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图书馆对外开放
十堰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调查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办学力量的三大支柱之一,在传统意义上,一直被认为是仅为本校教师学生提供文献信息资源,在学校教学及科研工作中发挥辅助性作用的机构。现代社会,随着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高校图书馆与校外的信息需求者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且近几年来,国内一部分高校图书馆开始做一些有益的尝试,主动关注社会读者的信息需求,并实践性地为他们提供了信息服务。我们团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我们了解到高校图书馆对社会的开放程度有完全开放和有限度的开放,目前的状况下,高校图书馆对社会的完全 开放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只能期待资源越来越多的时候能够实现全民阅读的希望。
第二篇:图书馆对外开放
图书馆对外开放问题调查
在这个注定不平凡的假期,我们来到了兄弟院校探寻图书馆的对外开放问题。虽然不是特别熟悉环境,我们还是通过问路和指示牌顺利找到了图书馆。我们一行人凭借介绍信进入图书馆进行调查,我们先是来到了图书馆办公室找到了图书馆馆长以及其他的工作人员,谈起我们一行人来的目的,馆长带我们来到了图书馆内为我们仔细介绍了图书馆的发展。
我们在馆长的陪同下参观完图书馆便回到办公室一边整理资料一边继续我们的调查。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现在图书馆对外开放最大的问题是安全问题和资源问题,而且很多的周边居民并不知道有这回事,现在的电子阅读给图书馆的来访量带来很大冲击,来图书馆的一般都是本校的学生查阅资料和完成作业的。
经过一天的调查和走访我们得到了一个结果,图书馆对外开放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响应,和我们学校情况相同的是来图书馆的一般都是学生,很少有校外人员到图书馆来借阅。不得不说这个结果有点让人失望,现在的网络设备发展正在挤压纸质阅读的空间,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保持一个常看纸质书籍的习惯,虽然电子阅读可能更方便,但阅读是需要慢慢体会深意的。明天我们的调查还将继续,不知道结果会是如何。
第三篇: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看法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
部分高校大多对社会读者设置“门槛”,使校外读者望“图”兴叹。倪晓建表示,目前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阻碍,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高校理念问题,没有形成对社会服务的意识;其次是担心高校秩序和安全;同时还包括了一些高校师生的本位思想,担心社会公众挤占了仅有的资源。
高校图书馆有限的资源,还可以分配得更合理。比如通过增加馆藏副本、划定公共阅读区等方式,解决校内外读者的冲突。此外,大学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压力,很可能被夸大了。真有那么多人会一下子涌到大学图书馆去读书借书吗?可能开放之初会出现这种现象,但随着更多高校图书馆加入开放的行列,这种状况并不会持续。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电子阅读的普及,到图书馆安安静静看书,已经是很“奢侈”的行为了。一些人忧心的,反倒是全社会的读书氛围变淡,公众阅读率持续下降。而高校丰富的馆藏资源,其实很大一部分处在闲置状态。这何尝不是一种资源浪费。
一个地方的名字,哪怕是公交站名,往往记载着一段历史、一种民俗,体现着一个城市的人文底蕴和精神气质,其内在魅力价值和外在名片功能,远非某个企业名称和商家品牌所能承载。就此而言,从突出经济效益到统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不仅呼唤政府角色的转换,更体现发展理念的重塑、民主观念的提升。
政府投入公里幼儿园:
幼儿教育的公平,事关社会的起点公平。政府部门本应维护社会公平,对所有幼儿园一视同仁。换句话说,对幼儿园应该进行财政补贴——如有些专家学者所言,把幼儿教育逐步纳入义务教育范畴,也是政府应努力的方向——但公共财政不能搞亲疏有别的“补贴”,而应注重公平、普惠。广州机关幼儿园享受“天价补贴”则说明,一些地方政府没有做到尽力缩小教育公平差距,致力弥合社会不公,反而在恶化社会的公平环境。这或许才是民众更为焦虑的地方。
目前,不少机关幼儿园仍是政府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且由于有资格进入这些机关幼儿园的多是机关人员子女,因此,公共财政补贴机关幼儿园又具有了政府福利的特征。所以,公共财政只补贴机关幼儿园,一方面说明政府对幼教机构支持存在“肥机关”而“冷民办”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映射出社会福利制度不健全的现实一面。然而,公共财政应体现出普惠、公平的本质。如果公共财政只向少数公办幼儿园倾斜,补贴只是公办幼儿园的权力福利,不仅会让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渐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机关的特权意识,必然会引发民众的不满情绪。
重建圆明园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圆明园的屈辱史属于过去,圆明园文物应该得到更好地保护;其中某些圆明园设施、建筑要重建,某些历史文物要进行整合开发、合理保护和应用,更好地为现代社会服务。文物保护其实是广义的,保留“原汁原味”是一种保护;修建、重建、阻挡风剥雨蚀也是一种保护;两者的“高度融合”才是完美的保护。如果只主张留下“废墟一片”,势必让许多文物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科考鉴赏价值不能集中、完美体现,既浪费参观人员时间,也不利于埋在地下的文物价值发挥;如果合理地整合、利用,圆明园的文物价值就能全方位展现,对教育国内外民众,缔造世界和平,意义不可估量。埋没圆明园文物的价值是一种资源浪费,也是一种“抱着金饭碗去要饭”的愚昧,更不符合公众的精神需求。
合理重建、开发、保护圆明园险境中的文物并不是破坏;反而是更负责任地保护。比如,一些经不起岁月沧桑、水土浸泡的文物,很可能在百余年、几百余年风剥雨蚀殆尽,把它们从露天、掩埋、浸泡中移到复建的建筑中,就能让文物千秋永存,价值倍增,不是更高层、更有效、更负责任地的保护么?“废墟派”只主张“原汁原味”,却没看到许多地上、地下经不起风剥雨蚀的文物岌岌可危;表面上看是“保护文物”,实际上裹挟着诸多“破坏文物”,是非常短视、不负责任的。当然,“重建派”不能一味强调“重建”,要拿出具体的保护性规划、资料、证据、前景、展望等说服公众,让公众觉得这样做是有价值的。
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新华网北京5月28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8日召开会议,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步伐加快,我国科技发展既面临重要战略机遇,也面对严峻挑战。必须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创新体系,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会议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科技规划纲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突出重点、务求实效。要围绕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个核心问题,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要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创新服务能力,强化协同创新,加强统筹协调,优化结构布局,推进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协调发展的机制,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统筹发挥政府调控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科技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和科技评价、奖励制度,形成激励创新正确导向。要加强高水平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引进海外优秀人才,支持归国留学人才创新创业。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加强科研诚信建设,营造科学民主、宽松包容的学术氛围,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落实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弘扬雷锋精神
长沙是雷锋的故乡,雷锋是长沙的骄傲。长沙人民对雷锋怀有深厚感情和人格认同,学雷锋有着广泛基础和丰富载体。如何发挥现有优势,不断创新学雷锋活动的内容和载体形式,让雷锋精神彰显道德的力量,是需要我们继续探索的时代命题。
学雷锋活动的开展要增强自觉性。雷锋精神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社会进步潮流相契合、与党的先进本色相融汇,始终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雷锋的光辉名字和崇高品格,始终具有感召人心的独特魅力。要正确认识弘扬雷锋精神与发展市场经济的关系。市场经济的诚信理念与雷锋精神一脉相承,发展市场经济需要大力提倡雷锋精神所体现的集体主义道德风范。要通过弘扬雷锋精神,改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规范形成,创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与和谐氛围。要正确认识弘扬雷锋精神与实现全面小康的关系。我们现在所达到的小康还是较低水平、不够全面的小康,还需长期艰苦奋斗。因此仍需学习弘扬雷锋精神特别是艰苦奋斗精神。要正确认识弘扬雷锋精神与开展创先争优的关系。弘扬雷锋精神是新形势下创先争优的重要途径。党员干部要通过“三联三为”、“一推行四公开”,增进同群众的感情,在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中创先进、争优秀。要重新审视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把雷锋精神融入创先争优活动中。各级党组织要带头在“争当雷锋精神传人、弘扬社会文明新风”活动中创先争优。党员要发扬雷锋“钉子精神”,把劲头用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用在推动发展上,把心思用在为民服务上,以实际行动推动创先争优和学雷锋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学雷锋活动的主题要体现时代性。雷锋精神之所以既能引领时代,又能超越时代,就在于其能把握时代主题,融入时代潮流,体现时代旋律。我们开展“雷锋家乡学雷锋”活动,要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来把握,以更加深邃的思想来谋划,立足于新时代、新要求,将雷锋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起来,使其更加贴近实际、更富时代气息。要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作为雷锋的故乡,雷锋精神在此培育,美德在此传承,也应在此发扬光大。要组织成立雷锋精神研究中心、撰写理论文章、举办“雷锋精神论坛”、召开专题研讨会,不断探索新时期雷锋精神的新内涵,实现雷锋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为学雷锋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要体现雷锋精神新的时代价值。转型期的心灵迷惘、道德阵痛,一再向全社会警示,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加强雷锋精神的内涵研究,探讨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诠释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针对新时期人们思想多元多变多样的实际,开展学雷锋活动要注意“五个结合”,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与拓展社会志愿服务领域结合,与服务区域发展的中心工作结合,与改善民生科学发展结合,与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结合,不断充实活动内容,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活动形式,在全社会营造学雷锋的良好氛围,使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要给雷锋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动力。雷锋精神从来就不是凝固僵化的道德教条,而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在长沙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实现跨越的同时,更需一种精神力量的指引、一种道德力量的推动,尤其需要雷锋精神来激发民智、凝聚民心、集中民力。要将雷锋精神融入“两型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融入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城市的建设、融入国际文化名城的建设,用雷锋精神教育引导人,为长沙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和不竭的精神动力。
学雷锋活动的参与要突出大众性。雷锋精神是真情与爱心的化身、是美德与素养的标准、是文明与进步的楷模,雷锋的精神内涵和优秀品德具有广泛的推广性。纵观雷锋一生,贵在平凡之中见伟大,细微之处见精神。实践证明,雷锋的事迹不是可望不可及,而是人人都可为;雷锋的崇高精神可以“入脑入心”,其思想境界更可以“无限逼近”。必须联系基层实际、注重大众参与,这样学雷锋活动才会有深厚基础、不竭动力和真正的实效。要始终坚持“三个贴近”,推动学雷锋“生活化”。即贴近实际、立足全局学雷锋,贴近生活、立足社区学雷锋,贴近群众、立足岗位学雷锋。要通过学习,使大家感觉到,雷锋就在我们身边,雷锋就是我们自己。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学雷锋活动,在全社会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扶贫济困、互帮互助活动,形成人人都关心他人、人人都受到他人关心的良好氛围。要切实加强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层面、不同行业的特点,提出不同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和实践途径,增强学雷锋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以争当“雷锋式”先进、争创“雷锋号”单位为主要抓手,按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好新时期“雷锋家乡学雷锋活动”,让雷锋精神在人民群众中生根开花、结出硕果。
学雷锋活动的载体要讲究鲜活性。雷锋精神内涵丰富,外延宽广。学雷锋不能简单化、庸俗化。这些年来,长沙人民的道德热情从未消减,对雷锋精神的解读、传播、弘扬从未停止,变化的只是载体,不变的是传承。实践证明,好的活动还要有好的载体。没有生动丰富的载体,活动就会缺乏吸引力,没有生命力。适应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必须不断创新载体和形式,大力提升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性。要针对不同群体对象、不同行业特点精心设计一些特色更加鲜明、更受大众欢迎、成效更加显著、更能长久坚持的有效载体,推动雷锋精神更为广泛地传播。要发挥社区基础性阵地、学校主导性阵地、行业特色性阵地的作用,分层次、多形式开展活动。要围绕评选道德模范、培育文明风尚、优化窗口服务等内容,针对不同行业性质,精心打造“八创八评”等载体,开展各种形式的学雷锋活动,让多样化的雷锋精神引领各行各业人员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要针对不同时间节点设计活动载体。抢抓3月5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把“活动月”与“经常学”结合起来,开展富有成效的学雷锋活动。在题词发表重要周年纪念日,以“相约雷锋故乡”为平台,邀请历届全国学雷锋的模范代表人物、全国知名雷锋精神研究专家、思想政治工作者和相关部门有关领导来长沙,开展全国性的学雷锋宣讲表彰活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经验交流活动和雷锋精神时代化研讨活动,使长沙成为研究、宣传和传承雷锋精神的示范龙头,成为在新时期探索学雷锋常态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经验的示范龙头。
学雷锋活动的机制要确保长效性。学雷锋,学的是精神,见的是行动。只有把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见于行,雷锋精神才能发扬光大。学雷锋要避免“运动式”、“临时性”,要时时学、处处学,形成思想上的认同、心灵上的契合、感情上的交融,最终转化为实践中的行动。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学雷锋活动不能重复“学雷锋,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的老路,而要实现“学雷锋,在长沙,教育我,感动他”的效果,因而在强化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责任、加强协调配合的同时,要强化考核评价,实现“落地生根”。要将这一活动纳入各单位思想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统筹安排,制定专门实施方案,明确责任目标,并对单位和个人建立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将其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要建立完善的表彰激励机制。坚持典型引路,抓好典型示范。对活动开展得好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先进评选表彰,并从下至上进行典型推荐。通过大力表彰奖励先进典型,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干群学雷锋的热情。对于道德模范、优秀志愿者等学雷锋先进个人要落实困难帮扶制度,并探索更加常规化、人性化的手段进行帮扶鼓励。要建立健全的群众参与机制。通过搭建平台、利用互联网络、创新方法手段,让学雷锋成为一种社会风尚。通过积极开展省市、军地、校地学雷锋共建活动,推进共建共创。通过百姓雷锋的引导作用、典型人物的示范作用和好人好报的激励作用,引导市民“学习雷锋、崇尚雷锋、争当雷锋”,从而夯实学雷锋活动的群众基础,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使雷锋精神成为永不过时的长沙名片。
第四篇:中外图书馆对外开放比较探究
中外图书馆对外开放比较探究
来源: anylw.com
1.中外图书馆对外开放比较分析
1.1 中外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比较促进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以及长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能够很好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是因为现代信息技术是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前提,是其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的平台。
信息技术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
而在国外,如美国、英国等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广泛地运用信息技术,发展极为迅速。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简单的网络技术逐渐进入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之中。目前,在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运用较多的就是图书资源查询系统、计算机条形码技术以及其他方面的信息技术等。例如,读者借阅图书时,图书管理员会运用计算机条形码技术,将具体的信息通过条形码技术进行扫描,存入电脑。
(2)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欠缺。在我国高校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方面的人才还是比较欠缺的,如图书馆软件开发方面的技术人员等。
而国外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队伍发展得已经相当成熟。
(3)图书馆管理人员信息技术相关知识欠缺。图书馆管理人员仅仅会简单的计算机技术,如Office办公软件等。相比之下,国外图书馆由于信息技术起步较早,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发展较快。如美国高校图书馆开始将VPN技术用于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国也有用此技术的,但还处于初级阶段,而且应用此技术的高校图书馆还非常少)。VPN的意思是“虚拟专用网络”,它是“Virtual Private Network”的缩写。VPN技术指的就是一种运用身份验证、密码以及隧道协议等在公共网络上构建专用性网络的技术。
VPN技术运用于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的具体原理(见图1)可以概括为:图书馆数字资源及数字管理系统在VPN服务器及路由的作用下,通过VPN隧道的信息传递作用,将图书馆中的数字信息资源以及图书馆管理方面的动态消息传递至校外用户以及其他校区的客户端。
(4)除了上述关于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差别之外,中外图书馆在信息服务社会化方面也存在着差别。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还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较有影响的图书馆还很少。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是以“小作坊”的方式运作,一般采取的是小范围、小规模、个别项目的社会化服务。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相比,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水平和状况还远远不能令人满意。而国外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社会化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如美国公立大学的图书馆都向公众开放,不需要出示任何证件;有些私立大学虽不对外开放,但实际操作中并不严格拒绝校外读者。
1.2 中外图书馆学术自由方面的比较国内高校图书馆在营造学术自由氛围以及构建研究型图书馆方面,主要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学术交流的次数较少。一般都是请一些专家或是教授讲授一些与图书馆文化无关的内容,学生也似懂非懂。这就降低了高校图书馆本身的功能。二是高校图书馆的内部交流和探讨极少或是根本不存在,并且没有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在高校图书馆内部,某些管理人员对于学术自由了解并不透彻,组织内部交流活动较少,这就不能很好地营造一种学术自由和自由学术的氛围。根据笔者的相关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图书馆成为了考研学生复习的基地,导致图书馆未能发挥学术自由的功能。
而国外图书馆在学术自由建设方面要比国内图书馆做得好。国外图书馆经常举办一些图书馆内部的交流和探讨活动。如学生不是一味地牢记某些知识,而是自己选一个研究的课题并且制定研究方案,通过在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和图书资料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国外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营造学术自由氛围以及构建研究型图书馆,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功能。
2.我国高校图书馆加强对外开放的措施
2.1 加强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平台建设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高校师生作为图书馆知识服务直接用户的需求,通过建立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平台,将用户与学科馆员通过虚拟网络联系起来。学科知识服务用户通过虚拟环境下的网络平台对图书馆资源进行共享,用户可以更加便捷有序地获得图书资源,不用直接去图书馆去查阅,通过网络平台对相关资源进行下载。学科知识服务平台作为联系知识服务用户以及学科馆员的重要媒介,在图书馆网络环境下学科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构建学术自由的高校研究型图书馆
2.2.1 研究型图书馆的内涵关于研究型图书馆的内涵,各种学术专着和研究论文都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不同的看法。本文将研究型图书馆定位为:利用科学、合理、完整的文献收藏体系,为读者和用户的科学研究活动提供所需的信息服务和资源的现代性图书馆。这种研究型图书馆不但跨越了标准化的图书馆类型,如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学术图书馆以及各类专门图书馆等,而且还跨越了专科性图书馆和综合性图书馆的界限。研究型图书馆最主要的特点在于能为科学研究服务,而不在于其规模大小和藏书多少。这个特点就决定了研究型图书馆具有其他图书馆没有的功能,能够提供其他图书馆没有的服务。
2.2.2 构建学术自由的高校研究型图书馆
(1)加快文献资源的购置。研究型图书馆要打造学术自由之路,首先就要加快文献资源的购置。这些文献资源不但要满足常规的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而且要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服务。研究型图书馆购置的文献资源不仅包括公开出版的图书、期刊,还要包括专业数据库、会议论文、网络资讯等,这些资源往往具有更强的实效性和专业性,更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同时,研究型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购置还要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特点,注重学术性、研究性和多元化,不要一味地求多求全,不要以收藏量为考核指标,而要引领专业学术发展的方向。
(2)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学术自由的主要目的就是保障学者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免受外界干扰。这就要求研究型图书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学者提供舒适、温馨的服务,使他们不受外界干扰,一心一意地致力于科学研究。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和知识爆炸的时代,情报量的增长、情报载体的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显着,这给研究者筛选信息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因此,研究型图书馆要根据学者的研究方向,集中收集与学术研究相关的专业期刊、图书和数据库等,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和科学分类,并开展信息的二次、三次开发,从而更好地满足学者进行学术研究的高级需求。
(3)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研究型图书馆要为学者的学术研究提供更加便捷、更加实用的服务,就必须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每位馆员要负责与一个课题组甚至一个院系建立融洽的关系,在学术研究者与研究型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利用馆员专业知识,更好地为相关科研人员提供文献资源信息服务,使研究者能够及时把握当前的研究现状和热点,甚至为研究者提出今后研究的趋势和方向。另外,馆员还要更加实质性地参与到学术课题的研究工作中去,这样就会更有利于课题工作的顺利开展。
3.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图书馆与国外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学术自由以及研究型图书馆建设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当前形势下我国高校图书馆只有积极地加强上述3个方面的建设,才能够促进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对外开放。
第五篇:龙潭小学图书馆对外开放管理制度
龙潭小学图书馆对外开放管理制度
为了使我校有限的图书馆资源能更好地利用,特制定本借书制度。一.借书制度:
1、新购图书,编目上架后方可凭借书卡借阅。
2、借阅数量:教师每人每次借书不超过5本,学生和家长每次借书不超过2本.3、借阅期限:教师每次借阅的书的期限不超过2个月,如仍需阅读,必须来图书馆做好续借手续,如有过期不还的,将在校内通报处理.学生和家长每周只可借一次书籍,借期为7天,超过期限进行通知提醒,并限3天内叫还,否则视遗失处理。过期书归还后才能继续借书.(注:家长凭办理的借书卡才可以借书)
4、所借图书如有遗失, 须在借阅期内主动来馆办理赔偿于续,赔偿金额按书籍原有的价格赔偿。
5、家长借阅证不得转借他人使用,如发现转给他人使用,初犯者首次提醒,超过3次以上即取消其借书资格,借书证扣留,并备案上缴学校存档.6、家长借阅证遗失,应立即到图书馆进行挂失, 办理补证手续,补办卡费用10元/张,补办期间暂停借书。入馆制度:
1、入馆借阅,包、袋不可带入书库
2、家长必须凭有效的借书卡才可以进入图书馆
3、书刊借阅前,请查看书籍有无破损、缺页等情况, 发现问题应及时向工作人员声明并进行登记处理.4,借书人在办完借阅手续后,方可持书离馆。
5、借书人一定要爱护图书,不得在书中圈点、画线、折角等,如发现有损坏或遗失,应主动向图书馆管理员说明情况, 按原价赔偿。
6、借还手续须经本图书馆管理人员办理,其他人不得办理。如有特殊情况,须经图书馆管理员授权后方可办理.7,所有学生除了阅读课时间可以进入图书馆外,其它时间只能在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4点50分至5点30分这段时间才可以进入图书馆看书.8、学生和家长要服从图书馆管理员的安排。
9、调离本校的教职员工以及转校学生必须还清所借资料, 方可办理其他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