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国初期黑龙江省女子教育简述(1912—1931)
摘 要:民国是近代中国快速转变的历史时期。清末新政后,各个地区开始重视女子教育,黑龙江地区作为满清政府的龙兴之地和边陲重地,在各县区也大规模开展了女子教育,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直到九一八事变之前保持着稳定发展。论文分析了黑龙江女子教育背景,具体分析了女子教育的不同层次;认为黑龙江女子教育的开创,突破了禁锢思想的束缚;提高了女性的自身素质,对民国初期全国女子教育的进步做出相应的贡献。
关键词:民国初期;九一八;黑龙江地区;女子教育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1-0134-02
中国封建社会严格恪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思想,女子没有受教育权。鸦片战争后,国门被迫打开,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受西方先进思想影响,知识分子逐渐意识到传统教育的落后,以及女子在社会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因此女子教育问题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受到关注。处于边疆的黑龙江也不例外,虽然地理位置极偏,开发较晚,教育落后;但民国初期这种状况得以改善,受此影响,黑龙江教育有了较好发展环境,女子教育随之发展起来。
一、黑龙江女子教育兴起的背景
鸦片战争前,中国几乎没有专门的女子教育。鸦片战争后,中国封闭的大门被迫打开,主权逐渐丧失,先进学者意识到须用教育改革来改变现状。1901年清政府开办学堂,废除科举;次年公布了《钦定小学堂章程》;1903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女子只可在家接受教育;1905年设学部,次年承认女学地位并列入学部;1907年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将女子教育纳入学制系统,承认其合法地位。这些措施的实施,促使全国兴起了创办女学的热潮。到1907年,全国有428所女学堂,15 498名女生[1]。
黑龙江处于边疆,开发较晚,与其他地区教育相比较为落后,女子教育更是滞后。自1904年始,黑龙江女子教育开始缓慢发展。当时的黑龙江副都统程德全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将其放在其他事务之上,1905年奏请创办幼女学校,黑龙江程雪帅日前具摺奏请,以江省教育尚难普及,非急设女学不足以固根基,现筹定的款设立女学校,一区招考幼女入堂肄业,庶为矫正母教入手之基,籍收他日改良社会之效,已奉旨允准。[2]开创了黑龙江女子教育的先河。1906年1907年间,程德全前后在齐齐哈尔、呼兰府、巴彦州等地设幼女学校。
此外,一些热衷教育事业的先进知识分子大力支持女子教育。其中林氏家族对黑龙江女子教育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林传甲1906年调至黑龙江,虽是官员,但热衷于教育事业。1907年林氏夫妇创办了黑龙江最早的女子学堂黑龙江第一幼女学堂;妻子祝宗梁志在普及女子小学教育[3],1911年在此兴办了女子师范学堂;1912年创办女子职业学校;其母刘氏1911年创办私立奎垣蒙养园。他们的行为受到政府高度赞扬,为其颁发奖章、匾额。至此黑龙江女子教育有了很大发展。
二、清末至九一八事变期间的黑龙江女子教育
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着手于女学的创办;在1913年《壬子癸丑学制》中提到,初小男女同校,女子高小以上设女子中学,这样全国范围内开始兴办女学。自1916年张作霖夺取东北地方大权后,黑龙江便在奉系军阀统治之下。张作霖及其子张学良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这一时期黑龙江女子教育有了较快发展。
(一)女子初等教育
女子初等教育是女子教育的起步。黑龙江地区文化落后,好学者极少,中高等教育难以普及,故先普及初等教育。黑龙江幼女教育的兴起是其女子教育发展的基石。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因黑龙江幼儿教育发展缓慢,直至1911年,林传甲之母刘氏创办私立奎垣蒙养园,招收幼儿29人,成为当时黑龙江仅有的幼儿学校。1912年后,黑龙江幼儿教育有了新发展。1916年创建了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蒙养园;1919年在齐齐哈尔北门外成立蒙养园,有幼女36人。黑龙江省幼儿教育虽起步晚,但1929年后有较大发展,到九一八事变之前已初具规模。
在小学教育方面,黑龙江完全按清政府指示执行。1906年黑龙江第一幼女学校建立,专招12岁以下的女子,成立之初仅有18人;它的成立推进全省女子教育的继续发展。随后各县女校相继成立,至1911年全省共有29所女子小学堂。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壬子癸丑学制》,随后黑龙江地区按其规定将小学划分成初等小学(4年)和高等小学(3年)。初等小学共学习7门课;高等小学在初等小学的基础上增设5门课;此外,女生每周增设缝纫课。到1931年,黑龙江初级小学有4 053名女生,高级小学有338名女生[4];同时还出现了私立女子小学。
(二)女子中等教育
清末民初至九一八事变,黑龙江中学教育的发展逐渐加快。1913年在省城齐齐哈尔成立第一所女子中学,1926年与女子师范学校合并。1913年8月,黑龙江省女子中学附属小学校成立。女子中学非常重视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和技能,1914年附设职业科,1919年改为简易职业科,教授女子实用的技能和知识。根据资料显示,1916年1917年,整个黑龙江地区的中学仅有女生42人。此时的黑龙江女子中学教育发展缓慢。
(三)女子高等教育
黑龙江高等教育兴办晚、发展缓慢,民初没有独立的女子高校。一些有志于接受高等教育的女生,大多要去南京、北京或其他教育相对发达的地方就读,因来往不便且需要大量资金,大多数女子失去了进一步求学的机会,阻碍了黑龙江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
《壬子癸丑学制》颁布后,全国兴起了创办女学热潮,一些资产阶级革命家主张大学开女禁。1919年北大首开女禁,女生可以旁听,1920年开始招女生,男女可以同校。1922年南京政府颁布了壬戌学制,规定男女同等教育的权力,为女子教育发展提供了条件。1928年张学良任东北大学校长,下令招收女生,开起东北教育界新风气,为鼓励女子接受高等教育,其妻于凤至亲自到东大学习。至此,黑龙江各高校开始接收女学生。193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有42个女生,哈尔滨医学专科学校有15个女生;东省特别区美术专门学校有16个女生,俄文师范专科学校有59个女生[5]。这一时期黑龙江女子高等教育有了初步发展,各大高校开始招收女生,为女子教育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女子职业教育
民国成立前,很少有女子职业教育。1912年民国成立并颁布了《实业学校令》,鼓励创办职业学校。民国初年,黑龙江地区就开始鼓励女子谋职业,民国元年,祝宗梁偕留学日本女子职业学校的马玉瑛创办女子职业学校,校具用费皆自备,分美术和缝纫科。[6]1917年鲍贵卿在整顿农业学校训令中表示:本省地面辽廓,土质膏腴,振兴实业,首属农事,农事之进步,正有待于农学,欲求农学之发展,更非普及农业教育不为功。[7]鉴于此,黑龙江政府开始创办实业学校。到1917年黑龙江女子职业学校有学生70人,但因基础薄弱,缺乏师资及经费等,至1931年女子职业教育几乎空白。
(五)女子师范教育
古之学者必有师办理学堂,首重师范,师范教育是培养师资的地方。伴随女子教育的兴起,女教师严重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1911年祝宗梁创办黑龙江省女子师范学堂,缓和了女教师不足这一现象。由于黑龙江教育发展急需大量师资,因此在师范教育中非常注重实际操作能力。黑龙江女子师范教育兴起后,一直稳步发展,到1923年,女子师范生占全国师范生总数的36.71%,达到全国平均水平;1930年女生人数已超过男生。
三、黑龙江女子教育的影响
民国初期至九一八事变前,黑龙江女子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这期间所取得的成就非常显著,但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也阻碍了女子教育前进的步伐。
(一)黑龙江女子教育的积极影响
1.黑龙江女子教育的开创,突破了封建禁锢思想的束缚
民初黑龙江女子冲破了封建禁锢思想的束缚,开始享受与男子同样的受教育权。受过教育的女子成为独立的新女性,开始走向社会实现自身价值。1923年统计,黑龙江小学女生数在全国高小中居第一位,初小中居第三位。[8]女子从小开始接受教育,学习新知识并增长见识,推进了妇女解放运动发展。
2.黑龙江女子教育的开创,提高了女子的整体素质
黑龙江女子教育的兴起发展,使女子能进入学校获取专业知识。女子可根据年龄的不同选择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质。为提高女子自身素质,女校开设时不仅注重专业知识,而且重视生活实践能力,使女子可以独立生活。同时,女学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基础[9],女子整体素质的改善,对家庭的和睦和孩子的培养有积极的影响。重视女子素质的提高,有利于黑龙江女子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黑龙江女子教育发展的不足
作为清政府的发源地,黑龙江地区重武轻文,学风低下,教育落后;而且是满族发源地,交通闭塞,与外界沟通十分不便,因此在这里发展教育尤其是女子教育,是非常困难的。
1.黑龙江女子教育发展期间,缺乏教师人才
在女子教育发展期间,积极创办各类学校,但由于缺乏教师,困难重重。黑龙江教育发展初期,师范教育并未兴起,很多地方学校因缺少教师而停办。另外,黑龙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所聘老师至少要懂两种民族语言,这在当时是很难的,阻碍了黑龙江女子教育发展。
2.黑龙江女子教育发展期间,缺少资金设备
黑龙江女子教育发展初期,部分学校是由地方官绅或先进知识分子捐助开办的,但只能解一时之需,要长期开办就必须有固定的资金来源,更不用说图书、仪器等教学设备的不足了,许多学校因各种原因被迫停办。黑龙江地区相对闭塞,需到外地购买图书等教学设备,江省前无书肆,自设学务处两次派员赴京、沪购教科书,购经、史、子、集并东西各国图书译印精本。[10]可见,缺少资金设备对黑龙江女子教育发展有很大的阻碍。
黑龙江女子教育的兴起发展,顺应了当时全国女子教育发展的大前提,发展期间虽有许多障碍,但因当时政府和有识之士的支持,也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对整个民国的女子教育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杜学元.中国女子教育通史[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333.[2]江省奏设女学校[n].盛京时报,1907-02-27,136号(5).[3]林传甲.黑龙江教育日记[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14.[4]王鸿宾.东北教育通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411-413.[5]东北年鉴[z].东北文化出版社,1931:803.[6]谢岚.黑龙江教育史资料选编:上编[g].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1988:351.[7]黑龙江省地方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教育志[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326.[8]果承刚.齐齐哈尔教育志[z].齐齐哈尔市教育委员会,1993:616.[9]徐世昌.东三省政略[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5:5819.[10]李毓澍.黑龙江志稿:三[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5:2370.
第二篇:民国女子学校
女校的新起
近代史上,中国最早的女子学校是教会学校,1844年即在宁波开办,后由沿海向内地渗透。然而,教会女子学校在有清一代,始终游离于中国主流社会之外。
神秘的女校学生
“女人无才便是德”这句话所产生的背景,自然是儒家思想统治中国的那些年代,两千多年里,我们国人对这个道理深信不疑,把它奉为真理。
在民国时期,逐步冲破封建思想观念的束缚,女校开始兴起。民国元年,“美租界海寗路西天保里对面南川虹路,新创共和女校一所,分初、高等小学、国文、英文、图画、专修科,共五级,额设一百五十名。于各专科中兼授法政、体操、专门学术以应今日女界赞助共和,注重武事之趋势。开办经费全由同志捐助,经理、校务、担任敎课者均尽义务,不取薪俸,意在巩固基本,徐图发达,现在报名者己有五十余人,定于旧历正月十四日午后二时行开学礼,想届时必有一番盛举也。”(1912年2月29日申报7版《共和女校开学预志》)。[1]
民国2年(1913年),民国成立一年后。被孙中山称赞为“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的唐群英在长沙创办数所女子职业学校,如长沙女子法政学校、女子自强职业学校、女子美术学校等。在民国时期,湖南女学以职业女学为主流。
也是在1913年,时任桂东教育会长的邓润棠在桂东女子教育尚无胚胎的情况下,大胆提出创办女子学校,向时任桂东县长的谭嗣穆(谭嗣同弟弟)呈报此事,两人不谋而合,在桂东县创办女校,开桂东妇女读书学文化之先河。
女校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如成志女校、苏州女学、城东女校、武昌女学、神州女学、正始女校、光华女校等女校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办起来了。广招生源
女校办起来了,可令人失望的是招不到学生。而想读书的女孩却在校外张望,徘徊不前。学校负责人张贴招生告示,组建宣传队,走街串巷广泛宣传。1912年6月5日申报7版《省立女师范学校招生》一文中记载:[1]
一、本校以造成小学女敎员为宗旨。
二、本校招收预科生一班,每班各四十人,第三年级插班生二十余人。
三、修业年限预科一年,预科卒业后再入本科四年。
...........十一、本校地址暂在南京中正街东首路北俟得宽厂校舍,即行迁移。
学校的老师也纷纷送自己的女儿就学。大家看到这些“名门望族”敢于冲破世俗观念,不怕人说三道四。于是,心疼儿女的家长也陆续把女孩送进女校。
桂东县女校负责人把招生劝告书送到户户人家,并立了新的招生规矩。学校除了原来免收住宿费、课本费等优惠待遇,又增加中餐由学校供应菜食待遇,8个人一桌,每桌二荤一汤三素。学校还发给学生水箩一担,解决学生制图仪器和地图等学生用具,每年每位学生还可领取白衣青裙学生装一套。学生便有所增加,已经超过100人。学校把女生分成女子高小、简易女子师范和女子初小三个班。
为了进一步办好女校,学校大开方便之门,只要乐意来,一律全收。携儿带女的妇女,可以带保姆住校。当然,学校也有规章制度,早晚会点名,就寝后落锁,平日不准出街,礼拜天出街必须请假并要集体行动。除教师外,男子一律不准入校内。女校的影响
民国时期,女校发展迅速,女性教育普及,教育规模也不断扩大。“大南门西城脚正始女学校系余佩□周芜君二女士所创办,已历二载,所有经常经费悉由二女士自行担任,敎授各科之女敎员亦多尽义务,现在修理校舍,大加扩充日内行将开学,并增添切于实用之专修,科俾学者毕业后克以自立云。”(1915年8月20日申报10版[1]《正始女校之扩张》)。女校进一步改良了学校教育制度,确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体制。“健文女校为王子循君所创办,迄今四年成绩卓著,兹于七月十五日行第二次毕业式,是届毕业者为张蘐,江苏上海;王海关,江苏上海;何芍香,浙江;秀水严、钰琴,江苏上海;严熺琴,江苏上海。先由来宾演说,赞美诸生成绩,次由王子循致训辞后,颁毕业证书,并闻下学期该校添设文学专科,以造就国文优长之女子云。”(1915年7月16日申报10版《健文女校毕业式》)
女校办得红红火火,欣欣向荣。广大妇女走出闺阁,走进女校,经过考核,得以毕业。在《申报》记载,“南洋女子师范学校由湖州凌铭之君创办业已四载,今夏因西门校合狭小,迁至美租界文极司脱路,闻今届文学专科毕业者二十余人,成绩均极优美□邃,于经史子集根抵之学,各省女校预先订聘毕业生担任敎科,颇有应接不暇之势云。”(1916年1月12日申报11版《南洋女师范毕业》)。[1]
巾帼不让须眉,新时代的知识女性学业有成,走向社会的公共领域。民国29年(1940),桂东女校并入县立初级中学,实行男女一校,桂东女校便成为了历史。然而,桂东女校在女权解放、实现男女平等、提高妇女文化素质及男女并校打下了深厚基础,在历史上写下了绚丽的一页。
第三篇:多元开放:民国时代的女子教育
多元开放:民国时代的女子教育
多元开放:民国时代的女子教育
张耀杰06月11日 21:06 民国时代 女子教育 多元开放
分类 :文化 阅读 :54439
分享到: 120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抢沙发
摘要 :我本人虽然有过七年农村中学教师的工作经历,并且至今依然是一名学生家长,对于教育问题却没有进行过专门研究,这里只想简单介绍一下民国时代的女子教育。
多元开放:民国时代的女子教育 张耀杰
每年六月都是莘莘学子或主动或被动地参加各类入学统考的时节,相关的教育问题也因此成为人们在这一时间段内集中讨论的焦点话题。我本人虽然有过七年农村中学教师的工作经历,并且至今依然是一名学生家长,对于教育问题却没有进行过专门研究,这里只想简单介绍一下民国时代的女子教育。
吕碧城:没有正规学历的女校长
我在前不久出版的《民国红粉》一书中,一共介绍了23位女性主人公,其中的吕碧城青少年时代并没有接受过现代化的正规教育,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公办女子学校的女校长。扶持她创办和经营天津公立女学堂的,是当年中国男权社会第一流的精英人物,包括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以及他的重要幕僚唐绍仪、傅增湘(沅叔)、严修、卢木斋,还有天津《大公报》和北京辅仁大学的创办人、著名天主教徒英敛之。
天津公立女学堂正式开学的时间是1904年11月17日,至今已经有110年的历史。这所学校的第一任监督即校长是袁世凯手下主管教育的傅增湘。可惜的是吕碧城才高气盛,很快便与傅增湘、英敛之等人闹出纠纷。半年后,傅增湘、英敛之等人辞去学校董事会职务,由刚刚22岁的吕碧城出任由天津公立女学堂改名的北洋女子公学的监督即校长。吕碧城因此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女子公学的女校长。进入中华民国后,北洋女子公学与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合并为北洋女子师范学校。功成名就的吕碧城与唐群英、沈佩贞等女界名流一道,出任袁世凯的总统府顾问。北洋女子公学以及后来的北洋女子师范学校和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先后教育培养出来的知名女性人物包括先到袁世凯家中担任家庭教师后来嫁给冯国璋的周砥;辛亥革命期间在上海发起组织女子尚武会和女子参政同盟会的女界伟人沈佩贞;辛亥革命期间在上海参与组织女子北伐队后来嫁给黄郛的沈亦云;与国民党元老张继结合的崔震华;与北京大学教授陈源结合的女作家凌叔华;与鲁迅走到一起的国民党员许广平;以及后来成为中共女党员的刘清扬、邓颖超、郭隆真…… 第一届国立女子大学生
《民国红粉》中的23位女性人物,接受过正规的现代大学教育的有宋庆龄、何香凝、陶琴薰、张幼仪、李超、庐隐、冯沅君、王右家、刘清扬、冰心、林徽因共11 位。其中的李超、庐隐、冯沅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届国立女子大学的大学生。1923年10月和12月,上海《小说月报》分两期刊登庐隐的中篇小说《海滨故人》,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女大学生婚恋生活的一部作品。其中的故事情节,主要是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第一届女大学生的情感实录。
小说中的自传性人物露沙即庐隐本人,玲玉是苏州籍同班好友陈定秀,云青是福建同乡王世瑛。宗莹是福建同乡程俊英。露沙的恋爱对象梓青,是北京大学法科政治学门已婚大学生郭梦良。云青即王世瑛的恋爱对象赵蔚然,是与王世瑛、庐隐、程俊英、郭梦良同为福建人的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学生郑振铎。王世瑛后来嫁给张君劢,程俊英后来嫁给了心理学教授张耀翔。
1924年2月,庐隐的同班同学冯沅君,在上海《创造》季刊发表自传体婚恋小说《隔绝》。《隔绝》以及此后的系列小说《旅行》、《慈母》、《隔绝之后》,以大胆的笔触表现了男女大学生的自由恋爱,并且为这种自由恋爱注入了读书进取的硬性指标。从小被裹了小脚的冯沅君,是包办婚姻的受害者。后来是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大哥冯友兰、二哥冯景兰出面,帮助说服母亲解除了包办婚姻。冯沅君系列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隽华就是她自己,隽华所恋爱的已婚大学生士轸,就是河南济源籍的北京大学物理系学生王品青。
王品青是鲁迅和周作人的追随者,是周作人主编的《语丝》周刊的主要作者之一,北大毕业后到“某籍某系”直接控制的北京孔德学校担任中学教员。由于王品青毕业后不再愿意读书进取,在冯沅君陪同下回到开封报考两次留美名额都没有考取,喜欢读书进取的冯沅君便移情别恋,接受了小她三岁的江南才子陆侃如的求爱。冯沅君当时是从北大研究所国学门毕业的第一位女性研究生,陆侃如正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跟随梁启超、王国维等人攻读研究生;除了星期天进城约会之外,两个人主要是通过书信联络情感。陆侃如有一次写给冯沅君的情书被王品青发现,王品青因此发了疯,后来被家人接回河南老家,很快就病死了。对于喜爱读书进取的冯沅君来说,既志同道合又相得益彰的陆侃如,显然是比王品青更加合格达标的婚恋对象。
1929年1月,陆侃如和冯沅君在江苏海门举行结婚仪式。两个人的婚后生活和共同兴趣,主要集中在学术研究方面。作为现代文学史上昙花一现的女性婚恋作家,冯沅君从此淡出了文坛。冯沅君、庐隐的同班同学中还有一位著名女作家叫苏雪林。在我见到的所有关于冯沅君的介绍性文字中,晚年苏雪林的一段话最为经典:“冯沅君则是我北平女高师的同班同学,文笔优美,学术湛深,她丈夫陆侃如,两人都是有名学者,沅君的哥哥冯友兰名气更大。他们兄妹都会扯顺风旗,从不与时代潮流相违背,怎会被红卫兵斗死,深不可解。” 所谓“扯顺风旗”,意思就是紧跟时代脚步与时俱进。苏雪林说冯沅君在文革期间被红卫兵斗死,属于道听途说的以讹传讹。1957年,山东大学副校长陆侃如被打成右派分子,他与女秘书通奸的事情也被揭发出来。1963年,冯沅君被任命为已经从青岛迁到济南的山东大学副校长。1974年6月17日,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副校长冯沅君,因直肠癌医治无效,在陆侃如陪伴下离开人世。
我一直认为,每个人的人性都是立体的,或者说是多层级、多侧面、多元化的。1949年之后的历史教科书为了统一思想并且像制造螺丝钉一样塑造每个人的灵魂世界,几乎把所有历史人物都放在一个模子里给挤扁压平。像冯沅君这样的历史人物,其实是在艰难曲折和丰富多彩的人生抉择中读书进取的。假如只是平面化地赞美她的小说和学问多么好,而忽略了她艰难拼搏的真实经历,这样的历史说教是完全不可能感染人心、陶冶灵魂的,也是很难让人们记住冯沅君这个人的。真正的励志进取,首先必须说真话讲真相,连真话和真相都不敢面对的人,永远不可能自我健全、励志进取的。留学美国的宋美龄与冰心
宋美龄与谢冰心是先后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威尔斯利学院(Wellesley College,MA)就读的著名校友,正是基于这样一层关系,1940年夏天宋美龄以校友名义邀请冰心、吴文藻夫妇到重庆参加抗战工作,冰心夫妇的家庭命运和政治地位,由此得到提升和改善。1946年初,吴文藻的清华同学朱世明将军出任中国驻日代表团团长,约请吴文藻担任该团的政治组长,兼任盟国对日委员会中国代表顾问。同年11月,吴文藻回国把冰心和小女儿吴青接到东京。
1948年1月,日本《淑女》杂志在第1卷第1号隆重刊登冰心的谈话录《闻名于世的女杰·我眼中的宋美龄女士》,冰心在这篇谈话录中以生动活泼的口吻高调赞美了第一夫人宋美龄:“女士有时是主席的顾问,有时是翻译,有时是秘书,有时是老师。对主席来说,女士就像自己的眼睛和手一样不可或缺。”
这里的“主席”指的是当年的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关于蒋介石与宋美龄之间基督徒式的模范婚姻,冰心赞美说:“是的,夫人是集各种各样的特点于一身的女人。她喜欢整洁,衣服的颜色总是那么地协调。……这一切使两个人的家庭生活美好而充实。”
1951年秋天,吴文藻、冰心一家在周恩来、罗青长安排下秘密回到北京。与晚年冰心来往密切的老舍儿子舒乙,在《真人——冰心辞世十年祭》中写道:“吴文藻和冰心一家由日本秘密回国是由周总理亲自安排的,安全部具体实施营救和迎接的。到北京后周总理专门为他们买了一所小房,在东单洋溢胡同,并暂时对外保密。周总理亲自接见了吴先生和谢先生,详细听取他们的汇报,并一再叮嘱,今日所说一切‘打死也不说!’。”
种种迹象表明,冰心在与宋美龄、蒋介石夫妇建立亲密关系的同时,还与共产党方面的周恩来、邓颖超、郭沫若等人建立起了秘密联系。对于前者,冰心晚年采取的是遮蔽隐瞒的态度;对于后者,她采取的却是引以为傲并且高调宣扬的另一种态度。1991年的冰心又把最高规格的赞美之辞——“我国20世纪的十亿人民心目中的第一位完人”——奉献给了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可以说,世纪老人冰心既左右逢源又政治正确的处世方略和女性智慧,在这两句话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仅就文化教育而言,中华民国时期堪称是中国文化教育史上继春秋战国时期之后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无论当时的青年男女在家庭内部的私生活领域遭受过多么残酷的家族专制,当年的政府公共权力对于私人领域的自由自治、财产私有以及由此而来的包括男女双方在内的当事双方契约平等的合法权利,还是很少加以干涉和剥夺的。当年的文化教育领域在整体上呈现出的是自由办报、全民办学、教授治校、社团自治、百花齐放、不拘一格、多元开放的良性局面。当年的高等院校除了国立南京中央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广州中山大学之外,另有燕京大学、复旦大学、辅仁大学、协和医学院、南京金陵女子大学等教会学校;以及民办私立的南开大学、北京朝阳大学、上海中国公学等等。在各个大学教授治校、自主招生、自由报考、双向选择、不拘一格、多元开放的情况下,像今天这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全国统一的应试高考,基本上是不存在而且也不需要存在的。诸如此类的成功经验和教育传统,无论如何都是值得今天的教育当局认真反思和虚心借鉴的。
第四篇:民国女子那般美丽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民国女子那般美丽
2014年07月31日 22:41 已阅读:204次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这个相册后面的照片会全部是女子,但是第一的位置必须留给这位先生——刘半农。因为他造了一个字——“她”,中文本是没有这个字的。还因为他写了一首诗《叫我如何不想她》。正是无数像他这样懂得欣赏和尊重女性的民国男人,才让民国的女子那般美丽。
刘半农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这张应该是1950年在上海的一次聚会,想给大家看的是右二的严仁美,家世显赫,气质非凡的绝色佳人,没有之一!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这是一张非常老的婚照,段祺瑞的外孙女——袁迪新
很久很久以前盛佩玉写的一本书——《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不知你看过没有,字里行间感觉永远都是很淡然的态度,不管是讲到她的丈夫也好,或者丈夫的情人项美丽也好,感觉项美丽和盛佩玉就像是一对好姐妹一样,尽管在这个家族里最为人熟知的是盛爱颐,这是盛家三姐妹一张珍贵的合影,右一是盛爱颐,中间是盛佩玉。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这是一张赵四小姐的老照片,很有气质,左三就是她!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这是张伯驹先生的夫人潘素女士,她父亲潘智合是逊清名流潘世恩的后人,她自幼酷爱绘画,初从朱德箐习作花卉,后与老画家陶心如、祁景西、张梦嘉合作绘画,尤擅长工笔重彩山水画,承继了细密严谨,金碧绯映的一派,成为我国著名的青绿山水画家,当然也是著名的一代名媛,嫁与张先生之后二人一生相偕,在乱世之中倾家荡产抢救国宝,为中华传统艺术的保留和发扬作出卓越贡献。
这个大家都熟悉——小凤仙,正史之中没有她的记载,连生卒日期都没有,但她却曾是名动公卿的名妓,她帮助共和名将蔡锷逃离袁世凯的软禁,更因那段至死不渝的爱情而被人传颂。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这张照片便是光华之年的唐瑛。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想想陆小曼是个怎样的女人,琴棋书画无一不通,交际场上的名媛,她的美貌连胡适都要赞叹说小曼是北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然,这样的女人不是娶进家里就完了的,她花销大,感情又过丰盛,习惯了光彩照人的生活,她是要让人呵护着过日子的......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这个不用说了吧,**宋庆龄在1918年,也被公认为是她一生中最美的一个镜头!宋氏一门三姐妹,皆是王佐之才。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蒋英,钱学森夫人,音乐家,蒋百里将军的女儿。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夏梦,丈夫叫林葆诚,原名杨濛,金庸说:“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金庸迷恋她,她也许是小龙女、王语嫣的原型或灵感来源,她还是2届金像奖得主。作为一个演员,她无疑是成功的。严格意义上讲,她的黄金时刻并不是在民国时期,但是她的美丽让她破格进入了这个相册。美确实是穿越时代的,“倾国倾城”,令人与城池倾覆。如今美人迟暮,不知如何?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上官云珠,民国绝代美女,江苏江阴长泾镇人,名均荦,字超群,小名亚弟,与鲁迅爱徒姚克也是一段才子佳人......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阮玲玉,中国早期影星。当年阮玲玉自杀引起了社会上很大震动,有不少喜爱她的观众依然追随其香魂而逝。上海戏剧电影研究所的项福珍女士,听闻噩耗,随即吞服了鸦片自杀;绍兴影迷夏陈氏当天吞服毒药自杀;杭州联华影院女招待员张美英也因痛悼阮玲玉服毒自尽。单是1935年3月8日这天,上海就有5名少女自尽,其他地方的追星成员也有多位。她们留下的遗书内容大同小异。“阮玲玉死了,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名噪一时的香港著名影星、“一代玉女”尤敏,对于中国影坛的贡献值得人们永远怀念。她不仅是首届金马奖的影后得主、两届亚洲影展的最佳女主角,还是第一位成功打入国际影坛的华人演员。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远东最美丽的珍珠”黄蕙兰。Vogue杂志评选“最佳着装”中国女性,她压过宋美龄一头,得了第一。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燕京大学女生:走进新时代。我们是从计划经济走进市场经济,属于量变。人家是从旧时代走向新时代,中国女子第一次如此的自信。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1920年的3个中国少女,无名无姓,但却是那般的可爱。中国人其实也不是那么严肃,严肃的是教科书上的照片。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黄蕙兰是外交家顾维钧第三任夫人,父亲是号称“糖王”的印尼富商,自幼家庭富裕,不到3岁,妈妈就给她一颗有80克拉的钻石项链,少女时代在欧洲度过,结识各国皇室与名流。在巴黎,她认识了顾维钧,后离婚。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林徽因(1904-1955)“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令当时三大顶级才子动心的女子,真是太可怕了。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她犀利的一面,她出生官宦世家,父亲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她的真实身份是一位建筑学家,她是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之一,也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即使是梁思成的续弦林洙也敬称她为“先生”。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上海滩的绝色美人严仁美,生于显赫家族。曾祖严筱舫是李鸿章幕僚在上海参与创办中国第一家银行、上海总商会及众多官私企业,被誉为宁波帮“开山鼻祖”。祖父严子均是严筱舫独子,父亲严智多是严家长房长孙外公是刘镛第三子、上海房地产富商刘梯青。她最初嫁与苏州少爷马冠良,因无法忍受马冠良生活出轨毅然提出离婚。后来嫁与世代在沪经商的李氏家族的李祖敏,婚后夫妻恩爱一生。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一头乌黑浓厚的“清水挂面”齐颈短发,厚厚的额发直垂在一对睥睨着的神秘的单眼皮黑眼睛之上,高高的颧骨浓装艳抹,再配两片嫣红的饱满的嘴唇——这曾经一度为西方世界惊为天人的东方美女,中国娃娃的经典造型,就是这个女人黄柳霜首创的,传她是当年遭宋美龄封杀的好莱坞中国女星。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合肥张家是近代史上的名门贵族,四姐妹分别嫁给了著名昆曲演员顾传玠、语言学家周有光、文学家沈从文和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成为一时佳话。其实仔细看看,四姐妹也并不是很美,但是看起来很舒服。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几乎早已被人们遗忘。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别说,这还真的是丁玲,年轻时也是个美人胚子,那淡淡的柳叶眉最最是迷人,还有那非主流的四六分。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晚年宋美龄才是我们印象中的宋美龄,神秘、高贵、智慧,还略带一些“邪恶”。蒋介石的情书是这样写的,“曩日之百对战疆,叱咤自喜,迄今思之,所谓功业宛如幻梦。独对女士才华容德,恋恋终不能忘。”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郭婉莹,永安公司郭氏家族的四小姐,有人说她是“最后的贵族”。有着唯一一段不怎么幸福的婚姻,但这张是她丈夫一生珍藏的照片,却是在他死后郭才发现。文革期间受不公正待遇,事后对那段经历却不报怨恨,老年在上海度过,拒绝出国,晚辈都称她为“郭老师”。算是一只经历了涅盘的凤凰吧。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孟小冬,梨园世家出身,是早年京剧优秀的女老生。人称“冬皇”的孟小冬。是京剧著名老生余叔岩的弟子,余派的优秀传人之一。她的扮相威武、神气,唱腔端严厚重,坤生略无雌声。孟小冬一生经历坎坷,于1977年卒,终于香港。与梅兰芳以及杜月笙均有一段传说的爱情。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马珏,鲁迅喜欢过的北大校花。美女博导,父亲马裕藻(音韵学家、文字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国文系主任长达十四年,其间被戏称作“好好先生”。有弟马衡、马鉴、马准、马廉皆为著名学者,世称鄞县“五马”。其子马巽也是著名学者),1910年马珏出生于东京。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年轻时的张爱玲。也算是非常漂亮的文学女青年吧,瓜子脸,柳叶眉,嘟嘟的两腮,还有清爽的短发,不是寻常照片里的样子,是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张爱玲。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这张照片是《良友》杂志的创刊号,封面的那个女子叫胡蝶(1908-1989)。《良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生活类大型画报,由出版家伍联德于1926年创办于上海。在一系列有效营销手段推动下,《良友》迅速成为风靡全球华人世界的杂志,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良友》画报。胡蝶是民国著名演员,但这时她还没那么出名。现代人知道的民国影星大概数阮玲玉、周璇和胡蝶最出名了吧。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沉樱——“继冰心、丁玲之后而为人所瞩目的以文字的秀丽与富有诗意的风格为特点的女作家”。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张兆和(1910-2003),老爸张吉友除了拥有万顷良田,还热心于结交蔡元培这样的教育界名流。当年追她的人那叫一个多,连作为老师的沈从文也心动进而行动了。沈从文说“我这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那个人就是张兆和。她本人是个作家,但是貌似没有什么经典作品,留下的只是关于她才貌双全的传说。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凌叔华(1900-1990)民国名媛。在文学创作和绘画方面都有优异的成就。她与胡适、徐志摩等一批名士情谊颇厚,他们互送字画,或诗文唱和。在泰戈尔来华时一批名士相陪,她由此结识了丈夫陈西滢,经典语录是问泰戈尔“今天是画会,敢问你会画吗?”
郭安慈1931年6月拍摄的照片,永安公司总经理郭标的三女儿,1930年上海小姐冠军获得者。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宋子文夫人张乐贻(1907-1988)摄于1935年4月,江西人,父亲是房地产商,从小就是美人胚子,知书达理。1927年与宋子文一见钟情,1928年喜结连理,自此一生相伴。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杨耐梅,中国早期影星,以表演妖冶开放闻名,是中国第一位有自用汽车的女人,也是第一位在公众场合暴露玉腿提袜子的女人。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陆小曼(1903-1965),民国名媛。这个人不太熟悉,知道她是徐志摩的老婆。还是个画家,师从刘海栗、陈半丁、贺天健等名家,算是名流;父亲陆定原是财政部的赋税司司长,算是高干。她18岁时,逐渐名闻北京社交界。是一位出色的沙龙女主人。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周璇(1918-1957)一代歌后、影星,号称“金嗓子”。事业一路凯歌,人生一路坎坷,让人不禁感叹红颜薄命。
博爱天下 人文自然 http://www.xiexiebang.com
赵一荻,赵四小姐,又名一荻和绮霞,她终生苦恋少帅张学良,至今传为佳话。
(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第五篇:满清王朝到民国初期签署的所有不平等条约
以下是清朝到民国签的所有不平等条约
1.中英 广州和约 余保纯 六百七十万两 27-5-1841;
主要内容 一、三位钦差(奕山、隆文、杨芳)及所有外省军队限六日内退出广州城60里以外;
二、7日内交出600万银元供英方使用;
三、款项付清后,英军撤回虎门以外,并交还横档及江中所有其他各要塞;
四、赔偿英国商馆和西班牙帆船“米巴音奴”号(实为英鸦片趸船“丹时哪”号)的损失;
五、广州知府(余保纯)应提出三位钦差大臣、总督、将军、巡抚盖章印之全权证书。奕山不敢如实向朝廷奏报这项和约,谎称英国人“向城作礼,乞还商欠”,结果得到道光帝“准令通商”的批谕。但英国在勒索到巨款后,旋即撕毁和约,扩大侵略战争。
2.中英 南京条约 耆英,伊布里 二千一百万两 29-8-1842;
主要内容是:
1.宣布结束战争。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
2.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3.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银元。
4.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军撤出南京、定海等处江面和岛屿。
5.废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自主贸易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6.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7.以口头协议决定中英民间“诉讼之事”,“英商归英国自理”;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受到侵害。
8.中英两国各自释放对方军民。
3.中英 南京条约补充条款 耆英 22-7-1843;
中英《南京条约》签署后,应道光皇帝要求,清廷继续与英方交涉,商定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应的细则。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六月二十五日《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公布施行,八月十五日订立《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通过这些附件条约,英、法、美等国在中国攫取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等许多特权。
4.中英 虎门条约 耆英 8-10-1843;
主要内容:
1.片面最惠国待遇,中国“有新恩施及各国,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2.准许英人在五口租地造屋,永久居住。后来英国据此加以典解,于1845年在上海强迫清政府划定“租界”,各国相继效法,纷纷在通商口岸建立侵略据点。
同一天英国又强迫清政府在虎门正式订立了已先于7月22日公布实施的《五口通商章程》,作为《虎门条约》的一部分。其主要内容是:
1.明文规定了统一的五分税率,即肯定了无论何种货物,一律值百抽五。
2.领事裁判权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中国独立自主的司法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5.中美 望厦条约 耆英 3-7-1844;
主要内容:
1.协定关税。条约规定:“倘中国日后欲将税率变更,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此为《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经济。
2.扩大领事裁判权范围。条约规定:中国国民与美国国民发生诉讼事件,美国国民由美国领事等官员捉拿审讯,按照美国法律与惯例处理;美国国民在中国与别国国民发生争议,“应听两造查照各本国所立条约办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由此,清朝对美国国民的逮捕、审讯定罪、惩治的司法权力全部丧失。3.侵犯中国的领海权。美国兵船可以任意到中国港口“巡查贸易”,清朝港口官员须“友好”接待。停泊在中国的美国商船,清朝无从统辖。
4.规定了12年后可以“修约”的条款。此外,条约还同样规定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如中国日后给他国以某种优惠,美国应一体均沾。
6.中法 黄埔条约 耆英 24-10-1844;
主要内容有:
1、法国人可以在五个通商口岸永久居住,自由贸易,设立领事,停泊兵船等。对法国人的家产、财货,中国政府负责保护,中国人均不得欺凌侵犯。
2、中国将来如改变海关税则,应与法国“会同议允后,方可酌改”。
3、法国享有领事裁判权,法国人与中国人或其他外国人之间发生诉讼,中国官员均不得过问。
4、片面最惠国待遇。
5、法国人可以在五口建造教堂、坟地,清政府有保护教堂的义务
7.中俄 瑗珲条约 奕山 六十万方公里 28-5-1858;
主要内容为:
1.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清国领土划归俄国,瑷珲对岸精奇哩江(今俄罗斯结雅河)上游东南的一小块地区(后称江东六十四屯)保留大清国方面的永久居住权和管辖权;
2.乌苏里江以东的大清国领土划为清俄共管;
3.原属大清国内河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只准大清国和俄国船只航行。
8.中俄 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13-6-1858; 主要内容有:
(l)俄国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南、琼州等7处口岸通商、停泊兵船,若别国在沿海增开口岸,准俄国一体照办;
(2)俄国在原定中国陆路通商地点扩大贸易,对俄国商人我目及所带货物、本银多寡,不加限制;
(3)俄国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俄国人享有领事裁判权;(4)俄国东正教士人内地自由传教;
(5)中俄两国派员查勘“从前未经定明边界”;(6)俄国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
9.中美 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18-6-1858;
主要内容有:
1.清政府若就公使驻京问题与别国另有应允或立约,美国即同时享受同等权利。2.美国官船至中国近海,中国应就采买食物、汲取淡水、修理船只等给与协助。若美国船只被毁、被劫,应准美国官船追捕盗贼。若美国人受到匪徒侵害,地方官须立即派兵驱逐弹压,严拿治罪,以保护美国人。
3.增开潮州(设在汕头埠)、台南为通商口岸。美国人可在通商口岸租赁民居,或租地自行建楼以及设立医院、教堂及墓地等。美国的官员及人民可以雇佣中国买办、厮役、工匠、水手、引水,可以延纳中国人教授语言及帮办文墨,地方官民均不得稍有阻挠、陷害。
4.对传教习教之人,地方官当一体保护,他人毋得骚扰。
5.嗣后清朝有何惠政、恩典、利益施及他国及其商民,美国官民一体均沾。
10.中英 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26-6-1858;
主要内容有: 1.英国驻华使节并各眷属及各随员“可在京师,或长行居住,或能随时往来”,可在北京租地租屋,雇觅夫役。英在通商各口设领事官。
2.凡传基督教者,清政府应一体保护。英国人可前往内地游历、通商。
3.除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外,增开牛庄、登州、台湾、潮州、琼州为通商口岸;长江汉口段以下至海沿岸,除增开镇江一口外,再选择不超过三处地方开放;许英商船驶入长江至长江沿岸各口岸经商;英国兵船亦得进入各通商口岸。英国人有权雇佣华人,可在各口并各地方租地盖屋,设立栈房,建立教堂、医院、墓地。
4.涉及英国人的纠纷案件,英国当事人及财产,皆归英国官员查办;英国人犯法,由英国官员惩处;中国人扰害英国人,由中国官员惩办;中英两国之人争讼而又不能劝息,由中国地方官与英国领事会同审办。
5.中英双方应于《天津条约》签订后尽快于上海会商新税则;英商进出口货物于内地应纳之“子口税”,应“综算货价为率,每百两征银二两五钱”,一次缴清。
6.今后若有给予他国特权,“英国无不同获其美”。
7.赔偿英国商民损失及军费共400万两。赔款缴清,方将广州城交还。
此后,根据《中英天津条约》的规定,桂良等人与额尔金于11月8日在上海签订了《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重新确定了各类进出口货物的税率,对未定税率的物品,确立了“值百抽五”的原则,并准许鸦片以“洋药”的名义合法征税入口。
11.中法 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27-6-1858;
主要内容有:
1.法国公使若“有本国重务办理,皆准进京侨居”,将来若准别国公使常驻北京,法国亦照此办理。在通商口岸设领事官。
2.增开琼州、潮州、台湾、淡水、登州、江宁六口,法国人及其家眷可在通商口岸居住、贸易、工作,可以自由雇佣中国人,可于各通商口岸租赁房屋或行栈存货,或租地自行建屋建行,也可以建造教堂、医院、周济院、学校、墓地。倘有中国人将法国教堂、墓地触犯、毁坏,清地方官须严拘重惩。
3.法国人可以前往内地游历、传教。入内地传教之人,地方官务必厚待保护。
4.法国兵船可以在各通商口岸停泊。
5.法国人与中国人争讼无法调停,应由中、法官员会同办理,秉公完结;法国人与中国人争斗,犯法者系法国人则由法国领事官审明,照法国法律治罪,犯法者系中国人则由中国官员严拿审明,照中国律例治罪;法国人与第三国人的争执事件,中国官员不必过问。
6.“中国将来如有特恩、旷典、优免、保佑,别国得之,大法国亦与焉”。
7.将西林县知县张鸣凤革职并永不叙用,中国赔偿法国商民损失及军费200万两,赔款缴清,法军退出广州城。
12.中英 天津条约补充 桂良 8-11-1858;
根据《中英天津条约》的规定,桂良等人与额尔金于11月8日在上海签订了《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重新确定了各类进出口货物的税率,对未定税率的物品,确立了“值百抽五”的原则,并准许鸦片以“洋药”的名义合法征税入口。
13.中英 北京条约 奕欣 一千叁百万两 24-10-1860;
主要内容如下:
1.清朝确认中英《天津条约》有效性;
2.清朝割让广东新安县(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给英国;
3.清朝增开天津为商埠;
4.增加中英《天津条约》的赔款至800万两;
5.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
6.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苦力);
14.中法 北京条约 奕欣 25-10-1860;
主要内容如下:
1.清朝批准中法《天津条约》,赔款增为800万两;
2.归还从前没收的天主教财产;
3.中文条约第七款明定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及建造自便,但法文版无此条;
4.清朝同意开放大连为商埠;
15.中俄 北京条约 奕欣 四十多万方公里? 4-11-1860;
主要内容为:
1.清朝承认1858年的《瑷珲条约》的有效性,并将原先规定为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至海之地(包括库页岛以及不冻港海参崴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归俄国所属,从此中国失去了东北地区对日本海的出海口;
2.规定中俄西段疆界,自沙宾达巴哈起经斋桑卓尔、特穆尔图卓尔(今伊塞克湖)至浩罕边界,“顺山岭、大河之流及现在中国常驻卡伦等处”为界;
3.开放张家口、库伦、喀什噶尔为商埠;
4.俄国在库伦、喀什噶尔设立领事馆。
16.中俄 勘分西北界约记 明谊 四十四万方公里 10-7-1864; 主要内容有:
1.重新规定从沙宾达巴哈起至浩罕边界为止的中俄西段边界,新界以西原属中国的土地划归俄国。
2.划界后,新边界线附近居民,“地面分在何国,其人丁即随地归为何国管辖”。3.换约后满240天,两国立界大臣会同,“按照议定界址,建立界牌鄂博”,并拟定国界记文,互换为凭。
4.立界后,位于新界俄国一侧的原有中国卡伦,应于一个月内迁往中国一侧;塔尔巴哈台所属巴克图卡外民庄五处,限10年内内迁。
17.中美 增续条约 前美公使蒲安臣 7-28-1868; 主要内容有:
①两国人民可随时自由往来、游历、贸易或久居。这一规定为美国在中国扩大招募华工提供了合法根据。
②两国人民均可入对方官学,并受优惠待遇;双方得在对方设立学堂。这一规定为美国传教士在中国开办学校和中国派遣留学生赴美学习提供了法律根据。
③两国侨民不得因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受到歧视。这一规定为使清政府承担镇压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的义务,以扩大美国在华传教。1869年11月23日,中美双方在北京交换了条约批准书。
18.中英 新修条约普后章程 不详 23-10-1869;
19.中日 修好条约 李鸿章 13-8-1871;
条约内容:
第一条 嗣后大清国、大日本国被敦和谊,与天壤无穷。即两国所属邦土,亦各以礼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获永久安全。
第二条 两国既经通好,自必互相关切。若他国偶有不公及轻藐之事,一经知照,必须彼此相助,或从中善为调处,以敦友谊。
第三条 两国政事禁令,各有异同,其政事应听己国自主,彼此均不得代谋干预,强请开办。其禁令亦应互相为助,各饬商民,不准诱惑土人稍有违犯。
第四条 两国均可派秉权大臣,并携带眷属随员,驻扎京师。或住长行居,或随时往来,经过内地各处,所有费用均系自备。其租赁地基房屋作为大臣等公馆,并行李往来及专差送文等事,均须妥为照料。
第五条 两国官员虽有定品,授职各异。如彼此执掌相等,会晤移文,均用平行之礼。职卑者与上官相见,则行客礼。遇有公务,则照会执掌相等之官转申,无须径达。如相拜会,则各用官位名帖。凡两国派员初到任所,须将印文送验,以杜假冒。
第六条 嗣后两国往来公文,中国用汉文,日本国用日本文,须副以译汉文,或只用汉文,亦从其便。
第七条 两国既经通好,所有沿海各口岸,彼此均应指定处所,准听商民来往贸易,并另立通商章程,以便两国商民永远遵守。
第八条 两国指定各口,彼此均可设理事官,约束己国商民。凡交涉财产词讼案件,皆归审理,各按己国律例核办。两国商民彼此互相控诉,俱用禀呈。理事官应先为劝息,使不成讼。如或不能,则照会地方官会同公平讯段。其窃盗逋欠等案,两国地方官只能查拿追办,不能代偿。
第九条 两国指定各口倘未设理事官,其贸易人民均归地方官约束照管。如犯罪名,准一面查拿,一面将案情知照附近各口理事官,按律科断。
第十条 两国官商在指定各口,均准雇佣本地民人服役工作,管理贸易等事,其雇主应随时约束,勿任借端欺人,犹不可偏听私言,致令生事。如有犯案,准由各地方官查拿讯办,雇主不得徇私。
第十一条 两国商民在指定各口,彼此往来,各宜友爱,不得携带刀械,违者议罚,刀械入官。并须各安本分。无论居住久暂,均听己国理事官管辖。不准改换衣冠,入籍考试,致滋冒混。第十二条 此国人民因犯此国法禁,隐匿彼国公署商船行栈,及潜逃彼国各处者,一经此国官查明照会彼国官,即应设法查拿,不得徇纵。其拿获解送时,沿途给予衣食,不可凌虐。
第十三条 两国人民如有在指定口岸,勾结强徒为盗为匪,或潜入内地,防火杀人抢劫者,其在各口由地方官一面自行严捕,一面将案情飞知理事官,倘敢用凶器拒捕,均准格杀勿论。惟须将致杀情迹会同理事官查验。如事发内地不及查验者,即由地方官将实在情由照会理事官查照。其拿获到案者,在各口由地方官会同理事官审办。在内地即由地方官自行审办,将案情照会理事官查照。倘此国人民在彼国聚众滋扰,数在十人以外,及诱结通谋彼国人民作害地方情事,应听彼国官径行查拿。其在各口者知照理事官会审,其在内地者,由地方官审实,照会理事官查照,均在刑事地方正法。
第十四条 两国兵船往来指定各口,系为保护己国商民起见。凡沿海未经指定口岸,以及内地河湖支港,概不准驶入,违者截留议罚,惟因遭风避险收口者,不在此例。
第十五条 嗣后两国倘有与别国用兵事情事,应防各口岸,一经不知,便应暂停贸易及船只出入,免致误有伤损,其平时日本人在中国指定口岸及附近洋面,中国人在日本指定口岸及附近洋面,均不准与不和之国互相争斗抢劫。
第十六条 两国理事官均不得兼作贸易,亦不准兼摄无约各国理事。如办事不和众心,确有实据,彼此均可行文知照秉权大臣,查明撤回,免因一人偾事,致伤两国友谊。
第十七条 两国船只旗号,各有定式,倘彼国船只假冒此国旗号,私作不法情事,货船均罚入官,如查系官为发给,即行参撤。至两国书籍,彼此如愿诵习,应准互相采买。
第十八条 两国议定条规,均系预为防范,俾免欧生嫌隙,以尽讲信修好之道。为此两国钦差全权大臣先行画押盖印,用昭凭信,俟两国御笔批准互换后,即刊刻通行各处,使彼此官民咸知遵守,永以为好。
20.中日 北京条约 奕欣 31-10-1874;
专约条文
(一)日本国此次所办,原为保民义举,中国不指以为不是。
(二)前次所有遇害难民之家,中国定给抚恤银两。日本所有在该处修道建房等件,先行筹补银两,另有议办之据。
(三)所有此事,两国一切来往公文,彼此撤回注销,永作罢论。至于该处生蕃,中国自宜设法,妥为约束,以期永保航客,不能再受凶害。
21.中英 烟台条约 李鸿章 13-9-1876;
主要内容为:
①英国得派员到云南调查,准备商订滇缅边界及通商章程。
②洋货在各口租界内免收厘金;洋货运入内地,不论华商洋商一律只纳子口税,全免内地税。
③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为通商口岸;开放大通、安庆、湖口、武穴、陆溪口、沙市为轮船停泊码头;英国可派员驻寓查看川省英商事宜。
④凡遇内地各省或通商口岸有关英人生命财产的案件,英国使馆可派员前往“观审”;各口发生中外诉讼案件,应由被告所属国官员各按本国法律审断。
⑤英国可派员经甘肃、青海、四川前往西藏及转赴印度;也可由印度进入西藏。⑥中国对滇案及1876年以前中英间各案赔款银20万两,并派员赴英表示“惋惜”。《烟台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立即批准。但英国一直到1885年7月与清订立《烟台条约续增专条》限定对鸦片税厘征收额后,才予批准。
22.中俄 里瓦几亚条约 崇厚 2-10-1879;
主要内容为:
一、中国仅收回伊犁城,但伊犁西境霍尔果斯河以西、伊犁南境特克斯河流域以及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地区斋桑湖以东土地却划归俄属。
二、赔偿“代收代守”伊犁兵费及恤款五百万卢布(合银二百八十万两)。
三、俄商在蒙古、新疆贸易免税。通商路线增开三条:除原有从恰克图至库伦,经张家口、通州到天津外,增加尼布楚至库伦;从科布伦多至归化,经张家口转天津;从新疆经嘉峪关、西安或汉中至汉口。由陆路运入天津、汉口的俄国货物,进口税较海路运入者减低三分之一。开放松花江,俄商在嘉峪关、乌鲁木齐、哈密、吐鲁番、古城、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七处增设领事。
条约名义上把伊犁归还中国,但却将伊犁南境的帖克斯河流域和西境霍尔果斯河以西的大片领土割让给沙俄,其西境、南境仍被俄占,处于北、西、南三面受敌的境地,伊犁成为孤城。而且,这个条约还规定:将喀什噶尔及塔尔巴台两处的双方边界作有利于沙俄的修改,以及赔偿军费、免税贸易、增辟通商线路和增设领事等。是一个严重有损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不平等条约。
23.中俄 伊犁条约 曾纪泽 七万方公里 二百八十万两 24-2-1881;
主要内容有:
1.俄国将伊犁地区归还中国,中国将霍尔果斯河以西、伊犁河南北一带地方划归俄有,根据本约规定的界线,在塔尔巴哈台地区“酌定新界”,在喀什噶尔地区“照两国现管之界勘定、安设界牌”。
2.中国赔款900万银卢布(约合509万两白银),限两年内偿清。
3.俄商在蒙古地区贸易照旧免税,在新疆各城贸易“暂不纳税”,准俄商前往肃州(即嘉峪关)贸易,由俄国运入该处的货物,按旧例减税三分之一。俄商贩货由陆路运入中国,可照旧经张家口、通州前赴天津,或由天津运往别口和内地市场销售。俄人可以在设领各城及张家口建造铺房、行栈。另据中俄《改订陆路通商章程》,陆路商路除恰克图至天津一路外,增辟尼布楚—张家口—天津及科布多—张家口—天津两条新线。俄商所往通商路线各处如通州等也准许销售货物,所有完纳税饷等事,均按新章办理。俄商来蒙古、新疆贸易的过境卡伦增至35处。
4.俄国得在肃州、吐鲁番两处增设领事,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哈密、乌鲁木齐、古城五处,“俟商务兴旺”后陆续添设领事,俄国领事官有权与中国地方官“公同查办”两国人民在中国境内发生的一切事端。
5.伊犁居民愿迁居俄国入俄国籍者,均听其便,中国官员不得阻拦。
24.中法 会议简明条款 李鸿章 11-5-1884;
主要内容为:
清政府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法国不索赔款,不伤中国体面,中国同意在中越边境开埠通商;声明中国自北越撤兵,调回边界。法国见清政府退让,便继续扩大对华侵略战争。
25.中日 天津条约 李鸿章 18-4-1885;
内容是:
1.议定两国撤兵日期; 2.中、日均勿派员在朝教练;
3.朝鲜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文知照。
26.中法 新约 李鸿章 9-6-1885; 主要内容有:
1.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并在条约签字后六个月内,中法两国派员到中越边界“会同勘定界限”
2.法军退出台湾、澎湖。
3.中越陆路交界开放贸易,中国边界内开辟两个通商口岸,一在保胜以上,一在谅山以北,允许法国商人在此居住并设领事。
4.降低中国云南、广西同越南边界的进出口税率。
5.以后中国如修筑铁路,“自向法国业此之人商办”。
27.中英 烟台条约 续增条约 不详 9-6-1885;
另议专条: 条约规定,英国如派探路队从北京经甘肃、青海赴西藏,或经四川入西藏,或由印度来西藏,总理衙门应酌情发给护照,或令西藏地方官派员照料。它表明了英国对我国整个西南边境的野心,从此,英国加紧了对西藏的侵略。
28.中葡 北京条约 奕匡 1-12-1887;
主要内容:
一、中国仍允葡萄牙永驻和管理澳门以及属澳之地;
二、葡萄牙得派公使驻北京和在通商口岸设领事;
三、葡萄牙取得领事裁判权;
四、葡人可享受中国已给或将给其他国家的通商特权,在通商口岸有居住、租买土地、建造房屋、设立教堂等权利。
29.中英 藏印条约 升泰 17-3-1890;
《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共8款,主要内容有:清政府承认哲孟雄归英国保护;划定西藏地方与英属哲孟雄的边界;有关双方游牧、通商等事宜容后再议等。
30.中美 华工条约 杨儒 7-3-1894; 规定:居美华工离美期限超过一年者,不得不再入美境;不准华人入美国籍;居美华工都须按照美国国会通过的苛待华工条例进行登记。此约以十年为期。
31.中日 马关条约 李鸿章 二亿两 外送台湾岛 琉球属国 7-4-1895;
●中国从朝鲜半岛撤军并承认朝鲜的“自主独立”;中国不再是朝鲜之宗主国。●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
●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后来日本以退归占领的辽东半岛为由,又索取了三千万两白银的赎还费)
●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片面最惠国待遇。
●中国不得逮捕为日本军队服务的人员。
●台湾澎湖内中国居民,两年之内任便变卖产业搬出界外,逾期未迁者,将被视为日本臣民。●条约批准后两个月内,两国派员赴台办理移交手续。
●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将产品销往中国内地、免受内地税。
32.中日 辽南条约 李鸿章 叁千万两 8-11-1895;
第一款 日本国将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即明治二十八年四月十七日,订立下之关条约第二款中国让与日本国管理之奉天省南边地方,即从鸭绿江口抵安平河口至凤凰城、海城及营口而止,以南各城市邑以及辽东湾东岸、黄海北岸奉天所属诸岛屿,并照本约第三款所定,日本国军队一律撤回之时,该地方内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所属公物件,永远交还中国。因此下之关条约第三款,并拟订立陆路通商章程之事,作为罢论。
第二款 中国约,为酬报交还奉天省南边地方,将库平银三千万两,迨于光绪二十一年九月二十日,即明治二十八年十-月十六日,交与日本国政府。
第三款 中国将本约第二款所定之酬款库平银三千万两交与日本国政府,自是日起,五个月以内,日本国军队从该交还地方-律撤回。
第四款 中国约,日本国军队占踞之间,所有关涉该国军队之中国臣民概予宽贷,并饬有司不得搁为逮系。
第五款 本约缮写汉文、日本文及英文各二份,校对无伪,署名盖印,汉文与日本文遇有解译字义不同之处,以英文为凭。第六款 本约钦奉大清国大皇帝陛下,大日本国大皇帝陛下批准,自署名盖印之日起二十一日内,在北京互换
33.中俄 密约 李鸿章 3-6-1896;
内容是:日本如侵占俄国远东或中国以及朝鲜土地,中俄两国应以全部海、陆军互相援助;非两国共商,缔约国一方不得单独与敌方议和;开战时,中国所有口岸均准俄国兵船驶入;为使俄国便于运输部队,中国允于黑龙江、吉林地方接造铁路,以达海参崴,该事交由华俄道胜银行承办经理;无论战时或平时,俄国都可通过该路运送军队军需品;此约自铁路合同批准日起,有效期十五年。
34.中德 胶澳租借条约 李鸿章 6-3-1896;
(1)胶州湾租与德国,租期99年,租期内胶州湾完全由德国管辖;(2)胶州湾沿岸100里内,划为中立区,但德国军队有自由通行权;
(3)允许德国在山东境内修筑两条铁路,一条由胶州湾经潍县、益都(今青州)、博山、邹平等地达济南,另一条由胶州湾经沂州(今临沂)、莱芜至济南;
(4)德商享有铁路沿线两侧30里以内的开矿权;
(5)山东境内开办各项工程,需用外国人员、资金、器材时,德商有优先承办权,此后,胶州湾成为德国的殖民地,山东全省变成德国的势力范围。
35.中英 展拓香港界址条约 李鸿章 9-6-1898;
主要内容是:中国将1860年英国所夺占的尖沙咀以外的九龙半岛的其余部分,即从深圳湾到大鹏湾的九龙半岛的全部,租与英国99年;租期内租借地归英国管辖。租借地陆地面积376平方英里,其中大陆286平方英里,岛屿90平方英里,较原英国控制香港行政区陆地面积扩大了约11倍,租借地水域较前扩大四五十倍。
36.八国联军 辛丑条约 李鸿章 十亿二千二百七十万两 7-9-1901; 内容
1.赔款。清政府赔款各国(共11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5] 2.划定使馆区。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在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5]
3.拆炮台、驻军队。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帝国主义列强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重要地区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5]
4.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其中这一条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帝国主义的工具。[5]
5.对德、日“谢罪”。清政府分派亲王、大臣赴德、日两国表示“惋惜之意”,在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之处建立牌坊。[5]
6.惩治附合过义和团的官员。从中央到地方被监禁、流放、处死的官员共百多人。[5] 7.设立外务部。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成为清政府与列强交涉的专门机构。
37.中英 续定印藏条约 罗生戛尔曾 7-9-1904;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共6款,另以《拉萨条约》作为附约。正约的主要内容有:英国允不占并藏境及不干涉西藏一切政治。中国国家应允不准他外国干涉藏境及其一切内治。作为此约附约的《拉萨条约》“彼此允认,切实遵守”;其第九款内之第四节所声明各项权利,除中国独能享受外,不许他国国家及他国人民享受。惟经与中国商定,在该约第二款指明之各商埠,英国应得设电线通报印度境内之利益。
38.中日 会议[满州善后条约] 22-12-1905;
主要内容为:
一、清政府承认日俄《朴茨茅斯条约》中给予日本的各项权利。
二、允许开放奉天的凤凰城、辽阳、新民屯、铁岭、通江子、法库门、吉林的长春、吉林省城、哈尔滨、宁古塔、珲春、三姓,黑龙江的齐齐哈尔、海拉尔、瑷珲、满洲里共16处为商埠。
三、设立“中日木植公司”,允许日本在鸭绿江右岸地方采伐森林。至该地段广狭年限多寡暨公司如何设立并一切合办章程,应另订详细合同。
四、日本得继续经营战时擅自铺设的安东至奉天的军用铁路,至1923年届期估价卖给中国;吉长铁路自中国自行筹款筑造,但资金中的一半要向日本借贷。
五、日本得在营口、安东和奉天划定租界。
六、中国政府允南满洲铁路所需各项材料,应豁免一切税捐厘金。
39.中日 二十一条条约 陆征祥 9-5-1915;
共分五大项: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借他国。
②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开矿等项特权。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并南满、安奉两铁路管理期限,均延展至99年为限。③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④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
⑤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日合办警政和兵工厂。武昌至南昌、南昌至杭州、南昌至潮州之间各铁路建筑权让与日本。日本在福建省有开矿、建筑海港和船厂及筑路的优先权等等。
40.中日 军事协定 靳云鹏 16-5-1918;
第一条 中日两国陆军,因敌国实力之日见蔓延于俄国境内,其结果将使远东全局之和平及安宁受侵迫之危险;为适应此项情势及实行两国参加此次战争之义务起见,取共同防敌之行动。
第二条 关于协同军事行动,彼此两国所处之地位与利害,互相尊重其平等。
第三条 中日两国当局,基于本协定开始行动之时,对于各自本国军队及官民在军事行动区域之内,当命令或训告,使彼此推诚亲善,同心协力,以期达成共同防敌之目的。
凡在军事行动区域之内,中国地方官吏对于该区域内之日本军队,须尽力协助,使不生军事上之窒碍:日本军队须尊重中国主权及地方习惯,使人民不感受不便。
第四条 为共同防敌,在中国境内之日本军队,俟战事终了时,即由中国境内一律撤退。
第五条 中国境外派遣军队时,若有必要,两国协同派遣之。
第六条 作战区域及作战上之任务,适应于共同防敌之目的,由两国军事当局,量各自本国之兵力,另协定之。
第七条 中日两国军事当局,在协同作战期间,为图协同动作之便利起见,应行左记事项:
一 关于直接作战上军事机关,彼此互相派遣职员,充当往来联络之任。
二 为图谋军事运动及运输补充敏活确实起见,陆海运输、通信诸事宜,须彼此共谋利便。
三 关于作战上必要之建设,例如行军铁路、电信、电话等项。应如何设备,由两国总司令官临时协定之。俟战事终了,凡临时之建设工程,均撤废之。
四 关于共同防敌所需之兵器及军需品并其原料,两国应互相供给,其数量以不害各自本国所需要之范围为限。
五 在作战区域之内,关于军事卫生事项,应互相辅助,使无遗憾。
六 关于直接作战上之军事技术人员,如有互相辅助之必要时,经一方之请求,应由他方辅助之,以供任使。
七 军事行动区域之内,设置谍报机关,并互相交换军事所要之地图及情报,关於谍报机关之通信联络,彼此互相辅助,图其便利。[1]
八 协定共用之军事暗号。
本条所列各项其须预先计书及应先施行者,在作战未实行之前,另协定之。
第八条 为军事输送使用中东铁路之时,关于该铁路之指挥、保护、管理等,应尊重原来之条约;其输送方法,临时协定之。
第九条 本协定实行上所要详细事项,由中日两国军事当局指定各当事者协定之。
第十条 本协定及附属本协定之详细事项,中日两国均不公布,按照军事之秘密事项办理。
第十一条 本协定中中日两国陆军代表者签名盖印,经各自本国政府之承认时,发生效力;其作战行动,俟适当之时机,经两国最高统率部商定开始之。
本协定及基于本协定所发生之各种细则,俟中日两国对于德奥敌国战争状态终了时,即失其效力。
第十二条 本协定以汉文及日本文各缮二份,彼此对照,签名盖印,各保一份为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