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下大学生毕业季行为失范的分析与对策0.
当下大学生毕业季行为失范的分析与对策
又到了毕业生离校之际,部分高校或多或少会出现毕业生不文明行为,如酗酒、破坏学校公物、寻衅滋事,甚至出现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影响非毕业班学生正常的生活作息和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文明离校教育,从根本上消除毕业生离校前的不文明行为,确保毕业生顺利离开学校,既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一、毕业生的离校失范行为的心态分析
(一)失落感普遍存在
毕业在即,毕业生即将走向社会,虽然大学生活有着很多美好的回忆,但其中不免有些伤感和失落,或感慨自己在大学里没有充分的利用好时间,以致理想与现实严重脱节,或感慨自己感情生活不丰富,不完美,或者眼前就业,考研不如意,于是一些毕业生在心理上无法承受,感觉“大学没意思”、“生活没意思”,因此出现低迷和失落的情绪,其行为极易出现失范,有的“借酒浇愁”,有的“小赌怡情”,更有甚者,用暴力发泄,砸东西、打架斗殴。
(二)现实角色定位模糊
大学毕业了,对大多数毕业生而言,意味着十几年的学生时代的结束。他们都要步入社会了。告别过去,投入社会,对每一位毕业生来说,多少有些兴奋和紧张。一方面,毕业生因为自己在大学的努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而谋得自己比较满意的职位而兴奋,另一方面又以激动紧张的心情期盼社会工作的成功。这样,他们不免在学生与职业两个角色之间摇摆。他们虽然没有从大学生这一角色完成社会人角色的转变,但往往在学校里以社会职业人自居,因此对现实中扮演的角色产生了一定的模糊,主观上不再考虑学校规范,导致行为失范。
(三)存在严重的逆反心理
众所周知,各个大学都会有自己的校规校纪,大学生在校期间难免会觉得有束缚感,大学三年或是四年下来,逆反情绪被累积;有的学生因为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不佳可能在宿舍和班里生活得不是很如意;有的大学生在毕业之际可能工作尚未敲定,恋爱失败,感到前途渺茫,各种情绪的累积,在毕业离校这个情绪敏感期极易爆发,导致违反校规校纪、对抗管理人员等不良行为的频发。
(四)存在严重的补偿心理
有些毕业生因为在大学期间学习成绩较差,经过多次补考才取得毕业资格,或因在校期间违反了校规校纪而受到学校的处分,心理上有怨恨情绪;或因为在大学学习期间各方面表现都很一般,因而从未引起过大家的关注;或因为人际沟通能力较差,同学关系不和睦;或因为毕业前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自己认为就业前景渺茫,以上种种原因导致这些毕业生心理失衡,自尊心受损,从而降低自我评价,滋生自卑心理。因此在毕业离校之际他们想通过各种方式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期许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心理补偿。一部分学生通过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文化活动和积极的帮助老师同学做事情而重新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关注,这些属于补偿心理的积极表现。另一方面,有一部分同学矫枉过正,对自己的毕业鉴定和各种奖惩看的过重,他们一改过去的循规蹈矩的形象,以极其夸张的行为引起他人注意。更有甚者,极少数的毕业生故意损毁公共财物,冲撞管理人员和老师以泄私愤,这些就是补偿过度,导致的补偿心理出现的消极表现。
(五)追求感情的满足
大学生的性生理发育成熟,然而性心理却不太成熟。两性之事,是大学生的神往之事。在毕业生中这个问题表现的比较突出,男女同宿的现象比较严重。究其原因:其一是对感情发展的不可把握造成的。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调查显示,40.6%的毕业生有恋爱关系的朋友,其中,只有32.6%的人能在毕业后走在一起,有59.6%的人正在为走在一起而努力,7.8%的人则没有可能走在一起,即恋爱中的毕业生有67.4%的情感问题是不可把握的,这就造成他们在情感上的焦虑和困惑,用可把握的行为来对待现实的不可把握,来满足自己的感情需要。其二是离别的伤感。对未来不可知和眼前的离别,使有些毕业生在情感上认为一切都将要失去了,只有抓住最后共度的时光,才能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由此整天在一起,同宿现象就容易发生。
(六)行为从众严重
行为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之中常常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在知觉、判断、情绪、信仰和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相一致的现象。当个体在受到的压力大,焦虑情绪越重时,从众心态就越明显。毕业生的失范行为也表现了从众倾向。在毕业生离校之际,当第一个人失范行为发生时,它往往有明确的原因。在他的示范和行为暗示下,其他人也会受其影响,效仿他的行为。在毕业离校这一敏感时刻,毕业生心态不稳,不易把握好自己的情绪,稍微受个别人的失范行为的影响,很容易导致毕业生漠视学校的规范认同,群体失范行为的发生。
二、学校管理工作的失误与失效
毕业生离校前夕的种种失范行为的发生,与毕业生离校之际的种种敏感心态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我们也看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是导致毕业生失范行为发生的潜在因素。
(一)高校管理工作的松懈
大多数高校,在学生管理上几乎都奉行前紧后松的原则,大学生刚刚入学时,一般管理比较严格,学生也比较遵守学生规则。当大学生进入大三以后,老师一般会认为学生已经比较成熟,对学生的管理相对放松,更倾向于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教学计划的安排也是这样,大学期间的大部分课程都放在了大一大二,毕业班一般第一学期还会有为数不多的课程,第二学期基本不再有课程安排。在毕业论文或者是毕业设计过程中,许多学校都采取了“放羊式”的管理方法,规定好交论文的时间,其余由学生自己支配、安排,论文指导老师往往是通过电话或者网络做简单指导。另一方面,进入毕业班以后,老师在考勤、试卷难度、试卷批改中都会不同程度的降低要求,以免影响学生的正常毕业。最后,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对毕业生往往采取特殊对待,包括宿舍管理、文明行为和违规违纪的处理中,都会适当放宽标准。而我们看到即使学校领导很重视毕业生的离校工作,每年都出台文件,下发通知,然而基层的管理人员在工作意识,工作态度上表现放松,从而导致离校工作的失效,而目前大多数的毕业生在自觉性和自律性上的表现都令人堪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放松管理,那么,毕业生的行为处于一种相对失控的状态就在意料之中了。
(二)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毕业生心理负担过重
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体制正处在深化改革的时期,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就业压力过大,这些客观的原因容易导致毕业生将工作难找的责任推卸到学校的就业管理工作上,给学校的就业工作造成很大的工作压力,加之,各高校的就业工作都处于一个不太完善的阶段,因此,学校在就业推荐,就业手续办理等就业保障方面的措施就难免会黔驴技穷,这极易引起毕业生的不满。大学毕业生如果在即将离校前还尚未找到满意的工作,从心理上会觉得自己前途渺茫,无依无靠,一些贫困生可能还要面对家庭的生存困境,心理压力过大。这时,如果学校在这些问题上采取简单处理的方法,就会成为导火索,点燃毕业生心中的不满之火,将矛盾激化,做出一些失范行为。
三、毕业生离校失范行为的预防与对策
(一)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中国的素质教育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从幼儿园到大学,处处都在讲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而且中国目前的高考制度并没有根本的改变,所以,实际上在学生的骨子里很多人都认为学习成绩是第一位的,甚至把个人的优秀与否定位在成绩上,因此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发展。毕业生在离校前的迷茫,工作不如意,其根源也在此处。因此,高校教育要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从根本上真正注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努力调整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在正常的文化课之外开设第二课堂,加强社会实践在总学分中的比重,鼓励大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在上学期间多与社会接触,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识,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力。
(二)采取多方面措施,提高大学生的自制力。
高校管理的成败与否,与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息息相关。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他们大多数的行为—学习、生活、感情等等更多的要靠自己来完成,而不是在家长和老师的监督下进行,因此大学生自制力的提高对于高校学生管理至关重要。有些高校仅仅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上下功夫,却往往把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给忽视了,使大学生的自尊、自主、自爱、自律意识不能发挥积极主动作用,反而容易激发大学生对校规校纪的逆反情绪。大学生在校期间总是被动遵守校规校纪,这样长期以往就会滋生对老师、校领导等管理者的敌对情绪,不正当的情绪发泄就会频频发生。因此,改变现有的管理办法成为当务之急,把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灵活的管理办法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发自内心的主动遵守校规校纪,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学校对于行政管理效能的水平也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和潜力,在处理毕业生离校的问题时,明确学校各个部门、各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能和工作目标,采取下级组织对上级组织负责的制度,自下而上的抓好毕业生的教学管理工作,全校各部门齐心合作,齐抓共管,才能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三)加强学校高层领导和中层干部与毕业生的对话
毕业之前,校领导和相关中层领导干部可以加强与毕业生的对话交流,可以深入宿舍,食堂,班级与毕业生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切实了解毕业生的实际困难,真实想法,认真倾听毕业生的心生,了解他们的愿望以及他们对学校管理制度和长远发展的建议。这样不仅可以了解毕业生的真实想法,同时也能让毕业生从心理上得到安慰,并且把闷在心里的一些不良情绪宣泄出来,另一方面,还可以增进毕业生与母校的感情,让他们感到自己在被学校关注和关心,这样一来,毕业生的不良情绪就会大大降低,取而代之的将会是自己对母校的眷恋之情。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调整毕业生的身心状态
大学生在毕业前因为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身心难免会感到疲惫,心态一般会比较复杂,或是情绪低落,或是感叹命运不公,或是愤然不平„„情感上存在易爆发、易走极端的特点,处于心理动荡期和敏感期。在这个时期,学校针对毕业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仅可以缓解他们的紧张、低落情绪,转移他们的情感注意力,同时,一些有特长的毕业生还可借机展示自己的才华,重塑自己的形象;而且,这些文体活动还可以增进师生、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使毕业生能获得情感的交流和共鸣。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毕业生的失落感、补偿心理和逆反心理。
(五)建立完善心理咨询制度
毕业生在离校之际,心理问题凸显,如果处理不好,将导致毕业生行为失范的发生。高校心理咨询制度的建立完善就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问题展开服务,通过一些团体方式的心理测试与咨询,建立起学生心理档案。这样一方面可以发现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分析其规律和原因,为心理咨询提供资料;另一方面还可以使辅导员掌握学生的一些心理特征,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依据。这样,在毕业前夕,根据已掌握的毕业生的心理资料,辅导员可以有针对的对个别学生采取心理咨询的服务,帮助其心理减压和心理疏导,避免其因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失范行为的发生,从而达到预防的效果。
总之,学校应高度重视离校阶段的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和特点,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予以疏导,控制,从而减少失范行为的发生。
第二篇:我国当代大学生失范行为现状及防预对策研究
我国当代大学生失范行为现状及防预对策研究
王美玲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不断的发展,我们深感到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然而,接受高等教育的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却受到人们的质疑,大学生们出现了种种失范行为。针对出现的诸多失范行为,本文从多角度论述了我们当代大学出现失范行为的原因以及防范对策。中国当代大学生出现的诸多失范行为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和冷峻思考,我们在思考失范行为出现的原因以及我们的社会应如何为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中国当代大学生 失范行为 高等教育大众化
一、中国当代大学生行为现状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处在转型期的高等教育又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处在特定社会时期的高等教育真的能够适应大众化时代吗?根据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和现实社会的反映来看,目前的高等教育确实出现了一些消化不良的状况:大学生综合素质不断下降,各种反校园行为频频出现。而就我国当代大学生的行为现状来看,我们的学生的确存在着一些令人忧心的行为表现。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员深深地体验着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状态和我们大学生这一群体的行为状态。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良性的,但是,在我们身上出现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当我们从高考的“魔掌”中走出进入我们期盼的“天堂”——大学时,我们发现这里是自我的天地:没人再唠叨你去学习,没人再叫喊你起早,不再有成堆的卷子,不再有月考、模考、高考的压力,这里真好!但是我们又有些迷茫:不被管理的学习生活,我们有些不知所措;不再被老师和家长关注的日子,我们感到有些失落;习惯了“一切被规划式”学习模式,突然自己管理自己一部分人真的有些迷茫了。高考后学生们完全自由放任三个月之后便步入课程、生活节奏松散的大一,中学时代和大一阶段的衔接严重脱节,让我们误以为大学就是这种放羊状态。我们在误解和迷茫的状态下,选择了上网、视频、游戏、购物、恋爱让我们获得从未有过的放松和自信。我们带着侥幸的心理旷课甚至逃课,因为在大学里我们是上百人授课的规模,老师只是抽查点名。我们发现了管理的漏洞,于是我们就不停地钻空子,逃寝,考试变着花样的作弊更是一种屡见不鲜的现象。攀比消费,铺张浪费成为一种怪圈现象。在大学里学子们深受着多元化思潮的影响,很多学生穿着打扮怪异,浓妆艳抹,发式一律成卷,发色多元趋势,单眼皮做出双眼皮,校园里堪称这些行为为美。更有甚者让
你乍眼看去难分性别,性别中性化这种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已经不足为怪。更让人忧虑的是我们的一些学生似乎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个性,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打闹,说脏话似乎已经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的失范行为已经不再是一己之事,它受到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昭示着我们的高等教育要重新审视自己了。
2005年11月19日《长春日报》第八版的“热门话题”提出“大学校园的‘十大现象’”:素质流氓化;kiss公开化;消费白领化;上课梦游化;逃课普遍化;女生恐龙化;男生痴呆化;恋爱闪电化;补考公开化等。媒体从学习、生活等日常行为方面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了审视和评价。从媒体的评价中我们不能否认它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反映出了我国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道德素质低下;消费盲目跟从时尚、名牌;学业荒芜,逃课作弊成了家常菜;恋爱观的迷失现象更加普遍,恋到大四就分手成了校园名句。媒体等社会各界的评价尽管有些偏激或不尽人意,但这些现象确实存在于我们当代大学生身上,我们不得不深思我们学生的行为现象。
2005年7-8月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在北京市部分城区的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对“中国当代大学生公众形象”做了一项调查,其结果是:“社会公众对当代大学生的评价很不理想”;“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大学生精神萎靡不振”,“有自杀倾向”;“认为大学生学习态度非常好的比列只有8.5%”;“大学生的追求从道德自我完善转型为商业成功”,“从纯粹的精神追求向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倾向转变”等。面对上述我国当代大学生出现的种种失范行为,我们有必要进行原因分析。
[1]
二、中国当代大学生失范行为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1.社会规范失控
“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导向的模糊和新的伦理道德建设的相对软弱,造成整个社会的道德失范。”而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失范却是导致中国当代大学生失范行为的一个诱因。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之一,其行为模式当然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教育社会学中,“‘失范’一词是由法国社会学家E.涂尔干最早提出用它来说明‘与道德不一致的社会现象’。其字面意思是‘缺少规范’,主要指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少规范、制度化差而丧失整合的混乱无序的社会状态。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继承发展了涂尔干的失范理论,把‘失范’看成是‘规范的缺席’,[2]
即人们对现存的社会规范缺乏广泛的认同,从而使社会规范丧失控制人们行为的权威和效力。”而本文将采用涂尔干、默顿两者的失范理论、控制缺乏说来论述我国当代大学生出现的失范行为。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从传统的伦理道德社会向法制社会转型。我们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正接受着严厉的冲击和考验,我们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也正处于水深火热的探索中。传统的教育理念正在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腐败现象做着无形的斗争。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革,近些年来社会失范行为更是屡见不鲜:“从假烟假酒假文凭,到假账假证假报表;从普通百姓的恶意消费透支,到政府官员的虚假政绩工程;从关系百姓民生的毒米毒酒毒奶粉,到影响产业财经的基金黑幕、股市造假、证券骗局。我们还可以听到假球、黑哨、兴奋剂、论文抄袭、学术失范等等,不一而足。”[4][3]身处这样的社会环境及风气,势必造成一些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迷失,行为的失范。2.文化的商品化
“文化市场的社会管理控制系统失调,导致反主流文化的泛滥和失控。”由于经济发展
[5]大潮的冲击,一些黑心的企业家们动起了文化市场的歪脑筋,不断地大量发行武侠、言情小说,色情和暴力影片,不良文化传播物品等。他们利用学生、青年人对垃圾文化具有较低的抗诱惑能力的弱点,大肆侵蚀、毒害当代的青年学生的思想意识,在暴利的驱使下,垃圾文化屡禁不止,泛滥成灾,深深的毒害着当代青年学生。然而真正激人上进、陶冶情操、健康向上的绿色文化太少,不能够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使得整个文化市场呈畸形势态发展。
3.网络对中国当代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网络在带给人们身心娱乐的同时,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和形形色色的网络陷阱,也给正处于青春浮躁期的当代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加之各种社会丑陋现象和腐败行为的不断上传和曝光,对当代大学生的失范行为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当代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著名“三段论”,“如果高等教育能为15%的适龄青年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那么高等教育就由‘精英教育阶段’开始向‘大众化阶段迈进’”。
[6]
依据国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标准,我国于2002年就已经达标,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同轨,这显然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我们更要看清事物的两面性。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把双刃剑,在它促进社会前进和拉动经济内需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使高校不断地扩招,扩大学校规模,这必然会导致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加剧,而现有的教育教学管理状况都很难满足层次不同的学生要求。长
此以往就会导致教育质量与数量矛盾的激化,学生们会变得懒散放纵,素质下滑。这种失范现象在当代高校愈演愈烈,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质疑。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确实使更多的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但毕业生也势必增多,必然导致就业压力加大,为了更好的解决自我的就业压力,更多的学生寻找到了增强就业的有力臂膀——考证。在校的大学生很多都陷入了考证热之中,每天都在为计算机、英语四六级而奔波,无暇顾及我们的国语,这些失范行为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应该不是只为考证而疯狂学习,同时考证也不是我们生存之道的有力通行证。
(三)学校教育的失误 1.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偏差
学校教育的首要前提就是做好当代大学生的德育工作,育人和育才是密不可分的,只做好其一都不能成为教育的成功。而处在转型期的社会大潮,也在有形无形的冲击着高等教育。在多元文化与价值观的矛盾与冲突中,在当代青年学生最需要学校德育的时候,学校德育却陷入了转型困境:要么以不变应万变,但遭到当代青年学生的反感;要么把德育教育交付于某一位德育老师,上完一学期的课程便草草了事;要么干脆把德育交还于社会;更有甚者只追求业绩——学生考研率,教师发表学术文章量,教学规模等,德育成了软皮糖,丧失里应有的影响力。
想想我们的高等教育在一味的片面追求考研率、学术文章量等思想的指导下,学校几十年都一直用同一教材,教师几乎一辈子用同样的方法去教授我们千差万别的几代十几代的大学生,时代是变化的,我们的大学生也在变化,这无疑要求教育也应是与时俱进的。美国学者詹宁斯说过:“自然界用尽所有的心力,尽可能使得我们的一群孩子秉性各异,自然界不予余力地把无限的可能性隐藏其中,没有人能够确定或预言这些可能性。但是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却往往要根除这种多样性。”我们的教育不应该把个性多变的当代青年学生最后都教育成一个模板,我们应该考虑学生个体个性的差异,应该注重各种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2.教师对当代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一言一行。在高等学校中,一些教师出于生存的压力,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只有多发表学术文章,发表好的文章才有机会进职晋升。但是这样做他们又有多少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之中呢?教课只是照本全书机械化的讲授,没有什么吸引学生的教学新理念。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为完成硬性教学任务,保证学生考试通过,就是教师们的教学终极目标。想想课程内容是陈旧的,课程安排是松散的,老师的讲解是机械化的,学习只是为了期末考试,没有一滴鲜活的血液注入课堂,学生怎能不厌倦困惑呢?
学生的困惑能向谁诉说呢?老师忙着搞学术,学校忙着搞扩招,领导忙着搞业绩,谁都没有时间真正的去管理我们的学生。他们只有自我排解心中的困惑,于是旷课逃学作弊沉迷网络成为他们最佳的减压方式。
(四)家庭教育原因 1.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主要由父母之间的关系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构成。父母关心和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当代大学生在中小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天津教育科研机构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在84名逃学和有其他不良行为的中学生中有82名学生的家庭关系不良。”由此可见家庭关系的质量不高也是导致当代大学生失范行为的重要因素。
2.家长及家庭教养方式
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类型、家庭氛围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管理水平等都对当代大学生的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常情况下文化水平高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采取的教育方式也比较灵活,更容易被孩子接受。而文化水平较低的家长,再教育孩子方面大多数都缺乏一定的能力,方式不得当,易采取专断的方式管教孩子,易使孩子产生叛逆情绪,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失范行为。
[7]
三、中国当代大学生失范行为的防预对策
(一)加强价值观、道德教育
加强转型期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要不断加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取向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成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只有把价值观教育处理好,才能更好的进行德育教育。学校教育要使学生懂得自我价值的更好实现,是要通过自我的不断努力和社会价值来实现的。因此,当代大学生们要确立人生奋斗目标,有服务社会的意识,通过不懈的努力学习来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克服“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功利主义误区。通过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们朝着正确的人生观努力,克服个人本位思想,自觉抵制不良腐朽思想,从思想根源上来防范学生失范行为。学校还要不断增加和更新德育内容,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富有时代特征的美、善、公正的德育内容,加强道德评价能力培养和训练。德育观的教育在防御我国当代大学生失范行为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尚的美德行为在于长期的教育和养成,只有加强道德教育使学生明是非知荣辱,才会有更好的校园风气。因此
学校要不断加强“八荣八耻”等德育内容的贯彻和实施,使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素质从点滴行为抓起和提升。
(二)改善教学管理工作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里,高等学校教育的教学学管理工作仅仅维持在正常运行的状态是不够健全的,我们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条件下“正确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 [8]。首先,高校加强学科体系和专业设置的研究才是解决我国当代大学生失范行为的重中之重。学科体系的设置要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符合学生面向就业的需要。学校只有设置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才会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求知欲。学生通过全方位的学习和多样的学科知识的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选择空间才会变得多维。最主要的是课程体系设置理念要打破以往的陈旧观念,在注重专业课程的同时,我们还要变革以往专业课程编排顺序,在新的课程编排中,专业课出现的先后顺序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保证学生学习知识衔接的紧密性和连贯性。我们专业课的讲授变革为由多位教师同时开设同一门课程,这样做有利于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进而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此外,还要多增加一些可供选择的公选课,而公选课的内容设置要尽可能贴近生活实际,丰富多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以完善大学课程体系,而绝非现在大学里只为好过修学分而选课的现象。其次,加强学风建设。教学管理重在抓学风,严厉整顿考试作弊抄袭行为,制定出严格的管理条例:交头接耳者,给予警告;查出或发现有抄袭的物证者,清除考场;被发现正在抄袭者,此刻成绩作废;违反条例者的名字还要被公布于本校自己建立的诚信网上。使学生们懂得作弊是可耻的行为,是一种违法的行为,更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行为。学校还要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空间和环境:在能力范围内,扩大和提高上自习的场所和环境质量;校园内能够多设置一些随时停下脚步就可以看书学习的简易小桌小凳,我们有些学习工具是不需铺张就可以完善的很好,很多资源是可以循环再利用的。另外,学校要纠正学生的受教育思想:让学生明白上大学并不仅仅是为了就业,而就业更不是单纯的、机械的考证就能够解决的。学习是一种修炼和积累,只有经过长期的历练和积累,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会很高,同时也是成就你的事业的保证。把学生从“考证热“的迷雾中醒来,脚踏实地的学习各门知识,把握好高教期间的学习机会。最后,做好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协调工作。长期以来我们高校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有相当大的部分是相脱节的,这与大众化时代高校不断扩招,学生数量的大幅度增长,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管理难度严重加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必须改善这种管理模式使教学——学生管理成为一条流水线式的管理模式。我们的高校只有在做好了各部分工作的前提下,才会使教育整体功能发挥到最佳效果——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三)净化校园环境,营建绿色校园
大学生失范行为的产生有着不可忽视的外因作用,因此高校要为学生营建一个良性的校园环境。这就要求学校加强校规校纪的宣传教育工作,营建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和多元化的校园文化,鼓励、支持学生多开展校园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而且还能助消他们的失落感,从大环境上消除他们的烦躁、忧虑、空虚等心理障碍。当我们提前为他们扫除这些隐患的因素时,学生失范行为发生的概率便会大大降低,也会提高他们的自我规范能力从而使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学习和规范的活动上,进而达到防预我国当代大学生失范行为发生的效果。
(四)加强心理调适工作
处在转型期的我国当代大学生们,由于多元化的思潮的冲击和升学、入学、就业等压力的影响高校大学生有越来越多的人患有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心理缺陷、心理障碍等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都可能是大学生失范行为的导火索。因此,完善大学生心理调适工作就变得更加重要。首先,开设具有的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课程。我们高校的心理辅导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涉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要全面化、多元化;课程的教授工作要由多位教师分担,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教师;课程时间的安排要科学合理的贯穿于整个受教育阶段,并能根据不同时段来疏导、治疗学生的心理障碍,如大一和大四两个特殊的时段,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就要进行恰当得疏导,大一时要做好学生离开中学时期和进入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节奏相脱轨的心理落差、环境适应的心理教育,而大四又是面临就业、升学、适应社会等压力而引发的心理焦虑等问题,这就需要学校要及时甚至是随时关注及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或焦虑;心理辅导课程的体系必须是经过专业机构严格筛选的,具有权威性和时效性;课程设置的必要组成部分就是学校要有自己的心理诊疗室,能够定期的邀请心理专家来为我们的学生做疏导、诊疗。我们只有不断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地进行科学的心理辅导和治疗,才能更有效地避免和处理心理缺陷、心理障碍等问题,还能更好地消除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已形成良好的防预失范行为的心理基石。
参考文献:
[1] 首次调查:当代中国大学生公众形象(ZZ)[N].北京日报,2005-09-28.http://smile.ustc.edu.cn/rensheng/list.asp? id=236.[2] 马和民 刘晓红 何芳:《新编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版,第115页。[3] 马和民 刘晓红 何芳:《新编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版,第108页。[4] 佚名.诚信中国[EB/OL].(2006-01).http://www.xiexiebang.com
[5] 马和民 刘晓红 何芳:《新编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版,第115页。[6] 冯增俊 陈时见 项贤明:《当代比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390页。
[7] 周燕.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环境因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8] 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4-12-02.黄焖鸡米饭加盟
http://www.xiexiebang.com
cg3hwI6BQCRs 20
第三篇: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控制解析
第 24卷第 115期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V ol 124N o 1115 2008年 10月
Journal of Hunan F inancial and Econo m ic College Oct 12008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控制 吴彩虹
全承相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 , 湖南 长沙
410205 【 摘
要 】 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分析 ,。
【 关
键;;【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9-4148(2008 05-0138-02 ・ 收稿日期 :2008-08-31 作者简介 :吴彩虹(1971-, 女 , 湖南湘阴人 ,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高级政工师;全承相(1965-, 男 , 湖
南沅陵人 ,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教授
一、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基本表现
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是指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表 现出来的一切违反道德和违法犯罪的非理性行为包括网络 失德、网络违法、网络犯罪。目前 , 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失 范行为正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出来
[1] :一是不良信息
浏览和非正当的信息数据获取行为。对于网上情色信息的 浏览行为是一大突出的问题。许多高校学生浏览过色情网 站 , 有的高校学生在点击色情网站、浏览色情信息的同 时 , 还利用网络在网上贩黄牟利。在互联网上 , 信息的非 法复制、转载和传播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更是在高校学 生中普遍存在。二是不当的信息传播行为。在互联网络 中 , 传播色情和黄色信息 , 或者做一些恶语伤人、散布流 言、转述不实消息、发表过激言论的失范行为。三是制造 和传播病毒行为。有的高校学生还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 毒 , 破坏他人电脑系统的资源和重要信息。四是充当网络 黑客攻击他人的行为。高校学生好奇心强、自我表现欲 强 , 对网络黑客技术行为崇拜有加 , 为展示自己高超的技 术 , 实现自我价值 , 恶意攻击他人网络。五是网络社会交 往中的失范行为。在大学生中 , 网恋、网婚以及网络同居 等现象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 成为干扰他们正常学习与
生活的不利因素之一。高校学生在网上谈情说爱通常只是 为了好玩、寻找刺激、寻找新鲜感 , 这类交往失范行为也 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原因分析
1、网络社会环境规范缺失的影响。在网络社会中 , 网民评价自己的行为是否道德主要依据网络规范。虽然随 着网络的发展 , 我国也构建了一定的网络道德规范 , 但是
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网民大众对于黑客表现出了过 多的宽容甚至是崇拜 , 高校学生众多的 “ 黑客乐园 ” 之 类专门的讨论区相互切磋各种破解别人计算机系统方法、技艺与经验 , 并以自己破解技术的高明而自豪。网络规范 缺失的环境对行为主体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实现有着潜移 默化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网络规范缺失的环境使一些虚假 的、消极颓废的、低级下流的垃圾信息 , 甚至反动的信息
得以广泛流传 , 这些信息严重地干扰了高校学生良好道德 观念的形成和内心信念的构建。
2、大学生内心价值体系的缺乏。大学生在网络上的
行为倾向不仅取决于网络上有什么内容 , 更重要的是取决 于大学生内心有没有一种正确的道德认识、深厚的道德情 感、坚定的道德意志。大学生一旦牢固树立了某种网络道 德信念 , 就能自觉地依照自己理念来选择行为和进行活 动 , 也能依据自己确定的信念来鉴定自己行为和别人言行 的善恶 [2]。事实上 , 大学生由于网络道德认识水平不高、分辨能力不强、自制力较差、意志力薄弱 , 加上他们对网 络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管理规范等内容知之甚少 , 对网 络空间的自由和责任认识不清楚 , 容易陷入道德个人主 义 , 在网络社会中构筑的道德防线很容易在独立的无约束 环境中崩溃 , 道德良知容易在独立的无约束环境中泯灭。高校对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的忽视 , 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教 育中忽视网络文化规则的教育 ,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视新 技术带来的文化规则变化 , 教育内容和方式不能适应网络 时代的特点 , 是导致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得以发展、加剧 的主要原因 , 这使得广大高校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只关注自 己的权利、忽视行使权利的必要义务 , 只考虑自己网络自 31
由的实现、不考虑他人权利的保障限制。三、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政治教育引导
1、加强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网络道德规范对高校 学生的网络行为和道德培养具有参照性和制约性 , 能有效 地促进高校学生网络道德的自我培养。同时 , 也有利于大 学生自我辨别 “ 在网上什么是不道德行为 , 什么是违法 犯罪行为 , 什么是必须恪守的道德规范 , 什么是应当遵守 的网络游戏规则 ” ,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道德乃至犯罪 行为在网上的发生。因此 , 我国政府应当根据大学生的特 点 , 通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 例 》、《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 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 法 》、《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 等法规 , 以及 《 全 国大学生网络文明公约 》 等 , 制定相关的网络道德规范 , 使他们明确自己在网络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 ,2、德水平。, 建起抵御不良信 息的内在防护墙。为此 , 高校应当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 育 , 有效地开展网络道德课堂教育 , 建立健全网络课堂教 育制度 , 优化网络德育教育传播模式 [3];高校应当要求 大学生遵守 《 全国大学生网络文明公约 》 等网络道德规 范 , 增强网络道德意识 , 维护正常的网络运行秩序 , 开设 专门课程进行网络法规知识及网络道德规范的教育。美国 特拉华州立大学规定 :新生入学后必须接受一次计算机使 用道德方面的教育 , 向学生解释诸如攻击计算机网络和发 送伪造的电子邮件等行为是错误的;经过短期培训后 , 学 生还必须参加一次以守则为内容的网上考试 , 成绩合格者 才有资格使用校园网。在进行网络法制教育的同时 , 必须 利用道德手段来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 , 加强 “ 网德网风 ” 教育 , 通过让学生自己组织宣传、举行网络道德规范竞 赛、进行网络道德调查等活动的形式 , 增强学生对网络毒 素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 不因为网络的隐蔽性而随心所欲 , 忘记了起码的行为规则 , 在网络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 自觉遵守网络规范 , 以道德理性来规范自己的网络行 为、严守网络秩序 , 不抛信息垃圾、不传播黄色下流的图 片 , 不利用网络搞恶作剧、放电子炸弹 , 网上聊天语言要 文明等 , 共建干净、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 [4]。
3、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 培养高校学生网络道德情 感 , 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为了加强网络道德 修养 , 养成良好的道德
行为习惯 , 真正实现高校学生个体 的道德自律 , 离不开其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 即在网络主体内心世界展开善与恶、正与 邪、是与非等道德观念的斗争 , 从而不断地更新自我 , 不 断地超越自我。大学生这种内心世界的斗争和解剖的过 程 , 决不是胁迫于某种外在力量的强制 , 而是由自己内在 的道德需要所启动的自主、自为、自觉、自愿的行为。首 先积极开展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 , 丰富校园生活。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的补 充、视野的开阔、信息的更新 , 也是思维方式的完善、思 想认识的净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锻炼。用健康、高 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校园生活 , 可以避免学生因为校园 生活的单调枯燥而过分沉湎于网络。其次加强校园网络建 设与管理 , 使校园网络文化步入积极健康的轨道。要全面 加强校园网的建设 , 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 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校园网应该是高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的宝贵资源和重要平台 , 但目前高校校园网的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发展完善 , 为校园信息化做出了很大成绩;但有 的刚刚起步 , 甚至运作不良 , 管理不善 , 没有真正发挥校 园网络文化的功用。各高校应该加强校园网络建设 , 建设 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内部的主 题教育网站或网页 , 并与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形成覆盖 全国乃至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 , , ,。、人生。同时运用技术、, 加强校园网的管理 , 严防各种有害信息 在网上传播 [5]。
四、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配套控制条件
1、加强政府网络管理和监控 , 实现对网络不法、不 道德行为的法律制度规范约束。政府网络管理和监控是实 行他律的一项重要措施。加强网络管理不是对大学生网络 道德行为失范的横加干涉 , 而是在坚持适度原则的前提 下 , 对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和网络犯罪行为进行管理 , 靠学 校、社会、政府的合力 , 维护网络的良性运行秩序。
2、督促运营商积极开发网络控制技术 , 实现对不法、不道德行为 的跟踪监控。网络道德失范以及相关的网络犯 罪是因为网络控制技术的缺陷而出现的。大学生虽然可以 运用网络技术做出不道德的行为 , 甚至进行网络犯罪 , 侵 犯他人的权利;同样 , 政府、高校也可以运用网络控制技 术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以及相关的网络犯罪进行有效 的技术防范 , 制止网络不道德行为和网络犯罪的发生 , 即 以智能对智能。
3、完善网络司法裁判制度 , 实现对不道德又不合法 的网络失范行为进行有效惩治。司法作为对网络问题进行 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 , 虽然还在很多方面存在着缺陷 , 但 司法作为一种最具效力和强制性的社会控制工具仍是化解 和消除网络社会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 , 是网络行为失范他 律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因为通过法律的强制性和威慑力对 网络道德主体的行为加以约束 , 使大学生的网络行为选择 合乎法律规范。
(编辑 :胡舜;校对 :朱恒 【 参考文献 】
[1]娜陶文昭 , 詹
英 1网络教育 [M]1北京 :中华工商联合 出版社 , 1999,(12 :110-1201 [2]楚丽霞 1网络社会中遭受少年德性的创造 [J ]1当代青年 研究 , 2000,(3 :25-261 [3]罗
珍 1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防治体系构建思考 [M]1中南大学硕士论文 , 2006,(6 :75-761 [4]林绵优 1创新高校德育方式 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 [J ]1长 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9 :2291 [5]张文明 1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与思想政治教育 [J ]1安阳 师范学院学报 , 2006,(4 :20-211 931
第四篇: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
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
马栏齐心九年制寄宿学校 赵晓斐
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主要的问题是当前学生的整体生活环境正发生着急剧变化,导致心理障碍和行为规范失控。其中最典型的原因为社会道德失范,文化市场的失控,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失误。
然而,在这几方面原因中,学校教育起着关键性作用。学校教育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激发,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但在现时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校教育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技能、任凭学生在生活的大海中随波逐流、让学生与社会生活相隔绝。因此,对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应先突出学校教育的失误问题:
一、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偏差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在多元文化与观念的矛盾与冲突中,在青少年一代最需要学校德育的时候,学校德育却陷入适应困难:以不变应万变遭到新时期青少年的反感;甚至干脆把德育拱手相让予社会;或者惟升学是追,把德育作为软任务,放弃了应有的任务。
14-15岁的学生是青少年越轨犯罪的多发年龄区,又是青少年个性最为突出,也是最为脆弱的时期。然而在升学至上思想的指导下,学校只按统一的教材,用同样的方法,朝着升学的方向教育学生,而不考虑学生个体的性格、能力及不同的生活经历。美国学者詹宁斯说:自然界用尽所有的心力,尽可能的使我们的孩子禀性各异,自然界不遗余力的把无限的可能性隐藏其中,没有人能够确定或预言这些可能性,但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却往往要根除这种多样性。这意味着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必须重新纠正。
二、个别教师素质差 个别教师素质差导致师生间的人际关系紧张,是学生失范行为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客观上分析,教师在追求升学率的指挥下,易重视优秀生忽视学困生,导致学困生流入社会,走上犯罪道路;主观上分析,有些教师自身素质差甚至品质恶劣会导致学生厌学、恐学,最终走上越轨犯罪道路。教师低水平的教育技术甚至反教育的方法,是导致学生行为失范不可忽视的原因。有些教师的教育观念存在偏差,或本身不懂法,采用的方法本身就具有违法性,尤其教师的违法言行对学生影响十分巨大。例如有些教师体罚学生,将学生推出教室,剥夺了学生学习的权利;有些教师采取搜身和检查书包地方法来破获校内案件;有些教师私拆学生信件以杜绝早恋现象等,容易导致师生之间对立、冲突,从而出现“反教育”的后果。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薄弱
1949年,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针对当时美国社会流行的以追求物质享受为目的的“经济人”,从心理学本身所包含的意义和价值出发,提出了“心理人”的概念,呼吁人们注重生活品质,注重心理感受和意义。从此“心理健康”被人们广泛接受,并成为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确定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生活目的,是指在学习、工作、人际关系方面,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的最佳适应。但是,目前我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小学还相对较少,缺乏专业人员,一些学校还往往把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当做“思想政治”问题对待,未能从心理学角度去正确把握教育对象,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例如,学生逃学,教师往往认为是思想品质问题造成的,导致学生出现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很少注意到学生逃学背后可能隐藏的心理障碍。
四、学校法制教育薄弱 学校中法制教育薄弱,往往使学生不能正确的把握学校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的冲突。在没有接受法制教育以前,青少年不可能懂得什么是违法犯罪,他们一般只有道德判断的标准。有的中学生犯了罪,被公安机关传讯,在他交代了犯罪经过后,竟若无其事的说:“我现在可以回家了吧?”有不少学生竟然把违法犯罪当作儿戏。
青少年违法犯罪究其根源都是社会生活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学校生活中加强法制教育,教育学生知法、守法、用法、护法,使学生认识到遵纪守法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树立法制观念,对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这就需要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学校教育的实践:认真分析学生的整体环境;反思学校生活环境;探讨教育是学生生活的过程还是为生活做准备;讨论学校生活与学生**常生活之间的协调性和适应性问题等。从学校教育方面做好学生心理障碍和行为失范的防范工作。
第五篇:行政伦理失范行为的调研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行政伦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行政伦理失范行为的治理问题已成为公共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公共行政人员伦理失范的现象,在分析失范成因的基础上,对如何防止和治理行政伦理失范行为进行探讨。
一、行政伦理失范的涵义
伦理从本质而言是关于人性、人伦关系及结构等问
题的基本原则的概括,针对心性结构、人伦秩序进行逻辑上的通融和交合。行政伦理实质上是指国家公务员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过程中,在公共行政领域所应遵循的伦理道德要求的总称,既包括作为个体的公共行政人员所应遵循的行政伦理要求,也包括作为群体的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所应遵循的行政伦理要求。
失范,也叫违规、越轨,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体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主要是指对社会发展和进步有负面作用的破坏性越轨行为。行政伦理失范就是行政人员在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置行政伦理的规范与原则不顾,把公共权力用来满足私利的情况或现实,从而导致公共利益受损。从本质上说,是行政权力的异化。
二、行政伦理失范的类型及表现
行政伦理失范是和各个领域相互关联的,大体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1、经济类失范。这类失范包括贪污挪用、行政人员经商和隐匿财产。一般来说,贪污是行政人员利用职权通过欺骗、瞒哄等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产的行为。具体表现为:集体私分、挪用公款、非法集资、涂改票据、做假账、伪造证据、侵吞公款甚至为了个人私利以权压法,不按法定权限、程序履行职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循私枉法甚至执法犯法。
2、政治类失范。这主要是官僚主义。官僚主义一般指公务人员脱离实际,不关心公众利益,官气十足,铺张浪费,贪图个人安逸和享受,导致工作效果和效率低下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其具体表现为:有的干部沉湎于文山会海,应酬接待;有的干部对待上级布置的任务是有决定而无落实,有布置而无督查,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
3、组织人事类失范。由于干部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长期以来任用干部只有“选拔”而没有“选举”,人事权掌握在少数领导人手里,其具体表现为:卖官鬻爵、公款行贿、跑官要官。用人问题上的腐败,后果最为严重,它使官场变成了市场,从而使行政伦理失范愈演愈烈。
4、失职类失范。在公务活动中,行政官员的失职、渎职是行政伦理失范的又一种典型表现。失职、渎职有的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巨额国有资产流失。例如:有的造成桥梁垮塌、煤矿安全等恶性事故.给国家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协进而破坏社会稳定。
三、行政伦理失范的成因分析
行政伦理失范并不是我国现阶段的“特产”,它在任何国家的任何时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在我国新旧体制转轨的社会转型时期,一定程度的行政伦理失范是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难以避免的。归结起来,造成行政伦理失范主要有以下原因:
1、价值多元化的冲击。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着文化价值方面的复杂局面:一方面,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家;另一方面,我国又是一个急剧现代化的国家,不仅利益、地位分化会产生价值观念与生活观念的分化,而且各种来自异域的新思想和新观念也会随着国家的开放纷至沓来。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将会持续且深刻地影响中国社会,也会对国家的行政伦理带来挑战和影响,导致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向多元化方向转化。旧的道德规范被冲破后,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完全确立,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被严重扭曲,如果行政主体不能正确认识基本的行政伦理准则和规范,那么,在履行行政职责时就难免会出现偏差,行政伦理失范也就不可避免。
2、行政体制的弊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极易出现行政伦理失范。一是行政权力“公权私化”。尤其是行政领导职务的刚性,即一旦获得了行政职务,在规定的退休年龄之前,只要无过错或有过错而不被追究,他就只能上不能下,即便退休,其身份、级别、待遇也不改变。这就必然造成官员的过剩和滞留,进而形成错综复杂的行政伦理关系。二是“官僚泛化”现象普遍存在。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行政机构臃肿,行政权力全面介入社会生活,行政人员可以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地位合法占有各种稀缺资源。谁一旦获得行政权力,谁就有了进行权力“寻租”的大量机会,就可以充分利用手中的行政权力,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这种现象更为普遍。
3、行政监督机制不健全。孟德斯鸠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亘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行政伦理建设,总的来讲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内部控制,即行政伦理道德建设。这种方式主要通过训练和职业社会过程来培养、强化行政人员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水平。二是外部控制,即行政伦理制度建设。这种方式强调组织结构的合理安排或是立法、制定组
织规则、设立严格的监督机构等。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是行政伦理失范的客观条件。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不够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行政伦理失范的程度。
4、行政人员是追求个人利益(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人”。这一判断使行政伦理失范的经济根源展现出来。公共选择理论在探寻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失灵”的原因和对策中,把“经济人”的假定推广到政治领域,提出政府官员也是“经济人”的观点。因为“当个人由市场中的买者或者卖者转变为政治过程的投票者、纳税人、受益者、政治家或官员时,他们的品性不会变化”,他们都会按照成本-收益原则追求最大化效用或利益。作为选民,他们总是趋向选择那些预计能给自己带来更大利益的政治家或政治选择方案。同样,作为政治家或官员,他们在政治市场上追求自己最大的效用,即权力、地位、待遇、名誉等,而把公共利益放在次要地位。这样,行政伦理失范就有可能发生。
5、行政伦理建设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现实。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一直非常重视公务员行政伦理道德建设,从建国初期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公务员行政伦理道德建设上始终严格要求,与时代同步。但是在传统体制下,由政治力量所支持的社会舆论不次于法律的约束性。由于缺乏法治环境,缺乏相应的机制和制度,随着领袖崇拜和政治人格化的神圣性的消解,公务员行政伦理道德失去了往日的政治约束力。特别是随着传统计划体制各种弊端的暴露,与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机构重叠臃肿、职责不清相伴随的是人浮于事、官僚主义、责任意识淡漠、缺乏进取心等严重违背行政伦理道德的现象。
6、行政人员双重身份的角色冲突。行政人员具有双重身份,这种身份的双重性来源于他进入公职系统之前的“原身”是公民。当他经过法律程序进入公共行政部门后,就形成了新的身份和行政职务关系,公共领域的特殊性要求公务员的公共角色定位。社会利益的实现是以国家权力的公共性使用为前提的,为了保证公务员能够公正地行使公共权力,为公众谋取公共利益,必须要求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能够“大公无私”,不掺加任何个人感情色彩,即韦伯在官僚组织模式中设定的“公共人”。我国学者张康之指出:“作为社会的公民角色的公务员,得到行使公共权力的前提恰恰是个人对其权利的转让,即让个人权利服从公共权利的要求”。而一旦优先发展个人权利,就难以保证其公共权利使用的公共性。尤其是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缺乏对公务员角色扮演的严格规范,在原有社会分工体系中居于较高地位,而待遇相对较低的行政人员为了获得与此相适应的经济收人,便很容易想到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力来为自己谋取利益,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以权谋私等行政伦理失范行为的发生就不可避免。
四、行政伦理失范行为的治理对策
防止和治理行政伦理失范行为是促进行政伦理建设、推进社会民主政治建设、保证行政管理目标得以实现、健全行政监督体系的需要。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确立合理的行政伦理道德标准。确立合理、实用的行政伦理道德标准,是实行行政道德监督的前提。目前,不少西方国家都建立了系统的公共部门道德准则。这些道德准则对行政人员提出了相应的道德要求,时刻提醒行政人员对公众所负的责任,对行政人员规范自己行为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具体到我国而言,要对行政人员进行有效的道德约束,必须改变以往过高或过于空泛的道德标准,制定出一套符合行政部门实际工作的道德准则,以便行政人员遵循对照。当然,行政道德准则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道德环境的形成,这种道德环境的形成有赖于政治承诺和领导层的支持,并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同。其次,道德准则的要求必须为行政人员所接受,并依赖于他们的职业道德信念和道德自主性。行政伦理道德的标准内容十分丰富,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忠于职守,勤奋行政。二是廉洁奉公,清白行政。三是遵纪守法,依法行政。四是实事求是,科学行政。五是热情待人,协调行政。
2、建立健全行政伦理监督体系。建立健全行政伦理监督体系,是保证行政伦理规范建设的重要基础。行政伦理监督的形式有多种,如政党监督、行政监督、立法监督、司法监督、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等,它们相互结合,构成行政道德监督机制的基本内容。当前,构建完善的行政道德监督机制工作的着力点在于:一是加强权力机关对政府道德行为的监督。应在现有的政府领导述职报告制度的基础上,建立道德审议制度,将政府及政府官员的道德品行作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二是加强政府系统的自我监督。将政府机构及其行政人员的道德问题作为上下层级监督、行政监察的重要内容之一,将这些道德规范纳入政绩考核、素质考评范围。三是加强司法机关对政府行为的司法审查。四是加强政府与社会的沟通,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对政府行政道德的监督。社会监督(包括社会政治实体监督、社会团体监督、社会经济组织监督、社会舆论监督以及社会成员监督)是不容忽视的体制外的监督形式,对政府的道德行为的监督作用非常明显。当前应提高社会监督主体的监督意识以及监督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加强群众监督以及舆论监督等监督形式的相关制度建设,营造社会监督的良好氛围,以形成强大舆论压力,限制和约束政府的道德失范行为,督促政府依法行政和以德行政。
3、建立利益保障机制。建立利益保障机制,强化社会赏惩制度建设,加大赏善罚恶的力度,是行政伦理制度化的核心。一是建构行政伦理道德代价补偿机制。这种利益补偿,既包括精神的褒奖、工作的变动、职务的升迁,也包括物质利益补偿。二是对违反行政伦理道德行为加大惩罚力度。对公务员违反行政伦理道德行为的惩罚量,必须远远高于违反行政伦理道德所得的收益,必须使他们在政治上、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得不偿失。例如,新加坡政府利用中央公积金制度,把公务员每月工资的40%作为公积金,存放在银行里等公务员退休后才能支取。这40%的公积金,只在公务员的工资中扣除22%,还有18%由国家补贴。也就是说,一个公务员如果从20多岁参加工作,到退休时将会有一笔数目巨大的公积金可以支取,多则几十万,少则十多万,足够保证吃穿不愁,颐养天年。中央公积金是实在而可靠的保障,既是福利,又是一种廉洁抵押,对于胆敢贪赃枉法的人来说,公积金是惩罚的筹码,贪污腐败者被法律宣判后,他的全部公积金将被没收,上缴国库。新加坡政府的做法,实际上是通过向公务员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的基础上,实行廉洁抵押制度,变相提高了腐败行为的“成本”。有鉴于此,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不再可能以少数高风亮节的人民公仆“穷而愈坚,不堕青云之志”的标准,要求大部分的公务员在清贫的生活环境下保持良好的行政伦理水平,我们更应该在“重典治乱”的原则下,根据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逐步建立“以薪养廉”的伦理化的公务员工资福利制度。
4、推动行政伦理监督立法。我国在行政伦理监督法制化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例如,《公务员法》、《国务院工作人员守则》、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和《关于对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中收受的礼品实行登记制度的规定》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关于国家行政人员行为规范的制定和贯彻,在规范政府和国家公务员的行为,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现实情况看,仍有大量的行政法规,尤其是行政伦理监督方面的法规急需制定。例如,我国还没有《行政伦理法》或《公务人员伦理法》以及实施的具体法令。因此,除了上述行为规范以及宪法、行政法和刑法典中的有关行政道德规范的规定之外,还应加紧制定专门的行政道德法典以及法律实施细则,以加强行政伦理监督。
加强行政伦理建设对于公共行政管理的公正、廉洁、高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切实采取措施,有效防止和治理公共行政人员行政伦理失范行为,才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伦理体系,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