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诗经》的生命意识 (胡敬君)
论《诗经》的生命意识
胡敬君
何 静
诗是人类对宇宙生命本真的体悟方式,是人类生命意识醒觉的歌唱。何谓诗?孔颖达《诗大序·正义》云:“诗者,人志意之所适也。虽有所适,犹未发口,蕴藏在心,谓之为志。发见于言,乃名为诗。”从伏羲时代肇始,我们的祖先就具有了朦胧的生命意识,伴随生命延续的劳动实践和对精神作用认识的不断增强,自然生命的诗性醒觉开始萌动。从《弹歌》、《击壤》到《蜡辞》、《南风》,虽因其邈远而真伪难辨,但上古各部落有大量歌谣广泛流传则是不争的事实。古部落歌唱不绝的口传歌谣,虽然还只是诗的前艺术,其内容主要与先民祭祀天地鬼神、祖宗社稷活动有关,但它毕竟是诗自觉的前期积淀。随着夏商时代文明大幕的徐徐拉开,中国型的文明社会走上了“早熟”的发展轨道,伴随集体劳作的生命实践,人的自我意识完全醒觉,诗歌便从原生态起步,开始逐步摆脱鬼神的桎梏,关注现实社会,关注人的感受,关注人的命运成其为商周时期诗歌吟唱的主体。
《诗经》是中华先民自我意识诗性醒觉的标志。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宗族城邦社会的作品,同时也收录有殷商贵族祭祀祖先的作品和夏商时期周族兴邰居豳阶段的作品。305首诗歌,既有政治精英踌躇满志的激情迸发,又有仕途倦客的愁思怨叹;既有歌者对外在世界的敏锐反应,又有诗人对自我内心的透彻审视;既有王族权贵的权力话语,又有饮食男女的欢歌悲吟。其以宴饮为题材的作品,强调的是个体对整体的依存,以及整体对个体存在前提的赐予;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显露的是周人在文明与野蛮冲突中的态度;以婚恋为题材的作品,张扬的是人的生性本能和生命欲;以农桑稼穑为题材的作品,审视的是农事对于生命延续的意义;即使那些被现代人认为价值低下的颂诗,其实也是中华先民对于自己幸福生活的感恩性歌唱。可以说,《诗经》是与中华先民自我意识觉醒同步的文学觉醒,它以诗的方式遗存了浓郁的远古风俗,传译出了鲜活的远古社会现实,而且第一次以诗的形式真切细腻地披露出了人的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
《诗经·大雅》保存了五首古老的周族史诗,记述了从周始祖后稷诞生到武王灭商的一些传说和英雄史迹,以粗线条较完整地勾画出周族发祥、创业、建国、兴盛的辉煌历史,完整地记录了早期周人的宗教礼俗、思想意识、农业生产和群体生活。《生民》叙述周始祖后稷的故事。前三章写后稷的神异诞生,四章以下写他长于农事,功德齐天,勤奋创业,业绩辉煌,凸现其“农神”的崇高形象。“恒之秬秠,是获是亩;恒之糜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蒸之浮浮。”那生动的活泼劳动场面,无疑是周族先民那透着审美情味的日常生活的诗化体现。丰富的感触印证着人萌动的诗心。“昂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儃时,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与周人和谐的天人关系相谐的正是他们以农德自重的人生态度:勤勉、努力、恭敬、警惕,这种刚健自强的精神境界恰是人性的最初觉醒的标记。周人是一个农业人群,定居生活对民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公刘》描述的是后稷曾孙公刘由邰迁豳开始定居生活的史迹。在这首诗中,没有神性英雄奇幻业绩的铺陈,取而代之的是英勇豪迈的周族先民们的真实朴素的群像。“笃公刘!匪居匪康。迺场迺疆,迺积迺仓。迺裹餱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全诗从治田备粮,扬戈启行写起,围绕不肯苟安、开拓奋进、率部迁徙、营建新邑的主线次第展开,高度赞扬了公刘诚实笃敬、“匪居匪康”的人生态度,热情歌颂了公刘开国的伟业。这种对公刘迁徙定居的颂赞,实际上是生命意识觉醒后的诗人对人的理性精神的肯定。在周民族发展史上,还有一次影响至为深远的由豳迁岐,由公刘九世孙、周文王祖父古公亶父率领,《绵》就描述了这一史实。开篇即以“绵绵瓜瓞“起兴,象征周族日益繁盛,绵延不绝。《皇矣》、《大民》均以周族自太王至文王时期的重要史实为描写对象。《皇矣》主要写文王伐崇伐密,继承先祖遗业,发展壮大周族的伟大功绩。《大民》描述王季、文王的婚姻和家庭,并着重赞颂了武王牧野伐商的辉煌胜利。在周人留下的这组史诗中,诗人立足现实人生,把目光凝聚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描写人和人的活动,体味人在天地间逐渐展开自己的美好历程,讴歌人生境界的提升与成长,歌唱祖先开辟新世界的英雄伟迹,处处流露出了现实人生的亲切风度和仁厚品格。
《豳风·七月》是《诗经》中直接反映周人农业生产生活最优秀的作品。诗以时序节令为经,按着生活的本来样子,冷静周详地述说着周人一年四季的农事生活,没有夸张和渲染,也没有强烈言的辞和愤激的色彩,却有着有极强烈的生命意识,表现出了周人为获得基本生存条件而进行的艰辛努力。诗是从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冬季描写开始的,“无衣无褐,何以足岁”的质诘,确定地暗示着诗篇将要表达的意向:人在天地间的生存是不易的,是艰难的。周农正月里整修农具,二月里举家下田,养蚕、纺织、染帛、收获、打猎、筑场、造酒、修房、凿冰,一季接着一季,一茬接着一茬,一年到头几无空暇。寒风凛冽的严冬里“无衣无褐”;青黄不接的日子里“叔苴”“采荼”;忙忙碌碌到年关,还得要“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周人的生活非常艰难,但诗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哀哀诉苦,相反,一种和天地自然谐调的淳朴的亲切之情溢于诗外:“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周人劳动的最大愿望和最实际的目的是获取生命所需的基本的生存物质,劳动的成果限定在延续生命的初始意义上,因此,在吮食瓜果的甘甜时,就能用一种质朴的心情去思考、感念生育着人类衣食的大自然。朴素的诗句,逸出的是劳作是为衣食所安这样朴素而直接的观念。《七月》是用符合生活本意的明朗目光来全面审视农事活动的意义的,人们没有刻意企求神灵的保佑,而是在与大自然的变动协调一致中,努力去把握大自然向人类展开的无穷生机,鲜明的理性精神超越了对自然的非理性崇拜。虽然也有“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这类语句,但祭祀仅仅只是作为现实生活的一个侧面映现在诗篇之中罢了。作为人类生存的衣食之源“对象化”于诗人的描绘之中。“一之日”、“二之日”、“觱发”、“栗烈”的严寒,“七月流火”所暗示的酷暑,“春日迟迟”的喧暖,“九月肃霜”的清凉,以及跳越于这些节律内的物候活动,所有这些自然现象的描写,实际上只是在切分与标志出农事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然律动周期。《七月》着眼的是生命延续所必需之“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因此,当寒冬来临之前,人们及时将丝麻“载绩”为裳,将稻子酿成“春酒”,在“改岁”或“卒岁”的隆冬节日里“朋酒斯飨”。劳动生产着衣褐、食物,也练织出绚烂,酿造着醇香,它不仅能确保人生命的延续,而且劳动本身还能锻造出淳朴质重的精神气质。显然,诗篇是从生活本身来观察生活,是从生存意义来审视农事劳作的,它表现出的是农耕文明社会的劳动伟大这样一种朴素观念。
《诗经》中的婚恋诗是最能体现周人生命意识诗性觉醒的篇章,它表现出了对人生命本体的尊崇和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强烈追求。《郑风·溱洧》便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篇。这首诗写的是郑国阴历三月上旬已日男女聚会之事。阳春三月,大地回暖,众多男女齐集溱水、洧水岸边,临水祓禊,祈求美满婚姻。一对情侣手持香草,穿行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享受着爱情的甜蜜。他们边走边相互调笑,并互相赠送芍药以示情定。这首诗如一首欢畅流动的乐曲,天真纯朴,烂漫自由。它所表现的是自然的人性,是一种活泼生命的体现。在周代,象《溱洧》中以原始性爱为基础的自由恋爱现象是极为普遍的。《陈风·东门之枌》写陈国青年男女借舞会之机自由寻觅心仪的恋人;《鄘风·桑中》反映当时卫国男女聚会频繁和没有拘束;《邶风·静女》更是把当时青年男女在一起时的那种天真活泼、相互逗趣的情景写得活龙活现。《诗经》的这类爱情诗没有世俗的偏见,有的只是强烈的生命意识,有的只是个体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依据生活的逻辑,它突出了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对生命内在本初结构恢复完整的焦渴,还原了生命与生活的意义。《周南·关雎》是一首炽热感人的情歌。“关关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位男子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醒时梦中不能忘怀,而又无法追求到。面对悠悠的河水,目迎水流中浮动的荇菜,姑娘美丽的身影时时闪现在眼前,这更增添了他的痛苦,以致出现了幻觉,仿佛和那个姑娘结成了情侣,共同享受着协谐欢乐的婚后生活。诗中的相思之情是坦率的、大胆的:“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人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情,也毫不掩饰自己的愿望。这种浓烈的感情和大胆的表白,正是生命欲望和生性本能的自然显露。《周南·汉广》也是一首情诗。“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人连用四个比喻,说明理想的恋人无法追求。接下来的二、三章,假想所爱之人将要出嫁,自己喂饱马儿去迎亲。诗情景交融,男子神魂颠倒的情思,与江汉浩渺烟水苍茫的景色浑然一体,在比喻和暗示中,展示了痴心者因系念之深而产生的焦虑及无可奈何的心境。《召南·摽有梅》是少女在采梅子时的动情歌唱,吐露出珍惜青春、渴求爱情的热切心声。看到成熟的梅子被扑打得越来越少,联想到青春难驻红颜将逝,姑娘心情焦灼起来,她急不可待地向中意的异性推销自己,先是希望小伙子选个好日子向自己求婚,继而希望小伙子今天就和自己订婚,进而希望小伙子现在就和自己成婚。真可说是步步进逼,只争朝夕。
《诗经》有着博大而深邃的生命境界。它那回环复沓的章句形式、丰富凝练的语言、浑朴自然的艺术风格、醇厚的生活气息、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皆源出于中华先民那奔涌激荡的生命激情。在强烈的生命激情催动下,自然界的万物皆成为了中华先民寄托情志、发抒感慨的对象。中华先民生命追寻的历程也就是中国诗性文学追寻的历程,中华先民生命意识的觉醒也就是中国文学的觉醒。《诗经》是中国文学伟大自觉的开始,它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生命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直接影响到了中国文学特质的确定和后世作家的创作。
(胡敬君为湖南理工学院中文学院教授;何静为湖南理工学院中文学院学生)
第二篇:诗经 论
中国自古以来一贯注重文辞修饰。而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诗经》---则很好体现了这方面的特点和优点。《诗经》恰当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所以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郑《笺》对《诗经》的修辞手法和特殊的表达方式进行了阐释,对诗人的修辞匠心进行了剖析,还对《诗经》的修辞效果进行了论述,从而使《诗经》这部作品的艺术性得到了体现,使《诗经》的语言表达特点更加明晰。
下面是对《诗经*国风》中主要的修辞手法的简单分析。
比喻
比喻又叫打比方。即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明喻、暗喻、借喻、博喻。《诗经》里有很多比喻,但以明喻、借喻、博喻这三种为主。
一、明喻。
明喻指的是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等。《诗经》里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如乙”,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
在《诗经*国风》里,明喻是很多的,这里简单举几个例子。如在《召南*野有死鹿》中“有女如玉”,在这里,这座把那个春心萌动在等待英俊猎手的少女的美丽容颜比作是如玉一般。又在《齐风*敝笱》中,“齐子归止,其从如云”,“齐子归止其从如雨”,“齐子归止,其从如水”。写出了文姜回齐国见王兄是,她的随从宾客如云相拥、如雨疯狂、如水流淌的盛况。这种形式的明喻在《诗经*国风》里是非常多的,比如在《卫风•硕人》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等。
而在《齐风*甫田》中,写到“我”思念远行之人少年秀美的时候,想起了他翘起的小辫就像牛角一样,是这样写的“婉兮娈兮,总角丱兮”,这里略去了如字,但实际上这仍然是明喻修辞。在《诗经*国风》中,像这样的还是不少的,比如在《齐风*东方之日》“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等。
再举一例,在《鄘风•君子偕老》中,“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挮也,扬且之皙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这里的明喻修辞形式既有出现了比喻词“如”的,又有省略了比喻词的。
二、借喻。
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叙述喻体。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赋比兴”之“兴”如果是由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而兴起所咏之物,则是比喻,具有比喻性质的“兴”由于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所以是借喻。
在《诗经*国风》中,借喻也是不少的。在《豳风*鸱鸮》中“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作者控诉残忍无道的统治者,已经让自己的孩子打仗送死去了,还要来毁坏我的家园。这里用猫头鹰比喻残忍的统治者,虽然这里的本体“统治者”和比喻词都没有出现,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很容易地看得出它的比喻义。又比如在《周南*桃夭》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有蕡其实”,这里先是用开得鲜艳茂密的桃花来比喻嫁女的美丽娇艳,而在后面,则是把桃树的累累果实与嫁女婚后生儿育女作比。
另外,还有《魏风*硕鼠》中以硕鼠的丑恶形象来比喻剥削阶级,在《齐风*南山》中为了暴露齐襄公的阴险荒淫,作者用雄狐作比。等等。
三、博喻。
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礼记》曰:“不学博依,不能安诗。””博依即博喻,也就是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从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小雅*天保》中“如山如阜,如冈如陵”,此
诗是以山阜冈陵的高大比喻福禄委积的高大,其相似点正在于高大。虽然博喻在《诗经*雅》中出现的多一点,但是在《诗经*国风》中,博喻也有所体现。比如在《卫风*淇奥》中“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这里就用了一个博喻,比喻文采斐然的君子品质纯粹、道德高尚。
我们知道,在《离骚》中,屈原笔下的香草或恶鸟或良禽等都是在美火丑的形象中体现着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爱或者恨,而这样的比喻特点正是从《诗经》中吸取过来的。汉人王逸在《楚辞章句*离骚序》中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以媲于君;,宓妃侠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而作为后人,我们更应该学习《诗经》中运用的多种形式的比喻修辞。
夸张
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是通过超乎客观事实的极度描写来达到强烈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法。夸饰古汉语的夸饰,即现代汉语所说的夸张手法,《诗经•国风》中所运用的夸饰有两类:扩大式、缩小式。
一、扩大式夸张。
扩大夸张指的是故意把事物说的“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例如我们常见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等。
在《楚茨》中“我仓既盈,我庚维亿”,这里就用了扩大夸张,《笺》云“喻多也”。而在《诗经*国风》里也有些地方用了扩大式夸张修辞,比如在《汉广》中“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游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这里的“河”和“江”其实并没有那么“广”那么“方”,但是为了突出”我”对女子的思念之急切,这里就用了扩大夸张,说河是不可游的,江是不可方的。
在《王凤*采葛》里“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年兮”,这里也是为了突出我对心上人的思念而用了扩大夸张,一天不见到她,就好像过了三月三秋甚至三年。
二、缩小式夸张。
缩小夸张指的是故意把客观事实说的“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手法。例如我们非常熟悉的“乌蒙磅礴走泥丸”。
《诗经*国风》有些地方运用了缩小式的夸饰,如《河广》、《十亩之间》两诗。《河广》里的“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践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笺》以“喻狭也”、“亦喻近也”、“亦喻狭”、“亦喻近”分别说明各处夸饰的意义。《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笺》云“古者一夫百亩,今十亩之间,往来者闲闲然,削小之甚”,说明“十亩之间”为缩小式的夸饰手法。
衬托
衬托是指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俗语说:「牡丹虽好,也要绿叶扶持。」用甲事物(宾)配衬乙事物(主),就是衬托。南朝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就是衬托的典型例子。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一、正衬。
正衬指的是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李白《赠汪伦》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就是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诗经*国风》中有些地方用了正衬修辞手法。比如《周南*桃夭》中人面桃花,两相辉
映,用桃花的美艳来衬托女子婚嫁时的美丽和喜庆场面。又比如在《王风*中谷有擁》用“擁”在山边蔫蔫的将要枯萎发烂来衬托被人离弃的女子当时伤心欲绝的心情。还有在《召南*草虫》中,用草虫不断鸣叫和四处蹦跳来衬托“我”还没见到心上人时忧愁不安的心。等等。
二、反衬。
反衬是指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比如高尔基的《海燕》“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了,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没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诗经*国风》中也有些地方用了反衬修辞。在《豳风*七月》中“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先是写春日融融,黄莺鸟儿愉快鸣叫,姑娘们手拿竹筐,款款去采摘那嫩桑和白篙,正是散发阳春三月暖洋洋的气息,但是,在明媚的春光里,勤劳的姑娘们的心理却是发愁的,原来是怕被公子抢了去。这是一幅多么富于反衬意味的图景啊。在《七月》中还有“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这里也用了反衬。农夫一年都在忙活,收获了很多很多东西,包括禾麻菽麦瓜等等,但是他们吃的却是什么呢?是“荼”,是苦菜。这里用反衬表达了作者对剥削阶级的无情控诉。
而《王风*君子于役》则更是经典,“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其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夕阳西下,夜色降临,牛羊都纷纷下来了,鸡儿都回窠了,但是我那当兵的丈夫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在牛羊鸡儿都回来了与丈夫不知何时回来的对比反衬中表达了“我”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
代称
代称,也就是借代,指的是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代称包括: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等。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如“南国烽烟正十年”中用“烽烟”代称战争。
在《诗经*国风》中使用代称修辞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以地点代称本体者。
比如在《卫风*氓》中“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毛传:“垝,毁也,王先谦曰‘复关,犹《易》言“重门”,近郊之地,设关以稽出入,御非常,法制严密,故有重关,女所期之男子,居复关,故望之’”所以,这里其实就是用复关这个地方代指女子的心上人。还有在《硕人》中“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朱熹曰“东宫,太子所居之地,齐太子,得臣也”这里就是用东宫来代指齐太子。
二、以事物的特征来代指本体者。
在《郑风*出其东门》中“缟衣茹藘,聊可与娱”朱熹曰“茹藘,可以绛染,故以名衣服之色”“如藘,茜草,可以做衣服染料,这理借指红色佩巾”
所以,这里就用了如藘可以做红色染料的特点来代称红色佩巾。而在《郑风*子衿》
中,“青青子衿”和“青青子佩”都是女主人公心中情人的代称
第三篇:论顾城诗歌意象中的生命意识
论顾城诗歌意象中的生命意识
摘要: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在诗歌创作中意象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城作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含蓄、温婉的诗歌中表现出的童真的可爱、无奈的压抑、渴望的释放无不令人称赞和感叹。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将对生命的品读融入意象中,才使得他的诗歌散发出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其诗歌中体现的生命意识在当代诗歌的创作中的价值更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顾城;意象;生命意识。
吴晓曾说:“生命意识就是由生命引发的关于人的存在问题的根本性思考。”[1]人的存在问题的最大障碍就是生命的悲剧意识,即一旦生命降临,到最终的结果必然走向死亡,但悲剧意识并不是生命的根本意识。尼斯尔曾说:“死亡什么时候来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在死亡面前做些什么。”[2]可以说面对生命这一问题,每个人都是思考者,但这种思考更多地出现在童年时期,当我们意识到有生便有死这一问题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对生命的思考则被琐事掩盖而被我们逐渐忽略。诗人毕生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他们试图用有限的生命去解读这一问题。诗人是心灵的受难者,而作为诗人的顾城用诗更是用生命诠释了这种思考。诗歌和生命对于顾城来说是一个整体,他曾说“诗可写可不写,它到人间来不由诗人决定,由它自己决定。”[3]这话似乎有点玄,但从另一个的方面来理解即诗的产生不是刻意做作的,而是为了更好地表达生命自然而然形成的。诗的产生是一种生命现象,诗创作是一种思考和存在的方式。顾城的诗歌创作从始到终一直贯穿着强烈的生命意识,无论生或死,喜或悲,无不渗透着内心对生命的思考。
顾城是一位天才诗人,到七八岁,顾城就预感到:“我将来是诗人!”一次在小学班上被老师指名朗诵诗歌,顾城回忆说:“我被自己的声音震动了。我不知是怎么结束朗诵的,只记得坐下来时,必须用手按住膝盖,才制止那激动的颤抖。”[4]这是诗歌的力量与诗人天性撞击的结果,天才的诗歌原子早已潜藏在其性格、气质中,流淌在血液里。[5]而诗人的生命意识也觉醒的很早,13岁时写的一首小诗“我在幻想着,幻想在破灭着;幻想总把破灭宽恕,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我的幻想》)诗人对幻想的渴望和幻想的破灭的感悟已经初露其对生命意识的关注。为了更好地参悟其作品中通过各种意象表现出的生命意识,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
(一)与自然为伴的童话诗人--对生命的顶礼膜拜
在顾城的诗歌尤其是早期的诗歌中无不透露着一个崭新的小生命对世界的好奇、关注以及崇拜。其诗歌中不断出现天空、月亮、云、海、树枝等意象。15岁的《无名的小花》“它没有秋菊/卷曲的金发,/也没有牡丹/娇艳的容颜。/它只有微小的花,/和瘦弱的叶片,/把淡淡的芬芳/融进美好的春天。”诗中通过无名的小花自比,与秋菊、牡丹的对比而表达一种朴素的美好。对生命的崇拜和礼赞饱含在这些意象中。再如诗人创作于十五岁的代表作《生命幻想曲》“……让阳光的瀑布,洗黑我的皮肤。/太阳是我的纤夫。/它拉着我/用强光的绳索,/一步步,/走完十二小时的路途……时间的马,/累倒了,/黄尾的太平鸟/在我的车中做窝。/我仍然要徒步走遍世界--沙漠、森林和偏僻的角落。/太阳烘着地球,/象烤一块面包。/……我把我的足迹/象图章印遍大地,/世界也就融进了/我的生命。/我要唱/一支人类的歌曲,/千百年后/在宇宙中共鸣。”十五岁的少年已经深切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奈。但在这样的无奈中作者并没有就此消沉,而是唤起对生命的热爱而去赞美和歌颂个体生命的伟大。喷薄而出的旺盛的生命力正是作者内心最真实的写照。“阳光”这一意象被诗人比喻成瀑布,阳光的照射则顺理成章地“洗”黑我的皮肤;而“太阳”这一意象则被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处理转而成为“我的纤夫”。尽管被阳光“洗黑了皮肤”被太阳“用强光的绳索拉着”诗人依然不屈服于强压之下而是“赤着双脚。/把我的足迹,/象图章印遍大地,/世界也就溶进了/我的生命。”“图章”这一意象的出现代表了一种标志,一种无法抹杀的力量的象征,更是人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用“阳光”、“太阳”这两个意象与“图章”这一意象作对比,更彰显了诗人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的勇气,更要让这种勇气有了承担的载体--“图章”。最后诗人更是“要唱一支人类的歌曲,/千百年后,在宇宙中共鸣。”小“我”不小,与宇宙的融合彰显了人类的力量。连顾城的父亲顾工在提起这首诗时都说:“我和十四岁的顾城在河滩上晒着黝黑的肢体。他用手指在沙砾中写了一首歪歪扭扭的《生命幻想曲》--我至今还在为那些美妙的诗句而惊喜。多么好,我真惊奇他那细小,柔软的手指怎会划出这样的宏丽、壮美的句子。”[6]这个“早熟”的少年已
经有很强烈的生命意识,他瘦弱而黝黑的身体中蓄积着强大的力量,骨子里的倔强透露出对命运的反抗和对生命的礼赞。
(二)寻求生命不能承受的“重”和“轻”平衡点的矛盾诗人--对生命存在方式的思索。
诗人是心灵的受难者。所谓灵魂的受难者指的是诗人注定一生为灵魂所累,因为太想寻找一种生命存在方式的平衡点而苦苦思索。而作为诗人的顾城也不例外,更确切地说顾城是一个“受难者”的典型代表。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先来看看顾城的一首诗《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也许/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我希望/每一个时刻/都象彩色蜡笔那样美丽/我希望/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画出笨拙的自由/画下一只永远不会/泪的眼睛……”这首诗歌有类似童谣的天真,也透露出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再看另外一首诗《弧线》:“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葡萄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海浪因退却/而耸起的脊背。”这首《弧线》乍一看,我们感慨作者在处理“鸟儿”、“少年”、“葡萄”和“海浪”这几个意象时的巧妙。“触丝”和“脊背”的比喻也十分精当,但仔细品读过后就发现,作者对于这几个意象的处理不决不是信手拈来,随意组合。“鸟儿”为什么在疾风中“迅速转向”?葡萄因幻想延伸了的触丝,为什么又转向海浪因退却而耸起的脊背?“少年”这一意象的插入又是为什么?不难看出这是作者另外一种人生观的反映,即是面对困难消极回避的态度。将《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和《弧线》进行一个对比,借用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关于“轻和重”的思想,我们可以说如果《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反映诗人不能承受现实的重压转而逃避现实试图寻求一个童话般美好的世界,而在享受身心快乐、浪漫、自由的同时又对这种逃避现实的“生命之轻”表示某种怀疑;那么《弧线》反映的则是诗人洒脱和超凡的表面之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诗人一直在寻求一个所谓没有痛苦和忧伤的快乐天国,但现实世界的残酷一直在粉碎着他的梦想;即便他的内心再纯澈明净但毕竟人的生存离不开现实的沃土,于是诗人一面追求着“生命之轻”但又表示怀疑;一面承受着“生命之重”的平衡点而苦苦挣扎。这种对生命存在方式的思考始终没有停过,一直贯穿在诗人的生命中并体现在作品里。游走在“生命之轻”、“生命之重”之间,顾城用一生来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但很可惜他始终不能游刃有余地在两者之间周旋从而获得一种生活在现世而高于现世的人生境界,而是选择用死亡来结束这种永无宁日的思考。诗人之所以选择死亡是因为他们太在乎怎么活了。
(三)幻想坍塌唤醒死亡意识的悲情诗人--对死亡的诗意品读。
很多事情生来就注定了,就象生命一旦降生则注定了死亡,在顾城的诗歌中“死亡”亦是贯穿始终的主题。他用诗歌解读着生命也解读着死亡,从另一个角度讲,死亡就是源于内心深处的生命危机感,而这种危机感也正是生命意识的另一个侧面。
顾城的诗的生命几乎是同步的,他经历着怎样的生命就将其幻化在诗中,而诗中表达的思想正是他生命的最真实写照。顾城在十三岁时就写出了“生命的美,千变万化,却终为灰烬”(《美》)小小年纪就已经意识到了不管多美的生命到了最后也终究不过成为灰烬,一种无奈和失落油然而生。诗中虽未出现明确的“死亡”意象,但“灰烬”这一意象已暗指死亡。在明白了生命最终要消失的悲哀之后,诗人进一步对死亡产生了恐惧:“昨天,/象是黑色的蛇/盘在角落/它活着/是那样冷/死了,更不会热/它曾在/许多人的心上/缓缓爬过/留下了青苔/涂去了血色……”(《昨天象黑色的蛇》)诗中“黑色的蛇”这一意象虽指那个特殊的年代,不特别指个人,但我们依然能从那对死亡的阴森恐怖的描写中窥见一个少年对死亡的恐惧。而慢慢地当诗人意识到死亡不可避免之后转而品味死亡甚至颂扬死亡,我们来看看他的《就义》:“站住!/是的,我不用走了,/路已到尽头。/虽然我的头发还很乌黑,/生命的白昼还没开始。……/风,/别躲开,/这是节日/一个开始;/我毕竟活过了,/快乐的,/又悄悄收下了/这无边无际的礼物……”诗人借助“头发乌黑”、“风”、“礼物”等意象写出了一个孩子的死亡。没有什么比夺去一个孩子的生命更加残忍,但面对这样的死亡,诗人却说“我毕竟生活过了”,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对死亡的态度已比以前“超然”许多,而到了最后,诗人对死亡的态度最终转向一种宿命的归宿,诗中也越来越热衷于谈论死亡。如“我知道永逝降临,/并不悲伤……/人时已尽,/人世很长/我在中间应当休息……”(《墓床》)顾城也多次说过:“死亡是没有的,死亡是文化的结果,死亡是我们的想象,所以它是没有的。”[7]在顾城的头脑中生命是永恒的,不是瞬间的,是抽象的,不是具体的;生活是暂时的,生命是永远的。他的生命指挥着诗歌,诗歌指引着生命,许多诗人都曾在诗中引入“死亡”这一意象,但是没有哪一个诗人象顾城一样热衷于“死亡”的讨论和描写,也没有哪一个诗人如同顾城一样
用死亡来完成对生命的扪问。张捷鸿曾说:“他的死不同于海子、骆一禾等诗人的诗人之死。他的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深刻的本质的生命的死亡,是典型的从灵魂到肉体的人的死亡。”[8]
顾城很多次谈到他小时候有过的一次经验。那时他还小,有一次大人都出去了,他一个人被关在一个亮着灯的屋子里。忽然,他从被灯关照着的墙壁上看到了一双双眼睛象从雾里慢慢浮起来,这些眼睛都是空洞洞的,一种迷茫的无可奈何的感觉。他感到害怕,而且马上知道,人死了就要变成灰烬涂在墙上,他自己迟早也会这样。他说他从那一刻起,对世界的看法就形成了。他的短短一生充满着对生命和死亡的启示。只要说到诗,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死亡。毕光明和樊洛平曾说:“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明白,为什么生命意识成为顾城诗歌的萦绕不绝的主旋律,为什么他的诗勾勒的只是一条永恒生与死的轨迹,这完全为一种生命的直觉体验所决定。”[9]
顾城是最善于把生命融进诗歌的诗人,他的一生便是诗的一生。对于顾城的研究目前有很多,但多数集中于他的诗歌的审美价值研究或者是津津乐道他的死亡。对于他诗歌中最能感动读者的根本之点--意象中表现的生命意识的研究则未涉及很多,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顾城诗歌的价值不在思想性上,也不能简单地从艺术价值方面来品读,而是要掠过一切通常意义上对某个作家(下转第14页)(上接第9页)某部作品的“一般性”品读,跨越到参悟其诗歌中隐含的深沉生命意识。为灵魂而写作的他自然将灵魂赋给了诗,这就要求我们在品读其诗歌时要深切感受作品中体现出的“灵魂之音”。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把握顾城诗歌的内核,从其诗歌的意象中反应出来的生命意识这个角度看,在现代诗歌创作和品读的领域里是应该值得一提并且有推广的价值。
注释:
[1]吴晓: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诗学新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8.9.16.87。
[2]转引自吴晓: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诗学新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7.88。
[3]转引自张捷鸿:童话的天真--论顾城的诗歌创作[J].当代作家评论,1999(1)。
[4]顾城:顾城文选[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5.11。
[5]曾宏:别有天地非人间--纪念顾城诞辰五十周年[J].新作文,2006(9):8。
[6]姚家华编:朦胧诗论争集[D].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37。
[7][8]张捷鸿:童话的天真--论顾城的诗歌创作[J].当代作家评论,1999(1)。
[9]毕光明、樊洛平、顾城:一种唯灵的浪漫主义[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8(2)。
另外,本文所引用顾城的诗歌均选自顾城.顾城精选集[D].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参考文献:
[1]顾城:顾城精选集[D].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2]北岛:北岛诗歌[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
[3]舒婷:舒婷的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4]夏之放:文学意象论[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
[5]吴晓: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诗学新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第四篇:论公民意识
论关于学生的公民意识
应用生物技术1201,黄健,201230420031
5公民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在国家中所处地位的自我意识。具体地说,就是公民对于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足够的认识,从而使自己树立起作为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树立公民意识对了整个民族都是极其重要的。所以,我主要讨论学生关于公民意识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培养公民意识。
一. 公民意识的具体内涵
1.主体意识。
即自觉地意识到自己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而存在;意识到自己的权利、价值、责任和义务, 参与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等等。
2.权利和义务意识。
公民在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利的同时, 还必须相应地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2.民主和平等意识。
公民有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关注和实现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权利。遵循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4.公德意识。
它主要调节公共生活中人们的利益关系, 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五篇:生命意识
第三章生命意识
一、生命意识的涵义
生命意识,是上升到哲学层次的一种对生命的思考与领悟,它源于对生命有限性及其价值的深刻体认。
是无休止的好奇心?不知前路的漫漫旅途?层出不穷的意外惊喜?独自面对风浪时的英勇无畏?与美丽的时时约会?是与机遇擦肩而过的失落?凌空的自由翱翔?为了衣食而勤劳奋斗?投入家庭温暖的怀抱?冬季里盼望春天?夏日里回忆寒冷?轻快的跳跃奔跑?是甜蜜的相依相偎?你心中的生命是什么? 生命的长度?------宇宙年龄约有多大?约137亿年
地球的年龄约有多大?约46亿年
人类历史约有多久? 约300万年
人的寿命约有多长?约 80
生命来之不易要珍惜 生命的结构
人生命由三个因素构成,即生物性、心理性(精神)和社会性。生命的特点(1)生命的不可逆性
从胚胎起,生命便一直生长、发育,以迄衰亡。它绝不会“倒行逆施”,养老还童也决非现实。(2)生命的不可再性
生命,对任何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世间常说,“人死不得复生”,便道出了这个真理。(3)生命的不可互换性
生命为个体所私有,相互不得交换,彼此不可替代。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第一句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它给人只有一次,生命没有彩排
认识生命,感恩回报
不少人往往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可以舍弃生命,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了悲剧与不幸(马家爵)……
自杀已成为15-40岁人群的首位死因。研究发现,在我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出现长期严重的心理创伤,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负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每年自杀发生率超过10万分之20以上,为高自杀率国家,我国已经成为高自杀率国家。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对该市杨浦区3所普通全日制高校的3000名大一新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1.5%的大学生曾有自杀倾向.其中单亲家庭学生高于双亲家庭学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
面对这些如此轻视生命的同龄人,你想说什么?
08年北京残奥会上,9月12日,在男子三级跳远F11级决赛中,李端以13米71的成绩夺冠,9月15日上午,他又以6米61的成绩成功卫冕跳远冠军。李端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失去了光明,灵魂不能坠入黑暗;看不见道路,脚步不能停滞不前”。
生命的真谛是人格尊严;生命教育的真谛是唤起同情、培育仁性。一个懂得保护生命、尊重他人生或死的孩子,将来走上社会,才有可能人性向善,社会才有可能多添一份和谐。所以,生命教育,就先从尊重生命开始吧。
在中国先秦至今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中,儒家和道家都对“生命”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各自的生命观。儒家认为,宇宙本质是“生生”,“天地”有“好生之德”,即创生万物,亦长养万物。人应该有“生生不息”之精神,珍惜生命,注重人事,修养心性,以配天德。
所以,儒家重视生命,对死亡避而不谈,孔子告诫人们“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
------曾子所作
冯友兰先生说过“道家的出发点就是舍生避害” 即保全生命,排除威胁生命的各种力量。“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足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吕氏春秋·重己》)由此可见,儒道两家都追求精神生命的“不朽”。但儒家主张积极人世,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即通过建功立业的实际活动来达到“不朽”。而道家却认为人们只能通过“心齐”、“坐忘”,在精神境界上摒弃生死的区分,与大道合一,达到“死而不忘”,从而派生出纯精神养炼不问世事的人生态度。
所以,“生命观教育”,是中国古代的传统人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当今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思想来源。
有生命个体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而个体只有首先保持有生命的存在,才能在社会中实现生命的价值和体现生命的社会性意义。讨论: 作为一名现代大学生,你认为“个性”和自我意识是一回事儿吗?
文学先是强烈地呼吁社会对个性的尊重,从而发展到对人的心里世界的关注,然后再发展到生命意识的生成
二、文学中的生命意识
1、悲剧意识---悲悯情怀
宦游之悲
(《世说新语》、《乌夜啼》、《八声甘州》)
2、超越意识-独立真率
旷达超然
(《世说新语》、《定**》)
二、文学中的生命意识
3、情爱意识
(《凤凰台上忆吹箫》)
4、自由意识(《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特立独行的猪》)
讨论:
1、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2、你有自己的生命价值观吗?
车祸仅仅是威胁我们生命安全的一个方面。有时候,人类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是那样的不堪一击。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震导致近7万人死亡,1万7千余人失踪。
日常生活中,疾病也是人类的重大杀手。癌症、心血管疾病(心脏病、脑溢血等)、传染病(甲流、非典型性肺炎等)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命。我们应该尊重生命,学会生存,懂得生活。每个人都应该快乐的生活。电视剧里有这样一句台词:
“去爱吧,像不曾受过一次伤一样!
跳舞吧,像没有人欣赏一样!
唱歌吧,像没有任何人聆听一样!
干活吧,像不需要钱一样!
生活吧,像今天是末日一样!”
• 《世说新语》和魏晋风度
• 出于《世说新语》中的成语
• 难兄难弟、拾人牙慧、望梅止渴、绝妙好辞、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一往情深、一见钟情、口若悬河、咄咄逼人、咄咄怪事、登峰造极、鹤立鸡群、东山再起、应接不暇、楚囚相对、东床快婿
• 《世说新语》和魏晋风度 一群可爱的人,一些有趣的事
• 《世说新语》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讲了一群什么样的人?说了一些什么样的事? • 鲁迅称《世说新语》 为 “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世说新语》,笔记小说集。南朝刘义庆撰。全书按内容分类记事,共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人物的遗闻轶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生活。
鲁迅的“志人小说”概念更为准确、科学。“人”是《世说新语》的审视对象。全书涉及人物达1500余人。《世说新语》的着眼点在对人物言行的审视上。具有突出的“以人为中心”的志人特质。总体上描绘魏晋时期士族社会精神风貌。
是“魏晋风度(风流)”的集中体现、是一部“名士教科书”。
所谓“魏晋风度”,是门阀士族知识分子所崇尚、追求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它唱的是追求个人自由、高扬精神自由意志,行的是吃药、喝酒、清谈等精神深度的怪异。这种不同于传统、不同于流俗、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风度集中体现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集中塑造了他们的社会形象。它不仅是一种政治和文化现象,而且深深影响着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从而构成了这一时代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一、讲究仪容仪表,举止风度不凡
• 美仪容是魏晋时代士人普遍的追求,《仪容》专记士人的容貌、仪表和举止风度。
• 《容止》2:“傅粉何郎”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 “人物品藻”之美学 品藻,这里所指的是对人物品性、才能、容止、风度等的评论。品鉴人物在《世说新语》中占有相当比重的篇幅,如《识鉴》《赏誉》《品藻》等。•
1、“清”的审美精神
• 山公举阮咸为吏部郎,目曰:“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赏誉》)
•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 “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容止》)• 萧萧形容举止萧洒脱俗,肃肃形容清静凝定。•
2、关注仪容之美
《容止》7:“群妪齐乱唾之,委顿而返。” •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容止》)• 史上最美的看杀事件《容止》19:“看杀卫玠” “观者如堵墙” • 《晋书·卫玠传》:“京师人士闻其姿容,观者如堵。玠劳疾遂甚,永嘉六年卒,时年二十七,时人谓玠被看杀。”
3、注重人物的内在神韵
• 何晏七岁,明慧若神。(《夙惠》)
• 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赏誉》)
• 公孙度目邴原:“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赏誉》)(像这样可以自由穿梭在云中的白鹤,不是捕捉燕雀的网所能捉住的.)•
王戎说:“ 太尉(王衍)仪态高雅清醇,就像玉树琼林,天生就是超脱世俗的人物 •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仪容之美不仅在外表,更在内在的智慧、才华 和精神气质。•
二、服药之风
• 何晏“首获神效”的“神明开朗”
• 特殊功效:生活的享受、美容。附加价值:身份的符号性象征。• “冷服”和“散步”“宽衣博带”喜穿旧衣 扪虱而谈
五石散,亦称寒食散。其五味主药为白石英、紫石英、石钟乳、赤石脂、石硫黄而言。五石散是一种剧毒药,服用后伴随毒性发作,产生巨大的内热,因此需要一整套极其细微而繁琐的程序,将药中的毒性和热力散发掉,即所谓散发。如果散发得当,体内疾病会随毒热一起发出。如果散发不当,则五毒攻心,后果不堪设想。即使不死,也将终身残废。而散发的重要一点是,必须在服药后多吃冷饭,故称寒食散。
除了吃冷饭之外,还要注意多外出步行运动;称为散动或行散。还要注意多喝热酒、好酒,每天饮数次,使身体薰薰有酒势,即处于微醉状态。如果饮冷酒或劣质酒就可能会送命。•
西晋的裴秀就是因服药后饮用冷酒而致命。另外,服药后还要用冷水浴来将药的毒性和热力散发掉,并不能穿过多过暖的衣服。
不明就里者往往认为魏晋名士的穿着很飘逸,称其为魏晋风度。殊不知,晋人着轻裘、缓带、宽衣,是迫不得已———因为他们服食了五石散。服五石散是魏晋上流社会的流行风俗,不过当时的名士服用此药是有极大的代价的,一不小心,它就会要人命的。“„„更因皮肤易破,不能穿新的而宜于穿旧的,衣服便不能常洗。因不洗,便多虱。所以在文章上,虱子的地位很高,“扪虱而谈”,当时竟传为美事。——鲁迅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
三、饮酒之风:存在与虚无
• 酒和诗联系:创作的触媒、高雅游戏的道具。
• 精神上追求超越,肉体上放浪形骸。喝酒理由千千万,戒酒理由却没有一个!• 《任诞》12:阮咸的“人猪共饮”。
• 《任诞》24:王导劝孔群节制饮酒。一次,丞相王导劝他说,你这人为什么老是这样贪恋喝酒呢?你不去看看酒家盖酒坛的布,未经多久就糜烂了,可见酒这东西对于人体的损害,也同样厉害。孔群认为他老人家讲得没有道理,辩护说,假使将肉放在那里,不要几天就腐败了;但倘若将肉糟在酒里,那样才能历久不坏。可知酒对人只有保健的功效。• 《任诞》28:周伯仁的“三日仆射” •
周是一名大酒徒,在西晋时就有酒名,南渡后,在东晋政权建立之初,他任尚书左仆射,终日饮酒,常常醉酒三日不醉,世称“三日仆射”。•
四、清谈之风
• “魏晋时代的贵族和知识分子,以探讨人生、社会、宇宙的哲理为主要内容,以讲究修辞技巧的谈说论辩为基本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术社交活动。”唐翼明《魏晋清谈》 • 清谈的内容 “三玄”:《老子》、《庄子》、《周易》。
• “言家口实”:(1)本末有无之辨,(2)才性四本之论,(3)自然名教之辨,•(4)言意之辨,(5)圣人有情无情之辨,(6)名家伦理之学,(7)声无哀乐论 •(8)形神之辨(9)养生论(10)佛经佛理 清谈的程式:主客之分 • 清谈的道具:麈zhǔ尾(王导)•
五、汰侈之风
• 何曾“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 石崇和王恺斗富。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于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 王济“以人乳饮豚”、“金沟”。
武帝尝降王武子家,武子供馔,并用琉璃器。婢子百余人,皆绫罗绔,以手擎饮食。蒸豚肥美,异于常味。帝怪而问之,答曰:“以人乳饮豚。”帝甚不平,食未必,便去。
• 朝廷上下的奢靡之风愈演愈烈,终成不可遏止之势,石崇也终因此罹祸身亡。王君夫用麦芽糖和饭来擦锅,石季伦用蜡烛当柴火做饭。王君夫用紫丝布做步障,衬上绿缕里子,长达四十里;石季伦则用锦缎做成长达五十里的步障来和他抗衡。石季伦用花椒来刷墙,王君夫则用赤石脂来刷墙。
六、艺术之风 • 纯审美的“艺术”从“方术”中独立出来。• 顾恺之的“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顾恺之三绝
• 尤善丹青①,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尤信小术②,以为求之必得。人尝以一柳叶绐③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七、隐逸之风
• 汉末“隐居以求其志”。东晋的隐逸之风与安贫乐道无关,和全身保命无关,而是趋之若鹜的时尚。那些人 竹林七贤 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
“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与之游者,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於竹林,号为七贤。” 《三国志·魏志·嵇康传》
因为社会黑暗,动荡不安,从而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绝人肠。——曹操《蒿里行》 •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魏晋:人的独立意识彻底觉醒的时期。•
《晋书·阮籍传》说:“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全者。" • 在汉末大**、大杀戮的血腥历史进程中,旧有的社会体系土崩瓦解,旧有的价值体系、人生信仰也摇摇欲坠,苦难的人生环境却恰恰成为了“人的觉醒”的强有力的催化剂。在死亡、颓败、毁灭等等令人恐惧战栗的力量面前,中国人前所未有的感觉到了人在宇宙的面前,是何等的微不足道。
对人应该怎样的活着的思考,催生出了全新的人生观念,塑造着全新的人生形象。•
(一)“任诞”:任达放诞。• 暂住种竹:“何可一日无此君。”
• 入门赏竹:“乃留住,尽欢而去。”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 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王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扫施设,在听事坐相待。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主已失望,犹冀还当通。遂直欲出门,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闭门,不听出。王更以此赏主人,乃留坐,尽欢而去。• 小结:真实的活出自我。• 王徽之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王子猷住在浙江绍兴,一天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推开门,命仆人斟上酒。看到四面一片洁白。于是他感到犹豫不决,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念起戴逵。当时戴逵在浙江嵊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没进去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乘着兴致而来的,没有了兴致就返回,何必要见戴安道!” 人生在世,自由在心。
二、恣情越礼 越名教而任自然”,是嵇康《释弘论》(《嵇康集》卷六)中的一个著名论点。魏晋名士崇尚老庄自然哲学,主张超越虚伪的礼教而任其自然。
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
不拘礼法,内心纯朴。•
(三)纵酒 《容止》13:“悠悠忽忽,土木形骸”。《任诞》6:“脱衣裸形在屋中”。《任诞》3:妻子“捐酒毁器”,刘伶“通过戒酒喝酒”。“无为之化”的对策,“无用”的散木。小结:“大人先生”的宇宙观。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任建威参军期间,有一次刘伶忽然来了兴致,竟然在官邸脱光了衣服一丝不挂地饮酒。有几个客人来访,他也不赶紧把衣服穿上,还继续光着身子喝。客人见他如此不雅,就讥笑他。他却一本正经地反驳说:“天地就是我的房子,房子就是我的衣裤,你们进我的房子就是钻到我裤裆里来了,谁让你们钻进来的?” 我即为我,独立的人格和精神。•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魏晋风度的特色
由于残酷的政治清洗和身家性命的毁灭,使魏晋士人的人生慨叹夹杂着无边的忧惧和深重的哀伤。他们无论是顺应环境、保全性命,或者是寻求山水、安息精神,由于藏存着人生的忧恐、惊惧,情感实际是处在一种异常矛盾的状态中。外表尽管装得轻视世事,洒脱不凡,内心却更强烈地执着人生,非常痛苦。这构成了魏晋风度内在的深刻的一面。
这些看似怪诞的行为,其实正是对生命的极度重视和珍爱。视看还有哪个时代的诗人有魏晋诗人这样荒诞而率真的行为?魏晋诗人对生与死的问题的思考和体验都是深刻、独特的。正由于他们独特的生命意识,才形成了独特的魏晋风度,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虽然魏晋以后的诗人对生命的思考、探索从未停止过,但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都没有魏晋时期这样引人注目,也再没有出现过象魏晋诗人这样超脱、狂放的诗人群了。• 魏晋风度于当代的启示
现代中国有点像魏晋转型时代,旧的精神价值观人们不信了,而新东西还没有为我们所接受。这并不值得过分忧虑,但最可忧虑的是对于精神追求的缺失,如果甘于自我堕落而没有魏晋风度的追求精神,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现代中国处于全球化的环境之中,工业化与物质至上的价值观念,再加以官本位的体制,使人们蔑视精神的价值,陷于权势与金钱的压迫下而难以自拔。
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陶渊明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但今天却很少看到。• 魏晋风度的一点反思
我们在精神趣味与生活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上,还是可以自我调节的。向上向善之中,我们的人生得到充实,我们的心理得到舒缓。我们在自己的生活方式上得到提升。
梁启超在上世纪的20年代指出:“爱美本能,是我们人人都有的。但感觉器官不常用或不会用,久而久之麻木了。一个人麻木,那人便成了没趣的人;一个民族麻木,那民族便成了没趣的民族。”(《美术与生活》)这些话对于我们一代人生是多么富有启发意味呵,我们应当经常想想。
• 玄学人生的渗透 理想人格:
• 无——超脱(自然、率真)——雅量、栖逸、任延、简傲(赏誉、言语、)• 有——执着(热爱生命)——伤逝(拥抱生活)• 问题探讨
1、讨论“魏晋风度”背后是什么样的生命观?
2、魏晋名士中你喜欢谁?说一下理由。
• • • • •
• 王小波
一、生平简介
• 1952年5月出生于北京。1968年去云南插队。• 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工商管理,84年至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后回国。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
• 1992年起,辞去公职,做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因急性心脏病发作去世
• 王小波生前,先后在大陆、香港、台湾出版著作8本,其代表作小说集《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杂文集《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
是唯一一位两次荣获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第13届和第16届)的大陆作家,他与人合作的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
二、创作
• 王小波的小说叙事总是呈现出自由不羁、充满即兴意味的格调,机智而不做作,感性但不沉溺。王小波散文的特色:
• 1.严肃主题: 对人生价值取向和自由选择的思考。
• 2.文章风格: 以幽默笔触写作严肃题材。
三、文本分析
杂文是以议论和批评为主的杂体文学散文。杂文格式笔法丰富多样,短小灵活, 艺术上要求议论和批评的理趣性、抒情性和形象性, 有较鲜明的讽刺和幽默的喜剧色彩。王小波杂文的特色就是以故事的讲述展开讽喻性的比附, 把复杂的说理赋予到有趣的“ 故事”之中,本文就是这一典范。
自由:王小波的很多作品都是以文革为背景。文革在王小波的笔下,往往是一种“极端的精神世界”的象征。在这个世界里,由于政治上的钳制,人的精神处于极度压抑的状态,形成了普遍性的孤独、封闭、愚昧,但是也正是在这样的极端世界中,对环境的反抗,对自由的追求,反而造就了更加动人的力量。
人处于不能自我把握的生活中而不自知。这不仅是文革特有的状态,也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精神常态。因此,虽然作者叙写的只是一个不满被压制的状态的特立独行的猪,但是我们却可藉由之体味到自由的可贵,从而对自由和追求自由的精神价值给予认同。• 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下,那只“特立独行的猪”成为傲然于世的“英雄”。它“长得又黑又瘦,两眼炯炯有光”,“像山羊一样敏捷”, “它只对知青好,容许他们走到三米之内,要是别的人,它早就跑了”, “吃饱了以后,它就跳上房顶去晒太阳或者模仿各种声音”。最终它义无反顾地逃出了这种被设置的生活,成了一只野猪。
• 王小波用特立独行为我们刻画了一只“不像猪”的猪,猪应该有猪样,肥胖、慵懒、愚蠢,这是人类为其设置的生长方式,只遵守这种生活方式的猪才是正常的猪,而这位被王小波尊为“猪兄” 的猪,却从形貌到行为完全违背了固有的方式,它的“潇洒”正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状态, 是生命本真形态, 是崇尚个性、体验独立、尊重主体的精神境界。•
四、讨论
1、《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表达了什么主题? •
2、说一下你对“自由”的理解。
主题分析:被他人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那意味着自由被扼杀。
• 有一种力量企图左右我们的生活。为我们设计生活,安排命运、准备前途,决定去取,浑然不觉。要敢于对你的生活的正义的却是粗暴的设置。
• 在崇尚设置人生自由的时代背景下,要突破整齐划一的粗暴设置。
• 形象分析
• 猪的一般形象分析:早被论定的猪的“本质”:胡吃闷睡、少心没肺、任人宰割、供人啖食。王小波笔下之猪:不同于流俗、不囿于成规的“反潮流”者,• 敢于狂奔,终于长出獠牙。潇洒,冷静,警惕。
• 猪的境遇的喻义:象征大多数人的生存处境:有一种力量,时时在企图左右我们的生活,为我们设计生活,安排命运,准备前途,决定去取;而我们浑然不觉,安然处之。• 作品特色 • 写作风格是幽默而严肃,活泼而平实,犀利深刻而具温情与善意。调侃是其突出的特色。行文跳荡活泼,毫不枯燥,批判犀利
• 结合个人经验,又超越个人经验结合个人经验:
• 从“我”经历的一只猪的遭遇和性情谈起;超越个人经验:体现了理性的力量
• 多数篇幅谈猪,临末曲终奏雅,揭出主题。说猪事,实讲人世——以鲜活平庸生活琐事作譬,引出严肃的论题本文说的是猪事,实则讲的全是人事。
• 写作风格是幽默而严肃,活泼而平时,洗礼深刻而具温情与善意。主体与作者的态度是严肃的。行文却是跳踉活泼,批判犀利,一针见血对人群的热切
• 的关爱,人文关照。• 语言风格——深沉的幽默 • 以滑稽突出深刻,严肃主题出之以幽默诙谐之笔,加之反讽的修辞手法,运用口语,平实晓畅。特别是他深沉的幽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有些幽默并不使人发笑,而是使人忧伤。观卓别林喜剧,有时是要准备一块揩泪的手帕的:鲁迅先生的幽默,亦时时刺得读者心灵深处隐隐作痛。
• ……大师的幽默,常常点到为止,却是一枚余味无穷的橄榄,常嚼常新。• 思想脉络
• 自由主义的立场/智慧的人生/参差多态的生活 •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相关评论
• “你必需按所想去生活,否则你只能按生活去想。” ——庞晓林:《王小波的“生活禅”》(《博览群书》
•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可以与《动物庄园》并称为最好的以猪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他的真正意图是呼唤自由、蔑视那些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以及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佚名:《我最喜欢的作家:王小波》
• 王小波的文字充满了幽默的调侃,有些犀利得近于尖刻。结合课文的学习,体会王小波的写作态度和所表达的情感。
• 要点提示:
• 本文所写,你认为是实有其猪呢,还是作者杜撰?它们影响你对文章观点的认同么?答:作者劳力于农村,对乡村生活中人猪之亲密关系自是司空见惯;即便并非实有其猪,以动物作为譬喻之媒,亦是古今中外文章惯技。
• 自己安排或设置自己的生活,有什么问题吗?别人想要设置我们的生活,能够一概无视吗? •
答:自由价值要义,实现起来,问题不少。政府、社会、思想专制、风俗习惯、陈腐观念。关键是体会“特立独行”之意义,由己身开始实现。
• 作者采用这样的写法,你认为“闲篇”太多吗?它是否影响了对论题的充分阐述呢?答:严肃主题不必全是冠冕文章,看似闲笔,却更有助于引人入胜;文章中心意旨在读者的阅读兴奋中深入其心。
•.王小波的文章间于文化随笔和杂文之间。严肃而幽默,平实而活泼,犀利而具温情和善意。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态度是严肃的,但又时时出之以幽默之语;这种文章风格既使人忍俊不禁,又使人深思不已。其批判相当犀利,当得起一针见血,但在这批判锋芒的背后,却是作者对社会、对人性的热切的剖析和关爱。王小波的尖刻并不只针对社会,其中也有对自我的深切剖析,因此,在尖锐的批判中又包含着一种宽容的态度。
李清照
李清照作为一名女性词人,其特有的纤细、敏感、细腻的女性心理在其诗词创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其诗词作品无处不充满着崇高的情爱意识、时间意识、爱国意识和一生颠簸不幸的人生经验,这些构成了她的生命意识。
一、爱的乐章--李清照诗词中的情爱意识
中国传统伦理存在着窒息人性的价值导向,把一切正常的生活欲望看成罪恶,对女性有更多灭绝人性的桎梏,驯良的女性都在三纲五常的禁锢中把自己对生活的渴望、对爱情的追求以及心中的青春激情扼杀掉。而李清照却敢用自己的诗笔抒写心灵痛苦,倾吐对爱情的热烈欲望,把情感剖析给世人看。易安词的成就,历来被人们所看重和推崇,易安词中大多为表现心态的词作,处处着眼于表现词人特定时代、女性特有的心理特质,着眼于塑造真实可感的自我形象,使其词成为她一生心路历程的完整历史。唯其如此,凡读了易安词的人,都难免被清照的真情和深挚所打动。
李清照是一位超凡的女性,有着出众的才华和见识,更有极其深刻而敏锐的人生体验。不管是她远离尘俗,无月无虑的闺阁生活,还是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动荡生活,其词都蕴藏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不懈的人生追求,这同样是她女性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李清照早期的词多反映悠闲闺阁生活,情调清新明朗,富有饱满的生活热情。例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词中,以回首竞渡、误入藕花深处,惊飞一滩鸥鹭等跳动性景色与富有音乐感的明快节奏,勾画出一位天真活泼,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女形象,我们从风雅潇洒、随情自适的盎然情趣中,仿佛体验了词人年轻的、生气勃勃的心境。而《点绛唇》则表现了词人少女时代真挚、清纯的思想感情,她将自己活泼、顽皮而又娇羞的少女形象刻画得呼之欲出,而笔端流露着对自己的自我欣赏。
新婚后的清照也写了不少情调明快、表现生活色彩的词作。如《怨王孙》词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限好”,对生活充溢着切切眷恋,“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词人对暮秋的湖光山色流露出极大的喜悦而迟迟不肯离去。她把这种依依不舍之情,自然地注入于鸥鹭的身上,使欧鹭也动了幽情,似乎在怪怨人之无情,如此美景不细加欣赏反而急于离去。这种新颖独特的痴情专注进一步表现了对生命充满深刻眷恋的女词人鲜明的情爱意识。
即便在国亡家破、漂泊不定的晚年,清照依旧全心感受生活,拥抱生活。其笔下仍有美丽景致:“落日熔金,暮云合壁”(《永遇乐》),“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怨王孙》),“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渔家傲》),比之早期的词的清丽平实,更添一份雄奇的气韵。当然对爱情的专注和真挚,是易安词最优秀的部分,也是她全部心血的凝聚,充满了女性的忧怨与灵气。
李清照、赵明诚的夫妇之爱可以说是封建社会少有的例外,他们志趣相投,互敬互爱,带近代爱情色彩。作为古代知识女性的清照对赵明诚的爱情的真挚和执著,是任何男性词人所不能及的。反映到词作中,就表现为对夫妇之爱的深情歌唱、倾诉和积极给予。词人这种大胆热烈追求爱情的“超前”意识,是她高度体认自我、肯定自我的表现。新婚的清照沉浸在爱的幸福与甜蜜之中。《减字木兰花》中“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活脱脱一位妩媚娇憨、聪颖多情的少妇形象,怎能不叫我们读出他们融洽和谐的美满生活。
不久,丈夫要远去求学、任职,这种暂时的小别仍给痴情的清照带来了哀愁。“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没意思,踏雪没心情。”(《临江仙》)“倚遍栏杆”、“望断归来路”(《点绛唇》)极尽描绘自己的相思之苦和寂寞怀人之情态。读她的闺情词,感觉不是一般男欢女爱的恋曲,而是词人内心若有所思、若有所求、若有所失极复杂的心态。
《醉花阴》中饱受相思之苦的词人自我形象更是一次次令人感动:“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难怪几百年来,众多的读者,特别是女性都醉心于清照这种刻骨的相思之情而坚守真爱,“衣带渐宽终不悔”。易安词中无论是“终日凝眸”的痴情,“人比黄花瘦”的伤怀,“生怕离怀别苦”的凄情,“万千心事难寄”的怅然,“独抱浓愁无好梦”的孤寂,都表达出词人对爱情执着追求而不得的一种孤寂、失落心态。总之,她以女性特有的缠绵婉转、一往情深的语言,把自己埋藏在内心的情感,朴质自然、坦率真诚地表露了出来。李清照深于情,专于情,勇于表露爱情,强烈地要求着爱情,在这种深沉、持久的坚贞之中,我们可以深刻地领略到这位古代才女丰厚而凝重的情爱意识,也感受到了清照那一颗质地纯洁、晶莹温润、似石似玉的爱心。
二、光阴的痕迹--李清照的时间意识
伴随着相思之作,李清照前期的词也不乏惜春悲秋的关于时间流失题材,如《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 肥红瘦。”词人对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有细入毫芒的体会,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比怜惜的美好感情。对这首小令,“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可见其影响之大。首起淡笔带出“昨夜”,令人联想到词人当时的情态。风雨之夕,她必有一番心事,以至借酒消愁,到天亮时仍“残酒”未消。那么,她醒后所关心的又是什么呢?作者通过主和仆间的一问一答,巧妙地暗示出女主人公所关心的是风雨后的海棠花。“试问”一句,显出女主人特有的认真、细心和关切,一种恋花惜春、惴惴不安的情态跃然纸上。“却道”句则活画出侍女漫不经心、天真无邪的神态。两相映衬,把素养、心境各异的主仆两人形象展现无余。末两句是女主人对待侍女的回答的反应。叠用“知否”,是加强语气、表示急促和肯定,对侍女的漫不经心略带责备。一个“肥”,把经过几番春雨滋润过的绿叶肥硕、色泽鲜明的形态凸现了出来;而一个“瘦”字,又十分传神地画出了春花几经风雨后日见萎缩和零落的容貌。女词人的心态也就在这一肥一瘦的对比中隐隐约约地透露了山来。那海棠的命运,不正与人生青春易逝、红颜难驻的伤感,有着某种极为相似相通的地方吗?
三、磨难的力量--李清照诗词中的爱国意识
李清照横跨北宋南宋两个朝代,面对政治上的险恶风浪和国家危亡之秋,李清照一扫闺阁之气,写了不少政治讽刺诗。而身为一个亡国之人,在精神上无所寄托的清照是以哀婉的语调来抒发自己的悲愤的痛和难斩的愁的,不管是《添字采桑子》“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还是《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局。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客建安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都能够明显地看出晚年的李清照之作品重点已经不放在别离之苦,而着重在国家的兴亡以及民族的命运身上,词的境界更加开阔,情感也更苍凉浓郁了。
同时李清照后期写的词,除抒发个人身世之悲外,也寄寓了深沉的故国之思,表现了李清照的爱国主义感情。如《蝶恋花》的上阕:“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在这里,长安代指北宋故都汴京。通过梦长安,表现了词人对北方沦陷区的怀念。而李清照的诗,更是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表现。
《乌江》短短二十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本来,李清照的词以轻柔婉丽、曲折缠绵而著称。而她的这首绝句,则是洗净了儿女之气的慷慨之音,是以诗的形式以古喻今、发抒悲愤的政治时事评论。威震一时的楚霸王的功过得失姑置不论,但他生为人杰、死作鬼雄的豪壮气概,是令人感动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精神溢于言表。李清照在诗歌中,锋芒毕露,壮怀激烈,慷慨陈词,爱国情怀得到了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