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仓库账货不符的情况分析与对策
【摘 要】仓库是物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保管和储存生产资料、原材料、零部件等物品的场所的总称,具有存储、保管、配送、加工以及信息传递的功能。如果仓库中存在账货不符情况,将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情况分析找出原因进行整改,企业将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根据企业仓库的实际情况找出仓库中账货不符的原因和相应的解决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将会大大提高企业各项管理水平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仓库 账货不符 情况分析 对策
中山某五金公司仓库管理的现状
1.1 中山某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简介
该公司于1998年建成投产,投资总额达3000万元,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公司员工总数为450多人。是一家运用精密五金制造、磁电控制及电脑监控系统集成技术,致力于锁具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的现代化企业,目前年产球型门锁300万把、插芯门锁120万把、各类五金件120万件。产品销往欧洲、美洲和东南亚国家,国内销量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1.2 中山某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存在的问题
2012年3月,中山市某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到我院约见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物流专业老师,该公司的主要负责人阐述公司仓库中存在这样一种不良现象:(1)公司的锁具配件种类多,数量大,经常出现领料员到仓库领物资,仓管员找半天找不到零件而延误生产的进度(2)某些配料去仓库领料时发现电脑系统里显示存货数量多,但实际所剩数量不多(3)仓库中某些配料数量在电脑系统里显示所剩不多,于是采购,但到实物盘点时,发现仓库中该零件的数量远远多于电脑里显示的数量。
情况分析
2.1 寻找问题
针对该公司的负责人反映的问题,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以便找出问题的根源:
(1)到企业的仓库进行实地考察,发现仓库中的零件多、乱、杂、没标签。(2)与仓库管理员进行交谈。(3)根据我们实地考察及与仓管员的交谈中得到信息制定一份问卷调查。(4)返回该公司召集与仓管、生产线、采购部门有关的一线的员工进行问卷调查。(5)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并再次召座谈会验证我们的调查数据。
2.2 发现问题
经过以上调查,我们发现该公司账货不符引起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仓管人员普遍是初中、中专学历,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2)仓库内零件乱放情况严重,标识不明确。(3)没有合理的仓库管理制度,主管到仓库领料时没有领料单但仗着自己是领导的身份就直接领料不给单,或口头上答应说下次补单,但事后忘记的机率较大;采购物资到货入库碰到仓管员下班时间时,仓管员会草草入库,不认真对待以免耽误下班时间,责任意识不强,出现问题互相推卸责任。(4)各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部门间信息传递脱节,仓管部门通常在生产车间来领料时才发现存货不足,这时才报告给采购部门去加急采购,采购时也没有与仓管部进行充分的沟通。(5)存货管理不规范,采购部门采购时,没有与仓管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制度详细的采购计划,采购随意性较大。
解决账货不符问题的对策
3.1 提高该公司的仓管人员素质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员工的素质高低是决定企业命运成败的关键。不但要重视高管人员的素质,一线员工的素质也要重视,在员工素质提升的时间和费用上要尽可能地支持,告知员工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应付式地去接受培训,也可以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迫使现有岗位的员工不断上进。
3.2 对仓库进行6s管理
6s:指的是由6s的日文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素养)和英文safety(安全)这六个单词,由于这六个单词前面的发音都是“s”,所以简称为“6s”。整理:将办公场所和工作现场中的物品、设备清楚的区分为需要品和不需要品,对需要品进行妥善保管,对不需要品则进行处理或报废;整顿:将需要品依据所规定的定位、定量等方式进行摆放整齐,并明确地对其予以标识,使寻找需要品的时间减少为零; 清扫:将办公场所和现场的工作环境打扫干净,使其保持在无垃圾、无灰尘、无脏污、干净整洁的状态,并防止其污染的发生;清洁:将整理、整顿、清扫的实施做法进行到底,且维持其成果,并对其实施做法予以标准化、制度化;素养:以“人性”为出发点,透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合理化的改善活动,培养上下一体的共同管理语言,使全体人员养成守标准、守规定的良好习惯,进而促进全面管理水平的提升;安全:指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能够在工作状态、行为、设备及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给员工带来即安全又舒适的工作环境。
对仓库进行6s管理,并在仓库中贴上6s的标语,把零件进行分类存放并贴上标签,这种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领料员到仓库领物资,仓管员找半天找不到零件而延误生产进度的这种情况频繁出现,提高仓库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3.3 建立合理的仓库管理制度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制定合理的仓库管理制度,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让管理人员有章可依,提高责任意识。仓库管理制度是指对仓库各方面的流程操作、作业要求、注意细节、奖惩规定、其他管理要求等进行明确的规定,给出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工作的方法和措施;且在广的范畴内是由一系列其他流程文件和管理规定形成的,例如“仓库安全作业指导书”“仓库日常作业管理流程”等等。仓库管理制度的制定,让仓管人员有有法可依,避免再次经常出现主管到仓库领料时没有领料单但仗着自己是领导的身份就直接领料不给单,或口头上答应说下次补单但事后忘记的事情再次频繁发生;仓库管理制度的制定,明确了各岗位的分工及责任,避免出现采购物资到货入库碰到仓管员下班时间时,仓管员会草草入库,不认真对待,出现问题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出现,提高了仓管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仓库工作效率。3.4 加强各部门的沟通
部门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故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可定时召开各部门的沟通会议,找出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实现信息及时更新和共享;同时也可以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从而加强各部门间沟通。
3.5 规范存货管理
存货是指公司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备的物资,包括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及商品等存货管理的方法有:
(1)abc分类管理法:abc分类管理法(abc classification)是“将库存物品按设定的分类标准和要求分为特别重要的库存(a类)、一般重要的库存(b类)和不重要的库存(c类)三个等级,然后针对不同等级分别进行控制的管理方法”(见gb/t18354-2006中6.2条)。
通过在abc分析的基础上实施重点管理,可以决定各种物资的合理库存储备数量及经济地保有合理储备的办法,乃至实施零库存。abc分析图1所示。
(2)定期订货法。定期订货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一、概念:定期订货法是按预先确定的订货时间间隔进行订货补充的库存管理方法。
二、原理:预先确定一个订货周期t和最高库存量qmax,周期性的检查库存,根据最高库存量、实际库存、在途订货量和待出库商品数量,计算出每次订货批量,发出订货指令,组织订货。
(3)定量订货法。定量订货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一、概念:定量订货法是指当库存量下降到预定的最低库存量(订货点)时,按规定数量(一般以经济批量eoq为标准)进行订货补充的一种库存控制方法。
二、基本原理:预先确定一个订货点qk 和订货批量q*,在销售过程中,随时检查库存,当库存下降到qk 时,就发出一个订货批量q*,一般取经济批量eoq(economic order quantity)。
通过以上三种方法,规范存货管理,避免采购的随意性,让采购变得有计划,让仓库中存放的货物数量比例合例,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结语
该公司仓库中账货不符,将会影响公司的整体运营,公司根据发现的问题可以采用提高该公司的仓管人员素质;对仓库进行6s管理;建立合理的仓库管理制度;规范存货管理;加强各部门的沟通等方法解决公司中存在账货不符的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第二篇: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原因及对策
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原因及对策
固定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物质基础和保障。随着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各项财政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与日俱增,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防止贪污腐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6年5月30日,财政部36号令公布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事业资产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该办法颁布一年多来,各部门、单位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实施细则,对许多理论问题和工作实务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但问题依然很多。
一、表现形式
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账、卡、物三者相符是最基本的原则。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实物与账目不相符的情况,这是很多事业单位经常碰到的很棘手的问题。账实不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有实无账
如:一些单位建造的办公楼、教学楼,已使用多年,但该项工程支出仍挂在“在建工程”、“待摊投资”和往来账户中,会计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导致账物脱节、资产存量不清;又如:部分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主动或被动地与被征收对象达成默契,以对方提供的实物(如基建工程材料、摄像器材、小汽车、空调、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抵顶行政事业性收入,这些资产未进行资产登记和财务处理,长期滞留账外或被借用,逃避了正常的监督检查;再如:上级部门匹配、无偿调入、接受捐赠、单位合并划入的固定资产不入账等等,导致有固定资产实物,但没有账目的现象发生。
(二)有账无物
有账无物主要表现在对拆迁、报废、调出的资产未核销;人员调走或离退休不清退、不交接;单位分离划出资产不调账;有的单位房屋已出售给职工多年,但不去完善相关处置程序,不进行财务账核销,导致长期挂账。
(三)账实不对应
一些单位的账面只反映固定资产总值,没有记载实物资产数量及其价值明细,特别是利用国有非经营性资产搞经营的单位,没有按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规定对使用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进行评估,也不办理任何手续,使国有资产的保值乃至增值指标难以落实。由于财务会计资料无法真实地反映和有效控制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久而久之,单位会计无法确认盘存资产数量的多与少、价值的增与减,从而失去了对实物的控制。
二、原因分析
引起固定资产管理账实不相符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意识淡薄,机构不明确,内控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清
长期以来,一些部门、单位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观念滞后,“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单位资产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配备不完整、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低下、资产管理混乱。出现了人人都在管理使用、人人都没有负责的局面。对固定资产从购置、领用、调剂、调拨到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出售和报废各环节,处理非常随意,也不履行任何手续,很多事业单位连最起码的物品领取和归还制度都没有,缺乏对固定资产实物形态的有效管理和监督。一些贵重财产被私人长期无偿占用,国有财产成了一些人的福利家产。
(二)固定资产账目不健全,人员业务素质不够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台账和卡片不健全,甚至没有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和固定资产卡片;资产管理从购建后的验收、登记到交付使用及资产处置各环节工作如何做不清楚,人员业务素质不能满足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固定资产管理手段落后
固定资产管理纷繁复杂。长期以来,很多单位的固定资产台账还停留在手工记录阶段,管理手段十分落后,与会计账簿的核对困难,对实物资产的盘点非常繁琐,工作中难免出错,势必前清后乱,家底不清。
三、对策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一项包括计划(预算)、购建、使用、处置等多个环节的管理工作,更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做好工作:
(一)把国有资产管理列入单位工作目标任务,引入奖惩机制,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1.拟定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奖惩办法,量化国有资产管理目标,并组织业务人员定期跟踪检查,严格考评。对达到规定标准的,确认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规范化单位”,颁发证书;对违反规定,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浪费的直接责任人,视情节轻重,分别予以经济或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以增强国有资产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签订国有资产管理责任书,将资产管理的各项指标逐一分解到科室,量化到人。对因非自然因素,造成财产提前报废损坏或丢失者,视情节轻重,分别对有关人员给予批评教育、限期修复或负责赔偿,逐步形成由资产管理机构统一管,各部门具体管,基层科室人人管的管理网络。
(二)建立管理机构,健全内控制度
一方面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财会部门和使用部门的职责权限,制定固定资产业务流程,确保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各环节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另一方面,明确固定资产的取得与验收、日常保管、处置与转移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在制度上做好协调。
1.健全购置制度,实行源头控制。充分发挥预算、采购中心的职能作用。对单位需要购置的资产,纳入预算、编制购置计划,并抄送资产管理部门,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采购。预算、采购中心与资产管理机构要加强协作,形成一套规范运作的程序,以加强源头管理。
2.建立固定资产验收制度。由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财会部门等参与固定资产验收,属于技术设备的还应当聘请有关业务单位技术人员验收。购置的固定资产在报销前,无论是何种经费开支和通过何种渠道进货,都必须办理验收、登记手续。验收合格、登记后,才能办理有关账务处理和领用手续。
3.制定日常管理细则,分清责任。固定资产领用、借用、使用、保管、交接等日常管理各环节,要做到手续完整、责任明确、奖罚分明。对非因公损坏或丢失的,由责任人负责修理或赔偿;非因公使用或外单位借用的,一律收取租金。
4.建立固定资产处置环节控制制度。明确固定资产处置范围、标准、程序、审批权限和责任,对重大固定资产的处置,实行集体审议联签。固定资产需要报损、报废时,由使用单位负责填制资产报损、报废报告单,并提供所需证明资料,经审批部门同意并签署意见后,申报单位凭批准的数量和金额调整或冲销有关科目。固定资产的转让,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评估,以评估价格作为资产出售的底价,向社会公开拍卖。
(三)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
1.通过资产清查,摸清家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平台,详细准确地记录每个固定资产从购入、使用到处置的卡片信息,赋予其唯一的识别条形码,对实物资产使用进行全程的跟踪管理,实现对资产从入口、使用到出口各个环节的动态管理,随时为资产的购建、调剂和处置决策提供信息服务,并在此平台上建立评价和监督体系。
2.进一步研究开发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多种数据接口,达到灵活地与财务核算软件进行链接,使财务账、固定资产台账与采集的实物信息能进行电算化比对,减少错误率,避免因两种账簿登记时间不同而引起存量不实,从真正意义上做到账、卡、物相符。
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员业务素质。对管理层和资产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适应性的短期培训。对事业单位着重讲解国有资产的购置、领用、交还、报废审批等管理与核算;对单位经济实体及“事改企”单位着重讲解使用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评估后的账务处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指标的计算以及创收收益分配的管理与核算等内容。
第三篇:现金管理账实不符六大现象
现金管理账实不符六大现象
在企业现金管理中,对于出纳员所经营的现金,要求其实际结余额与账面余额相符。否则,就是库存现金现金盈余或亏损。但在实际工作中,现金收付后,并不是马上就登记现金账(尤其是“现金”总账,很多情况下是几天登记一次。)所以,在资金运动的某一时点上,现金实存数与现金账面结余额往往不一致,而这样并不一定就表示为库存现金盈余或亏损。
真正的现金盈亏是对现金账面进行调整后,现金账实仍然不符所表现的差额。现金盈余一般属于会计错误,而现金亏损可能是会计错误,也可能是会计舞弊。属于会计错误的现金盈余和亏损,一般是由于出纳员或有关人员在收付现金时,由于工作疏忽多收少付或少收多付造成的,特别是在大额收付现金时,比如每月发放工资、奖金以及扣款时,发生这种错误的可能性更大。当然,有时也有可能是由于登错现金日记账或总账造成的。
对于会计舞弊,一般而言,贪污分子或舞弊人员都采用隐蔽性高,欺诈性强的手段达到贪污现金或挪用公款的目的,而且作案手段各异,奥妙无穷。对于由于会计舞弊而出现的现金短款,一般仅通过常规的会计检查,如账账,账实核对等方式很难发现问题。这时,应采用其他方法。如明查暗访,检查可疑人员的收支状况,并对有关情况予以查证等。
挪用公款是现金舞弊的常见形态,如果舞弊人员直接挪用现金,即直接从金库或保险箱中拿走现金并且不作其他会计处理,那么在采用突击检查时,就可直接发现账存额大于实存额,即为库存现金亏损,这时就可以定性为挪用现金。但如果舞弊分子采用“账外账”的方式,即另设一本现金日记账和总账,现金收支采用两套账的方式进行,而明处的账金额很少,暗处的账金额很大。这样采用常规的会计检查很难发现问题,特别是在领导授权下集体舞弊时,问题就更难查清。而这种情况在当前的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乡镇企业、承包租赁企业等时有发生,且尤以私营企业为甚。面对这种会计舞弊,审查人员应充分发动群众,相信“没有不透风的墙”的古训,在运用查证程序的基础上,发现可疑线索,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推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顺藤摸瓜、最终搞个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使造假舞弊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
在查现金账时,对于现金盈亏错弊的线索发现及进一步查证,一般是通过盘存现金,进行账实核对,调查分析有关可疑情况来实现的。对于有关部门或人员所经营的备用现金,可以根据会计部门“备用金”或“其他应收款——备用金“账所记录的结余额与有关部门或人员(一般是零星采购部门或收购农副产品的部门或人员)所实际经营的现金余额及尚未报账的发票、收据,在调整后通过核对,便可查证有无盈亏现象及具体金额,然后再调整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在实际检查中,现金盈亏主要出在出纳员所经营的库存现金这一环节。
下面着重叙述现金账实不符的一般查证程序和方法: 1.确定盘点工作人员
在对库存现金盘点以前,首先应确定参加盘点工作的人员,即要有完善的组织措施。这是现金盘点真实可靠的有力保障。同时,要有严格的纪律和健全的控制手续。一般应组成包括查证人员、出纳员、被查单位的会计主管人员或单位负责人及其他有关人员在内的检查小组。在检查工作中,尤其是盘存现金时,检查小组的所有人员都必须在场,不得由他人随意代替,尤其是出纳不得由他人代替。如果出纳人员因公、因事、因病不能参加盘点,应由企业主管部门指定专人参加。凡涉及到刑事案件时,还应有公安部门及2.3.4.5.有关单位派人参加。
选择盘存方式和盘存时间
突击性盘点是盘存现金的一个显著特点。要盘存现金就不应该事前与被查企业约定时间,也不应该使出纳人员事先知悉,以防制造假象,弥补漏洞,销证灭迹。选择盘点时间时,除已揭发出来的会计舞弊或发生其他刑事案件需及时清点现金外,常规性的检查可以选择在对企业和检查人员都比较方便的时间。例如,选择在现金收付业务比较正常的时间内。盘点现金的日期最好不要与发放工资的日期相重,以免盘点金额过大。一般盘点时间宜选择在某一天的营业开始或结束的时间,即上下班的时间。这样,既易于盘点,又不影响被查单位的正常业务活动。出纳员应做的工作
当检查人员到达出纳室并宣布对现金库存数进行盘点时,为了能够准确地确定库存现金的实有数额和应有数额,一切出纳业务活动应立即停止。出纳员首先应将现金全部放入保险柜,上锁,由检查人员盖印章,贴上封条,保险柜的钥匙仍可由出纳员保管。然后,要求出纳员结出当日或当时的现金日记账的应存余额。即要求其将有关应入账而尚未入账的现金收付款凭证登记入账(白条不能入账),然后结出余额。由于日记账要求当日的业务当日记,日清月结,因此,根据应入账而尚未入账的现金收款凭证(尤其是原始凭证)上的制证日期,检查其是否与查证工作的当日相隔一日或数日,以便查证出纳员有无记账不及时以及由此所发生的挪用公款的问题。确定库存现金的实存数额
为了查核库存现金的结存数额是否真实、正确,应对出纳员经营的现金作真实性的检查。在检查时,应同时对企业所有经管现金的人员进行全面检查,以防“拆东墙,补西墙”。为了明确责任,盘点工作应由出纳人员自己进行,检查人员、财务主管和其他有关人员在旁监督清点。在具体清点现金时,应视结余额的多少,采取不同措施进行处理。如果现金结存数额较少,盘点就比较容易。如果现金结存余额较多,为了便于清点,出纳人员应将现金按照票面金额进行分类,并在检查人员,财务主管和其他有关人员共同监督下进行清点。出纳人员初点后,再由检查人员当面复核。如果双方清点相同,则把现金退还出纳人员保管;如果结果不符,再由财务主管进行清点;再不相符,就应将现金退还出纳人员清点,直到双方清点的数额一致时,才能以此数额作为现金的实存数额。填表编制《库存现金清点表》和《现金出纳报告书》
根据清点结果,将库存现金的账面应存数、清点实存数以及二者核对后的结果填入《库存现金清点表》和《现金出纳报告书》。实际工作中,由于未按规定进行“日清月结”和其他原因造成盘点日期与结账日期不一致,而要根据盘点日与结账日之间的账面收付金额,对盘存日账面应存额加以调整,使之成为结账日账面应存额,以验证结账日账面实存额与应存额是否相符。
当结账日期早于盘存日期时,调整公式为: 结账日账面应存额= 盘点日账面应存额+ 盘点日至结账日账面付款额-盘点日至结账日账面收款额
账面应存额与清点实存数相互核对的结果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二者相符,表明无现金盈亏问题;二是账面应存额大于清点实存数,表现为现金盘亏;三是账面应存额小于清点实存数,表现为现金盘盈。填表时,应将清点结果,即现金的实存数、账存数、账实差异、未入账的账单、借条、汇票、国库券和其他有价证券,如实填入表中。
6.确定盘盈或盘亏的原因
无论是发生了盘亏还是盘盈,都应通过调查分析确定其原因。对于盘亏,尤其应提高警惕,应进一步检查收款凭证与付款凭证以及总账,以确定现金盘亏是出纳员挪用公款或贪污公款所致,还是工作差错所致。一般而言,如果是大额盘亏,则可定性为挪用或贪污。此时,应对出纳员进行检查,促使其进一步交待问题,最终确定盘亏的原因;如果是小额盘亏在款发现其他可疑线索的情况下,由出纳员说明情况,并责令其即刻补交盘亏款项。同时,应对其工作作出相应的行政处分,这就是对工作差错所致进行的处理。对于盘盈,首先就应通过调查分析出纳员有无替他人代管现金的情况(事实上,在盘点前,都应要求出纳员事先声明)。如果盘盈的金额较小,一般可确定为出纳员在收付款时由于多收或少付造成的;如果金额较大,应考虑其是否为被查单位的“小金库”或其他舞弊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综合调查分析来确定。总之,特别是要责令出纳员交待问题,以便查清问题的真相。
第四篇:仓库防止发错货措施
发错货,短溢货措施
一、为了防止仓库发生类似的发错货、短溢货等问题,首先要让每位仓库员工明白仓库的主要工作职责、日常工作内容,建立合作分工、充分沟通的团队,杜绝不知每天该做些什么事情、不愿做某些事、过于清闲,或者一个人因过于忙碌而失去对整个仓库运作的监管和控制。
目前仓库主要工作内容有:
提货和发货,公司传真订单对单,开单据和入账账务,灯具的质量检查,回执单的追踪,开运输发票,退修货物的跟踪,贴灯具的SEELONG铝牌3C规格型跟踪,拣货集货分货包装工作,仓库备用金使用情况,光源的日期打印,查库存数量,库内管理,盘点管理,异常问题处理,送货单的打印,发货最后确认阶段,装灯,等等。
A类内容:提货和发货,灯具的质量检查,回执单的追踪,仓库备用金使用情况,发货最后确认阶段,拣货集货分货包装工作,装灯。
B类内容:开单入账账务,开运输发票,送货单的打印,退修货物的跟踪,拣货集货分货包装工作,查库存数量,装灯。
C类内容:公司传真订单对单,组织和跟踪贴灯具SEELONG铝牌3C规格型号,组织光源的日期打印,拣货集货分货包装工作,装灯。
仓库目前分工情况:李大德负责A类内容,纪永胜负责B类内容,尹栋负责C类内容。仓库需要是团队合作精神,不管A类工作,还是B类工作,还是C类工作,需要仓库成员都熟悉每个工作环节和流程,可以在仓库里面进行岗位内容转换。
二、为了防止仓库发生类似的发错货、短溢货等问题,仓库从发货前计划备货准备阶段、发货阶段、发货后续处理阶段上严格按照公司出货程序进行质量控制,保证公司的后勤工作更地为顾客服务,维护公司形象。
(一)首先,发货前计划备货准备阶段:
当公司跟单员传灯具订单给仓库后,仓库负责C类工作的仓管员先跟公司文员核对订单明细,后交给负责B类工作的仓管把该订单的灯具配货情况汇总在一张纸上形成 《出货明细》,并在此张《出货明细》上列名缺货品名规格数量及仓库存货情况,最后把此张《出货明细》传真到公司交给跟单员,由跟单员核对后交公司采购处计划和组织采购,进行灯具的生产补货,进行发货前备货的计划准备。
(二)其次,发货阶段:
为了重点地控制好发货阶段,保证订单与实货、包装清单与实货、订单与包装清单的品种和数量一致,发货阶段实行如下三个作业质量控制程序:
1、在拣货时,A仓管先负责盘点核对货卡上品名数量与实物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尽快查找原因排除异常;如一致,A仓管按照订单汇总出来的《出货明细》负责拣出相对应货的品种和数量。B仓管负责分工协助A仓管搬移货物到集货处进行集货。
2、在集货处,如客户订单不多时由B仓管按照订单上客户分类按照店铺性质负责进行分货和在包装面上写上此箱明细,A仓管不得担任分货作业任务只可以进行封箱包装、打包装带等分工协作;如客户订单多时则可以由B仓管和C仓管进行分货,并在包装面上写上此箱明细,A仓管进行封箱包装、打包装带等分工合作,当A仓管的包装任务重时可以等B仓管和C仓管分完货后再一起合作包装和打包装带,但打印光源日期一定要同步进行,以保证工作进度一致性。
3、当包装工作任务完成后,由A仓管记录下每箱面上的品名数量明细后形成《包装清单》,再核对《出货明细》与《包装清单》是否一致,如一致把《包装清单》传真到公司等待公司指令并计划租车进行发货最后确认阶段,如不一致查明原因及时排除,保证发货质量。
仓库严格按照出货作业程序进行分工合作,如有人想做个人主义、英雄作风,不配合合作,无团队分工合作精神,所造成的发错货、短溢货等问题,由公司直接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及连带的经济处罚。
(三)再次,发货后续处理阶段:
当发再货后,由负责B类工作任务的仓管员开单,核对完订单后再入帐。确保实物与账本一致、实物与订单一致、订单与账本一致“三个一致性”。
第五篇:仓库盘点后实物与物质不符的报告怎么写
例:仓库盘点后实物与物质不符的报告怎么写
请教下各位,我是刚刚到一个新公司仓管,这个月初刚刚盘存了,有些东西数量相差很多,领导叫我写份关于为什么实物与物质不符的报告?我该怎么写啊
应该将盘点的结果公布一下,加上对盘亏做个检讨,给出后续预防措施,对盘盈对分析,怎么保持和改进,下面给你一个例子:
关于对仓库物资盘点表的稽核报告(实物与物质不符)
一、盘点稽核背景
2010年5月28日,公司财务部组织对生产系统及车间物资进行盘点,公司相关领导指示2010年6月1日生产审计部与财务部联合对这次盘点进行稽核。
二、盘点稽核结果
见《生产审计实物核查记录》
三、盘点问题分析
1、对三楼仓库(原郭勇军管理)盘点表共核查43项,其中27项物料(除铜材外)中有1项盘盈,2项盘亏,有16项为铜材,其中有1项重量相符,其他15项重量其本不符,账物差错率为41.86%。主要原因有:
1-1出库时仓库按理论重量出库,盘点按理论重量核实,将会造成理论与实际不符。
1-2记账错误:三楼仓库中R10*30*2400 铜排,在记账中误将243根为1458Kg记账为4026Kg,账上比实际多出约420根。
2、对二楼仓库(李井军管理)盘点表共核查18项,有2项符合、11项盘盈、5项盘亏。账物差错率为88.89%
3、对二楼仓库(张清梅管理)盘点表共核查24项,其中3项盘盈。账物差错率为12.5%
4、本次合计对仓库物资进行了85项次账物核查,结果有37项次账物不符,共计差错率为43.53%
四、建议
仓库作为生产物流系统的心脏,仓库物资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生产计划的实施和生产进度的控制,对此次仓库盘点表稽核的结果很不理想,造成此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人员频繁的更换、物资摆放、出入库的管理流程等对库存的准确性都有影响。相关的管理问题在这里也就不用多说,说多了也不起任何作用,目前仓库管理已经到了紧急整治的地步,请相关部门尽快完善仓库管理的最基本的文件制度:《仓库平面示意图》、《进料作业流程》、《物料储存、保管、搬运管理办法》、《领(发)料作业流程》、《退料作业流程》、《补料作业流程》、《成品进仓作业流程》、《成品出仓作业流程》、《账务处理规定》。加快仓库人员的培训和人员配置,建立岗位绩效考核和上下工序问责制。请相关部门和领导加快生产系统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心和进程。有针对性的加快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请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予以高度重视。
补充附录: 首先对整个盘点后实物数量与账面数有很大的差别进行全面分析,看是在否账务处理登账有差错,如串户情况登账差错等,如有则必须进行账务调整,但对已入库未支付货款且未拿到发票,或已账务处理对方未提货必须等情形进行相应的调整分析.通过分析后再确定实际盘盈盘亏数,再编制盘盈盘亏明细表及说明交由仓储部门查明短缺原因,根据仓储部门查明原因财力人员编制<盘盈盘亏请示处理报告>交由管理层批示,财务人员根据管理层批示进行的账务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_存货>共二十二条描述,存货不可能存在盘盈情况,但实际工作中确实有盘盈情况
一般对材料盘盈盘亏后都应转入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 如盘盈按原材料近期进价估价:借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_待转流动资产损溢 如盘亏按账面价值并结转应交增值税(进项)借:待处理财产损益_待转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
贷;应交税金_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再根据管理层批示作相应的账务处理: 盘盈:借:待处理财产损益_待转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盘亏:定额内消耗盘亏借:管理费用 他人责任:借其他应收款 非正常损失: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_待转流动资产损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