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作文灵感的激发和培养
浅谈作文灵感的激发和培养
李益萍
灵感,从文学理论的角度给它下一定义,就是指在创作过程中,突然间文思特别畅达,感情特别激越,形象渐趋明朗,语言运用格外得心应手,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敏锐的创作心境。灵感进发之时,作家的艺术创造力能够在瞬间达到一个高峰,平常状态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一下子迎刃而解,很长时间的思路阻塞在一时之间豁然贯通。对于创作活动而言,灵感是如此的难能可贵。在日常作文教学和写作中,它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作文灵感呢?
一、深入生活寻找源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作文取之不竭的材料源泉。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生的作文离不开生活,要设法让学生寻找作文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断地倾泻出真实的文思之水来。”因此,教师必须多花点心思,让学生凿开这一眼清泉。这样,他们在写作时才会灵感进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字句如泉涌。活动激趣,激发灵感。好动、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为满足他们的这种内在需求。每学期,教师都应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学生举行参观、游览、访问、比赛等有益身心的课内外活动,引导学生到形形色色的生活中,去把握生活的亮点,诱发他们的写作动机,以活动的直接感受唤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把学生从“横眉冷对方格纸”的“苦写”中解放出来,换之以“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乐写”。比如,活动课上,教学生做手工、搞小制作;课间,和学生打成一片做游戏;课余,引导学生集邮、剪报;双休目,一起外出郊游、野炊等等。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感受着美,感受着爱,感受着生活。创作的灵感,一次次被激发,笔下的文字自然也就如泉水般汩汩流溢,绵绵不绝。以景激情,培养灵感。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作文的灵感,就要像把鸟儿放归森林、鱼儿放归海洋一样,把学生带入大自然。大自然是多姿多彩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风霜雨雪,鸟兽虫鱼,向我们展示出一幅幅绚丽动人的画卷。但缺乏审美意识、不留心身边景物的人会觉得“眼前有景道不得”。作为教师,应当带领学生融入大自然,投进大自然的怀抱,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认真观察,深入思考,同时提醒学生移情于物,用心于景,使学生在瑰丽的景和物中入境生情,情动辞发。比如,秋天到了,我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去观察千姿百态的树叶,适时地指导学生创作一幅幅个性鲜明的“树叶画”。学生身临其境,显得兴致盎然,热情高涨。通过开展“看贴画——说贴画——写贴画”系列活动,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随之触发的灵感都一览无余地倾吐在各自的作文当中。
二、博览群书广泛积累
写作离不开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是丰富精神世界的源泉,阅读的意义不仅仅
归结为掌握阅读能力,而应使之成为借助书本来观察、认识世界和自我的一种手段。杜甫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培育学生的灵感,就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他们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不仅要阅读教材,力求做到泛读中又有精读,从中领会文童的妙处,更要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领悟语言,积累素材,为写作开辟希望的田野。勤作读书摘记。作家茅盾告诫我们: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枝铅笔和一本草薄;无论到哪里,你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一是做好读书笔记。读书看报时,把遇到的好题好词好句和读书心得及时摘记下来,既能增加记忆,积累知识,又便于日后查阅,一举多得。二是做好生活笔记。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许多新鲜事儿、生动的话语、奇妙的想象随时都可能闪现,如果能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做好记录,将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三是背诵一些名家名篇和佳作美文。背多了,积累多了,就会自然而然地内化吸收,变成自己的语言,写起作文来就能挥洒自如、意到笔随了。搭建阅读平台。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师要充分发动学生广泛订阅报刊,动员大家把自己的图书资料带到学校,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开辟“新书架”,成立“读书读报小组”,介绍好书、新书。在保证每周至少一节课外阅读时间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心得交流会”、“读书汇报会”、“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多样的读书读报活动及主题征文比赛。让每个学生都在读写活动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教给读书方法。好书使人终生受益。教师应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教给学生诸如精读、略读、浏览等读书方法,使之读有方向,读有成效。在师生共读的过程中,双方可相互推荐美文佳作,拿到班级中进行交流,观摩,可以由教师边读边讲评,也可以复印后让学生分组赏析、讨论,各抒己见,最后集中点评。从中学习方法,借鉴技巧,实现资源共享,美文共赏。
三、培养一颗敏感的心灵
人生如泉,每一掬都是清爽的;人生如歌,每一拍都是优美的;人生如诗,每一行都是热烈的;人生如酒,每一滴都是醉人的。关键是我们执教者要赋予学生一双“发现”的眼睛,即我们常说的“慧眼”,启动他们入微的感觉,培养他们敏感的心灵,让他们捕捉到生活中美的瞬间,鲜活的切片。怎样才能让学生拥有一颗敏感的心灵呢? 悉心观察,敏锐捕捉。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要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生活犹如万花筒,五彩缤纷。教师要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引导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走进生活,观察生活;调动一切感官,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加之以头脑思考生活,有效培养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从而将生活中的景、物、人、事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判断,上升到情和理的高度。再以观察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逐渐让学生拥有一双“慧眼”。言语煽情,人情人境。要成功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离不开教师的语言艺术。一次情绪激昂的讲演,一段充满激情、富于启发的作文导语,一篇饱含真情的“下水文”,都可能撞击出学生思维的火花,引起他们思想感情上的共鸣。这种情境的创设,氛围的酿造,必
将为学生贫乏的心灵注入感情的“酵母”,使他们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并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情境中潜移默化,受到熏陶,进入作文所需要的“情境”,进而萌发写作意念,产生写作灵感。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在《青玉案》中的这番话,道出了灵感的两大特征:既有寻寻觅觅的艰辛,又有不期而至的惊喜,显得入木三分,又耐人寻味。“厚积薄发,博观约取”“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只要我们深入生活,感悟生活,博览群书,广泛积累,让学生拥有一颗敏感的心灵,灵感就一定能够被激发,也一定能够被培育。
第二篇: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孩子们每天都要到学校学习,在这学习的乐园中,常看到老师辛勤地工作,同学友好地交往,还有愉快的课间游戏和丰富的课后活动,这里面都是写作文的好材料。这就要求学生们要关心学校生活,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健康成长,有利于认识生活,也有利于积累更多的生动的作文素材。社会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要接触许多人,经历许多事,看到许多现象,观赏许多景物,并通过所看、所闻受到启发、教育,有的使人感动,受到熏陶、感染,有的让人深思,琢磨思考„„如果把它们积累起来,把它们写出来,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这就是作文。
其次是在阅读中积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也是积累作文材料的重要途径。读得多了,我们才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步积累,掌握语言的表达、文字运用、篇章结构等,以此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同时也可以通过阅读懂得文章的组织,积累、掌握写作的知识、方法、技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作文教学中创设情景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催化剂。例如,在指导学生完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黄河,母亲河”的写作时,我先为学生播放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因为学生刚刚学过这篇课文,现在以歌曲的形式呈现,学生不仅在熟知的歌词中感受了音乐美,也很自然地再次体会了黄河的磅礴气势,然后再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有黄河的视频,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辅以写作指导,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对我国人民做出的伟大贡献,尤其是了解今天的黄河遭到污染的严重情况,学生自然就产生了对母亲河——黄河倾诉的冲动。写作时可以以倡议书的形式来写,也可以用童话、寓言、书信、诗歌甚至是戏剧的形式来表达。最后,作文的展示效果是令人欣喜的,有的同学善于抒情,笔下自然就会流淌出滔滔的黄河情结;有的同学善于思考,就以“一滴黄河水的诉说”这种特殊方式,来警醒世人对黄河的保护;有的同学善于想象,就以“我心中的黄河”这题,写满了对黄河的憧憬。
由此可见,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景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触动了学生的写作灵感,开拓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拥有了自己的灵魂。试想,我们面对这样的写作内容,不为学生创设情景,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远离大海的山村孩子来说,那是无从写起的。
第三篇:如何激发幼儿绘画创作灵感
如何激发幼儿绘画创作灵感
(来源:幼儿园教案网)
一、心中有目标:
教师作为幼儿学习绘画的直接指导者,心中有目标是进行指导的重要前提。这个目标,大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绘画这一领域中所要达到的目标,小到每一个绘画教育活动甚至每一个教育细节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教师在开展幼儿绘画教育活动时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通过绘画活动我要培养孩子什么样的能力、提高孩子什么样的水平?我要通过怎样的形式和手段来开展活动?活动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应该怎样解决?能思考这些问题就是教师心中有目标的体现。
有了目标,活动才能顺利开展,幼儿的绘画技能才能正真得到提高。我对此深有体会:在一个题为《拾穗子》的绘画活动中,首先我依着绘画活动的一般模式备好了活动的全部的环节,然后便不假思索地开展活动,讲述经验-欣赏范画-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欣赏讲评,但当幼儿作画时问题出现了,大部分幼儿所画的拾穗子的人都是正面画,一点没有拾的感觉,都是站着的手中拿着穗子的人。由此我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即目标不清晰,重难点不明确,没有研究这个活动我要解决什么问题就开展了。
其实只要稍微细致地作一下考虑,就会发现这个活动的重点是绘画侧面的人物形象,而难点则是体现出人物蹲的动作。如果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在这一方面进行讲解和示范,相信绘画的效果会好很多。由此可见,心中有目标是一个活动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有了目标,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就知道怎样指导幼儿进行活动。
二、眼中有孩子:
所谓眼中有孩子,就是要把孩子的发展放在首位,知道我面对着什么样的孩子?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是什么样的?他们的绘画基础怎样?他们的个别差异是什么?……总之,就是要十分清楚地了解自己所面对的孩子。甚至是孩子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身体动作的发展等,都对幼儿绘画技能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深刻地了解了自己的孩子,就知道使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教学才有效;就知道对什么样的孩子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就知道对什么样的孩子做出什么样的评价。因此,眼中有孩子能帮助我们更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绘画技能的培养。例如:绘画活动《秋天的树林》,在备课时,我设想了两种绘画的方式:一种是勾画轮廓后用渐变的颜色来涂色,另一种是用刮蜡的方法来进行绘画。
在确定使用何种方式开展活动时,我想到了我的孩子们,估算了一下他们的绘画水平,如果选用前者,效果应该不错,因为他们已经是大班的孩子,具有较好的涂色能力;而如果选用后者,效果可能稍逊色些,但幼儿能接触另一种绘画的技能。综合多种因素后我选择了后者。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我用亮丽的范画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同时用当场示范引导幼儿了解其中的技能技巧,从而为创作奠定了基础。也预示着良好的活动效果的产生。由此可见,只有把幼儿放在第一位,才能使幼儿真正得到发展。
三、材料要丰富:
我们应认识到丰富多样的绘画材料与工具可以促进幼儿技能的发展,丰富幼儿绘画技能的表现。这是幼儿学习技能的准备,若教师单一地指导幼儿学习认识一种材料,重复使用一种工具,则幼儿只会掌握一种绘画技能,也相应地会削弱幼儿进行绘画活动的兴趣。而幼儿对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了解得越多,那他对形状、色彩、空间的认识也会更丰富。因此教师在开展绘画活动时,首先要保证材料的丰富性,任何材料在美学意义上均有价值,无论新与旧,大与小,粗糙与精细等等。教师必须让幼儿认识到无论何种材质,只要运用得合理得当,对画面来说和谐美观,它就是合理的材料。因此,在绘画活动中,让幼儿尝试使用各种不同的绘画材料与工具,探索与讨论各种材料在美术活动中的不同的美感表现力,提高幼儿对多种
绘画材料的认识,对培养幼儿绘画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绘画的技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材料的选择也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我们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还应注意:
(1)教师应在适当的时候介绍适当的材料给幼儿。
(2)要发挥每一种材料的独特功效。
(3)教师要注意发展幼儿的个别技巧。
(4)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与需要,一次活动同时使用不同的材料,给幼儿自主选择表达绘画的材料与工具,使幼儿大胆探索使用多种绘画工具,探索不同的绘画技能。
四、指导有方法: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在他们眼里,几乎一切活动都是游戏。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化的方式指导幼儿绘画。皮亚杰曾说过:“儿童不能像成年人那样有效地满足他个人情感上的,甚至智慧上的平衡,他具有一个可以利用的活动领域,在这领域中他的动机并非为了适应现实,恰恰相反,却使现实被他同化,这样的活动领域便是游戏。儿童进行的游戏很多,绘画也是这种游戏的一种方式。”对孩子来说,绘画本身就是一种游戏。游戏化的绘画指导方式适合幼儿实际发展水平,能让幼儿轻松地接受技能的指导。
特别是一些幼儿难以掌握的、学习有难度的美术技能,教师应采用游戏化的情景,儿童化的语言来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获得愉悦、新奇的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提高参与绘画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自然地接受技能的学习。例如:在《堆雪人》这个绘画活动中,为了提高幼儿对这个绘画内容的兴趣,也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堆雪人时人物的不同动态,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用一个较大的玩具充当雪人,然后请若干幼儿模仿堆雪人的各种动作,让其他幼儿仔细观察同伴的姿态。这样一来,幼儿都对现场模仿堆雪人的游戏十分感兴趣,同时也真正了解到了堆雪人时人物的动态,为正式绘画奠定了基础。
五、把技能学习与培养创造力整合起来。
新《纲要》下的美术教育观,提醒了我们要摆正技能培养与幼儿创造性培养之间的关系。在不同观念思潮的澎湃涌动下,幼儿美术教育技能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重视技能,忽略创造性培养,或不谈技能,只求创造的教育观念都是片面的,都会严重制约和阻碍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幼儿绘画技能的学习是不能孤立存在的,是要和创造力的培养整合起来的。我们要在引导幼儿学好技能的同时,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鼓励幼儿用心地画,创造性地表现内心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认识。
另外,我们还应增加幼儿获取生活经验的机会,要多带幼儿观察自然与社会,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体验社会生活的丰富与精彩。激发幼儿的绘画创作灵感,鼓励幼儿运用学到的绘画技能,创造性地表达。本资料有 宝宝食谱网 精选整编.
第四篇:培养和激发初中生的作文兴趣
初中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由于中考作文分值比例高,难度大,因此,它成了众多语文老师和学生关注的焦点。有些同学“谈文色变”,无话可说。为了使学生摆脱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写作困境,而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改革课堂教学,善于点拨学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最终形成作文表达能力。作文教学中,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教学就
一、初中生作文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畏惧作文。学生畏惧作文是语文老师的共同感受,一布置作文,学生一片惊叹茫然无奈,既希望老师能作写前详细的指导,又希望有例文可仿照、抄写,甚至希望老师能开恩延长收交的时间。但这一切过后又不知所措,无从下笔。
(二)题材雷同,内容空洞,语言贫乏、平淡。
(三)错别字、语病较多,标点错误。
(四)详略不当,层次不清;结构残缺,头尾不全,缺少主旨。学生在完成作文时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而完成,不明白也不曾想过一篇文章用什么事例或道理表达一个什么观点,达到什么目的,即“为何而写?写什么?什么写?”等等。
(五)作文训练随意、无序。
二、解读“新课标”对作文的要求,把握初中生作文试题要求。
教育部颁布的《新的课程标准》,根据作文教学的规律,提出了四项改革要求:
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要写出自己真实的心理或真切的体验,反对假话、空话、套话。
2、写作要有创新,力求有创意表达,力求文章有新观点,新信息。
3、写作要善于想象和联想,使文章的内容更加生动丰富。
4、多写话题作文,少写命题作文,减少对学生思维的限制,给学生写作发挥广阔的空间。
纵观课改后的初中作文教学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范围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意义和广泛的社会意义。
2、写作内容具有开放性;表达形式具有灵活性;试题形式多样性。
3、凸现人文性,注重创新意识。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初中作文教学趋势高中作文教学靠拢,从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交活动等横向探索,转向对中学生内心世界、思想品德、审美情趣的纵深揭示,从而使我们明确了作文教学的方向。
三、改革课堂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写作是一种潜能,需要老师去唤醒、去挖掘。只有引导学生喜欢作文,把写作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那么所有的写作活动都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赠送,我们的学生当然是乐意接受这种赠送的。我认为一堂好的作文课,应该飞扬着激情,燃烧着思想,闪烁着青春;一堂好的作文课应该是一首诗,应该是一幅明丽的画,应该是一曲动听的歌。这样,作文就成为学生心灵的释放,是对自己心境最好的诠释,是自身一次完美的挑战。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在上作文课时,先以轻松的话题引入课题,让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情境,再用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等先进的教学设备把视觉、听觉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置身其中。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活泼多样的展现出来。同学们在声情并茂的氛围中,灵气飞扬、火花闪耀、才情焕发。从而使他们产生“我要写”的欲望,激发了他们的写作热情。
(二)、要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需要做好以下四点。(1)、作文前必须要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有事可写,有话可说。(2)、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写,如何下笔。(3)、要降低作文难度,减轻心理压力。(4)、树立学生写作信心。
(三)、让学生从范文中学“仿”作文,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消除畏难情绪。
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先仿写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便可训练学生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段到仿写范文,让学生从范文体会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语言。
“仿”不能机械的模仿,不能照范文生搬硬套,例如,在练习对人物外貌进行写作时,很多同学写出的人物面部特征都是“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樱桃小嘴、弯弯的柳叶眉、红红的脸蛋”等。难道这世界上真有这么多容貌如此相仿的人物吗?答案是否定的。这就不是“仿”,而是“抄”。老师在教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而要让他们有自己的思维特点。例如,学习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后,可让学生学习文中在写作中巧妙运用过渡句的特点。学习了《春》一课后,让学生学习了文章是怎样通过细心观察来描写大自然优美景色的,让他们仿写了《夏》。实际上学生进行模范性写作训练时,创造思维之光就在其中闪耀。他们的习作,正是张开的创造性思维的的双翅,慢慢地他们就能搏击长空。
另外,老师对典型文章的分析讲解也可诱发学生的写作情绪。学生从范文中的人物形象会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熟人;从范文的事与理会想到生活中的情和趣;从范文的精妙构思,设计自己文章的框架„„从多方面受到启发,便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将自己的感受倾之于笔端。
(四)、精心设计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中要了解学生心态,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尽可能地使命题说出学生的心里话。初一阶段,命题要富有情趣,因为这个时期正是童年与少年的过渡时期。我曾经调查过许多学生还不能很快地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还留恋于小学的快乐时光。根据这种情况,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题目《童年的梦》、《童年趣事》、《我上中学了》„„学生对这些题目非常感兴趣,为以后的作文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初二阶段是初中生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对一些事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很有点儿“小大人”的派头。于是我又出了这样的题目《我入团了!》、《绿色,你哪儿去了?》、《倾听桌椅之诉说》、《我尝到了苦头》、《难忘的课堂提问》等。命题既形象具体,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初三阶段,学生的思想日趋成熟,也善于思考一些较深刻的 问题,这就要求命题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深刻性。例如《中学时代的我》、《成功很难吗?》、《小议理解》、《雪中情》„„经过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训练过程,学生作文水平逐渐提高,同时又与学生心理的成长保持同步,比较有科学性。
(五)、更新评改理念,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作文的评改具有鼓励、导向和制约的作用。改革评改方法,构建创新作文的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1、多鼓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评改,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
2、评价标准不要求统一。如果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班里的几十篇作文,既违背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又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写作热情。
3、形式活。可采取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法。
(六)、重视评语,提高兴趣
作文评语作为对学生作文的一种评价认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有位叫曾卓的同学一篇《评语使我进步》,读后颇感受欣慰。对于一位同学的作文,我曾写下这样的评语:“该文以诗化的语言,浓缩了主人翁的人生精华,诠释人物的灵与性,也透示出作者的语言功力。做了你长期忠实读者的我,今日感受到耳目一新。望多出精品,我等待着!”实践证明,通过评语,要正确使用自己的评语促进作文教学。
(七)、佳作展示与赏析。
在课室辟一“佳作展示栏”,把每次作文的优秀篇目连同评语一同展示,让学生共评得失,力求从各个方面得到启发,同时营造一种声势: “这些佳作都来自同学中,我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这不仅能让佳作作者产生荣誉感,其他同学也激活了情感因素,增强了写作信心,使同学体会到作文成功的快感。
四、关注生活,广泛阅读,厚积簿发
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更新观念,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实施系列化作文教学。
(一)、培养观察生活的习惯。鲁迅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生活积累就是要深入生活,心入生活,作生活的有心人。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的昼夜不息。只有贮备丰富的材料,写文章时才会挥洒自如,而观察生活是我们贮备材料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我鼓励学生要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走进大自然去体验观察的乐趣,并把所见所感记录下来。引导学生观察时要注意:
1、观察事物要善于捕捉事物的特征。
2、观察事物要有序。
3、观察事物需要想象和联想。
4、对生活要有自己的感悟。
(二)、广泛阅读,积累材料,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在读书的过程中,只有善于厚积,才能簿发。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冰心寄语中学生“我们一定要把学习语文的门户开得大大的,一定要除了课本外,个人自己找书看”。古今中外,善于写作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肚子装着几百篇好文章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要达400万字以上,作为初中生,要写出好的作文,更要下苦功夫读书背书。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多作摘抄、作笔记,写周记,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1、积累景语,丰富语感。在阅读散文、小说时要注意体会领悟摘抄那些描写自然景物生动形象的词句。如:《春》中的“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藤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雁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细腻生动的描写。
2、积累哲语,开拓思维。哲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文章中,起到增添文章色彩,点明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并且还能拓展学生思维。如:鲁迅《故乡》中的“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古诗古词里的名句,王湾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赵冀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
3、积累音乐语言,感受意境美。像《春天的故事》“那是一九九二年的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圈,神话般的崛起了一座城”里的一种神秘感和形象美;《走进新时代》中的“让我告诉世界,中国正进行着接力赛,承前启后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给人以一种自豪冲动与自信美;《为了谁》里“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为了春回大雁归;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的奉献美;《真的好想你》中的一种悠扬绵长真诚专一美。
(三)、帮助学生归纳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这样做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靓丽的标题。话题作文要求在以话题内容为范围的前提下自拟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醒目的标题是一篇文章最引人注目的亮点。
2、说真话,抒真情,展个性。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的真切体验”,这要求学生作文要说真话、抒真情。“情者文之经”,情感是文章的经线,没有情感或虚情假意的文章是苍白无力,无法动人。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只有情动于衷才能形成于言,情真才能意切,情真始能洞察人的心灵,情真才能创造出悲欢离合,品味到酸甜苦辣的纷繁的生活。小孩因为敢于说真话,揭穿皇帝赤身裸体举行游行大典而造就了《皇帝的新装》的永久生命力。朱自清因为敢于抒情,所以才写出让人读了潸然泪下的《背影》。李清照因为对丈夫的情深才在《醉花阴》里感叹“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人比黄花瘦”;在《声声慢》里发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说了真话,抒了真情,写山就能情满于山,写海就能意溢于海。
怎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呢?
(1)、写作时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真人真事。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感受才真切,体会才深刻,写出文章才是真挚情感的流露,只有自己受感动的事情才可能去感动别人。如:《长大的感觉》一文,学生选取了自己初中生活中一段独特的经历,为自己歌,为自己泣,真切感人。
(2)、说真话,不随意夸大。冰心说:“写文章要有科学的态度,也就是认真诚实,实事求是,没有科学的态度,一定写不出真挚感人的文章。”因此,在写作时,切忌内容虚假,无病呻吟。
(3)、抒情要真切。对自己所描述的事物有足够深厚的感情,而不是故作深沉,哗众取宠;要能驾驭自己的笔来抒情,使感情浓淡相宜,而不是矫揉造作。
3、文章要富有文彩。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有真情实感,还要有文彩,力求生动、形象、有感染力。
(1)、融诗词佳句、文章妙语入文。在作文中,恰当的引用诗词佳句或文章妙语,可提高文章的品位,增添文学情趣。比如《追求》一文中有这样一段:“一蓑烟雨任平生”,经历过“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雄伟奇绝,“细看不是扬花,点点是离人泪”的凄清情思,苏轼,一位在华夏文化上不可缺少的人物,在烟中腾云过了,在雨里行走过了,最后所追求向往的不过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境界。这段文字,恰到好处地引用诗句,为文章平添了动人的魅力。
(2)、将名言、警句、寓言故事、歌词等入文。生活中,一些名言、警句、寓言故事、歌词等都很富有生活情趣,我们把它灵活的引进作文中,可使文章的语言亲切自然,新颖独特。
(3)、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写作中,恰当的运用修辞方法,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机,使苍白的文字披上绚丽的色彩,使语言极具艺术性和感染力,令人耳目一新。
(4)、善于捕捉心中的感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点点滴滴的感悟,幸福也罢,痛苦也罢,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感悟,其实是写出好文章的情感源泉。如果能善于捕捉它们,那么,情文并茂的文章将出自你的笔下。
4、凤头展彩,豹尾余响——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元代著名散文家乔梦符提出作文之法不外乎六个字“凤头、猪肚、豹尾”这就是说文章的开篇要俏丽,先声夺人。而结尾应醒目有力,余味无穷。如:《秋叶的月牙儿》一文的开篇是这样写的:“秋夜,月牙儿刚爬上枝头,撒下淡淡的、朦胧的光,轻轻柔柔的,一缕飘进果园,舔着静谧的夜,吻着挂满果实的枝丫,吮吸着收获,阵阵愉悦的醉人的笑语,时时从果园深处飞出,回荡在月色里,浸透在茫茫的沃野。”开篇将自己对故乡的一片真挚情感抒发的飘送悠远,读来是一种惬意。如《冬绪》的结尾:“又一阵风吹过,那片不肯落的叶终于还是落了,这也是必然吧!然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
大教育家孔子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物理学家杨振宁也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语文教师的任务不是急于指导学生如何如何写,而是要竭尽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撩拨学生的写作欲望,使学生在写作中具有不间断的冲动性,达到心理上由于强烈刺激而引发的 激情状态,让学生在作文中快乐的行走。当写作不再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当学生面对写作不再大倒苦水,而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时,不但“作文难”会离我们远去,而且我们会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到学生的生花妙笔。
第五篇:培养和激发初中生的作文兴趣
培养和激发初中生的作文兴趣
初中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由于中考作文分值比例高,难度大,因此,它成了众多语文老师和学生关注的焦点。有些同学“谈文色变”,无话可说。为了使学生摆脱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写作困境,而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改革课堂教学,善于点拨学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最终形成作文表达能力。作文教学中,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教学就
一、初中生作文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畏惧作文。学生畏惧作文是语文老师的共同感受,一布置作文,学生一片惊叹茫然无奈,既希望老师能作写前详细的指导,又希望有例文可仿照、抄写,甚至希望老师能开恩延长收交的时间。但这一切过后又不知所措,无从下笔。
(二)题材雷同,内容空洞,语言贫乏、平淡。
(三)错别字、语病较多,标点错误。
(四)详略不当,层次不清;结构残缺,头尾不全,缺少主旨。学生在完成作文时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而完成,不明白也不曾想过一篇文章用什么事例或道理表达一个什么观点,达到什么目的,即“为何而写?写什么?什么写?”等等。
(五)作文训练随意、无序。
二、解读“新课标”对作文的要求,把握初中生作文试题要求。-教育部颁布的《新的课程标准》,根据作文教学的规律,提出了四项改革要求:
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要写出自己真实的心理或真切的体验,反对假话、空话、套话。
2、写作要有创新,力求有创意表达,力求文章有新观点,新信息。
3、写作要善于想象和联想,使文章的内容更加生动丰富。
4、多写话题作文,少写命题作文,减少对学生思维的限制,给学生写作发挥广阔的空间。
纵观课改后的初中作文教学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范围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意义和广泛的社会意义。
2、写作内容具有开放性;表达形式具有灵活性;试题形式多样性。
3、凸现人文性,注重创新意识。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初中作文教学趋势高中作文教学靠拢,从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交活动等横向探索,转向对中学生内心世界、思想品德、审美情趣的纵深揭示,从而使我们明确了作文教学的方向。
三、改革课堂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写作是一种潜能,需要老师去唤醒、去挖掘。只有引导学生喜欢作文,把写作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那么所有的写作活动都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赠送,我们的学生当然是乐意接受这种赠送的。我认为一堂好的作文课,应该飞扬着激情,燃烧着思想,闪烁着青春;一堂好的作文课应该是一首诗,应该是一幅明丽的画,应该是一曲动听的歌。这样,作文就成为学生心灵的释放,是对自己心境最好的诠释,是自身一次完美的挑战。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在上作文课时,先以轻松的话题引入课题,让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情境,再用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等先进的教学设备把视觉、听觉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置身其中。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活泼多样的展现出来。同学们在声情并茂的氛围中,灵气飞扬、火花闪耀、才情焕发。从而使他们产生“我要写”的欲望,激发了他们的写作热情。
(二)、要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需要做好以下四点。(1)、作文前必须要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有事可写,有话可说。(2)、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写,如何下笔。(3)、要降低作文难度,减轻心理压力。(4)、树立学生写作信心。
(三)、让学生从范文中学“仿”作文,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消除畏难情绪。
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先仿写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便可训练学生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段到仿写范文,让学生从范文体会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语言。“仿”不能机械的模仿,不能照范文生搬硬套,例如,在练习对人物外貌进行写作时,很多同学写出的人物面部特征都是“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樱桃小嘴、弯弯的柳叶眉、红红的脸蛋”等。难道这世界上真有这么多容貌如此相仿的人物吗?答案是否定的。这就不是“仿”,而是“抄”。老师在教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而要让他们有自己的思维特点。例如,学习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后,可让学生学习文中在写作中巧妙运用过渡句的特点。学习了《春》一课后,让学生学习了文章是怎样通过细心观察来描写大自然优美景色的,让他们仿写了《夏》。实际上学生进行模范性写作训练时,创造思维之光就在其中闪耀。他们的习作,正是张开的创造性思维的的双翅,慢慢地他们就能搏击长空。另外,老师对典型文章的分析讲解也可诱发学生的写作情绪。学生从范文中的人物形象会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熟人;从范文的事与理会想到生活中的情和趣;从范文的精妙构思,设计自己文章的框架??从多方面受到启发,便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将自己的感受倾之于笔端。
(四)、精心设计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中要了解学生心态,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尽可能地使命题说出学生的心里话。初一阶段,命题要富有情趣,因为这个时期正是童年与少年的过渡时期。我曾经调查过许多学生还不能很快地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还留恋于小学的快乐时光。根据这种情况,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题目《童年的梦》、《童年趣事》、《我上中学了》??学生对这些题目非常感兴趣,为以后的作文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初二阶段是初中生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对一些事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很有点儿“小大人”的派头。于是我又出了这样的题目《我入团了!》、《绿色,你哪儿去了?》、《倾听桌椅之诉说》、《我尝到了苦头》、《难忘的课堂提问》等。命题既形象具体,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初三阶段,学生的思想日趋成熟,也善于思考一些较深刻的
问题,这就要求命题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深刻性。例如《中学时代的我》、《成功很难吗?》、《小议理解》、《雪中情》??经过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训练过程,学生作文水平逐渐提高,同时又与学生心理的成长保持同步,比较有科学性。
(五)、更新评改理念,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作文的评改具有鼓励、导向和制约的作用。改革评改方法,构建创新作文的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1、多鼓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评改,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
2、评价标准不要求统一。如果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班里的几十篇作文,既违背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又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写作热情。
3、形式活。可采取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法。
(六)、重视评语,提高兴趣
作文评语作为对学生作文的一种评价认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有位叫曾卓的同学一篇《评语使我进步》,读后颇感受欣慰。对于一位同学的作文,我曾写下这样的评语:“该文以诗化的语言,浓缩了主人翁的人生精华,诠释人物的灵与性,也透示出作者的语言功力。做了你长期忠实读者的我,今日感受到耳目一新。望多出精品,我等待着!”实践证明,通过评语,要正确使用自己的评语促进作文教学。
(七)、佳作展示与赏析。
在课室辟一“佳作展示栏”,把每次作文的优秀篇目连同评语一同展示,让学生共评得失,力求从各个方面得到启发,同时营造一种声势:
“这些佳作都来自同学中,我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这不仅能让佳作作者产生荣誉感,其他同学也激活了情感因素,增强了写作信心,使同学体会到作文成功的快感。
四、关注生活,广泛阅读,厚积簿发
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更新观念,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实施系列化作文教学。
(一)、培养观察生活的习惯。鲁迅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生活积累就是要深入生活,心入生活,作生活的有心人。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的昼夜不息。只有贮备丰富的材料,写文章时才会挥洒自如,而观察生活是我们贮备材料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我鼓励学生要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走进大自然去体验观察的乐趣,并把所见所感记录下来。引导学生观察时要注意:
1、观察事物要善于捕捉事物的特征。
2、观察事物要有序。
3、观察事物需要想象和联想。
4、对生活要有自己的感悟。
(二)、广泛阅读,积累材料,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在读书的过程中,只有善于厚积,才能簿发。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冰心寄语中学生“我们一定要把学习语文的门户开得大大的,一定要除了课本外,个人自己找书看”。古今中外,善于写作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肚子装着几百篇好文章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要达400万字以上,作为初中生,要写出好的作文,更要下苦功夫读书背书。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多作摘抄、作笔记,写周记,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1、积累景语,丰富语感。在阅读散文、小说时要注意体会领悟摘抄那些描写自然景物生动形象的词句。如:《春》中的“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藤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雁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细腻生动的描写。
2、积累哲语,开拓思维。哲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文章中,起到增添文章色彩,点明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并且还能拓展学生思维。如:鲁迅《故乡》中的“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古诗古词里的名句,王湾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赵冀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
3、积累音乐语言,感受意境美。像《春天的故事》“那是一九九二年的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圈,神话般的崛起了一座城”里的一种神秘感和形象美;《走进新时代》中的“让我告诉世界,中国正进行着接力赛,承前启后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给人以一种自豪冲动与自信美;《为了谁》里“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为了春回大雁归;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的奉献美;《真的好想你》中的一种悠扬绵长真诚专一美。
(三)、帮助学生归纳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这样做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靓丽的标题。话题作文要求在以话题内容为范围的前提下自拟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醒目的标题是一篇文章最引人注目的亮点。
2、说真话,抒真情,展个性。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的真切体验”,这要求学生作文要说真话、抒真情。“情者文之经”,情感是文章的经线,没有情感或虚情假意的文章是苍白无力,无法动人。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只有情动于衷才能形成于言,情真才能意切,情真始能洞察人的心灵,情真才能创造出悲欢离合,品味到酸甜苦辣的纷繁的生活。小孩因为敢于说真话,揭穿皇帝赤身裸体举行游行大典而造就了《皇帝的新装》的永久生命力。朱自清因为敢于抒情,所以才写出让人读了潸然泪下的《背影》。李清照因为对丈夫的情深才在《醉花阴》里感叹“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人比黄花瘦”;在《声声慢》里发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说了真话,抒了真情,写山就能情满于山,写海就能意溢于海。
怎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呢?
(1)、写作时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真人真事。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感受才真切,体会才深刻,写出文章才是真挚情感的流露,只有自己受感动的事情才可能去感动别人。如:《长大的感觉》一文,学生选取了自己初中生活中一段独特的经历,为自己歌,为自己泣,真切感人。
(2)、说真话,不随意夸大。冰心说:“写文章要有科学的态度,也就是认真诚实,实事求是,没有科学的态度,一定写不出真挚感人的文章。”因此,在写作时,切忌内容虚假,无病呻吟。
(3)、抒情要真切。对自己所描述的事物有足够深厚的感情,而不是故作深沉,哗众取宠;要能驾驭自己的笔来抒情,使感情浓淡相宜,而不是矫揉造作。
3、文章要富有文彩。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有真情实感,还要有文彩,力求生动、形象、有感染力。
(1)、融诗词佳句、文章妙语入文。在作文中,恰当的引用诗词佳句或文章妙语,可提高文章的品位,增添文学情趣。比如《追求》一文中有这样一段:“一蓑烟雨任平生”,经历过“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雄伟奇绝,“细看不是扬花,点点是离人泪”的凄清情思,苏轼,一位在华夏文化上不可缺少的人物,在烟中腾云过了,在雨里行走过了,最后所追求向往的不过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境界。这段文字,恰到好处地引用诗句,为文章平添了动人的魅力。
(2)、将名言、警句、寓言故事、歌词等入文。生活中,一些名言、警句、寓言故事、歌词等都很富有生活情趣,我们把它灵活的引进作文中,可使文章的语言亲切自然,新颖独特。
(3)、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写作中,恰当的运用修辞方法,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机,使苍白的文字披上绚丽的色彩,使语言极具艺术性和感染力,令人耳目一新。
(4)、善于捕捉心中的感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点点滴滴的感悟,幸福也罢,痛苦也罢,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感悟,其实是写出好文章的情感源泉。如果能善于捕捉它们,那么,情文并茂的文章将出自你的笔下。
4、凤头展彩,豹尾余响——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元代著名散文家乔梦符提出作文之法不外乎六个字“凤头、猪肚、豹尾”这就是说文章的开篇要俏丽,先声夺人。而结尾应醒目有力,余味无穷。如:《秋叶的月牙儿》一文的开篇是这样写的:“秋夜,月牙儿刚爬上枝头,撒下淡淡的、朦胧的光,轻轻柔柔的,一缕飘进果园,舔着静谧的夜,吻着挂满果实的枝丫,吮吸着收获,阵阵愉悦的醉人的笑语,时时从果园深处飞出,回荡在月色里,浸透在茫茫的沃野。”开篇将自己对故乡的一片真挚情感抒发的飘送悠远,读来是一种惬意。如《冬绪》的结尾:“又一阵风吹过,那片不肯落的叶终于还是落了,这也是必然吧!然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
大教育家孔子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物理学家杨振宁也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语文教师的任务不是急于指导学生如何如何写,而是要竭尽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撩拨学生的写作欲望,使学生在写作中具有不间断的冲动性,达到心理上由于强烈刺激而引发的 激情状态,让学生在作文中快乐的行走。当写作不再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当学生面对写作不再大倒苦水,而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时,不但“作文难”会离我们远去,而且我们会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到学生的生花妙笔。
荐故乡的小河(700字)荐校园的秋天
(500字)荐那片枫林(400字)荐老北京的韵味
(800
字)荐秋(350字)作文
作文作文文作
文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