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信用与信用风险(5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11:2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理解信用与信用风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理解信用与信用风险》。

第一篇:理解信用与信用风险

理解信用与信用风险

责任编辑:何丽荣 发布时间:2007-09-03

时间就是金钱。信用就是金钱。

——本杰明.富兰克林

至少可以从伦理、经济、法律和货币四个角度来理解信用

狭义的信用风险是指:一项债权不能或者不能及时实现而给债权人带来的可能损失

信用风险的基本特征有:非对称性、累计性、系统性、内源性

1、对信用的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信用”这个词已经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可能是人类认识中最为复杂、最难以捉摸的概念之一,“一些事物仅仅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在所有的这些事物中,没有哪一件比信用更加古怪,更加微妙;信用从来不是强迫的,而是自觉自愿的,依赖于期望与担心这样一些感情;信用常常不用争取而自行出现,又总是无缘无故地消失;而且信用一旦丧失,就很难完全恢复……信用非常类似于,而且在很多场合就如同是,人们靠管理国家的才智以及战场上的勇猛和指挥才能赢得的声誉与名望。精明强干的政治家与杰出优异的船长,会因为一些倒霉的偶然事件,一时失误或运气不佳而名誉受污,失去众人的爱戴,但是只要他有卓越的才能、真正的本领,名誉迟早是会恢复的。同样,信用虽然会暂时黯然失色,在困境中挣扎,但是只要它有可靠而坚实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得到恢复。”对信用的真正含义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本书认为在通常意义上,我们至少可以从4个角度来理解“信用”:

(1)从伦理的角度从伦理角度理解“信用”,它实际上是指“信守诺言”的一种道德品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讲的“诚信”、“可信”、“讲信用”、“一诺千金”、“答应的事一定办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实际上反映的就是这个层面的意思。从这个层面来看信用,它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个社会只有讲信用,才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信任结构”(truststructure),而这个信任结构是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人们会发现“相互信任同服从、仁爱、友谊和交谈一样,是把一国人民联系和维系在一起必不可少的条件”1,齐美尔也指出:“没有人们之间相互享有的普遍信任,社会本身将会瓦解。……。现代生活是建立在对他人的诚实的信任基础上的,这一点的重要性要远比人们通常认识到的程度大得多。”可以说没有一个社会不强调与褒奖伦理层面的守信的道德,在我国,崇尚信用的风尚有几千年的传统,《论语》中“信”字出现了38次,频次虽然低于仁(109次)、礼(74次);但是高于描述道德规范的多数词汇,如善(36次)、义(24次)、敬(21次)、勇(16次)、耻(16次)。比如:“自古皆有死,民无信而不立”;“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言必行,行必果”,“与国人交,止于信”等。在西方社会,守信同样也是人们奉行的道德圭臬,《圣经》中关于信用、信任的词汇也出现了几十次之多。

从企业的商业伦理角度来看信用的含义,狄乔治提供了深刻独特的见解:他认为诚信(intergrity)行为既指与自身所接受的最高行为规范相一致的行为,也是指将伦理道德要求的规范加于自身的行为。他指出了诚信行为的最大特点是:道德规范是“自加的和自愿接受的”,所以对企业这个“非道德神话”的主体而言,“要强调商家及其最高管理层的自律”.更为重要的是,他限定了诚信行为的域,至少要以伦理上“无可非议的、正当的正面价值”为最低的道德底线,也就是说企业“自身所接受的最高行为规范”至少要低于这个底线。

(2)从经济的角度从经济的角度理解“信用”,它实际上是指“借”和“贷”的关系。信用实际上是指“在一段限定的时间内获得一笔钱的预期”.你借得一笔钱、一批货物(赊销),实际上就相当于你得到了对方的一个“有期限的信用额度”,你之所以能够得到了对方的这个“有期限的信用额度”,大部分是因为对方对你的信任,有时也可能是因为战略考虑和其他的因素不得已而为之。从经济的角度理解信用有着丰富的层次,至少可以从国家、银行、企业、个人几个层次来理解。

国家信用至少包含着这样的两层意思,首先是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借贷关系,即所谓的主权债务,如著名的布雷迪债券、美国1980年代对拉美的贷款、我国对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地区的低息贷款、日本的海外协力基金贷款、世界银行贷款等。其次表现在国家政府与本国的企业与居民之间的借贷关系,政府发行国债,由企业和居民购买,这实际是政府先向企业和居民借到一笔钱,然后进行投资,并在到期时偿以本息。

银行与企业、个人之间得信用是相互的。银行要从企业与个人取得信用,也就是要向企业与个人借到钱,这是它们的生存之根基。同时,企业与个人也需要向银行取得信用,企业可用它解燃眉之急,或投资扩张等;个人可用它应不时之需,提高生活质量等。

企业与企业、个人之间的信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商业信用(也称交易信用,即tradecredit),或者可以称之为B-B的信用,它主要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非现金交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赊销,我们不要简单地将赊销对象只看成是一些有形的商品,如汽车零配件供应商提供的一批零件;它实际上也可以是一个工程,比如建筑公司完成了一幢大厦的建筑,工程款尚未完全收回,这时该建筑公司赊出去的不仅是在这幢大厦建筑中的预垫的资金、材料,同时还有在建筑过程中的劳动;甚至还可以是一些无形的服务、智力产品等,比如管理咨询公司提供的咨询服务等。二是企业与个人之间的信用,也可以称之为B-C的信用,这种形式的信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比如我们的手机消费通常都是一种信用消费,我们总是在本月缴纳上个月的费用,中国移动甚至可以允许你拖欠两个月的话费。

(3)从法律的角度从法律的角度理解“信用”,它实际上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当事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但凡“契约”规定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是当时交割的,存在时滞,就存在信用;第二层含义是指双方当事人按照“契约”规定享有的权利和肩负的义务。

在这个层面上理解信用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这个“契约”.我们可以把这个契约看成是狭义的经济合同,小到两个企业之间的供货合同,大到两个国家之间的数以亿元计的债务;也可以看成是广义的社会契约,比如你和你的父母之间的契约关系,你的父母有抚养你成人的义务,你也有赡养你的父母的义务,你的父母含辛茹苦地供你读完了大学,在这份契约中他们是很讲“信用”的;你毕业了以后,在外地谋了一份差事,离家千里,难以侍奉老人,那你没有很好地完成这份社会契约给你规定的义务,你不讲信用。二是这个“契约”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这是构成法律上的信用的必要条件,那就是非即时交割,如果权利和义务的实现是同时进行的,那么就不会构成信用,这两者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才会出现信用。

(4)从货币的角度在信用创造学派的眼中,信用就是货币,货币就是信用;信用创造货币;信用形成资本。

在货币金融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流派,即以十八世纪的约翰。劳为先驱、以十九世纪的麦克鲁德、韩以及二十世纪德熊彼特等人为代表的“信用创造学派”.在这一学派的眼中,信用就是货币,货币就是信用。约翰。劳说:“信用是必要的,也是有用的,信用量增加与货币量的增加有同样的效果,即它们同样能产生财富、兴盛商业。”“通过银行所进行的信用创造,能在一年之内比从事十年贸易所增加的货币量多得多。所以,法国如欲富庶,实在有求助于信用的必要;不然,比之于利用信用的其他列强,法国即将陷入贫弱的状况。”“只要货币丰富,即能够创造一国之繁荣;只要有信用设施(他主要指银行等),即可以供应丰富之货币,给经济以最初的冲击;依靠这种冲击,就能够为法国产出大量的财富。”约翰。劳的基本逻辑是这样的:货币就是财富——货币不必是金银,而以土地、公债、股票等为保证所发行的纸币为最好——纸币是银行的一种信用——银行通过供给这种信用,就可提供丰富的货币——给经济以最初的冲击——依靠这种冲击,就可以使国家富强、经济繁荣;总之,信用即货币;货币即财富,即资本。

麦克鲁德在他的《信用的理论》中指出:“人们以生产物与劳务与人交换,而换得货币,此货币既不能用以果腹,也不能用以蔽体,然而人们却乐于用其生产物与劳务换取货币,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换得货币以后,可在需要之时,凭以换取所需之物得缘故。所以,货币的本质不过是向他人要求生产物与劳务的权利或符号,从而实为一种信用,”“因此,金银货币也可以正确地称之为金属信用。”麦克鲁德认为信用与货币两者的本质是一致的,信用的创造就是货币的增加,两者可以统一于“通货”的概念之下,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1)信用只有单一的价值,但是货币却有多数的价值或者一般的价值:信用只是对某个人的要求权,但是货币却是对一般商品的要求权;(2)信用只有特殊的不确定的价值(因为债务人死亡或者破产,信用就变得没有价值了),而货币则有持久的价值。

韩被公认为信用创造理论的代表人物,他于1920年发表了《银行信用之国民经济的理论》,影响很大。他是这样论述信用就是货币的:“为了支付的目的,从一人转让给他人的支票或者存款划条,就法律的观点来看,自然只是兑取货币的凭证,但从经济的观点来看,只要它需要兑换成本位货币而完成了货币的功能,则它就不只是兑取货币的凭证,而实是货币本身。”“向银行兑取货币的凭证,只要它确实可靠,为任何人所愿意接受,则它就被当作货币而流通了。”韩的理论重点在于阐明了信用能够形成资本。他认为信用愈扩,利率愈低,资本商品的生产就愈多,从而资本也就愈能形成;相反,信用愈缩,利率愈高,资本商品的生产即愈少,从而资本即不易形成。他的有名命题就是:“资本形成不是储蓄的结果,而是信用提供的结果。”“假如说需求对生产是第一性的,那么信用提供对资本形成也是第一性的。若是没有信用提供则任何资本商品都不能够生产,因而资本形成就不可能。信用供给之能引起资本形成,恰如需求之引起生产一样”.熊彼特则指出:“更有用的方法可能是从信用交易着手,把资本主义金融看成是一种清算制度,它抵消债权债务,将差额转移到下期——使得'货币'支付成为特殊情况,没有任何特殊的根本重要性。换言之,从实际上和分析上来讲,一种信用货币理论可能要优于一种货币信用理论。”其他的一些著名经济学家也做过相似意义上的评说。罗宾逊夫人就曾经明确地指出:“货币实际上就是信用问题。”瑞典学派的代表人物魏克塞尔也认为:“严格地说,我们可以断定,一切货币——包括金属货币——都是信用货币。这是因为直接促使发生价值的力,总是在于流动工具收受者的信心,在于他相信借此能够获得一定数目的商品。不过纸币只享有纯粹的地方信用,而贵金属则多少是在国际规模上被接受的。但是一切只是一个程度上的问题。”在本小节的最后,让我们共同温习一下本杰明。富兰克林的那段关于信用的名言吧,让我们每个人都细细地品位一下蕴涵在其中的“以近乎经典的纯粹性包含着”的“资本主义精神”,以及“信用”与“(劳动)时间”几乎同等的重要性:

“要记住,时间就是金钱。一个通过自己一天劳作可以挣到10先令的人,如果游逛或闲坐半天,尽管他在玩乐或消闲中只花了6便士,也不应以此算作全部开销;因为他实际上还花掉了、或者不如说还另外扔掉了5先令。

”要记住,信用就是金钱。如果一个人把他的钱放在我这里,逾期不取回,那就是将利息,或者是在那段时间用这一笔钱可以得到的一切给了我。只要这个人信用好、信誉高,而且善于用钱,这种所得的总额就会相当可观。

“要记住这句俗话:善付钱者是别人钱袋的主人。以遵守诺言按时付款而著称的人,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筹集到他的朋友省下的钱。这一点时常大有益处。除了勤劳和节俭,实在没有什么比在交易中的守时和公正更加有助于青年人的成长;因此,绝不要违背诺言,否则一次失信,把你应当还帐的时间拖延一小时,就会使你的朋友的钱袋永远向你关闭。

”影响一个人信用的行为,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琐事,也应该注意。如果债权人在早上5点或者晚上8点听到你的锤声,那他在半年之内都会感到放心;但是,假如在你应当工作的时间,他却在台球桌旁看到你,或是在小酒店听到你的声音,第二天他就会派人来收回他的钱,并且要你一次还清。

“注意小事还表明你关心自己的债务,并使你看起来象一个精明而诚实的人,这也会增加你的信用。

”要当心,不要将你持有的一切视为己有,生活中也要同样当心。这是许多有信用的人常常犯的错误。要避免这样的错误,就必须在一段时间里对你的收入和支出严格记帐。如果从一开始你就用心记帐。如果从一开始你就用心注意细节,就将带来如下好结果:你会发现异常微量琐碎的开销如何积成巨额,而且明了已经节省了多少,以及今后可以节省多少,同时又不至产生大的不便。

“如果你是以谨慎、诚实而为人所知的人,那么一年6镑可以给你带来100镑的用场。

”每天随便花掉4便士的人,一年便要花掉6镑多,这就失去了使用100镑的信用。“2.信用风险的狭义界定与基本特性如果说信用的概念有比较多的社会学意义的话,那么我们在理解信用风险的时候就要简单得多了。一般地,当我们以信用风险作为主题词来讨论问题时,我们通常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研究的。这是因为风险这个概念的经济学含义较之其他层面的意义强,当然,即使对风险这个概念的理解至今也无完全的定论,在本书中我们认为对风险的理解要抓住两个重要的要素:第一是有”风险“时会出现比没有”风险“时差的情况;有”风险“就意味着会出现比预期坏的事情,带来损失,如果所有的可能情况都会比预期的好,尽管存在不确定性,但我们也认为此时没有风险,毕竟你可以肯定地达到你的预期;第二是这个差的或者坏的情况、这种损失的出现是有可能,但是不确定,如果是确定的,那就不是风险了,而是确知的损失。所以,总结起来讲,风险的两个重要要素,一是”损失“;二是这种损失的”可能性“.既然谈到损失,这肯定是属于经济学的范畴了,如果从广义的方面来定义信用风险,那么,我们先要定义”信用关系“,凡是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含有信用,无论是伦理、经济、法律还是货币等层面上的信用,他们之间即有信用关系;广义的信用风险就是指信用关系的一方因为另一方没有履约而导致的可能的损失。从狭义的经济层面理解信用风险则是指”在一段限定的时间内获得一笔钱的预期“因为对方违约没有实现,而给债权人带来的可能损失。通俗地讲即:债权人的一项债因为债务人违约而不能收回或者不能够及时收回,而给该债权人带来的可能损失。下面我们首先研究狭义信用风险的基本特征。

2.1不对称性当你承受一定的信用风险的时候,你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损失是不对称的,不象你面对的主要风险是市场风险的情况,比如购买股票,你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损失是对称的。为了理解信用风险的这个基本特性,可以假设你现在手中同时拥有A公司的一份股票和一份债券。股票的价格受到市场风险的影响而出现随机的波动,有涨有跌,这种随机的涨跌的可能性与幅度对你来说都是等可能性的,那么你从这项股票投资中得到的可能收益与可能损失同样也是等可能性的,因此,你的股票收益率的分布形状应该是对称的。但是,你持有的债券的收益率分布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你的最大收益就是该债券承诺你的利息,但是你的最大损失则可能是你应该得到的利息(或者说是机会成本,亦即你投资于无风险的国债获得的利息)与本金之和,很显然你的收益和损失是不对称的。我们又知道债券的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这就说明了,当你承受信用风险时,你面临的可能收益和可能损失是不对称的,你的收益率的分布当然也是不对称的。

承受信用风险而带来的收益与损失的不对称性决定了这个市场的很多特性:

第一,信用风险难以充分分散化。

假设你同时持有一份A公司和B公司的股票,这两家公司的特点是完全负相关的,也就是A公司不景气的时候,正是B公司牛气冲天的时候,反之亦然,根据上面讲的市场风险的收益与损失对称的特性,我们可以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你的这个组合是没有风险的,在某个时刻,如果在A公司不景气,B公司牛气冲天,A股票上的损失正好用B股票的收益抵消掉了。但是假设你手中持有的不是一份A公司和B公司的股票,而是他们的债券,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在某个时刻,如果A公司真的违约了,尽管B公司情况很好,但是此时你能够获得的收益至多也就是B公司支付的利息,大大地小于A公司违约给你带来的损失。因此此时尽管A、B两家公司完全负相关,你持有的债券组合的信用风险仍然是存在的。从这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信用风险的收益与损失的非对称性,决定了信用风险不能够充分地分散掉。

第二,信用市场上的”一边倒“特征。

我们注意到,对于信用风险的收益率分布的特点,不仅是在收益和损失大小方面存在着非对称性,在收益和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方面与市场风险相比也存在着非对称性,如图1-2所示。对于信用风险,它获得一个较小的收益的概率是较大的,如图1-2(b)中右边的阴影部分的面积要大于(a)中右边阴影部分的面积;相应地,它产生一个较大损失的概率相对于市场风险也是比较大的。

由于信用风险的收益和损失发生可能性的非对称性,在经济形势比较好、或者某个行业发展形势比较好,信用市场上容易出现”过分借出“的现象,此时它看到是右边的”大概率“;而一旦情况发生逆转,又会出现”过分惜贷“的现象,此时它害怕的是左边的”大损失“;这种”一边倒“现象不仅不能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平稳的信用保证,同时还会带来更为严重的”信用风险集中“的问题。也就是在某段时期内,给出的信用过多地集中在一些高度正相关的行业、部门、企业、个人之中,一旦经济发展的变数对这个”群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那么这一个巨大的信用资产就可能产生巨大的损失,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第三,信用风险保护的提供者少于购买者。

在你最希望有人提供信用风险保护的时候,这种局面反而更加凸现,比如经济危机发生时。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在这个时候,即图1-1(b)中分布左边的大损失小概率事件已经变成发生可能性很大的事件了,试问还有谁愿意提供该信用风险的保护?比如在俄罗斯处于经济危机的时候,它的政府外债有很大的信用风险,此时谁愿意提供该信用风险的保护?俄罗斯的企业或者银行最愿意提供这样的信用风险保护,如果俄罗斯政府不违约,那么他们就赚佣金,如果俄罗斯政府违约,他们也跟着违约。这时就会出现这样的怪圈,越是信用风险大而明显的时候,越不容易寻找到能够真正转移这部分信用风险的保护提供者,而此时那些最愿意提供保护的主体,却是与产生该信用风险的主体高度相关的主体,如果把信用风险转移给他们,实际上是又进一步地增强了信用风险的集中程度。因此,在转移信用风险的信用衍生工具市场中,最重要的是如何改善信用风险保护的提供者少于购买者的局面,提高市场的流动性。

2.2累积性信用风险的累计性是指信用风险具有不断积累、恶性循环、连锁反应、在一定的临界点可能会突然爆发而引起经济危机的特点。

在宏观经济因素如国家的利率政策、财政政策、对外贸易、国际市场因素(如石油价格)等,以及市场结构本身的合理程度、市场需求状况(包括个人最终消费及企业的消费)的综合作用下,市场出现萧条衰退,则企业i(i=1,2,…,N)的产品不能销售出去,资金不能回笼,或企业投资的资产价格暴跌(如房地产、股价等资产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出现大幅下跌),则企业1还不了它的供应商企业2的应收帐款,会导致企业2也偿还不了它的供应商企业3的应收帐款,如此等等,即使这些企业之间不是相互循环的”三角债“,它们若都有从银行借得的资金,此时只要一个企业对其供应商的应收帐款违约,就可能导致信用链条中的每个企业都不能偿还其它企业的债务以及银行的债务,所以可见信用风险的产生具有非线性的蔓延特征。而银行作为整个信用链条(甚至呈网络状)中的纽结中心,会受到信用风险蔓延最大的影响,积累大量不良资产,公众对银行信用失去信心,挤兑,恶性循环,经济危机。这就是经济危机的可能发生模式:资产泡沫破灭——企业不能偿还相互拖欠债务——大面积企业不能偿还银行贷款——银行不良资产不断累高——银行信用水平下降——存款人挤兑——银行出现流通性障碍,不能克服而破产——经济危机。也就是说,一旦信用风险发生,它的影响不仅仅存在于两个交易对手之间,还会产生滚雪球似的效应,在很广泛的层面上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引发经济危机。韩国的经济危机就是信用风险累计性特点的一个很好的例证。现在大部分学者都不否认韩国长期实行大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而导致的高利率、高外债、高负债等一系列问题是使得金融风险迅速积累、转移到银行和政府部门、并影响到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1981、1986、1987年韩国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分别达到83.5%、78.1%、76.9%;1990年11月17日韩国银行监督员在国情检查报告中指出,韩国30家大财团所属的147家上市公司中,资产负债率在50%以下的只有14家,占到9.5%,据统计1990~1996年之间韩国制造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处于75%左右。

从信用风险的累计性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有两点启示:

第一,信用风险是受宏观经济因素影响的一种风险。第二,当我们从经济的视角分析信用风险时,在信用风险的多层次结构中,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信用风险是核心和基础,如果这个层面的信用风险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势必会影响到信用关联的整个网络,从这个意义上讲,治理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用风险问题是治理整个信用问题的关键步骤和基础性工作。这实际上也是本书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基本出发点之一。

2.3系统性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指出了宏观经济因素对信用风险的影响,以及信用风险对宏观经济的反作用。所谓系统风险是受到某一共同的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所以我们可以将信用风险分解成为两个部分,一是受到共同的宏观经济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系统性风险部分;另外一部分是受到特殊的个体因素,比如企业或者银行的高层管理者本身的人格、人品等个体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非系统性风险部分。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财政、货币的政策手段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可分为四个阶段

(1)从8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的”双松“阶段。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包括加大财政支出,扩大社会投资与基本建设投资,对企业减税让利,扩大货币发行量,扩大银行信贷领域及信贷供应总量,提高存款利率维持较低贷款利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从1980~1985年,财政支出增长了1.5倍;货币供应量增长近3倍;社会投资增长2倍;国民经济在1980~1985年期间连续5年保持平均15%的增长速度。

(2)1986~1991年的”双紧“时期。1988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转折年,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农村持续发展推动时代的转折,也有人认为这是货币化收益的转折。在此之前,中国的经济保持着两位数的高增长和较低的通货膨胀,从1988年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需求过旺,价格改革预期加强,当年通货膨胀高达两位数,国家开始采取紧缩政策,采取利改税、税利分流等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同时采取压低财政支出,收缩基本建设战线,紧缩银根、严格贷款管理、缩小货币供应量,定向贷款以调整结构等紧缩性宏观调节政策。

(3)1993~1997年采用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出现”滞胀“,实现经济调整”软着陆“.1993年后,我国经济中由于经济发展过快而造成的”泡沫“问题开始凸现,出现了金融秩序混乱,银行同业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失控问题,同时通货膨胀大幅度上扬,1994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1%,财政严重困难。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在大力整肃金融市场及金融秩序的同时,实施了严厉的财政货币紧缩政策,包括停建缓建基建项目,严格从紧控制货币发行量和货币供应量,3年连续4次提高银行利率。并辅之以严厉地清理银行同业拆借、实行金融业分业监管,清理房地产市场、期货市场、证券市场等整顿措施。

(4)1997~.自1997年底以来,中国经济出现持续的物价下降,出现通货紧缩,加之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经贸形势骤变,”两头在外“的战略和出口推动模式受到严重的挑战。自1998年,中国为了刺激内需,采取了强有力的扩张措施,实施积极的财政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包括增发特殊国债、铁路国债、扩张国有投资、连续7次下调利率等措施。

2.4内源性与行为因素风险管理与公司财务领域内的著名学者,哈佛大学商学院的K.Froot教授认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所承载的风险种类是很多的,能引起资产负债表上每个项目波动的因素都可认为是企业面临的风险,但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可以管理的,即购买相应的证券进行对冲,比如需求的波动、管理能力等。他认为可管理的风险种类应具备这样的几种特征:这些风险出自于公司之外,即外源性特征;而对公司以外的人来说不需要花很多的成本就可以得到证实;即透明性、可证实性的原则。其实Froot指出的可管理的风险特征,道理很简单,因为企业要进行风险的管理(或对冲),它无非是将这种风险通过与其它市场参与者一定的合同转移出去,或与之共同分担。那么投资者(分担者或承受者)必然要权衡该风险的大小及其能带来的预期收益的大小,只有风险——收益比较满足的投资者的偏好,他才愿意承担该风险。要进行这种权衡,前提是投资者必须能观察到这个风险,而如果这个风险很容易为内部人操纵,不能得到客观的证实、缺乏透明度,投资者很显然就不太愿意购买这种风险,因为他不能轻易地衡量风险的大小,则无法进行风险——收益的权衡。这样的结果就是该风险无法从企业转移出去,当然也就无法管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某种风险不是完全由客观因素驱动的,而是含有主观的、无法用客观数据、事实证实的因素,那么这种风险可认为是很难进行有效管理的,至少在目前的阶段是这样的。

信用风险恰恰是这种风险,它其中含有明显的行为因素,出于多种目的,公司或个人可以操纵其信用状况,最明显的例证是中国企业”假破产、真逃债“等现象。实际上,从表1.1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应收帐款的数量受到宏观经济因素的作用而上下波动,但令人奇怪的是,应收帐款周转天数却是呈现出一直增长的趋势,这个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间相互拖欠的主观方面,中国的企业都渐渐”适应“了相互拖欠的”风气“.因此,有钱也不急着还,能拖且拖,这种主观的”拖欠“预期有很大的粘性,即使在经济好转时,恶习依然难改。这也是在传统”5C“评价中,第一要考察授信人”character"的原因,也是风险管理领域的诸多大家都尤其强调风险管理文化(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培育的重要性(如Caouette[1998])的原因。

因为信用风险不符合外源性、可证实性的特点,所以它是一种难以管理的风险。而且对于中国情况,企业要管理好信用风险还面临着更多的其他困难,然而,中国的整个金融系统,目前最为严重的问题恰恰是信用风险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努力,一起来克服这个艰巨而重要的难题!

第二篇: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直接影响到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和经济发展,甚至影响到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协调发展。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金融业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银行业面临着参与国际竞争的挑战。在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中国商业银行必须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开发适用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适应新资本协议(即《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需要。信用风险现状

1.根据《中国金融年鉴》(2003 年~ 2008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占资产的比重近年来呈逐步下降趋势,但总体上仍维持在50%以上。目前银行业务收入中,85% ~ 90% 的收益还是靠存贷款利差而获得的,资金的主要运用方式为各种贷款,规模巨大的资产以贷款形式存在如果风险管理体系不是很有效的话,必然存在着造成不良贷款的巨大隐患。另一方面,从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情况来看,根据中国银监会最新数据显示,2009 年2 季度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均出现下降,2009 年6 月末,国内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分别比3月末的水平降低了314 亿元人民币和0.27 个百分点至5181 亿元人民币和1.77%。2 季度拨备覆盖率比1 季度上升了10.4 个百分点至134.3%。所有主要类别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均有所下降。这两个指标双双下降主要是2009年上半年信贷大幅增长,在当前信贷高速扩张的过程中,信贷资产的集中度风险日益凸显,银行新增贷款可能出现行业集中、客户集中和期限中长期化的趋势,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和企业经营周期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出现系统性风险。总之,贷款资产的绝对占比以及贷款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提高了信用风险滋生的势头,可能制约信贷资产质量的持续优化。

2.我国目前运用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手段实施信用风险管理还缺乏足够的前提条件。首先,存在着运用模型进行计量时数据库的瓶颈制约。评定信用风险需要大量的各类企业的数据资料,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在信息披露、管理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尚有很大的差距,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财务资料无从搜集,已公开的大企业的财务数据存在着失真现象。在计量模型的具体运用方面又面临着技术专家的匮乏,急需培养信用风险管理人才。有鉴于此,在现阶段,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尚不成熟,不具有通过企业的股票价格来反映企业市场价值的条件,TNP 模型还不适用我国实际,针对特殊客户群,可以尝试建立小规模模型。但是,风险度量中贷款组合分析、边际分析的思想值得借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使得发展中国家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迅速赶上发达国家成为一种可能,也提供了一条捷径。实施内部评级法(简称HIJ)将是一个比较可行的突破口。由于银行需要获得的都是客户方面的基本资料,因此在信息获取方面不存在阻碍。内部评级法鼓励银行自主研究风险的测量和管理方法,既强化了银行进行风险管理和建立内控机制的责任,又增加了银行风险管理手段的灵活性。据英国《银行家》杂志统计,在KLLL—KLL!年间,已采用内部评级系统的ML 家大银行,其综合竞争实力平均增长率都有很大提高。由此可见,内部评级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开展集约化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对于中国的商业银行而言,一方面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可以有助于培育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中国的银行业面临着各种现实问题,其中很多来自于历史缺陷和不足:一是公司治理的缺陷,即委托代理机制不健全。中国的金融制度是在政府安排中快速形成的,产权畸形,效率低下,国有银行缺乏以明晰产权为基础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制度,由此产生信贷约束软化,激励机制弱化等问题,国家信誉在承担着最后的无限风险。国有银行的产权制度是国有独资的一元结构,由于国家是虚拟参与方,必然形成一级法人总行对分行、分行对支行

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这不仅是行政式的特殊委托代理,由于委托与代理人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代理费用高昂和管理的不到位。从委托人的角度看,国家的多重宏观经济目标与银行单一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不一致,使得国有银行具有内在的政企不分的制度特征。从代理人的角度看,银行经营管理人员事实上依法掌握了控制权,这种控制往往通过经理人员与职工共谋而实现。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制度环境的不成熟,银行内部人控制问题更为突出。二是经营方式的缺陷,经营方式落后,经营手段缺乏多样性。三是资产质量的缺陷,由于企业客户的经营状况不佳,导致历史资产质量低下,潜在的不良贷款包袱过重。四是信息技术的缺陷,缺乏有效的信息技术手段,无法对客户信息在全行范围内进行实时动态跟踪和管理。管理问题:

与新资本协议的要求相比,中国商业银行目前的风险管理体制和测定手段等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信用风险管理体制

(1)内部体制

1.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独立性难以保证。风险管理部门的垂直性、独立性不够,作为所在行行长领导下的职能部门之一,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在工作中易受所在行经营情况、领导意图等因素的左右,难以保证审查审批的客观公证。

2.审贷分离的模式无法规避客户经理的道德风险。目前各行普遍实行客户经理调查、评级,“审批人不见客”的审批模式,审批人无法掌握第一手真实材料,客户经理的粉饰有可能对审批造成误导。

3.责、权、利不清,责任人制度不落实。调查、审批、决策各个环节的责任不明,不良贷款形成后对相关责任人的认定流于形式,处理过轻,难以形成警示作用。

4.以绩效为中心的考核体系,使风险制度难以落实,风险文化难以建立。各行普遍以利润、资产负债规模等指标作为衡量经办行绩效的依据,缺乏对预期损失的考虑,收益不能与风险挂钩,往往出现忽视风险、片面追求高增长的短期行为,难以形成良好的风险文化,风险制度难以落实。

(2)外部环境

1.目前尚未建立社会信用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逐渐脱离了国家的庇护,开始独立面对市场风险。但长期以来,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一直都是在国家计划调节经济中生存,人们的经济活动更多建立在执行和完成计划上,而不以信用原则为基础,大多数国民对银行风险管理缺乏认识,信用观念淡薄。

2.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守信成本高,失信成本低。当前,国家社会规范尚不成熟,体制安排不合理,在社会上没有树立起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信用道德评价和约束机制,一方面对失信的惩罚不严厉;另一方面守信的交易成本高,收益小,失信的成本低,收益大,信用的失衡也就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

(二)信用风险度量技术

中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评估和度量技术比较落后,具体表现为:

(1)内部评级系统科学性差,难以有效区分好企业与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主观定性因素过多,定量指标选取缺乏科学性,未考虑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对违约影响的重要程度。

(2)对贷款评级多在贷后进行,分类方法主要是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主观判断,分类标准过于模糊,与信用评级完全没有联系,实践中,往往以贷款是否逾期作为借款人偿还能力的标准,成了一逾两呆的变形,无法作为事前贷款决策、贷款定价、预提损失准备的依据。

(3)贷款五级分类级别设臵过少,缺乏对贷款损失率的细化,与新资本协议8-11 级的要求有很大差距。

(4)从评级结果的应用上看,缺乏对评级结果的检验,未进行信用等级迁移、特定等级的违约率等的统计,无法做到对预期损失的事先量化,使信用评级流于形式。

(5)现有的数据库、银行信息系统不能满足复杂的风险计量要求。风险计量模型效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高效,在新资本协议有关PD、LGD 和EAD的文件中,都明确提出了对于数据库和信息技术系统的要求。国内银行的数据储备严重不足,且数据缺乏规范性、数据质量不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信用风险模型的建立和运行。

(三)信息沟通方面

各项研究认为,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并降低了金融市场的有效性,进而加大了风险。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对金融市场造成了一系列不利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1)逆向选择的结果,给银行带来更高的信用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借款企业相对于贷款商业银行而言更了解自己的资信、真实的贷款用途、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但他们往往向银行提供不充分或不真实的信息;而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虽然在占有信息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企业借款的真实意图和实际经营状况,更不可能了解企业领导人素质等潜在的影响因素。于是银行只能根据市场上各个项目的平均风险程度来决定贷款利率。那些低风险项目由于借贷成本高于预期水平而退出借贷市场,剩下的都是愿意支付高利率的高风险项目。这样贷款的平均风险水平高,给定相同的预期收益的项目,高的成功收益率意味低的成功概率,必然导致银行的呆、坏账随之增加。

(2)道德风险加大,增加了资金运用的风险。商业银行与借款企业在达成贷款合同时双方都认为他们自己掌握的信息是相互对称的。但是贷款企业本身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弊病,例如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财务

信息不透明,信誉积累不足,企业间债务复杂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都是贷款后商业银行所无法掌握的私人信息,必然地增加了贷款的事后风险。商业银行一旦将贷款发放出去,若发生企业的经营效益达不到预期收益率的时候,拥有私人信息的借款企业就会在不对称的信息掩盖下出现违背银行的意愿,从事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经济行为,如为利用银行监管不力改变贷款合同中说明的用途,将资金投向高风险的项目上;人为的经营不善造成亏损收不回投资;伪装、混淆信息,用破产、合资、国有民营等方式,转移资产逃避银行债务等形式。其最终结果损害了商业银行利益,由此产生了道德风险。

完善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1.由于信用风险管理主要应用在贷款决策、资产质量管理、风险准备金管理、金融产品组合、贷款定价、授权管理以及成本利润核算等方面,其工作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长期性,需要我们做出仔细的考虑和完整的计划。在充分借鉴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

(1)修正和完善贷款风险测量体系,加强商业银行内部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建设。针对商业银行目前贷款风险体系中风险指标、风险系数制定的主观性,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风险指标,对各项指标的系数进行客观的实证分析,并针对不同贷款的特点进行相应调整。在缺乏专业评级机构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自身要发展和完善银行内部对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即使在有了专业评级机构以后,对于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也不可能从外部获得,仍需依赖银行内部信用评级。针对国内银行目前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不全面的特点,需要借鉴国外银行的先进经验,在评估方法上重视对企业现金流量、预期发展情况和行业背景的分析。例如可以仿照美国、日本的模式,在银行内部设立专门的分析机构,跟踪调查和研究借款企业所处行业的背景、预期发展情况等信息。

(2)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任何复杂的数量分析都不能代替风险管理中的经验判断,况且目前已有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定量分析还不成熟,更要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商业银行应与有关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一起.跟踪国外新兴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有选择的加以利用,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

(3)加强行业研究,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基础数据库。信用风险体系建立的是否完善,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即方案的设计、信息的采集和信息的加工;其中信息的采集是三项工作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信用风险管理的结果与实际是否相符。因此,国内银行必须按照行业进行适当分工,通过对不同行业的长期、深入研究,了解和把握不同行业的基本特点、发展趋势和主要风险因素,可以为被管理对象在同一行业内部和不同行业之间的风险比较创造必要条件,从而为信用级别的决定提供参照。同时,建立和完善客户基础数据库,为信用风险评估的顺利开展和信用管理结果的检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4)优化商业银行经营的外部环境。政府应加快与诚信相关的立法,健全信用法规,为实现信用资本的有序运行,积极完善包括金融信贷、中介机构职能规范等方面法律法规;理顺国有企业和商业银行产权关系,明确银行信用关系的主体;加快建立信用体系,发展信用评估机构,加强会计、审计的监督检查,规范信息传递和披露机制,增强市场行为的透明度;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充分利用媒体等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推行信用公示制度。

2.银行在改善其风险管理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部分来自于国内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部分来自于国内监管机构,还有部分来自市场全球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新的竞争者和监管者。仅按贷款量衡量业务部门表现的时代已渐渐结束,趋势将朝着基于风险的业绩措施和基于风险的定价方向发展。这些概念应包括一套内部评级系统、违约概率、特定违约损失率、风险资本等等。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系统的 有效途径应包括

(1)建立有效的内部评级系统

评级在专家风险判断和基于统计的量化风险评估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它是概括经过评估得出的与特定暴露相关的信用风险的“浓缩”,评级可以提供以下概括性信息:一是审批流程(判断与分析),二是资产组合报告,三是信用管理(预警N 贷款审查对象选择),四是定价矩阵,五是市场营销(针对特定的质量、风险/收益类别)。拥有一个内部评级系统并不是解决信用风险问题的灵丹妙药,如要使之切实有效,该系统必须驱动各种风险和非风险流程,并且该系统应深刻地融入银行文化和基础架

构之中。

(2)建立相应的控制机制

仅仅建立内部评级系统和相关评估流程还不够,用于衡量这些系统的表现、比较违约概率估算值与实际违约率、监控对违约贷款的清偿经验十分重要。此类信息不仅运用于信用管理,而且应当成为信贷部门业务经理、高级管理人员,以及董事会等监管机构的重要参考。验证各种流程的有效性对于高级管理人员的有效信用风险管理至关重要.(3)搜集有效的数据

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以及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遵守完全取决于数据,包括借款人信用风险要素和违约经验的有关数据以及损失经验的有关数据。数据采集的关键在于其准确程度、完整程度与可检验程度,以便于进行分析和操作。目前中国加快了建设征信系统的步伐,特别是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运行良好。此系统能提供有关信贷客户的基本情况、信贷业务内容以及企业负面信息。

(4)注重信用文化建设

银行在控制风险时一般局限于将信用审批权集中于高层或信用委员会。全体成员都应具有风险意识,而且对银行的风险容忍度有共同的认识,这对有效防范信用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篇:信用风险分析与评价

信用风险分析与评价

担保是一种信用行为,担保信用风险分析与评价实际上是对未来担保风险的判断,它是在分析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可能发生的不确定风险因素,对担保项目未来存在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为是否提供担保行为提供依据,为规避和防止风险的发生制订防范措施,尽量减少担保代偿的可能性和减少担保损失。作为担保机构的管理者,不在于对企业的具体经营情况和财务情况进行调查和核实,而在于在此基础上的对企业整体风险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在企业未来风险概率的大趋势上做出自己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担保业务按照“红黄绿”理论三种性质界定,既然是风险分析与评价,就专门和大家谈谈“红灯”的问题。

一、财务风险

1、债务风险;自身资本实力与债务匹配性风险、盈利能力与债务匹配性风险、销售收入与债务匹配性风险、债务期限性风险、硬债务与软债务风险、企业对债务的依赖性。

2、流动性风险;应收账款流动性、存货流动性、现金流动性、对外投资的流动性。

3、盈利性风险;未来利润与债务的匹配性、未来利润实现的可能性、未来利润实现的流动性、未来利润实现的稳定性。

4、资产风险;资产老化和重置风险、资产优化和技改风险、资产处置风险、资产安全性风险、资产实际投入分析。

5、虚假财务数据风险;实际销售额、实际利润水平、债务真实性、实际纳税额、总资产和有效资产的真实性。

二、技术风险评价

1、技术先进性风险;在行业中先进程度、在区域中先进程度、与现有比较领先程度。

2、技术成熟性风险;技术是否经过生产经营检验、技术是否稳定、技术产品是否被市场接受。

3、技术与政策符合性风险;技术是否符合安全性要求、技术是否符合环保要求、技术是否符合特定法律要求。

4、技术替代性风险;技术是否容易替代、技术是否容易模仿、研发技术的门槛专业和成本的高低。

5、技术时效性风险;技术受到保护的时间、技术取得的方式、后续提升技术的能力。

6、技术依赖性风险;技术对人员的依赖、技术对原料的依赖、技术对环境的依赖。

三、经营与市场风险评价分析

1、经营的合法性风险;经营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环保、安全、节能、减排等)、经营是否符合国家和地区战略规划、经营是否受到国家和地区政府的鼓励(招商引资、减免税费、奖励等)。

2、行业与竞争风险;未来成长性、政策鼓励性、竞争激烈性、市场空间性、成长期限性、投入回报性。

3、销售渠道与网络风险;销售模式是否合理、销售网络是否齐全、销

售网络地位是否稳固、销售网络建设周期和成本。

4、下游市场依赖性风险;产品对单一市场的依赖风险(包括单一客户、单一行业、单一国家和区域)。

5、上游依赖性风险;核心元件对上游的依赖、核心材料对上游的依赖、核心业务对上游的依赖、核心业务对社会关系的依赖。

6、生产与经营要素风险;水电气等生产经营要素变化、人员工资变化、员工社会福利变化、原材料采购变化、税收缴纳情况变化。

四、企业管理风险评价

1、安全生产风险;安全制度的健全性、制度的落实性、制度有效性、安全历史记录、安全风险的转移。

2、关键岗位和关键人员依赖风险;关键人员的与企业的关系、关键人员的激励约束、关键人员的重要程度、关键人员的替代性、关键人员的社会风险。

3、法人治理结构风险;股权结构的合理性、股东历史和亲情渊源、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性、调整法人治理结构的可行性。

4、激励约束机制风险;激励约束机制对核心团队的吸引力、激励约束机制的可持续性、激励约束机制的完善性。

5、实际控制人作风和思路风险。投资欲望、企业资源控制、发展思路、经营偏好、管理和控制能力。

五、社会风险分析

1、法律诉讼风险;法律诉讼的性质分析、法律诉讼金额分析、法律诉讼时间分析。

2、税务风险;税务风险的性质严重性分析、税务风险金额分析、税务风险发生可能性分析、税务风险发生的危害性和挽救措施分析。

3、实际控制人个人行为风险;婚姻和家庭、赌博与吸毒、个人行为安全、非常规嗜好、参与非法组织与涉黑等。

4、非法集资和高利贷风险;集资和高利贷性质分析、集资和高利贷金额分析、集资和高利贷依赖性分析、集资和高利贷消化能力分析。

5、关联企业和对外投资风险;关联企业和对外投资质量分析、关联企业和对外投资金额占比分析、关联企业和对外投资集中度分析、关联企业和对外投资损失影响分析。

6、不良信用记录风险;不良信用记录的性质(银行和非银行、真性不良和假性不良)、不良信用记录金额、不良信用记录历史时间。

六、反担保措施风险分析(区分反担保物品及权利与反担保行为措施)

1、反担保合法性合规性风险;反担保物来源的合法合规性、反担保措施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反担保措施的办理的合法合规性、反担保物的市场通用性。

2、反担保实际价值风险;反担保处置价值分析、反担保未来价值损耗分析、反担保变现能力分析、反担保变现难度分析、欠税欠付工资福利和欠付工程款分析、反担保物附加条约对价值影响。

3、反担保处置风险;国家文物、战略性物资、不符合环境及相关规划等要求、涉案反担保物、地方政府政策协议障碍、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为。

4、反担保安全性风险;危险品与易燃易爆品、反担保物的时效性、自然灾害影响、易灭失反担保安全保障措施、反担保处置的复杂程度。

5、反担保可控性风险。封闭性运行措施的可靠性、反担保资产实物可控性、反担保资产控制的复杂程度。

第四篇:《应收账款回收技巧及全面信用风险和信用管理体系建立》.

致力于企业管理实践、专注于财务技术开发及应用!

《应收账款回收技巧及全面信用风险和信用管理体系建立》

【参课对象】

董事长、CEO、总经理、副总经理、分公司经理、财务总监、营销总监、营销经理、营销人员、销售经理、区域经理、商务总监、商务经理、企管部经理、高级财会人员、信用管理人员、私营企业老板及法律或清欠人员等。

◇课程背景curriculum background

=======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都面临“销售难、收款更难”的双重困境。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争取客户订单,企业提供几近苛刻的优惠条件,利润越来越薄;另一方面,客户拖欠账款,销售人员催收不力,产生了大量呆帐、坏帐,使本已单薄的利润更被严重侵蚀……。这一切,都源于企业经营管理上的一项严重缺陷——缺乏适当的信用风险管理。信用风险和信用管理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如何处理“销售难、收款更难”的两难问题?

◆如何实现销售最大化、回款最快化和坏帐最小化?

◆如何选择分销商和大客户才能避免赊销风险并如何建立客户的赊销档案?

◆如何应对客户拖延付款的理由?如何制定催帐策略?如何让呆帐起死回生?

◆如何提高信用意识和信用管理水平,以实现快速收款、增加现金流量?

世界级企业的实际操作方法已经证明,建立一套切合公司实际需要的信用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减少公司的呆帐、坏帐,保障企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

◇培训收益training income

==

清晰逾期应收账款的回收流程,加快欠款催收,挽回企业呆帐、坏帐损失;加强销售流程中各环节的信用管理,致力于企业管理实践、专注于财务技术开发及应用!

规范合同及票据;了解完整的信用管理流程,培养营销人员的风险意识,协调财务人员与营销人员之间的矛盾。

◆帮助您制订合理的赊销政策,准确评估客户赊销风险,合理确定赊销额度;

◆掌握客户付款心理、区分客户付款习惯和类型;

◆迅速掌握各种预防呆帐和欠款催收实战技能;

◆熟悉应收帐款监控和催收的规范化操作流程;

◆通过研讨,解决本企业面临的应收帐款管理特殊问题;

◆掌握实用的信用控制措施和实战技能;

◆懂得如何运用各种信用工具转嫁信用风险;

◆懂得如何在大量赊销的同时有效控制信用风险;

◆懂得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全面信用风险和信用管理体系......===

◇课程大纲curriculum introduction

==

一、信用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1.信用风险的产生

成熟信用交易的前提

中国商业信用环境现状

信用风险的概念

2.信用风险的影响

呆坏账的影响(案例分析)

拖欠货款的影响(案例分析)致力于企业管理实践、专注于财务技术开发及应用!

3.信用管理的目标

信用管理如何扩大销售收入

信用管理如何规避风险产生

二、逾期账款的催收思路和技巧

1.企业债务的特性

企业为什幺会产生欠款

企业的债务存在怎样的矛盾

2.赊销客户的分析

欠款客户的分类

客户欠款的两大根本要素

客户拒绝付款的借口

3.企业催收政策

企业如何自行催收拖欠的款项

企业催收的各种方法:电话、信函、面访等

4.欠款成功回收的因素

增加催收效果的方法

怎样才能令客户按时付款

5.企业追账的原则

四项追账原则

商业追账的各种手段

企业追账的法律手段

三、应收账款管理的方法及实施 致力于企业管理实践、专注于财务技术开发及应用!

1.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方法

发货前的准备工作

库存管理、送货和发货控制

账单管理系统

2.应收账款管理具体操作

RPM过程监控制度

DSO法:影响DSO的因素、计算DSO的三种方法、如何改善你的DSO

A/R的总量控制法:使企业的应收账款处于合理水平

A/R帐龄管理法:制作帐龄记录表、帐龄结构分析、帐龄二维象限图法、帐龄分级管理

3.账款难以回收的危险信号

客户拖欠十大危险信号

四、合同管理及票据管理

1.如何保障公司债权

保障公司债权的各种文书有哪些

保障公司债权的三大重要文件

2.合同管理注意的细节

怎幺样的合同才有效

签订合同时需要注意的细节

3.票据管理系统

发票的管理

月结单的管理

4.授权委托书的管理 致力于企业管理实践、专注于财务技术开发及应用!

授权委托书的作用

什幺情况下需要签订授权委托书

5.其它管理工具介绍

五、客户信息的获得渠道及使用

1.预防商业欺诈

常见的商业欺诈手段

如何防范商业欺诈

2.信用管理客户的分类

不同的管理角度对客户分类依据不同

信用管理客户分类的依据

3.新客户所关注的信息点

体现合法性的信息

体现资本实力的信息

体现业务发展潜力的信息

4.老客户所关注的信息点

体现各种变动状况的信息

体现资本周转状况的信息

体现交易记录的信息

5.核心客户所关注的信息点

核心客户的特点

管理核心客户的要诀

6.各种信息的来源和使用 致力于企业管理实践、专注于财务技术开发及应用!

如何建立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

如何有效利用第三方征信资源

六、信用评估技术与方法

1.信用评估分析框架

可比性

信用评估的三阶段十步骤

2.财务分析

财务报表体系构成

经营活动在资产负债表的体现

经营活动在损益表的体现

经营活动在现金流量表的体现

三张报表的勾稽关系

客户偿债能力分析运用

影响客户偿债能力的因素

客户营运能力分析运用

有效分析客户营运能力的方法

客户获利能力分析运用

有效分析客户获利能力的方法

3.信用评估的综合运用

对赊销客户合理分类管理

营运资产评估模型

营运资产评估模型的用途 致力于企业管理实践、专注于财务技术开发及应用!

特征分析评估模型

特征分析评估模型的用途

合理信用额度的估算公式

合理信用期限的考虑因素

4.信用评估演练

信息量化的手段

客观评价加主观评价的运用

七、信用管理流程的思路和体系建设

1.全程信用管理模式

企业信用管理的三大误区

信用管理职能的合理设置

2.信用管理人员的职责

信用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信用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

3.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

如何建立适合不同类型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

不同类型企业信用管理的特点

4.信用管理制度制订的方法

信用管理制度制订的方法和步骤

致力于企业管理实践、专注于财务技术开发及应用!

【讲师简介】

张金宝老师 简介

Excel、PPT、ERP、非财课程企业应用实务讲师

中央财经大学财务总监班特聘讲师,北京市财政局集中财务班特聘讲师,国务院国资委央企财务信息化项目组研究员,中国财务技术网创始人之一。历任IBM投资公司高级财务分析师、财务经理;国内大型管理软件公司首席财务专家。从事财务管理与ERP实施咨询,参与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及财政部门财务管理咨询、信息化建设研究工作。张金宝老师精通成本管理、全面预算、ERP管理软件与企业健康的财务管控体系打造,有数十家单位财务管理的咨询、设计、开发、实施、培训等服务经验。

张金宝老师曾主持编著《中央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研究》等五本专业著作。张金宝老师在多年为大中型企业服务与历练中,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在信息系统、财务管理、财务技术方面均有非常深厚的造诣,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财务管理咨询专家。

张金宝老师曾负责编著的有:

《大财有道—管理者的财务素养修炼》、《财务信息化实用教程》、《央企财务信息化管理研究》、《EXCEL在财务和管理中应用》,参预编著的有《高校校企改制指南》、《普通高等学校校办产业年报统计指标》、《集中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规范》及论文十几遍等。

张金宝老师擅长领域:

《大财有道—管理者的财务素养修炼》、《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提升》、《财务管理一日通》、《如何读懂财务报表》、《ERP与企业管理提升》、《EXCEL在财务管理中应用》(初、中、高级)、《EXCEL实用技巧与财务模型》、《PowerPoint专业制作与演讲表达能力》、《财务经理必备的IT知识》等。

张金宝老师的授课风格:

张金宝老师能巧妙地融合中、西方管理文化,将理论、实践和趣味相结合,讲解深入浅出;寓教于乐,活跃的课堂气氛,体验、参与、训练、讲评、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让大家在学中练,练中学,快乐学;能迅速抓住学员的心理,有很强的控场和应变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前期调查,课中征询反馈,课后跟踪回访,使其能与学员很好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

张金宝老师曾服务过的客户: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北京市财政局、中国移动、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清华控股、通信服务集团、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东方热电集团、洪都航空、江铃集团、汇仁制药、达能电力股份、厦门钨业集团、南昌市铁路局、网易公司、首创股份、曙光汽车、中兴通讯等。致力于企业管理实践、专注于财务技术开发及应用!

刘国东老师

简介

中国十大财税实战派专家讲师之一,新浪网税务顾问、中国纳税筹划第一人,国家“金税”工程税务专家兼首席讲师,北京联智成和财务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财务技术网创始人;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税务师、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北京金安成税务师事务所所长,北京天同信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财务技术》培训中心cfoteam讲师团队核心成员;《财务技术》学院高级讲师;管理会计研究中心特聘专家;《财务技术》俱乐部特邀主持人。

刘国东老师原主要从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审计评估及财税咨询工作,现主要集中服务于国内外高成长企业、上市公司、500强客户,并担任多家大型集团及上市公司财税顾问,为客户在中国提供税务咨询、税务顾问、税收筹划、确立组织结构纳税布局、业务流程纳税规划控制风险审计、并购重组改制纳税设计、税务司法鉴定等服务。

刘国东老师对国内外财税机关、教育机构、企业和个人的财税需求、服务方式有深刻了解,根据客户需要为客户提供不同增值服务。对领导中国区域税务师事务所迅速发展有丰富经验,了解行业人员发展状况与分布,对财税行业企业文化建设有深入探索,能够建立团队并带领团队不断向新的高端前进为行业做出贡献。

刘国东老师能准确捕捉和预见行业、产品、人才发展的历史机遇,及时调整企业、产品、人才发展方向,使企业实现持续增长。设计财税产品线系列,每年根据最新政策变化不断淘汰并开发最新产品满足客户不断提出的最新需求,使产品线不断向高端延伸丰富。

刘国东老师在中国从事财税相关工作多年,在财税发展方向方面还有着超强的洞察力和预见力,并且与中国各级财税机关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对适合中国的最新财税产品、财税教学有深入研究。

刘国东老师的主讲课程:

《企业纳税筹划》;《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筹划与税务风险防范》;《税务稽查及企业应对》;《财务总监风险防范》;《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下的纳税筹划》、《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等。

刘国东老师的授课特色:

1、名师授课,游戏贯穿其间,深刻的道理体现在浅显的比喻;复杂的难题溶解于简单的故事;

2、寓教于乐,活跃的课堂气氛,体验、参与、互动的教学方式,让大家在学中练,在练中学;

3、案例生动、操作性强;强调训练,实战性强;个性辅导,实效性强;简单,有效,做得到;

刘国东老师的近期服务客户:

中国石油、中国动向(Kappa)、首创股份、IBM中国公司、三一重工、航天信息、新浪网、绿伞、探路者、中关村管委会、完美时空、杭州市政府、中煤集团、清华大学总裁班、中央财经大学财务总监班等单位。

刘国东老师主要著作: 曾负责编著的有《节税有方—企业纳税筹划9大方法》、《刘国东点评企业所得税法》、《财务人员必备的税法实务手册——1000问答》等,并在“首席财务官”、“新理财”等专业杂志与报刊上发税务与财务相关文章数十篇。

刘国东老师的学员评价:

——新企业所得税刚出来的时候就参加了税务局的培训,感觉比较空洞。而这次课程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比较实用,而且对于新法的变化分析的也比较全面。

——《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课程设置的很好,理论与案例有机的结合,使无财务基础的管理人员,学习财务课程而不枯燥乏味,比较适合学员的需求,受到了很多启发。

——很精彩的课程,令人受益匪浅,收获巨大。如果可以,希望能为我们安排内训,知识是需要不断更新的,我希望我们部门的员工都能听一听,学一学,才不至于落后于人。致力于企业管理实践、专注于财务技术开发及应用!

——听过很多纳税筹划的课程,但是刘老师这个课程是最好的,案例如此之多,而且都是刘老师亲自做过的,我会推荐给我的财务界的同行和朋友,非常感谢刘老师。

吕定杰老师 简介

Excel、PPT、SAP企业应用实务讲师

财务信息化专家、SAP专家、注册投资分析师,中国财务技术网创始人之一,财务技术ERP开发及应用中心专家,曾任Moto数据分析师、网络安全工程师。吕定杰老师曾在国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咨询部门,从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尽职调查与财务管理咨询工作;此间担任北京市财政局集中财务项目技术专家,为多家大中型企业与政府部门提供信息化建设咨询、管理培训。

吕定杰老师对软件产业、金融分析、管理培训都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见解。吕定杰老师在多年为大中型企业服务与历练中,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擅长为企业提供SAP、Excel、PPt等软件在管理中的应用服务。

吕定杰老师的擅长领域:

《SAP FI(财务管理)实施》、《SAP CO(成本控制)实施》、《SAP BW(商业信息数据仓库)实施》、《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初、中、高级)、《EXCEL实用技巧与财务模型》、《PowerPoint专业制作与演讲表达能力》、《PowerPoint在管理中的综合应用》、《Excel在人力资源与行政管理中的应用》、《Excel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Excel在市场销售管理中的应用》等。

吕定杰老师的授课风格:

讲课幽默风趣,讲解深入浅出,寓教于乐,活跃的课堂气氛,体验、参与、训练、讲评、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让大家在学中练,练中学,快乐学;能迅速抓住学员的心理,有很强的控场和应变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前期调查,课中征询反馈,课后跟踪回访。使其能与学员很好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得到众多企业及学员的认可和好评。

吕定杰老师的主要著作:

曾负责或参与编著的著作有《ERP与企业管理实务》、《央企财务信息化管理研究》、《Excel金融分析建模实用教程》、《Excel财务模型高级应用》、《职场演说的魅力——PowerPoint幻灯片秘技》、《Excel在行政与销售管理中的应用》等。

吕定杰老师曾服务过的客户:

北京市财政局、石家庄东方热电集团、首创股份、丰联地产、国务院国资委、四季青农工商集团、中关村管委会、渤海石油、河北日报社、北京时代光华、北大纵横管理咨询、伟嘉饲料集团等。

肖旭东老师 简介

《财务技术》培训中心cfoteam讲师团队核心成员; 《财务技术》学院高级讲师; 《首席财务官》杂志社 顾问; 致力于企业管理实践、专注于财务技术开发及应用!

《财务技术》研究中心特聘专家;

资深财务管理顾问,具有十多年国际顶尖公司的企业运营和财务管理经验,曾任职于IBM控股和某中央企业多年,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战工作经历和管理经验,他结合国内外先进的财务管理实践,为多家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建立先进的财务管控体系进行过策划、指导并提供帮助和辅导,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财务技术》网(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财务网站之一,为中国众多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创始团队成员;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培训中心特邀讲师,清华大学财务总监班特邀讲师;浙江大学总裁班特邀讲师;《首席财务官》杂志顾问;《财务技术》研究中心特聘专家;《财务技术》培训中心高级讲师。

曾任IBM控股的北京工厂财务负责人;北京某大型手机制造商营销公司财务总监;某中央企业终端事业本部采购计划总监;十年财务课程讲授经验;曾经服务过的客户有深圳长科国际电子有限公司、北京金长科国际电子有限公司、北京首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IBM(中国)有限公司、NOKIA(中国)有限公司、北京诺基亚首信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苏州泰科电子、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华胜天成、施耐德、中国工商银行、航天信息等众多500强企业、中国上市公司、中央企业、民营企业及众多的本土中小企业。

肖老师能把企业管理问题案例化,将企业问题主题化,把解决问题的思路模式化、步骤化、标准化,指导企业财务人员转变旧的工作观念,提倡“财务应该服务企业管理,财务应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新思维新定位,倡导企业家应该“尊重人、尊重资本、追求投资回报”的新财务文化观念,倡导人们“尊重财富,用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新价值观,在授课过程中采用西方MBA案例教学模式,将管理理论和企业实践问题的解决方案紧密结合,巧妙地融合中、西方文化,谨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祖训,在授课过程中,讲课形式新颖,讲解深入浅出,分析问题思路清晰,解决方法实用,得到了众多企业及学员的认可和好评;

主讲课程:

《财务技术创造价值》系列课程:《数说精彩:怎样成为优秀的财务专家?》、《团队制胜:怎样建立优秀的财务部门?》、《大财有道:非财务经理的财务素养修炼》、《大富有德:怎样成为优秀的财务经理人?》、《超越数字:怎样建立有效的预算体系?)》、《成本领先:怎样建立有效的成本管控体系?》、《基业长青:怎样建立高效流程体系?》、《财务如何服务并支持HR?》、《财务如何服务并支持采购业务?》、《财务如何服务并支持营销业务?》、《业绩为上:怎样建立企业绩效考核体系》

学员评价:

——肖老师的课程劳逸结合,不时穿插的小游戏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并擅长运用案例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让人记忆深刻的一堂课。

——其实做好流程管理并不是挂一墙的规章制度就完事了,重要的是要有可操作性,外企的内控一直做得比较好,这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听了今天的课,发人深省,什么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

——很精彩的课程,令人受益匪浅,收获巨大。如果可以,希望能为我们安排内训,知识是需要不断更新的,我希望我们部门的员工都能听一听,学一学,才不至于落后于人。

——课程内容很全面,很有思路和开拓型。成本管理的重点在于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案例分享很有价值。

——新企业所得税刚出来的时候就参加了税务局的培训,感觉比较空洞。而这次课程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比较实用,而且对于新法的变化分析的也比较全面。

—— 应收账款课程设置的很好,理论与案例有机的结合,使财务课程不至于枯燥乏味,比较适合学员的需求,也让我受到了很多启发。致力于企业管理实践、专注于财务技术开发及应用!

——控制成本、加强预算、税收筹划、风险管理……这些知识不只是财务人员的专业术语,也是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所必需了解的内容,高管必须要有良好的财务管理意识,并不是靠财务总监一个人来完成,这堂课程没有变成枯燥的名词泛滥,通俗易懂。

第五篇:应收账款催收实务及全面信用风险和信用管理体系建立

应收账款催收实务及全面信用风险和信用管理体系建立

课程编号:79514

课 时: 8小时

授课讲师: 刘坤强

人 气: 53 查看评价 发表评价

课程类别: 销售管理 财务管理

服务流程 初步接洽

需求分析

确认需求

问题调研

提供方案

调整方案

签订合同

课前准备

培训实施

培训评估

成果转化

跟踪服务

五基需求分析 评价-发展中心 柯氏四级评估

培训受众

董事长、CEO、总经理、副总经理、分公司经理、财务总监、营销总监、营销经理、营销人员、销售经理、区域经理、商务总监、商务经理、企管部经理、高级财会人员、信用管理人员及法律或清欠人员等。课程收益

清晰逾期应收账款的回收流程,加快欠款催收,挽回企业呆帐、坏帐损失;加强销售流程中各环节的信用管理,规范合同及票据;了解完整的信用管理流程,培养营销人员的风险意识,协调财务人员与营销人员之间的矛盾。

·帮助您制订合理的赊销政策,准确评估客户赊销风险,合理确定赊销额度;

·掌握客户付款心理、区分客户付款习惯和类型;

·迅速掌握各种预防呆帐和欠款催收实战技能;

·熟悉应收帐款监控和催收的规范化操作流程;

·通过研讨,解决本企业面临的应收帐款管理特殊问题;

·掌握实用的信用控制措施和实战技能;

·懂得如何运用各种信用工具转嫁信用风险;

·懂得如何在大量赊销的同时有效控制信用风险;

·懂得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全面信用风险和信用管理体系......课程大纲

一、信用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1.信用风险的产生 ·成熟信用交易的前提 ·中国商业信用环境现状 ·信用风险的概念 2.信用风险的影响 ·呆坏账的影响(案例分析)·拖欠货款的影响(案例分析)3.信用管理的目标 ·信用管理如何扩大销售收入 ·信用管理如何规避风险产生

二、逾期账款的催收思路和技巧 1.企业债务的特性 ·企业为什么会产生欠款 ·企业的债务存在怎样的矛盾 2.赊销客户的分析 ·欠款客户的分类 ·客户欠款的两大根本要素 ·客户拒绝付款的借口 3.企业催收政策 ·企业如何自行催收拖欠的款项 ·企业催收的各种方法:电话、信函、面访等 4.欠款成功回收的因素 ·增加催收效果的方法 ·怎样才能令客户按时付款 5.企业追账的原则 ·四项追账原则 ·商业追账的各种手段 ·企业追账的法律手段

三、应收账款管理的方法及实施 1.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方法 ·发货前的准备工作 ·库存管理、送货和发货控制 ·账单管理系统

2.应收账款管理具体操作 ·RPM过程监控制度 ·DSO法:影响DSO的因素、计算DSO的三种方法、如何改善你的DSO ·A/R的总量控制法:使企业的应收账款处于合理水平·A/R帐龄管理法:制作帐龄记录表、帐龄结构分析、帐龄二维象限图法、帐龄分级管理 3.账款难以回收的危险信号 ·客户拖欠十大危险信号

四、合同管理及票据管理 1.如何保障公司债权 ·保障公司债权的各种文书有哪些 ·保障公司债权的三大重要文件 2.合同管理注意的细节 ·怎么样的合同才有效 ·签订合同时需要注意的细节 3.票据管理系统 ·发票的管理 ·月结单的管理

4.授权委托书的管理 ·授权委托书的作用 ·什么情况下需要签订授权委托书 5.其他管理工具介绍

五、客户信息的获得渠道及使用

1.预防商业欺诈 ·常见的商业欺诈手段 ·如何防范商业欺诈

2.信用管理客户的分类 ·不同的管理角度对客户分类依据不同 ·信用管理客户分类的依据 3.新客户所关注的信息点 ·体现合法性的信息 ·体现资本实力的信息 ·体现业务发展潜力的信息 4.老客户所关注的信息点 ·体现各种变动状况的信息 ·体现资本周转状况的信息 ·体现交易记录的信息

5.核心客户所关注的信息点 ·核心客户的特点 ·管理核心客户的要诀

6.各种信息的来源和使用 ·如何建立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 ·如何有效利用第三方征信资源

六、信用评估技术与方法 1.信用评估分析框架 ·可比性 ·信用评估的三阶段十步骤 2.财务分析 ·财务报表体系构成 ·经营活动在资产负债表的体现 ·经营活动在损益表的体现 ·经营活动在现金流量表的体现 ·三张报表的勾稽关系 ·客户偿债能力分析运用 ·影响客户偿债能力的因素 ·客户营运能力分析运用 ·有效分析客户营运能力的方法 ·客户获利能力分析运用 ·有效分析客户获利能力的方法 3.信用评估的综合运用 ·对赊销客户合理分类管理 ·营运资产评估模型 ·营运资产评估模型的用途 ·特征分析评估模型 ·特征分析评估模型的用途 ·合理信用额度的估算公式 ·合理信用期限的考虑因素 4.信用评估演练 ·信息量化的手段 ·客观评价加主观评价的运用

七、信用管理流程的思路和体系建设 1.全程信用管理模式 ·企业信用管理的三大误区 ·信用管理职能的合理设置 2.信用管理人员的职责 ·信用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信用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 3.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 ·如何建立适合不同类型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 ·不同类型企业信用管理的特点 4.信用管理制度制订的方法 ·信用管理制度制订的方法和步骤 培训师介绍

劳动部全国职业培训与资格认证授权讲师、中国首批信用管理师教师;格瑞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GladTrust合伙人兼首席顾问;作为顾问式培训专家,多年从事信用管理研究和实践工作,实际操作多个国际国内资信调查、应收账款管理案件,对商业信用风险管理和竞争情报都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接受过刘坤强先生培训指导的部分客户有:海尔集团、美国铝业、UPS、中石化、香港贸促会、美国ABC、日立(中国)、澳大利亚Collection House、法国科法斯(COFACE)、美国邓白氏、三井商社、中国信保、伊藤忠商社等上百家知名企业、政府协会。

下载理解信用与信用风险(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理解信用与信用风险(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案例

    商业银行向社会投资者转让不良贷款债权的案例研究 国有商业银行完成股改成功上市后,不良贷款处置主要通过动用自身拨备核销、批量打包转让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依法保全、现......

    如何判断信用风险

    姓名:胡力丹学号:1300215041 自 2006 年起,《新巴塞尔协议》开始全面实施。在信用风险计量上,新协议提供两种方法: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计量起步较晚,内......

    信用与个人信用分析

    一、信用概述 (一)信用定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将信用解释为:借贷活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活动的特殊形式。在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存在的条件下,债权人以有条件让渡形式贷出货币......

    沟通与理解

    转载: 沟通与理解 孩子们的个性和特点千差万别,所以适用于每个孩子的教育方法应该有所差异。但是有一些最基本的东西是必须做到的。那就是:沟通、理解和引导。 家长必须能及时......

    理解与尊重

    理解与尊重 A: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理解与尊重,平时我们总是把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放在嘴边,如果真的能时时刻刻做到也挺难的,通过这次的班会课希望大家都可以做到理解与尊......

    理解与运用

    刘仁增: 福建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福建省中小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福建省优秀骨干教师,福州市特色教师,县首届优秀骨干教师。在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教学、识字教......

    银行信用风险防控

    银行信用风险防控 随着商业银行风险防控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信贷不良额正在逐年下降,总体形势向好。但是,随着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持续增长,信贷品种不断增加,信贷管理工作也暴露......

    信用风险防范交流材料

    宁夏中宁青银村镇银行 关于信用风险防范的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将中宁青银村镇银行信用风险防范与控制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