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把手与二把手
求是:一把手要尊重副职 不在公开场合否定其意见
2013年01月02日 10: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224人参与0 10条评论0 分享到:更 多
原标题:求是:一把手要尊重少数人话语权 不排斥不打击
中新网1月2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柏林在最新一期《求是》杂志撰文谈领导干部团结问题。文章指出,“一把手”和会议主持者,要尊重少数人的话语权,允许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要保护少数人保留意见的权利和越级向上级报告的权利,对他们的这种正当做法不排斥、不打击。
文章指出,搞好团结,要注意处理好上下级关系,正副职关系,多数与少数的关系,与兄弟单位的关系。
对于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文章指出,下级既要尊重上级,又要对上级负责、对事业负责。对上级不合适、不周全、甚至错误的决策,要开诚布公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以避免失误。
文章认为,下级要明确自己职权范围,避免越权。要从思想上强化全局意识,坚持大事多汇报,小事不干扰。同时,在正常情况下,下级应尽可能不要越级请示,以避免造成混乱、误解以及不和谐。此外,还要避免多头请示工作。
对于如何处理好正职与副职的关系,文章指出,正职与副职之间发生问题,双方都有责任,但一般来说,矛盾的主导方面在正职。从正职方面看,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大事一定要集体讨论决定,坚持少数服从多数。正职要善于听取各种意见,包括和自己不同的意见,集思广益,择善而从,不跳“独舞”,跳“集体舞”。在工作中,正职既要勇于负责,敢于决断,又要放手让副职大胆负责地抓好分管工作。要在班子中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二是遇事主动与副职沟通。沟通是领导班子的粘合剂,也是统一认识、增进感情的一个手段,许多问题在沟通中可自然地解决。
三是尊重副职。正职和副职都是领导班子中的一员,正职对副职要平等相待,不要居高临下。对副职的意见,特别是不同的意见要耐心倾听。在下级面前,注意维护副职的威信,尽可能不要在群众场合否定副职的意见或批评副职,更不要随意贬损,不留面子。四是帮助副职。当副职的工作遇到难题时,要主动帮助,研究破解办法;当发现副职工作有毛病时,要及时指出;当副职被上级误解或受到不公正对待时,应该在上级面前说明情况,消除误会,不能再往井里扔石头。
五是不偏不倚。在一个领导班子中,正职与几个副职之间在感情上可能有深有浅,这是难以避免的。但在工作上不应有厚有薄,看人下菜碟;决策上更不应有亲有疏,以人定事。要一碗水端平,或者向与自己感情上浅一些的副职倾斜一点。
六是有带头“下地狱”的精神。正职应该有吃亏、挨累、受气的准备,吃苦在前,遇难挺身而出,时刻做好“下地狱”的准备。另外,要不断增强解决班子自身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对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要敢于面对,不要掩耳盗铃,不敢触及,绕着矛盾走,而导致问题越积越多。遇到矛盾和问题,要高姿态,多从自身找原因,多做自我批评,不掩饰,不护短。
谈及处理好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文章指出,能不能处理好多数与少数的关系,贯彻好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是对单位主要领导、特别是“一把手”领导水平和驾驭能力的考验。要注意三个环节:
一是让班子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少数服从多数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让各种不同意见充分表达出来。由于每个人的阅历、水平、看问题的角度和对问题的了解程度不同,对同一件事、同一个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一把手”要让每位班子成员畅所欲言,把自己的分析、看法都说出来,经过不同意见的交流、交锋,彼此取长补短,认识不断深化,大家的看法就会逐渐趋于一致。这个时候,“一把手”集中大家的意见作出决定,可能就更加接近正确。
二是支持、服从多数。在领导班子集体讨论某个重大问题时,作为“一把手”和会议主持者,即使你的意见和多数人的意见不一致,也要支持多数人的意见,按照多数人的意见拍板决策。决定一旦形成,班子成员都要支持这个决定,并认真贯彻落实。持保留意见的少数人,可以向上级陈诉自己的意见,但不能在会下发表与集体决定不同的意见,也不能表面上服从,行动上自行其是,阳奉阴违。
三是尊重、保护少数。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作为“一把手”和会议主持者,要尊重少数人的话语权,允许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要学会倾听,耐心地听取少数人的意见,汲取他们意见中正确的东西,避免决策的片面性。要保护少数人保留意见的权利和越级向上级报告的权利,对他们的这种正当做法不排斥、不打击,最终让实践来检验。在执行集体决定时,要尽量减少对少数人利益的损害。当然,尊重少数、保护少数,不是不服从多数。
对于如何处理好与兄弟单位的关系,文章明确,这里讲的兄弟单位,有内外两个方面。从内部讲,主要是指内部各单位之间的关系;从外部讲,主要是指与外部有关单位的关系。关于内部兄弟单位之间的团结合作。文章指出,应该承认,由于各单位工作职能不同,人员的构成不同,看问题的视角不同,对同一问题看法不尽相同,有时会产生一些矛盾,这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好这些不同。一是要从大局出发。这里讲的大局,就是有利于共同事业,有利于工作全局,有利于彼此团结。事业、全局、团结,应是我们处理与兄弟单位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排除小团体主义,让小团体的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二是要支持兄弟单位的工作。支持是互相的,要礼尚往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支持,一要真诚,就是尽力尽责,不虚情假意;二要主动,就是积极合作,不讲条件;三要不护短,单位之间产生了矛盾,首先从自己方面找原因,该批评的批评,该纠正的纠正,该道歉的道歉。
关于与外部兄弟单位的团结合作。文章提出,一是要谦虚谨慎。不要以老大自居,更不要盛气凌人。目空一切,眼里只有自己,很难与人搞好合作。二是要不卑不亢。同志间合作,没有贵贱、高低之分。要平等待人,这既是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三是要不固执己见。商量问题就是彼此在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从不同点中找出共同点,从而形成比较正确的一致意见。大的方向一致,在细节上就不必坚持,不是所有的细节都决定成败。坚持大原则,细节需要让步的,就退让一下,不要为无关紧要的东西影响大局,影响合作。
第二篇:精益与一把手
精益与一把手 对于企业主来说,如果明白精益对其意味着什么之后,自然会事半而功倍。故而所谓的精益培训,具体培训什么样的方法,工具,都是细枝末节,能真正的把道理讲通的,实属不多。很久之前发过的一篇博文,讨论了一下有些精益项目里面效率提升的事情。因为在中国人工费普遍偏低的情况下,精益又有何用?在鄙人刚接触精益的时候,也觉得大惑不解。但是如果企业的高层亦不是很清楚,一看成本报表,觉得下了这么大功夫,才省那么点人工工资,还请这么贵的咨询师,实在入不敷出,那精益项目真的就为危险了。但是如果高层看到,在那么点点的工资费用后面,可能包含着对整个供应链反应速度的变化,同时隐含着对管理控制的意思(前提这是一把手希望的控制手段,但不一定是一把手习惯的控制手段),那对企业实在是福音。
对于精益本身来说,如果一把手意识到精益对其的重要性,且真的愿意推广下去的话,那一把手本身的性格,手段和方法则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
对于所谓的一把手,或者说领导,如登高一呼,应者寥寥,那么就是光杆司令了。但是对于一个未开化的企业,应者如云的情况实在是不太可能发生。同时,精益本身,带来的内部组织的变更,不可避免的要带来利益的重新分配。这就意味着,原来一把手的追随者,可能摇身一变就变成变革的敌人,那也就是一把手的敌人。而这些人甚至可能影响到董事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一把手的去留,那么一把手还敢往前走吗。
这样就意味着,即使一把手看到了这一点,但是如果没有好的手腕和坚定的决心的话,那么精益的夭折简直就是必然了,即使前期表现得看似会比较顺利,但是一牵涉到深层次的变革,那必然阻力重重。而如果只有一个外壳貌似是精益,但是内部的运作不按照精益的模式来,那还叫精益吗?
故而从一些资料来看,如果某个西方企业想推行企业,那就会把原有的企业里面的高管全部干掉,到外面寻找有经验的高管从空白开始,这种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三篇:一把手
阿龙山镇小学一把手抓教学机制
为了切实保证我校的教学中心地位,保证学校党政领导经常关心教学,深入教学第一线,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不断提高全校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推动教学改革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责任分配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是学校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如果学校发生重大教学责任事故,上述责任人必须承担相关领导责任。
二、基本职责
1、全面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现代化教育理念,确保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2、党政一把手要始终把教学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来抓,投入主要精力解决有关教学质量的问题。为此,学校将责成业务副校长和教导处,保证一切有关教学问题都能够在第一时间研究解决。
3、党政一把手必须亲自审定教学质量监控方案,保障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确立和正常运行。
4、党政一把手必须经常深入课堂了解教学情况,监督教学质量,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并督办整改。党政一把手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20课时。每学期参加教研活动不少于16次。
5、党政一把手要定期召开学校党支部会议、校长办公会研究教学工作,同时明确和强化教研组组长的职责,以便及时研究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6、党政一把手还必须密切同师生的联系,听取师生的意见和要求,帮助解决教学和学习中的困难,为教学秩序稳定、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三、监督措施
设立并公开学校党政一把手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平台,及时收集有关全校教学质量信息,并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
第四篇:二把手为什么是找死的职业
二把手为什么是找死的职业?
朝鲜的二号人物崔龙海在自己家里被30多个士兵逮捕了,不管这个消息最后的真实性如何,听到了都感到骇人听闻。
在两个多月之前,朝鲜当时的二把手张成泽在党的会议上被逮捕,当着所有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的面,士兵带走了张成泽。不多天,张成泽被处决。有人说是恶狗啃完了张成泽,也有人说是造谣;有人说是机枪把张成泽达扫射成了了筛子,也有人说是谣言。不管怎样死的,张成泽是彻底的告别了朝鲜摄政王和二把手的生涯,到另一间房子里去了。
最有意思的是,为了清除张成泽,给少主金正恩帮忙最大的就是崔龙海。
给金正恩帮忙的崔龙海这次又成了金正恩的刀下之菜,速度之快,手脚之麻利,都达到了世界之最。崔龙海帮助剪除了张成泽,应该是功劳无限,但是谁知道风水轮流转马上轮到咱,真的让崔龙海始料不及,也让国际社会始料不及。中国有句话叫兔死狐悲,不知道张成泽死的时候,崔龙海感到悲哀没有?大概没有,因为张成泽下不去,崔龙海上不来。但是崔龙海咋能知道自己上来了,就面临着下来的危险,就面临着和张成泽一样的悲剧。
和崔龙海面临的悲剧方式一样的人,还有自己搞掉的张成泽。金正日上台后,张成泽帮着金正日搞掉了那个时代的朝鲜二把手,等到金正日死了,自己就当了金正日儿子的二把手,结果就被崔龙海帮着金正恩搞掉了。崔龙海当了二把手,结果又被搞掉了,不知道这次帮着金正恩搞掉崔龙海的人是谁?他会不会当上朝鲜的二把手?就是当上了,会不会面临张成泽和崔龙海一样的结局?
两三个月,朝鲜两个二把手一死一捕,死了的不能复活,捕了的面临死亡。看来朝鲜的国家二把手,简直就是一个找死的职业。
知道找死,还有人愿意接着干,这就是专制国家的制度悲剧和人格悲剧。因为一个国家,不能够没有二把手,假若没有二把手,三把手就是二把手,也是找死的职业。
朝鲜二把手为什么会快速灭亡呢?除了权力之争之外,还有捍卫皇权的问题。你在捍卫皇权的道路上,稍有偏差,就会死。张成泽劳苦功高,功高盖主死了,崔龙海也劳苦功高了,哪有不死的道理。
另外张成泽和崔龙海还有一个必死的因素,就是都把握着朝鲜的能赚外汇的机构不想丢手,张成泽管理的渔业出口最挣钱,他死了钱就归金正恩来支配,他不死金正恩花钱有障碍,你说张成泽不死行吗?崔龙海也掌握有钱的单位,不想交出来给金正恩,不逮捕他行吗?
朝鲜是个世袭制国家,最高权力归皇帝,皇权不可争,不可分,不可违,二把手最容易最想争一点皇权,分一点皇权,违背一点皇权,二把手就为死奠定了牢不可破的基础。世袭制国家,最大的特点是金钱和权力的世袭,皇帝一个人想怎样花钱就怎样花钱,皇帝想把谁的钱装到自己腰包里就装到腰包里,而二把手的腰包里装的钱皇帝掏不出来,就是二把手必死无疑的首要条件。
金正恩留学西方,民主人权是学不会的,奢侈消费是很好学会的。奢侈生活要花钱,而张成泽和崔龙海却把挣外汇的部门把持着,金正恩奢侈就有了障碍,这不是找死吗?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朝鲜的二把手也应该知道这句中国老话。一旦忘记了这样的警告,朝鲜的二把手就必死无疑。
因此建议,朝鲜的二把手就是空缺,也不要去争着当,那是自己找死呢!
上次是张成泽,这次是崔龙海,下一个会轮到谁呢?
第五篇:一把手的自律与他律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明确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人”,即通常所说的“一把手”被列为党内监督的重点,这是条例的一大“亮点”。监督“一把手”,是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的一项重要举措。落实这一举措,关键在于既要促进“一把手”严于自律,又要强化对“一把手”的他律。落实监督“一把手”的规定,首先要求各级主要领导干部必须严格自律。党中央强调监督“一把手”,是出于爱护干部,防微杜渐,避免不受制约的权力恶性膨胀,使一些人走上~蜕变的不归路。同时,“一把手”作为“班长”,不仅在工作上要起统筹全局、协调关系、集中意见的作用,而且在反腐倡廉上要起带头示范作用,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带动班子成员,塑造清廉形象,形成坚强集体。更何况,“一把手”既是领导干部又是普通党员,没有不受监督的特权;“一把手”作为主要领导,权力大、责任重、影响广,尤其需要上下左右的监督。凡此种种,正是强调监督“一把手”的道理所在。中央主要领导也把自己列入重点监督的范围,胡锦涛同志还代表中央领导集体郑重表态,要自觉接受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监督,为各级领导干部作出了表率。作为一个地区或部门的“一把手”,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律意识,增强接受监督的自觉性。这种自觉性,来自对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重大意义的深刻认识;来自对消极~现象损害群众利益、影响执政为民、腐蚀干部队伍的严重危害性的深刻认识;也出于领导干部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当然,反腐倡廉,既需要内在自觉,又需要外力推动;既要严于自律,还要重视他律。任何人有了权力地位,不管是否自觉,总有一个为了谁、图什么的问题。就领导者的志向追求和行为轨迹而言,除了大批“求奉献”型的干部,也有少数“求利禄”型的干部。这种人行为不端,作风不正,图的是腰缠万贯、封亲荫戚、奢靡玩乐,一旦有了合适的土壤条件,就会在邪路上越走越远。显然,对这种人如果没有严查制度,没有~压力,没有监督措施,即缺少强有力的他律,是难以令其警醒、收敛、改过的。他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建立监督机制;二是加强纪律查处。对于监督,中央要求综合运用党内监督、国家专门机关监督、群众监督和~监督等多种形式,构建完整有效的监督机制。其中的党内监督,有上级监督、同级监督和下级监督。邓小平同志在1962年一次讲话中特别提倡党委内部的同级监督。他说:“我们要重视党委内部的互相监督作用这个问题。上级不是能天天看到的,下级也不是能天天看到的,同级的领导成员之间彼此是最熟悉的。”这在当前仍然非常重要,条例中有关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党内的上级监督和下级监督,条例中也有种种制度措施给予保证。党内监督规范化、制度化,不仅使监督“一把手”比较直接和有效,而且能在党外监督(包括群众监督、~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等)中起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各种监督相互配套、相互补充,发挥整体功能,形成制衡体系,就能逐步构建起上下、左右、内外共同遏制~的监督机制。至于加强纪律查处,中央同时颁布的《纪律处分条例》已规定得很具体、很细致、很明确,并强调:“坚持党员在党纪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党内不允许有任何不受纪律约束的党组织和党员”。这自然包括“一把手”。“一把手”如不接受监督或监督无效,就应按相应条款给予查处,触犯法律的则要坚决绳之以法。监督与纪律查处相结合,监督“一把手”就一定会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