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厦大企业管理初试复习经验总结
http://www.xiexiebang.com/index.asp
(一)数学复习
1、教材推荐:高数用同济大学版的教材,概率论用浙江大学版的教材,线性代数用哈工大版的教材。
2、辅导用书:陈文登的《复习指南》,高数方面比较强,有个别错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线性代数方面比较强。这两本书价格一样。强烈建议,最好两个人一起复习考研,分别买这两本书,互相换着看。此外,推荐使用李永乐的《历年试题解析》,《全真模拟经典400题》,《突破135分》等书。
3、复习方法:数学占150分,是重中之重。下手越早越好,开始要把教材吃透,基础打牢,每一个公式,定理,每一道课后习题都要信手拈来,不能有丝毫差错。然后就可以用陈或者李的复习书了,至少要过三遍,第一遍认真学习每一个知识点,做每一道习题,注意,做题前不要看参考答案,做到独立思考。第二遍总结各知识点,做到所有的知识点都能够记在心里面,张嘴就能从头到尾说出来,甚至于达到能说出来在哪里能出什么题,自己闭着眼睛可以给自己出题的程度。第三遍查找自己的知识死角,弱点,难点,重点。每年的数学大纲变化不大,可以借别人以前的辅导书看,每年2、3月份,新书就上市了,这时就可以购买了。有人说《历年试题解析》,《全真模拟经典400题》,《突破135分》等书,要考试前2个月才去做,这样才最有效果,还不容易忘记。我认为千万不要这样,这样做是错误的,时间是不允许的,完全可以早做,有百利而无一害。我不提倡题海战术,但是做题少了肯定是不行的,到考场上是会发蒙的,不知道从何下手。思睿厦大考研网
(二)英语复习
1、辅导用书:考研词汇,历年试题,阅读理解,作文写作,翻译,新题型,模拟试卷等等,种类繁多,可以凭借自己的喜好和特点,选择用书。有人说朱泰琪的书好,我不以为然。人大版的书还不错。
2、复习方法:英语100分,是难中之难。我认为,拿着词汇专门背诵单词是没有任何效果的,事倍功半,背得快,忘得更快。而且,现在出题有不少单词是超纲的,2006年尤其突出。英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理解和作文,分别占40分和30分,只要这两部分答好了,小分通过是不成问题的。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做阅读理解,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要读懂每一句话,记住每一个单词,理解每一个选项,在做题中背诵单词,在文章中理解单词,是最有效的方法。作文一定要背诵一定量的范文,尤其是与社会现实生活相关的文章,其次要自己多做练习,不要眼高手低,以为想一想如何写就行了,一定要落实到笔头上,只有这样你才能发现你的不足。另外,要注意搜集一些实用词汇和词组,有些单词不会可以找替代的,但是有些关键词是无法替代的,如果不会这些单词就会影响到整篇文章的写作。其他的如完型填空,翻译,选择补全文章等题目也要多做练习,落到实处。尤其要仔细研究历年试题,从中体会出题者的思路,这很重要。思睿厦大考研网
(三)政治复习
1、辅导用书:林代昭的《应试宝典》,内容多,有超纲的,但是考试出题时必然会有超纲的部分,这些部分一般会包含在宝典里,缺点是个别知识点不全,但不影响大局。岳华
更多经验资料访问思睿厦大考研网
http://www.xiexiebang.com/index.asp
亭的《辅导讲义》,循规蹈矩,严格按照知识点编辑,没有超纲的部分,历年考过的部分都包含在书里面,给人的感觉是它的书只是总结已经考过的东西,没有突破创新的东西,但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这两本书价格一样。还有一本书就是所谓的《红宝书》,我没有用过,但是据我所知,60—70%的人都用这本书,都说这本书好,我想应该错不了,但是现在出的书有不少都冠以红宝书的名,一下子很难分清是哪本,建议买之前打听好是哪本书,不要买错了。这三本书只要买一本就足够了,买多了浪费。时事参考书不要着急买,考研时事截止到10月末,有不少书为了占领市场提前出版,内容不全,有1个月左右的时事让你从它的网站免费下载,糊弄人。每年的11月10—14号现场报名,照相交费,可以这时候买,因为此时出版的时事参考书内容比较全,例如启航版《形势与政策》,12元。
2、复习方法:一般来说,政治是最简单的了,就是不复习,及格也不成问题,想不及格都难,但是要想真正得高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建议复习不用太早,每年的7、8月份新大纲才出台,一般大纲每年都会有一些变化,8月份左右新书才出版,这时候买书,开始复习就赶趟。整个书至少要复习三遍,知识点需要理解性记忆。政治选择题和主观题各占50分,要靠选择题要拿分,单选错误不能超过3题,多选错误不能超过2个,选择题扣分不能超过8分,如果踏踏实实的复习了,完全可以达到甚至超过这个水平,甚至可以打满分。总分至少要打70分,如果复习到位,得80分也不是很难。主观题一方面要靠知识的积累,活学活用,一方面要学会答题,把握答题的关键,抓住得分的要点,可以参考历届试题标准答案。思睿厦大考研网
(四)专业课
1、辅导用书:思睿的复习精编这本辅导书还是很经典的,归纳了两本指定参考书中常考的一些知识点,管理学方面还揉合了林志杨的那本管理学原理中的一些观点和理论。此书还有管院考研的历年试题及详细参考答案、模拟试题等,应该是目前市面上能找到的最专业的厦大管院辅导用书了,不过就是贵了一点,总体来说书的质量还是很不错的,对得起这个价格。
2、复习方法:专业课是大家必须放在第一位的科目。大家除了看课本还是很有必要有往年的真题(复习精编中有)。你既然要考,你就必须了解它是怎么考的,出了一些什么样的题,出题的重点和方向是什么。当然课本是关键,大家实际上也没太大必要到处看一些管理类的报刊杂志,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对考研没什么帮助,还有就是很耗时间和精力,所以大家只要有这些课本和复习全书对付考研是绝对够用的了。至于具体的试题,我认为最近几年的大部分还是在课本或者复习全书上找得到的,关键看大家答的完整性和条理性了。比如一道问题,它有几个大的要点(这是考察你论述的全不全面),每个要点下面你论述的充不充分,只有做到有全面又充分,我想你肯定会得到一个理想的分数的。所以这就要求大家在看书的过程中,必须要把理解放在第一位,只有理解的知识才能论述的很充分,因为大家在考试的那种紧张的气氛下靠记忆是写不出多少东西的,大家基本上三个小时都在不停的写,否则你论述的肯定不充分,你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考虑。当然,在考前一个月左右还是要一定记忆的。
更多经验资料访问思睿厦大考研网
第二篇:考研初试经验总结
考研初试经验总结
考研是一件既锻炼身体又锻炼意志的事情,缺了哪一个,都撑不下来。
考研战线不宜拉的太长,如果从3月份开始就每天10来个小时泡在图书馆里,到最后,肯定没有了冲刺的经历。比较正常冲刺的时间就是从9月份开始,在之前每天只要保持看书,保证看书的感觉就可以了。
英语应该尽早来看,因为英语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提高了的东西,建议用书是朱伟的恋恋有词和配套的视频,内容比较搞笑,而且也挺全面的,比自己一个一个的背单词效率要高很多,而且更容易记住。15年的那一版讲的是十几年的真题里出现的词汇,16年那一版讲的是从06年到15年的词汇,其实无论那一版,只要一直坚持听,就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提高,至少能读懂文章内容了。
英语真题,我的建议是买黄皮书或者考研一号,都挺不错的,我认为,不要做什么模拟题,因为模拟题跟真题的路数完全不同,真题是要一遍一遍的来参悟的。还有,得阅读者得天下,真题阅读4篇,20个选择题,40分。真题阅读至少过3遍,多了5遍都可以。因为真题是你英语中的唯一一本带有题目的资料。在后面对真题进行分析总结的时候,会发现能用很长时间,这是很正常的。比如第一遍单词,一篇文章大概就要1H,在分析句子的时候可能一篇文章要2H,这都是很正常的,不要觉得自己花费时间过长,所有人这样做都是这么长时间,不要心急。
第一遍:做真题的主要目标是单词,把真题里包括题目中所有的单词都要过一遍,不会的就抄下来。在知道所有单词的意思之后,就可以把整篇文章用自己的话进行翻译。
第二遍:主要目标的句子,在你认识了单词的基础上过句子,讲真题的书里都会帮你把真题拆分成一句一句的,进行分析,你的任务就是搞懂句子到底是怎么翻译出来的,尤其是长难句。
第三遍:主要目标就是题目,把你前两边做的结果都找出来,对应着错的题目,进行分析,真题里的题目共总就有那么几种,学着从题目中去找对应的答案,以及如何对真题里对应的内容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总结主旨的题目,是总揽全局的看,而不是针对某一方面或某一点。单词意思辨析,可以大概了解句子的内容,或者根据单词本身的词根词缀进行分析,再与选项比较。
后面的第四遍,第五遍什么的就是复习,复习,再复习。
然后就是作文,我知道你的英语要求肯定不高,所以就不用很用心的准备各种素材什么鬼的,你要做的就是多背一背真题后面的各种给的范文,注意,这只是给你一些语感的。并不要求你上场的时候真的写那种文章,英语一大小作文30分,你可以只要求22分这样就可以了。所以,你要做的就是背模板,我背的模板还是朱伟的小黄书作文,里面有模板,自己组合,背下来,考场上你能节约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去写别的题目。或者你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那回头我帮你找朱伟讲的作文应该怎么写,你把视频看看,自己琢磨琢磨,写几套自己的模板也可以,至少跟别人的重复率会低很多。
完形填空真的可以忽略,因为我从来没有做过,我在考场上所有时间都用来除了完形填空之外的题目上了,说了你可能不信,可能你用了半个小时做的完形填空还不如我用一分挣做的得分高。你可以试试你完型能得几分。20个空,10分,真题里A,B,C,D肯定是各五个,所以,20个全选一样的就可以得2.5分,这是保底分。
翻译这种事情是我无能为力的,因为我的翻译也是一塌糊涂,看了朱伟的视频,我觉得我可以大致的把意思翻译出来,因为最后的时间我都没有看单词,所以好多单词不认识,只是知道它的情感的怎么样。翻译10分。最后要讲的就是新题型,不要问我新题型是什么题型,因为我也不知道,新题型有很多种,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不难。这种题型我也是无能为力的,虽然我的新题型做的很不错,得分率很高,但我真的没有用到什么技巧,我只知道它很容易,至少对我来讲是这样。共5个空,10分。
政治,不需要那么早看,真的不需要,无论你听谁说,政治真的不需要很早开始!从8月中旬甚至九月份开始是完全足够的。政治的资料不用很多,只认准肖秀荣就可以,肖秀荣的知识点提要,1000题,时政,肖8和肖四,大不了最后再来一本风中劲草,传说中高度凝练的知识点,没有一句废话,只在最后一个多月才出来。知识点提要是类似大纲的东西,大纲内容也很多,知识点提要也很多,大纲比较官方,知识点提要是跟1000题配套的比较好用,所以,两个只需要一个就可以了。
你可以把1000题做两遍,当然是只做选择,分析题基本上不用做,看看就行了。第一遍:跟着你看知识点提要的进度来,看几章,就做几章的题目,不要在书上写答案,找个本子写,因为这本书你还要做第二遍。把错的题目在答案解析里画出来,跟着解析来。第一遍单选正确率应该在70%左右,多选正确率应该在55%左右。
第二遍:做题目,然后对答案之后再对应知识点提要。把两次做错的题目都在1000题里标出来,把知识点也写在里面,以后时间,你就可以用它进行复习。第二遍单选正确率应该突破85%,多选正确率应该在65%-70%.政治试卷100分,选择(包括单选和多选),分析各50分。分析题,就算写的再多也不可能拉开很大的距离,但是选择不一样。多看几遍知识点提要,不需要你背下来,但是你要眼熟,你要知道。其实政治考研最主要的是抓选择题,尤其是多项选择,因为一题两分,无论是多选少选都没有分,所以多选错两个的人跟多选错八个的人差距会很大。肖四,肖八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肖四里的大题要背下来,背下来,背下来!因为命中率真的很高,很高,很高!!我会讲17年政治考研基本上每一大题都被命中了!!
提示:我第一遍看知识点提要的时候并没有做题,只是看视频,把内容看了一遍。第二遍看知识点提要的时候,每天读两章(大概是这样,内容少就3章,内容多的1章都分两天看),看完之后就去做题。题目真的是混眼熟,混眼熟,混眼熟,绝对不需要你一字不拉的背下来,因为它是选择,不是分析。多看几遍知识点提要绝对没有坏处,而且不要略过什么,因为他说的非加粗的内容真的会考到。而且你可以自己关注肖秀荣的微博,上面会有很多资料。分析就是背套话,真的是一套一套的,什么跟什么事辩证统一的,两者既有相同的,又有不同的,就这种套话,反正你背肖四的时候就会知道。
专业课的话我不是很了解你们专业,但是我很想跟你说,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不同的侧重点,选好学校之后对应的书要买,泡论坛,泡群,找资料,这是必须的。真题很重要,很重要,真的很重要。但是你要去问那些考过的人,他们会知道真题有没有重复率,如果有,那就不要犹豫,背真题。看书大概从4-5月就可以开始了,毕竟一开始你的效率肯定也不高,也没有什么紧迫感,如果有时间就把书多看两遍,或者买到的资料多看两遍。真题第一遍过完,最迟就是九月底,首先就是要把书过一遍,这一遍就是要对你后面做真题提供一个帮助,至少在做真题的时候你知道在书的哪里。这一遍你只要在书上做一些笔记就可以了。
接着就是要做真题,做真题的时候,你应该先把一套真题做一遍,然后你就会发现,你基本上都不会,这就对了,你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的目标就是把这些不会的东西搞懂。认认真真地做真题,把任何的知识点都当回事,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把真题里的知识点从书上抄下来,做笔记了。记住顺序是这样的:做一遍真题——找出真题对照书里的知识点,对应别人的答案,写出自己的答案——将知识点抄在笔记本上。这一遍是很浪费时间的,大概一开始要花费4-5个小时的时间能整理完一套真题,后面就轻松了,因为我考的学校有重复率,后面重复的知识点就不用整理了。
然后,就是在你把真题过了一遍的基础上,就可以开始看第二遍书了。这个时候相信你已经知道了你报的学校考试的侧重点在哪些章节了吧。这个时候可以开始做笔记了。觉得不会考的内容笔记也要做,只是详细程度不一样。重点章节要一字不拉的看下来。弄懂,吃透,背会。因为你要知道真题并不代表一切,他就算有重复率那也是一部分,肯定还会考到一些以前没有考到的知识点,所以,看的第二遍书是非常有意义的。注意,这个时候也是要花费很长时间的,有时候我一上午的4个小时的时间就用在上面了,整理出了一章的内容。而且在这一遍过书的时候你应该有一个大致的体系跟框架,能自己梳理清楚知识点。
再然后就是看真题,真题有什么题型,大致内容是怎么样的,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怎么样回答。
在你看书的这段时间,不要把真题给丢了,要一直看着你总结的东西,背一背或者只是每天翻一翻。后面就是有计划的不断进行复习,看书,看资料,看真题,背笔记,背资料,背真题。
最后的冲刺阶段就要开始猛背书,把你所有的整理的内容都记得很熟练就可以了。
买真题时候的注意事项:
1.真题有没有配套答案,有没有答案,会关系到你做真题的时间,而且有答案会好很多,在有些题你找不到或者拿不准的时候答案很重要。2.真题答案是部分答案还是所有答案。
3.真题的真实度,你可以上网搜一搜你们学校的真题,然后与别人卖的真题做比较,千万不要被忽悠了。
4.真题的跨度,从多少年到多少年,最新的真题有没有,以及有没有答案。
5.买的资料不一定要很多,因为太多了你也看不完,主要是它有没有很有用。可能有些整理的资料很有用,也有可能学校内开的辅导班的资料很有用。这都说不定,要多问。6.资料可以从贴吧里找人,群里找人,百度上找论坛,考研帮找,淘宝上买,反正用尽你所有的能力去找资料,多看看总没有坏处。
数学,这是我完全不了解的一科,各种资料你就去各大论坛找吧,反正我知道他们用的比较多的书就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和张宇的。然后就听视频,刷题,刷题再刷题。
考试时需要带的东西:
黑色水笔,2B铅笔/2B自动铅笔,橡皮,小刀(专业课用来拆封试卷的),身份证,准考证(准考证记得多打印几份,也可以和你同学之间互相保存一张对方的准考证),计算器(如果你们允许带)。
不需要的东西:
手表/电子表(每一个教室都有钟,老师是不允许带表的,而且考试结束前15分钟会有提示)
固体胶(现在封试卷都是用的带胶的封条,老师发的每人一张,还要在骑缝处签名的,所以固体胶真的没有用)
第三篇:2018厦大企业管理考研经验分享
http://www.xiexiebang.com/index.asp
▶英语
单词整个考研都在看,每天翻几篇最多十篇,星火巧记速记看了一遍,星火的30篇文章贯穿考研词汇看了两遍。非常推荐后面这一本书,用文章情景记单词更好记有意思些。前面那本单词书我不知道有没有意义,因为那本书太厚,我好像看完已经快忘完了。
阅读也始终贯穿了我的考研,吴咏麟的100篇是本好书,跟真题很近了;石春祯的220篇文章很新颖,跟真题选文章风格很像,但出的题质量差;张健的150篇很不错,训练解题思路。
最最重要的是英语真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有些英语积累再拿真题做,也就是说一定要觉得自己的阅读能力已经不错了才做,因为真题很少,比较珍贵,而且可以多看几遍。
我看了应该有5遍左右吧,第一、二遍都是每遍三次(读和做题——认真读文章、搞清楚每段的段落大意——检查自己的解题思路),我是做了150篇上册后再回来做第三遍的,其实有些做错的题隔段时间做仍然会做错,由于记忆干扰想把题做全对难度更大,所以我做的很小心,做第四遍我换了个思路,好像是重点看长难句和摘抄些文章中好的句型,以用于写作。第五遍应该是考研前一个月内看的,因为担心做的模拟题解析影响了真题解题思路。
写作最重要的是自己亲自写几篇,才知道自己写的和答案的差距。其实并不用太多时间练习,只要拿到一个题目可以达到很顺的写出文章来这种状态就好,先不要在意质量,考研前半个月再记写好的写作开头、结尾、过渡句就行了。
参考书目:词汇:星火词汇、星火的《30篇文章贯通考研词》;阅读:吴咏麟100篇、张剑历年真题解析、张健150篇、石春祯220篇。
▶政治
考的确实不高,自己准备的有点晚,而且由于看第一遍大纲解析就配着程先奎2000题做,使得这本书没有发挥出潜能。所以建议先快速看一遍书之后再看一章节书做一章节题。时事政治到时候去听听辅导班讲,好像才10块钱,听了有点印象就行了。大纲解析我还是看了3遍以上的,这个估计还是必须的。
参考书目:红宝书、陈先奎2000题、真题、考前的时事题、《20天20题》思睿厦大考研网
▶数学
我的数学大致是分三个阶段的:基础——复习全书——模拟题、归纳总结。其实个人觉得最最重要的是基础和复习全书部分,后面一个阶段不过是在使用前面的积累、整理自己的思路。我听过也确信一句话: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再难的题也是由基础知识点累计出来的。
基础阶段:3到7月底。由于课比较多,我只看英语和数学俩门课。高教版的同济、我们学校出版的线代和概率。看一节教材做一节习题和笔记,笔记不要太注意自己的字迹好看
更多经验资料访问思睿厦大考研网
http://www.xiexiebang.com/index.asp
什么的,最重要的是把每节的重点和主要思路捋一下,不要花太多太多时间,特别是对那些做题后仍然喜欢翻教材的同学。线代和概率没做习题,我给这俩本书配了线代辅导讲义、概率辅导讲义。然后做了基础过关660题,这本书放在复习全书做俩遍之后做效果应该更好,题不难但几乎选自真题,要注意解题方法。
第二阶段:复习全书(或指南)。全书的高数太详细,以至于有些繁杂,对基础知识加深印象还是有用,陈文灯的指南高数部分很精辟。全书的线代和概率非常精辟。7月初到9月底我认真做了俩遍复习全书(一定要做出来,不要随便看答案)和两遍陈文灯的高数部分。看第三遍速度就快多了,综合全书和指南高数归纳整理了题型。线代和概率李永乐归纳的非常很好,我就没再总结。
第三阶段:做模拟题、真题、归纳总结。模拟题我做的是陈文灯15套(因为觉得一系列书都是李永乐的,想换换解题思路),400题也做了几套,觉得模拟题没什么太大用处。主要是安排好答题时间,查漏补缺的效果还是有限,所以认真做8套左右就可以了。时间有点紧,真题我只做了最近的两套,其实复习指南好多题就是真题。做了这些套题后又看了一遍复习全书,已经很熟悉所以大概一周就看完了。冲刺135是本好书,适合最后用,我看了2遍,如果自己不知道怎么归纳总结的同学,这本书对理清思路很有帮助的。
总之,数学是必须踏踏实实复习的,复习全书至少要看3遍,前两遍是认真做,后面是回忆和记忆解题方法。
参考书目:教材、《李永乐数学复习全书》、《数学基础过关660题》、陈文灯的复习指南高数部分、《历年试题解析》、《最后冲刺超越135分》以及陈文灯的15套。思睿厦大考研网
▶专业课
针对管院专业课标准化的特点,我只看了指定参考书,然后做教材的框架笔记,方便背诵各种知识条目,对于各种1~10条的知识点了然于胸,对于我专业课取得不错成绩有很大帮助。
8月开始管理学,管理学的第一遍看得比较快,每天一章,半个月看完第一遍,这一遍的目的就是了解书的大概框架,熟悉一下教材内容。再在后半个月看完第二遍。这样之后,管理学基本上就比较熟悉了。
9月开始管理学第三遍,并开始做笔记,把课本结构框架写出来。笔记主要写条目和框架内容,只把小标题写出来就行。这时注意,笔记本上是单面写的,背面留出来;并且笔记文字的间隙要大一些,为以后添加内容留出空间。这一遍看书比较精细,不用着急,要有质量,重在理解。
10月开始背笔记,因为笔记是课本的框架内容,笔记简单,在前15天内背两遍,做到看到问题能知道结构框架。尽管现在背的只是框架,但是如果对于某一条或者某一点不理解,一定要回到课本看懂然后理解。背完这个框架之后,再回到课本,后15天再看一遍,背着框架看书,尽量边背边看,背着条目然后看条目下的内容,加深理解。
更多经验资料访问思睿厦大考研网
http://www.xiexiebang.com/index.asp
11月继续看书,丰富笔记内容,把一些你认为重要的要背的内容都加在笔记里,总结课本中那一大段话为一两句话,写在笔记上。这时的笔记内容就是向考试看齐的,笔记内容就是答题内容了。所以,对于没有理解的地方或者理解但是不知道怎么说的问题,一定要在笔记上写出来。
12月就开始全力背诵,以笔记为主,课本为辅。背诵遍数越多越好,最后背诵要达到每天背一遍,甚至到考前的时候1小时就能背完一遍的程度。
下面是微经的复习过程:
7月经济学第一遍,熟悉教材
9月经济学第二遍,建立框架,章节之间联系
10月经济学第三遍,背一些重点内容,后半月做课后题和金圣才的计算题
11月经济学再一遍,背一些重点内容,重在理解。
12月全力背诵,一直背到考试;做真题中的计算题。
注意事项:
经济学每一章的名词解释不多,建议写在每章的最开始的那页,对于检查自己的复习和背诵效果很不错。这样,微经的名词解释不会跑出你的复习范围了。
对于经济学中很多理论的推导过程,个人建议在开始复习的时候就尽量搞懂,搞懂之后就不用再看了,只用记住相应的结论就好。因为管院的考试对于经济学要求毕竟不会很高,不会在考试中请你推导什么结论的这样的题目。
对于微经的复习,我经常看完一章之后,再对着目录在纸上自己给自己讲一遍,卡住的地方说明没有理解就要再去看书,这个过程可能会很烦琐,但是效果是相当好的。当你能把整本书都讲一遍的时候,你的复习就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除了目录,微经第二章开始的时候有个框架轮廓图,看完一遍课本之后,我就再看看那个图和下面的文字,对于加深课程的理解也很有帮助。
另外,可以在12月份的时候用真题做一下模拟,因为专业课答题时间还是比较紧张的,研究一下如何分配时间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一个名词解释写了很多,后面的论述很可能就没时间写了。
参考书目: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管理学精要》[美]加里·戴斯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更多经验资料访问思睿厦大考研网
http://www.xiexiebang.com/index.asp
《厦大管理学与管理经济学考研复习精编》
《厦大管理学与管理经济学考研冲刺宝典》
在备考过程中,坚定的信念是十分重要的,请不要因为别人的一两句话就改变自己经过认真思考的决定。还有,备考过程中心态应该放平稳,我时常用一句话告诫自己,“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我一个同学平时复习的进度在所有同学中都是最慢的,不过他是一个很稳的人,学习很扎实,最后的取得我们班最高分。目光长远,稳扎稳打是考研中的制胜武器。
请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更多经验资料访问思睿厦大考研网
第四篇:高分考生厦大经济学院考研复习经验总结及复习方法指导
为了不至于误导大家,我只说我有把握的东西。我觉得很多人学习方法不好。而我周围很多聪明的人,大家也都自称是考试机器人,我想把他们的学习方法告诉你们。(基本高考分数都在600-650)
A 复习不好不要紧张,复习好了不要自满。在剩下的时间里任何情绪都是不好的。你只要想着,把时间都花上去,把时间耗完,考多少都是你的。想太多没用,过分紧张和过分的自满都帮不了你。有些人在适当紧张的情况下学得好,有些人在适当的自我感觉良好的自信下学习得好,自己调节自己的情绪吧。
B 课本那么厚是不需要完整每字每字的抠一遍的。我从没有完整的看过一遍,但我至少不完整的看了十几遍。重复是学习之母,要善于抓住记忆的规律,就是越短的时间内重复的遍数越多越好。开始上考研班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看了一遍两遍了,可是,到了后来,我觉得我掌握的东西却比那些人多。差别的原因,我想是,他们是花一个月,每天一章的看,也不重复的回头看,两个月搞完两本书,结果最后往往会觉得复习的东西没掌握多少,会乱。我看的时候,往往是,今天看消费者理论,好几章一起看,搞清楚里的重点,联系。第二天看厂商理论,顺带把昨天看的重点再看一遍。第三天看市场结构,用一整块的时间,要顺带把厂商理论和消费者理论一起看。。。宏观看的时候,是1-8章为一部分,短期是一部分,后面的几章节是一部分,(去年微观和宏观最后几章节都没出题目的)
C 要善于抓住重点。有的人一定要看懂每个字的意思。天啊,我和研友们讨论的时候,他们和我讨论起那个拐角解的课本案例。有些东西是永远不必看的。我有个经验,我把微观和宏观的课本前面的详细目录都撕下来,上面的标题就是课本每段每段的标题。(我觉得案例是用来帮你理解的,不是用来考的。厦大是经济名校,不会出很偏很怪的东西的。帮助不了的话,很可能是它太难了,没关系,你可以在其他书上找到帮你理解的案例)。我统计过厦门大学去年卷子,微观中市场结构考了54分左右,宏观中考得最多的是索洛模型,AD-AS,IS-LM,几种宏观政策讨论等等。这些好象也是很多经济名校的重点,抓住课本中的这几个章节,应该是个不会错的方向。
D 要懂得总结。课本翻了三四遍,能够和同学吹牛说点经济学的时候我就开始总结题目,就是把自己当做出题人来出卷子,(前提是看过很多经济学卷子是怎么出题的,我看过金圣才的,看过一本红色,看过高鸿业的题目,只看其中和课本有关的内容),我总结的时候,依然以课本为纲,重点是课后的复习题。然后是整理计算题,期间我还整理了一份图象,所有的图象我都分类归纳了。有的人看了我的笔记问我G-G图象是什么意思,这就是我分类整理的时候把所有横轴是good(商品),纵轴也是good(商品)的所有图象进行的总结和比较。比如,无差异曲线就是G-G曲线。我还总结了P-G曲线(价格-商品曲线),K-L曲线(资本-劳动曲线)等等。。。总结在一张在复印店买的大白纸上,翻几遍就可以记住了。我记图象的时候还顺带把课本里关于图象的说明都记住了。我想,每遇到可以画图象的,我就会画上去,顺便把说明也写上去,说不定就是得分点哦:),证明题,我也有总结,岛主给了一份上财的,我还总结了其他的一些和课本相关的。都是课本里面可以看到的可能出证明题的。计算题,去年把可能考的两种简单的都考了,不知道今年会考什么,反正全面的,准备得难点是没错的。几个我认为可以影响最终得分的注意点
A 去年参与改卷子的那个辅导班老师说,绝对不会考课本外的。所以不管是参考任何教材还是看什么时事热点都要考虑怎么和课本联系吧。比如,人民币汇率是热点,就可以和课本里关于货币,国际间贸易等等联系起来,(课后好象有这类的题目,你只要把美圆换成人民币去考虑,美国换成中国去考虑吧:))我借过经济蓝皮书绿皮书黄皮书,觉得不错,你们可以去看看吧。网上财经新闻头条?我不知道怎么看,很多人推荐看,我真不知道看什么比较好。要对当前的经济热点问题还有国家宏观货币财政政策有点了解,能说上来,我觉得是必要的。“厦门大学财政系最强,他们肯定会更关注这些的。”(一厦门大学老师的话)
B 开始的时候我很担心最后50分的论述(万一有一个不会,不就挂了,相当于英语阅读错一半还以上呢,英语阅读我们花多少时间?),后来,我也不担心了,肯定不会超过课本。就算超过了,大家都差不多,牛人是很少的。
C 主观题目要多写,把你知道都写上。老师说,去年改卷的时候,所有论述题答题少于一页的,都成功的进入了更低的一档的分数(改卷都是第一眼划档,然后再微调)。
D 能画图象的就画上去,我们学校宏观经济学老师说,改卷的图象是3分。去年的卷子,总的来说,可以画7,8个图。E 背。这是我的办法。有些人不同意。但,这是中国的考试,我没办法,我没学过经济,我没牛到一开口就能把一些可能出论述题的东西的说完整。(比如,他要是问我,请论述和比较你所知道的厂商定价策略),我要是不背课本的话的话,一道题扣两分,八道简答题就扣16分,再加上论述题。。。挂了!政治可以背,单词可以背,这些要花我们时间,但是他们比150分的经济学值钱吗????我在把课本中的每段每段的总结成可以背诵的话后,(就是我送给大家的笔记),我就开始背了,背完之后好塌实好塌实啊:)
当然,我绝对不是不理解的背。没人那么傻,我觉得西方经济的东西因为有理有序,比政治好背多了,我觉得政治经济学说得象天书一样,背得痛苦。
厦门大学的西方经济学课程,大家都在探索,大家都不十分清楚该怎么准备怎么考。交流是十分有必要的。大家可以多多询问去年考上的同学。能考上的都是很强的人。大家可以相互交流相互进步。我经常和研友讨论,在西安还和两个女生每段时间聚聚。
至于,英语数学政治,大家自己看别人的经验吧。考高分的人多了。不要问我,我不考。
关于考研,大家要知道,只是一场考试,太多人把它太当回事。没有办法。不用过于紧张。考好的人很多都只是会考试而已,就象我们经常说,自己就是考试的机器,中国考试的机器。不要怪我,也不要怪大家,不要反感,这是应该的,我们在这个社会里,就要顺应社会的规则。用愉快而不太慌的情绪,去把握它。当你想不清楚,很烦乱的时候,想点大的东西,想想你未来,以后,考研不过是人生里一个小路,走好走不好都不会根本的影响你的未来。
在我在的学校里,很多人只用2个月时间就考个400++的分数,现在他们很多人都比你们花的时间少,大部分人复习刚刚进入状态。(我们班同学就是这样)但是,他们都不慌,有条不紊的来,睿智的对待这个考试,去准备去复习,仅此而已,别无多想。你们中,大部分人都花更多的时间,即使现在有什么缺陷,或者数学难以突破,或者英语怕过不了线,都不慌,抓住重点,不要什么都抓,不要什么辅导班都想听一下,不要谁的什么话都会影响你的安排。时间还很多的。怕什么。大学里,许多人是连续奋战几十个小时就能把高数,汇编,数理方程搞定的,考90+的分数的。(我也一样经常这样)秘诀就是-----重复,抓重点,会总结。
我不是牛人,和大家一样。许多考厦大的研友的鼓励和相互支持让我很感动。当然,我们当中的很多人注定要失败,这一点都不要紧。机会很多,金子总会发光。
还有人问我,他总会控制不住的不想学习,想上网,想放松。
很显然,这是不好的。
我有充分时间学习的时候(只要不是那种,两天后要考VC++,今天还没看的情况下),每天学习10个小时左右,再紧张都要运动运动,然后洗个澡,清楚的脑袋去复习。中间不给自己放松的机会,开始时,我经常告诉自己,不要离开座位,不要离开座位。不离开座位还能干什么,只能看书了。后来慢慢形成习惯了。你们可以试试。我比你们更喜欢上网,更喜欢玩魔兽。(要不然GPA就够高,可以去美国了)
有效率的时候就塌实的多学一会,没效率的时候只做两件事情,睡觉或者运动。
生活要简单,都这个时候了!大家要有决心,很多东西是要做的,但不是现在做的,比如:
不要拿着个手机发短信发不停。有事情直接打电话吧。时间是最大的机会成本啊。
不要看Friends看入迷了,以为这样可以提高英语口语,(听力也取消了。)
不要和同学聊太多心情,这样很可能会影响你的心情。
不要找以找资料为理由上网,我每次都给自己规定1小时一个礼拜,累计一小时就不上。QQ?不要不要。
不要说状态不好要放松两天,我觉得超过24小时的停顿都会让你浪费更多的时间去弥补回来的。
当中有一些人是因为总总原因在比较不好的学校里面的,总是觉得高手很多,但不是自己。
对的,很多人被那么高的分数吓到了。这是决定失败的最终原因。在我复习还没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说他的目标是380分!我却说我的目标是430分。这么说至少有几个好处:
A 让你在复习的时候不断对自己精益求精(数学想考120的人会说,算了,多元复合求导那么烦琐,这几分要是考的话我就不要了。而想考140分的人会想,不行,我得看看;英语想考65的人会说,恩差不多了,大纲这点单词够用了;想考85的人会说,我至少得准备10000个单词)
B 让你始终保持一种比较有效的激励机制,哪怕是一点点的自我感觉良好,都会对你自信心起到帮助的。
很多时候,想考380是考不了380的,想考430的也考不了430,但考400以上是可以的,够了。
每年英语59的人,开始的目标很多都是60,65!
这些年,我牛人看多了,大家都是勤奋的结果。真正聪明的,智商特别高的很少很少。强如MIT,大家是不睡觉的读书的。每个人都不要在困难的时候示弱,说自己不行,也就这样了。这样不好。单杠最后快不行的那几下对自己肌肉的锻炼是最有好处的,所以学习上最困难的地方就是对自己进步作用最大的。每个人都走上这条挑战考研的路,坚持下去,目标再高一点,理想再大一点,困难多挑战一些,信心更足一点。(我考四级的时候,模拟的时候每次都有超过5个阅读错误,六级的时候每次都错10个左右,一点都不慌,最后都只错一点点,4级94分,6级89分)
最重要的是学习方法:我说过了,重复,总结,抓重点。
*需要补充图像
微观经济学研究内容
(1)个别经济单位(消费者工人投资者厂商土地所有者等)的行为,以及阐述这些经济单位为什么和怎么样作出经济决策的。
(2)个别经济单元怎么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更大的经济单元——市场和行业。
(3)通过分析个别厂商和消费者的行为及其相互作用,揭示市场和行业怎样运作和演变,它们为什么彼此相异,以及它们怎么受政府政策和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
消费者理论:从需求方面研究市场
厂商理论:从供给方面研究市场
宏观经济学研究内容
宏观经济学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如国民总产出的水平和增长率,利率,失业以及通货膨胀。
经济状况影响到每个人,所以宏观经济学问题在政治争论中起着中心作用。
宏观经济问题也是世界政治的中心。
宏观经济学家对未来的预测往往不准确,然而宏观经济学家熟悉经济运行,可以解释经济现象,有助于经济政策的制定。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微观是宏观的基础,宏观是微观的延伸。
考察对象
对资源的研究
微
单个的经济单位行为和内在经济关系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是如何决定的研究如何解决资源的配置问题,假定总量的利用程度不变
宏
整个国民经济的行为,经济中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解决的是资源的总量的利用程度问题,假定配置状况不变
微观经济理论运用和其局限性
经济学的解释和假设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的,其理论的发生和发展是依照一套基本的规律和假设来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实证问题涉及解释和预测,规范问题研究应该如何。
实证分析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
实证问题排除主观价值判断,只作客观分析。
规范分析的内容一般是无法用事实来证实。包括价值分析。
市场和行业
市场是通过相互作用决定一种或者一系列产品价格的买卖双方的集合。
市场是确定价格的地点。
一个市场包括不止一个行业。
行业是出售相同的或紧密相关的产品的厂商的集合。
一个行业是市场的供方。
市场界定——市场的范围
市场界定就是判断一个市场应该包括哪些买者和卖者。
市场的范围是指市场的边界,包括地理范围边界和产品范围边界。
套利:人们在一个地方低价买进,在另外一个地方高价卖出。
实际价格和名义价格
名义价格:“现值美元” 指一种商品的绝对价格。
实际价格:“不变美元” 指按照价格综合计算的价格。
一种常用的综合计算为消费物价指数CPI
A年的实际价格=B年的CPI/A年的CPIxA年的名义价格
B年的价格变动百分比=(B年的价格-A年的价格)/ A年的价格
实际价格和名义价格通过CPI调整。
实际GDP和名义GDP通过GDP平减指数来调整。
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通过通货膨胀率来调整。
供需原理
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是指在一个自由市场里能使价格得以变化一直到市场出情为止的趋势。
市场出清=市场均衡: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供给量等于需求量,不存在供给短缺(需求过剩)和供给过剩(需求不足)。
供需并不总是均衡的,但趋势是使市场均衡。
价高->增加资本投入,购买设备,雇用工人,扩大生产规模,新厂商涌入,产量增加,供给增加―>需求减小,供需均衡―>继续生产―>生产过剩,价格继续上升,需求继续下降―>供大于求―>过剩产品积压―>降价―>减少资本投入,不再购买设备,解雇工人,减小生产规模,有厂商退出,产量降低,供给减少―>需求上升,供需均衡―>继续减产,价格继续降低,需求继续上升->供不应求—>产品短缺—>升价—>....影响供需的因素
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价格是内生变量,引起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可支配收入,相关商品的价格(互补品和替代品都要分析),偏好,该商品的价格预期是外生变量,引起需求曲线的变动。互补品的价格上升会导致需求降低,替代品的价格上升会导致需求上升。
影响供给量的因素:价格,成本,相关商品的价格(互补品和替代品都要分析),生产技术水平,该商品的价格预期。供需变动
价格的变动=)供给曲线上的移动=)供给量的变动
其他决定供给变量的变动=)供给曲线的移动=)供给变动
并非所有商品都满足需求法则,有两种商品是违背的:
1)吉芬商品:详见下面
2)炫耀性商品:这些商品具有价格越高,需求反而越大。用来显示一定的社会地位。
个别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
通过横向加总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可以得到市场需求曲线。
个别需求曲线都是向下倾斜的,所以市场需求曲线也是向下倾斜的。
市场需求曲线不必是直线。
市场需求曲线是个别需求曲线的总和。
个别需求曲线是不连续的时候,如果数量足够大以达到完全竞争市场的时候,市场需求曲线可能是连续的。竞争供需和垄断供需
运用供需曲线的时候假定是一个竞争的价格。
垄断情况下,价格和供给量不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了。
原因在于:一个垄断者的行为取决于需求曲线的形状和位置。如果需求曲线以特殊的方式变动,垄断者为了自身利益可能维持固定的数量而改变价格或者为将价格固定而改变数量。
需求弹性分为三种: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下面分别讲述:
长期和短期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Ep=(ΔQ/Q)/(ΔP/P)是一个负数。
有较接近替代品存在往往Ep较大。反之,Ep较小。
Ep须在需求曲线某以特定的点上来度量,随着点在需求曲线上的移动,Ep往往会变化(P/Q的值一直在变),不是曲线越平坦的时候弹性越大,关键要靠计算公式来讨论!
第五篇:考研初试经验总结(复习计划)
2014考研初试经验总结
3/20by沧浪
2014考研初试的已经落下大幕,今年的国家线是285分(工学),相对过去几年,可以又降低了。
本人经过一年的复习,获得了351分的总分,政治63,英语66,数学109,专业(电力系统分析)113。在过去的一年里,有遗憾,有痛苦,有汗水,有收获,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记下在这一年里获得的考研初试复习经验,也希望作为以后同学们准备考研复习的参考。
首先,谈谈考研的目的。有的人考研是为了延续自己的学习生涯,想继续提升自己的个人水平和实力;有的人考研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能留在某个城市;有的人考研只是随大流,没有自己的主张,看别人复习自己也复习。在我看来,考研的目的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考研不是高考,它不像高考一样只是肉体上的辛苦,考研在肉体辛苦的同时,更多是精神的痛苦,因为你几乎都是在孤军奋战,能帮你的人不多,能带动你的人不多。因此,有一个正确的考研目的价值观,你才能有不竭不尽的动力源泉。我希望大家考研都是为了提升自我或者是更好地工作,而不要做人云亦云,看别人考研,自己也考研,首先你要懂得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你到底适不适合做研究生,上了研不一定好,不上研不一定就差,要明确对自己的定位。我个人认为以下几种人是不适合考研的:第一种是本身非常厌恶学习、不适合学习的人,这类人不太容易成功,而且即使成功了,读研生活也基本是像大学一样混过去,付出那么多,最后来混几年,没必要,还不如早点去社会上混。第二种是非常懒、完全没有毅力、受不了挫折的人(当然能通过考研改掉的除外),这类人基本都是坚持不到最后,自己放弃失败的,所以干脆就别考,没必要浪费时
间。第三种是本身家庭情况不好而自身实力又很难考上研的人,这些同学要承担家庭和年龄的压力,要知道考研是一场博弈,你花时间、精力准备考研,你找工作的脚步就肯定会被阻碍,如果家庭上有很大的后顾之忧,而又实力信心不足,我觉得你可以斟酌一下是否要继续复习,毕竟研究生还要再花2、3年时间、先踏上社会也有其好处,而且考研并不只是初试就完了,还有复试、找导师,而这一层也正是最黑的地方,大家都懂。
再者,目标院校。本人由于感情和性格原因,最终没有敢考更好的学校,只局限于考一所一般的学校。在这里,我认为大家在选择院校时,一定要客观,不能一味的选择985名校,也不能一味的妄自菲薄就考本校,一定要结合本人实力、本人性格、将来想去的城市、学校专业强弱和将来职业考虑综合分析,但一定要尽早决定(至少大三下暑假之前一定要确定下来),不宜改来改去,这样容易产生动摇,也会影响自己复习的信心和情绪。
接着,辅导班。本人从头到尾没有参加过任何付费的辅导班补习,复习下来也觉得没有必要参加。如果你是要报非常好的学校,分数要非常高,那另当别论,就我这种考一般分数就OK的考生而言,我建议你,没必要参加辅导班。为什么?我告诉你我身边参加辅导班的基本没有考上300的,当然我们不能一叶障目以偏概全,说参加辅导班的人都不优秀、都考不上,这当然不对。但这可以折射出一个现象:真正真心复习的人,不上辅导班,靠自己复习,一样能上,而参加辅导班的人,很大程度上是去求心理安慰、请人督促他学习的人,这类人自然要失败,因为自己管不住自己的人当然要失败。总之,在考研复习中,真正起作用的是自己的恒心、毅力和坚持,这些东西会支持着你去做一切你该完成的东西。而其他外物因素(如辅导班),只能对你起帮助作用,想完全依赖他们完成你的目标,三个字,不可能,因为这不是高三,没有人在乎你考不考得上,没有人逼你,辅导班在乎的只是你付的钱。你的付出与精力是没有人关心的,除了你自己,没人能帮你。
最重要的,复习方法:
政治:大四9月份开始复习就可以,推荐老师肖秀荣,只要大致跟着他的微博来复习就OK了,教材只需要用他的书(复习全套都有),跟着复习就行。我用了《知识点精讲精练》(打基础,很重要,认真看)、《1000题》(打基础,很重要,认真做)、《知识点提要》(略看,没时间不看也行)、《时政和当代》(重要,认真看)、《考点预测》(略看,熟读即可)、《预测4套卷》(非常重要,一定要背熟,大题分数的奠定,押题很准)和他平常零零散散的视频,拿来应付考试,考个60多分足矣。
英语:英语这东西,阅读主要是靠临场的灵感发挥和运气,作文靠平常的功底,平常有积累不一定考得好,平常没积累一般就考不好,所以平时的投入不容忽略。建议可以从大三上10月开始背单词,用《红宝书》即可,记住背单词的准则:不要念经一样有口无心的背,要真心记住的背、哪怕少背一点。有的人说他单词书背了5、6遍,随便问一个常见高频单词都说不出意思,这种背诵没有任何意义。我的经验是:至少要把从00年开始以后真题中出现的生词(除超纲词)背清楚,把常见的前缀后缀构词法搞清楚,这是最基本的。在这个基础上,最好能把必考词熟读一下。阅读的复习,可以从大三下开学后4、5月开始,我只用了《考研真相》,真题做了两遍,是很认真的做,一字一句都搞清楚的那种,除此以外没有做其他的阅读练习,我觉得这就够了!如果学有余力,当然做做黄皮书也不错,但主要是考试时的灵感。作文11月开始复习,用考研真相一套的作文书就可以。注意:不要迷信模板,世上本来就没有万能模板。但,对于大作文,常见的、适合自己的写作套路、惯用模式应该要非常熟的记忆2种左右,并运用它们去写历年真题的大作文,只有不断的写、练习,才能将所谓的模板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东西,不然一味的考前背诵模板,生搬硬套是没有好分数的。小作文必须要把每种文体的例文都非常熟的背一篇,通过背诵,你才会懂得它们的基本写法、语气,平时也是多加练习真题,考试时方觉下笔有神。
数学:大三下10月开始,温习或学习课本。《高等数学》(同济6版)、《线性代数》(同济几版我忘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大5版好像),课本知识必须好好地复习一遍,全都熟记于心(知识点对着大纲复习,注意课本上有很多不考的,不要复习,否则浪费时间)。课本上的习题,要有精选的做,对于一些辅导班老师建议课本上的题目全部做一遍的方法我不提倡,这样太过浪费时间,我们要回归课本,但是不能陷入课本,感觉做过多课本上的题目是没有意义的,做课本习题的目的是让我们回忆或者掌握这个知识点,而不是能做会多难多古怪的题。真正题型的训练,可以与英语阅读一起,从大三下4、5月开始,买李永乐复习全书,依自己的能力做1-2遍,大致8月(暑假结束时)完成,能力强的同学,可以一起完成李永乐的660。之后9月可以花时间梳理一遍知识点,9、10月开始做真题,认真做两遍,用李永乐的真题集就可以。做完之后如果还有时间,买李永乐的400题(实质上是考前预测卷),能做多少做多少,这上面的题目很新,而且很容易就考试遇上,不过很难,只当练习,对分数别太认真,我当初就随便做了两张卷子,结果碰到了一题选择一题大题都差不多的!数学是复习过程中投入精力最大、花费时间最多的科目,也是你必须要考到100分以上的科目,否则(除非你别的科目特别特别好)你基本上就上不了你想去的学校,对于要考高分的同学来说,应该要有120分以上甚至130、140。今年的数学卷很难,貌似身边上高分的同学很少、甚至上100的都不多,但是平常的复习一定会有回报!考前要回归课本,重新捡起知识点,然后充满自信的走入考场。
专业课:一般大四9月份和政治一起开始复习,这个大家的专业都不一样,就不说了。
最关键的,考试发挥。就算你考试复习让你拥有了140分的水平,倘若你发挥不好,只考了60分,那你一样考不上。在考试的时候要记住两点,第一细心,第二镇定。尤其要关注答题卡的书写位置,千万不要写错,今年跟我一起考的考生(包括我)很多都反映有政治答题卡题号写串的情况,这种失误是致命的!虽然我也犯了这种错误,我把毛概的答案写在思修上,把史纲的答案写在当代上,然后写思修的时候才发现写错了,但是我很镇定的做了分析,如果照这样错写下去,要么改卷老师改的宽,给我分全算,那么我大题就是0分,斟酌了一下,我决定放弃思修和当代,把毛概和史纲的题答了两遍,并用剩下很小的位置写思修和当代(只写了一点点),但最后出来的成绩还有60多,比我想象中的好多了,所以说在考场上细心和镇定很重要。
另外,同伴是重要因素。有一个相互扶持、一起探讨的人对于考研的成功是很有必要的,这一年我为了排除学校不良学习环境的影响,到外面租了一个小房间,和女友一起复习的。两人相互鼓励、一起进步,现在想起来,还觉得那段日子虽然忙碌、辛苦,但是着实令人难忘和回味!
最后,不要掉以轻心,觉得考研很简单,300分随便都能上。我身边一堆这种思想的人,但最后几乎只有我一个人考上了300分(另外还有一个复习了两个月就考上的女神人,如果你有这种智商,那我也不反对…),一定不要低估考研的难度,也不要太高估。总之,脚踏实地,勤勤恳恳,虚心求进,认真刻苦。系统认真的复习+良好镇定的考试发挥+不差的运气=考研成功。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