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神分裂病人拒绝服药的心理和措施
精神分裂病人拒绝服药的心理和措施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病人群而言,不能坚持服药的问题很常见,但究其原因,可能会有很多种:(1)病人对疾病缺少认识,即否认自己有问题,尤其否认自己有精神疾病,对服药存在抵触情绪,因而将药偷偷扔掉,这种情况相对比较多见。
(2)一些病人因受到症状的支配(如凭空听到有声音命令他扔掉药物,或者疑心药物是毒药,会伤害身体等),拒绝继续服药。
(3)一些病人难以忍受药物的不良反应,尤其在药物使用剂量较大、用药时间较长、副作用较多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4)一些病人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疾病已经痊愈,无须再继续服药了。而周围的医生和家人都不赞同其停药的想法,这时,患者常会将药偷偷扔掉。
(5)一些病人自尊心很强,心理负担较重,对精神疾病有羞耻感,认为服药意味着自己是疯子,而非正常人,将每天服药视为对自己有上述问题的提醒,在羞耻感的驱动下可能也会偷偷藏药。
精神病的专家说,精神病的患者往往都不会承认自己患病,他们往往认为别人都会害自己,因此在用药的时候,认为药物是有毒的,医生、护士已经与外界串通一气,联合起来害我,我决不能服药受害,病人千方百计将药扔掉、吐掉。认为自己是健康人。既然没病,何必服药?药品对人体只有害处,没有好处,所以药品应该被抛弃。有些人认为自己不是病人而是罪人,不该活在世上。计划瞒着工作人员悄悄地将每顿药物积聚起来,凑到一定数量时,一次吞服,以达到利用精神药物的“毒性”毒死自己的目的。还有一些患者认为自己无能,又重病在身,内脏等器官已腐烂,再不能赡养家庭,还要增加亲人的经济负担,于国、于民、于己不利,不如早点离开人间。于是也会把药物积存起来作自杀用。
精神分裂症严重的患者,思维障碍明显,患者会出现幻听、幻觉、妄想,患者感觉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感觉到的都是真实的。由于丧失了对自己精神是否异常的判断能力,丧失了自知力,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精神分裂症,拒绝到医院就诊,更不配合治疗,拒绝服药。那么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吃药不看病怎么办呢?
1.劝慰法。每个患者的心中都会有一个威望比较高的人,这时候可以通过劝慰的方式到医院进行诊治。当然,不必讲明是看精神病,可说是去体检,或利用其失眠、食欲差等个别症状诱导其就医。
2.激将法。如果患者不听劝而且还和身边的人起冲突,这时候可以选择激将法来让患者去接受诊治。比如:既然你说没病,为什么不敢去医院检查呢?这时,有的病人就可能为了证实自己没病或为了赌气而去医院检查。
3.会诊法。实在不行的话可以请专科医生来上门会诊,这种方法也是比较有效的,他们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的诊断,而且可以根据病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使患者自愿去医院。当然,他们也并非能让所有的病人都给予配合。
4.强制法。除了上述这几种治疗方法之外,患者还是不肯去就医,这时候可以采取强制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强制患者就医必须得到其法定监护人的同意和委托,或者由公安机关执行,以免产生法律纠纷。通常强制就医都是先礼而后兵,有条件时可先强制给患者注射一针安定剂,待患者安静或入睡后再设法将其送到医院,无条件时则由数人左右挟持送其人院,但尽量不要捆绑病人。
护理程序 评估
精神药物的作用是控制病人的精神症状。因此用药前获得病人的基本资料十分重要,既可作为用药前后症状改善与否的评判依据,也有利于对病人的治疗反应继续评估和及时识别药物副反应以及为今后能否坚持服药提供参考。评估的具体项目有:①现病史。包括致病原因、患病时间、发病次数、发病经过、治疗史、用药史、家族史等。②睡眠状况。包括睡眠时间、早醒、入睡困难、多梦等。③主要精神症状表现。包括幻觉、妄想、行为异常等。④营养代谢。包括体重、全血细胞数、白细胞数、皮肤黏膜状况。⑤活动与运动。包括血压、脉搏、步态、姿势、关节活动范围、手的活动能力、日间活动类型、感觉反射与运动协调能力。⑥排泄。包括排汗、排尿、排便情况。⑦压力与调适。包括家庭支持系统、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系统、对应激的应付方式等。⑧性与生殖功能。包括性欲、性能力等。2 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包括:①潜在危险性伤害。与药物的副作用或并发症有关。②睡眠形态紊乱。与药物的镇静作用可能引起病人嗜睡有关。③营养状况改变。与药物引起食欲增加、体重增加有关。④躯体活动障碍。与药物的副作用有关。⑤口腔黏膜改变。与药物的副作用有关,可引起口干、唾液减少。⑥排泄障碍。与药物作用有关。⑦感觉及知觉改变。与药物的副作用有关。⑧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药物引起皮肤对日光过敏有关。⑨性功能障碍。⑩自我照顾能力缺失。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⑾不遵从。与药物的副作用有关,可引起病人对治疗的不遵从。护理目标
护理目标为:①患者服药依从性好。②患者及家属了解药物的副反应,及时反馈给医生、护士,以及时得到调整。③出院后能根据医嘱继续巩固治疗,最终完全回归社会。4 护理措施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大多数精神病人缺乏自知力,不认为自己有病,不愿接受治疗,甚至对医护人员抱有敌意,因此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性的护患关系尤其重要与困难。药物治疗本身也就是建立护患关系的第一步,是促进患者个人改变和适应环境的催化剂。
(2)了解熟悉患者的基本情况
接触患者时要有礼貌,语言文明,语态要有修养,善于引导患者话题,善于倾听患者诉述,对患者不愿交谈的话题切忌追问,适时对患者进行疏导、鼓励,给予帮助,使患者感到心理上有依靠,有知己感。对不愿诉说或交谈有困难的患者,可用文字书写表达,同样能取得较好效果。
(3)尊重患者
心理疾病患者由于社会偏见,一方面有自卑心理,另一方面其受损的自尊心又特别敏感,比健康人更渴望被尊重、被重视、被关怀[3]。在接触患者时要平等待人,说话和气,具有同情心,接纳容忍患者。根据不同年龄把患者当作自己的父辈、祖辈尊敬他们,当作兄弟关心他们,当作朋友帮助他们,以持续性和一致性的态度对待他们。
(4)提高自身素质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士精神饱满、情绪愉快、仪表整洁、举止端庄大方、目光亲切善良、态度真诚和蔼、服务主动周到、行动敏捷利索、操作轻柔熟练。患者感到愉快、舒适、亲切、被关心、受尊重,同时建立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安全感、尊敬感。(5)改善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 使用正确的给药途径和方法 说服、劝导病人接受治疗,发药到床并看着患者服下,必要时检查患者的口腔,保证患者服用到肚。对劝说无效者不强行灌药,及时报告医生后,采用肌注、静注或鼻饲等途径。
(6)重视病人的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
用药后继续评估病人的生理状况,如生命体征、血液生化检查、血中药物浓度等,以确保生命安全。
仔细观察与处理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了解病人的主观感受,认真观察病人的精神、步态等,以供医生用药与调整剂量时参考。防止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使用多种药物时注意配伍禁忌 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了解用药的原因,注意配伍禁忌。(7)客观地评估病人的症状与行为
不能将药物作为惩处病人因病情引起的攻击行为的手段。
提高病人服药的依从性(遵医嘱服药)护士以和缓的方式表达真诚的关怀,帮助病人认识接受治疗的必要性。以平静、沉着的方式对待患者,除给药时间外,增加与患者的接触时间,对过度用药的病人给予用药限制。同时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指导,让患者和家属理解用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用药之前详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所用药物的药名、作用与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焦虑,保护患者的知情权,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同时指导患者主动服药,培养病人用药的主动性,建立对自己医疗行为的责任感。
加强药物治疗中的基础护理 药物的副作用常常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如药物引起的吞咽困难患者宜进软食,进食时不宜催促患者,必要时可用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对便秘、尿潴留患者训练患者定期排便的习惯,鼓励患者多活动,多进食含纤维素丰富的水果、蔬菜等,特别是在出现早期症状时能得到及时处理。
第二篇:精神分裂病人护理教学查房
护理教学查房
一、查房时间:2016年11月00日
二、查房地点:
三、主持人:刘洋
四、参加人员:邢晓云、左川、刘洋、学生、唐雪松、王昕竹
五、题目: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
六、查房目的:通过这次查房,熟悉精神分裂症的定义,重点掌握该病的护理诊断级护理措施。
七、学生介绍病人病史(略)
八、与病人做初步沟通
01床XX,你好,今天感觉怎么样,心情好吗?昨天晚上睡得好吗?请你不要紧张,今天我们来查下房,希望你能配合。
九、床边进行体格检查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测量血压(听诊器会有一些凉请您不要紧张,指导学生注意人文关怀),脉搏及呼吸。
十、到示教室
十一、简要发言及提问
左川:今天查房的病人是01床的XX,精神分裂症,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熟悉精神分裂症的定义,了解病因及临床表现。重点掌握该病的护理诊断级护理措施。首先,XX你先说说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学生:精神分裂症就是出现思维、直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精神活动脱离现实、与周围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
左川:嗯,很好,那么我们现在针对此病患来讨论下相应的护理诊断? 学生:有暴力行为的危险,伤人或白伤:与幻觉、妄想、情感障碍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或高于机体的需要量:与受幻觉、妄想支配有关。
社交功能减退:与意志行为退缩、思维障碍有关。
不合作:与自知力受损、思维障碍有关
睡眠形态紊乱,失眠或睡眠倒错:与兴奋、幻觉、妄想和环境改变等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与认知受损、木僵、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关。
唐雪松:应该还有:思维过程改变,出现幻觉、妄想等:与思维障碍有关。
部分自理能人缺陷:与意志行为改变、思维过程改变、木僵等有关。
左川:嗯。经过补充,护理诊断已经回答的非常的全面了。为了能够使病人更好的康复我们针对该病患应优先解决那些护理问题并采取怎样的护理措施。学生:针对患者有暴力行为的危险,这一护理问题我们应该做好一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顺利开展护理工作的基础。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急性期多缺乏自知力,对住院常持敌视态度,对周围持有怀疑或抵抗态度,对工作人员警觉性高。护理人员应掌握与不同患者接触的技巧。
其次,强化安全护理,是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的保证
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缺乏对自己行为控制的能力,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可能发生冲动、伤人、毁物、自伤、自杀、逃跑等危险行为。因此,加强患者的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一直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衡量精神科护理工作质量的一项有效指标。
最后,针对症状护理,是提高护理效果的有效办法,患者处于激惹冲动状态时,可给予口头限制、药物控制、保护性约束,约束时要向患者解释约束可以帮助其控制情绪激动及行为。
刘洋:我先打断一下,你提出的措施不错全面且有效,但是,当我们实行护理措施时,应按照一定逻辑来提出,比如我们护理,应根据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为指导,先解决首优问题然后再去解决次优问题。再者,精神科的病患具有特殊性,精神科的护患关系不是一般的护患关系,应具有发现症状、引导病人思维导向、缓解情绪的治疗型的护患关系,因此应用治疗性护患关系更为稳妥。请你继续回答。
学生: 对于营养失调,低于或高于机体的需要量这一问题,应该,对于能自主进食的患者,劝导其进食,如不进食,可将饭菜拌到一起让其误以为是剩饭。对于不能进食的患者,给予鼻饲饮食,每日4-5次,每次200ML。以保证病患营养需求。
学生:针对于社交功能减退这一护理问题,我们应该对病患进行有效的社会技能训练。精神分裂症由于病程迁延,缓慢进展,有逐渐发展为精神衰退的可能。患者表现为生活懒散,社会能力欠缺,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对此,当患者情绪稳定后,可与患者共同制定生活技能训练和社交技巧训练计划,鼓励患者自理,参加各项工作娱乐活动,多与病友接触交谈。对极度懒散的患者,除督促外,还可对患者进行行为治疗,通过正性激励,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生活劳动技能的恢复,延缓精神衰退的进展。
王昕竹:
XX: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的么?那么下面请护士长对今天的护理查房来进行总结。
护士长:今天大家都很积极的参加这次查房,并且踊跃发言。精神科的病患和其他的病患不同,他们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心血与智慧以此来解决病患的痛苦,那么,如何提出准确的护理诊断和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希望通过今天的护理教学查房,能够让大家在以后工作中更加高效的实行护理措施来解决护理问题。尤其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要用广度的思维,来剖析具有深度的问题,才会使我们的能力不断提高,更优质的为病患服务。总体来说今天的查房非常成功,达到了我们查房的目的,并且我们能请到XX来参加,让我们表达谢意。
第三篇:手术前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改善措施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设计)
目 录
摘要................................................................I 第一章 绪论.........................................................1 1.1 背景及意义......................................................1 1.2 研究思路及现状..................................................1 1.3 研究目的及目标..................................................2 第二章 研究方法.....................................................3 2.1 研究设计........................................................3 2.2 研究对象........................................................3 2.3 研究工具/方法...................................................3 2.4 技术路径........................................................3 2.5 资料分析........................................................4 第三章 改善患者术前心理问题的对策...................................4 3.1 医务人员要在手术前几日多与患者沟通建立彼此的信任................4 3.2 着重把握手术前的心理护理........................................5 3.3 对于非全麻痹患者的手术中心理护理................................6 第四章 思考与讨论...................................................6 4.1 心理问题改善对术前患者的思考....................................6 4.2 心理问题改善对术前患者的讨论....................................7 参考文献............................................................8 致 谢............................................................9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设计)
摘 要
目的: 本文对手术前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护理,旨在通过对患者提供人性化、专业化的心理护理,来减少和改善因手术产生心理方面的压力和恐惧。方法: 回顾和总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体检无差异性(P<0.05)。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
结果 :对手术前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疏导对于手术成功和患者改善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手术前应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问题改善和疏导。
结论: 对手术前的患者进行改善和心理疏导对于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的身体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改善手术前病人心理问题的研究具有普遍性和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医学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专业、科学的心理护理及心理疏导来减少患者因手术产生的负面影响。此外,改善因手术前病人的心理问题需要加强医生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生专业、科学的护理知识,把病人的心理问题疏导和解决放在手术比较重要的问题,在确保手术成功的同时给病人最大的心理疏导。
关键词: 手术前患者;心理问题;对策建议
I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设计)
第一章 绪论
1.1背景及意义
改善手术前病人的心理问题是近些年来广泛运用于临床的一种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有针对性地对病人进行全方位的护理,使得病人在手术前获得放松和愉悦,从而大大降低手术的风险和减少因手术产生的不良情绪。手术前心理问题处理的得当与否和手术的成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成为病人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病人手术前心理问题的改善除了与自身调节有重要的关系之外,医务人员的心理护理和疏导也有着重要的关系,手术前心理问题疏导在我国医学发展过程中逐渐得到重视。患者在手术前心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病痛带来心理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不良情绪不仅不利于手术的成功,而且还有可能产生新的问题。对于经历病痛折磨的病人而言,手术前的心理问题及不良情绪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功,对于病情恢复也是有害无益。改善和提高手术前病人的心理问题,对手术前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专业、科学的心理护理和疏导尤为重要和必要。因此,本文在探讨改善手术病人心理问题的研究对手术成功和病人的身体恢复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和指导价值。
改善手术前病人心理问题的研究意义主要从两个方面把握:首先,从理论意义方面,旨在丰富和完善新时期、新形势下手术前患者心理问题的相关理论和文献。因为对于手术前病人心理问题疏导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理论空白比较大,存在着手术前患者心理问题研究不足和不充分的现象,进行系统分析的文献也相对较少;其次,在现实意义方面,旨在真正意义上通过专业的、科学的心理护理模式对手术前患者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解决,帮助手术成功、病人身体恢复及心理健康方面产生实际意义。
1.2研究内容及现状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对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和说明,旨在帮助读者对于手术前患者心理问题改善有着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以便为下面的研究做好铺垫;研究方法部分包括了研究目标、步骤、工具、方法、资料分析等,为读者详细介绍了改善手术前患者心理问题的具体实施情况;对策建议部分主要是针对手术前病人心理问题的改善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帮助病人真正意义上改善由手术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思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设计)
考与讨论对手术前改善病人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说明改善心理问题对于手术成功和病人身体恢复及健康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和实际价值;讨论部分主要是针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外延的讨论。
从国内研究现状来看,改善手术前病人心理问题的研究起步较国外而言比较晚,在研究的理论和成果方面也没有国外丰富。李志裕在《心理护理对手术患者的影响》一文中指出:“手术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和身体方面的双重压力,作为患者难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及恐慌。作为医生在手术前进行专业、科学的心理护理和疏导对于手术的成功进行和病人身体恢复都有着重要的帮助”。王昆在《专业科学的心理护理和疏导模式》一文中强调:“作为医生不仅仅是看病救人这么简单的事,除了身体上的病看好了之外,还要防治手术前心理问题衍生的病症”。
从国外研究现状来看,国外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叫我国而言十分丰富,对于我国的术前患者心理问题改善及疏导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约瑟夫在《心理护理与身体恢复比较》一文中强调:“对于术前患者而言,术前的压力和情绪的不稳定并不是因为身体疼痛起到了决定作用,是因为心理方面的负面情绪在作祟,并特别强调了心理问题的改善对于手术成功的重要性和意义。”他的这一观点和我国专家的观点有一些出入,对于我国医学实践可以提供借鉴作用和思考。德国医学方面的专家卡特琳娜在《西欧医学实践》一文中同样强调了心理护理在手术前患者心理问题改善的重要性,他指出专业的心理护理可以对手术前患者的不良情绪和术后后遗症进行有效遏制。
1.3研究目的及目标
目标:在研究目标方面主要是从我国现阶段手术前病人的一些不良情绪出发,针对手术病人在身体和心理方面的问题进行专业、科学的护理着手,真正意义上改善和促进手术病人不良心理状况的改善,探索出新时期、新形势下改善手术前病人心理问题的新对策。值得一提的是,本文研究目标旨在从长远的角度促进和改善我国术前患者心理方面产生的恐慌、焦虑等不良心理压力,真正意义上帮助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和疏导。
目的:首先,研究改善手术前患者的心理问题与手术成功是否有关系,及对病人身体恢复及心理疏导的影响;其次,研究改善手术前病人心理问题对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基于心理护理对患者手术顺利进行和身体恢复有着重要的帮助意义,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来促进手术病人心理问题改善。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设计)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研究设计
研究心理问题改善对手术成功及病人身体恢复的相关性,采用描述及相关性描述研究进行评价。
2.2研究对象
回顾和总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体检无差异性(P<0.05)。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
2.3研究工具/方法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在实际研究中,将120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名)和对照组(60名)。适用于25-33岁的术前患者,主要包括对患者心理状况的研究及疏导。干预方法主要是通过心理疏导和引导的方法进行干预,并与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对比,具有效果明显,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2.4技术路径
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在进行手术前的一段时间,护理人员到病房探访患者与其进行轻松的交谈,舒缓其心情,建立初步的信任。根据患者的性格、职业、文化程度等因素,使用合适的方式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安全性以及预后情况。以鲜活的实例向患者讲解麻醉和手术前后的安全措施,降低患者的焦虑感和恐惧情绪,增加其顺利完成手术的信心。
手术中的护理:本部分手术中的心理护理主要针对不是全麻痹的病人。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保持密切的沟通并给予鼓励,确保患者在手术床上不出现恐惧烦躁导致的胡乱翻动的情况。让每位接受手术的患者都知道,手术室医生和护士等医务人员在整个手术进行的过程中都会一直密切地关注她们的情况,并会细致地进行悉心地照料,对于他们的需求都会尽量给与满足。向患者讲解在麻醉与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感觉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在心理方面有着充足的准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设计)
备。
手术后的护理:护理人员要再次给予患者鼓励,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术后恢复,同时告诉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术后自我注意事项的指导,了解患者对护理的感觉,通过不断改进提高护理质量,可以有效地避免和预防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出现。
2.5资料分析
整合分析资料的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同T检验对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问题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的患者均已顺利进行手术,并未出现严重情况,两组患者的数据都收集完整。从表中可以看出,两组患者术前SAS以及SDS评分相差不大(P > 0.05),观察组略有降低。但从术后的评分中可以看出,对照组11.3%(6/53)的患者有焦虑的症状,7.5%(4/53)的患者有一定的抑郁症状,而研究组患者均未见抑郁和焦虑症状,表明采用心理护理及疏导对于患者术后恢复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因此,采用专业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心理护理及疏导对于术前患者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结果如下表: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P<0.05)
SAS 组别
数量
(mmHg)观察组 对照组
60
0 6/53
(mmHg)0 4/53 SDS
第三章 改善患者术前心理问题的对策
3.1医务人员要在手术前几日多与患者沟通建立彼此的信任
医务人员应在手术前几日对病人进行探访来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及心理状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医务人员在访视患者时要注意交流技巧,对于患者要像亲人一样温暖、亲切,能够让患者感受到安全和温暖,可以很好的帮助患者和医务人员建立基本的信任关系。作为医务人员要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并能够考虑到患者的顾虑,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做肯定的保证,能够根据不同患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设计)
者的病情,用恰如其分的语言交代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手术中的有利条件等,使患者深感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对手术是极为负责的。让患者对于医院的医疗设备、硬件设施及医疗资源放心。同时介绍手术室内一般情况和手术准备情况术前一日手术室护士首先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医疗设备、麻醉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技术力量,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术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对于患者病人心理压力、调整心理状况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总之,手术前的心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术前应当进行术前心理咨询。咨询应当由有权威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向家属具体交代病情,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性作出恰当的解释,对于手术复杂,危险性大的病人,应介绍医护人员是怎样反复研究其病情并确定最佳手术方案的,强调病人在手术中的有利条件,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对手术极为负责。术前医生与患者之间建立彼此的信任、和睦的关系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2着重把握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首先,加强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手术前的心理分析对于缓解和减轻患者因手术产生的压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手术大小与否,很多病人面对手术的时候都会产生紧张、不安、恐惧等术前综合征,这对于病人病情恢复和手术顺利进行都是有害无益的。因此,需要对手术前病人进行心理分析及护理。紧张、不安、焦虑心理。手术患者焦虑心理来自多方面,由于患者对手术缺乏正确认识,怕麻醉、怕疼痛,怕术中、术后出现意外,担心手术人员技术是否过硬,对自己术后病情难以预料,缺乏思想准备,手术后又需要较长时间休养,担心手术刀痕影响美观等,对这一些情况考虑过多,易产生焦虑情绪,甚至不能配合手术。对于患者这些顾虑和担心,作为医务人员应给患者充分解释以打消病人顾虑;其次,要给病人创造一个舒适、温馨、安静的环境,能够使得病人在轻松、娱乐的心情下进行手术,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手术室内的设置一定要整洁、干净医护人员的谈话声音应轻柔和谐,态度亲切和蔼。手术前的心理压力主要是焦虑和担忧。医护人员可以说安慰患者。这个手术技术很成熟的,不会有事的,那么多人住院都是做手术的,不要担心,有我呢,我在这里一直陪着你。说话的时候可以握着他的手,眼睛注视着他,体现着怜惜、支持就好了;再次,巡回护士始终陪伴手术患者,应用熟练的专业技术和知识配合手术,严格观察手术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液路是否通畅,还应注意意识清楚患者的情绪变化,如心情过度紧张时应及时安慰、及早发现问题,果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使手术顺利完成。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设计)
器械护士必须眼疾手快地配合手术,还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最后,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同时,对于病人家属的关心和帮助同等重要,需要做好病人家属的思想工作,帮助家属客服悲观情绪、心理压力,帮助患者及家属建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与决心,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与病情的恢复。总之,着重把握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对于手术成功与病人身体恢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3对于非全麻痹患者的手术中心理护理
不部分关于术中患者的心理护理主要针对非全麻痹患者而言的。患者进入手术室。由于睡眠、饮食方面的限制又加上陌生的环境,会更加深化患者孤单、焦急、无助的心情,这无形间又为手术的进行带来了隐患。作为护士应通过沟通、交流、询问的方式来与患者进行交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咨询、了解,并对患者进行再次心理安慰,在心理方面给患者最大的疏导;其次,协助患者配合麻醉。讲解麻醉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正确地摆好麻醉体位,告知麻醉过程中的正常反应,争取患者的主动配合。在这期间可适当地使用肢体语言,如握住患者的手,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在操作的过程中尽最大可能要保持患者的个人隐私;最后,手术中的鼓励对于手术进行同等重要,整个手术过程要保持尽可能的安静,作为医务人员应精神集中、全神贯注的进行手术,严禁出现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同时,在手术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对患者进行刺激产生的二次心理不良情绪和压力,作为护士应当在手术的过程中对病人的情况进行全程关注。
第四章 思考与讨论
4.1心理问题改善对术前患者的思考
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的患者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患者均未出现焦虑和抑郁的症状,而对照组的患者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轻微焦虑和抑郁的症状。两组结果对比后表面专业、科学、系统的心理护理对于患者术前不良情绪具有重要的疏导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和解决患者术前术后心理的巨大创伤。对于患者而言,手术前无论从身体方面还是从心理方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作为医生除了进行身体疼痛方面的救治之外,更重要的是心理护理和疏导,帮助患者早日摆脱心理病痛的折磨。
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比可以发现:国内外的专家一致认为专业、科学的心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设计)
理护理对于患者术前心理疏导和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调节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确实如此,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可以表明这一点,术前进行心理护理的患者均未出现抑郁、焦虑等症状,而术前没有心理护理的患者不同程度上出现了轻微的抑郁、焦虑症状。国内外的专家在该问题也存在着不同的主张,国外的学者认为术前患者护理的首要在于心理疏导,必须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和引导,他们认为术前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大前提,而我国学者在坚持心理护理重要性的同时,强调的是先身体疼痛护理解决之后再进行心理护理。在这里我们并不能说是国外的学者观点对,也不能说是国内学者观点对,我们应该根据自己医学发展状况和医学实践的历程综合起来看待这个问题。对于患者而言,术前疼痛护理至关重要,但是心理护理依然不容小觑。
4.2心理问题改善对术前患者的讨论
对手术前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并保证患者综合身体状况良好的关键。同时,患者手术前的心理护理需要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建立密切的、信任的关系。通过对术前患者的调查,术前专业、科学的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调节和抑郁、焦虑等不良症状的避免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观察组的患者由于在术前进行了专业的心理护理及疏导,并未出现一例术前抑郁、忧虑等症状,而观察组的患者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不良症状。可见,心理护理对于术前患者不良症状的避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我们还发现患者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对于术前不良症状的避免也至关重要。本文关于术前心理护理对患者影响一文在研究领域方面属于创新,通过查询有关资料和文献不难发现,对于该问题的研究是比较少的,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真正意义上在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方面使术前心理护理的研究起到帮助作用。
通过对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的身心护理,使患者对护士产生强烈的依赖感,从而建立了相互信赖合作的护患关系,另外还可督促护士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确保患者的安全。总之,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用美好的语言温暖患者因疾病而受伤的心,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每位患者都能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不仅能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也能够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也是科学和艺术的高度结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
[1] 王昆.患者心理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88-92.[2] 郑植.关于手术前患者心理疏导问题研究[J].中华医学,2014,14(2):103.[3] 李培.心理护理的重要性[M],北京:北京医学院,2012,123.中南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设计)
致 谢
本论文的完成是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问题和难题,指导老师都以渊博的专业知识为我一一解决难题,无论对于我的论文写作还是相关专业知识认识都大有裨益。在老师的身上,我不仅看到了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看到了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在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都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文从选题到资料整合再到最后的论文完成及修改过程,都倾注了老师大量的心血和时间。这次毕业论文的完成,我对今后的学习实践更有信心和决心,在树立远大目标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学术研究,还明白了很多为人处事的处理。本文在写作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诸多问题,希望得到老师的批评和指导,我一定认真用心改正。谨以此致谢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四篇:肺炎病人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
肺炎病人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
重点:肺炎球菌肺炎病人的身体状况和并发症;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休克型肺炎的护理。难点:监测病情,早期发现重症肺炎征象。注意:典型肺炎球菌肺炎与休克型肺炎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不同点。
肺炎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终末气道,肺泡,肺实质或间质内的急性渗出性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等引起,是呼吸道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分类: 病因分类: 细菌性肺炎:
需氧G+球菌:肺炎链球菌 需氧G-菌:肺炎。流感,绿脓杆菌 厌氧杆菌:棒状,棱形杆菌
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支原体,军团菌,衣原体等,病毒性肺炎: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真菌性肺炎:白念,曲菌,放线菌,其他疾病所致肺炎:立克次体,弓形体,原虫,寄生虫。理化因素所致肺炎
解剖学分类:大叶性肺炎(肺泡性),小叶性肺炎(支气管性),间质性肺炎。
按患病环境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在医院外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如:空气吸入,血流散播,邻近感染部位蔓延;上呼吸道定植菌的误吸。医院获得性肺炎:指病人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h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也包括出院后48h内发生的肺炎。以G-为主,还可通过误吸胃肠道的定植菌(胃管反流)或通过人工气道吸入环境中致病菌引起。肺炎球菌肺炎:是由肺炎球菌引起的,以肺实变为特征的肺炎,是最常见的感染性肺炎,典型表现为突然起病,寒战高热,咳嗽咳铁锈色痰,胸痛。发病以冬春季多见,病人为既往健康的青壮年,老年或婴幼儿,男性多见,少数情况可发生菌血症或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发病机制:1淋雨,受凉,疲劳,醉酒,大手术等 2患有COPD,糖尿病,肿瘤等 3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抗生素,4吸烟,使咽部存在肺炎球菌,抵抗力下降,细菌进入下呼吸道分裂繁殖,肺泡充血水肿,通过肺泡间孔炎症扩散,形成肺炎。
临床表现:症状:为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或血痰,伴或不伴胸痛。大多数患者有发热。早期肺部无明显异常,重症患者可有呼吸频率增快,鼻翼煽动,口唇发绀。典型时有肺实变,如叩诊浊音,触觉语颤增强和支气管呼吸音等,也可闻及湿罗音,并发胸腔积液者,患者胸部叩诊浊音,触觉语颤减弱,呼吸音减弱。辅助检查: 白细胞计数可达20-30×10 9/L,中性粒细胞比例增至0.8以上,并有核左移和细胞内中毒颗粒。痰涂片可见G+菌,痰培养在抗生素应用之前采集,可做初步诊断。
X线检查早期仅见肺纹理增多或局限于一个肺段或肺叶的淡薄,均匀阴影,实变期可见大片均匀致密的阴影,可有肋膈角变钝或少量胸腔积液征象。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感染引起呼吸面积减少,痰液增多有关 2体温升高:与细菌引起肺部感染有关 3疼痛胸痛:与肺部炎症累及胸膜有关 4潜在并发症:休克型肺炎
护理措施: 1 促进排痰 改善呼吸 气急者给予半卧位,或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流量2-4L/分,改善呼吸。痰粘稠不易咯出时,可给予蒸气或雾化吸入,或遵医嘱给予祛痰剂,以稀释痰液,并配合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2应卧床休息,补充富含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鼓励多饮水,高热寒战时适当增加被褥,应用暖水袋等保暖,高热者于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处置冰袋物理降温,或酒精擦浴降温,或遵医嘱给小剂量退热药,同时需补充液体,以防脱虚。明显腹胀的病人,给予腹部热敷或肛管排气;胸痛时帮助患者侧卧位。3注意观察病情,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注意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高热常在抗菌药物治疗后24小时内消退,或数日内逐渐下降,如体温3天后不降或降而复升时,应考虑并发症或其它疾病存在的可能性,如脓胸,心包炎,关节炎等。
4口腔护理 选择合适的漱口溶液,加强口腔护理,抑制细菌的生长和口腔溃疡的发生。
5警惕休克型肺炎的发生 如发生感染性休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及尿量等变化,按医嘱应用抗休克及抗感染药物。加强护理,去枕平卧位,减少搬动,注意保暖,忌用热水袋(防止血管扩张致血压下降);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保持液体通畅,输液速度不宜太快,防止心力衰竭,肺水肿的发生。病情好转时表现为神志逐渐清醒,表情安静,口唇红润,皮肤及四肢变暖,脉搏有力,呼吸平稳而规则,血压回升,尿量增多。心理护理:护士应主动询问和关心病人的需求,鼓励病人说出内心感受,与病人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耐心给病人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解释各种症状和不适的原因,说明各项检查,护理操作的目的,程序和配合要点,告知病人大部分肺炎球菌肺炎预后良好,消除病人焦虑,紧张情绪,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健康教育:
1疾病知识指导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肺炎的病因及诱因。告知病人天气变化时要及时添加衣服,避免受凉,淋雨,酗酒和过度劳累,防止呼吸道感染。2生活指导 指导病人加强营养,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易感者注射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促进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
第五篇:肺结核病人的心理护理
$肺结核病人的心理护理
任坛
(贵州省金沙县中医院 551800)
摘要:通过分析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征,根据其存在的各种心理障碍,医护人员时时把握患者心理活动,充分调动患者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关键词:肺结核;心理;护理
Tuberculosis patients in mental care
Ren Tan(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sha,Guizhou 551800)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ccording to the existence of a variety of psychological barriers, patients with medical staff from time to time to grasp the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fully mobilize the patients with disease-fighting initiative and potential, and enhance the confidence to overcome the disease.Key word: white plague;mind;nurse
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结核病疫情日趋严重,近几年结核病的发病一直呈上升势头,据统计每年大约有 13万人死于结核病,占结核病与传染病、寄生虫病死亡率总和的65.1%是其它各种传染病、寄生虫死亡总和的2倍,而在结核病的死亡中,以肺结核死亡为主,约占90.2%[1]。肺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慢性疾病,由于该病治疗具有长期性、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特点,很容易使患者产生丧失治愈的信心。因此,患者非常需要医护人员的心理教育和指导。所以,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除了应用准确的治疗方案,更重要的要分析每个患者的心理状态,掌握其心理变化,这种更有利于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1.常见的患者心理 1.1 患者难以适应病人角色
由于患者的文化程度、知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诊断后患者一时难以接受肺结核病人的角色,不能进入病人角色。这时,病人就出现心理冲突,表现为焦虑不安以至痛苦,某些病人甚至怀疑医生诊断有错误,不顾身体疲劳,要求到其他医院进行检查,重新诊断,从而使病情加重。1.2 情绪不稳定,易冲动
患病时,心理性应激使得病人心理冲突明显,焦虑、愤怒、束手无策、绝望、羞愧、厌恶等不愉快的情绪,使病人的理智减弱,遇事易冲动,甚至与亲人、朋友、医护人员发生冲突。1.3 焦虑与恐惧
病人患病后,心理状态变得很复杂,常伴有失眠、头痛、言语改变。如某些病人变得说话很快,不间断;有的病人声音提高;也有些病人说话变得犹豫。精神很难集中,注意力分散,甚至连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许多患者对医护人员和治疗过程百般挑剔或要求特殊对待等情况出现。1.4 悲观与孤独
患病后,由于病人对肺结核病的一些知识缺乏了解,认为一旦患了这种病,担心是否能治好,会不会像癌症一样,一旦治不好,将疾病缠身,连累家庭。怕被别人发现后,厌恶、嫌弃、远离。对前途感到渺茫,对自己失去信心,感到无法挽回,天要塌下来一样的感觉,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患者会不自觉远离人群,往往表现为悲观、失望、孤独。1.5 个性改变
病人患病后,原有的行为和反应模式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一些本来没有的个性特征。在确诊为肺结核病后,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激动,遇事爱发脾气。由于患者多猜疑,有病在身,对周围的一草一木,风吹草动,常会引起反应,甚至会对别人产生曲解和误会。对别人同情和安慰,可能会当成讽刺、挖苦、贬低,心理产生扭曲,思想压力增大,情绪不稳定。
2、护理对策
针对肺结核患者的上述种种心理表现,作为医务专业人员有责任与信心,根据不同的患者、病情、心理反应程度,在整个诊断治疗过程中进行全程心理跟踪、指导和帮助,使其扭转思想变化,摆正心理状态,需采取下列对策: 2.1 帮助患者进入角色
病人一旦经过医生诊断为肺结核病后,医护人员要耐心地讲解和疏导,态度和蔼,细心地向他们讲解有关的医学知识,安慰病人。经过一阶段的正规治疗,病状得到改善,心理上才会慢慢适应过来。对于这类患者只要通过耐心说服,并不断地以语言暗示,经过一段时间后,患者才能真正会面对现实,由被动适应变成主动适应,积极配合治疗。2.2 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
医护人员要不论患者的出身、职业、地位、性别等都要一视同仁,给予细心帮助,让他们有哭泣和倾述的机会使他们在痛苦中得到安慰和满足,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讲解肺结核病的病因、治疗和预防情况,劝导他们放下包袱,消除顾虑、恐惧心理,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度,更好地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
2.3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2]
医护人员要采取主动的态度,平易近人,视患者为亲人,与患者亲切交谈、交流,用积极的态度唤起患者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使患者处于最佳身心状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而为患者的康复带来激励和希望。同时,列举具体实例,说明肺结核病的治疗结果,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极大的安慰,能充分调动其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和其内在潜力。从而达到消除悲观、失望、恐惧等一些不良因素。2.4 做好肺结核病的宣教工作 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抗结核药物副作用多,要及时向患者说明药物的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项,并随时向患者说明治疗情况,得到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同时,给患者的亲属做好必要的知识宣传,争取亲属的配合和支持,帮助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定期检查,完成全程的治疗。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医护人员不仅要求掌握丰富的医学知识、技术,还要掌握现代医学的基本理论,学好、应用好护理心理学知识,时时把握患者的心理活动,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刘剑君,幺鸿雁.我国结核病的流行现状和防治对策[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4,10(03):381—384.
[2] 胡佩诚.医护心理学[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