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计工作法治化的研究——以xx公司为例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会计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80599074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经济增加值(EVA)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2 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中小制造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研究——以某服装公司为例 4 企业会计舞弊的成因与对策 5 浙江中小企业融资环境问题探讨 6 一汽轿车财务分析 某公司绩效评价中财务指标存在的问题 8 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浅析中小企业项目投资中的问题与对策--投资风险问题探讨 11 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改进研究 12 企业责任会计研究 企业并购的税收筹划研究 14 某集团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15 反倾销会计若干问题研究 我国房地产企业债务筹资的风险及对策 17 企业内部审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环境管理会计研究:以海尔为例 19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研究 某建筑公司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21 基于碳会计观的低碳经济视角下会计信息研究 22 某电气公司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流失问题探讨 24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25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7 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 以顾客为中心的某公司成本控制研究 29 浅议企业逃税及税收筹划 30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企业信用管理的财务效果分析——以某公司为例 32 通货膨胀环境下会计计量问题研究 33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管控研究
某钢铁公司资产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5 个人商务贷款授信额度模型的应用研究
浅议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变现”——应收账款质押融资 企业现金流管理问题研究——以某集团为例 浅析应收账款管理
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关于反向购买的会计处理及案例分析 我国增值税改革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 基于EVA的财务危机预警的实证分析 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 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影响分析——以浦发银行为例 浅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若干问题与对策研究 某制衣公司应收账款创新管理研究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议审计委员会在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 某公立医院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管理会计在中国发展的影响因素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优化研究——以xx公司为例 论公司治理环境下的内部审计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上市公司应用的研究 探析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与创新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制药行业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以某制药为例 物流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价值基础会计与成本基础会计比较研究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征管问题及对策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流失——以“淘宝网”为例 通货膨胀条件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推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以某公司为例
内部审计在防范舞弊风险中的角色与应用研究——基于xx案例的分析 企业物流成本相关问题探析 某纺织公司负债经营策略分析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思考 浅析国内中小企业的品牌战略管理策略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xx家具采购成本控制 论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及其对策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探讨
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研究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控机制探讨
水泥企业环境成本控制问题研究——基于清洁生产理论 某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失败问题研究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81 民营企业目标的现实选择
外商的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影响研究 83 新会计准则下存货会计政策选择对企业的影响 84 中小企业债务重组模式的实际应用研究 85 国有银行A+H模式上市及其结果研究 86 房地产调控下的万科财务分析 87 某集团盈余质量研究
企业中的采购管理-----以日比野压铸有限公司为例 89 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90 某会计师事务所竞争力分析 91 论企业税收筹划风险及防范
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定价问题探讨——以大连美罗药业管理层收购为例 93 股权激励的财税差异分析及纳税筹划 94 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95 对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思考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战略研究 97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某纺织机械公司营运能力指标分析及评价 99 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研究 100 财务报表信息含量与财务分析
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02 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问题探析 103 某公司成本降低途径研究
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有关问题探讨 105 森林资源经济价值评估 106 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管理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思考 108 关于我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问题分析 109 xx公司融资困境及其应对措施
服装企业零库存的应用与改进——以xx服装有限公司为例 111 论酒店内部成本控制及其策略—基于苏州三德大酒店的案例 112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所得税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以某公司为例
酒店餐饮业采购成本控制问题研究——以某大酒店为例 115 新准则下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问题探讨 116 企业投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117 基于公司治理的会计政策选择 118 审计职业判断及其重要性的研究 119 论作业成本法在服务业的应用
基于时间价值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比较分析 121 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及控制对策研究 122 我国财务软件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公允价值的应用分析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125 论新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与协调 126 商贸企业财务竞争力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探讨—以xx钢铁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为例 128 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探讨 129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研究
新债务重组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131 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132 项目投资评价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133 某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的动因研究
TC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135 提升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效力研究
并购融资方式及其风险防范研究——以联想并购IBM PC业务为例 137 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困难及对策 138 JIT-VMI存货管理模式的研究
论企业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
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我国造纸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141 服装生产企业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设计——以某服装集团为例 142 某集团财务治理结构优化研究 143 美的电器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国有企业中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应用研究
商业银行资产构成及风险分析——以农行某支行为例 146 我国现行会计核算制度与税法的差异及其协调
基于EVA的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分析与评价体系的研究 148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及其对策
[毕业设计]asp.net+sql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网站的设计与开发(论文+程序)150 民营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151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制造业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152 我国房地产信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某集团为例 153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用研究 154 格力电器公司融资偏好问题研究 155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56 某水泥公司筹资风险分析及对策
157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和对策 158 煤炭企业成本核算研究及分析―以某公司为例 159 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企业价值管理研究 160 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案例研究
161 珠宝鉴定及营销]论中国古代玉器特征的演变 162 xx集团财务分析
163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与风险控制 164 企业目标研究
165 基于现金流的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 166 上海重庆房产税试点积极效应分析 167 财务报告的改进及对公司发展影响
168 论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169 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170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71 某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172 黄金现货投资的优势和风险控制研究
173 低碳经济下环境会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74 中小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 175 会计信息披露失真及监管机制完善
176 论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以某公司为例 177 中小企业模式问题研究 178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179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80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181 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的研究
182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问题研究———以中小型企业为例 183 基于生命周期的融资问题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84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85 会计职业道德面临的问题和如何建设 186 银行治理结构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影响 187 我国廉租房建设中融资渠道的研究
188平衡计分卡在我国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189 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与完善
190 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191 某建筑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92 海尔存货管理方法研究
193 某科技公司负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194 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及其防范
195 中小企业模式存在的问题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96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197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战略性绩效管理 198 企业零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199 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
200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研究
第二篇:如何做研究--以博士为例
如何做研究—以博士论文为例
博士论文的写作是博士研究生主要要完成的工作。由于存在着较高的难度,较长的写作周期,以及在创新,写作规范,实际及理论意义等方面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博士论文的完成一般说来是有相当的难度的。一篇好的博士论文不仅是一本好的学术专著,而且还是具有理论创新价值的学术探索成果。一个博士生从入学到毕业,就应该达到从一个学生到一个学者的转变,就应该变成为所研究领域的一位专家。
尽管对于博士生有着如此高的要求,博士论文的写作还是存在着一些规律可寻的。下面,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包括自己读博士的经验和带博士生的经验),我简单谈一谈关于如何准备博士论文的一些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研读文献
一般来说,一个博士生在入学后就已经确定了其博士论文所属的领域或者方向,因为这是在报考和录取时就确定好了的,除非入学后还要进行修改,而那是另当别论的。
在第一年完成博士课程的学习并且取得应有的学分之后,就自然进入了文献的收集和研读的过程中了。文献的收集及研读对于博士论文来说既是一个开始,又是非常关键的。你过去没有进行过研究,现在也没有仔细研读该领域中别人的研究成果,怎么也不可能搞出什么象样的东西的。所以,在这个工作之前,你只可能是一张白纸,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知道,更不知道什么是该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也不会使用该领域中的常用技术,不可能只是这样白版一块就可以做出什么象样的东西的。1.收集文献
收集文献可以从网络,图书馆,书店和朋友同学那里取得。主要是要找到一些(哪怕是只有一篇)该领域出现的“近期”的综述性文献,一般是不超过三年以前发表的论文。什么是综述性文献呢?一般来说,英文的综述性文献在题目上有“„..review„.”(一般为较为通俗的综述评论)或“survey”(一般为比较专业化的文献综述)这样的字样。综述性文章的内容不是在研究一个具体的问题,而是在回顾,评论某个领域在最近或者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的研究情况,并对于不同的研究者和不同时期的研究特点进行评论,最后还要为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创新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在综述性文献中,作者会罗列出大量的参考文献,并且还要对这些参考文献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评说。你就可以根据这样的评说和所罗列出来的文献去进一步搜索更多的文献,然后又从那里的参考文献去找出更多的参考文献,如此等等。这样,沿着一条路线,你就可以在一段时间里,譬如,在一年以内,做到基本掌握该领域的研究情况了,也知道这个领域的前沿是什么了。另外的一种文献收集方法是根据作者和关键词去检索。
当然,即使在同样一个领域里研究的问题还是很多的,可以事先带着问题去搜索,如公司治理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增长问题等。这就需要使用关键词搜索法了。
如何利用互联网搜索文献?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为便捷地获取信息资源。在文献搜集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常常可以事半功倍。
利用网络搜集资源大致有两种:一是处于选题阶段,还没有论文方向,想找一个合适的方向来做,此时可以在网上搜索“review”、“survey”等,阅读一些文献综述,在其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另一种是已经确定了大致方向,希望了解本研究领域的进展,此时应当请教这一领域的专家,搞清楚哪些人是这一领域的牛人,搜索他们的文章——国外的传统,很多杂志要介绍某个领域的成就和进展,都会邀请牛人来写综述——只有知道哪些人是这一领域的杰出代表,才可能从这些人的著作中体验这一领域激动人心的发展。
网络搜索技巧我也谈一下:首先,www.xiexiebang.com/),NBER(www.xiexiebang.com),此外还有很多大学、研究所也提供了其工作论文免费下载地址,比如Laffont教授创立的IDEI(http://idei.fr/presentation.php)。网站众多,大家慢慢去学会使用。这里不再多讲。Jestor, Econ Base, Science Direct等也是很好的数据库,不过需要付费使用。
2.研读文献与读书笔记
其实,研读文献应该是与文献的检索过程同时或者是交错进行的。在检索到文献的同时就应该开始进行文献的研读了,同时,在研读文献的同时就应该根据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检索要求去检索新的文献,收集文献是一个不断反复进行的过程。
所以是“研读”而不是“阅读”文献,是要求在读文献的时候应该同时捕捉住产生的火花进行研究,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阅读过程,如进行新的模型的推导及用新的数据进行计算等。在看人家的文章的时候,要养成用“批判”和“怀疑”的眼光去思考的习惯,在读到人家的判断时,应该在自己的心中不断地问着“是吗?为什么?可能不是这样的吧?”,同时试着去找相反的例子,还有在逻辑上进行深入的思考——这就是“研究”。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在读文献的时候,特别是沿着一条固定的思路下去读了许多文献之后,很容易就出现新的火花和思如泉涌的情形。但是,过了之后,就容易把它们忘记了。因此,为了在后面写作论文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前面在读文献的时候出现的新的想法和线索,为了不忘记它们。一般要采用做读书笔记的办法。读书笔记的写法是:
(1)什么杂志,第几期,什么地方有关于什么问题的什么论述,它对于我即将做的博论文有什么参考作用,或者我对于这个问题有什么自己的见解,可能会有什么贡献等等。
(2)读书笔记要进行分类,如分为数学模型方面的;实证研究方面的;中文文献方面的;外文文献方面的;数据方面的;纯理论方面的;政策分析方面的;学术争论方面的;案例材料方面的等等。
(3)重点分析或者精读几篇代表性的文献;
(4)重要的是要写心得体会;
(5)重要的数据要及时记下来;
(6)前面的过程可能有反复,自己的见解也会有变化的。
在国内收集文献,特别是收集外文文献一般是有困难的;但是在北京图书馆就可以收集到与国外差不多同样的文献,所以,尽量争取去北图收集资料;但是,目
前重庆大学图书馆也可以收集到相当多的外文文献;泡图书馆是读博士的必需过程,全世界都是如此,这个环节不可缺少。
二、开题报告
在文献收集和研读的基础上,就要开始进入开题的过程了。开题报告的实质是向老师们汇报自己的博士论文准备情况,同时让老师们就自己的研究思路给予评论和提出建议,从而达到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以及在文献和研究方法方面从老师那里获得更多帮助的目的。开题报告在这个任务目标的引导下,应该就选题,文献综述(除了开题报告之外,博士生还要写专门的文献综述报告,可以结合起来做),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内容,方法,创新,技术路线,研究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介绍说明,并且接受老师们的批评和建议。这里,有一些要注意的问题:
(1)开题报告的性质任务是汇报自己的研究工作准备情况,包括文献资料的收集,研读情况,研究的初步思路,可行性等,同时接受老师们的建议。所以,开题报告与毕业答辩是不同的,学生面对老师的态度不是辩论,而是“咨询”,应该借助这个机会尽可能多地向老师们请教,获得更多的帮助和信息。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个过程对于以后的研究和论文写作有着极大的帮助,同学们应该加倍注意。
(2)在研究的内容中应该写出要研究的各个方面,要把研究这些方面的问题,方法,初步的思路,可能出现的难点以及如何去应对和解决这些难点的准备性思路都写出来,但文字要简练,因为只是初步的构思,不必长篇累牍。
许多同学在这部分内容的写作上把研究内容写成象一本书和是毕业论文的目录,这是不符合要求的。
一般地,研究内容从大的方面看应该按照如下的顺序和范围写:第一,选题的意义,包括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首先,要说明选题在理论上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贡献,要说清楚这一点实际上对同学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只有充分掌握了相关的文献以及对于这个领域中的理论发展有充分的了解情况下,才可能把这个问题说清楚;然后,要说明研究这个问题在实践上的价值,这需要对于所研究问题的实际用处有所了解;一般地,选题要具有“重要性”,“前沿性”,“可操作性”,还要有方法论上的意义;“重要性”指研究的问题关系到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要突破口,对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具有关键性的推进作用;“可操作性”指预期可以在规定的论文期限内完成,即可以做出来,所以要对难度进行评估,既不要选太容易的题目,也不要选择过于难的题目;“方法论上的意义”是指研究这个问题预期会使用到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新方法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事实上,有些研究得到的结果可能是平凡的(即人们早已经知道的,或者凭直观就知道的),但是,运用新方法研究这些问题也是有价值的;譬如,老农民可能有许多完全凭经验的方法去预测天气,但是,这一点也不妨碍科学家运用包括Stocks方程在内的空气动力学的新方法去预测天气,尽管在开始还很难说这种新方法就一定比老方法来得准确一些;方法运用在博士论文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所以,在开题报告中要求有对于使用什么样的方法予以专门的说明;第二,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的背景,理论基础研究及回顾等;第三,国内外文献综述;第四,问题的现状、根源以及成因分析;第五,模型或者指标体系研究(构造),这部分是论文的核心,是创新出现的地方,是衡量论文学术水平的关键部分,通常要有数量模型或者是数量指标,也是单独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内容抽取部分;第六,案例分析或实证分析部分,通常是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前面得出来的理论创新结果进行检验或者是用案例进行验证;第七,政策建议,如果说前面的理论研究是对于经济管理问题进行的诊断的话,这里就是在诊断结果的基础上开出药方,对于解决所研究的问题提出基于自己的理论研究的政策建议。在这里。许多同学爱犯的毛病是提出的政策建议的思路与自己在前面进行的理论研究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当然,不是说所有的博士论文都应该按照上面的内容顺序来写,这里只是提供一个参照。但是,大多数论文的内容组织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框架来做的,或者说在这个框架上作一些变动后进行的。
(3)创新部分是论文的亮点,要“具体”,“恰当”地写出创新的要点。不要太抽象,要把自己的思路与现有的研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说出来,还要说出自己的思路在什么地方比起现有的研究要高明一些,否则就不能说是“创新”。(4)技术路线一般是指研究的准备,启动,进行,再重复,取得成果的过程,不是指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更不是指答辩的准备和进行过程,许多同学会出现这些偏误。
(5)开题报告一定是在文献收集和研读过程之后进行的,因为根据上面说明的逻辑,在之前就做开题报告是不可能按照开题报告应有的内容进行的。所以,为了开题,文献收集和研读是要尽快进行的,要抓紧时间做。
(6)方法运用应该写得具体一些,许多同学把这一项写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等诸如此类的大框框,一点也不具体,实际上不知道他到底要用什么样的方法;这里要写出具体的方法,如运用博弈论的方法,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案例分析的方法,甚至更加具体到如“通过在索洛模型中植入不可再生资源投入变量,然后研究人均收入可持续增长是否
可以实现或者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实现,从而获得有关可持续发展新模型的方法”等等。
三、研究与重点突破
博士论文中的理论创新是核心,是代表论文水平的标志,也是最困难的。可以这样说,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论文也就解决了一大半了。所以,应该先重点突破这一点。同时,因为整个论文基本上是围绕这个问题的突破或创新而展开的,所以,这个核心问题没有解决,也就无从谈起论文的写作了。因此,先不要忙着写论文,一定要先进行研究,有了成果,才会有东西可以写。因此,学校对于博士生都要求发表论文,特别是要求在一级学报和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因为,如果没有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发表论文还是不容易的。
这一个过程是整个论文写作阶段中最困难的。不要急,要慢慢来。要有一个蕴踉的阶段,要多尝试。这个阶段也是最会让人感到沮丧的,自己会发觉自己“很苯”,许多地方都不如人,因为会遭遇许多次的失败,甚至会感到博士论文是做不出来的,甚至会感到想要放弃,„„。注意,这种感觉是所有人在做博士论文时都会有的,不只是你一个人才会有的感觉,所以一定要坚持。根据我和许多其他人的经验,当这个过程持续一段时间后,火花就会产生了,坚持在最后的就是胜利者。哥德说: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这一个关键时刻,不要言放弃。创新要来自新的火花的产生,而新火花是如何产生的呢?根据经验,主要是来自多读模型的过程。一般地,看了许多模型后,会产生有关构造新模型的思路;当然,这种新模型的构造一般也是建立在通过修改别人的模型的基础上的,而如果没有读看许多的别人搞的模型,没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一般来说是不可能做出有创新意义的研究的。这个过程的进行一般具有如下的特点:
(1)通过寻找现有模型所不能解释的现象,或者不能解决或不能处理的问题,提出修改发展现有模型的必要性;
(2)寻找现有模型存在这种不足的原因,这是一个诊断的过程;
(3)发现现有模型的可以进行修改的地方之后,就要着手进行修改工作,这个过程有较大的难度,主要是技术性的难度,即进行模型研究的技术难度;
(4)这时应该多与导师联系,多请教别的高手,但更主要的是要多思考多研究,同时还要补充学习自己过去没有掌握的一些技术性研究方法。
四、写作和发表论文
如果成功地解决了上一个阶段的问题,这一个问题就是水到渠成的了。投递文章要投一级杂志,因为这是要实现解决的问题。博士生被要求在一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否则不能答辩。其它还要在CISSCI目录上的杂志上发表论文若干篇,这些杂志的面要比一级杂志宽一些,难度也要小一些,但也是不太容易的。但是,只要文章写得好,即使是一级杂志,发表文章,甚至是发表多篇文章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譬如,有的博士在入学一到二年中就在一级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了。当然,他们参加了一些基金类课题也是一个原因。在许多一级杂志上,是鼓励基金类课题的研究论文发表的。所以,同学们应该尽量参与一些基金类纵向课题的研究。另外,有模型的文章也更加容易发表一些。学校要求至少要在一级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但是,仅仅是一篇文章还只是刚刚及格,一般要发表两篇以上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五、写作毕业论文
在完成了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之后,就自然进入了毕业论文的写作阶段。实际上,在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本来也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发表的论文是专题式的,还不是成体系的,需要把不同的专题研究联系起来,链接不同的部分,从而构成一个统一的论证系统。这就是毕业论文的写作。同时,毕业论文还是学校检验学生整体的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方式,所以还不是一个简单的研究问题。因此,除了学术创新之外,毕业论文的写作还对于文字语言的表达,知识面,论文结构组织和逻辑运用等有一定的要求。
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要大力借助于读书笔记。根据前面已经完成的读书笔记,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论文中的文献综述部分,基本上就是从读书笔记中来的,或者说是读书笔记的更加系统的整理,深化和扩充而已。
六、关于“创新”的一些补充看法
博士论文对于“理论创新”有着特别的要求,关于这一点,许多同学不太清楚。首先,博士论文对于创新的要求是“理论”上的“创新”,不是在编写程序软件和某一个具体的算法上的改进性“创新”,更不是一个案例的编写或者具体的政策分析,是否有“理论”上的创新应该说是博士论文与MBA毕业论文的根本不同
之一。其次,创新的过程有一定的方法可寻,并不是完全靠天上掉馅饼。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理论创新呢?方法是什么呢?这里有一些经验之谈:
(1)类比法,将在某个领域曾经取得过成功的方法运用于另外的一个新的领域;譬如,将在经济学中成功运用过的博弈论方法运用于管理领域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这就是E P.Lazear领导的一个基于博弈论方法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领域的创新;
(2)假设条件修改法,将现有的理论模型的假设条件根据所要研究的新的环境进行理由十分充分的修改,取得新的成果;譬如,在通常只含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中加入资源投入要素,可以研究在资源约束下的经济增长问题,从而研究可持续发展或者可持续增长问题;这就是可持续发展或者可持续增长问题的研究创新;再譬如,卡尼曼(D.Kahneman)与特伏尔茨基(A.Tversky)将经济学中的边际收益分为失去的和将获得的边际收益,并且根据心理学的发现即人们总是给予失去的以比即将获得的收益更高的评价,用它作为一个新的一般性假设去取代经济学中原有的假设,从而获得行为经济学的“前景理论”创新;(3)组合法,将不同的领域加以组合,看能不能产生有意义的结果;譬如,将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概念与市场规模结合起来考虑,再将市场规模与分工深化程度结合起来考虑,再将分工深化程度与经济增长结合起来考虑,就得到了杨晓凯的分工演进经济增长的内生理论创新;
(4)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是大家都会的,但是,逆向思维往往是创造性思维的成功方法。注意个例观察的一般性推广。从个例中看出一般性的规律就是“启发”;譬如,早在1962年K.Arrow就发现了存在于一些制造业(如飞机制造业)中的“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现象;但是,在1980年代,经Paul.Romer教授的一般化,将这种机制假设为长期生产过程中的一般性规律,从而得到他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掀开了所谓“新”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帷幕。(5)关于科学创新的规律有许多著作讨论,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数学家王梓坤教授的著作《科学发现纵横谈》。
第三篇:企业内控制度建立问题研究-以A公司为例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以A公司为例 系 别 财务管理系 专 业 财务管理
代码 0301 学生姓名 刘又榕
学 号 2012571017 年级 2012级 指导教师 刘巧燕
教务处制表
二Ο 年 月 日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企业内控制度建立问题研究-以A公司为例
学生姓名:刘又榕 学号:2012571017指导教师:刘巧燕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企业经营所面临的风险。而内部控制的失效往往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各国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在此推动下,企业内部控制不断发展,目前,已经进入到风险管理阶段。A公司是一个小型机械制造型企业,是中小企业的典范,因此对其的内部控制进行分析,探寻其发生的问题,并且提出解决的方案具有重大的意义。关键词: 货币资金 内部控制 问题 方案
I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Research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n Enterprises--a case study of A company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enterprises face mor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Internal control syste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Effective internal control can help companies achieve their development goal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reduce the risks of doing business.And the failure of internal control often can have devastating consequences for the enterprise, national study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Under the drive,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development, at present,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 risk management.A company is A small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s A model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o the internal control is analyzed, explore its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schem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Key words: the monetary funds Internal control Problem Plan
II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1引言...............................................................................................................................................1 1.1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1 1.1.1 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1 1.2 内部控制的原则与作用...................................................................................................1 1.3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2 2 A公司简介....................................................................................................................................3 2.1 A公司的概括....................................................................................................................3 2.2 A公司内部控制现状........................................................................................................3 2.1.1 内部控制理念滞后...............................................................................................3 2.2.2 内部控制环境欠佳...............................................................................................4 2.2.3 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系统...................................................................4 2.2.4 资金管理混乱.......................................................................................................4 2.2.5 内部控制活动缺乏有效组织...............................................................................4 2.2.6 内部控制监督不到位...........................................................................................5 3解决的对策....................................................................................................................................5 3.1不断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认识............................................................................................5 3.2 积极引入风险管理...........................................................................................................6 3.3提高员工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6 3.4 优化信息平台、丰富沟通渠道.......................................................................................6 3.5建立内部控制监督机制....................................................................................................7 3.6完善控制活动,将控制执行效果纳入绩效考评体系....................................................7 总结..................................................................................................................................................8 参考文献...........................................................................................................................................9
III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1引言
内部控制是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赖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在西方国家,内部控制经过漫长的发展已到相当发达的程度,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然而对我国来讲,全面认识内部控制还刚刚开始,经营失败、会计信息失真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失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为了增强企业在改革浪潮中的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必须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1.1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1.1.1 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内部控制是指包括企业各个阶层在内的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为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而在内部采取的自我规划、自我检查、自我调整、自我制约、自我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措施、手段的总称。它的主要表现方式是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不相容职位分离的制度政策。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的活动,通过方法和程序规范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以保证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性,确保企业经营方针的贯彻实施,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实现经营活动的效率性、效果性、经济性,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为目的。简言之,内部控制就是根据企业内部管理中需要相互制约、监督的关系和活动而制定的系统化、规范化的制度、体系。
1.2 内部控制的原则与作用
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原则:
(1)合法性原则: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准则的要求,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切实可行的内控制度。
(2)整体性原则: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的规定,整体性是指“内部控制应当贯彻到决策、执行和监督的整个过程,覆盖企业及所属单位的各项业务和事项。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3)针对性原则:是指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设内部控制体系,特别是在考察企业业务流程时,要针对特定企业特定流程中的薄弱环节制定企业切实有效的内控制度,将各个环节和细节加以有效控制,通过针对性的措施使内部控制实现效果最大化。
(4)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符合连续性和一致性的要求。不能朝令夕改,随心所欲进行变更。
(5)灵活性原则:是指企业内控制度要根据企业组织结构、业务流程、部门设置等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完善,避免出现制度僵化的状况。
(6)成本效益原则:根据企业规模和业务要求进行内控制度的建设,要考虑经济性和切实可行性,避免盲目建设。
(7)发展性原则:制定企业内控制度要充分考虑宏观环境和企业的发展前景,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制定具有长远性的内部控制规则制度。内部控制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合法性、安全性、效率性三个方面。
1)合法性:内部控制能够合理保证企业各项业务活动都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准则规定范围内幵展,特别是体现在防止舞弊行为和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合规性等方面。通过建立内部控制体系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企业管理决策层在此基础上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现状,实时发现企业出现的问题并加以纠正,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性。
2)安全性:主要体现在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方面。内部控制体系通过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屯批、内部审计等方法机制对涉及企业资产流转如采购、验收、保管、领用、销售等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进行控制,避免企业财产被滥用、毁坏、盗用等行为的发生,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
3)效率性:建立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业务活动的效率性,保证生产管理顺利有效的进行。严格控制权责分配、流程机制、决策审批、执行监督等方面,防止失误和舞弾现象的出现,有效规避消极怠工的问题,使得企业各项业务活动能够高效有序的进行,保证企业管理能够贯彻执行既定的经营方针,促进单位的经营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1.3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是指在一个单位内部,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有利于防止企业资产的的流失,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效地防范公司经营风险,强化公司管理,减少决策失误,降低道德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它已经成为衡量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保证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加强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已经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热点问题。A公司简介
2.1 A公司的概括
A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A公司”)成立于2005年,其主要经营产品为微型旋耕松土机。截止到2013年底,公司生产车间总占地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员工共计120余人;拥有各类设备120余套,其中引进设备5套;固定资产总值3000万元,2013年销售收入超过6000万元。A公司是一家具有独立开发、研制、生产、销售小型农业机械和通机错合金连杆的专业厂家,公司拥有有色金属压铸和绕铸、表面烤漆和复杂的变速箱箱体机械加工能力。公司主营产品微型旋耕松土机是根据山地、丘陵等地形的特点而设计的,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修,油耗低、生产效率高等特点。公司始终坚持将顾客和产品质量放在首位,贯彻诚信经营的管理理念,以先进的生产技术,高质量的产品和周到的售后服务,全心全意为广大的农民朋友服务。
2.2 A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2.1.1 内部控制理念滞后
目前,虽然企业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加强,但是我国企业管理层关注企业扩张,重视企业的生产经营业绩,看轻乃至忽视内部管理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即使是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重要性的单位,也是经常把把内部控制简单的理解为审计和检查,关注的只是会计的结果。加大内部控制的结果仅仅是重视了对结果的审计和检查,这使得内部控制在执行过程中留于形式,控制方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式也没有跟着提高,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2.2.2 内部控制环境欠佳
控制环境的优劣影响员工的管理意识,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也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甚至会影响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而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产权不明晰,企业管理层和员工整体素质不高,董事会与监事会形同虚设,缺乏优秀的企业文化。这些使得企业的控制环境比较薄弱,影响内部控制的执行及其执行的效果。2.2.3 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系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高,一个企业能否及时有效的进行风险的防范和处理,关系到其兴衰存亡。但是,从目前一些企业的现状来看,大多数企业风险防范还仅仅停留在书面上,并没有深入员工内心,风险防范管理意识还比较薄弱,缺乏对风险的敏感性;风险管理不到位,未能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而大多数企业在风险发生时却又缺乏相应的应急机制。这使得加强风险防范意识的工作任重而道远。2.2.4 资金管理混乱
一是现金管理混乱,资金使用缺乏预算。存在对现金管理不严,不按《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使用现金,白条抵库、坐支现象。二是资金使用缺乏预算。A公司的领导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长、中、短期计划安排,各项支出缺乏合理的预算,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三是销售收款流程缺乏控制。目前其销售业务流程主要由五阶段组成: 即收销售订单、确立合同、向对方公司发货、对销售行为的确认、催收账款。与大型企业相比,其本身在竞争上处于不可避免的劣势,其销售更多的是通过个人的人际资源而进行。在销售流程中,企业在发货审核与客户管理以及发货批准阶段,没有任何手续及审核控制手段;在运输过程中也仅仅是由车队队长报一个车皮计划,没有任何手段进行控制;在催款过程中也仅是电话联系,没有形成书面文字记录,而且在多数情况下,款项的收取直接就由销售人员负责。
2.2.5 内部控制活动缺乏有效组织
内部控制活动是指帮助执行管理指令的政策和程序。它贯穿整个组织、各种层次和功能,包括各种活动如批准、授权、证实、调整、经营绩效评价、资产保护和职责分离等。但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最大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考核奖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惩机制不够健全、有效。因此即使有完整的计划,但是由于执行力不够,过程中缺乏及时的监督,就成了形式主义,效果当然也就大打折扣,很难发挥内部控制应有的作用。为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很多企业都成立了自己的内部审计机构,但是由于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加上内部审计机构对于其自身职责的不明确性而使得内部控制活动缺乏应得的效果。2.2.6 内部控制监督不到位
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防范风险、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这些都是内部控制体现出来的主要作用。内部监督更是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运行的重中之重。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自身规模、机构、成本等各方面的限制,缺乏周密和严谨的监督考核工作,根本就没有设内部监督的机制。可见,我国的中小企业并无完备的内部监督机制,从而中小企业中的部分人员伺机见利忘义,使中小企业蒙受了不必要的损失。
虽然有企业已经建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但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没能得到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内部没有定期的实施监督活动,不能将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并对此进行纠正,不能保证监督活动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削弱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对于中小企业来讲,解决内部控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非常不利,同时也利于中小企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例如,内部控制监督作用可体现在如何控制采购人员收取回扣这个问题上。这个许多企业的采购人员都存在着一定的拿回扣的现象,很多企业也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结果都不尽如人意。所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内部控制监督的重要性体现在各个方面,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3解决的对策
3.1不断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对于A公司而言,公司高层对内部控制还是有一定认识,只是没有很好的将此理念贯彻成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希望仅仅单纯依靠一些相对孤立的规章制度就形成有效地内部管理。所以,笔者认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不应局限在岗前培训、换岗培训等基础业务知识培训上,而应该由上至下灌输内部控制的理念,使员工认识到有效地内部控制不光对公司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影响作用,从根源上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成为内部控制的参与者,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者。这样一来,公司内部控制就会形成良好的群众基础,不至于形成抵触情绪。另外,公司对员工的职业道德也应该有所关注,注重诚信教育,员工的自我监督能力将会得到提升,同时也会在公司形成良好的互相监督氛围。
3.2 积极引入风险管理
中小企业一般受财力、物力、人力的制约,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往往只能做到事后弥补,而不是事前预防、事中控制。A公司也不例外,公司整体缺乏风险意识,领导层对风险的认识比较片面,员工更加不重视风险概念。而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是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控的就是风险。所以,首先要在公司内部建设风险文化,强化全员风险防范意识,一方面可以借助培训机制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管理层和员工进行风险管理知识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高层管理人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审慎看待公司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加强全员沟通,及时了解公司动态。其次,考虑到A公司资源规模有限,组织结构简单的情况,专门设置风险管理部门不太现实,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公司明确相关风险管理责任人(该人必须对公司业务流程以及风控知识有相当了解),同时赋予其一定的权责,该责任人有义务对企业面临的重大风险进行动态监控,及时报告风险事件,制订相应应急预案,并适时调整控制措施。再来,风险识别是极具专业性的工作,公司面临的风险很多,诸如:市场风险、自然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
3.3提高员工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在内部控制方面,对人的要求,既要注重员工业务素质,也要注重道德素养。因为制度再完善,如果没有合格的人来执行或者执行不到位,迟早是要出问题的。同时,要让他们对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将其视作一种表面的形式,要让他们深刻了解到其在规范企业业务活动、防错防弊上的重要作用。
3.4 优化信息平台、丰富沟通渠道
信息沟通是贯穿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纽带,A公司应该继续完善其业务信息平台,向全员开放,为公司经营管理活动提供及时、相关、正确、完整的数据报告,为员工了解公司实情表达诉求提供平台,以期提高公司的管理能力,实现管理信息化目标。另外,在会议制度的基础上,注重反馈机制的建立,变单向沟通为双向沟通,比如非正式的工作座谈会、建议制度等。同时加强部门与部门间的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交流活动,促进平行沟通。另外,A公司也应重视同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沟通,善于利用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往来单位、监管部门、甚至网络媒体等渠道。当然保障信息的有用性还需要进行适当的蹄选、核对和整合。
3.5建立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建立内控监督制度。企业建立与运行内部控制的情况需要定期、不断地督查,而内控监督机制的建立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首先,对企业法人、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内控监督,需要建立对企业重大决策执行集体审批制度;其次,对企业部门的内控监督,需要建立对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相互制约、互相牵制的内控制度;最后,建立对企业内部重要、关键岗位的定期稽查制度。因此,从操作角度来说,中小企业可以从内部审计和控制及自我评估两个方面进行。中小企业可以在重点审计的基础上,强化日常、定期和不定期的审计工作,防患于未然,建立起有效的内部监控制度。完善企业内部监督环境。一是企业的内部制约制度的补充和加强,为实现企业部门间、员工间互相制约、监督的目的,企业可以通过科学的设置部门职能、员工岗位职责和相关工作流程规范,以使内部各项业务能够被其他部门和岗位员工监督、核查,进而实现制约机制的目的。二是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在监督落实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以保证全面监督在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均得到有效落实,进而确保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有效执行。
3.6完善控制活动,将控制执行效果纳入绩效考评体
A公司目在现有条件下的控制措施多多少少涉及了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这些控制,只是深度有所欠缺。鉴于对风险认识的片面,未来还需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成本效益原则,完善相应的控制活动。另外,仅靠内部控制活动设计,并不能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还必须加强其执行力。制度是内部控制得以实施的工具之一,但是不能单靠制度约束来实施内部控制。调动全员的积极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力,毕竟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而人们往往对死板的制度存在抵触情绪,不利于内部控制的实施。
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激励员工、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而完整的评价与考核体系是重要的途径。A公司目前已经建立了简单的绩效考评体系,笔者建议A公司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将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纳入到企业的绩效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考核体系中。这样一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员工积极性,一方面增强控制活动执行效果,另一方面促进员工主动参与内部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结
我国中小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面对国内外倒逼的市场环境,“转型升级”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出路。要想在调整中逐步释放增长潜能、孕育新的增长引擎,除了国家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外,迫切需要各中小企业家加强经营管理理念,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将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提升其创造长久价值的能力,以便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突破自身规模和既有经营模式带来的限制,同时克服法规和社会服务支持体系的缺失等诸多不利因素,在符合成本效益又兼顾重要性的前提下构建符合自身业务特点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的重点。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参考文献
[1]刘琳莉.中小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分析[J].现代企业文化,2009,(32).
[2]陆文菁.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会计之友,2008,(11). [3]袁洁.中小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关键[J].经济论坛,2006,(9)[4]赵保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5)[5]苏艳丽,《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发挥财务管理作用》[J]会计 之友2003(7)
[6]薛福连,《出纳工作发生差错的常见原因及防范对策》 [J] 河 北财会2001(8)
[7]郭青山.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J].时代金融,2013(08).[8]宋丹.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10).[9]吴玲华.浅析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不足[J].商业信息,2012(12).[10]王丽娟.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3).[11] 贾秀玲.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研究,2014(16).
第四篇: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以xx公司为例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会计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80599074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探析 2 上市公司报表粉饰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3 万科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4 某某公司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与管理——以某公司为例 6 集团企业内部控制缺失的危害及治理对策 7 我国公允价值审计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8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9 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性成因与治理对策 10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反倾销视角下环境成本核算问题探讨 12 江淮汽车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研究 13 某服饰公司负债经营问题的研究 14 衍生金融工具审计问题研究 会计政策选择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研究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的核算与信息披露研究—以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17 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初步分析 18 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xx公司人力资源会计实践困境及其改进 20 建造合同准则的应用及国际比较 21 有关或有事项的探讨 上市公司实物资产会计政策选择相关问题研究 23 某电缆公司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内部控制研究 24 论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25 企业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联合治理研究 26 某公司有机蔬菜项目的财务可行性研究 27 低碳经济时代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研究 28 企业产品成本控制的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研究——以吉利公司为例 30 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成本研究 31 加强恒源国贸的固定资产管理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问题的探讨 33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研究
某轴承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我国股权激励对企业业绩影响的研究
我国增值税的税务筹划
中小企业现金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 某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某保险公司资产流动性研究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控制
某自动化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xx公司融资困境及其应对措施 某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会计诚信研究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浅析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方法 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际运用 从安全性看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问题探讨 某葡萄酒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报表盈余质量影响的案例研究 某公司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低碳经济下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 某碱业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以战略为导向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上市化工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研究 某机械制造公司存货成本控制研究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以某饲料公司为例 企业资金管理新形式--现金池业务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披露问题研究 我国增值税会计的现状分析
某科贸公司资本成本分析及评价研究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实证分析
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 英国绩效审计特征、路径与借鉴分析 人力资本股权化与公司创新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结合MD案例分析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探讨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思考 构建中小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体系的思考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前因、后果及治理 基于现金流的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分析 浅谈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及防范 某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策略研究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企业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1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及其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82 股权激励会计问题探讨
国内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比较研究 84 关于合并商誉确认与计量的研究 85 基于公司治理的会计政策选择 86 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成本会计的探讨 87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中财务问题的研究 88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综合财务分析 89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91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业务的发展及风险管理研究 93 我国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94 某环保新材料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企业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支出相关问题研究 96 基于战略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设计和选择 97 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理论与实践操作研究 98 我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探讨 99 债务重组新旧准则比较
某公司财务治理结构优化研究 101 物流企业改征增值税的思考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关系分析
基于EVA的企业价值评估研究——以xx为例 104 某电子公司应收款项的管理研究 105 论强化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BSC业绩评价分析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控制及对策研究——以某银行分行为例 108 对我国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与管理的探讨
基于《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应用研究 110 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研究——以某自动化公司为例 111 应收账款风险控制方法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12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GDP相关性研究 113 民营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与管理
新企业所得税法下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以某公司为例 115 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税收政策的思考 116 某电力设备公司内部监督模式研究 117 某公司绩效评价指标评价与构建 118 企业目标的研究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 120 某公司降低资金成本的途径研究 121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研究 122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在某药业集团中的应用与改进研究
SAP与用友ERP系统中相关模块比较研究 125 汽车制造行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分析 126 某公司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127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28 注册会计师审计合谋研究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 130 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131 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监督机制的研究 132 海尔存货管理方法研究
我国企业并购融资与支付方式研究
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分析及防范研究——以某汽车修理公司为例 135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问题的探讨
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研究 137 对我国增值税转型若干问题的探讨
现金流量表在企业财务状况分析中的作用及改进研究
西方会计与中国会计关于存货计价方法实务处理比较分析研究 140 出口企业汇兑风险的研究—基于人民币升值视角 141 制造型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42 某酒店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增值税转型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 144 重构商誉会计体系
企业合并所得税税收筹划
集团公司会计信息化的问题浅析及对策探讨——以顶新国际为例 147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48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 149 风险投资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基于生命周期的融资问题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51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成本控制研究
152 上市商业银行财务可持续增长能力的模糊评价 153 邮储银行小额信贷风险控制及防范
154 财务报表分析在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55 房地产开发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研究 156 企业财务会计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 157 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差异与协调 158 中外企业目标选择的比较分析 159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160 作业成本法在某公司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
161 家电制造企业存货内部控制设计——以某公司为例 162 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63 某制衣公司应收账款创新管理研究
164 价值链理论在医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中的运用 165 关于人力资源成本预算与控制问题的探讨 166 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67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应用分析
168 降低服务业的运营成本研究 169 关于新借款费用准则执行的探讨
170 资产重组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分析——以中化国际为例 171 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中的运用和思考 17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探析 173 某电泵公司融资问题研究
174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来自钢铁行业年报的数据 175 会计政策的选择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以某公司为例 176 xx家具公司物流成本控制研究 177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78 我国廉租房建设中融资渠道的研究
179 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80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81 从“召回门”看丰田的内部控制缺陷 182 某公司现金流量管理研究
183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184 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及其对策研究 185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86 我国中小企业激励机制探讨 187 对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思考 188 准则变迁的社会成本研究
189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190 服装生产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设计——以某公司为例 191 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策略的研究 192 中小企业项目投资的决策分析 193 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发展路径研究
194 某酒店管理公司主要财务分析方法及其改进 195 对审计风险及其控制的探讨 196 企业亏损内因及治理对策 197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问题研究
198 出口退税管理实践中的风险管理研究 199 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对策 200 某公司盈余质量分析
第五篇:互联网金融风险研究——以P2P为例
互联网金融风险研究:以P2P为例
摘 要
文章首先主要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以及国内外近几年的发展状况以及理论实践,其次选取互联网金融最具代表性的P2P网络借贷平台来进行分析,并分析P2P网络借贷平台数量爆发性增长的原因,以及其带来的各种法律问题和信用问题。最后通过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问题来分析互联网金融在发展初期出现的以上问题,并运用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理论对其生存环境进行具体分析,提出风险规避、完善法律制度、建立完善信用体质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P2P;金融风险
Risk of Internet Banking: A Case Study in P2P
ABSTRACT
The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inance, followed by Internet banking select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P2P lending platform for network analysis and network analysis of the number of P2P lending platform explosive growth causes, and it brings a variety of legal issues and credit problems.Finally, the problem of P2P network lending platform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banking in the early emergence of these problems, and use the Internet at home and abroad for its living environment of financial theory specific analysis, risk aversion, improve the legal system,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physical condition of the credit policy recommendations.Keywords: Internet banking;P2P;financial risk
目录
一、引言..............................................................................................................................................................1
二、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1
(一)互联网金融分类................................................................................................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P2P模式的发展现状...........................................................................................................................1
1.P2P模式的概念界定...........................................................................................................................1 2.P2P模式的特点...................................................................................................................................1
(三)P2P网贷平台的生存环境...................................................................................................................2
1.网络环境分析......................................................................................................................................2 2.法制环境分析......................................................................................................................................2
三、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问题......................................................................................................................3
(一)信用评估的风险..................................................................................................................................3
(二)业务层面的风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系统安全性的风险............................................................................................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4
(一)风险规避..............................................................................................................................................5
(二)建立信用体制....................................................................................................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7
一、引言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往传统金融业态渗透,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
互联网金融抓住了金融现代业务里的盲区,这是互联网金融产生并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所谓的盲区即指现代金融业务中的信息不对称,信息量小,而现代金融业务的主要业务是中高额贷款,民间私企、小额贷款涉及的较少,而小额贷款在民间的需求量是巨大的。互联网金融诞生的前提是小额贷款的供需不平衡,它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必要性都将对未来的现代金融业务发展趋势产生重大影响。
文章首先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原因、发展、实践和国内外相关理论,其次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组成部分——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合法性问题和信用问题。最后我们对以上的研究内容进行结论,并提出P2P网络借贷平台走向良好发展轨道的对策。
二、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P2P为例
为了对现阶段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做一个清晰的界定,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互联网金融实验室从2012年开始,通过持续调研走访,深度解析资讯,最终梳理出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等六大互联网金融模式,并在2013年的“清华金融周互联网金融论坛”上首次提出。
(一)P2P模式
1.P2P模式的概念界定
P2P(Peer-to-Peer lending),即点对点信贷。P2P网贷是指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进行资金借、贷双方的匹配,需要借贷的人群可以通过网站平台寻找到有出借能力并且愿意基于一定条件出借的人群,帮助贷款人通过和其他贷款人一起分担一笔借款额度来分散风险,也帮助借款人在充分比较的信息中选择有吸引力的利率条件。
目前,出现了几种运营模式,一是纯线上模式,此类模式典型的平台有拍拍贷、合力贷、人人贷(部分业务)等,其特点是资金借贷活动都通过线上进行,不结合线下的审核。通常这些企业采取的审核借款人资质的措施有通过视频认证、查看银行流水账单、身份认证等。第二种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此类模式以翼龙贷为代表。借款人在线上提交借款申请后,平台通过所在城市的代理商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审核借款人的资信、还款能力等情况。
另外,以宜信为代表的债权转让模式现在还处于质疑之中,这种模式是公司作为中间人对借款人进行筛选,以个人名义进行借贷之后再将债权转让给理财投资者。
2.P2P模式的特点
与传统的信贷模式相比,P2P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对象平民化。P2P信贷主要针对那些信用良好但缺少资金的大学生、工薪阶层和小微企业主等,帮助他们实现培训、家电购买、装修和兼职创业等理想。这一特点也直接决定了P2P信贷的数额相对较小,一般不针对大企业和数额较大的借款人,不涉足热点投资领域,也有人称其为“微型”金融。
(2)方式网络化。由于时间和空间成本的限制,P2P信贷的借方和贷方不可能面对面进行商谈,所有的借贷行为依靠中介平台,其联络的桥梁则是网络,因此,P2P信贷被直接称为“网络信贷”。
(3)借贷便利化。P2P信贷的借款人一般不用提供额外的抵押担保,全凭个人信用进行贷款,借贷相对简单便捷,个人信用情况由中介机构进行把关审核,现阶段主要依靠的是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根
据中介机构提供的借款人资信情况,出借人可以对借款人还款能力进行评估和选择,信用级别高的借款人将得到优先满足,其得到的贷款利率也可能更加优惠。
(4)直接透明化。P2P信贷的出借人与借款人直接签署个人间的借贷合同,一对一地互相了解对方的身份信息、信用信息,出借人及时获知借款人的还款进度和生活状况的改善,最真切、直观地体验到自己为他人创造的价值。
(5)准入低端化。P2P信贷被称作“人人贷”,既可以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点对点的借贷,也可以理解为“人人皆可借贷”,其准入条件非常宽松,有几千甚至仅仅几百元的资金或者需求就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借贷。P2P借贷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用的传播者和使用者,信用交易可以很便捷地进行,每个人都能很轻松地参与进来,所以P2P信贷也被称为“草根”金融。
(二)我国P2P网贷平台的生存环境
1.网络环境分析
对于P2P网贷平台来说,网络环境主要包括网络技术和软件。目前,大部分的P2P网贷平台运行惯例是,花几千元买个廉价的系统,再在网上注册一个域名,P2P网贷平台就这样诞生了,甚至有传闻,注册资金达1000万元的P2P网贷平台,搭建网站模型的成本只要10元。如此低准入门槛、低成本运作导致网站的安全系数极低。随之而来的问题就出现了,大批的P2P网贷平台被黑客攻陷,例如今年4月,丰达财富网站遭到黑客袭击,网站瘫痪长达70多小时,引起大批用户恐慌,最后在亚马逊、Cloud Flare和美国西海岸安全服务商的帮助下,才得以成功地度过这次危机,而这并非个案。开心贷在4月17日也遭到黑客攻击,连首页都遭到了修改,甚至对方随后发帖称“你的服务器对我来说真没难度”。某业内人士认为,平台技术安全问题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道坎。
廉价的系统加上不成熟的技术,其本身就存在非常大的隐患,如果了解这些相关信息,P2P网贷平台的第一步就很艰难。即使在平台发展到资金上千万,如果系统不得到升级,技术没有得到提升,那上P2P网贷平台对于黑客们来说就是一养猪场,等猪养肥了,再来牵走。所以,在技术和软件部成熟的情况下,贸然进入这一行业是极具危险性的。
2.法制环境分析
(1)P2P处于法律灰色地带。传统的P2P网贷模式是由借贷双方直接签订债权债务合同,网贷平台只提供第三方服务且不承诺本金保障。P2P网贷平台承担的是信息公布、信用认定、法律手续和投资咨询的职能(有时候还包括资金托管结算中介、逾期贷款追偿等服务),收取服务费,不参与到借贷的实质经济利益中。民间普遍把高于4倍基准贷款利率的借贷关系成为“高利贷”。当这种高利率被称作“高利贷”时,也连带了道义上的谴责。在国内P2P网贷实践中,出现了实际利率不超过4倍,但加上P2P平台的服务费用超过4倍基准贷款利率的情形,目前没有能判断其违法的法律依据。何况,资金成本是一个市场化的行为,片面进行道义谴责也没有必要。
(2)P2P行业自律和监管。一般情况下新兴行业的成熟和健康发展,主要依赖于行业的透明性、自律性和品牌声誉。P2P网贷行业的自律性和透明性主要包括:
第一,必要财务数据的透明。P2P行业部分从业者在强调其自身平台安全性的同时,却对核心数据尤其是流动性指标和坏账率指标上讳莫如深。在不涉及商业机密,但与投资者资金安全相关数据上,P2P网贷平台以及专业放贷人应该及时做出说明。
第二,运营关联性的合理切割。该合理切割包括小贷担保模式中的网贷平台业务和担保关联业务的切割,以及与关联担保公司的切割;债权转让模式中的资产评级业务不能由与专业放贷人关联的机构来操作,保持其风险审核和资产评级的独立性,而非内部循环等等。当然,这样的切割不是理想化全面化的,第三,投资者风险说明工作。对于小额贷款这种金融形式,尤其是在信息不充分对称的情况下,其本来就有相对较高的风险。行业部分从业者为了吸引大量的投资者,片面地夸大了安全性,那是极具不
负责任的。P2P网贷平台应该做好投资者风险说明工作,并尽量挑选或者培养具备风险识别和风险承担能力的优秀投资人。
第四,独立意见机构监督管理。P2P机构应该加强与独立意见(评价)机构的合作,包括:第三方支付机构;资金交易结算都通过第三方机构实现,不使用平台自身账户进行托管和结算,切断资金线和业务线的关联性,同时平台不生享有资金的支配权。独立审计机构;定期对坏账率和流动性指标进行审计,保持信息公开、透明。独立律师事务所;定期审计公司法人的状况,检查债权债务关系,抽查留底文件。独立资产评级机构;用其来避免债权转让“自评自卖”行为。
第五,行业自律组织与行业标准。一是业内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特别是征信信息共享和黑名单公示机制,以及与同行业平台形成共享的常态备案机制。二是考虑对授信共享机制形成共识和初步行业标准。三是成立自律性组织,承担监督和警示责任。
对于涉及公众利益的金融行为,仅有行业自律是不够的,还得有严格的他律。相关部门应该研究讨论,确定P2P网贷平台机构性质,确定监管主体、监管内容和监管形式。主要对资金的流动性进行监管,政策部门应该考虑对P2P网贷平台进行机构风险评级,对社会和投资者公布,发布风险警示。同时通过财税政策、资本金注册和补充要求、风险警示窗口指导和投资者保护政策引导进行风险控制。钱、追求社会地位、追求理想这都是正面的目的。但如果目的是骗钱、还债、自己借款,这时候就需敬而远之。
(三)我国P2P网贷发展的现状及原因
我国P2P网贷行业的基本现状就是“三有三无三集聚”。具体而言P2P网贷行业的三有是:有需求、有供给、有中间服务,但是P2P网贷行业却长期处于三无状态,即: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机构监管,形成三积聚:大量的资金往P2P平台积聚;很多人觉得这是个挣钱的机会纷纷入场形成了人才的集聚;P2P平台借助高科技的手段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同时也带来了风险的积聚。
以某金贷为例:2012年6月,:上线即发布“秒标”吸纳融资。5天后创始人携款潜逃。某财在线于2013年7月对贷款额度和期限进行拆标。之后出现“遭黑客攻击”的报道,投资人相继提现造成挤兑,平台无力满足提现要求。某力贷2013年9月虚假发标拆标。巨额资金流向某借款人和平台法人。现法人卷款潜逃,投资人无法提现。
当前我国P2P网贷快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有几点:一是服务的领域属于民间借贷,因为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借贷观念;二是P2P借贷平台的贷款利率很高,远远超越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水平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三是有些P2P平台推出了本金保证担保等模式,让投资者在平台放贷时感到放心;四是P2P平台的投资原则是小额分散投资者参与的,门槛很低故参与者甚多;五是有高科技信息手段的支持平台运营较低;六是P2P高举普惠金融旗帜符合国家金融发展的政策趋向,起着很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应,也吸引了一些公益慈善人士的投资和加入;七是在本轮地方金改中P2P充当了开路先锋的角色。截止2013年底全国P2P网贷平台已有几家促成民间借贷金额多达亿元。
三、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问题——以P2P为例
在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同时,互联网金融风险也逐渐凸显出来。作为互联网技术与金融全面结合的产物,互联网金融不但面临传统金融活动中存在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还面临由互联网信息技术引起的技术风险、由虚拟金融服务引起的业务风险以及由法律法规滞后引起的法律风险。
(一)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的要点
1.技术风险管理
互联网金融依托的是发达的计算机通讯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缺陷便构成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开放式的网络通讯系统,不完善的密钥管理及加密技术,TCP/IP 协议的安全性较差,加之计算机病毒以及电脑黑客高手的攻击,极易引起交易主体的资金损失;另一方面,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软硬件系统大
多引自国外,缺乏具有高科技自主知识产权的互联网金融设备,技术选择的失误则极易造成系统性的紊乱,造成巨大损失。因而,为了应对技术风险,应提高相关软硬件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水平,逐步摆脱国外的技术制约。同时,加强行业内机构间的沟通与协调,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防止选择性技术风险的一再重演。
2.业务操作风险管理
交易主体对互联网金融的操作规范和要求缺乏必要的了解,引起不必要的资金损失,进一步可能导致交易过程中的流动性问题、支付结算的中断问题。交易过程中有意或者无意的操作失误,无论是对于客户还是互联网金融机构而言,都会构成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风险累积,因而,应该加大信息披露的程度,建立个人信息信誉体系,构建更加人性化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加大互联网金融操作规范与流程的宣传力度,形成相互信任的互联网金融交易市场。
3.法律风险管理
目前我国的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都是基于传统金融而制定,不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造成交易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不明确,不利于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应该尽快完善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法律法规,明确市场准入、资金流动与退出方面的规则,建立统一标准的互联网金融交易监管体系,同时借鉴国外互联网金融立法的规范,完善对消费者隐私保护、电子合同的合法性以及交易证据确认等方面的规定,最终营造权责分明、法理明确的互联网金融市场。
(二)P2P网贷存在的风险问题
以P2P网贷为例,P2P网贷主要存在一下几个风险问题: 1.制度风险
我国P2P网络贷款平台公司一般注册为金融咨询、网络服务、电子商务类公司,但其实质都在进行互联网贷款活动。目前对于P2P网络贷款平台只能通过合同法、民法通则和《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根据这些相关的规定,网络借贷平台的借贷应该作为民间借贷案件来受理,同时,民间借贷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银行基准利率的4倍,超过部分法律不予保护,而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很多借款已经超过了基准利率的4倍,其多出的部分就不能受到保护。
2.监管缺失
尽管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迅速,但是其监管门槛却很低。中国人民银行曾明确表示不监管网络贷款公司,银监局也曾表示,网络贷款公司的业务并不和银行之间发生关系,且其身份也属于公司,而不是银行的合作机构或派出机构,因而很难予以限制。网络监管部门也表示,网络贷款平台的日常经营行为并不归他们监管。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三方都不管,在这种局面下,被网贷平台“骗”了钱的借款人不在少数。
3.信用风险
我国目前的信用评价体系尚不健全,P2P网络借贷平台无法像银行一样通过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了解贷款人的资信信息,而只能将贷款人的身份证、户口本、学历证明、资产材料、结婚证、亲友合影等纳入信用审核,拍拍贷甚至将网络社区、用户网上的朋友圈也纳入其信用等级。可能会出现冒用他人材料,一个人注册多个账号来骗取贷款的情况。
4.投资风险
由于贷款人和借款人彼此不认识,很多都是相隔很远。借款完成后,借款人对贷款人的经营状况和所借资金的使用情况无法跟踪。一旦贷款人将所贷资金投入到高风险的股市、高利贷,甚至用于个人的奢侈消费,则会给借款人的资金带来很大的风险。而面对坏账,P2P网络借贷平台并不承担借款人损失的本金和利息,因此,借款存在很高的风险。
5.行业透明度低
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行业透明度低,借款人借钱给贷款人,但是从P2P网络借贷平台上很难得到
贷款人的个人资料。在这种情况下,P2P网络借贷平台很容易就可以伪造出一个虚假的借款,借款人也没有办法去调查贷款人的信息真伪。
6.缺乏自律
P2P网络借贷平台数量的增长远远超过了贷款人和借款人,为了吸引资金,很多P2P网贷平台不得不通过高息来吸引借款人。而且有些平台是给自己的投资项目融资,自容自用的风险就更加难以控制,2012年“优易网”倒闭,杭州的借款人被卷走了约400万元,后来经过查实,优易网就是一家自融资网站。
四、对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的建议
在互联网金融中,经济活动表现为货币信息的传递与调拨,代表货币资金的数字化信息在网络内流动。“虚拟”的金融交易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使得金融风险的传播速度加快、波及范围扩大。作为互联网技术与金融全面结合的产物,互联网金融不但面临传统金融活动中存在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还面临由互联网信息技术引起的技术风险、由虚拟金融服务引起的业务风险以及由法律法规滞后引起的法律风险。此外,互联网金融业务几乎全部在网上完成,交易对象不明确、交易过程透明度低,都加剧了金融管理部门调控和监管的难度。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业务对金融风险具有放大效应,必须加强风险防范与管理。
(一)构建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
改进互联网金融的运行环境。在硬件方面加大对计算机物理安全措施的投入,增强计算机系统的防攻击、防病毒能力,保证互联网金融正常运行所依赖的硬件环境能够安全正常地运转;在网络运行方面实现互联网金融门户网站的安全访问,应用身份验证和分级授权等登录方式,限制非法用户登录互联网金融门户网站。
(二)健全互联网金融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1.加强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内部控制
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本质仍然是金融风险,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机构应从内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方面着手,制定完善的计算机安全管理办法和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制度,完善业务操作规程;充实内部科技力量,建立专门从事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技术队伍。
2.是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市场选择风险的基础。以人民银行的企业、个人征信系统为基础,全面收集非银行信用信息,建立客观全面的企业、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和电子商务身份认证体系,避免互联网金融业务提供者因信息不对称作出不利选择;针对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机构建立信用评价体系,降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不确定性,避免客户因不了解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服务质量而作出逆向选择。
(三)加强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法制体系建设
1.加大互联网金融的立法力度
及时制定和颁发相关法律法规,在电子交易的合法性、电子商务的安全性以及禁止利用计算机犯罪等方面加紧立法,明确数字签名、电子凭证的有效性,明晰互联网金融业务各交易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2.是修改完善现行法律法
修订现有法律法规中不适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部分,对利用互联网实施犯罪的行为加大量刑力度,明确造成互联网金融风险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3.制定网络公平交易规则
在识别数字签名、保存电子交易凭证、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明确交易主体的责任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以保证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有序开展。
(四)建立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
1.加强市场准入管理
将是否具有相当规模的互联网设备、是否掌握关键技术、是否制定了严密的内控制度、是否制定了各类交易的操作规程等内容作为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对互联网金融各种业务的开展加以限制和许可;根据开办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主体及其申报经营的业务,实施灵活的市场准入监管,在防范金融风险过度集聚的同时,加大对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扶持力度。
2.是完善监管体制
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突破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经营的界限,对分业监管模式提出了很大挑战。我国应协调分业与混业两种监管模式,对互联网金融风险实行综合监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打破了地域限制,对单独的国内监管提出了挑战,我国需与有较高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能力的国家和机构合作,学习对方的先进技术,对于可能出现的国际司法管辖权冲突进行及时有效的协调。
(五)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的协调
1.创新与监管之间的协调
互联网金融市场代表着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发展方向,各国金融机构都在努力扩展自己的互联网金融服务,然而,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巨大风险又使监管者无法任由互联网金融无限创新,严格的监管会削弱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甚至阻碍技术进步与业务创新,监管者面临着创新与监管之间的两难选择。应建立统一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进行适度的监管,加大对互联网金融的实时监管,防止风险的过度集聚,同时加大对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扶持力度,抢占未来国际金融市场。
2.消费者权益与金融机构利益的协调
互联网金融市场在提供给消费者高效交易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权益之争,监管者既要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以维持市场的信心,又要维护机构的权益,以促进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创新与发展,二者的协调性问题便显得格外重要,消费者在权益的分配方面处于弱势地位,更是市场得以运行的基础,因而,监管者应格外注重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维持金融市场的信心,另外,互联网金融机构会有更大的动力去改进相关服务,加快创新步伐。
3.分业监管与混业监管的协调
我国采取的是典型的分业监管模式,即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实施监管,但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突破了这一界限,互联网金融交易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业务种类日益多样化,分业监管的模式无法对互联网金融的综合业务实施有效监管,不仅会造成重复监管,而且各部门间的信息协调问题也会影响到监管效果。尽管监管机构目前的分业监管模式对于传统金融的分业经营还可实施有效监管,但互联网金融的多样化金融服务对监管机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分业监管模式也受到挑战,应协调分业与混合两种监管模式,实现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综合监管。
五、总结
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互联网企业利用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手段将互联网的一系列经济行为融入金融要素产生的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颠覆了传统金融企业经营模式它是一种全新的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金融业来说,这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合理规避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问题,维护我国金融市场稳定,才能使互联网金融更好的为我国金融行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麟、钱峰.移动金融--创建移动互联网时代[J].新金融时代,2013.[2] 张玉梅.P2P小额网络贷款模式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12).[3] 吴晓光、曹一.论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J].南方金融2011,(4).[4] 李广明、诸唯君、周欢.P2P网络融资中贷款者欠款特征提取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1,(1).[5] 张娜.P2P在线借贷研究述评[J].经营管理者2010(8).[6]冯静生.网络金融风险:我国的监管状况及完善对策[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1):41-44.[7]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12.[8] 奚尊夏.P2P网络借贷组织生存机理与框架设计研究[J].区域金融.2012 ,(8):27-30 [9] 魏国雄.信贷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10]张劲松.网络金融(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