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从猪场规划设计的角度探讨减少环境污染的途径5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02:23: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01从猪场规划设计的角度探讨减少环境污染的途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01从猪场规划设计的角度探讨减少环境污染的途径》。

第一篇:01从猪场规划设计的角度探讨减少环境污染的途径

从猪场规划设计的角度探讨减少环境污染的途径

选摘:畜牧工程网

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养猪业向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迅速发展,但由于忽视了对猪粪污水的处理和利用,造成了日趋势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大、中型集约化养猪场面临环境治理的困扰尤为突出。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和降低集约化养猪生产的环境污染,已成为畜牧生产与畜牧工程、环境保护和营养学工作者共同面临的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拟就从猪场规划设计的角度,探讨减少环境污染的途径与工程措施,为研究建立适应集约化养猪业发展及环保要求的新型生态型猪场提供一些思路。

1问题分析

猪场最主要污染物是粪尿及其产生的有害气体。据测定,一头猪日排粪尿6kg左右(是人类的5倍)、年排粪量2.5t[1]。一个年产万头规模的养猪场,年排污量至少在3万t以上。无论集约化或小规模养猪生产,由于粪污处理不当等导致的环境污染,不仅直接影响周围环境和本场猪群的生产力和健康,而且间接影响产品品质、生产成本和效益,成为制约养猪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在规划设计猪场时,就必须充分考虑其生存发展环境、卫生防疫环境和粪污处理及利用环境等。但是许多猪场忽视了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猪场选址不当,给养猪业环境污染的治理带来困难

以往在建设猪场时,往往将运输、销售等因素考虑得多,而没有全面考虑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及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步发展,以致现有的大多数集约化猪场建设在人口较密集、土地占有量相对较少、交通方便的城市郊区及工矿区,使农脱节,粪便不能及时用于农田、果园,造成对环境的污染。猪场本身也因选址不当而遭受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生活“三废”污染。

1.2清粪工艺存在的问题

国内集约化猪场清粪方式主要有水冲粪、水泡粪(利用重力自流粪)、人工干清粪和机械清粪等几种。水冲粪或水泡粪的清粪方式可以提高劳动强度,但粪便与大量的水混合后,给后处理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同时,由于粪便中的大量营养物质溶于水中,使分离后的固体物料肥效大大降低,而污水处理的有机负荷却大大增加,粪污处理投入相应高,使猪场难以承受。人工清粪的特点是方法简便、投资少,且养分损失小;但缺点是劳动强度较大。我国部分猪场由于惧怕清除粪便的劳动力投入,期望机械清除,故靠加水作为刮粪的润滑剂。然而,机械清粪虽劳动生产率高,但设备的耐用性差且运行费用高,不太适合我国的国情。因此,目前许多猪场仍然在采用产生严重污染的水冲粪工艺,且部分猪场采用明沟排污,雨水、污水没有做到分别收集;这是造成粪污任意流失导致环境污染、粪污不能作为资源利用的重要原因。

1.3粪污处理工艺商讨不当,环保设施不配套

我国现有的集约化猪场的绝大多数在设计之初,没有充分考虑粪污处理设施或处理工艺不符合要求,造成粪尿渗漏,大量氮、磷渗入地下或流入水体,引起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2]。

部分猪场采用生态循环的方式进行粪污处理,其处理效果显著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由于猪场饲养规模往往偏大,粪污的排放总量与周围农田面积和农作物的消纳能力不匹配,且未能解决农田及农作物在非施肥期间的粪污出路问题,致使部分粪污无法及时消纳,导致地表水的富营养化。除生态循环利用处理方式外,大部分猪场粪污处理工程的关键是粪水处理工艺的改进与提高。

1.4环境法规的不健全和资金短缺带来的问题

由于环境法规的不健全,绝大多数猪场在建场初期都未考虑猪粪污水的处理与利用,使得合内粪便得不到及时清理或清除不彻底,排到舍外的粪便未经处理直接露天堆放,从而导致猪场及其周围恶臭、蚊蝇孳生;大量的污水直接向外排放,水源受到严重破坏;有些猪场虽把环境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但业主由于资金短缺未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造成污染废弃物无法处理,造成对环境污染。

2减少环境污染的途径和工程措施

2.1正确选址,合理规划

合理规划与选址,是解决好环境污染问题的先决条件。我国近年颁布实施的《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388)、《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兽医防疫工作规程》(GB/T17823)、《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T503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NY/T5033)和《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技术规范》(HJ/T81)中,对合理选择猪场场址做了相应规定,必须遵循上述标准、规程、规范及社会公共卫生准则,使猪场既不致成为周围社会的污染源,又不受周围环境的污染。一是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养猪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城市和城镇居民区,包括文教科研区、医疗区、商业区、工业区、游览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它区域。若新建、改建、扩建的猪场选址在禁建区域附近建设的,应设在上述规定的禁建区域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场界与禁建区域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500m。二是猪场周围3000m无大型化工厂、矿厂、皮革、肉品加工、屠宰场或其他畜牧场污染源。场址应距离交通要道、公共场所、居民区、城镇、学校1000m以上,远离医院、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场2000m以上,周围应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三是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了解城乡中远期(20年以上)的发展情况;对于新建不足万头的猪场,从占地、水源、电力和粪便处理、利用环境等方面都应留有发展余地。四是从总体规划和保护环境出发,建场时必须把排污及配套设施规划在内,充分考虑粪污处理与利用的环境。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方便、无污染、排废方便、供电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建场,既要着眼于近期效益,又要考虑长远环境,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2.2严格执行环境污染防治、控制规范和有关法规

国家环境总局于2001年4~5月、11月相继颁布实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技术规范》(HJ/T81)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等,是控制猪场环境污染的法规保障,标志着我国的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走向法制化与科学化的轨道。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行综合利用优先,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原则。”“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畜禽废渣综合利用措施必须在畜禽养殖场投入运营的同时予以落实。” 3 “畜禽养殖场排放污染物应按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标准的,应按规定缴纳超标排污费。”

《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技术规范》规定了畜禽养殖场的选址要求、场区布局与清粪工艺、畜禽粪便贮存、污水处理、固体粪肥的处理利用、饲料和饲养管理、病死畜禽尸体处理与处置、污染物监测等污染防治的基本技术要求。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废水、恶臭排放标准和废渣无害化环境标准。就集约化养猪场而言,水冲粪工艺最高允许排水量:冬季2.5m3/百头·d,夏季3.5m3/百头·d;干清粪工艺最高允许排水量:冬季1.2m3/百头·d,夏季1.8m3/百头·d。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水污染允许日均排放浓度为:5日生化需氧量BOD5≤150mg/L,化学需氧量CODcr≤400mg/L,NH3-N≤80mg/L,P≤8.0mg/L,粪大肠菌群数≤1000个/100ml,蛔虫卵≤2.0个/L。集约化畜禽养殖业废渣无害化环境标准为蛔虫卵死亡率≥95%,粪大肠菌群数≤103个/kg;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为臭气浓度(无量纲)≤70。

2.3推行干集清粪工艺,从猪场排污方式即污染源头上减少排污总量

干(鲜)猪粪由人工收集、经清粪道清除,养分损失小,尿及污水从地下水道流出。其方法:一是可采用有一定坡度的实体地面猪床、低处设污水沟(明沟或上盖铁蓖子)的猪栏设计。二是对分娩舍和仔猪保育舍采用网床,其他猪群采用漏缝地板,其下可不设水冲和水泡粪沟,而设清粪道及排粪沟,网床及漏缝地板靠粪沟一侧用水泥柱支撑,网床及漏缝地板下的地面设10%的坡,尿和水由网和漏缝板落下,沿斜坡流入排粪沟,再由沟底最低处的侧地漏(离南墙粪沟排出口1m左右)经地下排污系统排至污水处理场;漏下的粪便则留在斜坡上,用与粪沟同宽的耙子将其淘入粪沟,再推至单元南墙外的集粪池,由专职清粪工及时推至粪处理场[3]。目前这种干集清粪技术在天津、北京、上海、广西、湖南等地的一些养猪场内已显示出了优越性。据有关部门调查,一个年出栏万头规模的猪场,每日排污量:水冲清粪方式为150~200m3/d;水泡清粪方式为100~120m3/d;人工干清粪方式为50~60m3/d。由此可见,采用人工干清粪方式比其他两种方式可减少排污总量的1/2~1/3[4]。

干清粪的目的在于尽量防止固体粪便与尿及污水混合,以简化粪污处理工艺及设备,为大幅度减少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制作优质有机肥和提高经济效益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新建、改建、扩建的养猪场应大力推行干集清粪工艺,采取有效措施将粪及时、单独清出,不可与尿、污水混合排出,并将产生的粪渣及时运至贮存或处理场所,实现日产日清;采用水冲粪、水泡清粪工艺的养猪场应逐步改为干集清粪工艺;同时,改进饮水系统、增加防漏装置,避免饮、漏水与粪便的混合,猪场的排水系统应实行雨水和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分离等,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2.4因地制宜地设计、选择好粪污处理工艺

集约化猪场粪污处理工艺的设计,必须遵循技术集成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从整个排污系统和粪水的水质与特性出发,因地制宜地对猪粪污水进行综合治量及资源化利用,力求工程投资少、技术可靠、效果好。

在猪场污水处理与利用方面,我国各地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开发,各地均有成功范例,各种报刊杂志也有大量研究和实例报道,与前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配套的《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的配套处理技术》中也提供了各种畜禽场污染物排放量和浓度、常用处理工艺及设计参数,本文不再赘述。目前,在采用厌氧——好氧(UASB-SBR)法处理技术研究方面有所突破,如对杭州灯塔养殖总场的高浓度猪粪污水进行处理,COD总去除率达98%,NH3—N去除率达99%以上,出水COD浓度不大于150mg/L,NH3—N浓度不大于15mg/L,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排放标准。此外,李长生等对具有我国特色的采用人工清粪方式、固液分离+UASB+SBR+水生植物塘的污水处理工艺和猪粪(渣)堆沤发酵生产有机肥的粪污处理新工艺进行了研究与应用,在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方面效果显著。其污水处理基本工艺流程见图

1、图2[4,5]。应强调的是,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各场气候条件、自然和经济条件不同,必须因地制宜并考虑利用方向来选择处理工艺和设备,不可照搬套用,还须注意防止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猪粪污水→格栅→浓污水集水池→固液分离机→沉淀池→调节池→ UASB厌氧池→配水池→ SBR好氧池→混凝沉淀池→达标排放

杭州灯塔养殖总场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猪舍冲洗水→格栅→集水池→固液分离机→沉淀池→酸化调节池→ UASB厌氧池→ SBR好氧池→水生植物塘→排放

上海嘉定种畜场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2.5适度规模,种养结合,实施养猪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现阶段集约化猪场的规模主要有:3000头、5000头、10000头、15000头、20000头、25000头、50000头等10余种。为减少养猪业对环境污染造成压力,新建猪场的养殖规模,需根据不同地区自然、生态、社会环境等实际情况,结合本场区土地(包括与其他法人签约承诺消纳本地区产生粪便污水的土地)对粪污的消纳能力来确定,以3000~10000头为宜;禁止在市区建设猪场;对郊区养猪场建设进行统一布局并适当压缩和兼并,严格控制饲养数量;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大力发展集约化生态养猪。

为了消除粪尿污染,一些国家已采取限制饲养规模的措施,荷兰是最早对环境污染关注的欧洲国家,由于粪尿过多,1984年起不再允许养猪和养禽规模的扩大。在德国,规定每km2饲养繁殖与妊娠猪、肥猪的密度分别为1483和3707头[6],正由于限制饲养规模,使粪尿产出量与农田、果园负荷量保持相对的均等,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在美国,动物粪便和污水全部使用于农田,不允许排放,即实行畜禽废弃物“零排放”制度[7]。我国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有使用猪粪尿作肥料的丰富经验,每年每0.07ha农田、果园平均可施用2.0~3.0t,不但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好处,而且可避免猪粪对环境的污染。尽管我国在一定时间内不可能实现“零排放”制度,但今后的集约化猪场规划中,应强调适度规模,推广种养结合模式,以便于猪粪污水等污染物的处理、消纳和控制。

3结语

集约化猪场污染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污染的源头是粪尿,但粪尿本身并不是污染源,处理不当才会造成环境污染。为避免粪尿对环境的污染,需要通过整个规划和环境法规的有效执行来加强宏观与微观的长效管理;优化生产工艺、因地制宜选择好粪污处理工艺技术,实现猪场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实行农牧结合,建立生态型猪场是实现养猪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仅如此,还需要对猪场实行科学管理和营养养分调控,开发环保型饲料与畜用防臭剂等以减少排泄物及其气味的污染;并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尤其是各级部门和法律部门密切协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养猪业的污染防治走向科学化、制度化和无污染化,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统一。

第二篇:从生产流程探讨猪场环境污染

从生产流程探讨猪场环境污染

背景:随着养猪行业低利润化,以户养为主的传统饲养方式在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等养猪发达的地区已基本上被规模化、工厂化养殖所替代。规模化猪场饲养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有利于提高生猪的饲养技术、防疫能力和管理水平;与传统方式相比,规模化饲养能大大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转换率,从而有利于降低猪场的饲养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集约化养殖场却存在着诸多环境方面的隐患。它们每天要向外部环境排放大量粪尿等污染物,已渐渐地成为重要的非工业污染源。据测算,1头90公斤左右的商品猪日排粪量约2.2公斤,尿量2.9公斤,污水20-30公斤(约含0.6-1.0公斤的总固体)。这些粪尿污水若得不到及时处理,任其随意排放就会污染周围环境,特别是猪场附近的土壤生态系统。本文从生产流程角度谈谈控制猪场污染物的方法,供同行参考。从规划设计角度减少环境污染的途径

过去许多集约化猪场过多考虑运输、销售等生产成本而忽视其对环境的潜在威胁,往往将场址选择在大中城市的城郊或靠近公路、河流水库等环境敏感的区域,以致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现在不得不重新面临搬迁。因此建场时一定要把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将排污及配套设施规划在内,充分考虑周围环境对粪污的容纳能力。在场址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在偏远地区、土地充裕、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顺畅、治理污染方便的地方建场;同时最好能与当地的立体农业相互促进,变废为宝,达到生态农业综合、持续、稳定地增长。从营养角度减少环境污染的途径

饲料安全是畜产品安全的前提和保障,在有条件的养殖场内最好采用膨化和颗粒加工技术,破坏或抑制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及有害物质和微生物,以改善饲料卫生,提高养分的饲料转化率,减少粪尿排泄量。如果加工工艺控制不当,饲料添加的各种化学物质在粉碎、输送、混合、制粒、膨化等过程中会发生降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而生成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对饲料及环境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我们必须非常注意各类添加剂在猪饲料中的合理应用。在猪日粮中近2/3的磷是以植酸磷和磷酸盐的形式存在的。由于猪体内缺乏能有效利用植酸磷的各种酶,所以在加工时必须大量添加无机磷以满足猪的生长所需。如果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就可以将植酸磷水解为游离的正磷酸和肌醇而被吸收,从而提高磷的利用率,间接缓解磷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另外在配制日粮时可采用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的“理想蛋白质”模式,在饲料中辅助添加益生素、酶制剂、酸化剂、氨化抑制剂、吸附剂、纤维素或寡糖以及除臭剂等,可以大大减少猪粪尿中氮、磷和臭素的排出量。有资料表明,添加一定量的益生素,能够调节猪胃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殖,使饲料在猪消化道的降解率上升15%,同时能提高氮的沉积率,使排放到环境中的氮源减少15%-25%,从而减轻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从饲养管理角度减少环境污染的途径

幼龄猪在低温影响下磷的排泄量会提高,而且会使骨骼发育不全;相反在超过37.8℃的高温环境中机体钾离子和碳酸盐的排泄量会增加而不利于猪的正常生长。因此我们必须为猪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环境,采取合理组群、及时处理猪场粪尿、定期消毒等措施;同时根据每日营养需要提供定量的饲料,尽量做到不浪费,以减少猪对饲料的摄入量。这样一来就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猪场粪污的排放量,减少蛆蝇蚊螨等害虫的繁殖,而且可以降低猪尤其是仔猪的发病率。此外,猪场内的老鼠、苍蝇等都可造成饲料营养损失或在饲料中留下毒素,还会传播各种传染性疾病。在养殖场内我们应当尽可能消灭它们,以减少其对生产造成的损失。

从生物净化角度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为了控制猪场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我们应当采取经济有效、方便可行的方法,遵循“无污化、资源化、低成本、高效率”的原则逐步削减污染物,使猪场周围的土壤、水体及大气自然生态系统免受污染。但到目前为止,单一处理方法如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等远没有达到人们所追求的理想效果。杭州灯塔养殖总场的综合生物处理法处理猪粪污水,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污水处理工艺基本流程为:猪粪污水→格栅→浓污水集水池→固液分离机→沉淀池→调节池→UASB厌氧池→配水池→SBR好氧池→混凝沉淀池→达标排放。几点建议

1、由于近年来人们普遍担心动物体内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会通过食物链转移给人体,美国几乎冻结了对新型抗生素的审批。我国抗生素的使用虽然有法可依,但执行和执法力度还有待改善。笔者认为我国应该对目前中国养殖场的耐药性和抗药性展开全方位的调查,制止非法和滥用抗生素的不良行为,逐渐停止或部分停止在饲料中使用人用抗生素,鼓励开发如氟苯尼考、杆菌肽锌等畜禽专用的药物和饲料添加剂,同时利用一些天然的途径如酶制剂、酸化剂、中草药、甘露寡糖以及先进的管理技术来减轻养殖场特别是猪场对土壤和水体生态系统的环境压力。

2、为了从根本上缓解猪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建议对猪场生产的全过程包括设计、修建、饲料加工、饲养、粪污处理等环节进行周密跟踪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排除新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危害。在修建时按照粪水分离工艺进行合理规划,在饲料加工中添加环保型饲料添加剂与畜用防臭剂,在饲养上采用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将猪粪便单独收集,尽量减少冲洗用水,在污染治理上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选择不同的工艺流程,以减少排泄物及其气味的污染,全面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从生产流程控制猪场的环境污染

从生产流程控制猪场的环境污染

1头90公斤左右的商品猪日排粪量约2.2公斤,尿量2.9公斤,污水20-30公斤

从生产流程控制猪场的环境污染

背景:随着养猪行业低利润化,以户养为主的传统饲养方式在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等养猪发达的地区已基本上被规模化、工厂化养殖所替代。规模化猪场饲养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有利于提高生猪的饲养技术、防疫能力和管理水平;与传统方式相比,规模化饲养能大大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转换率,从而有利于降低猪场的饲养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集约化养殖场却存在着诸多环境方面的隐患。它们每天要向外部环境排放大量粪尿等污染物,已渐渐地成为重要的非工业污染源。据测算,1头90公斤左右的商品猪日排粪量约2.2公斤,尿量2.9公斤,污水20-30公斤(约含0.6-1.0公斤的总固体)。这些粪尿污水若得不到及时处理,任其随意排放就会污染周围环境,特别是猪场附近的土壤生态系统。本文从生产流程角度谈谈控制猪场污染物的方法,供同行参考。

从规划设计角度减少环境污染的途径

过去许多集约化猪场过多考虑运输、销售等生产成本而忽视其对环境的潜在威胁,往往将场址选择在大中城市的城郊或靠近公路、河流水库等环境敏感的区域,以致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现在不得不重新面临搬迁。因此建场时一定要把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将排污及配套设施规划在内,充分考虑周围环境对粪污的容纳能力。在场址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在偏远地区、土地充裕、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顺畅、治理污染方便的地方建场;同时最好能与当地的立体农业相互促进,变废为宝,达到生态农业综合、持续、稳定地增长。

从营养角度减少环境污染的途径

饲料安全是畜产品安全的前提和保障,在有条件的养殖场内最好采用膨化和颗粒加工技术,破坏或抑制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及有害物质和微生物,以改善饲料卫生,提高养分的饲料转化率,减少粪尿排泄量。如果加工工艺控制不当,饲料添加的各种化学物质在粉碎、输送、混合、制粒、膨化等过程中会发生降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而生成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对饲料及环境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我们必须非常注意各类添加剂在猪饲料中的合理应用。在猪日粮中近2/3的磷是以植酸磷和磷酸盐的形式存在的。由于猪体内缺乏能有效利用植酸磷的各种酶,所以在加工时必须大量添加无机磷以满足猪的生长所需。如果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就可以将植酸磷水解为游离的正磷酸和肌醇而被吸收,从而提高磷的利用率,间接缓解磷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另外在配制日粮时可采用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的“理想蛋白质”模式,在饲料中辅助添加益生素、酶制剂、酸化剂、氨化抑制剂、吸附剂、纤维素或寡糖以及除臭剂等,可以大大减少猪粪尿中氮、磷和臭素的排出量。有资料表明,添加一定量的益生素,能够调节猪胃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殖,使饲料在猪消化道的降解率上升15%,同时能提高氮的沉积率,使排放到环境中的氮源减少15%-25%,从而减轻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

从饲养管理角度减少环境污染的途径

幼龄猪在低温影响下磷的排泄量会提高,而且会使骨骼发育不全;相反在超过37.8℃的高温环境中机体钾离子和碳酸盐的排泄量会增加而不利于猪的正常生长。因此我们必须为猪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环境,采取合理组群、及时处理猪场粪尿、定期消毒等措施;同时根据每日营养需要提供定量的饲料,尽量做到不浪费,以减少猪对饲料的摄入量。这样一来就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猪场粪污的排放量,减少蛆蝇蚊螨等害虫的繁殖,而且可以降低猪尤其是仔猪的发病率。此外,猪场内的老鼠、苍蝇等都可造成饲料营养损失或在饲料中留下毒素,还会传播各种传染性疾病。在养殖场内我们应当尽可能消灭它们,以减少其对生产造成的损失。

从生物净化角度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为了控制猪场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我们应当采取经济有效、方便可行的方法,遵循“无污化、资源化、低成本、高效率”的原则逐步削减污染物,使猪场周围的土壤、水体及大气自然生态系统免受污染。但到目前为止,单一处理方法如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等远没有达到人们所追求的理想效果。杭州灯塔养殖总场的综合生物处理法处理猪粪污水,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污水处理工艺基本流程为:猪粪污水→格栅→浓污水集水池→固液分离机→沉淀池→调节池→UASB厌氧池→配水池→SBR好氧池→混凝沉淀池→达标排放。

几点建议

1、由于近年来人们普遍担心动物体内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会通过食物链转移给人体,美国几乎冻结了对新型抗生素的审批。我国抗生素的使用虽然有法可依,但执行和执法力度还有待改善。笔者认为我国应该对目前中国养殖场的耐药性和抗药性展开全方位的调查,制止非法和滥用抗生素的不良行为,逐渐停止或部分停止在饲料中使用人用抗生素,鼓励开发如氟苯尼考、杆菌肽锌等畜禽专用的药物和饲料添加剂,同时利用一些天然的途径如酶制剂、酸化剂、中草药、甘露寡糖以及先进的管理技术来减轻养殖场特别是猪场对土壤和水体生态系统的环境压力。

2、为了从根本上缓解猪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建议对猪场生产的全过程包括设计、修建、饲料加工、饲养、粪污处理等环节进行周密跟踪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排除新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危害。在修建时按照粪水分离工艺进行合理规划,在饲料加工中添加环保型饲料添加剂与畜用防臭剂,在饲养上采用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将猪粪便单独收集,尽量减少冲洗用水,在污染治理上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选择不同的工艺流程,以减少排泄物及其气味的污染,全面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从设计角度减少钢化玻璃自爆的方法探讨.doc

从设计角度减少钢化玻璃自爆的方法探讨

【摘要】钢化玻璃自爆是玻璃加工行业内常见的一个失效模式,目前,很多专家从玻璃自身特性及其生产工艺等方面对其自爆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但都没有从整车设计角度,对如何减少钢化玻璃自爆进行分析研究。本文由钢化玻璃自爆的原因谈起,探讨了由于设计原因导致钢化玻璃自爆的多种因子,提出了从设计上减少钢化玻璃自爆的多种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设计 钢化玻璃自爆 方法

【Abstract】Bursting is one of failure modes for tempered glass, in these yeas ,many experts in the field of glass have studied out a lot of solutions to reduce the rate failure mode for tempered glass, But these solutions just base on characteristics of glass or the process to tempered glass, not on the design of glass for auto.The paper starts with the reason of the failure mode, and gives some advice to reducing the rate of bursting of tempered glass by correct designs.【Key words】design tempered glass solution 0前言

为了提高玻璃的机械性能及安全性能,对普通浮法玻璃进行钢化是全球公认的最好方法。平板玻璃经过钢化后,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钢化玻璃的机械性能、耐冲击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图1为钢化玻璃的内应力情况。

钢化玻璃是一种常见的安全玻璃,在汽车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钢化玻璃的安全性能,主要来源于它的永久应力。根据钢化玻璃的钢化原理,钢化玻璃钢化后,玻璃内部存在的张应力等于压应力,达到一个整体的平衡,无论在生产的过程中或者是成品使用过程中,一旦内应力的平衡被打破,玻璃就会发生爆裂,即玻璃产生自爆。

图1

1钢化玻璃自爆原因分析 1.1硫化镍结石

钢化玻璃内部的硫化镍膨胀是导致钢化玻璃自爆的主要原因。玻璃经钢化处理后,表面层形成压应力。内部板芯层呈张应力,压应力和张应力共同构成一个平衡体。玻璃本身是一种脆性材料,耐压但不耐拉,所以玻璃的大部分破碎是张应力引发的。

NiS是一种晶体,存在二种晶相:高温相α-NiS和低温相β-NiS,相变温度为379℃。玻璃在加热时,由于钢化炉内温度高于相变温度,NIS完全转化成α-NIS。由于钢化玻璃的急冷,α-NiS不能完全转化成后β-NiS,而被冻结。在室温环境下,α-NiS是不稳定的,有逐渐转变为β-NiS的趋势。这种转变伴随着约2--4%的体积膨胀,使玻璃承受巨大的相变张应力。如果这种张应力出现在平面应力集中或者内应力的地方时,膨胀产生的压力可以使整块玻璃破裂。所以,除了选用质量比较好的浮法玻璃原片,减少玻璃因为硫化镍结石含量和降低钢化玻璃张应力办法外,从设计角度出发,尽量使钢化玻璃应力均匀,减少钢化玻璃应力集中的范围,减小玻璃生产加工的难度是有效降低钢化玻璃自爆风险的有效手段。

1.2钢化玻璃使用环境不良

钢化玻璃加工完成后一经安装,其使用环境决定了使用的效果。钢化玻璃使用环境不良,很可能导致钢化玻璃的某点或者某小面积受到冲击,导致钢化玻璃的局部应力过大,增加钢化玻璃应力不均等缺陷的严重程度,或者在使用的过程中改变玻璃的内部应力,加大钢化玻璃自爆的风险,当钢化玻璃的张应力大于玻璃的抗张极限时,钢化玻璃就会发生爆裂。

故良好的使用环境设计是减少钢化玻璃自爆的一个重要手段。

2设计角度减少玻璃自爆的方法 2.1玻璃的造型设计

玻璃在整车上的作用不仅仅是透光舒适的要求,更是装饰的需要。根据现阶段汽车造型的发展趋势,在整车上使用玻璃的面积越来越大,曲面越来越复杂。

对于玻璃本身而言,面积越大曲面越复杂,生产加工时的难度就越大,内应力就越不容易控制,玻璃自爆的风险也就越大,特别是复合曲面弯玻璃,需要靠模具或成型环辅助成型,使玻璃型面及周边弧度达到设计要求。但生产商为减少模具投入,往往采用玻璃软化后靠自重成型原理来进行生产,这样生产那些大球面玻璃时,就要提高炉温及玻璃加热温度,然后靠自重成型原理,使玻璃中心局部球面达到设计要求。这种成型模式往往会造成玻璃型面不光顺,局部拉伸变形量大,易造成玻璃表面应力和内应力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玻璃存在自爆隐患。另外,上面提到的辅助成型环,在玻璃钢化时,成型环与玻璃四周边缘直接接触,这样方种钢化生产出来的玻璃存在两个自爆隐患:

一、玻璃四周边缘10毫米左右区域下表面吹风量受成型环阻隔,相对其它区域,吹风量明显小了许多,从而造成玻璃边缘的形成应力与其它区域的应力有较大的差异,已致引起玻璃自爆,并且这也是玻璃产生自爆的主要内因之一;

二、成型环与玻璃周边贴合程度不同,受热胀冷缩影响,也会引起玻璃周边边缘应力分布不均匀,同样也可能导致玻璃发生自爆。所以在售后的统计中,复合曲面钢化玻璃比单曲面弯钢化玻璃的自爆率远远要高。

为了减少复合曲面钢化玻璃自爆,建议对玻璃中心球面大于17毫米或曲面复杂的玻璃选用凹凸模具辅助成型,同时对成型环结构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整片玻璃应力分布均匀。2.2玻璃与周边环境的间隙设计

由于玻璃为脆性材料,特别是考虑钢化玻璃表面应力的特殊性,钢化玻璃的连接应采用软连接。

对于钢化玻璃自爆而言,玻璃与周边零件间隙越大,玻璃自爆的风险就越小,但是在钢化玻璃与车身配合的设计中,同时要考虑美观,间隙太大,却不利于整车的外观要求,所以在设计中必须综合考虑。

任何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现象,玻璃亦然。为了保证钢化玻璃因为温度变化产生热胀冷缩现象后,玻璃与其他零件没有硬接触,必须对玻璃与其他零件的间隙进行计算,设计时给予考虑。

玻璃的膨胀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Δb=αΔTL

式中

α-为玻璃的线膨胀系数(1/℃)Δb—膨胀量(mm)ΔT—温差(℃)L—边长(mm)

5玻璃的线热胀系数为1×10 /℃,通过计算,一块边长1500mm的玻璃,当温度升高40℃时,玻璃的伸长量为0.6mm。

在设计的时候,同时应该考虑因玻璃的大小不同,玻璃的加工公差也不同的因素;也要考虑跟玻璃配合的零件和车身钣金的热涨冷缩尺寸变化大小,通过合理的尺寸链分析,给玻璃与其他零件的配合设计合理的间隙。图2所示的尺寸A,尺寸B都应该根据每个零件的生产工艺要求,设计合理的间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玻璃在安装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因为钢化玻璃和其他零件因为热胀冷缩导致玻璃与其他零件出现硬接触,导致钢化玻璃自爆。

图2

如果在安装玻璃时,玻璃与两边钣金接触,在不考虑钣金热胀冷缩的情况下,由于温度差产生的玻璃膨胀的温度挤压应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σtk =αEΔT

式中

σtk-温差应力标准值(N/mm2或MPa)α-为玻璃的线膨胀系数(1/℃)

2E-为玻璃的弹性模量(N/mm)ΔT为温度差(℃)

ΔT=40℃时,两边与钣金干涉时产生的应力为

-55σt=1×10×0.72×10×40=28.8MPa

通过分析钢化急冷的物理过程,可知钢化玻璃表面张力和内部的最大张应力在数值上有粗略的比例关系,即张应力是压应力的1/2~1/3。国内汽车玻璃厂家一般将钢化玻璃表面张力设定在100MPa左右,钢化玻璃自身的张应力约为32MPa~46MPa,玻璃的抗张强度是59MPa~62MPa。

由于挤压应力的产生,严重增加了钢化玻璃的自爆风险,甚至足可以导致钢化玻璃自爆。2.3钢化玻璃开孔的设计

钢化玻璃上开孔的设计同样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设计,在很多两厢车后风挡的设计中,经常在后风挡上设计一个安装雨刮的圆孔。

在钢化玻璃上进行开孔设计时,由于在钢化玻璃速冷时,孔的边缘较玻璃其它部分冷却快。所以在孔的边缘,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应力集中。在很多客车用钢化玻璃设计时,在玻璃上开有很大的孔,玻璃厂家从工艺上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应力补偿等方法,但都没有办法消除孔边缘部分的应力问题。

为降低由于开孔造成的应力问题,降低钢化玻璃因为开孔产生自爆的可能性,要尽量保证开孔的边部距离玻璃边缘最好1.5倍孔的直径以上,最小不能小于1.5倍半径。

另外由于孔径越大,产生应力集中的面积也越大,导致钢化玻璃在应力集中面积上爆裂的概率越大,所以在设计和工艺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减小孔径,以保证钢化玻璃开孔周边的强度。如图3所示,放大图如图4所示。

图3

图4 2.4后风挡上加热丝的设计

现代轿车后风挡通常有除霜的电阻丝,在电阻丝工作的时候,在设计印刷加热丝时,玻璃中间的温度既要能满足除霜效率的要求,而又要保证在70度以下。但实际玻璃两侧的母线的温度却往往高于玻璃中间部分的温度。在温度存在梯度的时候,玻璃内部便会产生暂时热应力。温度高的区域对温度低的区域产生张应力,这种暂时应力会改变原来玻璃的内应力,有可能超过玻璃的抗拉强度,破坏钢化玻璃内部的应力平衡,产生自爆。

由于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由于这种温度产生的应力可以根据温度挤压应力的公式进行粗略计算。

另外,母线多印刷在黑边区域,如果的温度太高,这样玻璃内表面上收到了由于热膨胀产生的张应力。由于玻璃黑边处成型环的影响,表面压应力较小,当张应力增加到一定程度后,钢化玻璃内应力平衡便会遭到破坏,玻璃便会发生自爆。

所以,在加热丝设计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玻璃边部与玻璃中间部分的温度差,减小因临时应力产生的应力不均衡,导致玻璃自爆的风险。根据经验,尽量保证母线位置与玻璃中心位置的温度差在5摄氏度之内,最多不能超过10摄氏度。2.5玻璃磨边设计

玻璃的切割是用专用的刀具在玻璃表面造成细微的伤口,然后再进行掰边,其原理是刀具在玻璃上留有刻痕,这时玻璃内部产生三条裂痕,其中两条是沿表面左右分开,另一条是垂直向下伸展的竖缝,在竖缝的端部产生拉应力,再加上曲折的弯力,竖缝向下伸展出去便可把玻璃切断。玻璃在裁划切断时,沿玻璃周边隐藏着许多微小的裂口,虽然这种裂纹用肉眼很难观察到,但这些裂口在各种效应与热应力影响下,会扩展成裂缝,裂缝进一步发展会导致玻璃破裂。

另外在玻璃的上片、下片,包装,运输等过程中,玻璃的边部很可能有着不同程度损坏,存在目视很难发现的微小爆边、划伤、裂纹等缺陷,这些缺陷在生产、包装、运输、安装或者使用的过程中都可能不断的恶化,导致钢化玻璃内应力被破坏,发生钢化玻璃自爆。

为降低因上述缺陷导致钢化玻璃自爆的风险,在玻璃设计的时候,在综合考虑成本、效率的情况下,建议钢化玻璃的磨边采用1号磨边,通过磨边可以去除大部分边部的裂纹、爆边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缺陷,降低钢化玻璃自爆的风险。2.6玻璃上粘贴附件设计

应尽量少的在钢化玻璃上粘贴零件。玻璃在温度变化影响下会热胀冷缩。在一般的设计中,在钢化玻璃特别是后风挡玻璃周围通常设计一圈橡胶条来与车身配合。橡胶条的设计也各不相同,有的直接用橡胶卡在玻璃周边,有的用双面胶带粘贴在玻璃上。另外在后风挡上用聚氨脂胶粘贴卡扣、金属片的设计屡见不鲜。经过研究表明由于钢化玻璃与其他零件的热膨胀系数的不同,在不同温度下零件的长度不同,导致钢化玻璃表面受到张应力,这种张应力对钢化玻璃的应力影响虽然不大,但是直接导致钢化玻璃的局部受到的应力不均,增加玻璃自爆的可能性。

在现在的汽车市场上,已经有很多车型的后风挡玻璃周边没有橡胶条等零件。这种设计不但能降低整车成本,减少管理费用,同时对玻璃的应力也有一定的好处。

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不粘贴零件在钢化玻璃的表面。如果必须采用粘接附件,尽量采用有弹性的胶带粘接。2.7玻璃黑边的印刷设计

玻璃黑边花边是玻璃对整车装饰的延伸。玻璃的黑边有效的阻挡了钣金的止口、打胶、加热丝母线等带来的缺陷。但是玻璃黑边却对钢化玻璃的应力产生了影响。由于玻璃黑边处的吸热和冷却速度与透明处玻璃存在差异,加上边部成型环的影响。玻璃黑边处的表面压应力较玻璃透明部分的明显偏小。所以玻璃黑边处的耐冲击明显低于透明区域。这也是钢化玻璃往往在黑边处爆裂的主要原因。

大家普遍认为,黑边对玻璃的应力影响不是很大,与成型环对玻璃应力的影响来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玻璃黑边的存在对玻璃的加工难度有明显的影响。所以在设计时,要尽量的减小黑边的宽度,减少钢化玻璃从黑边处自爆的概率。2.8玻璃打胶轨迹设计 玻璃装配到车身上,目前车厂普遍采用工艺的聚胺酯胶粘结工艺,但是如对玻璃打胶轨迹设计不科学,也易造成玻璃自爆,如果玻璃上打胶位置与玻璃边缘距离不一致或者距离过大,就会导致玻璃上粘结聚胺酯胶位置受到粘结聚胺酯胶热胀冷缩外力不一致,造成局部受力过大,并且距离过大也易造成玻璃处在悬空状态,从而出现汽车在行驶的过程,玻璃受到外力不一致,导致存自爆的隐患,故在玻璃装配工艺上,必须根据车身的造型,合理设计玻璃打胶轨迹。

三、结论

钢化玻璃的自爆的根本原因是钢化玻璃应力平衡被破坏,改善钢化玻璃的应力是减少钢化玻璃自爆风险的必要措施。但是由于钢化玻璃工艺的局限性,在保证钢化玻璃强度和玻璃的外观情况下,很难保证钢化玻璃表面应力的均匀一致。因此,为了降低钢化玻璃自爆的风险,必须从设计上首先考虑钢化玻璃的生产难度,尽量少的因为设计原因,导致钢化玻璃的加工困难、应力难以控制,或者玻璃钢化安装后二次应力的产生。所以从设计上减少钢化玻璃的自爆,是很有必要的。

四、参考文献

第五篇:从做学问的角度谈人生规划

从做学问的角度谈人生规划

(一)(2011-04-06 18:14:23)

转载

转眼已到不惑的年纪,看这40年,经历不少,教训也不少。如果人生能倒过来活,也许是另外一个样子。回顾我从20岁到30岁这十年,有虚度光阴的感觉,让人不胜唏嘘。下面我只是从做学问的角度,给年轻人一点建议,希望对有志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能有所帮助。

在大学以前,中国的孩子几乎没有什么规划,父母和老师已经替你考虑好了,那就是尽可能考好一点的学校,一切都为这个中心服务。

假如20岁你进入大学,这时候你要自己规划你的将来了。大学的诱惑很多,相当一部分人开始浑浑噩噩混日子。如果你想靠做学问吃饭,就必须要耐得住寂寞了。所有的自然科学都以数学为基础,所有的数学课要学好,这是根本。将来你能不能成为牛人和大家主要看你的数学功底了。对于通信、电子、自动化等方向,要达到数学系优秀本科生的水平,当然可能是你在硕士甚至是博士才提高到那个水平的。本科阶段是读书阶段,要尽量涉猎多的课程,不一定深和精,但一定要广,重点掌握这门课的思想和精髓。

人的成长和树相似,你吸取的营养越多,你的根扎的越深,越广,你越可能成为一棵大树。同时,树的成长很缓慢,肉眼几乎看不出来。但是,过了几年,你也许会突然发现树的令人惊奇的变化。

读研究生是做学问的必经之路,注意不要让英语和政治花费你太多时间,因为,将来你要靠专业吃饭的。建议,要充分利用大四的后半年。选一个好的学校和导师是必要的,他将对你的将来产生重大影响。读硕士期间,一般第一年还是读书,不过课程只局限于你的方向和相近的课题。这时候,好的老师会指导你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了,初步的创新能力要在硕士阶段培养。负责任的老师会给你提供一些他做的课题和方向,而且把相关文献给你,让你读。其实,硕士主要是培养创新能力,一般人是发现不了好的结果。当然,如果你能在数学学报、电子学报等一类期刊上发文章,对于你直接找工作,甚至考博都有帮助。下一步就是读博士了,这个阶段入门的压力不大,导师一般有很大的权力,如果你表现出很好的科研潜力,即使你考试出现一些差错,他会想办法帮你的。理工科的博士一般4-6年才能毕业,建议你换专业时跨度一定不好太大,否则很难毕业。进入门槛后,你的所有事情都由你自己规划了。第一年还是读书,修学分,但课程不多,有很多时间读文章,好的导师一般一周能见一、二次,从宏观上给你指导。经过本科和硕士的锤炼,你应该很熟悉你所在的领域,而且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研能力。进入博二,你就要和导师谈心,决定你做的小方向了。你要很清楚的知道,你的方向有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一方面靠与导师的交流,另一方面读你的方向上那些大牛的文章,以及参加一些国际会议。可以说博士阶段是压力最大的阶段,每天你生活的重心就是读文章和发现

问题,然后考虑如何解决它。这是一个痛苦煎熬的过程,现在一般的名校博士生毕业时都要求发表两篇以上SCI文章,我觉得只要一点一点读,一点一点做,达到要求是不难的。文章只要发表在一般国际知名期刊上就好,不一定是本领域最权威的期刊。

从做学问的角度谈人生规划

(二)(2011-04-06 19:33:07)

转载

当然,人还得吃饭穿衣,因此,读书期间,可以做份兼职,用来改善你的生活。如果你的导师有充足的经费,他人也很好,也许他会给你一些生活费。这里,我要呼吁那些博导们,也许硕士生太多,你照顾不过来,但是,对于博士们,大部分已经成家,要尽力多提携他们,比如每月给一点经费,用来买书,买文具等,帮他们度过难关。说大一些,这是真正为教育事业做事。但是,很遗憾,个别人已成为政治家和商人。在这里,我要感激我的硕士生导师李登峰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程正兴老师,他们都很体谅学生。

读书的过程很清苦,也很漫长,这靠你有足够的毅力,才能支撑你走下去。30岁,如果你能顺利博士毕业,就要祝贺你了,从此,你可以衣食无忧的生活了。十年磨一剑,但是新的路才刚刚开始。青年人,还是要尽量去一个好的学校发展,有好的平台和体制,当然要暂时牺牲一些眼前的物质利益。最起码要去一个有本方向硕士点的大学,在待遇和平台上做一个平衡。

博士毕业,一般聘为讲师,在毕业的前三年,要把副教授评上,这是非常关键的。对于受过科研训练的人来说,这一般不是问题。刚毕业,婚姻、工作、生活上的事比较多,要静下心来,学问不能丢。刚毕业,经费少,讲师收入低,科研是增加收入的主要手段,也是为将来打基础。总之,这个阶段还是奋斗阶段。每年都有一次申请国家青年基金的机会,一直到35岁(女老师40岁)。现在,基金的平均资助金额达到了25万,如果能申请到,能大大改善你的生活。我周围够条件的朋友,很多人都有了。有5篇以上的SCI文章都有很大把握,不要求很好的平台。数学上还有天元基金,截止到35岁,有3万的经费,够条件的几乎都可以申请到。这是国家专门为支持青年人设定的。

在评上副教授以后,就要考虑出国的事情了。现在,国家留学基金的公费项目比较多,我们单位的名额常常用不完,有时候领导会做工作要我们申报。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好,就联系一个好的导师去一年,最好是美国。这个阶段就不能只满足于发SCI文章,去挣那5位数的科研奖励,而要争取在国际最有影响力的杂志上发一些有分量的文章,为你的长远发展打基础。如果你能去美国和最著名的数学家合作,将大大增加你实现目标的机会。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在37岁的时候,你会在TOP级的杂志发表5篇以上文章,有2-3个主持的国家级课题,即使在985的高校,也能顺理成章的评上教授,当上博导。会有一批人硕士、博士跟

着你做,来延续和发展你的思想。而且,每年你都有机会申请国家面上基金,现在平均强度已经达到了60万。

关于项目方面,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荣誉,一个是教育部的创世纪人才,截止到40岁,有40万左右的经费(?),这个相对容易申请,我有同事拿到了。还有一个就是国家杰出青年,经费更多,截止到45岁,但是非常难,没有好文章不行。

如果你心足够平静,对作学问足够的爱好,人又足够的勤奋,能够一直坚持,在你40-45岁的时候,你已经成为该领域的著名学者了。如果运气足够好,或许你能够获得像杰青或者其它更好的荣誉。你当然也会获得令人羡慕的收入。这是做学问的理想境界,美国有个数学家说的EVERY WAKING MOMENT 既如此,但很多人会为各种诱惑分心。

机会只会照顾那些有准备的人,当然,还有运气的成分。多一些付出,少一些抱怨。每天对为目标而努力,吃饭、休息和锻炼也是为了更好的投入到新的战斗中。

我相信,人若如此,定能五年一次蜕变。其实,人的智商都差不多,关键在于你的规划和付出。

做学问能如此,也是国家只幸事。

下载01从猪场规划设计的角度探讨减少环境污染的途径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01从猪场规划设计的角度探讨减少环境污染的途径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创业贷款角度谈创业初期规划

    从创业贷款角度谈创业初期规划 创业当老板!开一家赚钱的店,是许多人心中的梦想。但在创业之初要如何规划?才比较容易取得银行的创业贷款资金,是许多创业者所关心的议题。 首先,先......

    从教学有效性的角度对教学设计

    从教学有效性的角度对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教学准备是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展之前,先和学生在生理、心理、物质和精神等方面进行准备,以实现对教学的适合性。这里的适合性包括两方面......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讨药用植物园的规划[五篇材料]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讨药用植物园的规划本文就药用植物园景区规划为例,试从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角度做初步探讨,由此期望园林同行的共识和进一步的探索。(一)药用植物园主体构思与......

    从听众的角度思考和设计演讲

    每一个演讲者都希望自己的演讲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如果演讲者能站在听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那么这样的演讲往往更能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在演讲中,怎样从听众......

    从设计角度看待“勤奋严谨求真务实”5篇

    从设计角度看待“勤奋、严谨、求真、务实” 勤奋是一种习惯。最宝贵的勤奋,不光是身体上的勤奋,而是精神上的勤奋,勤奋靠的是毅力,更是永恒。 我们可以把对事业、对建行的热爱作......

    从节水角度谈火力发电厂的设计思路

    从节水角度谈火力发电厂的设计思路 北极星电力网技术频道 作者:佚名 2008-1-15 19:53:30 (阅1540次) 所属频道: 电力环保 关键词: 火力发电厂 发电 摘要:本文根据我国现行能......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 ——以荔湾区大岗元小区为例 【摘 要】应用环境心理学学科理论对居住小区进行调研、分析,解析户外环境与人群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不......

    从听众的角度思考和设计演讲

    从听众的角度思考和设计演讲 每一个演讲者都希望自己的演讲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如果演讲者能站在听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那么这样的演讲往往更能以情感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