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外图书馆对外开放比较探究
中外图书馆对外开放比较探究
来源: anylw.com
1.中外图书馆对外开放比较分析
1.1 中外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比较促进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以及长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能够很好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是因为现代信息技术是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前提,是其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的平台。
信息技术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
而在国外,如美国、英国等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广泛地运用信息技术,发展极为迅速。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简单的网络技术逐渐进入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之中。目前,在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运用较多的就是图书资源查询系统、计算机条形码技术以及其他方面的信息技术等。例如,读者借阅图书时,图书管理员会运用计算机条形码技术,将具体的信息通过条形码技术进行扫描,存入电脑。
(2)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欠缺。在我国高校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方面的人才还是比较欠缺的,如图书馆软件开发方面的技术人员等。
而国外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队伍发展得已经相当成熟。
(3)图书馆管理人员信息技术相关知识欠缺。图书馆管理人员仅仅会简单的计算机技术,如Office办公软件等。相比之下,国外图书馆由于信息技术起步较早,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发展较快。如美国高校图书馆开始将VPN技术用于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国也有用此技术的,但还处于初级阶段,而且应用此技术的高校图书馆还非常少)。VPN的意思是“虚拟专用网络”,它是“Virtual Private Network”的缩写。VPN技术指的就是一种运用身份验证、密码以及隧道协议等在公共网络上构建专用性网络的技术。
VPN技术运用于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的具体原理(见图1)可以概括为:图书馆数字资源及数字管理系统在VPN服务器及路由的作用下,通过VPN隧道的信息传递作用,将图书馆中的数字信息资源以及图书馆管理方面的动态消息传递至校外用户以及其他校区的客户端。
(4)除了上述关于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差别之外,中外图书馆在信息服务社会化方面也存在着差别。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还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较有影响的图书馆还很少。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是以“小作坊”的方式运作,一般采取的是小范围、小规模、个别项目的社会化服务。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相比,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水平和状况还远远不能令人满意。而国外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社会化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如美国公立大学的图书馆都向公众开放,不需要出示任何证件;有些私立大学虽不对外开放,但实际操作中并不严格拒绝校外读者。
1.2 中外图书馆学术自由方面的比较国内高校图书馆在营造学术自由氛围以及构建研究型图书馆方面,主要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学术交流的次数较少。一般都是请一些专家或是教授讲授一些与图书馆文化无关的内容,学生也似懂非懂。这就降低了高校图书馆本身的功能。二是高校图书馆的内部交流和探讨极少或是根本不存在,并且没有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在高校图书馆内部,某些管理人员对于学术自由了解并不透彻,组织内部交流活动较少,这就不能很好地营造一种学术自由和自由学术的氛围。根据笔者的相关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图书馆成为了考研学生复习的基地,导致图书馆未能发挥学术自由的功能。
而国外图书馆在学术自由建设方面要比国内图书馆做得好。国外图书馆经常举办一些图书馆内部的交流和探讨活动。如学生不是一味地牢记某些知识,而是自己选一个研究的课题并且制定研究方案,通过在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和图书资料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国外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营造学术自由氛围以及构建研究型图书馆,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功能。
2.我国高校图书馆加强对外开放的措施
2.1 加强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平台建设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高校师生作为图书馆知识服务直接用户的需求,通过建立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平台,将用户与学科馆员通过虚拟网络联系起来。学科知识服务用户通过虚拟环境下的网络平台对图书馆资源进行共享,用户可以更加便捷有序地获得图书资源,不用直接去图书馆去查阅,通过网络平台对相关资源进行下载。学科知识服务平台作为联系知识服务用户以及学科馆员的重要媒介,在图书馆网络环境下学科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构建学术自由的高校研究型图书馆
2.2.1 研究型图书馆的内涵关于研究型图书馆的内涵,各种学术专着和研究论文都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不同的看法。本文将研究型图书馆定位为:利用科学、合理、完整的文献收藏体系,为读者和用户的科学研究活动提供所需的信息服务和资源的现代性图书馆。这种研究型图书馆不但跨越了标准化的图书馆类型,如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学术图书馆以及各类专门图书馆等,而且还跨越了专科性图书馆和综合性图书馆的界限。研究型图书馆最主要的特点在于能为科学研究服务,而不在于其规模大小和藏书多少。这个特点就决定了研究型图书馆具有其他图书馆没有的功能,能够提供其他图书馆没有的服务。
2.2.2 构建学术自由的高校研究型图书馆
(1)加快文献资源的购置。研究型图书馆要打造学术自由之路,首先就要加快文献资源的购置。这些文献资源不但要满足常规的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而且要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服务。研究型图书馆购置的文献资源不仅包括公开出版的图书、期刊,还要包括专业数据库、会议论文、网络资讯等,这些资源往往具有更强的实效性和专业性,更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同时,研究型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购置还要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特点,注重学术性、研究性和多元化,不要一味地求多求全,不要以收藏量为考核指标,而要引领专业学术发展的方向。
(2)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学术自由的主要目的就是保障学者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免受外界干扰。这就要求研究型图书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学者提供舒适、温馨的服务,使他们不受外界干扰,一心一意地致力于科学研究。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和知识爆炸的时代,情报量的增长、情报载体的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显着,这给研究者筛选信息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因此,研究型图书馆要根据学者的研究方向,集中收集与学术研究相关的专业期刊、图书和数据库等,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和科学分类,并开展信息的二次、三次开发,从而更好地满足学者进行学术研究的高级需求。
(3)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研究型图书馆要为学者的学术研究提供更加便捷、更加实用的服务,就必须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每位馆员要负责与一个课题组甚至一个院系建立融洽的关系,在学术研究者与研究型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利用馆员专业知识,更好地为相关科研人员提供文献资源信息服务,使研究者能够及时把握当前的研究现状和热点,甚至为研究者提出今后研究的趋势和方向。另外,馆员还要更加实质性地参与到学术课题的研究工作中去,这样就会更有利于课题工作的顺利开展。
3.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图书馆与国外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学术自由以及研究型图书馆建设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当前形势下我国高校图书馆只有积极地加强上述3个方面的建设,才能够促进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对外开放。
第二篇:中外高校图书馆的比较
中外高校图书馆的比较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是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在国外,图书馆也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的进步做出巨大贡献。本文把国外大学图书馆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作为参照,以点带面,比较中外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差异,找出差距,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以期中国大学图书馆办得更好,为教学科研服务。
总体上讲,中国高校图书馆与美国高校图书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又直接影响到大学图书馆的管理。这些差距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一、服务观念,服务意识比较
高校图书馆的最主要职能是为教学科研服务,为读者服务,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工作人员应具有清晰自觉的服务意识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始终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国外高校图书馆在这方面做得十分好。在美国、加拿大等国的高校图书馆提倡微笑服务,细节服务。工作人员在接待读者时,首先需要微笑服务,询问读者需要什么帮助,对于前来提问的读者想方设法满足他们的要求,如果没有读者需要的资料,至少要告诉他们怎样找到所需资料,不能用“没有”两个字把读者打发走的。在美国,读者无论进入哪所高校图书馆都随处可得各种各样的关于图书馆的介绍。这些介绍以活页、纸笺的形式摆放在各入口处或楼道里。介绍内容包括图书馆的概况,图书馆的各种规定,新书介绍等应有尽有,一目了然。其他一些方便读者的细节问题,图书馆考虑得也很周到。如在阅览桌、目录柜、微机旁放有许多小纸盒,内装纸片和铅笔,读者可将所查阅内容随手记录到纸片上。每个细微之处都极大方便了读者。反映了以人为本,一切为读者着想的服务理念。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观念陈旧,服务意识不强,缺乏为读者着想的思想。“没有”是打发读者的常用词汇。致使一些读者蒙受损失。在细节服务方面,我国高校图书馆也不十分注意,一些图书馆的大厅里,没有该馆的平面图,也没有关于该馆的介绍材料。某些阅览室牌子也不明显,致使一些读者到处询问,个别读者扫兴离馆。诸如此类的一些细节问题,不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更是一个服务观念、服务水平问题,应加以重视和改进。
二、服务社会化的比较
国外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除本校的师生员,工外,还包括校外的社会读者。向社区、社会开放服务是国外高校图书馆的一个突出特色。在强调为本单位服务的同时,还强调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国外公立大学图书馆一般都对公众开放。另外,国外高校图书馆充分利用馆际互借,资源共享。在加拿大,如在本馆借不到所需书刊,便可通过本馆向外馆借,并且手续简便,只要按规定填写申请表,图书馆工作人员会替读者办理妥当。我国则很少强调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管理上显得十分严谨、封闭,服务对象仅限于本校师生,一般不对公众开放。如果我国的高校图书馆能够扩大其服务对象的范围,为社会服务,势必能够推动当地教育 文化水平,从而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在馆际互借方面,各高校图书馆之间受传统封闭思想的影响,各馆之间各自为阵,闭馆自守,资源共享意识差,很少开展或没有开展馆际互借,致使一些资源重复浪费,而另一些资源又奇缺,导致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直接影响服务质量的提高。解决这一问题,比较现实的途径就是广泛开展校际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横向协作关系,互通情报,互通有无,充分发挥社会图书馆资源的作用,解决图书文献不足的问题。
三、图书馆员素质比较
国外高校图书馆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设备,还拥有一支高素质的馆
员队伍。在美国,高校图书馆员学位之高是无法比拟的。美国普通馆员普遍具有大学本科或硕士学历。专业馆员必须具备图书馆硕士以上学历或其他学科双硕士、博士学位。具有以上学历的人还需获得美国图书馆协会的资格认证。美国馆员由于学历起点高,他们掌握图书馆学、现代信息学等专业知识,懂得某个专业的学科知识,熟悉馆藏和网络信息分布,能够熟练地解答读者的咨询,帮助读者获取信息,解决疑难问题。因此,图书馆员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中国高校的图书馆员其学历结构可分为:(1)博士、硕士及双学位的人员:在北京地区几所高校图书馆人员中约占6%~9%;(2)大学本科学历:包括通过成人自考获得本科学历的人员,学图书情报的仅占10%~20%;(3)大中专毕业生;(4)无学历者:从整体水平看,中国馆员的学历低,学科背景单一,很多人员只能从事简单的文献整理、登录入库、借阅等工作。比较高级的专题咨询、信息检索、二次文献的翻译等工作不能胜任。公众对馆员的工作认知就是借借还还、看门守摊、取书归架等。严重影响了图书馆员的声誉和图书馆的学术性。
四、法律保障的比较
中国至今没有一部图书馆方面的法律,而美国早在1925年就制定了图书馆法,其主要内容有:各级政府要建立图书馆。(2)为图书馆征税。(3)图书馆的行政管理人员由行政长官指派的图书馆委员会任命,负责图书馆的经费控制、行政管理和财产管理等工作。这种立法保障了图书馆生存的合法性和连续性。而中国的图书馆由于缺乏法律的保障,生存相对艰难。相当多的县级公共图书馆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购书经费达不到规定的比例。
五、学科馆员制度的比较
与美国相比,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目前的状况是:起步晚,起点较高,人才缺乏,总体建设落后。从历史上看,美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左右,而我国的起步始于1998年清华大学试行学科馆员制度(2002年才正式设立学科馆员岗位),北京大学于2001年4月成立了学科馆员小组等。学科馆员制度在我国的实施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再加上我国高校图书馆自身原本的发展状况不够理想,所以我国的学科馆员制度与美国高校相比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首先,我国目前有56所高校实(试)行了学科馆员制度,虽然无法得知美国实行学科馆员制度的高校图书馆的确实数目,但可以推测美国的学科馆员制度是普遍实施的,不只高校图书馆还包括其他研究性图书馆;其次,我国学科馆员的人数少,据笔者统计平均每所高校图书馆只有近10名学科馆员,而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数量,有的学校高达70人以上,大部分也都在20人以上,与我国相比高出一大截,可见在我国高校图书馆中,学科馆员的人才是极度缺乏的。再次,在学科馆员对口服务的学科分类上,我国大部分院校是以院系为单位,一两个学科馆员囊括了某学科所有的服务内容,调查中我国清华大学的学科分类最细有36个,而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分类一般都在36个以上,乔治敦大学达到了70个。最后,从美国高校图书馆有关学科馆员的页面建设情况看出,美国高校图书馆的网络技术应用得比较成熟,比如将学科我国并不缺乏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相应配套设施,大量商业性网站设计得十分人性化,浏览迅速方便,而高校图书馆网站从整体上设计得十分粗陋,这可以说明我国高校图书馆目前缺乏相应计算机人才,或者说对网站设计和计算机应用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航和学科馆员列表结合起来设置超链,给读者使用带来了极大便利,提高了利用效率。综上,我国应加强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力度,不仅要结合我国高校图书馆目前的人力、物力等实质条件,还要考虑当前信息时代的环境因素和要求,借鉴西方国家经验,在具体工作的实践探索中,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学科馆员发展的道路。
六、用户培训比较
培训方式一般是课堂教学和参观图书馆相结合来进行的。这方面国内外的情况差不多, 在培训的形式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从内容上来看,在美国, 针对全校的师生, 图书馆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各种培训班或讲座。主要讲授最新信息技术应用, 包括: 互联网与 Web 利用、应用软件的使用、图书馆资源的使用等。所有培训全学期开办, 师生可随时报名, 随到随学, 在培训过程中注重边讲解边演示, 并鼓励学员动手操作, 增强读者获取信息的各种技能。而我国高校图书馆讲座的内容, 一般是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介绍、工具书和数据库的使用、学位论文的检索、应用软件的使用等。而且,据统计,我国高校图书馆只是开展了对学术研究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甚至部分学校在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上都难以保证, 如参考工具书、学位论文等的检索和利用都较少涉及。而在更广范围的信息知识拓展和更深范围的信息知识的挖掘方面, 更是欠缺, 其服务空间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具体运作细节, 用户培训的广度与深度方面的差距明显: 国外培训班或讲座的内容包罗万象, 既有对学术资源的培训, 也注重对非学术资源的培训;既注重对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的培训, 也注重网络信息资源的培训;既有总馆对一般的信息资源检索、利用的通用知识的培训, 各个专业分馆更注重对本专业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的培训;既有对馆藏资源的介绍, 还有结合一些热点问题对社会进行评论性的讲座等。近些年来随着电子资源的不断增长, 国内高校图书馆的“一小时系列讲座”也逐渐火暴起来了,接受培训的用户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但培训深度和广度相对偏浅、偏窄。
总之,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是搞好图书馆工作的关键。我国高校图书馆要狠下功夫,不断向世界先进水平的图书馆学习,特别要学习外国图书馆员的敬业精神,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及工作人员的那种认认真真、彬彬有礼地为读者服务,兢兢业业地埋头工作的精神。除了借鉴,更要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图书馆服务体系。
第三篇:图书馆对外开放
图书馆对外开放问题调查
在这个注定不平凡的假期,我们来到了兄弟院校探寻图书馆的对外开放问题。虽然不是特别熟悉环境,我们还是通过问路和指示牌顺利找到了图书馆。我们一行人凭借介绍信进入图书馆进行调查,我们先是来到了图书馆办公室找到了图书馆馆长以及其他的工作人员,谈起我们一行人来的目的,馆长带我们来到了图书馆内为我们仔细介绍了图书馆的发展。
我们在馆长的陪同下参观完图书馆便回到办公室一边整理资料一边继续我们的调查。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现在图书馆对外开放最大的问题是安全问题和资源问题,而且很多的周边居民并不知道有这回事,现在的电子阅读给图书馆的来访量带来很大冲击,来图书馆的一般都是本校的学生查阅资料和完成作业的。
经过一天的调查和走访我们得到了一个结果,图书馆对外开放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响应,和我们学校情况相同的是来图书馆的一般都是学生,很少有校外人员到图书馆来借阅。不得不说这个结果有点让人失望,现在的网络设备发展正在挤压纸质阅读的空间,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保持一个常看纸质书籍的习惯,虽然电子阅读可能更方便,但阅读是需要慢慢体会深意的。明天我们的调查还将继续,不知道结果会是如何。
第四篇:图书馆对外开放
十堰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调查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办学力量的三大支柱之一,在传统意义上,一直被认为是仅为本校教师学生提供文献信息资源,在学校教学及科研工作中发挥辅助性作用的机构。现代社会,随着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高校图书馆与校外的信息需求者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且近几年来,国内一部分高校图书馆开始做一些有益的尝试,主动关注社会读者的信息需求,并实践性地为他们提供了信息服务。我们团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我们了解到高校图书馆对社会的开放程度有完全开放和有限度的开放,目前的状况下,高校图书馆对社会的完全 开放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只能期待资源越来越多的时候能够实现全民阅读的希望。
第五篇:中外司法制度比较
中外司法制度比较
一、司法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比较
司法制度是指国家体系中司法机关及其他的司法性组织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组织与活动的原则以及工作制度等方面规范的总称。
西方国家的司法制度是建立在“三权分立”理论基础之上的,“三权分立”理论以权力分立和制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司法权与立法权、行政权分开、并立,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行使,由此形成了独立的司法制度。尽管西方各国的法律规范不尽相同,但其司法制度的独立性共同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司法机关的地位独立。司法机关的设置、权限、活动方式和程序等,都由法律明确规定,任何机关和个人都无权改变或撤销。而且,司法机关的经费包括人员工资和活动经费按照法律规定实行预算单列,由国库直接拨付。第二,司法活动独立。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依照法定程序独立行使司法权,自主进行司法活动,其他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个人均不得行使司法权或干预司法审判活动。而且,一个法院的审判活动不受另一个法院的干涉。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不当判决,也只能依据上述程序进行变更。第三,法官独立。西方各国一般都以法律规定法官职务终身制。法官一经法定程序任命,非经弹劾,不得被免职、撤职或令其提前退休。而且,法官在审判活动中的言行不受法律追究。[1]
而我国的司法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是“议行合一”,即决定和执行国家重大事务的权力由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我国的司法机关虽然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的干涉,但是这种独立不是绝对的,它最终要受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主要是对审判、检察机关和司法人员公正司法的情况进行监督,受理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的申诉和对司法人员的控告,督促他们依法办理。
二、组织体系比较
中西方司法机关组织体系的构成存在明显差异。西方国家的司法机关组织体系一般是指法院的组织构成,而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严格地说,不是司法机关。就中国而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以及律师组织、公证组织、仲裁机构等组织统一构成我国的司法组织体系。
就法院组织体系而言,西方国家大多实行三级制,只有少数国家是四级制(如英国);西方国家在普通法院之外,还设有宪法法院、行政法院、税务法院、专利权法院等等专门法院(如美国);在一些联邦制国家,州法院与联邦法院并立,均有各自的组织体系,互不隶属。而在中国,法院体制实行单一制,上下级法院之间存在严格的控制关系,并设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等专门法院,全国还普遍设立了人民法庭,作为基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
此外,在检察机关的组织构成上,中国与西方国家也存在较大差异。西方国家的检察机关不是独立的,在大陆法系国家,它通常附设于法院中(如法国);在英美法系国家,检察机关则隶属于行政机构系统(如美国)。而在中国,检察机关与法院、行政机关并立,从中央到地方分四级设置,并可根据工作需要设置派出机构。
三、审判制度比较
审判制度也称法院制度,是审判机关适用法律过程中的一系列有关组织和活动的法律制度,包括法院的设置、审判组织、法官、审判原则、审判方式等方面的法律制度。
(一)法官。作为国家审判权的行使者,法官如何运用法律,如何正确地实施法律,直接影响审判工作的质量,影响司法的公正。因此基本上各国都对法官的资格、任免、保障等一系列要求做出了严格而明确的规定。
1.法官的任职资格。即对法官在业务、政治和道德素质上的要求。英美法系国家对法官的任职资格要求较高。在业务素质上,一般要求首先通过律师资格考试,并且从事律师工作若干年,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如英国的上诉法院法官从执业15年以上的辩护律师中选择,郡法院的法官也要有7年以上的辩护律师经历。在政治素质上,西方国家一般要求法官中立,名义上禁止参加政治活动,在道德素质上,一般需要有良好的社会评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依据我国05年制定的法官法,担任法官同样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在业务素质上,一般要求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获得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或者非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一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在政治素质上,要求有政治上的坚定性,即忠于宪法,拥护宪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道德素质上,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秉公执法,公正廉洁,作风正派。
2.法官的任免与任期。西方各国的法官都依一定的程序产生,主要有任命、选举两种方式。大多数国家的法官由国家元首或议会或政府首脑任命产生,如美国联邦法院的所有法官都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在州法院系统中,加利福尼亚、弗吉尼亚等洲的法官由州长或州议会任命。而美国绝大数州法院的是通过选举产生的,有28个州的法官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4个州的法官由本州立法机关选举产生。在任期上,西方大多数国家实行法官终身任期制。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国的法官都是终身任职。有的国家虽有一定的任期,如瑞士为六年,但可以连任,没有任期限制,实际上有名望的法官几乎是终身任职。[1]
中国法官的任免权由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掌握。除了法院院长由选举产生,其他法官均以任命方式产生;除了法院院长有任期限制(每届任期五年,可连选连任但不超过二届),其他法官均可终身任职,“非法定事由,非因法院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处分”。
3.法官保障制度。即从职业、身份、工资、人身等方面对法官履行职责予以法律保障。西方国家强调司法独立,而司法独立的表现就是“法官独立”。为保证法官独立行使职权,各国都规定了一系列保障制度,主要内容有: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他人的指示及不适当的影响,只服从法律;专职法官任期终身制,即使实行任期制,其任期往往也较长。法官非经弹动,不得被免职、撤职或提前退休;实行高薪制。除工资外,还有岗位津贴等,并有退休金、抚恤金、残疾金;此外,还不同程度地规定了免责特权,即法官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条件下,对于其履行法官职务中的有关事务,享有不受诉讼及不出庭作证的权利。只有在构成法律规定的罪行时(如德国,故意枉法罪)才负法律责任。实践证明,西方对法官的保障卓有成效。中国法官法同样对法官履行职责提供了法律保障:依法审理案件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非因法定事由,非因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执行国家公职人员统一的福利保险等政策和定期增资制度;法官的人身权受法律保护。在为法官提供保障机制的同时,不少国家也提供了制约机制。西方国家主要对构成主观故意的较大的犯罪追究法律责任,而我国法官法也对法官的惩戒作了具体规定。这种法官在享有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同时,对自己的错误裁判承担责任,体现了权利与责任的统一。尽管我国法官法规定,法官依法履行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并且从人身身份、工资等方面规定了保障制度。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法官仍然受到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很难做到独立行使职权。例如,中国与西方国家不同,法官不是唯一行使审判权的主体,还包括合议庭与审判委员会,在处理与合议庭、与审判委员会的关系时,法官的独立不可能是绝对的,独立的程度多少取决于司法工作是否真正的保证了司法公正,是否体现了法的正义,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2]
(二)审判方式
在审判方式上,西方国家实行两种不同的原则。英美法系国家一般实行四级三审终审制度。多采用当事人主义的审判模式。在庭审中,强调起诉方与被起诉方力量的均衡,法官居中公断,是消极的“仲裁者”,举证责任由起诉方承担,特别重视证据法。在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地位平等,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在整个审判过程中,庭审的作用极大。大陆法系国家一般实行三审终审制度。多采用职权主义的审判模式。庭审过程中,法官处于主导地位、起诉方与被起诉方地位相对弱化,在刑事诉讼中。虽然规定控辩双方地位平等,但控方为国家检察机关,控辩双方自然不持衡。
中国实行四级两审终审制,采取类似于职权主义的审判模式。而且具有自身特色:公、检、法机关在刑诉中分工负责、相互配台、相互制约,检察机关不仅是公诉机关,更是法律监督机关。在庭审过程中,法官居于审判主导地位,控诉双方职能相对弱化。法官在法庭调查中成了主要举证人,可主动调查取证,不受起诉方证据的限制;而且在开庭前,受理案件后即进八实质审判阶段。
中外司法制度改革
当今的司法改革有三个发展趋势:第一,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开始淡化;第二,民族意识、宗教冲突和本土文化兴起;第三,贸易自由化使各国在法律方面的交往日益方便,国外的法学知识对中国的影响也日益广泛。中国的司法改革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中国司法改革的特点是社会主义因素占主导地位;第二,职业主义的兴起是过去10年最令人瞩目的现象;第三,外来知识持续引入,但不断受到本土文化的阻却,表现在:诉诸人心的观念、官方权力的过分依赖及后现代法学思潮的影响。
国外司法改革
一、公正与效率兼顾
公正和效率是司法活动追求的两个基本目标
在刑事司法领域,世界各国解决诉讼迟延问题的举措是简化诉讼程序,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规定举证期限和审判期限。首先是简易程序的采用。如美国的辩诉交易,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实行的处刑命令,各国刑事程序中的简易裁判程序。其次是减少诉讼环节,如英美等国的罪状认否程序,常常导致法官直接定罪和处刑,从而简略了组织陪审团进行听证和辩论程序。最后是对特殊程序的采用,如交通案件速决程序、少年案件程序。当然这些都是在坚持公正的前提下进行的。在民事司法领域,作为诉讼超级大国的美国主要面临诉讼案件数量大幅度增加和诉讼费用高昂。1990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民事司法改革法》对法院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1998年10月通过了世界第一部专门的ADR立法《替代性纠纷解决法》,规定联邦地区法院应当允许在所有案件中使用ADR。在美国,民事诉讼证据开示程序、审前会议、公共政策性案件等使美国的法官已从超然裁判者,转变为类似于行政人员的“案件管理者”。而在德国,目前民事司法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以有限的资源投入在较合理的时间内处理好不断增加的诉讼案件。德国《民事诉讼法》自1877年颁行以来,已经进行了近百次修改。晚近几次大的修改,其核心内容主要是简化程序,加快诉讼的进程,加大审理的集中程度。例如, 1976年12月3日的《简化与加快诉讼程序的法律》、1990年12月17日的《简化司法程序法》以及最近一次(2001年)对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在英国, 20世纪90年代的民事诉讼改革以“接近正义”为目标,在负责这项改革的沃尔夫勋爵发表的《接近正义》中期报告(1995)和最终报告(1996)的基础上,英国于1998年公布了新《民事诉讼规则》,并于1999年4月26日正式施行。截至2008年6月30日,该规则共进行了46次修改。针对程序复杂、耗费较大、诉讼拖延等方面弊端,沃尔夫勋爵提出的司法改革原则以及新的分配正义诉讼哲学主张,都体现在英国新《民事诉讼规则》中。
二、司法民主化与专业化并进
司法的民主化改革是世界各国的一个共通的特点。例如,在日本,作为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于2004年5月正式通过了《裁判员参加刑事裁判的法律》;之后,又于2007年7月通过了《裁判员参加刑事裁判的规则》。根据日本司法改革的进程,上述立法确立的裁判员制度将于2009年5月正式生效并付诸实践。日本裁判员制度是一种颇具特色的国民参与司法的制度。在裁判员选任方面,它吸收了英美等国陪审团制度的经验;在裁判员职权方面,它借鉴了德、法等国参审制度的做法。日本的检察审查会制度是国民参与司法的又一重要制度,由公民审查检察官的不起诉处分决定是否妥当,以便对检察官的起诉裁量权进行监督和限制。为了提高监督实效,修改后的《检察审查会法》则规定:检察审查会作出起诉决定后检察官仍不起诉的,检察审查会可以再次决定起诉,并由裁判所指定的律师代替检察官提起公诉。此外,韩国国民参与刑事裁判制度也富有特色。为了提高司法的民主性和正当性,韩国于2007年6月1日制定颁布并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关国民参与刑事诉讼的法律》(法律第8495号)在刑事诉讼中正式引入陪审团审判制度。在俄罗斯,广大民众把陪审制的重建看作是刑诉制度改革乃至全部司法改革的“核心”和“中心环节”。“立法者力图通过由普通民众组成的陪审团取代职业法官来裁断公民是否有罪,以确保法庭审判不再仅仅沦为对侦查结果的草率审查,而成为完全意义上控辩两造的理性对抗的新格局。
专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在民事司法中,从私力救济到公力救济的纠纷解决发展过程也是纠纷解决的专业化程度提高的过程。公力救济的权威源于其专业而不仅仅是强制。在刑事司法中,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开始出现专门负责犯罪侦查/刑事公诉/刑事审判的刑事司法官员,以及专门负责刑事辩护的律师等,这也是刑事司法职能的独立化,刑事司法人员的职业化,刑事司法工作的正规化;而且,随着刑事司法工作越来越专业化,刑事司法人员在不同层面上出现专业化分工。一方面,专业化是推广法治原则的要求,要求司法行为“中规中矩”;另一方面,专业化也是回应纠纷新类型和犯罪智能化、技术性的要求,要求司法技能“与时俱进”。
三、限制权力与保障权利结合
尊重人权和保护人权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以权利为本位是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和原则。根据现代法治的精神,权利是权力的本源,权利应该优于或高于权力;而权力应该是权利的后盾和保障。而且,在社会生活中,权力很容易膨胀和滥用,并成为权利的侵害者,因此,为了保障权利,必须制约权力。法治的基本目标是要以法的精神为基础,建立一种稳定且良性运转的社会秩序。法治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重心和一个基本点。所谓“两个重心”,包括法律的制定和法律的实施。所谓“一个基本点”,就是治官限权,即“为官者不得违法”。这首先“有良法可依”,还要坚持“依法办案”的原则。“依法办案”之要旨就在于依照法定的程序办案。各国的刑事司法改革总体上体现出从传统的注重打击犯罪到现代的注重保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基本人权的目标转向。例如,《俄罗斯刑事诉讼法》最主要的特点是在司法价值取向上由同犯罪作斗争转向保护公民的自由与权利,扩大了追诉对象和辩护人的权利。改革后的刑事辩护制度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辩护人的地位也获得了大大的提高。其一,扩大辩护人参与诉讼的范围:辩护人不仅可以在公民被提起诉讼之时起,就可以获得辩护人的帮助,而且对于经济困难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免除其法律帮助的全部或部分费用。其二,增加辩护人的诉讼权利:介入诉讼后的会见权不受时间和次数的限制;辩护人有权在提起控诉时在场,参加讯问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等调查活动;同时,辩护人有权了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指控的案件的材料和证据材料。
此外,被害人的权利保护也不应被置于“被遗忘的角落”。在有些情况下,被害人的利益与打击犯罪的社会整体利益并不一致,因为在具体案件中某个被害人所强烈追求的未必都是社会全体成员对打击犯罪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刑事司法系统所面对的是一种三角形利益关系,即社会利益、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利益、被害人及其家属的利益。刑事司法的发展方向就要在这种三角形利益关系中寻求平衡,全面合理地保护人权。
不过,在某些国家也存在着相反的趋势,例如, 9·11事件后,美国政府为了有效地打击和遏制本土的恐怖犯罪活动,在刑事诉讼领域展开了一系列的变革。变革的基本方向是扩大联邦政府的刑事侦查权力,这使得公民的宪法权利遭到侵蚀,进而改变了社会安全与人权保护两大价值目标之间既有的平衡关系,同时也影响了司法权与行政权之间的基本宪政结构。尤其是2001年9月国会通过的“爱国者法”,对恐怖主义犯罪和恐怖分子做了模糊界定,扩大了打击和追诉对象的范围;赋予行政执法部门羁押外国人几乎是无限的权力;扩展了联邦执法部门在刑事侦查活动中的权力范围,使刑侦手段更加灵活多样,更加富有效率。又如,英国2002年7月《司法改革白皮书》强调对犯罪的控制和案件事实的查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是以牺牲被告人的利益为代价的。
四、诉讼主体合作与程序多元互补
现代社会多元的价值需求决定了司法程序的多样化。为了应对犯罪高峰和诉讼爆炸,司法效率某种程度被摆在了“优先”的地位。作为美国法律制度核心的对抗制诉讼的社会价值是将诉讼主导权赋予当事人(通过其代理律师)行使,但是也有其零和博弈的底蕴。因此,出现了通过“合作”诉讼缓和对抗制模式的实践范式,在摒弃零和博弈之不利后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放大对抗制所独具的社会效用,或者以当事人在依然保留对诉讼结果的主导权的前提下提高替代诉讼的协作型纠纷解决机制的应用;或者在对抗制模式常见的竞争框架范围内强化合作。辩诉交易是美国刑事司法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每年大约90%以上的刑事案件,都是以辩诉交易的方式结案解决的。这种方式尽管备受质疑,但是它有利于实现更高层次的社会效益,大大提高了办案的效率,节约司法资源,这使得辩诉交易在美国由地下转向合法(直至20世纪70年代,联邦最高法院才在判例中予以认可),并且由一国推广至英国、加拿大、俄罗斯、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国家。
司法和谐的价值也促进了司法模式的多样化。例如,近年来,一些国家尝试在刑事司法活动中引入调解的机制,而且从系统的角度采取各种措施来实现“恢复性司法”,即促使那些因一念之差或其他偶然因素而走上犯罪道路的人(尤其是未成年人)回归健康正常的社会生活。一些特殊程序的设立也体现了程序多元的特点。例如,在日本,少年诉讼程序、强制医疗程序以及被害人参与诉讼程序都是对常规程序的补充。
在民事司法方面,英国以公正审理权(或正当程序权)为国民的程序基本权,在宪法和普通法中皆有表现,不仅包含公正审判的权利,而且包含诉诸法院的权利, 1999年实施的新《民事诉讼规则》的首要目标就是确保法院公正地审理案件,其主要措施包括降低诉讼成本、实施法律援助政策、加强法官对案件的管理、设置多元诉讼程序等。加拿大、美国等国也都采取了多种形式加强法院对案件的管理。可见,在某种程度上,程序的规范化从公正审判转移到保障诉权,从对抗制转化为管理制,强调当事人对抗与法官管理、普通程序与多元程序相辅相成。
法国1975年颁布的新《民事诉讼法》,突破1806年拿破仑时期《民事诉讼法》的观念,强调诉讼中的“合作”精神,即:一是实施法律援助制度和法律保护保险制度,保证平等行使诉权;二是减轻上告的负担。后者包括:(1)强制实行法国最高行政法院律师制度;(2)在1967年设置调查法官制度协助主审法官基础上于1984年又新设调查官减缓上告法官审判任务过重的问题;(3)1978年在最高法院设置选择系属制度对上告理由进行判断而直接作出受理、驳回或者撤销的简易处理。这三项措施以既存上告制度为前提,还推出意见照会制度(如同我国的请示答复制度)对上告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革;三是简化诉讼程序和手续,防止诉讼迟延;四是以丰富多元的ADR制度对仲裁和诉讼进行有益补充,等等。通过这些措施寻求法官权力和当事人权利之间的平衡。
德国百余年来经过百余次修改的民事司法的发展方向从当事人进行主义到当事人自由逐渐被限制、法官干预逐渐加强,这分别体现了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法律的特点。2002年1月1日新《民事诉讼法》正式生效。新一轮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是通过增加法官的阐明义务、扩大独任审理来实现一审程序的强化;二是重新构建了上诉条件和方式,由此重构审级功能,增强初审法院裁判对当事人的影响力,限制上诉数量;三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推广应用。该法第278条规定强制性的“和解辩论”程序,即所有的民事诉讼在口头辩论之前必须有一个善意和解的协商程序。
在民事司法中,现代西方各国“简易程序”名目各异,大致包括:(1)小额诉讼程序,适用范围是以支付金钱为诉讼标的的案件;亲自诉讼、口头进行、非专业化;职权主义介入较多,注重调解;较低的诉讼费用标准;赋予当事人选择权;法官的司法权和当事人程序保障权两方面都受到一定限制,当事人一般不允许反诉,原则上实行一审终审制。简言之,小额诉讼与普通诉讼程序完全分离,小额诉讼程序与其说是一种诉讼程序,毋宁说是一种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2)大陆法系国家的“简易普通程序”,即普通程序的简化形态。(3)大陆法系用于分流金钱诉讼的督促程序。(4)普通法系国家用于分流形式性问题和程序性事项的即决判决程序和与之类似的“根据诉答状作出的判决”及“作为法律事项的判决”。当然,各种简易程序也是在一定理念基础上根据或单一或多样的不同价值取向进行设计的。20世纪,各法治国家围绕着怎样更好地保障社会成员利用司法的权利,掀起了接近正义运动的“三次浪潮”,从创立和完善诉讼周边制度到现代型诉讼(扩散性利益司法保护)再到构建诉讼外争端解决机制(ADR),纠纷解决的功能逐渐从法院向社会化的ADR转移,形成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与诉讼之间一定意义上的“竞争”关系。指导ADR运动的两大方向,一是接近司法或正义指向ADR,从量上对诉讼进行分流;二是自治或自律指向的ADR,从质的角度改善和缓和司法和诉讼的固有弊端。总体而言,ADR除了具有缓解诉讼压力还有社会合作和自治的意义,并且对司法起着量的分流和质的改善的作用,不过正式的诉讼和非正式的ADR之间面临着正式的程序正义和自由裁量的个别正义之间的适度平衡,ADR的运作及其对司法及法治的积极作用,从根本上只能是一个相对合理和不断调整的过程。ADR的发展与司法改革的互动发展,促生新型非正式司法程序的发展如简易程序、小额程序、社区法院等,使法院承担促进、协调和制约监督ADR职能,促进传统诉讼文化向合作和解性转化,促进当事人在纠纷解决程序中的参与程度,以及改变法律教育和法律职业传统思维方式等。无论是美国迅速发展的司法ADR制度、英国的民事司法以“尽可能避免诉讼”为基本目标的改革方案和ADR具体措施的逐步应用、德国的自治取向的起诉前调解前置,还是日本的以行政主导建构而形成的司法与行政合一体制的管理型纠纷解决模式,都表现了ADR机制与诉讼制度的相互补充。
中国司法改革
一、当前我国司法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司法机关受地方行政影响
由于我国现行的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是按行政区域设置的,司法机构的人、财、物等有形资源均由各级行政机关支配和管理,具体表现为:一是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经费依靠地方政府供给;二是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人员编制由地方政府决定,法官及院长由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和任免,法官、检察官通常是由本级党委组织部门或政府人事部门考察推荐,由本级人大选举或者本级人大常委会任命的,上级司法机关虽然也可以参与一定意见,但是最终还是由地方党政说了算。这就使得地方党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能够通过掌握用人权,对司法机关的工作形成实际控制,使司法官员在行使职权时不能不有所顾忌,从而受地方保护主义和当地行政机关的左右,影响司法公正;三是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工作条件的改善、装备的更新依赖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批准。这种体制上的弊端导致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解决案件时受地方政府的干涉或者潜在的威胁。其后果是使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丧失了作为国家司法机关应有的中立性而沦为保护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司法工具。使国家的司法活动地方化,使国家的某些法院成了“地方的法院”,不仅严重制约了审判工作的发展,而且破坏了国家法制的统一,直接影响国家法律的权威。[2] 司法权地方化。我国宪法设定的是人民代表大会领导下的“一府两院”模式。事实上司法机关不具有和政府相并列的地位。司法机关的财政权和人事权受制于其他国家机关和组织。特别是由于地方司法机关受制于地方政府、地方权力机关和地方党政委,由此导致了司法权的地方化。
从财政上看,我国自1980年以来,基本上实行的是以“分灶吃饭”为主要内容的财政体制。这种财政体制虽然调动并刺激了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积极性,在某些领域或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中央政府的财政负担。但与此同时,在“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下,一方面我国的行政机关掌握着整个国家的财权,各级司法机关的经费必须由同级政府决定;另一方面司法机关在装备、办公条件、办案经费等方面会因各地经济发展及财政收入状况不同而大相径庭。而且在职工住房、工资、福利待遇方面也会因地区经济发展及财政状况不一而出现大的差异。这样一来,司法部门的经济利益,司法人员的个人物质利益同地区经济利益融为一体,息息相关。因此在这样的经济利益结构中,司法机关及司法人员在审理案件(尤其是经济案件)执行判决时,都有一种基于部门和个人利益考虑的主观愿望,希望本地当事人胜诉, 本地的企业正常经营、盈利、不亏损,本地银行里的钱不被划走。于是司法活动中违背法律规定,抢管辖、滥用职权、枉法裁判、偏袒本地当事人、不作司法协助等司法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就顺理成章地出现了。
地方司法机关除了在财政上依赖于地方政府外,在人事制度方面,还受制于地方政府和地方党委。在实践中,地方党委和地方政府的人事部门拥有地方司法机关主要领导干部的推荐权或指派权。实际上是由同级党委组织部门内定,通过同级人大履行一下选举或任免手续。这种权力机构和权力隶属、权力依赖关系,使得地方司法机关无力抗衡地方政权的权力干预,当然不可能摆脱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这就决定法院及法官在审判活动中只有与地方政权合作,才能正常开展工作。一些案件的处理明知不合法、不公正,但如果坚持原则、秉公执法,顶撞了地方政权及其有关领导人,法院的经费来源就可能被切断、砍掉,工作就无法开展。法官的司法行政职务及审判职位晋升就面临威胁,甚至可能会被无端免职、调离、遭到政治上的打击报复。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法院及法官违法滥用司法权,搞司法地方保护主义确实有些迫不得已。可以这样说,司法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只是在职能上分开了,但是在体制上依然是难舍难分的。这是司法机关无法充分实现宪法赋予的独立行使司法权的重要原因。
(二)司法权行政化
司法模式行政化。现代司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司法的非行政化。由于受政治、文化传统和司法传统的影响,我国的司法体制、法院机构设置、法官制度、司法运行过程都带有明显的行政化色彩。审判权与行政权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行政机关可以对行政事务进行积极而主动的干预,而法院则不应该采取主动的方式。法院是一个是非的判决者,法官只能坐在法庭上行使权利,不能到处出击主动提供服务。但在现实中,我们的法院所承担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司法职能。这是由于我们对法官和法院的职能定位以及权力运行特点并不十分清楚。这样的局面主要是体制问题造成的,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法院就永远摆脱不了“受制于人”的尴尬境地。
从法院的设置来看,基本上是走行政区划的路子,这种体系无法摆脱司法和行政的各种关联,产生不利于公正司法的因素。从法院内部结构来看,法院从院长、副院长、庭长到普通法官形成了一个等级体系,这种等级体系是按行政官员的阶次加以套用的,行政性官员甚至已经成为法官能力与水平高低的衡量器。从法院内部上下级关系来看,不同层级的法院之间不是单纯的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而是具有行政意义上的上下级领导关系。上一级法院有权对下一级法院的工作进行指导,甚至对个案进行所谓“提前介入”的干预,而下一级法院主动就案件的判决向上一级法院请示汇报,这种关系为司法不公提供了温床。这种司法体制本身的行政化,是导致当前我国审判不能真正独立、公正以及司法腐败的重要原因。
(三)审判方式不科学
1.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审判方式是法官职权主义,由法官一手操作调查取证、审理、裁判等全过程。而这种操作往往又在“暗箱”里封闭进行,从而使审判权的行使得不到监督和制约,给法官偏袒一方创造了条件,这种“暗箱操作”难以保证实体公正的结果。
2.在我国,合议庭和审判委员会都是审判组织。合议庭负责审理绝大部分案件,审判委员会则对合议庭审理的重大、复杂、疑难案件进行讨论并作出决定。但在实践中,许多合议庭只是负责审查事实,提出适用法律的意见,最终判决则是通过请示领导等方式得到了最终结论后才能作出和宣判,从而导致了“先定后审”的走过场现象;法官对案件只有审理的权力,而无裁判的权力,审判委员会集权太多,讨论案件过多,而审判委员会成员又大多不参予具体案件的审理,这就形成了审者不判、判者不审,审判分离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调动审判人员的积极性,还人为地延长了审判时间,导致超审限现象的出现。由于集体讨论,责任分散,出了错案无人负责,违法审判的责任追究落实不了。[5]
3.法院的审判结果最终要体现在裁判文书上。由于裁决文书过去简单机械,说理性不强,论述不深入,既不讲判决的道理,也不讲判决的法理,使当事人不信服,导致上诉、申诉居高不下,导致了另一层面上的审判透明度不高,也导致个案判决可借鉴性较差。因此,为了实现审判结果的公正,体现裁判结果的法律文书的改革势在必行。[6]
(四))司法腐败严重
司法腐败,是对当今社会危害最大的腐败,因为它危害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公平正义的信念和追求。司法腐败表现在个人身上,就是将公共权力私有化;表现在地方,是将公共权力地方化。国家赋予司法人员的职权,成为个人、地方谋取个人私利、部门利益、行业利益的手段,司法活动被用作权钱交易的工具。近几年来一些法官吃、拿、卡、要,索贿受贿,执法犯法,贪赃枉法;有些法院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导致司法不公的问题较突出;这些司法腐败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强烈不满,不仅严重地损害了司法机关的形象和司法的权威,而且严重地败坏了党和国家的崇高威望。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五)法官素质不高 我国的法官队伍基本上形成于《法官法》颁布以前。当时以工代干的人可以成为法官,法院的司机、打字员能提成法官,还有复转军人等皆可轻而易举地成为法官。《法官法》将法官入门的起点规定为大学本科以上。但目前,我国法院符合规定的却不足三分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对法官职业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法官选拔标准与程序上的偏差,表现为:一是准入条件过低,导致法官精英程度不高。在我国,以往的初任法官考试和人大任命审判员考试内容难度尚不及律师资格考试,无论是否经过正规的法律教育,是否有从事法律职业的知识背景,是否从事审判工作,有无审判职称等,都属法官之列,一律叫法官,造成我国法官绝对数量庞大,与世界通行的法官精英化格格不入。二是任命格次较低,不利于法官地位的提高。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员由同级人大常委会任命,任命者格次不够高。而且,助理审判员由本院院长任命,而助理审判员也属于法官,这样无疑削弱了法官任命的崇高性,实际上降低了法官的地位。低素质的法官给法院工作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直接产生两个方面的恶果。一方面是错案往往难免,由于一些法官素质不高,对法条理解能力偏低,对证据的判断失误,不能胜任高度专业化的审判工作;办案水平低,超审限办案问题依然存在;部分法官缺乏对审判技能的熟练掌握和运用,审判技能较差,无法独立地、高质量地处理复杂案件,不能很好地履行法律赋予的公正司法的职责;另一方面是法官违法违纪情况时有发生。有的法官甚至贪赃枉法,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殉私舞弊。这两个恶果已严重危害了法院的权威性和司法的公正性。
(六)“执行难”问题
生效的判决应当执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应当受到保护,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和法律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职能。但多年来,法院“执行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已成为困扰法院工作,影响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突出问题。执行机构互不隶属,力量分散,装备薄弱,严重制约执行效率,影响执行效果;整个社会的协助执行观念仍很淡薄,对生效的法律文书缺乏应有的尊重;少数领导干部滥用权力,以权压法,公然非法干预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生效的法律文书得不到执行,就会动摇人民群众对国家法律的信心,损害法律的尊严。当发生纠纷时,许多当事人要么是“屈死不告状”,自认倒霉;要么是以私了方式解决;更有甚者,雇佣社会黑势力,以“黑”对“黑”,因经济纠纷引起杀人越货、绑架勒索的刑事案件时有发生,“执行难”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痼疾。
二、针对我国司法制度的不足所采取的改革措施
(一)改革司法体制,确保司法独立
实现司法独立是我们实现法治、追求司法公正的必要前提。国家的司法审判权只能有国家的司法审判机关来行使,其它任何机关均不得行使这项权力。为了使法院摆脱行政的束缚,就必须改革现有法院的组织方式、司法人员的任免程序和方式,改变各级地方司法机关的财政体制。首先要打破司法机关按行政区划设置的体系,创制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可使司法机关免受利益诱惑和其他地方权力影响的司法体系。同时还必须改革现行司法机关的财政、人事体制,让司法机关摆脱在经费上对地方上的依赖,在人事上受地方上控制。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在于:(1)改“平行管理”模式为“垂直管理”模式,收回各级行政机关对司法机关人、财、物的决定权和供应权,改由中央统一管理。地方不再负担司法机关的经费。充分发挥中央对地方司法权的支配作用,从而实现国家法制的统一。(2)将法院的行政管理事务分中央和地方两级进行管理。中央司法管理机关行使对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的管理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司法管理机关行使对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的管理权
(二)改革审判方式,确保程序公正
审判方式的改革首先应以审判公开为核心,公开审判的实质就是要当庭举证、质证、认证和裁判,案件事实调查和认定的整个过程都应当在法庭公开。其次要改革审判方式:一是庭审方式要从询问制向对抗制转变,强调当事人举证,加强对证据的质证和开庭辩论,充分发挥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参与诉讼的积极性。把开庭审理的过程真正变成调查案件事实、核实证据和双方当事人说理辩论的过程;二是审判方式要采取法官的独立负责的责任制,改革现行合议制与审判委员会制,建立主审法官制。改变现行中的审判集体负责制,要改变审者不判、判者不审,审与判脱节的状况,取消层层审批制度,使参加案件审理的主审法官享有独立裁判的权力,同时让其真正独立地负起责任。合议庭与审判委员会应对主审法官起监督和指导作用,但不能代替主审法官承担责任,一旦出现错案,应由主审法官个人承担责任。同时还要确定法官独立审判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并且对违反该行为规范的后果作出具体规定,从而在制度上确保审判是在严格遵循诉讼程序的前提之下实现的。三是简化诉讼程序,真正体现“两便”原则,避免重复劳动,以最少的诉讼消耗,取得最佳的审判效果。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实现案件繁简分离,从机制上确保案件审理的快捷高效,使一般经济纠纷,能得以及时处理,及时解决。四是凡是能够调解,当事人也愿意调解的,开庭前可以调解,庭上庭下也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由审判庭予以受理和审判,不应久调不决。
(三)切实解决“执行难”
切实解决“执行难”,维护法律的权威,使审判的正义、高效、有序落到实处,必须加快建立执行工作的新体制和新机制,设立独立执行局,对执行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和协调,统一调度指挥执行装备和力量,组织进行集中执行;确定执行重点地区、重点案件,组织、实施对重大案件的专项执行。各级法院还要积极探索解决执行难的有效途径,强化执行措施,加大执行力度,依法惩处拒不执行生效裁判的犯罪行为,维护案件胜诉方的合法权益。规范执行程序和秩序,对秩序中应当公开的事项一律公开,增大执行工作的透明度,自觉将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充分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同时,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执行救济,提高执行的公信度。
改革司法人事制度,提高司法审判人员的整体素质
司法人事制度的改革,就是要从行政管理模式向依据审判规律而形成的模式转换,全面提高司法人员的队伍素质,建立严格的选拔制度和淘汰制度:一是要提高法官资格取得的难度,严格法官的任免程序,把好选拔关,要严格按照修正后的法官法、检察官法和国家统一的司法考试制度,选拔、任用、管理法官、检察官,要大力拓展经过正规高等教育的法律人才进入司法机关的渠道,建立一套从律师队伍中选拔检察官、法官的制度,坚决杜绝非专业人员进入司法队伍从事司法工作。调离、辞退业务能力低下的检察官、法官。推行法官逐级选任,缩减法官人数,实现法官精英化。二是要完善培训机制,实行法官轮训制,努力造就一批精通法律业务、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懂外语的专家型法官。三是提高法官待遇,以吸引全社会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法官队伍中来。在法院组织体系、人事体制改革方面逐步使地方法院与地方政府发生脱离,通过人事制度改革以减少或消除司法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
(五)改革法官管理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公正司法裁判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官的价值判断。为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法官队伍的素质:
第一,严格规范法官的输送渠道与选拔条件,提高法官队伍的资质水平。一方面,要拓展经过正规高等教育的法律人员进入法院;另一方面,要严把法院进入关。今后应明确规定,以高等教育政法院校和法律专业的毕业生为法官的主要来源,无法律专业大专毕业以上学历者不能作为法官的选拔对象。目前存在的复转军人和党政机关分流人员进入司法机关的作法应当严加控制,尽快消除这种现象。对现有法官进行专业知识考试,合格者统一由最高人民法院授予法官资格,颁发法官资格证。对考试不合格者,坚决淘汰出法官队伍。这样才能使得提高法官待遇,确保法官身份独立的各种保障既成为必要又成为可能。这样既有助于防止司法腐败,又能提高司法效率。
第二,健全法官考核与淘汰制度。健全对法官的考核制度,既要考核业务知识和办案质量,也要考核政治品质和职业道德。要以考核结果作为法官提职、晋级和加薪以及淘汰的依据,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以激发法官队伍的进取精神和自我约束意识,从而形成以制度塑造法官的道德人格,以法官的道德人格支持制度的管理机制。
第三,改善法官的工资、福利待遇,提高法官职业的社会地位。法官职业极具创造性,是一种专业化和道德人格要求很高的特殊职业,法官的职业活动是一种复杂劳动,社会应给予法官相应优厚的工资与福利待遇。这样不仅有助于增强法官的职业责任和使命感,也有利于培育尊重法官、崇尚法律权威的社会风尚,这是一个法治社会应当具备的。
总之,司法改革是制度的改革,更是人的改革,司法改革要树立正确的司法理念,积极探寻现代司法模式,以适应我国4 加强和规范舆论的监督 对司法活动的监督除了立法权的监督外,还应当受到舆论的监督,所谓舆论监督,是指舆论界(主要指新闻界)利用新闻媒体对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予以报道、传播、评论,以行使监督的权利。西方一些国家将舆论监督视为除立法、司法、行政以外的第四种权力。近年来,国外的一些重大腐败案件大多是被新闻媒体披露出来的,如美国的“伊朗门”事件、日本的利库路特案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全国法院教育整顿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法院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各类案件除涉及国家机密、公民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犯罪以及法律另有规定不予公开审理外,一律实行公开审判制度,不许实行“暗箱操作”。允许新闻机构以对法律自负其责的态度如实报道。司法腐败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某些审判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着各种庭前、幕后的非法交易和操作,使原本应该公开的审判活动变成了一种“暗箱操作”,新闻舆论监督可体现为客观、公正、全面地报道案情,使广大民众和社会各界都能了解法院的审理经过和判决结果,这对司法就是一种约束,可以防范司法人员暗中弄虚作假,任意枉判。,从而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我们在肯定舆论和媒体的监督的正面作用的同时,也应当看到过滥的渲染性报道的负面影响。要使舆论和媒体的监督发挥正面作用,必须使其规范化起来。现实情况是,一方面新闻舆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力度不够,尚未形成足够的社会压力;另一方面过滥的渲染性报道又可能造成对司法活动的不公平影响。损害司法独立和司法活动的中立性。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立法对新闻监督予以规范,遏制和减少其监督过程中的非规范行为,以避免其产生错误的导向,干扰司法独立。
保障人民法院审判权的正确行使,必须强化监督机制。尤其是随着法官独立审判和实行责任制的实施,法官权力进一步扩大。权力若不受监督和制约,必然导致专断和滥用,必然导致腐败。但在强化监督的同时,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对司法审判活动的乱干预,个别领导干部以言代法、干预法院独立办案的行为,不仅不是正当的监督,而且是违法的,应坚决纠正。
(四)改革合议制和审委会制,建立法官独立审判制。法院严格、公正执法依赖于法官严格执法和公正裁判,而法官公正执法的基本要求是法官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即法官享有独立审理和裁决案件的权利,同时对自己的错误裁决承担全部责任。但“两制”的实行情况往往是审判与裁决相分离,这种以取消法官独立审判为特点的体制,消弱、虚化了司法责任制度,直接导致法官队伍进取精神萎缩,政治、业务素质下降,从而与严格、公正执法的法治要求相距甚远。因此,必须改革完善这种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建立起符合审判规律和法律规定的管理模式。一是要充分发挥审判长和独任审判员的作用;二是强化合议庭的作用;三是审委会应把绝大部分案件的审判权下放给审判长和合议庭;四是认真落实审判责任制,真正做到权责的统一
(三)改革监督机制,强化司法监督。对司法权进行有效的监督,是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主要应当强化国家权力机关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强化此监督的首要任务是在制度上真正落实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力,赋予国家权力机关对一定范围内的案件具有准司法权。在国外,议会赋予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最高司法行政长官准司法权。当然,赋予国家权力机关准司法权,并不意味着国家权力机关替代司法机关,国家权力机关也没有必要介入所有的司法案件。
因此,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司法权时,应当把握一个“度”的问题。从国家权力机关对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进行监督的角度上看,国家权力机关可以对下列案件行使准司法权:一是涉及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滥用权力的案件,包括司法机关以及司法人员在司法程序中的职务犯罪行为和司法诉讼错案的赔偿案件;二是对法律适用产生异议而需要作出立法解释的案件。这对于强化国家权力机关对司法机关的制约监督,确保司法公正具有重要作用。
除国家权力机关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制约外,还要健全司法机关的内部监督机制。在法院内部实行立、审、执“三分离”制度,即立案权、审判权、执行权分别由三个职能部门行使,三者之间形成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的机制,避免由于权力的过分集中而失去制约。同时,要制订、实行一系列监督制度:实行法官与当事人隔离制;改革现行陪审制,建立专家陪审制;建立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制;制定法官道德法等等。总之,对司法权的监督制约,不仅要建立一套监督机制,而且这套监督机制必须具备科学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对司法活动的监督除了立法权的监督外,还应当受到舆论的监督,所谓舆论监督,是指舆论界(主要指新闻界)利用新闻媒体对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予以报道、传播、评论,以行使监督的权利。西方一些国家将舆论监督视为除立法、司法、行政以外的第四种权力。近年来,国外的一些重大腐败案件大多是被新闻媒体披露出来的,如美国的“伊朗门”事件、日本的利库路特案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全国法院教育整顿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法院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各类案件除涉及国家机密、公民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犯罪以及法律另有规定不予公开审理外,一律实行公开审判制度,不许实行“暗箱操作”。允许新闻机构以对法律自负其责的态度如实报道。司法腐败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某些审判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着各种庭前、幕后的非法交易和操作,使原本应该公开的审判活动变成了一种“暗箱操作”,新闻舆论监督可体现为客观、公正、全面地报道案情,使广大民众和社会各界都能了解法院的审理经过和判决结果,这对司法就是一种约束,可以防范司法人员暗中弄虚作假,任意枉判。,从而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我们在肯定舆论和媒体的监督的正面作用的同时,也应当看到过滥的渲染性报道的负面影响。要使舆论和媒体的监督发挥正面作用,必须使其规范化起来。现实情况是,一方面新闻舆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力度不够,尚未形成足够的社会压力;另一方面过滥的渲染性报道又可能造成对司法活动的不公平影响。损害司法独立和司法活动的中立性。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立法对新闻监督予以规范,遏制和减少其监督过程中的非规范行为,以避免其产生错误的导向,干扰司法独立。
保障人民法院审判权的正确行使,必须强化监督机制。尤其是随着法官独立审判和实行责任制的实施,法官权力进一步扩大。权力若不受监督和制约,必然导致专断和滥用,必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