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 课程的考试85分范文
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 课程的考试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共 8 小题,总分: 40 分)
1.中国现在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了多少?
A.0.6亿 B.1.6亿 C.2.6亿 D.3.6亿
2.2006年,政府的各种收入至少高达六万六千亿,全部政府收入占当年GDP的()
A.21% B.31% C.41% D.51%
3.事业观解决的是什么样的问题?
A.根本途径 B.根本追求 C.根本标准
D.根本方法
4.“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这是谁强调的?
A.孙中山 B.毛泽东 C.周恩来 D.江泽民
5.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王全杰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的官员有多少对“官员财产申报”持反对意见?
A.67% B.77% C.87% D.97%
6.《品格的力量》的作者是谁?
A.塞缪尔·斯迈尔斯 B.霍华德·斯迈尔斯 C.乔治·斯迈尔斯 D.塞缪尔·斯塔德迈尔
7.2008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处分党员干部13万人,其中涉及省部级干部多少人?
A.5人 B.7人 C.10人 D.12人
8.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起源于哪里?
A.瑞士 B.瑞典 C.美国 D.英国
二、多选(共 4 小题,总分: 20 分)
1.胡锦涛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以人民利益为重,坚持把实现个人追求与什么紧密联系起来?
A.实现党的奋斗目标 B.实现人民利益 C.实现家庭利益 D.实现小团体利益
2.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有哪三次大的辉煌?
A.中国革命的胜利 B.改革开放的成功 C.科学发展开创新局面 D.神州发射成功
3.肩负使命尽责任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哪“两则”?
A.以身作则 B.坚持原则 C.放宽原则 D.制定规则
4.胡锦涛提出遇到急难险重任务,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领导干部要()
A.亲临一线、靠前指挥,查清原委、掌握政策、讲究方法
B.既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又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
C.既要坚持依法处理又要积极疏导群众情绪 D.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决不能消极观望、逃避责任、贻误时机、激化矛盾
三、判断(共 8 小题,总分: 40 分)1.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大国。
正确 错误
2.政绩是客观世界努力改造主观世界的成绩。
正确 错误
3.贡献和奉献的意义完全相同,都是为人民做好事。
正确 错误
4.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求中国特色的生活方式——健康的、朴素的生活方式、节约的生活方式、绿色的生活方式。
正确 错误
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各级领导工作中去,首先要实现领导工作科学化。
正确 错误
6.政绩观是指对创造政绩的主观目的、检验领导工作
成效的客观标准、评判领导者优劣的实践尺度、看法和观点。
正确 错误
7.1978年,我国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是4.71%。
正确 错误
8.领导干部的事业和仕途,领导干部的事业和职务是有密切的关系和联系的。
正确 错误
第二篇: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 课程的考试90分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共 8 小题,总分: 40 分)1.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王全杰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的官员有多少对“官员财产申报”持反对意见?
A.67% B.77% C.87% D.97% 2.“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这是谁强调的?
A.孙中山 B.毛泽东 C.周恩来 D.江泽民
3.中国现在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了多少?
A.0.6亿 B.1.6亿 C.2.6亿 D.3.6亿
4.从1978年到2003年,中国的行政管理费用增长了多少倍?
A.67倍 B.76倍 C.78倍 D.87倍
5.2006年,政府的各种收入至少高达六万六千亿,全部政府收入占当年GDP的()
A.21% B.31% C.41% D.51% 6.《品格的力量》的作者是谁?
A.塞缪尔·斯迈尔斯 B.霍华德·斯迈尔斯 C.乔治·斯迈尔斯 D.塞缪尔·斯塔德迈尔
7.1997年,美国一个劳动者年平均的工作时间是多少小时?
A.1669小时 B.1696小时 C.1966小时 D.1996小时
8.2008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处分党员干部13万人,其中涉及省部级干部多少人?
A.5人 B.7人 C.10人 D.12人
二、多选(共 4 小题,总分: 20 分)1.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有哪三次大的辉煌?
A.中国革命的胜利 B.改革开放的成功 C.科学发展开创新局面 D.神州发射成功
2.胡锦涛在十七届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提出的个人主义严重的表现有哪些?
A.干一点事就希望得到“回报”,刚刚提拔就琢磨“再上一个新台阶” B.工作挑肥拣瘦、拈轻怕重,向组织讨价还价 C.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
D.利欲熏心、见利忘义,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自己、亲友谋取私利 3.肩负使命尽责任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哪“两则”?
A.以身作则 B.坚持原则 C.放宽原则 D.制定规则
4.胡锦涛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以人民利益为重,坚持把实现个人追求与什么紧密联系起来?
A.实现党的奋斗目标 B.实现人民利益 C.实现家庭利益 D.实现小团体利益
三、判断(共 8 小题,总分: 40 分)1.端正创造政绩的指导思想是政绩观中的政治方向问题,是政绩观中的政治追求问题,是政绩观中的人生导向问题。
正确 错误
2.邓小平指出:“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
正确 错误
3.胡锦涛在十七届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提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坚定信心,夙兴夜寐工作。
正确 错误
4.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就是党的事业,没有党的事业就没有党的一切。
正确 错误
5.政绩就是领导干部在领导工作中所创造的真实成绩,是其所办的真正对党的事业、对人民的利益有利的事情,是其所办的对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正确 错误
6.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各级领导工作中去,首先要实现领导工作科学化。
正确 错误
7.1978年,我国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是4.71%。
正确 错误
8.贡献和奉献的意义完全相同,都是为人民做好事。
正确 错误
第三篇: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100分
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100分
一、单选(共 8 小题,总分: 40 分)1.2006年,政府的各种收入至少高达六万六千亿,全部政府收入占当年GDP的()
A.21% B.31% C.41% D.51% 2.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王全杰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的官员有多少对“官员财产申报”持反对意见?
A.67% B.77% C.87% D.97% 3.从1978年到2003年,中国的行政管理费用增长了多少倍?
A.67倍 B.76倍 C.78倍 D.87倍
4.2008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处分党员干部13万人,其中涉及省部级干部多少人?
A.5人 B.7人 C.10人 D.12人
5.“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这是谁强调的?
A.孙中山 B.毛泽东 C.周恩来 D.江泽民
6.《品格的力量》的作者是谁?
A.塞缪尔·斯迈尔斯 B.霍华德·斯迈尔斯 C.乔治·斯迈尔斯 D.塞缪尔·斯塔德迈尔
7.中国现在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了多少?
A.0.6亿 B.1.6亿 C.2.6亿 D.3.6亿
8.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起源于哪里?
A.瑞士 B.瑞典 C.美国 D.英国
二、多选(共 4 小题,总分: 20 分)1.胡锦涛在十七届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提出的个人主义严重的表现有哪些? A.干一点事就希望得到“回报”,刚刚提拔就琢磨“再上一个新台阶” B.工作挑肥拣瘦、拈轻怕重,向组织讨价还价 C.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
D.利欲熏心、见利忘义,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自己、亲友谋取私利 2.评判政绩的客观标准要经得起哪些方面的考验?
A.实践的检验 B.人民的检验 C.历史的检验 D.敌对势力的检验
3.胡锦涛在十七届中纪委三次全会上关于勤俭从政不奢靡的要求有哪些?
A.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我国基本国情,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B.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勤俭办一切事业 C.带头执行中央有关精简经费开支的要求
D.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带头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4.胡锦涛提出遇到急难险重任务,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领导干部要()
A.亲临一线、靠前指挥,查清原委、掌握政策、讲究方法 B.既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又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 C.既要坚持依法处理又要积极疏导群众情绪
D.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决不能消极观望、逃避责任、贻误时机、激化矛盾
三、判断(共 8 小题,总分: 40 分)1.邓小平指出:“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
正确 错误
2.政绩是主观世界努力改造客观世界的成绩,政绩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
正确 错误
3.1978年,我国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是4.71%。
正确 错误
4.政绩就是领导干部在领导工作中所创造的真实成绩,是其所办的真正对党的事业、对人民的利益有利的事情,是其所办的对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正确 错误
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各级领导工作中去,首先要实现领导工作科学化。
正确 错误
6.贡献和奉献的意义完全相同,都是为人民做好事。
正确 错误
7.在任何一个国家,精英群体都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正确 错误
8.政绩观是指对创造政绩的主观目的、检验领导工作成效的客观标准、评判领导者优劣的实践尺度、看法和观点。
正确 错误
第四篇: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100分)
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100分)
一、单选(共 8 小题,总分: 40 分)1.1997年,美国一个劳动者年平均的工作时间是多少小时?
A.1669小时 B.1696小时 C.1966小时 D.1996小时
2.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王全杰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的官员有多少对“官员财产申报”持反对意见?
A.67% B.77% C.87% D.97% 3.“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这是谁强调的?
A.孙中山 B.毛泽东 C.周恩来 D.江泽民
4.从1978年到2003年,中国的行政管理费用增长了多少倍?
A.67倍 B.76倍 C.78倍 D.87倍 5.《品格的力量》的作者是谁?
A.塞缪尔·斯迈尔斯 B.霍华德·斯迈尔斯 C.乔治·斯迈尔斯 D.塞缪尔·斯塔德迈尔
6.2006年,政府的各种收入至少高达六万六千亿,全部政府收入占当年GDP的()
A.21% B.31% C.41% D.51% 7.事业观解决的是什么样的问题?
A.根本途径 B.根本追求 C.根本标准 D.根本方法
8.2008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处分党员干部13万人,其中涉及省部级干部多少人?
A.5人 B.7人 C.10人 D.12人
二、多选(共 4 小题,总分: 20 分)1.肩负使命尽责任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哪“两则”?
A.以身作则 B.坚持原则 C.放宽原则 D.制定规则
2.胡锦涛在十七届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提出的个人主义严重的表现有哪些?
A.干一点事就希望得到“回报”,刚刚提拔就琢磨“再上一个新台阶” B.工作挑肥拣瘦、拈轻怕重,向组织讨价还价 C.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
D.利欲熏心、见利忘义,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自己、亲友谋取私利 3.下列关于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的描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A.事业观解决的是根本追求问题 B.工作观解决的是根本途径问题 C.政绩观解决的是根本标准问题
D.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中青年干部要牢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4.胡锦涛在十七届中纪委三次全会上关于勤俭从政不奢靡的要求有哪些?
A.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我国基本国情,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B.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勤俭办一切事业 C.带头执行中央有关精简经费开支的要求
D.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带头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三、判断(共 8 小题,总分: 40 分)1.艰苦奋斗不仅是我们的优良传统,而且也是一种时代精神。正确 错误
2.贡献和奉献的意义完全相同,都是为人民做好事。
正确 错误
3.毛泽东提出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
正确 错误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各级领导工作中去,首先要实现领导工作科学化。
正确 错误
5.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求中国特色的生活方式——健康的、朴素的生活方式、节约的生活方式、绿色的生活方式。
正确 错误
6.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党的领导干部的职业特征是社会公仆,共产党人干事业就是要多做贡献、乐于奉献。
正确 错误
7.端正创造政绩的指导思想是政绩观中的政治方向问题,是政绩观中的政治追求问题,是政绩观中的人生导向问题。
正确 错误 8.国内外专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中国的经济总量将会在2035年前后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正确 错误
第五篇: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
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
中国共产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始终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把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融入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奋斗之中。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才能使自己变得精神高尚、眼界开阔、胸怀坦荡、生活充实,也才能做到淡泊名利、克己奉公、无私无畏、勇往直前,毫无保留地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
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领导干部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都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做到公道用人、公正处事。他指出,权力的行使与责任的担当紧密相联,有权必有责。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各级领导干部要珍惜使命、不负重托,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工作上要大胆,用权上则要谨慎,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
中国共产党人的事业观,就是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前进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事业顺利时要满怀信心、毫不动摇地为之奋斗,遇到曲折和挫折时同样要满怀信心、毫不动摇地为之奋斗。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不论做何种工作,都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事创业,都是必须做好的光荣事业,都要真正把精力和才干集中和用在所干的每一件工作上。他强调,领导干部树立正确事业观,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会在事业观上陷入误区。不坚持科学发展,即使一时搞得轰轰烈烈,最终也干不出党和人民需要的事业来。领导干部对待政绩,要坚持实践观点,把求真务实作为实现政绩的基本途径;要坚持群众观点,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坚持历史观点,把科学发展作为衡量政绩的主要标准,做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