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团队关于防止过程擦伤和混料措施
关于防止过程中发生擦伤和混料(七团队采取的措施)
目的:
1、查清擦伤所造成的根本原因;
2、防止混装、错装;
1、关于防擦伤:
(1)成品(带钉、没钉)进入清洗车间,清洗工要先经质检检验,开具合格标识卡、并签字确认后,清洗工方可清洗。对于未经质检检验私自清洗,清洗后发现擦伤或其它质量情况,由其清洗工承担相应责任,每出现一次擦伤对清洗工罚款5元/次。
(2)对于清洗后的成品质检员检验是否有擦伤,若无擦伤则请质检员开具合格可包装的检验条,对于有擦伤的需要开具不合格标识卡,并查明原因,立即整改。对于清洗完成品,质检员未检验,而私自包装的对包装人员罚5元/次。(3)清洗前后检验试行到12月31日。
2、关于防混料、错装的措施(1)装箱工要对包装案上的成品做到及时清理,不准同一包装案上出现一种以上的包装好的成品,做到清场彻底,每发现一次清场不彻底罚5元/次。(2)装箱工写箱时要特别关注以下9项:
A、产品批号;B、厂家;C、型号;D、是否氮化;E、带钉或无钉;F、规格;G、生产人;H、生产日期;I、特殊质量情况。
对于写错或少写一项罚装箱工5元/次,同时奖励发现人5元/次。
(3)入库人员对于装好箱的成品要逐一检验,避免发现错误,对于其发现的装错的产品给予5元/次的奖励;同时处罚相应装箱工5元/次;对于由仓库发现的错装、混装、漏装、写错,处罚装箱工10元/次,处罚入库人员5元/次。(4)包装人员在包装完此批产品后,需清场彻底,同一案子上不能出现一种以上的产品和标识卡,否则对包装人员处罚5元/人/次。(5)装箱人员要及时装箱,确保包装案及时清场以待包装下一批成品。对于耽误包装人员生产的,每发现一次罚款5元/次。
请:生产部、企管部、技术部、技检部确认。
七团队:王景瑞
2007-12-5
第二篇:防止职工伤亡事故措施和人身安全
1、接班前要充分休息,严禁饮酒。接班前饮酒的,应立即停止其工作。
2、按规定着装,正确佩戴、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和安全防护用品,不准使用不合格的安全用品,不准使用不合格的安全用品、工具及测试设备。运输生产单位的人员当班严禁穿高、中跟鞋,以防扭伤。
3、新工、新岗、新职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及其他规定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特种设备及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国家认可并在有效期内的操作证上岗。
4、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等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不简化作业过程。
5、严禁在钢轨上、枕木头上、道心坐卧、站立或在车下避雨、乘凉、休息。严禁扒乘机车、车辆,以车代步。
6、横越铁路时,应做到“一站、二看、三通过”,注意机车、车辆动态及脚下有无障碍物,严禁抢越股道。
7、横越停留车列时,严禁钻车,应从车门处、通过台、车钩上越过或在停留车5米以外绕行,并防止提开车钩,注意邻线来车。
8、除线路检查人员外,顺线路行走时,不准走道心和枕木头。在线路附近作业时,人员、设备、工具(包括手持工具)不得浸入限界;在线路上作业时禁止使用手机。
9、机动车驾驶员要严格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不得酒后、超速和疲劳驾驶车辆;非专职司机不准驾驶公车。
10、各项施工必须严格执行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两人及以上作业要单一指挥,密切联系,协调配合。扛抬物品时,要呼唤应答,统一动作,同起同落,确保安全。
11、线路上有碍行车安全的作业必须在天窗点内进行。作业前,施工负责人必须对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认真检查机具和安全防护设备情况,按规定设置防护。作业过程中,防护员要及时、准确、清晰地传递信息和信号;严格执行人员下道避车的有关规定,遇有临时处理设备故障,必须按规定要点,严格执行登、消记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防护。
12、在线路上巡检作业,要认真执行勤回头了望制度,按规定及时下道避车。通过桥梁时,要时刻注意来车,做好避车准备。遇有降雾、暴风雨、雪、扬沙等恶劣天气,了望困难的区段,巡守人员可在路肩上行走,但应注意查看线路状态。
13、在进行挖土方作业时,应按规定在坑、沟旁设围栏或盖板,设置安全边坡或者固壁支架;施工地点要做好安全防护,夜间设红灯示警,工程竣工后应将坑、沟填平。
14、冬季取暖火炉必须安装烟筒(室外加装三通弯头)和风斗,要指定专人负责使用管理,定期检查烟筒畅通情况。每年使用前须经单位主管部门检查验收发放合格证后方准使用,防止发生煤气中毒事故。
15、人身安全“十不准”:(1)、不准不设防护就开始作业、(2)、不准不了望就穿越线路、(3)不准飞上飞下、扒车代步;(4)、不准跨骑翻越动态中的车辆;(5)、不准在动态的车辆中调整钩位、摘接风管;(6)、不准违反规定在电化区段攀登洗涮机车、车辆上部,停电对各项设备进行检修时,必须确认无电才能作业;(7)、不准不戴安
全带、安全帽、不设安全网、不穿防护服作业;(8)、不准未搭好脚手架、放稳梯凳就开始作业;(9)、不准携带笨重工具和材料登高作业;(10)、不准钻车或在车辆下乘凉、坐卧休息。
第三篇: 液压泵漏油的防止和措施
液压泵漏油的防止和措施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湘潭 411102 摘要:液压系统漏油是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从管路安装、油温控制、油液污染、选用和装配密封件4个方面阐述防治措施,提出相关防漏治漏理论
关键词: 液压系统 漏油 防治
设备液压系统漏油不仅浪费大量能源、污染环境,而且导致设备运转异常、效率降低,严重时造成停机损失。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工程机械故障中,漏油(仅限于外漏)故障约占20%~30%,如果再加上内漏,则所占比例将更大。因此,对于液压系统漏油问题应予以足够重视。液压系统漏油的原因很多,防治措施各异,归纳起来主要有4个方面.一、正确安装管路
液压系统中使用的管路很多,根据工作压力及安装位置的不同,选用的有钢管、紫铜管、橡胶管、尼龙管和塑料管等。管路漏油在液压系统漏油故障中所占比例较大,其原因主要是管路安装不当。例如,在安装管接头时,如果紧固力矩严重超过规定时,会使接头的喇叭口断裂,螺纹拉伤、脱扣,发生漏油。
1.避免管路弯曲不良
在装配硬管的过程中,应按规定弯曲半径使管路弯曲,否则会使管路产生不同的弯曲内应力,在油压的作用下逐渐产生渗漏。通常情况下,硬管转弯处的半径应大于油管外径的3~5倍。如果弯曲半径过小,就会导致管路外侧管壁变薄,内侧管壁存在皱纹,使管路在弯曲处存在很大内应力,强度大大减弱,在剧烈振动或高压冲击时,管路就易产生横向裂纹而漏油;如果弯曲半径过大,当管内油压脉动时就易产生纵向裂纹而漏油。安装软管时同样要注意弯曲处的半径,通常应使弯曲半径大于9倍软管外径,弯曲处到管接头的距离至少等于6倍软管外径。
2.注意管路使用环境
液压系统在工作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环境的变化。管路(特别是软管)如果安装不当,极易受环境影响而变形,造成漏油事故。因此,软管直线安装时要有30%左右的余量,以适应油温变化、软管所受拉力和振动的需要;橡胶管应避开高温和腐蚀性气体,一经发现严重龟裂、变硬或鼓泡现象,就应立即更换;如果系统软管较多,应分别安装管固定或用橡胶板隔开,以避免管路错乱
3.合理固定安装 在安装油管时,切忌不顾管路的长度、角度、螺纹是否合适而强行装配,这会使管路变形,产生安装应力,同时很容易碰伤管路而导致其强度下降;安装时还要注意油管的固定,以防拧紧螺栓时管路随之一起转动,造成管路扭曲或与别的部件相碰而产生摩擦,缩短管路使用寿命;管路卡子的固定要适宜,如果过松会使管路与卡子间产生的摩擦、振动加强;如果过紧则使管路表面夹伤变形,所有这些情况都会使管路破损而漏油。
二、防止油温过高
液压系统油液的工作温度一般维持在35~60℃的范围较好。油温太高将使油液深度下降、容积效率降低、润滑油膜变薄、机械磨损加剧,从而导致液压油内泄漏增加,同时泄漏和磨损又引起系统温度升高,而温升又会加重泄漏和磨损,甚至造成恶性循环,使液压元件很快失效。油温过高还将加速密封件老化,使密封效能随之降低,最终导致密封件失效而漏油。
1.工作中的控制
正确调节液压回路的某些参数,例如液压泵的输出流量和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值,在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条件下,应尽可能的调低;可调背的开启压力也应尽量调低,以减少能量损失;工作中防止和高温物体接近,如果周围环境温度高而使油温升高时,应利用隔热材料使系统和外界热源隔离;工作中还要注意,若执行机构不工作时,要及时使系统卸荷。
2.日常维护
在日常维护中应经常使油箱中的油面处于所要求的高度,使油液有足够的冷却条件,保持冷却器内水量充足,管道畅通,充分发挥冷却器对油液的冷却效果。此外,选择合适度的液压油也是十分必要的。油液流动时的能量损耗增加;厚度过低,泄漏就会增多,两者都会使油温升高。
三、避免油液污染
液压系统的油液一旦被污染,将会导致系统中的元件磨损,密封性能下降,液压元件容积效率降低,产生内外泄漏。当液压油中含有水分时,会促使液压油形成乳化液,降低液压油的润滑和防腐作用,加速液压元件及液压导管内壁的磨损和腐蚀。当液压油中含有大量气泡时,将引起强烈的液压冲击,易损坏元件及导管,产生内外泄漏。
1.严格净化液压用油 净化是防止固体杂质损害系统的重要手段。液压系统应根据需要配置粗、精过滤器。过滤器应当经常检查清洗,发现损坏应及时更换。向油箱中注油前,必须彻底清洗油箱及液压管路,加注液压油时在加口处应放置滤网,并在无风沙、无污染的场所加注。
2.定期检查和更换油液
对液压油应做到定期检查,一旦查出油液性能不符合要求,就应及时更换。液压系统一般在累计工作1000h后,应当换油。如继续使用,油液将失去润滑性能,并可能具有酸性。在间断使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隔半年至一年换油一次。
3.液压设备及元件的维护保养
对露天停放的工程机械或液压设备,应加盖蒙布,做好防尘、防雨雪工作,雨雪过后应及时进行除水、晾晒和防锈。对于液压元件不要轻易拆卸,如必须拆卸时,应将零件清洗后放在干净的地方,重新装配时要防止金属屑、棉纱等杂质落入元件中。在液压元件维修时,也应防止杂物、水分带入液压系统。
四、正确选用和装配密封件
密封件是以弹性材料制作、用于阻绝或控制流体之流向,阻止工作介质的泄漏及防止外界气体、灰尘等侵入,达到密封要求的元件。密封保证了液压系统高效、长期、安全、稳定的工作,如果密封件选用或装配不当,将会造成液压油的泄漏。
1.选用合适的密封件
密封件的选择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不同的工作压力、温度、介质、运动形式、运动速度决定了密封件的不同类型。例如O形圈适用于静止、旋转运动的密封;Y形圈的耐磨性好,适合于往复运动的密封等等。在领取密封件时要认真查看出厂时间、变形、老化以及尺寸是否合格等各方面情况,有问题者绝不能勉强使用。
2.正确装配密封件
安装密封圈时,因不慎被花键、螺纹等锐边处的毛刺划伤就会造成漏油,这在维修装配工作中要特别小心。当密封圈安装须通过轴上有键槽、螺纹等开口部分时,应使用引导工具,装配不要用螺丝刀等金属工具,否则会划伤密封圈,还会使其扭曲。装配时还应注意方向的正确性,有方向性的密封圈唇部如果装反,不仅起不到密封作用,而且会引起漏油。安装时用力不当亦会导致漏油,例如,安装O形圈时,不要将其拉到永久变形的位置,也不要边滚动边安装,否则可能因密封圈扭曲而造成漏油。
五、结束语
液压系统漏油是液压设备的共性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液压系统的实际工作质量,也将直接影响到液压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液压系统漏油的原因很多,涉及面广,如果从管路安装、油温、油液污染和选用装配密封件等方面都认真研究控制,漏油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参考文献 刘忠,杨国平工程机械液压传动原理、故障诊断与排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
李新德.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漏油预防措施[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5 郑金龙.液压系统的漏油及对策[J].航海技术,2003(1)
林树枫.液压系统漏油的防治[J].有色冶金节能,2002(4)4
蔡文海.液压导管漏油故障分析及其预防措施[J].液压与气动,2001(12)
第四篇: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
1基本原则
1.1各单位必须认真做好防尘、防毒工作,采取综合措施,消除尘毒危害,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1.2防止尘毒的基本要求是:限制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防止粉尘、毒气、毒物的泄漏和扩散;保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采取有效的卫生和防护措施,减少人员与尘毒物料的接触;定期监测和体检。
1.3要根据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认真编制防尘防毒规划,并纳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长远规划,通过革新、改造,逐步消除尘毒危害。
1.4对长期达不到国家规定卫生标准,尘毒危害严重的作业,要制定计划,进行攻关,限期整改。经过整改,仍达不到标准的,应停止生产。
1.5企业内的新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其尘毒治理和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运。
1.6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企业内对尘毒危害的治理应制定短期和长期计划,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
2防止急性中毒的措施
2.1工业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三种:即人的呼吸道、皮肤和消化系统。一般情况下以呼吸道进入为主,其次是皮肤进入,消化系统进入仅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发生。
2.2为防止发生急性中毒,职工进入生产岗位前必须穿戴好规定 的劳动防护用品。根据我公司的生产实际,在生产过程中凡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都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防护,切实保障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其重点是抓好设备密闭和隔离操作二个主要方面。
2.3不断革新工艺,采用现代管理技术,逐步向机械化、自动化方向迈进。加强巡回检查,对设备、管线的跑、冒、滴、漏现象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理。
2.4加强有毒有害岗,并力争做到回收利用,以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
2.5定期给职工查体和定期测定作业环境的毒物浓度。3发生人身中毒事故的抢救
3.1如不慎发生人身中毒事故,抢救工作要分秒必争,绝不能拖延耽误。事故发现单位,要立即向公司领导和值班人员报告,并立即通知医务室和车队,以便及时抢救。
3.2要把中毒人员迅速抢救到安全通风地带,在抢救时。一定要注意抢救人员自己的安全,如有必要,要穿戴好防护用品。
3.3要及时查明原因,切断毒物,防止继续外泄。3.4消除掉残留毒物,尽快恢复生产。
3.5中毒患者如衣服被有毒物质污染,要立即脱掉并将其身上的毒物擦洗干净,在这同时要注意保暖,以防患者受冷。对呼吸微弱或面色青紫的缺氧者,要迅速给予输氧。
3.6人工呼吸法:
3.6.1人工呼吸适用于呼吸已停止,但心脏仍跳动或刚停止跳动而有体温的患者。口对口人工呼吸法适应于中毒、窒息引起的呼吸停止,不受毒物或外伤的限制。
3.6.2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使患者仰卧,口张开,消除掉口腔内堵塞物,使其呼吸道保持畅通,将患者头部尽量后仰,头部不宜垫得 过高,救护人员站在患者头部的右侧,用手掰开患者的嘴,深呼吸后紧贴患者的嘴吹气(可隔一层纱布),要使患者的胸部膨起,整个过程大约吹气二秒,停三秒,每分钟以14-16次为宜,救护人员吹气后要放松患者的嘴使其自动呼气。人工呼吸要坚持进行,不可中断。
第五篇:防止错焊和漏焊的措施
防止错焊和漏焊的措施
在所有的电阻焊当中,电焊焊接的主要缺陷有:虚焊、漏焊、焊点扭曲、焊点压痕深、焊接位置不正确等等。其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是错焊和漏焊的,有的地方该焊的没有焊到,不该焊的就偏偏给焊了,这些问题常常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损失,严重的话,甚至都有可能导致整个公司的破产,因此,防止错焊和漏焊的现象发生尤为重要。
在错焊和漏焊当中,首先来想想看,生产当中,为什么会生产漏焊和错焊的现象,漏焊往往是我们工人操作的疏忽所造成的,如有的零件有比较多的孔,常常把M5和M6的焊反了,这在很多地方都有发生过,有的零件不是很大,就焊有M5和M6的螺母,就目前我们现使用的点焊机电极的销子,不管是M5还是M6的销子都可以焊接M5和M6的螺母,尽管焊接M5螺母零件的底孔放不M6螺母的销子,但还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时我们是防不胜防。就目前我们工厂的设备来看,错焊基本就在M5和M6之间,两螺母的外形基本相同,差别就在于底孔的不一样,从外观上看,是很难区分的,但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要确保我们的零件是百分之百合格的才可以送到我们的顾客手中,下面来说明下我们防止错焊和漏焊的一些具体措施:
一.1.在焊M5和M6的螺母当中,严格控制好操作流程,先焊完M6的螺母,然后再焊M5的螺母,确保一人一机,一人焊一种螺母,焊完的螺母班长回收和保管,就可以大大减少错焊的可能性,同时在特别容易的地方。2.加大质检巡查,毕竟有这种情况的不是很多,所以不用花费大量的人力。3.从工艺上考虑,站在主机厂的角度,有两种螺母装配,肯定在财力和物力花费比较大,因为在距离不是很大的地方有两种比较相近的螺母,势必会对装配的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两种螺母就会用到两把枪,所以建议同一个零件尽量用同一种型号的螺母,这样对我们焊接螺母焊错的几率就很小很小了。
二.至于漏焊,1.我们首先可以从我们的焊接参数方面考虑,焊接的参数会直接影响到焊接的质量,焊接电流和压力直接影响到焊接螺母的牢固,很容易形成虚焊,虚焊就很容易造成螺母的脱落,所以,我们的第一步就是在焊接参数的控制,要求操作工在操作前必须把工艺卡放在旁边,对照好焊接参数才可以焊接。2.漏焊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物流的管理不当造成的,经常会把一些焊接半成品混到成品区里,所以物流的管理显得尤为的重要,焊接的时候,把焊接的半成品和焊接成品分离好(经常会发现两种状态的产品共用一个物料框),这是很多公司都没有做有物料框的标识,往往容易导致漏焊的产品的出现,所以在生产的物料框做好标识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