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酒类企业资源整合研究以泸州市为例
酒类企业资源整合研究 ——以泸州市为例
2012年07月30日 11:13 来源:《中国市场》2011年第32期 作者:唐健 刘帮涛 罗敏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4 摘要:本文从四川省作为全国的酒业大省这一现实情况出发,探讨在目前的条件下四川省泸州市酒类企业资源整合研究的问题。以泸州市酒产业为例,首先分析泸州酒类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进而分析泸州酒类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最后就泸州酒类企业资源整合提出相应的对策。
四川因其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水质、环境等自然条件,成为了我国最大的酿酒基地,造就了悠久的酿酒传统、优良的酿酒工艺和先进的勾调技术,使得四川美酒享誉中华。四川作为中国的酒业大省,有着诸多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酒企业。而川南泸州作为四川最重要的酒城市之一,拥有泸州老窖、郎酒两大龙头企业及其他一批中小型企业。这些为泸州市发展酒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泸州市委六届六次(扩大)会议提出泸州市“四个四”的发展战略目标,酒产业作为泸州市最大的支柱型产业,一直都是泸州市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和主要财税来源,是实现泸州市“四个四”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泸州市作为中国酒城,具有深厚的酒文化历史底蕴,这是泸州发展酒产业所具有的先天优势。而大力发展酒产业是新形势下促进和带动我市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战略选择。泸州市酒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1 泸州酒类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白酒产业是限制发展产业
白酒产业至今仍是国家限制类产业,国家对白酒产品税负逐年加重,特别是白酒消费税从量计征和征管办法调整,制约了白酒产业发展。国家税务总局已经对白酒消费税进行了两次调整,但白酒税率在所有消费税中仍然最高。从2006年4月1日起,国家调整酒类产品消费税办法,粮食白酒和薯类白酒的比例税率统一为20%,定额税率为0.5元斤(500克)或0.5元500毫升,并“停止执行外购或委托加工已税酒和酒精生产的酒(包括以外购已税白酒加浆降度,用外购已税的不同品种白酒勾兑的白酒,用曲香、香精对外购已税白酒进行调香、调味以及外购散装白酒装瓶出售等)、外购酒及酒精已纳税款或受托方代收代缴税款准予抵扣政策。2001年5月1日以前购进的已税酒及酒精,已纳消费税税款没有抵扣完的一律停止抵扣”,其目的就是要引导酒类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产业发展的意图十分明显。
(2)国内酒类市场竞争加剧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酒类市场已经成为世界酒类企业的聚焦点和主战场。一方面,全国白酒产量、销售产值每年以两位数速度增长,必然逐步缩小白酒市场空间,白酒市场将逐步饱和。另一方面,加入WTO以来,进口酒关税逐步下调,为洋酒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机会,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国外酒商纷纷把目光转向中国市场,与白酒展开了正面的市场争夺战。一是白酒业内竞争激烈。近年来,国内其他省市区白酒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对关键词:酒类企业,资源整合,挑战,机遇,泸州市 我省的全国领先地位形成挑战,白酒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二是市场营销还不是强项。面对川酒传统优势,省外白酒更加重视市场营销,经典营销案例明显多于我省,川酒市场营销仍需加强。总体来看,“四川会产酒,外省会销酒”印象仍未根本改变。同时,我省白酒出口数量占国内产量的比重很低,而且产品出口价格偏低,出口国家和地区单一,以周边亚洲地区为主,欧美主流市场仍未进入。三是产业整合任重而道远。近年来,中国白酒业资本运作频频,收购、整合、重组成为白酒业新的看点和亮点。我省虽然产业整合资源丰富,条件具备,但均各自为政,整合行为乏善可陈。同时,因酒类管理尚未立法,对假冒伪劣行为打击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四川名优酒的声誉。
1.2 泸州酒类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消费结构升级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均GDP已达3000美元,是消费升级的触动点。目前,我国正处于消费升级阶段,庞大的人口基数将成为拉动食品饮料行业发展的强大支撑,必将推动白酒产业实现快速增长。中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目前消费支出只占人均GDP的近40%,而其他较大经济体的消费支出大多占人均GDP的65%左右,据预测,2007—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支出增速将保持在10%~15%左右,消费增长潜力巨大。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2005年的36.7%下降至2006年的35.5%,恩格尔系数呈连续下降趋势,说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为高端白酒的发展拓展了市场空间。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广大农民收入将进一步增长,巨大的消费潜力正在逐步释放,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中高档酒类产品需求更加旺盛,白酒消费将更趋多元化。泸州酒业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人才技术优势、产业基础优势、产品质量优势,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宏观背景下,泸州酒业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会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从2008年1月1日起国家实施所得税两税合并政策,食品饮料行业税率将有所下降,白酒行业也将从中受益,据分析,两税合一后,白酒类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将平均增长10%左右。政策的调整有利泸州酒业进一步发展,只要我们因势利导、抢抓机遇,泸州酒业就一定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四川省政府、泸州市政府对酒产业的重视
省委、省政府正着力把川酒塑造成为能够代表中国白酒历史、文化和现状,在国内外叫得响的优质白酒区域品牌,这必将推动我省白酒产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3)独特优势机遇
我省白酒主要产区已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与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地球同纬度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酒的生态区。四川酿酒历史距今已有4000余年,有6个中国名酒相继在2006年、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占全国白酒企业总数的一半。我省还拥有一大批“国家优质酒”和地方名酒。在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评选的18名白酒中国酿酒大师中,我省占了9名。这些优势条件,是四川酒业加快发展的独特优势机遇。
(4)产业集中发展趋势明显
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和深化,推进龙头企业建设和规模化发展的进程加快,各行业的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白酒行业向原产地集中、向规模化、名牌化集中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我市有泸州老窖、郎酒两个名酒企业首批使用“泸州酒”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其他符合条件的白酒企业也将在考核合格的产品上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市委、市政府建设中国最大的酒业集中发展区、打造地域特色品牌等措施,也符合产业集聚发展的宏观趋势。因此,泸州酒业在本轮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发挥。泸州市酒类企业资源整合对策
2.1 实施泸酒“龙头”发展战略
充分利用我市特殊的地理优势,加大纯粮固态优质原酒开发力度,依托泸州老窖集团、郎酒集团的核心地位,以高端产品、高度白酒树立泸酒高端形象。在政策、资金、人才、营销等方面全力支持,坚定不移地优先发展、重点扶持老窖、郎酒两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依托两大龙头形成的产业集聚、产业集中优势,加快推进酒类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大集团、小配套的发展格局。
2.2 培育酒类产业集群,走集中发展、集群发展之路
(1)加快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建设
遵循“政府引导、区县共建、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充分发挥泸州老窖集团公司的龙头作用和品牌效应,利用“泸州酒”地理标志产品的地域优势、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以供应链管理为运营模式,以授权贴牌生产(OEMODM)为工序连接手段,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形成白酒资源共享、产供销一体、产学研结合的白酒加工枢纽,上下游产业配套的产业集群,打造中国最大的白酒加工基地和中国第一个白酒加工配套产业集群。加快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建设,提高全市酒业发展集中度,以白酒生产加工为枢纽,大力发展酒类设计、包装、物流、服务等关联产业企业,逐步完善集中发展区的研发、酿造等配套服务功能,形成上下游产业及配套产业的产业集群,提升关联度、耦合度,延伸产业链,实现白酒资源共享、中小业主孵化、产供销一体、产学研结合的新型工业化模式,构建泸州白酒制造基地、酒类产品设计中心、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酒类产品展示中心、酒类产品物流中心、地产品牌酒的培育中心,打造一批白酒产业名镇,加快全市酒业集群化发展。
(2)积极培育酒业“小巨人”
大力实施“小巨人”计划,在现有规模以上企业中,选择一批生产场地适中,管理较为规范,产品质量和社会声誉较好,有一定的品牌基础、市场份额和发展前景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和政策倾斜,使其能在较短时间内成长起来,成为泸州酒业发展的第二梯队企业。对现有数量较多的中小型白酒生产企业,各区县应加强宏观引导和规范管理,着力扶持1~2个发展势头潜力好的企业加快发展。加强资源整合力度,建立互利合作机制,使多数中小企业发展为向酒业集中发展园区或其他规模以上酒类企业提供基础酒的专业生产企业。
2.3 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泸州酒”地理标志是泸酒的特殊品牌,它承载着泸州几千年的酒文化,体现出泸州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代表了品质优良的纯粮食生产原料和独特的泸州酒酿造工艺,是泸州酒业的特殊身份标志。政府要加大投入,丰富泸酒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其人文品位,推出“中国酒城·泸州”公共形象品牌标志,注重统筹、策划、宣传泸州的历史、文化和泸酒资源,全力打造“中国酒城·泸州”城市名片。着力将“国窖·1573”、“红花郎”培育成为两大高端品牌,突出其品牌形象,加深其文化酒底蕴,将品牌和外部资源充分结合,使主导品牌的定位更加清晰,通过企业做好产品成长规划,精心培育营销队伍,提高终端市场竞争力,维护品牌形象和价格体系,利用终端美誉度提升目标消费群体的忠诚度。进一步细分市场,将资源集中在优势产品、优势区域上,使产品定位、文化包装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拉开差距,形成梯度,合理配置,积极打造一批地产品牌。培育名牌“小巨人”,形成泸酒品牌的二线梯队;恢复或重造三溪、仙潭、玉蝉等一批省、部级“双优”老品牌,重点培育一批成长型品牌;积极开发个性品牌、时代品牌和特殊群体品牌等,使每个企业紧紧围绕自己的主打品牌或核心品牌进行品牌结构塑造。
2.4 打造最具活力的白酒历史文化中心
充分发挥泸酒历史悠久和酒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围绕“泸酒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这一主题,开展对泸酒文化的挖掘、宣传和包装。建立“酒城名优酒博物馆”,打造独特名酒文化节日,推出展示泸酒特色、具有泸州风情的文化节目,丰富、提升泸酒的文化底蕴。建设酒业文化。我省实施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为酒业文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需要继续推动川酒历史、文化、艺术、礼品有机结合,集中包装亮相,提升四川美酒文化竞争力,整体推介四川美酒地方品牌;实施白酒、旅游、文化与城镇“四位一体”融合打造,打造世界级的白酒旅游名镇;鼓励有实力的名酒企业建立酒类产业观光点,打造“中国白酒一条街”、“中国白酒第一酒庄”、“中国最大酒窖银行”等观光亮点。切实抓好行业服务。
2.5 建设国家白酒科技创新基础研究平台与成果产业化研究平台
以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与四川理工学院、四川食品与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等共同组建“酿酒生物工程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四川省白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作用,以白酒行业的“双国宝”为微生物研究的宝贵基因库和技术创新为基础蓝本,为中国白酒行业培养创新人才,以白酒集中发展区为中国白酒研发与成果转化的基地,建设“绿色酿造生物技术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白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中国白酒行业基础研究平台与成果产业化研究平台,更好地体现泸州白酒科技创新在中国白酒行业的领军地位。结论
目前,酒产业已成为很多地方政府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和朝阳产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加以扶持。很多省份和地区在没有酒文化历史底蕴的条件下,借助于现代营销手段、技术创新、市场运作、资源整合等方式推出了一批又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酒企业和著名品牌。泸州市作为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以众多独特优势在中国酒业独树一帜,通过资源整合,理应在新一轮竞争中取胜。
参考文献:
[1]马建会.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2]徐承红.产业集群与西部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3]赵海东.资源型产业集群与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4]冯更新.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6(9).(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基金项目]本文属泸州市社科联2010年度课题。
第二篇:花卉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研究——以武汉市花卉资源为例
摘 要:花卉作为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作用,而花卉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建立在资源正确评价的基础之上。本文在对花卉旅游发展、意义及功能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确定了花卉旅游资源技术单因子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对武汉市花卉旅游资源进行了科学的评价,为武汉市花卉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借鉴。
关键词:
一、花卉旅游概述
(一)花卉及花卉旅游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是指姿态优美、色彩鲜艳、气味香馥的观赏植物,“卉”是草的总称。狭义的“花卉”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广义的“花卉”不仅包括草本植物,还包括乔木、灌木、藤本以及地被植物和盆景等。由于花卉具有使人轻松愉快、视觉享受的美学价值;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的生态价值;锻炼意志、陶冶情操的文化价值;可供食用、药用、制茶等实用价值;所以花卉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一种重要且独特的旅游资源。花卉旅游就是以花卉资源为主要旅游资源,从而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休闲观光、度假娱乐、购物消费的一种综合旅游形式。花卉旅游具有文化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特点,对人们视觉享受、陶冶情操、文化娱乐、增长知识等方面都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按其功能花卉旅游可分为观赏型、保健型、商品型、参与型四种类型[1]。
(二)我国花卉旅游发展概况
花卉业是世界农业中唯一不受农产品配额限制的产业,再加上种子种苗、园林机械以及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等的发展,世界花卉业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世界经济发展平均速度,被称为“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2]。我国地域辽阔,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因此我国花卉资源十分丰富,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十五”期间我国花卉种植面积达64万公顷,占世界花卉生产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花卉销售额也由2000年的160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719.8亿元;从全国花卉生产布局来看,云南、广东位居全国第一、第二位,两地花卉产量占全国花卉总量的一半以上[2]。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花卉旅游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例如武汉樱花、洛阳牡丹、大理茶花、苏杭梅花等早已成为著名的花卉旅游胜地;还诞生了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武汉植物园、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一批高品味的花卉主题公园;还有上海国际花卉节、南京国际梅花节、神农架国际杜鹃花节等各种花卉旅游节庆活动。在2010年,中国春季四大热门旅游活动中,花卉旅游远远超过温泉、登山、海岛旅游,以43.15%的比例高居第一,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1]。
二、花卉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一)花卉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的意义及原则 花卉旅游资源评价,就是从合理开发利用的角度出发,对花卉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及其外部开发条件等进行综合评判和鉴定的过程。从而明确该花卉旅游资源在同类旅游资源中的等级和地位,确定其开发序位,为制定花卉旅游规划等提供科学的判断标准或理论依据,是科学的开发花卉旅游资源的前提。进行花卉旅游资源评价时,必须根据其价值表现、内涵、功能等情况,实事求是的评价;对花卉资源的形成、属性、价值等内容,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同时还需对其区位、环境、开发利用水平等多方面内容进行系统评价;评价时还要考虑投入资金后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以确定适宜的开发程度;最后评价还要考虑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两个方面,才能达到旅游作用体系的动态平衡,因此还要遵循市场化原则。
(二)花卉旅游资源技术单因子定量评价
1、技术单因子定量评价方法 随着现代科技数量化发展的趋势以及定量评价较之定性评价结果更直观、更准确等原因,应加强对花卉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具体包括技术性的单因子评价、综合性多因子定量评价、旅游地综合评估模型评价等方法。本文主要用技术单因子评价法对花卉旅游资源进行评价[3]。即针对花卉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集中考虑某些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适宜性评价。这种评价的基本特点是运用了大量的技术性指标,它一般只限于自然旅游资源评价,如旅游湖泊评价、海水浴场评价、溶洞评价等[4]。因此,技术单因子定量评价的关键就是建立科学的技术因子评价指标体系和等级。
2、花卉旅游资源技术单因子定量评价指标的选择
为了科学的确定花卉旅游资源技术单因子评价的指标,本人做了一个有关“花卉旅游产品游客感知”的问卷调查。共计发出100份,回收90份。通过调查,为有关花卉评价指标的选取提供一定的依据。
3、建立花卉旅游资源技术单因子定量评价指标等级体系
本人通过对花卉旅游资源的特性、价值、开发条件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并在以上花卉旅游产品游客感知调查问卷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以下九个评价指标,即姿态、颜色、香味、花期、品种、规模、文化背景、资源组合、地理区位等。每个指标又细分为三个等级,并给出相应的分数。最终根据总分将花卉旅游资源分为3个等级。表1 花卉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一览表
第三篇:如何做研究--以博士为例
如何做研究—以博士论文为例
博士论文的写作是博士研究生主要要完成的工作。由于存在着较高的难度,较长的写作周期,以及在创新,写作规范,实际及理论意义等方面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博士论文的完成一般说来是有相当的难度的。一篇好的博士论文不仅是一本好的学术专著,而且还是具有理论创新价值的学术探索成果。一个博士生从入学到毕业,就应该达到从一个学生到一个学者的转变,就应该变成为所研究领域的一位专家。
尽管对于博士生有着如此高的要求,博士论文的写作还是存在着一些规律可寻的。下面,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包括自己读博士的经验和带博士生的经验),我简单谈一谈关于如何准备博士论文的一些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研读文献
一般来说,一个博士生在入学后就已经确定了其博士论文所属的领域或者方向,因为这是在报考和录取时就确定好了的,除非入学后还要进行修改,而那是另当别论的。
在第一年完成博士课程的学习并且取得应有的学分之后,就自然进入了文献的收集和研读的过程中了。文献的收集及研读对于博士论文来说既是一个开始,又是非常关键的。你过去没有进行过研究,现在也没有仔细研读该领域中别人的研究成果,怎么也不可能搞出什么象样的东西的。所以,在这个工作之前,你只可能是一张白纸,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知道,更不知道什么是该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也不会使用该领域中的常用技术,不可能只是这样白版一块就可以做出什么象样的东西的。1.收集文献
收集文献可以从网络,图书馆,书店和朋友同学那里取得。主要是要找到一些(哪怕是只有一篇)该领域出现的“近期”的综述性文献,一般是不超过三年以前发表的论文。什么是综述性文献呢?一般来说,英文的综述性文献在题目上有“„..review„.”(一般为较为通俗的综述评论)或“survey”(一般为比较专业化的文献综述)这样的字样。综述性文章的内容不是在研究一个具体的问题,而是在回顾,评论某个领域在最近或者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的研究情况,并对于不同的研究者和不同时期的研究特点进行评论,最后还要为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创新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在综述性文献中,作者会罗列出大量的参考文献,并且还要对这些参考文献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评说。你就可以根据这样的评说和所罗列出来的文献去进一步搜索更多的文献,然后又从那里的参考文献去找出更多的参考文献,如此等等。这样,沿着一条路线,你就可以在一段时间里,譬如,在一年以内,做到基本掌握该领域的研究情况了,也知道这个领域的前沿是什么了。另外的一种文献收集方法是根据作者和关键词去检索。
当然,即使在同样一个领域里研究的问题还是很多的,可以事先带着问题去搜索,如公司治理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增长问题等。这就需要使用关键词搜索法了。
如何利用互联网搜索文献?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为便捷地获取信息资源。在文献搜集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常常可以事半功倍。
利用网络搜集资源大致有两种:一是处于选题阶段,还没有论文方向,想找一个合适的方向来做,此时可以在网上搜索“review”、“survey”等,阅读一些文献综述,在其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另一种是已经确定了大致方向,希望了解本研究领域的进展,此时应当请教这一领域的专家,搞清楚哪些人是这一领域的牛人,搜索他们的文章——国外的传统,很多杂志要介绍某个领域的成就和进展,都会邀请牛人来写综述——只有知道哪些人是这一领域的杰出代表,才可能从这些人的著作中体验这一领域激动人心的发展。
网络搜索技巧我也谈一下:首先,www.xiexiebang.com/),NBER(www.xiexiebang.com),此外还有很多大学、研究所也提供了其工作论文免费下载地址,比如Laffont教授创立的IDEI(http://idei.fr/presentation.php)。网站众多,大家慢慢去学会使用。这里不再多讲。Jestor, Econ Base, Science Direct等也是很好的数据库,不过需要付费使用。
2.研读文献与读书笔记
其实,研读文献应该是与文献的检索过程同时或者是交错进行的。在检索到文献的同时就应该开始进行文献的研读了,同时,在研读文献的同时就应该根据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检索要求去检索新的文献,收集文献是一个不断反复进行的过程。
所以是“研读”而不是“阅读”文献,是要求在读文献的时候应该同时捕捉住产生的火花进行研究,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阅读过程,如进行新的模型的推导及用新的数据进行计算等。在看人家的文章的时候,要养成用“批判”和“怀疑”的眼光去思考的习惯,在读到人家的判断时,应该在自己的心中不断地问着“是吗?为什么?可能不是这样的吧?”,同时试着去找相反的例子,还有在逻辑上进行深入的思考——这就是“研究”。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在读文献的时候,特别是沿着一条固定的思路下去读了许多文献之后,很容易就出现新的火花和思如泉涌的情形。但是,过了之后,就容易把它们忘记了。因此,为了在后面写作论文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前面在读文献的时候出现的新的想法和线索,为了不忘记它们。一般要采用做读书笔记的办法。读书笔记的写法是:
(1)什么杂志,第几期,什么地方有关于什么问题的什么论述,它对于我即将做的博论文有什么参考作用,或者我对于这个问题有什么自己的见解,可能会有什么贡献等等。
(2)读书笔记要进行分类,如分为数学模型方面的;实证研究方面的;中文文献方面的;外文文献方面的;数据方面的;纯理论方面的;政策分析方面的;学术争论方面的;案例材料方面的等等。
(3)重点分析或者精读几篇代表性的文献;
(4)重要的是要写心得体会;
(5)重要的数据要及时记下来;
(6)前面的过程可能有反复,自己的见解也会有变化的。
在国内收集文献,特别是收集外文文献一般是有困难的;但是在北京图书馆就可以收集到与国外差不多同样的文献,所以,尽量争取去北图收集资料;但是,目
前重庆大学图书馆也可以收集到相当多的外文文献;泡图书馆是读博士的必需过程,全世界都是如此,这个环节不可缺少。
二、开题报告
在文献收集和研读的基础上,就要开始进入开题的过程了。开题报告的实质是向老师们汇报自己的博士论文准备情况,同时让老师们就自己的研究思路给予评论和提出建议,从而达到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以及在文献和研究方法方面从老师那里获得更多帮助的目的。开题报告在这个任务目标的引导下,应该就选题,文献综述(除了开题报告之外,博士生还要写专门的文献综述报告,可以结合起来做),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内容,方法,创新,技术路线,研究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介绍说明,并且接受老师们的批评和建议。这里,有一些要注意的问题:
(1)开题报告的性质任务是汇报自己的研究工作准备情况,包括文献资料的收集,研读情况,研究的初步思路,可行性等,同时接受老师们的建议。所以,开题报告与毕业答辩是不同的,学生面对老师的态度不是辩论,而是“咨询”,应该借助这个机会尽可能多地向老师们请教,获得更多的帮助和信息。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个过程对于以后的研究和论文写作有着极大的帮助,同学们应该加倍注意。
(2)在研究的内容中应该写出要研究的各个方面,要把研究这些方面的问题,方法,初步的思路,可能出现的难点以及如何去应对和解决这些难点的准备性思路都写出来,但文字要简练,因为只是初步的构思,不必长篇累牍。
许多同学在这部分内容的写作上把研究内容写成象一本书和是毕业论文的目录,这是不符合要求的。
一般地,研究内容从大的方面看应该按照如下的顺序和范围写:第一,选题的意义,包括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首先,要说明选题在理论上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贡献,要说清楚这一点实际上对同学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只有充分掌握了相关的文献以及对于这个领域中的理论发展有充分的了解情况下,才可能把这个问题说清楚;然后,要说明研究这个问题在实践上的价值,这需要对于所研究问题的实际用处有所了解;一般地,选题要具有“重要性”,“前沿性”,“可操作性”,还要有方法论上的意义;“重要性”指研究的问题关系到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要突破口,对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具有关键性的推进作用;“可操作性”指预期可以在规定的论文期限内完成,即可以做出来,所以要对难度进行评估,既不要选太容易的题目,也不要选择过于难的题目;“方法论上的意义”是指研究这个问题预期会使用到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新方法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事实上,有些研究得到的结果可能是平凡的(即人们早已经知道的,或者凭直观就知道的),但是,运用新方法研究这些问题也是有价值的;譬如,老农民可能有许多完全凭经验的方法去预测天气,但是,这一点也不妨碍科学家运用包括Stocks方程在内的空气动力学的新方法去预测天气,尽管在开始还很难说这种新方法就一定比老方法来得准确一些;方法运用在博士论文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所以,在开题报告中要求有对于使用什么样的方法予以专门的说明;第二,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的背景,理论基础研究及回顾等;第三,国内外文献综述;第四,问题的现状、根源以及成因分析;第五,模型或者指标体系研究(构造),这部分是论文的核心,是创新出现的地方,是衡量论文学术水平的关键部分,通常要有数量模型或者是数量指标,也是单独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内容抽取部分;第六,案例分析或实证分析部分,通常是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前面得出来的理论创新结果进行检验或者是用案例进行验证;第七,政策建议,如果说前面的理论研究是对于经济管理问题进行的诊断的话,这里就是在诊断结果的基础上开出药方,对于解决所研究的问题提出基于自己的理论研究的政策建议。在这里。许多同学爱犯的毛病是提出的政策建议的思路与自己在前面进行的理论研究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当然,不是说所有的博士论文都应该按照上面的内容顺序来写,这里只是提供一个参照。但是,大多数论文的内容组织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框架来做的,或者说在这个框架上作一些变动后进行的。
(3)创新部分是论文的亮点,要“具体”,“恰当”地写出创新的要点。不要太抽象,要把自己的思路与现有的研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说出来,还要说出自己的思路在什么地方比起现有的研究要高明一些,否则就不能说是“创新”。(4)技术路线一般是指研究的准备,启动,进行,再重复,取得成果的过程,不是指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更不是指答辩的准备和进行过程,许多同学会出现这些偏误。
(5)开题报告一定是在文献收集和研读过程之后进行的,因为根据上面说明的逻辑,在之前就做开题报告是不可能按照开题报告应有的内容进行的。所以,为了开题,文献收集和研读是要尽快进行的,要抓紧时间做。
(6)方法运用应该写得具体一些,许多同学把这一项写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等诸如此类的大框框,一点也不具体,实际上不知道他到底要用什么样的方法;这里要写出具体的方法,如运用博弈论的方法,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案例分析的方法,甚至更加具体到如“通过在索洛模型中植入不可再生资源投入变量,然后研究人均收入可持续增长是否
可以实现或者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实现,从而获得有关可持续发展新模型的方法”等等。
三、研究与重点突破
博士论文中的理论创新是核心,是代表论文水平的标志,也是最困难的。可以这样说,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论文也就解决了一大半了。所以,应该先重点突破这一点。同时,因为整个论文基本上是围绕这个问题的突破或创新而展开的,所以,这个核心问题没有解决,也就无从谈起论文的写作了。因此,先不要忙着写论文,一定要先进行研究,有了成果,才会有东西可以写。因此,学校对于博士生都要求发表论文,特别是要求在一级学报和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因为,如果没有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发表论文还是不容易的。
这一个过程是整个论文写作阶段中最困难的。不要急,要慢慢来。要有一个蕴踉的阶段,要多尝试。这个阶段也是最会让人感到沮丧的,自己会发觉自己“很苯”,许多地方都不如人,因为会遭遇许多次的失败,甚至会感到博士论文是做不出来的,甚至会感到想要放弃,„„。注意,这种感觉是所有人在做博士论文时都会有的,不只是你一个人才会有的感觉,所以一定要坚持。根据我和许多其他人的经验,当这个过程持续一段时间后,火花就会产生了,坚持在最后的就是胜利者。哥德说: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这一个关键时刻,不要言放弃。创新要来自新的火花的产生,而新火花是如何产生的呢?根据经验,主要是来自多读模型的过程。一般地,看了许多模型后,会产生有关构造新模型的思路;当然,这种新模型的构造一般也是建立在通过修改别人的模型的基础上的,而如果没有读看许多的别人搞的模型,没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一般来说是不可能做出有创新意义的研究的。这个过程的进行一般具有如下的特点:
(1)通过寻找现有模型所不能解释的现象,或者不能解决或不能处理的问题,提出修改发展现有模型的必要性;
(2)寻找现有模型存在这种不足的原因,这是一个诊断的过程;
(3)发现现有模型的可以进行修改的地方之后,就要着手进行修改工作,这个过程有较大的难度,主要是技术性的难度,即进行模型研究的技术难度;
(4)这时应该多与导师联系,多请教别的高手,但更主要的是要多思考多研究,同时还要补充学习自己过去没有掌握的一些技术性研究方法。
四、写作和发表论文
如果成功地解决了上一个阶段的问题,这一个问题就是水到渠成的了。投递文章要投一级杂志,因为这是要实现解决的问题。博士生被要求在一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否则不能答辩。其它还要在CISSCI目录上的杂志上发表论文若干篇,这些杂志的面要比一级杂志宽一些,难度也要小一些,但也是不太容易的。但是,只要文章写得好,即使是一级杂志,发表文章,甚至是发表多篇文章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譬如,有的博士在入学一到二年中就在一级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了。当然,他们参加了一些基金类课题也是一个原因。在许多一级杂志上,是鼓励基金类课题的研究论文发表的。所以,同学们应该尽量参与一些基金类纵向课题的研究。另外,有模型的文章也更加容易发表一些。学校要求至少要在一级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但是,仅仅是一篇文章还只是刚刚及格,一般要发表两篇以上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五、写作毕业论文
在完成了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之后,就自然进入了毕业论文的写作阶段。实际上,在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本来也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发表的论文是专题式的,还不是成体系的,需要把不同的专题研究联系起来,链接不同的部分,从而构成一个统一的论证系统。这就是毕业论文的写作。同时,毕业论文还是学校检验学生整体的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方式,所以还不是一个简单的研究问题。因此,除了学术创新之外,毕业论文的写作还对于文字语言的表达,知识面,论文结构组织和逻辑运用等有一定的要求。
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要大力借助于读书笔记。根据前面已经完成的读书笔记,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论文中的文献综述部分,基本上就是从读书笔记中来的,或者说是读书笔记的更加系统的整理,深化和扩充而已。
六、关于“创新”的一些补充看法
博士论文对于“理论创新”有着特别的要求,关于这一点,许多同学不太清楚。首先,博士论文对于创新的要求是“理论”上的“创新”,不是在编写程序软件和某一个具体的算法上的改进性“创新”,更不是一个案例的编写或者具体的政策分析,是否有“理论”上的创新应该说是博士论文与MBA毕业论文的根本不同
之一。其次,创新的过程有一定的方法可寻,并不是完全靠天上掉馅饼。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理论创新呢?方法是什么呢?这里有一些经验之谈:
(1)类比法,将在某个领域曾经取得过成功的方法运用于另外的一个新的领域;譬如,将在经济学中成功运用过的博弈论方法运用于管理领域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这就是E P.Lazear领导的一个基于博弈论方法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领域的创新;
(2)假设条件修改法,将现有的理论模型的假设条件根据所要研究的新的环境进行理由十分充分的修改,取得新的成果;譬如,在通常只含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中加入资源投入要素,可以研究在资源约束下的经济增长问题,从而研究可持续发展或者可持续增长问题;这就是可持续发展或者可持续增长问题的研究创新;再譬如,卡尼曼(D.Kahneman)与特伏尔茨基(A.Tversky)将经济学中的边际收益分为失去的和将获得的边际收益,并且根据心理学的发现即人们总是给予失去的以比即将获得的收益更高的评价,用它作为一个新的一般性假设去取代经济学中原有的假设,从而获得行为经济学的“前景理论”创新;(3)组合法,将不同的领域加以组合,看能不能产生有意义的结果;譬如,将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概念与市场规模结合起来考虑,再将市场规模与分工深化程度结合起来考虑,再将分工深化程度与经济增长结合起来考虑,就得到了杨晓凯的分工演进经济增长的内生理论创新;
(4)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是大家都会的,但是,逆向思维往往是创造性思维的成功方法。注意个例观察的一般性推广。从个例中看出一般性的规律就是“启发”;譬如,早在1962年K.Arrow就发现了存在于一些制造业(如飞机制造业)中的“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现象;但是,在1980年代,经Paul.Romer教授的一般化,将这种机制假设为长期生产过程中的一般性规律,从而得到他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掀开了所谓“新”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帷幕。(5)关于科学创新的规律有许多著作讨论,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数学家王梓坤教授的著作《科学发现纵横谈》。
第四篇:企业内控制度建立问题研究-以A公司为例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以A公司为例 系 别 财务管理系 专 业 财务管理
代码 0301 学生姓名 刘又榕
学 号 2012571017 年级 2012级 指导教师 刘巧燕
教务处制表
二Ο 年 月 日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企业内控制度建立问题研究-以A公司为例
学生姓名:刘又榕 学号:2012571017指导教师:刘巧燕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企业经营所面临的风险。而内部控制的失效往往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各国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在此推动下,企业内部控制不断发展,目前,已经进入到风险管理阶段。A公司是一个小型机械制造型企业,是中小企业的典范,因此对其的内部控制进行分析,探寻其发生的问题,并且提出解决的方案具有重大的意义。关键词: 货币资金 内部控制 问题 方案
I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Research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n Enterprises--a case study of A company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enterprises face mor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Internal control syste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Effective internal control can help companies achieve their development goal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reduce the risks of doing business.And the failure of internal control often can have devastating consequences for the enterprise, national study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Under the drive,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development, at present,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 risk management.A company is A small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s A model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o the internal control is analyzed, explore its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schem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Key words: the monetary funds Internal control Problem Plan
II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1引言...............................................................................................................................................1 1.1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1 1.1.1 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1 1.2 内部控制的原则与作用...................................................................................................1 1.3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2 2 A公司简介....................................................................................................................................3 2.1 A公司的概括....................................................................................................................3 2.2 A公司内部控制现状........................................................................................................3 2.1.1 内部控制理念滞后...............................................................................................3 2.2.2 内部控制环境欠佳...............................................................................................4 2.2.3 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系统...................................................................4 2.2.4 资金管理混乱.......................................................................................................4 2.2.5 内部控制活动缺乏有效组织...............................................................................4 2.2.6 内部控制监督不到位...........................................................................................5 3解决的对策....................................................................................................................................5 3.1不断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认识............................................................................................5 3.2 积极引入风险管理...........................................................................................................6 3.3提高员工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6 3.4 优化信息平台、丰富沟通渠道.......................................................................................6 3.5建立内部控制监督机制....................................................................................................7 3.6完善控制活动,将控制执行效果纳入绩效考评体系....................................................7 总结..................................................................................................................................................8 参考文献...........................................................................................................................................9
III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1引言
内部控制是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赖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在西方国家,内部控制经过漫长的发展已到相当发达的程度,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然而对我国来讲,全面认识内部控制还刚刚开始,经营失败、会计信息失真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失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为了增强企业在改革浪潮中的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必须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1.1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1.1.1 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内部控制是指包括企业各个阶层在内的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为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而在内部采取的自我规划、自我检查、自我调整、自我制约、自我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措施、手段的总称。它的主要表现方式是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不相容职位分离的制度政策。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的活动,通过方法和程序规范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以保证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性,确保企业经营方针的贯彻实施,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实现经营活动的效率性、效果性、经济性,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为目的。简言之,内部控制就是根据企业内部管理中需要相互制约、监督的关系和活动而制定的系统化、规范化的制度、体系。
1.2 内部控制的原则与作用
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原则:
(1)合法性原则: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准则的要求,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切实可行的内控制度。
(2)整体性原则: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的规定,整体性是指“内部控制应当贯彻到决策、执行和监督的整个过程,覆盖企业及所属单位的各项业务和事项。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3)针对性原则:是指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设内部控制体系,特别是在考察企业业务流程时,要针对特定企业特定流程中的薄弱环节制定企业切实有效的内控制度,将各个环节和细节加以有效控制,通过针对性的措施使内部控制实现效果最大化。
(4)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符合连续性和一致性的要求。不能朝令夕改,随心所欲进行变更。
(5)灵活性原则:是指企业内控制度要根据企业组织结构、业务流程、部门设置等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完善,避免出现制度僵化的状况。
(6)成本效益原则:根据企业规模和业务要求进行内控制度的建设,要考虑经济性和切实可行性,避免盲目建设。
(7)发展性原则:制定企业内控制度要充分考虑宏观环境和企业的发展前景,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制定具有长远性的内部控制规则制度。内部控制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合法性、安全性、效率性三个方面。
1)合法性:内部控制能够合理保证企业各项业务活动都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准则规定范围内幵展,特别是体现在防止舞弊行为和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合规性等方面。通过建立内部控制体系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企业管理决策层在此基础上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现状,实时发现企业出现的问题并加以纠正,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性。
2)安全性:主要体现在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方面。内部控制体系通过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屯批、内部审计等方法机制对涉及企业资产流转如采购、验收、保管、领用、销售等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进行控制,避免企业财产被滥用、毁坏、盗用等行为的发生,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
3)效率性:建立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业务活动的效率性,保证生产管理顺利有效的进行。严格控制权责分配、流程机制、决策审批、执行监督等方面,防止失误和舞弾现象的出现,有效规避消极怠工的问题,使得企业各项业务活动能够高效有序的进行,保证企业管理能够贯彻执行既定的经营方针,促进单位的经营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1.3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是指在一个单位内部,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有利于防止企业资产的的流失,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效地防范公司经营风险,强化公司管理,减少决策失误,降低道德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它已经成为衡量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保证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加强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已经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热点问题。A公司简介
2.1 A公司的概括
A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A公司”)成立于2005年,其主要经营产品为微型旋耕松土机。截止到2013年底,公司生产车间总占地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员工共计120余人;拥有各类设备120余套,其中引进设备5套;固定资产总值3000万元,2013年销售收入超过6000万元。A公司是一家具有独立开发、研制、生产、销售小型农业机械和通机错合金连杆的专业厂家,公司拥有有色金属压铸和绕铸、表面烤漆和复杂的变速箱箱体机械加工能力。公司主营产品微型旋耕松土机是根据山地、丘陵等地形的特点而设计的,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修,油耗低、生产效率高等特点。公司始终坚持将顾客和产品质量放在首位,贯彻诚信经营的管理理念,以先进的生产技术,高质量的产品和周到的售后服务,全心全意为广大的农民朋友服务。
2.2 A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2.1.1 内部控制理念滞后
目前,虽然企业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加强,但是我国企业管理层关注企业扩张,重视企业的生产经营业绩,看轻乃至忽视内部管理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即使是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重要性的单位,也是经常把把内部控制简单的理解为审计和检查,关注的只是会计的结果。加大内部控制的结果仅仅是重视了对结果的审计和检查,这使得内部控制在执行过程中留于形式,控制方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式也没有跟着提高,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2.2.2 内部控制环境欠佳
控制环境的优劣影响员工的管理意识,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也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甚至会影响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而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产权不明晰,企业管理层和员工整体素质不高,董事会与监事会形同虚设,缺乏优秀的企业文化。这些使得企业的控制环境比较薄弱,影响内部控制的执行及其执行的效果。2.2.3 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系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高,一个企业能否及时有效的进行风险的防范和处理,关系到其兴衰存亡。但是,从目前一些企业的现状来看,大多数企业风险防范还仅仅停留在书面上,并没有深入员工内心,风险防范管理意识还比较薄弱,缺乏对风险的敏感性;风险管理不到位,未能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而大多数企业在风险发生时却又缺乏相应的应急机制。这使得加强风险防范意识的工作任重而道远。2.2.4 资金管理混乱
一是现金管理混乱,资金使用缺乏预算。存在对现金管理不严,不按《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使用现金,白条抵库、坐支现象。二是资金使用缺乏预算。A公司的领导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长、中、短期计划安排,各项支出缺乏合理的预算,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三是销售收款流程缺乏控制。目前其销售业务流程主要由五阶段组成: 即收销售订单、确立合同、向对方公司发货、对销售行为的确认、催收账款。与大型企业相比,其本身在竞争上处于不可避免的劣势,其销售更多的是通过个人的人际资源而进行。在销售流程中,企业在发货审核与客户管理以及发货批准阶段,没有任何手续及审核控制手段;在运输过程中也仅仅是由车队队长报一个车皮计划,没有任何手段进行控制;在催款过程中也仅是电话联系,没有形成书面文字记录,而且在多数情况下,款项的收取直接就由销售人员负责。
2.2.5 内部控制活动缺乏有效组织
内部控制活动是指帮助执行管理指令的政策和程序。它贯穿整个组织、各种层次和功能,包括各种活动如批准、授权、证实、调整、经营绩效评价、资产保护和职责分离等。但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最大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考核奖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惩机制不够健全、有效。因此即使有完整的计划,但是由于执行力不够,过程中缺乏及时的监督,就成了形式主义,效果当然也就大打折扣,很难发挥内部控制应有的作用。为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很多企业都成立了自己的内部审计机构,但是由于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加上内部审计机构对于其自身职责的不明确性而使得内部控制活动缺乏应得的效果。2.2.6 内部控制监督不到位
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防范风险、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这些都是内部控制体现出来的主要作用。内部监督更是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运行的重中之重。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自身规模、机构、成本等各方面的限制,缺乏周密和严谨的监督考核工作,根本就没有设内部监督的机制。可见,我国的中小企业并无完备的内部监督机制,从而中小企业中的部分人员伺机见利忘义,使中小企业蒙受了不必要的损失。
虽然有企业已经建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但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没能得到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内部没有定期的实施监督活动,不能将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并对此进行纠正,不能保证监督活动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削弱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对于中小企业来讲,解决内部控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非常不利,同时也利于中小企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例如,内部控制监督作用可体现在如何控制采购人员收取回扣这个问题上。这个许多企业的采购人员都存在着一定的拿回扣的现象,很多企业也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结果都不尽如人意。所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内部控制监督的重要性体现在各个方面,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3解决的对策
3.1不断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对于A公司而言,公司高层对内部控制还是有一定认识,只是没有很好的将此理念贯彻成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希望仅仅单纯依靠一些相对孤立的规章制度就形成有效地内部管理。所以,笔者认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不应局限在岗前培训、换岗培训等基础业务知识培训上,而应该由上至下灌输内部控制的理念,使员工认识到有效地内部控制不光对公司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影响作用,从根源上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成为内部控制的参与者,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者。这样一来,公司内部控制就会形成良好的群众基础,不至于形成抵触情绪。另外,公司对员工的职业道德也应该有所关注,注重诚信教育,员工的自我监督能力将会得到提升,同时也会在公司形成良好的互相监督氛围。
3.2 积极引入风险管理
中小企业一般受财力、物力、人力的制约,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往往只能做到事后弥补,而不是事前预防、事中控制。A公司也不例外,公司整体缺乏风险意识,领导层对风险的认识比较片面,员工更加不重视风险概念。而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是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控的就是风险。所以,首先要在公司内部建设风险文化,强化全员风险防范意识,一方面可以借助培训机制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管理层和员工进行风险管理知识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高层管理人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审慎看待公司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加强全员沟通,及时了解公司动态。其次,考虑到A公司资源规模有限,组织结构简单的情况,专门设置风险管理部门不太现实,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公司明确相关风险管理责任人(该人必须对公司业务流程以及风控知识有相当了解),同时赋予其一定的权责,该责任人有义务对企业面临的重大风险进行动态监控,及时报告风险事件,制订相应应急预案,并适时调整控制措施。再来,风险识别是极具专业性的工作,公司面临的风险很多,诸如:市场风险、自然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
3.3提高员工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在内部控制方面,对人的要求,既要注重员工业务素质,也要注重道德素养。因为制度再完善,如果没有合格的人来执行或者执行不到位,迟早是要出问题的。同时,要让他们对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将其视作一种表面的形式,要让他们深刻了解到其在规范企业业务活动、防错防弊上的重要作用。
3.4 优化信息平台、丰富沟通渠道
信息沟通是贯穿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纽带,A公司应该继续完善其业务信息平台,向全员开放,为公司经营管理活动提供及时、相关、正确、完整的数据报告,为员工了解公司实情表达诉求提供平台,以期提高公司的管理能力,实现管理信息化目标。另外,在会议制度的基础上,注重反馈机制的建立,变单向沟通为双向沟通,比如非正式的工作座谈会、建议制度等。同时加强部门与部门间的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交流活动,促进平行沟通。另外,A公司也应重视同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沟通,善于利用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往来单位、监管部门、甚至网络媒体等渠道。当然保障信息的有用性还需要进行适当的蹄选、核对和整合。
3.5建立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建立内控监督制度。企业建立与运行内部控制的情况需要定期、不断地督查,而内控监督机制的建立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首先,对企业法人、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内控监督,需要建立对企业重大决策执行集体审批制度;其次,对企业部门的内控监督,需要建立对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相互制约、互相牵制的内控制度;最后,建立对企业内部重要、关键岗位的定期稽查制度。因此,从操作角度来说,中小企业可以从内部审计和控制及自我评估两个方面进行。中小企业可以在重点审计的基础上,强化日常、定期和不定期的审计工作,防患于未然,建立起有效的内部监控制度。完善企业内部监督环境。一是企业的内部制约制度的补充和加强,为实现企业部门间、员工间互相制约、监督的目的,企业可以通过科学的设置部门职能、员工岗位职责和相关工作流程规范,以使内部各项业务能够被其他部门和岗位员工监督、核查,进而实现制约机制的目的。二是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在监督落实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以保证全面监督在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均得到有效落实,进而确保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有效执行。
3.6完善控制活动,将控制执行效果纳入绩效考评体
A公司目在现有条件下的控制措施多多少少涉及了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这些控制,只是深度有所欠缺。鉴于对风险认识的片面,未来还需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成本效益原则,完善相应的控制活动。另外,仅靠内部控制活动设计,并不能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还必须加强其执行力。制度是内部控制得以实施的工具之一,但是不能单靠制度约束来实施内部控制。调动全员的积极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力,毕竟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而人们往往对死板的制度存在抵触情绪,不利于内部控制的实施。
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激励员工、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而完整的评价与考核体系是重要的途径。A公司目前已经建立了简单的绩效考评体系,笔者建议A公司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将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纳入到企业的绩效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考核体系中。这样一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员工积极性,一方面增强控制活动执行效果,另一方面促进员工主动参与内部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结
我国中小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面对国内外倒逼的市场环境,“转型升级”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出路。要想在调整中逐步释放增长潜能、孕育新的增长引擎,除了国家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外,迫切需要各中小企业家加强经营管理理念,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将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提升其创造长久价值的能力,以便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突破自身规模和既有经营模式带来的限制,同时克服法规和社会服务支持体系的缺失等诸多不利因素,在符合成本效益又兼顾重要性的前提下构建符合自身业务特点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的重点。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参考文献
[1]刘琳莉.中小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分析[J].现代企业文化,2009,(32).
[2]陆文菁.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会计之友,2008,(11). [3]袁洁.中小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关键[J].经济论坛,2006,(9)[4]赵保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5)[5]苏艳丽,《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发挥财务管理作用》[J]会计 之友2003(7)
[6]薛福连,《出纳工作发生差错的常见原因及防范对策》 [J] 河 北财会2001(8)
[7]郭青山.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J].时代金融,2013(08).[8]宋丹.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10).[9]吴玲华.浅析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不足[J].商业信息,2012(12).[10]王丽娟.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3).[11] 贾秀玲.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研究,2014(16).
第五篇:如何快速进行企业标杆研究——以金螳螂为例
如何快速进行企业标杆研究——以金螳螂为例
原创2015-12-22谭文杰、张广兵和君咨询 高级合伙人 谭文杰
高级咨询师 张广兵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企业标杆研究的本质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获得持续发展。复星的标杆是哈撒韦,华润的标杆是GE,国内众多企业的标杆是华为,我的客户的标杆是金螳螂。无数企业都将业内“领头羊”作为学习的典范、追赶的目标、超越的对象。诚然,标杆研究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在短短几天之内,迅速获取有效信息并形成对自身企业有价值的标杆研究研报?作为企业的“医生”咨询师,愿与您共同分享实战经验。
企业标杆研究主要分为资料搜集与提取、分析研究、研报形成三个环节。三个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资料搜集与提取是基础,直接影响到研报的广度;分析研究是关键,直接关系到研报的深度;报告形成是核心,直接影响到报告的精度。
资料搜集与提取的10大法宝
法宝1,百度文库,这里可能有已研究过的报告,这样可以准确且快速地把脉标杆企业的KSF(关键成功要素),省时省力省心;
法宝2,招股说明书(巨潮网站可免费下载),这里有较为完整的业务介绍、产业布局、商业模式、核心能力、发展战略等,不足之处是招股说明书的内容可能过时。法宝3,年报(巨潮网站可免费下载),这里有最新的发展战略、组织结构、财务数据等;
法宝4,公司网站,这里有公司的基本信息。
法宝5,债券与短融中票(中国债券信息网可免费下载),此法宝最容易被忽略,企业在发行债券或票据时会公布一些财务等方面的数据与信息。
法宝6,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的公开演讲稿,这里有公司的细支末节但重要的信息。
法宝7,行业协会、论坛、QQ群、微信,这里可能得到标杆企业的内部资料与信息。
法宝8,打电话给标杆企业,这里得到的信息可以与搜集的资料进行相互印证,去伪存真。
法宝9,访谈标杆企业或专家(万不得已用之,因为收费且不便宜),当然信息可能失真,但可通过第三方信息公司(例如商霖华通)获取较为真实的信息;
法宝10,百度换关键词不断搜索,搜到啥是啥。
分析研究的3种方法
方法1,按需分类。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将搜集的资料按战略、组织、人力资源等要素进行分类。方法2,对比分析。以时间为线索,对分类后的资料与自身企业进行对比分析,找差距,缺啥补啥。
方法3,总结提炼。这点是标杆研究最重要的关键点,需要较强的分析、能力、逻辑推理、判断等方面的能力,主要依赖于研究者自身的素质。
报告形成的1种工具与1个原则
1种工具:研究者可以将历年做的较好的用于表达文字、观点的表格与图形归集到一个PPT内,这样方便在撰写PPT时,快速地将分析研究的结论精准地表达。
1个原则:在用PPT呈现结论时,能用数据或事实的不用理论,能用表格的不用文字,能用图形的不用表格。
金螳螂标杆研究过程不再一一赘述,在这里仅谈经验,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与帮助。金螳螂标杆研究虽历时1周,但基本是晚上完成,因为白天还要做制度流程及定岗定编事宜,且最终研究成果获得客户总经理的高度赞许。究其主要原因有四。其一,综合运用并灵活处理了上述10大法宝,尤其是法宝
1、法宝3、法宝7以及法宝8的运用。其二,采用对比分析方法,点出了企业的痛点并找到了解决痛点的方法,例如通过50/80全过程工程管理体系,解决客户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成本、进度、效益等方面的问题,再如通过BI系统加强异地管理、经验交流、风险管控等。其三,运用平时积累的PPT制作模板,加上较强的分析研究能力,快速且较为精炼、简单明了地展示了研究成果。其四,科学合理的选择了标杆。选择了业务与客户公司接近且标杆企业的规模就是客户在未来5年内所追求的规模。
金螳螂10点借鉴意义
1.强总部管理:金螳螂业务人员只负责前期业务收集、客户联络和投标等基础工作,合同评审与签约归口到总部;总经理每周对全国各个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把控;项目组人员归属于总公司统一调配;资金财务归口总部把控等。
2.标准化管理:金螳螂先后推行全岗50/80管理体系、内部捆绑经营模式、“五力五意识”思想指导体系等,打造“强总部”管理模式,进一步强调“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3.人力资源。金螳螂坚持“知人善任、大度用人”和“赛马而不相马”的用人理念,造就公司优秀的人才队伍;引进360 度考评机制进行全方位综合考评,找出每个被评估者自身的优势、短板和发展需求,相应制定包括管理类、技能类、综合类(证书)等多层次的培训计划,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4.组织优化。金螳螂围绕业务的扩张对组织结构进行优化,不断强调核算中心职能,将法务合约独立以控制风险,明确8大条线职责权限,将营销、施工、投标条线进行分离,但是对项目盈利状况负责。
5.生产管理。金螳螂在项目前期会配置两个重要角色:现场设计师和预决算员,每个项目配备一个资深高级设计师领衔,财务、审计、管理等部门人员参与的项目专案小组,与前方施工人员和项目经理协同相关事项。
6.率先上市。金螳螂先人一步,通过上市一举突破行业充分无序竞争带来的压力;行业高端人才、优惠政策等资源随之靠拢,利用上市融资平台收购设计龙头,走向国际化,提升企业形象,促使企业的运作更加规范,发展更加持续、健康。
7.一体两翼。金螳螂创新商业模式:以复制标准化管理模式为主体,以设计驱动施工和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为两翼;通过模式创新规避人和业务断档风险,保障项目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及规模化扩张。
8.品牌号召。金螳螂通过鸟巢、人民大会堂江苏厅、上海中心等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项目,大幅度提升金螳螂企业品牌,采用“不挂靠、不转包”的直营模式避免品牌受损;凭借日益强化的品牌影响力摆脱装饰行业“业务随着项目承接人员流失而流失”的魔咒。
9.协同发展。金螳螂以装饰为核心,成立多家分公司,同时通过幕墙、家具、景观、艺术品等多家专业子公司为其提供配套,在整个大装饰产业链中通过自我配套,达到良好的整体装饰效果,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10.信息管控。金螳螂建立了远程监控系统、远程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及商务智能系统,通过这三大系统可以随时查看任何一个项目的现场情况,与各个项目经理进行“面对面”交流,将八大条线的数据分析结果,第一时间反馈到总经理的桌面上,对亮红灯的指标会自动给总经理和相关人员发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