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临床免疫学知识点总结(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5 10:10: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研究生临床免疫学知识点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研究生临床免疫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研究生临床免疫学知识点总结

一、病毒性心肌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病毒在心肌细胞内复制、繁殖导致心肌细胞溶解,由此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分两期

急性期-病毒对心肌的直接损伤作用,病毒进入机体后在宿主心肌细胞内大量繁殖、增殖,释放病毒及产生溶细胞物质,直接导致心肌细胞的死亡和代谢功能的丧失

慢性期-病毒感染第二周开始,变性、坏死心肌周围炎性细胞浸润、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使心肌细胞进一步受损

1、巨噬细胞和NK细胞作用

抗病毒作用:可直接灭后病毒,通过ADCC作用清除病毒

损伤心肌作用:溶解吞噬病毒感染的心肌细胞,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增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导致心肌细胞受损

2、抗体作用:

(1)病毒抗体-病毒特异性抗体(早期,针对机体产生特异性IgM抗体。后期有病毒特异性IgG抗体出现)病毒中和抗体(病毒心肌炎可持续性存在)

病毒抗体可以出现双重作用:抗病毒作用,早期抗体与病毒结合,阻断病毒在心肌内扩散或从外周进入心肌,减轻病毒对心肌的损害。

损伤心肌的作用:病毒蛋白与心肌细胞某些成分有相同抗原位点,所以病毒抗体可与心肌细胞结合引起心肌细胞损伤

(2)自身抗体的作用-损伤的心肌细胞内自身抗原释放,浸润心肌的巨噬细胞等APC将其摄取并加工处理后,递给B淋巴细胞,产生心脏反应性自身抗体,引起心肌细胞损伤。

3、TC作用:

病毒入侵机体,经过APC摄取加工处理,递给T细胞,后者活化致敏,病毒再次入侵机体,致敏的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TDTH释放细胞因子吸引单核细胞进入抗原存在部位吞噬抗原释放炎症介质,损伤心肌细胞;CTL释放毒性蛋白(穿孔素、颗粒酶)导致心肌细胞溶解、4、细胞因子的作用:

IFN-浸润的心肌炎症细胞释放IFN、在病毒性心肌炎早期有抗病毒作用

TNF-由浸润心肌的巨噬细胞和T细胞分泌,是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中致心肌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5、其他细胞因子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IL-2

二、肿瘤抗原的分类及其特征。

1.根据肿瘤抗原特异性分类:a.肿瘤特异性抗原-仅表达于肿瘤细胞表面而不存在于正常组织细胞的抗原,此类抗原是通过动物肿瘤移植排斥实验所证明,故又称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

b.肿瘤相关性抗原-并非肿瘤细胞所特有的,正常组织或细胞也可表达的抗原物质,但其含量在细胞癌变时明显增高,此类抗原仅表现为量的变化,无严格的肿瘤特异性 2.根据肿瘤抗原产生的机制分类:

a.理化因素诱生肿瘤抗原-化学致癌剂或者物理致癌因素可引起基因突变或者潜伏的致癌病毒诱发的肿瘤,并且表达新抗原,此类抗原的特点是特异性强,免疫性弱,有明显个体特异性。

b.病毒诱生的肿瘤抗原-某些的肿瘤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致癌的病毒基因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从而诱发细胞癌变。同一种病毒诱发的不同类型的肿瘤,均可表达相同的抗原,且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此类肿瘤抗原虽然由病毒基因编码,但与病毒本身的抗原不同,又称病毒相关的肿瘤抗原

c.自发性肿瘤抗原-突变的基因产物(自发性肿瘤表面所表达肿瘤特异性抗原,大部分可能为基因突变所致,基因突变诱因不详;

d.异常表达的正常成分(分化抗原-组织细胞在分化、发育过程中表达或消失的一类抗原,多为糖蛋白或糖酯,肿瘤细胞中所表达有些分化抗原量比正常细胞高,且具有组织特异性,对肿瘤的诊断及确定组织的起源有一定的意义;

e过度表达抗原-癌变细胞可过度表达正常细胞的某些蛋白,其中过度表达的信号转导分子可能具有抗凋亡作用,促使肿瘤细胞长期存活;

f.独特性抗原-少数瘤源细胞表面表达此类抗原,如T细胞白血病和慢性B细胞白血病的恶变均来自单个细胞克隆,分别表达相同的TCR和BCR独特型表位,作为诊断标志和治疗靶分子。)

g.胚胎抗原:分泌性胚胎抗原-由肿瘤细胞所产生释放,如AFP;膜结合型胚胎抗原。疏松结合于细胞膜表面,易脱落,如CEA。

三、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一、固有免疫效应:补体溶细胞作用(肿瘤细胞分泌CRP等炎性介质,通过激活补体MBL途径溶解肿瘤细胞;NK细胞杀瘤效应(肿瘤细胞表面表达MHCI类分子表达低下。NK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识别受阻,促进NK细胞激活及杀伤作用。肿瘤细胞表面表达某些多糖类配体,可与NK细胞表面激活性受体结合,使之激活并发挥杀瘤效应。);巨噬细胞杀瘤效应(处理和提呈肿瘤抗原,通过激活T细胞,使之发挥特异性抗瘤效应;活化的巨吞噬细胞产生、释放多种抗肿瘤效应分子、如溶酶体、NO等,从而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巨噬细胞表面表达Fc受体,通过ADCC效应杀伤肿瘤细胞;活化的巨噬细胞释放白介素2,IFN-y,CSF等细胞因子,促进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T细胞杀瘤效应:与CTL相似,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但不受MHC限制,还可分泌IL-

2、IL-

4、IL-5等细胞因子,发挥抗肿瘤作用。)

二、特异性免疫应答

1.细胞免疫:CD8+T细胞是机体抗肿瘤的主要效应细胞,该细胞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肿瘤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从而被激活并发挥抗瘤效应。机制:释放穿孔素、颗粒酶,介导肿瘤细胞溶解或凋亡;活化CTL表达FasL,与瘤细胞表面Fas结合,介导细胞凋亡;释放TNF、IFN-y等细胞因子,直接或间接发挥抗瘤效应

2.CD4+Th1细胞:可溶性肿瘤抗原从肿瘤细胞表面脱落下来,被APC摄取,加工成多肽分子,以肿瘤抗原-MHCII类分子复合物表达于APC表面,激活CD4+Th1细胞,后者释放TNF、IFN-y、IL-2等细胞因子,直接发挥抗瘤作用,或参与激活B细胞,NK细胞和CTL。3.体液免疫:

a.CDC机制:特异性的抗体与肿瘤表面抗原结合,通过激活补体经典途径而溶解肿瘤细胞

b.ADCC,机制:NK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表面FcyR可与抗肿瘤抗体结合,通过ADCC效应而杀伤肿瘤细胞

c.抗体的免疫调理作用:抗肿瘤抗体与巨噬细胞表面FcyR结合,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此外抗肿瘤抗体与肿瘤抗原结合活化补体,借助所产生的C3b与吞噬细胞表面CR1结合,促进其吞噬作用。d.抗体的封闭作用:抗体可以通过封闭肿瘤细胞表面某些受体而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e.抗体干扰肿瘤细胞的粘附特性:抗体与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可使肿瘤细胞粘附特性发生改变甚至丢失,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

四、肿瘤的免疫防治策略。1.调动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活性

(1)肿瘤的主动免疫治疗:给机体输入具有抗原性的肿瘤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以达到治疗肿瘤预防肿瘤转移和复发的目的。

a.非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BCG、PV等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b.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应用肿瘤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激发或增强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应答,阻止肿瘤生长、扩散,常通过体内注射肿瘤疫苗,如细胞性疫苗、亚细胞性疫苗、分子疫苗、基因疫苗而实现。

(2)被动免疫治疗:将各种免疫效应细胞、细胞因子或单克隆抗体输入机体,直接介导抗肿瘤反应。a.过继免疫疗法:取对肿瘤有免疫力的供者淋巴细胞转输给肿瘤患者,或取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在体外活化后再转入患者体内,使其在患者体内发挥抗肿瘤的目的。

b.非特异性过继免疫疗法:主要包括输入LAK细胞,激活巨噬细胞,以及具有直接杀伤活性的细胞因子。2.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将肿瘤抗原、细胞因子或共刺激分子基因导入APC,然后回输给患者,以促进肿瘤抗原的提呈,并诱导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3.打破免疫系统对肿瘤的免疫耐受状态

a.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采用过继免疫疗法,给患者输入LAK细胞,也可以直接注射具有激活细胞免疫功能的细胞因子,乙激活体内免疫细胞。

b.给患者注射肿瘤免疫疫苗,包括病毒疫苗,以激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功能。c.采用转铁蛋白受体的抗体治疗,以抑制转铁蛋白促进肿瘤细胞生长。

五、举例说明过敏性疾病中与免疫学有关的治疗方法及相应的未来展望。

1、脱敏疗法-异种动物免疫血清脱敏疗法是对抗毒素皮试阳性但必须使用者,采用小剂量、短间隔多次注射抗毒素方法进行脱敏疗法

2、减敏疗法-采用小剂量长间隔时间、反复多次皮下注射相应变应原方法进行脱敏治疗

3、特异性脱敏治疗-已检出而难避免接触过敏原,可少量多次反复多次皮下注射变应原提取物或者重组变应原

4、左剂及疫苗治疗-细菌等原核生物DNA刺激机体产生较强TH1型应答

5、免疫新疗法-(1)将IL-2等分子与变应原一起使用,使得TH2->TH1转变,下调IgG产生。

(2)编码变应原的基因与DNA载体重组成DNA疫苗进行接种,可诱导TH1应答

(3)针对IgE分子与FcRI结合部位人源化抗体,与循环的IgE结合,阻止其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表面的FcRI结合

(4)重组可溶性IL-4受体和IL-4结合,阻断其生物学效应,降低TH2细胞活性,减少IgE抗体产生。

未来展望:

过敏性疾病患者TH2型免疫应答占优势,采取措施调节TH1、TH2型免疫应答平衡可能为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目前促进TH1或抑制型TH2免疫应答预防或治疗过敏性疾病主要来自针对微生物制剂的研究,较多涉及是以下3方面(1)病原微生物的暴露,特定种类、有限度的病原感染可能改变机体TH1、TH2型免疫应答消长、达到预防或者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目的(2)肠道益生菌,可以抵抗胃肠道感染。除此之外,肠道益生菌还有明显下调人体TH2型免疫应答的作用(3)含有特定序列的非甲基化CpGDNA 免疫新疗法展望:

1、人源化抗IgE单克隆抗体

2、GATA-3反义核酸

3、重组磷脂酶D2应用

4、DNA疫苗

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及免疫学病理机制。1.感染因子:感染因子的某些成分与人体自身抗原通过

分子模拟作用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的产生。

2.遗传倾向:目前认为RA的遗传基础与H LA-DR4相关。3.其他:性激素 精神因素

免疫学机制:Bcell→浆cell→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Tcell→细胞免疫功能失调→异常免疫应答→免疫复合物沉积→关节炎症反应

滑膜增生机制:血管内皮cell→前列腺素→滑膜炎症,A、B型滑膜cell→胶原酶→软骨破坏-破骨cell→骨吸收→骨质疏松→骨破坏

免疫损伤:体内IgG分子变性 刺激产生RF(IgM为主的抗变性IgG分子的抗体)RF与抗变性IgG分子结合称ICIC反复沉积于小关节滑膜, 滑膜细胞异常增生、炎症 细胞浸润… 关节滑膜中大量炎症细胞不断浸润(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中 性粒细胞等);增生的滑膜细胞和新生增多的微血管长入软骨、骨 组织形成血管翳,导致软骨、骨组织破坏。RA的基本病理改变是慢性滑膜炎

一、滑膜炎

1.滑膜细胞层增生 2.滑膜下层炎症细胞浸润 3.微血管增生

4.滑膜增厚形成绒毛状突起

二、类风湿结节

类风湿结节镜下分为三层: 1.中心坏死区— 纤维素样坏死组织 2.细胞层— 上皮样细胞在中心坏死

区外侧,呈环形状排列

3.包膜— 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细

胞层,形成结节。

三、血管炎:累及中小动(静)脉

七、Rh 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为哪种类型的超敏反应性疾病?试述该病的发生机制。

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机制为母婴Rh血型不合引起的抗原抗体反应。如果胎儿红细胞的Rh血型与母亲不合,母亲体内不存在胎儿的父源性红细胞Rh血型抗原,当孕期少量胎儿红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循环或母体通过其他途径(输血等)接触这些抗原后,因抗原性不同使母体致敏,当母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便产生相应的血型抗体IgG以清除这些抗原,该抗体经胎盘进入胎儿循环致敏胎儿红细胞并导致溶血。从母体第一次接触到不合的Rh血型系统抗原到母体产生Rh抗体发生免疫反应发展缓慢,常历时2个月以上甚至长达6个月,且所产生的抗体常较弱,并系IgM,不通过胎盘。故第一胎胎儿分娩时母体仅处于原发免疫反应的潜伏阶段,溶血病发病率很低。再次怀孕时,即使经胎盘输血的血量很少,亦能很快地发生继发性免疫反应,IgG抗体迅速上升,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与胎儿的红细胞相应抗原产生凝集使之破坏,导致溶血等。如孕母先前已被致敏也可发生在第一胎

八、试解释抗球蛋白试验即 Coombs 实验及其临床意义。

coombs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利用抗球蛋白抗体作为第二抗体起到桥梁的作用,连接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的特异性抗体,是红细胞凝集,故又称桥梁凝集反应。[方法](1)直接coombs试验 用于检测已粘附在红细胞表面的不完全抗体。即将受检红细胞充分洗涤后,将抗球蛋白试剂加入已结合有抗体的受检红细胞悬液中,即可见细胞凝集。可用玻片法做定性试验,也可用试管法或微量法做半定量测定。用于检测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贫血和医源性溶血性疾病等。

(2)间接coombs试验用于检测游离在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即将待测血清标本加入具有特异抗原的红细胞悬液中,如果抗原抗体相应则发生结合,再加入抗球蛋白抗体,则出现红细胞凝集。本法多用于检测母体Rh(D)抗体以及因红细胞不相容的输血而产生的血型抗体。此外也可用专一特异性的抗球蛋白血清,如抗IgG、抗IgM、抗IgA、抗补体血清等,分析与红细胞表面结合的不完全抗体的Ig亚类。

[临床意义](1)阳性见于AIHA,直接Coombs’试验较间接试验对AIHA更有诊断价值。用特异性单价抗血清可将AIHA分为三型:IgG/C3阳性,占67%;单独IgG性,占20%;单独C3性,占13%;(2)药物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也可阳性。(3)Coombs’试验阴性有时并不能排除AIHA。(4)10%的coombs阳性者可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第二篇:《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课程简介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

英方名称:《clinical immunology and immunological examinations 》 开课单位:遵义医学院医学检验系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 学 时:90学时,其中理论:46学时,实验:44学时

学分:5学分

适用专业:医学检验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临床免疫学基本理论及免疫学检验的方法。对各种

疾病血清、体液、组织等标本的免疫学检验原理及操作程序,依据抗原或抗体的变化规律,进而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做出诊断等。

内容简介:临床免疫学检验是研究免疫学技术及其在医学领域中应用的一门学科。

重点阐述免疫学技术的原理、类型、技术要点、临床应用及其方法学评价。内容包括:抗原抗体反应、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检测及应用、荧光免疫技术、酶免疫技术、流式细胞技术、免疫细胞的分离与检测、细胞因子测定及应用、超敏反应及其检测、自身免疫病及检验、免疫增殖病及检验、免疫缺陷病及其检验、肿瘤免疫及检验、移植免疫及检验、免疫学检验的质量控制等。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教材:《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王兰兰,3版,2003年。参考书目:

1.《现代检验医学与临床实践》,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王鸿利,1999年。

2.《检验医学自动化及临床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彭黎明,2003年。

3.《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叶任高,6版,2004年。

主讲教师:李树仁教授

第三篇:免疫学第一章总结

 

 

第一章 免疫分子种类 抗体:给“抗原贴上标签”、增加Mφ食欲 :“轰炸病原体”等 溶菌酶等:溶解细菌 :“细胞之间对话的语言” MHC:“传递抗原特殊片断” 细胞表面抗原识别受体(TCR/BCR等)其他

免疫系统的功能(3点)

• 免疫防御

指清除体内变性、损伤及衰老的细胞,防止形成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能力。

• 免疫稳定

指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抑制其在体内繁殖、扩散,从体内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保护机体生存的功能。

• 免疫监视

指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的突变细胞,防止发展为肿瘤的能力。

免疫的类型及作用

固有性免疫:又称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e response)或天然免疫(natural Immunity),是抵御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

屏障作用:皮肤,粘膜,纤毛上皮细胞,分泌物(唾液, 泪液等)

非特异体液免疫成分:补体系统,酶,细胞因子

非特异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肥大细胞,细胞毒细胞(NK, LAK,)

免疫特点:1.反应产生快 2.接触抗原前就存在此功能 3.无免疫记忆 4.对抗原无严格选择性5.参与成份:Mφ、NK细胞等炎症细胞,补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

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接触特定抗原而产生

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淋巴细胞(Lymphocytes)【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APC):专职APC:【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

非专职APC

特异性免疫的类型

体液免疫(humoral immunity):主要针对细胞外病原微生物或胞外可溶性抗原。细胞免疫(cell-mediated immunity):主要针对细胞内细菌或病毒,以及细胞性抗原(如肿瘤细胞、异源细胞)

免疫特点:

1.主要是由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2.反应潜伏期较长

3.可产生记忆性T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

4.T、B细胞要受抗原刺激后才具有免疫活性

特异性,记忆性,耐受性

第四篇:《医学免疫学》课程简介(临床)

《医学免疫学》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

英文名称: 《Medical Immunology》

开课单位: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 学 时:60学时,其中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20学时

学分:3.3学分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麻醉学、法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学科重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其它医学课程及临床课程奠定基础。

内容介绍: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免疫应答的发

生机制、规律及其效应和调节机制;以及有关疾病的发生机理、诊断与防治的一门学科。医学免疫学是临床、预防、检验等医学专业的基础医学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课程及临床医学课程奠定理论基础,同时结合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本课程以理论课和实验课两种方式授课。本门课程的预备课程为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及细胞生物学。基本内容分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理论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医学免疫学概论、抗原、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细胞因子、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MHC及其编码分子、固有免疫应答的组成细胞及其功能、抗原提呈细胞及其抗原提呈、T细胞、B细胞、免疫应答(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免疫调节、免疫耐受、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移植免疫、肿瘤免疫、免疫学防治。实验教学主要内容是免疫学基本实验技术:淋巴细胞的分离、血清的分离、凝集实验、沉淀实验、吞噬实验、荧光标记技术、酶标记技术、常见生物制品。医学免疫学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和基础医学等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了解免疫系统在病理状态下组成与功能的改变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更好地将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应用到该专业其他各学科。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教材:《医学免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陈慰峰,4版,2004年。参考书目:

1.《医学免疫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安云庆,1版,2004年。

2.《医学免疫学》,科学出版社,龚非力,1版,2003年。

3.《医学免疫学》,科学出版社,孙万邦,2版,2002年。

4.《Roitt免疫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Ivan.M,Roitt,10版,2002年。主讲教师:孙万邦 教授罗军敏 副教授

姚新生 副教授汤贤英 讲师

第五篇:2018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免疫学复习要点总结

2018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免疫学复习要点总结

1.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

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

2.免疫系统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

3.固有免疫:先天性,非特异性。

适应性免疫:获得性,特异性,有免疫记忆。T细胞、B细胞。

4.免疫应答:识别、活化、效应。

5.胚胎期可产生特异性免疫耐受。免疫耐受有免疫特异性(记忆性)。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不利于免疫耐受。T细胞克隆中枢耐受因阴性选择。

6.免疫原性:诱导产生抗体。

抗原性(免疫反应性):特异性结合。

完全抗原:有免疫原性、抗原性。

半抗原:只有抗原性,无免疫原性。

7.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决定特异性。

T细胞抗原表位:T细胞受体TCR,必需MHC分子参与。

B细胞抗原表位:B细胞受体BCR,无需MHC分子参与。

交叉反应:不平行。

8.TD-Ag:胸腺依赖性抗原,B+T.TI-Ag:胸腺非依赖性抗原,B.异嗜性抗原(Forssman抗原):与种属无关。

异种抗原:另一物种。

同种异型抗原:同一种不同个体。

独特性抗原:抗体作为抗原。

9.胸腺:T细胞。新生期摘除: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受损。

骨髓: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受损时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均缺陷。

淋巴结:免疫应答主要场所。

脾:产生抗体主要器官,对血源性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10.B细胞表面最主要标志:BCR.特征性:mIg.活化辅助受体:CD19.T细胞表面最主要标志:TCR.特征性:TCR-CD3复合体。

11.CD4+T细胞:Th,辅助性,受MHCⅡ(外源性)限制。

CD8+T细胞:Tc/CTL,杀伤性,受MHCⅠ(内源性)限制。

Th1细胞:Th0、IL-12→Th1→Tc,分泌IL-

2、IFN-γ、LTα,参与细胞免疫。

Th2细胞:Th0、IL-4→Th2→Ab,分泌IL-

4、IL-

5、IL-

6、IL-

10、IL-13,参与体液免疫。

12.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

1、IL-

6、TNF-α和炎症介质)。

13.NK细胞:通过IgG介导ADCC,表达TCR-、mIg-、CD56+、CD16+.活化受体KAR、抑制受体KIR.14.体液免疫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

细胞免疫测定: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

15.免疫球蛋白Ig=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抗体Ab.轻链L:κ型、λ型。重链H:根据重链恒定区分IgM、IgD、IgG、IgA、IgE,是Ig分类的依据。

16.IgG:最小,唯一能通过胎盘,含量最高,晚期抗感染、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

IgM:最早出现,分子量最大,天然的血型抗体,早期抗感染、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

IgA:分泌片。

IgD:B细胞分化的标志。

IgE:最晚出现,含量最少,亲细胞抗体,引起Ⅰ型变态反应。

17.补体:C1分子量最大,C3含量最高,D因子分子量最小、含量最低。

C3b/C4b有吞噬调理作用。

18.经典途径:激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C3转化酶:C4b2a;C5转化酶:C4b2a3b.旁路(替代)途径:C3转化酶:C3bBb;C5转化酶:C3bBb3b.MBL途径:C3转化酶、C5转化酶同经典途径。

19.细胞因子无特异性。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注射的为γⅡ)、肿瘤坏死因子TNF、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趋化因子。TNF-α和LTα可直接杀伤细胞。

20.HLA复合体基因不编码HLAⅠ的轻链。(HLA=MHC)

强直性脊柱炎与HLA-B27高度相关。

21.Ⅰ型超敏反应:IgE,嗜酸性粒负反馈,过敏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IgG、IgM,血、Graves病。

Ⅲ型超敏反应:IgG,Arthus反应、血清病。

Ⅳ型超敏反应:T细胞、CTL,感染性迟发型(结核性损伤)、接触性迟发型(接触性皮炎)。

22.自身抗原:晶状体、眼葡萄膜色素抗原、精子、甲状腺球蛋白。

隐蔽抗原属自身抗原。

23.B细胞缺陷:X-性连锁低丙球血症。

T细胞缺陷:DiGeorge综合征。

24.同种移植排斥反应:超急性(预先存在抗供者组织抗原的抗体)、急性(最常见)、慢性。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移植物中含足够数量免疫细胞。

25.直接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菌种鉴定、ABO血型鉴定、肥达试验、瑞特试验。

间接凝集反应:可溶性抗原,抗O试验ASO、类风湿因子RF检测。

26.放射免疫:最灵敏。

免疫印迹(Western):定性或定量。

流式细胞术:分离细胞最佳。

下载研究生临床免疫学知识点总结(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研究生临床免疫学知识点总结(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临床医师三基知识点总结

    临床医师三基知识点总结 1、脑死亡的判断标准:自主呼吸停止;不可逆性深昏迷;脑干神经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固定;脑电波消失;脑血液循环完全消失。 2、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提高......

    医学免疫学大题总结

    医学免疫学大题总结 问答题。 1. 免疫系统组成与功能。 免疫系统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系统,包括:(1)免疫器官:由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和黏膜免疫系......

    医学免疫学知识总结

    简答题 简述T及B淋巴细胞执行特异性免疫的原理。 T细胞和B细胞执行特异性免疫,首先需要被抗原性物质活化,而不同的抗原性物质如病原体成分具有不同的抗原性。一个T或B细胞只......

    云南大学研究生校纪校规知识点总结

    云南大学校纪校规知识点总结 研究生手册上: 1、云南大学精神:会泽百家 至公天下; 云南大学校训:自尊、致知、正义、力行。 2、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

    临床化学、免疫学质量控制流程[最终定稿]

    临床化学、免疫学质量控制流程 目的 建立规范标准的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质控操作程序,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范围 适用于生化室常规检测项目。 责任 每日大生化班工作......

    2016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知识点总结

    2016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知识点总结 在进行执业医师考试之前你是有条理稳扎稳打的复习还是杂乱无章的复习呢?其实2016年执业医师考试复习备考时间已经不多,而掌握一些知识点对......

    临床执业医师易错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名词术语较多,应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记住。表述时应科学、严谨、简练,不宜自由发挥来源:海天医考网。1、内环境:指细胞所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不是内液)2、心动周期:指心室......

    【免疫学总结】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学总结】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自身稳定 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细胞成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不发生免疫应答。 第一节概述 自身免疫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