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避雷器故障排除案例
避雷器故障排除案例
(一)避雷器质量不良引起的事故
雷雨中某生产厂及生活区高、低压全部停电。经检查,35kV高压输电线中的B相导线断落,雷击时变电所内高压跌落式熔断器有严重的电弧产生。低压配电室内也有电弧现象并伴有爆炸声,有一台低压配电柜内的二次线路被全部击坏。
35kV变电所,输电线路呈三角形排列,全线架设了避雷线;35kV变电所的入口处,装设了避雷器和保护间隙。保护间隙被雷击坏后,一直没有修复;在变电所的周围还装设了两根24m高的避雷针,防雷措施比较全面,但还是遭受到雷害。
雷击发生后,进行了认真检查,防雷系统接地电阻均小于4Ω,符合规程要求。检查有关预防性试验的记录,发现35kV变电所内的B相避雷器,其试验数据当时由于生产紧张等原因,一直未予以处理。雷击以后分析认为,造成这起雷击损坏的主要原因有:
(1)雷电是落在高压线路上,线路上没有保护间隙,当雷击出现过电压时,没有能够通过保护间隙使大量的雷电流泄入大地,而击断了高压输电线路。
(2)当雷电波随着线路入侵到变电所时,由于B相避雷器质量不良,冲击雷电流不能够很好地流入大地,产生较高的残压,当超过高压跌落式熔断器的耐压值时,使跌落式熔断器被击坏。
(3)当避雷器上有较高的残压时,由于避雷器的接地系统和变压器低压侧的中性点接地是相通的,造成变压器低压侧出现较高的电压。低压配电柜的绝缘水平比较低,在低压侧出现过电压时,绝缘比较薄弱的配电柜首先被击坏。
改进措施
(1)恢复线路的保护间隙,使雷击高压线路时,保护间隙首先能够被击穿而把雷电流泄入大地,起到保护线路和设备的作用。
(2)当带电测试发现避雷器质量不良时,要及时拆下进行检测,包括:①测量绝缘电阻;②测量电导电流及检查串联组合元件的非线性系数差值;③测量工频放电电压。只有当这些试验结果都符合有关规程要求时才可继续使用,否则,应立即予以更换。
(3)在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后,经修复绝缘水平满足要求后才可再投入使用。
(二)避雷器引下线断裂造成的事故
雷击落在10kV配电线路上。当时,离配电变压器仅60m的电管所内,三人围在一张办公桌上随着雷声,一齐倒地。现场察看和分析。检查发现配电变压器的10kV侧避雷器有两相已经粉碎性爆炸;接地引下线在离地15cm处原来焊接处烧断,据反映该处烧断已近一年时间。接地引下线有一个6cm长的断口,而是用一根8#铁丝缠绕在接地引下线断口的上下端,铁丝已严重锈蚀断裂,致使避雷器及变压器低压侧的中性线处于无接地状态。
当雷击线路时,尽管避雷器能可靠动作,但强大的雷电流无法入地,极高的雷电冲击电压沿低压配电线路传到屋内,击穿空气引起了三个人同时被雷击的事故。在现场发现,照明灯离桌面只有30cm高;灯头内的绝缘胶木已严重碳化成粉末状,确认这是一起因避雷器及低压侧无接地而造成的雷击事故。
改进措施
为了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应采取如下防止措施:
(1)各供电所每年在雷雨季节前后,集中力量对所辖供电区的变压器及高低压线路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做到所有配变的避雷器和低压侧的中性点都可靠接地,其接地电阻必须满足技术规程的要求,并保证接地引下线具有足够的截面积和机械强度。
(2)进一步加强对农电工的培训和管理工作。定期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三)避雷器高压接线端子脱落引起的事故
某变电所1#主变压器突然发生停电。到1#主变压器附近查看,发现35kV L2相避雷器上部的高压引线连同高压接线端子脱离了避雷器本体,并且由于大风吹动致使与Ll相避雷器上部引线相碰,造成相间短路,导致主变压器停电。进行事故调查,发现L2相避雷器的高压接线端子是由一条扁铁弯成直角(L型)制成,直角的一边用电焊焊接在避雷器帽盖中心位置:直角的另一边上钻一个中10mm的孔,用一螺栓将引线线夹紧固在上面。寒冬季节,温度很低,线夹上的引线受冷,缩短了长度,使避雷器高压接线端子受到很大的拉力,加上经大风吹动,引线发生扭动,拉力增加,使高压接线端子L型扁铁焊接薄弱的地方发生了裂纹;时间一长,裂纹越来越大,强度越来越差,最后高压接线端子动,脱离了避雷器本体。
改进措施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对避雷器接线固定方法进行改进。第一种是将避雷器高压引线线夹紧固在避雷器帽盖固定螺栓上。第二种是将避雷器帽盖卸下,在帽盖中心位置钻一个孔,然后在孔中装上螺栓,螺栓的螺纹部分朝下,螺栓根部与帽盖缝隙处焊牢,防止帽盖渗漏水;接着将帽盖恢复在避雷器本体上。这样就可以将高压引线夹固定在螺栓上,再用螺帽拧紧。采取这两种措施之一,无论天寒地冻,避雷器的高压引线拉力都不可能将接线端子从避雷器上拉脱。
此外,在新装或检修时,适当加长引线的长度以减轻寒冷天气引线收缩而造成的端子的受力,将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四)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避雷器爆炸事故
某变电所l0kV 侧母线电压不平衡,电压波动严重。
随后听到警铃响声,C相电压指零,另两相电压升高,断开电压互感器高压电源,进行检查。发现互感器C相线圈烧毁,检修人员随即找了一只新互感器投运。不到半个小时,忽闻开关室内一声巨响,10kV 电压三相指零又迅速回升正常。经观察系10KV C相母线避雷器爆炸。随即停电,C相避雷器上部被炸成两截,上半截吊在原高压引线上,高压引线有严重过热现象;下半截在原地未动。进一步检查发现,瓷套外表面烧焦,内壁有明显拉弧的痕迹;断口内残存的阀片溶化破损,有二片云母垫发黑。检查雷电计数器记录,先后三相共动作6次,A、B、C相分别为1、2、3次。变电所内其他避雷器均未动作。
事故后仍用避雷器进行试验,但C相避雷器因其部分元件炸散,无法重新组装,于是就将原阀片装入A 相避雷器瓷套内,并利用其并联电阻和火花间隙进行测试,两相解体检查,除发现火花间隙上有轻微的放电痕迹外,亦无其他问题。
随后检查并联电阻,正常的并联电阻,每片约在5~8.5MΩ之间,两片串联时约为22MΩ。经测量,在A、B两相避雷器中拆出的各片电阻值正常,但C相有二片阻值为零:其中一片长度约为完好电阻长度2/3,取同长度的完好电阻测量,阻值均在3~5MΩ之间;另有一片,长度为完好电阻长度的3/5,阻值为0./5MΩ,取同长度完好电阻测量,阻值约4~6MΩ。由此可知,C相并联电阻严重损坏,引起避雷器爆炸。
由于此变电所10kV系统中性点不接地,10kV线路B相断线时,形成单相弧光接地,引起系统振荡,产生间歇性过电压,致使A、C两相电压升高。因未及时切断故障线路,使互感器和避雷器长时运行在非正常电压之下,以致互感器一次电流增大,磁通趋于饱和,过载而烧毁。同时,避雷器也长时间地流过数倍于正常的泄漏电流。由于并联电阻的热容量较小,在此非正常的泄漏电流作用之下,电阻长期过热,迅速劣化,又破坏了避雷器的正常性能。当系统中再次发生过电压时,由于并联电阻的损坏、造成了火花间隙内电压分布不匀,不能迅速有效地切断工频续流,使套管内气体游离,压力剧增,终于导致发生爆炸。
改进措施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长时间带接地运行,不但对中性点接地的电压互感器有害,而且也会造成避雷器并联电阻的损坏,导致避雷器爆炸。
因此,运行人员除应严格按照运行规程中“35KV及以下无消弧线圈补偿系统的带接地运行时间不能超过2h”的规定执行以外,还应尽可能地缩短这种运行时间,以免再发生类似的爆炸事故,直接威胁系统的安全运行。
(五)变压器中性点避雷器雷击爆炸事故
某110kV 变电站铁塔遭受雷击,雷电流80kA 左右,由铁塔对导线反击,造成C相闪络,引起单相接地,运行中的变压器中性点上的避雷器爆炸,3发电机母线发出单相接地信号,主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动作,断路器跳闸被迫停机,事后检查发现断路器站内110kV铁塔横担上C相导线对铁塔有闪络痕迹,如图1所示。
主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当雷电击中铁塔时,变压器中性点出现位移电压,大于避雷器的最大允许电压,从而使避雷器爆炸。
此110kV 系统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但为限制单相短路电流,不大于三相短路电流,以利于电气设备按三相短电流值来选择,同时又为满足继电保护配合的需要,而将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当雷击使110kV 系统发生C相闪络,造成单相接地时,根据对称分量法分析,#故障点将出现零序电压U0。因零序电流I0仅能通过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而对中性点不接地的变压器,由于零序电流不能通过,因此,在中性点上就产生了位移电压,其值等于故障点的零序电压U0。
而避雷器的最大允许电压为41kV。在单相接地时,变压器中性点上位移电压超过避雷器的最大允许电压,而使其爆炸。
图1 电气主接线图
改进措施
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避雷器的选择,最大允许电压必须大于变压器中性点可能出现的位移电压,因此选择时,必须两者相互兼顾才能满足要求。
(六)雷击送电线路事故
35kV线路遭受雷击。电网结构呈树枝分布,共连接35kV变电所5座,量总计59750kVA,如图2中箭头处为落雷点及击穿起弧点所示。35kV 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线路基本杆型为上字型,全线路只在距变电所两端1.5km 内设架空避雷线。线路经过的路径多为半丘陵及水库地带。
暴风雨开始后35kV 线路受雷击。变电所35kV集坚线路主变压器断路器及上一级福山变电所35kV 断路器同时速断跳闸,自动重合动作,重合不成功。城镇变电所中央信号反映35KVB相接地,A、C相电压升高为线电压。此时又进行了一次强送电,强送不成功,再次跳闸。集坚线35kV线路出口处,藕合电容器上端与线路阻波器之间引线处发生一大弧光,线路断路器跳闸后弧光消失。
查巡发现,集坚线路52 杯杆塔B相导线靠近线夹处被电弧烧断落地。从断线点查看,系直击雷落于导线上,击穿该串绝缘子放电造成。51杆及52杆B相绝缘整串被击穿;同时张庄变电所线路出口处B相耦合电容器上端引线因对杆塔放电而烧断;在同一系统的距
###十余公里的吴庄变电所,C相避雷器也被击穿,其计数器也被烧坏。
图2 电网示意图
现场调查分析表明,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雷击造成。
35kV供电线路按线路设计规程要求,在距变电所两侧1~2km架设避雷线,线路中间地段则无架空避雷线。落雷点距城镇站约6.5km,正处在无架空避雷线地段。由于雷电幅值极高,因此在落雷点处造成整串绝缘子击穿接地。另外在变电所终端杆的线路高频阻波器与耦合电容之间的引线,由于距杆塔较近(约400mm),也在过电压时,成为击穿放电的薄弱环节,即起弧点,使引线被电弧烧断。B相落雷的直接原因是,线路主要杆型为上字形排列,B相为顶端相,在运行中起了“避雷线”作用。该相导线被直击雷击中的概率大大高于处在下部的A、C两相。
线路51、52杆绝缘子被击穿放电,导线被烧断落地,相当于B相金属性接地。由于B 相接地,中性点位移,因此A、C两相对地电压升高。在集坚线52杆落雷后,城镇站和福山站的断路器尚未跳闸的一瞬间,过电压作用于福山站供电的所有35kV变电所,致使A、C相电压高出相电压数倍,从而使各站A、C两相上所接的电气设备和部分绝缘子也如上所述多处放电或被击穿。例如,集坚线54杆A 相绝缘子整串也被击穿。由于雷击过电压造成的故障电流非常大,城镇变电所与福山变电所速断保护无选择性,造成越级跳闸,造成城镇、集坚、张庄3座35kV变电所同时停电的局面。
改进措施
(1)对于某些多雷电活动的地区,虽然全年平均总雷电日不超过标准(30天),但应根据地区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如对为单电源、负荷重要、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例如线路经过山口、山谷、水库周围地段,其平均落雷概率远高于一般平原地区数倍),对此类线路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以增设全线段或部分重点地段架空避雷器线为宜。
一般来说,对于杆塔类型不变的线路,只增加一条避雷线,对于整个线路投资增加不大,却可避免由于雷电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一般送电线路建成后要运行二三十年以上,其落雷概率很大,从技术经济比较方面是可取的。
####(2)对于上字形排列导线,应按过电压规程在顶端相每基增加一放电间隙,使过电压起弧点避开导线部分。
(七)雷击变电所内设备事故
雷击时变电所值班室墙上的室外照明灯控制开关窜出一个大火球。随即发现变电所内所有信号全部消失,对外联系的无线电话也中断。经初步检查,10kV配出线尚正常,控制室内装设的硅整流电源被击坏。采用临时措施恢复直流供电,又发现直流系统负极接地。
经全面检查发现:直流屏二只整流管击穿,整流变压器一次熔丝两相熔断;直流系统中,预报信号光字牌的灯座接线柱与外壳间击穿放电;无线电话的整流电源被击坏。在雷电防护比较完善的变电所,仍发生雷击事故。
图3 布置设备现状接线图
从这次雷击事故造成的设备损坏程度看,雷电波的能量并不大,不是直击雷造成的。故障发生时,照明灯控制开关处出现电弧的现象,即可肯定,雷电冲击波是经过此断路器进入400V交流系统造成;影响所用变压器二次的400V交流系统。又因无线电话的整流电源也并接在直流屏整流变压器的一次侧,而整流变压器的电源由一条电缆从高压室所用变压器的二次引来。全所的照明负荷都接在400V交流系统上。
室外照明灯具按惯例装设在避雷针上,从控制开关到灯具之间的电源线是通过聚乙烯塑料管地埋至避雷针基础处引出地面,再穿入钢管沿避雷针向上至12m处。分析表明,这就是引雷入室的通道。
雷电冲击波通过此通道串入室内,造成故障的全过程(如图3所示)。
改进措施 雷电波通过避雷针泄入大地过程中,由于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大地间存在接地电阻,因而雷电流在此电阻上产生较高的冲击波电压降,接地电阻的大小就基本上决定了对大地间电位高低(当然还有雷电流大小的因素),过电压导入室内寻找绝缘薄弱的地方,将其击穿入地。雷电波沿两根导线(一根相线,一根中性线)分别进入室内400V交流系统,也就是说,出现了两条通路。就是相线上的雷电流进入400V交流系统后,还要通过所用变压器二次线圈到中性点入地;中性线上的雷电流则直接通过变压器二次中性点入地。由于当时的断路器在断开位置,因此,在断路器断口处产生较大的放电火花。
中性线中的雷电流通过断路器断口,放电后就直接进人中性点入地,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但是,相线通路就不同了,它通过开断口放电后,还要通过变压器的二次线圈才能到达中性点入地。因雷电流幅值高,作用时间短,变化率很大,通过在变压器二次线圈时,将产生较高的自感电动势,使雷电冲击波不能顺利地通入大地。迫使它在400V交流系统中到处流窜寻找入地点。接在400V交流系统上的设备的绝缘水平都比较高,因此未造成击穿,仅使绝缘能力较低的整流二极管击穿而进入直流系统,又使绝缘距离较小的光字牌灯座击穿入地,从而又造成了直流系统接地故障。
通过上述分析,找到这次雷击事故的根源,进行妥善处理。除将雷击造成故障排除外,又将避雷针上的灯具撤下,移装别处。同时,将其电源线从地面接头处断开,这样处理后,虽经过多次雷电活动,也没有再发生类似雷击事故。
(八)雷击用电设备事故
某隧道内安装有电视摄像机及其附属控制电路板共20套,另外还有各种检测装置等多台设备。每年春夏雷雨季节,总会有几台设备损坏。损坏情况最严重的是摄像机和控制电路板,一年累计损坏率达30%以上。最严重的一次是雷电击坏摄像机4台、控制板5块。
10kV高压电源是从几公里之外用电缆经地沟送来,不存在线路受雷击的问题。供给负荷的低压也是用电缆通过地沟送达,且变压器离负荷最近点也有200m,亦不会直接受雷击。隧道内除弱电设备外,基本上是照明灯。该隧道内的照明灯采用低压钠气灯,且每个灯都带有电容和电感。
取单台灯做试验,发现钠灯对电压的变化反应很大,其电流波形呈非正弦波,从启动到稳定的时间长,需半个小时,启动时还伴有较长时间的气体放电阶段。用示波器测量,隧道内多点电压波形,所有波形均为非正弦波。进一步分析发现含有高次谐波,且波形畸变程度随负荷的大小而变化。当满负荷时,波形畸变非常厉害,甚至在变压器端也是非正弦波。此外,电压波形随离供电变压器的距离大小而变化,离变压器越远,波形畸变就越大。这一发现说明隧道内2000 多盏灯组成了一个复杂的、致使电压波形发生畸变的网络,导致弱电设备损坏的外因是雷电,内因是照明负荷。当外电网受雷击后,引起电网电压波动,从而引起隧道内负荷电压变化,反过来带惯性的负荷又引起电源电压的波动,这一过程反复进行的结果,畸变而带尖峰的电压,导致由同一变压器供电的弱电设备过电压而损坏。
改进措施
(1)将原来上、下行两条隧道负荷分别由两台变压器供电的方式,改为由一台变压器供给两条隧道照明用,而另一台专供弱电设备使用。
(2)在变压器低压侧加装避雷器,以便让过电压进入隧道前得到最大的衰减。
(3)在弱电设备电源端接压敏电阻。
经过这样的改造后,经历多次雷击,未再发生设备损坏的现象。
(九)避雷器的密封不好引起的事故
某单位的避雷器,4组安装在6kV不接地系统的4条直配线上,1组备用。使用不到20天,就有3条直配线上的5只避雷器在没有受到雷击的情况下炸裂,其中一条线路保护动作跳闸。炸裂避雷器在使用前经绝缘电阻、工频放电电压试验合格。
为了查明原因,从线路上取下其余7 只避雷器进行测量,发现绝缘电阻均明显下降。后仔细检查,发现避雷器上端螺栓根部密封不严,因此,有可能是避雷器内部进入潮湿的空气,致使绝缘降低。
为了证实这一结论,将备用的1组避雷器安装在直配线上,将其中两只重新密封并检查合格。使用20天,取下并做试验,发现密封良好的避雷器绝缘合格,另一只绝缘电阻则明显下降。
改进措施
避雷器绝缘电阻降低后,使线路单相接地。这时流过避雷器的接地电流足以使避雷器炸裂。如果避雷器三相绝缘电阻同时降低,就有可能发生三相或两相接地短路故障,使线路保护动作跳闸,将故障扩大。
避雷器内部的间隙,都需在干燥情况下才能保持其工作性能良好,所以要求制造或解体检修后的避雷器必须密封良好。
(十)避雷器底座破裂引起的事故
某变电所做春检预试工作,当工作完毕送电时,发生35kV线路B相接地故障。不多时另一路35kV线路出现过流掉闸。事故发生后分别对两条35kV线路及相应变电所进行了巡视检查。经查35kV接地故障是35kV变电所避雷器爆炸而引起,35kV过流事故是因电缆(A相)烧毁导致接地短路而引发的过流事故。
(1)经现场检查分析35kV避雷器爆炸是因为铁座裂痕进入潮气导致避雷器绝缘下降。当线路恢复送电时,承受不住冲击电压或操作的过电压造成避雷器爆炸。随后发生35kV接地故障。
(2)检修人员在检查、解剖故障电缆时发现。该电缆接线端至接地线间(内部)有一道烧伤痕迹。根据电缆烧痕及现状分析,电缆在做电缆头时因热缩电缆头收缩不均,而遗留纵向间隙,经长期雨淋进入雨水或浸入潮气,使绝缘电阻下降,电缆头承受耐压下降。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对地电压为相电压,电缆头还能维持运行,当不同相接地时,其对地电压升为线电压,这时电缆头因承受不住线电压而对地放电,形成放电电流。也就是线路出现过流掉闸。
改进措施
(1)加强输变电设备的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定期对防雷设施进行预防性试验。
(3)线路电缆也要定期进行试验,发现绝缘电阻及泄漏电流与原始数据有明显变化者,应立即停运,待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后,才可送电。
(4)严格电缆头制作工艺,防止留有事故隐患,同时要按规程要求作好全项试验,并作好记录,以便预试对照。
第二篇:燃气热水器简单故障排除心得
燃气热水器简单故障排除心得: 新装的16升燃气热水器(能率GQ-1650FE)开机无热水,检查煤气灶能点燃,打开热水器最初面板显示正常,但是十多秒中后面板出现“16”闪烁,无热水流出,然后自动停机。查看说明书没有显示“16”故障排除,400售后服务电话告知面板显示“16”说明气压过低。充值后新开通的煤气怎么气压过低呢?最后售后服务上门维修,师傅发现开关呈不完全关闭状态,有少量煤气能点燃煤气炉,热水器却不能正常开机,将煤气总开关完全打开,故障排除。总结一下:如果煤气开关不完全打开,热水器面板显示“16”闪烁;如果开关完全关闭,面板显示则是“11”,这两种情况热水器都不能正常工作哦。所以使用管道煤气(天然气),一定要确认开关完全打开。
第三篇:风力发电机组故障排除
广州绿欣风力发电机提供更多绿色环保服务请登录查询
风力发电机组故障排除
伴随着风机种类和数量的增加,新机组的不断投运,旧机组的不断老化,风机的日常运行维护也是越来越重要。现在就风机的运行维护作一下探讨。
一.运行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是采用工业微处理器进行控制,一般都由多个CPU并列运行,其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强,并且通过通信线路与计算机相连,可进行 远程控制,这大大降低了运行的工作量。所以风机的运行工作就是进行远程故障排除和运行数据统计分析及故障原因分析。
1.远程故障排除风机的大部分故障都可以进行远程复位控制和自动复位控制。风机的运行和电网质量好坏是息息相关的,为了进行双向保护,风机设置了多重保护 故障,如电网电压高、低,电网频率高、低等,这些故障是可自动复位的。由于风能的不可控制性,所以过风速的极限值也可自动复位。还有温度的限定值也可自动 复位,如发电机温度高,齿轮箱温度高、低,环境温度低等。风机的过负荷故障也是可自动复位的。除了自动复位的故障以外,其它可远程复位控制故障引起的原因 有以下几种:
(1)风机控制器误报故障;
(2)各检测传感器误动作;
(3)控制器认为风机运行不可靠。
2.运行数据统计分析对风电场设备在运行中发生的情况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是风电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运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可对运行维护工作进行考核 量化,也可对风电场的设计,风资源的评估,设备选型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每个月的发电量统计报表,是运行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真实可靠性直接和经济效益 挂钩。其主要内容有:风机的月发电量,场用电量,风机的设备正常工作时间,故障时间,标准利用小时,电网停电,故障时间等。风机的功率曲线数据统计与分 析,可对风机在提高出力和提高风能利用率上提供实践依据。例如,在对国产化风机的功率曲线分析后,我们对后三台风机的安装角进行了调节,降低了高风速区的 出力,提高了低风速区的利用率,减少了过发故障和发电机温度过高故障,提高了设备的可利用率。通过对风况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掌握了各型风机随季节变化 的出力规律,并以此可制定合理的定期维护工作时间表,以减少风资源的浪费。
3.故障原因分析我们通过对风机各种故障深入的分析,可以减少排除故障的时间或防止多发性故障的发生次数,减少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可利用率。如对 150kW风机偏航电机过负荷这一故障的分析,我们得知有以下多种原因导致该故障的发生,首先机械上有电机输出轴及键块磨损导致过负荷,偏航滑靴间隙的变 化引起过负荷,偏航大齿盘断齿发生偏航电机过负荷,在电气上引起过负荷的原因有软偏模块损坏,软偏触发板损坏,偏航接触器损坏,偏航电磁刹车工作不正常 等。又如,在对Jacobs系列风机控制电压消失故障分析中,我们采用排除实验法,将安全链当中有可能引起该故障的测量信号元件用信号继电器和短接线进行 电路改造,最终将故障原因定位在过速压力开关的整定上,将该故障的发生次数减少,提高了设备使用率,减少了闸垫的更换次数,降低了运行成本。
二.维护风力发电机是集电气、机械、空气动力学等各学科于一体的综合产品,各部分紧密联系,息息相关。风力机维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电量的多少和经济效益 的高低;风力机本身性能的好坏,也要通过维护检修来保持,维护工作及时有效可以发现故障隐患,减少故障的发生,提高风机效率。风机维护可分为定期检修和日 常排故维护两种方式。
1.风机的定期检修维护定期的维护保养可以让设备保持最佳期的状态,并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定期检修维护工作的主要内容有:风机联接件之间的螺栓力矩检查(包括电气连接),各传动部件之间的润滑和各项功能测试。风机在正常运行中时,各联接部件的螺栓长期运行在各种振动的合力当中,极易使其松动,为了不使其 在松动后导致局部螺栓受力不
广州绿欣风力发电机提供更多绿色环保服务请登录查询
均被剪切,我们必须定期对其进行螺栓力矩的检查。在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使其力矩下降到额定力矩的80进行紧固,并在温度 高于-5℃后进行复查。我们一般对螺栓的紧固检查都安排在无风或风小的夏季,以避开风机的高出力季节。风机的润滑系统主要有稀油润滑(或称矿物油润滑)和 干油润滑(或称润滑脂润滑)两种方式。风机的齿轮箱和偏航减速齿轮箱采用的是稀油润滑方式,其维护方法是补加和采样化验,若化验结果表明该润滑油已无法再 使用,则进行更换。干油润滑部件有发电机轴承,偏航轴承,偏航齿等。这些部件由于运行温度较高,极易变质,导致轴承磨损,定期维护时,必须每次都对其进行 补加。另外,发电机轴承的补加剂量一定要按要求数量加入,不可过多,防止太多后挤入电机绕组,使电机烧坏。定期维护的功能测试主要有过速测试,紧急停机测 试,液压系统各元件定值测试,振动开关测试,扭缆开关测试。还可以对控制器的极限定值进行一些常规测试。定期维护除以上三大项以外,还要检查液压油位,各 传感器有无损坏,传感器的电源是否可靠工作,闸片及闸盘的磨损情况等方面。
第四篇:排除造水机故障心得体会
排除造水机故障心得体会
安文峰
造水机,可以说是二管轮主管设备中结构和原理最简单的一个设备,正是这个简单的设备在前一段时间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的困扰。尽管经过大家的群策群力,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但整个故障的排除过程却时时地在我脑海中回放。
018W航次中远比利时轮刚从欧洲返航不久,造水机盐分浓度高故障报警。此时距上次造水机检修保养已过了两个月,已到以往的保养周期,于是决定对其进行解体清洁保养。被安排和我一起工作的有机工长,机工以及实习生。由于都是“熟练工”,所以最开始解体工作很顺利。打开蒸发器的时候,大家发现结垢比较严重,就先用草酸溶液浸泡溶解。冷凝器工作温度较低没有结垢,只是海水侧略脏,用清水刷洗即可。这项工作在上午就已完成并且装复,只等蒸发器水垢溶解疏松后清洁完就可以安装。草酸溶液浸泡过的水垢很容易被清除,下午上班后,大家很快就将蒸发器也装复了。接下来就是开泵,压水,检查蒸发器和冷凝器有无泄漏。这项工作进行得同样顺利,先通高温水检查蒸发器正常无泄漏,再启动海水泵检查冷凝器正常无泄漏。据以往的经验,热交换器有无泄漏恐怕是整个造水机拆装过程中最重要,最受关注的环节了,所以当检查无泄漏的时候,大家从心理上已经基本宣告了本次保养工作的圆满完成。但是当完工后试运行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造水机工作很不稳定,几乎每隔几分钟就会有盐度高报警,报警之后又立刻恢复正常。反复调节高温水流量,故障没有明显改善,并且运行一段时间后盐度持续偏高,警报已经完全不能消除。由于解体之前没有出现这样的故障现象,所以首先怀疑拆检清洗过的冷凝器和蒸发器没安装好。于是重新拆检,并由轮机长亲自检查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每一片板片和橡皮条。接下来地安装和检漏过程也都在轮机长地指导下,认真重新做了一遍。但是装复运行故障依然存在,自此开始怀疑造水机的其他部分了。
这里首先简要说下造水机的工作原理和过程。通过喷射泵对造水机内部抽真空,从而降低造水机内海水的沸点,用主机缸套水通过蒸发器对海水加温,使之在此真空条件下蒸发沸腾。水蒸气通过除雾器进入上部的冷凝器,在冷凝器中经海水冷却变成淡水并由淡水泵抽出。整个过程当中,海水经海水泵首先进入造水机的冷凝器,从冷凝器出来后进入喷射泵的喷嘴成为喷射泵的工作水,然后排出舷外。在冷凝器到喷射泵的海水管路上有一个支管,一部分海水通过支管经过一个压力调节阀再经过一个节流孔进入蒸发器,作为制造淡水的海水来源。根据说明书,造成盐度高的可能原因有五个:一是除雾器安装不正确,二是罩壳垫床损坏,三是海水排量不足,四是盐度计故障,五是冷凝器泄露。在当时查找故障的过程中,几乎排除了这五种可能。但是故障并没有排除,到底还有什么地方检查不够彻底?这期间我们清洗过海水泵滤器,清洗过除雾器,拆过喷射泵,检查过盐度计,调节甚至解体过调压阀,但是所有的工作几乎都是白做,没有任何效果。就这样在那段时间里造水机被拆了又装,装了又拆。我已经记不清那是第几遍无果地检查之后,启动造水机,她竟然“神奇的”工作正常了。
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始终没有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直到最近造水机又“罢工”了,于是又一次拆检保养,但是保养后同样的问题又来了。这次不能再一遍又一遍地拆装了,那都是无用功。其实在上一次的检查过程当中并非没有任何发现,只是被我们选择性地忽略了。一个是观察镜液位,说明书要求不高于1/2,而我们的刚好在1/2处甚至还偏上一些,只是由于以前正常工作时一直是这样,所以忽略了。第二个是喷射泵前海水压力,说明书要求在3-4bar,我们的是2.4bar,同样的也是因为“以前就这样”并且通过调节调压阀没有明显改变也被忽略了,而实际上后来发现问题就在这里。这要回过头来说下这个调压阀,调压阀的位置在通往蒸发器的海水支管上,有两个作用,一是调节进入喷射泵的海水压力,二是控制进入蒸发器的海水量。但是前面说过一个现象,就是调节此阀并没有看到明显的压力变化,解体调压阀,其内部结构完整,工作面完好,并无异常。那么问题到底是不是在这个阀上?如果是,就只剩下一种可能--弹簧弹性变弱,造成即使调节螺丝旋到底也没有明显作用。为了验证这种想法,我们把这个支管进行了封堵,看看压力到底会不会变化,封堵后压力上升到了2.9bar.虽然没有达到说明书要求的数值,但是这明显的变化说明了调压阀肯定有问题。在后来的试验当中我们换掉了调节螺丝,用一个较长的螺丝代替,这样能够增加弹簧的预紧度。并以此增加了喷射泵前海水的压力。此压力增加则喷射泵抽吸能力增强同时还减少了进入蒸发器的海水量,两者的共同作用使液位镜液位下降至1/2以下。通过反复调节调压阀,造水机故障得到彻底排除。至此可以确定调压阀是引起故障的根本原因。
现在造水机已恢复正常工作,非常感谢这期间机工长和几位机工以及实习生不厌其烦,不辞辛苦的一遍又一遍地拆装,同时非常也感谢轮机长和其他轮机员在故障分析上地指导和支持。最后希望本文能给“有幸”遇到同样问题的同事一些帮助。
(中远比利时轮 安文峰)
第五篇:KTV系统的故障检查与排除
一、手持传声器时发出“嘭嘭”声,是什么原因?怎样解决?
答:原因:手持传声器有时摆动传声器线,引起“嘭嘭”声,多半是卡侬插头的3个真尖中至少有一个前后松动或焊接点未焊接好,碰及其它焊接点。如果传声器上有开关,开关接触点松动,时而接触,时而脱开,也是“嘭嘭”声的一个原因。排除方法:更换卡侬插头。有的卡侬插头是耐温性能甚差的塑料卡侬插头,在锡焊针尖后,针尖前后松动,从而使传声器接触不良。焊接过程是将每根导线的金属丝拧成1股后焊作1根,再与针尖焊接。传声器开关接触不良时应更换或拆下后直接进行焊接,删除开关功能。
二、手持传声器时出现“翁翁”交流声,是什么原因?怎样解决?
答:原因:手持传声器出现“翁翁”交流声是由于传声器金属外壳与传声器的屏蔽线没有焊接好,人体感应的交流信号进入传声器信号线,引发交流声。
排除方法:将传声器的屏蔽线与传声器的金属外壳焊接好或在外壳螺钉端加入焊片,将屏蔽线与焊片焊接好。
三、传声器插入调音台后扩声系统设备正常工作,而对准传声器说话是音箱无声,是什么原因?怎样解决?
答:原因:可能是传声器开关未开,也可能是传声器信号线出现开路现象,还有可能是传声器损坏。
解决方法:接通传声器开关,检查传声器连接线,用具有相同结构的另一只传声器进行试音。
四、对同一声源而言,单路传声器的音量比两路时大是什么原因?怎样解决?
答:原因:是两只传声器信号反相,进入调音台后作反相叠加,互相抵消,因为两路信号幅度并非完全一样,所以抵消之后还会残余一些声音,但音量要比单路时小。
解决办法:如果调音台的每一输入通道装有倒相键(φ),按一下其中一路上的倒相键,使两路传声器信号同相进入调音台,声音增大。若调音台上没有倒相键的话,将其中一路的两根传声器信号线对调焊接即可。
五、调音台上插入的传声器数量增多时容易引发啸叫声,是什么原因?怎样解决? 答:原因:调音台上插入的传声器增多时,其拾音增益变大,接收各个方向的反射的面积也增大,由此引发声反馈的可能性加大,容易出现啸叫声。
解决办法:最好采用智能传声器控制器,它能接纳40—80个传声器,控制发言传声器的个数(16),确保每只传声器扩声的音量。还可以采用有线传声器与无线传声器相结合的来增加拾音传声器的数量。
六、在调音台同一输入通道上两只传声器拾音的声音相差较大,是什么原因?怎样解决?
答:原因:两只传声器在相同条件下拾音音量相差较大,主要是由于灵敏度差别较大,同时两只传声器的频响曲线不同,各种频率增益不一样,产生的声音信号并不一致,音箱放出的声音也就存在差异。
解决方法:可通过操作调音台输入通道上的有关功能键,进行补偿。例如使用增益旋钮以及参量均衡器作一定的补偿。
七、无线传声器打开后,对准传声器说话,音箱无声,是什么原因?怎样解决? 答:(1)无线传声器上的电池电量不足,此时应更换电池。
(2)调谐器的音量旋钮未开,此时应该将旋钮调至3/5以上。
(3)调谐器的接收天线角度未调好,此时应转动天线角度,避免在使用者的活动区内出现接收信号死区。
(4)传声器的载波频率偏离调谐器的接收频率范围,此时必须用相关的测试设备重新调整并固定。
八、无线传声器的调谐器输出插在调音台的传声器输入端,调音台的通道推子拉下后出现串音现象,是什么原因?怎样解决?
答:通常调谐器的输出应接在调音台输入通道的线路输入端(Line),此端口是高阻抗端(Hi-Z),即信号从此端进入调音台输入通道的前置放大器需要经过两个高阻值电阻,它起一定的隔离作用,若信号直接进入低阻(Low-Z)的传声器接口,会出现隔离度下降、阻抗不匹配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只需要改接线路输入接口(Line),串音问题便能得到解决。当然,有些调谐器本身配有专用卡侬插口,串音干扰情况便不会出现。
九、两只无线传声器各自单独开启工作是音箱有声,同时工作时只有一只传声器有声,是什么原因?怎样解决?
答:两只无线传声器载波频率相近是,可引起差拍现象,差拍信号叠加在功率较小的那只传声器的调频波上,引起频偏,使相应于该传声器的调谐器无法接收到那只传声器的信息。解决方法是用测量设备将其中的一套无线传声器载波频率调偏一些,这时,调谐器的本机振荡频率也应作相应调整,使其能接收到新调的载波信号。
十、在扩声过程中一对音箱突然无声是什么原因?怎样解决?
答:在扩声过程中一对音箱突然无声,绝大部分是因为该输出通道商店功率放大器过载,快熔熔丝熔断,在这种情况下更换相同容量的快熔熔丝,降低功率放大器输入信号电平,即可恢复正常运行。如果更换熔断丝后音箱仍然无声音,必须检查前面设备有无信号送来。采用调线法,即跳过前一台设备,把前一台设备的输入信号插入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若仍然无声,可能是功率放大器的电源部分损坏或两通道末级功率管烧坏,为保证扩声继续进行,应及时更换功率放大器。两只音箱同时瞬间烧毁的可能性不大,使用调线法,很容易检查出有故障的设备。为保证功率放大器和音箱不致过载烧毁,应在功率放大器前或电子分频器前加入限制器。
十一、在扩声过程中主扩声系统、辅助扩声系统或返送系统中一对音箱其中的一只无声或声很小,是什么原因?怎样解决?
答:有这样的情况,问题多数出在功率放大器或音箱上。为了快速检查出故障,可采用交叉法,即把功放的输出端子上的两对音箱线相互对调并接通声音信号听听,如果音箱放音情况颠倒过来,说明不是音箱的问题,而是功率放大器的问题,无声或声小的那一通道的功率管烧毁或电源损坏,其他部分的故障并不多。如果音箱放声情况没有变化,则说明无声或声小的音箱和可能烧毁或局部短路,此时必须更换音圈。
十二、左右声道的音箱放声不平衡,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
答:(1)左右声道音箱扬声器的灵敏度不一致,可以通过调整左右声道各路输出电平的办法,使音箱放声接近一致。
(2)左右声道输出功率信号不平衡,可以将左右声道上各设备的输入、输出增益调在近似相同的指示值上。
(3)常出现声源左右声道的音量电平不同,音箱放声时产生两通道声音不平衡现象,可以通过调节调音台输入通道的增益旋钮或通道推子给予解决,使双路音箱放声平均音量大体相同。
十三、左右声道的音箱是分体式的,各路音箱发声不均匀,是什么原因?怎样解决?
答:两声道上的电子分频器的交叉频点没调好,形成各路音箱发声不均匀,必须严格按照电子分频器的使用方法调节,输出频段的提升量应放在相同的位置上,保持原音乐的高、中、低音的平衡,交叉频点的调节应使分割的频段与扬声器的发声频段一致。
十四、左右声道音箱中的一路高音扬声器(高频头)无声(无高音),是什么原因?怎样解决?
答:为了判断无高音的那路高音音箱是否烧毁,可以采用交叉对调法,把音箱的两对线对换一下,若对换后音箱高频头有高音。说明故障来自前面设备。如果对调后音箱高频头仍然无高音,则表明音箱高频头已损坏,或是功率放大器的高通电容开路,或是高频音圈烧坏,可以通过短路高通电容方法或用万用表高频音圈是否通断来判断并作相应的修理。
十五、扩声系统放声低音过重,声音发闷、浑浊,怎么办?
答:扩声系统放声发闷、浑浊现象可能是电子分频器的低频段提升量调的太高、也可能是激励器低因浑厚度补偿过大或调音台的输入通道参量均衡低频段提升较高的原因引起的,将相应的旋钮调低便能解决。有些音箱本身发声低音发闷浑浊,也可以调低上述有关旋钮给予解决。有些音箱本身发声低音发闷浑浊,也可以调低上述有关旋钮给予解决。有些扩声设备在连接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也可能导致低音浑浊现象的出现,例如采用电子分频器时只用低频段信号,经功率放大后驱动低音音箱或次重低音音箱放声,而中频段、高频段或中高频段信号则闲置不用,高、中、低频组合音箱单独使用全频段功率信号发声。显然,两者之间存在低音重叠发声段,产生低音不平衡、过重、浑浊现象。为此,应将中、高频分频信号经功率放大器后送往全频段组合音箱发声,低频声送往独立的低音
(次重低音)音箱。
十六、扩声系统放声时没有尾音,是什么原因?
答:扩声系统放声时没有尾音一般是由于压限器上的噪声门调的过高引起的。专业扩声设备在中档以上的,只要接线严格、规范,系统噪声是很小的,距离音箱1.5~2m处能听见少量“沙沙”声是正常现象,噪声门应当关闭。如果离开音箱10m,还能听到噪声,则应把噪声门阀稍稍提起,切除部分噪声,保留在音箱前能听见少量噪声,在这种情况下播放的音乐(包括演唱声在内)显得自然真切。若将噪声门阀提得过高,低电平信号也被切去,音乐声中无尾音,声音便不自然,显得难听。
十七、压限器面板上的 压缩阀、压缩比调节不起作用,是什么原因?
答:压限器面板上的 压缩阀、压缩比调节不起作用时肯定有如下两种原因:
(1)压限器两通道处于旁路状态,声音信号未经压限器直接输出。
(2)压限器的后盖板接线接错,把其输入或输出插头插在边链电路的“进”或“出”端上,导致压限器的电平检测器处于外控或不工作状态,使其压缩阀、压缩比、起动时间和恢复时间的调节失效。
十八、压限器上的指示灯为什么随压缩阀的提高亮灯数越小?这是否属于故障? 答:压限器上的指示灯是一种增益衰减指示灯,指示的是信号的增益下降量也随之减少,亮灯数也就减少。同样,若固定压缩阀,降低压缩比,亮灯数减少。反之,提高压缩比,指示灯亮灯数便增加,其原因也是由于提高压缩比,受压缩信号的增益下降dB值亦增加,亮灯数也就增加。这种指示可以直观的看到最高电平的信号经过压缩后增益下降多少,这是功能指示,并非故障。
十九、音源的左右声道有输出,进入调音台后无声音信号输出,是什么原因?怎样解决?
答:音源的左右声道有输出,进入调音台后无声音信号输出,原因如下:
(1)输入通道的接通键未被按下或输入通道的输入信号选择键被放错,此时应该按下接通键或正确放置选择键。
(2)输入调音台的连接线脱焊或接触不良,此时应用万用表检查连接线,使接线牢靠。
(3)输入的通道信号未编入相应母线输出,此时应按下通道上的相应分配键。
(4)输入的通道声像调节旋钮的调节与输入信号的声像正好相反,此时必须更正相反的调节。
(5)输入通道的推子未被推起或调音台输出主控未被推起,此时应检查并将推子推起。
二十、扩声系统静音时交流声很大,是什么原因?怎样解决?
答:扩声系统静音时交流声很大原因是:
(1)各通道的设备之间连接线的屏蔽线接触不良或虚焊,此时必须仔细检查,使焊接牢固。
(2)电源插座接线由3线(单相)插座转接成2线插座时,中性线与火线对调,此时将它再次进行对调即可。
(3)有些音响设备的电源线是3脚的,中间为地线,左边为火线,右边为中性线。将其连接到插座上,插座应采用规范的,否则容易引起交流声。有些音响设备的电源线是2脚送往,虽然可以随便插在单相的火线与中性线上,工作不受影响,但对调后可能引起交流声。此时可以对调插头试试,看能否减弱交流声。
(4)有的调音台以平衡对平衡形式输出,会产生交流声,这时其输出必须从平
衡连接转换成非平衡连接,这种办法尤其适合不能用压限器上的噪声门切除交流声的情况。
(5)传声器线与交流电源线捆在一起时会引起交流感应,从而产生交流声。此时应将传声器线与电源线分离开,最好远离一些。
(6)信号屏蔽地线与输出端地线短接起来或彼此通机架形成地环路时会引起交流声和干扰噪声。排除方法是避免多点式接地,使地线开环,将机架用粗导线接在大地地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