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_大纲3

时间:2019-05-12 18:31: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_大纲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_大纲3》。

第一篇: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_大纲3

一、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二)内部控制的要素

1、内部环境

2、风险评估

3、控制措施

4、信息与沟通

5、监督检查

(三)构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必要性

1、降低企业经营风险,2、提高经营效率

3、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基础薄弱

2、缺乏有效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

3、企业业务处理程序控制漏洞多

4、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5、内部机制不健全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职责划分不清

2、经营导重业绩,轻内部控制

3、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忽视内部控制的作用

4、业务处理程序控制漏洞多,内部控制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三、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应采取的对策

(一)改善控制环境

1、控制环境;

2、加强控制环境的建设;

(二)加强风险管理

1、公司应对影响目标的风险进行事件识别;

2、对影响企业的重要方面,建立风险预警体系;

3、对识别的事项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推动风险应对,从而影响控制活动;

4、信息沟通和监督要贯穿于企业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对前面各个要素进行修正。

(三)应对措施的落实

1、分清事务的轻重缓急,适当选取关键环节;

2、确定关键节点和目标

(四)完善制度流程

1、完善业务流程;

2、建立科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规范责任会计制度;

3、控制活动。

(五)促进信息沟通

1、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

2、组织沟通;

3、企业信息化工作。

(六)提高监督能力

1、财务监督体系

2、内审监督体系

3、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四、构建适合我国企业特点的内部控制体系

(一)明确建设和执行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

1、内部控制发挥作用需要人的主观层面的强力支撑

2、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责任主体的股东和企业的管理层需深度重视与介入。

(二)提高内部控制的驱动力,加强绩效考核

1、建立一套规范、具有可操作性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2、定期对不同部门和岗位进行考核

3、对工作成绩作出科学的评价

4、对于违规违章的,进行责任追究,坚决给予处罚。

(三)建立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

1、公司层面

2、流程层面

(四)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长期执行

1、持续监督检查,保证有制度,能执行。

2、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执行。

(四)信息系统的支持

1、提高企业决策层、企业全员的信息管理意识;

2、充分利用外部咨询条件;

3、建设现代信息管理系统工程。

第二篇: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

摘要:建立和完善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

一。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管理的重要标志,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本文将通过相关文献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对策做相关陈述。关键字:内部控制现状对策

目前, 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未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意识淡漠, 甚至对此有很多误解, 再加上公司治理结构的先天不足以及监督乏力等多方面的原因, 致使我国企业部控制普遍薄弱,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着重大缺陷, 内部控制乏力

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作为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 董事会的作用主要有两个: 1 集体投票决定重大决策;2 制衡经理层, 决策层和管理层分开。但是, 目前在我国很多上市公司虽然形式上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 聘任了总经理班子, 但在实际工作中, 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未建立。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以国有性质为主的上市公司由于国有股东缺位问题, 导致股东大会、董事会不能真正起到对公司经营管理层(总经理为代表)应有的控制作用。相当多公司总经理本身就是董事长,或非董事长也是董事会的重要成员, 结果产生/ 内部人控制0现象, 董事会无法发挥应有作用。公司内部缺乏制衡机制,对管理系统缺乏控制,导致内部控制形同虚设。一些企业集团产权不明,且企业集团高层人员素质差,不懂内部控制为何物,当然更谈不上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了。有一些企业集团没有根据企业规模,业务性质等特点去设计,造成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切实际,偏离控制重心。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执行不得力

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的积习沉疴, 我国一些企业的领导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忽视内部控制的作用, 反而认为有关制度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不重视其建设, 有关制度残缺不全或内容不够合理;有的企业虽有内控制度, 却有章不循, 只是将已订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印成手册、文件, 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 而不管实际执行情况如何, 遇到具体问题多强调灵活性, 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目前,虽然绝大多数企业集团都建立了内控体系,但其操作规程都较为粗放,缺乏统一的、详尽的、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岗位操作流程。

(三)很多企业未形成风险意识, 内部控制缺少风险控制系统

很多企业集团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有的片面地理解为内部控制系统就是成本控制、会计控制。在实务操作中,被更多地限定在会计控制的范畴。不能用系统的眼光来看待内部控制这一重要的系统;有的则认为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牵制或内部监督,甚至看成是某些文件或制度。在我国企业集团管理层的思想中,缺乏风险概念,没有设置风险管理机制,因此抗险能力很低。我国企业集团在内部控制的实际工作中,多数人对风险评估的意识还很淡薄,很少分析甚至不分析可能导致风险出现的因素,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评估实施机制,强化风险管理。

当今社会经济环境风云变化, 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 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然而, 我国很多企业风险意识淡薄, 未建立风险控制系统, 导致在企业运转过程中忽视风险控制, 造成巨大隐患甚至损失。如巨人集团的失败, 正是由于缺乏风险意识, 没有考虑到生物工程

1可能会遭受的风险,而将巨人大厦的资金来源完全依赖于生物工程。

(四)缺乏健康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员工职业道德。

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就不会有发展前景。员工难以理解和执行内部控制的规定,从而导致员工缺乏有效的沟通,信息难于共享。而员工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同样危害极大。巴林银行仅仅一名员工职业道德出现问题,就断送了一个信誉卓著的企业。

(五)企业管理者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

“人”是内部控制环境设计和实施的主体,内部控制的好坏取决于各层执行人员的素质和观念。内部控制的执行包括管理当局及管理层在内的全体员工。有些领导利用内控制度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贪污、挪用、盗窃企业资金,勾结外部个人或企业非法侵占资金,都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六).内部审计的薄弱。

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是控制环境的要素之一。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协助管理部门监督,来促成好的控制环境的建立。我国不少上市公司未成立审计委员会,而且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独立工作的环境,无法实施有效的内部审计。

(七)在内控制设计上存在着各自为政、就事论事的倾向

财政部门着重抓了内部会计控制建设: 财政部于1986年颁发5会计基础工作规范6, 2001年以来发布了四个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报告作了一些规定, 2000 年国家证监会发布了5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变报规则6, 对公开发行证券的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的披露作了一点要求。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事务所的内部控制作了要求。国家审计署实施的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6对内控制度的测试当作/ 作业准则0予以规定。整体来看, 全国没有统一的协调和规划, 各部门只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 针对具体事件确定要求。

针对我国当前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诸位作者认为要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应强化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行独立董事制度,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治理企业行为的组织体系。在这个组织体系中, 各层次、各环节应当科学安排, 合理分工, 相互协作, 使内部控制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是目前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存在法人治理结构上的缺陷, 主要为/ 内部人控制0现象严重, 董事会职能失灵。针对这些情况, 在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效措施。独立董事既不代表出资人, 也不代表公司管理层, 能在公司战略、运作、资源、经营标准以及一些重大问题上作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因此独立董事在监督CEO 和高级管理人员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较之内部董事, 这种监督会更加超然和有力, 可使/ 内部人控制0现象在源头上得到遏制,实现董事会应有的控制职能。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框架。

强化管理者的内控意识及高层的控制职能,为员工建立一个管理完善,控制有效,相互激励、相互制约、相互竞争的工作环境;建立一个有效的令行禁止的管理系统;培养一批对

工作认真负责、勤奋、正直、忠诚的员工,不断加强员工的后续教育,对关键岗位定期轮岗、换岗,对不相容职务严格分离,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管理欠缺及舞弊行为,以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

(三)强化企业风险意识, 建立健全风险控制系统

现代社会充满激烈竞争, 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成功的挑战和失败的风险。对风险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主旋律之一。风险控制要求单位树立风险意识, 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 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识别、预警、评估、分析和报告等措施, 对财务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针对我国当前很多企业风险意识淡薄, 在运转过程中忽视风险控制的现状,要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必须加强企业风险意识, 应要求企业建立健全风险控制系统。强化风险管理, 确保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加强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标准体系, 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提供规范标准建立一套完备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 作为企业管理行为规范标准, 是达成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条件。

(四).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

企业制定经营目标,设置核算机制,都必须依靠人的创造性工作。强调以人为本,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和法规意识,充分发挥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企业领导者注重内部控制,尊重员工的心理需求,强调沟通和管理交流,便能减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隔阂,形成强大的企业合力,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把核心人员及其员工的短期行为长期化,促进整个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员工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观念长期被认为是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因素, 内部控制结构的建立要考虑员工道德水准和价值观念。实践表明, 基于环境现状而构建内部控制机制是一种被动性的做法,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建设是世界各国公司管理中面临的共同课题, 就我国目前公司的现状而言, 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的建设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建设中避免空洞的说教, 针对各岗位的特点建立起具有操作性的行为规范与准则体系。

(五)强化企业负责人的内部控制观念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针对我国企业管理者内部控制意识模糊的问题, 一方面, 应通过明确企业负责人对内部控制承担的责任, 提高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另一方面, 政府有关部门和新闻机构应加大对内控工作的宣传力度,并通过举办以内部控制制度为主题的研讨班, 组织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到内控工作做得好的企业参观、学习等各种形式, 加深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最后是提高管理者的内部控制意识,营造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管理者及其他管理阶层的执行者对内部控制的态度、管理者的经营风格、管理哲学、企业文化、内控意识等都是影响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企业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现代企业集团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注重内部控制的设计与实施,必须从企业整体的角度来考虑内部控制问题、从企业整体角度来定义和设计内部控制体系,打破传统企业内部控制的狭隘性,由局部的会计控制、财务控制扩展到整个企业治理权控制、企业资源和运营控制,确保企业集团的每个岗位及人员,每项业务或环节都能按规定的制度办理,真正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

(六)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认为,内部审计是指一个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的评价活动,并

作为该组织的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的一种服务,其目的是协助该组织的管理人员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企业集团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人员熟悉企业基本情况和业务循环的优势,切实加强其在内部控制环节中的制约职能,加大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力度,审查交易记录及相关账户的真实性、合规合法性、准确性,及时地发现重大错误、舞弊及违法行为并查明原因。第三是加强对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目的在于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说明,加强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当局内部控制的意识,促进管理当局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改进内部控制,增强内部控制有效性。内部审计机构应直接对企业最高领导层负责,保持相对独立性。

企业通过内部审计制度对各级管理层的财务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评价,包括企业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情况、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各级管理人员的绩效、内控环节的协调情况等。

此外,1,强化政府和社会监管。国家财政部门应完善会计法律法规,针对不同企业,要求定期,编制专门的内部控制规范。证监会也要加大对财务舞弊的处罚力度,以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社会监管主要来自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应从注册会计师负有对企业内部控制监管责任的角度出发,降低注册会计师与企业串通舞弊发生的可能性,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2,建立和完善ERP 建设,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企业资源可以提高内部控制效率和优化内部控制流程。ERP 可以把企业全部业务涉及到的资源整合起来,企业每一个员工都被明确地赋予在内部控制中所应承担的职责,并且通过信息和沟通系统,使每一个人都能顺畅、快捷地获取他们在执行、控制经营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并交换这些信息。企业运作层面的供应、生产、销售交易资料,只要是与财务有关的,都会在财务系统中自动生成,实现财务分析和业务运作的同步进行,使得内部控制动态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对于信息系统内部测试的工作量。

3.随着我国进入WTO,国内企业将会面临更大的环境变化和生存风险。每个企业都应该认真分析并识别出自身存在的风险,建立一个风险数据库,要分析风险的重要性程度、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频率、并且找出企业应该如何应对管理风险的方法。对企业而言,一套科学、完善、适用的内部控制体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建成,而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应遵照内部控制的原则,依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随时应该关注:现有流程中的控制措施是否全面涵盖了风险,这些控制措施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形成了充分的控制证据,这些控制措施是否在相关规章制度中予以体现。根据情况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对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作出及时修正或建立新的内控制度。这是一项周而复始、从不间断的工作。只有不断加深认识、自我评估和改进,才能确保行之有效,为企业生存和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关于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 詹二妹(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0)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年第4 期(总69 期)

2,《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研究》陈亚琳(厦门舫昌集团福建厦门361101)改革与开放 2009年第10期

3,《浅析企业内部控制》顾珊

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12月唐山劳动技师学院 网络出版时间:2012-04-09 21:08 4,试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 邱少林(福建省厦门市新华书店, 福建 厦门 361009)第21卷 第6期 湖南财经高

第三篇: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

论文摘要: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秋序和社会,公众利益具有重大意义。

最初的内部控制定义是内部牵制,它基本是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以职务分离和账目核对为手法,以钱、账、物等会计事项为主要控制对象。内部拉制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和完整概念,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被人们提出、认识和接受,但核心是内部会计控制。2002年发生“安然”、“世通”等公司的破产揭露出一系列的财务欺诈丑闻,暴露出美国公司治理结构不平衡和外部监督缺失。其结果导致美国的资本市场损失了7万多亿美元的市值,对投资者造成了重大损害。为了提高民众对美国金融市场及对政府经济政策的信心,美国国会于2002年7月25日出台了《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简称“萨班斯法案”或“SOX法案”)。美国萨班斯法案的出台,极大地影响和促进一了中国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发展,从国际上一些比较成功的企业管理经验看,完善并运转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是这些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还需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此,在这个时期必须从国有企业的“内功”人手,在现有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和持续快速发展能力,这是现阶段国有企业建设中的一项非常紧迫和必要的任务。内部控制是一个既古老又充满活力的话题。对我}}i来讲全面认识内部控制还刚刚开始,企业会计一信息失真、经营失败及不守法经营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失效或不具备可操作性。以下从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探讨问题的成因,研宠内部控制的对策。

1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内部控制从形式上表现为一整套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彼此连接的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通过发放内部控制调查表、实地走访我们看到被调查单位普遍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大都侧重于企业外部环境的梳理,而忽视了内部各环节、各岗位的牵制;侧重于经营环节的程序控制,而忽视了企业整体的协调;侧重于内部控制的制度学习,而忽视了执行制度的人的素质提高;侧重于对货币、实物的控制,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环境的建设等等。调查发现的问题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1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从调查情况看,不少企业仍然沿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机构设置,企业普遍存在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多、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企业制度不健全,一是企业缺乏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二是人事政策和实务不完善;三是企业制度不全面,顾此失彼现象严重;四是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1.2企业内控部门的责任与权力、控制与监督

企业应当结合业务特点和内部控制要求设置内部机构,明确职责权限,将权利与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从调查中发现,作为承担内部控制主要部门的财会、审计部门存在严重的责权不对称现象。国内大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只是服务于企业负责人,这就造成内部审计既不能监督上司,也不能监督同级。财务监督的服务对象是企业的所有者,而会计监督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内、外部利害关系人,其提供的公开化会计信息必须体现“真实、公允”的原则。由财会部门的主管人员既管理财务收支又进行会计一信息处理,极易导致基于财务收支需要而捏造会计信息;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本营运系统,而会计的对象是信息系统,财务与会计合并一处也不符合实物管理与会计记录分离原则。

2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也决不是“一日之寒”,既有人的素质原因,也有制度原因。主要成因有:

2.1双重控制主体矛盾导致内部控制不力。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客观上产生了两个控制主体,即所有者控制经营者、经营者控制

主体,两者之间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所有权与经营权制约失衡使内部控制权责不清。内部控制是控制主体意志的体现,控制者都希望成为控制主体以实现其控制目标,他们期望获得真实的企业信息,并据此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正确估计其财务状况以便进行未来投资决策;另外,他们还希望能够控制会计政策使其向维护所有者利益方面倾斜,比如贯彻谨慎性原则,足额并加速补偿固定资产成本等,确保自己投人资本的保值与增值。而对于经营者来说,则可能因其不会过多地关心企业长远发展而采取与所有者相反的会计政策,因为在多数情况下他们会更看重短期经营效益给自己带来的利益,这种短期利益驱动体现在会计上则为张扬或夸大经营成果,掩盖决策失误和经营损失,侵占或者损害所有者利益,如提前确认收人,不足额提取费用,在职时的过度消费等。

2.2计划经济下企业经营管理的陋习仍在延续,导致内部控制得不到重视。

政府包办企业一切事务和企业经营大锅饭思想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两个鲜明特点。经济体制改革后,理论上要求政企分开,但在实践中执行并不彻底,一方面,以各种形式改头换面但仍然存在的主管部门,基于权利和利益的双重考虑,仍把持着对企业的行政干预,客观上企业并无真正的理财自主权。另一方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被国家“呵护长大”的企业,主观上还保留着吃“大锅饭”的意念。而政府对经营不善企业的盲目保护机制,又助长了这种意念,企业干好干坏一个样,致使加强内部控制的动力不足。

2.3各种监督机制弱化使内部控制的刚性被扭曲。

事实上,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会受到来自企业以外的各种监督机制的约束,为其“保驾护航”。但由于这些监督机制隶属于不同职能部门没有形成一个综合整治的合力,使得监督机制弱化。财政、税务、银行、审计等各社会监督机构,工作中各行其是,未能形成综合监督的合力,对企业的威慑力不够。对审计的独立监督、公正职能未予以充分重视,审计未形成规范化、法制化和经常化。对查出问题的处罚,往往就人不就事,重人情而轻规定,执法的刚性被扭曲。

2.4企业文化落后、内部控制执行者素质不高,使得与内部控制要求不协调。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素质是密切相关的。只有管理者有高尚的道德、健康的人格和完善的价值观念,才能影响和激励企业文化的建设。而企业形成独立的文化氛围的基础在于员工素质的提高,所以,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教育。

3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内部控制制度作为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的方方而面,作为一项制度建设,其客观的成份越多,科学性就越强。在今天,内部控制已不再是简单的差错防弊机制,而是涉及企业的各个层面、各种资源、各个方而,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效率、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3.1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机制。

实施内部控制,首先需要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从所有者的立场出发,不但要把企业经营管理者行使权力的过程纳人内部控制的监控范围,而且要将其作为内部控制的重点监控对象,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使决策系统一、管理系统和监督系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

3.2“约束+激励”作为引导、规范经营者行为的主要方法。

在存在双重控制主体的现代企业中,最为突出的矛盾是双方“利益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企业所有者希望通过经营获利使资产增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决定了在双重控制主体构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首要的也是基本的目标应该是协调双方的利益和矛盾,只有通过切实有效的协调,找到所有者和经营者共处的均衡点和平衡点,才能实现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以上两个基本目的。

第四篇: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对策论文

一、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观念落后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我国中小企业管理者大多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够,同时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理念能够帮助管理者打破固有管理模式,拓展思维,指导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中其他要素的基础,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对内部环境的重视程度不够,中小企业中往往各个部门分工不够明确,部门职能没有体现出来,作用也就微乎其微,这是由于中小企业的管理层构成所决定的,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是民营,对企业经营管理意识不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能深入有效的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没有能够贯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企业中如果缺少先进的管理理念,势必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也很难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中拥有竞争力。现代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企业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利益群体,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能够使各种利益群体的权利得到相互制衡,使企业内部各种利益群体的行为符合企业整体的发展要求,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减少由于利益不均所导致的企业整体利益受损的局面的发生,更有效地控制成本,优化配置各种资源。

(二)风险评估意识不强

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和发展的作用不同于以往的管理者的经济决策,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不会在短期内得到体现,它往往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却被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管理者忽略了。他们认为所谓的内部控制无非就是制定规章制度罢了,没有必要对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投入过多的资源,这种错误的观念直接导致企业不具备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在企业经营遇到问题时,措手不及,早早的以失败收场。内部控制制度的确立,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资源的整合,将企业的管理职能下放到各个部门中,形成完整的内部管理体系,使企业有能力在风险来临之前,对风险作出及时有效的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决策的理论依据,规避风险。

(三)组织结构不合理

企业的发展要求企业内部分工明确,职能清晰,而我国中小企业因规模,资源等问题,导致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职能没有做到有效下放,还是掌握在企业的管理者手里,企业内部部门和岗位设置缺乏合理性,部门之间没有有效的沟通平台,企业信息传达不够及时,信息反馈更是无从谈起。这些都是我国中小企业在组织结构中面临的问题。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合理,导致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缺少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形同虚设,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四)信息化水平低

随着信息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中,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强化企业的内控制度。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企业在正常的运营和管理中,要面对大量的信息,包括企业内部的大量财物信息以及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信息。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资金有限,也就忽视了信息化对于管理的重要性。在实际运营中,大多采用传统的人工采集,整理信息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也不利于企业信息的沟通和共享,造成企业部门之间信息闭塞。对市场了解缺乏时效性,不具备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经营管理策略的能力,管理者对于企业的整体情况也缺乏必要的了解。

二、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一)优化内部环境,强化管理意识

企业管理者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企业中个部门的职责和权力,实现相互制衡,利益均摊,防止舞弊现象的发生。还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以及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对控制制度进行修改,从而保证制度的合理性和时效性。企业管理者要进一步强化自身的管理意识,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有关企业管理的业务知识,因为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意识是优化企业内部环境的重要前提。企业的管理者的自身素质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和效果,与企业管理者的控制意识和发展措施有着紧密的联系,管理者只有提升自身的管理意识,完善自身的自我控制能力,加强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的管理,才能够从根本上将企业的内部控制顺利实施,进而完成企业的发展。

(二)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中小企业要想实现长期发展,就必须强化企业内部的风险意识,自上而下,明确风险评估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同时分配风险管理责任,设置专门的风险评估部门,对风险作出及时有效的分析,抓住风险能够带给企业的有利之处,规避风险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并制定出应急方案,风险评估报告要及时上报,以便管理者能够对企业的整体情况有所了解,做出正确的经营策略。另外,企业还要组织风险评估部门,开展有关企业发展风险规避方面的专业知识,强化企业整体的风险评估意识,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小,各种资源有限,往往承担不起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风险,所以加强学习是企业成功规避风险和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的重要途径。

(三)完善组织结构

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管理职能进行下放,这也是企业管理职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前提,企业管理职能要根据不同的部门进行系统的划分,并且要将职能和责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各部门领带在掌握一定管理职能的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责任,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问题的负责人,提高办事效率。同时还要设置专业的管理和监督部门,科学地分配人力资源,划分管理层级,使各部门形成相互制衡的关系,将企业看做是利益均沾的整体,另外,还要建立良好的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使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能够充分实现。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将大大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的发挥。

(四)加强信息交流,强化内部监督

中小企业要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投入,强化企业管理,将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引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当中,建立企业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使企业管理者能够随时掌握企业的动态。专业的审计和监督部门要通过信息平台对企业各部门的日常工作情况和企业整体的绩效情况进行实时的监管,对企业中出现的问题,要随时反映给企业的管理者,是企业管理者能够随时掌握企业内部的动态信息,对企业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及时的处理意见,确保企业能够有序稳定的发展。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将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和监督。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小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规避企业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强化组织管理意识,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加强内控控制制度的实施和监督工作,与此同时,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风险的认识,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结合,制定合理的风险控制策略,加强部门协作,体现以人为本,才能形成企业独有的文化,并不断发展、壮大,从而推动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第五篇: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对策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对策

0*** 08会审独本一班 徐杰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内部控制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不合理;内部控制执行不严,形同虚设。内部控制的薄弱已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约不正当的行为,已刻不容缓。本文就此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控制环境; 会计人员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还很不理想、很薄弱,主要表现为:

(一)控制环境基础薄弱

内部环境是影响、制约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和贯彻。它涵盖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 影响 的各种因素,包括企业管理人员的品行、操守、价值观、素质和能力,管理人员的管理 哲学、经营观念,企业各种规章制度、信息沟通体系、业绩评价机制等。

1.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薄弱。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内部控制不单是业董事长、总经理等管理层的事情,而是企业所有员工的共同事情,这种大家共同参与、相互监督、相互控制的思想没有彻底灌输到每一位普通员工身上,没有明确每一位员工在内部控制中的责任问题,最终导致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执行主体,责任模糊,流于形式。至今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尚未认识到内部控制的意义。即使有部分企业已经制订出相应内控制度的大多也只是停留在“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给人看”的表面文章上,制度的落实很存问题。

2.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组织结构是表现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框架体系。企业经常存在的问题大致分为:一是组织机构的设置与组织目标不一致。二是组织机构设置时求大求全,未考虑企业是否真正地需要。三是部门岗位设置时未充分考虑到部门所应承担的职能。四是各级组织层次定位不明确,没有规划出不同管理层次不同的管理使命。五是组织结构设计时过分注重专业化的设置,没有考虑到横向沟通的困难等。

3.企业制度不健全,一是缺乏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有些企业不注重员工后期继续教育培训,不注重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和创造性,员工缺乏工作动力。由于监控能力不足造成经营者与企业员工小集体结成“利益同盟”,导致短期经营行为、欺瞒行为。经营者通过关联交易、转移投资、在职消费、账务处理、小金库、“恶性”举债,以及追求员工的工资、奖金、福利最大化的行为,将国有资产转移到少数人手中,并通过制度安排,披上“合法”的外衣,导致企业效益受损。为满足这种欲望,有些经营者不会重视内控的建设,甚至有意忽略或阻挠,反过来又加重了企业制度的不健全,形成恶性循环。二是人事政策和实务不完善,雇佣人员时没有经过严格的考核,有许多是凭关系挤入企业;对职工未形成一套关于训练、待遇、业绩考评及晋升的制度;没有根据不同情况与时俱进对职工进行适当的道德教育。职工良好的胜任能力和优秀品德得不到肯定,能力的欠缺和不良的道德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大部分企业对员工都实行绩效考核,考核内容复杂多样,但往往考核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实质内容。多数企业未将员工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职务晋升、评优、降级、调岗和辞退的依据,因此职工对此项工作反应不积极,因此根本达不到绩效考评的结果。即使有良好的内控也会因执行者的能力不强或道德败坏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三是企业制度不全面,没有细致的制定出针对每个环节,步骤,方面的规章制度,造成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原因之一。四是执行不力,再好的制度不执行也是没有用的。

4.管理者素质较低。在我国还未形成一个职业经理人市场,经理人的选择多数不是通过公开招聘、选拔、考核的方式录用,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较低。管理者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动力和压力比较小,甚至有些企业的管理者未曾受过高等教育,企业也未对这些管理者进行不定期的管理培训。少数会计人员没有从会计职业道德角度出发为企业领导人把好关,而是按企业领导人的意图从事,不敢揭示问题,而是掩盖问题,甚至伙同领导贪污、侵占公款,置会计法律、法规、制度于不顾,没有不敢造的假,没有不敢花的钱。

5.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认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制度依存于企业而存在的共同价值观念的组合。企业文化是培养诚信,忠于职守、乐于助人、刻苦钻研、勤勉尽责的一种制度约束。是将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进行统一和融合,使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达到有机的结合,在良好的企业文化基础上所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必然会成为人们行为规范,从而才能很好地解决因制度失灵而产生的种种问题。但是直面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一些企业在实际建设企业文化过程存在了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领导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将其整合到企业战略中,作为一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来抓;二是没有将企业文化建设视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来做,缺少统一规划;三是各部门没有协同行动,企业管理和建设中的各项工作如对外宣传、招聘人员、提拔干部没有在企业精神的引领下,形成整体,发挥合力;四是企业精神开掘深度不够,没有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理念;五是没有深入进行企业文化教育,许多职工包括职能部门的部分工作人员对企业文化的宗旨及内容存在模糊认识。

(二)企业内控部门责权不对称,内部控制和监督不力

企业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而我国的内部控制主要是指内部会计控制。许多企业中存在作为承担内部控制主要部门的财会、审计部门存在严重的责权不对称现象。

1.内审部门形同虚设

内部审计作为实施内部控制环境的基础环节,是内部控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它通过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提高他们的效率,从而帮助机构实现其目的。但是,我们调查发现,企业的内部审计并没能真正履行其应有的职能,其存在问题主要有:

(1)内部审计缺位现象严重。中小企业由于人员较少,机构设置简化,内部审计人员基本上是由会计兼职的,缺乏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模式上仍以财务核算的真实性审计为主,较少涉及到管理层面和内部控制制度,缺乏风险导向意识。有些中小企业管理层对内审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将内部审计机构作为安置、照顾的部门,内审机构成为企业安置其他部门退线干部的一个部门,在这种情况下组建起来的内审机构缺位现象严重,很难发挥内部审计应有作用。

(2)独立性差、机构职能定位低下。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应从第三者的立场客观公正地对企业的经济监督进行再监督,它的地位应当是超然独立的。但内部审计实质上受经营机构及其他部门的制约和影响情况严重,自身独立性差,甚至有的企业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兼任内审部门的领导,其监督制度形同虚设。这就造成内部审计既不能监督企业负责人,也很难监督平行机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由于无法在地位上实现超然独立,其工作范围大大受限,很难切实履行实施内部控制环境基础环节等应有职能。

(3)内部审计职能重监督,轻服务。内部审计机构是适应企业的内在需要设立的,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它能为企业加强内部治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对内审在促进企业发展、实现风险防范的作用认识不足,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职责和功能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查错纠弊的层次上,而这种内部监督不力,内部审计部门职能弱化的现象,在现代经济发展形式下,单纯依靠政府审计或民间审计来促进企业合法经营、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性质和作用不甚理解。有些企业管理人员经常将“内审监督”与“会计稽核”混淆不清,或者将审计工作与纪检监察工作等同起来或相混淆,有的甚至将企业自主经营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对立起来,由于有些内部审计人员由于指导思想上存在误区,未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内部审计应该开展的工作没有认真开展,未能发挥内部审计应有作用。有些内审人员则由于工作不好开展而心灰意冷或充当好人,使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

2.责权不对等

权利、义务与责任对等是责权控制的基本原则之一。而目前《会计法》要求会计既代表国家执行行政监督职责,又要为企业领导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服务。这种理论上的双向服务机制将会计的经济责任和义务确定得大于其实际的功能和拥有的权力,只能把会计置于一个两难的境地。同时,会计人员执业规范尚未出台,会计人员的责权没有细化的标准可资参考。会计人员应对谁负责,拥有哪些权力,承担何种义务,理论上并未明确。实践中,会计人员目标不明,制约着会计职能的发挥;身份不清,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责、权、利严重背离,导致会计执法者受打击报复而得不到保护,善于根据管理者意图搞假帐者却倍受重视,且屡禁不止。

3.财务与会计合署办公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机构设置尚能满足管理的需要,但与 现代 企业制度要求相比,其弊端暴露无遗:一是服务对象不明。财务监督的服务对象是企业的所有者,而会计监督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内、外部利害关系人,将服务对象和灵活性程度不同的两项工作合并一处,必然导致服务对象模糊,财务管理的灵活性会干扰会计的公允性。二是财会部门不堪重负。会计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侧重于对资金的反映和监督。而财务的基本职能是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侧重于对资金的组织、运用和管理。应由财务部门负责的投资、筹资和收益分配事项,由会计人员兼做财务,会计人员力不从心,既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又导致财务管理乏力,财会部门的工作质量也随之下降。三是违背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由财会部门的主管人员既管理财务收支又进行会计信息处理,极易导致基于财务收支需要而捏造会计信息;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本营运系统,而会计的对象是信息系统,财务与会计合并一处也不符合实物管理与会计记录分离原则。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双元控制主体矛盾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弱化的主体原因

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客观上产生了两个控制主体,即所有者控制主体、经营者控制主体,两者之间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这使内部会计控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联系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纽带。双元控制主体矛盾性导致内部控制存在漏洞。

(二)所有权与经营权制约失衡使内部控制权责不清

两权分离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有机制约是现代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但实际上,所有权往往是缺位的或虚拟的,经营者实质性拥有了对企业资产的控制权和处置权,明显地出现了所有者对经营者约束不力,形成“该控制的控制不了,能控制的不愿控制”的局面,其结果则会产生经营者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独断专行等后果。

(三)内部控制的所有者主体意识得不到体现使内部控制弱化

内部控制是控制主体意志的体现,控制者都希望成为控制主体以实现其控制目标,但由于企业经营者成了现实的会计控制主体,直接控制着会计信息的生成和利用;而所有者则成为虚拟的控制主体,其对经营者的控制则主要是通过由经营者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来实现的。

(四)企业文化落后、内部控制执行者素质不高,使得与内部控制要求不协调 很多企业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文化,即使规定出各种规章制度来,但没有形成良好的执行氛围,没有很好地将企业制度与文化、习惯、行为标准很好的结合起来。事实已经证实,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作支撑,“为控制而控制”肯定是事倍功半的,只要企业发生一小点的变故,如总经理换人,企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企业文化与企业治理的素质是密切相关的。只有治理者有高尚的道德、健康的人格和完善的价值观念,才能影响和激励企业文化的建设。而企业形成独立的文化氛围的基础在员工素质的提高,所以,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教育。但现实情况是员工培训已经步入了“恶性循环”。

三、强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强化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首先,加快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真正实现产权明晰、权责清楚、管理科学、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从产权制度上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建立。其次,要有明确的内部控制主体和控制目标。控制主体解决了由谁进行内部控制的问题,而控制目标则解决了为什么要进行控制的问题。科学的企业组织结构在企业内部应包含四个层次的经济主体,相应地,企业内部也有四种控制主体,即股东、经营者、管理者和普通员工。而这四种控制主体都有各自的控制目标,股东的目标是财富最大化,经营者的目标是不断增加经营效益;管理者的目标是完成责任目标、获得业务运行的真实报告;普通员工的目标是遵从企业的内部规章制度,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

(二)健全企业制度

一是建立起有利于录用和培养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德才兼备的、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管理机制;二是要实行权责明确、治理科学、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内部治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经理层的经营绩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同时还要通过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及经理人员市场,建立起相配套的经理约束机制。只有建立起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经理人员既享有充分的经营治理权,又能使其尽职尽责地履行对委托人的义务,才能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三是制定恰当的员工工作标准和道德标准,作为考核员工的依据;四是对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制订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过程中,对于偏离既定政策和程序的情况,要建立补救措施,发现问题,有及时行动进行纠正的机制。

(三)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

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工作质量直接取决于财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只有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和法规意识,充分发挥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达到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所以,企业在做好财会人员的培养的基础上,还应当定期对员工进行内部控制知识的教育,使每个员工都能够明确自身责任,将自己行为紧密地控制在内部控制制度框架下。

(四)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企业的内部控制,故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该重视对企业文化的培养和塑造,制定和实施企业文化战略,但企业在培养自身文化时,应避免一种只注重内部和短期的企业文化,要保持一种健康的文化氛围,使其与公司战略目标趋于一致。

(五)加强企业的内部监控

条件允许的中小企业,可以在企业内部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在设置时要给予充分的权力,直接受最高权力机关的领导,以保证其在行使职权时不受其他方面的影响。企业应当重视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工作,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并由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总而言之,虽然当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不容乐观,在实际内部控制的工作中存在管理意识淡薄、财会信息不透明、监督职能弱化等问题。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必然现象。内部控制的完善不是一朝一夕的,谨以此文希望唤起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意识,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让内部控制真正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起应有的作用,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锋:《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博弈论分析》,《财会研究》,2004年第2期。[2] 彭晶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冶金财务》,2005年第8期。[3] 潘经民:《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财会月刊》,2001年第3期。

[4] 袁江云:《试论传统文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干扰》,《企业技术开发》,2005年第8期。[5] 方芳:《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分析》,《经济视角》,2008年第10期。

[7]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课题组(编著):《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8] 常大磊,刘凤霞:《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路》,《山西财税》,2008年第6期。[9] 陈国英:《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4期。[10] 周 溢:《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市场论坛》,2004年第5期。

下载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_大纲3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_大纲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对策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对策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研究 班级:11会本24班 姓名:万文东 学号:2011102022423 摘要 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对确保我国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

    浅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成因及对策

    浅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成因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内部控制得以广泛关注,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研究也逐步成为了社会热点的话题。然而,当前国内......

    浅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

    浅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内容提要:我国经济现在正在飞速发展,中华民族正在复兴,在发展中我国企业有着自身的特点,因此如何在发展中根据自身特点,发展企业经济成为企业工作的主题......

    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小企业这一作为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当代中国,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间接影响了我国商业环境的局势和金融结构的组成。自改革......

    我国房产税征收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房产税征收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房产税一直是各国税务系统的重点组成部分。房产税的征收在我国历史悠久,甚至在上古周朝就已经出现房产税征收的雏形。然而,经过长时间历史......

    我国基因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基因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于贵穴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3年第03期 [摘要]基因产业是我国21世纪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同时又面临发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