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浮市经济发展分析与对策
云浮市经济发展分析与对策
(惠州学院旅游系地理科学)
摘 要:
云浮,又被称为石城,位于珠三角地区向外辐射第二圈层——环珠三角地区,具
有直接承担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区位条件。本文立足于云浮市实际情况,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有效地利用云浮市各类资源,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取得经济的有效增长,对云浮市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其产业结构、港口资源、石材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等的分析,剖析影响云浮市经济发展的因素,重新定位,探讨其经济发展的方向及对策。
关键字: 产业结构产业转移港口石材旅游对策
1.导言
1.1研究的背景
【】笔者通过对云浮市的了解(亲身感受建市十几年来的变化、调查、采访)1,及时了解
云浮市的发展动态,加上阅读大量的有关文献,利用网上资源,对云浮市经济发展做了一个大概的分析,以及对云浮市将来的经济发展提出见解。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从广东全省发展来看,云浮仍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珠三角存在较大的差距,故对云浮市经济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立足山区实际,不断开拓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本地优势,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尽快减少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1.3研究的主要内容
分析云浮市经济发展现状,剖析其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对资源的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取得经济的有效增长以及与之对应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
2.云浮市经济发展概况
2.1地理位置2
云浮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中游以南。东与肇庆市、江门市交界,南与阳江市、茂名市相邻,西与广西省梧州市接壤,北临西江,与肇庆市的封开县、德庆县隔江相望。市区距肇庆60公里,距广州160公里,水路距香港177海里,上溯广西梧州60海里。
2.2经济产业发展现况
第一产业(农林业),主要是发挥山区经济的优势,农林业相结合,分为丘陵果林区、山地林区、盆地粮食生产区等,素有中国果品加工之乡、中国无核黄皮之乡、中国砂糖橘之乡等。但产业存在数量多、规模不大、四处分散的局面,管理有待提高。
第二产业,正努力创建中国最大的石料建材生产基地、广东省水泥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不锈钢制品生产基地、广东重要的电子信息和机电产品生产基地、广东重要的食品加工生产基地,以便更好地与珠三角地区发生经济的链接,实行产业转移。其中,因地制宜,重点发展石材、水泥、不锈钢制品、硫化工、电力等五个特色产业。
第三产业,包括有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物流产业、商贸展览产业等。其中,云城国际石材展贸中心为全亚洲第一,规模之大、石材丰富、特色明显。【】
2.3资源概况
2.3.1矿产资源
云浮市地域在地质上处于云开隆起带的中部,构造复杂,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好,是全国重要的多金属矿化集中区之一,有全国第一、亚洲第二的硫铁矿,且享有“硫都”的美誉。石材更是远近驰名,具有“石材王国”之称。
【】2.3.2港口资源3
云浮新港——西江黄金水道贯穿全境,位于珠江水系“黄金水道”的西江中游南岸云安县六都镇河段,上距广西梧州108公里,下距肇庆65公里,距广州210公里,距香港177海里。云浮新港是珠江水系规划中的地区重要港口,是珠江水系最具发展潜力和竞争能力的口岸,同时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龙头项目,是广东内河第一大港。
2.3.3旅游资源
云浮市地域旅游资源丰富,蕴涵的山水景观和人文景观颇具特色, 既有国家级森林公园, 又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既有闻名海内外的六祖禅宗文化,又有充分展示地方特色的南江文化。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缺乏有规模和影响力的旅游景点,旅游资源分散,竞争力不足,故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3.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
3.1地理位置偏僻,难以大规模的发展经济
由于云浮市的地理位置的影响,四周围都是石山,开发难道大、投资高,加上云浮市作为广东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发展历程相对较短,各方面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导致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
3.1.1经济规模小,基础产业不鲜明、支柱产业发展较弱,先导产业竞争力弱。
首先,经济总量小。2007年云浮的国民生产总值、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在全省靠后,与珠三角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其次基础、支柱产业发展较落后。现有的产业以资源型、传统型工业为主,普遍存在规模小、技术人才缺乏、创新能力弱等问题。除资源型的特色工业外,云浮市其它工业发展较落后,尤其是外向型工业发展滞后,工业企业数量不多,工业生产规模较小,工业化水平低。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滞后,财政实力弱,导致各种建设负债投入,【】历史形成的债务较重4。
3.1.2缺乏辐射带动力较强的中心城区,起不了一个很好的带动经济增长的效果。
首先,中心城区规模小。作为云浮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中心城区,2007年常住人口不足15万人,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仅相当于一个县城区或镇区的规模,很难带动全市4个县(市)及7779.1平方公里区域的发展。其次中心城区经济实力弱。2007年云城区的GDP为35.4亿元,仅占云浮全市的13.1%,位于云浮5县市的第4位,很难对
【】全市经济及产业发展5。
3.1.3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首先是云浮市高等级公路数量少,公路等级低、档次低,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仅为18.5公里,4个县(市)未通高速公路(共5个县市区),而且也未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高速公路实行对接。其次是现有公路急需维修。尤其是国道324线罗定段长67.41公里,是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双向四车道水泥混凝土路面,但是经过十多年的运营,现路面整体路况较差,需要进行大修。第三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云浮市与外界的联系,信息、物流等产业难
【】以发展,已成为云浮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开放的重要“瓶颈”6。
3.1.4 教育事业发展较慢,难以提供高技术专业人才,从而制约高新产业的发展。
作为经济大省广东的一个地级市,云浮市到现在为止却没有一个专属自己的地方高校(综合性本科院校)。地方教育事业不发达,导致技术人才缺乏,技术产业落后,不能提供一个
很好的就业机会,每年大批的知识人才流到别的省市,对高新产业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
3.2石材、水泥、硫化产业耗能大,环境污染严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云浮市属于资源型城市,石材、水泥、硫化产业三大产业是全市工业的重要支柱,然而这三大产业的生产和加工也给周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废气、污水等乱排乱放,以至于影响到云浮市经济的持续发展。
3.3西江“黄金水道”——云浮港开发相对滞后
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所限,云浮港口码头建设滞后,使西江的“黄金水道”(货运量位于全国内河第二)优势尚未有效发挥,没有很好地带动经济增长。主要原因是码头泊位等级整体偏低、专业化程度不足,多为通用泊位、可利用的岸线资源有限,且陆域空间不足,从而导致云浮港开发和发展产生滞后。
3.4生态旅游个性鲜明,但景点少、开发规模小,缺乏竞争力
云浮市面积达7779.1平方公里, 但由于地处山区,地域封闭, 交通受地形影响,难以成网;而可开发的旅游资源分散于各县(市、区),地处偏僻(特别是名胜),地域狭窄,景点间相距一般在几十公里以上,难以聚合开发。云浮市旅游景点多达50多处,但规模小,知名度不高。旅游资源开发档次低,热点少,景区建设和宣传力度均远未到位,很难吸引大量游客。目前云浮市已开发的各旅游景区日均游客不足千人,有的景区非节日期间日游客仅几十人,处于亏本状态,严重制约了景区的发展。开发乏力,基础设施不足,社会化程度低云浮市的旅游业发展时间短,历史基础欠缺。目前景点多由个体开发或承包经营,缺乏开发实力;交通不便,接待条件不足,景点档次低,配套设施少。
4.加快云浮市经济发展的战略及对策
城市的经济发展遵循的是由中心向四周扩散,职能逐步减弱,但可以有多个同等级的中心区域。立足于云浮市的实际情况,应对资源进行有机调整、整合,发挥特色;其次是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中心城市的建设,能更好地发展经济;第三分析云浮市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港口、旅游、石材、硫化、水泥等产业),在此基础上,得出以下对云浮市经济发展的战略及对策。
4.1集聚优势战略,产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达到经济的有效增长。
引导资源和相关企业向优势地域集中,使同一行业的产业链相对密集与完整,多企业、多环节紧密联系,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促进市域产业的整体升级,发挥规模效应,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造五个百亿产业集群,包括石材产业集群、水泥产业集群、硫化工产业集群、不锈钢制品产业集群、电力产业集群。培育五个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集群,包括电子信息与机械产业集群、生物制药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电池新材料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从而产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
4.2特色工业园主导战略,发挥山区特色,吸引外地投资。
选择在全国全省具有影响力、产业关联度高、市场潜力大、技术进步快的产业作为区域主导产业培植,集中资源投入,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重点建设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佛山顺德(云浮新兴新成)产业转移工业园、云浮市循环经济工业园、罗定双东环保工业园四个市级工业园区,以及石材工业园、新兴不锈钢制品产业创业园、新兴生物科技园、罗定附城电子高新科技工业园、郁南都城电池机械工业园、食品工业园、物流产业园等七个特色工业园,作为云浮承接珠三角及国内外产业转移、发展特色工业和配套产业的主要平台,成为特色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主要载体,【】融入珠三角地区发展的范畴7。
4.3“强化中心、同城发展,滨江延伸、建设新城”的空间发展策略
壮大中心城区规模,推进云城、云安同城化发展;推动中心城区滨江延伸,构筑现代化
功能型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增强中心城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辐射力。
云浮港位于西江黄金水道,依托优越的航运条件,整合提升港口运输能力,为城市发展提供交通支撑。随着水泥、石材、硫化物等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需要运输的原材料及制成品越来越多,对水路运输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同时,随着云浮对西江航道和港口投资力度的明显增大,作为云浮循环工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云浮新港不仅可以为云浮市发展“临港型”工业提供强有力的运输载体,而且可以缓解周边地区的运输压力,大大降低珠三角企业向粤西山区梯度转移的运输成本,发挥产业集聚作用,推动临港工业园建设,发挥港口综合【】物流功能8。
4.4改善交通环境战略,连通区域,统筹与区域外部、区域内部发展,内畅外通。
作为沟通珠三角、辐射大西南的广东西北门户和重要交通纽带,加快高速公路的构建,包括广梧高速(已建成)、云岑高速、汕湛高速和江罗高速四条高速公路,助推融入2小时港澳经济圈。铁路和高铁启动区构建,使云浮全面融入珠三角一小时核心经济生活圈。国道、省道、城镇乡道路的构建、修建,形成网状快速路网,区域内打造半小时交通圈,交通舒畅,为经济发展打好基础。
4.5山区优质旅游战略,打造“青山环城、绿廊相楔、绿心点缀”旅游形象品牌。
建成广东省旅游名城、珠江三角洲后花园、休闲度假胜地。突出自然生态特色, 弘扬禅宗文化、温泉文化、民俗文化、石文化,重点整合旅游资源, 发展观光休闲度假和宗教文化旅游。突出特色,分区发展,集生态、历史文化、森林观光、综合旅游于一身的旅游战略。整合旅游资源,创建品牌,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等。
4.6绿色产业发展战略,水泥、石材、硫化等主导产业走上绿色环保发展之路。
三大主导产业走低碳环保之路,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低碳环保云浮,要总体规划、建立长期的有效机制;优化产业结构、强化节能减排、加强科学管理;鼓励科技创新、壮大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环保产业。
5.结 语
笔者本着云浮市经济发展的目的,对其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得出经济发展滞后的若干因素,并且分析产生该局面的原因,最后对云浮市经济发展的战略与对策给出个人的见解与建议。文章虽只简单地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云浮市的发展,但笔者认为是立足于本市实际情况,从大处着手,抓住其主要矛盾。最后,希望本文对云浮市的发展能够起作用,能更好地推动经济的发展。
6.参考文献
[1]笔者为云浮市云安县市民,曾在当地口访过当地市民关于云浮市的发展情况及战略。[2][3]百度百科——云浮市概况
[4][5][6]云浮市实施统筹发展战略的资源环境分析叶丹等人
[7]云浮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简本)
[8]云浮市港口发展定位及发展策略赵彬彬
第二篇:商丘市经济发展及对策分析
商丘经济发展及对策分析
单位: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地理科学类
摘要:商丘作为豫东地区经济中心,在中原崛起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商丘党和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使商丘经济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努力克服不足,探讨新的发展路子,将有利于商丘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关键字:商丘市;经济发展;对策
Shangqiu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Abstract: Eastern regional economic center shangqiu as in the rising of central China, has important strategic significance.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our party and government in shangqiu lead the baishan people unite and striv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and makes shangqiu economy well developed.But, in developing also some problems.Therefore, to overcome the shortage, inquires into the new development path, will benefit shangqiu economy sustained, rapi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Keywords:Shangqiu;economic 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
引言
商丘市位于河南省东部,是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地,素有“豫东门户”之称。下辖六县二区一市,人口约800万,面积约10704km2[1]。商丘历史悠久,名胜众多,资源丰富。陇海铁路与京九铁路、105国道与310国道均在市区交汇,形成了起东连西、起南贯北的黄金交通枢纽。华东第二通道商丘至杭州铁路的开通,连霍高速公路的开通使用,使商丘成为我国集铁路、公路为一体的重要交通枢纽,占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目前,商丘已初步形成了煤及煤化工、铝及铝深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农业大市商丘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市。1 商丘经济发展的成就
几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商丘市经济发展取得很好的成绩,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2009年,商丘市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26.2∶44.7∶29.1。即在第一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二三产业快步提升,经济结构逐步改善,工业经济对全市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拉动作用明显增强[6]。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以2009年为例):
1.1农业方面
2009年,尽管商丘的农业生产遭遇了两场严峻的考验,但全年粮食产量610万吨,比上年增长4.1%。全年肉类总产量50.9万吨,比上年增长5.6%;禽蛋产量26.7万吨,增长5.4%;水产品产量7.6万吨,增长7.0%。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93.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5%;农用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分别达到26.5万台、38万台;农村用电量16.4亿千瓦小时,增长11.6%。近年来,商丘在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了粮食核心示范区,提出商丘的粮食产量到2010年达到120亿斤,农业综合开发和生态建设都有新的发展[6]。
1.2工业方面
2009年,商丘市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461.7亿元,占全市GDP总量的44.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288亿元,较上年增长13%,实现利润80.4亿元,增长10%[6]。河南煤化集团和神火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中,分别占据第68位和335位,占河南上榜总数的1/8。据统计,2009年,商丘市围绕煤及煤化工、铝及铝深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四大支柱产业,引进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7个。商丘市还以11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为平台,积极推进关联企业、下游企业联合重组,培育行业龙头企业,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在规模上、结构上、质量上、效益上都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目前,产业集聚区内已建成投产企业449家,在建企业166家。
1.3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方面
2009年,王公庄绘画产业年收入达3200多万元,比上年增长28%,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夏邑县火店乡有19个行政村从事宫灯、中国结、刺绣等文化产品生产销售,产品畅销全国并打入东南亚市场,年销售额达2.5亿元。著名的“书法村”永城市茴村,全村1000多人从事书法产业,有6名中国书协会员、8名省书协会员,90次荣获国家书法大奖,12次走出国门入选国际书展并获奖。目
前,商丘市已建成15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9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781.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2%:旅游收入12.99亿元,增长14.6%。同时,商丘市把文化与旅游联姻,重点规划建设了商丘文化商业步行街、商丘古玩城、华商文化广场、民权县王公庄画虎专业村、商丘豫剧院等10个重点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同时向外推出了商丘古城文化旅游区、永城民俗文化大观园等40余项文化招商项目。目前,商丘古城南湖游乐场、商丘古玩城、古陶瓷博物馆、永城民俗大观园已得到投资者的青睐,正加紧兴建。文化与旅游联姻,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4]。
1.4交通与邮电业方面
2009年,全市交通系统积极推进交通改革,县乡公路建设突飞猛进,运输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公路通车总里程22264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06公里。全年公里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4796987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9.6%;游客周转量完成683710万人公里,增长18.5%;货运量13979万吨,增长19.4%;客运量10652万人次,增长20.1%。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82.14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04亿元,增长23.8%;电信业总量78.1亿元,增长16.9%。年末公用电话交换机总量121.89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21.87万户[6]。商丘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商丘市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无论是区域格局,还是发展质量,均不容过分乐观,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如下:
2.1工业化进程缓慢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从产业内部结构看,在第一产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仍然占据较大比重,而优质高效农业占据比重相对较小,给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造成极大影响。另外,工业化水平低。突出表现为信息化水平低,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设施严重落后,工业主体以县(区)属中小企业居多,传统工业比重大、发展后劲不足。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劳动技能较差,很难从农业劳动者转变为工业劳动者[5]。
2.2农民收入增长滞缓
近年来,由于商丘市农业经济发展基础薄弱,产品价格低迷,乡镇企业发展不平衡,农民致富信息不畅,导致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加之自然灾害影响,使得农民收入出现低速徘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拉大,农民收入增长呈现滞缓状
态。
2.3财政构成不合理
商丘的经济版图格局是,以居中的柘城为界,东南三县强,而西部三县弱。一个永城集中了商丘工业的精华,2009年占了整个商丘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七八十;同时,睢县、宁陵等四五个县年财政收入均不到1亿元,工业基础非常薄弱。长期依靠单一企业财政收入对可持续发展及产业化升级、城市品位、均衡发展不利[3]。
2.4招商引资吸纳能力弱
主要表现在招商引资数量少、规模小,先进技术和管理机制引进较少。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招商引资程度仍然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对外来资金、技术、人才等短缺资源的吸纳能力较差,资源配置效率低,企业经营机制不健全,较大限度地影响到商丘市的经济发展。
2.5外贸出口结构不合理
商丘市的对外贸易额近年来虽然有所上升,但总体来说,规模仍然较小。在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偏大,中低档次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商品居多,缺少品牌产品;另外商品出口方向也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比如,日本、贝宁、巴基斯坦、印度等。在贸易保护日益盛行的国际贸易市场上,这种相对集中的出口方式势必不利于风险的分散[2]。[3]商丘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加快工业化进程
进一步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加大工业项目的投资力度,推动企业战略重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根据商丘的资源优势和传统产业,推进煤电、煤层气开发和电源项目建设,打造商丘能源基地;加快电解铝、铝合金、铝型材、铝板带、铝箔坯料、轮毂等项目建设,打造商丘铝深加工基地;进一步拉长面及面制品加工、畜牧饲养及肉奶加工、食用菌、林果及加工、林板浆纸一体化、棉纺业产业链条,打造商丘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加快醋酸、乙二醇、醇醚、中石油商丘千万吨炼油厂等项目建设,打造商丘化工基地。加快专用汽车、特种汽车、摩托车、电动车、汽车零部件等项目建设,打造商丘机械制造业基地。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传统产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2实施“科教兴市”战略
以科技为导向,要大力引进先进的技术,特别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技术向生产力转换。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以提高城乡居民的素质为目标,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事业,提高劳动力素质,不断推进科技进步,最终提高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要改善人才环境,特别要抓好紧缺人才的培养。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立科学的人才机制,千方百计的吸引高素质人才,以科学的机制用好人才,走科技兴商、人才兴商之路[4]。
3.3制定正确的招商引资策略
首先,要加快商丘市城市品牌的塑造。其次,要按照长期的产业优势确定人才培养战略。投资商对于城市劳动力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商丘市政府不能只简单地根据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而选择企业,应该找准本地长期的优势产业并据此来进行人才培训,以满足未来投资企业所需,实现投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要把招商引资的范围扩大。根据商丘市的历史文化优势和经济特色,将招商引资的对象圈定几个层次,除了美日欧及我国的港澳台外,还有经济发展较快的东部沿海地区、国外的跨国集团、国内的500强企业等,都可以是招商引资的对象。同时要注意提高政府许诺优惠政策的诚信度,降低厂商投资的风险。但也要防止少数厂商利用优惠政策扰乱本地区市场或者进行欺诈活动[2]。
3.4定位好旅游城市的发展
商丘旅游业起步较晚,要避免走弯路,重点要在“唯一性”上下工夫。要突出商丘特色,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以芒砀山汉墓群、明清古城、阏伯台等古迹和汉化、商文化、火文化的深厚内涵确定商丘城市旅游的比较优势。对商丘市旅游发展准确定位,既考虑到自身在河南省旅游业发展大格局中所处的地位,也考虑到与边地区及城市的竞争和合作关系,扬长避短。同时加大市场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各项服务设施,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4]。
3.5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
有京九铁路、陇海铁路、商杭客运专线、徐兰客运专线、连霍高速、济广高速、105国道、310国道等在商丘市区纵横交汇,交通便利,北通京津,南达广深,西接兰新,东抵沪苏,为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家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十字路口”。在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构筑区域内完善便捷的交通网络,为商丘的经济带来收益。
结语
综上所述,商丘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不高,存在一些问题;但商丘的发展是迅速的,特别是近几年已经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充分证明了商丘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及商丘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如果,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优势,抓住机遇,总结以往经验,商丘经济等各项事业必会取得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建立.商丘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2(8):14.[2]冯慧.加快发展商丘对外贸易的对策建议[J].市场研究,2003(8):35—36.[3]徐志辉,孟桂英,雷新超.商丘资源状况与经济研究 [J].商丘师范学院学
报,2000(1):7—8.[4]冯兰,周鸿飞.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2009,13(9):113—114.[5]李雪苑.对商丘经济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17(14):167
—168.[6] 刘晓亭.2009年商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EB/OL].http:///view/c6450523331126edbfla104.hfml.
第三篇:毕业论文:聊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目 录
前 言--1 1聊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1
1.1聊城市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1 1.2聊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2 1.3聊城市服务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3
2聊城市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5
2.1农村经济仍然比较落后----5 2.2工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6 2.3服务业比重低,问题突出-7 2.4经济外向度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环境污染-----8
3聊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8
3.1发展现代农业,完善新农村建设产业支撑-----------8 3.2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化进程---------------10 3.3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提高服务业水平--------------------------12 3.4重视旅游业,带动经济全面发展----------------------13 3.5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人力资源优势-------------14 3.6坚持创新工作体制,统筹区域经济发展-------------14 3.7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力促进区域经济特色化----------15 4结 论-----------------------------15 参考文献---------------------------16 致
谢------------------------------17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摘 要
聊城市地处鲁西平原,与河南、河北两省接壤,位于华北、华东、华中三大行政区交界处。聊城市矿场资源丰富,交通交接优越。近年来,聊城市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基本实现了由以农业为主向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然而聊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比较低,并且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想有大的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构建科学发展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从而实现聊城经济、社会、城市农村持续协调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对策;聊城市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Abstract Liaocheng city is located in the west plains, and Henan and Hebei provinces bordering, located in north China, east China, central three administrative region junction.Field is rich in resources, traffic Liaocheng city handover is superior.In recent year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Liaocheng city further optimized, basically achieved mainly by agriculture to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o three industry transformation.However Liaocheng city overall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s low, an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Want to have big development must insist o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utlook, continuous innovation, optimize economic structure and change the way to construct a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So as to realize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urban Liaocheng rural sustaine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new situation.Key words: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present situation;problems and strategy;Liaocheng city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聊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前言
聊城市地处鲁西平原,与河南、河北两省接壤,位于华北、华东、华中三大行政区交界处。聊城市矿产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优越。近年来,聊城市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为基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在科学、创新理念的推动下,聊城市产业结构得到了效果比较好的优化,基本实现了由农业为主向三产协调发展的转变。
然而,聊城市整体发展水平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局面。要想实现聊城市的大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努力优化经济结构,加大高科技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同时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采取适当的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构建科学发展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最终实现聊城经济、社会、城市、农村持续协调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1聊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1.1聊城市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聊城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号文件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提升年”的要求,以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任务,加大了对“三农”工作的扶持力度,聊城市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势头。
1.1.1农业经济总量增加,各项经济指标稳定增长
聊城市农业生产呈持续稳定增长态势,2010年一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48.6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农业21.9亿元,林业0.2亿元,牧业24.6亿元,渔业0.9亿元,服务业1.0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0.2%、6.6%、8.2%、3.6%、4.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3.1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农业11.3亿元,林业0.1亿元,牧业10.5亿元,渔业0.6亿元,服务业0.7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0.2%、6.6%、8.2%、3.6%、4.5%。一季度全市农民现金收入为1663.57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7.41元,增长11.2%[1]。1.1.2畜禽生产保持较快发展
畜牧业产值所占比重提高,2010年一季度聊城市生猪出栏82.62万头,同比增长12.8%;存栏136.34万头,与去年同期持平。家禽存栏5207.22万只,同比增长9.2%,出栏4926.14万只,同比增长10.1%;羊存栏122.55万只,同比增长9.3%,出栏61.62万只,同比增长10.9%。大牲畜存栏42.31万头,同比增长5.5%,实现肉类总产量13.71万吨,同比增长12.8%,牛奶产量1.82万吨,与去年同期持平。禽蛋产量6.88万吨,同比增长9.8%[1]。1.1.3聊城市农民收入形式稳定,未来趋势向好
抽样调查显示,2010年一季度全市农民现金收入人均1663.5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7.41元,增长11.2%。主要的四个特点是:一是工资性收入增势向好,比重继续增加。2010年一季度全市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585.3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26元,增长13.9%,居增收贡献率第一位,仍然是农民增收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动力。二是家庭经营第一产业增势趋缓。2010年一季度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人均997.5元,增加82.02元,增长9.0%。三是农村第二第三产业蓬勃发展。2010年一季度农村居民来自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的现金收入人均224.03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6%。四是非经营性收入成为农村居民增收的重要补充。1.1.4财政支农力度加大,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聊城市继续遵循“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投入、足额发放各类补贴资金。政府把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已陆续发放到农民手中,有力保障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的提高。同时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和农产品市场不断完善。这些都保障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有效的保障了农业的稳定发展,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1.2聊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2.1聊城市工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2009年聊城市GDP实现1340亿元,增长12.3%;地方财政收入55.4亿元,增长13.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50亿元,增长24%。从2010年上半年数字看,聊城市正朝着这一目标稳步迈进。上半年聊城市共完成工业投入320.29亿元,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同比增长21.7%,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78.54%。技术改造完成投资199.2亿元,增长15.1%[2]。工业投入平稳增长,有力地推动了重点项目建设。祥光铜业40万吨阴极铜二期工程和32万吨铜导体及电气化铁路架空导线、信发集团200万吨赤泥综合利用和40万吨聚氯乙烯、鲁西化工20万吨有机硅等一批过亿元项目进展顺利,茌平鑫源建材的铝塑复合板、时风集团的三轮摩托车等项目已竣工投产,为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持续后劲。1.2.2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西安交通大学聊城科技园正在建设,与山东省科学院的合作不断推进,市高新技术园区建设顺利启动;聊城市正在组建有色金属研究院,着力打造有色金属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2010年上半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32.7亿元,同比增长30.74%。
总体上,聊城市工业体系比较齐全,但初级原料加工、粗加工比重较大,精深加工工业所占比重较低;主导及优势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比较明显,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工业突显支柱产业地位;重工业比重逐步上升,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主要支撑力量;一笔骨干企业规模迅速壮大,并成长成为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聊城市现拥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名牌产品,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但由于长期形成的重化工特征,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1.3聊城市服务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010年以来,聊城市东昌府区服务业积极组织实施全面提升年活动,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立足自身优势,抢抓发展机遇,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层次[3]。2010年,东昌府区服务业增加值实现68.32亿元,增长18.5%,占GDP的比重达到42.1%,比上年提高1.2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例为16.7:41.2:42.1,三产各项指标都首次超越了二产,创历史新高;规模以上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48亿元,同比增长14.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2.5%。
一是商贸流通业。目前,东昌府区辖内专业批发市场达57处,其中亿元市场19处,总经销、总代理2500余个,商品交易市场的专业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2010年,实现市场成交额300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香江市场实现成交额120亿元。振华集团、银座商城等一批大型企业相继落户该区,百大集团的金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鼎购物中心顺利开业,已经发展成为集购物、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商贸集团。
二是现代物流业。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在铁路、公路沿线规划建设了一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物流企业,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我市全省重点物流节点城市和鲁西北物流集聚区的地位。突出抓好了市重点服务业园区——京九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目前入驻物流企业60余家,年货运周转能力达3000余万吨,2010年,园区共实现营业收入60亿元,利税6亿元。
三是文化旅游业。姜堤乐园、聊城植物园等本地旅游企业不断扩大投资,景区内容日益丰富;阿尔卡迪亚大酒店已试营业,运营状况良好;盛世天湖温泉度假区前期工作已经完成,马上开工建设;马颊河世界运河之窗旅游度假区项目已开工建设,进展顺利,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以运河文化休闲为核心的大型度假区;南关岛开发项目投资已完成80%,建成后将成为城区新的旅游亮点。目前,该区已建成3A级景区2处,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2处,全省旅游强镇2处。2010年,该区共接待游客457.6万人次,同比增长14.21%,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3.12亿元,同比增长30.16%。
四是金融保险业。近年来,通过加强诚信建设,强化银企合作,引进培植金融保险机构等方式,东昌府区金融生态环境日趋优化。先后引进了齐鲁银行、生命人寿、长安保险、长城保险等金融保险机构,2009年成立的天元小额贷款公司进行了增资扩股至1.5亿元,截止目前已累计发放贷款6亿余元。恒丰银行聊城分行正在装修,预计3月份可开业运营。由鲁化集团发起的泽昌小额贷款公司申报材料已上报省金融办,等待上会审批,预计今年上半年即可开业运营。区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已经开始,进展良好。截止目前辖区内银行性金融机构达10家,保险机构达29家,证券公司达2家,2010年,各家金融机构累计为该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15亿元,同比增长50%,提供税收5000余万元,同比增长20%。
总体上,从行业分布情况看。全市私营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在服务业企业中占的比重较大;而联营企业、合资经营以及港澳台独资企业所占比重较低。从反映企业规模的固定资产、营业收入和从业人员数看。全市服务业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经营收入水平低,从而导致聊城市服务业企业整体水平相对落后。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聊城市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村经济仍然比较落后
尽管聊城市农村经济形势很好,但总的看农业仍是聊城市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农业基础生产条件比较脆弱,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完全建立。
2.1.1农资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增加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一般基本充足,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上涨,加大了农业生产成本,必然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造成一定影响。
2.1.2从事农业的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农民素质偏低,是现阶段制约聊城市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文化素质低,农民所掌握的科技文化知识的数量、质量及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熟练程度都较低。二是市场经济素质低,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来合理组织、控制农业生产的能力较低,盲目种植生产、跟风调整结构现象普遍存在。
2.1.3农村信息化建设缓慢,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
由于信息滞后、农技推广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快速发展,也往往造成农产品积压或售价不高,农民很难获得预期收益,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4]。同时,动、植物疫情和重大农业灾害预警信息体系建设薄弱,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差,容易使农户造成意外的经济损失。另外,基层农技服务推广力量薄弱,投入不足,一些基层农技单位,特别是乡镇一级,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很难发挥自身作用,从乡镇到农户的技术推广衔接不完善,科技入户渠道不够通畅。
2.1.4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一是林业、渔业总量较小,2006年林业渔业生产总值只占农业生产总值的3.22%,2007年上半年占到3.3%。畜牧业发展缓慢,2006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8.75%,上半年只占24.25%,距离畜牧强市建设仍有一定距离。农业服务业规模小,缺乏长期发展规划;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村非农经济所占比重偏低,综合经济效益低。三是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农产品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优质率较低,农业标准化生产有待提高。2.2工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2.2.1工业经济总量小,整体水平不高
2007年9月底,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26家,比德州市少927家,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84亿元,居全省第13位,比德州市少16亿元,比滨州市少11亿元[5]。且产业集中度低,专业化生产体系发展滞后,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没有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没有形成持续竞争优势。从聊城市重点培植的五大产业群(以电力工业及以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为主的高载能产业群、以食品、纺织、造纸、木材加工为主的农林资源深加工产业群、以商用汽车、农用装备为重点的机械制造产业群、以化肥、橡胶轮胎和精细化工为主的化工产业群、以现代中药为主的医药产业群)来看,现有产业链较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能力强、对全市经济具有明显、持续拉动作用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为数不多,优势产业的规模效益尚未完全显现。2.2.2经济发展方式粗放
主导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高投资、高消耗;资源利用率低,初加工产业比重高;原材料供给缺乏有效保证;环境污染压力较大,高投入产业比重偏高。2007年上半年,聊城市万元GDP能耗为1.64吨标准煤,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44吨标准煤,居全省第4位。2007年上半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2.81吨标准煤,高于全省0.91吨标准煤,居全省第4位。主要能源煤炭全部需要市外、省外供应,铝、铜两大材料产业群所需矿石主要来自国外,安全性、稳定性上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高能耗产业同时也使得环保压力加大。聊城市“5513”工程前20家企业,资源型企业18家[4]。尽管多年来在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国家、省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聊城市的30个左右的发电机组只有鲁能集团的一个机组正在上脱硫设备,企业由于不愿意投入昂贵的脱硫设备,而把污染转嫁给了社会,自己得到了比较大的利润空间。按照要求,到2010年,全省所有燃煤电厂都要安装脱硫设备,据环保部门介绍,聊城市目前这些机组仅上炉外脱硫设备就需耗资近20个亿,且上去脱硫工艺后,每度电还要增加发电成本1.5分。
2.2.3科技创新能力较弱,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薄弱,尚处于起步阶段
新型工业化的根本的动力源泉是科技创新。2007年1-9月份,聊城市高技术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2.25%,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 个百分点。同时,从总体上看,传统产业居多,技术的应用上以适用、简单技术为主。绝大部分没有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支撑产业发展的技术中介服务机构,不能够集中力量去攻克行业的公共或关键技术,许多企业停留在模仿上,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科学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方面处于弱势,突出表现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程度不高;另一方面是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滞后,比重偏小。大多数工业企业属于出售粗加工产品,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市场占有率低,在应用科技增效创优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处于不利地位。
2.3服务业比重低,问题突出 2.3.1聊城市服务业比重较低
2009年,聊城市服务业比重仅占全市GDP总量的26.8%,比山东省服务业比重34.1%低7.3个百分点[5]。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服务业创造的增加值占GDP比重偏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仍不够高。服务业的发展,与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服务业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二是服务业发展速度放缓。自2003年以来,我市第三产业发展速度逐步放缓。三是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新兴行业滞后。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服务业的发展仍以批发零售业、教育业等传统产业为主导,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等新兴产业发展不快,而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仍占较大的份额,两行业的单位个数占总数的76.95%,年末从业人员占总人数的42.89%。从基本单位构成来看,传统行业占的比例较大,新兴行业占的比例较小,新兴产业业还没有起到带动聊城市服务业发展的作用。四是服务业企业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全市服务业企业共308家,仅占服务业单位总数3.09%;从业人员7357人,占服务业从业人员总数比重为2.92%。在全部服务业企业中,规模较大服务业企业个数明显较少。
2.3.2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制约旅游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认识不足、观念滞后。不少同志,其中很多领导干部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思想观念远远不能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对旅游业的产业属性、特点、作用、发展规律知之甚少。(2)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旅游经营单位隶属不同部门,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条块分割严重,旅游产业的政策和决策得不到行之有效的贯彻落实。景区、景点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改革进展缓慢,多数仍然是事业单位,工资靠财政,运转靠门票,没压力,没活力,仍处于 “小、弱、散、差”状态。(3)投入不够,项目欠缺。无论政府还是社会对旅游业的投入,都相对较少,远不能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要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旅游宣传促销和旅游资源开发资金匮乏。2.4经济外向度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环境污染
聊城经济外向度不高,外经贸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较低。据统计,2009年,聊城进口总之占全省比重为1.6%,实际利用外贸总额仅约占全省比重的1.14%。
由于财政收入比较困难,聊城市政府虽然每年投入教育、卫生、文化、科技、民政、保障等社会事业的经费都有所增加,政府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切实加大了对农民、城市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4]。但相当一部分群众还面临着“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的巨大生活压力。
聊城市工业对资源能源的依赖度较高,高耗能行业发展过快,环境污染严重,环保压力较大。2008年聊城市万元GDP能耗比全省高0.39吨标准煤。在聊城市“5513”工程前20家企业中,有18家为资源型企业。尽管聊城在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与国家要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3聊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又好又快地发展聊城市经济,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坚持科学发展特色经济,推进聊城市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克服制约现代农业、工业和聊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才能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素质。3.1发展现代农业,完善新农村建设产业支撑
聊城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加快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为首要任务,统筹安排,重点突破,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5]。具体落实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3.1.1切实抓好农村基础建设
一是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二是积极发展设施农业;三是组织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四是进一步改善农村发展的基础条件。3.1.2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一是大力培植各种类型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粮食、棉花、肉蛋、瓜菜、水果、木材、饲料、食用菌、工艺美术品等加工企业及储藏保鲜项目;二是帮助和引导龙头企业加强管理、深化改革,提高企业素质,增强市场适应和竞争能力;三是正确处理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关系,让农民在参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调动农民群众参与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3.1.3健全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一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二是大力培育各种类型的农产品流通主体;三是抓好产销衔接、以销定产,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四是进一步改善农产品和农村流通环境。
3.1.4大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一是积极引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二是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搞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三是进一步组织实施好农业科技特派员工程,加快农民、农业与科技结合的步伐;四是鼓励发展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组织;五是适应市场农业、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办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3.1.5加快培育现代新型农民
一是提高对搞好农民教育培训重大战略意义的认识;二是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开展各种类型的农民教育培训;三是加大对开展农民培训的投入;四是把搞好农民培训与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机结合起来;五是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县乡党校的基地作用,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的重点培训。3.1.6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
一是落实农村土地政策;二是落实各种补贴政策;三是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四是落实农村社会保障政策;五是落实农村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六是落实农村救助政策;七是落实农村用电城乡同网同价政策;八是落实农民负担监管政策等。
3.1.7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一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二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正确引导土地流转,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三是从实际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出发,探索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各种有效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找准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四是推进集体林权、水利设施、经营项目、基础项目的产权改革,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五是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六是搞好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3.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化进程
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必须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确定的一系列重要方针,从聊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本地基础、产业和人力资源优势,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定不移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确保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7,8]。推进工业化进程有以下几点建议: 3.2.1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对新型工业化的认识
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适应国家政策形势,从投资的源头控制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项目产生。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领域,围绕重点产业和主导产品,在基建投资、技术改造、专利引进、产品宣传包装、营销策划等环节,扩大项目推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纳投资渠道,实现招商引资工作与产业发展政策、科技优惠政策的最佳融合。
3.2.2加快战略支柱产业发展,加强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有色金属、化工、新能源汽车三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根据规划和发展形势,确定目标,层层分解到有关县市区,落实责任,重点建设信发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祥光生态工业园区、鲁西化工产业园、中通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基地等七大园区,力争2011年七大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00亿元。二是继续抓好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抓好鲁西化工集团20万吨/年有机硅项目、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40万吨阴极铜二期工程、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的阿胶工业园建设项目等100个投资过亿元项目建设。三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抓住国家、省鼓励技术改造的机遇,加快对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和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实施一批重点技改项目,全年力争技改投入420亿元。3.2.3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结构[10]。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一是通过技术创新,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科技创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表现在三个方面:高加工度化、知识技术密集化、产业结构软性化。从聊城市产业现状出发,目前聊城市一方面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升级换代,使传统产业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业升级,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对纺织、造纸、机械加工、化工等传统行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进工艺技术,提升装备水平,提高产品质量。
二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聊城市高新技术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从事的也只是处于产业链较低端的简单加工、组装活动,多数并不真正具有高科技含量。聊城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首要任务就是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按照产业集聚、规模发展和扩大国际合作的要求,加快促进高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推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导产业、名牌产品,积极争取国家土地、信贷等政策的支持,扩大高新技术产业园规模,建立集聚效应突出的产业基地[11]。
三是高度重视三产、一产对新型工业化的促进、带动作用。推进聊城市新型工业化进程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突出发挥一、三产业的促进、带动作用。把加速工业化作为核心,以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带动第一产业。一方面把工业化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资源利用率高、环境破坏少、经济效益好、就业率高等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把工业化与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职业技术培训发展结合起来,以现代服务业促进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
3.2.4坚持抓好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新兴战略产业。认真落实我市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意见,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力度,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作为县市区考核指标。积极培植发展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通过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的规模,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降低单位GDP能耗。二是继续抓好重点行业、企业的节能降耗。继续控制电力等高耗能行业的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控高耗能项目上马,加大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我市造纸、化工等传统产业的节能改造力度,提高生产率,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对全市50户重点用能企业加强监管,严控用能量。三是总结推广循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落实《聊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工作实施方案》,对我市主导产业十种循环经济模式,作为示范在全市重点推广[9]。加快实施循环经济工程,着力抓好循环经济重点支撑项目建设。3.2.5加大投入,优化结构,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
一是加大政府对公共科技的投入。市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原科技三项经费)要达到同级财政预算支出的1.3%以上,增长速度要高于当年同级财政预算支出的增长速度。设立“聊城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配套支持全市在国家和省级立项的技术创新项目。” 二是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产、学、研相结合[12]。调查结果表明,聊城市工业企业科技项目主要采取本企业所办科技机构为主自主完成和由本企业有关部门组成联合攻关小组协作完成两种形式,而与外界合作完成的科研项目所占比重较小。这种以单打独斗为主的科研组织形式不利于企业科技发展。因此,在组织方式上,应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创新体系。
3.2.6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升就业弹性系数,确保社会的稳定
从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入手,改变劳动密集型与资金密集型两类产业彼此脱节、各行其道、发展不同步的局面,把两类产业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注意向劳动密集型产业倾斜,增强两类产业的发展关联度,促进两类产业的交流融合[12]。集中力量培植发展一批兼具规模经济特征且有较强吸纳就业能力的工业项目。多方拓宽就业渠道,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吸纳职工就业的巨大潜力,积极引进国外、省外资金开发劳动密集型产业。有针对性地发展原材料深加工业、轻纺工业、农产品加工业、食品加工业、建材业等。
3.2.7进一步加速农业人口转移,尽快走出城镇化发展的滞后期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城镇化发展滞后,已成为严重阻碍聊城市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因此,推进聊城市新型工业化进程必须实行战略性转变,实现农村工业化向城市工业化的转变,即在农村工业化发达的地区,加快城镇和城市的发展,将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很高的农村区域升格为城镇或城市区域,将已经长期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同时,沟通和加强乡镇小企以带动非农产业的就业增长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3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提高服务业水平
当前,我市第三产业增长速度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有较大差距,与我市工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业化进程不一致,服务业比重过低,内部结构滞后,经济效益不高,这些表明我市经济还未跃入一个较高的发展层次。服务业的发展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市服务业快速、健康、稳定发展,是当前面临的极为紧迫的问题。有以下对策:
3.3.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经济增长方式意味着要素投入的优化,我市应由过去粗放式的以物耗性投入作为经济增长的基础转变为以科技、人才、管理、技术、信息等新型技术性投入为主。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的聊城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紧迫而重要,这就要求信息技术、科技教育、咨询服务、现代物流、旅游服务、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的加速跟进,使资金、物流、信息、科技、人才等要素充分激活。要把加速发展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从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动力看,通过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大力培植现代服务业,推动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各产业经济发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途径。
3.3.2进一步鼓励和扶持服务业中小企业的发展
首先要建立健全法律支持体系,为服务业中小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特别是要加快制定涉及服务业中小企业产权和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时清理阻碍服务业发展的各种不合理的规章、规定和做法;其次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另外实行优惠政策,降低就业门槛也是进一步鼓励和扶持服务业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3.3.3加快我市城市化进程,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
服务业发展状况与区域经济和城市化的水平密切关联、相辅相成的,提升城市化水平是发展服务业的重要途径。要打破制约城市化水平和区域经济统筹发展的二元化户籍制度和城乡界限,打破传统的部门分工和所有制界限,提高城乡不同所有制、不同部门、不同区域的服务组织程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服务业整体快速推进创造更大空间[13]。3.4 重视旅游业,带动经济全面发展 3.4.1解放思想,深化认识,增强大旅游观念
通过学习讨论,进一步深化旅游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破除现有的不顾整体形象、长远发展,就旅游谈旅游、就区域讲区域,各自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强调本行业企业利益,互相指责、互相拆台的封闭狭隘观念,树立 “大旅游、大市场”的观念,增强树立水城旅游形象、提升聊城市旅游产业的信心。3.4.2努力探索解决体制、机制问题的有效途径
突出政府主导办旅游,借鉴杭州、蓬莱的管理模式,尽快建立旅游、景区、文物、湖区等一体化的具有实际职能的文化旅游管理机制,将全市的旅游资源、旅游企业纳入统一管理和经营,尽快形成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合力[14]。遵循政企分开的原则和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和运营模式,对我市各景区(点)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和重新组合,创新运行机制,通过激励竞争等手段和措施,刺激旅游业的发展。
3.4.3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
要以旅游大项目建设为工作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加快策划设计和建设步伐,积极推进景区(点)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在建设中注重旅游与文化结合、旅游与城市建设结合、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增强旅游项目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3.4.4完善聊城市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旅游商品和夜间旅游项目开发力度,提高游客在聊停留时间和人均消费水平。全面丰富完善我市的旅游内涵,重点要解决旅游购物和晚间旅游项目、夜生活消费等问题。要统一协调,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推动旅游商品设计、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完善购物网点,建设购物街区。3.5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人才严重缺乏对聊城市科技创新和应用形成制约。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继续抓好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对劳动者的就业培训,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外,还要把人才队伍建设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上来抓[15]。在当前,尤其要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和技术骨干,除了给荣誉和待遇外,还要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更好的跳动他们创业的积极性。
3.6坚持创新工作体制,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结构调整的实质是优化资源配置。政府要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体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市场手段,做好结构调整工作。要借鉴江浙地区发展区域经济的经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有限支持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要改革投资体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制,保证投资效率,抑制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要注重头筹兼顾,着力形成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有效机制,加快推进聊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聊城经济社会、城市农村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3.7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力促进区域经济特色化
聊城市不断突出区域优势和产业特色,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特色产业镇为基础,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计划,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特色明显、结构优化、体系完整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进一步优化全市民营经济产业结构。
近年来,聊城市依托产业和资源优势,以块状经济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快速成长,进一步显现了区域特色优势,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挖掘这些特色产业集群的成长潜力,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聊城市将按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要求,培育发展技术水平高、自主创新能力强、行业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拓展集群在研发、检验检测、知识产权保护、现代物流和专业市场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同时,引导集群集约发展,拉长产业链条,以特色产品和龙头企业为核心,支持产品关联度高、加工能力强的配套企业,形成专业化分工明晰、上下游产品配套的生产体系。结 论
聊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正在不断的提高。聊城市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为基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并且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创新体制,在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推进、服务业以及旅游业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聊城市经济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面对这这问题,聊城市要想实现较大的发展,必须发展现代农业,务实新农村建设产业支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化进程;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全面重视旅游业发展,带动聊城全方位发展;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坚持创新工作体制,统筹聊城区域经济发展;聊城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力促区域经济特色化。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
[1] 林峰海.2010年聊城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区域经济,2010.[2] 山东统计信息网.统计分析.市情分析.加快推进聊城市新型工业化进程问题研究,2007.[3] 吴杰.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协调发展对策[N].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4):114~116.[4] 孙凌云.市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0,(18):85~87.[5] 郑方云.新形势下农村服务业发展研究,以聊城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6):2754-2756 [6] 牛文远.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经济模式[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52~55.[7] 张建军.聊城市经济发展动力问题研究[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9,(5):41~43.[8] 张春光.试谈科学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国论文下载中心.经济学.[9] 初丽霞;李会东.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0]连成顺,淳悦峻.在结构中推进聊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08,(13):28~31.[11]巩振兴.浅析区域经济背景下的聊城产业发展[J].北方经济:综合版,2010,(12):67~69.[12]刘士华,淳悦峻.关于转变聊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4):117~120.[13]王晓乐.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青年科学,2009,(8):224~226.[14]丁兆宏.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趋势及路径选择[J].中国商界,2009,(10):55~57.[15]付景远.科技进步下人力资本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测度研究——以山东聊城市为例[J].东岳丛书,2010,(6):102~105.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致
谢
特别感谢路洪海老师对本篇论文的悉心指导,感谢环境与规划学院各位老师为我提供资料,感谢同学们的热情帮助。经过老师的尽心指点,我顺利完成了论文,论文写作水平有大幅度提高,专业知识也在论文的写作中得到巩固和提高。最后,再次感谢对本篇论文提供帮助的所有老师和同学!
第四篇:广东省云浮市旅游资源分析与开发研究
广东省云浮市旅游资源分析与开发研究
20090200487
2010-6-4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云浮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内涵以及其作为旅游资源的优势,并就云浮旅游开发的产品设计、市场开拓、资源保护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引言部分对云浮文化的研究现状介绍、本文的写作目的以及背景进行了陈述。第二部分云浮自然地理环境分析,主要对云浮文化发展的自然、社会环境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云浮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下产生的,是世代生活在云浮地区的人民创造、传承的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第三部分通过对云浮文化中可开发的旅游资源类型及开发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云浮旅游的优势,其中包括特色景点、特色产品和市场客源,亦指出云浮旅游发展存在的不足。第四部分是个人分析与见解,根据地域条件与产业结构的不同对云浮旅游进行了分区,并就应该如何充分利用云浮旅游资源提出自己的建议。最后,结语部分对前文进行总结,并对云浮旅游资源的现状和发展寄予期望。
关键字:云浮文化 温泉 硫矿 石材 旅游资源开发 市场开拓 民俗旅游 文化旅游产品 开发 保护 发展原则 可持续 民俗文化 展览馆 博物馆 生态农业 民间艺术节 特色产品 后发优势
(一)引言
云浮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中游以南,是广东省最年轻的地级市,正在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2006年政府出台了往后15年云浮旅游的计划规划,确立了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东渐西联、优内拓外、错位竞争、统筹并进”的发展战略,以建设山区经济强市、构建和谐云浮为总目标,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如何发展以云浮文化为中心的云浮旅游资源,引起了当地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本文就是按照这一思路设计,而作为本地人对云浮的了解,以及多月以来资料的搜集,为此文奠定了基础。而本着对故乡的热爱和期望,希望通过此文能让读者更加了解云浮和云浮文化,再者,希望本人对云浮旅游资源的优势与不足的分析以及所提出的二三建议,能够引起读者深思。
(二)云浮市自然地理环境分析
1. 地理环境分析
云浮市位于北纬22°22′~23°19′,东经111°03′~112°31′的范围内,东与肇庆市、江门市、佛山市交界,南与阳江市、茂名市相邻,西与广西梧州接壤,北临西江。2008年,全市耕地面积183.36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35.26万亩。云浮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部、西南部、东南部与邻区、邻市俱以山岭为界,唯北部以西江为界。丘陵是云浮市的主要地貌,多沿山地边缘发育,高丘陵海拔250米~450米之间,低丘陵海拔100米~250米之间。低丘陵坡度平缓,多为15度~20度。2. 气候环境
云浮地处亚热带,横跨北回归线,年平均温度22℃,极端最低温度0℃,最高温度39.1℃,气候宜人,是全国年平均温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云浮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背山面海,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等特征。全年水热同期,雨量充沛,利于植物生长,为四季常绿、花团锦簇的“花城”云浮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年均降雨量为1982.7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68%。全年中,4至6月为雨季,8至9月天气炎热,多台风,10至12月气温适中,是旅游的最佳季节。3. 民族构成与分布变迁
云浮市少数民族人口11000多人(其中,城市少数民族人口700多人),族别29个,以散居为主,婚嫁、工作调动转入为多,人数较多的有壮族、苗族、蒙古族、侗族、瑶族等,主要分布在罗定市,人口比较集中的有罗定市加益镇双益、旺水两个村委会。4. 云浮文化
云浮从文化资源上看只能算是个“小市”,在资金投入、基础设施、文化积淀、特色文化等方面都比不上许多地区。但在建设文化新市的过程中,云浮在抓图书馆、艺术馆、城市文化广场建设,发展石文化、禅文化等重大公益文化和特色文化产业的同时,还从小处着眼,小艺术成了大纽带。云浮的粤剧、曲艺、石艺、舞龙、舞狮、山歌等民族民间艺术和禅文化较有特色,这些分散在民间的艺术样式一直兴盛在节庆活动中。从今年开始,已办了7届的郁南民间艺术节走出了云浮,吸引相近的广西、贵州、云南等西南省份民族民间艺术共同参与,将其打造成为融民间艺术旅游。
5. 矿产资源
云浮市地域在地质上处于云开隆起带的中部,构造复杂,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好,是全国重要的多金属矿化集中区之一,是闻名全国的石材之乡,且享有“硫都”的美誉。截止2008年,已发现的矿种有57种,已探明储量并开采的有49种。其中金属矿种有:金、银、铜、铁、锡、铅、锌、锰等;非金属矿种有:硅线石、白云岩、大理岩、花岗岩、重晶石、滑石、高岭土、石灰石、粘土、砂页岩、钾长石、矿泉水、地热和稀有矿种等。
(三)云浮旅游资源分析
1. 旅游资源类型特征
云浮的旅游资源主要可细分为以下六大类:
(1)自然山川风光:以罗定龙湾生态旅游区、新兴神仙谷、新兴佛手岭、郁南神仙滩等为代表。
(2)名优水果资源:郁南无核黄皮、新兴香荔、贡柑等农特产品种植均具有一定的规模,且颇具地方特色。此外还有以各种水果为原料制作而成的新兴凉果、郁南果酒等名特产资源。
(3)六祖文化资源:主要集中在新兴县六祖镇,以国恩寺、夏卢村六祖故居、藏佛坑等为代表。具有较高旅游开发价值。
(4)民俗文化资源:主要集中于郁南县,以大湾古民居群、连滩民间艺术节、光二大屋等为代表,具有强烈的地方吸引力。
(5)历史名人胜迹:以罗定文塔、罗定学宫、张公庙、蔡廷锴故居、邓发故居、光裕堂等为代表,为良好的青少年教育基地。
(6)温泉溶洞资源:以蟠龙洞、聚龙洞、凌霄岩、龙山温泉、云沙温泉、东成温泉、水台温泉等为代表。
潭寺、无核黄皮基地、云浮石材工艺展览馆、新兴凉果、郁南无核黄皮品尝节
2.云浮旅游资源优势
(1)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
以国恩寺为龙头,整合龙潭寺、藏佛坑、六祖故居等景点,沉淀了深厚的六祖文化气息。(2)龙湾瀑布生态旅游区
保持了原始古朴的山野特色,有溯溪、溪降、戏水、森林定向运动、森林负离子洗肺、水帘洞等体验项目。(3)蔡廷锴故居旅游区
蔡廷锴故居和云沙温泉。云沙温泉可改名为“将军温泉”,既与蔡廷锴故居等历史文化相关联,又能吸引游客眼球。(4)南江文化旅游区
西江(连滩)民间艺术节,是云浮的一个最重要的节庆。大湾古民居建筑群、连滩光二大屋及张公庙亦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游览。(5)云浮硫铁矿国家矿山公园
云浮硫铁矿国家矿山公园博物馆,馆内全方位展示云浮硫铁矿以及国内外硫铁矿的各种情况。制定合理的参观线路,使游客在参观的过程中增长见识。(6)蟠龙洞省级风景名胜区
与蟠龙天湖、蟠龙广场相依傍,是“世界三大石花洞”之一。洞内“石花”、“王罗伞帐”瑰丽夺目,奇异万千,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7)南山森林公园
是市民休闲健身、登山游乐的场所。近年来政府重点投资,建设了单车健身道,风筝区,莲池等悠闲娱乐区域。
3. 云浮旅游资源优势——特色产品
(1)石材工艺旅游产品:
云浮有“石都”之称,324国道两旁“百里石材长廊”的景观环境。
云浮石材工艺展览馆,馆内开设小型加工、雕刻等游客参与性项目,让游客亲身参与制作,带回留念,成为一次愉快的旅程和推销的途径。
(2)以无核黄皮、新兴香荔、皇帝柑和沙糖桔为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产品
郁南无核黄皮观光园、中华名果观光长廊等景区,名优水果是重要的旅游商品,要包装精美、便于携带。
每年的水果开花和上市季节举办摄影展、瓜果品尝节等节庆活动。郁南县无核黄皮品尝节、新兴“六祖故乡行——香荔旅游周”等节庆活动成为云浮知名的节庆品牌。4. 云浮旅游资源优势——市场客源定位
基础市场:周边2-3小时车程的本地游客,以粤港澳大珠三角市场及粤西居民为主; 核心市场:外围更大范围内的游客,主要利用广梧高速、321国道、324国道、西江航道为窗口,积极开拓两广乃至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市场;
拓展市场:国内其他地区和日本、南韩、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或地区的客源市场,辐射西欧、美洲等跨国市场。以宗教朝觐、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修学培训等旅游目的的游客为主。5. 云浮旅游资源的不足
(1)交通。虽然有南广高速铁路,广梧高速等,但南梧高速、桂梧高速、横跨西江的开南大桥仍在建设中。城中马路中央盲目扩大绿化带,使道路窄小,交通阻塞。游览区之间、景区之间的交通条件较差,路面质量等级低,有的甚至只是机耕路,无旅游专用线,使各景区的可进入性大打折扣。
(2)市容市貌有待改善。城中存在很多残破建筑和烂尾楼;城中功能分区混乱,城市规划有待完善;市民素质和归宿感有待提高,道路乱丢乱吐的现象严重,严重影响城市整体形象。
(3)云浮文化底蕴薄弱。云浮市是新兴地级市,现正处于上升、起步阶段,文化底蕴不足,旅游与文化融合缺乏深层次挖掘,对已有的旅游文化资源缺乏开发和深层挖掘。现有的旅游与文化融合方式单
一、结构单
一、相互模仿、没有鲜明特色、没有创新。(4)旅游业原有基础差,相关支持产业有待提高。虽然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但旅游资源的整合不够完善,开发和利用不够科学。云浮的旅游业还处于较为自发的粗放经营阶段,旅游产业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5)缺少高级别的风景名胜区。云浮市虽然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但区域内景区最高只达省级水平,缺少具有强吸引力有特色高级别的风景名胜区。
(6)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待提高。石材市场是云浮市的重要产业,但是由于缺乏强烈的“科学发展”意识和强有力的监管,云浮市的空气质量和水资源污染状况都不容乐观。严重影响 “生态城市”“花园城市”的建设。
(四)对云浮旅游发展的开发建议与意见
(1)云城-云安工农业旅游区 ● 主体旅游功能定位 工农业旅游、休闲度假旅游 ● 重点开发景区
云浮石材工艺展览馆、云浮硫铁矿矿山公园、金鱼沙休闲度假区 ● 开发建议
加强云浮石材工艺展览馆的建设力度,重点突出各种石材的特征、用途,增加趣味性。变静态观赏为动态感受,设置多媒体动态影音介绍内容,展现石材从开采到加工的工艺流程。
云浮硫铁矿要申报为国家矿山公园。近期要加强云浮硫铁矿博物馆的建设,加强旅游观光游览道路和观光平台的建设。
云安杜鹃花观赏园要抓住杜鹃花开花季节大力宣传,扩大影响,在淡季要开发其它类型的旅游活动,以弥补淡旺季差别明显的弊端,开发休闲度假功能,修建度假别墅。
(2)新兴六祖文化与温泉度假区 ● 旅游功能定位
六祖文化旅游、温泉度假旅游 ● 市场开拓
稳定并继续扩大宗教朝拜香客市场和温泉度假旅游市场的市场份额,大力发展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 开发建议
目前龙山温泉度假区内虽然企业众多,但缺乏龙头企业,应引进大型企业集团,建立统一的温泉度假品牌。
重点加强会议、疗养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大力开拓商务公务和企业培训市场。开通龙山温泉、六祖故居、藏佛坑、神仙谷等景区之间的点对点直通巴士,将各景区连为一体,这样可以增加自驾车游客、背包族等客源。
(3)罗定历史人文与山水生态旅游区 ● 旅游功能定位
历史文化、名人故居、山水生态 ● 开发建议
大力开发和宣传罗定学宫、文塔,对学宫和文塔进行保护性开发。一是聘请专家小组按照历史记载和他们的专业权威知识做好规划建设,尽可能还学宫的原貌。同时整治周边环境,拆迁周边和景观风貌不相协调的建筑;二是要加强宣传工作,广泛深入宣传学宫和文塔的深远历史和灿烂文化。三是要落实好资金,除了政府资助外,还要积极动员社会各届热心人士捐资,共同尽一分力,全力保护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重点打造龙湾瀑布生态风景区。在宣传上,要重点突出“落差最大”和 “第一体验瀑布”的特点。大力开发溯溪、溪降、戏水、水上滑道等体验项目,使游客能够亲身体验,亲近大自然,增加参与性和游赏乐趣。
开发建设罗镜蔡廷锴故居旅游区,以蔡廷锴故居为核心吸引物,结合区寿年公馆和叶少泉公馆等名人故居,对罗镜境内的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开发和管理。
(4)郁南南江文化与生态农业旅游区 ● 旅游功能定位
南江文化、民居民俗、特色水果、生态农业 ● 开发建议
成立打造南江文化的领导机构,专门负责挖掘和抢救南江文化遗产。加大投入,全力抢救南江文化遗产。由政府拨出专项资金,组织民间艺人,将禾楼舞、貔貅舞和铜鼓舞等民间艺术进行系统整理。
加强对大湾古民居建筑群和连滩光二大屋和张公庙等进行保护性开发,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修缮破损的古建筑。可以考虑引进社会资金进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大力宣传包装郁南无核黄皮等名优水果,打造特色生态农业旅游品牌。
(五)结语
云浮市是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根据社会经济基础和资源特点应把旅游业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尽管云浮市的旅游业正处起步阶段,仍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但云浮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颇具特色的景区景点,后发优势明显。因此,必须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循环发展道路;必须全面提高市民文化素养,培养市民“爱市如爱家”的强烈的归属感,调动起“建设旅游云浮,人人有责”的积极信念;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旅游业中的组织、协调和扶持作用,着力建设标志性景区,大力整合推介“云浮游”,创建省的品牌线路。随着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云浮市的旅游业必能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云浮市旅游网
第五篇:《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读书笔记
1、李灿光、潘玉君等《区域发展研究:发展条件与空间结构》科学出版社 2007年09月
这本书是以云南省为例,分析其发展条件和空间结构以为云南主体功能区区划提供科学依据。在这本书中,对本人影响最大和用处最深的就是作者在衡量云南发展条件时提出的各种衡量方法。
区域经济发展条件评价的指标可分为对自然环境基础、经济社会资源条件和经济区位条件三方面的评价。
(1)自然环境基础:包括对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的评价。前者涉及的指标有资源总量,但要注重与其他地区的比较;资源密度,每平方公里平均的国土面积所拥有的生产能力或资源数量来表示;人均资源拥有量。后者包括:区域资源的承载力,其等于区域人均资源数量比上全国或更大区域人均资源数量。
(2)经济、社会资源条件:其主要涉及6方面分别为经济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交通、信息流动基础设施条件;人口与劳动力资源条件;教育、科技和卫生条件;资本及市场条件;政府制度环境。可以从人均交通线路长度、人均客运量和人均货运量、运输网密度、区域货运能力、交通便利程度、人均邮电业务数量和万人拥有电话数量等来衡量交通、信息流动基础设施条件。而人口与劳动力资源条件可以从人口数量、人口素质及人口结构三方面入手选择指标度量,即可使用衡量指标乡村从业人员比重、人口失业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和人口文盲半文盲率、百万人对应大专以上文化人口、男女性别比例和老年人口比例或老年人口抚养比。教育、科技和卫生条件可使用指标:地区居民储蓄率=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人均国民收入,工业资金占用系数=工业资金总额/工业净产值,地区实际利用外资额,区域内市场需求量=全社会投资额+消费总额。政府制度环境的评价可以从产权安排的合理化、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差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来衡量。
(3)经济区位条件的评价即为地缘经济关系评价,其测度包括三方面,研究区域与背景地域的地缘经济关系、研究区域与相关地域的地缘经济关系、研究区域的次级地域地缘经济关系。
这本书所使用和提供的这些关于经济条件的评价指标对于笔者衡量吉水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2、刘建平、徐璐玲等《县域发展与中国现代化》 2008年08月 人民出版社
这是一本关于县域发展不仅是县域经济与我国现代化之间关系、问题的著作,本书最大的特点便是理论结合实际,并有大量翔实的数据和文件材料支撑。
一、现代化与县域经济
从第一章总论说明何为现代化和县域发展对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后,阐述了当今县域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之后,说明文章的研究思路并指出选择具体县来结合理论分析县域经济与中国的现代化,文章便是以山东省德州市陵县为案例来说明。
现代化从动态角度简要的来讲就是落后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从静态意义上来讲其包括:对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支配能力;对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革命性提升的创新能力;对社会公正的实现能力;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能力;
提高制度的整合能力和规范社会的有序能力;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能力。现代化也是中国一直都在践行的,并引起了我国大量学者及政府官员去探索现代化的道路选择问题。而县域作为我国行政区位划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乡结合部,其发展状况对于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即拥有各种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保障、社会保障、安全保障和生态保障作用。
而县域发展呢?在作者看来,县域发展主要包括五大内涵: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县域工业、壮大特色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和加快城镇化建设。而在这五个方面的发展中,而今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三大产业的发展。要想促进县域发展我们必须有一个规划。首先运用SWOT分析法,对一县域进行正确区域定位。陵县便是在规划之后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从该县8年来GDP在德州、山东和全国的地位及其GDP增速及人均GDP的比较可以得出其经济实力的壮大,并以产业结构的比重数据演变来说明陵县的产业结构优化,从民营经济的数量和固定资产的投资来说明县域经济活力。
二、县域各方面发展与建设
(一)县域工业化
工业化是现代化实现的途径和手段之一。进行县域工业化是县域摆脱“工业小县”帽子的方式之一。在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可持续发展理念越来越受到广泛的认同,这使得曾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或这资源掠夺型的发展遭受极大挑战。在新时期我国政府也提出了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作者认为,从宏观和理论层面来分析,中国县域经济工业化的经验主要有一下几个:
1、以项目引进带动工业化;
2、以技术改造提升工业化;
3、以园区建设推动工业化。在路径选择方面,有: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工业化与特色资源开发相结合、工业化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工业化与县域经济改革相结合以及工业化与促进农村就业相结合的道路。而陵县工业化的主要措施就是:软环境建设、完善开发园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实施名牌战略。
(二)县域农业建设
我国县域一般是“农业大县”,农业又是国名经济的基础。故而县域发展中农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农业的建设与当前我国哦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指出,发展现代农业要把握几个重要原则:因地制宜、落实政策、增加投入、加快改革及培养农民五大原则。而陵县在发展农业过程中就采取了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及鼓励投资现代农业的措施,此外,还倡导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建设农业市场体系。农业产业化就是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产品深加工,使农业发展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创造更多的价值。
在新时期,对于农业的发展我们必须有新的思维和视野。开发性农业、“三高农业”和创汇农业值得我们深思。
(三)县域开放与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县域必须认识到当今县域发展的大环境,要积极融入全球化的发展与竞争,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县域经济的开放首先是产业的开放,而引进是县域开放的重要方式,良好的环境及充分落实中央的开放政策是县域对外开放的重要条件。
陵县的对外开放主要表现在招商引资、引进技术和引进人才三大方面。其最有特色的就是为促进招商引资而采取的主动出击积极招商,积极调动各方力量,从政府工作人员到陵县外出工作人员,从客商宣传到各个个体户,在招商方式中积极采取产业招商、战略投资、以商招商和办好园区引进来四种方式。
(四)县域社会事业发展
社会事业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在本文中,作者将社会事业分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其他社会事业(包括教育、卫生、文化和体育)。
我们知道县域是城乡结合部,是有着极大农村人口的行政区域,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随着耕地面积的较少、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业劳动人口处于隐形失业或直接失业状态,中国广大的农民工群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那么,县域在劳动就业中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农村人口的转移问题。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方面,一方面是提出了从发展农村经济,进行农业产业化,扶持民营企业以壮大县域经济实现农村人口在县域内就近就业;另一方面是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健全劳动力的市场中介组织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促进劳动力的流动和减少结构性失业。此外,政府还加强人力资本的投资。在教育方面,除了要保证义务教育,加大基础和中级教育的投入,更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
(五)县域环境保护
在倡导和谐社会、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作者所说,县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处理好他们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县域发展的压力给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一地的压力;而环境保护的投入不足也也制约着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并且县域经济增长的方式也增加了环境保护工作的难度。在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后,陵县通过出台环境保护政策、控制源头、做好环评工作、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和环保执法力度及建设生态县使环保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环保工作除了政府的引导与执法,更需要转变企业的思维,改变以往重数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重投入、轻产出,重增长、轻环境的企业发展和经营思路。
(六)县域法制建设与社会稳定
法律不具有直接的创造经济价值的功能,确实实现经济价值的有力保障和支撑。
作者认为从当前实际来看,县域范围内法制建设的要点应该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1、普法教育是法制建设的基础;
2、综合治理是法制建设的重点;
3、着重调解是法制建设的方针;
4、打击犯罪是法制建设的手段;
5、信访建设是法制建设的补充。
陵县的法制建设和维稳活动主要在于预防和解决民事纠纷,预防和打击犯罪及做好社会安全与稳定工作。
(七)政府行政与组织保障
在经济发展中,市场和调控的力量分配一直是经济学家争论的焦点之一。在我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政府需转变职能,作者建议县域政府应强化其经济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为此,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对于干部队伍的建设应该严格干部选拔与任用,开展干部教育与培训,注重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并做好干部监督工作。干部队伍的建设也是县域发展中人力资源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书中作者就主要从工农业发展、对外开放、社会事业、法制和政府与组织建设及环境保护这几方面来展开叙说县域发展的情况、所遭遇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并结合陵县发展实际及采取措施以为我国其他地方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经验。
三、县域经济与现代化的思考总结
从前文的分析和陵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经验可知县域发展重大问题争论主要主要有:县域应优先发展何种工业;如何处理好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县域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应如何解决及县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如何协调发展。在选择县域发展道路时,应准确把握好当地的区域功能地位,因地制宜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继续强化农业的基础性地位,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事业发展,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在“以人为本”的今天,县域的发展要从发展经济向关注民生转变,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之路。
本篇文章,虽然数据翔实也紧密结合陵县实际,然而在以某些数据说明情况和问题时并非直接与县域经济相关,范围过于宽泛,针对性不强,甚至有些数据在课文章前后存在这明显出入。此外,一些基本情况的介绍,也超出了县域经济中县域的范围,如对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介绍,大部分讲的都是全国现状,极少有说明县域社会保障的数据或文字。
陵县作为东部省份的西部内陆县,其县域发展的探索对于处于中部的吉水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3、高洪深 《区域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6)
这是一本关于对区域经济学基本介绍的书,在这本书中,直接有用于笔者进行论文写作的内容主要是:科技工业园区的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吉水县区域经济作为国家区域经济中按国内区划形成的区域经济,可以借鉴和以现有的一些区域发展理论来直到自己的发展。
按照本书的分析和划分标准,吉水县当属低梯度区域。梯度转移理论主要有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和回程效应。作为县域一级,我们要打造县城的为中心地区、计划地区,建立工业园区使其充分发挥极化效应并产生对周边城镇、农村的辐射作用,周边城镇、农村要充分利用好扩展效应,并努力克服回程效应;此外,要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本书中,对于地梯度地区发展战略的建议就是:大力引进,善于运用国外的资本和技术,并且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制定周密的计划,使得在实现了经济起飞之后能逐步摆脱对外国的依赖。要重点发展占有比较优势的初级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积蓄力量尽快接过那些从高梯度地区淘汰的、外溢出来的产业。
吉水县具有南接珠江三角洲东承长江三角洲的地理区位优势,所以应该积极利用来自这两个地区的面辐射,可以从开展人才的技术交流和加强市场信息交流等方面着手。此外,辐射也存在于县域内部,也就是说中心县城对周边乡镇的辐射作用。
21世纪的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已经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作为一个中部县,经济总量不大,还需要大力发展自己的经济,在如今“工业强县”的口号中切不可走发达工业国家的老路,进行“先污染、后治理”,而应该坚定“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思想。
吉水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种理论的指导,但也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可以直接运用到吉水的发展之中,这需要政策制定者充分从吉水实际出发,有效的选择和结合理论制定发展策略;另一方面,理论也需要经受实践的检验,需要从实践中提炼出来,所以吉水在不断发展中要不断思考、不断总结。
4、吕军战 浅析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科技信息 441
在吕军战看来,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级城市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当前我国县域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全国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如东中西部的县域经济差距;农民增收的矛盾突出;县级政府存在着严重的财政缺口,权利和义务具有不对称性;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诸多盲目性;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经济发展基本要素供应不足。针对这些问题,作者认为要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对县域经济进行准确合理定位;促进乡镇企业与城镇化良性互动;优化产业结构;综合解决县域的“三农”问题;最后,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建立有效的人才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
这篇论文中提出的很多对策建议和刘建平、徐璐玲等在《县域发展与中国现代化》一文中提出的对策有很多相同之处,如根据县域的资源、特色准确定位,加强乡镇企业建设和促进城镇化进程,以及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等。但对于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吕军战概括更为全面,语言也简练。
5、吴立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中提出,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做好,一、科学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包括: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建立产业体系和坚定不移地狠抓落实。
二、突出创树品牌,打好名牌战略。
三、推进市场机制创新需始终不渝。
这篇论文比较简短,只是作者对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并提出其认为重要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三个措施。虽然在《县域发展与中国现代化》一文也有所提及,甚至陵县的发展就实施了名牌战略,但因为书本内容太多,反而冲淡了政府规划、品牌创建和市场调节的重要作用。
6、吕保利在《内地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一文中极具概括性的说明了内地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在我国内地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主要有:内地县域经济和全国部分沿海省、市县域经济的对比差距明显,内地县城经济发展明显不均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产业化经营水平低;民营企业经营困难,管理落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最后指出内地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主要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民营经济,走工业化之路,并实施人才战略。
县域经济的发展与民营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然而要真正实现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不能只喊着要扩大民营经济的比重,调动民营企业主的积极性,而忽视现有民营经济发展中已表现出来的问题。应该立足于解决现有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吸取教训,建立一批具有新型管理理念的民营经济,提升民营经济的创新意识等。
这篇论文是具体建立在内地县域经济发展之上展开讨论的,相对于前面几篇文章而言,范围更具体。在问题探讨中他发现了县域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不同
于其他大喊建立民营经济的作者,其更注重对现有民营经济的完善与改造。
7、黄永强在《关于赣州市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思考》中,从县域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内涵及特点出发,介绍了赣州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概况,具体表现在:
1、县域经济稳步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这主要从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几个方面的实际数据说明;
2、农业经济稳步发展,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3、工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
4、经济结构全面优化,企业效益明显上升。之后,又指出了赣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现存的主要问题,主要有:县域经济增长减缓,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产业层次和劳动力素质偏低;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工业园区集聚层次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文章最后,作者提出了为促进赣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主要有: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着重培育产业竞争力,即要调整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加快产业集群建设、着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着眼培养人才竞争力、努力发挥政府能动性。
文中句子:发展民营经济表面上是民众的自主发展,关键还在于政府的行为。县域产业竞争力是指县域内部产业与其它县域同类产业的竞争能力,表现为市场分析与把握的能力素质、资源整合的快速高效、市场拓展战略的成熟等各个方面。县域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是竞争优势的形成与发挥。
上一位作者讲的是内部县域经济的发展,而这位作者直接将内地中县域经济赣州经济作为研究对象,并着重分析其经济竞争力。赣州作为江西省南部的一个地级市和吉水县域发展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有很多值得借鉴与交流的地方。
8、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县域经济的策略选择 邓彦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4)26-29
本篇文章主要是讨论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县域经济的策略选择问题,首先其阐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当前存在着非科学发展的思路与行为的问题。之后在选择策略中作者指出在承接东部及其他发达地区的梯度转移理论中吸收外来资本要分清内源性资本和外源性资本以提高招商引资的效果。此外,还需要认清自己的优势、用创新方法创造优势、尝试化优势为劣势以实现自我优势的再造。欠发达地区要遵循发展逻辑与打破发展常规,打破发展常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条途径就是走特色经济之路。县域经济因其自身的特性,要实现发展还必须依赖于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
同样是针对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讨论,本文的特色在于引进了梯度转移理论,虽然只是侧重于分析其招商引资中承接的产业转移,但很值得落后地区思考和借鉴。
9、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新思路 辜胜阻,李华,易善策 经济纵横 2010(02):35-39
在这篇论文中,作者提出的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新思路主要是:
1、以农村城镇化为支撑,依托县城发展一批中小城市,增强县城城镇功能,培育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2、以民营经济为主体,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重视引进外来企业和企业家群体,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3、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县域特色产业;
3、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探索农业产业化的有效组织模式,完善农业产业化的服务体系,夯实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4、以“扩权强县”的改革为契机,实施积极有效的财政金融政策,调动县级政府发展县域经济的积极性。
作者的这几点思路和之前各位学者尤其是刘建平、徐璐玲等的思想几乎完全契合。但在城镇化建设中,其提出了很具体的根据县域人口建立起多大规模的县级城镇并强调要发挥其极化作用;在工业化建设中,强调利用好本地的外出务工人员,鼓励其返乡创业,这也是建立民营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
10、张丽娟等在《浅析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及制约因素》中指出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种模式:.“小企业、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引领模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第三产业带动模式、资源集约开发利用模式。而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政策因素、体制因素和环境因素。
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环境因素如资源禀赋、气候条件等我们是无法改变的,然而主观的认为创设的环境我们确实可以规划和创建的,如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营造一种乐于创业、勇于创新的县域氛围等。同样,对于面临的不利的政策和体制,我们尤其政府和企业管理者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废除不利的政策体制,建立有利的促进和刺激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和体制。
这篇文章不同于前面几篇文章,其不是试图阐述何为县域经济及其发展所遇到的问题,而是从现有县域经济的发展中概括出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并指出其制约因素。
11、梁兴辉,王丽欣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综述经济纵横 2009(02):123-125
张丽娟等在《浅析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及制约因素》中的分析不同,在本篇论文中,作者更加系统地从不同角度概括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有:
1、从县域主导产业视角的发展模式分为:农业主导模式、工业主导模式和服务业主导模式;
2、从空间地域视角的发展模式可分为:产业空间布局发展模式包括城镇化模式、园区化模式和集群化模式,和地域文化视角的发展模式如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及珠江模式等,以及区位视角的发展模式;
3、生产要素及资产所有权视角的发展模式含:生产要素视角如资源型模式、科技型发展模式、劳务型模式;资产所有权视角的发展模式包括以公有经济为主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和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及外资经济为主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4、经济运行机制视角的发展模式包括:政府推动型模式和市场推动型模式。
发展县域经济的模式多种多样,并不只有作者概括的这些。而且,一个地区的县域经济可能归为好几类的发展类型,如苏南模式既属于地域文化视角的发展模式,又属于以公有经济为主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还属于政府推动型模式。每个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模式并非一层不变的,而且各种模式之间也没优劣之分,关键在与县域要认清自身所处阶段和优劣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县域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