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原因及其改进
屋顶风机
www.xiexiebang.com
关键词:内部控制
中小企业
改进建议
内容摘要:论文首先阐述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任人唯亲仍是中小企业主主要的用人观念;企业内的岗位设置不合理,随意性比较大;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企业抗风险能力差;会计信息控制不足,会计信息失真情况普遍;监督体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等。然后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目的出发,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对中小企业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体系、企业控制活动、信息交流与沟通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旨在为中小企
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提供借鉴。◆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中小企业如何构建完善的企业治理机制,如何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但影响到中小企业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经济秩序的稳定。内部控制系统是保证企业高效运转与经济效益逐步提升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减少企业经营风险、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等限制因素,不需要也不可能像大型企业那样构建实施完善的内部控制。由于经营管理上的特殊性,其内部控制的构建实施与大型企业必然存在差异,完全参照大型企业内部控制的标准来实施明显是不合适的。
因此,本文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对其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针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普遍存在的弱点提出改进建议,以期能够对我国中小企业解决其内部控制问题提供有益参考,进而增强其未来在市场中的竞
争力和盈利水平。
我国中小企业及其内部控制的特点
由于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和信用体系的特点以及金融危机过后国进民退的企业经营趋势,我国中小企业在其企业性质、结构规模和经营融资三个方面均存在鲜明的特点,具体
归纳如下:
(一)家族制管理色彩较强,任人唯亲
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和职工往往是企业所有者的亲戚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员。这种经营模式在有利于管理沟通的同时,会造成任人唯亲的现象,部分家族人员凭借其身份往往会逾越公司规则;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管理比较粗放,造成企业管理比较混乱;非家族员工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劳资关系不融洽,员工之间缺乏信任和支持,人员流动性大;家族制企业中的家族成员往往缺乏管理经验,造成企业缺乏有效的规划、设计和控制。
(二)人员规模较小,组织结构简单且管理不健全
出于经营成本的考虑,中小企业的员工人数较少,工作难以细分;再者,中小企业大多为个人或家族拥有或控制,业主的意志被无限放大,即使存在相应的管理制度也会被无视;最后,由于企业规模较小,企业相应的组织架构较为粗糙简单,人员与岗位的分配比例容易失衡,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
(三)资金来源短缺,企业融资困难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一直存在,随着近来国家收缩信贷,其通过银行间接融资更加困难。当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时,由于资本不多,可供抵押的资产不足,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信任和支持。受自身条件的限制也不能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大大地限制了企业资金的来源,影响企业的资本构成,阻碍企业的远期规划执行。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原因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与其内部控制环境薄弱有密切关系,也与其内部控制建设发展滞后,特别是与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监督管理不到
位有关。
(转载自论文之家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
(一)企业负责
人自身素质问题
企业负责人自身素质不高,风险意识差。目前,我国许多私营中小企业主是从手工作坊起家,生产经验丰富,却缺乏丰富的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的知识和经验,更不具备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知能力,也不可能意识到内部控制对防范经营风险的重要作用。在管理决策中表现为主观性、随意性、盲目性,甚至营私舞弊。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难度大
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方面和所有环节。因此,它应是一套科学规范的控制制度。但是在我国,中小企业主是不愿意花费大量经费制定这些繁多的规范要求的。即使有些中小企业建立了一些内部控制制度,其可操作性也不强。还有一些企业主把内部控制仅仅当成财务部门的事情,在制定相关制度时并没有与其他部门合作。
此外,由于中小企业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管理层对企业外部环境和经济业务的变化缺乏合理的预见性,更不能及时制定出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企业在内外环境的变革时期无章可循。因此,在现阶段要求各中小企业都建立健全其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难度很大。
(三)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
在我国中小企业,其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程度随意性太大。绝大多数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的企业,也实行不到位,仅作应付检查的工具。遇到具体问题时,很多时候并没有严
格按规定执行,流于形式。
(四)缺乏科学的内部控制观念
许多中小企业主普遍是企业的创始者,是生产、销售、采购等方面的“专家”,因此对各环节的程序控制较为熟悉和重视。于是就出现了重生产而轻财务、重效率而轻效果、重惩罚而轻控制的中小企业主思维。在这种思维控制下的中小企业主对内部控制结构的整体协调性更少关注。例如,很多中小企业主认为内部控制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企业各部门间不应存在协同作战的模式。但是,具备管理学基础的人都知道,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仅靠企业负责人、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是不够的,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内部各管理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这种现实与理论的差距,造成广大中小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职能界定呈现出不稳定、不清晰的状态。许多企业内部机构之间不能做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甚
至没有遵循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改进建议
(一)改革家族制企业的内部控制体制
家族制管理体制在我国中小企业中较为普遍,许多企业内部高层管理人员往往为同一家族成员。在这种特有的家族制管理体制下,中小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很容易出现因为任人唯亲,甚至为求和气而放弃监督等问题。我国文化传统中对于家族和亲情观念较为重视,因此在家族制企业内部控制出现问题时也难以真正追究。为此,本文认为家族制企业应当实施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将家族成员和公司成员的控制体系加以分离。对公司成员参照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企业内部的控制规范进行约束,而对于家族成员特别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中的家族成员,则以家族内部约束和激励控制为主。一方面统一家族成员的认识,并且规定每个家族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职责,统一绩效考核和激励标准;另一方面规定所有家族管理人员直接向最高管理者负责,由最高管理者实现对家族成员的监督。由此,方能真正有效地实现合理的内部控制,促进这类家族制企业的发展。
(二)建立有效的危机应对预案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较小,抗突发风险的能力较弱,因此
在其内部控制体系中,对于突发情况或重大风险的预测和评估极为重要。中小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和企业运作状况,针对可能的突发事件编列内部控制规定,同时设置专门的高层人员负责进行风险辨认和评估。同时中小企业还应在其内部控制体系的风险评估系统中针对不同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从而能在突发状况时有效地调动资源,化解危机。例如在日本大地震过后,我国许多专做外贸食品出口的中小企业,面临来自日本急剧增加的紧急订单,生产压力剧增。这种时候如果企业能够在平时便做好紧急生产的应急预案,无疑能够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商业信誉,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
(三)建立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主已无法参与企业的每一项活动中。为了提高效率,企业主必然要借助于“外人”参与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但“外人”始终是需要被监督的。因此为了降低“外人”舞弊行为发生的频率,降低企业的管理风险,企业主就必须对企业内的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即根据不同工作内容的特点和工作流程的性质,把经营管理活动划分为许多具体的工作岗位。明确每个岗位的责任、权限,规定每个岗位的操作规程和处理手续,以及每项工作所应达到的工作标准。
具体而言,不相容职务分离包括业务执行与授权审批职务分离,业务执行与会计记录职务分离,业务执行与审核职务分离,业务记录与财产保管职务分离等。中小企业可以在总经理(企业主)的领导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从而做到管理专门化。
(四)加强应收账款的控制
中小企业在建立完整的应收账款核算体系,保证财务核算准确详实,债权债务关系真实明确的同时,还必须制定相应的信用评价体系。对其客户的资信程度进行评价,并由此找出资信良好的客户,而尽可能地拒绝与那些资信较差的客户往来。除此以外,企业内应及时落实专人专职负责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通过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提高资金周转率,做好对应收账款的控制。
(五)完善会计系统控制
会计系统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和基础。它主要是通过对经济交易事项的合理分类、会计分期,运用会计原则进行确认、计(转载自论文之家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量、记录和报告,从而完成会计信息的生产、传递,最终实现监督和反映的职能,以确保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为此在实行会计系统控制过程中,一方面应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设置会计岗位;另一方面则应建立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企业对效率要求的提高,会计电算化已成为现代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在采用电算化后,一方面可以运用计算机对各项会计业务进行检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建立一套先进的会计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从而更高效地对会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而更重要的是电算化设计使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和制约、监督等风险控制防范功能融为一体,因为各操作人员必须要按照职责权限和有制约的操作程序才能进入系统,处理会计业务。
(六)建立多层次的内部监控体系
实践证明,要使各项内部控制措施有制度上、程序化的保障,就必须相应地建立多层次的内部控制体制。层次化的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体制是通过明确各方关系人的权利和责任实现的。它使每个群体或个人的行为都处在他人的监督和控制之下,从而能有效地避免出现内部控制的“真空地带”或“控制盲点”而使控制流于形式、难收成效。为此,中小企业应
建立三个层次的监控体系:
1.在企业“供、产、销”全过程中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监控制度,建立起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在有关人员从事业务之前就必须先明确业务处理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对于非常重要的业务杜绝一个人全过程独立处理的现象。
2.设立事后监督体制。即在管理部门常规性的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对企业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以达到事后监督的目的。为此,在企业内部可以设立一个具有相应职务的专业岗位,配备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全面的人员担任此职,并纳入程序化、规范化管理。该人员应将监督的过程和结果定期直接反馈给企业负责人。若企业规模不允许,不能配备专职人员进行事后监督工作,可由各部门负责人直接负责此项工作。
3.建立内部稽核机制。企业应建立内部稽核部门,该部门应独立于其他部门和业务活动,其主要职责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实行严格的检查和反馈,积极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第二篇: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1.1治理结构不规范
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条件,而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治理结构不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行,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主要是有限责任公司,部分企业是股份有限公司,且股份有限公司中不乏己经成功上市的公司。这说明我国中小企业在组织形式上是适应潮流、迎合发展趋势的,但是在公司内部的治理模式上却因为传统思想和习惯方式大多数还保持着所谓的家族式治理模式。虽然家族式治理模式在其管理上有种种优势,但这种治理模式会影响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可能会对现代企业继续发展壮大产生不良影响。家族式治理模式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1.1.1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
在中小企业刚起步发展的时候,由于组织规模小、产品样式单
一、员工人数少且管理方式略为简单,家族式的治理模式凭借其产权关系的单一性,是可以促进企业的运营效率的。但是随着企业的组织规模越来越大,管理的层次越来越多,家族式治理模式所表现出的产权结构单一性的问题便渐渐地显现出来:(1)很多的高级管理人才因为其产权结构的单一性不愿意到公司任职;(2)家族式的治理模式会让非家族员工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导致员工之间缺乏信任和支持,可能造成较大的人员流动性;(3)家族是模式的两权合一极有可能架空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机制,使企业的管理一片混乱;(4)再者家族式治理模式的两权合一,企业主在手握所有大权的同时也承担了重大的责任和义务。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时,企业主必然会不堪重负,如果这样继续下去,必然使企业的管理低效率,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所以,现代公司制度要求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公司资本和股东不断社会化和分散化。只有两权分离,公司才能有适合自己发展的内部治理机制,也才能更好地实现公司的内部控制。1.1.2缺乏权力制衡机制
中小企业的两权合一造成股权高度集中,致使所有者与经营者制衡的机制在中小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中形同虚设。
虽然在《公司法》中明确规定,董事会是作为公司股东利益的代表者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者进行监督的。但是,在中小企业中,大多都是“内聘董事”构成了董事会。这些“内聘董事”主要负责对企业进行监督,但同时又隶属于公司经理管理,致使他们在业务和人事上都要听命于总经理。而在企业中,“下属”监督“上司”在中小企业是行不通的。
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的家族色彩浓烈,很多员工可能与企业所有者有着血缘上的关系,他们在中小企业内部也是公司经理的部下,因此,民营企业的监事会也是徒有虚名的。1.1.3职业经理层缺失
职业经理层产生于现代公司制度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彻底分离,职业经营者拥有中小企业所有者所缺少的知识储备、管理能力、较强的责任感与人格魅力,所以职业的经营管理者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成长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并未完全分离,企业所有者没有意识到职业经营者对于企业的重大意义,所以在大多数中小企业 中并没有职业经营者。虽然有些中小企业己经从社会上雇佣了职业经理人,但是企业中董事 会和监事会的徒有虚名,让职业经理人在很多经营管理决策上并不能全完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制定,而是必须屈从于企业所有者的意志。这样的内部环境,迫使很多高水准的职业经营者只能做出并不英明的决策,致使企业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企业的治理结构是企业内部环境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制约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执行的关键因素,所以我国中小企业对于其治理结构的改善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在企业拥有一个适应企业发展的治理结构的条件下,其内部控制制度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1.2内部审计职能弱化
我国的对企业的监督主要就是靠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外部审计一般由社会审计和政府审计构成,而政府审计主要是针对的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顾及不到中小型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社会审计对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内部审计就显得特别重要,尤其是对其内部控制方面。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年会上通过的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公正的、并能提出指导性建议的行为,以使企业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并提高其运作能力。它通过采用一套系统严谨的方法对风险进行估量,并提高风险管理,控制与监督工作的有效性,最终帮助企业达到预定的目标。”由此可见,中小企业要完成利润目标是离不开内部审计的。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对内部审计的不重视,导致内部审计智能弱化,造成了内部监督不力。1.2.1内部审计范围狭窄
(1)在时间范围上,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往往知识涉及到事后审计,基本不考虑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
(2)在空间范围上,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一般只限于企业财务会计审计方面,审计的对象主要包括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和其他相关的资料,甚少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其他方面。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是差错防弊,除了传统的审计对象,应该将内部审计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联系起来,扩大内部审计的范围,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1.2.2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审计最重要的就是独立性,但是中小企业很多特点造就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第一,在很多中小企业中存在所有权与经营权未分离,股权也高度集中,这种情况往往造成企业大多数决策都是董事长一人说了算。而董事长的经营理念和作风都直接影响内部审计的方向和重点,最终影响着内部审计的结果。第二,中小企业家族色彩浓厚,往往以亲情和朋友关系来管理公司。因此中小企业人际关系复杂,再加上内部审计机构地位较低,内部审计往往很难展开工作,更别提其独立性了。第三,大多数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这使得内部审计总是得听命于别的领导,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进一步下降。第四,虽然有一些中小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内部审计部门接受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双重领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内审的独立性,缓解了公司内部的一些摩擦,但是公司管理层知识片面的追求企业利润,强调企业的经济利益,当经营业绩与管理的规范性起冲突时,管理层很可能会因为只盯着利润而影响到内部审计的结果,进一步弱化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在当今这个经济社会,企业每天都面临着很多的机遇和挑战,在拥有大量经济资源的同时也会遇到各种潜在的风险。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着巨大的分量,又由于其自身的许多特点,所以中小企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更多。又因为内部审计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对大中型企业来说都没有做出很好的审计定位,更别说中小企业了。内部审计定位在中小企业 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定位侧重于经济监督型
在内部审计的在我国发展的初期,国有企业被要求在其管理内部设置内部审计这个机构作为国家审计的一个补充,于是这就给内部审计加上了一个“刻板印象”一像警察一样的形象,对国有企业进行监督,成为了国家的一个行政干预的工具。尽管内部审计的理论在这几年有所发展,但多数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仍把内部审计仅仅看作是经济监督的工具,而不是将 他作为可以参与管理、制定决策的管理者角色,这就限制了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方向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企业本身的发展。第一,内部审计仅仅作为一个监督机构,可能会受到各个被监督者的反感,容易制造矛盾引起冲突,导致内部审计在企业的工作不好开展。第二,内部审计可以为公司提出很多有利于公司规避风险的优质战略或战术,但因为内部审计的管理咨 询职能没有得到发展,这些建议基本不会被管理层采纳。
(2)内部审计部门与会计部门混淆
在大多数中小企业,尽管有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但是为了节省成本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很多都是从会计部门调配过来的,由他们来对企业进行监督会加大内部审计询私舞弊的可能性。而且,会计和内部审计虽然都是用来进行经济监督的,但他们的区别还是很大的。首先,在时间范围上不一样。会计的监督基本都是事后监督,而内部审计则应该是要监督企业 生产经营的全部过程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其次,被监督对象的范围也不尽相同,会计只是对会计核算范围内的东西进行监督,而内部审计不仅要对会计资料进行监督也要对其他别的资料等进行监督。
但是在实践中,大多中小企业还是会混淆内部审计部门和会计部门,导致内部审计不能发挥出自己的真正作用。
1.2.4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不够高
因为我国经济发展晚,引入内部审计这个概念时间并不长,所以关于内部审计的高级人才很少。又由于中小企业实力有限,引入优秀的人才非常困难,所以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人员普遍素质不高。而内部审计人员应有的素质主要体现在其是否足够的内部审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审计判断水平,以及是否熟悉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是否清楚资本市场和企业相关的投资、是否能够很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等等。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低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目前大多数的内审人员是来自于企业的财务部门,之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内部审计的学习和培训,不具备必须的专业知识理论,同时又缺乏足够的生产管理经验,对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制度并不了解,不具有足够的岗位胜任能力;第二,在内部审计人员中,拥有律师、经济师、评估师或工程师专业职称的人很少,有的企业甚至一个也没有,这对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产生了严重的坏影响。1.3轻视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可以持续经营的重要工具。风险管理是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的一个应用于战略制定并贯穿于整个企业的过程,目的主要是识别可能会对企业目标实现造成威胁的潜在事项,并对此进行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并保证将这个威胁控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企业风险管理的本质在于将企业所 有的经营项目与风险管理的过程捆绑在一起,贯穿到整个企业的管理里面,他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而是将企业所有的要素都联系起来相互交织在一起。4.3.1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风险管理在国外早己受到很大的重视,早在上个世界中期美国就将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界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工具。而在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才开始关注风险管理并对其进行研究。但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种种特点制约着其管理思路,所以,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风险意识并不强,往往轻视风险管理。
中小企业的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重数量轻质量,这种落后的管理思想致使我国中小企业管理者普遍只在意所谓的销量和利润,急功近利的生产经营型管理理念很可能使管理者忽视存在的风险。所以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并没有建立规范完善的风险分析和管理机制,在投资决策、经营管理上都任凭其主观臆断,具有很强的盲目性,这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有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很多在电子科技、医药、地产等高收益行业红极一时的中小企业因为缺乏风险意识、不重视风险管理,在几年后都销声匿迹,或是走向破产,或是被他人收购。1.3.2风险管理水平落后
也有的中小企业倒是有规范的风险管理体制,但是其组织结构单一,机构不健全,对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全局性的把握,同时由于企业管理者水平的制约及企业在软件、硬件方面基础管理手段比较薄弱,使得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普遍比较落后。
而中小企业的另外一个特点一家族色彩浓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管理者对于风险控制的态度。例如温州中小企业管理者往往由个人发家创业,与家族有连带关系,企业管理的水平一般不高,基础管理相对薄弱,尤其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相对医乏,财务管理不规范,这些使得温州中小企业风险管理水平落后。
1.4中小企业文化落后
1.4.1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一种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制度依存于企业而存在的共同价值观念的组合。它是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而形成的,是整个企业的“灵魂”,它对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有着长远且不可直接估量的影响。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不到位直接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因为企业文化建设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执行息息相关,企业文 化建设具有四个层次,物质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是制度文化的核心,没有精神文化的指导,企业的制度就得不到良好的贯彻和执行,当然内部控制制度也不会得到良好的建设和执行。企业员工在良好文化的氛围下,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将个人价值观上升为集体价值观,这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和执行是非常有利的。4.4.2中小企业轻视企业文化
虽然企业文化对整个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但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并没有形成与战略、管理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中小企业的所有者只注重眼前或短期的经济利益,看不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深远影响,认为企业文化无用,既赚不到经济利益又浪费资源。而且,很多中小企业属于家族企业或“哥们”式企业,这种类型的企业中“人治”色彩浓厚,轻视企业文化,以致无法形成与企业内部控制相互协调的企业文化。5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是复杂多样的,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来解决。2.1规范法人治理结构
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所以中小企业必须改善其现有的家族治理模式,使企业的治理模式能够适应目前的经济环境,以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政治和法律环境以及中小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有以下几条建议: 2.1.1改变中小企业产权结构的单一性
对企业的融通资金增多,就会改变企业的股权结构分散了企业面对的风险,也解决了企业中“一股独大”的现象,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中小企业改变其家族式“两权合一”的治理模式。这时需要通过政府的力量来健全企业的外部市场体系。
(1)政府应该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培育正常运转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等企业的直接融资市场;(2)政府要逐渐放宽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限制,准许和支持中小企业上市筹资和发放企业债券,以改变中小企业目前过分依赖自我积累的原始融资方式;(3)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市场,培育更多专业的职业经理人,使中小企业所有者能够对职业经理人有更多更全面的认识并放心的聘请他们为企业服务。4.1.2建立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相互制衡机制(1)雇佣职业经理人对企业进行管理。如果引入职业经理人,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就能够彻底分离,从而使董事会、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权力制衡关系。这时还需要公司有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使职业经理人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职业经理人就会从公司的整体及长远发展出发,用现代化的高效的管理方面治理企业,同时也对公司内部的大股东起到制衡的作用。
(2)完善董事会的职责。要做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彻底分离,必须使董事会拥有对企业重大经济事务绝对的决策权。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董事会的职责:首先,董事会要代表公司股东监督经营者的行为,避免经营者暗中询私舞弊;第二,董事会为了保护股东的利益,要成为股东财产的受托管理人。
(3)设立监事会。由于公司股东分散,专业知识和能力差别很大,为了防止董事会、经理滥用职权,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就需要在股东大会上选出这种专门监督机关,代表股东大会行使监督职能。
监事会的主要责任有:1)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2)当董事和经理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和经理予以纠正;3)检查公司的财务;4)对董事、经理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5)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5.2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 5.2.1明确内部审计的定位
内部审计是在组织内部建立企业自我完善、健康发展的免疫机制,具有积极性、综合性、广泛性与独立性等特点。塌能够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所以,为了提高中小企业企业的竞争力,我们必须找准内部审计的定位,使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其各项职能。
所以,内部审计的职能不能仅仅止步于监督,而应该更多的在经济咨询、评价服务方面施展拳脚。这个服务职能主要是指,内部审计部门要在企业口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发现企业可能会面临的风险与一些影响内部控制的缺陷,对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并向企业管理层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设性的意见,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得到改善,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一定要让内部审计真正的发挥其资询评价的职能,内部审计才能更好地帮助企业管理层做出明智的决策,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当然内部审计的职能由监督转向服务,并不是要放弃监督,而是要通过其服务职能促使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2.2.2提升内部审计独立性
独立性作为审计最主要的特征,是审计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因此为了完全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为中小企业完成经济效益,必须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首先,内部审计部门不能隶属于其他别的部门管理,必须独树一帜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部门,只隶属于公司董事会管理。
这样就可以是内部审计部门在公司中占有一个较高的地位,从而保证其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以能够更好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并针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提出自己的建议,不必受到其他管理的部门干扰。其次,中小企业要建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设立的专门工作机构,主要负责公司内、外部审计的沟通、监督和核查工作。审计委员会由三名董事组成,其中两名董事为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另一名董事为执行董事。其主要目标是督促提供有效的财务报告,并控制、识别与管理许多因素对公司财务状况带来的风险。而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审计委员会,并略高于其他职能部门。当然企业对审计委员会成员的要求也很高,其中不但要有非常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也要有精通财务知识,还要有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这样才能确保委员会能够真实合理地对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与评价。而且,审计委员会应经常与内部审计师、外部审计师以及公司的管理层进行沟通,交换意见。2.2.3扩大内部审计范围
内部审计应从传统的防弊纠错逐渐转向管理效益审计、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等方面,从事后审计向事中审计、事前审计转变,从而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1)加强事前和事中审计。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必须从其传统的形式中破茧而出,不再只有事后审计,而是要逐渐转向事前、事中审计。内部审计要对中小企业数额巨大的重点投资项目和重要的经济决策进行相应的事前审计,即谨慎地对这些项目及决策做出真实的评价,看它们是否合理、合法、真实有效,并对相关的预算发表意见,尽量避免人为犯错。同时也要对中小企业主营业务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事前、事中审计,不管是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还是费用预算环节,在口常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应该就能被及时地发现。然后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办法和建议,使得企业存在
风险的可能性进一步的降低。(2)积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
在现在的经济背景下,企业制度己基本建立,企业必须进一步的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使经济利益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实施经济利益审计势在必行。经济利益审计是由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依照一定的标准,对企业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评价效益的优略,挖掘提高效益的潜力,以促使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经济监督活动。
首先,要提高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审计人员除了具备财务、审计的知识以外,还要熟悉企业管理、运筹学、投资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其次,审计人员要充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的执行情况。要编制更为具体和细致的审计计划及实施方案,要搜集更为全面的资料。在之后的审计报告中着重指出制约经济效益提高的因素,并提出相对应的具体建议和措施。2.2.4加强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
随着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范围不的断扩大,对内部员工的素质要求也在进一步的提高。延伸了的内部审计业务不仅需要懂财务知识、审计知识的人才,更需要既有财务知识、审计知识又有企业管理知识和经济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所以在内部审计门中,不仅要充实人员数量,更要注重人员的结构。第一,内审部门要提高部门原有员工的知识储备,对其进行内部审计知识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还要建立内部审计人员的资格考试和业务考核制度,保证内部审计部门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第二,要招录
内部审计部门需要的各种知识型人才,例如熟悉内审计业务的人才,具备企业经营管理、懂得经济法律知识的的复合型人才等等,把内部审计部门人员建设成一支高素质、专业知识多元化的内审专业队伍,使其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对内部审计的要求,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做贡献。
1.3建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中小企业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都是企业内部控制必须考虑的因素,coso的报告中也指出,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而在企业所有可能面临的风险中,财务风险才是重要的风险,为了使企业尽早地“嗅到”可能存在的风险,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中小企业改善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不错的选择。1.3.1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构成 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财务风险预警的组织机构。拥有一个完整全面的财务风险预警组织结构,是做好风险预警第一步。财务风险预警组织结构的建立是比较灵活的,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来进行风险预警,也可以从企业其他的管理部门,例如内部审计部门、财务部或企业管理部门等抽出适合的人来做这方面的工作。但是为了使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能够正常的运行并发挥其重要作用,其成员必须是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有一定的财务知识、内部审计知识及企业管理、法律、评估等等)。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要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管理活动的前提下,独立开展自己的业务,是企业能够更好的运转。
(2)财务信息的传递、收集系统。建立完善的财务预警的信息库,是企业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的关键步骤。预警信息库中的信息资源,是原始警源信息向预警指标提供的数据结果。该信息库的来源主要包括企业的各类财务报表、各种交易处理信息、各种政策法律法规信息、宏观经济局势信息等各类会对企业的生存发展造成影响的信息资源。同时,完善企业内部的 管理制度,在系统性、预测性、动态性、及时性的基础上使信息库中的信息能够顺利传达。预警信息库是整个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基础,对财务状况的分析、监控的原始数据信息、信息都是来源于此,能保证信息的及时、因此在具体运作时,要对该库进行必要、及时、有效地维护与更新,政策这样才动态、正确、有效地运用在财务预警体系之中,使财务预警系统能有效分析企业现状,进而预知企业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3)财务风险分析系统。它是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对其信息系统中所有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风险的事件,并对可能出现风险的原因、可能造成风险的类型及程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得出具体的参考数据。高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都必须建立一系列的分析指标和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指标主要包括独立变量指标和综合变量指标。
企业在选取和构建财务预警评估指标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科学性:所选取的每一个指标都应具有确定的、科学的深刻内涵。指标系统的建立应当根据有关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科学理论和原则,选择含义准确、深刻且便于理解、计算及分析的指标,以便客观、公正、科学地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的本质和规律。第二,全面性:这要求企业在选择财务预警指标时必须尽可能全面地选择各种指标,以免遗漏某些重要事项的有关的信息。第三,简洁性:在选择财务预警指标的同时也要考虑指标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要做到财务预警指标尽可能的少,但是所包涵信息量要尽可能的多,把简洁性和全面性有效的结合起来,以避免由于重复作业而增加财务预警工作的困难和成本。第四,系统性: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是一个由一定结构和功能的要素所构成的相对的、不断变化的有机整体。因此,指标系统应当能够根据内外环境的动态发展变化的需要而进行适当的调整。(4)财务风险处理系统。在财务分析系统通过各项指标将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分析好之后,中小企业就应该根据这个结果,通过处理系统为企业制定防范、降低或消除这些风险的一系列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使企业提高抵抗这些风险的能力,或者化解己经出现的财务风险,尽量避免或者降低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财务风险处理系统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最终环节,在这个环节就可以直接看到风险预警机制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2.3.2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指标分析体系
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指标分析体系具体有两大类型,分别为独立变量指标和综合变量指标,其具体内容如下:(1)独立变量指标
独立变量指标是指利用单个财务比率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的指标。常用的独立变量指标有 下面几个: 1)资产负债率:它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通常该比率应以低为好,但当企业经营前景较为乐观时,可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以获取负债经营带来的收益;若企业前景不佳,则应减少资产负债率,从而降低财务风险。
2)现金债务总额比:它等于经营现金净流量除以负债总额。这个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3)流动比率:它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该在2以下,但最低不应低于1。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有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帐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
4)资产净利率:它等于净利润除以资产总额。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好,否则相反。影响资产净利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产品的价格、单位成本的高低、产品的产量和销售的数量、资金占用量的大小等。
5)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
计算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二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二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
前利润一基期利息)财务杠杆作用的大小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表示。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表明财务杠杆作用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大;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表明财务杠杆作用越小,财务风险也就越小。(2)综合变量指标: 综合变量指标是指综合多个财务比率进行财务预警的指标。常用的综合变量指标有: 1)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率二安全边际额/实际销售额,安全边际额二实际销售额一保本销售额。这个指标是反映效益风险大小的综合指标,用百分比表示,警戒值为10%, 10%以下为危险区,10%至20%为值得注意区,20%以上为安全区,比值越大,企业安全程度越高。
2)资金安全率。资金安全率二资产变现率一资产负债率;资产变现率二可变现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可变现资产包括现金及其等价物、良性债权、适销存货和可变现无形资产等。该指标的警戒值为0,一般来说,指标值大于0,企业财务状况良好;指标值小于0,企业财务状况己陷于险境。
独立变量指标以分析单个财务比率为基础,从不同角度预测企业破产、拖欠偿还帐款、透支银行存款、无力支付固定费用等财务危机。但独立变量指标没有界定不同比率对企业整体风险影响的权重,不能很好地反映各比率交替变化的情况。而综合变量指标以分析多个财务比率为基础,强调盈利能力对企业的影响,同时综合变量指标界定了各个财务比率对企业整体风 险影响的权重,能从总体角度检查企业财务运作,有利于不同时期财务状况的比较。2.4加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也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对降低内部控制成本、提高内控有效性至关重要,内部控制体系就是融于企业文化之中的自我调整、检查和制约的内控体系。所以中小企业必须加强和建立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文化: 2.4.1树立企业家意识,打造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其实就是企业家文化,也许中小企业在成立时就带有与企业家的价值观、能力等密切相关的企业文化,因而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以及如何审时度势地打造并践行企业文化,显得及其重要。这要求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对企业文化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并需要对企业文化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努 力成为企业文化的先驱,成为企业文化精神的化身,通过言传和身教向全体员工灌输企业的价值观,启发和带动全体员工形成企业文化模式;二要善于发现和树立榜样。充分利用典型事例和模范人物来鼓舞全体员工,促进企业文化建设。5.4.2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对于企业来说,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对中小企业来说,人才同等重要,在中小企业创立初期,一般都是家族式管理,但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家族式管理的问题逐渐暴露,要想破除家族式管理,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做好人力资源规划,评估现在的人力资源状况,预测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量,做好招聘人员的准备;同时,注重企业内部现有人才的发展,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企业文化建设不单单只是为了建设企业文化,而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为员工带来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因此,企业必须建立激励机制,激励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通过激励调动员工建设企业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使得企业文化建设得以顺利进行。2.4.3塑造健康良好的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升华,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自觉形成的,经过全体员工认同信守的理想目标、价值追求、意志品质和行动准则,是企业经营方针、经营思想、经营作风、精神风貌的概括反映。笔者认为企业精神是指企业经营管理指导思想,企业精神应简洁生动,不拖沓,读起来朗朗上口,比如:工BM公司的工BM就是服 务;波音公司的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代表公司等,都简单明了,生动感人。企业精神形成以后,就会产生很大的有形力量,就能潜移默化的影响企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因此通过培育和再塑企业精神,有利于建设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员工队伍。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加大力度培育企业精神,有以下几个主要途径:首先,以企业精神为指导,做好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把企业精神有机的融入到企业每一项工作,在员工中培育形一种氛围,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集体意识;其次,中小企业应让员工感到自己与企业的紧密联系,让员工有归属感,员工主动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把企业与员工塑造成一个命运共同体。总之,培育企业精神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小企业要注重培育与时俱进又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企业精神。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在物质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中小企业还应注意始终贯穿以下两点:(1)鼓励企业文化的创新,推动企业文化的个性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企业的生命力。如果一个优秀的企业没有好的创新团队,最终还是会被社会淘汰的。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重模仿,轻创新,缺乏个性。中小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应注意继承并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借鉴国外企业成功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在这个过程中要与企业自身的发展相结合,同时与时俱 进,保持时代特色,塑造有突出个性特征的企业文化,从而表现出本企业独具一格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和行为方式。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文化创新时,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突破思维定式的禁锢,尊重员工的个性,充分信任员工的能力,赋予员工一定的权力,并提供其施展才能所
必需的资金保障和环境支持,从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企业的实践活动中,中小企业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的企业文化,使之不断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有效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小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获得进一步发展发展,必须重视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要培育具有时代特色并适合自身发展的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建设应具有战略意识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小企业一定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在企业创立之初就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文化的远景发展规划、目标联系起来,能够使自己的企业文化发展有一个不间断、连续的发展过程,这样才能使文化得到不断的累积,最终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结论
中小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本文采用数据分析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阐述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据此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本文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1)我国中小企业具有员工人数少、组织规模小、产品业务较单一和发展速度较快等特点,其在内部控制制度的施行上有一定的成绩,但总体并不乐观,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的改善。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数据分析,得出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内部环境基础薄弱、内部监督不力,以及缺乏风险管理体系等。
(2)然后根据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通过系统的分析得出了相应的原因,包括企 业治理结构不规范、中小企业文化落后、内部审计职能弱化以及风险管理不受重视等。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包括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中小企业文化、充分发挥其内部审计的作用及建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本文基于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依据内部控制规范,借鉴现代企业制度,阐明了中小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应考虑的因素和注意的问题,以其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第三篇: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双元控制主体矛盾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弱化的主体原因
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客观上产生了两个控制主体,即所有者控制主体、经营者控制主体,两者之间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这使内部会计控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联系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纽带。双元控制主体矛盾性导致内部控制存在漏洞。
(二)所有权与经营权制约失衡使内部控制权责不清
两权分离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有机制约是现代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但实际上,所有权往往是缺位的或虚拟的,经营者实质性拥有了对企业资产的控制权和处置权,明显地出现了所有者对经营者约束不力,形成“该控制的控制不了,能控制的不愿控制”的局面,其结果则会产生经营者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独断专行等后果。
(一)内部控制的所有者主体意识得不到体现使内部控制弱化
内部控制是控制主体意志的体现,控制者都希望成为控制主体以实现其控制目标,但由于企业经营者成了现实的会计控制主体,直接控制着会计信息的生成和利用;而所有者则成为虚拟的控制主体,其对经营者的控制则主要是通过由经营者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来实现的。
(二)企业文化落后、内部控制执行者素质不高,使得与内部控制要求不
协调
很多企业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文化,即使规定出各种规章制度来,但没有形成良好的执行氛围,没有很好地将企业制度与文化、习惯、行为标准很好的结合起来。事实已经证实,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作支撑,“为控制而控制”肯定是事倍功半的,只要企业发生一小点的变故,如总经理换人,企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企业文化与企业治理的素质是密切相关的。只有治理者有高尚的道德、健康的人格和完善的价值观念,才能影响和激励企业文化的建设。而企业形成独立的文化氛围的基础在员工素质的提高,所以,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教育。但现实情况是员工培训已经步入了“恶性循环”。
第四篇:论文答辩陈述-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我是X级X科XXXX专业的的学生XXX,我的论文题目是《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是XXX老师,在此,我十分感谢老师对我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同时也感谢各位评审老师从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与对我这篇论文的审阅并出席本次答辩,以下是本篇论文的选题缘由、写作过程、以及文章内容的简述。
一、写作缘由及目的。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于加快建设,许多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发展历程以及自身组织结构的特点,出现内部控制薄弱,领导专权不受约束、规章制度执行不力、基础管理薄弱、成本分析粗劣、财会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我国中小企业迫切需要加强企业的内控制度,通过企业内控制度的纠正作用,优化企业结构。所以我选择了这个题目来写论文。
二、写作过程
在本次论文的准备和写作过程中,我查找并阅读了一些关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资料。本论文经过一二三稿并最终定稿,在这期间,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论文定稿后,老师又认真地提示了论文打印的格式以及一些注意事项。在这里,我对老师表示我最真挚的感谢和敬意!
三、写作内容
本文从内部控制的定义以及内涵入手引出有关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完善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方法。
本篇论文已经完成,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自己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这篇论文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分析不透彻或者建议不具体,还有待改进。所以请各位老师多批评指正,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做到更好。
我的陈述完毕,请老师提问。谢谢!
第五篇: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2017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会计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会计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找扣扣 八 0 五 九九 零 七4 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部分题目已经写好原创。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新形势下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 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监督机制的研究 某公司的营运能力分析体系 小微企业筹资问题的研究
我国验资制度与虚假验资问题的探讨 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低碳经济下xx公司成本管理的分析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研究 浅谈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对策 11 会计诚信缺失的分析与对策 浅谈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问题 13 对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弱化问题的分析探讨 14 新会计准则下我国保险会计的研究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G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16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17 某公司模式研究 某公司现金流量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19 会计诚信问题的研究 中小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探讨 21 浅论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22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23 房地产调控下的某建设公司财务分析 经济增加值(EVA)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25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上市公司现金流量的质量分析——以某集团为例 27 我国高校筹资渠道分析 某智能系统公司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 29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披露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 31 审计委员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制药行业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以某制药为例 33 房地产上市公司利益分配实证分析 34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财务策略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存在的问题与选择途径
企业获利能力分析的指标体系的改进及其运用――以xx公司为例 37 缺陷产品召回及其会计处理探析 38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探讨
某纺织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有效性研究 40 某集团资产减值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 41 某公司绿色厂房投资项目研究 42 重新审视我国商业银行的存差扩大现象 43 浅谈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
浅谈我国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 45 上市公司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46 民营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研究
上市公司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48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49 企业增值税会计处理探讨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基于企业投资行为的分析 51 某冶金制造公司的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52 某科技公司信用政策设计 53 完善内部控制预防舞弊行为
汽车行业预算管理的初探----上海大众公司成本预算的案例分析 55 关于环境管理会计应用的探讨 56 浅谈如何提高餐饮企业营业收入
宏观调控政策下的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58 上市公司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59 探讨在中小型企业的运用与完善 60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我国集团型企业的财务战略分析——以海尔集团为例 62 某公司成本控制问题研究 63 增值税的相关会计问题研究
中国建设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问题及对策 65 金融行业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66 某公司负债经营与风险控制研究
浅谈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 68 反倾销会计的相关问题研究
浅议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变现”——应收账款质押融资 70 商业银行引入民间资本问题的研究 71 云南绿大地会计舞弊案分析 72 某公司筹资的创新设计
合并会计报表与母公司会计报表的有用性探究 74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基于财务报表分析的企业投资价值的研究 76 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研究 77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研究 78 论我国个人收入差距与税收调控 79 企业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80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81 国有银行A+H模式上市及其结果研究 82 上市公司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分析—以沪市A股钢铁类上市公司为例
民营房地产企业境外买壳上市研究—以金地集团为例 85 论应收账款风险防范与控制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案例分析—以长虹公司为例 87 EVA在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以某食品公司为例 89 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减值的问题研究 90 某再生资源公司内部成本控制研究 91 关于新借款费用准则执行的探讨 92 浙江东方光学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93 企业资产减值准则实施问题研究 94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95 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以xx公司为例 97 我国银行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研究 98 某科技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99 关于合并商誉的会计思考 100 新存货准则的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