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公民的环境权(5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10:42: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我国公民的环境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我国公民的环境权》。

第一篇:论我国公民的环境权

论我国公民的环境权

摘要:国际上的环境权来源已久并发展迅速。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满足实践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也不断加深,涉及范围包括国家根本大法和具体的各部门法律并且不断深入,但这些立法或行政措施多是针对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对公民个人的环境权利的保护还很缺乏,无论是根本大法,还是各具体部门法律,我都希望以后国家能将目光放在加强对公民个人环境权利的保护上,制定具体措施,更好地保护公民个人环境权利。

Abstract: the international sources of environmental right already a long time and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ractice,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ur country is deepen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egal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olving the scope includes the various departments of the state law and the specific law and deepening, but the legislation or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are aimed at the state and social public interests, the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 rights of individual citizens is also the lack of both the land, or each specific department law, I hope countries can set his sights on strengthening the protection of individual citizens environmental right, formulate specific measures to better protect citizens' personal rights environment.关键词:环境权、环境保护、公民个人环境权、立法体现、不足

环境权,在我如今所学的教材《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于是引用他人的解释:环境权是指特定的主体对环境资源所享有的法定权利①。但我今天所讲的环境权,主要是针对公民这一群体来论述的,公民环境权是指公民享有的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

一、环境权的提出与发展

环境权这一概念是由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一位医生在1960年首先提出的。20世纪5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各国对于环境的保护还缺乏足够深刻地认识,因此为了发展经济而做出了许多不顾环境科学的事情。50年代以来,发生了许多令世界震惊的公害事件,如: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45年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等。于是各国开始重视环境危害。原德意志的这位医生是针对有人往北海倾倒放射性废物而向“欧洲人权委员会”提出控告,认为这种行为违反了《欧洲人权条约》中关于保障清洁卫生的环境的规定。由此引发了是否要把公民环境权追加进欧洲人权清单的争论,环境权问题也开始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也引发了环境权的一系列重大发展。后来,1969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一位教授以“公共信托理论”为依据,提出了公民享有环境权的理论.1970年在日本东京举行了有13个国家参加的“公害问题国际座谈会”,会后发表的《东京宣言》将公民环境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在法律体系中确定下来.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提出:“人人有在尊严和幸福的优良环境里享受自由、平等和适当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甚至有的国家已经将环境权作为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写入了宪法。

二、公民环境权的主要内容

按照通常意义来说,公民的环境权主要包括环境使用权、环境保护相邻权、环境人格权。环境使用权指的是环境利用人依法对环境容量资源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环境保护相邻权指基于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而发生的一定范围内的相邻关系,是环境法律关系主体具体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相应义务;环境人格权是以环境资源为媒介的人的身心健康权。

三、我国环境权利的发展及立法体现

我国顺应时代的潮流,对环境的保护也一步步发展。

我国近现代环境法的最早规范是1973年8月由国务院颁发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这是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环境保护行政法规。而197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实行)》后,我国不断发展环境法制建设,从多个方面保护我国公民的环境权利:

1、宪法性规定

《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宪法目录中把这一条规定列为加“*” 条目,即重点条目,体现了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在总纲部分对环境保护问题作了规定,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宪法》保障的高度,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的重视,以及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倾向。根据这一条,全国人大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

《宪法》中的第9条“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利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第10条“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都为自然资源的保护、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宪法性依据。

2、综合性环境基本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79年试行,1989年正式颁行,2014年4月24日经修订后重新发布。它是我国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基本法,新法增加规定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将保护环境又上升了一个历史地位,同时将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②,直接明了的体现了公民的环境权利。

3、环境保护单行法

环境保护单行法是以《宪法》和环境保护基本法为依据,针对特定的保护对象或特定的污染防治对象或者就环境保护的特定方面而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通过的单项法律。其包括:综合管理性的环境保护单行法、污染防治单行法、自然资源保护单行法。而每一项又是由一系列具体的单行法组成,如污染防治单行法包括《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这些单行法从各方面具体的规范了保护环境的措施与政策,是保护环境的重要立法活动。

4、刑法规定

刑法分则中第六章第六节为“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规定了各项违反保护环境规定的犯罪事项以及惩处措施,如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盗伐林木罪、非法采矿罪等,用最严厉的手段实施了环境保护措施。

5、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保护环境、维护公民环境权利的重要措施,一般来说,对于实践中出现的环境问题,都是通过颁布行政措施解决的,通过颁布行政规定先行试水,解决试水中出现的其他问题,完善各项环境保护的行政法规,最后上升为法律,是我国常用的立法准备模式。

此外,我国还有其他方面的保护环境的措施与政策,在此不一一赘述,综合来说,我国正不断加强和深入环境保护方面,从而尽力保护公民的环境权。

四、我国法律之不足

我国法律虽从各项法律方面涉及了对环境的保护,但多是从公共的角度进行保护,对于公民个人的环境权利很少涉及,还有在对环境权的确认上,还存在缺陷。

1、理论上的不足

在我国,并没有对环境权的概念做出一个具体的法律解释。在我如今所学的教材《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学界对环境权的理解还存在争论,我们对于环境权的理解还不够全面。

2、宪法的不足

我国宪法对公民环境权并未做出明确规定,并没有太多关于环境权的实质性内容,并未将环境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加以确认,使得公民的环境权得不到法律保障,在《宪法》中没有直接规定公民的环境权利与义务。因此我认为,应该将环境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写入《宪法》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章节,使公民的环境权得以真正确认。

3、民法上的不足

民法上的契约自由原则规定个人取得权利,负担义务,完全取决于个人自由意志,国家不得干预;所有权理论规定所有权为绝对支配权,排除一切干预,可见这种所有权原则根本无法保护环境;还有过失责任原则等,对于保护公民的环境权利存在冲突。

4、刑法的不足

《刑法》第六章第六节虽规定了各项关于环境保护的犯罪,但没有涉及公民私人领域,没有惩罚针对触犯公民个人的环境权犯罪的立法。与此同时,刑法的立法指导思想或宗旨是对人身或财产权的保护,立足于经济判断之上,刑法所规定的刑罚大多以人身刑为刑罚手段,而对环境犯罪施以人身刑不能实现抑制犯罪的目的。

5、环境侵权的救济

环境侵权有许多救济途径,如自行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其中诉讼是 最强力的救济途径。但对于目前的形式来说,环境诉讼一般都是伤害极大、危害面广的案件,对于一般的环境侵权,诉讼这一途径很难进行,也很少有人施行,因此很难通过诉讼保护公民个人的环境权利。

总的来说,我国正不断加快环境法治建设,一系列相配套的法律、法规的面世使环境法成为我国法律体系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部门法之一,但在保护公民的环境权方面却还有所欠缺,希望在未来能看到国家在这一方面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①我国公民环境权益将在立法中“具体化”

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②作者: 王君 陈文艺 新《环保法》:明确公民环境权利和义务 来源:南安商报 日期: 2014-12-18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法律出版社

④周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第三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

谢欢

2014020338

第二篇:论我国公民道德素质

论我国公民道德素质

在现代社会里,国际间的激烈竞争都是以经济实力作为后盾,所以各国都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地位。随着社会的物质财富增多,人们越来越重视休闲娱乐生活。与此同时,由于信息量的增大,人们之间的各种交流活动愈来愈频繁。这样,不仅公共场所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而且人们在公共场所接触的机会也增多了,这就要求人们必须树立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美好道德的国度,有着优秀的道德传统。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可贵的道德观。孔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的仁爱思想,墨家的“兼爱,非攻”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思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我们的祖先崇尚美好道德,对于我国古代优秀的道德思想我们要学习继承。新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基;建国后雷锋、焦裕禄等优秀人物的无私奉献精神世代传颂。今天我们步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的综合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却止步不前,甚至出现了倒退的现象。

清华大学保送研究生刘海洋,将硫酸和硝酸混合液泼向动物园的三只熊,目的是为了验证熊很笨但嗅觉很灵敏的命题是否成立。作为一名全国高等学府的保送研究生,他就没学习过江总的清华百年校庆的讲话。非也,只是长期的道德淡漠已经令其成形了思维定势。可悲吗?是的,可悲,是全体大学生的可悲。在泰国的皇宫里,厕所中挂着用汉字写的“厕后请冲厕”的标志,在英国的大街上有用汉字写的“不能随地吐痰,不能随地乱扔垃圾”的标志,在英国的餐馆里有“不能大声喧哗”的汉字字样。也许看到这些,我们很生气,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们自己,外出的国人旅游时不注重自己的行为,给国人脸上抹了黑,败坏了我国的国家形象。

对一个民族或国家来说,公民道德素质如何,直接与该民族或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发达程度息息相关,因此,公民道德是民族和国家的形象。据日本某公司的董事长说,曾经在日本进行过两次调查,一次是调查没有去过中国的人,问他们想不想到中国去旅游?几乎是100%的人说愿意去中国;一次是调查到过中国的人,问他们还想不想再次到中国去? 80%的人都不愿再到中国去。当问其原因何在时,这些人一致的看法是,公共场所很脏,服务态度不好,饮食不讲卫生,到处是噪音,使人心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脏乱差。有一次,某学校组织到公园去旅游,到湖中去划船,本来水面上是干干净净的,可是有的人把喝过饮料的废瓶就直接往水里丢。有些人的文化程度很高,甚至还曾是领导,年龄也老大不小的了,却做出了这种缺乏公民道德素质的举动。现在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是,公共厕所臭气熏天,原因在于上完厕所不冲水,形成恶性循环。曾听说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国人曾到法国旅游,在该国一个公园看到这样一幕:一位大约三、四岁的小女孩在一片草地前停下脚步,并没有踩上去,而是小心翼翼地绕道而行。于是他问小女孩?为什么你没有踩草地?小女孩不假思索地说:因为小草很美啊!要是我踩了它,它就不美了!小女孩的回答并不是因为妈妈不准或者要罚款之类,而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了道德与美的内在关系,也反映了先进的社会道德观念。可以想象,小女孩所受的道德教育在无形中引导其学会爱护自然乃至尊重他人,建立和谐美好的 相互关系。所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才可指导人的一言一形,才能有益于大众。

我认为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士首先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再去学其他的能力。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增说过这样一句话:“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同样对于我们的国家,要想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只体现在我国的GDP增长了多少,经济实力有多么强大,更体现在我国国民的道德素质上。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同样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所以,要在认真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大力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净化社会风气,让民众生活在一个对公民道德有正确舆论导向的社会。让小朋友耳濡目染的是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有钱万事通的流毒,只要有了大的社会环境,和从小的正确熏陶,公民道德才有可能不断提高。希望我们能共同努力,切实搞好我国的道德建设,重塑我国的国家形象,让中华民族以自信,文明的面孔屹立在世界优秀民族之林。

第三篇:论我国公民监督制度的完善

论我国公民监督制度的完善

内容摘要:公民的民主监督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是国家权力监督的力量源泉。其作为我国整个监督制度的基础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但由于相应机制的缺失还远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国公民监督不断完善的根本出路在于使其制度化、法律化。本文并对实现公民监督的途径作了一些探讨。

关 键 词:公民监督;监督制度;法律

孟德斯鸠指出:“一切有权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有界限的地方为止。”为此,国家应建立全面而有效的监督制度,以防止行政人员腐败,同时也要维护宪法所确立的国家权力运行秩序,树立宪法权威。我国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第27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可见,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监督方法,公民监督承担着防止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从“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现代国家监督体系的基础。正如毛泽东所说:“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能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2003年发生的“非典”事件、孙志刚案件等事件更充分暴露出了我国权力监督机制的不足。人民要求政府信息公开,依法行政,加强公民监督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因此,研究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加强我国的公民监督权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2][1]

一、我国公民监督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

(一)我国公民监督的现状

中国古代几千年的专制社会里,行政是唯一的、全部的国家事务,君主高高在上掌握最高统治权,他通过分官设职划分中央及地方的权力,建立了自上而下的一整套的行政机构,高度集权,在这样的社会里自然不存在如近代的分权民主监督制度。新中国的建立使我国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同时确立了人民民主原则,从而使我国的公民监督成为现实。

所谓公民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遵守宪法、法律、政策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权利。其实质是在民主基础上实现公民权利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监督,从本质上看,是具有人民性和社会性。公民监督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以宪法及法律的形式对其进行了明确规定,并成为了其他法律法规的依据。公民所享有的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是不可剥夺的“法定的权利”,而国家饥关及其工作人员接受公民的监督的义务是必须承担的“法定的义务”。

公民监督权的行使方式可分为直接形式和间接形式。如果说上述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是我国公民监督权的直接行使方式的(其中包括公民通过一定的渠道,如新闻舆论的监督、社会团体的监督),我国公民还可以通过自己选出的人民代表组成的国家权力机关来行使间接监督权。由此可见选举制度和监督制度构成了现代民主政治的两大支柱。孙中山先生就曾把代议民主制比作一台机器,选举权是机器的发动力,而监督权是机器的制动力。人们要有效地利用机器,那么就必须既要有发动力,又要有制动力。首先,公民通过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实现了对国家权力的委任,因此选举制度与人民代表制度构筑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其次,公民通过直接或间接行使监督权,实现了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因此监督制度应当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我国公民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虽然从纵向比较看,我国现行公民监督制度有所发展和完善,但不可否认,公民监督制度还存在不少缺陷和不足,突出表现为公民监督不力,阻滞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要解决公民监督不力的现状,首先应找准问题并进行一定的成因分析,然后才有可能解决问题。

第一,程序法的缺失使公民监督的行使缺乏可操作性。尽管现行宪法规定了宪法的制裁性以及制裁措施(如第5条之规定)。但由于缺少具体的程序规定,公民监督工作实际上无法有效进行。威廉·道格拉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权利法案的大多数规定都是程序性条款,这一事实决不是无意义的。正是程序决定了法治与人治之问的基本区别。”这句话言简意赅地指出了法律程序的重要作用。但程序的重要性及其价值在我国历来就不被重视。如去年曾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处女卖淫案”,实质上就是行政机关在行政过程中缺乏程序规制和约束,以致侵害公民人身自由的一个典型案例。

第二,宪法关于公民监督规定的抽象性使其缺乏适用性。宪法的适用性是宪法的生命所在,而在公民监督实践中,当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受国家机关或其工作人员侵犯时,宪法只规定公民有向有关机关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而未规定受害人有宪法诉讼的权利。而由国家机关自己纠正错误并为受害人提供救济。效果显然是有限的在司法实践中,1955年和1986年最高法院所作的司法解释都认为宪法不能作为法院论罪科刑的依据。因此,四川成都蒋某诉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侵犯平等权案,青岛三名高中毕业生状告教育部侵犯公民平等受教育权案等等被拨回起诉,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三,法治观念的淡薄及现有体制的状况使公民监督权难于行使。我国几千年来一直是一个权力本位的国家,人治传统深深地扎根于国民意识之中。首先,在我国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3]

社会环境下,一些领导干部的“官本位”和“权力政府”的思想还相当严重,他们把宪法和法律往往当作其治国治民的工具,至少也只是强调国家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对承认和采取措施鼓励和保证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与监督,不是顾虑重重,就是干脆排斥。其次,我国民众监督和参与选举的积极性和发挥的作用还远非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一方面就监督而言,公民并未享有一定的“知情权”去知晓政府相关部门对公民的来信来访是否处理,如何处理,处理结果是什么,再加上一些举报人权益受侵犯的先例使得公民不愿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利。另一方面就选举而言,许多公民由于受“权力至上”思想的影响而忽略“权利意识”,认为选举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至于选举什么人那是当权者的事情,再加上现实中所选代表与选民缺乏有效的沟通,使公民参与选举的积极性更为降低。这种状况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公民个人监督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淡化。

由此可见.我国目前的公民监督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离我国十六大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尚有一定的差距。

二、对完善我国公民监督制度的探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依法治国的推进,尤其是在加入WTO后,作为整个监督体系基础的公民监督制度的作用更加突出。联系国外的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

(一)我国公民监督实现的根本途径在于其制度化

邓小平指出“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并进一步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作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在此他既强调了群众监督的重要性,也阐明了一个“好”的监督制度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已确立了信访制度、举报制度、批评、建议、控告及申诉制度,对实现公民的民主监督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真正建立起我国的公民监督制度还需要在我国建立并逐步完善下列制度。

1.实现公务活动的公开化

2003年“非典”事件促使人们反映最强烈的就是政府信息公开化问题,因为政府信息公开是公众对政府进行有效制约的前提条件,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也是防止腐败减少“权力寻租”的治本之策。政府信息公开的义务与公民的知情权是相对应的。一年前,“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已写进起草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并且该条例已提交至国务院法制办正式进入了立法程序,从而将使公开信息变成了政府的义务。

2.推广听证制度

听证制度,是国家机关在作出公务行为之前,给予当事人就重要事实发表意见,作出解释[4]的机会,通过公证、公开、民主的讨论和质证,达到公务行为符合公众利益要求的一种法定制度。1996年,出台的《行政处罚法》正式确立了法定的听证制度,使当事人有权正式参与行政案件的调查、陈述和申辩。后来出台的《立法法》、《行政复议法》把对部分抽象行政行为的法律监督也纳入了立法听证、行政听证范畴。但目前我国听证制度的发展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在行政听证中,听证范围设定比较严格,只适用于个别严厉的行政处罚。即在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前,才举行听证。这是难以将听证的效果达到最佳的,因此,扩大听证的范围是十分必要的。

3.确立司法审查制度和违宪审查制度

司法审查是司法对立法活动进行监控的活动,一般通过特定司法机关宣布某一通过的法规规范在所有案件或某一具体个案中不适用而对立法权实施的一种监督方法。目前,我国司法机关通过对法的适用对立法权进行的是一种有限的监督,尚未建立起个人可以直接针对违法或违宪的法规和规章,以及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申请法院进行合法性审查的制度。我国《立法法》第9O条第2款规定了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同宪法或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2003年5月14日3位中国公民依法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务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进行违宪审查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但这一审查制度由于程序法的缺失以及违宪审查说到底是宪法性问题,而不是立法的问题,因而任何法律包括《立法法》都没有资格来解决宪法的事情,使得其在实践中的落实尚是一个未知数。

4.建立我国的行政监察专员制度[5]

人大可在征求群众或社会团体意见的基础上从非政府官员中选出行政监察员,专门受理公民的申诉,并享有对申诉有关的事项进行调查的权力,有向行政机关提出建议的权力,行政机关必须对行政监察专员的建议作出答复或处理。行政监察专员必须定期向人大和公众报告调查结果。为充分发挥该制度的实效,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吸收一定数量的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学者的参与,一方面他们也属于“公民”的范畴;另一方面这样可以发挥他们的“专长”从而有利于对公共权力的监督的效力和效果的实现。第二,应确保这样一个前提,政府官员在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应极少,最好是前届政府官员不得被选为人大代表,否则容易出现监督者被被监督者所控制的现象。

5.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新闻舆论的法律监督,是由新闻媒介进行的法律监督,媒介是公众的一个部分,是公众的代表,媒体同样享有公民的权利,这是对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言论、出版自由在法律监督领域中的具体应用,也是人民群众的监督在新闻、出版领域中的体现。新闻媒体由于社会生活无孔不入的报道而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少人“不怕上告,只怕见报”,有些国家甚至称新闻媒体为“第四政府”可见其威力。但长期以来报喜不报忧的宣传模式,使批评报道由次要地

位降到几近于零,不敢触动实质和深层次的问题,即使报道也要经过某一级批准,客观上起着压制批评的作用。因此,我国为完善舆论监督应尽快制定新闻法,对新闻监督的性质、内容、范围、权限、方式等作出相对明确的规定。同时制止新闻本身的违规等等。

(二)我国公民监督的有力保障在于其法律化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规范国家权力,是国家权力在法律的框架下运行,而“法律的基本作用之一乃是约束和限制权力,而不论这种权力是私人权力还是政府权力。在法律统治的地方,权力的自由行使受到了规则的阻碍。这些规则迫使掌权者按一定的行为方式行事。”在法治社会,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包括公民监督权在内的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有赖于国家政治生活中建立起来的完善的体现民意的法律制度和由此形成的良好法律秩序。因此,为充分实现公民的监督权,必须强化法律对监督制度的保障作用。

首先,要制定出一套完备良好的法律规范。目前我国公民监督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尽快在立法实践中制定出如《公民监督法》、《新闻法》、《出版法》、《信访法》、《举报法》以及《程序法》等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从而使我国公民监督形成自己的运行体系,保障其监督目标的实现。

其次,在《程序法》确立的基础上,突出法律监督的正当程序作用公法意义上的法律程序,简而言之是为规范国家权力运作所做的制度设计,指的就是法律规定的国家权力的行使者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方式、步骤、时限和顺序。程序是公民参与的渠道,公民依据一定的立法程序、行政程序或司法程序来实现公民监督权,同时法律还通过对权力运行程序的严格设置又来保证人民平等、自由,充分地实现政治参与。

再次,进一步明确侵犯公民监督权的人的法律责任,同时把法制建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我国宪法第41条规定了国家对公民权利侵害的赔偿责任,但“不带剑的契约不过是一纸空文,它毫无力量去保障一个人的安全。”因此,我国仍需在具体的法律部门中进一步规定侵权者的民事或行政责任,甚至对造成严重后果者的刑事责任。同时通过思想教育在全社会树立起对法律的信仰,形成良好的民主监督观念。可以说,人民民主监督意识的增强又反过来对我国公民监督权的实现起促进作用,从而大力推进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黄炎培.延安归来[A].8o年来[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

[3]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4]邓小平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肖泽晟.宪法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6](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7]张智辉.法律监督机关设置的价值合理性Ⅱ].法学家,2002(5).[7][6]

第四篇:论我国集体劳权的保障

重庆文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劳动法论文

作 业 题 目

论我国集体劳权的保障

学 院

名 称公共管理学院

专 业

年 级 2014级法学

学 生

姓 名郑树泉

201407274055

论我国集体劳权的保障

摘要

在我国,劳资双方的力量对比往往是不平衡的,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处于被动和弱者的地位。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之所以成为弱者,关键的问题是缺乏周密的劳动立法对其集体劳权进行有效的保障,进而使工会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集体劳权问题的研究,正确认识和保障集体劳权,培育集体劳权主体,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集体劳权;劳动者;工会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繁荣,我国的地位不断提高,对社会的贡献和作用也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但是,目前部分在生产经营中违背《工会法》、《劳动法》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比较严重,集体劳权就是其中之一,这不仅挫伤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如何解决改革发展中的这些间题,本文仅就集体劳权的保障作一些探讨。

一、集体劳权的概念与相关规定

所谓集体劳权,就是界定劳动关系当事人享有的组成集体的权利和通过该集体而行动的权利,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劳动关系当事人通过形成集体而享有的劳动权利。具体而言集体劳权包括劳动者依法成立和参加工会、集体谈判、参与企业管理(如劳资共决制)、集体争议等。集体协商或谈判是其中心环节。相对于工资福利等实体性、目的性劳权,集体劳权是工具性、保障性权利。

对于集体劳权进行确认和保障的全球性国际法主要是《世界人权宣言》、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以及国际劳动组织发布的一些公约和建议书。《世界人权宣言》中规定:“人人有为维护其利益而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规定:“人人有权组织和参加他选择的工会,以促进和保护他的经济和社会利益;这个权利只受有关工会的规章的限制。”而我国于2001年2月加入《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时对该规定做了保留,表示组织和参加工会权在我国的行使须依据我国的《工会法》。

我国关于集体劳权的立法主要体现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及《工会法》。如《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都规定了劳资集体协商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而《工会法》第3条规定“工人有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第27条对于工人罢工、怠工也进行了相关的规定。

二、集体劳权保障的现实必要性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案件和以其它方式调解的案件数表明,近年来劳动争议条件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这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劳资冲突的加剧。个别地方出现了停工,怠工事件,甚至有的演化为一定程度的骚乱,例如广东东莞市兴昂鞋厂工人骚乱事件。这些情况的发生,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和生产秩序,也极大地损害了我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单纯地依靠传统的调整劳动关系的方式,即党和政府的调整,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在中建立和完善集体劳权的保障制度,是当前急需的、必要的举措。集体劳权立法应明确地贯彻社会公正原则,主要是从社会现实利益角度来平稳劳资关系,核心内容是维护劳动关系中弱者的利益。

三、保障劳动者集体劳权的障碍

随着现阶段我国社会劳资关系的市场化,劳资矛盾逐渐加剧,,集体劳权也呈现复杂态势。剖析劳动者的集体劳权,不难发现其在保障和实现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障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者法律意识淡薄

在集体劳权关系中,劳动者及其代表工会作为权利主体是一个独立的和自主的社会团体和社会力量。但是我国的集体劳权关系中的权利主体很不成熟。在我国现有的中,大多数劳动者都是来自暂时离开土地的农民,尽管这些人在经济上和社会上形成了一个劳动者阶层,但是还没有成为一个具有明确的和独立的工人阶级意识的社会群体。劳动者阶层的组织意识还

很不成熟。一是大部分劳动者缺乏主动参加和组织工会的组织意识。二是大部分职工不知晓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不知道建立集体劳动关系应当签订集体合同是法律的规定,是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而认为只要有工作做,有工资发就行了,签不签合同无所谓。三是对法律法规中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和自我保护手段虽有所了解,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供过于求,这些人更关注的是自己的就业岗位,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只好委曲求全,忍气吞声,接受不公平的合同和待遇,而不想去自觉维权。从总体上看的劳动者还缺乏通过组织起来形成集体劳权关系、运用法律与雇主集体交涉的意识和能力。

2.劳权关系主体双方权利不对等

规范的集体劳权关系主体双方没有身份上的隶属关系,所以在法律关系上,双方的权利是对等的。但是现实的劳权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是不对等的。一方面,雇主和劳动者力量对比的极端不平衡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在的劳资关系中,劳资双方必然要追求自己的利益。利润最大化是雇主的追求,收入最大化是劳动者的要求。这种利益差别和矛盾产生的基本原因,是雇主享有劳动力的管理权,占主导地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支配作用,而劳方则处于从属的被支配地位,在雇主的支配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的劳权关系极不规范,劳资矛盾和劳资冲突不断加剧。规范的劳动关系运行方式应该是契约化方式,即依法通过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由劳资双方协商谈判决定和处理。但许多非公有制的劳动合同制度不健全,没有按规定与职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签了合同的有些条款也不能完全履行。在劳动者权益不断受到侵害,又没有正规渠道或他们不知道运用合法有效的程序和方法维护自己权利的情况下,劳资矛盾和劳资冲突不断激化,劳动纠纷事件不断增长。

3.工会组织不健全和维权不得力

集体劳权的行使和保障,在主观方面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觉悟状况和相应的观念状况,其中最重要的标志是工会的存在及其作用。我国的《工会法》、《私营暂行条例》对工会组织的建立、对工会组织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的职责和作用作了明确的规定,而目前在工会组织却未能发挥好应有的作用。目前对结社自由权的侵害,主要表现为主控制或干涉工会。其一,阻挠工会的成立或是成立工会后公开或暗中派自己的亲信来担任工会主席。其二,对工会活动进行控制干涉。其三,对劳动者实行差别待遇,主要是对从事工会工作的干部随意调动、解雇、停职。其四,非法撤并工会的组织机构。中国工会在行使集体谈判权的过程中,主要有三个难题:一是雇主对工会提出的条件、要求不回应、不允诺。二是雇主对集体谈判过程实行控制,使集体谈判徒有虚名或根本没有谈判的过程。三是雇主不履行集体合同的约定。关于民主参与权,工会主要有两大难题:一是非公有制劳权关系双方力量对比的不平衡,使这种参与更加艰难。二是工会主席及工会会员作为的雇员,必然受制于雇主。

四、保障集体劳权的建议

面对我国集体劳权及相关机制等多方面的问题,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劳资矛盾不断升级加剧,劳动者急需运用有效的手段与雇主进行斗争,为自己争取更为有利的劳动条件和劳动待遇。因此,如何完善对集体劳权的保障是我国目前劳动立法的重要问题。

1·要加强劳动者对集体劳权的教育与认识

在我国,要实现和保障劳动者的集体劳权,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劳动者的法制意识。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劳动者的集体劳权意识,加大对劳动者的培训力度,组织劳动者学习《劳

动法》、《工会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管理知识,使广大职工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明确法律的规定,要让每个劳动者懂得自己依照法律规定应当享有哪些权益,碰到问题可以通过什么规定、按照什么程序提出和争取解决;让每个员工懂得自己应承担哪些义务和职责,要遵守哪些法纪,如何认定企业规章制度的有效性,了解和掌握维权的渠道和途径。在个人势单利薄时,要依靠工会组织、劳动行政部门,争取其支持和帮助,直至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完善针对集体劳权的立法

完善立法,全面保障集体劳权,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机制。重点解决劳资关系中当事人的组织权、组织资格确认、集体行动等问题,同时解决信息披露与保密、定期或常规协商、程序安排、争议处理、危机干预、专业化服务等具体问题。可以由工会主导劳资集体协商,同时从职责、意识、能力、法律责任等方面对工会组织进行比较彻底的培育和完善。以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是以劳动者权益保障为基础和出发点,以协调企业劳动关系并促进企业与职工的共同发展为直接目的。建立对于劳动争议的处理机制。

3.实现工会独立

工会的独立与否决定了集体劳动权整体的实现程度,因此实现工会的独立对于集体劳权的保障而言至关重要。

我国工会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独立性:(1)组织独立:组织或参加工会须出于劳动者自愿,工会组织的成员只能是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工会组织须有自己的一套民主管理程序,明确地将工会组织管理者的选择程序以及违反程序的法律救济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严格禁止雇主对工会进行支配性介入,规定工会委员会的成员须由工会成员共同选举产生。同时,规定工会负责人的法律责任,以促使其为维护劳动者权益而尽职尽责。

(2)活动独立:工会活动应由工会按照工会章程组织进行,工会代表工会成员进行集体谈判,决定集体劳动合同的缔结、修改或决定集体劳动合同期限的延长等事宜。在集体谈判不成,无法缔结集体劳动合同时,有权决定争议行为的开始和终止(当然是在符合法定程序的条件下)。遇有重大事项的决议,须由工会成员以多数投票决定。工会正常的活动不受政府或用人单位的干预,工会存在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不再负载任何的行政职能,使工会成为真正代表劳动者自己意志的组织。

(3)经费独立:工会的经费来源应主要依靠工会会员的会费,不再依赖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事业单位按一定比例向工会拨缴的款项,杜绝企事业单位在经济上间接地控制工会。同时,工会组织也不再接纳政府的经济补助,以此来实现工会职能的净化。但工会组织可以接受社

会捐助。经费的收支情况应定期向会员大会公布,并接受会员大会的监督,会员大会有权对经费的使用情况提出意见。

五、结语

集体劳权的保障和实施,是化解劳资冲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途径。雇主以傲慢的态度,无视劳动者的集体劳权,必然激化劳资矛盾,而政府和上级工会的不作为,更会加剧劳资冲突。要避免此类劳资争议激化至此的悲剧发生,必须打破僵局,加强对劳动者的法制教育,完善集体劳权立法,建立劳资集体争议处理机制,让劳方、资方、政府和工会都严格履行各自职责和义务。

第五篇: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自然辩证法

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摘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文章在分析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途径,并结合高等教育,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公民科学素质;养成和提高;高等教育

综观世界各国,一些国家(如中东产油国)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却较弱,而一些资源奇缺的国家,如日本、以色列却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强势地位,其原因在于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本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巨大差异[1]。由此可见,全民科学素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碰撞的重要因素。

一、公民科学素质的内涵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务院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对科学素质给出了一个定义:“全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众事务的能力。”[2]

目前国际上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科学素质主要有三个构成要素:①对科学知识的基本了解程度;②对科学方法的基本了解程度;③对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的基本了解程度[3]。

概括来讲,公民科学素质即为“四科两能力”[4],而“两能力”比“四科”更根本。“四科”的内容中,相当多的是认识性、理解性、或者观念性的东西。对于一个人来说,掌握了“四科”,更重要的是运用它们去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众事务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检验我们对“四科”的理解程度的标准,也是科学 [1] 王章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审思与重塑.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0(1):124.马来平.《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基本认识问题.贵州社会科学,2008(8):4.龚雄.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孙自法.关于公民科学素质.中国青年报,2010年9月28日 [2][3][4]

自然辩证法

素质水平的标志。

二、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总体状况近年来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旧很大。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大多数公民对于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较低,而且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尤为欠缺[5]。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国向创新型国家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进行了第七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6][7]。通过这次科学素质调查的结果以及与以前调查结果的对比,可以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整体水平较低,不能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2007年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2.25%,比美国1990年的6.9%低4.65个百分点,比欧共体1992年的5%低2.75个百分点,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1]。

公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水平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基[8]。在目前全世界公认的20个创新型国家中(例如美国、日本、芬兰),他们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而且他们的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一个创新型国家的建立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以较高的公民科学素质为依托和保障,反过来一个创新型国家必将促进整个国家的科学普及和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提高。

2.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发展存在严重的地区和城乡差异,不利于社会的建设。第七次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群比例为:城镇居民3.6%,农村居民1%;东部地区3.9%,中部地区1.8%,西部地区1.3%[1]。[5] 徐道丰.论我国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理论界,2007(10):36.何薇.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及对科学技术的态度—2007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分析与研究.科普[6]研究,2008(6):8.[7] 高宏斌.2007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主要结果发布.中国科学基金,2009(2):126.侯波波.基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公民科学素质研究.中国科技信息,2008(8):286.[8]

自然辩证法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呈现正相关态势。经济的发展会进一步促进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这会进一步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加剧中国经济发展两极分化的现象,不利于社会的建设。

3.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因职业、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等不同而表现出巨大的差异。在职业方面,农民的科学素质在各种职业群体中水平最低[5]。在年龄和教育程度方面,随着人群年龄的增大,其平均受教育年限呈递减趋势,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也依次降低,学生是科学素养最高的人群。从性别方面看,男性公民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是2.9%,女性为1.6%,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受教育程度的不同[1]。

4.诸多愚昧迷信的观念和行为还在生活中存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存在较多的问题。由于中国传统原因的因素,迷信活动还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在偏远地区。像风水、生辰八字、算命等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可见。而且由于我国教育模式的影响,科普活动的局限等因素,使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5]。

三、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养成和提高的因素

从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调查情况可以看出:①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进行对比,经济因素是影响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最重要因素;②另外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历史上长期对科学技术的忽略,导致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③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迷信等封建思想的存在也阻碍了科学的普及过程。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认清形势,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由国家主导,进行全民科学文化技术知识的普及。各国都在采取积极行动,来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如美国1985年启动的“2061计划”;澳大利亚1989年推出的“提高国民科技意识计划”;英国1994年启动的“公众了解科学、工程和技术计划”等[9],中国必须由国家来主导,坚持长久的进行科普活动。

2.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从以上对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9] 俞国女.科协组织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2):90.自然辩证法

农民是科学素质较低的人群,那么为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必须采取可行的办法,例如通过科普来说明怎样科学的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同时要注意方法,调查显示,除了正规教育,我国公民获得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和报纸。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根据调查结果,通过针对性的有效的方法,调动公民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然,由于历史问题以及经济文化发展的限制,科学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应该建立一个长期而有效的体制,不断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

四、大学教育对于公民科学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国民科学素质与其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学校正规的科学教育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主渠道。

我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远远低于美国,研究表明,中美两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明显差距出现在大学阶段[10]。那么,我们所经历的高等教育与美国的高等教育究竟存在哪些不同:

美国所采用的教育模式可以认为是通识教育,其基本理念是:青年学生不应该单单接受专业知识,而是需要受到负载人类知识主要领域的综合教育,从而将学习的中心从现成知识的传授挪移致综合判断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广阔的视野和终身学习的态度的陶冶上面。

而我们所经历的高等教育,是受到严格的专业限制的高等教育,其宽广度甚至不及我们所受的初等教育。而初等教育的深度又根本达不到高等教育应有的深度。因此,我们就是错误的过早进入了专业领域。

由于我们过度的强调专业知识及面向社会需要,使我国高等教育渐渐的变成了一种职业教育或者技能教育,这对于培养国民的科学素养显然是很不利的。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还需要国家和个人深入的思考和长久不懈的努力。

[10] 范冬萍.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新理念.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6):9.

下载论我国公民的环境权(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我国公民的环境权(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范文大全)

    论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 时间:2008-08-05 来源: 作者摘要: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与其一中心事物相关的周围事物称为这一中心事物的环境。中心事物不同,环境的概念也就......

    《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教学设计反思

    案例一:《公民享有受教育权》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公民享有受教育权(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 授课教师:邹岩(北京第一五九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公......

    论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道路及发展方向

    论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道路及发展方向林权制度是我国林业体制和政策的核心,而林权制度改革则是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有效地产权制度是各种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从......

    宪法论文——论我国公民选举权的实现(5篇范例)

    论我国公民选举权的实现 李洋笑 摘要:宪法规定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而在现实生活中公民对于自身选举权的行使并不积极、国家对于公民选举权的保障也不够确实。就此本文旨......

    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调查

    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调查问卷 环境生态的好坏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环境生态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本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填......

    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调查报告

    封面 关于公民生态环保意识的调查报告 摘要:生态环保问题越来越吸引我们的眼球,也相应的引起了政 府、民众的关注。 就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而言,一些民众还是有所增强的,但是 大......

    公民环境生态意识调查汇报

    公民环境生态意识调查汇报随着当今经济的发展,环境恶化日益严重,环境保护迫在眉睫。为了了解公民对环境生态意识的程度和发现环境问题,中国计量学院生态与化学协会暑期社会实......

    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调查

    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调查问卷 环境生态的好坏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环境生态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本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