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水市五中初中八上《21.桃花源记》导学案
天水五中初中八上《21.桃花源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在揣摩、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处理朗读的感情基调、停顿与连贯、重音与轻读、延长与收音等。
2.深切体会并能说出陶渊明语言的风格。
3.能记住本课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其意思,能结合课下注解准确口译全文。4.能体会《桃花源记》反映的陶渊明在黑暗社会现实中对美好社会的渴望与追求。5.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思考现代人生。【知识要点】
一、资料助读 作者作品简介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东晋时人,祖居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陶渊明少年时代深受儒家学说影响,有着“大济苍生”的志向。二十九岁出什,但几次做官都不过担任祭酒、参军一类低微的职务,不仅济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而且还要屈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他十分厌恶官场生活。四十一岁时,他出任彭泽县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几天,就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亲自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较多地接触了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他此后的创作起了积极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归隐后写的,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因而成为我国有名的“田园诗人”。
《桃花源记》(原名《桃花源诗并记》,诗未收入教材)是作者57岁时所作,标志着作者思想发展的高度。作者因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想象出了“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作者洁身自好、要求人人劳动、人人平等、丰衣足食、与世无争的希望。这既是作者在思想上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
二、自主学习1.字词积累
晋太元中(jìn)缘溪行(yuán)便舍船(shě)豁然开朗(huò)屋舍俨然(shâ)(yǎn)阡陌(qiān mò)黄发垂髫(tiáo)便要还家(yāo)遂与外人间隔(suì)(jiàn)及郡(jùn)下 诣(yì)太守 刘子骥(jì)2.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
为业:靠„„谋生。缘:沿。夹岸:夹着溪流两岸。杂:别的。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穷:穷尽。舍:舍弃,放弃。
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开阔。属:类。悉:全。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所从来:从哪儿来。咸:都。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人。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间隔:断绝了往来。皆:都。叹惋:感叹,惋惜。延:请。语告:告诉(他)说。不足:不值得。既:已经。志:做记号。诣:拜见。如此:像这样。遣:派。欣然:高兴地。3.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芳草鲜美)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阡陌交通)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来此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魏晋)今义:不管(连词)缘 古义:沿(缘溪行)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今义:口液 4.一词多义 舍:舍弃(便舍船)房子(屋舍俨然)寻:寻找(寻向所志)不久(寻病终)志:做标记(处处志之)标记(寻向所志)向:以前(寻向所志)对着(眈眈相向)5.翻译句子(1)欲穷其林(2)林尽水源(3)初极狭,才通人(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三、整体感知
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通读全文,了解大意。l.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 2.在桃林尽头渔人看到了什么?
3.渔人在桃花源作客时,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谈? 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
四、合作探究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3.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4.这里的人生活得好吗? 何以见得?(描写桃花源人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6.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7.文中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真诚淳朴的社会风尚。8.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9.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世上的**、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五、拓展延伸
1.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那里景色优美、资源丰富,风俗纯淳朴;那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这个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作者不可能想出改变现实的办法,因此这个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时代的局限。2.渔人的品行如何?
以今天普遍提倡的“诚信”道德观而论,渔人言而无信;但渔人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一心想了解这个美丽的世界,说明了他的向往也是一般老百姓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课文小结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典型例题】
一、陶渊明又名______,字_______,是_________(朝代)著名诗人,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诗《______》,首句是“种豆南山下”。
二、本文以________为线索,以________为顺序,写渔人_________桃花源,________桃花源,__________桃花源,渔人和其他人_________桃花源。
三、解释加黑的词。
1.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
2.便舍船_______________ 3.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
4.诣太守_______________ 5.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__
6.并怡然自乐_______________ 7.处处志之_______________
8.寻向所志_______________ 9.寻向所志_______________
10.寻病终_______________ 1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___
12.无论魏晋___________
四、作者写渔人离开桃花源时“处处志之”、“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潜、元亮、东晋、归园田居
二、渔人的行踪(渔人进出桃花林),时间先后,发现、访问、离开、再寻
三、1.房屋 2.丢弃 3.交错相通 4.到„„去(拜访)
5.都 6.都 7.做标记 8.做好的标记
9.寻找 10.不久 11.妻子和儿女 12.更不必说
四、这样写,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并不存在。
第二篇:人教版八上语文 桃花源记
考点
1.重要实词
缘、异、穷、具、咸、妻子、邑人、绝境、间隔、无论、语、足、及、诣、津、鲜美、属、阡陌、黄发垂髫、叹惋、语云
2.重要虚词
乃
(1)见渔人,乃大惊:就
(2)乃不知有汉:竟然
为
(1)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对
其(1)欲穷其林:这
(2)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桃花源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自己的(4)得其船:自己的(5)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代渔人
3.多词一义
(1)缘溪行、便扶向路:沿着,顺着
(2)便要(yāo)还家、延至其家、要,通“邀”:邀请。
(3)悉如外人、咸来问讯、皆叹惋、具答之、并怡然自乐:都
(4)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说
(5)便扶向路、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
4.古今异义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鲜美(古义:鲜嫩美丽;今义:指食物新鲜美味)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 “注:今义也有不值得的意思,例如 :不足挂齿”)
间隔(古义:隔绝; 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
缘(古义:沿着 ;今义:缘故,缘分)
津(古义:渡口。指访求、探求的意思。今义:唾液)
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指没有亲友关系的人)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
开朗(古义:土地开阔;今义:乐观,畅快 多形容性格)
扶(古义:沿、顺着;今义:搀扶,用手按着或把持着)
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气,志向)
延(古义:邀请;今义:延伸,延长)
悉(古义:全,都;今义:熟悉)
咸(古义:全,都;今义:一种味道)
既(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
寻(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
向(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方向, 对„)
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
5.词类活用
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
异(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前(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焉(不复出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
志(寻向所志/处处志之):做标记,名词作动词。
果(未果):名词作动词,实现
6.一词多义
寻:①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②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①便舍船(舍(shě),动词,离开。)
②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
中:①中无杂树(“中间”)
②晋太元中(“年间”)
③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志:①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②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之:①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②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③处处志之(助词,起协调音节作用,无实意)
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éi,动词,作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èi,介词,对,向)
遂:①遂迷,不复得路(“最终”)
②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向:①寻向所志(原来)
②眈眈相向(对着)
得:①便得一山(看见)
②得其船(找到)
闻:①鸡犬相闻(听见)
②闻有此人(听说)
穷:①欲穷其林(尽,穷尽)
②穷冬烈风(深)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贫穷)
属: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②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
③属(zhǔ)引凄异(连续)
④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
7.同义词
都——(1)悉:悉如外人(2)皆:皆叹惋(3)咸:咸来问讯(4)并:并怡然自乐详细——(5)具:具答之
沿着------(1)缘:缘溪行2)扶:便扶向路
邀请——(1)要:便要还家(2)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8.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句意: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
2)省略句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是“(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省略。句意:(村人)看见了渔人,都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村人),于是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准备食物款待他。)省主语:
例一: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是“〈小口〉仿佛若有光”的省略。句意:山上有一个小洞口,〈小口里面〉好像有些光亮。)
例二:便舍船,从口入。(是“〈渔人〉便舍船,从口入”的省略。句意:〈渔人〉就丢下船,从洞口进去。)
本文省略主语有多处,如:“(小口)初极狭,才通人。”“(武陵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翻译时一并补出。
省宾语:
例一:问所从来(是“问之所从来”的省略。“之”代“渔人”。句意:问〈渔人〉从哪里来。)
省介词:
例二:林尽水源(是“林尽于水源”的省略.)9.四个“然”①豁然开朗(豁然):开阔的样子②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③怡然自乐(怡然):愉快的样子④欣然向往(欣然):高兴的样子
9.原文默写
表现桃林美景的句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表现桃花源环境的句子: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表现桃花源人们生活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表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渔人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土地平旷......“不足为外人道也”
10.本文具有传奇色彩
共分为5点“奇”:①渔人奇(1.一个以捕鱼作为职业的武陵人竟然会迷路。2.看见一个仅容一个人的小洞怎么敢一个人进去,按照常理应该找其他人一起去啊!)②桃林奇(数百步长的桃林是怎么形成的?是自然形成的?那怎么会没有杂树?是人栽的?那又是谁?)③洞口奇(一开始仅容一个人,为什么再走十几步就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呢?)④人物奇(桃花源里面的人外面的人一样,那又为什么生活几百年竟然从不出这个洞口呢?)
⑤结局奇(渔人做的标记为什么找不着了呢?按理说,他应该记得怎么去桃花源,为什么又迷路了呢?高尚士刘子骥计划前往桃花源,为什么未果,寻病终了呢?)
可见这是一个亦真亦幻,虚无缥缈的幻想
11、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便要还家,设酒/ 杀鸡/作食。村中/ 闻有此人 咸来/ 问讯。自云/ 先世避秦时乱。率 /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 出焉,遂与外人/ 间隔。问/ 今是何世,乃/ 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
4.太守/ 即遣人随其往。寻 /向所至,遂迷,不复得路。
一、感知文意,用原文回答。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风景幽美)
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曲折、隐蔽、幽深)
4.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
5.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6.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桃源外的世界如此**,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7.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
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二、探究思考
1.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怎样划分结构?
明确: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顺序。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渔人发现桃林的经过。(开端)
第二部分(2至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
第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第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4至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2.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
明确:文章的详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来决定的。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愿望的。所以中间部分要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单。
3.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
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但他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课文小结: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记:可以是游记和碑记(或铭记)(主要的还是游记)。游记是收在文集中的记叙游览山川名胜活动、描写景物、用来抒发感情,让思想在风中飘荡的一种文体(散文)。相当于现在的记叙文,有的夹有一点议论,更像散文。
《桃花源记》的文体就妙在“四像”而又“四不像”——好像是小说,又好像是散文;好像是游记,又好像是寓言;实际上却又是序跋类文体中的诗序。这都是根据题目中的“记”这种古代文体衍生翻新出来的现代意义上的文体解读。所以我们可以说《桃花源记》是一篇小说,一篇志怪小说。
第三篇:初中数学导学案
初中数学《导学案》编写要求及建议
导学案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和知识、思维能力编写的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导航仪。核心是变“教材”为“学材”、变“学会”为“会学”直至“乐学”。
一、编写原则
1、主体性原则:导学案编写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学”与“教”合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
2、探究性原则:学案中设计的问题要强调“以问拓思,因问造势”,要有利于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借助于研讨和交流,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二、导学案的编写及运用建议
(一)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需要学到或达到哪些技能和能力。过程方法目标: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及问题解决探究的过程,从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仔细挖掘学习材料中蕴含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学习目标要进行务实性地解说、引导,表述要简洁、准确、全面,让学生明确学习什么、怎么学习、学到什么程度等。
(二)重点难点: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难点,根据课程标准,确定重点,提醒学生应掌握的问题,增强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三)学习过程
以问题为主线引导探究(启发式教学)或自学——展示(点拨)——应用(反馈)——测评(活动式教学),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把教法和学法指导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1.自主学习:导学案中的预习提纲应强调基础性,体现思考性,把教材上知识点、能力点提炼为简单的小问题,将知识问题化,将问题层次化和具体化,从而形成问题链。学生应明确学会了什么、困惑是什么、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什么等。
2.小组合作: 如何组织,如何交流、交流什么,交流中收获了什么、疑问是什么、1
生成了什么等组长要筛选整理(一要常规,二要有效)。
3.展示点拨:这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预设及生成的过程,更是一个质疑释疑、总结技巧方法和知识规律的过程。学生交流预习、探究成果,教师要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点拨的方式可以是教师点拨,也可以是学生之间互相解疑。在此过程中,根据预习提纲内容的设置,边展示,边点拨,教师在黑板上形成板书,学生在导学案中留下记录,做好笔记。
4.典例拓展训练:导学案中的典例拓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教师根据学习目标,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巩固性练习;二是根据本节课的重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剖析;三是根据典例设计变式进行拓展和延伸。
5.消化反思 :可以给学生3—5分钟的时间系统理顺知识,排解疑惑。
6.跟踪练习:导学案中的跟踪练习,主要是根据课堂的内容和题型,精选习题,以达到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要避免设计成简单的练习。对典型题目和解题方法要及时总结。
7.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探究方法,注意问题,解题过程,学习中的疑惑等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8.达标测评:导学案中的达标测试题目设计要全面,有基础题、能力题、综合题,力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三、注意事项
1、本要求只是教研员提供的一个参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创造性编写导学案。
2、导学案的运用一定要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立足实际需要,当用则用,杜绝形式主义,用好用实导学案。
第四篇:初中数学导学案
离石区江阴高级中学 ×年级数 学问题导学案第×章《×××》2013年×月编号×××
§××××课时数:×课时
主编:×××审核:初×数学备课组班级【学习目标】1.2.…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一、教材导读:阅读课本P×—×,回答下列问题:
1.2.3.4.…
此环节主要针对教材上的概念部分,问题设置时要求:要有引导性,要细致,要注重知识点的产生过程(可以参照《导学方案》中的问题)。
二、自主测评:
1.2.3.… 此环节为针对前一环节的概念辨析,选题要求:紧扣概念,难度要求不要太高,以填空、选择为主。
三、合作探究:
探究一:
问题1:
问题2:
变式1:
归纳:
探究二:
问题1:
问题2:
变式1:
归纳: 此环节为概念综合应用,选题要求:题目具有代表性,层次要清晰,每道题要达到的训练目的要以问题的形式提出。
第五篇:部编版八上诗词五首导学案
《诗词五首》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知识链接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沉郁顿挫”是其诗的基本风格。“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
二、课文理解
《饮酒》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农村自然风光的优美和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以及诗人厌恶官场生活,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春望》深沉含蓄,句句都有言外之意。形象地描述了安史之乱中诗人被困长安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雁门太守行》构思奇妙,想象丰富。这首诗以凝练的笔墨描写了一场惨烈的战争,表现了将士们为朝廷效命、战死疆场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
《赤壁》是一首咏史怀古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渔家傲》一词通过记梦,展示了一个神奇的境界,写梦中海天迷蒙的景象及词人与天帝的问答,隐喻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表达了词人烦闷的心情,充分展示了她对幸福的追求、对自由的渴望。
第1页
三、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烽火()
不胜簪()金鳞()...燕脂()
提携()
折戟()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问君何能尔 _____(4)自将磨洗认前朝 ______ ..(2)浑欲不胜簪 _____(5)我报路长嗟日暮 ______ ..(3)折戟沉沙铁未销 ______(6)学诗谩有惊人句 _____ ..3.文学常识填空
(1)《饮酒(其五)》的作者是_____,一名____,字_____,自号____,东晋诗人。(2)《春望》的作者是____,字____,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为“____”,其诗被称为“____”。
(3)《雁门太守行》的作者是____,字___,唐代诗人。
(4)《赤壁》的作者是____,字____,唐代文学家。与李商隐齐名,有“_____”之称。
(5)《渔家傲》的作者是____,号____,宋代女词人。
四、直接默写
1.结庐在人境。,心远地自偏。2.。此中有真意。3.国破山河在。。4.烽火连三月。白头搔更短。5.黑云压城城欲摧。角声满天秋色里。6.半卷红旗临易水。报君黄金台上意。7.,自将磨洗认前朝。,铜雀春深锁二乔。8.天接云涛连晓雾。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我报路长嗟日暮。风休住。
选择题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是()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C.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D.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2.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诗是诗人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抒情小诗,其中“心远”二字指诗人心中远离草庐。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情怀。
C.“山气日夕佳”一句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句,点名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的飞鸟结伴归林。
D.此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质朴的美。3.对陶渊明《饮酒》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A.诗歌首句的节奏停顿应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悠然见南山”的“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自由和惬意。
C.诗中的“心远”、“悠然”表明了诗人的心境。
D.全诗热情讴歌了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而结句“欲辩已忘言”则表明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4.《春望》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充溢离乱伤痛之情。B.诗中“烽火”是指因战乱而引发的长安城中的大火,这让作者很难得到家信。C.诗的尾联意思是诗人的白发越抓越少,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
D.全诗寓情于景,意在言外,沉着蕴藉,真挚自然,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5.请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
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堪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回家途中的艰难。
B.颔联中“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此联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C.颈联中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尾联中用“搔更短”和“不胜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苍老之态。
D.这首诗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诗风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深沉含蓄而不浅露。
第2页
6.对《雁门太守行》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B.“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C.“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D.尾联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理解性默写
1.《饮酒(其五)》中体现陶渊明爱菊的句子是:。2.家书是亲人间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杜甫在《春望》中
曾用,的句子形容家书的珍贵。
3.《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角度描写战争激烈场面的句子是:。
4.《赤壁》中发表议论的句子是:。5.李清照在《渔家傲》中描绘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的句子是:。
6.《饮酒(其五)》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只要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的句子是:。
7.杜甫在《春望》中通过描写乐景来反衬诗人内心悲情的诗句是:。
8.《春望》中写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时诗人期待得到亲人消息的迫切心情的诗句是。
9.《雁门太守行》中“,”两句,表现了诗人誓死报国的忠心。
10.《赤壁》中蕴含机遇造人哲理(评价战争)的诗句是。
11.《雁门太守行》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的句子。
12.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故事,会让你联想到杜牧《赤壁》中的诗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