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合同准则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案

时间:2019-05-15 02:11: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造合同准则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造合同准则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案》。

第一篇:建造合同准则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案

三个一工程论文

建造合同准则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案

《建造合同》准则是建筑施工企业确认收入与费用的基本依据。在建筑业相关企业中,只有从事建筑施工的企业才适用《建造合同》准则,变更、索赔、奖励导致建造合同收入、预计总成本处于动态变动之中,完工进度的计算、分包工程的核算、营业税金的处理等问题都是施工企业在执行《建造合同》准则中需要解决的常见问题,本文以会计准则为依据,结合工作实例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我国的《建造合同》准则最早颁布于1998年6月25日,2006年2月16日,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财政部对原《建造合同》准则进行了修订。新的《建造合同》准则对建造合同收入与费用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进一步进行了规范,同时对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提出了更高要求。总的来看,《建造合同》准则执行以来,在规范施工企业的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改过去可以主观判断人为操作的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为较为客观和可准确归集计量的按实际实现成本占预计总成本比例来作为完工百分比,从而计量确认收入。这是准则给会计核算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依据,是一种进步。同时对企业预计总成本的编制水平要求提高,动态监控能力要求增强。

为了保证建造合同准则的运用更准确,更符合企业的经济效益原则,需要我们解读清楚准则。我就以下几个方面来详解一下准则内涵:

一、《建造合同》准则的实行范围

《建造合同》准则是为了规范建造承包商建造合同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而制定的。其中,建造合同,是指为建造一项或数项在设计、技术、功能、最终用途等方面密切相关的资产而订立的合同。建造承包商,是指根据合同为客户建造工程(或大型资产)的企业,所建造的资产主要包括房屋、道路、桥梁、水坝工厂等建筑物,以及船舶、飞机、大型机械设备等。建造承包商的生产经营方式有其特殊性,即这类企业所建造或生产的产品通常体积大、生产周期比较长、资金占用比较多。很多施工企业除了主营建筑安装业务以外,还从事工程勘察、设计、工程咨询、技术服务、成套设备销售等相关业务。而这些业务与建筑施工有关,但并不具有建造合同的特征,不属于建造合同实施的内容。因此,此类业务

三个一工程论文

应按照《收入》准则中相关收入的原则来确认与计量,而不是按照《建造合同》准则来确认收入与费用。

举例来说,公司承接了一个厂房建设的EPC合同,合同范围包括设计、采购、施工。那么我们就需要对合同收入及成本进行拆分,区别出设计收入、采购销售收入、施工部分按建造合同准则确认工程收入,不同的收入部分按不同的准则来归集成本确认收入,不能一概而论。

二、建造合同总收入与合同预计总成本的变更

按照《建造合同》准则的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按照合同总收入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收入后的金额,确认当期合同收入;同时,按照合同预计总成本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费用后的金额,确认当期合同费用。建造合同总收入、合同预计总成本、完工进度是建造合同收入与费用计量的三个基础数据。

建造合同总收入会因为合同变更、索赔、奖励而发生变动。同时,建造项目在工期内发生原材料价格上涨、施工方案变更、工程量变化或其它意外情况,也会导致合同预计总成本变更。因此,建造合同总收入、合同预计总成本在工程项目施工期间总是处在动态变化之中,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在确认当期合同收入与费用时,应该及时复核并更新建造合同总收入和合同预计总成本。

实际工作中,由于工程变更、索赔得到业主确认的程序比较复杂,一些工程项目在未得到业主确认的情况下,将变更索赔收入计入建造合同总收入中,同时将变更后的成本计入合同预计总成本中;有些项目在和业主签订补充合同或更改合同时,才对建造合同总收入和合同预计总成本进行变更;某些项目因为业主没有及时验工计价而没有及时确认收入,而且相应的工程队施工发生的成本也没有确认,而在之后业主验工计价后才作为合同变更补记收入、成本、资产及负债。这样的情况不胜枚举。

实际上按照《建造合同》准则的规定,合同变更、索赔、奖励收入应该在满足相应的确认条件时,才能进行确认;而建造合同变更成本一旦发生,应该作为合同实际成本计入“工程施工—合同成本”中,与变更收入的确认、计价结算没有关系。在这一问题上,《建造合同》准则更加强调谨慎性。直白来说,未取得合同甲方签字确认的收入绝对不能变更增加建造合同总收入。但是确定要变更增加

三个一工程论文 的成本一定要对合同预计总成本进行修改变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账面利润的稳健性和可实现性。

三、完工进度计算方法的选择

大部分工程项目的开工日期与完工日期都分属不同的会计年度,属于跨年度的建造合同。《建造合同》准则规定,如果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应该按照完工百分比法将合同收入和合同成本分配计入施工期间的各个会计年度。《建造合同》准则中确定完工百分比的方法主要有:

1、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2、已经完成的合同工作量占合同预计总工作量的比例,3、实际测定的完工进度。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一般选择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来确定工程项目完工进度。

按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完工百分比,属于根据工程项目投入比例测算完工进度的方法。这种方法较为简单、直观,而且由此计算确认的合同收入与合同费用,与工程项目成本的发生密切相关,使得收入与费用的确认和合同成本的发生实现了配比。按已完成的工作量占合同预计总工作量的比例确定完工百分比,属于根据工程项目产出比例测算完工进度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工程内容一致,施工难度均衡且合同造价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简便易行且准确性较高,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内容、施工难度、工程造价相当的情况并不多见,合同实际成本的发生与工作量并不具有直线比例关系,由此确认的合同收入、合同费用与合同实际成本发生情况没有实现配比。

因此,一般情况下,企业应该采用实际成本比例来计算确定建造合同的完工进度;只有在工程项目的合同成本与工作量成比例时,采用工作量比例法才较为妥当。

四、分包工程的确认与计量

对于大型建造工程,施工企业往往作为总承包方将其中的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分包给另一个承包商(即分包单位)进行施工。然而,在《建造合同》准则中没有对分包工程的会计核算作出明确的规定。目前在施工企业会计实践中,对分包工程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是:将分包的工程收入纳入本公司的收入,将分包单位上报的工程量进度经过核验后的金额作为本公司的工程施工-分包成本。这种做法与《建筑法》、《合同法》中对总承包人相关责任和义务的规

三个一工程论文

定是吻合的。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相关计价确认为阶段性进行,往往滞后于外包工程的实际完工程度,已发生但未包括在分包计价金额中的实际成本不能及时纳入累计发生成本核算,导致完工百分比计算的滞后,从而影响当期收入、成本和毛利的准确性。或是为超前确认收入和利润,过多的确认分包成本,从而加大完工比例,也导致了收入、成本、毛利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不能保证。因此,对分包单位已完工工程量的统计,并及时与分包方确认工程计价是保证每一财务期间对外分包计价收入、成本核算的准确性的坚实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总承包方企业在没有和业主进行验工计价的情况下,对分包单位已施工工程量也应该进行验工计价,以准确确认项目的收入与成本或者负债,避免导致相应的工程成本长期在预付账款挂账,甚至没有确认相应负债和成本。

五、营业税金及附加的确认及其影响

一般情况下,施工企业营业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而建造合同准则规定收入确认的时间有三种:资产负债表日、合同完成时、能得到补偿的费用发生当期,且所确认的收入是指已完工部分预计可以收回的收入,并不一定都取得了收取款项的凭证。比如,业主长时间不对完工部分进行结算或支付款项经常与完工进度脱钩,建筑承包商无法及时取得收款凭证。可见,营业税条例及会计准则对收入的确认时间、标准存在差异,《建造合同》准则的实施使得施工企业合同收入的确认与营业税纳税义务出现暂时性差异。企业应当在每月申报缴纳营业税时,按当期收到的合同价款或办理的工程结算额计算营业税,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科目;实际缴纳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由于建造合同收入确认时间与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不同,如果仅以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确认营业税金及附加,会造成“营业收入”与“营业税金及附加”不配比;如果以建造合同收入来确认营业税金及附加,则当期“应交税费”的余额并不代表企业现实的纳税义务。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分别按照建造合同收入计算应当确认的营业税金及附加,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交的营业税金及附加,两

三个一工程论文

者的差额予以递延,递延的营业税金及附加费用可以采用“其他应付款-递延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期末编制报表时,该科目若为借方余额,在“其他应收款”列示。同时,如果确认了这种差异,期末应该根据相应资产或负债项目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调整递延所得税费用。

六、相关会计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建造合同》准则实施后,应用的相关会计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工程施工”、“工程结算”等。其中,“工程施工”科目下还要设置“合同成本”、“合同毛利”、“间接费用”二级明细科目。由于都派生于建造合同,这些科目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勾稽关系。

“工程结算”科目为“工程施工”科目的备抵科目。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结算”科目单独归集工程价款结算情况;“工程施工”科目归集工程项目自开工以来累计发生的合同成本及确认的合同毛利。在合同完工前,“工程结算”和“工程施工”两个科目余额合并,可以单独反映出该项工程实际占用的资金或占用发包商的资金情况。建造合同完工后,两个科目累计发生额应相等,并对冲结平。

“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与“工程结算”科目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建造合同的收入完成情况。由于工程结算与完工进度的不一致性,在施工期间,每一期确认的“工程结算”发生额与“主营业务收入”发生额有所不同,但在某项建造合同全部完工后,该工程的“工程结算”科目累计发生额通常会与各期“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发生额合计数相等,表明该项工程确认的收入与业主确认的工程价款结算金额一致。“主营业务成本”科目与“工程施工—合同成本”科目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建造合同完工后,工程项目的“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累计发生额与各期“工程施工一合同成本”账户的发生额合计数通常是一致的。尤其是,如果完工进度是按照实际成本比例计算的,每一期确认的“主营业务成本”金额与当期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金额也应该是一致的,应注意避免出现确认合同费用与实际发生的成本不一致的现象。

第二篇:论文—浅谈执行建造合同准则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执行建造合同准则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执行建造合同准则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建造合同准则是会计准则体系中为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合同的管理、财务核算与会计信息质量等工作提出的必须要求,作为施工企业,必须要了解此建造合同准则的本质,根据建造合同准则做好各项基础准备工作,努力提高企业核算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为企业高效管理发挥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建造合同准则进行概述,对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从而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造合同准则执行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体现会计稳健性原则,规范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客观地反映施工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造合同准则归属于其中之一—《企业会计准则第15 号—建造合同》(简称“建造合同准则”)。目前,施工企业虽已普遍执行建造合同准则,但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若干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保证施工企业高质量地执行建造合同准则,为更好的融入市场竞争氛围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建造合同准则概述

建造合同准则主要应用于建筑施工行业,该体系对《建造合同》的定义为:为建造一项或数项在设计、技术、功能、最终用途等方面密切相关的资产而订立的合同。这一新的准则体系,对建筑施工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职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方面的要求,对建筑合同相关制度的规范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同时使得管理者能够更加宏观地把握建造过程中的具体财务状况。通常建造合同分为两种,一种是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被准确估计,企业应该依据完工百分比法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合同收入与合同费用;另一种是建造合同的结果不能被估计,在不能被可靠估计的情况下,如果合同成本能被收回,合同收入根据能够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予以确认,合同成本在其发生的当期确认为合同费用;合同成本不可能收回的,应在发生时立即确认为合同费用,不能确认为合同收入。

二、建造合同准则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合同总收入与合同预计总成本的确认,有一定的难度。准确地确认合同总收入与预计合同总成本是正确核算建造合同的前提,而施工企业当前面临以下两种情况严重影响建造合同收入与成本的确认。收入确认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是建筑市场不够规范,有的工程项目合同总价不能确定;二是有的工程项目经常会发生设计变更,合同总价变化较大;甚至还有的工程项目是边设计、边施工,根本没有合同总价。在成本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的工程成本受市价影响较大,难以准确预计合同总成本等。这些实际问题给施工企业执行建造合同带来了一定难度,如果处理不好,将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另外施工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合同总收入与合同预计总成本的确认与计量。新的建造合同准则,要求施工企业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与职业判断能力,但是目前施工企业管理水平普遍偏低,管理手段相对落后,有关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职业判断能力较低,导致合同总收入的确认与合同预计总成本的预测的准确性有所降低。

2对企业纳税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建造合同准则规定的收入确认时间与确认金额与按现行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及计税依据不同,不仅造成应纳税金额的争议,而且形成纳税时间上的差异。这主要表现在对营业税与所得税的影响上。一是对营业税的影响。按照税法规定,营业税的计税依据是业主签认的工程结算单。而建造合同准则规定的收入是施工单位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定的合同收入,不一定取得有关的收入凭证,二者存在时间上和金额上的差异,后者按照配比原则计提的“应交税金”金额,不能反映纳税的现实义务,造成实际工作上的不方便与误解。二是对所得税的影响。首先,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是作为一项费用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对营业税的影响也必定影响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其次,由于按完工百分比确认的收入与工程结算单的计价金额不一致,形成计算的利润也不一致,造成应交所得税的时间性差异。第三,由于变更工程的普遍存在,在变更工程得不到业主的批复时,施工企业已按完工百分比确认的变更工程收入不能收回,会计总收入要小于纳税总收入,多交的所得税无法退回,给企业造成一定损失。第四,对建造合同损失,建造合同准则要求计提合同预计损失计入当期管理费用,而税法只允许于实际发生亏损时才能进入当期损益,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而不允许预提的合同预计损失在税前扣除。

3利用建造合同人为调节利润建筑企业管理者为完成利润目标、承包指标、更充分的享受税收等优惠政策便于筹划等目的,可以通过建造合同的规定进行调节利润。如:按照建造合同规定,施工企业应收款项与实际收款日期不相符,造成完工项目在资产负债限定日期之外收款来操纵利润。

三、对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合同总收入与合同预计总成本的确认问题。需要从两个层面解决:一是国家应加大力度规范建筑市场,建设项目的审批要严格,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解决建筑市场中长久存在的工程变更问题与工程款拖欠问题,保护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二是施工企业应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财务预算和报告制度,对合同收入和合同成本的预测进行动态管理与调整,为工程项目合同收入、合同成本的合理预计提供准确信息。

2.影响税金的问题。执行新的建造合同后,企业存在的营业税及所得税时间及金额上的差异,是由于收入确认与工程结算分开所带来的问题。一是对于纳税时间性差异,会随着工程进度的完成,差异逐渐消失,只是由于纳税时间的前后不一致,会形成一定的资金成本,对此,在确认收入时要进行合理的筹划,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成本。二是对纳税金额差异,我们应慎重对待,应加强变更工程预计的谨慎度,防止将不能实现的变更工程确认为收入交纳营业税及企业所得税。对于建造合同的执行与税务上的差异,施工企业的主动权很少,只能是尽量避免,更多是寻求国家有关部门的协调,减少会计与税务方面的差异,降低施工企业的税务风险。

3.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对建造合同结果的预计需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对合同总收入、总成本的预计也要求会计人员有较强的判断力与预测力,也要求对工程项目比较了解,建造合同准则的有效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会计人员。

6.建立和强化企业内部审计。为避免财务人员利用建造合同准则的漏洞人为地调节收益,应建立和强化内部审计制度,对建造合同准则的执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可以对不合理的会计处理及时作出纠正,客观反映工程项目的财务状况。

参考文献

[1]侯琼.建造合同准则实践中问题及解决措施[J].企业研究,2011,(24):195-196.[2]毛莉.施工企业执行新建造合同准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师,2011,(12):17-18.[3]贾会芳.施工企业执行新建造合同准则的有关问题[J].经济师,2011,(12):292+294.[4]岳永科.建造合同准则实施过程中遇到的若干问题[J].财会月刊,2011,(05):43-44.[5]李展.建造合同准则在实际执行中的问题浅谈[J].现代经济信息,2011,(06):212.[6]任党宏.施工企业执行建造合同准则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J].西部财会,2011,(08):44-46.

第三篇:农村信用社会计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信用社会计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省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工作已全面完成,省联社和县级联社均制定了相应的会计制度。为了解会计制度执行情况,**银监分局进行了调查。

一、基本情况

农村信用社进行统一法人改革前,会计制度一直执行着两个重要文件:一是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由人民银行总行制定的《农村信用会计出纳基本制度》及其补充规定和具体会计准则;二是 2000年1月1日起施行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实施办法》。省里省联社组建后,根据上述两个文件,制定下发了《**省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会计核算指导意见》(皖农信联〔2005〕171号)和《**省农村信用社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财务管理指导意见》(皖农信联〔2006〕39号)。其核心内容是:县级联社实行一级法人核算,信用社作为县联社的分支机构,在联社授权范围内开展业务,承担相应的责任,继续执行农村信用社的会计、出纳、财务等基本核算、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信用社的各项收支,年终一律上划县联社,由县联社统一办理年终决算。各县级联社又根据省里省联社的两个《指导意见》,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完成了统一法人农村信用社会计制度建设,财务会计工作有了较大改观,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顺利推进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存在不足

(一)法人财务管理职能被弱化。统一法人后,县级联社受省联社计划性财务指标控制,相对独立的法人财务管理职能被弱化,变成简单的分支机构型财务管理模式。这与“统一法人”改革目标不相适应,体现着浓重的“计划经济”思维,县级联社难以建立以财务决策为中心的现代财务管理机制。

(二)收入确认不够准确。统一法人后,农村信用社没有严格按照收付实现制或者权责发生制进行收入确认,而是有的指标采用了收付实现制,有的指标采用了权责发生制,致使收入确认不够稳健,收入指标和其他银行机构的可比性较弱。一是贷款应收利息未进行计提,而存款应付利息进行了计提。二是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足。制度规定对应收款项、贷款损失、抵债资产和存放同业款项等八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应计提减值准备。但在实际操作时,考虑农村信用社实际承受能力,存在未按照标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现象,形成损益数据不真实。三是抵债资产处置核算不准。制度规定,“处置抵债资产时,如取得的处置收入小于抵债资产账面价值,其差额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保管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处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从处置收入中抵减”。但在实际操作时,部分农村信用社对处置收入小于抵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未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仍放在抵债资产科目反映,造成科目错用、核算不准,减少了当期支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财务成果的反映不实。一些农村信用社对抵债资产保

管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也未按规定操作,直接从当期税前成本中列支。

(三)会计信息披露不够统一。统一法人后,会计制度没有对会计信息披露作出详细规定,致使各联社在披露会计信息时出现不统一的现象。一是披露报告格式不统一。有的联社以报送监管部门的审核报告代替披露报告,有的联社以报送人民银行的报告代替披露报告,有的联社以告社员(股民)书的形式对外公告。二是披露内容不统一。有的联社对披露信息指标的变动原因进行了说明;有的联社只披露了相关信息指标,未对指标变动原因进行说明。三是披露时间不统一。哪一天开始信息披露,张贴或置备相关信息披露载体多少天,各联社均是自行掌握。

(四)会计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统一法人后,农村信用社对会计工作监督管理薄弱的局面没有改变,依旧沿用了原有的监察网络,负责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县联社配备兼职监察员;部分信用社配备内勤坐班主任;联社保留稽核股,驻片稽核员每月深入到社进行序时和常规稽核。这个监察网络中存在主要问题:一是对兼职监察员没有建立培训和考核机制,部分信用社兼职监察员已失去作用;另有部分兼职监察员退休,没有及时配备。二是没有配备内勤坐班主任的信用社,联社指定由主办会计兼任,出现“自己监督自己”的现象,削弱了对会计监督的力度。三是驻片稽核员长期在管辖区内信用社巡回检查,使监督作用因熟人熟面的人情关系而难以发挥。

(五)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农村信用社相当一部分员工是在与农行分设之前,出于照顾内部干部职工子女以及方方面面关系招进的,缺乏正规培训学习。大多数会计人员素质偏低。以凤阳为例,县联社在职职工有两个特点:一是文化素质较低,大专学历以下的占会计从业人员数79.5%;二是年龄偏大,40岁以上的占会计从业人数39.8%,30-40岁之间的占53%。近年来,农村信用社进人不多,没有能补充足够的新鲜血液,人才问题也日趋突出。

三、对策建议

(一)维护县级联社法人财务管理职能。一是省联社转换“总行管理分支机构”的思维模式,维护县域联社的法人地位,扩大其经营自主权和财务管理权。二是监管部门和省联社着力监督县域联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正常有效运作,促进农村信用社向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转变。三是促进条件成熟的农村信用社从合作制向公司制转型,逐步解决信用社所有权人缺位的问题,最终彻底提高联社加强财务的积极性。

(二)严格按照谨慎性原则确认和计量收入。根据金融监管要求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方向,农村信用社务必尽快形成“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自我约束机制,真正发展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因此,农村信用社务必根据客观现实要求扎实推进会计改革步伐,严格按照谨慎性原则确认和计量收入。一是合理计提应收应付利息。对表内计提的应收贷款利息和长期投资利息严格按照规定计提,对应计提的应付存款利息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计提。对以前少计

提的应付利息,制定分期补足计划,逐步不足。二是充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信贷资产,逐步补足呆帐准备和专项准备;对包括应收款项、固定资产等其它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充分、合理地预计这类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从而对这类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充分计提减值准备。三是准确进行抵债资产处置核算。在处置抵债资产时,对取得的处置收入小于抵债资产账面价值的,其差额应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对保管和处置抵债资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应分别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或从处置收入中抵减,不得在当期税前成本中列支。

(三)省联社制定统一的信息披露细则,规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一是统一信息披露文本格式,明确公告对象为股民(社员)。二是统一信息披露内容。对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比例、本年利润及费用总额增减额度、增减幅度等关键指标的变动原因必须予以说明。三是统一披露时间,参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时间,在每年的前三个月内,将所披露的书面报告和信息披露表置备于信用社主要营业场所不少于30个工作日,确保股东(社员)及利益相关者能随时查阅。

(四)建立健全会计监督约束机制,加强监督检查。一是充分发挥兼职监察员、内勤主任以及稽核员会计监督作用,坚持做到有培训、季度有考核、责权利与岗位挂钩,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二是对会计人员、特别是会计主管,尽快实行委派制或岗位轮岗制,以确保会计监

督制度得以贯彻执行。三是推行会计事后监督制度,采取集中监督或分散监督的形式,对所有网点的会计业务实施全面监督。

(五)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一是切实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其新制度、新政策把握能力。二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人才担任高级财务主管,快速提高会计管理意识和会计管理技术。三是改革用工制度,吸收大中专以上毕业生充实到基层信用社工作,增添新鲜血液,加快农村信用社人员结构调整。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大力提倡会计人员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会计专业学历继续教育,逐步将懂业务、会核算、善管理的会计骨干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中。

第四篇:业务受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业务受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方面:

1、手工登记簿存在的问题:ACS系统上线后,不但日常操作与ABS有所不同,而且登记簿方面也有很大改进,系统本身设有多种电子登记簿,所以有一些手工登记簿(例如开销户登记簿)建议取消,在这方面没有相应的制度规定,所以很多登记簿还是延用ABS时的做法来登记。

2、凭证打印及整理方面的问题:没有明确网点需不需要打印记账凭证,如果打印需不需要与原始凭证一一配对后交事后监督中心。这一方面全国各地做法也不太相同,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做,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不利于与相关业务处室关系理顺。建议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以便顺利开展业务。

二、执行相关文件方面:

文件滞后的问题:例如调整财政性存款交存范围的文件有时传达下来时,需要调整的这一旬的业务有的商业银行已经办理完毕,造成与文件不符的情况。建议发文件时明确从下一旬开始执行,有一个缓冲期,给大家工作带来便利。

三、系统运行方面:

业务丢失的问题:例如开户,有时账户管理信息表记账成功后,再设置相关参数,扫描员设置完成后提交网点主管审核,审核不通过退回扫描员修改,但是扫描员发现没有错误撤销修改后,有时会出现这笔业务丢失的现象,需要重新办理。建议修补系统漏洞,进一步完善ACS系统。

手工验印问题:目前人民银行办理业务过程中还是使用传统的手工折角验印方式,需要繁复地翻找印鉴册,折角对照预留印鉴,一方面工作量大,另一方面也存在人为判断因素,不利于防范资金风险。建议推广电子验印,取代现有的人工模式,加快电子化进程。

第五篇:汽车维修接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汽车维修接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论文

级:营销二班 姓

名:李光辉 学

号:200821172 指导老师:潘老师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试谈汽车维修接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摘要:汽车维修是汽车售后服务至关重要的一环,汽车维修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并逐渐成为汽车4S店的主要利润来源。随着汽车后市场的发展,私家车主对爱车维修保养的重视,汽车维修服务将决定汽车维修类企业的命运。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渐趋理性,谁能提供消费者满意的服务,谁就会加快步伐,占有市场份额。但是现在很多的汽车维修类企业的维修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了维修企业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因此我们要正视汽车维修接待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找出改进和解决的方法。全力提升客户满意度、打造服务品牌正逐渐成为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汽车品牌的共识,使汽车售后服务真正的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推动汽车行业良好、健康的发展,也为汽车4S店或汽车维修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汽车 维修 接待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2011年4月19日开始的上海国际车展高峰论坛上,出席论坛的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昨日坦言,未来五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环境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他同时表示,即使按照最低的增速预计到2015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5亿辆。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这一昔日的奢侈品目前已进入千家万户。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给汽车售后服务业带来了极大的商机,同时也给汽车维修接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维修接待做的到位与否,关系到汽车维修服务类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可以说汽车服务业已成为商家赢得市场的关键。

二、我国汽车售后维修接待的现状与分析

维修接待就是售后服务部窗口,是终端车主接触4S店售后的第一个环节,这就要求维修业务接待的工作人员充分展现4S店企业的精神和文化。

在2011中国(西安)车市总评榜“最值得信赖4S店”这一奖项的评选过程中,中国(西安)车市总评榜组委会委托了专门的调研机构对西安55家汽车4S店的店面环境、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进行综合调研,在整个调研活动中,有近2000名消费者接受了现场问卷访问,通过对这些问卷进行汇总分析后发现:4S店的售后服务仍需提高,在调研问卷中,针对4S店的售后服务还为专门受访者留有意见栏。但在许多问卷当中,消费者对少部分4S店的接待服务水平给出了较低的评价,甚至在满分为5分的情况下,只给出了2分的评判。在这项综合调研中,我不难发现车主对这项调研都比较的配合,收集了将近2000份的问卷。在对4S店服务质量这一项目的调研中发现,有车主对部分4S店的接待服务水平做了较低的评价,有的甚至只给了两分,由此可见汽车维修接待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问题具体归纳如下:

(一)业务接待能力有限,做不到专业、热情、耐心、周到。作为业务接待工作本身来说,是比较枯燥并辛苦的工作。这项工作的要求经常是站着工作,需要接受客户的咨询,合理引导车主的停放,保持道路的畅通,合理分配积压的车辆等工作。这是一项繁琐的工作,维修接待员缺乏规范的接待标准,不会合理的分配车辆,不知道怎么与客户更好的去沟通,甚至会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这些都严重影响了4S店的售后服务水平。

(二)内部管理混乱,分工不明,缺乏执行力。

(三)部门之间协调联系工作不到位,工作效率低下和被动。由于维修接待部门与维修车间的沟通不到位,没有及时关注车间的维修情况,一旦遇到车间待维修车辆较多的情况,就会造成维修车辆积压。还要一种情况就是,维修接待部门,没有及时的跟进车辆的维修进程,没有时刻提醒维修技师交车时间,这样时常出现不能按时交车的情况,这耽搁了客户的用车时间,也严重影响了客户满意度的提升。

(四)缺乏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连一些简单的故障都不会判断并作出排除。

汽车销量井喷式的增长,导致了汽车类从业人员的紧缺,现在好多汽车4S店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汽车维修接待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差,是其中的表现之一。这就增加了维修接待的难度,增加维修接待的时间成本,影响了维修接待的顺利进行。

(五)处理问题不够灵活,不会正确处理客户投诉,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汽车维修接待经常会接到客户的投诉,客户会反映各种不满意的情况,并希望你接待人员去帮助解决。对于很大部分的投诉我们都可以很好的解决,但往往对部分比较较真的客户,维修接待人员就难以解决了,由于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对整个4S店的整体形象。

三、提高维修接待能力,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对策。

(一)接待员外表应气质高雅,接待客人应亲和友善。要有精湛的对车辆故障的判定能力。业务接待室第一个与客户接触的人,他给客户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业务接待员技术精湛,会增强客户对企业的信任感。加强礼节知识学习。要做好服务工作,光有良好的意识还不够,还必须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避免好心办坏事。如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礼节知识,公共关系学。了解在待人接物中必须要遵守的礼节常识,包括坐姿、站姿、说话口气、眼神、化妆、衣饰搭配,以及回答客户提问技巧等等。

(二)加强与公司各部分的沟通。

了解公司的发展状况和各部分的工作内容,有了这些知识储备,一方面能及时正确地回答客户的题目,正确地转接电话。

假如知识某个部分没人,会提醒来电方,并扼要说明可能什么时间有人,或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扼要回答客户的题目,同时也能捉住适当机会为公司作宣传,做好公司部分和客户沟通的桥梁

一. 首先领导要加强学习,建立我们的工作就是服务就是让客户满意的意思,而不要给下面错误的暗示。应该是:我们工作就是给客户解决困难。努力让客户心中形成这样一个观念,一旦遇到车辆问题首先想到就是我们XX,想到我们可以给他解决车的问题。培养起客户忠诚度。这其中有大量工作和文章可以做。

二. 加强团队的建设,稳定一批工作和技术骨干。建立起好的团队精神和文化,让每个员工心里都明白:自己的一切行为都必须围绕公司利益和发展,公司好了才有个人的发展,公司好了才有个人的利益。任何都不可以把个人利益和要求凌驾于公司的利益之上,谁这样做那就是对每个员工利益的损害。打击歪风邪气,树立起正气,建立一个良好的干工作氛围。发挥每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三. 建立起量化的考核机制,建立起每个岗位的工作流程和职责,既考核奖惩细则。

四. 加强部门之间分工与协作,统筹的来安排全部门每一天的工作。每个部门相互之间要主动的去了解其他部门工作和进度。全面提高工作效率。我曾经调查过工作效率和进度的问题,发现有的部门领导根本不知道与其他部沟通协调.例如到事故车进场保险公司定损以后,应该马上动手开展工作,当板金和机修出来更换配件清单,就应马上交于配件仓库,让他们组织货源.这样就不会工作.这只是个事例

五. 建立起部门里的信息反馈和处理机制和流程。

部门里工作工作中的协作都是口头的,现在部门里发放任何东西文件都没有签字,当事情发生也没有记录和文字的汇报与总结,时期的处理意见也没有文字的东西,都是口头一说,非常的不规范.特别是事故处理程序没有,奖罚的程序也是没有文字的东西.六. 努力加强业务和技术水平,全面经济效益。

七. 公司已有系统的规章制度了,应该说已经比较完善了。但是现在却行同虚设。人制大与法制。我们现在先不谈科学系统的管理,就是现场管理都也非常的薄弱等等。

我现在具体的谈些事情:

1. 业务接待

一. 业务接待就是服务部窗口,更是国信的窗口,要求这里工作的人员充分展现我们企业的精神和文化。先对每个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对工作流程进行分解再让每个员工写出自己对业务接待工作的具体认识。在根据大家的认识对工作技能和接待技巧相互的提高。(技能方面的能力是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没有学习就不可能有提高)

二. 部门负责人写出岗位职责,让大家谈论,最后正式的文字,报公司批准后成为每个员工工作基本要求和标准。

三. 业务接待要有内部业务考核标准。接待量,产值,投诉等等。

四. 迎、接、听、送、这就是业务的最基本和最低要求。看看这简单的四个字,但是这其中的内涵非常丰富。

五. 认真对待每个客户,听取他们的报修和一些抱怨,耐心做好解释和疏导工作。尽量不要投诉和矛盾上交。

六. 提高业务技能,不可以一些原因而影响和损害企业的利益。(在考核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些这样的个人行为)

七. 加强与其他部门联系和协调工作,而让客户满意。

八. 提高相互之间的业务交流,定期的的总结和分析。

改进办法

1. 首先把每个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上墙公开。

2. 由领导细分各个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但是还要做到分工不分家,每个人都要对企业和部门尽义务。(现在就写到这里

(1)预计今后10到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国。国际经验表 明,人均收入水平与汽车普及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中国2002年的人均GD P是7972元,按官方汇率计算折合910多美元,而按世界银行测算的购买力平价方法则接近4000美元。在一些发达城市、东南沿海相当多的地区,人均G DP按官方汇率计算也达到四五千美元,呈现明显的即将进入汽车社会的特征。预 计中国将在未来10年--15年成长成为年销量达到1700万辆的全球最大汽 车市场。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这一昔日的奢侈品目前已进入千家万户。预计未来五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保持20%~30%的年增长速度,2010年3100万辆~3315万辆,2015年4435万辆~4719万辆,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给汽车售后服务业带来了极大的商机,假如把整车销售作为汽车市场的“前市场”,那么维修保养、配件供给、汽车美容、汽车改装等等服务都可以称为是汽车“后市场”。在利益驱动下,市场竞争已经从“前市场”转移到售后服务竞争,甚至汽车售后服务业已成为商家赢得市场的关键。但我国的汽车售后服务水平与国外 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从法律法规、经济模式到服务理念、品牌创造都存在巨大差异。面对如国外企业的强烈竞争,我国的汽车售后服务业必须对国外先进的服务体系进行研究和学习,吸取现有成功案例的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建立起一套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服务体系,才能使我国的汽车售后服务业在巨大的商机中得以更加辉煌的发展。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这一昔日的奢侈品目前已进入千家万户。预计未来五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保持20%~30%的年增长速度,2010年3100万辆~3315万辆,2015年4435万辆~4719万辆,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给汽车售后服务业带来了极大的商机,如果把整车销售作为汽车市场的 “前市场”,那么维修保养、配件供应、汽车美容、汽车改装等等服务都可以称为是汽车“后市场”。在利益驱动下,市场竞争已经从“前市场”转移到售后服务竞争,甚至汽车售后服务业已成为商家赢得市场的关键。但我国的汽车售后服务水平与国外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从法律法规、经济模式到服务理念、品牌创造都存在巨大差异。面对如国外企业的强烈竞争,我国的汽车售后服务业必须对国外先进的服务体系进行研究和学习,吸取现有成功案例的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建立起一套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服务体系,才能使我国的汽车售后服务业在巨大的商机中得以更加辉煌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新闻网

调查显示:近九成车进4S店保养 售后服务仍存问题

下载建造合同准则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造合同准则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岐山县教学研究室 史荣刚 自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各试点学校领导和教师在工作实践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艰辛努力,已经取得......

    谈分级护理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论文摘要:分级护理制度是护士在临床对患者实施护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但在分级护理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护理工作制度与医学教育、医疗工作制度......

    房地产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总结

    房地产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开始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房产作为不动产,在我国市民心中更是占......

    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共五篇]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及其成因的分析 HHY 政策执行是政策方案被采纳之后,把政策所规定的内容转变为现实的过程。在整个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之中,政策执行是一个......

    信息系统维护可能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案

    信息系统维护可能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案 信息系统维护存在的问题1 IT基础架构管理工具欠缺基于门户、财务管理、采购管理、人事管理、文件服务等构成了公司的核心业务系统。这......

    货币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是一个庞大的执政和服务群体,在货币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在资金管理中,也极易滋生贪污、腐败的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财政、国资委、审计等相关监管部门......

    土地确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方案探讨

    土地确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方案探讨 摘 要 我国土地确权活动早在2006年就已经开始试点工作,土地确权工作复杂、内容庞大,涉及人口众多,在开始之初,中央及各级人民政府就制定了......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2012年04月17日 10:03 来源:《财务与会计》 2011年第10期 作者:周珣 刘忻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根据《企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