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xx公司为例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2017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会计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会计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找扣扣 八 0 五 九九 零 七4 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部分题目已经写好原创。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价值影响分析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基于行政问责制视角 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上市公司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估算研究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融资问题研究 我国食品饮料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企业价值管理研究 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与对策 民营企业负债结构问题的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2 某会计师事务所竞争力分析 13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4 上市公司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15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6 上市公司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17 浅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缺陷及成因分析 18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研究 19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上市公司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21 物流企业改征增值税的思考 22 沃尔玛的供应链物流管理研究 23 试论我国环保税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当前税务筹划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26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27 论对会计诚信的研究 28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研究 管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研究——以某煤电集团公司为例 30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31 上市公司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32 某科技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低碳经济下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 34 探讨加强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必要性及措施 35 我国民营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6 从内部控制角度谈财务舞弊的防范 37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38 东风汽车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 39 面向知识经济的
上市公司全面收益信息的披露研究 41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42 企业集团税收筹划初探 43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允价值计量 44 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纳税筹划的探讨 45 我国房地产行业面临的融资风险及对策研究 46 某公司财务外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47 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的研究 48 高科技企业管理层股权激励效应的实证研究 49 某公司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50 浅析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 51 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52 某电力设备公司内部监督模式研究 53 上市公司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应用XBRL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55 股利分配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56 上市公司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57 论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成因及税收对策 58 某工厂采购成本与仓储成本的分析与控制 59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研究 60 “开鑫贷”的运作模式研究
浅谈上海嘉房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的现金管理制度 62 日资企业与中资企业资金管理的比较 63 某纺织公司负债经营问题研究 64 某公司现金流量管理研究 65 浅析民营酒店预算控制 66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研究
某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68 制造企业作业成本法及其应用研究
质量成本计量与控制的实证分析---以xx电源有限公司为例 70 某公司存货的优化管理研究 71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研究 72 公允价值及其运用研究
绩优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特征分析 74 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研究
全面预算执行控制的探讨——以某公司为例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基于海尔集团的并购案例研究 77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企业的影响研究 78 成本信息失真的原因及财务危害
制药行业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以某制药为例 80 企业成熟时期财务并购战略的选择研究 81 金融衍生工具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82 我国验资制度与虚假验资问题的探讨 83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成本管理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 85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实证分析 86 上市公司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87 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88 某公司税务筹划方案设计
资产重组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分析——以中化国际为例 90 工具生产企业工薪与人事内部控制设计——以某公司为例 91 物流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 92 上市公司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93 制造业循环信息披露中德比较研究 94 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的探析 95 试论构建会计诚信体系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研究 97 企业并购估价过程中现金流量法的应用研究 98 Excel在酒店服务业会计中的应用研究 99 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 100 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方式探究
第二篇: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研究——以巴林银行为例
贵州财经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研究——以巴林银
行事件为例
摘要:1995年,曾经辉煌无比的巴林银行因为内部控制不到位,人员失责,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巴林银行倒闭案曾在全球引起热议,由此人们开始认识到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性。本文以巴林银行倒闭事件作为案例分析的对象,梳理巴林银行内部控制不足的原因所在。通过巴林银行倒闭案,提出了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以适应外部复杂的竞争环境,获得稳定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巴林银行;内部控制;风险识别
A study on the internal control mechanism of Enterprises--a case study of Bahrain bank
Abstract:1995, the Bank of Bahrain has been brilliant because of internal control is not in place, the staff is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destruction of the century foundation.The collapse of the Bank of Bahrain has aroused heated debate in the world, and people began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l control mechanism in the complicated and changeabl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In this paper, the case of bank failures in Bahrain as a case study, the reasons for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the Bank of Bahrain.combined with the Bahrain bank bankruptcy case, put forward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internal control mechanism,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omplex external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st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Key words: Bahrain bank;internal control;risk identification
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研究——以巴林银行事件为例.....................................................3
贵州财经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1引 言..................................................................................................................5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5
1.1.1研究背景...................................................................................................5 1.1.2研究意义...................................................................................................5
1.2国内外研究现状...............................................................................................6
1.2.1国外研究现状............................................................................................6 1.2.2国内研究现状............................................................................................6
1.3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7
1.3.1研究思路...................................................................................................7 1.3.2研究方法...................................................................................................7
2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8 2.1内部控制的定义...............................................................................................8 2.2内部控制的目标...............................................................................................8 2.3内部控制的原则...............................................................................................8 2.4内部控制的要素...............................................................................................9 3内部控制机制案例分析——以巴林银行为例.......................................................10 3.1巴林银行倒闭始末..........................................................................................10 3.2巴林银行倒闭原因分析...................................................................................10
3.2.1 巴林银行防风险度淡漠...........................................................................10 3.2.3 企业管理制度的错误导向........................................................................11
4巴林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的缺陷............................................................................13 4.1法律法规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13 4.2企业制度缺失,内部监督和激励机制不完善..................................................13 4.3企业风险意识淡漠,忽视内部控制................................................................13 4.4培训机制不全,内部控制效率低下................................................................13 5从巴林银行事件看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的举措........................................................15 5.1推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文化建设.....................................................................15 5.2适时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15 5.3对内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工作效率.......................................................15 5.4实行动态化内部控制管理...............................................................................15 5.5内部控制机制要切合企业实际,可有效运行...................................................16
贵州财经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17 致谢....................................................................................................................18
1引言
成立于1763年巴林银行,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赫赫有名的商业银行之一。巴林银行因其专业精准的理财之道,是英国皇室首选的理财合作对象,曾助阵美国向法国购路易斯安那州。久有盛名的巴林银行,却因公司内部控制的松散和不到位问题引发多米诺效应,于1995年清算破产,233年积累和成就顷刻乌有。巴林银行事件在全球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和反响。各界由巴林银行事件开展了对公司内部控制机制问题的热烈讨论和深刻反思。
2008年中国经历次贷危机之后,经济发展速度大幅降低,以往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凭着巨大的惯性,使得各大商业银行经营风险骤增。对巴林银行破产事件研究和反思,以找到更完善更安全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对中国的金融行业健康稳定发展依然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经济全球化,企业面临着来自外界巨大的竞争凤险,企业经营风险骤增。企业如何让在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将风险规避,获得稳定发展,是企业最核心和关键的问题。本文从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出发,反思企业内部有效控制对规避风险,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的作用和意义。以巴林银行之镜,鉴今日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发展、改变和完善。1.1.2研究意义
在中国社会经济腾飞,市场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一个企业想要在市场中站住,就要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内部控制正是提高其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目前,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规避风险具有关键意义。其重要性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贵州财经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在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要求美国的所有公司每年都要评估财务报表的有效性。公司在内部的控制体系的再评估和更新方面,可以参照行业标准和惯例来进行。美国的反欺诈委员会在一九九二年提出的报告中指出:内部控制受到企业的管理层和董事会的影响,它是一过程,对这个过程进行实现是为了企业的良好运行。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好处有:
1、有利于提升企业管理运营的效率提升;
2、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3、减少违反法律法规的可能性;内部控制的方向来看,需要掌控一个方面的要素:
1、对企业环境的控制;
2、企业的风险评估;
3、企业的控制活动。这一报告是企业内控发展的历程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这一个内控框架出现之后,企业的内部控制出现的很大的变化,美国的Sarbanes-Oxley Act法案是世界的内部控制的重要推动。
2003年,由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编写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草稿)》发布,到二零零四年正式公布该报告的最终版《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本文简称ERM框架)。ERM框架在COSO报告的基础上增加“资产安全”的内部控制目标,并提出战略目标;1ERM与最初版相比,从五个要素增加到了八个,在内容上进行了拓展丰富;在ERM的框架下,识别目标和战略方案,通过风险识别产生的影响采取措施;ERM框架将风险控制和内部控制进行统一,使内部控制成为风险管理不可缺失的一部分。1.2.2国内研究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内部控制管理仍以政府为主导,1986年财政部颁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我国建设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提供了法律保障,为企业内控提供了指导和规范。
中国的内部控制正在不断地完善,中国的企业的内部控制实践构建基于人员、制度、流程的企业 内部控制三维体系(张霞、李芳,2009),构建基于绩效考核的内部控制体系(尚文丽,2015),基于动力能量观的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结构的改进(刘剑民、蒋尧明,2011)等方面探索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 理机制,虽然也有一些成功的经验(陈艳,2011;范松林,2011;1吕景胜,赵玉梅:董事会特征对内部控制失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6(05)
贵州财经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高强、周晶、李秀莲,2010;王艳丽,2010),尚且在探索和完善的阶段,亟需有系统的经验或深刻的教训来借鉴和警醒。
李晓惠(2012)从企业微观出发,认为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关键在于一套不被短期利益所蒙蔽的激励计划,正确识别风险,快速且机动地挑战内部控制机制。乔炳亚,杨郁(1995)结合巴林银行倒闭事件,认为罪魁祸首并不是个别关键人员失责,诚信问题发酵导致的,在市场组织者和监管部门的缺失条件下,内部控制机制的松散和麻痹是百年老行轰然倒塌的关键。
1.3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研究思路
本文在深入学习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企业内部控制从总体上进行了综合研究。首先从内部控制的理论入手,其次,确定内部控制的总体目标框架,在框架内对企业的主要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具体分析,分别对应内各个要素分析内部控制的漏洞,最后,进而对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和对策,对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并有效的对内部控制进行设计。促使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运行。1.3.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网络荟萃法和案例分析比较法相结合。根据网络信息和数据,结合巴林银行倒闭案始末,探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如何有效发挥作用,不断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另依靠文献综述法,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合理的收集与应用并且广泛阅读,从而获取企业内部控制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在前人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巴林银行倒闭原因,并根据中国当今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发展状态,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贵州财经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2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
2.1内部控制的定义
内部控制是企业单位的管理,在保证企业经济的安全完整以及企业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对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进行干预控制,在企业的内部进行分工,从而使得企业内部产生相互制约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对企业的所有的资源、职能进行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的过程,并且形成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
2.2内部控制的目标
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是对单位的经营和经济活动进行效率和效果上的控制,保障了企业的资源安全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一)帮助企业管理层执行企业的方针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内部控制的主要的形式是企业通过若干的政策、程序以及制度来对企业进行管控。这些制度政策的出发点是实现企业管理层的经营目标计。内部控制存在于企业的各个层面,只要企业有经营活动就需要进行企业的内部控制。
(二)对企业的资产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资产流失。内部控制的资产保护是指对单位的资金、商品、证券和其它的实物资产和其他企业的资产进行保护。
(三)对企业的内部信息和财务资料进行保护。企业经营目标的制定需要可靠的报告和相关准确的市场信息,以能够做出正确有判断的决策。
2.3内部控制的原则
(一)既要起到防止企业的各种有害的错漏又要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既要起到企业的事前预防的作用也要在事中或事后能够及时发现企业运行中的漏洞的作用。
(三)经过科学评估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程序既不能复杂曲折,耗费时间,也要保证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对内部控制政策进行修正,或者建立起新的内部控制制度。
贵州财经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2.4内部控制的要素
(一)控制环境
对环境的控制改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在将规章制度落地执行时,相关人员对此的反应和反馈。在具体的反应上,主要体现有:企业管理人员的个人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效率情况;企业的经营结构;管理人员相对内部其他交叉联系岗位的联系和制约作用;企业管理人员的权力和责任认定的方法;企业内部相关的管理及监控人员为实现其职能所采用的方法;企业人事的工作导向;各种来自企业外部的影响因素。
(二)控制程序 它主要有以下几点的内容:企业经营相关活动的批准;对相关人员的权责进行界定,严防员工道德风险;企业的业务活动要使用相关的凭证和账单进行一个行之有效的记录;与企业的资产相关的接触要进行合理的保护措施;对登记在案的企业业务进行复核。
(三)会计系统
会计系统是指企业为了把经营的相关业务动进行一个分析、分类、记录和汇总,并保持对相关资产与负债的受托责任而建立的方法和程序。一个企业合理的会计系统要做到:
1、能够保证所有的经济业务能够得到记录;
2、对企业的业务活动的价值进行正确、详细的描述,以用于财报告中对其实际货币价值的记录;
3、对企业业务的发生时间进行一个详细的记录,保证财务信息的有效性;
4、对企业的业务进行一定的描述,并披露相关事项。
贵州财经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3内部控制机制案例分析——以巴林银行为例
3.1巴林银行倒闭始末
英国巴林银行于1973年成立,于1995年破产清算。在巴林银行200多年的历史上,成就辉煌,资产遍布全球,是银行中的银行,英国皇室首选理财合作对象。世界近代历史上重大事件中,屡屡有巴林银行的身影,比如贷款给美国向法国购买路易斯安那州。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新的金融衍生产品不断变化出现,期货期权交易,为巴林银行带来了丰厚的收益的同时,在松散的内部控制,着眼于短期利益的人员绩效薪酬激励计划下,潜伏着巨大的风险。1992年,巴林银行新加坡巴林公司期货交易员尼克·里森为掩盖工作中的小失误,在长达两年的时间一再利用88888账号进行假账交易以掩盖工作中的失误,累计的问题之后快速滚雪球似地膨胀起来。与此同时,巴林银行的高层和监管部门一直对问题熟视无睹,再三地忽视。最终,交易员里森为掩盖之前的工作的错漏,冒险在期货市场买进卖出,最终因为错判日本市场走势,仅日本市场就损失14亿美元,这在当时相当于巴林银行的总资产,这座曾经银行的巨头轰然倒下。值得在里森一再冒险的活动中,巴林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和高层管理始终对风险问题视而不见,始终没有有效的制止里森的不当行为,最终期货市场的杠杆原理下,小问题致使百年老行毁于一旦。
3.2巴林银行倒闭原因分析
巴林银行的倒闭案,在表面上看起来,是因为职员的职业道德的缺乏导致的,其擅自做主,在没有受权的情形下进行金融期货的投机。然后又发生了高额的损失导致银行的倒闭。在国际金融中如此的投机失败案例,内部的控制管理,内部管理控制不到位,风险意识的淡薄,一味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以及相关的市场管理者何监管当局都难辞其咎。
3.2.1 巴林银行防风险度淡漠
巴林银行在1995年倒闭之前,世界金融市场正如火如荼,很多金融机构和投行拥有着漂亮的资产数据和现金流,然而金融市场本身自带的巨大的风险被可能的高额利润完全蒙蔽。巴林银行在倒闭前,交易经理里森多次冒险和过失行位 10
贵州财经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都是很明显观察到的,也完全可以在长达的两年里及时制止,而非最后倒闭大祸。这完全是因为资本狂欢之下,银行上下对风险完全淡漠,没有抗风险的意识,导致内部控制机制形同虚设。主要表现在:
(一)对企业趋利本性无约束
巴林银行最后一任总经理彼得·诺里斯说:“是里斯毁掉了巴林银行吗?当然是。正是由于他的罪行,导致了巴林银行的崩溃。他长期以来进行欺诈,对电脑会计系统做了手脚,许多员工都被卷了进去,最终导致了巴林银行的倒闭。”2当然,巴林银行倒闭的始作俑者是“魔鬼交易员”里斯。但是,应当看到的是里斯的权力是有限的,他冒着违规和越权的风险去做金融交易,是为了博取更好的业绩以为公司带来利润的增大,进而在绩效考评中个人因此可以获得较多的奖励,博取上司的赏识,得到晋升。如果说这些晋升和奖金所带来的利益是魔鬼。但在市场经济中,各方都是追逐利益的,如何利用这一点,激励员工为企业贡献力量,并适当约束于引导,才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关键。正是,巴林银行在高额经济利益蒙蔽下,目光短视,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效应不加警惕,最终导致惨案发生。
(二)短期利益蒙蔽下缺乏正确评估和应对风险
里斯是早在1992年就进行了越权金融交易,在1992年到1994年两年时间里,里斯把新加坡的金融业务迅速地扩大,在此期间,巴林银行不仅成为了新加坡最大的国际货币经纪商,同时在账面上的利润也远远超过了巴林银行的其它同类交易的利润,高额的利润蒙蔽了巴林银行的高层,使得他们忽视了里斯违规操作带来的风险,反而希望以此获取更高额的利益而不对金融交易进行风险评估和应对。企业管理人员一味追求高昂的利润回报,只顾眼前,将企业安全一再至于险地。
3.2.3 企业管理制度的错误导向 企业的战略意图以及管理思想往往会外现在内部管理运营制度上。这些制度通过各个层面传达给每位员工,拆分为员工个人的职责和行为规范。巴林银行高层追求金融市场短期利益,防险意识淡漠表现在其疏漏的管理制度上,管理制度上的急功急利又会反向作用于员工,产生负面的导向作用。
(一)与短期利益相挂钩的绩效激励制度 2http://www.xiexiebang.com/wiki/巴林银行倒闭事件
贵州财经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各个公司在业绩的考核指标的选取上,员工福利激励计划设置上都不可能尽善尽美。特别是绩效考核上,时间期限都只关注近期和眼前的效果,于是相关人员就会在信息不对称时,出现道德风险,忽视可能存在的风险,只顾短期内的利益。巴林银行,在交易员里森东窗事发之前,其因为在期货交易上可以为快速巴林银行带来高额的回报,几乎用了当年顶级的薪酬收入以及各种荣誉加身,哪怕这中间很多严重违规行为一再没有被正视。巴林银行这类的金融机构时至今日仍是高薪的代名词,期货理财交易员依然可以因为短期业绩享受极高的薪酬收入,这样的薪酬激励制度在内部形成短视、逐利以及自大的氛围,极易因外界环境的变化,将整个企业至于高风险之下。
(二)内部控制机制的反馈和执行职能软化
对于一个企业,特别是金融投资企业来说,对风险的防范应始终是第一位的,内部控制机制的本质是通过上下漏洞的360度监控和处理,将外界动荡引发的风险遏制于无形之中。正因此内部控制无小事,贯穿在企业日常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中,但是优先级是高于企业常规管理经营活动的,拥有一票否决的权力。但是,我们反思巴林银行倒闭的始末可以轻易发现,内部控制一没有将日常经营活动中的违规行为快速反馈;问题暴露之后,企业高层管理也没有第一时间制止事态发展,仍由里森个人妄自判断,导致日本市场亏损惨重最后问题大爆发。
贵州财经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4巴林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的缺陷
4.1法律法规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巴林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在实际的运营中还存在着各个方面的隐患,比如说,工作程序和流程上存在着漏洞,这就容易引发风险问题,并且对这种内部控制体系上的缺陷的反馈是不敏感的因此延迟信息上报,修改数据和瞒报不报的现象并不罕见。另外通对比以往的实证研究还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股权制衡度、股权集中度、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监事会成员持股比例、是否两职合一和管理层持股比例都呈负相关关系。这说明高度制衡和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均会抑制内部 控制缺陷的披露。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代理的成本,并且由于委托代理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企业内部人”控制风险。
4.2企业制度缺失,内部监督和激励机制不完善
在现代公司制度下,监事会在很多上市公司实际上服务于董事会需求,并不是独立行使监督权利。这就导致企业内部运行出现问题时,董事会或者总经理变成事实上“独裁者”,权利膨胀,会使得个别人的失误失责所带来的损失是没有边界的,风险极大。巴林银行案中同样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里森作为期货经理,重大交易决策权力并没有受到一定制衡,来自英格兰银行的警告一再被搪塞,作为上市公司,背后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软弱不健康令人费解的。现代企业追逐利润无可厚非,但是过度逐利,忽视风险隐患很多。现行的企业的人员绩效考核往往着眼于短期利益,将考核结果与薪酬挂钩。在这个中心思想的指导下,企业上下各人员都会以短期经济利益为自己行为决策导向,在没有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下,爆发危机的概率很大。
4.3企业风险意识淡漠,忽视内部控制
各类企业普遍对风险危机缺乏认识,在利润率尚可的情况下,急功冒进,淡漠风险。企业的内部控制方面留白过多。会计审计部门并没有保持一定独立性,会计信息失真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中小企业相关领导人的权利过大,授权授意会计人员做假账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4.4培训机制不全,内部控制效率低下
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者由于个人素质、职业素养以及技术能力度等综合素质与岗位并不匹配。进入企业后,企业配套的培训和成长工作没有跟上的话,企业
贵州财经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自我控制机制就会失效,无法完成既定工作目标。另外,很多管理者,特别是工作经验自诩丰富的,工作中存在着“经验主义”,武断的以以往工作经验和直观判断进行决策反应。这个时候新的思想和工作流程会受到抵制,内部管理人员不能自觉接受内部控制和监督,导致一些单位内部控制薄弱、问题多和风险大。这严格问题在巴林银行破产事件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贵州财经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5从巴林银行事件看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的举措
内部控制机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永恒主题,需要适时适地进行调整更新和完善。只有不断通过内部管控,对内部人员的行为进行适当的激励和约束,将企业的核心利益和长远利益与员工自身目标和切身利益进行捆绑,才能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结合巴林银行倒闭案的始末,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科学完善,且具有执行效率和反馈机制的一个内部控制机制存在的重要性。
5.1推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文化建设
企业在发展中不断沉淀和积累的企业文化和惯例,需要不断地打破和更新,输送新鲜血液。内部控制机制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快速联动反应,既要有沉淀和积累,也要保持开放心态,与外界形成一个有机互动的循环系统。
5.2适时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企业在设计和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政策时,要有长远视角而非短期漂亮的现金流数据;秉持法律规范;处理问题时,要对问题本身的重要与否进行正确地判断;以往的做法和惯例,要考虑是否适用于现今情况;内部管理与控制同样需要耗费成本,对相关方案的成本效益要进行科学评估。
5.3对内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工作效率
内部控制管理是涉及到针对全体人员管理的一个系统工程。由此,设置人员的招聘与录用事,要做到人员配置科学合理,人岗匹配。可以采取竞争上岗等方式,确保新晋员工具有管理能力、职业素养和敏锐风险意识的综合性管理人才。同时,在机构及岗位配比设置上,要按照“因事设职”原则来开展工作,岗位智能设置上要做到分权与集权的平衡,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关键岗位的授权要做好控制,防止“只手遮天“局面出现。比如,在实际的操作中,决策者的角色职能与执行者最好进行切割,相互独立监督,保证不良信息能在第一时间进行反馈,权责对等。另外,外部环境复杂多变,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业务的培训,不断更新员工的知识储备和对外界环境的明锐度。
5.4实行动态化内部控制管理
一般来说,每个企业都具有具体业务项目,内部管理控制上多采取的流程通
贵州财经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常也是固定不变的。这些流程都是以往工作最简化的处理结果,成本也是最小的。但是,内部控制流程在设置上,流程就要固定并且标准化,同时要保证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明锐反应。特别要在内外部环境风险源的查找、识别、分析、防范等内部控制管理方面要实行动态管理,随时调整内部控制思路和对策。
5.5内部控制机制要切合企业实际,可有效运行
再好的政策和制度都是要在企业运营中能真正发挥作用,并带来实际收益的每个公司的主营业务、人员构成、目标市场以及公司文化都千差万别。因此,盲目借鉴他人做法,是不行的。要切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机制的设计和调整。
总之,巴林银行破产案促使我们注意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如何快速识别风险和规避风险,保证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健全和有效,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对于现代企业而言,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都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活动,并且需要不断的进行动态更新和完善。以往的做法可能适用于当时的环境和业务情况,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外部情况的变化,过往的成功会成为企业今日的阻碍。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需要在设计和运行双轨上进行“保险”。一些公司即使拥有完善的制度和程序,但是制度没有落地的哈,会导致内部管理成本的浪费。企业机构和相关从业人员在市场经济中,都是遵循趋利的本性进行活动。企业的经营环境却面临着各式各样的危机和风险。如何避免因利益蒙蔽,而忽视风险的问题,需要企业在内部管理控制上,设计一套与长期利益、风险系数相挂钩的激励体系是重中之重。
贵州财经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1)李晓慧,孟春:有效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研究—来自巴林银行、兴业银行和瑞士银行的多案例对比[J];《财政研究》2012(02)
(2)
陆眠峰,陶瑞:从旁氏骗局看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治理对策[J];《桂海论丛》;2014(01)(3)赵国良:巴林银行事件与市场监管[N];《山西日报》;2004/02/21(4)殷钊.:从巴林银行倒闭看金融机构风险管控机制[J];《商》;2016(06)(5)郑皎妍:金融衍生合约信用风险之法律防范[D];上海交通大学 ;2007(6)韩丽荣,盛金:自愿性披露时期内部控制缺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样本为例[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01)(7)鲁兰: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8)李连华:内部控制重心:由腐败防控到效率提升[J];《会计之友2016(02)(9)
尚兆燕,扈唤:独立董事主动辞职、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及非标审计意见——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6(01)(10)吕景胜,赵玉梅:董事会特征对内部控制失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6(05)(11)尹律,徐光华: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探讨——基于国家治理的视角[J];《审计研究》;2015(04)(12)张琤琤: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2011(13)周小燕:国外关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综述[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0(07)
贵州财经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致谢
感谢我的导师XXX教授,他自学严谨、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以后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感谢我的白老师,这片论文的每个实验细节和每个数据,都离不开你的细心指导。而你开朗的个性和宽容的态度,帮助我能够很快的融入我们这个新的实验室。感谢我的室友们,从遥远的家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是你们和我共同维系着彼此之间兄弟般的感情,维系着寝室那份家的融洽。
四年了,仿佛就在昨天。四年里,我们没有红过脸,没有吵过嘴,没有发生上大学前所担心的任何不开心的事情。只是今后大家就难得再聚在一起吃每年元旦那顿饭了吧,没关系,各奔前程,大家珍重。但愿远赴米国的C平平安安,留守复旦快快乐乐,挥师北上的顺顺利利,也愿离开我们寝室的开开心心。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我会记一辈子的。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第三篇: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以xx公司为例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会计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80599074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探析 2 上市公司报表粉饰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3 万科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4 某某公司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与管理——以某公司为例 6 集团企业内部控制缺失的危害及治理对策 7 我国公允价值审计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8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9 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性成因与治理对策 10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反倾销视角下环境成本核算问题探讨 12 江淮汽车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研究 13 某服饰公司负债经营问题的研究 14 衍生金融工具审计问题研究 会计政策选择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研究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的核算与信息披露研究—以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17 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初步分析 18 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xx公司人力资源会计实践困境及其改进 20 建造合同准则的应用及国际比较 21 有关或有事项的探讨 上市公司实物资产会计政策选择相关问题研究 23 某电缆公司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内部控制研究 24 论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25 企业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联合治理研究 26 某公司有机蔬菜项目的财务可行性研究 27 低碳经济时代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研究 28 企业产品成本控制的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研究——以吉利公司为例 30 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成本研究 31 加强恒源国贸的固定资产管理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问题的探讨 33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研究
某轴承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我国股权激励对企业业绩影响的研究
我国增值税的税务筹划
中小企业现金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 某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某保险公司资产流动性研究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控制
某自动化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xx公司融资困境及其应对措施 某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会计诚信研究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浅析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方法 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际运用 从安全性看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问题探讨 某葡萄酒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报表盈余质量影响的案例研究 某公司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低碳经济下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 某碱业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以战略为导向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上市化工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研究 某机械制造公司存货成本控制研究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以某饲料公司为例 企业资金管理新形式--现金池业务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披露问题研究 我国增值税会计的现状分析
某科贸公司资本成本分析及评价研究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实证分析
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 英国绩效审计特征、路径与借鉴分析 人力资本股权化与公司创新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结合MD案例分析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探讨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思考 构建中小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体系的思考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前因、后果及治理 基于现金流的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分析 浅谈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及防范 某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策略研究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企业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1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及其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82 股权激励会计问题探讨
国内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比较研究 84 关于合并商誉确认与计量的研究 85 基于公司治理的会计政策选择 86 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成本会计的探讨 87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中财务问题的研究 88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综合财务分析 89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91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业务的发展及风险管理研究 93 我国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94 某环保新材料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企业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支出相关问题研究 96 基于战略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设计和选择 97 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理论与实践操作研究 98 我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探讨 99 债务重组新旧准则比较
某公司财务治理结构优化研究 101 物流企业改征增值税的思考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关系分析
基于EVA的企业价值评估研究——以xx为例 104 某电子公司应收款项的管理研究 105 论强化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BSC业绩评价分析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控制及对策研究——以某银行分行为例 108 对我国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与管理的探讨
基于《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应用研究 110 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研究——以某自动化公司为例 111 应收账款风险控制方法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12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GDP相关性研究 113 民营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与管理
新企业所得税法下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以某公司为例 115 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税收政策的思考 116 某电力设备公司内部监督模式研究 117 某公司绩效评价指标评价与构建 118 企业目标的研究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 120 某公司降低资金成本的途径研究 121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研究 122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在某药业集团中的应用与改进研究
SAP与用友ERP系统中相关模块比较研究 125 汽车制造行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分析 126 某公司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127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28 注册会计师审计合谋研究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 130 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131 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监督机制的研究 132 海尔存货管理方法研究
我国企业并购融资与支付方式研究
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分析及防范研究——以某汽车修理公司为例 135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问题的探讨
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研究 137 对我国增值税转型若干问题的探讨
现金流量表在企业财务状况分析中的作用及改进研究
西方会计与中国会计关于存货计价方法实务处理比较分析研究 140 出口企业汇兑风险的研究—基于人民币升值视角 141 制造型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42 某酒店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增值税转型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 144 重构商誉会计体系
企业合并所得税税收筹划
集团公司会计信息化的问题浅析及对策探讨——以顶新国际为例 147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48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 149 风险投资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基于生命周期的融资问题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51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成本控制研究
152 上市商业银行财务可持续增长能力的模糊评价 153 邮储银行小额信贷风险控制及防范
154 财务报表分析在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55 房地产开发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研究 156 企业财务会计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 157 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差异与协调 158 中外企业目标选择的比较分析 159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160 作业成本法在某公司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
161 家电制造企业存货内部控制设计——以某公司为例 162 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63 某制衣公司应收账款创新管理研究
164 价值链理论在医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中的运用 165 关于人力资源成本预算与控制问题的探讨 166 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67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应用分析
168 降低服务业的运营成本研究 169 关于新借款费用准则执行的探讨
170 资产重组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分析——以中化国际为例 171 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中的运用和思考 17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探析 173 某电泵公司融资问题研究
174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来自钢铁行业年报的数据 175 会计政策的选择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以某公司为例 176 xx家具公司物流成本控制研究 177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78 我国廉租房建设中融资渠道的研究
179 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80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81 从“召回门”看丰田的内部控制缺陷 182 某公司现金流量管理研究
183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184 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及其对策研究 185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86 我国中小企业激励机制探讨 187 对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思考 188 准则变迁的社会成本研究
189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190 服装生产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设计——以某公司为例 191 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策略的研究 192 中小企业项目投资的决策分析 193 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发展路径研究
194 某酒店管理公司主要财务分析方法及其改进 195 对审计风险及其控制的探讨 196 企业亏损内因及治理对策 197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问题研究
198 出口退税管理实践中的风险管理研究 199 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对策 200 某公司盈余质量分析
第四篇: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当代中国,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间接影响了我国商业环境的局势和金融结构的组成。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呈井喷之势迅速发展,在激流涌荡的市场竞争中,一部分企业逐渐壮大,成为商业发展潮流的浪头,而剩余的大部分企业则埋没在浪花之下。究其原因,除了不可控因素之外,不外乎是企业自身管理出了问题,例如:“世袭制”的企业传承模式和“家族制”的人才任用模式,资源匮乏,财务管理不严密等等。尽管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人们也慢慢开始重视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可纵观我国对企业改革的历史,重点往往都是针对大型企业,而对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却没有给予充分考虑。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部控制的优劣决定了企业在今后发展道路上的顺利与否。因此,面对着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企业唯有加强内部控制,才能在残酷的淘汰竞争中生存下来。
和企业文化等价值观念的建造不同,内部控制不仅需要使其理念深入人心,更需要在企业各阶层形成一个共同的体系。单纯的依靠人力按照传统的管理制度所建立起来的管理体系是虚而不实的。为了帮助众多中小企业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依据美国COSO委员会发布的最新版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国内外有关内部控制的相关文献,结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剖析并进行了阐述,希望可以对相关企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小企业 内部控制 问题 措施
1.引言
1.1研究的背景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正处于转型阶段,已有的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将会受到较大影响。但同时,新常态下,面对经济和产业的转型,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形成更多的经济增长点,经济活力也将进一步被释放。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应抓住机会努力发展,但现实状况却是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濒临倒闭。这使得中小企业逐渐成为社会各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从政策上看,美国COSO委员会于2013年发布了最新版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该政策着重对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在相关方面做出了导向性的指导和建议。而在我国,政府部门也在2011年颁布了《政府采购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在近几年,我国也在加紧修订《中小企业促进法》,致力于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公平的环境,由此可见我国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1.2研究的现状
1.2.1国外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的现状
国外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基于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内部控制这五个阶段。(一)内部控制牵制阶段
现代学者认为,内部牵制阶段处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作为一种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的业务流程,内部牵制为企业管理的防止错和舞弊做出了突出贡献。其具体做法表现为各部门的交叉控制和岗位分离,确保了管理所处环节的正确无误。(二)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20世纪40年代后,一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了许多企业面临破产。企业为了延续生存,不得不采取非常规手段,除了裁减员工外,企业也对内部控制做出了革新,使其被划分为“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两类。前者目的是提高经营效率,保证已有的管理方针得到实施,后者保证了财产资金的安全和会计记录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三)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1988年,美国会计师协会颁发了《审计准则原稿第55号》,该文件中指出了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其组成为控制程序,会计系统和控制环境三部分。它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系统的指导。(四)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20世纪90年代,在内部控制结构的基础上,有关内部控制的系统进一步演变,发展为以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组成的整体框架。目的是为了杜绝虚假财务报告等能对企业造成实质性危害的事件发生。(五)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进入21世纪,企业的内部控制演变为以现代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为基础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的各阶层,上至董事会,下到基础员工,企业所有的人员都参与其中,对可能对企业产生危害的潜在影响的事项和风险偏好进行预警和防范,做到防患于未然,使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其要素为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八大要素。
相比以往的内部控制所包含的要素,企业风险管理多出了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反应三个部分,也只有更加完善的系统,才会促使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1.2.2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早在我国古代的西周,有关内部控制的思想已经表现了出来,周王朝设有专门核算财赋支出的官员——司会,定期对宫廷的各项财务活动进行统计,核算。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革命以及思想的进步,西方各国在企业管理方面的有关理念逐渐超越我们,再加上近代我国的闭关锁国等政策,致使我国难以接触和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由此导致了我国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等方面的长期陷入滞步不前的状态。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理念,我国的相关专业的人才与企业人员在此过程中学习到了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在模仿的同时加以改变,使其更加适应我国的国情与商业环境。另一方面,政府的支持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使企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便利。但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各种问题,诸如贪污腐败,虚假会计信息,做假账等不良事件频繁出现,企业发展的风险也日趋增大。这需要我国尽快建立适合我国特殊国情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加以平衡约束。
1.3研究方法
本文是在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相关文献和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提炼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现状,通过规范调研、归纳、比较分析、等方法,结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剖析并进行了阐述,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归纳法:对内部控制的发展进行了归纳整理,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理论做了详细分析; 比较分析法:对美国COSO委员会颁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与我国相关政策文件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我国的特殊应用环境。
2.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介绍
2.1内部控制及中小企业的界定
2.1.1内部控制的概念
现代社会对内部控制的概念大多都是从美国COSO委员会颁布的报告而来的。内部控制在COSO报告中是这样定义的:由一个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旨在为下列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
而在我国2008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指出内部控制的定义是由企业董事会等各管理阶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同时,内部控制的要素则引用了COSO报告中所提出的五大要素。
2.2.2中小企业的界定
关于中小企业的界定,不同的国家、不同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的行业对其界定的标准也各不相同,同时,企业发展作为一个动态过程,企业本身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很难精准的对其下定义。大多数国家都以量的标准进行划分,这里的“量”包括企业员工数,营业额等。如美国将雇员人数不超过500人的企业定为中小企业。其它国家,诸如英国和日本,包括我国,不同的行业也有不同的标准。在我国,以工业为例,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3.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我国中小企业在内部环境这一环节普遍缺乏重视。现如今,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为私营企业,企业的投资者也是经营者。在企业所有人看来,内部控制环境的营造需要高额的成本,并且难以直接、快速的取得较大收益。与其花费高额成本营造内部控制环境,不如将资金用于开发产品,或者拓展市场。因此,企业所有人往往轻视内部环境的好坏所带来的影响,继而采用传统的阶级式和家族式管理模式,使企业的各项活动全部掌握在企业所有者或其亲信手中,企业基层的工作者以及员工很难获得实质性的权利。这就导致许多决策或企业活动的发生经常不按程序走,从而产生许多如虚假会计信息等问题。
同时,由于中小企业的资源,财力等因素的限制,其发展规模达不到大型企业的高度,董事会,股东大会也无从谈起,因此企业内部没有有效的科学分工和职责制衡体系,企业的治理结构存在缺陷,企业的有效运行也难以得到保证。即使有董事会或股东大会的企业,由于其内部人员的专业素质缺乏,对相关管理方法和国家制度政策的认识不足,最终做出的相关决策或者方针也难以确保科学合理性。另外,不仅是管理阶层,由于中小企业往往立足于大众,其人力资源的来源也往往是普通的劳动者。作为我国人民就业的主要承载者,部分中小企业的职工人数甚至比大型企业还要多。但数量多不一定就意味着质量好。正是因为中小企业吸收的人力资源太广泛,导致了员工的职业水平和文化素养参差不齐。大量缺乏专业文化的员工过剩,致使企业生产过程难以高效运行。凡此种种,都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3.2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系统
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所要面临的风险可谓无处不在。除了外来风险意外,企业的内部风险也同样决定着企业发展道路的长短。在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中的风险评估要素在为企业预防风险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然而,也正是因为中小企业的规模限制,其经营种类也比较单一,因此企业管理者的风险防范意识薄弱,面对利益,企业管理者也常常着重于眼前的,缺乏长远目光,导致企业相关决策的产生和企业活动的实施过于突兀,是潜在的风险逐渐积累,最终暴露出来后也只能使企业被动的去接受现实。
3.3缺乏有效的控制监督体制
中小企业大多缺乏科学完善的职责分工体系,各职能部门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分工和制衡。导致在业务中,责任的所有者模糊不清,往往一个部门承担多项职责或多个部门共同分担一个职责,出现问题后,各部门便互相推诿,使得企业生产和业务流程得不到有效运行。特别是家族管理,非程序化和飞规则化的时间时有发生,越权审批,非合理报销等已是见多不怪。再加上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起相关监督部门,不能形成良好的监督体制,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整个企业各阶层的冲突不断,最终拖垮企业的发展。
3.4缺乏良好的文化主体素质
除了企业内部人员的自身素质外,作为一个企业的价值体系的核心,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也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深入企业每一位职员的内心的,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企业基层员工,都会将企业文化作为基本的行为或道德规范来遵循。而一个企业要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本身就必须具备自己的企业文化。
举例来说,海尔的企业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家喻户晓的,海尔文化体现出的一种价值观,这个价值观的核心是创新。海尔文化是海尔多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的特色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保障、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海尔的文化,包括:“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质量理念;“打价值战,不打价格战”的市场竞争理念;“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的生存理念;“先卖信誉,后卖产品”的营销理念;“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的用人理念;“用户永远是对的”和“真诚到永远”的售后服务理念;“只有淡季思想,没有淡季市场;只有疲软的思想,没有疲软的市场”的市场理念;“用户的难题就是我们开发的课题”的科研开发理念等等。事实上,海尔文化的建立是在1985年,张瑞敏带头砸毁76台不合格冰箱开始的,也正是张瑞敏这一锤,震醒了海尔全体员工:谁生产了不合格的产品,谁就是不合格的员工。这种观念一旦树立,员工的责任心迅速增强,从而使企业有了坚实的质量管理基础。职工在每一个生产环节精心操作,“精细化、零缺陷”变成全体员工的心愿与行动
综上可知,真正优秀的企业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和价值,涉及到一个企业的方方面面,也唯有这样,才能使企业自身各方面的“软实力”得到加强并带动“硬实力”不断向前发展。
4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分析,针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所出现的问题,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4.1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结构不合理
中小企业的控制结构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依旧采用传统的人管人的管理方法,特别是一些家族式私人企业,企业所有者和其亲戚占据了管理层的重要席位,权利分配杂乱,职责不分,使企业的重要决策和活动的决定以及实施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往往带着浓厚的个人主观上的偏见。
4.2管理者风险意识差,对内部控制了解片面
中小企业被其规模所限,其生产经营的种类单一,企业所有者在经营活动中更加注重短期利益,企业决策和活动的实施也基本围绕为了牟得短期利益制定。因此往往导致潜在的风险逐渐积累加深。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再加上企业自身资源和财力的牵制,企业难以花费大量的财力,人力和时间去建设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此外,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内部控制也需要及时变更以适应新的条件环境,这一点是企业管理者经常忽视的。
4.3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弱化
我国内部控制的监督可分为自我评估,会计控制,内部审计监督,外部审计监督。再看国内的中小企业,很少有能将这四类做到完善的企业。即使企业是由于人力等因素限制,没有建立持续的监督机制,但企业本身的管理模式,即管理权和经营权的统一,致使监督或审计必须服从于领导者,这样一来,即便有监督和审计部门,也很难对企业的管理领导层形成监督制约。
4.4企业文化教育落后,缺乏管理人才
现代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存在较大短板,一方面企业一般素质人员过剩,另一方面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紧缺,二者并存导致了企业总体上的落后。没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企业的创新等也就更无从提起。对基层员工入职后的培训问题,一般也都是持续到“会做”就行,后续的教育培养不会存在。企业的管理者为了节省资金,在对这种能节俭就节俭的项目上往往采取保守姿态,即企业寄希望于应聘者不需要培训便能进行生产或业务活动,可现实却是企业的愿望往往和应聘者对薪酬的要求并不对等,这也是为什么中小企业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原因之一。
5强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对策
5.1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建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要改变内部控制意识薄弱的缺陷。这需要企业自身定期制定发展目标,目标的定位须科学合理,而不是夸张触不可及的。企业各部门应该对资金,成本,生产,利润等环节严格把关,及时检查和反应出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其次,企业的领导层要重视内部控制环境,制定和总结适合自身发展及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坚决杜绝徇私舞弊。要从其它成功企业中汲取经验,学习经营管理理念,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此外,要想建立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外,也需要外部社会的大环境的支持。正如《2015年中国企业发展报告》中所言:“要加快修订《中小企业促进法》,从重视扶持转向营造公平发展环境;加强中小企业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建立统一的高级别的领导机构,成立国家级的中小企业局;建立中小企业统计制度;加快金融业改革,切实放开银行业准入;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政策等。”只有外部环境变得公平合理,企业自身的调整也会顺利很多。
5.2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
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和规范的管理流程,企业决策和生产经营活动以经验为导向,导致企业往往承受着巨大的潜在风险而不自知。对此企业决策者及管理者应当从多种渠道,例如书本,培训等方式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经营者的综合素质,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及风险管理能力,逐步建立企业自己的风险防范管理体制。
5.3建立良好的控制监督体系
企业自身应建立董事会,股东大会等内部治理结构,划分好相关职责权限,使总经理和董事长两职分离,同时建立监事会,监事会的成员应由股东大会选出,直接对股东大会负责,避免监事会被管理当局所掌控。建立完善的企业自我监督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制衡机制,使各部门的权利相互平衡,避免高度集权的现象发生。同时应注意人员的合理分工,防止部分部门员工过剩等。
5.4加强企业文化管理人才的培养
中小企业应当注重以人为本,重视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和整体素质。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应当着重考察应聘者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提高招聘薪资待遇以吸引优秀人才。同时,在后续的培训教育中要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培训机会。企业领导层应清醒地认识到培训是一项长期的投资,而非没有回报的消费。企业通过不断的培训,使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得到补充,向更高层次的方向迈进。必须特别重视对企业高层领导的培训工作,只有好领导才能带领企业走得更高。
企业还应建立属于本企业的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体现。企业文化必须和员工的精神目标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每一位员工内心的基本准则和信念。企业文化有助于凝聚企业各部门和员工的向心力,使企业更像一个整体,还可以弥补企业管理制度的不足。中小企业应当建立以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和责任感为主导的,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企业文化。
结论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转变下,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的提出和发展,传统企业的发展道路似乎越来越艰辛。中小企业没有大型企业的规模,也不具备大型企业的雄厚的人力,财力,物力等强有力“硬实力”的支撑,因此,必须靠企业自身的内部管理,精化业务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企业领导者的正确领导,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机,并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董众:《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与治理》,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
2、魏杰:《中国企业二次创业》,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3、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潘琐等:《内部控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5、施俭:《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浅谈》,《财会通讯》,2009年第1期。
6、唐华:《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分析》,《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
7、田莉杰:《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27期。
8、宋蔚蔚,余迎春:《基于SWOT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分析》,《财会通讯》,2012年第9期。
9、方红星,池国华《内部控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第五篇: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及市场竞争力度的加剧,许多企业加快了信息化的步伐,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手工数据处理方式,而且触发了企业管理模式、生产方式、交易方式、作业流程的变革,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从出资人监管角度看,国资委已将信息化的建设水平作为考核企业的一项重要参考目标。从集团的角度,要求下属企业努力搭建企业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力争全面覆盖生产、财务、工艺、销售、采购、库管、人力资源、科研开发及客户关系等各个方面。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也将因此而发生重大变革,主要表现在组织结构、营销方式、内部协调、业务处理流程改变、人才培训五个方面。
一、组织结构的变革。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层次越来越厚,组织结构越来越臃肿,结果造成管理流程复杂,管理效率低下,并且增大了管理成本,减弱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使得传统的等级向全员参与、模块组织、水平组织等新型组织模式转变,管理幅度可以冲破传统管理模式的限制,垂直的层级组织中大量的中间层已经没有必要,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的距离大为缩短,组织结构向扁平化方向发展。
工业经济时代在传统经济体系和大量生产方式下信息的流动与传递方式是靠实体的传输(如现金、支票、账单、报表等等)来发挥作用的,因而体现在企业组织结构上是传统的并垂直梯式的等级制组织方式,这种企业组织方式中间管理层次多,责任分工不明确,信息传递速度缓慢,企业对市场变化和客户要求的反应迟缓。在信息时代随着信息传输技术的迅速发展所有的信息都将实现数字化,信息的传输突破了传统的活动空间,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各项经营环节可以通过网络完成,网络已成为企业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主要媒介和实现场所。由于企业信息传递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变化,因而与其变化紧密相连的企业组织结构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工业化以来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职能部门制和建立在传统管理模式基础上的等级制将被彻底改造,组织的基础将建立在明确完整的任务目标上,而不是专业化分工上。因为信息技术为传统企业组织结构的改造和新型组织的建立提供了组合分工和加大管理跨度的可能性,其结果是横向组织将取代纵向层级组织。
传统产业企业的组织结构呈金字塔型而且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在其组织结构中中间管理层次和人员不断增加。在网络信息经济条件下,由于信息技术在企业中广泛应用,信息的传递方式由等级型变为水平型,企业组织的跨度不断加宽,组织层次不断减少,中层管理人员开始让位于信息系统,因而与信息传递方式变化和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相适应的企业组织结构也相应地从传统的垂直的“金字塔”型变为扁平的“矩阵”型,从而加快了对市场动态的反应,并使其组织结构更加柔性化,反应更加灵敏、快捷。
二、营销方式的扩展。
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企业重要的营销工具,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是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而不仅仅是通过互联网来销售产品。网络营销的基本功能还包括提升品牌形象、增进顾客关系、改善顾客服务、网上市场调研等方面。
在互联网上,顾客获得产品信息更为方便,可以对多种产品的价格、服务等进行分析比较为了吸引和留住顾客,竞争者之间的竞争方式也将从传统的关注利润向关注顾客转移。
企业间电子商务发展的势头迅猛。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强化的供应链,大大缩短了从接受订单、原材料采购到发货的周期,通过供应商、分销商和企业库存,实时共享,实现实时主动的生产计划等。
企业通过市场经营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广泛收集市场招标信息,对客户信息进行科学整理,对项目销售进行跟踪记录,对合同经营、验工计价、合同收款、追收欠款、质量保证期进行科学管理,对客户关系和招投标过程进行系统化控制。系统还可以进一步整合客户管理的功能,将客户关系融合到企业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真正将企业转型成为一个以市场为主导的新型企业。
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为传统企业经营提供了新的便捷的交易平台,从而改变了企业传统的交易方式,使电子商务得到迅速发展。
电子商务这一交易方式是相对传统交易方式而言的,电话、邮件、传真、电子数据交换(EDI)以及面对面交易都是传统交易的主要方式。作为一种交易工具,国际互联网毕竟是一种速度快、成本低的信息交流方式,从而使其可能成为一种跨地区、跨国界的交易平台。原本由于受地理位置,信息阻隔等因素无法或难以实现的交易由于国际互联的快速与便捷而得以实现。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加人电子商务的行列,从而不断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国际互联网商务(Internet Commerce)领域是一个发展最快的领域。1999年一季度,该领域的企业为美国创造了375亿美元的产值,同比增长127%。可以预见,未来美国网络经济将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阶段进人以电子商务为主的发展阶段,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仍将推动网络经济其他领域的快速发展。
三、内部协调方式的变革。
基于网络的管理方式使得企业内部沟通和协调不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在“虚拟企业”、“SOHO”等这些时髦概念背后,揭示了传统管理职能的变迁。协调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传统的协调以面对面的交流为主要手段,企业内部网和各种新型通信手段将改变这种交流模式,也使得内部协调更加高效,成本也更为低廉,这种协调方式也为区域性企业向全国甚至全球范围扩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信息技术应用改变企业信息孤岛的状况,大量的企业环境信息、政策信息、经营信息、财务会计信息、作业信息集中存储在企业数据库系统内,并不断被实时更新。基于互联网、企业网、数据库技术的客户/服务器(C/S)和浏览器/WEB服务器(B/S)混合结构的网络平台为企业成员提供了很好的沟通条件。在这个平台上,员工可以十分便捷地从计算机数据库中查阅有关的政策和法规,获取与其职责相关的控制信息,明确各自的权利与责任,了解自己的活动如何与他人的工作相关以及例外情况如何报告或处理的途径。另外,企业在网络平台上构建与利益相关者联系的机制,使组织的相关成员可以实时获取经营信息与财务会计信息,及时进行沟通,达到最佳协同合作和利益共享。
通过计算机网络,使企业部门之间、员工之间、企业上下级之间、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传输更加
迅速;企业通过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启用,从而更加重视企业系统管理,将以往的传统管理方法改为系统管理方法,从而进一步改进计划与控制的效率;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促使传统管理由定性向定量发展,为运用预测、数学规划与库存、决策等数学模型来定量分析管理问题,辅助决策提供了可能性;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使企业实现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统一,改善了物流各个环节,迈向零库存管理。
四、业务处理流程的改变。
由于现代信息系统的特征,传统的业务流程借助信息系统可以进行大幅度的改进,无论从效率还是本身的质量和科学性上都可获得质的改变。
信息技术在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的同时还丰富了企业管理理论。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管理理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设想和柔性的管理思想。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基本思想是抛弃传统分工原则和原有企业业务流程,针对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选择变化,从根本上重新考虑设计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方式,再造新的作业流程,使企业过去被分割很细的工作流程重新组合起来,过去由各个部门分别从事的相关工作现在由一个流程工作小组来负责完成,取消了部门间的交换与协调。
柔性管理思想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以柔性生产和制造为前提而提出的柔性管理,它要求企业根据企业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及时变动企业内部结构,要求企业在产品开发设计、生产、销售等方面均以市场为导向具有高度的弹性和敏捷性,能够迅速响应市场的变化,把握市场机遇,动态地重组组织机构,使企业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的柔性;二是以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为前提而提出的柔性管理,它体现了管理的人本观念,旨在调动人在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目前企业应用的信息化系统主要有十大类
(一)PDM系统
设计开发应用软件,为企业的设计开发工作提供了一个高效、快捷、安全、可靠的工作平台,实现了对产品生命周期内产品数据的有效管理。
(二)资源综合管理系统(ERP)
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应用软件。现主要应用的模块包括:进销存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和系统管理。
(三)OA办公系统
企业目前主要办公应用系统,依托这个平台,企业的大量信息资源得以共享,各类材料传递更为快捷,工作安排部署和贯彻落实情况实现了即时归集。
(四)产品档案管理系统
产品制造、物流及售后等过程信息查询系统,企业自行编制。该系统的应用实现了产品纸文档的在档案室架位查询的自动化和对产品条码追踪管理,对主要工位、产品包装、产品发货等信息实现了质量问题批次追踪。
(五)生产调度会议系统
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视频现场会议功能,满足主管领导安排生产任务以及生产系统部门之间的互相沟通。
(六)财务管理支持系统
财务及资金管理软件,包括NC总账核算软件,成本核算软件及资金管理系统。
(七)考勤管理系统
该系统的应用对规范员工出勤行为及强化员工遵守劳动纪律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收获。
(八)视频监控系统
确保治安防范,监督工艺纪律、劳动纪律执行情况的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对厂区治安消防、重点部位、要害部位、通道车辆等进行防范监控,同时监督工艺纪律、劳动纪律执行情况。
(九)金益康通用人事信息管理系统0)
该系统固化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全面记载了员工从面试开始到离职的整个任职周期的薪资、福利、绩效、岗位变迁等信息。
(十)企业网站建设
网站目前有 10个模块,分别是:系统平台、企业简介、信息发布商品展示、企业论坛、会员管理、广告管理、下载中心、浏览分析、在线招聘、平台短信通和100M的企业邮箱。
五、信息化建设的人才规划
随着组织扁平化和业务流程化与信息化,企业决策层次向下移动,基层员工获得更多的决策机会,同时对员工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信息技术平台下,员工需要熟悉计算机信息系统,持有实时、积极的控制观点,认识业务发生时信息技术所能提供预防、检查及纠正错误和识别舞弊的机会,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与自己的专业知识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将结合信息技术特点制定员工雇用、培训、提升和奖励政策。内部控制设计更强调以人为本、人机结合的原则,通过增强员工识别风险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与其他业务人员协同配合能力,利用信息技术的控制能力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且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最终成形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其中人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在未来的信息化人才规划上,除引入专业信息化人才外,还应着重在培训上下功夫,培训应针对不同的层次需求有针对性的。
(一)对决策层领导的培训
培训目标是要使之了解行业发展状况,新的业界信息,使之在战略决策时能够提出企业信息化的目标。信息化工程其实是“一把手”工程,只有领导有信息、有决心,才能把该项工作深入下去。
(二)对管理层的培训
培训目标是要使之能够熟悉企业信息化的环境,及时接受新的行业技术及行业知识,能够从宏观上懂得如何建设企业的信息化,且在实施过程中能够不断的发现问题,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对专职技术人员的培训
培训目标是使之掌握先进的网络架构技术和软件开发方法,能够解决企业在日常办公中出现的的软、硬件设备的问题。这部分人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应加大培训力度,使其尽早成为信息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四)对系统使用者的培训
培训目标是使之能够熟练应用该系统,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每个应用系统建设成熟后,都要进行系统操作培训,只有应用者熟悉,系统才能顺利的应用。
综上所述,全球正在加速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世界各国高度重视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其主要内容是运用高新技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信息化的过程也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企业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了提高经营管理、决策效率,降低产品与服务成本,拓展网络业务,实施纵向多元化,确立在经济全球化中竞争优势等多重目标。信息技术应用改变了企业传统营运模式。例如企业在信息技术平台上运行ERP系统、商务、供应链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通过企业之间、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实现协同合作、优化资源配置。企业物流和资金流的流量、流速均由计算机精密排程,与联盟企业、市场情况环环相扣,以求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最好质量组织企业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