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碱-PVC生产蒸发工段生产特点、常见事故及预防

时间:2019-05-15 02:18: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氯碱-PVC生产蒸发工段生产特点、常见事故及预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氯碱-PVC生产蒸发工段生产特点、常见事故及预防》。

第一篇:氯碱-PVC生产蒸发工段生产特点、常见事故及预防

氯碱-PVC生产蒸发工段生产特点、常见事故及预防

一、生产特点

(一)高温蒸汽运行

蒸发工段各装置是在高温高压蒸汽加热下运用的,通常加热蒸汽(表压0.8MPa)最高温度可达170℃所以要求蒸发设及管道具有良好的外保温及隔热措施;在设计、制作、安装,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设备管道的热胀冷缩因素,所有管道连接处要有足够的补偿系数;以防止在开停车和运行过程中因热胀冷缩而拉裂管道之间的连接,发生设备损坏事故。

由于蒸发各设备在高温蒸汽条件下运行,一旦蒸汽外泄极易发生人身烫伤事故,因此预防热水、蒸汽烫伤是本工段一项重要安全措施。要加强本岗位操作的安全责任感•杜绝因设备、管道中的“跑、冒、滴、漏”而引起的事故。平时要严格按岗位操作法操作,加强巡回检查,做到定时、定点、定内容、定路线,发现异常情况需立即汇报并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检修地理除故障。

(三)防止烧碱液化学灼伤

烧碱的腐蚀性极强。凡是操作与烧碱有关的装置设备时,必须戴好防护眼镜、橡胶手套,穿好胶靴。以防止烧碱液飞溅触及人体眼睛及皮肤。因此在组织生产时,首先要对操作工进行三级安全生产技术教育和应知、应会培训工作,做到持证上岗要严肃劳动纪律。遵守操作规程,加强生产工艺纪律的管理,严禁违章及野蛮操作。对接触烧碱的装置,要根据碱液的操作温度和浓度。按金属材料对烧碱的耐蚀性等级要求正确选材设备制造要有严格的加工工艺,确保运行装置的完楚性与可靠性。要组织好设备的定期检修工作,制订好设备维护保养规程,搞好设备维修。防止生产中发生跑、冒、滴、漏现象。烧碱液溅入眼部是烧碱蒸发生产_过程‘中容易发生的均伤事故。故各级领导与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操作人员都必需给以高度重视平时加强安全宣传教育。采取各种有效防护措施,、预防发生这类灼伤事故。对发生事故要做到吁三不放过”。要特别加强对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的监督与检查∥并及时改进装置结构,以防止操作与检修人员被烧碱灼伤等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此外还耍加强对液体烧碱的贮运管理。防止烧碱在贮运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安全操作要点

(一)严格控制好蒸发器各效液面列规定的液面

在蒸发生产实际操作中。要严格控制好各效蒸发器的液面在工艺要求的适宜位鬣。如果蒸发器液面控制过高,一会造成回汽水带碱,严重时甚至发生飞碱跑料事故;但如蒸发器液而控制过低,易造成蒸发器加热室压力升高•加热室易积盐、堵塞造成传热系数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了蒸碱正常工艺操作e

(二)经常注意蒸发器各效过料情况及管路、蒸发器锥底、阀门是否被盐堵塞由于在蒸发过程中。电解液连续不断地被蒸汽加热t浓缩而电解液中所含有的氯化钠随着烧碱浓度升高而溶解度不断下降,最后大部分成结晶状态氯化钠析出。在浓碱液中,盐泥呈悬浮状态存在于碱液中。如果分离盐泥不及时将会堵塞管道、阀门、蒸发加热室。如发现结晶盐堵塞情况•可及时用水冲洗畅通。或借用真空抽拉等措。施补救。

三、注意各仪表应灵敏可靠

必须随时注意蒸发器各效压力表、温度表及末效真空表,应灵敏可靠。依此判断蒸发器操作情况是否属正常。由于蒸发碱液中悬浮有大量析出的结晶盐泥,要重点防止仪表被盐泥堵塞央灵,需定期用水冲洗清理仪表。发现真空度不正常时,要及时查找原因并及时处理。

(四)操作中应力口强安全防范工作

由于蒸发生产爆在一定蒸汽压力及高温、高浓度碱溶液下进行,为了预防物料突发喷出事故,开车前有关专职人员必须再次对蒸发器进行严格检查。设备简体的横向焊缝应与支座借开,焊缝上或焊缝周围禁止开孔,全部焊缝要进行探伤及作仔细检验。保证设备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焊缝有足够的气密性。对薄弱环节及受压点(如分离器进出口法兰等)采取防护措施。高温高浓度烧碱溶液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造成玻璃遭受腐蚀破坏。因此蒸发设备上安装的玻璃视镜面上要村有聚四氟乙烯薄膜保护层。并要定期检查、更换操作工要穿戴好防护用品。佩戴防护眼镜,防止碱液渗漏外喷灼伤人员。操作时要尽心尽力。认真负责。不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防止加热蒸汽压力过高引起超压,危及人身安全。

(五)蒸发工段检修中应注意自台安全事项

由于蒸发工段的特殊性,以及管道复杂、阀门较多,高浓度的烧碱溶液能引起皮肤化学灼伤。吸入烧碱雾沫或高浓度碱蒸汽可使人体气管和肺部严重损害。烧碱液溅入眼睛会影响视力甚至会导致失明等特点,因此进行蒸发工段各项检修工作时,检修人员在进入现场前,必须与操作工和工段长取得联系以免因交接协调失误造成事故。检修传动设备时。应当将电源切断。拔掉保险丝。并悬挂“禁止合闸”等警告牌,卸下传动皮带。关闭所有阀门。必要时加封有编号的盲板进行隔离。在检修管道或设备前。必须泄压泄料并用冷水冲洗降温,用清水彻底冲洗设备内残存碱液。检修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品-佩戴防护眼镜或面罩,进蒸发罐操作时要办理许可证并得到批准罐外必须有人监护。监护人要坚守岗位,随时与罐内人取得联系。拆除法兰螺丝时,应当对角拆卸,在确认没有残液之后。再将螺丝卸下。在卸螺丝时人要站在侧面,管口下面不得站人。检修后的设备要试压、试漏,液压试验的压力为操作压力的1.25倍。为保证蒸发器正常操作。必须在蒸发器上设置安全阀并定期校验。此外还要求在蒸发设备投入使用后第二天再一次拧紧螺丝。以防止可能的泄漏。

(六)开、停车注意事项

以三效顺流蒸发工艺为例。蒸发工段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各效蒸发器加热室内有否剩水。

(2)检查所有阀门是否正常,并按工艺规定开、关着。

(3)检查蒸发器的放料阀、取样阀是否关闭及完好。

(4)检查电解液进料同路阀门是否打开。

(5)仔细检查安装的各台压力表、真空表、油压阀、液面自控装置、安全阀是否完好,开启动作灵活、无故障,并经校验正常可靠。

(6)回汽水阀门调入蒸发工段回汽水槽,作洗盐用。待开车正常分析合格后。再调送锅炉工段。班长复查确认,开车前值班主任给予再次确认。

(7)检查油泵系统设备、管路完好无损。

(8)工段照明应完好,设备周围严禁堆放闲散杂物。特别要禁放易燃易爆物品。

(9)辅助设备如供水、供汽、压缩空气系统等。都应先投入正常运行。

开车:

(1)班长将凉水楼系统正常开车运行。然后开上电解液进料泵。

(2)蒸发器进料。首先将第一效蒸发器进料阀打开。使电解液进入第一效蒸发器,当电解液液面达到蒸发器规定的液位时。开第一效循环泵。使电解液进入第二效蒸发器,当液面进到规定液位时。开第二效循环泵使料液进入第三效蒸发器。当料液进到规定液位后,可准备通汽。

(3)蒸发器通入蒸汽开始正常生产操作。具体操作步骤:先打开放空阀,然后缓慢开启总蒸汽阀(通汽在0~l5分钟内压力控制在0.2MPa)。当蒸发器加热,放空阀的冷空气排完后。并有阵阵蒸汽排出,可关闭放空阀。当蒸发器内碱液全部均匀沸腾时,可逐渐开足总蒸汽阀。当测定回汽水无碱性后。即可调开回汽水阀,将回汽水送化盐工段预热器预热盐水后,送锅炉房冷凝水槽回收再用。

正常停车(计划停车):

(1)停车进料。在计划停车前2小时左右停止进料,并将各效蒸发器的回汽水调入自用的回汽水槽。

(2)降低蒸汽压力。通知班长、值班主任向厂调度联系,经准许后。逐步降低蒸汽压力。

(3)过料•由第一效蒸发器过料入第二效蒸发器,再过料入第三效蒸发器了第三效过料至高位槽,当碱浓度减小且低于控制指标时,送进料桶。

(4)清洗。当各效料分别过完时,即由各效进水清洗,包括清洗除沫帽和旋液分离器。

(5)停供蒸汽。待第三效进水清洗15---,20分钟后,通知班长、值班主任与厂调度联系经准许后关闭蒸汽阀门。然后打开各效蒸发器的放空阀。

(6)停泵•将各效蒸发器的洗液打往高位槽,通知拉盐岗位停循环泵,并告知班长停进料泵、回汽水泵及停凉水楼系统。临时停车(由值班主任通知当班班长,再由班长通知有关岗位进行停车)。

(1)先调一、二效蒸发器的回汽水至自用回汽水槽,然后由值班主任与厂调度联系,经准许后关闭蒸汽阀。

(2)打开各效蒸发器的放空阀。

(3)按所需要处理的生产故障进行处理。

紧急停车(进料泵跳电):

(1)先将蒸发器放空阀门全部打开,并停止进料。蒸发器进料阀关上,回路阀门打开。

(2)调一、二效蒸发器的回汽水至自用回汽水槽。

(3)立即关上各效蒸发器锥底大阀门。

(4)立即与厂调度或锅炉房进行联系,关上蒸汽阀门(情况紧急时当班者可直接与调度室或锅炉间联系停止供汽)。

三、常见事故及预防

(一)高温液碱或蒸汽外泄

在蒸发器设备和管道中流动的液体烧碱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对人体皮肤、皮革、毛织品及蛋白质等都有强烈侵蚀作用,温度的升高加剧了腐蚀性。为了预防物料喷出,开车前必须进行检查,对薄弱环节采取防护措施,操作工要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工作中尽力尽责。

1.产生原因

(1)设备和管道中焊缝、法兰、密封填料处、膨胀节等薄弱环节处,尤其在蒸发工段开、停车时受热胀冷缩的应力影响,造成拉裂、开口。发生碱液或蒸汽外泄。

(2)管道内有存水未放清,冬天气温低,结冰将管道胀裂。在开车时蒸汽把冰熔化后。蒸汽大量喷出,造成烫伤事故。

(3)设备管道等受到腐蚀。壁厚减薄。强度降低,尤其在开停车时受压力冲击,造成热浓烧碱液从腐蚀处喷出造成化学灼伤事故。

2.预防措施

(1)蒸发设备及管道在设计、制造、安装及检修均需按有关规定标准执行,严格把关不得临时凑合。设备交付使用前行专职人员验收。开车前的试漏工作要严格把关。

(2)要充分考虑到蒸发器热胀冷缩的温度补偿,合理配管及膨胀节的设置。对薄弱环节

采取补焊加强等安全预防措施。

(3)对长期使用的蒸发设备,每年要进行定期检测壁厚及腐蚀情况。对腐蚀情况要进行测评。有的可降级使用,严重的判废。

(4)当发生高温液碱或蒸汽严重外泄时,应立即停车检修。操作工和检修工要穿戴好必需的劳动防护用品,工作中尽心尽责,严守劳动纪律,按时进行巡回检查。

(5)当人的眼睛或皮肤溅上烧碱液后,须立即就近用大量清水或稀硼酸水彻底清洗,再去医务部门或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二)管路堵塞。物料不通,蒸发器阀门堵塞

1.产生原因

烧碱在蒸发浓缩过程中,由于电解液连续不断地被蒸汽加热、沸腾、蒸发、浓缩,随着烧碱浓度不断提高而电解液中所含的氯化钠溶解度不断下降。最后成结晶状态氯化钠析出悬浮在碱液之中。如果分离盐泥不够及时,氯化钠结晶变大,会堵塞管道、阀门、蒸发器加热室。造成物料不能流通影响蒸发工艺操作的正常运行。

2.预防措施

在蒸发过程中要及时分离盐泥。注意盐碱分离的旋液分离器使用效果。发现分离盐泥效果差时要及时调整操作进行处理。堵塞时要及时冲通,保证正常运行。对第二效蒸发器-每次接班后用水进行小洗一次。对第三效蒸发器•隔四天进行彻底大洗一次如发现结晶盐堵塞管道、阀门等情况时。可及时用加压水清洗畅通或借用真空抽吸等补救措施,来达到管道、阀门的畅通无阻。

(三)蒸发器视镜破裂,造成热浓碱液外泄

l产生原因

高温、高浓度烧碱溶液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对许多物质均呈强腐蚀。高温高浓度烧碱能与玻璃发生化学反应。造成玻璃碱蚀,厚度减薄,机械强度降低,受压后爆裂,引起热浓碱液外泄,易发生化学灼伤事故。

烧碱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

2NaOH+Si02=Na2si03+H2O

2预防措施

为了防止蒸发器上安装的玻璃视镜受烧碱溶液的腐蚀。可在玻璃视镜上面衬透明的聚四氟乙烯薄膜保护层,并要定期进行检查更换I也可采用薄膜保护层对玻璃视镜进行防腐保护蒸发器的视镜在日常工艺巡回检查及检修中均应重点检查。

(四)坠落事故

1.产生原因

蒸发厂房内设备多,管线交错复杂,常因预留孔无盖,或有些篦子板长年使用发生腐蚀而强度降低,在操作中不慎踩坏。发生人员坠落伤亡事故。

2.预防措施

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职工要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针对蒸发厂房设备多、管线复杂的特点。对预留孔要加盖,对篦子板等设施要定期检查。查出隐患及时整改。

(五)检修强制循环泵时,碱液冲出伤人

1产生原因有些氯碱厂为了强化蒸发器的循环速度在列文等型号蒸发器上装置了强制循环泵。泵均设在循环管口的最低点。当循环泵发生机械故障修理时需要拆泵。但在拆泵时由于结晶盐在泵的进出口处堵塞,而在最低点排碱液时又排不出,当检修工将泵法兰撬开时。管道中大量剩余碱液喷出伤人造成碱液化学灼伤事故。

2.预防措施

这类事故多数由于思想麻痹、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等原因造成。随着化工生产技术不断发展。新工艺、新设备不断增多在此类情况下,必须进一步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通过系统安全教育,提高规范操作技能。在日常检修中必须确定检修项目,制订检修方案,明确检修的任务、要求和安全防范措施。参加检修的部门和人员应认真进行现场检查,弄清检修现场环境情况和设备结构、性能、设备内危险物质及可能发生那些意外情况。生产车间则应与检修工密切配合,主动介绍情况,为搞好检修工作提供方便。

(六)离心机操作不当,引起震动,拉断地脚螺丝,发生离心机移位的事故

1.产生原因

离心机是过滤浓碱液中盐泥的常用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借旋转液体产生的径向压差即离心力作为过滤的推动由滤网阻i拦碱液中盐泥,实现碱液与结晶盐颗粒的分离。离心机在运转中应注意防止发生震动。

引起震动原因:

(1)加料分布器部分堵塞,使料层分布不均②盐碱固液比超遵允许值,一般固液比要求1到3之内,过稠会引起物料分布不蜥③刮刀上升速度过快I④滤网有损坏,形成类似“穿孔”现象而破坏平衡,⑤甩干时间过长,料层太硬洗网效果又不好⑥地脚螺丝松动。

其中盐碱固液比大、加料不均、洗网效果不好等是常见的引起离心机震动的主要原因。

由于离心机转鼓料层不均所造成的强裂震动,严重时可拉断地脚螺丝,发生离心机移动的重大安全事故,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

2.预防措施

加强安全措施,杜绝事故隐患存在。离心机的控制操作。可由人工手动改成微机自动控制,同时要增设配料槽使盐泥固液比相对稳定,基本稳定盐泥温度、粘度、浓度条件,保证离心机操作稳定,防止发生震动。每天应对离心机的运行状况作一次全面检查,主要检查机械转动部分声音是否正常。各处紧固的螺栓是否有松动、润滑油是否加妥,发现有异常情况要通知检修工及时处理。

第二篇:氯碱行业安全生产事故案例

氯碱行业安全生产事故案例

本帖面向业界同仁征集历史上行业内所有有记载的事故案例,力求以史为鉴,让悲剧不再重演。

为维护企业利益,我们建议不发布未经证实的事故案例,如有发布,请发帖人特别注明,并自行承担可能带来的一切法律后果。

2004年 重庆天原化工总厂爆炸事故 1.事故概况

2004年4月15日21:00,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氯氢分厂1号氯冷凝器列管腐蚀穿孔,造成含铵(NH+4)盐水泄漏到液氯系统,生成大量易燃的三氯化氮。4月16日凌晨发生排污罐爆炸,1:33全厂停车;2:15左右,排完盐水4h后的1号盐水泵在停止状态下发生粉碎性爆炸。

16日17:57,在抢险过程中,突然听到连续2声爆响,经查是5号、6号液氯储罐内的三氯化氮发生了爆炸。爆炸使5号、6号液氯储罐罐体破裂解体,并将地面炸出1个长9m、宽4m、深2m的坑。以坑为中心半径200m范围内的地面与建筑物上散落着大量爆炸碎片。此次事故造成9人死亡,3人受伤,15万名群众疏散,直接经济损失277万元。

2.事故分析

经调查分析确认,爆炸直接因素的关系链是:氯冷凝器列管腐蚀穿孔→盐水泄漏进入液氯系统→氯气与盐水中的铵反应生成三氯化氮→三氯化氮富集达到爆炸浓度→启动事故氯处理装置因震动引爆三氯化氮。1)直接原因

(1)设备腐蚀穿孔导致盐水泄漏,是造成三氯化氮形成和富集的原因。根据重庆大学的技术鉴定和专家分析,造成氯气泄漏和和含铵盐水流失是1号氯冷凝器列管腐蚀穿孔。列管腐蚀穿孔的主要原因是:

①氯气、液氯、氯化钙冷却盐水对氯气冷凝器存在的腐蚀作用; ②列管内氯气中的水分对碳钢的腐蚀;

③列管外盐水中由于离子电位差对管材产生电化学腐蚀和点腐蚀; ④列管和管板焊接处的应力腐蚀;

⑤使用时间较长,并未进行耐压实验,对腐蚀现象未能在腐蚀和穿孔前及时发现。1992年和2004年1月该液氯冷冻岗位的氨蒸发系统曾发生过泄漏,造成大量的铵进入盐水,生成了含高浓度铵的氯化钙盐水。1号氯冷凝器列管腐蚀穿孔,导致含高浓度的氯化钙盐水进入液氯系统,生成并大量富集具有极具危险的三氯化氮,演变成16日的三氯化氮大爆炸。(2)三氯化氮富集达到爆炸浓度和启动事故氯处理装置造成振动引起三氯化氮爆炸。调查证实,厂方现场处理人员未经指挥部同意,为加快氯气处理速度,在对三氯化氮富集爆炸危险性认识不足情况下,急于求成,判断失误,凭借以前操作处理经验,自行启动了事故氯处理装置,对4号、5号、6号液氯储罐(计量槽)及1号、2号、3号汽化器进行抽吸处理。在抽吸过程中,事故氯处理装置水封处的三氯化氮与空气接触并振动,首先发生爆炸,爆炸形成的巨大能量通过管道传递到液氯储罐,搅动和振动了液氯储罐中的三氯化氮,导致了液氯储罐内的三氯化氮爆炸。

2)间接原因

(1)该厂压力容器设备管理混乱,技术档案资料不全。2台氯液气分离器未见任何技术资料和检验报告。发生事故冷凝器1996年3月投入使用,2001年1月才进行首次检验,但未进行耐压实验。也无近2年维修、保养和检查记录,致使设备腐蚀现象未能及早发现采取措施。

(2)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2004年2月12日,集团分司与该厂签定了安全生产责任书,但该厂未能将目标责任分解到厂属各相关单位。

(3)安全生产整改监督检查不力。该厂“2·14”氯化氢泄漏事故后,引起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重要批示。为此,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与该厂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未能认真从管理查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在责任追究上,以经济处罚代替行政处分,有关责任人员未能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另外,整改措施不到位监督检查力度不够,以致于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未能有效的整改。“2·14”事故后,本应增加盐酸合成尾气和四氯化碳尾气的监控系统,直到“4·16”事故发生时尚未配备。

简评 此次事故直接原因因氯冷凝器列管腐蚀泄漏,含高浓度铵的盐水进入液氯系统,生成极易爆炸的三氯化氮且迅速富集,以及人为处理措施不当所致,但人为的因素不是主导因素。有关专家在《关于重庆天原化工总厂“4·16”事故原因分析报告的意见》中指出,目前国内对三氯化氮爆炸机理、爆炸条件缺乏相关技术资料,避免三氯化氮爆炸的相关技术标准尚不够完善。因含高浓度铵的氯化钙盐水泄漏到液氯系统,导致爆炸事故在我国尚属首例。此次事故表明对三氯化氮爆炸的处理,确实存在很大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目前,全国氯碱行业尚无对氯化钙盐水中铵含量定期发分析的规定。该厂氯化钙盐水10多年未更换也未进行过检测,造成盐水中的铵不断富集,生成了大量三氯化氮创造了条件,为爆炸留下隐患。

近日,齐鲁公司在氯碱厂召开防止氯气泄漏安全管理会议,要求各涉氯单位在防氯气泄漏的安全管理上“比学赶帮超”,学习氯碱厂防氯气泄漏好的作法,在安全管理上坚持常抓不懈。

今年是淄博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关键年,淄博市碧水蓝天行动计划范围已深入到齐鲁公司生产区域,对公司大气治理、污水排放提出了严格要求。

作为重点涉氯单位,多年来齐鲁氯碱厂将防氯气泄漏工作作为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来抓,从资金上优先安排涉氯项目的技改技措和隐患治理,先后在隔膜烧碱装置和离子膜烧碱装置实施了多项防氯气泄漏项目,在各涉氯岗位配备了相关防护器材、设施、急救药品等,并加强各种安全附件的管理,对涉氯部位的安全阀、爆破膜、连锁保护等安全附件定期检查,确保设备设施完好有效,保证涉氯装置生产本质安全。

同时,氯碱厂还加强涉氯装置氯气生产、储存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厂成立了防止氯气泄漏工作小组,制定并落实了专业定期检查、签字制度,及时做好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协调解决。并加强涉氯车间员工的安全技术培训,结合《齐鲁石化公司安全生产禁令》的学习,努力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对易漏部位实行重点监护,确保各涉氯装置稳定运行,减少氯气泄漏的可能。厂里每年还组织安全管理专业人员修订氯气泄漏应急预案,组织涉氯车间员工学习预案和氯气泄漏应急处置程序,定期进行防氯气泄漏事故演习,提高了应急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操作人员的应急处置技能。

一起氯气和氯化氢泄漏致群体性中毒事故

2007年1月2日江苏省江阴市某市药厂发生一起氯气和氯化氢泄漏事故,使该农药厂4名工人发生急性中毒,并使邻近下风向的江阴市霞客镇某村多名村民出现了刺激性气体接触反应。经过如下:

中毒经过

2007年1月2日,江阴市某农药厂在二氯苯并噻唑试生产过程中,平衡釜石棉垫圈突然破裂,导致容量约2000L平衡釜内的氯气、氯化氢及二氯苯并噻唑混合气体泄漏。车间内4名当班工人均不同程度的吸入了刺鼻的气体,感觉胸闷、气短、头晕。4人均迅速离开现场,其中主操作工朱某跑向了下风向。闻讯赶来的厂方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用液碱、片碱冲洗泄漏口进行中和,尽快控制了氯气、氯化氢扩散。

发生事故的抗蚜威生产车间为开放式,共有4层工作面,当班4名操作工均在车间底层工作。发生泄漏点为一楼东侧平衡釜,泄漏物主要为氯气及氯化氢。泄漏气体飘向了处于农药厂西南方向约750m外的江阴市霞客镇某村,致多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咽痛、流泪、呛咳、胸闷等呼吸道刺激症状,陆续至当地医院就诊。最先被送至医院的4名农药厂工人,均出现刺激性干咳、咽痛、气短、胸闷、头晕。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散在干、湿性音。其中朱某12h后进入昏迷状态,继而呼吸、循环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其余3人1周后均痊愈出院。陆续来医院就诊的附近村民共185人,其中进行治疗的111人,生命体征均平稳。病人多有咽干、呛咳等呼吸刺激症状。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音,胸片检查无异常。经过留院观察或对症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村民病情好转返家,1周后复查均无异常。

建议

(1)氯气中毒病情急,变化快,应及时采取综合抢救措施,预防和控制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的发生和发展。(2)急性中毒病人应及时就诊,要抓住治疗关键,争取抢救时间。(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凡生产作业场所存在有害物质,必须进行审报,并进行检测,以确保作业安全。(4)应定期对生产场所中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发现浓度超标的设备和岗位,及时查找原因,必要时更换设备,以确保各种职业危害因素达到卫生标准。(5)加强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6)建立和健全生产设施及卫生防护设施,对于相关部位及设置定期进行检查和健全操作规程,加强防患措施,确保作业场所的安全。

山西榆社化工爆炸事故抢险救援及善后事宜同步展开

2010年11月20日19时10分左右,山西晋中榆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聚合工段发生爆炸事故。事故造成当班和附近工段工人死亡3人,重伤3人,轻伤3人,另有34人被震碎玻璃轻微划伤入院治疗。截至21日凌晨3时仍有余火,险情已得到初步控制,爆炸没有造成有害气体泄露。

事故发生后,山西省、晋中市领导高度重视,山西省长王君、副省长李小鹏分别对事故抢险救援作出批示,山西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成,晋中市市长张璞、副市长畅志仁等带领省、市安监、公安、卫生、消防等相关单位专家赶赴现场组织指导抢险救援,处理善后事宜。

废品回收站老板丢弃氯气罐发生泄露 村民中毒

3月13日上午12时许,一场未知的灾难悄然降临在新安县李村乡西洼村,当地一破旧回收站老板将前期收购的废弃氯气罐丢弃在该村一小山坡后逃离现场,氯气泄露共造成7人不同程度中毒,大量群众出现不良反应。新安县消防大队接警后迅速出动2辆消防车12名[url=#]消防官兵[/url]紧急赶赴现场处置,历时约4小时成功将险情排除。

消防官兵到达现场后发现,只见一单排四轮车车斗内放置高约1米,直径60公分的罐体停滞在山坡上,现场已聚集大量群众,几名中毒的妇女在一旁呕吐。现场指挥员副中队长何源迅速下达命令疏散围观群众,设立东西各200米的警戒范围。同时带领消防队员佩戴防护装备进入现场实施侦查。经侦查发现罐体尾部一阀门损坏,大量气体向外泄漏,从罐体上标示的自来水公司等字样和现场群众[url=#]中毒症状[/url]初步判断泄漏气体为氯气。带队干部迅速向县政府、县公安局等有关部门汇报,并迅速通知环保、医疗、安监等单位到场配合处置。

12时40分,大队长吕德良到达现场实施指挥,在仔细分析现场情况后,命令副中队长何源带领队员携带[url=#]堵漏[/url]工具实施堵漏,但是由于温度过高,罐体内液氯逐渐气化为气态,罐体内压力不断大,且氯气具有一定的腐蚀和毒性,给堵漏工作带来不便,堵漏工作不得不暂时停止。现场指挥人员再次细致的分析情况,决定在喷雾水的稀释下选用木楔堵漏,且选用肥皂进行封堵,经过约20分钟的紧张工作,泄漏的阀门被堵住,但是在内部压力下仍旧有气体向外溢出。随后消防人员利用湿棉布浇上肥皂水对泄漏部位进行包裹,以减少泄漏气体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就在此时罐体内部强大的压力把消防官兵堵漏的木楔给冲击开,一股黄绿色的气体向外喷射约一米远,将现场实施救援的两名官兵摔下车体,堵漏工作再次受阻。

16时30分在综合分析两次堵漏出现的问题后,消防官兵结合泄漏口形状和泄漏部位的[url=#]压力状况[/url]现场制作了新的堵漏工具,待罐体内压力稍微下降后,再次在喷雾水的稀释下第三次实施堵漏,最终将泄漏的部位完全堵住,成功排除险情。

据事后调查发现,此次[url=#]氯气[/url]泄露事故系人为所致,肇事者在事故处置期间已被公安机关逮捕,事情正在进一步处理之中。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 焦宏昌 通讯员 何源)编辑:冯媛

第三篇: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基本知识

一、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基本知识

1、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①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为6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和生理性、行为性、其他性;②参照事故类别分类分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伤、火灾、高坠、坍塌、冒顶和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

2、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厂址、厂区平面布局、建(构)筑物、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设置和装置。

3、重大危险源的辨识:①(《安全生产法》)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的或临时的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②事故隐患是指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

4、选择事故预防对策的原则(优先顺序,设计时应遵循)①消除②预防③减弱④隔离⑤连锁⑥警告。

5、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措施:①实行机械化、自动化②设置安全装置③增强机械强度④保证电气安全可靠⑤按规定保养和检修机械设备⑥保持工作场所合理布局⑦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6、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类别、内容及编制方法:①根据预案责任主体的性质不同分为企业预案(包括总预案、程序文件、指导说明书和记录四部分)和政府预案。②主要内容(总则、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预警及预防措施、应急响应、后其处置、保障体系、附则、附录)③编制方法(组建编制队伍、危险与应急能力分析、预案编制、预案的评审与发布、预案的实施)。

7、预案培训的内容及演练的类型:①内容(报警、疏散、火灾应急培训、不同水平者应急培训)②类型(按演习规模分为:桌面、功能和全面演习三种;按基本内容分为:基础、专业、战术和自选科目训练四种)。

二、安全生产事故调查

1、伤亡事故调查的原则、程序:①原则:逐级上报、分级调查处理②程序:成立事故调查小组、事故的现场处理、物证搜集、事故事实材料搜集、证人材料搜集、现场摄影、事故图绘制、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调查报告编写、事故调查结案归档。

2、事故调查组的人员组成、工作程序、任务、责任和权力:①人员:轻伤、重伤事故由企业负责人指定人员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肖关人员以及工会组织人员组成;死亡和重大死亡事故由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会同公安、监察行业主管及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人员应当符合: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某一方面的专长、与发生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②职责: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查明事故的性质和责任,提出事故处理及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的措施和建议,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检查控制事故的应急措施是否得当和落实,写出事故调查报告。③权力:有权向发生事故的企业和有关单位、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3、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①背景信息(事故单位的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事故涉及到的人员及其他情况、职工伤亡情况登记表、操作人员及证人、事故应急救援情况。②事故描述(事故发生的顺序,破坏的程度,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事故的类型,事故的性质,承载物或能量。③事故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④事故教训及预防同类事故发生的建议。⑤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建议。⑥事故调查缓慢的成员名单。⑦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4、事故调查取证的主要几个方面:①事故现场处理②事故有关物证收集③事故事实材料收集④事故人证材料收集⑤事故现场摄影、拍照、绘制事故现场图。

四、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与整改措施

1、事故性质的认定:主要包括事故类型分析、事故原因分析、责任分析、事故性质的认定、事故经济损失分析。

2、事故责任划分:①事故责任分类(直接、主要、领导)②事故调查处理原则(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四不放过;公正、公开;分级分类调查处理)。

3、事故教训:总结事故教训要与确定的事故原因和性质为依据:是否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是否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制定合理的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前述两项是否执行到位;安全培训教育是否到位;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是否到位;企业负责人是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是否存在官僚主义和腐败;是否落实有关“三同时”的要求;是否的合理、有效的应急救援预案和措施等。

4、整改措施:主要分为安全技术、安全管理、教育培训三个方面。

三、安全生产事故分析

1、事故的原因分析:①直接原因(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②间接原因(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教育培训不够或没有培训;劳动组织不合理;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无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全;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其他)。

2、事故的致因理论:①事故频发倾向论②事故因果连锁论(海因里希、博德、亚当斯、北川彻

三、事故统计分析因果连锁模型)③能量意外释放论。

3、事故统计分析:

①伤亡事故的统计范围和内容:范围(国内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内容(企业的基本情况、伤亡程度、事故类别、事故原因、直接经济损失)。

②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A、直接经济损失统计范围(直接经济损失是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包括:人身伤亡后支出的费用——医疗、护理费,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相关工资;善后处理费用——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财产损失价值——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活动资产损失价值。B、间接损失的统计范围(停产、减产损失,工作损失,资源损失,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其他损失费用)。

③伤亡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伤亡事故计算公式:经济损失E=直接经济损失(Ed)+间接经济损失(Ei);工作损失价值计算公式(Vw万元):

Vw一起事故损失的工作日企业上年法定工作日DLD企业上年税利M

S 企业上年平均职工人数

固定资产损失价值计算(报废的以固定资产净值减去残值计算,损坏的以修复费用计算);流动资产损失价值计算(原材料按帐面值减去残值计算,成品以企业实际成本减去残值计算);事故处理结案而未能结算的医疗费、歇工工资等采用测算的方法计算;对分期支付的抚恤、补助等费用按审定支出的费用计算,从开始支付日期累计到停发日期;停产减产损失,按事故发生之日起到恢复正常生产水平时止,计算其损失价值。

④经济损失的评价指标和程度分级:经济损失评价指标:

千人经济的损失率Rs全年内经济损失企业职工平均人数ES100 百万元产值经济的损失率Rv全年内经济损失企业总产值VE100

经济损失程序分级:一般损失(小于1万元)、较大损失(1—10万元)、重大损失(10—100万元)、特大损失(大于100万元)。

4、伤亡事故的分类:

伤亡事故即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对其产生的后果的严重程度,一般用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逐项指标来进行衡量。

①按伤害程度分类:轻伤(损失工作日<105日),重伤(损失工作日>105日),死亡。

②《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中的分类: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特别重大人身伤亡或者巨大经济损失及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公路或其他发生一次死亡30人及其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上的事故;民航客机发生的机毁人亡(死亡40人及以上)的事故;铁路、水运、矿山、水利、电力一次死亡50人及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事故;其他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

第四篇: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知识

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知识(一)安全生产相关概念

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①同一个单位;②500m以内;③等于过超过临界量。

2、危险化学品分类:根据——--------细化 ①爆炸品;②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③易燃液体;④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⑤氧化剂;⑥有毒品;⑦放射物品;⑧腐蚀品。

3、重大危险源——与“临界量”对比(500m以内,不同物质)A百分比+B百分比≥1时,即为重大危险源;存量/临界量

注意:没有特殊说明在同一单元时或不能证明在同一单元时——不在同一单元;①计算所得;②特种设备:长输管道(200km+300mm)、工业管道、蒸汽锅炉(2.5Mpa+10t/h)、热水锅炉(出水120°)、压力容器(0.1mpa,中毒以上)、高瓦斯矿井;③危化品临界量:乙炔1t、氢、氯、硫化氢5t、氨10t、苯50t、汽油200t、甲苯、甲醇、乙醇500t、柴油5000t。

4、重大事故隐患:危害、整改难度大,需要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才能排除事故隐患;(辨识依据:危险特性、数量)

5、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危险程度、整改难易程度分析、治理方案。

6、危险源VS事故隐患: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事故隐患一定是危险源。(二)危害因素辨识

1、危险有害因素分类:——GB/T13861-2009(重点)①人的不安全行为:指挥错误、误操作、监护有误、违章作业;1 ②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理)设计缺陷、防护缺陷、标志缺陷、信号缺陷、噪声、振动、辐射、高低温、有害光照;(化学):爆照品、压缩气体、氧化剂、有毒品、粉尘;③管理因素:组织机构、责任制、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安全培训、安全投入;④环境因素:(作为补充)场地、照明、地滑、不适应。

2、事故类别分类(按起因物分20类):——GB6441-1986(重点)①物体打击:不包括: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引发的物体打击;②车辆伤害: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车辆停止发生的事故;③机械伤害:不包括: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④起重伤害:起重安装、检修、试验、作业中坠落引起的物体打击;⑤触电:雷击伤亡;(必写)⑥淹溺:包括高出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⑦高处坠落:高处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⑧坍塌:如脚手架、土方倒塌,不包括矿山冒顶片帮,车辆其中伤害、爆破引起的坍塌。

⑨灼烫:不包括触电、火灾引起的。⑩中毒;其他爆炸: 汽油爆炸、粉尘爆炸、纤维爆炸、混合物爆炸;(重要)写清楚爆炸类别:锅炉爆炸、容器爆炸、瓦斯爆炸(甲烷)、火药爆炸。

3、职业(病)健康危害因素分类——重点 第一种分类:(可以得满分的回答)①粉尘类:各种尘;②化学物质类:铅、苯、氯气、氨气、CO、硫化氢、甲醛、中毒;③物理类:高/低温、高压、高湿、振动、噪声、高原;④职业性耳聋:噪声(机械、设备);⑤放射性物质类:辐射(焊接);⑥职业性眼病;⑦职业性皮肤病:(柴油);⑧职业性肿瘤;2 ⑨生物;⑩职业中毒:液氨。

第二种分类:(回答的最简单,容易记忆)①化学因素:粉尘、有毒物质铅、苯、氯气、氨气、CO、硫化氢、甲醛、柴油;②物理因素:高/低温、高压、高湿、噪声、振动、辐射。(三)危险有害因素控制基本知识

注意:问题如果安全措施(整改措施),应从“技术”、“管理”措施分类回答。

1、安全技术措施(事故预防对策)——从“事故”或“隐患”的角度回答 ①消除;②预防;③减弱;④隔离;⑤连锁;⑥警告;⑦个体防护(顺序)。1)消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危害因素。如采用无害工艺技术、生产中以无害物质代替危害物质、实现自动化作业、遥控技术等;2)预防:当消除危险、危害因素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预防危险、危害发生,如使用安全阀、安全屏护、漏电保护装置、熔断器、防爆膜、事故排风装置、接地(防触电)、防护罩防护网(机械)防明火防静电(防爆防火);3)减弱:在无法消除危险、危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如局部通风排毒装置、生产中以低毒性物质代替高毒性物质、降温措施、避雷装置、消除静电装置、减振装置、消声装置等;4)隔离: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危害因素隔开和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遥控作业、安全罩;防护屏、隔离操作室、安全距离、事故发生时的自救装置(如防毒服、各类防护面具)等;5)联锁: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应通过联锁装置终止危险、危害发生;6)警告: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7)个体防护、避难和救援。

2、安全管理措施:(结合案例内容-参考回答)1)建立或完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落实(通用);3 3)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通用);4)加强安全教育培训(通用);5)加强安全生产检查;6)编制或完善应急预案+整改措施方案;7)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投入的长效机制。事故相关管理知识

(一)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

矿山、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存储)及300人以上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无使用单位)(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综合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2)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指标和总体原则(3)安全管理定期例行工作制度(4)承包与发包工程安全管理制度(5)安全措施和费用管理制度(6)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7)危险物品使用管理制度(8)消防安全管理制度(9)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10)交通安全管理制度(11)防灾减灾管理制度(12)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13)应急管理制度(14)安全奖惩制度。

2、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教育培训制度(2)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和管理制度(3)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制度(4)特种作业及特殊作业管理制度(5)岗位安全规范(6)职业健康检查制度(7)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3、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1)三同时制度(2)定期巡视检查制度(3)定期维护检修制度(4)定期检测、检验制度(5)安全操作规程。

4、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标志管理制度(2)作业环境管理制度(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三)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与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

1、安全生产许可证-程序

①申请②受理申请及审查③决定④期限及延续⑤补办及变更⑥公告

2、安全生产许可-规定

①一级发证:由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颁发管理——爆破器材生产企业;②两级发证: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管理部门发证;(煤矿、非煤矿、烟花爆竹、危化品、建筑施工)注:煤矿——国家煤矿安监部门;非煤矿及其他——国家安监部门;建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爆破器材——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

3、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条件(1)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3)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4)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5)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6)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7)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8)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体系和应急救援预案。

4、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预评价(1)非煤矿山建设项目;(2)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包括使用长输管道输送危险化学品,下同)的建设项目;(3)生产、储存烟花爆竹的建设项目;(4)国家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化工、冶金、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军工、公路、水运、轨道交通、电力)。

5、安全认证报告的主要内容

(1)建设项目内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对安全生产的影响;(2)建设项目与周边设施(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和居民生活在安全方面的相互影响;(3)当地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影响;(4)其他需要论证的内容。(四)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他单位培训时间=3/4高危)5

1、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生产经营存储(包括焦化厂)、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管人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新上岗的从业人员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再培训不得少于20学时。

2、其他单位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管人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新上岗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五)特种作业与特种设备

1、特种作业种类(11类):电工、焊接+切割、高处(架子工)、制冷空调、煤矿、金属矿、石油+天然气、冶金、危化品、烟花爆竹。

2、特种设备(8种)①承压类特种设备:锅炉(30L)、压力容器(含气瓶氧舱)、压力管道(0.1mm);②机电类特种设备:电梯、起重机械(0.5t高2m)、客运索道、大型娱乐设施(2m/s)、场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检查

1、安全生产检查类型:定期性安全生产检查、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季节性安全生产检查或节假日前后检查、专项安全生产检查、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

2、安全生产检查内容:

①查软件:查思想、查意识、查制度、查管理、查事故处理、查隐患、查整改;②查硬件: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施、查安全设施、查作业环境。安全评价

1、安全评价过程:辨识危险源、分析有害因素、预测危险度、提出措施建议、作出评价结论活动。

2、安全评价程序(也是评价内容:1~6条)1)前期准备:明确评价对象,收集各种资料;2)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危险危害因素存在的部位、方式、事故发生途径及其变化规律;3)划分评价单元:划分应科学合理,便于实施评价、相对独立具有明显的特征界限;4)定性、定量评价:根据评价单元的特征,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评价其发生事 6 故的可能性和严重度;5)安全对策措施建议:根据辨识结果和评价结果,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安全技术和管理对策措施;6)安全评价结论:列出评价结果,指出应重点防范的危险因素,明确应重视的安全措施;7)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依据安全评价结果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第五篇:生产现场主要预防的事故及措施

现场主要预防的事故及措施

1.高空坠落预防措施:

(1)高空作业人员身体条件必须符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要求,患有精神病、癫痫病、高血压、心脏病、眩晕症、恐高症的人员禁止攀高作业;

(2)高空作业的脚手架必须牢固可靠,并有可供攀登的梯阶,在每个脚手架搭建验收后填写验收单,必须按照脚手架验收程序,经过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

(3)高空作业的脚手架每天开工前,应由工作负责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

(4)在没有脚手架或脚手架措施不完善的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穿防滑鞋并系紧;

(5)安全带每天使用前都应进行检查,对于有变形、破损、断线、断股、卡扣松动、弹簧紧力不足及超期服务的安全带一律不准使用;

(6)防坠器每天使用前还应做速刹装置试验,一般速刹距离不得超过300mm;(7)安全带的使用禁止低挂高用,固定端必须牢固可靠,禁止栓挂在脚手架或不牢固的建筑物体上;

(8)梯子下面要放防滑胶皮垫,上面要结牢,搭好跳板及脚手架,要站稳把牢;(9)在天车轨道上工作时,在电源开关上要挂停电牌,专人看护并通知司机;(10)接近高压线或裸导线时,要求停电并在开关上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11)上车辆、屋架等时,对攀登件先试一下,牢固后再蹬;(12)高空作业至少设一人监护。2.机械伤害防止措施:

(1)熟知工器具(含电动工具、手动、安全用具,下同)的使用方法,正确使用工器具;

(2)工器具使用前必须经过全面检查,不合格的工器具禁止带入检修现场;(3)设备的解体应遵照其工艺程序进行,已解体的设备应放置在安全可靠的地点,不得发生倾斜或倾倒;

(4)已解体的设备,如不准备回装,应及时运出检修现场;(5)大件及较重设备的搬运,必须由有经验的人员统一指挥进行;

(6)设备及消缺材料的装卸及运输,应绑扎牢固,不发生滚动或大幅度位移,任何情况下不允许客货混装;

(7)转动机械的检修工作,必须有可靠的制动措施(如切断电源、取下保险),否则禁止开工作业;

(8)劳动防护用品应配备佩戴齐全,主机本体、小机本体及磨煤机检修人员应配备防砸鞋。

(9)机械设备使用的刀具、工夹具及加工的零件要装卡牢固,不得松动,防止压伤、砸伤、挤伤。

(10)试运设备时,人员必须远离现场;(11)禁止扩大工作范围。3.高空落物预防措施:

(1)高空作业一律使用工具袋,备品备件等可移动物品的放置必须安全可靠,不允许有落物情况发生;

(2)工器具及材料不允许上下投掷,应用绳索上下吊送;(3)上部高空作业,下部应设置围栏,并设专人监护;(4)立体交叉的高空作业,上下层之间必须有可靠的隔绝措施;(5)脚手架上部的杂物应及时清除,不允许长时间堆放;

(6)高处电、火焊的切割作业,切割物必须有防止突然下落的安全措施,否则不允许切割作业;

(7)高空作业下部禁止通行和停留;

(8)已解体的设备及其零部件禁止存放在楼梯平台和过道上,存放地点必须安全可靠;

(9)严禁携带笨重物品登高。4.触电伤害预防措施:

(1)所有的电动工具,每次使用前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导线、插头、插座、开关等部位有破损、漏电情况禁止带入消缺现场使用;

(2)电焊机、气泵、切割机等电动工器具外壳必须有良好的接地线;

(3)接地线只允许接在厂区接地网上或接在电源线的接地侧,不允许接在水工设备或其它金属构架上;

(4)电气设备上的标示牌,除原设置人员或运行专责人外,其它任何人不准移动;(5)临时电源的接引,必须由检修部专业电工统一负责,其他人员一律不允许从事该项工作;

(6)转动设备的2号机组C级检修,必须有可靠的停电措施,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有突然来电的情况发生;

(7)除工作人员,任何人不允许靠近带电设备,任何人不允许擅自进入母线室和高压区域;

(8)电气、热工和电焊工作人员进入工作现场,必须穿绝缘鞋;绝缘用品用具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否则不准使用;

(9)电动工器具及行灯,必须配备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使用前应做跳闸试验;(10)金属容器内的焊接作业,必须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485条款规定。5.起重作业伤害预防措施:

(1)机组2号机组C级检修,所有启用的起重设备(含手拉葫芦和电梯)必须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并在每次投入使用前应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如有影响安全的问题,禁止使用;

(2)起重设备起吊前,吊物的重量和起重设备的最大载荷量应做到心中有数,任何情况下不允许超载荷起吊作业;

(3)起重设备的司机、指挥人员、监护人员均为特种作业人员,应经过有关专业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4)主要设备及大件起吊工作,各级管理人员及领导应到位监督指导;

(5)吊物下禁止通行和逗留,并设专人监护,起吊重物行走时,必须通知下方工作人员暂离危险点;

(6)绑扎吊物的绳索及滑轮、吊钩、应经过检查,吊物必须捆绑牢固,绝不允许起吊过程中滑落;

(7)临时启用的卷扬机、手拉葫芦,各受力端的支吊点必须牢固可靠,受力端的支吊点不允许支吊在热力设备及栏杆上、管道上;

(8)起重设备的保护,如限位保护、极限保护、刹车装置,必须灵活好用,否则不允许起吊;

(9)两台起重设备同时起吊一个重物,应提前制定起吊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10)起重机的主、副钩任何情况下不允许同时运行;

(11)主吊车在运行时,驾驶室至少应保持两人,即一人操作,一人监护;(12)吊物不允许长时间悬在空中,重物暂时悬在空中时,司机严禁离开驾驶室;(13)起重的提升速度要保持平稳,严禁忽上忽下、忽慢忽快;吊物与地面距离不要保持过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吊车行走时尽量降低吊物与地面的距离;

(14)自制简易起重起吊架必须按自制工器具管理要求执行;

(15)起吊指挥人对起吊作业安全负全责,其它人如有异议必须向负责人反馈,由负责人统一指挥。

6.检修现场火灾及爆炸预防措施:

(1)凡动火作业项目,均应配备适量的消防器材或有效的防火措施;(2)氢、油系统及附近区域的作业必须办理动火工作票;

(3)上部动火作业,下部如有易燃、易爆物品时,必须有可靠的隔绝措施,并设置专人在下监护;

(4)动火作业附近区域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杂物应及时清除,确认无火灾风险时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5)脚手架上的电火焊作业,脚手架平台应设置阻燃层隔绝,不允许在木质和竹跳板脚手架平台上直接施焊;

(6)中午和下午收工前,必须检查有无遗留火种,检查电源是否关掉;

(7)检修现场严禁吸烟,除火焊工外,火种一律不准带入2号机组A级检修现场;(8)氢油系统设备和制粉系统设备内的积油、积粉、积煤、氢气必须吹扫清除干净,且与运行系统有可靠的隔绝措施,以上系统设备允许开启的阀门应全部开启,避免可燃性气体积存;

(9)消防水系统应完好备用,消防器材数量充足,确保在火情发生时及时投入; 检修现场消防通道必须保持畅通。7.C修现场防盗措施:

(1)各检修单位要对各检修作业面的工器具摆放进行合理规划,把重要的工器具、材

料、设备等集中堆放,并采取专用柜子进行重点保管,避免乱堆乱放,及管理混乱等;

(2)各检修单位对现场堆放的重要工器具、设备、材料等要向现场保卫人员做好交底,请保卫人员对其进行重点监护;

(3)各检修单位要安排专人对各自重要工器具、设备、材料等加强保管及监护,尤其是交接班、中午及晚上休息等时间。落实责任,工作人员离开现场要及时收集好相关重要工器具、设备、材料等并锁好。

(4)各检修单位对各自现场使用的工器具、材料、设备等的安全负责,保卫组协助各单位做好现场保卫工作。

8.C修现场防窒息、防中毒措施

(1)各检修单位在开展有缺氧危险、有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气体中毒或粉尘危害等危险的所有受到限制、约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的作业时,如密闭容器、磨煤机大罐、原煤仓、循环水管道、地下沟道、电缆沟、烟道、电除尘区域等,必须办理相关的受限空间作业工作票,进行充分的风险分析,经相关领导审批同意,并做好相关的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允许进行作业;

(2)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受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

(3)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氧气含量应在18%以上,23.5%以下。其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

(4)进入受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可采用动物(如白鸽、白鼠、兔子等)试验方法或其它简易快速检测方法作辅助检测。

(5)根据测定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受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的空气质量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作业,并记录所采取的措施要点及效果。

(6)在每次作业前,必须确认其符合安全并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受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

(8)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

(9)在受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10)发现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时,检测人员应同时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表、可燃气体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11)在危险作业场所,必须采取充分的通风换气措施,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12)受限空间作业必须派专门监护人员进行监护,监护人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工艺情况,能及时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监护人应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落实不好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暂不进行作业;监护人应和作业人员拟定联络信号。在出入口处保持与作业人员的联系,发现异常,应及时制止作业,并立即采取救护措施;监护人应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和熟练使用配备的应急救护设备、设施、报警装置等,并坚守岗位。

(13)禁止无监护情况下进行受限空间作业。

9.C修现场防暑、降温措施:

(1)各检修单位要根据天气及室外气温情况合理安排C修检修人员的工作及休息时间,尽量在早上、傍晚及晚上天气较阴凉的时候安排现场作业,中午气温最高时段要注意安排人员休息,要尽量避免在室外气温达到35°C以上时,安排室外作业,以防人员中暑;

(2)检修人员要合理安排休息,避免连续加班加点及疲劳作业,中午禁止饮酒;各单位每天要根据人员身体状况安排室外或高温作业;

(3)作业现场要提供足够的饮用水及清凉饮料,工作人员每天要注意适时补充足够的饮用水;

(4)各检修单位现场要准备充足的防暑降温药品,以满足紧急备用的需要。

(5)各单位组织员工学习基本的防暑降温方法及应急措施,和厂区及附近医院紧急救护部门随时保持联系,以应对紧急状况的发生。

下载氯碱-PVC生产蒸发工段生产特点、常见事故及预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氯碱-PVC生产蒸发工段生产特点、常见事故及预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 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 1. 按照事故、危害的直接原因,如何对危险、危害因素 进行分类? 答:按照事故、危害的直接原因,危险、危害因素分六类:即物理 性、化学性、生物......

    乙炔生产各工段常见危险因素--冯金鹏

    乙炔生产各工段常见危险因素 一、排渣 1、排渣过程中会出现乙炔气泄漏,如果排渣设备摩擦会产生火花,发生火灾,应配备灭火设备。 2、因为排渣过程也是密闭的,所以在出现故障时要......

    工程质量管理之生产事故的预防

    一、如何抓细工程质量管理质量是建筑工程本身真正的生命,同时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那么如何抓细工程质量管理呢?加......

    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精)

    一、 Oracle 入门练习:远程登陆 Oracle 数据库 2010-11-24 10:23 124人阅读 评论 (0 收藏 举报 1. 对于仅仅安装了 Oracle 客户端的 XP 电脑, 要连接到远程 Oracle 数据库,......

    我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及水土流失预防措施

    我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及水土流失预防措施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生产建设项目,同时,由于人为原因引起的水土流失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了解生......

    5预防煤矿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管理规定

    预防煤矿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突出安全管理重点,强化安全生产过程管理,切实预防煤矿......

    农机安全生产与事故预防的思考措施

    农机安全生产与事故预防的思考措施“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农机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机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

    预防和处置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华阴市农机管理站 预防和处置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近年来,全国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纵观我市农机安全生产形势,虽未发生重特大农机事故;但客观的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