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文化素质讲座大论文

时间:2019-05-15 03:24: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东南大学文化素质讲座大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东南大学文化素质讲座大论文》。

第一篇:东南大学文化素质讲座大论文

东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学分” 课程考核论文

姓名学号得分______________

请以“我感受的东南大学校园文化”为题完成课程论文。请学生认真撰写自己在东大本科就学期间参加人文讲座、人文课程以及包括“高雅艺术进校园”、“文化名人进校园”、“高层次学生文化活动”等在内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感想与体会,也可以对东南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和思考。要求主题鲜明,叙述清楚、行文流畅,能充分体现自己参加东南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真情实感与深度思考。

请注意:1)课程考核论文字数不少于1500字;2)严禁抄袭;3)请学生认真撰写课程考核论文,校文化素质教育中心将组织专家进行严格评审。对于优秀论文将给予表彰奖励,并集结成册出版。

我感受的东南大学校园文化

2011年的初秋,还余留了许多燥热的暑气。我拖着笨重的行李,满怀着雀跃与不安,踏进了东南大学。校园很大,笔直的道路两旁有大片的树林,夏末的草木碧绿繁茂,给人带来习习凉意和无比清新自然的空气。东南大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宁静祥和中充满了盎然的生机。这是一个适合学习,适合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随着对东南大学历史和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它百年的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积淀,令人高山仰止。东南大学的校训“止于至善”也时时鞭策着每一个东大学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学无止境,每一个东大学子都以“止于至善”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东南大学在拥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同时,没有忘记将这浓郁的文化传承下去,去感染每一届的莘莘学子,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东大的校歌便是东南大学历史文化底蕴的传承者,“东揽中山紫气,北拥扬子银涛,六朝松下听箫韶,齐梁遗韵在,太学令名标”,东南大学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历经了沧桑历史的遗韵,通过音律的形式传达给每一代东大学子。我也从中感受到东大的浓厚的历史文化。

东南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中心举办了无数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延请了请我国文、史、哲、艺术与社会科学界的著名学者与大师来校访问与演讲,拓宽东大学子的学术视野,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讲座的多样性更是令人钦叹,人文讲座不仅迎来了著名的学术大师,也迎来了诸多的科学巨匠;不仅邀请到黄孝慈、许虹等艺术大家,也邀请了余光中、易中天等著名作家,许多的各界知名人士都在东南大学人文讲座上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同时,东大还开展了“高雅艺术进校园”、“文化名人进校园”、“高层次学生文化活动”等十分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创办了文教剧场,定期播放优质电影,并且积极邀请各种演出团队来校演出,有大型昆曲表演,有新年音乐会,有大型歌舞剧,还有合唱团等带来的精彩演出。不仅如此,东南大学还开放各式各样的艺术和人文课程,东大学生可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艺术或人文教程。作为一名东大学子,在学习之余也能体味到娱乐无处不在,精彩时时发生的校园文化氛围。

由于东大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的影响,我也潜移默化地聆听了很多人文讲座,观看了多场艺术表演,选修了多门感兴趣的人文课程。其中有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例如:许虹老师带来的“中国木偶艺术鉴赏”的讲座,为我们讲解了木偶的历史与发展,并通过现场的精彩表演向我们展示了木偶表演的精髓与魅力。姚其德老师带来的“中国皮影戏艺术的魅力与欣赏”,不仅现场表演了生动形象的皮影戏,还能够近距离地触摸做工精致无比的皮影。还有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讲座,黄孝慈女士带来的“中国京剧艺术魅力之旅”,为我们讲解了中国国粹京剧的基本知识,现场表演了“二进宫”、“红娘”、“艳阳楼”等京剧名段,还表演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京剧“变脸”,每个表演都令人眼前一亮,将京剧的艺术魅力深深刻入了我们心中。还有著名文学作品的赏析,比如,孙绍振教授为我们带来的名为“《雷雨》中的恶之花——蘩漪”的讲座,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雷雨》以及剧中的人物蘩漪。周秦教授的讲座“《牡丹亭》——从临川笔下到昆曲场上”,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文学作品《牡丹亭》的魅力,更使我们感受到传统艺术昆曲之美。除此之外,胡阿祥教授的“‘胡’说南京——感受南京的历史和文化”,义清晰的逻辑,幽默风趣的表达,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沧桑、厚重、文化历史底蕴深厚的南京。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明教授的“科学与人生”让我们对科学对人生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只是讲座,在焦廷标馆更有各种传统文化的展演,如昆曲《牡丹亭》和《桃花扇》,折子戏《红楼梦》,越剧《丁香》等。每一年在焦廷标馆举行的跨年演唱会、著名合唱团的演出以及歌舞团的表演也十分精彩,甚至还能参加明星歌手汪苏泷的个人演唱会。可以说,东南大学追溯历史传承古典艺术及非物质遗产的同时,也紧跟着时代的潮流。在各式各样的文化艺术活动中,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无数场视觉听觉盛宴,更是深入内心的文化气息。我在东大感受到的校园文化,除了人文讲座,艺术表演等,还有东南大学开设的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程。我选修了《艺术设计基础》,《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及《日语》三门课程,每门课程都对我影响很大,每门课程都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以外的东西,每门课程都让我感觉到自己的成长。

我所感受到的校园文化,除了讲座、表演和课程,最多的就是书籍,阅读是一件美妙的事,在充满学习氛围且书籍资源丰富的地方阅读更是一件赏心乐事。东南大学最佳的阅读书籍的场所当然要数李文正图书馆了。每每提及我校的李文正图书馆都让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其庄重典雅、充满现代气息的建筑外观,以及丰富的馆藏文献、有序舒适的学习环境和功能齐全的服务部门。每当身在李文正图书馆,就仿佛徜徉在书的海洋,让身心舒展,让思绪翱翔。不仅如此,每当在图书馆看完书后,还可以到门前的月牙湾吹吹微风,到旁边的九龙湖呼吸清新自然的空气,赏赏花散散步,此情此景都是最珍贵的回忆,珍藏在心中,真是让人觉得此生足矣。

虽然对东南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基本满意,但还是想谈谈自己所觉得的一点不足之处。自从2011年就读于东南大学,就为东南大学每周所举办的文化素质讲座感到惊艳。每一周都有两到三场讲座,而且每个讲座都十分精彩。可是,当我进入大二学年后发现,每年的文化素质讲座内容都相差无几,进行演讲的各位大师也都是同一批人,让我感到些许失望,直到现在升到大四,四年来讲座的内容几乎没变,连讲座的题目都没多少改动,让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浇灭了自己的激情。昆曲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且其自身曲词典雅、行腔婉转,是非常好的艺术,我个人也十分喜爱,东大广泛推崇我也无可厚非。可是,本科四年来,大型的戏曲表演基本上都是昆曲,其他戏曲甚至其他传统艺术的大型演出基本没有,昆曲固然很好,但我也希望东大能引进更多类型的艺术表演,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百年风雨,东大坚挺走过,是因为东大底蕴厚重的校园文化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百年的发展历程,这种文化品格和人文精神一脉传承、绵延悠长,大师们的人文思想精粹与百年校园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相互辉映,滋润了代代东大学子。作为一名东大学子,不管将来身在何方,东南大学的校园文化对我的影响一生受益,真心感谢东大,我相信东大的校园文化活动一定会越办越精彩。

2015年5月2日

第二篇:清华大学文化素质讲座课程论文

文化素质讲座课程论文

李瑾化工系 2011011792 转眼间大学就要结束了。文化素质讲座在这三年让我收获到了许多。目前为止一共听了八场文化素质讲座,每一场都颇有感触、颇有收获。

内容上,从文学到哲学,从政治到经济;时间上,从历史到当代,到未来。不得不感慨文化素质讲座给我们带来的知识面的扩增,思维面的延伸。下面,就谈一谈我对于八场讲座的总结与感悟。一. 八场讲座主题总数

我听的第一场讲座是“大国形象与文化创新”,王岳川教授对文化与艺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王教授认为,“艺术和国家的尊严紧密相关,跟大国形象紧密相关”。中国的文化需要在世界上广泛传播,需要有中国学者走出去开讲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并尊重中国文化。自古以来,中国讲究圆融中庸,兼容并包,这种思想对当今世界现在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能够被这种包容的思想能够被世界接受并认可,那么将极大地有利于人类和平的实现。王教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进行了总结,比如,儒家文化讲究和谐,它的目的是治 丁夏教授的“历史在文学里成长-明清小说与中国历史的重构”讲座上,解析了明清历史小说与中国历史的重构问题。丁教授对“中国怎样推崇历史”、“中国最好的史集是怎么形成的”、“明清历史演义怎样叙述历史体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引经据典,通俗易懂,深刻入理。历史都是通过文学来反应与体现的,其形式可以为历史史书,也可以为小说等。通过文学可以使历史复活,让历史具有生命力、影响力与思想性,可以史学家了解真正的历史与文化。华夏民族对历史高度重视与推崇,这从近代历史上国共两党在文化建设上的政策措施相一致上可以看出来。

王步高教授的“诗词格律常识”讲座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场。王教授从诗词格律常识入门的角度,介绍了押韵、平仄、对仗等基本知识。他讲诗词格律与现代汉语拼音相结合,讲解通俗易懂。在押韵方面,韵腹、韵尾与韵头是没有关系的,韵腹、韵尾必须押韵,韵头不需要。四声分为平上去入,也可以按平仄进行分类,其中仄声包括上去入声。在诗词格律中,押韵的地方都是押入声。对于对仗与对联,对仗对字数、拘束、平仄、意思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讲座上最有意思的部分,便是对对联与对仗的分析,比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种句子就利用了反句,通过鲜明的对比表达分明的爱憎。对于戈律师的章法句法,包括起承转合法、起程继转合法、起承转转合法,这种起承转合让诗句更加具有节奏感。而真正掌握诗词格律的知识并不容易,比如《平水韵》就有30个平声韵部,如果不能按顺序记忆,也不能做到押韵。而词不像诗那样具有严格的结构,词是长短句,所以在对仗方面也没有硬性的规定,在平仄相对方面也没有要求。词的对仗一般是用得多了,就形成了固定的对仗格式,便有了后人的“填词” 李强教授的“文化传承与社会转型”讲座上,对贫富差距与社会公平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关于公平公正,可以有两种思考方式,一是要想实现公平,就要消除社会分层结构,实现均贫富;另一种观点认为,实现公平是指人们进入到这种社会分层结构的程序和机会是公平的。社会公平可以分类三类,分别是结果公平、机会公平和程序公平。利用基尼指数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贫富差距,我国正处于转型阶段,应注意“中等收入陷阱”,在发展过程中注意平衡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避免由于人民期望过高与实际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造成一系列的社会后果。而解决贫富差距过大问题的一个基本途径就是对收入分配政策进行适当调整。

钱易教授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讲座上,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实施、生态文明的诞生与意义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讲授。可持续发展更加关注与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而相比于其他国家,由于中国目前经济对资源的依赖更加严重,因此也应该更加注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发生变化,生态文明应运而生,只有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够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持久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经之路,只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才能得到光明的未来。

在“士之人文精神与社会担当”这场讲座上,彭林教授首先阐述了自己对大学教育的看法。大学教育应该给予大学生们良好的人文素质,文化自尊以及文化自觉,以使青年一代能够更好地担当中国和平崛起这一重要的历史使命。彭林教授也指出了当今大学生们素质不高的一些现象及具体表现。在这些例子的基础上,从“知”和“行”这两个方面讲述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充实大学生活。这场讲座贴近生活,有种真真切切之感。隋嫚秋教授的“成长中的自我”讲座上,她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成长中遇到的种种常见现象进行了分析,包括压力、恋爱、职业规划等多个方面。隋教授关注与大学阶段的自我成长的发展特点,提出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告诉我们合理的解决方案。

苏婧教授的“大数据时代的可视化转播与创意科普”讲座,采用了案例式的教学方式,通过许多网络可视化传播案例的播放与分享,让我们认识了许多网络信息的特点。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人人都成了记者,人人都有麦克风,我们每个人的行动,都会成为互联网信息的一部分。

二. 心得体会:心中有担当

随着毕业季的临近,心中对“担当”二字的理解更加深刻。恰逢听完了几场文化素质讲座,同时近几日回顾前几个学期的讲座时,也便有了不少感慨。

彭林教授的“士之人文精神与社会担当”讲座中,强调了大学生应有一定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王岳川教授的“大国形象与文化创新”上,强调了中国学者应该走出去,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钱易教授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讲座上,强调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的责任与担当。心中有担当,要在心中平衡各方的利益,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根本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这是一种责任,是每一个清华人、中国人的责任。近几年,身边有许多清华学长主动到贵州、甘肃等贫困地区做选调生,虽然这些落后地区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他们的心中就是怀抱着这种为地区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的的想法,并不求“功成在我”,只求“建功有我”。国家的发展,正是这样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建造起来的。

心中有担当,可以促使我们以举手之劳做出“正能量”的贡献。在2014年的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捍卫“PX”百度词条这件事情中,参与捍卫词条的每一个同学,都没有想着要凭借修改词条成名,促使我们去修改词条的最大动力,便是捍卫科学阵地这样的一种担当。正如彭林教授在讲座中所说,大学生应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文化自尊,以及文化自觉。我认为,所谓“人文素质,文化自尊,文化自觉”,大概可以用“担当”一词来体现。心中有担当,不是将“担当”挂在嘴边,而是放在心中,付诸行动。二字正如清华校风所说“行胜于言”,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为这个社会做出正能量的改变。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正如清华今年的暑期实践主题“实践,让改变发生”。我始终相信,只要心中有理想,并且付出足够的精力与时间,那么就“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作为一个清华人,我们拥有比别的大学生更多的资源,更宽广的视野,如果能将这些转化我行动,在心中树立清华人的“担当”,中国必将成为崛起之大国。三. 关于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1.建议多情一些校外的,甚至外国的教授,因为不懂地区的教授的视角、观点不同,可以增强学生们对各种观点的思辨能力。2.将一些《实验室科研探究》的讲座划分为文化素质讲座内容,由于《实验室科研探究》的课程的趣味性、体验性较好,导致讲座缺乏一定的深度,建议根据课程的反馈、主题、内容,来判断是否能够作为文化素质讲座。3.由于一些知名教授的讲座比较受欢迎,座位有限,有一些感兴趣的讲座没有机会听到,留下了一些遗憾,建议以后能够在网上或其他教室转播来增加讲座容量。

第三篇:文化素质讲座总结

文化素质讲座总结

谭珂 2008010711

前言:

本文主要综述本学期陆续听过的8次精彩的讲座,同时叙述了本人听过讲座之后的一些肤浅的感悟与思考。

摘要:

按时间顺序,本文相关的8次讲座分别为:大国形象与文化创新、大学精神与文化育人、历史在文学里成长----明清小说与历史重构、消费文化与身体美学、裸体艺术与人类文化、20世纪中国水墨画的文化流向、文革中的样板戏音乐研究、激情人生。

一、大国形象与文化创新

该讲座题目十分显眼,概念覆盖面广泛,想来为这方面研究的集大成者所讲,故欣然前往。而王岳川教授也没令我失望:在现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从“大国形象”的角度,从各方面详细分析了我国文化亟待创新的方方面面。

具体内容就不一一赘述了,就王教授谈到的几个方面说说自己的认识:

首先,关于中国人是否尊重自己的文化,这点王教授的观点着实一针见血,说在我们的痛处!诚然,就全球孔学热的今天,中国人,中国文化人对此的热情却不是特别高。然而仔细一想,这也是有历史渊源的。近代百年屈辱的近代史,使得很多国人对于国产,包括国产文化都失去了信心,崇洋媚外之病根,于此有莫大关系。因而我以为解决之道在于重塑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但切忌像朝鲜半岛某国一样。关于中国诸多制度的并轨改良与西化,感觉心力不足,吾辈的心声难于上传,吾辈之力难于改变。再者就是中国文化的创新缺失与西方对于中国的妖魔化。先谈后者:中国威胁论什么的暂且不谈。就国人的对外形象而言实在是难以启齿,总之是令人堪忧的。记得2008年奥运会的一大成功是大大提升了中国在外国普通民众中的形象,然后短短的光辉过后,还是有无数人在给祖国抹黑,这无疑是国人民族自觉性与整体素质有待提升的体现。再谈前者,创新是各行各业都在谈的,文化亦如此,然则由于对本身文化认识的缺失,使得我国文化创新实在是屈指可数。由此想到早年一直听说的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云云,绝对的缪论!这点上,吾辈无疑是有发言权的,小学、中学、大学一路走过,个人感觉还是小学阶段对于语文(这里就肤浅的认为是传统文化的代名词)的重视程度最高,这无疑是可悲的!

二、大学精神与文化育人

张岂之教授关于大学精神的解释以及关于文化育人的剖析精辟而独到,吾辈受益匪浅。

首先张教授分别概述了清华、北大两所名高校的名校长对于“大学精神”的理解与诠释:蔡元培先生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以及梅贻琦先生的“夫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的思想。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然则对此思考甚少,且未能实践的(至少我自己是没能实践,惭愧)。接着张教授重引了90年代素质教育的概念,同时从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中概括性地指出了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造就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最后就文化学习与思想道德修养的结合给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议,这点上,个人认为我校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思想道德修养方面要求十分严格,文化素质课程丰富而有内涵。然则问题在于,授课者有心而选课者无意,很多都是为了应付文化素质课学分与核心课学分,未能理解校方与老师的心意!

三、历史在文学里成长----明清小说与历史重构

丁夏教授的此番讲演无疑给我在文学史与历史两方面补了两剂猛药!

首先了解的是,历史于文学密不可分,无论是正史还是历史小学,其中都充满着文学色彩,如鲁迅先生所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绝不是虚有其名。再者教授主要分析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中国是怎样一个推崇历史的国家?第二,中国最好的史集是用怎样的方式形成的?第三,明清历史演义叙述了怎样的通俗的历史体系?作为工科学生对此理解不深,对于史学与小说也阅读甚少,但有几点可以确认:史学,是一种借助文学来复活历史的存在;文学可以传承和“重塑”历史;正史与历史小说都可以当文学来赏读。

四、消费文化与身体美学

这次肖教授在大礼堂的讲演精彩而受用,但是要抱怨的是大礼堂着实很挤,稍微影响了听讲。

内容上大致有以下几点:先引述了如今风靡的整形热,又以“超级女生”王贝与刘晓庆两例指出现在我国很多消费者对于身体与面部的病态追求;在深入分析了中西方传统女性不同的美,二者皆有独到之处,但绝不是简简单单地整容整形能做到的,何况还不一定整成功。最后肖教授提出了面对消费主义横行霸道的解决之法,重建真正的身体美学。一是先锋运动,二则是纯的艺术,三是将自然与艺术相结合。最后引了莎士比亚的名言结尾“艺术不仅可以弥补自然,而且可以改造自然;然而艺术本身就是自然。”

五、裸体艺术与人类文化

陈醉研究员以“裸体艺术与人类文化”为题,就该前卫的艺术文化给我们作了较为深入的介绍与分析。首先,陈先生界定了何为裸体艺术,然后分析了中西方就此出现较大分歧的原因。主要原因在于:思想层面上:中国很长时期的封建社会思想意识以及中国本土在观念上对人的看法,与西方有差异。在艺术层面上:西方艺术追求灵肉统一,而中国艺术则崇尚灵肉分开。故而中国裸体艺术的出现与发展较晚。接着,陈先生介绍了裸体文化在中国发展的几个阶段,一阶段为裸体艺术的传入与启蒙,在近代末期得到了一定发展;第二阶段为建国伊始至改革开放之前,为裸体艺术的大倒退,一律相关的文化艺术皆被禁止;第三阶段则是改革开放至今,裸体文化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最后陈先生还展示和解释了不少中西方图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

六、20世纪中国水墨画的文化流向

本次讲演请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先生。而本次讲演的内容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陈馆长解释了以“20世纪中国水墨画的文化流向”为题的原因,指出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水墨画的面貌也逐步发生了变化。这不难理解,与时俱进是通用的道理。接着陈馆长为我们梳理了中国水墨画的历史脉络,在简要回顾了古代诸多名水墨画后引出了演讲的主题:20世纪中国水墨画。指出了水墨画受到社会动荡与西方文化的冲击,并受到“新文化运动的洗礼”,最终在国力有所上涨的时候,有了新的发展。总之水墨画的发展演变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形态与文化走向。最后,陈先生就中国水墨画的未来做了展望:中国水墨画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失的一支奇葩,国际上广受好评,20世纪水墨画的发展值得我们借鉴思考,寻求新世纪水墨画发展的新道路。

七、文革中的样板戏音乐研究

此次讲演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所长戴嘉枋教授主讲,以“样板戏”为例,为我等介绍了文革音乐的研究成果。

同样的,演讲可分为三个部分:一则为追溯“样板戏”这一名词的由来,这个就不再赘述;二则为“样板戏”的发展历程,由于本人有理工科学生,对于此方面原本颇不了解,一些名词仅仅限于听说过的层面,也就没有太多理解,只觉得戴教授讲的许多东西,听来十分有趣,而就艺术层次来说,就不知所云了。倒是教授关于看待文革史的或者是看待历史的方法这一说给了我很大帮助,无论如何都不要轻易全盘否定一段历史,正如“Every coins have two sides”。

八、激情人生

本次讲座为本学期最后一期,虽然是推荐高年级女生去,但去之后收获还是颇多的:

首先韩敏芳学姐引用了《论语·为政篇》,“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距。”为我们大致讲述了人生的几个阶段。同时指出,这些话在新时代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个人对于自己的人生也应有各自的规划,生搬硬套是不行的。接着韩学姐回顾介绍了自己的奋斗历程,希望我们面对生活上的挑战都应充满激情!接着学姐就几个热门的话题与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就“宁愿坐在宝马中哭不愿骑在自信车上笑”这一社会问题,我有不同的看法:首先我就觉得这不成为一个问题,谁说坐在宝马中就笑不出来,谁说骑着自行车就得哭了。这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若是追求自己能力之外的宝马香车的人,当她坐在宝马中时,肯定是笑的,哭的时候是她失去“宝马”的时候;骑自行车如果隐喻的是自力更生的人的话,很多人骑一会儿自信车就买得起车了,不说宝马,一般的小车问题不大。而且活得有追求的人大抵都很充实,没时间留给空虚的哭泣,饱满的生活,符合自己价值观的生活会让自己笑的更开心!八个讲座的小结篇幅所限,言尽于此,总得来说,收获良多,在精神文化层面大补了一课!

第四篇:听文化素质讲座有感

听“艺术人文”系列讲座有感

一、引言

已经不记得第一次听说“艺术人文“这个词是在什么时候了,但却很清晰的记得曾经为了上海艺术人文频道的节目而在电视机前苦苦等候,曾经对节目中嘉宾的侃侃而谈叹服不已,曾经对“艺术人文”充满了无尽的向往。虽说艺术无处不在、人文无处不存,但却不曾想与“艺术人文”如此近距离、如此专业与系统的接触却是以这样一种系列讲座的形式。

以笔者之见,艺术人文系列讲座,它所传递的是一种艺术的魅力,它所呈现的是一种人文的亮点,它所关注的是具有经典价值与意义、对弘扬与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充分作用、有利于提升广大受众文化品位的艺术元素。它以系列讲座的形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多样性、多重性的文化选择空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技术之外的绚烂天地,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文化底蕴,为我们以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一个更加广泛和全面的基础。

二、讲座主题概述

归结起来,我所听“艺术人文”系列讲座的场次共有八场,下面将对它们的主题内容进行一一概述。

在戴嘉枋老师所主讲的《文革中的样板戏音乐研究》讲座中,戴老师着重介绍了 “样板戏”的发展的三历程或是三阶段,并以视频的方式让我们去近距离的接触各个历程中的一些主要样板戏。如第一拨的《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第二拨的《红灯记》、《黄河》以及第三阶段的一些作品。

在戴锦华老师所主讲的《流行代际与文化韵味》讲座中,戴老师首先回顾了2011年《哈利波特》最后一部电影宣传之时铺天盖地的狂欢气氛,以及弥漫在这种快乐气氛中的怀旧和感伤。戴老师也高度评价J.K.罗琳的小说原著,她说:“小说中的‘英雄’情结虽然是常见手法,但罗琳的独到之处正在于为其增添了一幅人皆熟悉的校园生活场景”。紧接着戴老师用精美的幻灯向同学们展示了《哈利波特》电影系列的拍摄场景,并对《哈利波特》的文化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在陈履生老师所主讲的《20世纪中国水墨画的时代流向》讲座中,陈老师首先道出了选择这一讲题的原因:20世纪中国水墨画的发展和变化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不仅是水墨画,与之相应的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变化。紧接着,陈先生开始梳理中国水墨画的历史脉络,从晚清民国一直谈到文革。对国画如何表现大跃进、人民公社等时代内容进行了栩栩如生、且启人深思的解读。

在岛子老师所主讲的《后现代艺术的特性》讲座中,岛子老师首先分析了何为“后现代主义”?紧接着,岛子老师将后现代艺术放在建筑领域内进行讨论,提出后现代艺术在建筑这一批量生产与不同价值观念激烈冲突的领域内,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彰显。讲座中,岛子老师还介绍了后现代主义与大众艺术以及通俗艺术的对话以及行为艺术。

在陈醉老师所主讲的《裸体艺术与人类文化》讲座中,陈老师首先界定了什么是裸体艺术,并且对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裸体艺术从政治和文化等角度加以了阐释。紧接着,陈老师便开始介绍裸体艺术是如何传入中国的,以及传入后在我国发展的三阶段历程。

在肖鹰老师所主讲的《消费文化与身体美学》讲座中,肖老师以曾经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 “超生”王贝因整形失败而在手术台上失去了生命和年近六旬的影视明星刘晓庆因整形而变成“美丽的玻璃娃娃”,顺势引出了整形美容的话题。接着,肖老师比较了历史上中西传统艺术中不同的女性美。肖老师在讲座中还提出了面对消费主义横行霸道的解决之法,即重建真正的身体美学。

在丁夏老师所主讲的《历史在文学里成长-明清小说与中国历史的重构》讲座中,夏老师开宗明义地表示,我国的著述起源于史官,丁老师引用龚自珍的《古史钩沉论》,说明了史官和史学在中国历史上处于文化的顶端这一文化事实。讲座中,丁老师着重介绍了明清历史演义叙述了怎样的通俗历史体系,其中提到了《三国演义》等名著。最后,丁夏教授总结说,历史史书也好,小说也好,它们所构成的历史,其实都是文学的历史。

在张尚德老师所主讲的《禅与人生幸福》讲座中,张老师主要向我们介绍了禅的一些具体内容以及何为人生幸福,并深入阐述了禅与我们的人生态度、人生幸福之间的具体关联。

三、被否定的时代有没有亮点?

被否定的时代有没有亮点?我们应不应该去一个被否定的时代中寻找亮点?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是在听完戴嘉枋老师所主讲的《文革中的样板戏音乐研究》讲座之后,记得戴老师在讲座的最后总结说:细细刨开“样板戏”这段历史,其中还是有值得借鉴的东西,纯粹从艺术角度,还是有很多汲取的地方,就样板戏而言,当年《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等剧的创作与经验以及对于京剧音乐的改革,都有很高的成就。这席话深深的触动了我。

众所周知,文革是被否定了的,但是文革被否定也许我们不能说文革那个时代被否定,更不能说文革中的所有东西都应该被否定。在理解文革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多一份辩证与深入思考,理性和客观的去看待这样一个时代给后世所遗留下来的一些东西,真正的做到实事求是、就事论事。不能因为江青在政治上的错误而去否定在江青主持下创作完成的 “样板戏”、也不能因为“样板戏”与文革联系在一起是文革的产物而不否定,因为这不但是对“样板戏”创作者本身的一种不公,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一种损失和悲哀。推而广之,我们也不应该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剥削人的制度而去对它们加以全盘否定,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它们中的一些个别的制度对于今天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在改革开放及全球化的进程中,也许我们真的应该多一点宽广的胸怀,多一份理智的头脑,多一种辩证的思维,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去实现这个社会的公平与繁荣。

四、文化素质教育讲座意见

笔者主要想提两个意见:其一,将讲座开始时间提早到14:50,将最后问答环节的时间控制在五点之前,这样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问答环节大量同学擅自离开的现象,从而大大提升问答环节互动交流的效果;其二,增加讲座的场次,因为据计算平均每周需要有1500人次的讲座容量才能保证每一位同学在顺利毕业的同时讲座是一场一场认认真真的去听的,而现在的讲座容量大大的达不到要求,这样以来也可以是同学们听讲座有更大的选择性,以一种兴趣、增加文化内涵的目的去听讲座而非其它较为功利的如学分、毕业等问题应付讲座。

第五篇:文化素质讲座课程报告

文化素质讲座课程报告

人生是一场“向美而生”的修行

——文化素质讲座课程报告

化学工程系 化31 耿宇昊 2013011868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已经来到大学本科的最后一年。刚刚进入园子的惊异于新奇,也逐渐变成了现在走在学堂路新民路上,对两边行道树四季变化的悠然欣赏。大学四年,我不仅学会了专业的课程,更通过学校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学会了,如何更美地生活。

不得不承认,清华大学在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我们拥有专门艺术教育中心,每学期都会开设数十门艺术教育课程,其中也不乏声乐、指挥、现代舞、民族舞、芭蕾等艺术实践课程,幸运的是,这些课程,学生都领略过了一遍。在此之外,还有定期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覆盖了文化、艺术、时政、民生、前沿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每周都会邀请到各个领域的大师前辈来给清华的学生送上一场又一场的饕餮盛宴,而作为一个热爱艺术的工科生,我一直都相信,人生应当是一场“向美而生”的修行。这种美,可以是李健在贝加尔湖畔唱出的闲适与淡然,可以是高晓松师兄“人生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胸臆,更可以是金涌院士历时几十年创作出化工前沿科普片的专业热爱。而我在大学里对“美”的修行,就在于,我参加的艺术教育课程,观看过的电影和戏剧,更在于听过的一次次艺术类文化素质讲座。我一直都认为,虽然自己是一个工科生,但文学修养和艺术修养一样是比不可少的,经常翻看一些文学作品或者欣赏一些艺术表现形式,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有时还会在自己的专业与科研上给自己以启发。

大学三年,我先后听完了《领略京剧之美——以荀派艺术为例》、《当代电影艺术趋势》、《中法文化交流的故事》、《情未了,中外艺术歌曲鉴赏》、《舞蹈作为一种文化》、《“我演唐明皇”——昆曲小生表演艺术和<长生殿>》、《<难以忽视的真相>电影赏析》、《谈戏说艺》等艺术类文化素质讲座,还有《老舍的文学特质》、《国民杂谈——与戚学民老师共话乱世风云》、《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大1 文化素质讲座课程报告

学之道》等文化类素质讲座。一次讲座听下来,可能对自己的影响没有那么大,但三年的讲座听下来,我确实感到,在自己的日常学习工作之外,世界还可以有别样的美好。

在文学方面,我记忆最深的讲座,是舒乙老师给我们讲的《老舍的文学特质》。这个讲座,也是我大学里的第一场讲座。感谢这场讲座,让我从此爱上了文化组织教育讲座。老舍先生的一生,由他的孩子舒乙先生来讲,应该是最合适不过了。以一个老舍的至亲之人的视角,不仅向我们讲述了更全面更真实的老舍先生,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在话音之余深沉的追思。老舍先生出身贫穷,出生一岁后,父亲在与八国联军的巷战中牺牲,家中从此失去了经济支柱。到了学龄,老舍先生由父亲的老友供其读私塾。在逆境挫折与贫穷中,老舍先生从不可能中寻找可能,放弃了北京北郊劝学员140块大洋的月薪,选择了天津南开中学教员一职(月薪30大洋),来重塑自己。在老舍先生的最后几天,他备受迫害,终因无法忍受屈辱,在太平湖畔静坐一天后,一步一步走向湖中,选择了站立着溺水身亡。我不知道舒乙先生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讲述自己的父亲,但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谈到老舍先生生平是的喜悦与自豪,以及谈到父亲投湖时的痛苦与无奈。老舍先生的一生有着太多我不知道的故事,《骆驼祥子》、《龙须沟》、《茶馆》这些不朽的名篇里,流淌着的是老舍先生横溢的才华与不屈的品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句话,不仅适用于王国维先生,之于老舍亦然。

在《领略京剧之美——以荀派艺术为例》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她和京剧的故事。作为荀慧生大师的嫡传弟子,孙毓敏老师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和她在推广京剧艺术过程中的付出让我感受到一代大师的风范。已有75岁高龄的她,坐在台上与我们侃侃而谈京剧艺术,一首《京剧是诗》,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京剧的诗意之美,“叙事拥抱着抒情/抒情亲吻着叙事/无情尤作妄语”。的确,京剧是美的,一声“哇呀”的怒吼,一声“喂呀”的哭泣,美得夸张,又美得含蓄。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却经常被我们这些8090后们仍在角落里,渐渐被冷落成老一辈的时代记忆。对于内行人士,京剧在于传承,开办专业的戏曲培训学校,聘请专业的京剧艺术老师,广纳生源,让更多的同学从小就接触京剧艺术。那对于外行人,京剧的宣传与传承同样重要所以我们也应当肩负起2 文化素质讲座课程报告

推广京剧艺术的责任,在新媒体时代,运用更加丰富多样的平台和形式,让身边更多的人感受到京剧之美。

再说到《舞蹈作为一种文化》,我在大学期间修习了现代舞初级、中级班,民族舞中级班和芭蕾舞基础训练,让我最为之动容的,依旧是我们的民族文化——藏族舞。说到藏族我们会想起什么?是高耸入云的“世界屋脊”?是雄壮巍峨的布达拉宫?是无上虔诚的朝拜修行?还是仓央嘉措的那一句“转山转水转佛塔,只为途中与你相见。”说到藏族,在我的意识层次中,那是一个神圣而又神秘的民族。而藏族舞作为西藏近5000年历史进程的文化积淀,是征服了“世界屋脊”的高原人类的生命与情怀,是西藏盛会发展变革的体态节奏,凝聚着藏名族的聪明才智。比起傣族舞灵动妩媚、蒙古族舞的热情奔放、新疆舞的活泼优美、维族舞的高傲挺拔,藏族舞带给人们更多的是一种朴实与虔诚。在讲座之后,我还观赏了几部具有代表性的藏族舞蹈,独舞《母亲》让我看到了一位长年劳作、背负着生活负重的母亲的形象,群舞《酥油飘香》又让我感受到藏族女子自信爽朗、热爱生活的美好。不得不说,舞蹈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藏族舞作为源远流长的藏文化的表现符号之一,其外在形式与精神内涵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

还有200多天的时间,我的本科生活就要结束,但值得庆幸的是,在未来的五年里,我依然会留在清华攻读博士,还可以自由地选择讲座来听。希望以后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可以不用在那么难以排队,不过清华的讲座确实太火爆了。也预祝《文化素质教育讲座》的负责团队可以越办越好。

人生是一场“向美而生”的修行,我亦将在这修行路上不断向前。

2016年11月10日星期四

下载东南大学文化素质讲座大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东南大学文化素质讲座大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化素质讲座报告[最终版]

    人文美与中国精神 ——文化素质讲座汇报 由于学期初才听闻大四下半学期不能提交文化素质讲座汇报,只好匆忙赶在半学期结束之前就完成八次讲座。半学期虽然短暂,但本人大一到大......

    清华大学文化素质讲座总结报告

    文化素质讲座伴我成长清华大学 2010级 XXX光阴荏苒,岁月如歌,大学三年转眼就已经成为昨日;回首大学生活,作为一名工科学生,在紧张数理基础和专业学习过程之余,学校里的一系列文化......

    文化素质核心讲座报告

    文化素质核心讲座报告 李夏禹2011011367 自13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高校,经常会邀请很多知名的学者教授,不定期的给清华的学生们举办一系列的讲座活动。那些被邀请过......

    听文化素质讲座有感

    今天去看了个讲座,讲座讨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人们有高清的黄片还觉得不满足、没意思,非要去看呢模模糊糊的、镜头晃来晃去的、画质暴烂的盗摄呢? 为什么当我们面对网上流......

    文化素质大讲坛

    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时代里,作为一位大学生,我们不仅仅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今晚很荣幸来到朱教授的讲坛,今晚讲坛的主......

    哈工大文化素质讲座的报告

    《波浪能发电》文化素质讲座心得体会 2013年6月22日,我们接受了主题为《波浪能发电》的文化素质讲座。老师通过精美的PPT和耐心的讲解带我们走进了一个利用波浪能发电的全新......

    大学生文化素质论文 科学文化素质论文

    大学生文化素质论文科学文化素质论文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创新思考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深入,教育实践与探索的不断前进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哈工大文化文化素质讲座报告5

    文化素质教育讲座报告五 交响乐艺术欣赏 姓名:班级: 学号: 学院: 专业: 时间:2015年11月18日地点:活动中心301 一、讲座概述 本次讲座邀请的嘉宾是卞祖善,1956年由上海音乐学院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