能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党的事业看做是自己的事业,把党的目标看做是自己的目标。反之,如果党员的民主权利得不到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不受重视,他就会逐渐淡化党员意识,直至放弃先前的理想和追求。
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的。只有自觉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能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而从我们调查掌握的情况看,相当一部分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并不高。如果党员缺乏学习理论的兴趣和热情,那么,无论党组织怎样努力进行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都难以真正深入人心,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然也难以在人们心里扎根。那么,党员们为什么缺乏学习理论的兴趣和热情呢?调查发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一些地方党内民主搞得不好。实践表明,只有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让党员实实在在地感到自己是执政党中平等的一员,和党内其他同志一样,共同肩负着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荣责任,只有这种时候,广大党员才能自觉地去钻研党的理论,主动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这样理想信念教育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也就是说,只有当党员感到自己是党内重要的一分子时,他才会把党的事业看做是自己的事业,把奠定这一事业基础的思想看做是自己的思想,从而自觉地去学习它、把握它。也只有这种时候,广大党员才能发自内心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2.优化党内关系
我们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党内关系毫无疑问应是同志式关系。所谓同志式关系,简单说就是,政治上互相信任,不猜疑;思想上互相交流,不隔膜;工作上互相支持,不旁观;生活上互相关心,不冷漠。特别是各级党组织的负责同志,更应从方方面面关心党员、爱护党员、支持党员,让党员时刻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保持和发展这种关系,既是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需要,也是坚定党员理想信念的重要条件。
党员是怀着崇高理想和美好愿望加入党组织的。他们向往共产主义,期望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愿意为了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如果他所在的党组织对他本人漠不关心,不闻不问,党内同志间也缺乏应有的亲情、友情,久而久之,他便会渐渐淡化先前的理想和信念,逐步丧失为人民服务的热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激发、强化人们的奉献意识,反之,则会促使人们更加关注自我。研究表明,人际关系亲密给人的重要体验是爱。而爱是一种无私的情感,它能使人淡化自我,乐于奉献。相反,就会像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的那样:当周围是一片凄凉的时候,人就只会关心个人的事情,他的全部快乐都在家庭里,都在狭小的个人利益的小圈子里[1](p316)。
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凡是重视改善党内关系的地方,党员坚持理想信念的情况就比较好,反之就相对较差。山东的济宁市嘉祥县和枣庄市山亭区两个地方,党员坚持理想信念的比例较我们调查的其他地方高出10多个百分点。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重视健全党内生活,注意优化党内关系,特别是他们都尝试建立了党内关怀机制。比如枣庄市山亭区,他们根据党员的实际需求,采取切实措施对党员实施“立体化关怀”,激发了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调动了党员的积极性,使广大党员在和谐的党内环境中日益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当然,强调优化党内关系,绝不是放弃积极的思想斗争,搞你好我好,一团和气。对于党内的错误思想、错误言行,该批评的要批评,该教育的要教育,决不能放任自流。特别是对于影响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两个思想上的主要敌人——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更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斗争。纵观党的历史,应该说,我们党同主观主义的斗争还是比较坚决和彻底的。1942年延安整风,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都给主观主义以致命打击。而我们党同个人主义的斗争虽然从未间断过,但是从总体上看不像反对主观主义那样声势浩大、持久有力。特别是最近这些年,在个人主义思想有所滋长蔓延的情况下,我们非但没有加大同个人主义斗争的力度,一些基层党组织反而放松了对个人主义的批评、斗争,这就不能不使更多的党员深受个人主义思想的侵害。只有及时有效地清除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的影响,党内关系才能更加和谐、健康,才能为党员坚定理想信念营造更好的环境。毫无疑问,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是优化党内关系的题中应有之意。
(二)遵循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规律
调查发现,不少基层党组织虽然在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对理论教育的客观规律特别是知识转变为信念的心理机制缺乏深刻了解,所以在工作中带有很大盲目性,教育效果往往比较差。
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表明,理论知识转化为人们的理想信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简单地说,只有那些受人的理智、情感和经验所支配的知识才能变成信念。理想信念是理性、情感和意志的统一。
依据心理学理论对知识转变为信念的心理机制的简要描述,结合在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应注意以下两点:
1.理想信念教育要注重从党员的切身利益出发
加强理论教育是坚定党员理想信念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但是,怎样才能使理论教育入耳入脑呢?实践表明,理论教育越是注意从人们的利益出发,效果往往越明显。也就是说,在对党员进行理论教育时,不仅要使他们懂得理论教育的重大社会意义,而且也要使他们充分认识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对于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作用,使党员能够既从党的利益又从个人利益两方面来关心理论学习。
对党员进行理论教育,既要注重向他们传授基本的理论观点,更应注重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具体操作中,不少基层党组织往往对后者重视不够。这是造成当前相当一部分党员理论学习兴趣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对党员进行教育时,既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也要注意引导他们学习经典作家特别是我们党的领袖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如果党员在理论学习中能够逐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就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这样就能使他们在为党的理想奋斗的过程中不断取得成绩。而他们一旦尝到了学习的甜头,就能反过来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理论的巨大热情。这样,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良性循环中,就能不断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
2.理想信念教育要善于调动党员的情感因素
要让人们接受并信奉某一理论,必须首先使他们相信这一理论本身的正确性,同时坚信这一理论的创造者是值得敬重的。最近这些年,我们坚持对党的理论的正确性做了大量宣传,但是相对而言,对经典作家特别是我们党的领袖的丰功伟绩却讲得不够。我们坚决反对个人崇拜,但是对于领袖人物的卓越贡献和高尚品格,应作实事求是的宣传,以逐步加深人们对领袖人物应有的崇敬之情,这样才有利于人们从感情上接受他们所创立的理论。因此,在理想信念教育中,既要注意讲深讲透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又要努力讲足讲够经典作家特别是我们党的领袖所建立的伟大功勋,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人们对党的理论及其创造者充满景仰、敬佩之情,这样才更有利于把理论知识转化为人们的理想信念。
党的理论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要使党员接受这一理论并不断坚定理想信念,还必须重视培养广大党员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党员闺女”林秀贞为什么能够坚持党的理想信念不动摇,几十年如一日忠实履行自己的入党誓词?应该说,与她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密切相关。林秀贞说:我有这样一个情感世界,就是不忍看穷人掉眼泪,听不得不幸的人的叹息。只有大家跟我一样幸福,一样衣食饱暖,我心里才感到踏实,才会快乐[2]。调查中,绝大多数党员同意我们在问卷中提出的一个观点:“只有像林秀贞那样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才能自觉接受党的理论,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所以,我们在理想信念教育中,一定要重视不断强化广大党员对人民群众的感情。
(三)搭建坚定党员理想信念的实践平台
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最根本的是让人们“从事实上感觉到党和社会主义好”。所以,引导党员把坚持理想信念与脚踏实地的努力结合起来,积极投身实践,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搞好,这是坚定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的根本保证。与此同时,还要积极为党员实践自己的理想信念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让党员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实践中不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凡是这样做的地方,党员坚持理想信念的情况就比较好。
山东泰安市泰山区在城区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把它作为坚定党员理想信念的载体,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他们要求党员在责任区内当好宣传员、联络员和服务员,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党的声音;联系基层社会,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服务人民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党员责任区”就像交给了每个党员一块履行责任、发挥作用的“责任田”,通过提要求、交任务、明责任、搭舞台,增强了党员的身份意识、党的意识和宗旨意识,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坚定了党员的理想信念。
山东济宁市嘉祥县在农村开展“党员服务区”活动,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服务群众。广大农村党员在引导、带领和帮助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也增强了实践党的宗旨的自觉性,理想信念日益坚定。
人们的理想信念离不开现实和实践。心里想的和口头上说的,如果没有现实的东西不断地加以证实和强化,就不能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信仰状态。各级党组织积极为党员实践理想信念创造条件,搭设舞台,就能使广大党员在实践中不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参考文献】
[1][苏联]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两卷集:第2卷[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2]李敬东.相邻疾苦不忍闻[N].燕赵都市报,2008-01-07.^
第四篇:党校学员组织工作面临的矛盾及对策
党校学员组织工作面临的矛盾及对策
学员组织工作是党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配合党校教学,完成培训任务,实现培训目标,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方面负有重要的责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党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历史把党校工作推向越来越重要位置的新形势下,不断创新学员组织工作,应切实解决好“四对矛盾”,做到“四个加强”。
加强学风建设,解决好“学”与“用”的矛盾,努力实现两者的统一
党校教育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要认真解决培训中的“学”与“用”不一致的矛盾,努力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高度重视学风问题,大力加强学风建设,是学员组织工作的重要职责。来党校学习的绝大多数同志的学风是好的,但也确有人存在着“学”、“用”脱节的现象。有的只注意门面“包装”,不注重思想武装;有的讲起理论来头头是道,行动上却不怎么对号;有的党性分析似乎还可以,但就是不去落实。党校学员都是担负一定职务的领导干部,他们的学风表现,具有扩延性、示范性,影响巨大。从事学员管理的同志一定要把帮助学员树立良好学风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硬措施,花大气力去抓。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认真克服和解决一些与党的作风、与党校教育方针相背离的东西,促使学员自觉养成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良好学风。
加强学员管理,解决好“管理”与“被管理”的矛盾,努力实现两者的和谐
学员工作的性质决定了组织员既是学员的服务者,又是学员的管理者。处理和解决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努力实现两者的和谐,保证培训任务的圆满完成,是学员工作的一项重要责任。要坚决克服工作对象是领导干部,“不便管”、“不好管”、“管不了”、“管不好”的模糊认识,大胆管理,严格要求。同时也要善于管理。要讲究管理方法,提高管理艺术,使学员乐于接受,自觉地服从。善管,主要是搞好服务工作。学员来党校学习,首先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对他们的管理主要是在服务上下功夫、做文章。为学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使他们能安下心集中精力地学习,尽快适应新的环境,自觉地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这也就达到了管理的目的。党校为学员的服务是全方位、多渠道的,它包括对疑难问题的解答、学习资料的满足、伙食的改善、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必要生活用品的供给以及实际困难的解决等等。因此,全校教职工都应树立为学员服务的意识,以优质的服务去感染学员、影响学员。
加强自身学习,解决好“低”与“高”的矛盾,努力实现两者的适应
学员工作对象的高层次性,对学员工作也对组织员的素质提出了高的标准、严的要求。而目前,组织员的自身素质与工作的要求还存在着不少的差距。要解决好这个“低”与“高”的矛盾,实现组织员的素质与工作要求的适应,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充
分利用和发挥带班的工作优势,坚持跟班学习,通过进课堂听课、参加理论研讨等,不断吸取政治营养,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其次,学习专业知识。要通过开展工作,或通过参加不同形式的培训等,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其三,学习相关知识。要通过诸如对管理科学、心理学、历史学、美学、艺术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努力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做工作的本领和能力。组织员尤其要注意向工作对象——学员学习。
加强工作探索,解决好“形式”与“效果”的矛盾,努力实现两者的促进
学员组织工作的开展,是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工作环节来体现的。深化学员理论学习的课堂教学、热点难点问题的解答或研讨,增强学员党性锻炼的党日生活、党性分析、革命传统教育,开阔学员视野的参观考察以及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社会调查等,都对落实教学计划,提高培训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活动并不是开展得越多越好,多了滥了,或者组织不好,就会适得其反,直接影响着学员的静心读书和专注思考。解决“形式”与“效果”的矛盾,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把工作做好,就要加强对工作的研究探索。比如,怎样促使学员听好每一堂课?怎样组织学员开展科研课题研究?怎样上好社会实践课?怎样引导学员党性分析?怎样增强学员的党性修养?怎样做好学员毕业鉴定、考核考查工作?等等。通过对学员工作中具体问题的研究探索,从容理出解决的思路和对策,就能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作者:银书林 单位:湖北省委党校学员组织处 来源:学习时报)
第五篇:2016年共青团工作面临的突出矛盾与问题
2016年采油厂共青团工作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共青团工作存在的问题
1、团员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是团员队伍接替性不足。近几年,由于招工数量少,分配到各单位的青工就更少,团组织缺乏可以吸收和培养的青年,同时因团员年龄随自然增长,且招工批次人员的减少,经过几年的变化,每年退团的人数已大大超过入团人数和调入团员数,团员队伍呈锐减状态,没有了年轻人,团组织活力自然会变弱、团员年龄结构不断老化。各基层团组织的人员进的少,离得多,团员队伍急剧萎缩,尤其是团支部,大多数基层小队团员数不足3人,且分布较散,很难建立团组织,即使建立联合团支部也因分布较散而难于管理,这就使得团组织活动的展开面小,活动影响力下降,基层团委组织大型活动的难度加大。加之,个别单位领导对共青团工作认识不足,支持程度不够,团的工作正常开展面临很大阻力。
二是团员青年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团员青年的思想和兴趣的多元化,团员青年的自我意识逐渐加强,实用主义思想严重,加之传统的团组织的活动很难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不能吸引团员青年的参与,尤其是进入采油厂越晚的青工在这点上表现越突出。本应该最活跃的是企业最年轻的员工,但实际上却是处在离团边缘的青年。局团委及采油厂组织的一些活动,比如微信答题、五小成果、青工创新创效等活动,青工的参与意愿都不强。在这种情形下,有创意、有吸引力的活动方案越来越难于设计,随着超龄离团的青年人的离团,青年人整体的组织意识也出现整体淡化的现象,这就对共青团的工作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2、团干部现状和存在问题
采油厂是追求效益的单位。厂里专职团干的数量少,大多数团干都是兼职,很难做到两头兼顾。
一是团干部身兼数职。小队团支部书记都是兼职,各三级单位团干部基本上也是兼职。团干既要做好本职岗位工作,又要做好共青团工作,把握不好,就容易发生倾斜,不少团干在团的工作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少,部分也有可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造成了兼职团干部重本岗,而轻团建的状况,影响了共青团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是团干部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很多基层团支部书记都是近年来招的子女工,很多人都是高中学历,他们对团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无法理解“服务企业、服务青年”的内涵,很多团干部都停留在激情有余,认识不足的层面。
二、厂 团委自身工作不足之处
1、厂团委下基层座谈交流、走访次数较少,贴近青年力度不够,未能真正了解青工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未能更好的为青年办实事。
2、厂团委开展的活动不够,缺乏创新,未能调动广大团员青年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只是完成局团委安排的各项活动任务,自身未能组织主题鲜明、内容创新的共青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