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诺贝尔奖与世界文学的概念[范文模版]
诺贝尔奖与世界文学的概念
贺拉斯·恩达尔
瑞典学院终身院士、诺贝尔委员会成员
诺贝尔文学奖设立于1901年,逐年颁发,是瑞典发明家、实业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所创立的五大奖项之一。其中的三个奖项是用来奖励科学研究方面的成就,还有一个是为了表彰为争取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一般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作家所能被授予的最高荣誉。中国的译林出版社即将出版一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丛书,这是一则令人欣喜的消息,也进一步证明了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性。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写作,与其他优秀作家的相比,有何殊异之处?人们可以合情合理地质疑:为什么该有殊异之处呢?作家的履历表上增添一个条目,一本书于是就改变了面目吗?以何种方式改变了呢?然而,一位作家的“作品”,不仅仅是一整套文本而已,还包含了阅读这些文本的心理前提。因此,一旦获奖,一些东西也就无可否认地改变了。
俄罗斯流亡作家伊凡·蒲宁1933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他曾在日记中描述,接到来自斯德哥尔摩的著名电话以后,他如何被一种心理反作用所困扰,本能地感到怀疑。他步行走回普罗旺斯的格拉斯小镇上他的小小居所,途中开始感到疑惑,相信这一切都只是出于他的自我暗示。快到家的时候,天色向晚,荒寂的橄榄树林中暮色渐浓,他看见了每一扇窗里的灯火,被带回到现实中来。人们都在那里,等着向他祝贺。“静静的忧伤停落在我心上。”他写道。他恍然明白他的生活永远改变了,再也不能回到原来的样子。他的写作也是如此。从那一刻起,他的作品将被视为属于精英阶层,依此被划定等级,无论人们对于精英阶层本身是什么样的看法。他写的书仍然有可能不被阅读,但作家蒲宁不再有可能被遗忘。从此以往,诺贝尔奖之光将永远在他写作生涯的窗口闪耀,仿若在静静地迎候。
由于诺贝尔文学奖为全世界所瞩目,由于它享有如此高的威望,诺奖获得者的作品不免被认为构成了一类经典。这就引起了不少批评指责,例如,20世纪许多最伟大的作家并不在获奖之列,获奖者中女性太少,欧洲之外的作家太少,而平庸之辈太多。我相信,于1901年开始了第一任诺贝尔委员会工作的瑞典学院的院士们,如果意识到他们将会启动什么,为后世带来什么,一定会感到惊恐。当然,在诺贝尔奖初创立的那些年头,没有人觉得这个奖项是定义经典的手段。“经典”的概念也并不适用于当时的文学。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遗嘱中说明,奖项颁发给前一年出版的一部作品,很显然,这指的是单一的一部作品而不是一整套著作。很显然,这位捐赠人希望诺贝尔文学奖在当代发生作用,而不是给从古到今的大师加冠加冕。不过瑞典学院引申了《诺贝尔基金会章程》的用词,声称“前一年”应该主要理解为对作品持久生命力的要求,因此,较早的作品也可以获奖,但“只有当它们的重要性刚刚浮出水面”(《诺贝尔基金会章程》第二节)方才可以。这样一来,考量一个作家毕生的全部作品而非一部单一的作品,就成为了一项原则。从瑞典学院的角度来看这是十分明智的,如果严格遵照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来做的话,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性就会大打折扣。
如果说诺贝尔文学奖的初衷并不在于建立经典,当初它的捐赠者仍然希望它能具有国际影响力。一般文学奖项往往局限于一国或一种语言,但为何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把如此艰巨的任务交给瑞典学院,令其为全世界的文学选取获奖者?诺贝尔是一位世界主义者,在许多国家都有生意来往。他用五种语言交谈、通信。他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我的祖国是我工作的地方,而我在任何地方工作。”但这些都只是答案的一部分。诺贝尔的文学观是建立在一种特殊的思想传统之上的。他在开始撰写最后一份遗嘱时,很显然深深地受到歌德与爱克曼的对谈中那一著名段落的影响,在这段话中首次出现了“世界文学”(Weltliteratur)这一术语。那段话是这样的:“民族文学如今已经不那么重要,世界文学的时代快要来临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使它尽快到来。”
诺贝尔在遗嘱中声明,他“怀着明确的愿望,希望评奖的时候不要掺杂任何关于候选人国籍的考虑”(《诺贝尔基金会章程》第一节)。这一奖项是为了奖励个人的成就,而不是把作家当作 1 国家或者语言、社会或者种族团体的代表,也不是作为某一性别的代表加以表彰。遗嘱中没有任何关于“公平地”分配奖项的说法,不管是什么意义上的公平,这种取向显然都是与捐赠者的见解相悖的。对他来说,至关重要的是获奖作家为人类进步做出了贡献(“给人类带来了最大的益处”),而不在于奖项能取悦这一群或那一群人的自尊心。
如若纯以国别来划分文学,缺点会是显而易见的,只要看看1901年至今的获奖者名单就清楚了。对其中一些作家来说,流亡,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流亡,是他们的写作无可逃脱的境况。他们国内的读者大众以及文学见解制造者们常常偏爱别的作家,而不是这些由瑞典学院选中的作家。在独裁的或者极其传统的社会中,诺奖获得者常常被认为是局外人或者是异见分子。
伟大的作家往往是流浪者,很难用种族或者语言把他们归类。引人注意的是,尤其是近年来,如此之多的获奖者都有着模糊或者有疑议的国籍归属。贝克特是用法语写作的爱尔兰人。卡内蒂是犹太裔英国人,来自保加利亚,他的文学语言是德语。获得诺奖的布罗茨基不再用俄语的“约瑟夫”称呼自己,而改用英语,他是一位用双语写作的诗人。奈莉·萨克斯属于德语文学,却不属于德国,也不属于瑞典,尽管她在瑞典度过了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辛格锁定意第绪语和英语进行写作,他对消逝了的东欧犹太文化所进行的想象重建,正需要以异国他乡的经验以及一个现代世俗社会所提供的距离感为前提。
2001年奈保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英国外事人员最初拒绝承认奖项颁给了英国作家。贺信发至了特立尼达!但是奈保尔在特立尼达出生时,这个岛还是大英帝国的一部分,他也很早就移居到了英国,他从来都只是英国公民,最近他甚至还被英国女王封为了爵士。尽管如此,斯德哥尔摩的英国大使还是不情不愿、磨磨蹭蹭,最后才接纳这位极其英式的作家为同胞。
再回到获奖者名单的前面,我们发现上文提到的伊凡·蒲宁是一个没有国家的流亡者,持着南森护照。我作为常务秘书深有体会:如果观察颁奖之后各界的反应,会发现带有敌意的评论往往是来自作家的祖国。伟大的作家是很惹人厌的。
文学的诞生
诺贝尔的遗嘱和诺贝尔基金会的章程都假定,“文学”这个词的含义是众所周知、毫无争议的。仅有的补充说明不见于遗嘱,而来自章程里的一个段落,声明这里的文学“不仅指纯文学,还应包括因其形式和风格而具有了文学价值的其他作品”。其中“纯文学”一词是由奥古斯特·威廉·施莱格尔发明的,描述一类出于艺术意图而非实用或理论目的所写出的作品。可见,诺贝尔奖评奖过程采用的是一种约有两百年之久的文学观念,在今天它似乎已通行于世界大部分地方,但在当时它才刚刚被欧洲文化圈之外的世界所了解、接受。尽管如此,这一文学观念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也并非真的那么古老。
“文学”较早的定义往往着眼于一类“符合高标准”的书面写作,亦即具有经典品质的文学纪念碑。这些文本具有典范性的内容和风格,并非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想象性文学”。
按照这个问题的权威意见,阿拉伯语中的“文学”颇类似于18世纪法语中的“文学”:表示学问和良好的教养。当今日语中的文学概念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源氏物语》这样的作品被提升到了伟大杰作的地位。日语中原有的“文学”一词产生更早,但具有另一种含义;在明治时代(1868—1912),人们以德国“国民文学”(Nationalliteratur)概念为模型,重新理解了这一词汇。欧洲人认为属于种种文学类型的东西,原先在日本是与其他活动牢牢结合在一起的:书法、绘画、茶道、三味线,等等,这些都属于日语中所说的“游艺”,是相对“武艺”而言的。我们不应忘记类似的划分在西方世界也曾有过。比如,我想到克劳德·佩罗在《古今之相似》(1688)中对美术的讨论,其中有一个关于烟火制造的段落。曾几何时,我们是把艺术称作“人生的装饰”的。
直到约1700—1800年间,一种包含了散文体虚构作品的文学概念才在欧洲突破阻力出现。在世界其他地方,阻力更大,更占上风。汉语中的“文学”包括了诗歌和学者散文,与深思自省相关,被认为是建立在真实经历的基础之上。而虚构作品则属于一个较低的层次。在与西方文学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交流之后,中国的作家们都能自豪地以小说家的身份展现自己了。
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的标准
西方之外的种种文化,通常都以诗歌为理解文学的基础。然而在西方,亚里士多德的深远影响使得“模拟”(mimesis)成为理解何为文学的关键,致使诸如戏剧、叙事诗这样的类型也被纳入文学之中。西方的文学观念由19世纪初的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家们最终塑造成形,诺贝尔文学奖基本上是以这种文学观念为准的。不过,有了章程中的那段补充文字,更古老的文学定义的遗风余韵还能在诺贝尔奖的规定中占据一席之地。关于如何理解文学的那句话被引申了五次,其中有两次是为了授奖给哲学家,三次是为了授奖给历史学家,柏格森和丘吉尔分别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这种好古的倾向似乎颇有预示性,在当前的文化气候中,诗歌和虚构作品相对来说正在衰退,而报告文学、游记文学、目击者实录、自传和散文似乎正在文学领域内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很难说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当时觉得应该以怎样的标准来判定作品的文学价值,来作为诺贝尔奖的评奖依据。遗嘱中,他仅仅说奖项应该授予“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关于“理想主义倾向”,诺贝尔指的是什么,还没有人能够给出无可争议的解读。
当现代主义在西方文学或至少是在文学批评领域大获成功的时候,瑞典学院被指责维护过时的理想,对当代文学的真正创新视而不见。然而瑞典学院的院士们相信,如果获奖作家的作品不具有广泛的感染力,是不符合诺贝尔遗嘱的精神的。自1947年来,诺奖颁给了不少“现代主义的伟大先驱者”,例如纪德、T.S.艾略特,还有福克纳,瑞典学院舍弃了原先对精英主义的抵触,向知识分子的见解靠近。在其后的获奖者名单中,你既能发现特立独行、只为少数幸运者写作的大师,也会看到享有世界声誉、拥有广泛读者群的作家。
迈向世界文学
当下对世界文学的探讨中,“中心”与“边缘”的概念起到了突出的作用。一般认为,诺贝尔奖体现了西方文化圈核心地带的文学取向。然而,与诺贝尔文学奖相关的工作使我们看到,文学系统绝非一个统一、集中的整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世界文学概念,没有所谓的中立区域,也不存在一种为所有人共享的跨国界的视野。要使全世界文学创作的潮流汇聚一处,形成一种统一的大文学,看起来是不可能的。
参与评选诺贝尔文学奖,促使我们形成另外一种世界文学的概念。这一概念并不指代全世界现有的全部文学作品,而意味着一种语境,我们希望把获奖的作品带入这个语境。世界文学意味着一个逐渐成形的共同体,翻译就是它的通用语言。全世界的各种民族文学将越来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并相互影响。这一进程中,诺贝尔奖无疑是一种催化剂。
艺术、真相与政治
——诺贝尔文学奖受奖词
哈罗德·品特
我在1958年写了下面的话:
在真实与假想之间没有明确的区别,在真实与虚假之间也没有。一件事物并不必然不是真的就是假的;它可以既是真的又是假的。
我相信这些说法仍然有意义,仍然适用于通过艺术来对现实进行探索。因此,作为一位作家我坚持这些说法,但作为公民我却不能。作为一位公民我必须问: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戏剧中的真相永远是难以确定的。你永远也无法确切地找到它,但是对于它的寻找却是必须的。显然就是这种寻找驱动着人们去努力。这种寻找就是你的任务。你常常在黑暗中偶然遇到真相,跟它相撞,或者只是瞥见与真相相似的一个形象或形状,而经常是还没有认识到你碰到了真相。但是真正的真相是,在戏剧艺术中,根本就没有被发现是一种真相的这种东西。它们有很多种。这些真相相互挑战,相互畏惧,相互反映,相互忽视,相互嘲笑,相互之间视而不见。有的时候你感到有一刻你有真相在手,然后它就从你的指缝间滑出,消失不见了。
经常有人问我,我的剧本是怎么出来的。我说不出来。我甚至不能概括我的剧本,除了说这就是所发生的事情。那就是他们所说的。那就是他们所做的。
我的大多数剧本都是由一句话、一个词,或者一个意象引出来的。特定的词语经常有一个意象紧跟而来。我想给出两句话作为例子,它们突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后面跟着意象,而我紧追不放。
这两个剧本是《回家》和《往日》。《回家》的第一句话是:“你用剪刀干什么了?”《往日》的第一句话是:“黑色的。”
在这两种情况下,我都没有更多信息。
在第一种情况中,显然是有个人在找剪刀,并且正在向某人询问它的下落,他怀疑这个人偷了剪刀。但是不知怎的,我知道这个被问的人没有提供关于剪刀的任何信息,而且也没有提供关于那个发问的人的任何消息。
“黑色的”我认为是对某个人的头发的一种描述,一个女人的头发,也是对于一个问题的回答。在这两种情况下,我发现自己都被迫紧追事件。这件事发生在视觉上,非常缓慢地退去,穿过阴影进入光明。
我写剧本,总是从给人物取名为甲、乙、丙开始。
在后来成为《回家》的那个剧本中,我看见一个男人走进了一个空荡荡的房间,他向一个坐在丑陋沙发上看赛马报的年轻人提出问题。不知怎的,我怀疑甲是父亲,而乙则是他的儿子,但我没有证据。然而,这一点随后很快就得到了证实,乙(后来成为莱尼)对甲说,“爸爸,你不介意我换个话题吧?我要问你些事。我们之前吃的那顿饭,它叫什么名字?你管它叫什么?你为什么不买一条狗?你是一个给狗做饭的厨师。这是真话。你以为你是在为一群狗做饭。”所以,因为乙把甲称为“爸爸”,那么对我来说,似乎有理由假定,他们是父子二人。很清楚,甲是个厨师,他的烹饪似乎没有得到很大的尊重。那么这意味着没有母亲吗?我不知道。但是,正如当时我跟自己说的那样,我们在开头永远不知道结尾。
“黑色的。”一扇大窗户。傍晚的天空。一个男人甲(后来成为迪利)与一个女人乙(后来成为凯特),坐着喝着什么。“是胖还是瘦?”那个男人问。他们在谈论谁?但是,随后我看见了一个女人丙,站在窗前,处在另外一种光线下,她背朝着他们,她的头发是黑色的。
这是一个奇妙的时刻,创造人物的时刻,直到此刻之前他们尚不存在。随之而来的东西是断断续续的,难以预料的,甚至是引起幻觉的,尽管有时候它会是无法阻挡的雪崩。作者的位置非常奇特。在一定意义上说,他不受人物的欢迎。人物抵制他,他们不好相处,他们也不可能确定。你肯定无法指挥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说,你和他们玩的是一场永无休止的游戏,是猫捉老鼠,捉迷藏,躲猫猫。但是,你最终发现,你手中得到了有血有肉的人,得到了有着他们自己的意志与个人情感的人,他们是由你无法改变、操纵或者扭曲的部件构成的。
所以,艺术中的语言仍然是一种非常含糊的处理,是流沙,是蹦床,是一个随时会在你,也就是作者的脚下破裂的池塘的冰面。
但是正如我已经说过的那样,对于真相的探索不会停止。它不能中止,也不能延期。它是必须面对的,就在此时此地。
政治戏剧所表现的是一系列完全不同的问题。无论如何必须避免说教。客观性是基本的。必须让人物自己呼吸。作者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趣味、脾性与偏见而束缚和限制他们。他必须准备好从多种角度、从全面和不受约束的方向上去接近他们,有时也许会是出人预料地得到提名,但是仍然给予他们走自己道路的自由。这并不能总是成功。当然,政治讽刺作品并不遵守这些戒律,事实上正相反,这些正是它本身的作用。
在我的剧作《生日晚会》中,我想我是让所有的选择都在一座可能性的茂密森林里自由行动,直至最后才集中于一个征服行为。
《山地语言》没有故意摆出这种自由行动的样子。它是野蛮、暴躁和丑陋的。但是剧中的士兵的确从中得到了某种乐趣。人们有时会忘记,施暴者很容易变得厌倦。他们需要一点笑料来提高士气。当然,这一点已经被发生在巴格达的阿布·格拉布监狱的事件所证明。《山地语言》仅仅持续二十分钟,但是它可以一小时接一小时地演下去,继续继续再继续,同样的模式不断重复,不断继续,一小时接一小时地继续下去。
另一方面,对我来说,《归于尘土》的故事似乎发生在水下。一个溺水的女人,她的手从波浪中伸出来,又沉下去,看不见了,她伸手求助,却发现四下无人,水面上和水面下都没有人,她只看见漂浮的阴影和反光;这是一位妇女,一个消失在溺水场景中的身影,这是一位妇女,她无法逃脱似乎只属于他人的厄运。
但是正如他们已经死了,她也得死去。
政治语言,比如政治家们使用的语言,不敢贸然进入这一领域,因为大多数政治家,根据我们能够掌握的证据,感兴趣的不是真相,而是权力和维持这种权力。为了维持这种权力,重要的是要让人民处于无知状态,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对于真相一无所知,甚至对于有关他们自己生活的真相也一无所知。因此,包围着我们的是一张由谎言织成的精美壁毯,喂给我们的全是这种精神食粮。
正如在座的每一个人都知道的那样,入侵伊拉克的正当理由是萨达姆·侯赛因拥有大量极其危险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中某些可以在45分钟内发射,并且带来可怕的破坏。有人向我们保证这是真的。结果不是真的。我们被告知说伊拉克与基地组织有关系,对于2001年的“9·11”事件负有责任。有人向我们保证这是真的。结果不是真的。我们被告知说伊拉克威胁着世界的安全。有人向我们保证这是真的。结果不是真的。
真实有时是完全不同的。真实与美国如何理解它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以及它选择如何体现这个角色有关。
但是在我回到当下之前,我想先看看刚刚过去的事情,我是指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的外交政策。我相信我们有责任对这个时期进行至少是有限度的审视,这就是时间允许我在这儿所做的一切。
每个人都知道战后时期在苏联和整个东欧所发生的事情:有计划的兽行、普遍的残暴,以及对于独立思想的无情压迫。所有的这一切都已经被充分地记录下来并且得到证实。
但我在这儿想要说的是,同一时期美国的罪行只有粗略的记载,谈不上文件记录,谈不上法律确认,更谈不上作为罪行得到公认。我相信这一点应该被指出,而事实真相对于当前世界的立场有着重大影响。美国在全世界的所作所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苏联存在的限制,但是它清楚地表明,它已经得出了结论,它拥有为所欲为的权力。
事实上,直接入侵一个主权国家并不是美国最喜欢的方法。总的来说,它更喜欢它所谓的“低强度的冲突”。低强度的冲突意味着成千上万人的死亡,但是要比你猛然把一颗炸弹投在他们中间慢一些。它意味着你让一个国家的心脏感染上了疾病,意味着你植入了一处恶性肿瘤,然后你看着这个坏疽恶化下去。当平民百姓受到镇压——或者挨打致死——而你的朋友们,即军界、大企业舒舒服服地掌握着权力,此时你走到摄影机前,说什么民主已经得到了普遍胜利。在我所说的这些岁月里,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中,这是司空见惯的。
尼加拉瓜的悲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案例。在这里我选择将它提出来,作为过去与现在美国对它在世界上所起作用的看法的一个强有力的范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出席了伦敦美国大使馆的一次会议。
美国国会将要决定是否给予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更多的钱,以支持他们反对政府的战争。我是代表尼加拉瓜方面说话的代表团成员之一,但是该代表团最重要的成员是约翰· 梅特卡夫神父。美国方面的头头是雷蒙德·塞茨(当时仅次于大使,后来他当了大使)。梅特卡夫神父说,“阁下,我负责尼加拉瓜北部的一个教区。我的教民建了一所学校、一个医疗中心、一个文化中心。我们和平地生活着。几个月前,一股反政府武装攻打了这个教区。他们摧毁了所有的一切: 学校、医疗中心、文化中心。他们强奸了护士和教师,屠杀了医生,以最残忍的方式。他们的行为像野兽一样。恳请美国政府撤销它对于这种骇人听闻的恐怖主义行为的支持。”
作为一位理智、负责任、非常成熟的人士,雷蒙德·塞茨颇具声望。他在外交界很受尊重。他倾听了,停顿一下,然后相当凝重地说,“神父,”他说,“让我来告诉你一些事情。在战争中,无辜的人总是受难。”一阵寂静。我们凝视着他。他没有退缩。
的确,无辜的人总是受难。
最后有人说道,“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无辜的人’是贵国政府资金支持的残酷暴行的受害者。如果美国国会给予反政府武装更多资金,那么更多这类的暴行将会发生。难道不是这样的吗?贵国政府支持对于一个主权国家的公民进行谋杀与破坏,难道不是有罪的吗?”
塞茨十分冷静。“我不认为你说的事实能够支持你的结论。”他说。
当我们离开大使馆的时候,一位美国使馆助理告诉我说,他喜欢我的戏剧。我无言以对。
我应该提醒你们,当时里根总统做出了如下声明:“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在道义上相当于我们的开国元勋们。”
美国政府支持残酷的索摩查政权在尼加拉瓜的独裁统治长达四十年之久。尼加拉瓜人民在桑地诺解放运动的领导下,于1979年推翻了这个政权,这是一场激动人心的人民革命。
桑地诺政权并非完美。他们显得相当傲慢,他们的政治哲学里包含着许多相互矛盾的东西。但他们是智慧的、理性的和文明的。他们开始建设一个稳定的、体面的和多元的社会。他们把死刑废除了。把成千上万遭受贫困的农民从死亡的边缘拯救回来。授予超过十万个家庭以土地。建立了两千所学校。一场声势浩大的扫盲运动将这个国家的文盲率降到了七分之一以下。建立了免费教育制度和免费医疗服务。婴儿死亡率降低了三分之一。小儿麻痹症被根除了。
美国指责这些成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颠覆。在美国政府的眼里,这是建立了一个危险的范例。如果允许尼加拉瓜建立社会与经济公正的基本规范,如果允许它提高医疗健康与教育的标准,获得社会统一与国家自尊,那么邻国就将提出相同的问题,做出同样的事情。当然了,当时对于萨尔瓦多的现状就有激烈的抵抗。
我在前面说过“谎言制成的精美壁毯”包围着我们。里根总统就简单地将尼加拉瓜形容为一个“集权主义地牢”。这种说法被媒体,当然也被英国政府,作为一种准确和公正的意见所广泛接受。但是,事实上,并没有桑地诺政府领导下的杀人小队的记载。没有严刑拷打的记载。也没有系统的和官方的军人暴行的记载。在尼加拉瓜,没有教士被谋杀。事实上,这个政府里有三位教士,两个耶稣会的和一个马利诺外方传教会的。集权主义的地牢其实存在于邻国,在萨尔瓦多和危地马拉。美国已经在1954年颠覆了危地马拉的民选政府,据估计有超过二十万以上的民众成为后续而来的军事独裁政权的牺牲品。
1989年,六位世界上最杰出的耶稣会教士在圣萨尔瓦多的中美洲大学遭到残酷杀害,凶手是在美国佐治亚州贝宁堡接受训练的阿尔卡特团的一个营。那位极其勇敢的人,大主教罗梅罗,在做弥撒的时候遭到了暗杀。据估计有七万五千人被杀害。他们为什么被杀害?他们之所以被杀害,是因为他们相信,一种更好的生活是可能的,而且是应该获得的。这种信念立刻就使他们被归为共产主义者。他们死去了,因为他们敢于对现状,对无尽的贫困、疾病、潦倒与压迫提出质疑,而这些已经成为他们的生存权利。
美国最终颠覆了桑地诺政府。这花了好几年时间,克服了相当大的阻力,但是,无情的经济压迫和三万人的死亡最终破坏了尼加拉瓜人民的精神。他们被搞得精疲力竭,贫困重新降临。赌场又回到了这个国家。免费医疗与免费教育没有了。大企业纷纷回来了。“民主”占了上风。
但是这个“政策”绝不限于中美洲。它在全世界得到执行。它无穷无尽。它似乎从来就没有发生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支持(在很多情况下豢养)了每一个右翼军事独裁政权。我是指印度尼西亚、希腊、乌拉圭、巴西、巴拉圭、海地、土耳其、菲律宾、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当然,还有智利。1973年美国带给智利的恐怖是永远不可能清除的,也是永远不可被饶恕的。
在这些国家里,发生了成千上万的死亡事件。它们发生过吗?它们都应该归咎于美国的外交政策吗?答案是肯定的。它们发生过,它们应该归咎于美国的外交政策。但是你们不会知道这些。
它从来没有发生过。没发生过任何事情。甚至当它正在发生的时候,它也没有发生。它无关紧要。它无足轻重。美国的罪行是系统的、连续的、邪恶的和冷酷的,但是很少有人真正谈起它们。你得把这一点归功于美国。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实施着一种非常有效的权力操纵,同时假扮成为一种普适性的善的代表力量。这是一种出色的,甚至可以说是机智的、非常成功的催眠行为。
我向你们指出,毫无疑问,美国是一个最伟大的奇观。它残忍、冷漠、蔑视一切、冷酷无情,但也是非常精明的。就像一个推销员,他出去只有靠自己,他最畅销的商品是自恋。他是一个成功者。听听每一位美国总统在电视上说的那些话吧,“美国人民,”比如这句话里,“我要对美国人民说,是祈祷和捍卫美国人民的权利的时候了,我要请美国人民相信他们的总统为了美国人民的利益而采取的行动。”
这是一种闪闪发光的策略。其实语言是被用来屏蔽思想的。“美国人民”一词提供了一张令人宽慰的非常华丽的靠垫。你不需要思想。只需要靠在这张垫子上。这张靠垫可以扼杀你的智力以及你的批判能力,但是它很舒服。当然,它不适用于四千万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们,以及两百万关押在延伸到美国各地的巨大的古拉格监狱中的人们。
美国不再为低强度的冲突感到烦恼。它感到保持沉默或者甚至是拐弯抹角已经没有意义了。它把牌摊在桌面上,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它对联合国、国际法或者批评意见毫不在意,认为它们是不起作用、无关紧要的。它还牵着一只咩咩叫的小绵羊跟在自己屁股后面,那就是可怜而又懒散的大英帝国。
我们的道义感究竟发生了什么问题?我们还有道义感吗?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它们是否涉及一个现在很少使用的词汇——良心?良心不仅与我们自己的行为有关,而且与我们所负有的对于他人行为的责任有关吗?所有的良心都死了吗?看看关塔那摩湾。数以百计的人没有受到指控而遭监禁长达三年,没有法律代表,没有正当程序,从技术上说被永久监禁着。这种完全违法的事情始终维持着,根本无视《日内瓦公约》。它不仅被所谓的“国际社会”所容忍,而且几乎很少被想到。犯下了如此暴行的这个国家还竟然宣称自己是“自由世界的领袖”。我们想到过关塔那摩湾被监禁的人们吗?媒体对于他们说了什么?他们偶尔出现——第六页上的一小条新闻。他们被送进了一个不毛之地,也许永远回不来了。目前有许多人在绝食,被强迫进食。不用镇静剂或者麻醉剂。就是一根管子插进你的鼻孔直达喉咙。你会吐血。这就是折磨。英国外交大臣对此说过什么?什么也没有。英国首相对此说过什么?什么也没有。为什么没有?因为美国已经说了:批评我们在关塔那摩湾的所作所为就是一种不友好的行为。你要么和我们站在一边,要么反对我们。所以布莱尔就闭嘴了。
入侵伊拉克是一种土匪行径,一种公然的国家恐怖主义行径,显示出对于国际法概念的绝对蔑视。这一入侵是一种蛮横的军事行动,是由一系列谎言加谎言、对于媒体因而也是对于公众的粗暴操纵激发起来的;是一种旨在强化美国对于中东的军事与经济控制的行动,作为最后一招,它假扮成为一种解放行动,因为其他所有借口都无法证明它的正当性。它是一种坚持使用武力的可怕行为,应为成千上万无辜人民的死亡负责。
我们给伊拉克人民带去了折磨、集束炸弹、贫铀、无数的任意杀戮、痛苦、潦倒和死亡,并称之为“给中东带去了自由与民主”。
你要杀死多少人,才有资格被称为大规模杀人犯和战争罪犯呢?十万?我觉得足够了。因此布什与布莱尔应该在国际刑事法庭面前受审。但布什很聪明。他不认可国际刑事法庭。因此,如果有任何美国士兵或者政客(由于此事)发现自己站在被告席上,布什就会警告说,他会派去海军陆战队。但是托尼·布莱尔已经认可这个法庭,因此,可以对他提起公诉。如果这个法庭感兴趣的话,我们可以把他的地址给他们。伦敦唐宁街10号。
在这种情况下,死亡无关紧要。布什与布莱尔都将死亡置于次要地位。在伊拉克暴动之前,至少有十万名伊拉克人被美国炸弹和导弹杀害。这些人无足轻重。他们的死亡根本就不存在。他 们属于空白。他们甚至没有死亡记录。“我们不做尸体统计。”美国将军汤米·弗兰克斯这样说。
在这次入侵之初,有一幅照片刊登在英国报纸的首页上,是托尼·布莱尔亲吻一个伊拉克小男孩的面颊。标题是“一个感激不尽的孩子”。几天之后,在报纸的内页上有一个故事和一张照片,是另外一个失去双手的四岁男孩。他的家人被一枚导弹炸飞了。他是唯一的幸存者。“我什么时候才能拿回我的手臂?”他说。故事到此为止。哦,托尼·布莱尔没有将他抱在怀里,没有拥抱其他任何伤残的孩子,也没有拥抱任何血淋淋的尸体。血是肮脏的。当你在电视上发表真诚的演说的时候,它会弄脏你的衬衫和领带。
两千名美国人的死亡是一件令人尴尬的事情。他们被送进了黑暗的坟墓中。葬礼不引人注目,安全地进行。伤残者躺在床上慢慢腐烂,某些人将这样度过余生。
因此死亡者与伤残者都将腐烂,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坟墓里。
下面是巴勃罗·聂鲁达的诗歌《我在解释一些事情》的选段:
一天清晨,一切都在燃烧,一天清晨,火焰
从地下蹿出,吞噬着人类,从此之后烈火燃烧,从此之后战火纷飞,从此之后鲜血流淌。
拥有飞机和摩尔人的匪徒们
戴着戒指带着女人的匪徒们
匪徒们带着祈祷的黑衣修士
从天而降杀害儿童
儿童的鲜血流过街道
没人大惊小怪,就像儿童的鲜血。
那些会被走狗唾弃的走狗
那些会被干蓟草撕咬并吐出的石头
那些会被毒蛇憎恶的毒蛇
和你面对面的时候,我看见
西班牙的鲜血像海潮般涌起
用一阵骄傲和刀剑的浪潮
淹没了你。
叛变的 将军们:
看着我的太平间,看着破碎的西班牙:
从每一座房屋里都飞出了燃烧的金属
而不是鲜花
从西班牙的每一个孔穴
西班牙都出现了
从每一个死去的孩子那里,都出现了一支瞄准的步枪
从每一桩罪行中,都诞生了子弹
总有一天会找到
你的心脏作为靶心。
如果你要问:为什么他的诗歌
不歌唱梦想和绿叶
以及他祖国的巨大火山。
那么来看看街道上的鲜血吧,来看看
街道上的鲜血吧。
来看看鲜血
在街道上横流!
让我说清楚些,引用聂鲁达的这首诗歌,我绝不是要把西班牙共和国与萨达姆·侯赛因统治的伊拉克相提并论。我引用聂鲁达的这首诗歌是因为,在当代诗歌中,我没有读到过对于平民的轰炸进行如此强有力的、发自内心的描述。
我在前面说过,美国现在对于它自己的做法是完全坦白地摊出底牌的。它正式宣布的政策现在被定义为“全面优势”。这不是我的话,是他们自己的。“全面优势”意味着控制陆地、海洋、天空、太空和所有相关资源。
美国现在占领着遍布在全世界132个国家的702个军事设施,当然,可敬的是,瑞典除外。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去那些地方的,但是他们的确就在那儿。
美国拥有8000枚现役的可供使用的核弹头。有2000枚一触即发,可以在报警15分钟内发射。它正在开发新的核武器系统,叫做超级巨弹。英国总是十分配合,也打算更新他们自己的三叉戟核导弹。我想问问,它们对准谁呢?奥萨马·本·拉登?你?我?乔·多克斯?中国?巴黎?谁知道呢?我们知道的是,这种幼稚的疯狂——拥有和威胁使用核武器——正是当前美国政治哲学的核心。我们必须提醒自己,美国处于一个永久性的军事状态下,没有任何松懈的迹象。
美国有数以万计的人——如果不是数以百万计的话——对于他们政府的行为感到恶心、羞愧和愤怒,但是从现状看,他们还不是一股团结起来的政治力量。但是,我们在美国看到的日益增长的焦虑、不安和恐惧,是不可能减少的。
我知道布什总统有许多极其能干的演讲稿撰写人,但我愿意毛遂自荐担当这项工作。我建议他可以在电视上向全国作如下简短致辞。我看见他表情严肃,头发梳得十分整齐,认真、迷人、真诚,经常是风趣的,有时运用一点苦笑,具有令人好奇的魅力,真是一个人上之人。
“上帝是好的。上帝是伟大的。上帝是好的。我的上帝是好的。本·拉登的上帝是坏的。他的上帝是一个坏的上帝。萨达姆的上帝是坏的,除非他没有上帝。他是一个野蛮人。我们不是野蛮人。我们不把人头砍掉。我们信仰自由。上帝也信仰自由。我不是一个野蛮人。我是民主选举出来的,是一个热爱自由的民主国家的领导人。我们是一个充满同情心的社会。我们执行富于同情心的电刑和富于同情心的注射死刑。我们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我不是独裁者。他才是。我不是一个野蛮人。他才是。他是。他是。他们都是。我拥有道义上的权威。你看见这个拳头了吗?这就是我的道义权威。请你们不要忘记。”
一位作家的创作生涯是非常脆弱的、几乎是赤身裸体没有防御的活动。我们不必为此落泪。作家做出了他的选择,就必须坚持下去。但是,说真的,你必须面对各种各样的风浪,有些风浪冰雪交加。你出去只有靠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你找不到隐蔽处,找不到保护伞——除非你撒谎——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你就已经为自己构建起保护伞了,而且(这可能有争议),你就变成了一个政客。
今天晚上,我已经好几次提到死亡了。现在我将引用我自己的一首诗,题为《死亡》。
死尸是在哪儿找到的?
死尸是谁找到的?
死尸找到的时候是死的吗?
死尸是怎么找到的?
死尸是谁?
谁是他的父亲或者女儿或者兄弟
或者叔伯或者母亲或者儿子
那位死者、那个被遗弃的死尸?
那具尸体被遗弃的时候死了吗?
那具尸体被遗弃了吗?
谁把它遗弃了?
死尸是赤身裸体的,还是衣冠楚楚的准备上路?
你为什么宣布那具死尸死了?
你宣布那具死尸死了吗?
你对那具死尸知道多少?
你怎么知道那具死尸是死的?
你清洗了那具死尸吗?
你合上了他的双眼吗?
你埋葬了那具尸体吗?
你遗弃了那具尸体吗?
你亲吻了那具尸体吗?
当我们看一面镜子的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所面对的映像是精确的。但是移动一毫米,映像就改变了。其实我们看到的是无穷无尽的反射。但是有的时候,一位作家必须打碎镜子——因为在镜子的另外一面,真实正在盯着我们。
我相信,尽管存在着多种可能性,作为公民,具有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坚强不屈的精神决心,来界定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社会中真正的真实,这是背负在我们所有人肩上的重大义务。
如果这样一种决心没有体现在我们的政治眼光之中,那么我们就没有希望恢复对于我们来说几乎已经丧失了的东西——人的尊严。
第二篇:世界文学概念、比较文学以及建议
世界文学概念、比较文学以及建议
[捷] 马立安·高利克
龙大将军翻译
在本文中,我选择了一些关于“世界文学”概念的定义和讨论,来做一番简要的批评考察,同时涉及这个源自歌德思想的概念在当今文学研究中的演化发展。众所周知,这一概念在比较文学学界极其通用,以至于时常与“比较文学”概念相重叠。为了说明这一点,我先从狄奥尼兹·杜瑞辛在其著作《文学比较理论》中采用的“世界文学”概念着手。(在比较文学的理论和实践上,该书都富于隐蓄待发的思想。)在探讨“世界文学”时,杜瑞辛坚持运用“三名法”,即该概念由一组包含三个不同视角的观念构成。他是从1959年弗兰克·沃尔曼在《文学研究中的比较方法》的文章里所主张的观点中受到启发,而提出以下定义的:“1)世界文学:全世界的文学以及作为各国文学史总和的世界文学史;2)作为各国文学最优秀作品集的世界文学,因而是对于既有文学作品的一种综合概观;亦称为„文学经典‟;3)作为各国文学之间在某种程度上相似或相互联系的产物的世界文学。”从今天的观点来看,将如我所示,杜瑞辛对世界文学的理解是颇有争议的。根据雨果·迪塞林克和曼弗雷·S·费舍的《国际比较文学史及理论目录》(1985年),在1884年至1982年间,就有187篇以不同语言发表的理论文章涉及了“世界文学”概念。最近15年来发表了更多关于“世界文学”观念的研究著述,其中包括继有关多元文化主义和女性主义对经典的辩论之后的想法和新观点。
我将在霍斯特·斯坦梅兹的文章《世界文学:文学史纲要概论》(1985年)上继续这一批评考察。斯坦梅兹提出这个论题的原因,是认为它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展开,还不够系统化;歌德关于“世界文学”的概念容许多种不同的解释并存,因而不能把世界文学看作是全世界所有文学的总和或者是一流作品组成的经典。斯坦梅兹不同意佐兰·康斯坦丁诺韦克把“世界文学”看作一个类型学概念、并自文学产生以来即如此的观点(参见 Konstantinovic,尤其是1983、1984年)。另一方面,斯坦梅兹赞同康氏将“世界文学”理解成文学之间交流过程中产生的结果,正如杜瑞辛后来于1989年出版的《文学间际过程理论》中所详细阐述的那样。康氏此前在斯洛伐克语版本的基础上读到了杜瑞辛的作品。在斯坦梅兹———康斯坦丁诺韦克这场争论之后,尼克拉·乔治埃进而将“世界文学”概念置于后工业化和后现代语境之中,认为在此种语境下,这个概念已经过时,完全行不通了。
在此之前,杰哈德·S·凯塞的《比较文学导论:研究状况、批评及任务》(1980年)也包含了类似的论点,即文学之间的接触联系是由“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技术经济状况间的接触联系”来预告的。(15—16)因此,“文学间际过程理论”这一观念又使我们想到了在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所提到的:“单个国家的精神产品将成为共同财产。一国的片面性和狭隘性将很快变得不可能,在各民族各地区文学之上将诞生世界文学。”(446)在我看来,斯坦梅兹对于“世界文学”的看法包括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含义。因而在这里,“世界文学”的概念和认识可被理解为是由历史时期和地理P文化位置决定的———也就是说,它始于19世纪的西欧,目前则已囊括全球。(我想在此指出,杜瑞辛原稿没有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言论:后者是从1972年开始由当局委任的共产党编辑加入其德文版本的。)以我之见,斯坦梅兹并没有完全理解杜瑞辛关于“世界文学”的观点。例如,1988年斯坦梅兹将杜瑞辛的“文学间际过程理论”与自己对世界文学的理解相比较,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一致和协调:“对于„世界文学‟概念,我们并不认为它仅仅是共时和历时观点下对各国文学的一种考察,也不认为它指的是各文学中最高成就的集合;而是指所有文学创作按照其历史———类型关系汇编而成的总体。”我觉得,斯坦梅兹是以杜瑞辛的观点为基础,形成了他自己的概念,并将其与马克思、恩格斯“文学作品的定位与技术和资本主义进程的特定时间框架相关联”的观念结合起来。
在比较文学理论中,关于“世界文学”概念含义的演变,1986年的《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年鉴》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例。此书收录的一组讨论涉及到世纪交替之际恩斯特·埃尔斯特(Ernst Elster,1860—1940)的论文《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1901年),其后是克劳斯·克吕韦尔的《八十年的差异:国别文学的消亡和世界文学》。克吕韦尔认为,如果说,埃尔斯特所理解的世界文学概念在20世纪初还不成问题的话,那么到20世纪末,它就确实值得怀疑了。在我看来,克吕韦尔有所保留地接受了斯坦梅兹关于世界文学作为特定历史时期和位置的结果的观念,而没有参考康斯坦丁诺韦克1983、1984年的著述(后来康斯坦丁诺韦克批评了克吕韦尔所作的“比较文学将随国别文学消亡而后消亡”的断言)。(Konstantinovic,1988,140—42)在德语界的比较文学学者当中,汉德里克·毕如斯曾就歌德的“世界文学”概念及其现今的适用性发表了一些研究著述。例如,他的《歌德关于“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的概念》(2000 年,参见网址 < http:PPclcwebjournal.lib.purdue.eduPclcweb00-4Pbirus00.html>)、《歌德的“东方主义”》(1995年)以及《歌德的“世界文学”思想:一个历史性回顾》(1995年)显示出其思考的深入和完善。尤其是,2000年发表的这篇论文明确指出了歌德概念的重要特征。毕如斯强调,世界文学在歌德提出之前就已存在,并着重指出了民间诗歌的意义与重要性,认为歌德对于“世界文学”的概念化是显而易见的,譬如他提到了1826年巴黎出版的中国小说《玉娇梨》(法文译名:两个表姐妹)等等这类文本。不过,在毕如斯看来,把世界文学看作经典作品的汇编不符合歌德的原意。他一开始就指出,对于这种认识,歌德本人曾暗示其读者并没有完全理解自己关于世界文学的概念。歌德写道:“如果正像人类之间交往日益密切而注定的、这样一种世界文学即将产生的话,那么我们期待的莫过于它所能够和正在取得的成果……我们已在见证:一切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将无限广泛地得以传播,在所有地方受到欢迎。”(35)有趣的是,在埃里克·奥尔巴赫1952年的文章《世界文学之语文学》中,歌德的这番断言被认为是“非歌德的”,是被错误地归入了歌德名下。(301)另一方面,虽然我们不必认为这段话与歌德在别处说过的关于世界文学的理解是相对立的,但它倒是突出了斯坦梅兹的观点,即歌德的这个概念容易引发解释的冲突和误解的可能。这里重要的是我们在歌德的思想里发现了沃尔曼和杜瑞辛立论的基础。
继续进行我对“世界文学”概念的考察。也许对于这一概念的最佳定义见诸爱尔文·科朋1988年的文章《世界文学》。科朋认为,歌德的“世界文学”概念是“对国际之间相互关联的文学的命名”。(816)不过,如前所述,科朋的观点也存在一位先驱:此前25年,古越尔基·M·法依达用一种更理想化的方式强调了歌德的预见,他在《世界文学和对各国文学的比较分析》中写道:世界文学“不是对国别文学、更不是对其文学史的总括性范畴,而是某种文学品质的标志,是国别文学构成的人类精神有机整体的特性,也就是说,是人类的共同成果。”(29)在1986年的文章《世界文学之历史编撰学中的方法论问题》中,他提出,在尝试编撰了许多不同的世界文学史之后,“如果可能的话,运用比较综合的方法编写世界文学某一阶段的历史甚至全史”,也许是很有益处的。(194)这一提议至今仍然有效,而法依达关于比较文学不幸未能拥有自己的阿诺德·汤因比的观点也确是一语中的。
接下来,我将举出以下例子进一步说明在德语比较文学界“世界文学”概念存在的问题。在沃尔特·科什马尔的《美学价值和普遍意义:国别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功能》中,这个概念是以经典论为基础的。科什马尔全力关注的是他认为处于世界文学边缘的斯拉夫文学。根据他的观点,只有普希金或许才享有殊荣,为由世界文学经典组成的“文学伊甸园”所接纳。如果要把陀斯妥耶夫斯基也算进世界文学的话,那就不是由于其小说的美学价值,而是因为他所有的作品,包括哲学的、伦理学的等其他文本,小说只是重要的一部分。其他斯拉夫文学中的经典作家如显克微支、马沙、舍甫琴科等都被排除在这一范围之外。显然,科什马尔是穆卡罗夫斯基和弗迪卡的勤勉的读者,或许比后者在《现代比较文学的结构之根》(1974年)中提到的读者更富于直觉。如果按杜瑞辛所说的,“以穆卡罗夫斯基的理论著作为代表的结构比较方法,大部分都囿于零星的理论思考之中,而不是由文学理论的比较分析来体现的”,(103)那么,科什马尔的阅读挖掘出的是世界文学的“普遍价值”,它与国别文学中的“美学价值”或“进化价值”是不同的。在科什马尔的思考中,普遍价值与美学价值的区别在于:世界文学中的前者取决于一种“人类学主旨”。(104)相应地,正如美学价值是不断演进的,比方说,是变化着的,普遍价值也是这样。
关于德语比较文学界对“世界文学”概念的讨论,一个更切近的例子是曼弗瑞德·施迈林的全集《今日比较文学:概要和展望》(1995年)。我对这部作品整体及施迈林的著述本身的特别兴趣在于,它们颇能反映欧洲和北美大部分比较文学研究著作的特点,即鲜明的传统性和非理论性,并且常常表现出相当明确的欧洲中心主义(而且,通常与日尔曼中心主义或法兰西中心主义纠结在一起)。我想强调的是,欧洲中心主义是一种地方病。以《欧洲语系文学的比较史》丛书为例(该丛书的编撰由国际比较文学学会 ICLA发起,始于1973年,至今仍在进行中)。在《文学研究新手册》(参见See的编著)和俄语卷《世界文学史》(波得尼科夫Berdnikov编辑)中也存在相似的情形。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发起的上述系列的编撰是一项比较性的工作,但只包括了其题目所指明的主要欧洲语言的文学。在这一点上,该项目追随的是它本身的目标,当然无可厚非;问题是,作为比较文学学科的一个国际性组织,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却没有呈献出一个真正的全球性视野。同时也应承认,近来该系列的一些卷目如由汉斯·柏顿斯和佛克玛编辑的《国际后现代主义》卷,就是在真正的全球性视野下对后现代主义所做的一个基本介绍,它涵括了中国、印度、南非等区域,而德语卷的《文学研究新手册》和俄语卷的《世界文学史》则都只讨论了欧美文学以外的其他地区。文学事实不仅是历史事实,还承担着价值论的意义。对于文学之间的影响而言,这是最重要的特点;对于世界文学的影响而言,它必须具备一贯独特而且非常广泛的、切实可行的人类学特征。因此,既然经典随时空的改变而出现各种各样的疑问,那么经典的价值并不重要。进而言之,并非所有的文学事实对于世界文学都同等重要。世界文学概念中最紧要的因素是作家个人的文本而非整体。换句话说,荷马花了近两千年的时间才取代了维吉尔在欧洲文化和文学中的位置,莎士比亚用了好几百年才成为文艺复兴及后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或者,再看看远东各国的文学界,由于自身对“情感”的特定观念(中文称为“情”,日文称为“jo”),所以喜爱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甚于《浮士德》。只是后来受西方影响、受欧洲浪漫主义冲击“释放”了情绪和伤感之后,《浮士德》才首次获得翻译,评论亦随读者群的增长接踵而来。(参见 Hsia的编著)
与杜瑞辛的著作和类似的对“世界文学”概念的解释相对照,我认为不存在一个内定的、统一的和通用的文学进程。每一种文学,尤其是欧洲文化体系以外的那些文学,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景象。事实上,只有在始于19世纪下半叶的缓慢的全球化过程之后,我们才注意到一些趋向,这些趋向暗示着单一文学特定的和由历史决定的多样性在消失,它们在语言、种族和P或国家方面的多种表现形式在消失。所以,关于在后现代时期如何对待“世界文学”概念的问题,目前依然是极为重要的。在杜瑞辛的著作和上述提到的那些类似的思考之后,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在1993年的伯恩海默报告中,我们读到如下不同意见:“将文学置于言语、文化、意识形态、种族和性别等广为延伸的领域的做法,已经与以作家、国籍、时代和性别为依据的文学研究旧有模式大相径庭,以至于„文学‟这个术语可能不再足以描述我们的研究对象了”(Bernheimer,42;另参见 Pratt)。我个人反对这种将文学研究的目标和焦点从最坚实的术语中去除掉的做法。如果“文学”都不足以描述我们的研究对象的话,那么比较文学或世界文学能做到吗?
1985年,亨利·雷马克在《比较文学在大学的研究现状》中写道,“所谓的„文学‟研究者们的跨学科抱负已经迅速扩展(语言学,结构主义,思想史,哲学,政治和经济意识形态,交际理论,符号学),而他们的文学鉴赏力和对外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却已衰减。在这种从属性的格局中,以及通过这种研究格局,文学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10)我要补充的是,在我看来,正是雷马克本人此前在1961年发表的《比较文学:定义和功能》一文打开了潘多拉的匣子。当然,他没能预见到那些在思考上往往相当肤浅的“文化研究”成果的入侵,以及该文对文学研究包括比较文学研究的影响。据1994年哈罗德·布鲁姆在《新闻周刊》名为“我们战败了”的访谈文章中所言,那些赢家们是“伪马克思主义者、伪女性主义者、福柯及其他法国理论家的乏味的信徒们”。(82)在我看来,这些人物及研究方法在亚洲也同样具有吸引力。比方说,其实并非唯独“在耶鲁,文学研究者们对于有关所谓的流行文化这个大杂烩的各色文章的兴趣,已远远甚于他们对普鲁斯特、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兴趣。”(布鲁姆,82)在这种文学和文化研究皆为理论所浸透、变化无常的普遍情况下,是很难就“世界文学”概念及其在比较文学中的功用,或者说,实际上是在整个文学和文化研究中的功用,来发表一些积极的言论的。不过,我认为, 比较文学的史学家应当把抵制学术时尚的狂热、不再编辑布鲁姆提到的那些研究论著作为自己的本职责任。如今,比较文学领域的专业人员常常出于政治议程方面的特殊目的,而极力将文学(和文化)的美学价值意识形态化。依我之见,这种做法不应继续下去。我赞同沃尔曼和杜瑞辛“三名法”定义中的第三部分。在我们这个全球发展的时代,在第三个千年之初,我想指出,世界文学在其历史的和渐进的发展中包含了“世界的统一性”,而它过去是、现在是、未来还将是处于一种也许可称为“即将形成”的状态之中,永不停歇地变化着。跨越单个文学甚至文学联合体(联邦)之间的联系,用全世界无数个互相关联的文学事实连接起各个文学大陆,所有这一切都是全球性文学联系的一部分。由此,填补距离和为上述文学交流语境中的世界文学撰写一部真正的全球性历史,是比较文学应予承担的任务。
建
议
在1976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的布达佩斯年会之后,我在《亚非研究》杂志(1980年)发表了拙文《现代亚洲各国文学:探索一种可能的研究方法》。布达佩斯年会以其对亚洲和非洲文学显示出的浓厚兴趣而著称,比如,沃尔·索因卡也在场与会。看起来似乎一个真正的全球性的世界文学、其中“他者”包括了亚非文学的世界文学可能就要出现了。举个例子,在这届年会上,D.W.佛克玛主持了一个讨论小组,并参与了我上面提到的国际比较文学学会项目:《欧洲语系文学的比较史》的编撰。我当时希望,在年会中的专门会议“文学的比较研究:非洲和亚洲系列?”之后,这些兴趣能促进一个亚系列丛书的发展。遗憾的是, 此后什么都没有发生。在真正的全球性世界文学的语境下,虽然我深知自己这么做在比较文学界可能只是“荒野中的呼喊”,但还是要在此重述一下本人建议的大致轮廓。
在过去的20世纪下半叶里,我们已经见证并经常参与了各种各样的国际性项目。目前,作为处理有关科学、学术、技术和文化的性质及对象方面的各种不同论见的有效手段,国际性学术项目(ISP)已被公认为是必然之路。当然,国际性学术项目都是在西方世界中的富国,如那些欧盟和北美的国家里发起和实行的。世界文学概念作为文学和文化研究的一种途径,如果把它看作是一种可能的国际性学术项目的话,那么就必须处理一批制约着这一项目的确定因素。首先,在一些薄弱的领域里,学者们之间根本没有接触,书目文献了解不够或者不可靠,书籍和参考资料配备不足,预算有限。即使不是在所有国家、但肯定在许多国家都是如此。其次,必须提出协调方面的问题。我建议,在较小范围内经常举办学者座谈会,同时合理地利用各种国际性会议,通过这些方式至少可以缓解上述的一些问题。大量的信息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传播,例如,会刊、国际通讯录、单行本的交换、评论杂志和评论文章等。自然,现在我们还必须利用互联网、电子邮件和万维网。我建议,每个国际性学术项目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应是,成立一个国际委员会和指导中心,其学术和行政构成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能承担该项目的重任,并赢得参与者的信任。一个国际性学术项目要获得成功,还需要达到这样一些要求,例如:在不同研究对象上研究者们至少具有最低限度的代表性,方法论问题上至少达成最低限度的一致,具备取得必要研究资料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技术———经济基础,存在出版的可能性,和对于有关的各种文学有最大程度的了解,依我的具体建议,这些文学中应包括至少三到四种欧洲语言再加上几种主要的东方和非洲语言。我明白,要如我所理解的那样研究、撰写和出版一部世界文学史,这可是一项棘手的提议。不过,我认为,关于世界文学的概念和认识,关于比较文学,以及文学和文化的总体研究,我们应当继续商讨下去。
第三篇: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简介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
入学考试介绍
第一部分、全国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点一览表
和文学专业的传统学科如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相比,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个较为年轻的学科,因此全国高等院校所设立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并没有其他传统学科多。
目前来说,全国开设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高等院校有80多所,其具体情况如下表:
一、北京
1、北京大学
2、北京师范大学
3、中国人民大学
4、清华大学
5、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6、首都师范大学
7、中国社会科学院
8、北京外国语大学
9、北京第二外国学院
10、中国传媒大学
二、上海
1、复旦大学
2、上海大学
3、上海师范大学
4、华东师范大学
5、同济大学
6、上海外国语大学
三、天津
1、南开大学
2、天津师范大学
3、天津外国语学院
四、湖北
1、武汉大学
2、华中师范大学
3、华中科技大学
4、湖北大学
五、江苏
1、南京大学
2、南京师范大学
3、苏州大学
4、苏州科技大学
5、南京艺术学院
6、南京农业大学
六、山东
1、山东大学
2、山东师范大学
3、青岛大学
4、曲阜师范大学
七、广东
1、中山大学
2、华南师范大学
3、暨南大学
4、深圳大学
八、福建
1、厦门大学
2、福建师范大学
3、集美大学 九、四川
1、四川大学
2、四川师范大学
3、四川外国语学院
十、吉林
1、吉林大学
2、东北师范大学
3、延边大学
十一、辽宁
1、辽宁大学
2、大连外国语学院
3、辽宁师范大学
十二、重庆
1、西南大学
2、西南师范大学
3、重庆师范大学
十三、黑龙江
1、黑龙江大学
2、哈尔滨师范大学
十四、内蒙古
1、内蒙古师范大学
十五、广西
1、广西师范大学
2、广西民族大学
十六、安徽
1、安徽大学
2、安徽师范大学
十七、江西
1、南昌大学
十八、浙江
1、浙江大学
2、浙江师范大学
十九、湖南
1、湖南大学
2、湖南师范大学
3、湘潭大学
4、中南大学
二十、贵州
1、贵州师范大学 二
一、河北
1、河北大学
2、河北师范大学 二
二、河南
1、河南大学
2、郑州大学 二
三、山西
1、山西大学
2、山西师范大学 二
四、陕西
1、陕西师范大学
2、西北大学
3、西安外国语学院 二
五、甘肃
1、兰州大学
2、西北师范大学
第二部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本情况介绍
从目前文学类的入学考试来看,绝大多数的高校都采用综合考试的方式。比如北京大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专业的专业课考试科目为:1)中外文学;2)中外文论。再比如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化专业的专业课考试科目为:1)中国文学史(包括古代文学史和现当代文化史);2)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包括比较文学概论)。再比如陕西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专业课考试科目为:1)文学综合(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文艺理论);2)语言综合(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虽然同为综合考试,但是不同的综合方式,会带来考研复习范围和阅读书目的不同。请考生们根据所考院校的招生专业目录来确定具体的复习范围和阅读书目。
综合考试,要求考生对整个文学类(甚至也语言类)的基础课程有比较熟练和深入的了解。为了确保考研的制胜,请考生们全面兼顾,不可偏废。第三部分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经典教材
一般来说,高等院校会在招生简章上提供指定书目(有的学校并不提供),这是专业课复习的重中之重。
如果尚未确定具体的学校,可以先拿经典教材来复习;在报名确定之后,再依据指定数目来复习。
先提供与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专业的经典教材:
1、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南开大学出版社;
2、李赋宁:《欧洲文学史》(四卷),商务出版社;
3、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上、下两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4、王向远:《东方文学史通论》,上海文艺出版社;
5、孟昭毅、郁龙余:《东方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6、陈惇等:《比较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7、王向远:《比较文学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8、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四部分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考研试题
一、南开大学
比较文学(2002年)(每题20分,共5题)
1、“比较文学不等于文学比较。”试以中外文学现象为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试举出以为你认为受到外国文学影响的中国作家,并论述这种影响在其创作上的表现。
3、举出两位著名的比较文学学者,中外皆可,并列举他们各一部著作,概述其对比较文学学科的贡献。
4、伏尼契的《牛虻》在英国知者不多,在中国颇有影响;杰克·伦敦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中国的重要影响同样存在反差;寒山的诗在唐诗灿烂的星河中并不光彩夺目,但却被美国“跨掉的一代”诗人奉为诗圣。试用比较文学原理对这类现象作出解释。
5、1827年歌德曾预言:“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经快来临了。”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说:“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文学。”结合当今的世界形势,从比较文学角度对上述两种论述加以阐述。
比较文学 2003年
一、简答题 每题20分,共80分
1、以作品为例谈谈比较文学形象学中的“形象”。
2、请谈谈相同形象在不同文学中所构成的意象。
3、从下列几组作品中择取一组,为它写一篇比较文学研究札记。
1“三言”与《十日谈》
2鲁迅与果戈理的《狂人日记》
“荷马史诗”与《埃涅阿斯纪》
4、什么是主题和母题?
二、论述题 每题35分,共70分
1、试举一例你认为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外国作家(或作品、或流派),并加以论述。
2、请选取一个角度谈谈宗教与文学的关系。
比较文学 2004年
一、简答题 每题20分,共60分
1、母题与人物类型有着密切关系,试以中外文学史的例子加以说明。
2、试比较中西长篇小说在心理描写方面的异同。
3、如何理解“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
二、论述题 每题30分,共90分 1、18世纪法国作家笔下有一个被反复用来指代中国形象的词语:“开明皇帝”。它最初由明清之际来华的耶酥会传教士制造出来,用以向欧洲人描绘中国形象;后来,伏尔泰、狄德罗等作家的作品乃至整个启蒙时代的公众舆论都广泛使用这个词组来言说中国。然而,中国“开明皇帝”在法国及欧洲文学中仅存活了五、六十年。自19世纪,很少再见到了。请用比较文学的概念、原理解释这一现象。
2、结合实例谈谈你对阐发研究的看法。
3、从学科发展的角度阐明你对比较文学研究中文化研究倾向的认识。
二、武汉大学
考试科目: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03年)
一、20分。AB任选
A.莎士比亚的《麦克白》是怎样将主人公的内在心理感受和精神状态“外化”为舞台形象的?表现主义文学(如奥尼尔的《琼斯皇》)又是如何系统的运用这类“外化”手法的?
B.以你熟悉的世界文学作品为例,谈谈你对用喜剧性情节表达悲剧性内涵这一艺术手法的见解。(说明:不限于戏剧,也可以举小说等为例。)
二、30分。在你所涉猎的世界文学作品中,你对哪一部印象最深?描述你阅读它事的初始感受,然后从理论上对你的这些感受进行反思,剖析和评价。
三、20分。CD任选
C.结合具体的作家和作品,论述中西诗歌的区别性基本特征。
D.从T.S.艾略特在《批评的功能》中所阐述的文学“总体论”出发,结合其他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论述民族文学,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的相互关系。
四、论述题(30分)
古希腊的柏拉图在《伊安篇》中提出了“迷狂说”。中国宋代诗学家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提出了“妙悟说”。结合他们的具体论述,以“迷狂说与妙悟说”为题,从学说产生的时代与社会环境,诗任的创作过程,艺术心理的运动规律等层面进行比较和辨析。
三、首都师范大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08年)
一、名词解释(10×4)1.清教徒文学 2.象征主义 3.社会问题剧 4.后殖民主义
二、简答题(10×6)
1.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与骑士文学的关系
2.歌德的《浮士德》是如何体现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的精神探索的? 3.什么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4.为什么说艾略特的《荒原》是现代诗歌的里程碑? 5.如何认识川端康成的《雪国》? 6.印度文化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哪些影像?
三、论述题(三选二)(25×2)
1.从你了解的欧美意识流小说中选择一部你熟悉的,说说你对意识流小说的认识。2.对于西方的“理论旅行”传入中国,说说你对“理论旅行”对中国文学的影响。3.就你所了解的比较文学的知识,说说你对比较文学这门学科的认识。
第四篇:考研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凯程考研,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班
考研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揭晓,让“莫言获奖”火速成为各网站
凯程考研,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班
的深入,最后都会涉及比较文学的层面,能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于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不得不与非科班毕业生展开竞争。
2.中小学教师
目前,很多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开始要求新进教师的最低学历为硕士甚至博士。这一方面打击了研究生的就业期待,但同时也给研究生带来了更好的就业岗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当一名语文老师或者是英语老师。一般而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毕业生对中国语言文学有较深的研究,因此大部分毕业生最后还是会选择当一名语文老师。
教师待遇虽然不高,但是工作稳定,社会地位相对比较好,而且有很多的假期,因此是不少毕业生的首选,就华中科技大学往届生就业统计来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毕业生有50%以上是在中小学教师岗位工作。
文字作为一个工具,到哪儿都少不了,文学专业的人才也一直被戏称为“万金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党政机关从事语言文学工作,或在报刊宣传、影视文化、对外交流、互联网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只要有文字的地方,都可以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毕业生的身影。
凯程教育张老师整理了几个节约时间的准则:一是要早做决定,趁早备考;二是要有计划,按计划前进;三是要跟时间赛跑,争分夺秒。总之,考研是一场“时间战”,谁懂得抓紧时间,利用好时间,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1.制定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
这里所说的计划,不仅仅包括总的复习计划,还应该包括月计划、周计划,甚至是日计划。努力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但却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把学习计划精确到每一天,这样才能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当然,总复习计划是从备考的
凯程考研,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班
科目上倾斜,有计划地重点复习某一课程。
方法三:交叉分配。在各门课程学习之间可以相互穿插别的科目的学习,因为长时间接受一种知识信息,容易使大脑产生疲劳。另外,也可以把一周每一天的同一时段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
凯程教育: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通过报辅导班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辅导班,或许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辅导班。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考察辅导班的首要因素,考生可以针对辅导名师的辅导年限、辅导经验、历年辅导效果、学员评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询问往届学长然后选择。判断师资力量关键在于综合实力,因为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由
一、两个教师包到底的,是一批教师配合的结果。还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学术背景、资料著述成就、辅导成就等。凯程考研名师云集,李海洋、张鑫教授、方浩教授、卢营教授、孙浩教授等一大批名师在凯程授课。而有的机构只是很普通的老师授课,对知识点把握和命题方向,欠缺火候。
对该专业有辅导历史:必须对该专业深刻理解,才能深入辅导学员考取该校。在考研辅导班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教育拿下2015五道口金融学院状元,考取五道口15人,清华经管金融硕士10人,人大金融硕士15个,中财和贸大金融硕士合计20人,北师大教育学7人,会计硕士保录班考取30人,翻译硕士接近20人,中传状元王园璐、郑家威都是来自凯程,法学方面,凯程在人大、北大、贸大、政法、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院校斩获多个法学和法硕状元,更多专业成绩请查看凯程网站。在凯程官方网站的光荣榜,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特别多,都是凯程战绩的最好证明。对于如此高的成绩,凯程集训营班主任邢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来考的,大多数是跨专业考研,他们的难度大,竞争激烈,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刻
凯程考研,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班
苦学习,是很难达到优异的成绩。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凯程老师详细沟通一下就清楚了。
建校历史:机构成立的历史也是一个参考因素,历史越久,积累的人脉资源更多。例如,凯程教育已经成立10年(2005年),一直以来专注于考研,成功率一直遥遥领先,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联系一下他们在线老师或者电话。
有没有实体学校校区:有些机构比较小,就是一个在写字楼里上课,自习,这种环境是不太好的,一个优秀的机构必须是在教学环境,大学校园这样环境。凯程有自己的学习校区,有吃住学一体化教学环境,独立卫浴、空调、暖气齐全,这也是一个考研机构实力的体现。此外,最好还要看一下他们的营业执照。
第五篇: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大纲(xinchuan)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新传、影视方向)
教学大纲
【说明】
一、教学目的任务
外国文学是新闻传媒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以讲授西方古代至现当代文学发展史和分析鉴赏名家名为基本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系统地掌握外国文学发展史,并能够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对外国文学史上的各类文学现象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和鉴赏水平。
二、教材选用依据
本课程选用国家级重点教材——由朱维之等主编的《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本教材简洁、系统全面地总结了欧美文学的发展全貌,并对重点的作家作品进行了全面分析,有利于对处于东方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学生对欧美文学的主体接受;有利于新闻传媒专业的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美学及文学理论知识对欧美文学现象进行具体分析。
三、教学方法与原则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与讨论结合的教学方式,由“预习提示、教师提问、学生讨论,评议总结,课后思考”五个环节构成,引导学生阅读原著。
四、教学总学时及学分
72学时;4学分。
【本文】
第一章 欧洲古代文学
教学目的:了解古希腊、罗马文学发展概况及所涉及作品的基本内容,理解古希腊、罗马文学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掌握古希腊神话和悲剧的特征,深入分析《荷马史诗》的思想艺术价值。
内容要点:古希腊文学各发展时期的主要成就;古希腊神话的特征;《荷马 史诗》的思想艺术价值;《俄狄浦斯王》及古希腊悲剧的特征。古罗马文学的成就,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
第一节 古希腊文学概述
一、古希腊文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成就。
二、古希腊神话的内容、特点及对欧洲文学的深远影响。
第二节 荷马史诗
一、《荷马史诗》的形成过程。
二、《荷马史诗》的基本内容与主要人物。
三、《荷马史诗》的思想与艺术成就。
第三节 希腊戏剧
一、悲剧与喜剧的起源;戏剧的繁荣与奴隶主民主制的关系。二、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的主要成就及其对古希腊悲剧的贡献。分析希腊悲剧的典范《俄狄浦斯王》。
三、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及其《阿卡奈人》等作品。
第四节 古罗马文学概述
一、古罗马文学在欧洲文学史上所起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古罗马文学发展分期。奥古斯都时代三大诗人。
二、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手段:预习、讲授、讨论、思考。授课时数:10学时。作业与思考:
1.古希腊文学的发展阶段及主要文学成就。
2.希腊神话的特点和意义
3.为什么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4.荷马史诗的社会价值和艺术成就。
5.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特点,对戏剧艺术发展的不同贡献。6.分析俄狄浦斯、美狄亚形象。7.希腊的“新喜剧”与“旧喜剧”有什么不同? 8.古罗马文学的历史地位及主要成就。
9.维吉尔的《埃涅阿斯记》的主题。
10.希腊文学对欧洲文学的重要影响? 11.解释:俄林波斯神系。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文学
教学目的:掌握欧洲中世纪文学的四种主要类型,认识欧洲中世纪文学的价值;了解但丁的生平与创作情况,掌握《神曲》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内容要点: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市民文学;《神曲》在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上的两重性。
第一节 概述
中世纪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教会文学与《圣经》、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市民文学与市民戏剧。
第二节 但丁
一、生平与创作。
二、《神曲》的基本内容;主题思想;其思想与艺术上的两重性。
三、但丁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手段:预习、讲授、讨论、思考。授课时数:6学时。作业与思考:
1.欧洲中世纪文学有哪几种主要的类型?它们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2.圣经文学与西方文学的关系,有何影响? 3.中世纪英雄史诗的分类及主要成就? 3.骑士文学的分类及其对西方文学的影响。4.但丁的文学地位与文学成就。5.《神曲》的主要艺术特点。6.为什么恩格斯说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学
教学目的:了解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文学的发展概况,掌握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了解塞万提斯的生平与创作,分析《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与艺术成就;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与创作分期,分析《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
内容要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流浪汉小说;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堂吉诃德与桑丘形象;哈姆莱特形象;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 概述
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二、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彼特拉克的《歌集》与薄迦丘的《十日谈》。
三、法国文艺复兴的特点及人文主义文学的两种倾向;拉伯雷的《巨人传》。
四、西班牙文艺复兴的特点;维伽及《羊泉村》;流浪汉小说。
五、英国的人文主义文学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乔叟、托马斯·莫尔、斯宾塞;“大学才子派”。
第二节 塞万提斯
一、生平与创作。
二、《堂吉诃德》的情节、人物(堂吉诃德、桑丘)、艺术成就。
第三节 莎士比亚
一、生平与创作;戏剧创作的三个时期及各时期的重要作品。
二、《哈姆莱特》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哈姆莱特形象分析。
三、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莎士比亚化”。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组织对哈姆莱特形的象的专题讨论。教学手段:预习、讲授、讨论、思考。授课时数:10学时。作业与思考:
1.解释: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流浪汉小说、七星诗社、大学才子派、“莎士比亚化”。
2.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点。
3.薄伽丘的《十日谈》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它在欧洲文学史上的意义是什么? 4.《巨人传》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人文主义思想? 5.流浪汉小说对西欧的文学发展有何意义? 6.堂吉诃德的典型意义。7.莎士比亚创作分期及其特点。
8.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主要内容及其在欧洲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9.《哈姆莱特》分析。
6.哈姆雷特的“延宕”是由什么造成的?他的形象与堂吉诃德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7.深入分析奥塞罗、麦克白和李尔王这三个悲剧人物的形象特征及其悲剧意义。
8.总结莎士比亚对欧洲戏剧发展的重要贡献。
第四章 十七世纪欧洲文学
教学目的:了解十七世纪英、法两国文学发展概况及重要作家的创作情况,掌握弥尔顿《失乐园》的思想内容和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掌握莫里哀的创作分期,分析《伪君子》中答尔丢夫形象及该剧的艺术成就。
内容要点:古典主义;莫里哀的主要成就;分析答尔丢夫形象。
第一节 概述 一、十七世纪欧洲文学的政治、思想、文化背景;英国文学及弥尔顿的《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
二、法国古典主义产生的基础;古典主义的特征;古典主义悲剧:高乃依的《熙德》、拉辛的《安德罗马克》与《费德尔》;布瓦洛的《诗的艺术》;拉封丹的《寓言诗》。
第二节 莫里哀
一、生平与创作:早期的《太太学堂》,中期的《伪君子》、《悭吝人》、《恨 5 世者》、《乔治·党丹》,后期的《史嘉本的诡计》等。
二、《伪君子》中答尔丢夫的形象;剧本的民主倾向;艺术成就。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手段:预习、讲授、讨论、思考。授课时数:4学时。作业与思考:
1.解释:古典主义、三一律。
2.17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代表弥尔顿的重要贡献。3.总结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4.分析《伪君子》、《悭吝人》的主要人物形象。5.莫里哀对喜剧的主要贡献。
第五章 十八世纪欧洲文学
教学目的:了解18世纪文学的主要成就、特点和影响,理解启蒙主义文学和狂飙突进运动文学的思想和艺术特征;了解歌德的生平、思想、创作分期,掌握《浮士德》的思想内容,分析其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内容要点: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英国18世纪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及感伤主义文学;法国的百科全书派;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席勒的《阴谋与爱情》;歌德的主要贡献;分析浮士德、靡非斯特形象。
第一节 概述
一、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启蒙运动与启蒙主义;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二、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笛福与《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与《格列佛游记》;菲尔丁的《汤姆·琼斯》;感伤主义。
三、法国启蒙文学。百科全书派;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的创作;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及其影响。
三、德国文学。莱辛在德国民族文学发展中的奠基作用;“狂飙突进运动”;席勒的《阴谋与爱情》。
第二节 歌德
一、生平与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
二、《浮士德》的基本内容;浮士德精神;浮士德与靡非斯特形象分析;《浮士德》的艺术成就。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手段:预习、讲授、讨论、思考。授课时数:6学时。作业与思考:
1.解释:启蒙运动、百科全书派、狂飙突进运动、感伤文学、哥特小说。
2.启蒙文学的基本特点。
3.英国启蒙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及作品。4.法国启蒙文学的主要成就及其特点。
5.“狂飙突进”运动对德国启蒙文学的重要意义? 6.歌德的创作分期及主要的文学成就。7.分析维特的形象。
8.如何理解浮士德形象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浮士德精神”是什么? 9.为什么说歌德的《浮士德》是三百年来西方先进人士精神探索的总结?
第六章 十九世纪初期欧洲文学
教学目的:了解浪漫主义文学的历史背景、在各国的发展概况及重点作家的生平、创作分期;理解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把握《唐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雨果作品的人道主义和浪漫主义特色;分析《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人物形象和艺术成就。
内容要点: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湖畔派;《唐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美丑对照原则;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两重性;奥涅金形象与“多余人”。
第一节 概述
一、浪漫主义运动的历史背景;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二、各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概况: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成就;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成就,“湖畔派”及雪莱的创作;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成就; 俄国文学浪漫主义 文学成就。
第二节 雨果
一、生平与创作:《克伦威尔》序言;《欧那尼》之战;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其他长篇小说。
二、《悲惨世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三、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第三节 拜伦
一、生平与创作:拜伦对“湖畔派”消极倾向的批判;《东方叙事诗》与“拜伦式英雄”。
二、《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三、长诗《唐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第四节 普希金
一、生平与创作:政治抒情诗;浪漫主义叙事诗;历史剧;小说。
二、《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形象。
三、普希金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
教学手段:预习、讲授、讨论、思考。专题讨论雨果人道主义的内涵。授课时数:8学时。作业与思考:
1.解释:耶拿派、海德尔堡派、湖畔派、拜伦式英雄、世纪病、多余人。2.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3.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哲学基础和文学传统是什么? 4.浪漫主义文学在各个国家的发展情况如何?各个国家的特色是什么? 5.拜伦诗歌的讽刺特点。
6.通过分析《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和《唐璜》看拜伦艺术创作的成就和特点。
7.雨果的人道主义特点。8.雨果的浪漫主义创作特色。9.怎样理解《巴黎圣母院》中副主教克洛德形象的复杂性? 10.分析《巴黎圣母院》的美丑对照原则。11.分析《悲惨世界》中冉阿让的形象。12.总结普希金对俄国文学的重要贡献。
13.分析《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形象。
第七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及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
教学目的:了解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在欧洲各国的发展概况,理解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了解斯丹达尔的生平与创作,分析《红与黑》的时代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成就;了解巴尔扎克的生平、世界观、创作及作品分类,分析《人间喜剧》的基本内容、艺术成就,掌握《高老头》的人物、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
内容要点: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于连形象及《红与黑》的艺术成就;《人间喜剧》的基本内容与艺术成就。分析高老头和拉斯蒂涅形象。
第一节
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一、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三、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一、法国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
第三节
司汤达
一、生平与创作。
二、分析《红与黑》;于连的形象;小说的艺术成就。
第四节 巴尔扎克
一、生平与思想。巴尔扎克的世界观与创作的关系。
二、《人间喜剧》的总体结构、基本内容、艺术成就。
三、分析《高老头》。分析高老头、拉斯蒂涅、鲍赛昂夫人、伏脱冷形象。9 《高老头》的艺术成就。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专题讨论于连与拉斯蒂涅形象。教学手段:预习、讲授、讨论、思考。授课时数:8学时。作业与思考:
1.解释:现实主义。
2.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3.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哲学基础。4.司汤达创作的艺术特色。5.分析于连形象。
6.巴尔扎克的思想倾向及其创作成就。7.谈谈《人间喜剧》宏伟构思。
8.从巴尔扎克创作看“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9.分析高老头、拉斯蒂涅的形象。10.分析《高老头》的情节结构。11.于连和拉斯蒂涅比较。
第八章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教学目的:掌握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掌握英国现实主义文学重要作家的创作成就。分析狄更斯的重要作品,分析《双城记》的思想倾向及艺术成就。哈代的创作成就。
内容要点: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狄更斯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双城记》的人物形象、艺术成就;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苔丝形象。
第一节 概述 一、十九世纪英国社会背景。
二、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三、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勃朗特姐妹、乔治·艾略特、肖伯纳、高尔斯华绥的创作。哈代的创作,分析《德伯家的苔丝》。
第二节 狄更斯
一、生平与创作。各时期的重要作品与创作特点。
二、《双城记》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成就。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手段:预习、讲授、讨论、思考。授课时数:4学时。作业与思考:
1.分析简•爱形象。2.狄更斯的创作特色。
3.狄更斯笔下的小人物形象。4.总结《双城记》的艺术成就。
5.狄更斯的人道主义和雨果人道主义比较。6.解释:威塞克斯小说。7.哈代小说的悲剧性特点。8.分析苔丝的形象。
第九章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
教学目的:了解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及各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掌握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分析重要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内容要点: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自然派;多余人;《外套》与“小人物”形象;《死魂灵》的人物形象与艺术特色;屠格涅夫的《父与子》中的思想与艺术成就;《罪与罚》中的拉斯柯尔尼科夫形象;复调小说;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创作及其分析;契诃夫中短篇小说及戏剧的创作。
第一节 概述 一、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分期;各时期文学发展概况;“自然派”、“多余人”、“小人物”及“新人”。
二、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勃夫的文艺理论;车尔尼雪夫斯基、冈察洛夫、屠格涅夫、涅克拉索夫、奥斯特罗夫斯基、谢德林的创作。
第二节 果戈理
一、生平与创作。成名作《狄康卡近乡夜话》;《密尔戈拉德》与《彼得堡故事集》;《外套》;《钦差大臣》。
二、分析《死魂灵》中的人物形象;小说的思想意义;“含泪的笑”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
一、生平与创作。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思想的发展,分析其作品中的宗教思想倾向和小人物形象;介绍《白痴》、《群魔》、《卡拉玛佐夫兄弟》等作品。
二、《罪与罚》对城市贫民生活的反映;拉斯柯尔尼科夫形象;陀氏在小说艺术上的创新,“复调小说”。
第四节 托尔斯泰
一、生平与创作。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创作分期;介绍《战争与和平》与《复活》;分析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形象;总结托尔斯泰主义。
二、《安娜·卡列尼娜》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安娜悲剧的根源;小说的艺术成就、心灵辩证法。
第五节 契诃夫
一、生平与创作。创作分期;分析重点作品:《苦恼》、《套中人》、《第六病室》等;介绍戏剧《樱桃园》。
二、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专题讨论《安娜·卡列尼娜》。教学手段:预习、讲授、讨论、思考。授课时数:10学时。作业与思考:
1.解释:自然派、多余人、小人物、复调小说、托尔斯泰主义。2.分析《死魂灵》中的地主形象。3.总结果戈理创作中的讽刺艺术。
2.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双重人格形象。3.《罪与罚》的思想、艺术特色。4.分析拉斯柯尔尼科夫形象。5.分析托尔斯泰的忏悔贵族形象。6.总结《安娜·卡列尼娜》的情节结构。7.分析安娜的形象。
8.分析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形象。9.什么是“心灵的辩证法”?举例说明。
10.分析托尔斯泰世界观的转变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第十章 十九世纪美国文学
教学目的:了解十九世纪美国文学发展概况;了解马克·吐温的生平与创作,分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内容要点:废奴文学;《草叶集》的浪漫主义特色;欧·亨利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第一节 概述一、十九世纪美国文学发展概况。
二、浪漫主义诗人惠特曼及其《草叶集》。
三、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创作。
第二节 马克·吐温
一、生平与创作。介绍《竞选州长》、《镀金时代》、《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
二、分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手段:预习、讲授、讨论、思考。授课时数:4学时。作业与思考:
1.解释:废奴文学。2.19世纪美国文学特点。
3.总结惠特曼《草叶集》的思想、艺术特色。4.马克•吐温的文学成就和文学地位。5.分析《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第十一章 二十世纪欧洲文学
教学目的:了解二十世纪欧美社会发展概况,掌握二十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和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总结现代主义主要流派的创作特点和代表作家、作品。
内容要点: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分析卡夫卡《变形记》。
第一节 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况。介绍罗曼·罗兰、海明威、高尔基、肖洛霍夫等。总结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第二节 欧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述
一、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介绍现代主义文学发展分期及其主要流派。
二、分析卡夫卡《变形记》。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手段:预习、讲授、讨论、思考。授课时数:4学时。作业与思考:
1.如何理解海明威的硬汉形象? 2.解释:海明威的冰山创作原则。
3.总结二十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及其特点。4.什么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5.现代主义文学主要包括哪些文学流派?它们各自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特色是什么?
6.总结卡夫卡小说创作的主题和艺术特色。7.分析卡夫卡《变形记》。
【参考书目】
阅读书目(打★号为必读书目)★《希腊的神话与传说》斯威布著,楚图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悲剧二种》)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神曲》但丁著,王维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哈姆莱特》(《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卞之琳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伪君子》莫里哀著,李健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浮士德》歌德著,董问樵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悲惨世界》雨果著,李丹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红与黑》斯汤达著,郝运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高老头》巴尔扎克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 《双城记》狄更斯著,石永礼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斯妥耶夫斯基著,耿济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著,周扬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母亲》高尔基著,瞿秋白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百年孤独》马尔克斯著,黄锦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喧哗与骚动》福克纳著,李文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等待戈多》贝克特著,收《荒诞派戏剧选》外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外国文学作品选》(两卷本)郑克鲁编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