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物禁忌的象征意义看英汉文化差异(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5 10:49: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动物禁忌的象征意义看英汉文化差异(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动物禁忌的象征意义看英汉文化差异(小编推荐)》。

第一篇:从动物禁忌的象征意义看英汉文化差异(小编推荐)

关键词:动物 联想 禁忌 英语语言学硕士论文发表 中国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Abstract: this article lists the chinese-english language about animals such as dogs, cats, owl)taboo symbolism, compares the two kinds of symbolic meaning of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d pointed out that this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difference in, and that is of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Keywords: animals;Lenovo;Taboo;Symbolic significance 摘要:英语论文本文列举了汉英语言里一些关于动物(诸如狗、猫、猫头鹰)禁忌的象征意义,对比了两种象征意义的异同,并指出了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之所在,那就是文化背景的不同。

关键词:动物;联想;禁忌;象征意义

在英汉两种语言里,都有很多表示动物的词语,这些词语都有它们的表层词汇意义,都具有自己的象征意义,还在深层隐含着更重要的民族文化信息,是社会文化伴随含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些词的象征意义的产生和民族文化紧密相连,而每个民族由于特有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历史传统、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等等都有自己独特的比喻和联想的方法,因此这些词的象征。如果行人看见一只黑猫向他走来,或从面前穿过,便预示着此人会遭遇不幸。在英国古代的传说中,人们认为妖魔常变成黑色的动物,尤其是黑猫。又有人说黑猫就是巫婆变的。还说黑猫有九个灵魂;巫婆有变九次的魔法,杀死一只黑猫,她还可以再变八次。美国人同样忌见黑猫从面前跑过,但却认为白猫是幸运的象征。美国还有不少把猫和万圣节联在一起的说法。有人认为,如果猫在一个人身边静静地坐着,那是平安无事的兆头;如果猫在人身上蹭来蹭去,那预示此人有好运气;如果猫跳到一个人的腿上,那意味着福星高照;如果猫冲着一个人打哈欠,那意味此人有好机会,不可错过;如果一只猫从一个人身旁跑开,那就意味着他有个秘密会在一周内被泄露。[2]

3.猫头鹰与蝙蝠

在鸟类禁忌中,汉民族最忌讳的是猫头鹰。俗语中常说“夜猫子,(俗称猫头鹰)进宅,无事不来”;“夜猫子抖翅,大小有事”。由此可见人们都忌讳遇到猫头鹰。尽管鸟类专家一再申明,猫头鹰是一种益鸟,它夜间出来觅食,专吃地鼠之类对庄稼有害的动物,人们还是对它那种近乎人类哭笑的叫声恐惧有加。仍然把它视为一种不吉祥的动物。在中国的民间流传着这样的看法,只要猫头鹰落到哪家的树上,或者什么人听到了它的叫声,这就预示着那一家要死人。所以,在中国人的眼里,猫头鹰就是瘟神,要远而避之。在西方,也有不少人认为猫头鹰是一种不祥之鸟,说它是厄运和死亡的预兆。假如猫头鹰在一所房屋前或附近不停地鸣叫,这就预示着那里不久将有人死亡。如果猫头鹰在房屋上空不停地盘旋,也是有人死亡的预兆。如果一个孩子在猫头鹰啼叫时出生,这个孩子的一生将会历尽坎坷而屡遭不幸。一般说来,猫头鹰是夜

第二篇:从东西方文化差异视角看动物词汇的翻译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论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论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对日常生活的影响An Analysis on Teacher Talk in EFL Classroom Context英语新闻标题:特点及翻译中英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生态意识Jane Austen’s Views on Marriage Reflected in Pride and Prejudice浅议我国民营企业薪酬管理中西方快餐的文化差异意象手法在《永别了,武器》中的使用“同一性危机”——浅析汉娜的悲剧人生《杀死一只知更鸟》中主人公的成长危机从《寻找格林先生》看索尔•贝娄对生命意义的探寻浅论现代汉语新增词语的英译方法语境适应论下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An analysis of Female Images in 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分析组织学习障碍及相应的对策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浅析《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享乐主义《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颜色词的蕴义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浅析隐喻和换喻的异同从《暴风雨》看凯特•肖班的自由派女性主义思想从会话合作原则透析英语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幽默的产生视觉文化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商务英语交流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的交际与礼仪浅析《最蓝的眼睛》中的叙事艺术Quest for Identity: An Analysis of Women Characters in The Bluest Eye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信函写作

马克•吐温悲观主义及其产生原因初探

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董贝父子》中伊迪丝的堕落女性形象

简•奥斯丁的婚姻观在《傲慢与偏见》中的体现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Roses” in Wuthering Heights--Catherine Earnshaw and Catherine Linton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

谈目的论视角下的商标翻译

中医术语翻译方法研究

对黑人妇女在民权运动期间争取教育权的背景分析

The Conflict between Desire and Surroundings:an Analysis of Clyde in An American Tragedy

商务英语广告中比喻的翻译 论欧•亨利的写作风格 “金玉良缘” 与“幸福终点”——浅析中西婚姻差异 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写作技巧 《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冲突 对比分析嘉莉妹妹与简爱的女性形象 A Paralysed Wilderness—The Appreciation and Analysis of Symbols in Araby Interpretation of Qian Zhongshu’s Sublimation Theory A Study of Children Images in Huck Finn and Tom Sawyer 西方影视作品中的美国婚俗研究 透析《洛丽塔》中的性 英文祝酒辞的功能文体分析 英汉形状类量词的隐喻认知分析 《爱玛》中的女权思想解读 钱钟书翻译研究 论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创作及其特点 从《通往雨山之路》看美国印第安文化的逐渐衰落 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消除语言歧视的策略 英汉委婉语跨文化对比研究 Imagery Translation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中西酒文化的差异对比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之比较 中国春节与美国圣诞节的文化比较 从《恋爱中的女人》看劳伦斯的男性霸权意识 广告英语标题翻译的修辞特点 《远大前程》中乔的人道主义精神 以《老友记》为例浅析美式幽默 A Comparison between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Uncle Tom’s Cabin 浅议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浅析MSN交谈中的话语标记语 从接受美学浅谈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师提问策略对学生口语输出的影响 试析新课程标准下词汇教学策略的改变 An Analysis of Jane Eyre’s Contradictory Character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 通过阅读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德伯家的苔丝》的圣经原型解读 中英报刊新闻标题语言特色探讨 谈英汉文学作品中数字的模糊性及其翻译 体态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从《红字》看霍桑对清教主义的批判与妥协 论网络英语的特征 约翰•多恩诗中女性歧视现象分析 中英文新闻标题对比研究

中西方新闻报道看道德观差异

剖析简•爱性格的弱点

广告语中预设触发语的语用分析

Gender Difference in Daily English Conversation

相似的母爱,不同的表达——对比研究《黑孩子》和《宠儿》中的母亲形象

A Naturalistic Approach to Jude’s Tragedy in Jude the Obscure

中餐菜谱翻译的错误分析

女性主义视角下《傲慢与偏见》的情态意义解读

何以苦难——《荆棘鸟》中女性悲剧的缘由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

从“水”的隐喻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哈代小说《绿林荫下》的视觉呼唤

《林湖重游》中的静态美分析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

试析《啊,拓荒者》中的生态伦理观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以《荷塘月色》英译本为例

伍尔夫的《到灯塔去》中的女性主义

An Interpretation of A Tale of Two C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olism

论礼貌策略在商务信函写作中的运用

从商业性角度论电影名称的翻译

诸神形象折射中西方价值观不同

边缘人群的孤独与无奈——对《夜访吸血鬼》中路易斯的研究

Effects of First Person Narration on Thematic Expression in Araby

《赫索格》中玛德琳的性格

《晚安,妈妈》中公共汽车和洗衣机的象征寓意

从生长环境看林黛玉与简爱的反抗性格之差异

A New Woman’s Journey in To the Lighthouse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Anne of Green Gab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al Aesthetics

中英颜色词内涵对比分析——《骆驼祥子》个案分析

非言语交际对演讲的影响

科技英语语篇中被动语态语篇功能的分析

An Analysis of Emily’s Tragedy in A Rose for Emily

中西方家庭观比较研究

中西方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礼貌的语义差别

论象征主义在《喜福会》中的体现

从《小公主》看童话对于当今的现实意义

中西文化心理差异分析—以饮食习俗为视角

《布罗迪小姐的青春》中的人物冲突分析

乔伊斯《都柏林人》中瘫痪主题分析

A Study of Humor in Films and TV Series Subtitles and Its Translation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from a German Functionalist Approach

论《少奶奶的扇子》中的扇子

An Analysis of Huckleberry Finn’s Personality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象征意蕴

英国足球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启示

论零翻译在公司名称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英汉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

Self-improving English Proficiency by Reading English Classics

《荆棘鸟》中的三位女性形象——追寻荆棘的女人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反叛精神分析

比较《百万英镑》和《阿Q正传》

论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哥特式元素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加里波利的坟墓》的反讽与对话

汉英数字文化比较及其翻译

The modern American and Death of a salesman

论《简爱》对《灰姑娘》的继承与颠覆

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归化、异化翻译策略比较研究:以《简•爱》两个汉译本为例

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因素分析

外国品牌中译的创新翻译研究

爱情描写与《》核心主题的关系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方商务谈判

Cause Analysis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n Instructional Designs for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Listen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15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 and Destiny: An Analysis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151 话语中的性别与身份:以《绝望主妇》为例

152 跨文化交际视野中的英汉习语研究

153 《欲望都市》四位女主角的爱情观分析

154 刘易斯小说《巴比特》中的都市景观和人物描写分析

155 《闻香识女人》角色分析

156 至美的追求—美学视角下泰戈尔的《吉檀迦利》

157 论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158 合作原则下幽默的语用分析

159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爱情观

160 解读《金色笔记》中的女性主义

161 从苔丝和曼桢的角色分析中西文化下女性的抗争

162 The Analysis of Dick’s Deterioration in Tender Is the Night

163 比较分析《野草在歌唱》与《倾城之恋》中女性的爱情婚姻观

164 现代英语情歌中的隐语研究

165 词汇衔接手段在新闻英语中的应用

166 从电影《弱点》看美国的家庭教育

167 浅析《等待戈多》“反戏剧”的 艺术特色

168 中英诗歌及时行乐主题比较

169 对《老人与海》中主人公的性格分析

170 The Analysis of Teacher Images in English Films And Their Impacts on Young Teachers

171 西方文学中撒旦形象的形成与发展

172 《白象似的群山》里的潜意识

173 无脸之殇——《英国病人》的后殖民指控分析

174 An Analysis of Vampire Image in Fevre Dream by George Martin

175 美国动画片名的翻译

176 浅谈非语言交际中的手势语

177 布什总统演讲词中幽默话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178 孤独的神秘与永恒的自由追求——解读《法国中尉的女人》

179 从小飞侠彼得•潘浅析詹姆斯•巴里的悲剧人生

180 高中英语反思式教学研究

181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老友记》中的幽默

182 On Stylistic Features of Obama’s Victory Speech

183 进退维艰的女性—《儿子与情人》的女性主义分析

184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谈唯美主义艺术观

185 On the Narrative Arts of Hemingway's Short Stories----A Case Study of“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

186 英文电影名称汉译原则和方法的研究

187 关于初中生外语学习焦虑的分析

188 论东西方死亡观之差异

189 The Study of Chinese Body Language

190 On the Causes of the Death of Willy Loman in Death of A Salesman

191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汉语公示语的英译

192 《雾都孤儿》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193 《宠儿》女主人公赛斯人物形象分析

194 对小说《野草在歌唱》的功能文体分析

195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196 金庸武侠英译中的文化传递

197 从东西方文化差异视角看动物词汇的翻译

198 华兹华斯自然观浅析

199 文化碰撞和融合——探讨少数裔文化在美国主流文化下的生存

200 英汉否定形式的语用对比研究

第三篇:从英汉谚语对比看中英文化差异

从英汉谚语对比看中英文化差异

谚语是一个国家人民日常工作经验概括与总结,其内容精辟,寓意深邃,具有广泛的感染力,从中折射出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生活哲理,社会观点和态度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一种语言,谚语的独特魅力在于它是民族文化的精邃.既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共性又反映了其个性——受该民族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审美习惯,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比如,居住在沿海一带,靠海生活的民族,其谚语往往涉及海上航行,经受风雨,捕鱼捉虾。而游牧民族的谚语则多涉及沙漠,草原,牛羊,骆驼和豺狼。谚语是民间流传的至理名言,措辞简练,便于记忆。谚语内容精辟,语言生动,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因而有广泛的感染力。正如培根所说:“谚语是一个民族天才,机智和精神的体现。”

正如上所说,语言与文化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它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语言与文化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影响制约的关系。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这样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涵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社会学家告诉我们,一切文化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人类学家Sapir在其《语言论》中说:“语言是个底座,说一种语言的人是属于一个种族或几个种族的,也就是说属于身体上具有某些特征而又不同于别的群体的一个群。语言…….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格和信仰的总体。”

不同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总的说来,英美文化的主线是个人主义(或称个人本位),而中国文化(以汉族文化为代表)则以集体主义(或称人伦本位)为主线。此外,英美文化受宗教的影响比较大,而儒家思想则在中国的文化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漫长的封建社会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下面从几个方面来看英汉谚语的异同

一、价值观念

价值是人们对什么是可取,什么是不可取的指向性考虑和评价。英美价值观念的主线是个人主义,崇尚个人相对社会的独立自主性。谚语“Don’t put your finger in the pie(不要多管闲事)”体现的就是英美社会奉行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它告诫人们不要多管别人的闲事,专心搞好自己的事才是上策。英美价值观还体现在时间观念上的守时,追求效率和乐观态度。谚语“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虽形似汉谚“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但它侧重于告诉人们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不断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含有浓厚的经济色彩,体现了进步观中的财富无限论。谚语“Punctuality is the politeness of kings(守时乃帝王之理)”以及“Punctuality is the soul of business(恪守时刻,为立业之本)”反映了人们对守时的重视,成为西方国家所崇尚的观念,虽然汉语谚语也有“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之说,但总体上讲,中国人的守时观念相对较弱。受个人本位价值观念的影响,英美人士十分重视个人的隐私,故年龄、收入、宗教信仰以及私人住宅等均列入个人隐私范围。英谚“An Englishman’s home is his castle”(英国人的家是独立王国)即为一例。从传统上讲,中国人的隐私观念不强,生活中没有英美人那么多的“秘密禁地”。与个体主义相对而言,中国人比较崇尚集体主义(或称人伦本位)价值观,它是中国文化的主线。受其影响,汉语谚语中有着极其浓厚的人伦本位色彩,它体现为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和团结合作关系,是二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结构所形成的产物。汉语谚语“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独木不成林,单丝难成缕”的功能体现的就是一种典型的集体力量。人伦本位还体现在亲情和友情上的密切关系,人们比较注重对浓浓亲情和友情的回报,强调彼此之间的情义和义务。谚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的体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体现了报答母亲养育之恩的拳拳之心;士为知己者死”,体现了朋友之间的肝胆义气和自然形成的责任意识。人伦本位也体现在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主张“个人服从集体,小家服从国家”,因此有了诸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崇高的集体主义思想。集体主义是中国文化的典型特征。

二、宗教信仰

基督教是英美国家的主要宗教信仰,由此产生了许多独具宗教特色的文化。谚语“Christmas comes but one year(圣诞节一年才过一次,或佳节难逢)”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圣诞节是基督教国家最盛大的节日,具有独特的宗教文化蕴义。节日期间,人们常用此谚语劝人们对别人的吵闹和大吃大喝要忍着点,不要太在意;同时也劝谕人们把握机会,送送东西或帮助穷困的人,行救困济贫之善举。在中国借节日之机大行善事并不多见。基督教国家此风盛行,也许是因为其独特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之故。再如,谚语“Merry in Lent,and you’ll live to repent(四旬斋结婚,悔恨终生)”这一说法源于四旬斋(Lent)这一宗教节日:节日期间,基督教徒素食苦行,把斋期当作赎罪的神圣日子,因此人们认为斋期会给人带来厄运。英语谚语中,具有宗教文化代表性的词,如cross和God的运用就很常见。例如,谚语“Every man must bear his own cross(人人都得背自己的十字架)”中,cross一词指的就是耶酥基督殉难时所背的十字架,谚语借此喻指人人都得肩负生活重担、忍受生活中的苦难。具有宗教色彩的cross一词在英语谚语中的用法很多,又如:“The cross on his breast and the devil in his clothes(十字挂胸前,鬼魅藏心间)”。此外,英语谚语常用God来指代“人类的主宰”,例如,“God sends cold after clothes(人们需要啥,上帝就给啥)”,“God he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主者)”,等等。宗教文化在英语中留下了浓重的痕迹。《圣经》是犹太人和英美等西方基督教国家的一部圣书(The Great Book),他蕴含了丰富的宗教和文化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圣经文化。英语谚语中,有不少是来源于《圣经》的。例如,谚语“Every heart has its own ache(各人有各人的苦衷)”就是来源于《圣经·旧约·箴言》中的“Every heart knoweth his own bitterness”一句。再如,谚语“Forbidden fruit is sweet(禁果分外甜)”语出《圣经·创世纪》关于夏娃(Eve)在伊甸园偷迟智慧果(即禁果),惹恼上帝耶和华的故事。又如,谚语“When the sun rises, the disease will abate(太阳东升,疾病减轻)”也是出自《圣经》:据说犹太人的始祖阿伯拉罕(Abraham),他脖子上本来挂着一块宝石,病人只要看它一眼,便立即痊愈。阿伯拉罕死后,上帝便把这块宝石放到了太阳上。谚语“You cannot serve God and Mammon(不能既侍奉上帝又侍奉财神)”同样也是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Mommon是财神,Spenser和Milton都把财神作为贪财、吝啬的化身。此谚意思是说“信神者不能贪财,必须在虔诚和世俗之间做出抉择。因为虔诚和世俗是互不相融的”。以上这些谚语与《圣经》中的说法或教义息息相关。宗教(以基督教为住)在英美国家占有重要地位。相比较而言,中国虽然也有佛教、道教等教派,但长期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占主导地位。即便如此,汉语谚语中也有不少是与宗教文化联系在一起的。例如,谚语“佛要金装,人要衣装”、“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平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等就与佛教有关;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则与道教有关。

三、审美习惯

由于不同民族受其民族个性的影响,就形成了不同的审美习惯与审美情绪。在这一点基础上,中西方对周围的事物价值认识不同。特别明显的是在英汉谚语中,虽然都常常借用动物来喻指各种不同类型的人,但不同国家的人民对一些动物的感情色彩和认识却不尽相同,有的甚至截然相反。特别值得说的是Dog一词。因为今年是狗年。应该说西方国家特别是说英语的国家比我们更爱狗。在英美国家,人们喜欢养狗,因此常以Dog来自称或互称,却不含卑劣之意。狗在英美国家还有着“人之良友”(Man’s best friend)之美称,故英语中有诸如“Every dog has its day”(人人都有得意日),”Barking dog seldom bite”(嘴硬者手软),”Dog does not eat dog”(同类不相残),以及日常生活中的“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个幸运儿)”等说法。其中大部分不含贬义;而在中国,狗往往使人联想到令人厌恶的东西,如“狗娘养的”,“狗东西”,“狗改不了吃屎”等,人们在对狗好象没有什么好感。甚至今年招聘单位提出不要属狗的,虽然是就业歧视,但至少反映出人们对狗的不好印象。在对待年龄问题上,英美人与中国人的态度可谓大相径庭.在英美国家,年龄成为极具代表性的隐私之一,人们对于年龄讳莫如深。英语谚语“You can’tan old dog new tricks(年愈花甲不堪教)”就带有对年老的悲观和无奈色彩。在中国传统的排资论辈观念上,老年人常与老资格、老经验联系在一起,称呼上就有老王、老李等,从这层意义上讲,年老在中国逼供内不完全是一件憾是事,敬老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汉语中就有“莫到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等说法。英中审美习惯的不同还体现在谚语比喻修辞格中喻体选择的差异上。例如,英谚“All is fish that comes to the net”与汉语“抓到篮子里便是菜”、英谚”To cry up wine and sell vinegar”与汉谚“挂羊头,卖狗肉”、英谚”Love me,love my dog”与汉谚“爱屋及乌”、英谚”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与汉谚“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等等,其喻体的选择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汉民族的不同审美习惯。

四、历史文化

英汉谚语中,有些词汇或说法与起历史文化北京息息相关。因此,了解其历史背景,对于正确把握谚语的意义显得十分重要。英谚“Talk of the devil,and he is sure to appear”或“peak of angels and you wil hear the their wings”意思接近于汉谚“说曹操曹操就到”,然而前者带有浓厚的西方宗教色彩,而后者则与历史有关。英谚“Love is blind ”源于西方神话中古罗马爱神 Cupid或古希腊爱神Eros(别称 the blind god),其对应的汉谚为“情人眼里出西施”,带有明显的汉族历史文化的痕迹。英谚”The bread never falls but on its buttered side”类似于汉谚“人倒霉,吃豆腐也塞牙”,但二者去反映出不同的生活习惯。英谚”Don’t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类似于汉谚“要倒贩槟榔到广东”,二者虽然都表示“勿多此一举”之义,但各自的背景不同:Newcastle是英国靠近产煤地的一个煤港,而广东则为中国南方热带省份,盛产槟榔。此外,英语和汉语之间虽近似的谚语,但两者之间一方是来源与生活,另一方来源于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可直接对号入座。例如,”Men leap over where the hedge is lowest”近似汉谚“雷公打豆腐,专拣软的欺”,前者来源于生活,后者却来源于神话。又如,“Don’t be a dog in the manger” 类似于汉谚“别占着茅坑不拉屎”,前在和来源于《伊索寓言》故事,后者却是来源于实际生活;再如,英谚”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类似于汉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是前者是从实际生活出发,而后者却是来源于历史传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是一个具有漫长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在这悠悠岁月中沉积了许多读具中国特色的封建时代的文化产物,因此,不少谚语与这一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例如,“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又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自古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等等,这些谚语由于来源于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而没有相对的英语谚语,这也是汉语谚语的一大特色。

结束语

对其差异性的探讨与研究,将有利于人们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所赋予英汉谚语丰富独特的内涵。跨文化交际中,正确把握这两种谚语必须建立在多其文化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准确理解其蕴涵的哲理以及幽默所在。在对其进行翻译时,宜先按照原文的预期了风格进行直译,然后附加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词语,点出其寓意。此外,在可能情况下还应仔细琢磨译出语的结构及措辞,并用对等的译于入语进行翻译,以达到传神传韵、形似神似,使谚语放射出原有的光彩。

第四篇:从东西方习俗看文化差异(模版)

“文化包括一切人类社会共享的产物”。它不仅包括城市、组织、学校等物质的东西,而且也包括思想、习惯、家庭模式、语言等非物质的东西。简单的说,文化指的 “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

一、自我价值观的文化差异

西方人极端崇拜个人主义,强调实现自我,在英文词典的合成词中有许多词都是 Seif 为前缀的。SeifeSteem/ Seifreiiance / Seifre-Spect等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个人” 在西方生活中所占的位置是何等重要。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日本人,往往性格内向,谦虚含蓄,喜好安静,习惯忍让,不强调自我。因此,多数以群体意识为意识,以集体意向为意向,缺少个人进取精神和个人竞争意识。如当我们与美国人接触用英语交流时,对方会说 “Your EngiiSh iS very good”。这时中国人往往显得紧张发窘,会说: “不、不!我的英语说得不好。” 日本人会说: “いいえ,まだ下手です。其实,美国人的回答并非谦虚,中国人、日本人的回答也不是不诚恳。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所持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等也迥然不同。东方即中国、日本的人生观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强调 “克己服礼”,强调个人的人生价值应服从国家和天下的利益。而西方国家的人生价值观也受其传统文化的影响,倡导人文主义,即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提倡个性,要求发展自我,表现自我。因此西方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强调个人,崇尚个人奋斗。另外,在道德规范上,中日两国受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尊崇亲仁善邻,尊老爱幼,谦虚谨慎,吃苦耐劳。而西方人则强调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尤其注重自己的成就和才能。

二、“男女尊卑观” 的文化差异

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讲究绅士风度,特别是在公众场合。男士为女士献殷勤、效力、为女士服务,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对女士照顾是礼貌风度。而在东方,在公众场合一般除恋人关系之外,主动为女士服务的绅士是很难看到的。由于受五千多年传统文化的影响,中日两国的男人是 “大丈夫”。男性被看作是社会的 “中流砥柱”,从事国家中的 “伟业、大事”。如果男士在公众场合照顾女士,是有失男子汉的 “面子”,有伤 “大丈夫” 的尊严。往往还会引起女性的误解。正是不了解东西方生活习俗上的文化差异,才引起了这样的误解。在英国,过街护腰,离别拥抱,亲吻脸颊(并非接吻),这些都属呵护举止,不表示爱情。日本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在文化传统上还是男人社会,女性得不到平等的待遇。在社会上女人仍处于附属地位。直至今天,女性也得不到平等的就业机会。即使就了业,在同等学历、同样经历和相同的工作条件下,女性却享受不到与男性同样的机遇。反之,日本男人对女人的依赖程度更令人惊讶。

二、称谓语的文化差异

在交际语中,首先碰到的就是称谓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称谓语系统和使用习惯。中国与日本即汉民族与大和民族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体现了一种重视尊卑、长幼之别的等级意识,并且必然要反映在语言交际上。时至今日,人们依然习惯地按照等级来确定称谓。例如:对一定职务的谈话对象喜欢以职务相称,而且为了表示尊敬,即使对方担任副职,也往往把“副” 字略去。如: “王副书记” 被称为 “王书记” ;“张副校长” 被称为 “张校长” ; “田中副社长” 被称为 “田中社长” ; “竹下副部长” 被称为 “竹下部长”。英语跟汉语、日语则几乎完全相反。首先,除了正式场合对有特殊地位的人称呼其职务(如 “总统阁下”、“部长先生”)外,一般不以职务相称。其次,在英语国家,尤其是美国,上下级之间、不同辈分之间都可以互称其名。如在西方的电影里,我们常看到儿媳、女婿直呼公公、岳母其名的场面。这在中国、日本简直就是“大逆不道”。而西方人却习以为常,并无反感。这种现象正说明自己待人友好,平易近人,与基督教关于 “上

帝面前,人人平等” 的教义无不关系。现代英美社会,人人平等的观念已深深的积淀在人们的文化心理之中,每个人都希望能和别人平等的、无拘无束地进行交际,即不喜欢服从别人,也不希望别人过分客气地对待自己。尤其是美国人,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常常担心被别人视为不易接近的人。

四、委婉表达的文化差异

委婉是一种不直截了当、以婉转的语气来表达思想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交际中,使用这种表达方式,在东方人看来是因为命令式表达会给对方一种高压和强迫的不愉快感觉。而西方人则以个人本位以主要取向,他们习惯表明自己。不管他们内心对外界的反应有多么无足轻重,他们也愿意把内心世界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西方人给予人以直言快语、直截了当的印象。例如: 男女之间表示爱情时,美国人会直接说 “I Iove you”。中国人说: “我挺喜欢你的”。日本人说: “あなたのことが好きです。”(直译为 “我喜欢你的事情”。)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东方人在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时,往往采取委婉的、绕圈子的 “迂回” 方式,以此来察言观色,投石问路。对于不甚了解东方文化的美国人遇到这种场合,会感到对方闪烁其词,毫不果断,甚至于罗嗦。探讨东西方文化差异无论是对外语教学,还是对国际间的交往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第五篇:英汉颜色词语象征意义的对比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Analyses of the Morels’Oedipus Complex in Sons and Lovers 2 《天边外》的悲剧分析 文化语境对中西商务谈判的影响 4 英语系动词语义属性及句法行为研究 An Analysis of Angel's Ambivalent Personality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6 现实主义在伊迪丝•华顿的小说《伊坦•弗洛美》中的体现 超越和世俗——对《月亮和六便士》中Strickland和Stroeve的对比分析 8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看小品“卖拐”中的幽默 从文化角度分析《穿普拉达的恶魔》所反映的职业观 10 《了不起的盖茨比》——论美国梦的破灭 11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英汉数字翻译 世纪年代鲁迅与梁实秋之间的翻译论战 13 从《红字》看霍桑对清教主义的批判与妥协 14 论《金色笔记》的多元主题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16 女性形象下的女权主义思想——浅析汤亭亭小说《女勇士》 17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ish Names 18 通过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哈代的宿命论思想 19 试析《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女主人公艾米莉的形象 20 中西方酒类广告的文化互文性研究 21 课外作业对高中英语学习的作用研究 The Death of Willy Loman an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American Dream 23 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处理策略 中外英语教师的优劣势比较:从中学生视角 25 从家庭价值观的角度分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从女性主义角度探讨《呼啸山庄》女主人公命运的悲剧性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 Wordsworth’s Nature Poem and One by Tao Yuanming 28 从礼貌原则看英语委婉语的构成和社会功能 从《男孩们女孩们》看身份问题对艾丽斯•门罗文学创作的影响 30 用交际翻译理论看英语文学书名汉译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to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32 礼貌原则视角下奥巴马演讲技巧的分析 33 论颜色词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34 高中英语课堂导入语艺术研究 35 动物委婉语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itiation Story 37 凯瑟琳与苔丝悲剧命运的比较

大卫王:在希伯来世界中的社会地位

Pursuing a Harmonious Man-Woman Relationship In The Thorn Birds 40 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解读

男权制度下的悲剧——论《德伯家的苔丝》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象征在表现主题方面的作用——分析爱伦坡的《一桶白葡萄酒》 A Comparison of Western and Eastern Privacy Concepts 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Symbolism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浅析《墓园挽歌》中意象的变化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小妇人》中四姐妹的命运 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隐喻分析 英汉“走类”动词短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汉英谚语翻译中的文化异同

A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Phonetics in JEFC Teaching 双语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研究

目的论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红字》中女性主义的具体体现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aboos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对英汉基本颜色词翻译的跨文化研究 电影名称的翻译特点

文化背景下英文电影名称的中译

文化差异视域下英语报刊硬新闻的翻译 从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看法律条文英译汉 论斯嘉丽的形象特征分析

圣诞节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研究

O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Teacher’s Role to Promote 论《简爱》中的经济意识

A Study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Polite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约翰•多恩诗中女性歧视现象分析 论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从合作原则看《傲慢与偏见》中的会话含义 《太阳照常升起》中“迷惘的一代”人物分析 英汉语中恐惧隐喻的认知分析

论英语演讲开场的决定性因素和相关策略 试比较中美中学历史教育中历史思维的培养 旅游景点名翻译的异化与归化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学习策略调查 《红字》中海斯特性格分析 中外汽车文化对比研究

从《肖申克的救赎》看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 浅谈商务英语句法特点及翻译技巧

论汉英诗歌翻译中对“真”和“美”的追求 场独立和场依存对不同主题阅读材料的影响研究 86 从文化视角看英语习语的翻译

澳大利亚传记文学中的土著文化:以《我的位置》为例 88 从《简爱》看电影对名著的改编

解析斯嘉丽的性格及其对现代社会女性的借鉴意义 90 中美两国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地位的比较 91 从西方讽刺剧看品特的威胁喜剧 92 英语新闻标题中名转动词的认知阐释 93 西方饮食文化对中国饮食的影响 94 商务英语信函中的礼貌原则 95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的成长

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on Translation–An Analysis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97 从主人公的悲剧命运看《推销员之死》的现实意义 98 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死亡观

“工业小说”《玛丽•巴顿》的宗教解析

中美文学作品中乌鸦意象的对比——以爱伦坡“乌鸦”与唐诗宋词为例 101 论《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批评思想

从文化角度探析中英基本颜色词的比较和翻译 103 论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

从译者主体性视角探析《红楼梦》中概念隐喻的翻译策略 105 中西饮食文化中的差异

美国“寂静五十年代”的骚动——《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分析 107 简单的深邃—论佛洛斯特诗歌的隐秘性 108 试析英汉颜色习语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异同 109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幽默的比较 110 中美广告创意的文化差异性研究 111 从文化视角浅谈旅游英语翻译

Styl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Financial Reports 113 浅析《格列佛游记》讽刺手法的运用

论伍尔夫《到灯塔去》女权主义主题思想及对中国女性文学之影响 115 商务英语口译能力的培养与对策 116 浅析《爱玛》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 117 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与作用 11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19

《喜福会》体现的中美家庭观念冲突解析 121 浅析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数 122 小组合作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23 从唯美主义角度解读王尔德的《快乐王子》 124 东西方文化中团队意识的差别

对《绝望主妇》中加布丽尔的解读与阐明

英文征婚广告和中文征婚广告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127 《野性的呼唤》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128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隐喻研究 129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婚姻观 130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象征色 131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研究 132 中西方对鬼怪认识的差异

救赎之旅—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考菲尔德的成长经历 134 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与作用 135 英汉“悲伤”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136 英汉心理使役动词的对比研究

论谭恩美《喜福会》中文化身份迷失与探寻 138 浅析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 139 中美商务接待文化差异

从《荆棘鸟》中三个女性形象解读女性主义发展 141 浅析动植物词汇中的中英文化差异 142 A Feminist Perspective to Pygmalion 143 论“迷惘的一代”--以海明威为个案 144 网络委婉语中的模因现象研究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46 论《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爱情悲剧 147 新加坡英语和英国英语比较研究

福克纳《我弥留之际》女主人公艾迪的形象探析 149 英汉动物谚语中动物形象的意义及翻译 150 英语谚语重复修辞格的翻译

151 Euphemistic Expressions in Business Correspondences 152 爱与孤独的互生——舍伍德安德森《曾经沧海》与戴维劳伦斯《马贩子的女儿》对比研究

153 网络英语的缩略词的构成特征及其应用研究 154 从功能对等的理论看英语歌词的翻译 15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56 电影《功夫熊猫》中美文化融合现象分析 157 论叶芝诗歌中的女性面具

158 从心理学角度探析爱米莉的爱情悲剧 159 浅析英语颜色词的语义特征

160 大学英语电影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161 论英语文学教学中的影视欣赏 162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赶”的英译

163 Imagery Translation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164 从荣格心理学角度探析《恋爱中的女人》之主题 165 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象征主义解读 166 广告语及商标翻译

167 《周六夜现场》的幽默剖析

168 从《野性的呼唤》看杰克伦敦自然主义观 169 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

170 从阿里巴巴BB电子商务平台论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 171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词汇方面的迁移

172 唯美主义与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 173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习得

174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爱情观 175 从电影名的翻译看直译与意译

176 论尤金•奥尼尔《毛猿》中的悲剧根源

177 从冲突到和解—解析《接骨师之女》中的母女关系 178 Naturalism in Sister Carrie 179 简爱中的批判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180 对《儿子与情人》中女性形象的分析 181 从认知语境角度探究社交语用失误的原因

182 Passion & Religion —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carlet Letter and The Thorn Birds 183 On Sentence Division and Combination in C-E Literature Translation 184 海明威“冰山原理”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应用及对写作的指导意义 185 中外青年婚姻观念差异——从《柳堡的故事》和《傲慢与偏见》中进行对比 186 我国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研究 187 英汉颜色词语象征意义的对比

188 《哈利•波特》中斯内普的人物分析 189 语言行为性别差异研究

190 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绝望主妇》中话语标记语I mean 191 谈《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女性主体意识

192 从弗洛姆的社会过滤理论看中国诗词翻译中的文化传递 193 《傲慢与偏见》中的微观反讽言语行为 194 跨文化营销策略研究--以宝洁为例 195 中美教育的比较及对比

196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与原则

197 卡特福德的等值翻译理论与名词化翻译——以《入乡随俗》英译汉为例 198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199 解析《莎乐美》中的月亮意象

200 试析美国女性政治家希拉里•克林顿的成功因素

下载从动物禁忌的象征意义看英汉文化差异(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动物禁忌的象征意义看英汉文化差异(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餐桌礼仪看的中西文化差异

    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摘 要 餐桌礼仪是中西方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中,中西方都积淀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餐桌礼仪。无论是日常的民间交往还是较为正......

    从酒文化看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

    最重要的一条:日本人喜欢清酒,中国人喜欢烈酒,反映出两种文化特质 1.日本酒文化的起源 2.日本酒文化的历史性 3.日本酒文化和中国酒文化的异同点 4.酒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发展......

    从文化差异角度看中式菜单英译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爱伦坡短片小说“美女之死”主题研究 2 小议非语......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

    [摘要 ]翻译不只是两种语言的语法、 句式、 语义系统之间的语系转换 ,它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际。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有语句差异、 思维差异与文化内涵上的差异 ,这些差异会对......

    英汉习语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从词汇运用看英汉广告语言反映出的中西文化差异1(范文大全)

    从词汇运用看英汉广告语言反映出的中西文化差异韩莹 邵阳学院外语系2010级 语言一班 1040501290引言: 关于文化这一术语,早已有许多著名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先后提出不同的......

    从文化差异视角看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女性的赞歌—《愤怒的葡萄》中乔德妈和罗撒香两位女性的坚强......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谚语在字典中的定义是短小精练的民间智慧警句,一般形式严谨,经常包括鲜明的形象和使人难忘的韵律。谚语必须非常睿智,而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才能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