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打造适应转型发展员工队伍
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打造适应转型发展员工队伍
煤管科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的第一年,更是公司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随着矿业公司扩张发展的步伐加快,员工队伍素质问题逐渐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能担当重任的管技人员和骨干员工数量捉襟见肘,现有人员素质与外埠需求有很大差距,需要加快培养力度,如何打造一支适应企业转型发展的员工队伍,成为了当前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客观现状
煤管科现有员工203,其中合同制员工158人,劳服公司集体工45人。人员结构上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年龄偏大,50岁以上的有49人,45-49岁的有95人,而且70%为女员工。二是文化水平偏低,初中文化的有183人,超过全科总数的 90%,其中7人为文盲。三是伤疾人员比例大,各类伤疾人员有34人,占全科总数的17%。
另外作业环境差。作业现场噪音大、粉尘多,与井下环境相差无几;收入偏低,月收入千元左右,相当于一般井上单位。
二、思想状况存在的问题
1、存在无所事事、不思进取的思想。如有的同志工作中缺乏激情,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工作局限眼前、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等思想不同程度的存在。
2、员工特能力、素质水平普遍不高。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员工的业务技能水平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尤其是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业务技能等方面。
3、员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理想信念需要进一步的教育和引导。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员工重眼前、轻长远,轻精神、重实惠的现象依然存在;在个人价值取向上,更看重个人职位和经济利益。另外,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些青年人对于成才的正确途径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偏差等。
4、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淡薄,连续多年未发生伤工事故导致部分员工放松了安全生产这根弦,工作随意性大、操作不规范,这些都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三、解决方法和措施
(一)以开展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认真搞好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一是要认真搞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用科学发展观思想武装员工的头脑,要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把员工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员工的意志凝聚起来,把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尤其是要把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形成强大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文化优势,为员工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二是采取积极的措施和手段,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员工自身的政治素养的降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三观”意识也较为淡薄,当前形势下,如何有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亟需解决的课题,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对策,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并下决心做好。
三是搞好爱岗敬业教育,引导员工树立以企为家的思想。要通过学习教育,典型培育、激励手段等,强化员工爱党、爱企、爱岗的思想意识,增强大家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服务意识,发展意识。强化员工热爱区科,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做好本职工作,为公司的健康发展做贡献。
四是搞好形势任务教育。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区科领导要继续把提振信心、缓解员工压力、稳定队伍、完成任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多做正面教育、引导和鼓劲工作。要把形势、困难讲清,把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讲透,把方法、对策讲明,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上级要求上来,统一到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上来,认真抓紧抓好,毫不放松,使员工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尽职尽责,做好本职,与矿业公司共命运、同发展。这要成为企业一条重要的基本共识,员工们的一条基本的认知和理念。
(二)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方面下功夫
要积极主动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工作做实、做细,注意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对矛盾和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多做化解矛盾和协调工作。要及时掌握和了解员工的思想状况,多沟通,常交流,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问题,理顺关系,化解矛盾,鼓舞斗志,特别是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在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为生产经营助力。
要千方百计调动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骨干人员的积极性,激发潜能,多做贡献。以实际贡献多少为主要依据,加大奖惩力度,并实施一定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
(三)加强培训,努力提高员工的素质
注重对技术工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积极营造选人、用人、育人的氛围和环境。要高度重视员工能力和素质建设,保证各项培训、教育制度、措施的落实。要通过学习、培训和教育多种手段,努力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及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心,减少差错率。
(四)加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以此影响和带动员工队伍建设
要强化广大共产党员模范作用意识,为职工群众做榜样,党员时刻冲在前,干在前,打头阵,做先锋,显风采,做贡献。不断强化党员的党性观念,凡要求职工群众做的,党员同志要带头做好,不要求职工群众做的,要带头不做,并带头拚市场,带头做好本职工作,做职工群众信服的带头人。
(五)加强作风建设
一是树立坚韧顽强、不怕吃苦、敢打敢拼连续作战的作风。克服和反对娇气、懒散、怕苦怕难畏葸不前的作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围绕“两型”矿井建设,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发挥党组织的优势,彰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树立团队意识、大局意识、团结协作的作风。克服和反对本位主义和局部利益至上、不配合、不团结的作风现象。
三是树立勇挑重担、岗位奉献,扎实、勤勉、敬业的作风。克服和反对工作敷衍塞责、被动应付、消极、懒散、拖沓作风。个别同志工作缺乏热情和主动性,推一推动一动,不推就不动,工作被动,标准低,对自己要求不严,与当前的形势任务要求不相适应,必须坚决克服。
四是树立勤学善思、乐观向善、积极向上的作风。克服和反对不学无术、不求上进、消极慵赖的作风。个别同志特别是个别年轻的同志,思想懒惰,不思进取,不重视业务和技能上的提高,对政治学习更不感兴趣,表现平平,攀比、牢骚等,应予以纠正和解决。
五是树立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作风。克服和反对观望滞后、思想僵化、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作风。面对困难和问题,积极主动应对,用新办法、新对策解决新问题,就是创新。所以,要要教育员工,拿出足够的信心和勇气,以超限战、新思路、新手段、新办法,应对一切困难和挑战,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生产经营任务。
(六)以人为本,热情关心职工群众需求和实际问题
越是困难的情况下,越要注意密切与职工群众的感情,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不脱离职工群众,同职工同呼吸共命运,齐心协力渡难关。满腔热忱地为职工谋实事、办好事,关心职工的需求和实际问题,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
第二篇:如何适应公司转型发展
如何适应公司转型发展
随着改革的深化,企业转型是必然趋势,是企业在新形势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因为在不断变换的市场环境下,只有转型,企业才能把握新的市场机遇。在面临诸多不适应市场变化的遗留问题和不足之处时更要考虑转型,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根据企业自身优势,转出质量,转出协调性,转出高服务,转出可持续发展。
面对企业的转型,我个人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学习,对此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与时俱进,顺应潮流。在想思上和行动上跟上公司的步伐,同时在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我优势,更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协调性,为实现公司转型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一、尽忠职守
我作为xxx的一员,深知自己的工作职责,自己在工作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会对公司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我会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一切为公司着想,精细化工作,精细化服务,精细化管理好自己业务的各个环节,把自己的命运同公司的生存和企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因此,在企业转型发展的形势下,要实现自身同步的转变与提高也更加紧迫。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来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在企业保稳定、促转型、谋发展过程中,在企业与职工之间发挥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作用,坚决做到忠于职守,忠于企业。
2、改变自己
转变和创新自己的工作方法。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转型就意味着企业管理和经营模式的转变,势必对职工的技能、综合素质要求也产生相应的变化,这就给职工带来了新的挑战,必须通过加深认识、重新学习、重新定位,才能逐步适应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和创新自己的工作方法,摆脱旧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模式,与时俱进,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来开展工作,这样才能适应企业转型发展的需要。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我会以变应变,找准位置,寻求最佳结合点,在提升自身服务质量和水平过程中体现出变化的优势。当前,每个企业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独立性都在显著提高,工作内容和领域也都在不断扩展和延伸,涉及的领域不仅广,专业知识性更强,企业要想完成这些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就必须加快企业内部干部和职工队伍的专业化进程。所以我自己要更好地把握工作的主动性,努力做到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要彻底改变以前的经验型、传统型、保守型思维模式,在实践中坚持创新,用创新的思维解决问题,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提高当作事业去追求,转变和创新自己的工作方法,完成好任务,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随着企业转型,企业管理和经营模式转变,企业的社会职能也会跟着拓展,不仅任务加重,难度也会增大。因此,我作为企业的一名职工,不仅要适应新形势,同时还要迎接新挑战,真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这就要求我必须从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着手,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企业转型后与原有的发展思路和管理模式毕竟不一样,所以我必须要求自己先在思想和观念上解放,必须摒弃原有的国有铁饭碗工作理念,用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观念、效益观念、信息观念和人才观念等等来取代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同时还要勇于开拓创新,毕竟现在是一个多变而飞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企业,不管是国企还是私企,随时都可能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具体到自己的服务工作岗位来说,就是要不断提升业务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创建文明服务窗口,争做优秀企业员工。
四、不断为自己进行充电
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科技飞速发展,社会环境日新月异,人在适应社会发展进程中不仅需要知识的不断填充,更需要知识的完善和积累,学习已经成为人们一生中必须要坚持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部分。纵观过往,但凡那些不善学习,不能与时俱进,跟不上时代节拍的企业,最终都被时代抛弃。反之,但凡通过自我超越,高瞻远瞩,超前思维的学习型企业,基本上都能在原有基础上重焕活力,再铸辉煌。
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只有学习力才是竞争的根基。这要求公司的每个员工,尤其是在转型发展阶段,都必须树立起强烈的学习意识。一是要有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学到新知识的能力,从而在第一时间获得新信息;二是加强自我和组织学习,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浓厚的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型企业和组织,争做学习型员工,通过不断的学习交流提高,创造拥有最大成效的事业奇迹;三是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把学到的新知识、新信息及时应用到企业的变革与创新中,从而最大限度地适应市场需要,推动企业发展。
我相信,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转变与提高,我会更快更好地适应企业转型发展的需要。当然,其他方面也有很多有待于我改进和提高的地方,我会继续加油和努力,以便在企业转型的过程中能够清晰地定位自我,发挥自我优势,为推动企业发展,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发挥应有的最大作用,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事业上来。
第三篇: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和谐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员工队伍
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和谐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员工队伍
毛日峰
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创建和谐企业,促进行业和谐,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公司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根据公司党组中心组2007年的学习安排,我就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创建和谐企业作一个发言,谈三个问题:
一、创建和谐企业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员工队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省公司作为国家基础性又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电网经营企业,在促进江西和谐社会建设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创建和谐电网企业,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一环,更是公司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广大员工和用户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创建和谐企业,与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提出,创建和谐电网企业,就是要认真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奉献清洁电能、服务和谐社会”为主线,紧紧围绕“一强三优”发展目标,落实“三抓一创”工作思路,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以文化孕育和谐,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建设国际一流企业,实现员工、企业、社会共同发展。创建和谐企业的过程,就是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过程。
创建和谐企业,迫切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企业和谐,从定义讲是指构成企业生态系统的各部分和各要素之间始终处在和谐、稳定、有序、发展的状态,包括企业内部和谐与企业外部和谐。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和谐企业最大的特征是人的和谐。员工是企业的细胞,是创建和谐企业的主体。无论是抓发展、抓管理,还是创一流、促和谐,其根本着力点都在于抓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企业内外部和谐的根本保障。
从企业内部看,创建和谐电网企业,至少要实现五个和谐:一是个体和谐,员工身心健康,人人全面发展;二是人际和谐,建立新型人际关系,上下之间、同事之间和睦相处;三是管理和谐,管理领先,效益显著;四是发展和谐,建设坚强电网,创建一流企业;五是人企和谐,企业关爱员工,员工忠诚企业,人企共同发展。在上述五个和谐中,个体和谐是基础,人际和谐是根本,管理和谐是条件,发展和谐是前提,人企和谐是目标,都离不开人的作用。人是万物之灵,人认识世界也改造世界,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创建和谐企业,关键在人,目的也是为了人。员工是和谐企业最直接的受益者,也是和谐企业的创建者。创建和谐企业,首先要求每位员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其次也是最为重要的是,每位员工都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共筑和谐伟业。实现企业内部和谐,员工队伍素质是保障。
从企业外部看,创建和谐电网企业,要坚持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努力营造和谐的政策环境;二是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努力营造和谐的市场环境;三是发供电企业的关系,努力营造和谐的行业环境;四是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努力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五是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努力实现电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坚持处理好上述五个关系,归根到底就是电网企业要“建好网、卖好电、收好费、服好务”,这是构建和谐外部环境的基础和前提。“建好网、卖好电、收好费、服好务”的关键也在于人。我们只有大力提高电网规划和建设人员素质,才能统筹电网合理布局,“建好网”;只有大力提高电网运营和营销人员素质,才能“卖好电、收好费、服好务”,提高公司效益;只有大力提高电网运行和管理人员素质,才能确保电网安全,保证江西电力供应。我们要构筑和谐的公共关系,尤其要处理好与新闻媒体的关系,不能老是媒体有事找我们,我们再兴师动众去做工作,要设法改变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被动局面。我们还要时刻关注安全、关注效益。河南省公司2006年外购电140多亿千瓦时,净挣七八亿元的利润,很值得我们的同志学习借鉴。所以说,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电力,电网和谐根本在员工和谐。创建和谐电网企业,对员工队伍素质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们都要致力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二、公司员工队伍建设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
应该肯定,通过这几年来狠抓思想教育、业务培训、制度建设和用人及分配机制的改革,公司员工队伍的素质提升了,面貌变好了,作风改进了,干劲更足了,支撑了公司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江西省公司与先进网省公司的三方面差距:一是实力差,二是管理差,三是员工素质差。这次参加国家电网公司“两
会”也深感压力很大,2006年,省公司生产一线员工职业发展被选入国网公司创一流同业对标实践库,电网运行和电网建设被评为区域标杆,报送的一个文艺节目也获得好评,但班子业绩考核安全生产、农电管理扣分较多,“四好”领导班子考核成绩不理想,反映出我们干部员工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所以说,与先进网省公司相比,对照创建和谐企业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公司系统员工队伍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协调、不和谐的因素,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任重道远。
首先,员工队伍结构不合理,精干高效的优秀团队尚待建成。一是员工与人才的比例不协调。公司系统员工总量不少,但人才数量少,尤其是高级科技人才、技能人才、复合型人才少;二是员工学历结构不合理。公司有半数以上员工都受过学历教育,但低学历多、高学历少,后续学历多、原始学历少,中专和技校层次的偏多、但电工类所占比重偏少;三是人才配置不科学。各单位行政、后勤岗位普遍人满为患,有的冗员高达30%,但生产一线缺编缺员,电网技术人才、运行检修人才、运营营销人才短缺;四是人力资源开发偏重于使用而轻于培养、重于约束而轻于激励,全系统重视人才、关心人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尚未形成。员工队伍结构的不合理,必然带来人工成本偏高和管理效能低下,企业劳动生产率不高。此外,公司干部队伍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2005年底和去年11月,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两次到江西进行“四好”领导班子考察,发现江西省公司干部队伍存在“五多”现象,即后续学历的干部多、年龄偏大的干部多、政工出身的干部多、部队转业的干部多、缺少基层经验的干部多。干部队伍的“五多”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其次,公司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存在“三个有待提高”:
第一,员工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
一是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差。有些干部员工的政治敏感性差,对一些问题的处理轻重缓急搞不清,特别是对敏感时期、重大活动、重要区域的保电任务和稳定工作麻痹大意、失之于宽,造成工作上的被动;有些干部员工的保密意识差,省公司的一言一行争着传、抢着说,唯恐他人不知道,对企业缺乏起码的忠诚度;我们还有些干部自己工作没有做好,不是从主观上找原因,老是从客观上找理由,想办法去辩解;还有些干部的心思不放在工作上,听不进批评意见,但工作又无起色;还有些干部总是主观随意,习惯按个人意志办事,对严格管理、规范管理有抵触情绪,接受不了,这也是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差的重要表现。
二是执行力差。有些落后的观念、惯性的思维和陈旧的陋习在公司本部、直属公司、所属单位仍然存在。有的单位领导对省公司决定了的事情,找理由不执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目前,公司党组作出的决定、决策,还有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或者有规章制度不执行的情况;或者办事随意、奉行差不多就行的情况;或者沿用原电力工业局的做法,没有按照电网经营企业的定位进行精细化管理,影响了执行的效果。山东等先进网省公司的员工对领导布置的任务,是加班加点、不折不扣、想方设法去完成,而我们有的干部员工是怕吃苦、找理由、叫困难不去完成,执行力跟人家比可以说是相差甚远。近期县公司内退职工来信来访的特多,后来一查才发现,有的县公司执行国网公司停止内退的政策不到位,所在地市公司和省公司有关部门都有责任。执行力不强是当前公司的最大问题,在今后工作中必须下大决心去解决和克服。
三是紧跟形势更新观念的能力差。有相当一部分干部员工留恋老电力局,留恋老机关,留恋老体制、老机制,留恋老做法、***惯,不适应电力体制改革的革命性,反而用老观念评价现在的工作。调度中心本部化改革,历时两年的工作,我们个别干部、员工想不通,发牢骚,说怪话。电力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是必须进行的,连这个道理都不懂!还有个别员工借改革之机要挟组织,不反思自己为企业做了多少贡献,反而向组织要这要那。要求调度中心和分流人员接受单位积极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此外,担任党代表、人大代表被某些人看成是荣誉,岗位和职位被一些人当成了权力,有些人对省公司出台的政策动辄“以前怎么样,过去怎么做”。基层单位有些干部员工现在还在提房子小、要换大房子的要求,还在提单位要解决全部子女工作的要求,还在提收入拉开差距就是不公平的意见,这说明我们有些干部员工的思想观念十分落后。去年底,省公司思政部搞了一个思想调研,发现基层员工有“六个想不通”:①部分员工对省公司异地录用毕业生的决定想不通,认为不人性化;②有些中专学历员工对公司本部招聘录用员工需要原始本科学历想不通,认为不公平;③在综合产业单位工作的员工对身份置换想不通,担心丢饭碗;④县公司员工对比大网员工的收入差距想不通,提出要同工同酬;⑤有的新进大学生对下基层工作想不通,认为是“屈才”、是“浪费”;⑥部分员工对国网公司、省公司党组的一些重大决策和部署想不通,理解不了。这“六个想不通”,是当前公司员工思想观念落后的集中表现。
此前,省公司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表明,公司系统有一个企业亲亲连襟达132人之多,所以省公司进行了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退伍军人异地录用的改革,现在看来意义重大,同时也为毕业生和退伍军人录用与社会上接轨做好思想准备。省公司毕业生和退伍军人录用改革的最终方向,是要全部参加公开招考,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全面接轨。
第二,员工队伍的业务技能素质有待提高
有些政工干部不懂政工。政策理论水平低,观念和知识老化,工作方法老一套,改革开放都已经几十年了,有些人做思想政治工作还停留在“抓两头、带中间”、“念文件、读报纸、搞评比”等老思路、老方法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明显。特别是不熟悉、不了解生产经营业务,找不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生产经营中心服务的切入点,围绕中心开展工作、解决“两张皮”的问题成了一句空话。
有些管理干部不懂管理。学习力不强,业务不精,新知识匮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有些财务人员只会简单地做做账,对如何依法经营、如何合法避税等问题,不学习、不钻研、更不会做;有些法律人员只懂得几句法律条文,对电力系统的法律实务不了解、不熟悉,真刀真枪时派不上用场,常年法律顾问只得花钱请人家来当;有些营销人员尤其是抄表人员素质偏低,缺少责任心,有的连基本的电价政策都搞不懂,抄、核、收水平难以提高。
有相当一部分生产一线人员技能素质达不到岗位要求。有些生产人员特别是检修人员动手能力差、也不愿动手,复杂的技术活找厂家设备维护人员干,简单的粗活、体力活找包工队、民工干,而新进的大学生又不愿到班组去锻炼,怕苦、怕累、怕困难。省内发电企业的同志说,电网企业内部没有进行改革,没有形成竞争态势,许多员工还在混日子、泡时光。长此以往,我们的员工都成了包工头,成了只会动动嘴、只会纸上谈兵、什么事都干不了的“贵族”员工。此外,省公司科研水平低,出不了重大科技成果,在国家电网公司2006年科技成果奖中没有一项是属于江西省公司的,电科院和省公司都没有脸面。
第三,员工队伍的人本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好干部、好党员、好员工首先必须是好人,而好人起码的标准是有道德、有良心、有正义感、有责任感的人。然而,公司系统有些党员、干部、员工离“好人”的标准有差距,有的甚至相差很远,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利益上极端自私。有的员工个人私心太重,一事当前只为自己考虑,不顾企业利益,个人利益一点都碰不得;有的员工奉献意识太差,8小时工作制的观念很浓,加班就要发奖金、就要发“加班费”的意识很浓;还有的员工个人私欲膨胀,为了谋取个人私利不惜损害别人利益、损害企业利益,为别的企业“办事”,甚至挖企业墙脚。我们有的直属公司、基层单位不敢对员工进行管理教育,工作无起色,有的员工按规定要退休的没有办退休,现在都执行一个退休年龄;还有的员工占了便宜还卖乖,得寸进尺,欲壑难填。公司系统现在还有人背后写条子、写匿名信、损人害人的现象,还有停留在“文革”时期整人、害人的思想,少数员工甚至沾上“黑社会”的恶习,带队伍带到这个份上,省公司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有责任。
二是工作中无纪无能。有的干部员工办事我行我素,想怎么着就怎么着,无原则地为自己、为本部门办不该办的事,这是典型的无组织、无纪律;有的干部员工组织观念淡薄,组织分配工作可以讨价还价,对待工作可以不负责任,视人情重于制度,为了所谓的“关系”、“感情”,什么违反原则、违反规定的事都敢做,这与现代企业管理很不相符;还有部分员工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对外打交道的“五种能力”特差,什么事都办不了。此外,我们还有少数同志动辄用政府的标准和行为,要求企业做这做那,要求企业承担无限社会责任,我们怎么去搞好经营管理?甚至有个别同志用省部级分房的办法要求我们去做,这实际上是叫我们去犯错误。
三是生活中嫉贤妒能。公司系统有些人不会干事,但会“搅事”、会坏事,自己不好好工作也不让别人做好工作,自己不进步也看不得别人进步;还有些人自我感觉良好,喜欢评价别人的工作,对别人“指点江山”,甚至背后搞小动作,这都是人格修养有待加强的表现。江西省公司能有今天的发展,一靠国家电网公司、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二靠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三靠公司员工的辛勤努力,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提倡有话当面说、有意见当面提,反对背后议论人、背后说别人的坏话、背后搞小动作,营造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和谐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员工队伍
第一,要建设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好共事、不出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以领导班子为核心和中心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首先要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公司系统要深入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下大力气建设好各级领导班子,对领导干部不仅要使用,更要加强教育、加强管理、加强监督。要认真贯彻中纪委七次全会精神,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胡总书记提出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建设讲原则、敢负责、团结和谐、有战斗力的各级领导班子。今年,省公司要办好5期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和2期本部员工培训班,并做好后备干部的定期培训工作,尽早开办后备干部外语培训班,重点解决各级领导人员的观念转变和能力提升问题。
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形势和千变万化的新情况,各级领导人员要具有宽广的眼界,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审时度势的应变力、总揽全局的驾驭力、开拓进取的创新力、攻坚破难的操作力;要善于谋事、干事、干成事,自觉地把职位当成舞台,在创新实践中增长才干、做出业绩。今后要改革干部的评价办法,不能仅凭印象给干部打分,不思进取、无所作为、没有业绩的干部是不称职的干部。此外,要善于做改革时期的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善于跟不同的人合作共事,自觉加强人格修养和党性锻炼,讲政治增大气,勤钻研增才气,善协调增人气,公处事树正气,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要赤诚相见、推心置腹、与人为善,多一点相互信任、少一点相互猜疑,多一点至诚关爱、少一点尖刻计较,多一点全局意识、少一点局部纷争,以自身言行在创建和谐企业中当好表率。庐山休养院原来打了一个报告要求分流人员,省公司决定不搞分流,要求庐山休养院稳定好员工队伍,开创工作新局面。
第二,要建设一支党性强、作风正、始终保持先进性、先锋模范作用好的高素质党员队伍
实现企业和谐,前提是构建党内和谐。党内和谐主要包括思想和谐、组织和谐、行动和谐。我们要广泛宣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电力改革发展形势的教育,把员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三抓一创”工作思路和创建和谐电网企业上来,形成统一意志,实现统一行动;要坚持和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努力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以党内和谐推动企业和谐。
实现党内和谐,关键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公司系统拥有18328名党员,是推进电网发展和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着眼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我们要认真落实中组部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四个文件精神,深入开展“学党章、用党章”活动,继续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活动,把发展党员工作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结合起来,努力改善党员结构,切实提高党员质量,不断增强党员的先进性意识,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2007年,我们要在公司系统积极实施党员“一带二”心桥工程,由每个党员与两个非党员员工结对,形成党员与员工群众相互带动、帮扶相长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创建和谐企业中的带动力和影响力。
第三,要建设一支树立和谐理念、纪律严、业务精、能力强的高素质一线员工队伍
企业和谐,重在基层,重在基础。创建和谐企业,基础在于基层班组、基层站所的和谐,根本在于一线员工队伍素质的提高。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要求,我们要坚持从基层、基础、基本功抓起,采取培训、考核、激励等手段,全面实施一线员工素质工程。要引进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高度重视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的宣传贯彻,大力实施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提高效率和效益。据了解,公司有个别单位领导奖金与清洁工奖金一样多,这是典型的大锅饭!省公司下一步要推行全员绩效考核,改革、改变江西落后的陈规陋习,克服大锅饭思想和收入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激发一线员工认真干工作、努力干好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一线员工队伍素质。
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员工队伍的团队训练和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员工树立正确的和谐观,打造优秀团队,改变以往“谁都说了算、谁都说了不算、对外软弱涣散”的局面。“和谐”并非“和稀泥”,“和谐”是和睦、协调与合作,是一种建立在有序基础上的均衡状态。“和谐”是宏观的、动态的、具有对立冲突的。只讲和谐不讲原则,既不符合唯物辩证法,更不是正确的和谐观。无序无以和谐,落后难以和谐,不敢坚持原则、不敢抓不敢管、不能有效解决矛盾,无法达到更高层次的和谐。依法经营企业,严格管理企业,勤俭办企业,是创建和谐企业的基本要求。适应和谐发展需求的员工队伍,应该是一个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过硬、团结和谐、素质一流的优秀团队。
第四,要营造一个企业关爱员工、员工忠诚企业、人企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创建和谐企业,实现员工、企业、社会共同发展,关键要树立员工与企业双向忠诚观。
一方面,企业要奉献社会、关爱员工,坚持追求物质富有与精神富有的统一,不断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公司系统各单位要把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公平正义,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协调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关心和关注弱势群体,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上海经营部要切实转变观念,学习贯彻省公司关于直属公司的职责定位,发挥窗口服务功能,自主经营,省公司定额补助,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员工收入根据经济效益确定,实行企业化运作。
另一方面,要大力倡导员工忠诚企业、人企共同发展的理念,培育“与人为善、见贤思齐、包容宽容、尚荣知耻”的和谐精神。省委孟书记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指出:“人人都是环境”。创建和谐企业人人有责,人人都是当事人,人人都是运动员,没有旁观者,没有裁判员。公司每一位党员、干部、员工都要从我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树立和谐理念,树立发展理念,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会退的理念,树立不甘落后的理念,争先创优,建功立业,弘扬企业正气,引领社会风尚,努力形成公司各级组织之间、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和睦相处、维护正义、恪守诚信、谋事干事的良好局面。
总之,创建和谐电网企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解答各种错综复杂的新课题。本人仅仅从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推进和谐企业建设方面进行一些探讨,有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第四篇:用职业化打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用职业化打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万汝立 赵玉龙
当前,员工的职业化程度越来越受到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关注和重视,占据企业总人数达90%以上的普通员工的职业化程度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政策、制度、标准能否得到正确有效的执行,进而关系到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更有一些企业把缺乏高素质的职业化员工队伍看成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推进员工职业化进程,对企业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
职业化就是员工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等方面和职业规范、职业标准的符合程度。简而言之,员工的职业化主要包括员工的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职业化技能等方面的内容。所以,打造职业化的员工队伍要要着重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
提升员工的职业化素养
职业化素养是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态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职业化建设中最根本的内容。
要提高员工的职业化素养,主要是培育员工正确的职业观念。在工作中,有的员工把工作当成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目的就是为了取得一份生活收入,有钱就干,没钱不干,钱多就多干,钱少就少干;有的员工把工作作为一个专业来做,钻进去、想进去,边工作、边学习,边反思,边摸索;还有的员工把工作作为事业来做,不为钱,不为名,以此来实现自身价值、展示自己的能力,工作中充满了激情和活力。以此看来,把工作当成是谋生手段的员工只是机械的工作,得过且过,缺乏创新意识,工作很难取得好的业绩;把工作当成专业钻研的员工,缺乏内在的动力和激情,只是一个能工巧匠。只有把工作当成事业的员工才能以企业发展为己任,真正的把企业发展和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的结合起来,也才能在工作中投入全部的智力和精力。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方面要广开思路,运用各种媒体媒介进行有效的宣传和引导,贯彻落实把工作当成职业经营、把职业当成事业奋斗的职业人理念,为职业人理念深入人心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塑造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心态。另一方面要谋划载体,创新形式,结合发生在职工身边的典型事例,通过演讲、征文、发布典型案例、印发职业化手册等形式,全力推进员工职业化进程,提高员工的职业化素养。
规范员工的职业化行为
对于一个职业化员工而言,其工作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能折射出职业化的特征。比如接打电话时的文明礼貌用语、和同事共处时的团结互助精神、在工作过程中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都是职业化行为的体现。
具体来讲,职业化行为主要指职业化的思想、职业化的语言、职业化的动作等方面的内容。在规范员工职业化行为过程中,首先要有明确的职业化行为规范标准,并通过制度进行固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的思想、语言、动作符合职业化行为规范的要求,进而让职业化行为规范成为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其次要广泛搜集不符合职业化行为规范的言行,利用生产会、职工大会等时间,组织职工进行批驳,并通过讨论会、座谈会等形式展开讨论,深刻剖析不符合职业化行为的言行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从根本上杜绝不符合职业化行为言行的产 生。同时还要把规范员工的职业化行为和5S管理结合起来、和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结合起来,纳入员工业绩评价,促使全体职工自觉遵守职业化行为规范的要求。
提高员工的职业化技能
职业化技能是员工对工作的一种胜任能力,具有高超、精湛的职业技能是职业人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职业技能,既是企业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员工实现职业化目标的现实需求。
提高员工的职业化技能,既要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即提升员工从事本岗位工作的技巧和能力),还要注重辅助技能的提升(即提升与专业技能相关的其它技能,拓宽能力范围,适应多岗位、多工种的需求)。因此,一是要通过聘请内外部教员,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观摩、现场(展)演示会等形式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知识培和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二是不定期选派聪明好学、业绩突出的骨干力量到先进企业、高等学府进行学习深造,学习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管理知识,拓宽员工的工作思路;三是根据多通道人才管理办法的要求,要有重点、有计划的把有发展潜力的员工选拔到高一级的岗位上进行培养锻炼,挖掘员工的工作潜能。通过以上种种形式的培养,学习和锻炼,把员工打造成一专多能的高素质的职业人。
同时,在打造高素质的职业化员工队伍过程中,还要避免两种倾向,即好大喜功的功利主义倾向和求全责备的完美主义倾向。
打造高素质的职业化员工队伍既要结合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突出针对性,又要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好人才储备,这是一项长 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这样才能让高素质的职业化员工队伍为企业持续、稳健发展提供坚强的支撑。
第五篇:打造五型公路推进转型发展
打造五型公路推进转型发展
努力开创湖州公路科学发展新局面
徐伟国
2011年1月18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值此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公路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总结“十一五”及2010年全市公路工作情况,科学谋划“十二五”公路发展思路,认真安排2011年工作任务,深入动员全市公路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按照“打造五型公路、推进转型发展”的总体要求,全力推进2011年及“十二五”公路各项工作,努力推动全市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十一五”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们在市交通运输局、省公路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注重养护转型、管理升级、改革加速、服务提高,着力突破观念束缚和体制障碍,团结奋斗、克难求进,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确保了公路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对外开放、对内循环的现代化公路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十一五”期间,我们认真落实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要求、高速度推进的方针,加大路网改造力度,稳步提升路况质量,全市公路建设得到了强势推进。
1.公路里程明显增加。五年来,全市公路共完成建设投资26.9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了13.3亿元。2005年底公路总里程为3093.76公里(不含村道),2010年末为7890.12公里(含村道4060.994公里),公路总里程净增加735.36公里(除村道外);公路密度达到135.62公里/百平方公里和30.44公里/万人,两项指标均列全省第二。
2.公路等级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通过对国省道的改造,全面提升了公路技术等级。五年共投入7.67亿元,完成国省道公路大中修400.8公里;投入3.7亿元,改造病危桥梁461座、隧道2座,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了14.5%和80.9%。截至2010年底,全市等级公路里程达7143.51公里,比“十五”末新增4213.45公里,占全市总里程的90.5%。其中,高速公路264.11公里、一级公路347.04公里、二级公路462.5公里,全市二级以上公路从2006年的782.696公里增长到2010年的1073.649公里。2010年,全市有铺装路5598.913公里,简易铺装路面1028.93公里,有铺装路面与简易铺装路面里程占全市总里程的比例从2006年的76%上升到2010年的84%。湖州中心城区通往省城及周边省市城市均以高速公路连接,与各县区均以一级公路相连,各县区通达所属主要乡镇的公路基本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全市所有通村公路均达到了四级以上标准。
3.路网结构明显优化。经过五年的建设和改造,全市公路网络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到2010年底,全市以长深高速(G25)、沪渝高速(G50)、申嘉湖高速(S12)、杭长高速(S14)、练杭高速(S13)为主骨架,104国道、318国道和6条省道为干线,农村公路为支线,外接相邻省、市,内连县(区)、乡、村,对外开放、对内循环、与铁路航道有效对接的现代化公路网络已基本形成,路网整体效益得到了明显提升。
(二)与时俱进、运转高效的养护管理模式广泛推行 “十一五”期间,我们积极转变养护观念、创新养护模式、优化养护方式,全面推行精细化、预防性养护,大力推广应用公路“四新技术”,着力构建“政府主体、交通主力、部门参与、分级负责、以县为主、乡村尽责、专群结合”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切实提高养护质量,为公众和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公路交通服务。
1.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模式顺利转变。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和精心试点的基础上,制订出台了《湖州市干线公路精细化养护管理实施办法》、《湖州市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手册》等,全面推行精细化、预防性养护模式,促进了养护观念的转变和养护质量的提高。通过努力,全市国省道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基本实现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被动养护”向“预防养护”、由“传统模式”向“创新模式”、由“单一养护”向“全面养护”的转变,公路养护管理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2.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十一五”期间,我们以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政策法规为抓手,以建立资金保障机制为中心,以经常性养护为重点,制定并落实了《湖州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湖州市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办法》、《湖州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检查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深入推进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截至2010年底,参照南浔区“一站多组”的农村公路管养模式,全市60个乡镇全部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并配备了专兼职养护管理人员,农村公路管养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3.科技研发及四新技术应用成效显著。五年来,我们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积极开展校地合作,先后研发了10项科研成果。2009年与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共同建立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学实习基地。同时本着“环保、节能、经济、创新”的养护理念,积极推广应用纤维碎石封层、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泡沫沥青半柔性基层、快速沥青裂缝填封等“四新技术”,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换,五年累计节约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上千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还认真总结“四新技术”应用成果,制订了《湖州市公路养护“四新技术”应用研究总报告》和《湖州市公路危桥加固维修技术手册》、《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应用指南》等,为湖州公路养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4.桥隧养护管理考评机制逐步健全。几年来,我们除了加大公路日常巡查力度之外,还不断强化桥隧检测监管工作,积极开展桥梁定期检查和国省道干线公路桥梁伸缩缝装臵使用状况调查,建立了桥梁健康档案和CBMS公路桥梁管理系统,出台了《湖州市桥梁养护管理办法》,完善了《湖州市公路桥梁检查工作制度》,并逐步健全了桥隧养护管理考评和问责制度,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桥隧技术管理体系、行政管理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2010年我们还在镇西大桥试点安装了桥梁安全预警监测设备,实现了对长大桥梁及特殊结构桥梁的动态监控。
(三)文明有序、规范高效的路政执法体系日趋完善 “十一五”期间,我们围绕“浙江路政”品牌建设,以治理超限超载和保护路产路权为重点,积极推动路政管理规范化、治超工作法制化、信息管理现代化,促进我市公路向着更畅通、更安全、更和谐、更高效的目标迈进。
1.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出台了《首次违章告诫制》、《治理超限超载工作源头管理办法》、《路政执法规范化示范中队标准(试行)》、《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办法》、《文明路政队员评选标准》、《治超站点规范化管理标准》等,建立了路政许可统一受理和送达制度、听证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路政执法社会评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决定公布和查阅制度等,进一步规范了路政管理。2.教育培训力度全面加强。我们始终把路政执法队伍建设作为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的重中之重,每年组织一次路政管理论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切实提高路政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每两年开展一次全封闭军训,强化准军事化建设力度,着力打造一支勤政、务实、严谨、高效的路政执法队伍。
3.执法评议活动日趋规范。在继续推行执法公示、实施“阳光执法”、完善“限时办结”服务等各项措施的基础上,我们在办公窗口公开设立执法评议箱,邀请当事人对路政人员在办理路政案件许可、查处路政违法行为、收取路产赔补(偿)款等执法行为进行评议,提出意见、建议,从严监督检束路政执法行为,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4.治超长效机制逐步完善。一方面,我们十分重视“正面引导”和“预防管理”,实行治超站点驳运企业(进驻)公开招标制度,并加大了对驳运企业的监管力度。另一方面,加强了横向合作,与公安交警、高速业主以及相邻省市同行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完善了多部门联合治超责任机制,联合开展了省界劝返、源头监管、盲区治理等专项活动,有效减少了跨省超限、冲卡逃逸等事件的发生。五年来,我市境内恶意超限超载现象大幅减少,公路通行效率明显提高,治超形势保持平稳,治超工作由“集中治理”逐步转向“常态管理”。
5.路政协管网络基本建成。近年来,我们积极履行农村公路路政管理职能,尤其自2007年底修改后的《浙江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将村道纳入路政行业管理以来,我们相继出台了《乡镇路政协管网络组建办法》、《路政专职管理员岗位职责》、《路政协管员岗位职责》等制度,明确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网络的组建要求和岗位职责,积极推进农村公路路政协管网络建设。目前,由公路路政大队、路政中队、乡镇路政协管员和行政村路政信息员组成的全市农村公路路政协管网络已基本建成,覆盖了全市所有路政大队、路政中队、乡镇及行政村,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的正常开展打下了基础。
(四)关注民生、助推经济的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强化 “十一五”期间,我们进一步拓宽服务理念,通过完善服务功能、改进服务方式等举措,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和企业发展、经济提速提供优质服务。
1.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积极实施交通安全保障工程,每年分批加固和完善防护栏、挡墙、隔离带等安全设施,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努力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五年来,分别投入5366万元和8034万元,完成了246公里国省道和533公里农村公路的安保工程。“十一五”期间,全市公路管理部门共投入资金5700余万元,增添了养护设备260台套、应急抢险设备25台套,全面提升了机械化水平。
2.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强化。我们主动与气象、交警、消防、医疗等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建立了公路交通系统应急保障信息网络,完善了《公路桥梁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雨雪冰冻灾害公路应急保障方案》等多项预案。同时,加大信息化硬件投入,初步建成了集路网监控、预测预警、应急指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应急指挥中心。将来随着中心的全面建成,全系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处臵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此外,我们还高度重视公路应急抢险队伍建设,每年开展钢桥架设、机械操作等实战演练,队伍的抗灾保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五年中,全市先后多次经历台风、暴雪等恶劣天气袭击,每次我们都圆满完成了应急抢险任务。特别是2008年初,湖州遭遇50年一遇的大雪,全系统上下众志成城、连续奋战,力保境内8条国省道始终处于基本畅通状态,在华东受灾地区仅有我市做到这一点,对此所有抗雪灾检查指导组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3.指路体系服务卓有成效。五年中,我们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对全市国省道指路体系进行了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全面规范了全市国省道指路体系,并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农村公路指路体系建设,截止2010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指路体系建设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这一体系建成后,将实现农村公路与高速公路、国省道的无缝对接,更好地服务百姓出行和经济发展。此外,2010年我们还顺利完成了我市境内杭宁G25、申苏浙皖G50、申嘉湖S12、杭长S14四条高速公路的编号调整和标志更换工作。
4.路政服务企业广受好评。大力推行“行政许可上门服务制”,持续深入开展“百名路政队员结对服务企业,助推企业发展”专项活动,定期邀请有关企业代表进行座谈,发动路政队员深入企业,简化、优化许可程序,畅通办事渠道,并竭尽所能帮助企业解决难题。自活动开展以来,全市路政人员共走访企业367家,为企业办理实事152件、排解难题25件,受到了企业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
(五)主题鲜明、载体新颖的行业文明建设有序开展 “十一五”期间,我们以“一学一树四建一创”为主题,以抓队伍、夯基础、强素质、树形象为重点,大力推进行业文明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和谐公路建设,促进了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1.文明创建再创佳绩。五年中,我们积极开展以“构建公路文化、共享公路文明”为主题的各类文明建设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市处已创建成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行业内省级文明单位达到3家,市级文明单位达到5家;有省厅级“文明示范窗口”1个,省厅级“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服务窗口)”4个、省厅级“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服务窗口)示范单位”1家、省厅级“十佳示范窗口”1家;有全国青年文明号1家,市级青年文明号2家;共有9条共524.719公里的公路创建成省级文明公路,其中普通国省道7条494.148公里、县道(农村公路)2条30.571公里;公路管理基层站所100%创建成市局级文明站点,其中市局级文明站点18家,市局级文明示范站点6家。
2.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我们坚持“突出重点岗位,使用现有人才,吸引各类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专业人才”的人才开发战略,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壮大人才队伍规模。2006年以来,共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8名,其中硕士研究生4名、大学本科生16名。同时,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着力提高创新发展能力。五年来,全处共培训干部职工2500余人次,学历提升113人次,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94人次;已有1人进入全省交通运输系统“283”拔尖人才第二层次,1人进入市交通系统“535”拔尖人才第一层次人,另有14人入选二、三层次。
二、2010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是迎接五年一次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检查之年,是燃油税改革后公路投融资新体制全面运作的第一年,同时还是“十二五”规划奠基之年。回顾全年工作,全系统的工作在五个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一)重点工程建设稳步实施
2010年公路重点工程:全年完成投资15949.99万元,完成计划的100%。其中完工工程3项,分别是双林至新市公路改建工程、墙千里至莫蓉公路改建工程、湖薛公路大钱桥改建工程,共完成投资10939.04万元;在建工程1项,即三济桥至新市公路改建工程,完成投资5010.95万元。
(二)养护管理工作全面推进
1.干线公路养护专项工程全面完成。以迎“国检”为契机,按照“早安排、早准备、早落实”的原则,以减少路面损坏和提高路面平整度为重点,强化养护与管理各项工作,及时组织实施路面大中修、国道桥头跳车专项整治等养护专项工程,全面提升公路整体品质。2010年,共投资1.97亿元,完成14个项目65.08公里路面大中修工程、5个项目18.67公里国省道应急养护工程、国道32座桥梁的桥头跳车专项整治工程、3条线路4处危险路段处治工程、危病桥梁加固改造工程9座、国省道荒地边坡绿化工程83382平方米。
2.农村公路养护专项工程进展顺利。2010年,全市农村公路大中修计划为99条,共261.35公里,到年底全部完工,共完成投资1.41亿元;农村公路危病桥梁维修改造工程计划86座,投资8779万元,现已完工67座,完成投资5635.3万元(另外完成2009年跨工程15座)。临水临崖安保工程,计划实施109条125.58公里,完成133.08公里,超额完成计划的6%,完成投资2917.5万元。危险路段整治工程,计划对7处危险路段进行整治,全部完工,完成投资467.5万元。此外,全面推进了文明公路创建工作,318国道长兴段和安吉县王孔线文明公路创建工作已基本完成,得到了省局领导的一致肯定。
3.路政执法工作稳步推进。开展了省界劝返、源头监管、盲区整治等专项治理活动,加快了超限运输检测站建设,目前申苏浙皖高速长兴治超站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相关配套设施安装等工作;申苏浙皖高速南浔治超站正启动招投标;318国道长兴治超站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年底前可完成土建;104国道湖州、11省道鹿山、湖盐公路(练市)、10省道长兴等四个收费站改建固定治超站也在按计划有序推进,确保年底前投入使用。此外,还认真开展了以净化、优化公路交通环境为主题的“百日路政专项整治行动”,对穿镇路段、建筑控制区等重点区域及马路市场、非公路标志、涉路施工许可等重点事项集中进行整治,净化了公路通行环境。
(三)“五型公路”建设深入推进
1.公路管养新压力应对有力。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取消收费和高速公路实施计重收费后,普通公路交通流量急剧上升,超负荷的交通流量给公路养护管理带来了新的压力。为此,我们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实施路面应急养护,强化桥梁动态管理,开展桥梁安全预警系统试点,制定公路预防性养护应急规划,充分发挥治超威力,确保了全市道路路况稳定、安全畅通。
2.“五型公路”建设有了新的进展。以“路基稳定、路面平稳、设施齐全、绿化亮丽、标线清晰、标牌醒目、路容整洁、路貌美观”为原则,在104国道、318国道和省道彭安线开展了“五型公路”示范路段创建活动,并以此为典型,全面加快全市“五型公路”建设进程。坚持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作为规范公路管理工作、提升公路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今年将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升级到2008版,修订调整了62工作规范,新增加了5个工作规范,形成了五大篇76个工作规范,用于指导和规范公路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安全管理工作全力推进
1.全力保障“世博”平安有序。成立了“世博”安保协调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职责与任务,层层签订了“世博”安保责任书。通过强化道路桥梁管理、规范标志标线设臵、加强公路巡查检查、严格施工路段管理、打好治超攻坚战、开展应急演练等六项举措,全力保障了“世博”期间公路的安全畅通。
2.合力打造应急保障体系。落实“三防”抢险人员、设备、机械、物资和经费,坚持实行月度检查、季度例会制度,各公路段和高速路政大队相继开展了公路“三防”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实战能力。
(五)文明建设活动扎实开展
1.党风廉政建设富有特色。出台了《湖州市公路小额零星工程管理办法(试行)》,把30万元以下的小额零星工程(包括路基路面小修保养、安全设施、绿化、站房维修工程等)也纳入了招投标范围,规范了工程管理,防止了以往小额零星工程随意发包的现象,堵塞了管理漏洞。开展了路政管理人员岗位交流,促进了路政管理队伍人才资源的合理配臵,强化了路政管理人员的勤政廉政意识。全面启动了廉政风险防控体系试点建设,通过排查重点岗位、重要部门廉政风险,形成规范化、易操作的防范模式,把对权力的监督制约贯彻于各个方面。目前,试点单位高速路政大队排查出一级、二级、三级风险点共101个,并制订出了《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手册》。
2.“五型单位”建设载体丰富。2010年,我们重点开展了“打造五型公路、建设五型单位、争做五型职工”的主题活动。围绕创建“学习型”单位,建立每月集中学习日制度,由各科科长轮流上讲台讲授专业知识;每月定期推出《手机学习报》,普及政治理论、时政要点、名言警句等。围绕创建“创新型”单位,设立“创新奖”,开展了“金点子”征集活动。围绕创建“实干型”单位,全面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做到“写我所说,做我所写,记我所做”。围绕创建“服务型”单位,推出了一系列的服务百姓、方便大众的举措,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围绕创建“廉洁型”单位,开展了“作风建设加强年”、“创先争优”等活动,落实了“比服务、优环境”措施。
三、“十二五”公路发展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全市公路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继续坚持“建设是发展,管理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提升管理水平、推进科学养护、强化应急保障、提供优质服务”为重点,全面提高公路基础设施网络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公路交通“更畅通、更安全、更和谐、更高效”。
总体目标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提升能力、优化网络,提高质量、改善服务,加强执法、保障安全,保护环境、和谐发展”的原则,基本形成安全畅通、和谐高效的公路基础设施网络,建立以人为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共出行服务体系,建立有法可依、运行高效、文明执法的公路路政管理体系,建立统一指挥、协调高效、保障有力的公路网管理与应急保障体系。
“十二五”期间,全市公路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以加快发展为出发点,着力优化公路路网结构。“十二五”期间,结合湖州公路网建设和养护现状,继续加强干线公路改造与整治,全面提升养护技术水平,争创养护工程示范项目,全面提高路网通行能力。一是实施“普通干线公路的提升及稳定路况工程”,完善干线公路省际接口处的公路改造,改善公路运行环境;平均每年安排里程不少于56公里,全面改善普通干线公路的通行条件;实施农村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至少210公里/年,保持全市农村公路路况稳中有升;二是实施“危桥改造工程”,每年国省干线一、二类桥梁比例保持在95%以上,及时消除四、五类桥梁;加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力度,至“十二五”期末,力争消除乡道及以上公路四、五类桥梁。三是实施“灾害防治工程”,重点整治干线公路地质灾害及水毁路段,提高干线公路的抗灾能力,“十二五”期间,同一路段灾害损毁重复发生率控制在5%以内。四是实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进一步完善干线公路的安保工程、处治存有安全隐患的路段;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至“十二五”期末,全市完成乡道以上的农村公路安保工程。五是制定公路养护工程创建示范项目工作方案,依托104国道、318国道及201省道文明公路示范路段工程,进一步规范养护工程管理,以建设“两型低碳”公路为目标,全力创建养护工程示范项目。
(二)以服务民生为出发点,着力提升科技养护水平。“十二五”期间,实现干线公路科学养护决策体系的建立,路况主要检测指标基本实现自动化,路况评价及养护决策实现信息化和科学化,着力提高我市公路养护整体技术水平,力争到“十二五”末,使我市公路养护技术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加大桥梁管理系统应用力度,实行数据实时更新;建立特殊结构桥梁实时在线健康监测系统,对大桥及以上桥梁每三年进行一次定期检查。“十二五”期间,农村公路做到“有路必养”,着力解决好农村公路安全防护设施不足、抗灾能力弱等突出问题,“十二五”期间农村公路完成乡道及以上安保设施设臵工程,促使农村优良路比例进一步提升。
(三)以健全机制为出发点,着力完善路政管理体系。“十二五”期间,制定符合湖州路政管理工作需要的地方公路保护相关规定,加强部门联动和区域联动,坚持路面执法与源头监管并重,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手段,建立和完善治超长效机制。完善全市治超路面监控网络,建设一批标识统一、设备完备、管理规范、信息共享的检测站,推广不停车检测系统和治超信息管理系统。在巩固和扩大治超成果的基础上,力争“十二五”末将超载超限率控制在4%以内。加强路政队伍建设和管理,逐步优化文化层次、年龄结构,逐步提高路政管理设施与装备水平,规范执法行为。
(四)以预警保畅为出发点,着力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十二五”期间,完善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各类应急预案,建立以公路养护管理部门、路政管理部门及养护企业为主体的应急抢险保通队伍。加快建设全市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臵平台,实现对管辖区域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网重要路段和收费站、服务区、治超检测站等重要节点的路网运行状态监测数据和现场图像接入、交通阻断信息采集与发布、路网协调和辅助调度等功能,为路网协调、公众出行服务和应急处臵提供支撑。进一步完善国、省道指路体系,全面推进农村公路指路体系建设,实现不同公路网间指路体系的无缝衔接。
(五)以提升形象为出发点,着力推进公路文化建设。“十二五”期间,总结、提炼和培育鲜明的公路行业集体认同和共同遵循的核心价值观和公路精神,形成《湖州公路文化建设手册》、《湖州公路管理制度手册》和《湖州公路职工行为手册》等公路文化建设指导性文件,积极构建公路精神文化体系、制度文化体系和物质文化体系,推出一批公路文化研究成果、建设成果、活动成果。
四、2011年的形势与任务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扎实推进全年的工作,对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具有开局奠基的意义。为此,我们必须着眼全局,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准确把握公路发展形势,坚定信心应对挑战,克难攻坚抢抓机遇,适时促进公路转型发展,不断推动全市公路事业向更高层次跃进。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李盛霖部长指出,这些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打下了良好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然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现期,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公路科学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第一,公路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中央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加强公路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创造了条件;公路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和服务性的战略地位,各级政府对发展公路的重视支持和人民群众持续增长的公路出行需求,为拓宽公路服务领域提供了机遇;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为发展生态型公路提供了空间。
第二,公路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新时期公路发展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复杂,解决公路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如公路发展不平衡,地区、城乡还存在差距;基础设施总量还不能适应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服务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等等问题。此外,如何在新形势下使“建设大路网、打造五型路”适应发展综合运输体系、统筹城乡交通发展、生态交通建设、“三位一体“港口服务体系建设等新任务和新要求,还不断出现新的情况和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不断探索。
为此,我们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和用好有利条件,认真分析研究和切实解决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科学应对,化挑战为动力,不断开创公路工作新局面。
2011年全市公路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打造五型公路、推进转型发展为主线,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建设适度超前的现代化公路交通新平台,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行业,建设完善的公路信息服务与应急指挥体系,不断提高“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公路管理事业科学健康有序发展。
2011年全市公路管理工作的具体目标是:
——公路重点工程建设:三济桥至双林段改建工程基本完成路基、桥梁工程,路面工程完成30%,完成投资1.2亿。
——公路大中修工程:完成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32.236公里,投资5100万元;完成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260公里,投资14000万元。——危桥修复改造工程:完成国省道危桥修复改造2座,投资160万元;完成农村公路危桥修复改造50座,投资3000万元;完成国省道隧道维修及照明设施增设2项,投资80万元。
——公路安保工程:完成1条国道安保工程,投资250万元;完成农村公路36条线路安保工程,投资1219.6万元。
——公路绿化工程:完成国省道边坡荒地绿化40000平方、绿化更新补植36公里,投资323万元。
——文明公路创建:完成204省道孝泗线28.03公里的干线文明公路创建;完成县道白缸线9.46公里农村文明公路创建。
——公路站房建设:完成公路管理站房新迁建、改扩建4处,投资3200万元;完成站房维修28处,投资975万元;318国道长兴治超站、申苏浙皖高速公路长兴超站完工,申苏浙皖高速公路南浔治超站开工建设;104国道湖州、11省道鹿山、湖盐公路(练市)、10省道长兴等四个收费站改建固定治超站完工。
——超限运输治理:全市公路平均超限率控制在4.2%以下,可卸载货物卸载率100%。
2011年全市公路管理主要工作任务及工作措施:
(一)迎接国检,创新机制,全面打造品质型公路 1.扎实推进迎“国检”工作。针对工程进度情况,按照迎检剩余时间,调整进度计划,加强滞后薄弱环节,充实现场施工力量,注重辅助配套工程;对照“国检”方案要求,对照《2010年全国干线公路养护与管理规范化检查评分细则》逐条逐项进行自查,加大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整改完善力度;加大对迎检工作的巡查和督办力度,加大建设项目交竣工验收监管力度,从源头上促进养护管理的良性循环,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办整改,确保迎“国检”工作取得实效。
2.提高干线公路养护。继续推进公路养护精细化进程,加大预防性养护力度,加强全方位养护,及时处治各类路面病害,切实提高干线公路养护整体质量。加大养护巡查力度,完善公路桥梁检查制度,健全公路桥梁工程师制度,规范检查与验收程序,充分依靠科技手段加强对公路桥梁的监控,保障桥梁的安全运行。推行安全养护和文明养护模式,建立健全公路养护新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公路养护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
3.深化农村公路养护。依托各县区公路管理段,根据各县区行政区域内乡镇大小及公路里程多少,基本上以2-3个乡镇为一单元,将辖区内乡镇划分为若干个单元格,形成一个单元网格。公路段在每个单元格内设臵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分中心,落实相关责任人员,负责对单元格中乡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情况进行巡查、监督、指导,建立主动发现、有效沟通、及时处臵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问题的一种模式,以达到提高乡镇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水平,保障农村公路技术始终处于良好的状况。
(二)以人为本,安全至上,全面打造平安型公路 1.强化公路预防机制。加大基本投入和技术改造,集中实施公路安保工程、危桥改造工程、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等路网结构改造工程,建立公路病害灾害预防分析制度,加强干线公路网总体运行分析,提高公路日常保障通行能力、突发情况下抗击能力、灾后快速抢通和恢复重建等“三大能力”,强化公路预测、预警、预防机制,确保全市路网运行安全。
2.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市县(区)两级应急指挥体系,建立健全信息搜集及预警、应急处臵与保障和应急抢险监督管理机制。全面启动农村公路应急抢险体系建设,以自然灾害引发公路损毁时的抢通抢修为重点,以反应速度快、公共服务水平好、专业技术力量强为目标,逐步建立健全适应本地实际的农村公路应急保障机制。重点培养专业化、实战能力强的应急抢险队伍,确保拉得出、打得赢。
(三)依靠科技,提升层次,全面打造生态型公路 1.加大公路科技化力度。抓好“四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破解公路管养难题,如继续加大对桥梁伸缩缝处理、路面早期病害处理、公路抗车辙处理等课题的重点攻关,加大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推广应用和纤维碎石封层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力度,全力打造“两型低碳”公路。进一步发挥公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作用,逐步完善公路统计管理系统、公路路面管理系统、公路桥梁管理系统、公路绿化管理系统、钢桥设备管理系统、公路大道班管理系统、公路交通量统计数据库、路政数据库的数据采集与编辑,及时更新相关数据,加快实现市县(区)两级共享,为养护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提升公路生态化层次。一是建设,依托生态市建设和生态交通五项行动,加大公路绿化基础性投入;二是完善,积极实施荒地边坡绿化、弃方场地复绿,对适宜绿化的路段进行补植和完善;三是发展,以重点旅游区、生态建设区为重点,着力打造精品生态公路,实现公路绿化型向公路生态型转型。
(四)改进作风,服务民生,全面打造服务型公路 1.推进公路文明养护。完善《湖州市公路文明养护工作方案》,以104、318国道、省道彭泗线等“五型公路”示范路段和精细化养护为标准,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努力实施公路文明养护工作。完善养护告示牌,组织咨询活动,聘请文明监督员,开展争创文明养护工活动。
2.增强执法服务水平。推行行政执法人员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培训、考核等手段,进一步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加大执法装备投入力度,提高行政执法现代化水平。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和执法评议考核制,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更好地服务百姓。
(五)文明和谐,廉洁奉公,全面打造阳光型公路 1.积极落实廉政建设。继续推行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制,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及监督电话,虚心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努力提高公路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平。继续开展路政执法评议活动,认真汇总梳理群众意见,对提出的意见、建议积极落实整改。逐步推广岗位廉政风险点排查,强化源头治理,评比廉政阳光先进示范工程,发挥典型示范效应。
2.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根据公路管理科学发展的需要,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综合管理人才。开展调查摸底,认真制订《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好各项教育培训工作,确保教育培训不流于形式,真正取得实效。
3.深入开展文明创建。锁定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这一创建目标,不断丰富创建载体,大力开展各项文明创建活动,力争年内完成创建目标任务。将环境优美、文明服务、公路文化、行业形象等要素融入到“文明公路”创建活动中,不断丰富创建内容,提高创建水准,建设文明公路精品工程。
同志们,新的目标已经确定,新的征程又将开启。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路局、市交通运输局的正确领导下,勇敢肩负起公路管理事业发展的重任,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努力推进科学发展,为打造“五型公路”和实现我市公路管理事业新跨越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