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郑州市西开发区城镇化发展状况调研
郑州市西开发区城中村改造调研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化工系 化学工程与工艺一班 陈雷雨
摘要:郑州市高新区建成区内大量的城中村人口密度大,外来人员相对集中,违法建设、违章建筑和私搭乱建严重,市政基础设施匮乏,房屋破旧,环境脏乱,社会管理混乱,城市公共安全隐患多。城中村问题已成为高新区城市化进程的“痼疾”,不利于城区整体规划和建设,严重阻碍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普及与发展。若不加快城中村改造,今后改造任务将越来越重,成本将越来越高。关键词:城中村改造
一、郑州市高新区城中村改造的目的、意义
(一)为什么要对城中村进行改造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城中村改造的现实意义,对“城中村”实行改造,是构建现代城市的需要,是社会必然的发展。“城中村”改造是实现现代化,十八大目标2020年在全国全面实现小康水平的需要。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现代化的两大基本动力。国际城市化进程历史表明,当一个国家城市化程度达到30%时,也就是这个国家加速城市化的时期。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国民收入的50%、工业产值的70%都产生于城市,90%以上的科技力量和高等教育集中在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化发展史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949年至1960年城市化程度为:10.7%—19.8%发展;(2)1960年至1976年城市化程度为:19.8%—17.4%发展;(3)1976年至1989年城市化程度为:17.4%—26.2%发展;(4)1989年至2001年城市化程度为:26.2%—38.0%发展;(5)2001年至2003年城市化程度为:38.0%—40.5%发展; 以各大省会城市为例,城市化发展进入四步曲:(1)工业化时代;(2)现代化时代;(3)国际都市化时代;(4)国际都市,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时代。
郑州市高新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下辖两个办事处、39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总人口约20万。目前建成区面积33平方公里,该范围内分布着近20个行政村,即所谓的城中村,随着高新区的不断开发建设,城中村的数量将会不断增加。
高新区建成区内大量的城中村人口密度大,外来人员相对集中,违法建设、违章建筑和私搭乱建严重,市政基础设施匮乏,房屋破旧,环境脏乱,社会管理混乱,城市公共安全隐患多。城中村问题已成为高新区城市化进程的“痼疾”,不利于城区整体规划和建设,严重阻碍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普及与发展。若不加快城中村改造,今后改造任务将越来越重,成本将越来越高。所以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郑州市高新区城中村改造现代城市的需要。
(二)城中村改造后将会给村民(居民)带来什么好处
1、环境的改变:城中村高起点、高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居住与商业办公兼容,各种市政配套设施齐全,绿化、净化、美化达到有关要求。
2、住房条件的改变:旧房换成采光充足、通风良好、结构合理,水、电、气、暖、有线电视等居住配套设施齐全的新房。
3、房产价值的改变:村民住宅转变为证件齐全的商品房。这些房产可以进行租赁、自住或出售,提高经济收入。
4、村民个人收入的改变:城中村改变后将成为功能齐全的综合区域,蕴含着巨大商机,将会给安置在该区域内的村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为村民从事第三产业提供良好的区位优势,村民个人收入将大大提高。
由于环境的改变、住房条件的改变、区域优势及房产价值的提升、居住人群层次的提高,将会使村民的生活习惯、文化层次和经营方式得到改变,从而使村民的经济收入、文明程度、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党的十八大把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生态化发展作为战略目标。国家把“城市化”发展概念作为战略概念。理论依据是:人类社会在300多万年里生活在部落、农村。而当人类进入城市这个特有的社会结构之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关系、自然资源的利用,物质精神的享用,社会发展速度产生了新的飞跃,城市成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最有力的证据。现实中要彻底解决我国“三农”落后面貌,走城市化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城市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就不难理解了。归根结底,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减少农民人口的数量,惟一靠实现城市化战略才能最终实现。世界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率数据分析如下: 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化率为:75.0% 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城市化率为:62.0% 世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为:40.0% 就我国城市化建设而言,从城市化率为:40.53%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为:75.0%,每年约有:1000万—1200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才能符合城市化进程要求。你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立面用实践经验去认识城市化建设和城中村改造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郑州市高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由于城市建设牵动城中村土地升值,致使“征地难、规划难、拆迁安置难”的情况不断出现,影响了城市经济的科学、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整体上延缓了中心城区经济开发和发展的步伐。所以,改造城中村是实现农村城市化和推进城市现代化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品位需要。
(三)城中村改造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
(1)城市对周边地区有较强的区域中心带动作用,也是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的源头。城市化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是社会发达进步的重要标志。推进城市化建设,要求农村剩余劳动力尽快向城市转移。如果农民仅仅实现地域转移,而没有实现户籍、组织和管理体制、思想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等的更新转移,就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如果城中村不进行彻底的改造,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就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次,改造城中村是建设现代化城市、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迫切需要。现代城市必须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城市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搞好城市规划,目的是要营造经济发展、法治文明、生态平衡的良好环境。但是,城中村杂乱无章的建筑,脏乱差的生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形象,拉低了城市的品位,成为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一大障碍。目前郑州市高新区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中村问题必将成为政府面对的主要热点难点问题之一。因此,要建设现代化城市,提高城市的品位和竞争力,就必须改造好城中村。
(2)城中村改造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城中村的农民虽然变成了城市居民,但其小农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很难一下子转变过来。失去土地后,他们一般会把生存和发展的希望寄托于房屋之上,以期从房屋出租中谋求生活保障。这是造成“城中村”建筑密集无序、外来人口聚居和城市治安问题高发的根本原因。更为严重的是,城中村缺乏配套基础设施,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就业困难,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因此,改造提升城中村的基础设施,加强社区建设,更新居民的思想观念和提升文明素质,已成为维护社会治安和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3)城中村改造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居住质量。由于历史原因,绝大多数城中村的住宅配套设施不全、环境卫生较差,主要表现是住宅成套率低、道路坑洼不平、排水不畅、缺乏固定的垃圾存放场所,群众生活非常不便,虽然生活在城市,但与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不可同日而语。相关部门经常收到人民群众通过各种途径反映的意见和建议,要求尽快出台有关政策,进行城中村改造。因此,加快城中村改造是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客观要求,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4)城中村改造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城中村改造对于有效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的发展,扩大投资需求,尤其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对于扩大内需,增加对住宅、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业的需求,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中国著名品牌“格力”入驻郑州市高新区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5)城中村改造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
城中村的居民虽然生活在城市,但受长期以来固有观念的影响,一直保持着农村、农民的传统生活习俗和方式,始终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融入现代城市生活之中。实施城中村改造,势必有利于打破传统农村的固有格局,促进城中村居民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二.高新区急需改造的城中村进展情况 1.拟于2013年启动村庄
(1)洼刘行政村:该村位于高新区已建区域的中心位置,南临高新区景观大道科学大道,西邻长椿路,地处规划中的地铁1号线和3号线的交叉口,与郑州大学新校区隔路相望。省、市领导到高新区视察,多次要求要加快洼刘村的改造,高新区管委会已把洼刘城中村改造作为2013年“五大项目攻坚”之一。该村庄的改造,对带动高新区城市品位、改善城市环境和规范高新区城中村改造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洼刘村改造得到了全村90%以上村民的同意,改造工作已全面启动。该村城中村改造用地正在办理征收审批和实施工作,其中涉及的农用地征收审批手续已从上级政府批回,正在制定补偿方案;涉及建设用地的征收审批手续已从省政府批到郑州市。在征收工作全部完成后,即可实施供地;目前该村改造的控规编制工作基本完成,并确定了参与改造的开发商,对整个村庄的前期拆迁已基本准备就绪,急需控规编制完成后能够尽快审批。
(2)祥营行政村:该村处于西四环和高新区主干道科学大道的交叉,2009年西四环的拓宽工程已拆除该村近百户村民住宅,2010年拟开工的科学大道西延工程也需要迁移上百户村户。因此,祥营村的拆迁改造列入了近期管委会的工作重点。该村城中村改造用地已经征用转为国有,在实施征收补偿后,即可开展供地工作,改造的控规编制工作即将启动。今年计划完成控规、修规的编制及土地招拍挂手续及前期的拆迁准备,于2013年年初进行村庄整体拆迁。
三.当前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
城中村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现象,也给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空间,但是,城中村改造中面临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违法建设成风,加大了拆迁改造的难度。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及城市房地产开发项目、物流园区、工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土地房屋也随之大大升值,村集体组织和村民受利益的驱动,纷纷加建、抢建房屋。拆迁范围内一些村民一旦得到拆迁的信息,一夜之间两层甚至多层房屋拔地而起,水井、苗木等各类地面附属物也随之密集出现,城中村内的个人和小产权开发等违法建设现象十分普遍。管理部门执法不严、疏于管理、“以罚代法”,致使违法建设愈演愈烈,呈蔓延态势,这大大加重了城中村改造的难度。
(二)部分被征收房屋拆迁人对拆迁的期望过高。一是对补偿标准要求过高,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把握有资质的房产评估机构对征收房屋的评估价值,往往以周边发达地区拆迁补偿价格为标准和参照,看待和高估自己的房屋价值,当拆迁补偿低于自己的期望时,就认为房产机构评估价低、拆迁补偿费少,就对拆迁工作不配合、不支持;二是对拆迁改造的种种期盼远高于优惠的让利于民的政策规定,当被征收房屋拆迁人的期盼同制订的优惠政策发生碰撞时,他们就立即认为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然后采取各种办法阻碍拆迁工作的开展;三是在坚持政策和原则的前提下,有些被征收房屋拆迁人因其居住面积小,家庭收入低,获取的房屋拆迁补偿少,家庭承受能力低而在支付购买安置房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也认为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进而不讲道理、拒绝拆迁;四是那些始终认为多闹多得、不闹少得的被征收房屋拆迁人,对房屋拆迁补偿漫天要价,甚至不合情理地要求解决与房屋拆迁无关的其他问题,更甚者纠集被征收房屋拆迁人集体上访、越级上访。
(三)被征收房屋拆迁人对入住安置小区不感兴趣。一是他们的出租房屋为其获得了高额租金,这是城市拆迁改造中被征收房屋拆迁人极不愿意拆迁的关键所在。生活只能因拆迁变得越来越好,不能因拆迁改造而变差,当其眼前的利益受到损失而得不到期望的补偿时,他们就拒不配合、阻挠施工、集体上访;二是他们认为入住小区邻里关系就淡漠了,让他们把农具、做小生意的工具带进单元房别扭、不方便,住着不自在,甚至拿单元房居住与社会传统的行为模式、人际关系是不相适应的道理说教工作干部而不配合拆迁。
(四)拆迁过渡时间较长。
由于先拆后建,致使被征收房屋拆迁人居住条件较为艰苦,不利于生产、生活。加之整村拆迁时,被征收房屋拆迁人过渡困难很大,一方面是难以找到合适的出租房源,另一方面是集中临时过渡不利其越冬。同时过渡期内,被征收房屋拆迁人无法正常经商、外出务工,导致其收入下降。这些都是影响拆迁改造的一个因素,更是容易引起上访的一个原因。
(五)安置小区建设缓慢,社会保障政策落实不力。一是安置小区规划及用地审批的协调落实,对区级部门和单位来讲难度较大,在拆迁时,我们给询问或质问的被征收房屋拆迁人一时难以回答安置和搬入的时间,容易让被征收房屋拆迁人产生疑惑而影响拆迁。在拆迁完后,迟迟看不到安置规划和征收安置地后又容易引起被拆迁人上访;二是被征地拆迁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相对远离市区的被征地农民在土地被征收后,丧失了一部分农耕收入,使农民的收入水平有所下降。在城市繁华地带的被征收房屋拆迁人的房屋出租收益因拆迁而失去,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被征地或拆迁农户的收入,自然也就成为了阻挠征地拆迁工作的重要因素,也必然使农户提出生活保障的问题。
(六)拆迁工作人员对拆迁工作存在畏难情绪。随着拆迁工作难度的不断加大,参与拆迁工作的一些单位和干部职工畏难情绪也越来越严重,表现出缺乏主动工作的精神,一是对安排的拆迁任务不乐意接受,始终以维护社会稳定或拆迁群众情绪不稳定等为借口,拖延工作的开展;二是对拆迁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估计不足、准备不足,在反复做被征收房屋拆迁人工作无果的情况下,丧失信心,难以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对待工作;三是有的基层组织对拆迁工作缺乏统领驾驭全局的能力,在面对群众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时,坚持原则、政策不够坚决,不能站在客观公正公平的高度思考问题;四是宣传引导不到位,没有营造出和谐拆迁的工作氛围。
四、对策和建议。
城中村是在城市化建设高速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问题。凡是遗留的问题大多都会产生后遗症,解决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花费的精力和付出的代价可能要更多一点。所以对城中村改造需要多费一点心思,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制定科学的政策思路和建设规划。通过调查和分析,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提出如下思考和建议:
(一)加大政策和法制的宣传力度。一是要充分考虑到拆迁工作直接关乎广大被征收房屋拆迁人的切身利益,在制订完善拆迁补偿政策时应广泛征求被拆迁人的意见,并多层次全方位的利用媒体等形式宣传拆迁安置政策,让被征收房屋拆迁人了解其内容,理解其合理性;二是要加大对“公平公正、阳光操作、依法拆迁、和谐拆迁”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与被征收房屋拆迁人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民心,家喻户晓,使被征收房屋拆迁人在突发性事件中能明大理顾大局识大体;三是参与拆迁的工作人员要熟悉拆迁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在帮助群众算清算好拆迁补偿账,算细货币安置与迁建安置、调房安置的对比账的同时,给群众讲些法律法规知识,以便达到说服、动员的目的。
(二)政府要提高城中村改造规划和建设方案的科学性,不搞“一刀切”,有序地推进城中村改造工程。城中村与老城区一样,人口密度高、人均收入低、人居环境差,“城中村”还有历史遗留问题、经济利益问题、生活方式问题,因此改造起来难度较大。建议政府将城中村改造规划与“十二五”规划、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和年度建设用地计划等相衔接,协调城市存量土地的开发进度,保障城中村改造有一个稳定的房地产市场环境。深入研究不同城中村的位置、特点和问题,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中村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改造策略,以多种改造模式对城中村进行改造。例如:有大项目投资的即整体拆迁;有小项目投资的即局部拆建;暂时无项目投资的可适度进行市政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改善城中村环境;政府如有资金,也可对重点地块先行投入资金进行拆迁。总之,城中村的改造思路不宜局限于某一种模式,且不能操之过急,要采取积极、稳妥、有序的方法推进,尽量减少对城市社会、经济的消极影响。
(三)合理调整政策,兼顾国家、企业、拆迁户三者利益,保证城中村改造资金的投入,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城中村改造的关键也是最实际的焦点是改造资金的筹集渠道、投资方向和实施办法。政府应通过政策、规划和计划的适时调控,保证城中村改造符合公共利益,维护改造过程中的社会公平。同时,要坚持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运作,努力提高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尽可能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好的工作目标,将好事做好。一是合理调整现有的相关政策,正确指导城中村改造工程的实施。对城中村改造以来各项措施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实事求是地提出今后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思路;根据市场行情修订市区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对拆迁补偿的形式和标准作相应的调整,及时对广大村民进行公示。二是排除继续从城中村改造中获取土地差价好处的思想。用区财政拨付的专门资金和城中村改造收取的地价收入设立“城中村改造专项资金”,对拆迁户进行合理补偿,补贴经济效益差而社会效益高的改造项目,改善城中村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三是区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要充分认识城中村改造的重要意义和实际难度,高度重视改造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稳步推进,将城中村改造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相关领导和分管部门工作绩效的考核指标体系。四是在今后的城市化建设过程中,要避免新的城中村的产生。同时,学习借鉴外地好的经验,将一个或几个城中村改造项目采用“统一打包”的模式,将人、房、地一并置换,由一家开发企业一包到底、统一负责,这样可以预防新的城中村形成。
(四)要按照“先安置后拆迁”的原则,规范拆迁程序。对列入改造计划的城中村,要提前做好前期调查、入户测量和房产确权等基础工作,并建立档案。对即将改造的城中村,要将总体安置方案和分户安置方案予以公告,并广泛听取被征收房屋拆迁人的意见,无论是原地安置还是就近安置,都应采取先建房后拆迁的程序安排,这样有利于消除被征收拆迁人的疑虑,节约拆迁安置过渡的成本,加快安置进度。同时,要提前加强安置区域的交通道路、社会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公共配套服务,让搬迁户感受到搬迁地段随城市面貌的进一步改善,也有较大的增值空间。
(五)政府在政策思路上要以人为本,保障城中村村(居)民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要对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产核资和产权登记,并把集体资产优先用于解决村居民的生活保障问题上。要从解决被拆迁人生活出路的深层次问题入手,在扶持发展集体经济、提供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多做文章,确保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及时得到有力落实,真正解决好被拆迁人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后顾之忧。只有从根本上改变依靠单一房租为主要家庭收入的经济生活模式,多渠道多来源多途径增加拆迁村民居民收入才能使被拆迁村民居民成为拆迁真正的受益者,才能杜绝违建,利于拆迁。
(六)加强对城中村建房的监督和管理。目前,城中村内违法违建户较多,城中村的村(居)民在宅基地抢盖、加盖的现象较为突出,对违建和抢建、加建房屋的拆迁赔与不赔的问题,在具体工作上难以把握,赔偿了违建、抢建之风会越演越烈,也有违背政策之嫌;不赔偿拆迁工作难以开展,甚至上访。这就要督促相关部门切实加强对建房的监督和管理,夯实管理工作责任,打消村(居)民套取拆迁补偿资金的念头,做到补偿公平、群众不受损失,同时也能为拆迁改造创造有利的条件。
(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严格考核办法,建立问责制度。对参与征地拆迁的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制定严格的考核办法,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责任,并限期按时办结。要夯实项目涉及街道办事处征地拆迁的主体责任,使其在工作中逐渐整顿基层组织,在整顿中配好村两委班子。对工作不力的单位部门要问责主要领导,不断增强其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要严厉打击阻碍城中村改造的不法势力,努力为拆迁改造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高新区的城中村改造将会在区委区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城中村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建设成“安乐、文明、优美、舒适”的新型社区。通过社区优质服务、优质管理、全面提升新型市民的整体素质,把我们郑州的城市文明程度提升到一个更新、更高的层次,使城市的经济、社会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真正将我市打造成为“产业郑州”、“都市郑州”、“文化郑州”、“绿色郑州”。
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句话说明,国家将将出台一系列法律和政策,通过刚性的要求来保证城乡发展一体化,而不会朝令夕改,半途而废。所以,大家要通过学习十八大报告,从中寻找和我们农村、农业、农民相关的内容,做到心里清楚眼里明,从而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
同时,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个温暖人心的量化指标。实现这个温暖人心的目标,意味着群众将得到更多实惠,意味着百姓的钱袋子将更鼓,生活将更加富足、更有质量。
参考文献:(小五,宋体,要有文献的作者,书名或期刊名,出版年份等,格式如下例)[1] 党的十八大全文
[2]《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属城中村纳入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范围的批复》
[3]《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金水区沈庄城中村改造等问题的会议纪要》 [4]《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郑州高新区城中村改造政策等问题的会议纪要》 调查时间:[2013.2.19——2013.2.25] 调查地点:郑州市高新区
第二篇:电子商务发展状况调研
湖南省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调研体验和收获:通过这次对湖南省中小型企业的调查报告,让我知道了怎样去获取我需要的知识,通过高级搜索和不同的搜索引擎。就能获取自己更需要的东西。如今网路发达,我们更需要通过网络来搜索有用的东西。或许我现在学的知识只是皮毛而已,以后我会更多的去深入电子商务这一方面,为我以后做打算。
调查报告
作为学电子商务的我,我应该更多的去了解企业的一些知识。这次的调查,所说都在网上进行,但我也知道了很多。首先我知道了该怎样去查企业的竞争对手。然后我还查找的几篇有用的范文。我看了一遍,略知一二。还搜索了几个有名的网站,像湘企网,湖南中小企业担保网,湖南中小企业成长网。这些都是湖南有名的网站。我还去国际有名的阿里巴巴网站看了。在那里面。都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所以竞争有。诚信更要有。找到自己的对手,就容易提升自己的产品。总之,这次的调研,我算收获颇多。
如今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不知企业都搞起了电子商务,个体户也都搞起了。但还是有很多人不了解电子商务,我总得来说: 电子商务已经跨入了以企业应用为主体的阶段。我国目前电子商务在不同的行业,特别是不同的地区,其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人们期待电子商务所产生的后发优势可以缩短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差距,但事实上越是发达地区电子商务的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越高,而经济 落后地区电子商务意识也相对落后,所谓的后发优势难以实现。这一问题在我省尤显突出。电子商务是一种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商务活动的时代。中企业一般主要经营消费品,规模较小,产品品种多样,符合网络营销的特点;同时,中小企业由于在人员管理上要比大企 业简单地多,便于调整、管理,便于较快贯彻新的营销观念而不受原有的企业文化束缚,可以较快地以更新的经观念适应时代的潮流;再加上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现实基础以及其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搞电子商务还是有很大作用的,不能忽略。特别是我们湖南。更要重视这一点,传统的工业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了,我们要激活它,就要搞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也有不足的地方。对于我们湖南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更是如此。第一,我觉得很多企业家和个人不了解电子商务,不相信电子商务,通过电子平台交易的热情不高。现在的中小企业老板大多都没怎么接触过网络,他们不知道电子商务是什么,不知道怎么使用电子商务。所以就以这一点,我们需要的是推广电子商务,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到电子商务。不管什么形式,只要知道他好。就不怕没有人信。第二,我认为信息技术人才不足,在人才不足的同时,企业本身并不十分注重自身的提高。技术不备,物流不配套,企业资金不足,我国整体内需不足,消费水平低;大部分消费者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不高;企业缺少专有电子商务人才等等。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没有人才的推广,再好也难以实施。如今,各大学校都开了电子商务这一门课,可是我认为实践的少。这样出去,很多企业就对没经验的大学生不信任。所以不给机会,也就这么淡了。第三,是湖南电子商务与其他省份相比差距大,但湖南电子商务网络环境有所改善,发展也较快。湖南是一个大省,在阿里巴巴平台上,我初略的查了一下,得到了这样一个统计,注册阿里巴巴的湖南中小企业用户有2361045,其中诚信通用户有63452个。浙江有我们的十倍之多。几个多月后再看,湖南的诚信通用户已经增长了几百多个,虽然与其他省份有较大的差距,但发展很迅速。相比以前的网络,现在的网络环境改善了很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外部环境,在调研过程中,我找到了中小企业企业成长网,中小企业担保网,以及阿里巴巴的诚信通,支付宝,这些都客观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一些企业都在这些网站安上了家。还有,我认为的是。湖南的某些行业在应用电子商务方面已经很成熟,如:白酒、烟花、湘绣等。通过的阿里平台的调研,我发现湖南的白酒、湘绣等在阿里巴巴上的发
布信息较多,且在做的企业也很多,这些企业通过做这些产品都取得了较大成功,特别是烟花,湖南的浏阳烟花在运用电子商务方面堪称典范,其出口量以及知名度都很大,这些行业已经能够很好的运用电子商务。我们都要在这些企业上吸取经验。要想发展好自己的企业。湖南省的中小型企业就要在网上安好家。如今,只能通过网络才能让别人更好的了解的你的企业和你的产品。
发展电子商务也不是一句话的问题,这是新兴的手段,需要一个过程。我们湖南就应先认识到这一点,发展好电子商务。不要吝惜这点钱。她将会带给你更多的收获。我们的中小型企业应该这样做。扩大自有品牌的覆盖范围,在短期内提高知名度,以适合的价格将适合的产品送到适合的客户手中,是中小企业的生命线,同时也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战略中的重要议题。而尽快的扩大品牌效应,缩短销售渠道,降低销售成本,开展电子商务是基本条件。以电子商务建设这种让中小企业能够迅速看得到收益的方式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切入点无疑是信息化建设最能让中小企业接受的方式之一。
总之,电子商务即将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应尽我们的能力支持它的发展,学习关于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接触与电子商务有关的企业。面临种种问题,我们应尝试着去解决。相信,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是明朗的,日后,它一定会发展得更加强大。
电商2班学号:34姓名:蔺雪珍
第三篇:梧州市城镇化发展调研报告
城镇化发展调研报告
——以梧州市为例
梧州,是近、现代“两广商埠”、“水上门户”。梧州,位于广西东部,与粤、港、澳一水相连,是泛珠三角与泛北部湾经济圈交汇点、国家区域交通枢纽城市、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粤桂特别合作试验区。其城镇化发展及其健康与否,在全国有较强的典型意义。因此,出于对故乡的喜爱,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形成本报告。现报告如下:
一、梧州市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以及所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梧州市坚持实施东向战略,接轨珠三角、融入北部湾,着力打造西江上游经济带的龙头,以“三年一工程”活动为抓手,不断夯实产业、交通和城市基础,按照“一江两岸三组团”的发展格局,加快发展沿江城镇群,依托红岭新区、苍海新区、南岸片区的开发建设,全面拉开城市构架,统筹推进中心城市和县城、小城镇建设,有效推进了城镇化发展。
1、加强规划管理机构建设
城乡规划管理任务繁重,政策性、专业性强,需要专门的队伍和人员从事这项工作。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提供保障,梧州市各乡镇均成立了规划建设管理所,并充实专门人员从事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使规划管理工作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2、健全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梧州市高度重视城乡规划的龙头作用,把城乡规划作为引导和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引擎,大力促进规划管理向乡村延伸,高投入、高起点、全方位推进乡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积极建立开放的工作机制,广泛吸引市内外规划 设计单位共同参与,不断提高规划编制工作水平。按照构建新型城镇规划建设体系的要求,梧州市自去年起已委托相关设计单位编制控规和各专项规划,力争今年年底达到城区控规全覆盖,道路、供水、排水、垃圾处理、市政工程管线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
3、进一步体现规划宗旨
城乡规划的实施直接关系到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为此,各乡镇在规划编制、实施的过程中,围绕提高规划公共服务水平,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努力以规划的实施,改善人居条件,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在各项城市住宅小区、农村建房中严格执行规划设计规范,对建设项目的容积率、建设密度、采光、通风、道路等内容进行严格把关。注重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积极推行规划审批公示、公告制度,增强城乡规划的透明度,提高城乡居民对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梧州市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做得不够到位,还存在的较多卫生死角。
尽管相关部门意识到了,整治环境卫生在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但在真正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整治的过程中,明显力度不够,工作做得不够到位,没取到预期的效果,仍存在不少的卫生死角。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
(1)市财政对环境卫生整治投入的资金不足,不足以支持这一活动的顺利进行;
(2)相关部门对环境卫生的现状缺乏科学的认识,对环境卫生的污染程度认识不够准确;
(3)在实施环境整治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没能取得大家的大力支持。
2、城市职能不够完善,许多基础设施和附属硬件还不够完善,发展品位不够高。
目前城市职能不够完善,许多基础设施和附属硬件还不够完善,与旅游、休闲度假相关的第三产业发展也比较滞后。究其原因,主要如下:
(1)目前,市政府还没能够充分完善职能,是因为他们没能从城市的更长远发展出发,还没能看到城市未来长远发展的各种需要;
(2)相关政府把注意力放在了招商引资,发展本事经济上,从而未能很好的建设本市的基础设施和附属硬件;
(3)由于一直以来梧州市是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作为自身经济发展的中心,所以第三产业相对比较落后,特别是与旅游、休闲度假相关的第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
三、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1、加大环境卫生的整治力度,美化城市的环境卫生。
环境卫生的美化是城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市政府应该重视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加大财政投入,成立专门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小组。做好小组内部的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能,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好。除此之外,还应该积极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
2、完善城市职能,更好地促进城镇化发展。
完善的城市职能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保证,因此市政府应该看清城市发展的需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完善自身的职能,更好地促进城镇化发展。
3、加强基础设施和附属硬件的建设。
基础设施和附属硬件是城镇化的硬件保障,尽管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处理、要建设,但该工作也不容忽视,在促进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也应重视该细节问题。
4、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各项工作应全面开展。
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各项工作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各项工作应全面开展,重视总体,而不能只抓局部。
5、加快城市特色塑造,提高城市品位。
注重兼顾城市建设的历史传承性和时代发展趋势,正确处理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打造既彰显现代特色又不失厚重底蕴的文化城市。强化规划控制引导。完善总体规划、重点发展建设区域规划、重要支撑专项规划和风貌整治,根据新型城镇规划建设体系工作安排,加快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规划、商业网点规划、亮化规划、市容卫生规划的编制。打造城市特色景观,改变粗放发展方式,增强规划管理深度,加大城市设计力度。
6、加强区域功能划分,并最大限度发挥整体作用。
一个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是在区域功能划分明确,各区域整体协作,形成一个完善的综合体的基础之上的。根据各地方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划分,并让各区域发挥自身的优势,有所专攻。
第四篇:开发区公交车需求状况的调研报告
开发区公交车需求状况的调研报告 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开发纳入国家战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开发区正处于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就对开发区交通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开发区由于公交系统建设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与城市发展不相配套,仍制约着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效率。
一、开发区公交运营基本状况
开发区经发局对区内公交车需求状况进行了调研,向规模较大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35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2份,接受调研的企业共涉及员工9136人,需乘坐公交车上下班员工占企业总人数30%以下的有15家,占30%-50%的有7家,占50%-70%的有5家,占70%以上的有5家,总共有公交需求的人员总数为6320人,占调研人员总数的69.2%。已开通班车企业有17家,2010年班车运营成本348万元,每日班车车次1-4次不等,每日开发区运营班车36班次。每日一次班车的年运营成本人均在50-100元之间。
开发区现有公交线路15条,公交站点226处。其中,2010年新开通5条公交线路,包括3条直达西城的公交线路(5路、6路、10路),1条在区内运行的170线路,1条贯通经济适用房和八分厂的125线路。目前的公交线路设臵,基本全覆盖了开发区的主要路段,但仍存在坐公交难的问题。开发区公交线路运营仍主要依靠财政补贴支持,2006-2010年,开发区财政用于公交线路补贴共计285.5万元(目前补贴标准为每公里1元人民币)。
二、开发区公交运营存在的问题
(一)公交车辆班次安排不够合理。
根据调研分析,开发区人员运输主要依靠5、10、125、159路公交车,早上和晚间上下班高峰时段车辆班次安排不够,经常会出现坐不上车的现象。而151、157、158路只在上下班时间有职工坐车,平常时间经常出现空车运行现象,极大的浪费了公交资源。
(二)部分线路设计不合理。
开发区公交线路设立时间较短,线路不合理有其客观原因,线路正处于逐步完善当中,而且随着几次变更,线路不合理问题也解决了不少。然而,虽然有进步,但是不能否认仍然存在问题。比如163路,属于新开通路线,从目前来看,该路车行经路段乘客较少,经常一天都没有几个乘客。主要南北干道东六路和东八路4S店附近仅有一条公交线路,公交需求明显。另外,在施工旺季,主要项目建设区域公交车辆需求突出,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三)公交运营时间与开发区企业作息时间不符。开发区公交车夏季停发时间较早,末班车时间主要集中
在17:00-17:30之间,均在在企业下班前,与企业作息时间不符,未能合理针对开发区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安排。161、163路末班车时间为17:00,而该时段区内企业员工尚未下班,因此经常出现空车现象。另外,发车间隔时间太长,普遍发车间隔为40到80分钟每班,导致很多人等待时间过长,从而选择其他出行方式,如此反复,造成恶性循环,导致公交资源的浪费。
(四)部分站点标识不明。
另外,部分线路如125、159路公交车北一路上几个站点路线及发车时间标识不清,给企业职工出行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三、意见和建议
(一)合理安排公交班次。
提高上下班时间发车频率,尤其是125、159路公交车,可以安排在上下班时间集中发两班,每15分钟一班,低峰时间可以加大发车时间间距,甚至不发车。
(二)合理安排行车路线。
开发区企业员工公交需求除上下班外,主要集中为购物和居住需求。建议开发区公交公司增开东城银座、百货大楼、经济适用房、众成商场路线公交车辆。减少或者暂停空车运营的公交如161、163路,或变更其线路为贯穿东六路。另外,建议以目前陆宇站点为基础,开通至软件园、管委会、市政府、公交车站等密集乘车地点的公交线路。
(三)合理安排运营时间。
根据开发区实际情况,与城区公交线路有所区别,照顾企业职工上下班时间,合理安排公交车运营时间,增加6:30-7:30早班车,适当延长末班车发车时间至18:00以后,并根据季节需求和施工需要,适当加开部分线路。并在沿途各公交站点标明到达时间,且严格执行。
(四)开拓思想,多种途径改善公交状况。
继续积极推进公交线路建设,加快开发区公交网络布局,尽快增开阳光100、技术学院、东八路4S店、汽车工业园、北一路、滨海新材料园附近的6条拟开通公交线路。积极协调,开创性的开展工作,如积极与科岭动力有限公司协商,可以通过在开发区内收费运营的形式开通电动汽车专线;或通过整合企业班车,共同运营等方式降低企业班车运营成本。
(五)加强维护,确保线路畅通。
及时更新和更换受损公交站牌标识,做好候车亭维护工作,并及时标明更改的线路,确保企业职工安全顺利乘车。在车内设臵语音提示和警示标牌,上下车高峰时,特提醒乘客注意安全防范,积极营造安全、温馨的乘车环境更好地满足企业职工出行需求。
关于鼓励科岭公司设立绕区公交的研究
一、电动公交车运营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目前开发区公交系统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和公交需求情况,开发区经发局对鼓励科岭公司设立绕城公交的可行性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是运营成本低。虽然普通纯电动公交车性价比要远远高于燃油公交车,运行成本较低,仅为普通公交车的1/3至1/5,但纯电动公交车的售价为70万元以上,是普通公交车的三四倍。科岭公司的主攻产品在线充电电动公交车的购车成本与普通燃油公交车相当,但每百公里耗油在13-18升左右(车型不同,略有差异),维护成本远低于普通公交,综合运营成本大约为普通燃油公交车的1/2。
二是能够有效提高开发区交通效率。电动车公交线路的开通对促进开发区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油价飙升,城市污染日益严重,而电动公交车环保节能,无污染,对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交通效率、促进开发区经济发展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是有利于提高区域形象。哪里有路、有人,电动公交车就发展到哪里,有利于开发区流通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招商引资,提升政府形象和区域形象。利用科岭公司生产的电
动汽车作为开发区电动公交用车既能改善开发区交通环境,又能为开发区企业做广告宣传,增加企业的收入渠道。
二、电动公交车的路线设置
开发区企业员工公交需求大的东西主要干道有北一路、大渡河路、黄河路、南一路。南北干道有东四路、东六路、东七路、东八路。(详见附图1)主要建成、新建居民住宅区在北一路、东四路、东六路。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建议开通东四路——北一路——东七路——黄河路——东四路、东四路——黄河路——东八路——南一路——东四路环绕路线。另外,滨海新材料园新建项目较多,企业员工较多,未来公交需求较大,建议增加东八路与黄河路路口——金茂化工西门——方圆公司北门——华泰集团北门——方圆公司北门——华泰集团北门——方圆公司北门——金茂化工西门——东八路与黄河路路口路线。(具体站点设臵参照附图1)
新增线路可根据开发区实际情况,与城区公交线路有所区别,照顾企业职工上下班时间,合理安排公交车运营时间,增加6:30-7:30早班车,适当延长末班车发车时间至18:00以后,并根据季节需求和施工需要,适当加开部分线路。
三、关于运营问题
由于电动车购臵、电池更换成本较高,建议由科岭公司按照车辆实际需求提供电动汽车,并由开发区管委会按照运营情况给予相应补贴,或可成立电动汽车公司,每条线路安
排一定数量电动公交车,通过收费运营方式减少财政负担。
第五篇:关于孙村镇城镇化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孙村镇城镇化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管理学院 蒋世亮
【摘要】农村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近几年,城镇化发展显然加快。但是,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本调查旨在通过对城镇城镇化过程及现状的调查,探讨城镇城镇化发展变化,总结发展经验,并针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此,我队于暑假期间在济南市高新区孙村镇进行了调查。通过实地考察以及与镇政府、党委成员的座谈和农民的访谈,得出结论:在新城镇新农村建设中,城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城镇化不仅对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而且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张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镇化;产业带;孙村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
【引言】:中共中央和国务院2010年一号文件,强调了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大力推进城镇化。城镇化和城市化,在一定程度上它们的内涵是一致的。而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推动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在大的形势下,济南各镇已开始了城镇化,由此我们选取了较典型的城镇——高新区孙村镇做调查,以了解城镇化的大体规模及现状,其城镇化之历程以及发展经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较可行的合理化建议。为此,我们团队于8月14号赴孙村进行调查,到各村进行实地考察,走访镇上有关部门,采访有关行政人员、村民,了解一些实际情况,听取一些意见和建议。调查情况如下:
一、孙村镇基本情况
2005年11月3日,经济南市委、市政府决定,由济南高新区代管孙村镇。2007年9月12日,经济南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研究决定,大正示范区划归孙村镇管理。2009年4月27日,济南市政府下文,撤销孙村镇,设立孙村街道办事处和巨野河街道办事处。
孙村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46.4平方公里,辖4个管理区,25个行政村,人口 3.3万人。人口出生率12.3‰,自然增长率5.87‰。地区生产总值 3.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35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7805元。
撤镇建办后,孙村街道办事处确立了“建设现代产业新城”的发展战略。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以信息通信产业和先进制造产业为支柱,以科学服务和管理为依托,加大项目推进速度,加快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为高新区大高外项目落地做好全方位服务。目前,先后有将军集团、中车、青年汽车、浪潮集团、新华物流、重汽桥箱、同欣电子、北车风电、鲁能工业园、轻骑工业园、吉利汽车、积成电子、桑乐太阳能、齐鲁电机、统亚模塑、深蓝机械、科琳生物、聚成添富等项目落户孙村,目前交通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食品加工产业、机械装备产业等已初具规模。孙村街道办事处正在成为一个产业集聚、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配套齐全、生活配套设施完善的宜工、宜商、宜居、宜乐的现代产业新城。
二、孙村镇城镇化特点
(一)打造孙村工业带,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近年来,济南市委、市政府做出了“举全市之力建设高新区”的重大战略决策,欲打造济南形象的东部新城,高新区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孙村镇正位于高新区东部,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到了孙村新区。
孙村新区位于济南市区东部,在一期41平方公里的发展框架范围内,集中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各项源头配套工程,实现了“九通一平”。项目引进和建设也同步进行,大力引进以电子信息和交通装备业为主的大高外项目,将军烟草、轻骑标致、青岛啤酒、浪潮产业园、新华传媒、同欣工业园、吉利汽车、青年汽车、重汽工业园等一批项目已经落户。
2010年上半年,重点为北车风电、鲁能工业园、轻骑工业园、积成电子、桑乐太阳能、齐鲁电机、统亚模塑、深蓝机械、科琳生物、聚成添富、35号路西延、12路西延、辛庄安置点、武家安置点等做好征地拆迁、地上物清点、补偿安置等工作,一方面保证了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顺利、按时落地,另一方面,在保证群众满意、和谐稳定的情况下,为尽快安置拆迁群众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如今,孙村镇工业化正搞的如火如荼,由此带来的是城镇化的迅猛发展,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土地被征集,一部分农村已经拆迁,搬进安置房,生活水平提高。
(二)政策扶持和制度创新是孙村城镇化的可靠保障
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等对城镇化的影响是非常突出的。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严重制约着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如何在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上有所创新,使土地
制度和户籍制度更好地适应城镇化,横店镇做了有益的探索。
孙村镇在城镇化进程中实施了土地制度创新。在城镇建设用地的问题上,孙村镇没有采用一次性支付土地征用费的办法,而是采取“一次性失地,长期补偿”的政策,每人每年可获得1800元的基本生活保障金,另外,每年村民每人每亩可获得1800元的失地补偿金。大致算下来每人每年可有四千元左右的收入。据王书记说,山东省的最高标准在这里。相对种地所得,这个收入额并不小。而且,村民有充足的时间外出打工挣钱,这样算下来,只要老百姓肯干,他们一年的收入还是很可观的。还有一点需要强调,补偿金的额度会随着物价的变化而调整,这个政策也是很贴近老百姓利益的。经调查我们了解到,农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大部分农民比较满意,但是在欲望面前,也有少部分好吃懒做的农民自己或怂恿他人跟政府作对,阻碍拆迁的进行。土地制度的创新,使农民虽然不在土地上耕种,却可以永久得到原有土地的收益,解决了农民没有土地的后顾之忧。
作为济南“东部之翼“——高新区的创新区,孙村镇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农民搬进安置楼房后,孙村镇没有采用分小区的方法来管理。农民的户籍不变,还是在各自村,由村大队统一管理,这样既避免了农民搬迁后重新划分片区面临的诸多问题,又可以在原有关系的基础上尽快适应新的住所,有利于社会安定。
(三)发展第三产业与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农村城镇化需要有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孙村镇在引领企业入住的同时,也在加紧第三产业的建设,并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按照济南市政府的规划要求,孙村这里将被打造成为“泉城之翼,产业新城”,即集商贸、住宅、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让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更高质量、更好。虽然这是目标,但是具体工作已经展开,相信不久的将来将会看到一个全新的孙村。
(四)重视社会保障工作
中国农民众多,“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的一个痛楚,政府也一直致力于制定更好的政策解决这一问题,孙村镇也不例外,而且做的相对较好。我就2010年孙村镇做的的各项工作做一下介绍。
1、积极开展民政、优抚、残联工作。加大对城镇低保、农村低保、社会救济等社会事业资金投入,上半年办理低保123户,受惠群众211人,低保金发放约10万元左右。春节期间及时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发放慰问品、慰问金达10万元左右。组织30多名白内障患者到医院查体,对符合条件的8名患者免费做康复手术。对0-17岁单纯肢体残疾人数据进行初筛,确定济南市免费矫正手术名单共3人,使残疾人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2、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工作。对辖区用人单位开展拉网式排查登记,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及时为企业提供符合要求的劳动力。上半年实现城镇就业317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77人,转移就业能力和提升培训152人。
3、扎实开展新农合工作。进一步调整充实新农合工作机构,加强硬件建设,新的新农合报销服务大厅的启用和网上报销审核工作的开展,方便了群众报销。结合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孙村办事处辖区内的所有定点卫生室在村务公开栏内每月一次公开本卫生室本月报销情况,便于群众和就医人员的监督。上半年,孙村街道办事处25个村共有30418人参加了新农合,实际参合率达到了99.06%;低保户、优抚对象及敬老院供养人员免费享受合作医疗。截至2010年5月,孙村办事处累计发生各类报销支出1019479.30元,22981人次享受到补偿。
三、孙村镇城镇化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小政府“成为制约孙村城镇化进程的瓶颈
这里所说的“小政府”是指孙村街道办事处在孙村城镇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小,没有充分发挥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应有的作用。办事处缺乏驾驭孙村镇城镇化进程的能力。高新区孙村镇现行的行政管理制度不能发挥出孙村街道办事处应发挥的作用,孙村街道办事处(原孙村镇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的职能被相对弱化了。现孙村隶属于高新区,为配合高新区的建设,孙村镇城镇化过程中招商引资或引进大型企业以及农民拆迁等等一系列政策都是由高新区政府制定的,这就减弱了孙村街道办事处原有的职能,而高新区政府没有街道办事处对孙村的发展情况及居民生活情况有更好的理解,在制定政策时难免会有不恰当的地方,甚至有不合理的地方。而这种体制也挫败了办事处一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导致一些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在考察时,我们发现,虽然交通方便,绿化到位,但是一些细节规划做的还不是很好,安置区周围就有庄稼,还有一些农民要去几公里外种地等等。政策不合理导致很多企业强占地的现象,结果是企业的后续工作跟不上,工人虽然来上班了,但没有宿舍可住,企业每天用大巴接送工人,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
(二)就业问题没有落到实处
城镇招商引资的目的不仅是带动整个城镇经济的发展,还要做好社会的安定工作,解决好农民的就业问题。而据我们调查,孙村镇现有的一些企业根本不招收本地工人,这就对城镇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农民对企业有意见,进而对政府不满,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现在,孙村镇绝大部分农民已没有了土地,虽然没人有补贴,但这不足以弥补他们的支出,农民要外出打工,而一些老人就没有了“用武之地”,成了看门的人,所以现在抱怨的老人很多。孙村镇农民的就业仍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三)对于城镇化而言,产业积聚和人口积聚缺一不可。
据我们调查,孙村镇土地绝大部分都被征集,道路,草坪等都已建好,大片大片的土地租赁给企业,城镇的大框架已经建好,如今,众多多企业已在孙村镇安家,并且陆续会有更多的企业会落户孙村,但是,员工的住宿仍是个严重问题;还有约一半农民没有拆迁,没有搬进安置房。
城镇化不仅仅是产业集聚,经济结构改变的过程,人口聚集不可避免,且人口是城镇大小的衡量标准。当然,事实上,孙村镇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上的探索和创新,为人口的适当集中奠定了基础。但是不合理的现象仍然存在,剩下的十多个村的安置问题仍然很重要。
(四)服务业滞后
按照高新区的规划,孙村将是一个信息通信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聚集区,将会成为CIIIC产业发展区和以信息化技术引领的新型工业聚集区。据调查,现已有大批企业落户孙村镇,工业区的建设仍在继续,但是孙村镇的服务业发展比不上工业的发展,企业生产人民生活仍有诸多不便。在采访时,王书记声称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而且正在建设过程中,并会及时改进,让产业服务业协调发展。
四、关于推进孙村镇城镇化的几条建议
(一)加强对政府人员关于城镇化建设的教育
城镇化建设需要的是一个可靠地政府,一个执政能力强,效率高的政府。政府人员对城镇化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城镇化的成败在于领导班子。政府人员要对城镇化有深入的认识,对孙村镇的城镇化进程及建设有一个细致的了解和掌握,在此种条件下,制定出来的政策才能更好的的适应本镇的城镇化发展,才能符合村民的利益,有利于孙村镇的繁荣稳定。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对相关人员城镇化的教育,外出学习也好,内部讨论也可,让他们对城镇化建设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对孙村镇的城镇化有一个充分的把握。
(二)建立合理有效的信访制度
城镇化过程中,对变化最敏感的是村民和企业,所以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信访制度尤为必要,可以听取群众的意见以及建议,不仅可以避免的群起闹事的现象,也可以更好考虑到
群众的感受和利益,制定更好的政策。
城镇化初期,土地的征集不可避免,在征集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遇到很多问题,不论是农民的安置还是补贴都不能马虎。正是这个期间,容易让农民对政府感到不满,且有可能出现群起闹事或集体上访的现象。而如果建立了合理有效的信访制度,给农民一个合理的发泄渠道,就会避免很多问题。但这要求政府人员要对农民提出的问题又合理的解释,且在制定政策中体现出来,不然不良现象依然会出现。
城镇化过程中,招商引资,企业入住也是很重要的,城镇建设的规划就显得很重要。政府的规划体现了城镇的发展方向,但在细节上要多考虑一下企业的感受,符合企业的利益,这样更多的企业会赶着来这里扎根。则一个面向企业的合理有效的信访制度也有了用武之地。
而且,合理的信访制度对以后城镇的发展、繁荣稳定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做好农民的就业问题
1、为进城农民创造适宜生存和创业的环境。
农民尽管由于先天的诸多原因造成其综合素质普遍比较低,但社会主义的城市并不能因此而拒绝他们,他们的经济权、社会保障权、劳动权等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在企业中,农村人与城市人在同一岗位上干活,结果却是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不少企业对外来“农民工”缺乏基本的尊重,出现随意打骂工人,扣押身份证、暂住证等现象。和谐的城乡关系最低应该体现为城市不优待进城农民可以说的过去,但决不能“虐待”农民,城镇要全方位接纳农民,使他们能在新的城镇中生存下来,进而能找到发展的空间,看到未来的希望之光。
2、加大对进城农民的职业培训力度,培养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据我们调查,孙村镇农民虽然勤奋,但文化素质等方面还较低,他们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建筑、搬运等重体力劳动场所和一些低技术含量的加工企业中。但是随着产业的升级换代的加快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放慢,进城农民的就业空间会越来越窄。为此,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而在这方面,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职业技能培训。但庞大的培训费用农民自己显然无法承担,要建立政府与农民共同投入培训费用的机制。同时有关金融机构要仿照现在的大学助学贷款模式,向广大进城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贷款,促进农民向人力资本的投资。除了职业技能培训之外,还需要对农民进行城镇适应性教育、促进角色转变。城镇化意味着农民踏入新社会化的过程,对城镇的适应性程度如何,直接决定了其新社会化过程的好坏。为此,通过全方位教育培训,使农民能全面适应城镇,更快地推动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的质量,避免城镇化盲目低水平扩张而给城镇发展带来灾难。
(四)合理规划,做好细节,保证服务业与工业协调发展
在城镇建设大的方面,孙村镇做的很好,但细节地方仍需要用心。在道路建设方面,城镇绿化方面,大的框架做的很好,但是一些小的地方仍需注意,如镇里的街道宽窄不齐,大片的工业区冒出零星的小片田地等等。
上边已经提到,孙村服务业的发展与城镇化的进程不相一致,办事处要规划好城镇的发展之路,保证服务业与工业的协调发展。
(五)小城镇建设必须突出城镇个性,具有自己特色
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小城镇的发展中一味地求大、求全,会导致城镇建设雷同化,出现城镇“个性危机”。世界城镇发展的实践表明,城镇的形象关键在于特色,小城镇个性、特色形成的关键在于开拓和创新。因此,要切实把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人工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小城镇的特色。
虽然高新区已经给孙村镇做好了规划,制定了目标,但是,孙村镇办事处依然可以在大的发展框架下搞好自己的特色,更好的适应城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