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独立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及对策创新研究
关于独立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及对策创新研究
摘 要:实验室,是学校进行教育和科研的主要环境和场所,无论是对于学校的人才培养还是对于学校的科研发展,都十分的重要。但同时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也一直处于问题不断的窘境。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本文结合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困境,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角度,探究构建多维度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针和体系的可能性。
关键词:安全管理制度;对策;创新;重要性
独立学院,虽然在办学规模上与普通高校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也可以说是当下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成为了不同领域、许多公司等社会团体在教育领域的投资方式。发展至今,独立学院在我国的规模和数量都达到了一定的量;而对于一所独立学院来说,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有足够的投入以及充分的挖掘实践教学在学生的成才方面的潜力是十分的重要的;而虽然在我国独立学院的发展相对欧美西方国家而言,还处于起步晚的初级阶段,但是经过这几年里国家的大力支持和自身的快速发展,独立学院,无论是在硬件水平,还是在实验室的发展上,其课程数量与质量、实验系统设备规模等都是有目共睹的,而参与到具体的实验操作中的学生人数、使用实验系统和器材进行教与学的实验人员和实验时长都是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而我院在实验室安全管理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可以说安全管理工作是形势严峻,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正进入一个“深水化”阶段,各方面都面临新的发展目标和新局面,人才培养方式也已然不同于之前,而提高独立学院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对于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有重要意义,而更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则反过来促进实验室的发展,而这一切的发展源头和基础则是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只有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那么教育工作和科研探究才能够顺利展开和进行,因此独立学院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实验室财产、设备以及实验操作等各方面的安全,这既是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需要;也是维护自身职业健康和安全的需要。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是成立于1999年民办学校,作为经过几年的壮大发展为独立学院,2010年学院整体搬迁至海宁市长安镇仰山路2号。新校区经过6年的发展和建设,学校目前拥有三栋实验楼,占地5,22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24,146平方米,基本建成了仪器设备先进的各类实验室30多个。随着我校这几年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和进步,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的实验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局面,无论是在实验室的数量规模上,还是在实验室的使用频率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但随之而来的也是一系列的安全管理问题和隐患,使得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变得越发困难。
2.1 实验室安全制度不完善
当下,独立院校在实验室建设或整改后,在制度管理并没有达到完善的水平,安全责任也不能具体落实到位,这就容易出现安全管理的漏洞,出现问题和漏洞也没能做到责任到个人,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对于实验室安全制度的建设以及安全实验室的具体安全管理都是不利的。而哪怕是存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但是也存在着过于宽泛、没有具体化,不能够针对性的规避实验室安全潜在威胁等方面的问题,具体来说,在管理不同类别、属性的实验室上,实验室的统一化管理制度却不能够使得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2.2 安全管理的意识欠缺、淡薄
当下,我国的大多高等院校对于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改革和创新重热度之高可见一斑,但作为科研的主要场所和平台,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程度,却还还处于十分低的水平,具体的问题有:在管理方面存在着制度流产于形式,虽然无论是会议强调,安全管理工作培训还是定期的制度检查,在形式上都可以算得上是应有尽有,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宣传教育、安全培训中涉及到的安全知识却没有真真正正的应用起来,仍然存在着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安全防患意识严重缺乏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实验室制定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没有一点真正的效力;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大家对于实验室制定的制度的认识不够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同时也使得对于实验室的安全操作、如何预防潜在危险以及发生危险时候如何自救等相关的知识更为的缺乏。
2.3 实验室安全管理资金有限
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去,那么再好的安全管理方式和制度都是空口说白话。但是就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实验室的建设来说,基本呈现出资金投入分配重教学科研,轻安防两极分化的现象。具体来说,在实验室的建设投入方面,大部分的资金都用来搭建试验平台、购买实验仪器等工作上,而对于设备的维护、安全管理及检查却是十分的欠缺,而由此产生的安全事故在我国的诸多高校可谓是时有发生、屡见不鲜。以我院为例,2014至2015学年,我院的仪器设备运行维护总费用是57万元左右,除去实验设备的维护费用后,投入到实验室安全管理上的资金十分有限,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2.4 实验室安全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对于独立学院的实验室而言,事务众多、工作量较大,要求管理人员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建设专业性高、素养高的管理队伍十分重要。但实际上,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缺少相关的办学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水平,缺少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目前实验室里有部分员工还是临时编外人员,工资待遇极低,晋升渺茫。在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中缺少必要的责任心,缺少专业技术和学历,难以及时、科学的管理实验室。
2.5 实验室安全保密工作不到位
鉴于独立学院的特点,对其在科研方面带来的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安全保密管理是十分的重要,也是必要的。而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今天,实验室势必走向了互联网+的时代,虽然计算机和网络给实验室安全管理带来许多的便捷,但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比如,计算机病毒、设备系统存在的设计缺陷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实验产生的资料和数据的各项安全管理以及保密工作的有效展开进行。
探究我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新措施和新模式
独立学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等特点,不能够有一丝疏忽,其安全管理和保障需要所有实验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一同做好各项工作。结合当下我院在实验室管理工作特点和现状,探索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新对策和创新发展模式,对于保证学院各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有条不紊的开展,其意义不言而喻。
3.1 提升实验室安全体系建设
水、电、火、气等都是实验室中经常涉及的实验条件,由此可以看出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十分复杂的过程,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复杂的实验仪器设和化学药品的操作管理,因此加强独立学院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从各个方面综合着手。结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安全和环境的法律法规,再根据我院实验室管理的实际情况,我院相继制定了《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在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上,通过做到落实管理个人责任,做到管理的制度化和统一化,只有这样,那么我们才能够有效的规避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潜在危险。
3.2 侧重安管宣传,强化我院实验室安全管理
调查现实,大多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管理的疏忽是造成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安全意识的宣传和培训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在安全管理教育、安全文化氛围等方面做足了工作,那么要想使大家形成实验室安全管理公共意识也就不在话下了。
3.3 从经费投入上提升实验室安全建设力度
按照相关的实验室建设标准,我们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对我院的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实验室进行标准化改造。如根据不同类型的实验室仪器设备,配备合适类型的灭火器,并定期检查更换失效、过期设备;实验室的总电闸和各个分电闸均要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等。
3.4 优化实验室安全管理人才队伍构建
独立学院实验室安管工作的质量,最终还是需要回归到“人”这个基本的出发点,专业性是优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当下优化我院实验室安全管理,主要的内容就是加大在负责日常管理的教育技术中心上面。由于实验室种类多,设备数量大,工作量巨大,只靠实验实训中心的几位专职管理员根本无法完成。因此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聘请相关的实验老师为兼职实验室主任,用他们专业的技术帮助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为了提高实验室的相关管理水平,学校鼓励相关人员积极去参加各类讲座、研讨会、培训班,努力提升自我。同时给符合条件的老师提供丰富的晋升空间和优越的薪资待遇。
3.5 提高独立学院实验室安管级别
独立学院实验室安管级别,决定了教育与科研的质量。作为实验室里接触实验资料和数据的第一人的工作人员,需从法制观念上出发认识到自己在实验室工作过程中进行工作内容保密的重要性,同时也必须从制度上落实实验室安全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最后还必须做好计算机和网络管理保密工作,建立多层病毒防护体系、进行有戏身份登录验证、加密数据库与存贮、系统访问权限分级设置、备份重要数据、定期升级相关实验设备系统补丁等。结语
教学科研力量是独立学院发展的重要原动力,而实验室的发展是决定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需从思想和行动上重视之,探索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手段,然后才能够更好的为我院的教学与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及发展等更好的贡献力量和光热。虽然过去几年也在实验室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鉴于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继续努力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为“平安和谐校园”的建设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许春英,阳会兵,黄拥军,等.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改革思路[J].当代教育论坛,2008(10):115-116.[2]蔡杭锋,丁建波.独立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与实践[J].新西部,2008(18):198.[3]俞政,沈伟荣.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学术论坛,2011(7):54-55.[4]李廷友,郑典元,郑霞,等.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析[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85-86.[5]唐满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4):162-164.[6]宋玉.浅论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5): 176-177.[7]鲍敏秦.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1): 189-193.
第二篇:计算机学院创新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计算机学院创新实验室管理制度
为加强创新实验室安全和日常管理工作,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保障同学的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的安全,根据学校有关规章要求,特制定以下规章制度:
1、创新实验室内空间和仪器设备的使用,须服从负责老师的统一安排。
2、每天安排值班学生。值班学生必须做好值班工作,不得擅自离岗,有特殊情况必须找实验室其他人员代替,不得找无关人员代为值班。
3、保持实验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值班学生要进行清扫整理,保持清洁。各组自己使用的桌柜等表面应经常擦拭,不得乱扔纸屑等杂物,实验的废弃物要倒在固定的箱桶内,并及时处理。
第三篇: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创新机制研究(范文)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创新机制研究
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创新机制研究
[摘要]独立院校与公办院校的差异决定了它要求共青团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不再拘泥于传统母体院校的工作模式,它必须寻求一种特色创新机制,增强团工作的可控性、规范性和导向性,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丰富大学校园文化。
[关键词]独立学院 共青团工作 创新机制
一、独立学院简介
独立学院是中国人利用创新的思维模式解决中国教育供求不平衡的产物。随着中国教育日新月异的发展,独立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异军突起,据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6月19日,我国独立学院数量达到了295所,在校生约200万人,承担了近三分之一的本科生培养任务,独立学院自1999年诞生,经过短短几年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参天大树般的百年老校相比,只有14岁左右的独立学院更像一颗正在茁壮成长的树苗,但是就在这10几年,近两百万学生计的独立学院正在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力量,被喻为高等教育“新长城”的独立学院正在成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
随着2008年4月1日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发布,独立学院新一轮调整浪潮已经开始,中国独立学院正处在新的发展节点上,如何保持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是摆在所有独立学院面前的一道必须解答的考题。
据不完全统计,独立学院的学生中95%以上都是共青团员。管理好这么多的团员,使学校的各项文化活动有序开展,繁荣校园文化,为党的事业做好后备储蓄工作,是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的主要责任和义务。然而面对这些高素质的大学生,要想管理和领导好他们,就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必须有一定的水平,这个水平还不能光靠学习母体院校的工作方式,实践证明这种凡事都照抄照搬母体院校的“拿来主义”已经不适合现在新兴独立学院的发展需求,独立学院的共青团工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作必须有他们自己的管理模式。
本文从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的角度,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为例,从学院共青团建设出发,对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特色创新机制进行研究分析。
二、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现状
根据作者本人在独立学院团的工作岗位上几年的工作经验和对江苏省25所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模式的调查发现,目前独立学院团的工作不足之处甚多。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工作模式陈旧,依然按照母体院校的方式开展。大部分的独立学院团的工作依然按照母体院校的工作模式开展,他们的工作理念几乎与母体院校保持一致,没有多少创新之处,独立学院的院团委书记学习的对象首先是母体院校的团工作的领导者,学院邀请来讲学的嘉宾也基本上是母体院校团的工作者,这个就基本上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模式就是复印了母体院校的思维模式;独立学院的各项管理制度也基本沿用母体院校的管理制度,或者在母体院校的管理制度上稍作改善;
2、管理制度不完善,问题层出不穷。目前独立学院团的工作也正在探索之中,团的管理制度缺乏,管理中“有法不依”的现象严重。
3、团的领导者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无相关工作经验,甚者有些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担任,团工作者缺乏基本的工作技能;
4、团工作者绩效考核制度落后,激励措施缺乏,导致团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职业倦怠感越来越严重,消极怠工现象时有出现,工作效率低下,抱怨声此起彼伏。
5、针对团学这块的培训机制不足;
6、院团委下辖各系分团委的领导者(分团委书记或者团总支书记)几乎全是兼职的,他们基本上都是来自各个系部的辅导员兼任,这种情况往往导致工作重心偏移,团的工作效率下降。、7、学院领导对团工作的重视度不够,团的工作者没有得到相应的地位;
8、财政支持不到位,经费不足,导致很多大型有意义的活动中途夭折,有些在开展后经费无法报销,出现了很多团的工作者自己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垫钱”现象,甚至有些活动出现团委学生部门或者学生干部本人“垫钱”的现象发生。这样长此以往,还有谁愿意在团的工作上刻苦付出呢?
9、各系分团委之间信息交流不通畅,信息反馈开环模式。
三、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创新模式探索
1、成立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创新研究小组,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院团委书记任副组长,各系部分团委书记为工作组成员。定期开展研讨会,谈论前期在团学工作方面的不足之处,利用德尔菲法头脑风暴等形式广泛收集大家对团学工作不足之处的反馈意见;针对反应的问题利用管理学中的因果图,找出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具体操作按照管理学上面的PDCA循环理论原则执行。具体如下:
(1)P(plan)——计划。适应独立学院学生的要求,以学生的满意度高低为考核标准,通过不记名调查问卷,来反馈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D(do)——执行(或实施)。按照已制定的计划和设计内容,扎扎实实地去做,以实现初始目标。
(3)C(check)——检查。对照计划和设计内容,检查执行的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问题,并总结好的经验。
(4)A(action)——行动(或处理)。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变成标准;把失败的教训也加以总结,避免下次再犯,巩固成绩,克服缺点,吸取教训;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则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
2、完善共青团工作各项管理制度。笔者认为,目前独立学院的管理制度尚不健全,需要制定和完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完善:
(1)《独立学院共青团学生干部选拔任用条列》;
(2)《独立学院院团委及各系分团委书记选拔任用制度》;
(3)《独立学院学生活动开展实施办法》;
(4)《独立学院学生活动经费报销办法》;
(5)《独立学院学生活动户外宣传制度》;
(6)《独立学院学生干部值班制度》;
(7)《独立学院学生团学工作人员考核条列》;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8)《独立学院教师团学工作人员激励晋升制度》。
3、建立健全共青团工作者学习培训机制
这个机制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及新任团干部入职培训,独立学院应该在这方面多设置一些教育和培训,以不断提高共青团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保持团学工作可持续发展,增强团学工作者的自尊心和自豪高,减轻他们的职业倦怠感。具体实施如下:
(1)对于新上任的团干部,比如说各系分团委书记,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好多系部的分团委书记都是刚从高校毕业的研究生,有些之前还没有涉及过共青团工作,针对这些要开展团的基础理论教育,另外还有加强基本技能培训,比如说OFFICE系列的WORD\\EXCEL\\PPT,视频制作类软件,如会声会影、AE等,另外在演讲与口才、主持、歌唱和舞蹈的基本功这块也要设置一定的培训课程并进行考核。入职培训结业考核通过方能作为团委领导干部的候选人。
(2)对于学历教育这方面,调查中发现,独立学院的团学工作者很多都是本科学历,我们知道独立学院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本科层次的学生,如果我们的指导老师也是这个层次那么多少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会打折,这样需要我们的学院在学历教育这块给予支持,可以给予哪些在年终考核优秀的团学工作者公费读研或者读博士的机会,在读书期间适当减轻他们的工作量。
(3)对于非学历教育,这个可以从全球职业规划师、大学生心理指导师、就业指导师等培训方面给予优先考虑。重点从哪些被评为优秀团委导师、优秀共青团工作者、红旗分团委团队中选出。
4、打造职业化、专业化的共青团工作者。这个就要求独立学院要安排专职的工作人员担任重要岗位的团学工作,比如说院团委书记和各系分团委书记,他们的考核标准要区别于普通辅导员的考核标准,调查中发现,很多学校的分团委书记都是系部的辅导员兼任,更可笑的是很多还是新来的辅导员兼任,考核的标准基本是是按照辅导员的工作标准考核的,关键还有一点就是这些兼职的分团委书记几乎都是“义务劳动”,当然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为什么很多能力强的辅导员不愿意担任分团委书记,在这种市场经济的年代,即使是老师也不愿意做这种“白干活”、“出力不讨好”的工作,再说了这个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也违背了我们党和政府所提出的“按劳分配”原则。独立学院本身就是民办性质的,这点完全不能照抄照搬母体公办院校的工作模式,否则无法可持续发展下去,建议专人、专职、专项经费开展工作。
5、从体制上解决“经费”的问题。独立学院的本质是属于自收自支的公益性企业,全部的资本来自于学生缴纳的学费,不像公办院校那样,除了学费之外还有国家给予每个学生的补贴。所以困扰独立学院发展的桎梏之一就是“经费”的问题,而困扰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的源头之一也是经费问题,平日里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因为经费不足而搁浅夭折。江苏省的独立学院学费自独立学院诞生这10几年来就没有变过,我们都深刻地感受到CPI跑的是如此之快,很多物价在这10几年中翻了10倍有余而学费却一分没涨,这让这些独立学院的董事会情何以堪,这也难怪各个学院在团的工作上经费给的不多。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独立学院的创办者向国家教育部门申请增加学费,可能很多学生会反对我的这种提法,当然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想法是对的,但是站在学院的立场,站在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来看,目前唯有此举,方能久安。
四、总结
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体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学生工作发展的和谐与活力,关系到独立校园文化的繁荣与稳定,我们需要创造出一种新的、适合独立学院特点和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共青团工作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独立学院的共青团工作才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乒松,梅思佳.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创新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8.[2]彭高中.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2).[3]陈海娟.创新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的路径选择[J].德育与思政研究,2009,(9).[4]李晓菊.独立学院共青团思政教育工作探索[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4).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最新【精品】范文
第四篇:高校实验室管理创新理念研究论文
摘要:地方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但是,目前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管理弊端,阻碍了地方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进一步改革,同时还严重影响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质量。鉴于此,我们应该创新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理念,进一步优化实验室教学资源配置,规范实验室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出实验室的教学效能,从而为地方高校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服务。
关键词: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创新理念;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
在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下,地方高校需要适应教育分类指导的原则,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与发展。在地方高校中,实验室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管理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高校的办学与管理水平。但是,当前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不容乐观,还有不少问题存在。
一、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现有实验室管理模式
1.三级管理模式。这主要是指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沿用了本科院校的校院系的三级管理模式。它以课程作为实验室应用的主体,从而使得实验室功能较为单一化。这种管理模式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其主要是依托于学校教研室而存在的,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却表现得较为分散,从而导致了实验室教学资源配置不够科学合理,实验室设备利用效率偏低,与学校其他部门之间难以进行有效协调,无法让实验室功能切实有效地发挥出来,最终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二级管理模式。一些地方高校为了打破三级管理各自为政的壁垒,选择了使用校系的二级管理模式。这就是说,地方高校不再让实验室由各个不同教研室进行依托式管理,而是在对它们进行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学科进行分类,让实验室成为实验中心或综合实验室。这种管理模式下的实验室在行政层面上与教研室平级,这就有利于各种教学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加强各个实验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实现有效共享。它可以在理论教学之外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是,它的最大弊端就是无法实现最大化的资源共享,尤其是不能跨院系进行资源共享,从而难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3.一级管理模式。一些地方高校在认识到三级管理和二级管理模式的缺陷之后,开始探索一种学校层面的一级管理模式。这就是说,地方高校成立了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对学校所有实验室进行统一建设与管理。这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它使得实验室教学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避免了重复建设,让院系间的界限被彻底打破,并按照不同的功能对实验室进行分类管理。这不仅有利于地方高校科研成果应用到企事业单位中去,同时还可以大大提升地方高校的社会影响力。
(二)实验室管理模式的不足
1.实验室经费投入不足。我国不少地方高校的办学模式基本上都是按照传统本科办学模式进行的,往往存在着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导致实践教学常常处于一种较为弱势的地位。它们对于实验室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而是将重点放在大力发展学校规模与大型硬件设施上,根本无法满足实验室的正常运行需求。反过来,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资金缺乏,使得实验室教学设施等也无法满足学校正常的教学需求,从而限制了实验室功能的有效发挥。
2.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地方高校实验室由于现行管理模式的局限性而在实验员的选拔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从而使得真正合格的专业实验技术人员严重匮乏。具体来说,很多地方高校实验室工作人员往往是由各个院系自主选择,并且会根据实际工作状况进行常规性的调换,加之一些实验室工作人员本身非科班出身,甚至有些是照顾教职工家属而安排的人员,因此,实验室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常常会在工作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让实验室日常运行无法稳定下来。此外,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待遇与其他教师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影响到实验室功能的充分发挥。
3.现行管理模式较为落后。地方高校实验室开放运行机制仍然较为落后,很多都处于一种封闭式管理模式之下,无法满足全校的实验教学要求。这就让实验室功能较为单一。加之实验室开放时间较为固定,一般是在上课时间,从而无法为学生真正提供有效的实践平台,造成了实验室资源的极大浪费。此外,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分散现象,无法让学科间实现实验教学的互动与交流,有时就会发生重复建设的现象,不仅影响了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还影响了各个学科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创新理念的构建与实施
(一)真正重视实验室管理工作。地方高校实验室对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来说有着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有时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实验室不是小事情,而是大问题。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那么,地方高校就必须尽快转变管理理念,树立一种全新的实验室管理理念,并在创新理念的指引下采取更为先进恰当的管理模式。这就是说,地方高校要把实验教学的从属地位及时转变过来,让其与理论教学做到平等,从内心里重视实验教学。同时,还应优化实验室管理模式,构建一个多层次和多目标的管理系统。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尽快打破实验室管理中的学科和专业界限,对实验室进行统一规划与管理,根据“跨专业、跨学科、大中心、现代化”的新型管理理念来重新优化配置实验室资源。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节约实验室经费,还能提高实验室整体管理水平。
(二)加强对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不仅涉及到实验教学管理,而且也涉及到很多固定资产和实验设备等方面的管理。那么,地方高校就要尽快完善相关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主观能动性,同时还影响到实验室功能能否充分有效的发挥出来。因此,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是实验室管理工作能否取得切实效果的重要保障之一。地方高校要针对实验室的设备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让实验室设备充分发挥出自身应有的实验教学功能。对于一些价格高昂的实验室设备来说,地方高校应该实施有偿使用制度,并把缴纳的经费归入实验室建设资金账户中去,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实验室设备使用效率,同时还可以为设备更新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
(三)提高实验室队伍质量。地方高校实验室中的专业技术工作人员是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与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室获得持续性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地方高校应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这是确保实验室利用率大大提高的根本性保障。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加大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引入一些高层次实验技术人才,壮大和充实实验室工作人员队伍,对于那些工作能力不够强的实验室人员可以实施淘汰制,不仅可以精简实验室人员,同时还可以大大提高整个实验室工作队伍的质量与水平。当然,地方高校还需要配备完善的激励机制,并组织相关知识和业务考核,让他们切实提升自己的实验室工作技能。只有具备了高素质的实验室工作队伍,地方高校实验室才能够真正实现资源共享,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校际校企之间通过一定的交流来培养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行业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胡雪琼,夏杏洲,黄和等.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实验室开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现代教学装备,2009(4).
[2]孔凡芹,刘中兵.高校实验室建设初探[J].科技资讯,2010(9).
[3]邱菊.新建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06(8).
[4]沈剑敏,陈强,张东凯等.适应形势推进实验室管理制度创新[J].实验室科学,2009(1).
[5]晏小红.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25
第五篇:独立学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中的环境分析与对策研究
独立学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中的环境分析与对策研究
□ 王绚皓
[摘要]运用SWOT分析法理论对影响独立学院实施战略管理的各种战略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在独立学院管理实践中实施战略管理的具体对策,以推动独立学院稳定、可持续地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独立学院 SWOT分析法 战略环境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820127-02
独立学院是本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和创新,是更好更快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教育部《教发[2003]8号文件》)短短8年间,我国的独立学院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截至2007年底,全国总共有独立学院318所,在校学生186.62万人,是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的9.9%。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做出了贡献。
为了更好地发挥独立学院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战略中起到的举足轻重作用,特别是应对全球金融风暴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要对其实施战略管理以保证独立学院的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本文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分析工具SWOT分析法对独立学院进行战略环境分析进而提出战略选择的对策。
一、SWOT分析法理论的基本内容
SWOT分析法是实施企业战略管理、进行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从而寻找二者最佳可行战略组合的一种分析工具。其中s(Strengths)代表企业的长处或优势,w(Weaknesses)是弱点或劣势,O(Opportunities)机会,T(Threats)威胁。近年来,该方法也广泛运用在其他行政组织的战略管理之中。
SWOT分析的步骤是:首先,进行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列出0机会和T威胁;其次,进行企业内部条件分析,列出s优势和w劣势i第三,绘制SWOT分析矩阵,列出四种组合方式:弱点一威胁(WT)组合,弱点一机会(w0)组合,长处一威胁(sT)组合,长处一机会(s0)组合。第四,进行组合分析,提出战略选择的原则和对策。
二、运用SWOT分析法对独立学院进行战略分析
(一)独立学院战略管理的外部环境分析
首先,进行宏观环境(PEST)分析。它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和评价政泊、经济、技术和社会人文等宏观因素对独立学院战略目标和战略选择的影响。政治/法律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教育,教育事业飞速发展。近年来,国家更是把发展教育作为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重要奋斗目标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还特别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高等教育,在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导和有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下,于本世纪初实现了从精英化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的阶段。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就能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特别是《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等促进了民办教育的发展。国家教育部还对独立学院确定了„积极支持,规范管理,开拓创新‟的指导思想。从该因素的分析,外部宏观环境是有利于独立学院发展的,属于机会。经济因素。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而且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优质教育资源异常短缺的局面。此时,独立学院以其“优、独、民”的优势异军突起、独树一帜。它们不同于国有高校需要国家财政拨款,而是由企业家投资,吸纳和利用民间资金,补充了教育经费的缺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中的一支新生力量特别是在当前,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高等教育造成了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投资方向、财政吃紧、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等负面影响。为了满足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民办独立学院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使政府在不需要任何财政直接投入的情况下就达到扩大内需和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目的。
同时,金融危机还为我国高等教育提升国际相对地位提供了契机。由于西方国家高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较为严重,在金融危机影响期内的发展步伐可能放缓,这就为我国高等教育提升国际地位、吸引国际人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独立学院可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招收外国留学生方面可以获得既取得经济效益又扩大国际影响的双“丰收”。所以,该因素也属于机会。社会因素。独立学院在我国的迅速发展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中华民族具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群众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奔小康的过程中,对其子女上大学的需求更加迫切。独立学院的崛起、高校的扩招满足了更多人上大学的愿望。这是独立学院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而且,金融危机井未降低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该因素也属于机会。技术因素。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教育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新思想、新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电脑、网络、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的运用等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技术保障。该因素也属于机会。
通过以上宏观环境分析,独立学院的产生和发展顺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机遇稍纵即逝,只有从战略上把握机会,乘势而上,才能求得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
其次,独立学院的微观环境分析行业竞争者分析
高等教育行业增长势头迅猛,但各个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独立学院的竞争者有“老牌”的国有高校、普通民办高校、国外高校,还有独立学院本身之间争夺生源之战。无论是价格战(学费)、条件战(教学条件、生活条件、管理)、知名度之战、还是招生广告战,都时刻威胁着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即存在威胁T。
总之,从外部环境来看,机会0大于威胁T,有很大的发展机会。当然,同时也有挑战。
(二)独立学院战略管理的内部条件(资源和能力)分析
优势s主要有: 新模式、新机制,办学机制灵活。可以运用市场机制吸收社会资金。新建的学院,没有退休人员、负债等包袱,可以轻装前进。新的管理体制,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办学规模小、易于调整专业设置和目标等。用人机制灵活,可以极大地调动和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劣势w主要有: 相对于国有高校来讲,比较“弱小”成立时间短、规模小、学生少、师资力量薄弱。由于是企业家投资,存在资金数量相对不足、资金周转紧张、涉及合理回报等问题。学院的历史短,没有文化底蕴。办学质量还有待于社会的检验。
办学初期,社会上部分人对其有偏见。教职工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年龄大的和小的偏多;职称结构不尽合理:专兼职结构有待于调整。
从内部条件分析来看,优势s,劣势w各占一半。
(三)矩阵组合,有两种情况存在长处一机会(sO)组合: 弱点一机会(WO)组合。
(四)进行组合分析,提出独立学院实施的战略原则、对策 长处一机会(s0)组合,这是最理想的状态。独立学院应该实掩增长型战略(发展战略),尽量发挥其长处,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各种发展机会,确定科学可行的战略发展目标并予以实现。如近两年来,高校招生形势喜人,有的独立学院预计到其校园、建筑、设施不能满足扩招的形势,就当机立断把老校区卖掉,再开辟新的校区,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成倍的增长。今年秋季招生结束后的事实证明他们当时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抓住了学院发展的战略时机。弱点-机会(w0)组合。此时,独立学院可以采取稳定发展战略,即不断克服弱点,同时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各种机会,不贪图发展速度,而是加强内部建设、保证发展的质量、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有的学院由于自身的原因,招生数量增长幅度低于高校的平均水平,但他们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采取各种措施克服缺点。他们虽然没有大力发展,但也能踏踏实实地稳定发展。
三、独立学院实施发展战略的具体途径明确使命建立科学的战略目标。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肩负着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历史使命。独立学院在确立战略目标的时候,要兼顾国家、学院、社会利益,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处理好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今后发展、当前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科学定位建设应用型大学。许多发展势头良好的独立学院,把自己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由于独立学院在师资力量、科研能力等方面都无法与国有高校相比,在定位上就必须扬长避短。这种定位既弥补了普通本科高校培养理论型、研究型人才的不足,又弥补了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专科层次实践技能强的人才在理论上的不足,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大量本科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文化积淀完善内涵建设。独立学院建院时间短,需要有意识地、主动地加强内涵建设。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培育浓厚的学术氛围,不断完善和发展组织的内涵。开拓进取走特色发展之路。独立学院要生存和发展,绝不能成为是母体高校的简单复制,不能亦步亦趋、步公办院校的后尘,而是要走出一条自己的创新和特色之路。很多学院专业设置和培养计划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生源的特点,突出鲜明的教学特色。许多学院把人才培养基本模式定为:精化基础理论、优化专业知识、强化实践能力、深化素质教育、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提高质量抓住学院发展的生命线。教育教学质量是学院的灵魂和生命线。只有树立以质量求生存的质量意识,独立学院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独立学院招生的分数段属于“三表”,决定了其学生来源的质量大部分不如公办高校,而且水平参差不齐。这给学院的教学组织工作、课程的设置、师资的安排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很多独立学院能够因地制宜,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根据社会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开课:以特色的教学引导学生成才、以应用型科研促进教学水平提高。改革创新建立自己的“品牌”。在实践中。部分学院已经开始树立“名牌”意识。认识到实施名牌战略给学院带来的信誉和名望,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可以形成核心竞争力。他们积极宣传学院的教育教学成果,提高社会知名度。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在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基础上,坚持依法治校、从严治教,建立健全和实施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教育教学包括质量监控体系的各个环节的管理,把住人才培养关。不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培养激励建立一支自己的教职工队伍。“有大楼、更要有大师”。建立公平、公正的培养和激励制度体系,能为学院发展后劲培养一支精干高效的干部教师队伍,并增强学院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学院发展的合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学院层次、扩大知名度。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以及金融危机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独立学院要想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必须更新观念,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经验、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与国际接轨,敢于和善于参与国际竞争。积极“转设”保持可持续发展。根据2008年教育部令第26号《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文件的要求,教育部对全国独立学院进行整顿,在五年之内独立学院必须通过“转设”评估,合格的转设为民办普通高校,不合格的就“下马”。2008年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全国第一批申报的5所独立学院进行了考察评估,其中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等4所学院被审查通过。这给这些学院今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他们不再依靠原“母体”高校的有形或无形资源,虽然暂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但独立性和自主性更强、教学更加灵活,教学改革的步伐更利于加快,更利于保持可持续发展,在培养更多、更适应社会建设发展的人才方面将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独立学院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的条件,明确了当前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独立学院要扬长避短、把握机会、实施战略管理,才能保持可持续地发展,最终发挥独立学院在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版权说明:文章版权属于文内作者和硅谷杂志社,本站引用仅为交流学习之用。如1需转载,请注明原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