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穿刺点反复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探讨(xiexiebang推荐)

时间:2019-05-15 02:35: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PICC置管穿刺点反复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探讨(xiexiebang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PICC置管穿刺点反复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探讨(xiexiebang推荐)》。

第一篇:PICC置管穿刺点反复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探讨(xiexiebang推荐)

【摘要】选择picc置管穿刺点反复出血的34位病人,通过对他们的护理,查找出血的原因:与机械性刺激有关;与化疗药物的刺激和输注时间有关;与病人的凝血功能障碍有关。并针对出血的原因运用合适的处理方法: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穿刺技术;穿刺时机的选择;加压包扎等。有效地处理了穿刺点的出血问题,减轻了病人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心理压力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picc;穿刺点;出血原因;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401-01

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导管(picc)广泛适用于化学治疗及长期输液患者。穿刺点出血是该技术的并发症之一[1],术后0~7 d易发生穿刺点出血[2]。为了探究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收集我科2010年2月~2012年2月picc置管后穿刺点反复出血的患者,分析其出血的原因,探究处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收集患者34人,其中:男性24人,女性:10人。年龄:18~69岁,文化程度:文盲~大学。当天执行化疗的16人。出血时间:穿刺后第3~26天;每次出血量约:1~10ml。其中有7例病人多次在夜间出血,第二天晨起才被发现,让病人夜间使用丝袜?纱块或者3m自粘性绷带单纯加压包扎连续3天后出血停止;5例病人多次肢体活动后出血,其中1例发生1次严重出血,使用3m自粘性绷带?明胶海绵加压包扎连续3天后出血停止;1例病人因严重凝血功能障碍1天出血3次,使用3m自粘性绷带?碘仿纱条后,出血次数减少,间隔时间延长,后病人因病情变化转内科行进一步治疗,未做进一步跟踪观察。其余病人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反复出血。

1.2 材料选择均选择美国bd公司生产的picc,使用型号5fr 的为28人,4fr 的为6人,其中采用塞丁格技术置管的7人,在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2人。

出血原因分析

2.1穿刺点出血评估方法轻度出血:患者活动时穿刺点出血、渗湿敷料;中度出血:患者平卧时穿刺点出血,渗湿敷料;严重出血:患者穿刺点出血不止,甚至沿picc管壁流出[3]。

2.2出血的不利影响造成病人的紧张情绪,增加心里压力。紧张程度分级:ⅰ级:无恐惧感或有轻度恐惧感,无或有轻度不适,但不回避;ⅱ级:有恐惧感并试图回避;ⅲ级:有强烈恐惧感,尽力回避,需护士协助固定体位才能进行操作[4]。本组病人当时紧张程度为:ⅰ级12人,占35.3%;ⅱ级19人,占55.8%;ⅲ级3人占8.9%。增加病人的费用:出血后,护士要及时给病人更换敷料和加压包扎,其中的费用要病人承担。影响其他病人的信任度:同病房的病人见出血,第一反应是害怕,第二反应是护士没打好,第三反应是不能打这种针。给picc置管技术的推广造成阻力。增加护士的工作量和心理压力:护士要做到及时更换敷料,就要停下其它的工作,且在换药时,会受到病人或家属或其他病人的抱怨,甚至指责。

2.3出血原因

2.3.1 与机械性刺激有关出血的原因与穿刺的针头较粗、护士的操作熟练程度、穿刺后局部按压不够、穿刺侧的肢体活动等机械刺激的因素有关。

2.3.2 与化疗药物的刺激和输注时间有关化疗药物多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ph值低、浓度高、刺激性强,对血管刺激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的细胞和组织亦有一定的损伤,增加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是造成出血的重要原因。外化疗药的输注时机也是影响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picc穿刺针对局部组织造成机械损伤后,组织(损伤)的修复过程要经过炎症期、增生期、塑形期。受伤后伤口或组织裂隙内为血凝块所充填,其周围组织发生急性炎症。伤后6h左右,伤口边缘才出现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增生逐渐形成新生的毛细血管需要24~48h。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新生血管等共同构成肉芽组织,充填组织裂隙。因此在穿刺后的24h内,穿刺口局部组织细胞尚属于修复过程中的增生期,尚未完全修复。因此,在24h内输入化疗药物,受损的血管内膜在化疗药物的强刺激下,血管壁的通透性更为增加,从而进一步加大了穿刺口出血的几率[5]

2.3.3 与病人的凝血功能有关凝血功能障碍造成病人的穿刺点愈合受到影响,引起反复出血的发生。处理方法探讨

3.1加强宣传教育在置管前要跟病人和家属充分沟通,讲解picc的优势和并发症,对其维护和处理的方法,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取得病人和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3.2提高穿刺技术穿刺点的正确选择和置管前了解患者凝血状况;穿刺点尽量避开肘窝,穿刺时先建立约0.5 cm左右的皮下隧道,再刺入血管,避免直刺血管,以便依靠皮肤组织的收缩减少穿刺点的出血[6]。

3.3穿刺时机的选择选择要进行化疗的前2天置管,最好是首次化疗就使用picc技术,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4加压包扎

3.4.1 单纯性加压包扎 用普通的绷带加压包扎,优势是可以较好地包扎住穿刺点,不易松脱,但每半小时要密切观察末梢的血液循环受阻情况:远心端的皮肤成呈苍白或发绀,手部温度变凉等,要及时松开绷带。3m自粘性绷带具有自我粘合性,可以随意调节长度而改变压力,包扎后压力恒定,透气性好,不影响患者的活动,可以迅速闭合创口,使血小板在局部聚集,达到止血的目的[7]。

3.4.1 3m自粘性绷带?明胶海绵包扎 明胶海绵主要成份是药用明胶,具有吸水性,搓揉不宜崩碎,作为局部止血剂,具有很好的效果。栓塞机制是机械性止血,其海绵状框架可被红细胞填塞,引起血小板凝集和纤维蛋白原沉积,贴敷在血管破损处堵塞血液外流,促进血栓形成,加速局部血液凝固;明胶海绵还可促进血小板破裂,释放出凝血激活酶,加速凝血[8]。

3.4.2 3m自粘性绷带?碘仿纱条包扎碘仿纱条主要成分由碘仿、甘油、医用脱脂纱布组成,通过卤化与氧化菌体原浆蛋白活化基因发挥杀菌作用,具有防腐、除臭和压迫止血功能[9]。当其应用于局部组织后,由于氧化酶的作用,碘仿纱条析出的新生游离碘可保持持久的杀菌、防腐作用;同时还能收缩创面血管断端,促进局部血液凝固,保护创面,预防感染,促进创面愈合[10]。

3.4.3 3m自粘性绷带?云南白药包扎云南白药具有化淤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的作用。将云南白药直接撒在穿刺点,起到明显的效果。

3.4.4 丝袜和纱布加压根据臂围选择合适的短丝袜,剪开趾端,套在穿刺的手臂上,将松紧边套住穿刺点上的纱块,夜间可以套2双,起到加压止血的作用,让病人感觉松紧适宜,舒适感增强,不影响夜间到睡眠。

通过有效的护理,减少了穿刺点出血的发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增强了护士的信心。减轻了病人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同时,对picc的推广使用有积极的作用。

第二篇:PICC置管维护方法

PICC置管维护方法  更换敷料

 置管后第一个24小时内更换贴膜,去除棉垫。 每周更换贴膜一次。

 若贴膜有潮湿、脱落、可疑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更换贴膜方法:

(1)贴膜自下向上撕取,注意导管勿拔出。

(2)用安尔碘消毒穿刺周围皮肤,范围大于贴膜面积。(3)更换后在贴膜、观察表及护理记录上记录日期及时间。 顺序:酒精消毒—碘伏消毒—待干---固定圆盘……

 更换肝素帽

    每周更换一次 可能发生损坏时 有残余血液时

取下肝素帽后及时更换

 患者维护—日常生活

     不影响一般性工作,家务劳动,适当的体育锻炼

避免提过重物品,不做引体向上、托举哑铃等持重锻炼; 避免游泳或浸湿贴膜,可淋浴,免盆浴 定期冲管、换贴膜、肝素帽

如需使用通透性高的贴膜或敷料时,应缩短时间间隔

 患者维护---自我检查

 冬季3次/日,夏季随时检查  内容:有无移位、渗血、松动  有异常及时通知护士

 拔管指征

 导管的留置时间应由医生决定,在没有出现并发症时,PICC导管可一直用做静脉输液治疗;

 体重长至理想指标;  停止一切静脉治疗者;  家长放弃治疗者;  导管异位;  导管断裂;

 误入动脉、机械性静脉炎处理无好转者、化学性静脉炎、导管堵塞无法再通;  穿刺局部有感染化脓者。

 导管的拔除

     患者平卧,应从穿刺点部位轻轻地缓慢拔出导管,切勿过快过猛。

拔管后立即压破止血,24小时内要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以免发生拔管后的静脉炎。测量导管长度,观察导管有无损伤或断裂。做好换药直至伤口愈合 导管培养

 记录

第三篇:PICC置管患者异常拔管原因分析

PICC置管患者异常拔管原因分析

【摘 要】目的:分析PICC置管患者PICC异常拔管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13年01月至2013年12月223例PICC置管患者拔管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3例患者中发生异拔管18例,占拔管总例数的8%;分析原因依次为:导管感染、导管脱出及放弃治疗。结论:及时有效的预防和处理各种情况,是降低非正常拔管发生率的重要护理对策。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非正常拔管;原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260-01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1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浅静脉输液难的问题,避免了刺激药物对患者血管的损伤,满足了肿瘤患者常规化疗疗程的需要,减少了患者的痛苦【1】。发生意外拔管后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也易产生医疗纠纷,为给护理人员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提供依据,作者对我院一年内PICC在临床应用中发生的非正常拔管原因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为住院患者行PICC置管拔管223例,发生意外拔管18例(占8.07%),其中导管感染9例、导管脱出4例及放弃治疗5例。原因分析如下:

1.1 不规范的护理操作。护士在导管维护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流程规范和无菌技术,如手卫生不够,消毒液选用不当,消毒范围不足,敷贴潮湿、松、脱.穿刺点出血较多未及时更换敷料等情况。

1.2 病人自身状况的影响主要与基础疾病,年龄和免疫力有密切的关系。免疫力越低,越易发生导管感染。糖尿病、恶病质、肿瘤化疗及血小板极低等病人自身免疫力和身体机能较差,PICC导管的置人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1.3 附加器的使用不当。附加器包括正压接头、肝素帽、三通、延长管等。附加器的增加.消毒不严或过度使用,会有发生潜在感染发生的危险。PICC正压接头始终裸露在敷贴外,与外界相通.会受到污染。

2.1 睡梦中自行拔管:睡眠时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尤其在夜间或午间睡眠时,触到PICC导管时无意将导管拔出[2]2.2约束带松脱或未约束:当患者意识不清或烦躁不安时,若约束带松脱或未约束,会导致患者将导管拔出。

2.3皮肤瘙痒或不适:当穿刺部位及周围皮肤出现瘙痒与不适,或粘贴敷料引起局部皮肤过敏瘙痒时,患者会不自觉地抓挠而将导管拔出。

2.4导管固定不牢:若导管固定不牢会逐渐脱出,或翻身、活动时带出。

为减少PICC意外拔管及感染的发生,我们PICC护理小组中心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培训。

2.4.1 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是实践的根本。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规范化PICC专科护理知识,提高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从

而提高护士PICC置管后护理的操作行为。

2.4.2 进入临床后制订培训计划,强调规范操作,高标准高起点要求。由专职带教老师负责,示范PICC准确使用方法,包括导管使用中的冲管与正压封管,PICC维护的方法、步骤,肝素帽的更换,指导PICC临床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

2.4.3 加强回访,组织座谈、健康宣教工作要到位。带管出院患者住院期间除加强按时维护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宣教工作。出院后除发放PICC维护使用手册外,另对其实施每周一次的电话回访,督促其周二来院维护、参加座谈。通过健教宣传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以保证PICC 导管的安全。

总之,防范PICC导管意外拔出的意识和思路更应体现在及时有效预防和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的基础之上。为减少PICC 导管意外拔出,临床护理人员要对PICC 置管患者进行详细全面的评估,对高危风险患者加强巡视,积极寻求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做到预见性护理。加强健教宣传及注意事项指导,以减少意外拔管的发生,延长导管使用时限,有效保证置管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Ross L,Wallace J,Paton J,et甜.Medication elTOI@in a pedi―attic teaching hospital in the UK:five years operational expe―rience[J].Arch Dis Child,2000,83(6):492―497.[2] 张惠勤.老年患者PICC 意外拔管的预防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0,20(3): 368.

第四篇:PICC置管并发症及其处理进展 2

PICC置管并发症及其预防处理

摘要

目前关于PICC置管的并发症主要有穿刺点渗血,静脉炎,皮炎,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导管移位,导管感染,导管断裂,血栓形成等。主要的预防和解决措施主要是选择合适的血管及部位,使用某些药物后正确封管,定期换药和封管,正确的封管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和活动指导,循证护理等。

关键词

PICC;并发症;处理

引言:

目的:阐述PICC置管的并发症类型,提出如何处理相应的并发症状和如何预防这类型的并发症。

PICC也称作为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多适用于病程长、合并多种疾病及长期需输液治疗的患者[1]。由于其操作简单、创伤小、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已广泛用于肿瘤化疗患者和长期需要输液患者。

尽管PICC优点很多,但临床上也出现了一些与管道相关的安全问题,如:导管堵塞、感染、静脉炎、导管脱出、导管断裂等,可直接导致PICC终止使用,甚至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留管时间,2010—2013年,很多研究论文,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使得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也及时发现问题并很好的解决问题。提高了患者导管的使用期限,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并发症

1.1 机械性静脉炎

1.1.1 原因分析: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属无菌性炎症,是由于导管对血管壁的摩擦、撞击作用,造成血管的痉挛和血管内膜的损伤,激惹静脉壁发生的静脉炎症反应,血液凝固作用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加所致[2]。其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导管型号与血管大小不相宜。导管刺激血管内膜;选择的导管材料过硬,组织相容性差;导管外壁粘附了手套上的滑石粉;血管条件太差,如外周血管已输注过化疗药物;置管侧手臂负重过重或活动过度等。发生时间为术后2—30d,多数发生在术后1周内;所有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置管静脉都不同程度出现红、肿、热、痛、条索状改变,臂围增粗。

1.1.2 预防与处理措 预防:穿刺时应选择合适的静脉,护士应该做好健康宣教工作,提倡早期置管,避免放、化疗所致静脉损伤后再行置管[3]。

处理:①停止该处输液,抬高穿刺侧肢体以利于血液回流。②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3次/d,30 min/次。局部疼痛者,用2%利多卡因100 nag+50%硫酸镁10 IIll+地塞米松5 mg湿敷,3次/d。③对I度PICC机械性静脉炎者给予多磺酸粘多糖软膏外涂,对Ⅱ、Ⅲ度PICC机械性静脉炎者可外涂湿润烧伤膏或多磺酸粘多糖软膏并配合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以促进水肿的吸收,改善血液循环。④指导病人进行穿刺侧肢体适当活动,如手指的屈伸锻炼和腕关节的活动,以促进肢体的血液回流[4]。

1.2导管堵塞

临床中PICC堵管通常有血栓性堵管和非血栓性堵管两种[5],药物性堵管属于非血栓性堵管,也是最难处理的一种堵管,通常发生该类堵管后均需拔出PICC,该方法不但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还需要再次进行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

1.2.1 药物性性堵管

原因分析:盐酸伊立替康为酸性药物,而5-氟尿嘧啶属于碱性药物,二者同时输入在特定的条件下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类沉淀[6]。

预防:管内瓣膜损坏的患者建议其使用正压接头替代肝素帽,或改用肝素钠盐水溶液封管。嘱咐患者若发现导管及肝素帽内有血液返流,及时到医院冲管。

处理:该导管有再次被疏通的可能性,其中盐酸伊立替康的辅料为乳酸和甘露醇,5-氟尿嘧啶的辅料为NaOH和依地酸二钠,经过综合考虑,最终确定采用NaHCO,溶液进行疏通,即尝试用NaHCO,与生成物中的cl一进行反应,使之生成更易溶于水的NaC1,最终使生成的难溶盐分解掉。

1.2.2 一般性堵管

原因分析:主要原因有未按时封管,封管技术不正确,封管液选择不当,输血、血浆、脂肪乳剂等可使导管堵塞的可能性增加,导管弯曲、曲折或长期不输液,导管长期留置于血管中对血管内皮细胞存在机械性的刺激,患者的血液呈高凝 状态,患者胸腔内压力改变如剧烈咳嗽等[7]。

预防:加强导管维护知识的相关培训,掌握正确的维护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PICC维护的相关知识培训,要求人人掌握并严格执行。采用脉冲式封管法(SAS),即在输液前先用20 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s),再接治疗用药(A),输液结束后用20 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并正压封管(s)。输液治疗时每周需进行导管维护,更换肝素帽,冲管1次,可减少导管堵塞,延长导管保留时间。正压可来福接头拔针时可产生正压,为防止血液回流,一定使可来福接头的白色矽质帽自动弹回原位。置管患者最好使用正压接头,以保证管腔内正压,减少了血液回流[8]。

处理:发生导管堵塞,先摄X线片排除导管异位、扭曲、折叠等相关因素后,切忌用力推注,以防血栓脱落导致其他脏器的栓塞。应及时查找原因,以采取相应的处理对策[9]。为避免导管损坏不可暴力冲管。另外也可以采取堵管溶栓的办 法令导管通畅[10]。

1.3穿刺点渗血

原因分析:局部渗血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穿刺后24 h之内,主要发生于穿刺部位活动过度和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包括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异常,特别是肝癌,或者其他器官的癌症发生肝转移的患者常伴有凝血机制异常,穿刺时角度大,穿刺的技巧掌握不佳,穿刺时血管损伤,穿刺后未有效压迫止血,穿刺后肢体过度活动,穿刺针粗细不合适等[11][12]。

预防:医护人员应该严密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水肿的表现,触摸患者的穿刺点有无疼痛、硬结。

处理:穿刺前应该准确选择与患者血管相适应的导管和穿刺针;检查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及凝血功能,如有异常要避免置管或及时通知医生;掌握正确的穿刺技巧,选择好穿刺部位后,扎止血带,常规消毒,当导管进入患者肩部时,让其头部转向穿刺侧,下颌靠向肩部以防止导管进入颈内静脉。当导管送入预定长度,拔出插管鞘时,应该迅速在局部按压止血,按压的时间根据患者的凝血情况而定,有出血倾向者应压迫穿刺点≥10min,24h内限制插管侧上肢过度活动。如果置管1~2 d有少量渗血视为正常现象,需要及时更换敷料。

1.4 PICC导管针眼处的炎性反应

原因分析: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生物机体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复杂的防御反应。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变质、渗出和增生。在炎症过程一般病变的早期以变质和渗出为主,病变的后期以增生为主.依其病程经过分为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两类[13]。:临床表现:(1)局部表现。针眼处周围出现红、肿及不同程度的压痛,或伴有脓性分泌物。(2)全身表现。高热、寒战、发汗、白细胞计数增高等表现即为导管相关性败血症[14]。

预防与处理::(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2)规范更换贴膜流程;(3)穿刺点如有渗血及时更换敷料,置管24 h内在穿刺点上方置无菌小纱布或明胶海绵吸收渗血,用透明敷贴妥善固定;(4)更换贴膜时选择吸收分泌物的粘贴伤口敷料(海纯)贴于穿刺针眼,有助于使穿刺点保持干燥,防止、控制炎性反应的发展同时促进 炎性修复;(5)每周l一2次更换导管贴膜,消毒范围要大于贴膜范围并严格消毒皮肤及导管;(6)连续有效记录《PICC导管维护记录本》,记录更换敷料时间、穿刺针眼、贴膜内皮肤等情况;(7)如贴膜松动、卷曲、潮湿、污染、脱落或危及导管时,需即时更换,防导管脱出及感染的发生;(8)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并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1.5、P1CC管道断裂所引起的漏液

原因分析:导管堵塞是PICC置管并发症中发生率最高的,因处理堵管而引起导管漏液是主要原因之一[15]。溶栓或冲管时注射器用力过度导致导管内部局部压力增大而导管断裂。

预防:(1)封管方法正确保持正压、液体小量快速、用力匀速封管;(2)避免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输血、抽血等丽引起导管破损;(3)避免输液时肘部弯曲使液体对局部导管压力增大,随着导管使用时间的延长丽增加导管破损的几率;(4)避免置管肢体剧烈运动、肘关节频繁屈曲、负重超出3 kg等以防因过度牵拉导管而引起导管的断裂[16]。

处理:当发生导管破裂漏液时,输注生理盐水由远心端向近心端(由体外导管向体内导管)循序排查漏液位置,在无菌操作下离破裂点0.5—1 cm处剪断远端的导管,重新接上连接器和肝素帽或正压接头,固定导管并记录导管的长度。但要保证导管前端在上腔静脉的位置,确保导管的正常使用。

1.6导管脱出

原因分析:导致导管脱出的原因主要有[ 17]:患者缺乏自我维护意识,频繁活动患侧手臂、过度牵拉导致导管部分脱出;敷贴固定不正确,导致导管固 定不牢固,而引起导管部分脱出;患者出汗多,敷贴失去黏性,未及时进行正确处理,导致导管随患者身体活动而部分滑出体外。

预防:留在体外的导管应呈倒“L”型固定,导管接头处不打折、扭曲,并加用白色固定翼,防止导管自由进出体内;避免高压注射、暴力冲管;加强健康宣教,增强患者防范意识;相关护理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增强工作责任心[18]。

处理:一旦发现导管脱移或漂出,应根据情况处理。加强导管固定,注意并记录导管在体外的刻度;敷料潮湿要及时更换(从远心端向近心断方向揭掉);置管侧手臂不要提重物[19]。用弹力网状绷带加固保护PICC,有很好的效果[20]。1.7导管移位

原因分析:PICC导管移位是指在置管过程中,导管前端未进入中心静脉,误进入颈内静脉或滞留在外周静脉,或置管后因患者肢体频繁活动,使导管漂浮到颈内静脉。常移位至奇静脉、胸廓内静脉、胸外侧静脉、右心房或右心室[21]。国外文献报道导管移位发生率为4%~38%,国内移位发生率为3.7%-6.7%。导管移位不仅造成患者疼痛不适而且还会发生一些特殊的危险,如椎体旁积液、房颤等[22],这致使导管失去临床应用价值和导管自身价值。

预防:(1)正确掌握置管肢体血管解剖位置。在患者条件允许时,最好选择右侧路径,因左侧较长且弯啮,插管时难度大,容易损伤血管内膜。其次,选择头臂静脉,它由同侧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合成。头静脉特点前粗后细,且进入无名静脉时角度较小,高低起伏,静脉瓣多,易造成导管反折。锁骨下静脉自第l肋外侧缘续于腋静脉。上腔静脉是在右侧第l胸肋结合处后方由左、右两侧的头臂静脉汇合而成,至第3胸肋关节下缘处注入右心房峄[23]。(2)穿刺术后健康宣教避免移位。文献报道置管上肢外展后伸完全可以将导管末端牵拉至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会合处,进而移位至颈静脉[24]。因此护士在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时,应嘱患者置管肢体避免频繁活动,不做外展、高举等动作;患肢负重也不超过日常生活负重量;防止便秘;及时治疗慢性咳嗽避免上腔静脉压力增大,造成导管自发性移位[25]。

处理:PICC导管移位后复位措施:按照PICC导管置管的方法及要求进行复位,也可借助B超监视下进行复位。复位过程:(1)将换药室清理干净,紫外线消毒30min;(2)将置管肢体消毒半径为10 cm;(3)取下正压接头,连接20“生理盐水注射器;(4)揭去固定贴膜,用碘酒消毒、酒精脱碘进行3次导管以及皮肤的消毒;(5)将导管缓缓拔出至左锁骨下静脉内1/3处,或拔至移位的长度;(6)2人合作,配合者在脉j申1次的同时,操作者送1次导管,直到送至上腔静脉长度为止;(7)脉冲20ral生理盐水,如患者颈部、心前区无不适感给予固定导管;(8)拍胸片确定导管前端位置;(9)嘱患者遵医嘱口服抗生素。严密监测体温变化。如复位不能达到正确的位置,则应拔除移位导管重新选择静脉(或另侧肢体)进行置管[26]。

1.8导管感染

原因分析:治疗后白细胞降低,抵抗力差。容易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出院以后导管维护质量缺乏有效、连续的监管,更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本组患者发生的导管感染都为局部感染。表现为穿刺点周围出现红肿、硬结、疼痛,严重者渗液、流脓。预防: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置管前严格消毒局部皮肤和留在体外的导管,置管后定期换药(每4—7日一次),及时检杳创口情况,保持穿刺点周围皮肤清洁。根据患者情况,及时更换敷贴。患者出汗较多时,更换时采用适当的敷贴方法:先用一块2cm x 2cm无菌小方纱覆盖针眼,再用透明敷料覆盖,使其既不直接按触针眼又易于观察,可有效预防感染[27]。

处理:管留置期间,如出现局部感染,取局部分泌物培养,用2%碘酊湿敷,配合局部理疗。如出现寒颤、高热,排除其它感染源后,抽取血培养,及时拔管并作导管尖端细菌培养,遵医嘱选用敏感抗生素,作好观察记录[28]。

1.9血栓形成

原因分析:形成血栓的原因主要与血管壁受损或血液高凝状态、炎性反应、血流速度减慢等病理因素密切相关。肿瘤患者蛋白s水平、蛋白c水平、抗凝血酶原下降或缺乏,降低了抗凝活性[29]而形成了血栓。通过肘部静脉行PICC穿刺,血管内留置导管,可导致穿刺肢血流缓慢,同时在穿刺和送管过程中,可使静脉内膜不同程度受损,从而导致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的材料、导管直径也与血栓形成相关[30]。

预防:置管后嘱患者置管侧肢体适度活动.避免过度外展、旋转运动,防止血管内壁机械性刺激[31]。在输液或睡眠时,避免长时问压迫置管侧肢体,致血液流动缓慢;如置管侧肢体出现肿胀、疼痛等不适感觉时应及时报告。以便及时处理:因患者入睡后血流速度较慢可诱发血栓形成,可嘱患者晚睡前喝一杯温开水,可起到稀释血液的作用,从而预防血栓形成。如血栓形成,应抬高患肢20一300,促进静脉血液回流;患肢制动,以免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禁忌在患肢输液和静 脉注射;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胸痛、呼吸困难和咯血等肺栓塞症状;不可用力冲管,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

处理:发现液体速度变慢时,及时用负压溶栓并抽出液体,切勿用力将液体推入血管,以免造成栓子脱落进入体内,导致重要脏器栓塞。

急性期患者绝对卧床休息7~14 d,抬高患肢20。~30。(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血

液回流,注意患肢保暖,温度保持25℃左右,不得按摩或做剧烈运动,防止一切使静脉压增高的因素,以免栓子脱落[32],引起肺栓塞。

2、讨论

PICC置管技术在各地已广泛开展,置管患者带管出院后的导管维护效果直接影响到PICC的使用寿命,乃至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开设PICC护理门诊,建立一个专业的护理网络是非常有必要的。而PICC门诊的坐诊护士需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及娴熟的专科技能,熟悉各种品牌的中心静脉导管,对于各厂家的PICC导管的优缺点、维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要了如指掌。通过对患者及时、有效的护理指导与全程的质量监控,降低出院PICC带管患者的导管并发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我觉得对PICC置管患者做好健康教育,是降低PICC带管患者的导管并发症的一个重要环节!

置管前患者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包括:PICC对身体有无妨碍、PICC的优缺 点、PICC对血管有无损伤。置管后患者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包括:PICC怎样妥善保护、PICC长期留置对身体有无影响、PICC患者的运动方式。出院后患者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包括:日常导管的护理、日常保护措施、生活注意事项。根据上述调查结果[33],采取了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主要向患者及患者家属介绍置管 前、置管中、置管后及出院后的各种自我护理方法,如日常导管的护理、日常保护措施、生活注意事项等,并详细介绍自我护理的具体措施。对于不能理解者,还可采用现场示范的方法进行培训,使患者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通过这种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方法,观察组患者对置管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其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统健康宣教能明显促进患者对置管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并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3、参考文献

1、王增英,焦月新,彭金莲,等.老年长期住院患者PICC非正常拔管原因分析与对策[J].广东医学,2010;31(8):1000~1002

2、范爱飞、李九群、丁小容、贾宏、吴清香;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年5月第29卷第5期

3.中国医药导刊2013年 第 15 卷 第 2 期(总第112期)

4、邱惠玉、曾雪梅、丁少冰、傅海霞;PICC应用于化疗患者过程所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年5月第29卷第5期

5、赵秋菲,张东琳,刘洋,等.1例经PICC输注伊曲康唑未发生堵管 的护理.全科护理,2010,8(3):691.

6、刘雪融朱秋明 PICC药物堵管的原因分析及疏通方法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年5月第28卷第15期

7、肿瘤患者化疗中PICC常见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李平2012年11月21日第28卷第33期

8、徐义凤.PICC导管堵塞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护理实践与 研究,2009,6(18):57—5 8_

9、白血病患者PICC堵塞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朱凌 侯雪琴 李红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年11月28日第27卷第33期

10、吴冬冰,张丙忠,陈岱佳,等.PICC带管出院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22):97~98

11、宋葵,戴雪松.PICC在肿瘤患者应用中的护理问题与对策.中华护 理杂志,2007,42(8):742.

12、沈少萍.PICC置管常见护理问题分析与对策.中国厂矿医学,2005,18(3):271.、解敏君,陈芳,邢晓菡.PICC致心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和对 策.护理学报,2010,17(3):71-72.

14、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第17卷33期杨明玉綦菊萍王媛梅丽娜范维赵丹王景佳王林徐静

15、陈茜,炅明珑,朱丽.1例PICC拔管时体内断管患者的护理.护理学报,2010,17(14):62-63.

16、李艳红,张海英,陈小琼,等.PICC导管断裂的处理及预防.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2):1109一lllO.

17、陈萍,吴桂梅,黄和平.PICC 导管部分脱出原因分析与护 理对策[ 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7,27(1):111-112.18、艳红。张海英.陈小琼,等.PICC导管断裂的处理及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8.12(43):1109一1110.

19、国家护理学杂志 2012.6第31卷第6期

20、刘莉.彭敏。周晓琼.巧用弹力网状绷带加固保护HCC置管与静脉留置针.护士进修杂志,2009,24(7):583.

21、姚远兵.王卓,胡晋红.输液性静脉炎的研究现状.药学服务与 研究,2006,6(3):226-229.

22、Rose A.Oneology nming aecreta.Elsevier Science Health,2001: 117.129.

23、乇岩,乙苏北,康娜,等.1例P1CC导管2次异位的护理.护理 研究,2008,22(14):1292.

24、张秋艳.PICC置臀过袢中导管异位的预防.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4):55-56.

25、肖彩琼,李秋梅.范仃英,等.P1CC置管两种封管液对预防静 脉m栓的财比研究.伞科护理.2007,5(4):I.2.

26、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第17卷33期杨明玉綦菊萍王媛梅丽娜范维赵丹王景佳王林徐静

27、李黎,任敏,崔晋予.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的护理干预.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24(4):38—39.

28、护士进修杂志2010年11月第25卷第21期 葛利越 叶海瑛 李娟

29、袁会平.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河北医药,2009;31(22):3159~3160.30、医药医学杂志 2012年5月下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31、Anthony W,Allen MD,Jocelyn I,et a1.Venous throm bosis associ ated with the placement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eathetem[J]. Joumalof 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2000,11(4):1309—1314.

32、天方,张振香.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研究[J].护士进修 杂志,2005。19(2)z165—166.

33、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年l0月21日第28卷第30期 郭蔚

第五篇:PICC置管后肢体肿胀的常见原因

PICC置管后肢体肿胀的常见原因 1.1血栓性静脉炎

目前普遍认为血栓性静脉炎是PICC置管发生肿胀的主要原因。由于静脉壁受到损伤,纤维蛋白形成层状累积而导致血栓形成产生肿胀、疼痛等临床表现。患者通常主诉置管肢体胀感,按压肢体紧绷感,测量臂围增大。周雪贞等通过对104例PICC置管并发症的高危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认为穿刺次数、剧烈运动与静脉炎的发生呈正相关。李新萍对PICC置管应用技术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指出PICC置管后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与PICC管的选择、导管尖端位置、病人凝血状态及体质有关,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可大大减少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楼小芳等在观察中发现,由于穿刺受阻而将中心静脉导管作为中等长度导管使用者,在两周内几乎全部出现肿胀,肿胀常常发生于穿刺肢体的上臂或肩胛处。

1.2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PICC置管后肢体肿胀的另一个原因是置管引起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由于病人紧张、导管刺激而发生反应性痉挛,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局部水肿、疼痛。乙苏北对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穿刺点压迫适宜时间进行了探讨,认为肢体肿胀的程度与压迫时间有关,压迫时间越短,肿胀发生率越低。同时她在研究中也发现由于置管后病人担心导管脱出而不敢做肢体活动,因而,不但出现水肿,而且伴有肩部疼痛。1.3静脉血栓形成

PICC置管后患者出现上肢肿胀,疼痛,皮肤颜色青紫,行血管B超或造影显示静脉血管血栓。静脉血栓形成常见于恶性肿瘤置管患者,这是由于肿瘤细胞能直接激活凝血系统而导致凝血酶的形成,同时还能间接通过刺激单核细胞的合成和多种促凝物质的活化,激活凝血系统发生凝血,同时,肿瘤细胞还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以致加剧高凝状态,从而导致恶性肿瘤患者置管后形成静脉血栓的危险性增加。此外, PICC导入较长,又长期漂浮在血管中,会对正常血流产生一定影响,也容易形成涡流而产生微血栓。1.4导管异位

导管异位引起的肿胀常常发生在穿刺肢体的上臂或肩胛处。导管可异位于对侧头臂静脉、同侧颈内静脉、胸外侧静脉等处。导管异位有些可自行纠正,有些则不能。

下载PICC置管穿刺点反复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探讨(xiexiebang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PICC置管穿刺点反复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探讨(xiexiebang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PICC置管并发症的处理新进展(精选5篇)

    PICC置管并发症的处理新进展【摘要】分析研究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英文缩写为PICC)并发症的处理以及预防等,对提升我国医疗技术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尽管现阶段我国医疗技术的水平......

    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并使其顶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的深静脉......

    PICC和深静脉置管维护流程

    PICC和深静脉置管维护流程 目的:1.预防感染、妥善固定 2.观察穿刺部位,及时发现异常 流程: 1.备齐用物,戴口罩和干净手套; 2.松解固定胶带; 3.用一只手稳定住导管的圆盘,另一只手将......

    PICC堵管的原因分析和护理

    PICC堵管的原因分析和护理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

    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解放军第113医院肾脏内分泌科摘要 目的:我科3例患者进行PICC置管,用于静脉输液。详细观察 记录我科PICC置管后患者的临床反应,找......

    PICC导管堵管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PICC导管堵管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操作维护简单,安全有效,不仅可以减少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和局部不良反应,保护外周静脉, 还可以有效......

    picc置管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共5篇)

    关注┃PICC置管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PICC)是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管插入使其顶端置入上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入术。其操作简......

    水肿患者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方法的研究

    水肿患者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方法的研究 贾虹1常久静2王丽梅3 作者单位1.河北省唐山市传染病医院 五病区, 河北 唐山 063000; 2. 河北省唐山市协和医院 儿科 河北 唐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