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健康发展的影响与优化建议研究

时间:2019-05-15 10:39: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健康发展的影响与优化建议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健康发展的影响与优化建议研究》。

第一篇: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健康发展的影响与优化建议研究

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健康发展的影响与优化建议研究

摘要:企业的发展与生存,都需要良好的内部控制作为支撑。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需要企业各个部门共同参与,这就需要企业具备良好的管理模式。本文主要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几条优化建议。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者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健康发展;优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1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越来越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也就相比往常更加的激烈、要求更高,企业想要长期健康发展,就必须先将自我管理好,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能够让企业在如此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得到更加强大的竞争力,进而使企业更好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当前企业中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因素

1.内部组织构架混乱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想要健康发展,企业内部必须有良好的支撑,具体来说,就是企业内部具备合理的组织结构[1]。这需要体现在每一个企业成员当中,股东、董事、经历、管理人员、基层等。一个健康的企业,都有着一个旁边且复杂的组织结构网,很容易出现一个人身兼数职,责任不清等情况。例如,股东的亲系在企业当中担任董事、董事长的同时还担任总、总经理的职位,这样一来,企业当中所有的重要员工都可以因为董事长提拔而成功担任,一旦出现比较重要的选择时,任何重要事项都由董事长一个人来决策,一旦决策有问题,则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利益损害。

2.淡薄的风险管理意识

因企业的内部控制组织混乱,则往往会出现高管“独裁”的现象[2]。对此,高管就很难受到监督、约束、制约等,任何一件事情都是由一个人直接决定,其他有着选择权的人都选择“跟风”。企业的经营包含一线的产品生产、产品的销售和企业的内部控制。一般情况懂得生产的人不一定清楚销售的事情,但是懂得销售的事情可能并不会管理,如果这些让一个人来“独裁”,在会议上一人决定,其余人选择跟风,没有对事件进行深度的解剖,没有对事件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对风险预防和风险应对的意识淡薄,认为意外事件不会发生,但是事实上,许多企业的失败、破产、倒闭都是因为这些最初“认为”,所以企业管理层一定要提高风险意识。

3.内部审查无效

现如今的有些企业,并没有企业的内部审核;有些企业设置了审核部门,但是也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一个分支部分,没有实际的作用,只是形式而已,无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任何问题只要有争议,都听从财务部门,但是财务部门的管理又往往听从“独裁”的指挥者。这样的内部审核部门普遍都是财务人员进行监管,审核部门并没有真正的独立权,也无法真正的发挥监管作用,这样的内部审核部门一般都只是给联查中需要的纸质报告出具无实际意义的证明而已。至于其他部门,都更加的愿意听从领导的指挥,再加上部门、人数众多,日常的工作内容繁多,所以当遇到这种情况的事情大多都已经习惯,觉得一切安好。但是这种做法会给企业带来非常巨大的隐患,如果决策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企业内部的经济出现瘫痪,企业内部责任划分混乱等。

三、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1.收入支出的内部控制

企业的内部控制相关部门需要对企业内部所有部门的收入、支出工作进行管理,其中含有收入支出批准,维持资金平衡等,最终目的是将企业的资金高效、安全的在企业内部流动。想要将收入支出的合理的控制,需要在控制之前在监管的情况下建立一个独立的账户,在有局部资金出现沉淀问题的时候,要解析资金在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将源头进行疏通,将影响企业能够利用的活动资金运用于沉淀环节中,进而改善沉淀问题。利用这种方法来提高企业内部的控制,提高资金的流动效率。

2.拨动储备金内控管理模式

在实行收入支出内控的同时,拨动储备金的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把规定的金额拨给相应的部门,以此来维护每个部门的正常工作、运行,体现收入支出的内部控制效果。除此之外,任何一个部门在业务完成之后,需要将相关的发票、收据等一系列能够证明公共所用资金的凭证上报给财务部门。储备备用金是对统收统支内部控制辅助策略,除了所有的费用报销需要财务部进行审理之外,在金额较小的情况下,某些部门的主管直接进行公费报销,此报销需要有一定金额的范围,不得让部门主管的权力过大,与此同时还需加强对部门主管的职业素养高要求。

3.存贷款的内控管理模式

任何一个企业都会存在存款、贷款的时候,这个时候利用内控管理模式,主要体现在存款时,要考虑存款的利息收入等多条件进行选择[3]。贷款相对于存款比较繁琐,贷款需要对多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例如企业的信用、信用贷快的金额额度、报警期限和对应的还贷催收时间等。企业所相关的贷款和业务的扩张是有很紧密的关系的。在企业提出内控资金的要求之后,内部控制部门就需要全方位的对企业进行分析,当前所拥有的资金和贷款之后能否正常运行业务等方面。如果发现资金有短缺现象,则需要预先做好贷款准备。银行和企业的贷款主要前提是考虑企业的信用度,依据信用度来选择是否贷款和所贷款的额度大小,企业的内控管理工作并不知识单纯的预测企业贷款金额,还需要权衡多个方面,比如企业自身的信用度,企业内部的收支能力。在贷款还款日期等信息上的权衡和贷款的催款等,企业内控计划中都需要做好准备,要将每一个贷款细节都做到,全力保证资金的灵活度和积极性,进而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一个“健全”的企业都需要拥有一个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定制出一条符合自身企业的内控管理管理模式的统筹运行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的,能够给企业的各个方面打下殷实基础,比如企业价值的判断、企业经营的持续、企业生产的扩大,同时规避资源短缺对企业发展来带的障碍性影响。合理的企业内部控制能够帮助企业健康的发展,让企业达到最终理想,获得更大收益。

参考文献:

[1]杨红.企业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32(20):88-89.[2]孙登雷.ERP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浅探[J].财会通讯,2014,12(05):12-13.[3]吕弈瑜.基于关键点控制法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2012,3(13):18-20.

第二篇: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企业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大。为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管理水平以及防御风险的能力,以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及公众利益,必须要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严格按照这一规范的内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

一、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从实践来看,国内外很多曾经显赫一时的大企业、大公司的破产无不与内部控制有一定的关系,比如美国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桑恩柏格房贷公司的以及国内的一些公司相继破产,这些公司的破产无不折射出内控起因及外部环境规范监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企业实施内部控制,主要是为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规范管理行为,堵住管理漏洞,也即提高企业效益。对于企业来说,有的企业现在对内控的态度就是不得已而为之,反正国家有要求,满足外部监管要求大于内部需求,所以才会出现两张皮现象。内控,如果企业内部没有真的想提高管理,再怎么控都是空的。从实践来看,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完善和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主要是由当前企业内部控制的客观条件决定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而且企业中的职员对内部控制所起到的作用认识明显不够或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虽然企业制定了适量的控制机制,但由于和企业的实践经营状况相差太大,执行力度不够,因此导致控制制度和执行管理 “两层皮”,根本起不到作用;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对象而言,对企业控制风险的防范及运行效果的管理并不理想,所以要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以改变现状。

其次,完善和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是由企业法人结构决定的。如果企业法人结构不健全,则部门权责就会非常的模糊,激励和约束机制也不到位,部分企业总经理或者董事长之职由一人承担,决策和监督就会混在一起。实践中我们还发现,部分企业董事会掌握在少数的内部人手中,几乎失去了作用和存在的价值。面对以上问题,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势在必行。

再次,完善和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是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建立的根本要求。目前来看,产权清晰、政企分开、权责分明以及管理科学,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对重大问题的决策或主要财产的处理等,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作保障;对重大业务、大额资金借贷以及投资融资等活动,也要有制度的约束,以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企业强化内部控制的关注内容

在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形成两张皮,应当立足企业实际情况,与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模式相结合,重点关注高风险领域,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劳务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机械设备管理、安全质量管理、战略管理、海外经营、项目管理等,并定期对企业所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将公司层面风险和业务层面风险与流程对应起来,找出关键控制,采取措施。比如人力资源管理过程 中,对于企业而言,应当重视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首先是人才的匮乏与短期缺乏,不仅难以吸收先进的人才,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现有人员的大量流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才机制的引进及其发展平台机制不够完善,人员结构安排不合理,导致企业出现大量的人才流失等现象。随着人才市场竞争的加大,人员流动性的增强,企业面临关键岗位人员流 失的风险以及后备人员不足的风险;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高技 能、专业技术或管理人才不足,影响业务的持续发展;其次,企业在劳动报酬与福利待遇方面也缺乏重视,尤其是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以致于无章可循,无序状态下的管理机制严重影响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再次,企业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资金问题,应收账款出现坏账,企业对外投资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合同风险。企业投资信息收集不完整,未能充分考虑投资对象的潜在风险,或从事不擅长领域的投资,造成难以承受的投资损失;投资退出方案不够合理完善,导致公司不能及时止损。以上问题的存在,对企业的发展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应当加强重视。

企业内部控制是由管理层和员工共同实施的,控制目标是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财务管理等信息真实可靠,从而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企业内部控制是一种静态的机制和动态的过程,而其终极目标在于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内部控制框架主要是风险评估、控制环境、控制活动、内部监督以及信息沟通等五个要素相互联系。其中,控制环境是前提条件,主导着控制理念,同时也决定着内部控制的范畴与结果;风险评估则是重要依据,合理地采取风险控制策略是有效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基础;作为具体的手段,控制活动为风险防范采取行动与措施;内部监督则是企业控制活动的重要保证,评价和监督内部控制系统设计的有效性与合理性。此外,通过及时的信息沟通,可以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效性与控制目标的实现。

三、企业内控体系构建的有效策略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从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管理者应当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第一,强化内部风险防范意识,进一步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首先要推进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的有效分离。科学合理地设立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以及各管理层,加强彼此之间的有效监督和管理,而且还要在公司规章中明确地规定每一个层级的权限和职责。重新梳理组织机构,规范职能岗位的设置,明确各岗位的权责划分和相互关系,完善制度建设。应当制定详细的组织结构图、业务流程图、职位或岗位说明书以及权限指引等相关文件或内部管理制度,使所有人员都充分了解和掌握组织架构设计和权责分配情况,明确报告关系。责权利的划分要对等,避免只有权利没有对应的责任和义务的情况出现。此外,还要制定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处理办法以及临时授权的制度,增加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从组织架构上建立一个组织保障体系,具体要建立相应的机构,比如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委员会,以企业各级领导为中心的小组。同时还要建立一个内部控制文件体系,并以此来作为理论保障,具体是严格按照管理要素对其进行分类,对不同的业务流程对其进行有效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分析业务流程中的风险点,找到对应的控制措施,有就匹配,没有就建立相应措施。将管理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岗位上,让每个岗位的人员清楚自己的工作是什么,风险在哪里,如何对风险加强控制。

第二,建立内控体系,以流程为载体,辨识流程中的风险环节,优化流程,规范行为,落实风险责任,制定风险的控制措施。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的发展方向,内控体系是保证其良好发展的工具。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之前,应当重新审视企业的既定战略规划是否有效可行,尤其是业务流程上一定要满足企业管理之要求。企业战略绝对不能只是作为一种文字记录的形式存在,在企业发展规划过程中,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向全体职工宣传企业发展目标;企业业务流程梳理,并非将原来的一切都推翻,而是在长期的运作过程中要对已有的积累全面利用,此时只需优化企业流程即可。通常情况下企业的人员数量相当有限,难以真正避免有些职员身兼数职的情况,此时必须实现不相容岗位的有效分离机制。比如,钱、帐和物的管理要相互独立,管账不管钱、管物不管账。即便不单独的设置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也有单独设审计专员,直接对企业的总经理负责。具体业务分工过程 中,不可以由某个人或部门完成专项业务的所有流程,一定要有其他的部门和人员共同参与,从而形成一个比较有效的监控管理机制。分权与集权方面要做到适度的放权,总经理下设总经理助理,主要负责处理和协调日常工作中的一些管理业务,并直接对总经理负责,不仅 有效地减轻了总经理的压力,而且还使总经理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战略发展问题;同时,要激励下属独立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并在下属的能力范围之内放权。实践证明,适度的放权有利于调度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对于提高下属的工作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发展的经营效果。

第三,要建立健全监督保障机制,使内控常态化,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日常监督管理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监管的重要手段,企业部门主管与工作人员应当在日常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执行过程中,要积极地去发现控制缺陷,并及时提出一些改进策略。该监督模式涉及到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的基本操作,同时也是一种实践反馈行为。监督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公开监督管理机制。多数企业实际上都存在着管理层与基层员工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企业内部控制实际上就是企业全体人员一起实施的过程,要实现内部控制监督就必须由企业的全体员 工共同掌握相关信息,并及时地反馈建议和意见;第二种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沟通交流机制。日常的监督管理主要依据主要是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实践反馈,若企业的沟通交流不畅,则信息数据的传递途径就会比较单一,甚至会影响到基层工作人员意见的及时准确反馈,进而降低他们参与监督的积性。因此,建立监督保障机制,使企业内部控制常态化,并且使其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

总而言之,企业内部控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应当加强思想重视的控制模式、手段创新,通过强 化企业内部控制,来有效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篇:关于对《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建议

关于对《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建议

黑化集团公司财务部陈义波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编制依据是《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从其涵盖的内容来看,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所以不应仅从财务角度来规范,或者说不应由财务来牵头要求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部门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从现阶段企业的财务地位来看,财务部门只能申请而不能要求企业管理层或决策层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从理论上看,《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是一个非常好的企业管理制度,要想使其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其能否得到全面落实和执行,再从现阶段企业的管理体制来看,中直企业、地方国有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分属国家国资委、地方国资委以及企业投资者等不同的主管部门管辖,所以应该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作为企业的一项管理制度由财政部门会同国资委及其他企业的监管部门要求或考核企业执行。

一.《基本规范》中第十二条:“……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现阶段,国有企业因剥离资产上市而形成了母子公司关系,母子公司管理层互相兼职,母公司占用或抽调子公司资金,产生大股东占用,造成一股独大,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母子公司没有做到资产、人员、机构的“三分开”,《基本规范》中提到的这一点如果没有企业的监管机构或主管部门来强制要求,仍难以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第十三条:“企业内部机构的设臵应当科学合理,能够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利于减少管理层级和提高管理效能,避免机构重叠和效率低下,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当前企业内部机构的设臵多体现因人设岗、机构重叠、考虑平衡人际关系在前,考虑适应企业管理在后,干部只能上不能下的现象严重。《基本规范》第十三条规定的很明确,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管理层怎样认识和执行这条规定,企业主管部门怎样要求,监管部门怎样监管,是否应多一些这方面的规定。

第二十二条:“人力资源政策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三)财会等关键岗位员工的轮岗制衡要求;

(四)对掌握重要商业秘密或核心技术等关键岗位员工离岗的限制性规定。”企业现阶段的财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出纳岗位的轮换可以做到,综合报表及税管员等岗位的轮换需要业务素质相对较高的财会人员担任,企业需要付出一定的培训成本或者聘任高素质财会人员才能达到轮换财会关键岗位的要求;对于关键岗位员工离岗的限制性规定很难界定,现在企业的人才流动较频繁,员工非正常离岗主要与企业给予员工的报酬或待遇有关,如果不能做到责任与待遇对等,造成员工非正常离岗是很难避免的。

第四十二条:控制措施方面的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企业在这些方面的岗位设臵及工作程序上都能做到,但往往是流于形式,没有起到

应起的作用,应通过责任追究来防止其流于形式,是否应在责任追究方面多一些规定。

第四十三条:“企业在确定职责分工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制衡要求。不相容职务通常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对关键岗位的员工,可以实行强制休假制度,并确保在最长不超过五年的时间内进行岗位轮换……”企业即使做到了不相容职务的分设,如果仍出现偏差,应该怎样预防,关键岗位强制休假制度对多数企业来说难以做到,因为企业对关键岗位员工的选择会非常慎重,一旦选定轻易不会变动。

第五十条:经济活动分析控制要求企业综合运用生产、购销、投资、财务等方面的信息,利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定期分析,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和应对措施。目前很多企业存在着生产、购销、投资、财务等部门的经济活动分析不一致、不协调、不统一,甚至偏差很大,生产、购销、投资等部门的分析往往比较激进,财务部门的分析往往比较保守,这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影响很大,这就要求企业管理层或决策层具备对经济活动分析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能力,《基本规范》能否在规范经济活动分析方面多一些规定。

二.具体规范中的《采购与付款》、《存货》规范有重叠或交叉的内容,当然侧重点有所不同,能否将二者合一。

《采购与付款》规范第四条:……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不相容岗位之

(三)采购合同的订立与审核;

(四)采购、验收与相关会计记录;

(五)付款的申请、审批与执行。企业实际业务

中常年的固定采购用户因建立了一定的信用关系,口头合同较多,书面合同较少,这种情况易产生风险,但过于认真又会伤及多年的信用关系,是否对企业所有存货都需要订立合同,还是有选择的订立,能否在规范中作更细的规定;企业某些用量大的材料采购一般直接运送到生产现场而不是运到仓库,由生产车间验收,这主要是为了节省厂内的二次倒运费用,但不符合验收程序,但在实际工作中也是行之有效的,此种情况在《存货》规范的第十六条的规定是采取“适当的方法”,怎样适当的方法,能否在规范中作更详细的规定。

三.《对外投资》规范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是行之有效的,但对有些情况却是无能为力的,比如:政府要求所辖优势企业扶持劣势企业,要求扶持方出人、出资金、出资产,扶持方如果不是捐助那么自然就形成了扶持企业的对外投资,如果被扶持企业扭亏为盈或效益大增,扶持企业自然会得到投资回报,如果被扶持企业仍然亏损或最终破产,那么扶持企业就会形成投资损失,此时的内部控制就是无能为力的。

四.《工程项目》规范能否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作更详细的规定,比如:现在很多企业在决策上项目时,立项、可研都很好,概预算编制与审核都没有问题,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因资金筹措不及时,导致工期延误,建设时间过长,投产后新产品市场错过黄金期而导致亏损。内部控制规范能否有更好的预防性措施或规定。

五.《固定资产》规范第三条:“……

(三)固定资产取得、验收、使用、维护、处臵和转移等环节的控制流程应当清晰,固定资产投资

预算、工程进度、验收使用、维护保养、内部调剂、报废处臵等应当有明确的规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一般为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归机动部门,价值管理归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的报废处臵、内部调剂往往与财务部门的管理相脱节,甚至有些企业固定资产多年没有进行盘点,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规范》能否在这些方面作更详细的规定。

六.《销售与收款》规范第七条:“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对办理销售业务的人员进行岗位轮换或者管区、管户调整,防范销售人员将企业客户资源变为个人私属资源从事舞弊活动,损害企业利益的风险。”企业销售人员在一定期间进行岗位轮换,客观上能够防止舞弊的产生,但不能理解的太简单,在岗位轮换时,新接任的人员能否适应或胜任原销售人员建立起来的销售网络,需要谨慎对待。销售人员在销售岗位时间过长确实有产生将企业客户资源变为个人私属资源的可能,但却不能一概而论,《规范》能否对此问题作更细的规定。

第十八条:“企业应当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制度和逾期应收账款催收制度。销售部门应当负责应收账款的催收,……”企业的一般做法是将那些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交由企业的法律事务部门去催收,而只将账龄较短的应收账款交由销售部门催收,这种做法是否适当,《规范》应给出明确规定。

七.《筹资》规范第十七条:“……企业应当结合偿债能力、资金结构等,保持足够的现金流量,确保及时、足额偿还到期本金、利息或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等。”老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举借了很多政

策性贷款,致使负债率较高,市场经济时期,老企业也要发展,要上项目需要外部资金的注入,但却受负债率较高的影响很难进行外部筹资,此种情况应有政策扶持,不能仅仅考虑偿债能力。

八.《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应与新《企业会计准则》同步实施,并且上市公司要先于非上市公司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对《企业会计准则》起辅助作用。

九.对具体规范编号的建议:

1、货币资金;

2、采购与付款;

3、存货;

4、对外投资;

5、对子公司的控制;

6、工程项目;

7、固定资产;

8、销售与收款;

9、筹资;

10、担保;

11、成本费用;

12、财务报告编制;

13、信息披露;

14、合同;

15、预算;

16、人力资源政策;

17、计算机信息系统。

十.基本规范和具体规范中所要求的内容在很多企业尚不具备条件或者说基础工作不规范,对这样的企业应先引导或指导,待具备条件后必须强制执行;对于管理严格规范、基础工作扎实稳健的企业自然应该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第四篇:企业内部控制与经营风险的研究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企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意识到必须加强风险管理,建立以及完善内部控制,以实现经营目标,从而提升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对企业内部控制与经营风险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经营风险

目 录

摘要„„„„„„„„„„„„„„„„„„„„„„„„„„„„„1

一、内部控制以及经营风险概述„„„„„„„„„„„„„„„„„3

二、建立企业风险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重要性„„„„„„„„„„„3

三、内部控制失效是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3

(一)风险防范意识差„„„„„„„„„„„„„„„„„„„„„4

(二)内部控制意识淡薄„„„„„„„„„„„„„„„„„„„„4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4

(四)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以及评价机制„„„„„„„„„„„4

四、企业加强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的基本对策 „„„„„„„„5

(一)构建起健全以及有效的经营风险控制机制„„„„„„„„„„5

(二)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5

(三)强化相关人员的思想意识,对内部控制工作要进一步落实„„„6

(四)实施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以及评价机制,推行有效的激励机制„6 结论„„„„„„„„„„„„„„„„„„„„„„„„„„„„„7 参考文献„„„„„„„„„„„„„„„„„„„„„„„„„„„8

企业内部控制与经营风险的研究

一、内部控制以及经营风险概述

内部控制主要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由管理阶层设计的,旨在实施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主要为实现以下目标: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以及资产安全、合理保证企业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以及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战略。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

二、建立企业风险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企业为了更好地实现经营战略,就必须以科学管理作为保障,无疑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最有效以及最基本的方法。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增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就是企业的内部控制。在国内资本主义市场中,有一些公司内部控制意识十分淡薄,出现了内部控制失效甚至舞弊的案件,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同时也在社会上造成了比较恶劣的影响。从中外企业中的失败经验中分析,那就是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几乎都与管理不善、控制无力脱不了关系。

内部控制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只要企业存在经济活动以及经营管理,就必须加强财务的内部控制,建立起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如果企业只是单单依靠会计控制已经难以应付市场上存在的各种风险,因此,会计控制必须向风险控制发展。

三、内部控制失效是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

我国很多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经营决策的失败、违法经营、会计

信息失真等情况,而这些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失败。内部控制失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风险防范意识差

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与此产生的各种经营风险也是在不断地扩大。但是我国不少企业管理者对经营风险的防范意识十分淡薄,在企业管理者的思想中并没有经营风险的相关概念,更是缺乏健全以及有效的经营风险控制机制。因此,企业在面对各种风险时往往会感到不知所措。

(二)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一般来说,在内部控制的环节之中,财务人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财务人员的素质以及独立性是影响内部控制系统职能充分发挥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不少企业的财务人员内部控制意识淡薄,缺乏对内部控制的深入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了解:一是认为企业内部控制是各种制度的归集,却忽视了内部控制是环环相扣以及相互监督制约的动态控制机制;二是对会计的职能以及作用没有充分地认识,认为内部控制与会计毫无关系;三是认为内部控制就是相互制约,没有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手段以及方法。由于企业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产生以上错误认识,使得不少企业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并没有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目前不少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没有覆盖企业内部所有的部门以及人员,更没有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方面,使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四)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以及评价机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但是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会计的日常控制与会计的日常监督是分不开的,内部会计监督要求会计人员对本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但是不少企业的管理者会对会计工作进行干预,会计人员受到管理者干预或利益的驱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办事,使会计的监督职能无法得到有效的实行。

会计人员道德规范不够完善,会计从业人员道德意识十分淡薄,个别会计人员受到利益的驱动,违背职业道德,丧失最基本的法制观念,利用职务之便,对会计凭证进行伪造,藏匿会计资料,大大地降低了会计的可信度。会计人员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行为,很大程度上主要决定于会计人员道德意识十分淡薄以及出于利益的驱动,以及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以及评价机制。

四、企业加强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的基本对策

当前企业所处的环境十分复杂,竞争环境、人员能力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的风险变得多样化,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防范企业中可能存在的各种经营风险。

(三)构建起健全以及有效的经营风险控制机制

1.建立起经营风险的全过程控制机制。首先是事前控制,事前控制也就是指在实施企业的经营战略之前,要设计好正确以及有效的经营战略计划,既要考虑可能获得的收益,也要考虑潜在的风险因素。并且根据这两点制定出比较灵活的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应付企业经营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其次是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主要是对企业经营中发生的风险进行控制,要建立健全凭证的取得审核制度、账账核对制度、账簿控制、报表控制等措施,利用各种凭证以及票据来防范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发生。最后是事后控制。企业应从以前的经营管理中吸取教训,作为今后风险管理的重要方向以及措施。

2.建立以及完善经营风险预警机制。企业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企业经营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不仅能够消除和化解企业已经存在风险所带来的各种损失,又要提高企业防范控制经营风险的能力和水平,从而保证企业能够健康地发展

3.实行全员风险管理,健全风险控制的动力机制。实行全员风险管理,将风险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建立岗位责任制,对相关人员进行分工,并且形成相互分离以及相互制约的关系,使管理者、职工、企业共同承担风险责任,从而做到权、责、利三位一体。

(二)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一般来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就是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之中,建立起相互制约的制度。其次,设立事后的监督。事后监督主要是指企业财务人员进行日常核算的基础之上,对各个岗位以及各个业务进

行监督。可以在企业内部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并且纳入企业管理之中,相关岗位人员应该将监督的过程以及结果直接反应给企业财务部门相应的管理人员。最后,在现有的基础之上,成立起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通过内部日常稽核、监督、审查、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等工作对企业实行内部控制。以上三方面对于企业内部及时发现问题,防范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经营风险具有重大意义。

(四)强化相关人员的思想意识,对内部控制工作要进一步落实

一切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方法也需要有人去执行,不然的话,再好的制度以及方法也难以发挥出它的作用。从一些企业失败的教训中可以得出,出现问题的真正关键之处并不是有相关的制度,而是这些制度并没有引入到实际的工作之中。因此,首先,企业内部要对财务人员的行为状况进行了解清楚,对一些财务人员的反常情况进行分析,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其次,加强对财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以及业务培训,增加财务人员的自我约束力,财务人员自然也就能够自觉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使内部控制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地执行。

(五)实施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以及评价机制,推行有效的激励机制

内部监督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重要手段。会计监督虽然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关键之处依然在人,因此只有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强化会计监督功能。首先,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使得公司内部的人员能够意识到会计监督的重要性。在工作之中,会计从业人员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使会计人员在国家会计法律体系下真正履行其职责。其次,会计管理部门应定期开展培训活动,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对新问题的判断力,使会计从业人员在思想上能够发生转变,从传统的“检查、督促”观念中转变过来,树立起正确的会计监督意识。最后,要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风险意识。由于会计工作对专业性的知识要求比较高,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能够从企业整体的角度出发,在保持职业的谨慎性和规范性的同时,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明确的理解力以及准确的判断力,从中找出正确的办法以及思路。因此,只有熟练掌握会计相关知识,对会计最新法规能够及时地了解,充分把握各种风险,才能做出理性判断,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并且做好会计监督。

内部控制评价主要是指企业对于内部实行有效性的相关检测。企业应该建立

起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来充分调动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对内部控制执行的情况进行检查以及考核,一旦发现一些违反规定的员工应该予以相应的惩罚。对于奉公守法、廉洁从业的人员则给予一定的奖励,做到奖惩分明,可以考虑与职务升值挂钩,从而形成长效机制。只有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起一套套完善以及可操作性比较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根据这些评价指标实行严格的考核,内部控制才能够发挥出它的最大作用,从而达到防范企业可能发现的经营风险的目的。

结论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为提高企业经济利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越来越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风险行为防范能力、从而确保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做好内部控制管理是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霍煜蓉,练德慧.关于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几点思考.财务与会计,2007(12).[2]马卫社.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国际商务财会.2008(6).[3]全福南.企业内部控制研究.辽宁科技大学.2008.[4]苏勇.论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及其管理.会计师.2009.[5]刘永平.企业内部控制与经营风险防范.会计之友.2009年第30期.[6]王飞.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13期.[7]凌芸.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工业审计与会计.2009年第6期.8

第五篇:优化港口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运行建议论文

【摘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运行机制,是根据现有的经济机制的作用下,企业通过行政手段对自我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具有约束力的有效机制。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运行机制作为港口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企业来说,只有建立正确且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机制,才能保证企业未来的发展有序进行。对于如何建立正确的港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运行机制,这将是本文接下来讨论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企业;内部会计;运行机制;优化策略

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说,我国港口企业经历了多次的体制改革,不仅完成相应的改革工作,同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使得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更好的经济效益。我国港口企业及其下属企业的关系已经在多次改革之后发生改变,相继在新经济体制影响下变成新兴的企业模式,港口企业的转变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标识。由于企业新的体制的转变,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机制受到影响,由此可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运行机制急需优化。

一、港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运行机制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迫在眉睫。港口企业随着改革的浪潮,逐步成为现代化企业改革的标志。但是,由于很多港口企业依然受到原有的经济体制的影响,使不少企业的管理存在很多弊端,很多管理者只片面的关注本企业在港口的进出货量而忽略对集团内部会计控制,也有许多管理者直接将内部会计控制看作集团经济效益的对立面,这都说明企业对会计控制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够,使得会计工作很难真正的发展起来,影响了企业的会计控制的运行,致使企业经济效益真正的受到侵害。

二、关于优化港口企业有关内部会计控制机制的建议

(一)强化会计内部控制运行机制

作为企业管理者,应该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使企业内部运行稳步进行和如何扩大企业规模这几个方面。通过定期考察,可以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运行机制。考察现有的运行机制是否有什么问题,对于出现控制不当的环节进行修改和完善。同时可以建立奖惩制度,做到动力与压力相结合,自这种制度下,会更加有利于内部员工严格遵循内部运行机制,最终达到优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运行机制的目的。

(二)加强企业内外部有关会计控制机制的审计与监督

对于企业管理中存在纰漏的地方和有违法行为及时制止,应该由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并制止,从而保护企业财产安全。独立性、制度化是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的“诊断医生”必须遵守的规章法则,要做到全面预算、严格把握好各个环节,最终把企业已经出现的情况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时扼杀,从加强企业管理的角度去及时改正企业存在的问题并且弥补企业不足。

(三)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作为接触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机制运行的第一责任人,它对会计人员的素质及对专业的掌握程度有严格的要求。它是对于生产、投资、金融、信息、机构、营销、市场、信息、材料、法律等多方面专业知识的整合,如果企业的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未达到该有的文化素养,那么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也会逐渐暴露出来。重视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可以为他们定期报班培训,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所以,为了使企业的发展处于健康的状态必须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严禁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身兼多职

在我国,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一人身兼多职应该是被禁止的,但是由于管理不够严谨,使得这种现象较为常见。经常存在企业的经理和董事长由一人担任,也经常出现一个人担任多个部门的经理,这样虽然在表面上节省资源,但是这种做法存在很多弊端,这会使各部门之间权责不清、企业的制衡能力低下,最终会出现一人独揽大权的场面。如果一人专政,会导致企业的随意性变大、企业管理缺乏相互制约,会导致资金随意拨动,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要避免这种情况,就要做到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杜绝职务相容现象,做到各部门各司其职,充分发挥三方相互制约的职责,不能肆意妄为,保证企业的发展。

三、结束语

企业内部进行会计控制运行机制的改革不仅对港口企业也包括我国其他企业都具有重大意义。随着我国不断强大,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港口企业在现有的经济体制的影响下,无论在企业规模、运行方式、还是经济效益等均在不同方面影响,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如何能够使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运行机制的长久有效的实施下去,不仅需要管理者加强对企业内部运行机制的管理,对这方面引起足够重视,更要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制定符合企业特色及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运行制度,从而保障企业长久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卞文武.关于优化港口集团内部会计控制运行机制的几点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3(24):199.[2]唐志贤,唐国华.优化港口集团内部会计控制运行机制的分析[J].港口经济,2012(10):52-54.[3]高明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相关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2.

下载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健康发展的影响与优化建议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健康发展的影响与优化建议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摘要:在企业运营管理中,内部控制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与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内部控制的完善,对于防范信息失真具有重要意义。提......

    关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与探讨

    关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与探讨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作者:梁剑编辑:studa1211【摘要】 内部控制是一项十分复杂、繁琐的系统工程,贯穿于企业生产运作的各个环节当中,在企业的......

    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研究[合集5篇]

    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研究 摘要: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有效的内部控制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措施。文章在研究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质量......

    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xx公司为例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7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论文说......

    对企业沟通工作的探讨——企业内部沟通工作的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教部)//本科毕业论文//(1103)批次对企业沟通工作的探讨 ——企业内部沟通工作的研究 摘要: 沟通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交际手段,搞好企......

    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研究

    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研究 摘要:作为企业对外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是企业特定时期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集中反映,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到社会民众对企业价......

    对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的效性的研究

    对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的效性的研究 摘要: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内部控制在企业防范经营风险、 化解资产损失风险、 提高经济效益和保护利益相......

    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建议

    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建议 营业税改增值税从试点开始,广泛的被社会各界所关注。目前试点的范围正在不断的扩大。参与到营业税改增值税的企业越来越多。随着试点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