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西方音乐剧引进中国的前前后后

时间:2019-05-15 10:37: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把西方音乐剧引进中国的前前后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把西方音乐剧引进中国的前前后后》。

第一篇:把西方音乐剧引进中国的前前后后

把西方音乐剧引进中国的前前后后

沈 承 宙

一.我在中华民族歌剧的学习和实践中成长。

1939年9月,我出生于上海。青少年时期,我迷恋歌剧艺术。从收音机里,听许多中外歌剧选曲;在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歌剧院以及到上海来演出的音乐会上,听许多歌剧序曲和选曲演唱;在中苏友谊馆每星期日上午的苏联和俄罗斯音乐欣赏会上,看许多歌剧电影;看过许多新歌剧……那时立志,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歌剧演员。

1954年,在我的二哥的推荐下,我开始跟随上海合唱团指挥、声乐指导梁智用先生学习声乐,并参加上海青年宫学生艺术

团的合唱队。那时我们演唱过格林卡的歌剧《伊凡〃苏萨宁》的终幕合唱“光荣颂”,十二个声部,每次演唱都热血沸腾,尽情享受着歌剧艺术的美丽。

1959年9月,我考取了武汉歌舞剧院、武汉艺术学校合办的歌剧演员班。这个歌剧演员班设在武汉歌舞剧院,老师都是剧院的演职员。我们除了正规的教学课程外,也在歌剧剧目的排练演出中实践。1961年毕业,见习一年,1962年成为正式的歌剧演员。

那个时期,正是中华民族歌剧的繁荣时期。我参加了武汉歌舞剧院许多歌剧剧目的排练演出,从拉大幕、拉吊杆、打灯光、管道具、做效果、搬布景做起,到跑龙套、唱合唱,再到演群众角色、演次要角色、演主要角色。我参加过的歌剧剧目有原创歌剧《向秀丽》(程云、莎莱编剧作曲,李井然配器,苏先劬导演)、《太阳升起》(程云、莎莱编剧作曲,李井然配器,汪洗导演)的排练演出;有学演剧目《红珊瑚》、《夺印》,《社长的女儿》、《三月三》、《节振国》(我扮演小季)、《白毛女》(我扮演大锁的B角)、《洪湖赤卫队》(我扮演小刘,和春生的B角)、《刘三姐》(我扮演亚木,和小牛的B角)、《小二黑结婚》(我扮演小二黑的C角)、《两代人》(我扮演艾依江的B角)的排练演出;还有秧歌剧《兄妹开荒》(我扮演哥哥的B角),眉户戏《大家喜欢》(我扮演石万民);我们还学演过许多戏曲剧种的折子戏,包括京剧、汉剧、楚剧、豫剧、湖南花鼓戏等等……那些年,我在中

国民族歌剧的艺术实践中学习、熏陶、锻炼和成长。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了雷锋事迹的长篇报道。当时,我是武汉歌舞剧院歌剧团的共青团支部书记,带领团员青年学习雷锋的先进事迹,并且通宵创作了活报剧《不朽的战士——雷锋》。(当时的“活报剧”,就是今天的“报告剧”。)在剧院领导、歌剧团党支部的支持和指导下,在全团演员的参与下,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把活报剧排练出来了。武汉市团市委以这个活报剧为重要内容,掀起了全市团员青年学习雷锋的热潮。

在把活报剧《不朽的雷锋》发展成歌剧的创作中,并没有让我当编剧,我带着几个小青年给创作组端茶送饭,熬夜刻钢板。在歌剧《雷锋》(贺大群、王韦民编剧,张宏作曲,鲍照寿导演)中,我扮演雷锋的B角。不过,剧院领导看到我还有一定的创作能力,把我调到了院创作组,担任歌剧编剧。

那时候,要搞艺术创作,首先要深入生活。1964年,我跟着创作组的编剧、作曲人员,一起到武汉第一纱厂、武汉柴油机厂深入生活,直至文化大革命开始,历时两年有余。

二,文革后,经历短暂复苏,中国歌剧又陷入论争。十年文革,除了八个样板戏,几乎所有的艺术品种都遭到了灭顶之灾,歌剧也不例外。武汉歌舞剧院歌剧团,曾是一个从老革命根据地走出来的,在中华民族歌剧事业上成就卓著的歌剧团

体,但是在文革中被彻底颠覆了。从延安来的程云、莎莱、徐辉才等老一辈歌剧艺术家无一漏网地被打成“牛鬼蛇神”,他们的原创歌剧作品和他们主持学演的歌剧剧目,统统被打成“封资修大毒草”,许多忠诚的歌剧工作者也被打成“小爬虫”和“修正主义苗子”。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了,文革结束了,苦日子熬到头了,中华民族歌剧事业在中断了十年以后复苏了。歌剧工作者们兴高采烈,翻箱倒柜,把许多歌剧经典剧目,一一复排上演。我们剧院就复排演出了《白毛女》、《洪湖赤卫队》、《刘三姐》等剧目。保留剧目演了一巡,原创剧目上来了。文革以后,歌剧创作者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歌剧创作。

我当时在剧院创作组,参与了歌剧《青春之歌》的创作(改编自杨沫的同名小说,曾令鹏、沈承宙、吴中编剧,胡克作曲,苏先劬导演),1978年在武汉上演。《青春之歌》上演后,我又投入了另一部歌剧的创作。我们把文革中广为流传的手抄本小说《第二次握手》(作者 张扬)改编成歌剧(沈承宙、李元龙、胡立明编剧,冯仲华作曲,胡立明导演),1980年在武汉上演。这两部作品均获得武汉市艺术创作奖和演出奖(当时,国家级和省级的艺术评奖活动尚未开展)。剧院还上演了《启明星》、《海岛女民兵》、《喋血恋歌》、《一双绣花鞋》等原创歌剧。

一时间,歌剧事业似乎恢复了文革前的繁荣。但是,好景不长。文革虽然结束了,那种极端的思维方式尚在延续。刚刚过了

几天舒坦日子的歌剧界,又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论争。争论的焦点是:中国歌剧究竟姓“歌”,还是姓“剧”?然后又逐渐被引伸和上纲到“民族化”和“西洋化”之争。两种观点,相持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

此时,我从学习歌剧开始,也有十几年了,但是除去文革十年,仍然只能算是一个初学者。虽然在争论中有自己的倾向,但是说不清楚,道不明白。于是一头扎到剧院刚刚开放的图书馆去翻书籍找资料。我发现了两本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六十年代初期出版的歌剧论争文集。细读之后,大吃一惊,原来78-79年间争执不休的歌剧论题,二十年前就争论过了,而且,那场“艺术”的争论,是以“政治”做结论的。中华民族歌剧只能有一种模式。我很郁闷,为什么文革刚刚过去,大家刚刚过了几天好日子,却又要回到二十年前的那个怪圈中去?难道那种极端的思维方式还要一代一代传下去吗?为什么不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非要以一种模式管总呢?

我很想从这个怪圈中挣脱出来,却又身在其中,不由自主。正在此时,一个转机出现了。1978年12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了,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进行战略转移的历史性决策。这个变化是“管总”的变化。改革了,开放了,一切事业和战线,都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接着,1979年中美关系解冻,建立了外交关系。就在这个时候,我那从未见过面的同胞姊姊(她在我出生之前就到美国去留学了),终于在四十年后回国与亲人

团聚了。当她知道有一个弟弟是从事歌剧工作的,便带来了一份礼物:一台录音机,(卡式的,单声道的“砖头”,那是武汉歌舞剧院的第一台卡式录音机);一盘录音带,一面录的是世界十大男高音的歌剧选曲,另一面录的是美国音乐剧《俄克拉荷马!》的全部音乐。当我听了《俄克拉荷马!》的音乐,听了大姊给我讲的故事以后,十分兴奋,觉得美国音乐剧和中国新歌剧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与其在国内陷入那场老课题的新论战,还不如走出去看看,也许,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三,去美国考察西方音乐剧。

1980年3月,在我的大姊的帮助下,我启程去美国进行了整整一年的自费考察。

我是在为自己创作的歌剧《第二次握手》刻好钢板,油印好剧本,而且为作曲配器用的全部总谱纸画好小节线以后,才踏上旅程的。很遗憾,我没能看到《第二次握手》的演出。我在美国收到作曲家冯仲华先生的信,信中说,演出很成功,著名诗人徐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因为我在学生时期学的是俄语,所以到美国后,我首先在哈佛大学语言学校学习英语。这个英语班共16名学生,来自法国、日本、以色列、波兰、匈牙利、伊朗……只有我一个来自中国。上课很有意思,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语言都不通,除了教科书之外,又是比划又是懵又是猜地练习会话,很有趣,倒

也很有效。这个短期速成班的学习,对我的考察学习帮助很大。当然,这还是不够用,我的整个学习考察,都是在我的大姊陪同和帮助下进行的。

我从图书馆借来两厚本音乐剧书籍,其中那本《百老汇音乐剧剧目总汇》(Broadway Musical Show by Show,Stanley Green,作者 斯丹雷〃格林),我用二十天把它啃完。同时,我奔走于波士顿、纽约、华盛顿之间,观摩了28部音乐剧的舞台演出和电影。在波士顿图书馆和我姊姊家所在地贝尔芒特镇图书馆借音乐剧唱片(那时的图书馆,还没有CD、VCD,也没有卡式录音带),用卡式录音带转录了66部音乐剧的音乐。在纽约买了一本《百老汇音乐剧名著选曲100首》(100 hit songs from Broadway greatest musicals,1974,The

Big

Three

Music Corporation,New York,N.Y.)一边看戏,一边啃书;一边听音乐、一边看乐谱;使我对美国音乐剧的发展历史,重要剧目和选曲,逐渐熟悉起来。

从1980年6月开始,我撰写了二十多篇评介文章,陆续在国内艺术刊物上发表,第一次把美国音乐剧系统地介绍到中国。

在动笔撰文之前,我首先必须解决,怎样翻译American Musical.Musical,当时的英汉词典上的解释是:“1,音乐的;2,爱好音乐的;精于音乐的。”是“形容词(adj.)”而在American Musical这个词组中,它显然是个名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曾有拍摄成电影的American Musical传入中国,那时被翻译成“歌

舞片”。八十年代初,也有人把它翻译成“歌舞剧”。但是,我们国家早就有“歌舞剧”这个概念了。我们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黎锦晖先生创作的《小小画家》、《麻雀和小孩》、《葡萄仙子》、《月明之夜》等作品称之为儿童歌舞剧;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们又把《摸花轿》、《刘三姐》、《玩灯人的婚礼》等作品称之为歌舞剧。如果把musical也翻译成“歌舞剧”,一是会与原有的歌舞剧概念相混淆,二是并非每一部musical都有舞蹈,或必须有舞蹈。舞蹈并非每部musical不可缺少的元素,而音乐却是每部musical必备的元素。另外,也还有人把它翻译作“歌舞喜剧”。在American Musical的初创时期,1874年,演出过一部叫《伊凡杰伦》(Evangeline)的作品,它是第一次被称作“音乐喜剧”。在American Musical的发展历史中,的确有许多喜剧色彩浓重的剧目,但是进入成熟期以后,特别是经历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以及随后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百老汇的American Musical,睁开了自己的眼睛,跳出了没有深刻社会意义,一味地歌舞升平、插科打诨的原有模式。从此以后,出现了以《西区故事》(West Side Story)为代表的一批社会悲剧和正剧。根据以上情况,我认为,把 Musical翻译成歌舞剧、音乐喜剧都不准确,把它翻译成“音乐剧”最为贴切。

1980年8月,中国音乐家协会编印的《音乐通讯》第四期,发表了我寄自波士顿的文章“从do-re-mi谈起——美国音乐剧浅介”,在国内刊物上第一次把musical翻译为“音乐剧”。三十

年来,大家已经认同“音乐剧”这个译法了。

作为在国内第一次系统介绍美国音乐剧的文章“从do-re-mi谈起——美国音乐剧浅介”的题目,是有来历和原因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大家第一次看到的内部放映的电影是《音乐之声》。这部电影正是根据美国音乐剧《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拍摄的。之后,主要选曲“do-re-mi”便不胫而走,流传全国。文革刚刚结束,极左思潮尚在,凡是外来的艺术一概会遭到批判,有一位资深音乐家当时就批判这首歌,说它是美国“三十年代美国人唱的不要了的靡靡之音”。当我在美国看了这部音乐剧后,觉得它是一部反法西斯的、爱国主义的好作品,“do-re-mi”这首选曲也丝毫没有“反动内容”,是一首充满智慧、极有情趣的好歌;而且,《音乐之声》并不是三十年代的作品,它首演于1959年。为了给“do-re-mi”这首选曲正名,为了给《音乐之声》正名,我特意选用了这个题目。

顺便插一句,去美国考察应该是双向的,文化交流也应该是双向的,外界对中国的了解太少了,我抓住机会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歌剧。我应哈佛大学音乐系和东方文化系教授卞如兰(赵元任先生的女儿)的邀请,在哈佛大学做了一次中国歌剧讲座,当时中国大陆留学生还很少,来听讲座的台湾留学生非常多,他们提出许多问题,对大陆的歌剧、京剧(他们叫“平剧”)、昆曲等都非常感兴趣,因为时间有限,在他们的要求下,我又受邀请去参加一次台湾留学生的小型座谈会,一谈就是七个小时。两岸隔

开的时间太长了,需要交流的话题太多了,深夜一点多才依依不舍地散会。我还去麻省理工学院做了一次中国歌剧讲座;与美国演员工会、美国戏剧家协会、哥伦比亚大学中美文化交流中心以及美国艺术界人士进行了交流。说来有趣,我在美国见到了许多在中国见不到的中国名人,比如费孝通、曹禺、英若诚、沈从文、艾青、王蒙、卞之琳、冯亦代等,他们在哈佛大学的讲座我都去听了,还和有些学者近距离接触、长时间相处。

1981年3月,我回到中国。年底,我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文革后第一次全国歌剧座谈会。大会组织者给我一个半小时,让我做一个“美国音乐剧考察报告”。我的发言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个半小时的发言不能满足与会者的要求,每天晚上,在我的招待所的房间内,总是挤满了全国各地来的同行,大家畅谈交流,似乎在困惑和迷茫中找到了可供借鉴的模式,兴奋地跃跃欲试。从此,许多艺术团体打开了思路,创作演出了一些和过去模式不尽相同的音乐戏剧作品。从此,中国新歌剧结束了一元化时代,迎来了多元化的新时期。

1984年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歌剧座谈会,期间演出了八部作品,第一部是《白毛女》,第八部是《江姐》。大家心里明白,歌剧界领导的用意是想强调中国歌剧必须遵循的道路。我在会上有一个发言。我说,“我们这一代歌剧工作者是在中国新歌剧传统的养育下,看着演着《白毛女》、《江姐》这些经典剧目长大的。《白毛女》作为中国新歌剧的里程碑,曾经发挥过十分积极的历

史作用,功不可没。老一辈新歌剧艺术家曾领一代风骚,做出过卓越贡献。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我们这些后来者不会忘记。但是,我们的歌剧事业应该随着时代一起发展进步。承认一个时代的结束是痛苦的,承认一个由自己创造的时代结束更是痛苦的,我们不能停留在这样的痛苦中,我们必须奋起去创造一个新的时代。请老一辈歌剧艺术家们放心,中国音乐戏剧的道路将在我们这一代延续下去!”在这次歌剧座谈会上演出的作品中,就有《芳草心》、《蜻蜓》这些音乐剧类型的剧目出现,而且,《芳草心》很快就走遍全国,主题歌“小草”几乎人人会唱。我认为,《芳草心》是第一部获得巨大成功的中国音乐剧作品,“小草”是第一首全国流行的中国音乐剧选曲。

中国音乐剧事业,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迈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

第二篇:西方节日不应该引进中国

西方节日冲击中国传统节日的主要原因

1.政治、经济的原因近现代西方发达的经济一直是中国人追赶和学习的目标,而西方文化必然会伴随着经济的影响进入中国。与此同时,政治的原因也会导致中西文化的冲突。由于长期的封闭与禁锢,中国人对西方节日乃至整个西方文化都知之甚少,一旦国门打开,西方文化蜂拥而至,中国人的好奇、宽容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一向认为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模式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在与中国、前苏联等进行政治、军事竞争的同时,也在极力地吹嘘、推进他们的文化,节日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部分,必然会成为西方文化冲击的首要目标。

2.商业炒作的原因 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火爆与商业的炒作是密不可分的。每年一到圣诞节、情人节,商家的各种广告、宣传活动就会铺天盖地,与西方节日有关的商品、服务都摆到了街面上。在香港,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一些洋节日当天,西餐厅大多会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而内地人对西方节日的商业炒作也并不逊于香港人。

教育、媒体的推波助澜 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突出表现在青年人,尤其是青年学生的身上,在这方面,以青年人作为主要培养、宣传对象的教育和媒体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教育方面来看,主要表现在两点 上:一是英语教育在中国的大众化使得英语国家的文化教育在中国相当普及,一般的青年人。不管是学生还是上班族,都对西方的主要节日有所了解;二是 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对缺乏对受教育者无意中起了误导的作用。很多年轻人只知道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却不知道中国的七夕节、清明节是哪一天;只知道圣诞树、圣诞晚会、玫瑰花和巧克力,却不知道春 节、中秋节究竟有什么文化蕴涵。这些与当前中国的教育思路不能说没有关系。在媒体方面,许多报刊杂志往往大量登载有关西方节日的报道,而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介绍甚少。

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向有着自己的民族特色,比 如,春节的时候,就有舞狮子、划彩船、闹元宵等等娱 乐形式。从排练节目的团结,表演节目的自豪,到观看节目的热闹,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融洽。中秋节的时候,大家聚集在一起赏月拜月,看大戏 等,都能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过西方节日给中国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首先它严重影响了中国传统节日。人们过度地倾向于西方节日,西方节日成为潮流和时尚,人们更加淡忘自己的节日。更严重的是,很多孩子只道圣诞节而不道中秋节。一个国家的节日代表着它的文化底蕴和底蕴,必须把它发扬光大。其次,中国人追逐国外节日会减少外国友人对中国节日的兴趣。有些外国友人被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所吸引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如果中 国人过西方节日的热情远远超过中国传统节日,外国友人就失去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体会不到节日给他们带来的快 乐,他们会很失望,这就会阻碍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做到自己尊重本国文化,发扬本国文化,才能让外国友人尊重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西方节日是西方的,我们去完善传统文化的丰富文化底蕴,大力弘扬中华传统节日,赋予与展现中国传统节日的自身魅力并且使之能够与时代的进步相结,使之成为全世界共同的文化宝藏。节日作为人类文化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其文化心理构成既包含社会心理学层面的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氛围、社会促进及衬会抑制等,也包括作为社会学或文化学层面内在生活周期中反复出现的集中展现、承袭某种文化内涵的特殊的精神、理念、记忆与符号。节日的文化心理存在于个人心理过程中,同时又与普遍存在于一个民族的语言、风俗、神话、艺术、法律等文化现象中的共有现象同质。群体成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复杂而又相对稳定的态度体验,共同体味、分享集体神圣感、集体欢乐、集体激情、集体悲伤、集体追思等。这种社会情感、情绪可以通过节日的形式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情感、情绪的变化与发展。上升到民族情感层面,就集中的体现为民族意识的反映。一个民族对自身归属的一种认同。

我国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 性、甚至是全民性的特点。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在夏商周时期就有 节日的形成,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比如“春节”“元 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还有被现代人遗忘的“寒食节” “重阳节”等。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身的特点。

其实只是追求个性而已,其实西方节日骨子里真正的内涵,比如宗教,我们是无法做更深层次了理解和接受的,西方节日吸引我们的只是它的表面形式,而当这种形式被过分炒作时,我们便更容易厌烦。如果是情人节的浪漫,万圣节的狂欢,感恩节的热闹在几年前会带给我们新鲜感,那么,现在,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已经对这些节日感到无奈何厌烦了。

1.我们是中国人!西方人的节日队我们而言没有实际意义,多数是“凑热闹”。2.宗教理念不同!我们的宗教以佛/道等为主,与西方宗教存在极大差别,而西方的节日大多与宗教有关;不像我们的传统节日,都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宗教色彩并不浓烈!3.大国的自信!我们之所以现在有很多人都愿意过西方人的节日,表明上看是“崇洋媚外”,而分析其实质,是一种没有民族自信力的表现。我们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应该有足够的自信,而且是“大国的自信”!4.警惕“西方文化”的工具!宗教/饮食/娱乐等等,都是西方强国用来向不发达国家实行新的“殖民主义”和“侵略”的强大工具!要想不被西方的文化所征服,我们必须要有所作为,保持和发扬我们的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爱中华,爱我们自己的节日!我们只有自身的“免疫力”提高了,才能减少被“病毒”侵蚀的危险系数!5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即先进性!中华民族有着无比光辉和骄傲的历史文化,创造的奇迹和发明推动了世界的进步和发展!但别忘记了,西方列强对我们民族曾经犯下的罪行:8国联军,拿走了我们多少财宝,但现在他们还厚颜无耻地说什么“替我们保管”在西方国家的大学或博物馆里面,静静向普通百姓述说着曾经的无法抹去的“耻辱”和“侵略史”!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文明、智慧的人民,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尤其是许多传统的节日文化,都积淀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精华。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节日文化,彰显的不仅仅是某时某地的民情风俗,更重要的是它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等传统美德和古朴纯正、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西风东渐,这些传统和文化或渐被遗忘,或日渐式微,或慢慢湮灭,若不及时加以抢救性的继承、弘扬、挖掘和开发,那么,真等到它彻底消亡的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这些炎黄子孙还有何面目去见我们的老祖宗?同时,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中,也将留下难以弥补的缺失和遗憾

中国传统节日的价值内涵

(一)有利于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的养成:中国是一个伦理社会,对家庭伦理非常重视。传统节日里很多 都是增强家庭伦理的习俗,比如春节时要送礼物,一般是晚辈给长辈送上礼物,祝福新年。过节时都要家里年纪最长的长者先动筷子,接下来才到晚辈们动筷子。还有就是清明节,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节日里不仅是家人之间的交流,也是跟亡故祖先对话的机会。在传统节日里,祭祖是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节日不仅是跟世间家人的团圆,其实跟祖先对话的同时也是为了加强人与人的团结。中国人善于借助传统节日开展乡里合作与增强社会团结。在中国现代社会里,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来加强群众的交往,加强社会伦理的培育。

(二)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有着特定的文化功能 1.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式。首先,节日是传承民 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日益趋同,人们对外来文化也采取越来越宽容的态度。对于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周期性出现的传统节日就越发显得重要,传统时常隐藏在 生活的背后,隐藏在人们的思想深处,人们要选择具体特殊的时间将它表现出来,人们通过各种节俗活动,在耳濡目染中自觉理解、接受传统,从而实现传统的保护和传承。

2.传统节日是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民族自信心是维护民族尊严的精神基础,一个民族如果缺乏自信就会在精神迷茫中渐失自己的民族位置。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心中永远的情怀和心结。人们通过传统节日的饮食、节日仪式、节日信仰与传说、节日艺术等能够集中向世人展示民族文化精神和精华。我们在节日中纪念自己的先人,触摸着我们的民族灵魂。传统节日在当代的社会 价值和意义,就在于不断地给我们创造回归文化传统的机会,我们通过回归传统辨识、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树立我们的民族自信心。

3.传统节日是发展民族新文化的基础与凭借。传统节日在历史发展中有着适应社会需要的更新变化的文化创造力。任何民族新文化的创造都离不开既有的历史文化基础。时代在不断前进和发展,旧时传统节日的一些仪式活动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但是其中的文化内核始终不会改变。

4.传统节日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文化源泉。传统节日适应人们定期精神调整的需要,通过祭祀娱乐的节俗进行精神调剂与休闲,以蓄积对未来生产生活心理的正能量。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里,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在生存和生活中确实承受了太多的压力,背负着太多的重担。所以人们需要定期进行放松,传统节日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闲暇空间,紧绷的神经得到暂时的放松,心灵在与祖先对话的过程中得到净化和洗礼,获得一份难得的宁静,传统节日在这里就起到不可替代的过渡和承接作用。在放松过后,对未来的生活重新规划、整装待发。传统节日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人际关系的和谐对于社会的和谐是必不可少的,春节、中秋等节日期间的亲戚之间、邻里之间相互走往和祝福,这样的礼尚往来可以 达到人际关系融洽的目的。这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是一致的。在全球化的当下,传统节日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比如春节,不仅国内民众过,海外华人都在过,而且隆重的程度不亚于国内。传统节日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为炎黄子孙创造归属感。所以,保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来促进各民族的感情、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推动国家的发展是必然需要。

5.中国传统节日历史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就必然落后;而失去了民族文化固有的血脉,国家 和民族就没有了根基。实际上,只有加强民族文化,这个国家、这个 民族才会走得更远。我们要维护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安全,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不至于在经济全球化中被冷落和漠视。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自己的民族独立性,通过加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和传承来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第三篇:西方音乐剧对中国音乐剧的影响

西方音乐剧对中国音乐剧的影响

背景:

日期:2011-4-26 销售价格:100元 论文属性:本科毕业论文

作者:无忧论文网

论文编号:lw***574 论文地区:中国

编辑:ANTER

点击次数:339

论文字数:8303 论文语种:中文

关键词:中西 音乐剧 影响 差异 发展

西方音乐剧对中国音乐剧的影响

文摘:传统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音乐剧特征上的明显差异,因此对西方音乐剧论文代写对中国音乐剧的影响进行分析,有助于辨别和把握两者相异的文化内涵和发展脉络,进而对中国音乐剧本土化发展的意义及价值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关键词:中西;音乐剧;影响;差异;发展

引言

音乐剧作为一种独立于舞台的音乐戏剧形式,经历了百年来的发展后,已经成为了活跃于二十世纪世界艺术舞台上最重要的舞台音乐形式之一。它凭借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及自身巨大的亲和力,赢得了大众的青睐和喜爱。它是从美国发展兴起的,之后在英国成为现代音乐剧的摇篮,并开创了音乐剧的新纪元。那么,西方音乐剧对中国音乐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中国音乐剧今后要走向何方呢?

一、音乐剧的定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里注明:音乐喜剧,又名音乐剧。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由喜歌剧及小歌剧演变而成。它熔戏剧、音乐、歌舞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及喜剧色彩,音乐通俗易解。最早的一部作品,是英国S•琼斯的 快乐少女》(1893)。音乐喜剧盛行于纽约的百老汇,故又称百老汇音乐剧或美国歌舞剧。其内容偏重于幽默风趣及谈情说爱,音乐轻松愉快,如J•克思作曲的《戏船》、G•格什温的《波吉与贝丝》、R•罗杰斯的《音乐之声》。

《外国音乐词典》则写道:音乐喜剧(MusicalComedy),美国(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英国)的一种相当于轻歌剧的体裁,流行于19世纪末2O世纪初,音乐中缀以说白。国外的权威音乐词典,如《新格罗夫美国音乐辞典》认为,音乐剧(Musica1)是一种流行的音乐剧院剧(Musical Theater)形式,由一些音乐成分结合成一个戏剧性的框架整体。在2O世纪初演变为一种独特风格,成为美国流行音乐戏剧的主要形式。

由以上各定义,不难看出,音乐剧事实上就是以戏剧(尤其是剧本)为基本,以音乐为灵魂;以舞蹈为重要表现手段,通过音乐、舞蹈、戏剧三大元素的整合来讲述故事、刻画人物表达概念的表演艺术和娱乐产品。

二、音乐剧的特征

音乐剧既要用有艺术感染力的音乐表现剧情,又要以通俗化的表现方式呈现给缺乏古典音乐修养的现代听众。这就使得音乐剧具有如下特征:

1、戏剧性。音乐剧以戏剧为基本形式,以音乐为灵魂,以舞蹈为重要手段,通过这三大元素的整合来讲述故事、刻画人物、传达概念,带有表演艺术的娱乐性,是一个集上述艺术表演形式于一身的现代舞台剧。为了表现舞台故事而创作的有关音乐,常常综合了多种形式、多种风格,特别是常常把歌剧、轻歌剧和爵士乐融为一体。与歌剧使用美声唱法不同,音乐剧是真声演唱,有宽广的情感表现空间。音乐剧与大歌剧相比较,大歌剧受完整音乐形式的制约,而音乐剧更多具有戏剧形式的优势,冲突尖锐复杂,悬念此起彼伏,高潮迭起,紧紧围绕剧情的发展强化戏剧张力,节奏紧凑。对演员特别强调角色性格的塑造,唱中有说,说中有唱,表演、说白、形体动作都从“ 戏”出发,从人物出发。

一部音乐剧由不少歌曲连接起来,观众每一秒钟都提着紧张的情绪。一首首歌曲的展现,使观众沉浸在情感的海洋中,音乐剧的歌曲也得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现代性。在音乐方面,音乐剧不再坚持美声唱法,而求最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所以,早期有爵士乐为主的音乐剧,后来有摇滚乐的音乐剧,有乡村音乐的音乐剧,风格呈现出现代性。

3、多元性。音乐剧的音乐风格不拘一格,不受任何公式化模式化的束缚,作曲风格有爵士、摇滚、乡村音乐、迪斯科、灵魂乐,也有大混合式的作曲,例如((猫》中韦伯尝试了许多不同的风格,乡村、踢踏舞、歌剧、流行,甚至还有赞美诗的成分。在配器上,有一段苏格兰风笛的两次插入特别出彩。而在《巴黎圣母院》中,更是能不断听到吉他的声音,为整部剧渲染了浪漫的气氛。、国际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强,音乐剧中的音乐也比以往更具备了国际性。许多作品不仅在对过

四、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对音乐剧的影响 4.1 我国文化传统特征对音乐剧的影响 人与自然的和谐

4.2 西方文化的特性对西方对音乐剧的影响 西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 [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重颜.音乐剧的中国化.今日中国:中文版.2006.5 [3]张晓农.论文网 中国古代声乐艺术[M].北京:中华书局,2003.7 [4]刘洁.西方音乐剧研究综述.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6.4 [5]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6]石惟正.是分道扬镳还是殊途同归?[J].人民音乐,2003(9). [7]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第四篇:西方经典音乐剧赏析

西方经典音乐剧赏析

在这学期的西方经典音乐剧课程里,我们学习观看了很多部世界世界名剧。有《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等。在老师对这些戏剧的讲解后,使我对西方戏剧产生了兴趣,我们在不知觉间已经与音乐剧亲密接触了整整一个学期。从一开始的仅仅听过《猫》和《歌剧魅影》的懵懂无知,到现在对于音乐剧有了些更深入的了解,越是了解越发喜爱,西方音乐剧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以前从未深入涉猎,基本不曾了解的美妙世界。

《悲惨世界》的音乐整体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富有史诗般的色彩。人物性格鲜明,剧中不同人物的演唱曲调总有不同的音乐主题性,来突显出人物的不同性格与各自的命运。唱段刚开始,是芳汀的主题。芳婷的“我曾有梦”,她的梦是美好的,然而现实却是残酷无情的。而当芳婷即将死去,向冉阿让托孤时两人的对唱也让人不禁心痛。她不愿死去,更不愿让珂塞特孤苦伶仃。当她唱到“告诉珂 塞特我爱她,我会在醒来后看见她”时带着哭腔,仅这一句,就将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位母亲临终前的不舍和恳求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不心碎都难!芳汀主题概括而言,就是被爱遗弃、渴望爱、为爱牺牲、将爱交讬。

在《悲惨世界》中,每一个人物都有一种性格,这种性格可以用音乐表现出来。冉阿让经过苦难磨练而对上帝的深沉敬仰,芳婷的纯洁与软弱,沙威的威严与冷酷。这些性格分别用不同的主题旋律表现出来以后,显得格外鲜明。

以前有朋友曾经讨论过音乐与语言的问题,实际上,我认为,音乐不是不可言说,像音乐剧《悲惨世界》这样,把音乐语言化,不仅使语言的魅力大增,也使音乐变得更加容易理解。毕竟,音乐并非为了音乐本身,而是为其表达的内容。单单旋律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如果这个旋律打动了某一根心弦,那便是它的意义所在。在音乐的国度里,没有国家的界限,没有民族的差异,更没有语言的障碍,这是一种心灵的融合,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体现吧。一部好的作品,必定有其出色的艺术功底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的,而《悲惨世界》则同时兼备了这两点。不可否认,《悲惨世界》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世界名剧。

我最喜欢的就是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歌剧魅影》,不仅给我以视觉的冲击,而且结构和音乐也给我记到的震撼和感动!

《歌剧魅影》的结尾处给我留有一个疑问,刚开始看到魅影从镜子中走后,我觉得魅影应该是死了,因为他不曾接触过这个世界,他除了歌剧院哪里都没去过,无法生活,可最后回到现实,墓碑前的花,那是克莉斯汀和魅影“信物”除了魅影不会是别人,真的挺让人迷惑的;再就是克莉斯汀到底爱没爱过魅影,劳尔把音乐盒放到克莉斯汀墓碑前,说明这对她很重要,但同时那又是魅影心爱的东西,给人一个可以想象的空间,让大家有不同的感受。天生的丑陋和残酷的现实使得魅影变得冷漠无情,用暴力来反抗这个世界,但其实他也渴望被大家接受、认可,在最后克莉斯汀对魅影说“你不是孤单一人”就是很好的说明了魅影内心的恐惧,其实也就是说当时人们以貌取人,歧视他人的一种社会风气,不论他是否才华出众,但同时也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不要悲观,要积极面对,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要事事激进,学会安慰、鼓励自己。对于我这样学音乐表演专业的来说,音乐剧给我的视觉冲击很强烈,我喜欢那种场面,佩服演员的唱功、表现力,有时那种华丽的场面、动人的故事,真的是会让我回味很长时间。其实仔细看来很多音乐剧中都极其注重舞蹈的表现,大多都运用芭蕾舞、现代舞,用舞蹈的形式来展现人物的内心想法,不再仅仅用歌唱的形式。用芭蕾舞展现音乐剧的时候,往往都是那种皇家贵族的场面,给人高贵、典雅的视觉;用现代舞是,多用来展现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内心,动作较为自由、夸张。随着舞蹈的深入发展,音乐剧中更多的加入群舞场面,来烘托当时的社会场景,音乐与舞蹈的融合在逐步完整化。

在上这门课之前,我以为音乐剧和歌剧只是叫法不一样,现在才知道原来两只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音乐剧和歌剧都是当今世界上影响力都很大的戏剧样式。它们之间虽然是相对独立,但又可以看两者之间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种联系 歌剧产生于17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最早的歌剧是以古希腊神话传说故事为题材,在表现形式上比较简陋。18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之后终于相对定型为正歌剧,19世纪是歌剧最丰硕的收获时代,当今歌剧舞台上的名剧大多出现于这一时期。我国权威工具书《辞海》,在“ 歌剧”词采释义中说“:综合音乐、戏剧、诗歌、舞 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音乐戏剧形式有正歌剧、喜歌剧、大歌剧、轻歌剧、乐剧、音乐剧等类型。” 音乐剧这种诞生于20世纪的大众艺术形式,具有高度的艺术综合性、通俗性、娱乐性、多元性、灵活性、现代性和商业操作性等特征。舞台呈现形式的通俗和完美,给予当代观众全方位的审美体验和愉悦,越来越受到全世界观众的欢迎和戏剧艺术家的青睐,成为20世纪最重要、发展最快的文化成果。

音乐剧与歌剧两者之间存在某些相同点。首先,从综合成分来剖析:歌剧与音乐剧都是戏剧与音乐的结合,同时容纳了文学、诗歌、戏剧、音乐、舞蹈、舞台美术等其他成分。它们在音乐上很丰富,包含了声乐、器乐,声乐中又包含了独唱、重唱、合唱等形式。尤其是音乐剧,它把传统歌剧、轻歌剧以及近代的流行音乐整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现代都市气息。其次,从音乐剧多元化的发展源流来追溯:早期的音乐剧确实是从欧洲古典歌剧中吸取了大量的艺术养分,从中借鉴了它的情节、独特的展开方式以及音乐的喜剧风格与创作手法等等。不可否认,音乐剧在很多方面都与歌剧存在着某种关系,但它又因独立的艺术品位和个性而区别于歌剧,尤其是传统歌剧。两者之间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说歌剧具有典雅性,音乐剧则具有世俗性。歌剧一向追求高贵、华丽、壮观、严肃、厚重的艺术品格,所以歌剧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以前大多在宫廷表演,属于“贵族化”的艺术。现在歌剧一般也是在有权威的华丽的剧院演出,观众着装要特别讲究。音乐剧则以现代、通俗、灵活、新颖、精美为追求目标,既强调艺术性又强调商业性。它的观众主要都是都市市民,属于“平民化”、“大众化”的艺术。音乐剧一般都是在百老汇或伦敦西区的商业剧院上演,观赏音乐剧是都市市民一种休闲方式,这与观看歌剧有所不同。音乐剧紧跟时代潮流,引导着时代时尚和流行风潮,灵活吸收各种艺术元素,不断推陈出新,从而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综观音乐剧与歌剧,两者虽然存在异同,但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其中所包含的艺术魅力。

在选修这门西方经典音乐剧课之前,对音乐剧的认识可以说只是表面的,就只知道音乐剧是在舞台上的,看过的少之又少。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让我对音乐剧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每次上完课都好想把一节课讲的那部完整的看完,总觉得意犹未尽。现在闲暇的时候喜欢上上网搜音乐剧看了,不再是电影电视剧的看了;没事喜欢听听那些音乐剧的音乐,不再只是流行歌曲了。

我想音乐剧带给我们不会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多的是给我们以心灵的触动,让我们得到的远不止是音乐、舞蹈上的,最重要的是让我们了解到了不同领域的不同知识,对我们的成长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

以前练琴真的是单纯性的把技术拉好,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与感情去演绎,现在我觉得每一个曲子都是一个故事,都有生命,每一部作品都应该让人有震撼的感觉,就像音乐剧一样,应该把这首曲子所想表达的带给试听的人,让他们也真真切切能感受得到相同的感情,音乐剧真的给我触动很大,对我以后对音乐与演奏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帮助。

第五篇:西方音乐剧论文

歌唱艺术欣赏及技法

山东大学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袁梦 学号:201100030148 音乐剧中永恒不变的主题——爱情

前言:

首先感谢老师这一学期的教学,让我进一步更好的探索了音乐的奇妙,知道了各式各样的音乐类型,欣赏了许多著名的音乐作品,知道了许多音乐家的生平。然而命运是一条不可预知的道路,没有人知道它将去往何方,通往何处。就像现在,我们已经接触各式各样的音乐一个学期了,其中音乐剧尤其让我感兴趣。从一开始的仅仅听过《猫》和《歌剧魅影》的懵懂无知,到现在对于音乐剧有了些更深入的了解,越是了解,就越发喜爱。在欣赏过一部部音乐剧之后,我发现了一个特点,那就是,几乎每一部音乐剧里都会或多或少的涉及到爱情的成分。从完美的爱情,到绝望的爱情;从两情相悦,到单方面爱恋;从奔放的爱恋,到遗憾的爱恋„„不胜枚举。西方音乐剧把我带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以前从未深入涉猎,基本不曾了解的美妙世界。以下就是我对于音乐剧里的爱情一点总结性的理解。一.《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又可译为:歌声魅影、剧院魅影和歌剧院的幽灵

(一)有关这部音乐剧:

1、改编自加斯通*勒鲁的原著《歌剧幽灵》。作曲:安德鲁*劳一德*韦伯1986年首演,1988年时获得7项Tony奖,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一部音乐剧之一。2、1986年在伦敦首演时有麦克尔克劳福德和莎拉布莱曼分别担任男女主角,而至今全球已有16个版本。

3.歌剧魅影可以说是一部折射着后现代魅力的剧作,首先它成功的改编了盖斯东·勒鲁(Gaston Leroux,1868-1927)的原作小说,既保留了原作的风格又使之更适合舞台演出,提升了作品的可看性,其次,巧妙的戏中戏令观众徘徊于现实与虚幻之间。尤其是追逐幽灵的那一场戏,整个剧院,台上台下、四面八方响起了幽灵的声音,使观众置身其中,因为那句“我在这里”似乎就在他们的身边,就在隔壁的包厢,而那幕吊灯突然坠落的戏也着实令气氛紧张刺激到极点,前排观众的惊叫与台上演员的呼声连成一片,在这方面,舞台设计玛莉亚·布琼森自然功不可没。

4、在全剧中,一首“All I Ask of You”的旋律反复出现,罗尔与幽灵对这首歌的不同演绎表现了他们各自对于女主角克莉丝汀不同的爱情,最后这一主题在管弦乐中浮现,显示了爱情最终战胜了悲剧。

(二)关于这部音乐剧里的爱情: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什么是爱?没有人能够说的清楚。如果说两情相悦才是幸福,那么和劳尔相比,魅影对于克里斯汀的照顾是不是就变成无谓而悲壮的自我牺牲了呢?太多关怀,变成宠爱;太多宠爱,让人依赖;太多依赖,幻化成爱;而爱,一旦离开,恋恋不舍的汹涌思念,会纠缠着人积累成痴。于是,被爱,变成悲哀;被爱,变成伤害。魅影对于克里斯汀的宠爱和照顾有目共睹,但是,爱到成痴,恋至癫狂,爱情成了纠缠人心的可怕情绪,变成了不可理喻的强烈占有的欲望,甚至搭进众多的光阴和生命,只为一己的利益,这又岂不是太自私?

魅影,一个天生的王者,一个少有的天才,将自己全部的心血与热情倾注到了克里斯汀——这样一个在他看来是所有理性(对音乐的热爱)和非理性(对爱的痴狂)的令整个巴黎倾倒的女子身上。这种行为既可敬,又可悲。可敬的是,他为自己所信仰的东西找到了一个真正值得信赖的依靠点,但同时又很可悲的是,这个他认为十分可靠的依靠点竟然背叛了他:当克里斯汀和劳尔在歌剧院的楼顶上海誓山盟的时候,魅影的心碎了,他感觉到的是被抛弃的绝望,向着天空凄厉地呼喊,似乎也不能减轻他内心的伤痛,命运,已然如此。

魅影的复仇,是不够彻底的,这也许源自于那原本就不残忍的心灵,他所渴望的,只是被世人所接受,所尊重,所包容,而这一点,克里斯汀做到了。她不在乎他的容貌,为他的声音和才能所倾倒,以至于让她能够在最后的时候,给他那样深情的一吻。这时候的魅影,该是十分幸福的吧。暂时忘却童年那些悲惨的经历,抛弃下自卑的人格,用自己的真心去倾诉爱恋,去渴求温暖,最终从一次次的伤害中获得成长,获得常人难以体味的幸福。

给与克里斯汀力量的人,从始至终就并非魅影一人。可以说,魅影所给与的是歌唱上的能量,但是,劳尔所给予的却是真正能够舍弃生命的爱情。看似脆弱的劳尔,宁肯被魅影吊死在地下,也不愿放弃对克里斯汀的守护,正是伟大的爱的力量给了他勇气,对爱的执着的追求,给这个脆弱的人带来了巨大的勇气,促使他忘记一切恐惧,勇敢地去面对,去挑战。也正是这种爆发的执着震撼了魅影,让他能够心甘情愿地选择离开,选择告别。

魅影和劳尔给予克里斯汀的感情,已经不能仅仅看做是两个男子对于同一个女子的爱恋了,因为这场爱恋太过震撼,太过薄软,一触即破,以致灰飞烟灭。转身隐匿的魅影着实令人心疼,拍卖会现场垂垂老矣的劳尔又让人感叹时光飞逝。当看到那个最后来到蜿蜒曲折的地下室的女孩举起魅影留下的面具,仔细端详、定格的时候,就会感到一种无法言语的感动从心而生,一种心醉的魅力喷涌而出,荡气回肠。

(三)相关曲目: PROLOGUE OVERTURE-HANNIBAL THINK OF ME ANGEL OF MUSIC LITTLE LOTTE-THE MIRROR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THE MUSIC OF THE NIGHT MAGICAL LASSO I REMEMBER-STRANGER THEN YOU DREAMT IT NOTES-PRIMA DONNA POOR FOOL-HE MAKES ME LAUGH-IL MUTO WHY HAVE YOU BROUGHT ME HERE-RAOUL I'VE BEEN THERE ALL I ASK OF YOU ALL I ASK OF YOU(REPRISE)MASQUERADE-WHY SO SILENT MADAME GIRY'S TALE-THE FAIR GROUND JOURNEY TO THE CEMETERY WISHING YOU WERE SOMEHOW HERE AGAIN WANDERING CHILD THE SWORD FIGHT WE HAVE ALL BEEN BLIND DON JUAN THE POINT OF NO RETURN-CHANDELIER CRASH DOWN ONCE MORE-TRACK DOWN THIS MURDERER 25 LEARN TO BE LONELY 二.《奥克兰荷马》(Oklahoma)

(一)有关这部音乐剧:

改编自Lynn Riggs1931年舞台剧作Green grows the Lilacs,Oklahoma!,是美国音乐剧史上公认的革命性作品之一,原本剧场公会中意的是已成功合作Jumbo、《酒绿花红》(Pal Joey)等剧的大家,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dgers)和洛伦兹·哈特((Lorenz Hart)再创佳绩,但哈特因醉酒重病,却意外促成了理查,罗杰斯和奥斯卡*魔曼斯坦二世合作,开创了其雄霸百老汇近20年的音乐剧黄金时期。本剧探讨深刻戏剧题材,使音乐剧不再是只有浅薄易朗朗上口的旋律加上妙龄女子们踢踢腿,间或穿插笑料的娱乐,除了在心理描写方面有深入笔墨,也涉及男女平等等议题。汉麽斯坦特意写出平民性质十足的通俗歌词,果然活灵活现地呈现了二十世纪初美国印第安占里区的风貌。

(二)关于这部音乐剧里的爱情:

可以说,这是一部围绕四个男人和两个女人之间的爱情纠葛而展开的音乐剧。在剧中,柯利和劳瑞互相爱恋,但是又都不好意思讲出口,所以在音乐剧的前半部分就可见二人甜蜜的斗嘴和不甘示弱的嬉闹。劳瑞是一个标榜男女平等的新时代女性,所以从她的行为之中处处可见这种理念的作用,她虽然很渴望与柯利一起去参加舞会,但是却迟迟不肯答应柯利的旁敲侧击的邀请。然而爱情本身就是不平等的,当面对身体强壮可怖的农场劳工查理的穷追猛射时,劳瑞就不得不答应与他一起去参加舞会,虽然心里是百般的不愿意。当在舞会现场查理向劳瑞邀舞并欲强吻她时,内心的天平终于完完全全的倒向了柯利那里,面对着强悍的查理,劳瑞最终选择奔向柯利以寻求安稳的抚慰。两人历经重重磨难,终于能够得以结婚并幸福的生活。

而另一方面,剧中的另外一对主人公则显得活泼许多。傻小伙威尔为了得到心爱的女子——小安妮的法官父亲的认可,去到了城市,来赚取安妮父亲所要求的50美元。在那里,他感觉到的是和乡村里完全不同的现代气息,也看到了一些难于启齿的色情事物。但尽管这样,威尔心心念念想着的还是他在村子里的小安妮,并为了赢取她而努力着。终于赚到了一些钱,为了让安妮高兴,他买了些礼物,谁知安妮的刻板父亲坚持要50美元现金,而另一方面,调皮的安妮禁不住诱惑,和卖货郎阿里纠缠在了一起。两人的爱情一时陷入了困境。但爱的力量如此伟大,卖货郎看似喜欢安妮,实际上只是在戏弄她,这样的感情怎能与威尔给安妮的爱情相比?于是在最后的舞会上,历经重重考验的两人终于能得以在一起了。在两人的对唱中,有一句令人印象深刻,那就是“两者各半的爱情行不通!”这是一句多么深刻的话语!在爱情里面,只有双方都全身心的投入,方能修得正果,如果两人都不够用心,换来的只是悲哀的结局。好在威尔和安妮两人尽早认识到了这一点,也成就了他们奥克兰荷马式的经典爱情。在剧中,强悍的查理让人感觉又可怜又可恨;柯利和劳瑞的感情让人神往;调皮的小安妮时常让人捧腹大笑,又不得不为那个傻傻的威尔捏一把汗„„就是这样几个活泼朝气的年轻人的爱情纠葛,构成了这一部经典的音乐剧。

(三)相关曲目: 第一幕 Overture Oh, What A Beautiful Morning The Surrey With the Fringe On Top Kansas City I Cain't Say No Many A New Day It's A Scandal!It's An Outrage!People Will Say We're In Love Pore Jud Is Daid Lonely Room Out of My Dreams 第二幕

The Farmer and the Cowman All Err Nothin' Oklahoma Finale 结语:

音乐剧难免与男女之爱有关,如果将音乐剧中男女主人公从相识到相爱的片段集锦成影碟或是“转译”成文字,那对于爱好追逐异性的人士来说一定能触类旁通。许多音乐剧的梗概已经很模糊了,但是剧中男女之间获得默契或得爱的勇气的一系列动作和眼神依然清晰。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段爱情似乎都会把我的心上弦轻轻拨动,唤起久未有的爱意:音乐剧中爱情的极限震撼莫过《歌剧魅影》,爱情无价,凡人难逃,看似简单的爱情却充满着动人心魄的气势,伟大的爱情可歌可泣,似乎所有的忠贞爱情都只有这一种选择,爱是他灵魂深处最纯净的世界,也是他生命存在的意义。又好像《奥克兰荷马》中的柯利与芳瑞,他们在对方眼里能找到的全部世界全是爱情,他们认为,思念让爱情残缺、生命孤独,他们认为,爱情一旦消失,幸福也就过去了。抑或百老汇音乐剧《我爱你》,青春可以告终,然而有爱存在却生命消失时,爱却仍旧永远不会改变,永远如水晶般透明、坚固,尽管在死神的魅惑下我们和剧中人一样都有些许的无奈,但相信美好爱情在另一个世界里一定会继续再延续,《国王与我》让我知道其实我什么也不懂,有时候爱或是喜欢一个人只是命中注定,在我看来,缘分的确是很重要。可是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又怎么知道谁才是自己的缘分,只有不断地去争取,去尝试,才能知道哪个是。就像说的王子和青蛙,你只有吻了,才知道他是不是王子。《音乐之声》一度让我向往简单快乐的感觉,陪伴一生,即使随时间的流逝,我们省略了所有的语言,但是那一种无言,就是相濡一生的默契,就是天地间最强烈的温柔,有一份简单的爱情真好„„感人至深的爱情给世人留下了对现实世界的遗憾,同样,也因为这样的爱展现了人类生命中最美的世界„„

下载把西方音乐剧引进中国的前前后后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把西方音乐剧引进中国的前前后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音乐剧浅谈

    中国音乐剧浅谈摘要:音乐剧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它是一件舶来品,而目前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个人修养提升,美国的文化入侵仍在进行,那么在不久的将来,西方音乐剧是否会在潜移默化中......

    西方音乐剧论文(优秀范文五篇)

    《西方经典音乐剧欣赏》课程结业论文 题目: 学院:经济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国贸1402 学 号:1404080405 姓名:贾元韬 组别:第一组 成绩: 授课教师:何 悦 二○一五 年十二......

    音乐鉴赏之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

    音乐鉴赏之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 对于音乐的理解,自己想最先表达的,是那些常态的生活状况中零零星星的感性体验。 比如自己喜欢在天气好的时候,无论骑车还是漫步校园,都带上耳......

    引进西方节日辩论材料[5篇材料]

    材料 中国人重视外国节日多于传统节日 还有一个 反方可能会说大部分外国节日是宗教节日 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精萃、民族灵魂的外现。一个民族的......

    我眼中的西方音乐剧——期末小论文

    2012年辅修课程音乐剧欣赏期末论文 我眼中的西方音乐剧记得第一次看音乐剧,是在高中的时候,同桌上课的时候抱着MP3抹泪,跟她聊起才发现她看的是《茶花女》 ,其实对于《茶花女》......

    把辩论赛引进历史课堂5篇

    摘 要:把辩论赛引进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是我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生能力所尝试进行的教学改革实验。初步尝试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后来,经过不懈的努力,从......

    中国音乐剧行走在路上

    中国音乐剧行走在路上 曹玲娟 2012-12-30 21:34:09 来源:人民日报 12月21日,北京历史上最寒冷的周末因为一群“猫”而格外红火热闹——世纪剧院正在上演经典音乐剧《猫》的中......

    把科技引进金水校园(推荐5篇)

    把科技引进金水校园 努力提升教育理念,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丰富示范内涵,广泛开展科技活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科技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多形式、多渠道地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