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病案室病历保存与使用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改进措施
病案室病历保存与使用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改进措施
随着医院出院病人的逐年增多,病案室的整体工作量也随之增长,加上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患者同城就诊检查报告的互认,使得复印病历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旧的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工作量增长的要求,特别是病历因为待返修、待编码录入、待上架、被借出、未归档、仓库分散等多种原因影响,寻找病历已经成为困扰我院病案室的一件大事。究其原因,主要是病历来到病案室后,要经过多道工序加工处理以及质控后需要再次回到临床科室修改,各环节流向混乱;再如已经被外借的病历手工登记,查找困难同时也难以及时催还,造成大量的查找时间和人力浪费。面对困扰,增加人手不仅加大医院人力成本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病案室工作流程改进已成为必然趋势,精益病案思想为我们改进病案室工作流程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依据。
制度落实:为保证病案管理工作是的流程优化,实现精益病案统计管理模式,消除病案在各流通环节里的浪费,特别是杜绝归档病历的丢失现象发生,方便快捷地提供病案咨询服务,要根据优化方案重新规范病案室管理条例,制订出相应的管理奖罚制度并通告临床科室。
1.1为配合卫生部统计直报工作需要,对病案的归档回收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病人出院后病历要在规定日期内归档,超期归档每份病历罚款起点为若干元,每延误一天加罚若干元。
1.2出院病历的排序整理工作应由临床科室住院医师、质控医生、质控护士按所负责任完成并按规定顺序统一排序,病案室负责抽查及按病案装订要求整理。对于排序整理上交后仍有缺页、漏项等缺陷病历的要追究当事人责任,重要漏页如“出院记录”、“入院记录”、“病程记录”、“知情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记录”等乙类以上缺陷病历按缺陷情况罚款若干元;漏签名也按个数罚款。
1.3上架病历原则上不外借,仅限在病案室查阅。如有特殊需要的,符合借阅资格的医务人员每人每次外借不得超过5份,借阅时间不得超过一周,全部归还后方可再次外借。对超期不还的将按每本每超一天罚款累计。超期一个月经催还仍不归还的按丢失病历每份处罚若干元处理。
1.4 质控返修病历的待修时间要有限制。对以往无限期规定,大批待修病历堆积在病案室直接影响病历查找工作的状况要得到改善。以质控人员填写“住院病历质量监控缺陷修改通知书”并送达当事人三日内完成返修,未能按时修改的,每超过一天罚款数元,超过两周的仍未修改的缺陷病历将登记后上架,一切后果由当事者负责。人员配置及职责分工:将病案统计室现有工作人员实行分组管理,每组工作人员有相应的工作职责,全科室人员即分工又合作,使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各组的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2.1后勤组
2.1.1病历回收归档登记:
方法1.将每次接收的出院病人信息按出院日期和科室排序并打印成册,作为收病历时的登记依据,归档病历由病区当班医生或当班护士或病区护士长签名确认,以确保回收病历的准确及时和防止归档情况漏登记,同时取消临床科室病历归档登记本,以减轻临床科室工作负担。各科室也可在周一至周六工作时间内派人将病历送交病案室。
方法2.请计算中心编制病历回收登记程序,实行人工录入住院号电脑登记。
方法3.购买现成软件,运用条形码技术将收回病历扫描登记归档,可以支持我们使用电脑管理病历回收工作,发布即时公榜信息,催收迟归档病历,同时可以统计归档率以及迟归天数等数据,方便回收奖罚制度的落实。2.1.2回收病历分发:
将病历按护士长交给病案组的工作人员,使得首道工序就能明确知道病历流向与去处。
2.1.3装订与上架:
病历封面实行五种颜色管理,按上述尾数分发好的病历定颜色分组,打印封面或贴条形码后,以全自动装订机装订;不适用的仍用绳子装订。
装订好的且无返修病历要及时上架,仔细检查排序核对无误插入。定期组织全科人员检查架上病历顺序,要保证病历上架的绝对准确。
2.1.4借阅:
从架上取出的借阅病历一律插入示踪卡,以便日后查找行踪减少不必要的查找困难。借出病历要在借阅模块中或扫描条形码以作好登记,每天都要查看登记记录并作好催还工作。
2.1.5复印接待:
以良好的服务态度接待前来复印的群众,为减少查找病历的时间,能在电脑里打印的信息尽量用打印方式,有条件的话,对病历进行扫描处理,直接调用扫描结果打印。
2.2 病案组
2.2.1编码录入:
每名工作人员必须按分配号码分发的回收病历在统计病案软件里将接收的病案首页信息与回收的纸质病历首页资料进行核对后,对疾病诊断信息编码并完整补录缺漏项目,日后核查出的漏输入信息采取录入负责制,由漏入人员补录。保证录入信息的准确完整。
2.2.2整理:
将已录入好的病历按病案管理要求进行排序整理,并负责登记整理中发现的病历缺陷如:缺页缺项、漏记录、漏签名、日期错误等,填写缺陷整改通知书夹在首页上。最后按照装订要求整理整齐。
2.2.3发通知:
负责通知需要返修的、有缺陷的病历涉及的相关医务人员及时到病案室进行订正。按月汇总个人登记的病历缺陷项次和返修情况,上报质控组。
2.2.4移交:
将整理录入完毕的没问题病历以及返修回来已订正的病历及时移交后勤组。
2.3 质控组
2.3.1由医务科质控办组织质控组成员每周一次下科室抽查运行病历,检查结果现场反馈科室主任和相关医师。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培训和指导,提出改正建议。
2.3.2 对疑难、危重、死亡等病历进行重点质控,特别是病历的内涵质量。按病案管理要求终末质控病案数应不低于出院病历的25—30%,我院名住院经管每月每人要抽查2份计,抽查总量为100份左右,由病案质控考核病历每人月考核病历20份。
在质控中要依据“病历质量分级目标管理考核细则(评价点)逐项评分,检查结果要记录在案,每月在质控通报上通报。给以相应的处罚。
2.3.3 做好质控信息的反馈工作,可以通过网上发布、简报等形式将质控内容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主管领导、相关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提出改进的指导意见,不断提高病案的内涵质量
第二篇:病案室病历保存与使用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改进措施
2013年福贡县人民医院
病案室病历保存与使用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改进措施
随着医院出院病人的逐年增多,病案室的整体工作量也随之增长,加上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患者同城就诊检查报告的互认,使得复印病历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再加上我院病案室工作人员为非专业技术人员,对病案工作不熟悉,人员配备也不齐,旧的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工作量增长的要求,特别是病历因为待返修、待编码录入、待上架、被借出、未归档、仓库分散等多种原因影响,寻找病历已经成为困扰我院病案室的一件大事。究其原因,主要是病历来到病案室后,要经过多道工序加工处理以及质控后需要再次回到临床科室修改,各环节流向混乱;再如已经被外借的病历手工登记,查找困难同时也难以及时催还,造成大量的查找时间和人力浪费。面对困扰,增加人手不仅加大医院人力成本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病案室工作流程改进已成为必然趋势,精益病案思想为我们改进病案室工作流程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依据。
1制度落实:为保证病案管理工作室的流程优化,实现精益病案统计管理模式,消除病案在各流通环节里的浪费,特别是杜绝归档病历的丢失现象发生,方便快捷地提供病案咨询服务,要根据优化方案重新规范病案室管理条例,制订出相应的管理奖罚制度并通告临床科室。
1.1为配合卫生厅统计直报工作需要,对病案的归档回收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病人出院后病历要在规定日期内归档,超期归档每份病历罚款起点为若百元,每延误一天加罚若百元。
1.2出院病历的排序整理工作应由临床科室住院医师、质控医生、质控护士按所负责任完成并按规定顺序统一排序,病案室负责抽查及按病案装订要求整理。对于排序整理上交后仍有缺页、漏项等缺陷病历的要追究当事人责任,重要漏页如“出院记录”、“入院记录”、“病程记录”、“知情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记录”等乙类以上缺陷病历按缺陷情况罚款若百元;漏签名也按个数罚款。
1.3上架病历原则上不外借,仅限在病案室查阅。如有特殊需要的,符合借阅资格的医务人员每人每次外借不得超过5份,借阅时间不得超过一周,全部归还后方可再次外借。对超期不还的将按每本每超一天罚款累计。超期一个月经催还仍不归还的按丢失病历每份处罚若百元处理。
1.4 质控返修病历的待修时间要有限制。对以往无限期规定,大批待修病历堆积在病案室直接影响病历查找工作的状况要得到改善。以质控人员填写“住院病历质量监控缺陷修改通知书”并送达当事人三日内完成返修,未能按时修改的,每超过一天罚款数元,超过两周的仍未修改的缺陷病历将登记后上架,一切后果由当事者负责。
人员配置及职责分工:增加病案统计室现有工作人员的基础上实行分组管理,每组工作人员有相应的工作职责,全科室人员即分工又合作,使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各组的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2.1后勤组
2.1.1病历回收归档登记:
方法1.将每次接收的出院病人信息按出院日期和科室排序并打印成册,作为收病历时的登记依据,归档病历由病区当班医生或当班护士或病区护士长签名确认,以确保回收病历的准确及时和防止归档情况漏登记,同时取消临床科室病历归档登记本,以减轻临床科室工作负担。各科室也可在周一至周六工作时间内派人将病历送交病案室。
方法2.请计算中心编制病历回收登记程序,实行人工录入住院号电脑登记。
方法3.购买现成软件,运用条形码技术将收回病历扫描登记归档,可以支持我们使用电脑管理病历回收工作,发布即时公榜信息,催收迟归档病历,同时可以统计归档率以及迟归天数等数据,方便回收奖罚制度的落实。2.1.2回收病历分发:
将病历按护士长交给病案组的工作人员,使得首道工序就能明确知道病历流向与去处。
2.1.3装订与上架:
装订好的且无返修病历要及时上架,仔细检查排序核对无误插入。定期组织全科人员检查架上病历顺序,要保证病历上架的绝对准确。
2.1.4借阅:
从架上取出的借阅病历一律插入示踪卡,以便日后查找行踪减少不必要的查找困难。借出病历要在借阅模块中或扫描条形码以作好登记,每天都要查看登记记录并作好催还工作。
2.1.5复印接待:
以良好的服务态度接待前来复印的群众,为减少查找病历的时间,能在电脑里打印的信息尽量用打印方式,有条件的话,对病历进行扫描处理,直接调用扫描结果打印。
2.2 病案组
2.2.1编码录入:
每名工作人员必须按分配号码分发的回收病历在统计病案软件里将接收的病案首页信息与回收的纸质病历首页资料进行核对后,对疾病诊断信息编码并完整补录缺漏项目,日后核查出的漏输入信息采取录入负责制,由漏入人员补录。保证录入信息的准确完整。
2.2.2整理:
将已录入好的病历按病案管理要求进行排序整理,并负责登记整理中发现的病历缺陷如:缺页缺项、漏记录、漏签名、日期错误等,填写缺陷整改通知书夹在首页上。最后按照装订要求整理整齐。
2.2.3发通知:
负责通知需要返修的、有缺陷的病历涉及的相关医务人员及时到病案室进行订正。按月汇总个人登记的病历缺陷项次和返修情况,上报质控组。
2.2.4移交:
将整理录入完毕的没问题病历以及返修回来已订正的病历及时移交后勤组。
2.3 质控组
2.3.1由医务科质控办组织质控组成员每周一次下科室抽查运行病历,检查结果现场反馈科室主任和相关医师。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培训和指导,提出改正建议。
2.3.2 对疑难、危重、死亡等病历进行重点质控,特别是病历的内涵质量。按病案管理要求终末质控病案数应不低于出院病历的25—30%。在质控中要依据“病历质量分级目标管理考核细则(评价点)逐项评分,检查结果要记录在案,每月在质控通报上通报。给以相应的处罚。
2.3.3 做好质控信息的反馈工作,可以通过网上发布、简报等形式将质控内容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主管领导、相关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提出改进的指导意见,不断提高病案的内涵质量。
医务科 2013.9.30
第三篇:论文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1.缺乏研究问题的辨识与界定能力
选题是确定实践问题的内容选择,是毕业论文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写作成败的关键。如果不能够确定一个研究的科学问题,那么后面环节的意义就无从谈起。在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选题环节,目前通常由专业教师依据制定的培养目标,根据现实社会存在的客观问题来拟订,或者由大学生与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共同商定,很少有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由选择题目的。学生不直接参与选题,不是自己去发现现实社会中的科学问题,导致 大学生缺乏科学问题的辨识能力。表现在选题时常 常是选择的问题只看到表面现象而不明实质,找到一些伪问题来研究,根本谈不上会有什么好的成果和创新观点。如《某产业市场营销战略分析》,学生往往集中于市场竞争战术的分析,对营销手段、广告方式等的分析耗费了大量篇幅,到了“战略” 研究,却一笔带过,忽略了企业市场竞争的市场细分、市场定位,以及产品创新等竞争战略问题,从而缺乏对问题的辨识和研究范围的界定。目前,在我国中学和大学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注重理论学习,以学习的知识为中心去找问题,而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为中心,形成为解决问题的理论知识集合,这也是我们常讨论的系统工程,是把社会系统由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集合。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是我们高等教育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要求我们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我们大学生目前恰恰缺乏对实际问题的辨识和以问题为中心来形成理论和知识的集合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缺乏论文的谋篇布局能力 论文结构和问题功能分析是解决实践问题的重要研究手段,缺乏研究问题结构和功能的分析,不知道“为什么?”谈到论文,很多学生对论文整体模糊不清。缺乏毕业论文问题的实际认识与分析 能力。选题意义是什么?问题的结构是什么?研究的思路和框架如何定?对这些问题没有“成竹在胸”,所以就不知解决问题从哪里开始。找不到专业知识和理论对问题的解释,更难形成自己应对所研究问题的理论知识体系。同时,系统分析问题和科学表达问题能力下降,突出表现在论文谋篇布局上,不知道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清楚问题的逻辑结构,无能力进行问题的系统分析,写出来的论文令人无法判断其问题的系统结构,论点与论据偏离,归纳演绎等混乱,立论、本论和结论无法统一等。
3.缺乏对所研究问题的系统思考
大学教育在理论学习阶段忽视了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造成大学生以考试为中心,以知识点为中心,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理论为主,不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不断强化学生的思维定势,使学生缺乏针对实际问题来综合集成知识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不是以问题为中心,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会发现问题,更不会以问题为中心来综合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往往表现在虽然学生已经获取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但常常无法发现现实问题,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能够以问题为中心集成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侧重于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没有主观能动性。
4.缺乏研究问题的建模能力 建模是指通过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简化,确定变量和参数,建立起变量、参数之间确定的关系,求解该数学问题,解释、验证所得到的解,从而确定能否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多次循环、不断深化的过程。建模是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是启迪创新意识、锻炼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以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成为大学生应用能力水平的重要体现,是理论课和实践课之间的桥梁。目前,大学生对建模的兴趣和热情较高,但由于缺乏建模相关系统理论的指导,集成知识和理论的能力欠缺,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他们没有能力构建所研究问题的模型知网CNKI论文检测系统万方相似度580202论文查重维普数据库期刊发表职称。
5.缺乏搜集资料的方法与手段
不会搞调查研究对于选题的资料收集是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由于大学生对很多问题的认识仅仅是通过查阅期刊、借阅图书或查询网络资源等手段获得第二手资料,不注重实地调查,没有第一手材料的支撑,无法形成对选题准确定位,导致论文不符合实际,也无法形成切实的论证,毕业论文既没有理论意义也无实践意义。直接观察法是指对所发生的事或人的行为的直接观察和记录,是取得第一手原始资料的前置步骤。例如,在进行商场调查时,调研人员并不访问任何人,只是观察现场的基本情况,然后记录备案,一般调研的内容有某段时间的客流量、顾客在各柜台的停留时间、各组的销售状况、顾客的基本特征、售货员的服务态度等方面的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深入的调查研究是论文写作的基石,对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占有和文献资料收集 是写好毕业论文的重要一环。
第四篇:浅谈我院供应室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浅谈我院供应室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消毒供应室作为医院的心脏部分,它承担着整个医院各个科室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及供应工作,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工作质量,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它与临床科室紧密相连,它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现就我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存在问题
1.医院领导重视度不够
由于多种原因上级主管部门及部分院领导对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医院领导把大部分人力和物力都投放到经济效益好、创收高的临床科室,而对消毒供应室这些不能创收的科室投入少,我院消毒供应室建筑布局不合理、地面清洁不净,设备配置低、信息化程度低、人流物流未完全分开,消毒供应室的主要工作仍然依靠手工完成。2.供应室工作人员与医院床位数比例失调
消毒供应室人员应根据医院的规模和需要编配,原则上是按照供应室人员与医院床位数2~2.5:100配备,随着医养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供应室承担的不仅是医院的消毒工作还有各个养护院。
3.消毒供应室制度和医院感染执行力不够
大多数医院消毒供应室制度都上了墙,但医院对消毒供应室制度和院内感染的知识宣传范围小或力度不够,院内工作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的消毒制度在思想认识上和院内感染的发展形势不相符合,造成部分工作人员医院感染概念模糊,思想上存在麻痹大意,还有一部分医务人员,他们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责任心差,对于院内感染的问题视而不见,消毒隔离观念淡薄,无菌操作观念不强,用过的器械不及时清洗及清洗不彻底现象时有发生。改进措施
1.领导重视,做好资源调配
随着我院管理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深入发展,院领导应重视消毒供应室的工作,在投资临床科室设备的同时,也应该对消毒供应室进行硬件设备的投资,建立与临床科室的信息化联系,尤其是我院这样综合性很强的医院还应改善消毒供应室的工作环境,将科室重新设计,统一规划,使我院消毒供应室不论是在管理水平还是硬件设备及工作环境都有明显的改善,尽快达到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2.增加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
根据我院的规模,按照人员与床位2~2.5:100比例至少有工作人员4人,但目前只有两人,暂无上岗证及管理证,使看似简单的消毒供应工作变得繁重,建议增加学习人员作为储备,防止人员请假或休息使岗位空缺。3.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
加强感染知识的宣传,医院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是供应无菌物品的主要场所,其供应的无菌物品广泛应用于临床,它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感染的发生,所以医疗行政部门最好对供应室进行限制性进入,制作上墙制度,加强全院医务人员的感染意识,严格无菌操作,以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第五篇: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撰写参考
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撰写参考
标准5师资队伍
第二部分:存在问题
一、数量结构方面
1.现有20位专业专任教师并非全职从事中学英语师范专业教学,其中的30%还需从事英语(商务/翻译专业的教学工作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工作,其中有2位还需担任行政管理工作。高级职称教师数量偏低,35-45岁之间的专业专任教师大部分是讲师,其中一些亟待进一步提升学历层次。
2.专业专任教师的教学能力方面:在具有较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理论的同时,对基础(中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的规律认识不足,因而,在听说读写译等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缺乏知识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反向设计教学、正向实施教学的逻辑体系尚不成熟,在知识理论教学与“一践行三学会”中的“三学会”之间缺少密切的联系,操作性不强。在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中,因从事该类课程教学的专任教师中学基础教育实践经验有所缺乏,再加上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够深入,案例教学与教学设计等方面的能力有较多的提升空间。
3.本专业专任教师作为一个整体,其主要精力都投入在本科教学第一线,但(在“二胎”政策以及一部分教师需要在职学历进修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学科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举措很难落实到位,大类的教师教育课程教师与本专业专任教师的协成度不高,具有半年以上境外研修经历教师人数不足。
二、素质能力方面
1.师范生定参与伙伴学校的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较高,但系统性不够,对参与上述活动和过程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经验总结不到位,因而在反哺校内教学上没有能够起到理想中的作用。业已有效建成的校内导师和伙伴学校老师的双导师制下的各自职能划分尚不够明确,双导师制在创新创业教育与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方面尚未充分发挥作用。在邀请伙伴学校教学骨干与本专业教师为师范生联合授课方面,有待进一步规范化和规范化。
2.在学校教务部分和质管部门的努力下,已经建构了学生评教制度与标准,但实施于英语师范专业的细则不够明确,基于英语师范专业特殊性的学生评教制度与标准尚未完全建立;没有另立对于兼职教师的评价制度和标准,学生满意程度对兼职教师没有形成足够的约束力和激励性。
3.学院尚未形成严密的将专业专任教师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学术研究及应用科学研究应用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顶层设计,因此,上述学术研究与应用科学研究成果在坚持学生中心和促进持续改进方面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4.在专业专任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职前养成和职后发展指导方面,系统新不够,指导的合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实践经历方面
1.对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在学懂、弄通、研透上功夫不足:学、弄、研所在大多在毛,皮鲜有深触。
2.虽然从事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师能积极主动地长期在中小学兼职服务,但集中一整年时间的中小学教育服务尚是空白。
3.教师在兼职服务间指导、分析、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性强,但系统性不够,因此,其研究成果在对英语师范专业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指导方面有些乏力。
四、持续发展方面
1.学英语师范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制定相对滞后,而且在制定时没有充分考虑存量与增量的关系,也没有完全厘清英语师范专业师资与大类英语专业师资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建设上着力点不够精准。
2.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等教师教育实践类课程教师评价标准的制定有待于进一步去分化、合理化,尤其需要将评教结果与绩效分配更密切地挂起钩来。3.学院与周边地区中小学的“协同教研”要向深度发展;“单向聘任”转向于“双向互聘”的有效机制亟待构建;“角色互换”还没有过渡到明确的“岗位互换”。
4.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规划性不够;培训前与培训后教学效果分析比较尚没有形成规范。
5.专业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及督导评价的结果往往存放在卷宗里,并没有形成有效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方法和技能提升的重要手段。
第三部分:改进措施
一、数量结构方面
1.在2018年秋季学期,严格按照师范生培养的生师比要求,根据学校“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规划,并结合学校英语师范专业招生规划愿景,全面构建具有可持续发展、顺应动态发展规律的年龄上老中青相结合,职称上高中初级职称比例合理,双导师制下校内校外导师协同一致,以及教师教育课程教师与学科课程教师比例恰当、配备合理、互居融通、轿厢发明的英语师范专业队伍。2.在2018-2019学年,组织教师集中进行5个专题的进一步深入学习研讨并辅之以相应的调研活动
一、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8年1月20日);
二、教育部陈宝生部长的“八个首先”、“四个回归”的讲话;
三、以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宋冬生题为“用好认证标准,提高培养质量”为代表的专家学者有关师范专业认证的辅导报告要义;
四、基础(中小学)英语学科教学规律。通过上述学习、研讨和调研,在进一步深化使命感的同时,提高课程设计的体系性、理论教学的逻辑性、实践教学操作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效果的可检测性。
3.为了进一步加强海外研修、有效开展为期一年/人的基础(中学)教育在岗实践(服务)研究,以及双导师制下的校内外导师团队合作性在职在岗联合研究/修,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在2018年秋季学期,出台《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教师培养和研修计划》(2019-2010),在报请学校教师教育学院和人事处批准后执行。
二、素质能力方面 1.在2018-2019学年,持续开展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在总结前一个阶段师德师风建设成效与经验的基础上,抓住主要问题和突出问题,完善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精准发力,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做到在教师个人自查自纠、院系合力督促整改的同时,树典型立标杆,进一步弘扬“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正风正气正能量。
2.在2018-2019学年,精准对标学校“五位一体基地”建设规范和要求,在完善学院与地方中小学联合构建的伙伴学校计划的同时,提升英语师范专业师生双方的实践教学与教学实践的双向能力;以联合签署的文件的形式开放式固化双导师制下的职责;2015级英语师范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全面实施双导师指导制。
3.在2018年秋季学期,出台《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学生评教制度》与相关的实施细则;与此同时,经过与伙伴学校磋商,形成《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兼职教师评价制度和标准》,切实提高学生满意程度对兼职教师的约束力和激励性。
4.在2018年秋季学期初,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设立“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专项基金”和《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学生教学设计奖励办法》。5.在2018年秋季学期,全面和系统构建《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学生职前养成和职后发展指导方案》。
三、实践经历方面
1.在2018-2019学年,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颁发,在学院和TESOL团队这两个层级上,集中开展2次“新课标”学习研究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 “我与新课标的距离”主题活动;在上述两项活动结束之际,举行师生联合报告会,已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提出举措。
2.在2018年秋季学期,召开外国语学院双代会,提请会议讨论通过“外国语学院教师中小学兼职服务条例与绩效奖励办法”,以座位学院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增补附件。
3.在2018年秋季学期,通过与伙伴学校磋商,形成《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兼职教师过程性指导实施办法》,以进一步提升兼职教师对英语师范专业学生全过程指导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持续发展方面
1.在2018年秋季学期,为了彻底消除英语师范专业教师与大类英语专业教师之间的模糊地带,加强英语师范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在做好数量与结构方面的整改措施1的同时,将TESOL团队重组为师范英语系。
2.在2018年秋季学期,根据学校教师教育学院有关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等教师教育实践类课程教师评价标准,结合学院的具体情况,将上述标准予以细化,并争取在年内就将之与学院的绩效分配方案相挂钩。
3.在2018年秋季学期,全面构建与实施学院与周边地区中小学的“协同教研”、“双向互聘” “岗位互换”制度,并立即予以实施。
4.在2019年春季学期,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编制英语师范专业教师培训前与培训后教学效果对比表,逐步成熟后,形成规范。
5.在2018-2019学年,全面建成英语师范专业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四位一体”的教学效果评价平台与评价实施细则,以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方法和技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