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
2015-03-27 10:51 来源: 人民论坛 作者: 徐永清
字号:
【摘要】文章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研究对象,对华夏文化传承创新区的建设现状以及建设的重点任务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华夏文化传承创新区的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靠专业人才,深入挖掘中原地区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重塑华夏文化精神,创新文化资源开发模式,让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在建设文化强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建设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F552.3
【文献标识码】A “华夏历史文明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①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体现了国家对中原丰厚的文化资源的肯定与重视。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作为华夏文化的发源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领域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对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建设任务,理清建设思路,找到建设的着力点,将有利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
中原经济区建设华夏文化传承创新区的优势
中原经济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源头,具有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得天独厚的优势。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中国学界在批判中国文明西方起源假说的背景下,就形成了一股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潮流,并普遍主张中国文明本土起源说。从那一时期开始,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许多重大考古发现也有力支持了这一主张,如郑州商城遗址、偃师二里头遗址以及登封王城岗遗址、淮阳平粮台遗址和郑州西山遗址的发现②,更早的20世纪30年代安阳后岗遗址的考古发现,使得学术界有可能把中国文明的历史从商代晚期一直追溯到商代早期乃至夏代。学者们普遍相信,夏代就是中国古代文明史的开端,中国文明本土起源说就成了中原起源说。
但是,有学者指出,中原地区的华夏文化并非中华文明的唯一源头。因为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其他地区也陆续出现了一些与文明起源有关的考古发现,如辽宁凌源牛河梁的红山文化后期女神庙祭坛遗址、仰韶文化晚期甘肃秦安的“原始殿堂”建筑遗址都显示了当时的社会已经出现阶级分化;长江流域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用于宗教的玉器,这些礼器的出现表明当时的发展水平更加接近文明社会;山东章丘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了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的城址,也佐证了龙山文化可能已经步入文明时代。这些考古发现,有的远离中原地区,似乎为中国文明起源的多元论或多中心论提供了一定的证据。但从现有的考古结果来看,中原地区应该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最早的地区,也是中国远古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并且这一地区连贯产生了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这一区域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范围是吻合的。因此,为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华夏文化传承创新区,有其历史必然性。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现状
文化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河南省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从国务院先后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以及河南省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以看出,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河南各个地市均有分布且数量不均衡,特别是在沿黄河两岸的郑州、开封、洛阳、焦作、新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量众多且类型多样③,在豫北的安阳和豫南的南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也具有一定的规模,且类型较为丰富。
文化发展条件基础坚实。多年来河南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文化事业喜结硕果,文化产业发展繁荣,这为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如河南博物院、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河南艺术中心、中原福塔等一批标志性的重大文化设施已经建成并运转良好;数量众多的文化馆、群艺馆、公共图书馆、电影院、艺术表演场所和文化大院等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豫剧《程婴救孤》、《香魂女》、《村官李天成》等一大批文化佳品和《风中少林》、《木兰诗篇》、《河洛风》、《清明上河图》等舞台剧目的成功创作;《武林风》、《梨园春》等精品电视栏目更是长盛不衰;《禅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等文化与旅游完美结合的实景演出赢得国内外游人的青睐;以二月河、李佩甫为代表的文学“豫军”的崛起在全国文坛已颇具影响,河南籍作家刘震云创作的河南乡土特色浓郁的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喜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种种实绩表明,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是一片文化沃土。河南人民正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坚持现代、科学的文化理念扬弃华夏传统文化的内容,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努力把中原经济区打造成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传承创新中国历史文化的典范。
文化资源挖掘已结硕果。中原经济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这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充分的可能性。众多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表明:商周时期中原地区的农业文明、手工业和商业文明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畜牧业和渔猎经济也很发达,物质文明的发达为精神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殷墟的甲骨文、金文,不仅展现了当时的政治思想和文学艺术取得的巨大成就,还为后来出现文学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可能。“作为汉字最早的理论著作—《说文解字》就产生于汉代中原地区,„„其作者许慎就是河南人”④,汉字也因此而得名。中国古代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达到了高峰,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有许多著名思想家都出自中原地区,如创立道家学派的老子就是河南鹿邑人。从夏至宋、金时期近3500年的漫长历史中,中原地区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中心,先后有200多位帝王在这里建都或迁都于此。这里是河洛文化的主脉、轩辕黄帝和老子的故里,孕育了一大批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深远的古代圣贤。
河南在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对中原地区的历史文物进行挖掘和开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被史学家们称为“中国历史自然博物馆”,成为全国文物大省。目前,河南共有28168处各类文物点、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00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拥有各类文物藏品约130万件,占全国总数的1/8⑤。
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发展策略
虽有着坚实的资源基础和良好的政策条件,各项建设和挖掘工作也已经提上日程。但建设华夏文明创新区任务繁重,没有先例可循。怎样把握机遇、明确建设的重点任务、科学有序地开展建设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成立统筹协调机构,形成高效工作机制。2012年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明确了中原经济区的范围,它包括河南省以及山西省、河北省、山东省、安徽省的部分县市在内的总面积28.9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在这么广阔、隶属于不同行政主体管辖的区域,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如果没有一个统筹领导和建设主体、没有科学的建设机制,完成建设任务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有必要专门成立一个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统筹协调领导机构,并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这个机构可以是省级政府间或者是地市级政府间的合作组织,也可以是跨政府的领导机构或非政府组织,都必须在传承创新区建设过程中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要明确工作主体,无论是其物质设施的建设还是文化软环境的建设,都要让文化企事业单位成为真正的主体,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对于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杜绝过多的行政干预,给各类文化企业足够的自主权,努力建立一个公平竞争、文明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为各类文化企业平等参与传承创新区建设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
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树立先进建设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向导,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必须有正确的思想做指导。值得注意的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原传统文化虽然可以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提供有利的基础条件,但也有一个不能回避的事实:这就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传统农耕文化,深受封建专制、等级制度和封建家族文化的浸染,这种传统农耕文化中形成的封闭、落后、保守的小农意识仍会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过程中,如何摈弃落后、保守的小农意识影响,大胆放宽视野,树立科学的建设理念,坚持改革和创新,对于整个建设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过程中要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的、现代的理性观念深入挖掘中原传统文化的精华。
理清工作思路,科学推进建设进程。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以“华夏文化精神”的重塑为核心,以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保护为基础,以文化产业的开发与运作为传承,在有利的政策法规的环境下,统筹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提供政策和智力支持,从而保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系统的循环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重塑华夏文化精神。华夏文化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重塑华夏文化精神、提高中原经济区软实力,这既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总体要求,也是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要着力点。“软实力”虽是一个意译外来词,但其内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有体现,如孟子“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讲的就是“以德服人”的道理⑥,其内容就是“软实力”。事实上,“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谐共处的社会观、知行合一的求知观、以人为本的人学观、重德守信的伦理观、崇尚节俭的经济观、开放包容的文化观等”⑦,这些华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都是我们的“软实力”。因此,我们必须以国际的视野和现代科学的方法,重塑华夏文化精神,对华夏传统文化精华进行创新性传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中原经济区近1.8亿人口的软实力,进而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也是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最核心的任务之一。
第二,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河南的文物保护工作位居全国前列,已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3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申报名单的还有丝绸之路(河南段)、大运河(河南段)、新乡潞简王墓等项目。“河南已有95个项目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少林功夫、太极拳、关公信俗、钧瓷烧制技艺等”⑧已分批被文化部作为备选项目,列入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河南的重大考古新发现历年均居全国前列,河南博物院等4家博物馆更是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原地区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发展为我们留下了难以计数的物质文化遗产和财富。单从数量来说,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就占了4个,同时还拥有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99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地上文物存量全国第二,地下文物存量全国第一⑨。做好这些数量众多的珍贵文物保护工作,是建设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关键。这需要我们从政策到技术手段等各方面、各环节加强对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第三,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既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又是一项创新性要求很高的“创意”文化工程,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河南省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政策,为河南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提供智力支撑。但从总体上看,河南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着高层次人才缺乏、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入口不畅、专业人才流失严重等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仅要将专业队伍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着力点,努力营造文化专项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还要加大对文化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并根据“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采用单位聘用、项目聘用、兼职等多种形式吸纳、引进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来改善我省人才队伍结构,使他们真正服务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为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积累人力资本。
第四,创新文化资源开发模式。近年来,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如新郑黄帝故里通过拜祖大典等形式的开发,已经成为全球华人寻根拜祖的圣地;登封少林寺以禅宗和武术文化成为吸引世界各国游客聚集的旅游胜地;殷墟、龙门石窟和嵩山历史建筑群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开封以宋文化为核心的清明上河园已成为传承创新传统文化的范例和展示基地;周口老子故里作为道家哲学和道教文化的圣地,也已成为中原经济区一张响亮的名片。但是,这些文化资源的挖掘存在着分散开发、各自为政。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来对中原经济区的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不断创新模式和运营方式;坚持创新引领,创意提升,推动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融合,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可以在还未充分开发的、文化遗产相对比较集中的地域如登封等地,进行区域性的华夏历史文明创新亚区建设,利用亚区建设层层推进,最终合二为一,为在整个中原经济区内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寻求突破口,推动河南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必须立足于中原地区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尊重历史,遵循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做好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前提下,依靠专业的人才队伍,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深入挖掘中原地区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重塑华夏文化精神,同时做好传承和创新两方面的工作,让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在建设文化强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为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访问学者、副教授;本文系全国餐指委2013研究课题“高职餐旅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YHZWB009)
【注释】
①河南省社科联课题组:“华夏历史文明创新区建设的任务和路径选择”,《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②赵保佑,毛兵,卫绍生:“建设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区刍议”,《中州学刊》,2011年第1期。
③李志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于旅游开发视角”,《北方经贸》,2012年第5期。
④刘庆柱:“中原文化在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中的历史作用与地位”,《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⑤资料来源:河南省旅游局官网。
⑥杨伯峻译注:《孟 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⑦程杰晟:“论华夏文化的内涵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核心人物”,《黑河学刊》,2013年第3期。
⑧杨宁:“对河南民俗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⑨孙耀和:《中原崛起战略研究》,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文化航母”破浪前行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全面提速
经典舞剧《丝路花雨》漂洋过海,在近邻韩国的舞台上,继续播撒友谊之花;纪录片新宠《河西走廊》在央视播出后,社会反响始料未及;地处敦煌的丝绸之路国际会展中心建设工地,一派繁忙景象;遍布全省的“乡村舞台”“文化集市”建设如火如荼,恰似一树繁花„„
两年来,甘肃省将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作为文化“一号工程”,“一把手”统筹引领,“一盘棋”谋篇布局,以“一带三区十三板块”的宏伟构想,谱写独具甘肃特色的文化乐章。
为“文化大厦”筑牢基石
甘肃文化资源广博丰厚。但不可否认,长期以来,甘肃人民守着文化“富矿”过着“穷日子”。2013年5月21日,甘肃省全面启动文化资源普查和分类分级评估工作,以具有世界影响、国家价值、显著特色、不可替代、具开发潜力的代表性文化资源为重点,用两年时间,全面普查、盘清、评估认定全省文化资源类别、级别、形态和总量,最终建立《甘肃省文化资源名录》和《甘肃省文化资源分类分级名录》,建立全省大型电子文化资源数据库,向社会免费开放,立志在盘清文化资源家底的基础上,做心中有数的“发家致富”人。
同时,甘肃省与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联合搭建学术支撑平台,根据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十三板块”,共形成由14个专家组、28位首席专家和177位分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库,力求“智力”开发文化资源,实现文化资源产量、产值、产能的最大化。
2013年6月25日,甘肃省整合国有文化资产,组建省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自行搭建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放大效应和杠杆作用,切实解决文化产业规模小、融资能力差等瓶颈问题,为文化产业发展“加油助力”。
甘肃出品更有“中国范儿” 这两年,有很多日子值得铭记——
2014年3月18日。这一天,历时一年、九易其稿,精心编制的《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敦煌,这颗享誉世界的丝路明珠,既以“一会四区”绘就未来敦煌“最美蓝图”,也将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以“龙头”引领的昂扬气势,勾画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璀璨闪光点,让古老敦煌散发时代魅力。
2014年6月22日。这一天,在时隔27年之后,世界文化遗产“大家庭”迎来甘肃的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和玉门关遗址5个新成员。甘肃的世界文化遗产点也由此前的2处增至7处,与北京并列居全国第二。
2014年8月31日。这一天,位于敦煌的世界文化瑰宝——莫高窟迎来新的历史节点: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正式对外运营,以全新的预约模式和“数字体验+实体洞窟”的双重参观模式,跨入“数字敦煌”新纪元„„
这两年,有很多亮点值得书写——
认真贯彻落实刘延东副总理关于陇东南先秦文化保护的多次批示精神和省委书记王三运、省长刘伟平的批示要求,完成《陇东南地区先秦文化资源调查评估报告》,启动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重大项目; 甘肃省10处大遗址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会宁、南梁、两当3个党史教育基地列入国家级教育基地,皋兰什川梨园被吉尼斯认证为“世界第一古梨园”,科技部依托敦煌研究院组建“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策划实施“历史再现”工程,到2020年,使全省各类博物馆总量达到1000个,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总量达到6000处左右,由文化遗产资源大省转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强省„„
这两年,甘肃的文化“出品”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中国范儿”。“文化味道”在陇原飘散
纪录片《陕甘星火》入选“第20届中国电视纪录片长片十佳作品”,电影《云中的郎木寺》获“第六届欧洲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优秀原创故事片影片大奖,电影《甘南情歌》、陇剧《西狭长歌》、歌曲《老百姓的爱》入选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甘肃省著名诗人、甘肃日报社《兰州晨报》记者叶舟斩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这两年,甘肃省全面实施“十个一”文化建设工程,“纪录片大省”建设渐入佳境,“敦煌画派”浮出水面,“西风烈·绚丽甘肃”原创歌曲大赛佳作连连,“西部影视剧本工程”广受关注„„
甘肃省不仅首次系统抢救出版了甘青川民间苯教文献的重大学术工程《甘肃青海四川民间古藏文苯教文献》,该书还首次作为国礼,在李克强总理出访英国时赠予牛津大学波德林图书馆。
公共文化建设从“惠民”出发,一路高歌——
文艺院团“一院一场”建设,“千台大戏送农村”“图书漂流”等主题流动文化服务项目,广电“户户通”、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等文化惠民工程,将文化惠民落在实处;
首开“银艺合作”新模式,以10元、20元的低票价观看全省文艺院团20年来创排的55台优秀精品剧目,广大老百姓直呼“过瘾”;
全省各地整合并投入资金2亿多元,省财政统筹整合中央农村文化专项资金3000万元,为全省1228个乡镇购买5000场公益性演出,精品文化离老百姓越来越近;
依托覆盖全省农家书屋和新华书店发行网点,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建设“文化集市”,打造农村“富民”产业,积极探索具有示范意义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启动全省“乡村舞台”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16023个民间自办文化社团,“搅热”陇原乡村广大农民文化生活。
“金字招牌”引来真金白银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这两年,甘肃省借助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块“金字招牌”,实施“大招商,招大商”工程,使甘肃成为文化的“投资热土”,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深圳华强科技集团、中广集团等一批实力雄厚的文化企业纷纷来甘肃省投资。2013年,全省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实质性签约合同金额达1545.3亿元;2014年,仅前三季度,签约合同金额就达1490.76亿元,到位资金达185.59亿元。
这两年,甘肃省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历史机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点城市为依托、旅游精品景区为核心、周边知名景区为辐射、大景区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迎来全省旅游业的“美好时代”。2013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首次突破1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0亿元;2014年,接待游客1.26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780亿元,双双再创新高,同比增长均超25%以上。
这两年,甘肃省深化跨领域、多界别的深度融合,在“数字敦煌”、智慧旅游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在全国率先研发出百亿级像素的文物三维实景采集机器人“敦煌小子”,用数字化技术还原文物和文化遗产,以科技助力文化产业。文化与金融、文化与体育、文化与中医药等行业的广泛、深度融合,也频传喜讯。与此同时,全省着力推进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夏河藏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促进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2013年,全省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05.8亿元,增速35.6%;2014年继续保持快速上扬态势,全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32.91亿元,增速达25.65%。
奏响波澜壮阔的文化交响乐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扫描
本报记者施秀萍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已满周岁。
一年其实很短,刚满周岁的“婴儿”才开始咿呀学语、蹒跚学步;一年确实很短,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心依然在“起好步、开好头,打基础”等夯实基础方面,但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精心部署下,在各地、各部门的主动作为、积极响应下,在2600万陇原儿女的悉心培育下,这个刚满周岁的“婴儿”健康茁壮成长,频频散发出可圈可点的诸多“闪光点”,令人欣喜。
搭建学术平台
推进“智力化”建设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是我国首个国家级文化战略平台,建设得快不快至关重要,建设得好不好决定成败。文化资源不同于矿产资源,不同的人、不同的方式开采,结果可能大相径庭。如何挖掘、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才能实现其产量、产值、产能的最大化?
2013年4月13日,距3月29日召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工作会议仅仅半个月,有关方面就发布了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我省将组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智囊团”,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
2013年7月20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学术平台正式启动。按照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1313”工程总体思路,根据十三板块建设的不同情况和实际需要,我省在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文化企业,联系确定了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台湾奥美集团董事长白崇亮等28位首席专家和177位分领域专家,组成专家库。
之后,《专家库工作章程》出台。很快,学术平台和专家作用凸现出来:先后举办首届丝绸之路论坛、丝绸之路文化峰会、太湖文化论坛兰州研讨会等;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叶郎等智库专家则纷纷发表真知灼见,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建言献策。
盘清文化资源家底
实施“量体裁衣”式建设
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无疑有着不可比拟的先天优势和独特条件,历史遗产、经典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观光文化等四类资源丰度排名全国前五位。
然而,一直以来,甘肃的文化发展却身陷诸多矛盾和尴尬之中:比如文化资源丰富,但对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却明显不够;比如各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积极性高涨,但对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却有所局限,等等。
2013年5月21日,针对这种现状,我省全面启动全省文化资源普查和分类分级评估工作。这项工作涉及全省各市州和29个省直部门,涉及文化资源18个大类,有400多个项目,最终建立《甘肃省文化资源名录》和《甘肃省文化资源分类分级名录》。当前,已完成第一阶段普查任务,基本建立了省级文化资源名录;与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正在联合研发文化资源价值评估系统和云数据终端平台„„
不同的土地种植不同的庄稼,才有更多收获;不同的文化资源发展不同的文化项目,才有更高回报。全面盘清文化资源家底,不仅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量体裁衣”做好基础工作,对我省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和建设文化大省,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搭建投融资平台
突破文化产业发展瓶颈
谁都相信,“甘肃未来会富在文化上”,但显然文化不会自己富起来;众所周知,以丰厚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可行之道,但产业规模小、融资能力差显然也是文化产业发展难以突破的重要瓶颈。
输血不如造血。省委、省政府果断提出整合全省国有文化资产,组建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我省文化资源优势,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盘活存量资产,努力实现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奋斗目标。
2013年6月25日,承载着省委、省政府重托和文化产业发展未来的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此后,甘肃省文化产业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甘肃省文化产权交易所等子公司陆续成立。尽管财政紧张,省政府仍然为文发集团一次性注资3.7亿元,并决定每年将甘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70%交由文发集团支配使用,其中50%的资金注入担保公司,20%的资金注入基金公司,预计到2020年,文发集团的现金流量将达到20亿元。
截至目前,文发集团有序开展文化项目贷款担保、咨询中介等各项业务;与国家开发银行达成5年内意向性评审总额度200亿元,与华龙证券有限公司达成实现企业债务融资10亿元至30亿元等战略合作协议„„
半年多时间,文发集团牛刀小试,初战告捷。
“未来三年,是文发集团成长的关键期。”文发集团董事长王春丁干劲十足,信心满满,“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实现融资100亿元,管理资产100亿元,营业收入100亿元的‘3个百亿’战略目标。”
统一形象标识
全方位立体化宣传
“酒香也怕巷子深”。一直以来,甘肃的对外宣传是个“短板”,且没有一个统一的形象标识。
2013年,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不仅在北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在央视等多家媒体同步直播,还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画报》作专题宣传;不仅邀请和接受新华社、《大公报》、《文汇报》及伊朗国际声像组织、美国历史文化频道等境内外近百家媒体进行采访报道,还组织开展“香港文化高层甘肃行”“世界华文媒体甘肃行”等大型采访活动;此外,还组织各种记者见面会和情况介绍会,向国内外宣传推介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毫不夸张地说,甘肃的对外宣传,在2013年整体呈现出“高规格、特色化、全方位、立体化”的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策划设计了对外宣传名片“绚丽甘肃”Logo,采用写意手法,以伏羲文化、敦煌文化、黄河文化为主基调,融入丝绸之路、九曲黄河、甘肃地理等多种元素,充分体现出“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的意蕴和内涵。
建设“文化集市”
打造陇原富民产业
为彻底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我省累计投入资金4亿多元,建成16860个农家书屋,在全国首创服务“三农”的文化品牌。
如今,农家书屋成了老百姓最爱去的“充电课堂”和最爱问的“锦囊宝典”。然而,这还没有发挥农家书屋的全部作用。
“富脑袋”,也要“富口袋”。2013年,我省再开全国先河,依托全省已建成的农家书屋和新华书店发行网点,创造性地启动了“文化集市”建设工程。
剪纸、荷包、书画、砖雕、刻葫芦„„我省文化底蕴深厚,广大农民群众在农忙闲暇之余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具有鲜明陇原特色的民族民间民俗艺术作品。
由省新华书店集团和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牵头建设的“文化集市”建设工程,其创新之处在于: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农村文化产品现代流通商贸网络,发展劳动密集型文化产业,既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又变农民群众的个人爱好为陇原多元富民产业,探索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万丈高楼平地起”。2013年,无论是看得见的“亮点”工程,还是并不起眼的琐碎工作,都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不可或缺的“音符”;也只有做好每一件小事、演奏好每一件乐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交响乐才会更加恢弘壮丽。数字化
●14个: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协调领导小组,下设14个工作小组和专家咨询组,形成科学、权威、高效的工作领导和运行机制。
●9次:省委常委会先后9次研究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工作。
●25次:省委书记王三运就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十三板块和相关工作批示25次。
●8.8亿元:2013年,共争取国家部委文化项目经费逾8.8亿元,其中文物保护专项经费5.7亿元,文化产业项目经费1.102亿元。
●7.67亿元:安排全省290万户“户户通”工程建设资金7.67亿元。
●3.7亿元:为新成立的省文化产业发展集团一次性注入资金3.7亿元。
做好“三篇大文章”
文物保护整理
●莫高窟保护与利用、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长城保护、拉卜楞寺文物保护、天水玉泉观石窟保护等重点工程有序推进。
●甘肃简牍博物馆建设启动。
●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锁阳城遗址、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5处申遗点通过实地评估。
●大地湾考古遗址公园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准立项。
●泾川大云寺遗址进入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候选名录。
●会宁、南梁、两当3个党史教育基地被列入国家级教育基地。
●组建唯一国家级“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增至131处。
●10处大遗址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
●《甘肃秦汉简牍集释》《陇右金石录校注》首获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资金资助。
●我省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二期项目纳入利用世行贷款备选项目规划,估算总投资9亿元。
公共文化服务
●推进省直文艺院团“一院一场”建设,黄河剧院、“77演艺工场”投入使用。
●省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
●省图书馆第三次获国家一级馆称号,12个市级“两馆”开工,4个市级馆完成建设,第二批8个数字馆建设资金到位。
●实现流动舞台车县级艺术院团基本全覆盖。
●在全国率先完成290万户“户户通”建设任务。
●实施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工程,全省城市数字影院达41家、影厅达171个。
●开展“千台大戏送农村”活动,共送1374台文艺节目到基层乡镇。
●陇剧《苦乐村官》、电视剧《大营救》、图书《莫高窟的精灵——千年的敦煌》获“五个一工程”奖。
●数字电影《锁麟囊》获中国电影华表奖,话剧《天下第一桥》成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项目,实现零突破。
●创作12集原创动画片《敦煌传奇》,填补我省数字动漫产业空白。
●《读者》和《甘肃社会科学》位列全国报刊100强。
文化产业发展
●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上市程序;组建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飞天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实施领导干部联系100个重点文化项目和100家文化企业的“双100”工程。
●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2013年全省游客突破1亿人次大关,实现旅游总收入618.9亿元;启动11大景区建设;实施河西五市文化旅游产业联动开发项目。
●加强文化与科技、体育、养生、生态等融合,推动兰州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智慧旅游云联网互动平台等建设;建成中国·金昌国际青少年生存训练营等;陇东南地区获批“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甘南当周草原和兰州市兴隆山获批首批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德合作建成秦州区森林体验教育中心。
●实施“大招商,招大商”,全年实施重大项目329个,完成投资324.42亿元,文化产业实质性签约合同金额1545.3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05.78亿元,增幅达36%。
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5-3-27 16:38:46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宋喜群
原标题: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抓了“三头”抓“三业”
——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3年1月,国务院批准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第一个国家级文化发展战略平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没有可借鉴的版本和经验,开建逾两年,除了全面完成顶层设计,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连辑还将工作总结为“抓了三头”和“抓了三业”。
“抓三头”便是抓华夏文明始祖发祥地天水这一“源头”、世界历史文化品牌敦煌这一“龙头”和甘肃省经济、文化、科技、金融、交通中心兰州这一“重头”。
针对“源头”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完成《陇东南地区先秦文化资源调查评估报告》,并提出了陇东南地区先秦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工作思路,启动建设了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重大项目。“龙头”地区的莫高窟保护与利用工程全部竣工,入选“首届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以数字化展示为核心的游客服务中心正式运行,敦煌雅丹地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已经启动,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工作已基本完成。“重头”的兰州市“群众自发文艺团队建设机制”、定西市“百姓舞台活动机制”分别被文化部、财政部列入第一、第二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
“抓三业”即是抓加快推动以文物保护、挖掘、整理、传承、再现为重点的“祖业”、千家万户都能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为宗旨的“事业”和努力把文化打造成全省支柱性“产业”。
2013年6月,甘肃省制定印发了《甘肃省文化资源普查和分类分级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现已完成了前两个阶段的普查任务,建立了省级文化资源名录和文化资源普查信息平台,第三阶段的全省普查工作正在顺利推进,并且与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等联合研发文化资源价值评估系统和云数据终端平台,逐步推进文化资源等“祖业”的科学评估、管理和应用。与此同时,“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联合申遗获得成功,使得甘肃省世界文化遗产点达到7处。此外,58处文物保护单位晋级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省国家级文保单位增至131处,10处大遗址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会宁、南梁、两当3个党史教育基地列入国家级教育基地;皋兰什川梨园被吉尼斯认证为“世界第一古梨园”,同时与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技部依托敦煌研究院组建“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均是这个文化大省“祖业”传承创新的重要举措。
“教人贤,劝人孝,有时哭,有时闹。”自2013年11月启动“乡村舞台”建设以来,甘肃这一开创性的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不仅扩大了贤孝表演、小戏小曲等“活态”优秀文化的影响力,还整合了群众差异化、特色化的文化资源,计划建成16023个民间自办文化社团,截至2014年底,试点和推广的6228个已基本完成,并为全省1228个乡镇购买了5000场公益演出。甘肃省还以“文化集市”建设为突破口,依托农家书屋、新华书店和供销联社农村营销网点,构建农村文化产品商贸流通网络,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商业运营模式,促进劳动密集型文化产业发展,已成立甘肃新华文化集市商贸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建成188个文化集市,搭建了覆盖全省的生产销售网络。仅2014年前三季度,文化集市的相关产业销售总额就有约2.5亿元,带动农户1.2万户。已经启动的农耕食文化活态传承工程,预计2015年将帮助全省农民实现收入121亿元。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旨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探索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路子。在推动文化与科技、体育、金融、中医药、生态等深度融合的同时,甘肃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2013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首次突破1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0亿元,较2012年增长31.6%;2014年1月—11月,共接待游客1228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5%、25.4%。甘肃一方面借深圳文博会、兰洽会等节会平台,积极“走出去”宣传推介,另一方面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据统计,2013年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329个,完成投资324.42亿元,实现增加值105.8亿元,增速为35.6%;2014年全省开建亿元以上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近100个,累计总投资700多亿元,其中,前三季度实现增加值87.56亿元,增速为24.52%,占全省GDP的比重达1.98%。
深入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对于甘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充分发挥甘肃独特优势,扩大向西开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重要选择。根据规划,2015年,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将形成基础框架,重点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3%。
第二篇: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将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保护、传承、展示、创新、发展华夏文明。其战略定位是: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把甘肃建设成为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带动经济转型发展、推动现代文化创新的文化大省,探索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路子。
发展目标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相关要求,总体分两个阶段,到2020年,大多数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展示,形成较为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西部现代文化创新发展的新高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按照国家关于甘肃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建设文化大省的总要求,打破现有行政界限,统筹全省文化资源和各类生产要素,以文化建设为主题,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为主线,确定了围绕“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简称“1313工程”)的工作布局。
“一带”是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三区”是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和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十三板块”是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利用、民族文化传承、古籍整理出版、红色文化弘扬、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节庆赛事会展举办。
我省提出,将通过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把华夏文明的保护、传承、展示、创新、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使之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与甘肃转型跨越发展相融合,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相融合。并进一步加快甘肃文化走出去战略,扩大甘肃文化的国家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
链接
“一带”:
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以丝绸之路为轴线,以亚欧大陆桥甘肃段为腹地,充分挖掘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多彩的自然人文资源,发挥沿线城市群落
辐射带动作用,加大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力度,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成为推动甘肃转型跨越、科学发展、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核心地带。
“三区”:
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实施国务院批复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加大文化建设力度,推动我省陇东南四市融入其中,着重围绕始祖文化、大地湾文化、先秦文化、道教文化、农耕和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民俗农耕文化展示、红色旅游、演艺会展、工艺美术品制造等产业。形成以天水为中心,以始祖文化为重点,以再现农耕和民俗文化为手段,以文化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产业为
平凉、民俗庆阳以及红色南梁、周祖圣地、岐黄故里等特色文化品牌。
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围绕敦煌文化、长城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石窟文化、简牍文化、五凉文化、西夏文化、边塞军旅文化以及现代工业和科技文化等,以促进文化生态发展、保护文化形态多样性为重点,实施综合开发,整体推进,沿铁路、公路向周边辐射,以大型节庆活动和体育赛事为载体积聚人气,形成集遗产保护、景观旅游、事业服务、产业发展、产品交易、文化交流为一体的文化展示研究基地和文化园区。
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围绕黄河文化、彩陶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资源,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带动作用,把兰州建设成为华夏文明的展示区、文化创意研发的核心区和文化创新拔尖人才的集聚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发展影视制作业、文化旅游业、出版业、发行业、印刷业、广告业、演艺业、会展业、数字内容和动漫等文化产业,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教育、科技、人才为支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发展为突破口的高层次文化产业圈。“十三板块”:
文物保护。开展各级文物调查,建立各类文物资源数据库。加大重要文物保护维修力度,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打造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示范性工程,实施以天水麦积山石窟、瓜州榆林窟和东千佛洞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群等为重点的石窟寺保护项目,并延展到全省其他石窟寺。加强对甘肃彩陶、临夏古生物化石以及武威白塔寺等重要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实施重要古建筑保护项目,重点保护夏河拉卜楞寺、张掖大佛寺、武威文庙、鸠摩罗什寺、天水伏羲庙、永登鲁土司衙门等古建筑。加强工业遗产、乡土建筑、文化线路、文化景观等新品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加强对高台骆驼城遗址及墓
群、果园—新城墓群、张掖黑水国遗址、景泰永泰龟城等濒危田野文物和遗址的抢救性保护。强化文物安全防范设施,推进文物风险单位安防设施达标建设,提高文物安全防范能力。
大遗址保护。加强长城保护,重点实施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建设长城博物馆,全面展示长城文化。开展长城重点段落抢险加固工程,加大对阳关、玉门关等长城关隘的保护和维修力度。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做好甘肃段备选遗产点文物本体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相关工作。实施大地湾遗址、许三湾城及墓群、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天水张家川马家塬遗址及墓群、居延遗址(甘肃部分)的抢救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高综合保护、利用能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主要包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杂技、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传统医药等文化艺术形态和样式。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花儿”、61项国家级和33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等进行保护传承,培育良好文化生态,丰富文化的多样性。建设民俗文化村、民俗生态博物馆等,使民间民俗文化的基本形态、承载方式、核心内涵得到有效传承发展。对处于濒危状况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抢救保护,特别是对年事已高的代表性传承人进行重点保护,建立传习所,尽快培养接班人。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利用。加强历史名城保护利用,加快保护规划编制实施,加大保护工作的投入。重点加强天水、武威、张掖和敦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研究。在城市建设中融入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元素,使每个城市各具特色。重点保护宕昌哈达铺镇、榆中青城镇、金崖镇、永登连城镇、古浪大靖镇、秦安陇城镇、临潭新城镇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文县碧口镇、通渭县马营镇、华亭县安口镇、碌曲朗木寺镇、华池县南梁镇、积石山县大河家镇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加强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工作,积极发扬培育优秀的传统村落,并将符合条件的村落推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好利用好乡村的优秀历史遗存。
民族文化传承。深入开展民族交流交融史研究,挖掘民族团结互助历史事实,大力弘扬民族团结精神。建立甘肃少数民族出版基地。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重点推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和图书、报刊、影视的译制、出版、播出等工作。加强对少数民族特别是东乡、保安、裕固3个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完成文化资源保护项目的数字化、建档、修复等基础性保护工作。
古籍整理出版。依托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对6万多枚汉简进行整理
研究。对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进行保护和整理出版。对夏河拉卜楞寺、张掖大佛寺、武威文庙所藏珍贵经卷和文献进行整理出版和科学保护。实施文溯阁《四库全书》的影印出版工程和甘肃历史文化资源出版工程。
红色文化弘扬。重点加强对列入全国经典红色旅游景区的15个红色旅游景区(点)的历史文化保护、挖掘和规划、开发。依托会宁县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纪念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南梁纪念馆、高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古浪战役纪念馆、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腊子口战役纪念馆、榜罗镇红军长征纪念馆、两当兵变纪念馆、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等,建立一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丰富文化旅游内容,形成全省红色旅游资源与周边省份联接互动,打造红色之旅精品旅游线路,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五大文化惠民工程,在高质量完成市级三馆建设的基础上,建设甘肃简牍博物馆、彩陶博物馆等一批特色专题博物馆。推进金昌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推动其他地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深化博物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以嘉峪关、金昌、武威为重点,开展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新模式探索试验。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鼓励城市和各文化单位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在全省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文化品牌打造。进一步加强始祖文化、先秦文化、农耕和民俗文化、民族宗教文化、五凉文化和敦煌学、简牍学、西夏学的研究。建立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发展研究院、始祖文化研究院、简牍研究中心,五凉文化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打造敦煌文化论坛。依托优势文化和传统特色,建设一批民族团结示范县、文化艺术体育之乡。挖掘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文化艺术精品创作,推出文学、美术、音乐、书法和舞台艺术的精品佳作。深度开发《读者》品牌,促进读者出版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造大型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打造敦煌画派。拍摄一批全面反映甘肃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专题片、纪录片、动画片和影视片(剧),创作一批颂扬甘肃独特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及优美风光的通俗歌曲。
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把加快发展旅游业与建设文化大省紧密结合起来,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旅游业发展全过程。旅游开发建设要依法加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深挖文化内涵,普及科学知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新型文化旅游产品。建设重点旅游城市文化功能区和精品特色文化县(区),营造旅游目的地浓厚的文化氛围。加快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量身打造探险、体验和生态保护志愿者旅游产品,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建设汽车露营基地和营地,大力发展自驾旅游项目。提高旅游商品开发的文化创意水平,突出旅游饭店和餐饮主
题文化特色,体现旅游经营服务的人文特质,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品位。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艺、节庆等文化旅游产品。文化产业发展。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按照整体一盘棋、一市一特色、一园一重点的原则,总体规划、错位发展、形成规模、聚集优势。培育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大型国有文化企业集团,积极推动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步伐,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重点建设兰州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全面启动敦煌国家级文化产业园申报和建设工作。积极推进华夏始祖文化园、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庆阳农耕和民俗文化产业园、临夏民俗文化产业园和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工作。
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有利于文化人才健康成长的体制机制,培养和引进一批文化领军人才,特别是创意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整合教育资源,通过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岗位技术培训,培养文化产业发展亟须的专门人才。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完善人才流动、使用、激励等机制。
节庆赛事会展举办。每年举办“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每两年举办中国敦煌国际艺术周,举办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把上述节会打造成国际知名文化旅游艺术节会。办好伏羲公祭大典、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张芝奖”全国书法大展、中国民间艺术节、中国国际鼓文化艺术周、临夏中国民歌艺术节、西和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整合资源,提升规格,重点办好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甘肃段赛事、嘉峪关国际滑翔节、嘉峪关国际铁人三项赛、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甘肃敦煌站)、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等体育赛事。
第三篇: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1313工程”.doc
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1313工程”
编者按:按照国家关于甘肃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建设文化大省的总要求,我省确定了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总体布局,即围绕“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简称“1313工程”。“一带”是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三区”是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和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十三板块”是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利用、民族文化传承、古籍整理出版、红色文化弘扬、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节庆赛事会展举办。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1313工程”系列解读,或梳理资源,或展望前景,或探求路径,以期引起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对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进一步思考和关注。
1313工程解读之一
挖掘资源潜力 构建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在这条神奇古道上,以始祖文化、敦煌文化、黄河文化等为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其上、璀璨夺目。
把甘肃境内的丝绸之路塑造成一条‚文化发展带‛优势显著,对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意义重大。人们通常所说的丝绸之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甘肃是这条通道上的重要枢纽,并因此成为黄河文明与印度、欧洲、阿拉伯文明交汇的门户,孕育了丰富厚重、特色浓郁的地域文化。按照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和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甘肃的历史遗产、经典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观光文化等四类资源丰度列全国第五。重要的是,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大多贯穿在丝绸之路这条大通道上,赋予了‚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独特的资源禀赋。
从东向西,华夏文明的最初星火,从大地湾的茅草房燃起,伏羲、周祖教民渔猎稼穑的故事,在华夏儿女中代代相传;马家窑彩陶,既是我国史前艺术的巅峰,也代表了世界古代彩陶文化的最高水平;河州古镇上林立的清真寺与小作坊,让人想起丝绸古道上忙碌的穆斯林商人和工匠们的身影。纵贯河西走廊的长城遗迹,让人恍见霍去病往来驰逐的马蹄烟尘;以莫高窟为代表的石窟群落,依稀可见中国石窟寺的发展历程;分布面积达数十平方公里的古墓葬群,规模之大、范围之广、保存之完好,为国内所仅见;从这里出土的61000余枚简牍,数量居全国之首;武威雷台的汉代铜奔马,是四海游客最熟知的中国符号……
省博物馆馆长俄军说,在甘肃境内,古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资源分布有序。沿线每个市州都能梳理出各自独特的文化‚亮点‛,这些地区都可以做出不同的文化文章,把一段段小文章串起来,2 就是一篇大文章。他说:‚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可以视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中轴线’。‛
在这条轴线上,敦煌、武威、张掖、天水4座城市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美名。令国内外游客神往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全部符合世界文化遗产保护6项标准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公祭伏羲大典、公祭周祖大典、‚花儿‛大赛、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嘉峪关铁人三项赛等品牌节庆赛事,成为耀眼的文化活动。同时,各地把发展文化产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一系列文化招商引资活动和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次第铺开,主打‚文化牌‛、‚旅游牌‛已成为各地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庆阳农耕和民俗文化产业园、兰州文化创意园、敦煌文化产业园建设已开始破题;‚金张掖‛‚银武威‛借力文化发展带,开启了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新探索。
西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田澍认为,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在地理上贯穿全省,通过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人文资源,发挥沿线城市群落的辐射带动作用,锁定‚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两大目标,建设文化大省的‚线索‛将变得更加明朗、更加顺畅。
1313工程解读之二
弘扬始祖文化 建设陇东南文化历史区 如果说东西狭长的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集中带‛,‚由天水、陇南、平凉、庆阳构成的陇东南地区,因为汇集了伏羲文化、先秦文化、农耕文化等始祖文化,无疑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区’。‛ 甘 3 肃行政学院院长石玉亭认为,建设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是我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点睛之笔‛。
甘肃始祖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人文始祖‛ 伏羲生于天水山区,创八卦、婚配、渔猎、书契记事先河,‚一画开天‛创立古老的华夏文明,形成以伏羲文化为本体的华夏民族;周王朝先祖从陇东高原崛起,以农为本,以德治国,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以及礼仪、道德传统;秦王朝先祖从陇南山地走向兴盛,称霸西戎,依法立国,铸造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黄帝于平凉崆峒山向广成子问治国、养生之道,始有《黄帝内经》。
架起线,铺开面,打开点‛,这是石玉亭对我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中一带、三区、十三板块建设思路的诠释。铺开陇东南这片地面,形成以天水为中心,以始祖文化为重点,以再现农耕和民俗文化为手段,以文化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产业为支撑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体系,是他对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建设的定位。
摸清家底、做好保护,再传承、展示、创新、发展。‛如何铺开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这一‚面‛,石玉亭说,结合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利用现代化手段与技术挖掘、整理文化元素,设计、研发具有‚华夏文明源头性特点‛的文化产品;大力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将‚公祭伏羲大典‛等文化 4 品牌做得更加‚闪亮‛,使海内外炎黄子孙找到‚同根同祖‛的文化归属感,使陇东南作为寻根祭祖圣地、生态陇南、岐黄故里、民俗庆阳等概念深入全球华人内心。以‚华夏文明‛的文化大理念,挖掘具永恒性、普适性、有价值的始祖文化符号,建设始祖文化产业园,以影视、动漫等多种形式,生动直观、立体全面地再现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
围绕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养生文化、农耕文化、道教文化,建设内涵丰富的始祖文化产业园,带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西北师大国学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伏俊琏指出,建设陇东南文化历史区,既要囊括‚群经之首‛《周易》的核心——伏羲八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龙马精神、周秦‚事功精神‛、崆峒问道养生等‚始祖‛早期的伟大创造和中华文化精髓,又要展现‚始祖后人‛的创新与延续,既要有‚源‛,又要有‚流‛,体现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同时,要统一规划、整体挖掘,避免各自为阵,避免破坏和浪费文化资源。
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必须尊重历史,加强理论基础研究,避免混淆、伪造历史,空穴来风。‛身兼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的伏俊琏说,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与西北师大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已联合启动《伏羲文化大典》项目,从学术、历史、民俗、考古学等方面全面、深入地研究伏羲文化,为建设陇东南文化历史区提供翔实的史料依据和科学论证。
1313工程解读之三
弘扬敦煌文化 建设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
河西走廊,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展示我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文化生态走廊,同时也是我国西部发展潜力巨大的旅游文化和体育文化走廊。
长期研究敦煌文化的西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并成说,以敦煌文化为核心,建设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有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发展条件相对成熟,前景一片光明。
在河西走廊这条绵延千余公里的狭长廊道上,文脉浩荡,源远流长,聚集着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5个地级市和一批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祁连雪峰、茫茫戈壁和浩瀚沙漠,造就了河西走廊独特的自然文化资源;这里历史文化资源底蕴深厚,莫高窟,在世界文化、艺术和宗教史上享有无与伦比的盛誉,敦煌学历百年风雨而成国际显学;‚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是最能代表长城文化的历史古迹;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宝西夏碑,是我国研究西夏历史少有的实物资料;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见证西藏归属中国版图的白塔寺,张掖大佛寺等等,久负盛名。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悲壮的革命历史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是河西走廊充满活力、美丽亘古的源泉。
我省提出建设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就是要围绕敦煌文化、长城文化、丝路文化、石窟文化、简牍文化、五凉文化、西夏文化、边塞军旅文化以及现代工业和科技文化等,以促进文化生态发展、保护文化形态多样性为重点,形成集遗产 6 保护、景观旅游、产业发展、产品交易、文化交流为一体的文化展示研究基地和文化园区。
甘肃农业大学贺有利教授认为,河西走廊的文化生态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毁损、变异,将是人类文明的损失。在建设过程中,要实施综合开发,整体推进战略,以高品质的文化产业,引领和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昔日河西走廊,是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的通道;今日河西走廊,依然是中国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和世界了解甘肃的重要窗口。香港大学著名音乐人陈永华先生说,他从河西走廊找到了文化归属感。借助‚敦煌‛题材开发的各类文化产品,包括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等,源源不断,香飘四海;在河西走廊‚上演‛的各类节会赛事,包括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铁人三项洲际赛、沙滩排球邀请赛、湿地露营大会等等,已经成为甘肃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新名片;把敦煌打造成国家级文化产业名城的规划已经出台,河西地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日渐完善,一批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强的项目正在这里生根发芽。
李并成教授认为,敦煌文化本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从敦煌文化中恢复、挖掘敦煌书法文化、西凉文化、饮食文化、养生文化、传统体育文化、佛教翻译文化等,都有大文章可做,只要做起来,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省文化艺术研究所所长顾善忠说,我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中,一些重要子库都在河西,要利用这个平台,走好文化科技融 7 合之路,通过‚云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让河西走廊的文化资源变成文化产业,更便捷地服务于游客,服务于社会,服务于艺术创作者。
1313工程解读之四
弘扬黄河文化 建设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
甘肃位于黄河中上游,是黄河的重要水源补给区,仅甘南玛曲就为黄河注入50%以上的流量;临夏有甘肃独有的保安族、东乡族,临夏砖雕、非遗‚花儿‛饮誉全国,占据‚世界六项之最‛的和政古动物化石表明,甘肃曾是气候湿润、植被茂密,适于人类繁衍生息的福地;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1.5万年前,兰州就有人类活动,距今5000年前后,黄河两岸先民就创造了灿烂的彩陶文化,黄河水车、金城渡、黄河铁桥、羊皮筏子等黄河水利文化和黄河渡口文化独具特色;定西,有新石器时代著名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和辛甸文化;曾‚日出斗金‛ 的铜城白银,是红军会师圣地,黄河石林、永泰龟城独具魅力。甘肃行政学院院长石玉亭认为:‚黄河文化在甘肃有着最集中的体现。‛
彩陶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工业文化在甘南、临夏、兰州、定西、白银鲜明分布,是黄河文化的重要‘聚合区’,且远古华夏文明与现代都市文明交织重叠。‛石玉亭说,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整体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区域定位及属性,将这颗重要‚棋子‛布局在这一片区,是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的科学规划。
兰州,是甘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心,空间地理独特,文化优势鲜明。古老的‚羊皮筏子‛完成从黄河摆渡到黄河漂流的角色转换,悠悠旋转的‚黄河水车‛体现了古代黄河农耕文明,‚黄河母亲‛雕塑是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象征,‚黄河铁桥‛是内陆城市兰州融入近代工业文明的标志,诞生于兰州的《读者》《大梦敦煌》享誉世界,保存在兰州的《四库全书》价值巨大,兰州牛肉面、兰州鼓子、兰州刻葫芦历史悠久,这些都是打造特色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的基础和灵魂。
石玉亭建议,以兰州为中心,沿黄河上下,将黄河三峡、黄河湿地、黄河石林串联起来,打造黄河百里文化风情线,将兰州打造为‚黄河之都‛;以《读者》《大梦敦煌》等文化品牌为基础,充分挖掘、发挥兰州牛肉面、鼓子、刻葫芦的文化价值和内涵,培养、引进文化创新人才,加大文化创意研发,建设高层次文化产业圈;结合兰州新区建设,将兰州打造为国家继续向西开放开发的重要平台和节点,发挥省会城市带动作用,促进甘肃转型跨越。
集黄河文化、彩陶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及工业文化于一体,建设以兰州都市圈为核心的华夏文明展示区。‛ 西北师大国学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伏俊琏说,在这个‚区‛里,能看到‚屏障中原、联络西域‛的临河关隘‚金城关‛,有呈现兰州茶马互市的‚筏客搏浪‛‚丝路驼铃‛,有东汉墨迹纸、明代印花丝,也有震惊世界的白银大爆炸及早期石油、矿藏开发。
伏俊琏说,建设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要以人为本,均匀、分散地建设科技馆、体育俱乐部等儿童休闲娱乐公共场所;发展影视制作业、文化演艺业,使高雅艺术进入‚寻常百姓家‛;要以教育、科技、人才为支撑,灵活思维、分批立项、重点落实,避免‚大跃进‛式的急躁快行;要借鉴国内外园区建设、运营经验,扬长避短、凸显特色,使其真正成为海内外叫得响的‚文化陇货‛。
1313工程解读之五
加强文物保护 促进历史遗产焕发生机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打的就是‘历史牌’‛,省文物局局长杨慧福直言,‚甘肃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省,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加强文物保护是使命使然,也是理所当然。‛
我省现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16895处,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3处;有馆藏文物43万余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1万余件。我省享有‚石窟艺术之乡‛美誉,敦煌莫高窟之外,被誉为‚东方雕塑馆‛的天水麦积山石窟、‚莫高窟姊妹窟‛的瓜州榆林窟、‚中国石窟鼻祖‛的武威天梯山石窟以及东千佛洞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群等337座石窟寺,既共同构成一部完整的佛教文化流变、发展史,又因时代、地域不同而各有千秋。甘肃素有‚彩陶之乡‛美誉,共有各类陶器约5万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彩陶9006件。‚中国独有、世界罕见‛的三趾马化石、和政羊化石等3万余件临夏和政古动物化石被誉为古动物学界的‚东方瑰宝‛。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 10 一的甘南拉卜楞寺,以‚睡佛‛闻名、始建于西夏的张掖大佛寺,建于明代的‚陇右学宫之冠‛武威文庙以及反映明代土司制度的永登鲁土司衙门等古建筑独具特色。此外,特色各异的高台骆驼城遗址及墓群、嘉峪关新城墓群、张掖黑水国遗址、景泰永泰龟城等濒危田野文物遗址以及鲜明独特的工业遗产、乡土建筑、文化线路、文化景观等新品类文化遗产遍布全省。
对文物‘治病救命’,让文物‘益寿延年’。‛省文物局副局长马玉萍说,文物保护必须摸清文物资源‚家底‛,建立各类文物资源数据库、建立健全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和文物经费预算及投入机制,使全省文物得到覆盖全面的安全防护、科学有序的日常管护、有法可依的法规保护,使有病害等风险的文物得到及时、科学的抢救性维修和保护,推广并加快文物数字档案建设,为子孙后代数字化、永久性地保存好精美壁画等文物遗存的真实信息。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多次说过,石头都容易风化,何况脆弱的壁画和彩塑,敦煌莫高窟的保护是几代人的永恒任务,要在保护中充分利用,在利用中坚持保护。
杨慧福说,‚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是文物保护的基本方针。要借鉴敦煌莫高窟的保护、管理、开发经验,以及敦煌带动甘肃乃至全国旅游的示范效应,科学测算麦积山石窟、榆林窟等游客比较集中的石窟寺的游客容纳承载量,建设游客服务中心,让游客在真实洞窟‚走马观花‛之后,通过数字资源全面领略洞窟的‚无穷艺术魅力‛,了解不同洞窟中服 11 饰、民俗等类别各异、丰富多彩的‚洞窟内容及内涵‛,满足不同观众的多样需求,增加观众参观的满足感和体验感;以现代化手段科学管理拉卜楞寺、大佛寺、鸠摩罗什寺等古建筑,重点强化安防、消防措施,完善水、电、暖及游客服务设施,整治周边环境,更好地开放利用,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和辐射力。
马玉萍说,文物保护、资源利用要以‚服务社会、惠及民生‛为宗旨,既通过文物保护体现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也通过文物资源开发利用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既要提高人民群众对文物保护的高度认同,也要通过文物资源开发利用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1313工程解读之六
保护原状原貌 揭示大遗址历史文化魅力
所谓大遗址,通常是指占地面积较大、涉及范围较广、曾有居民生活、有较大影响力、不可移动的文物遗迹。它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起源与发祥地的直接见证,是构成华夏文明史史迹的主体,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宣传教育价值和旅游展示潜力。
大遗址也是文物,其重点特征在于‘大’。‛省文物局局长杨慧福告诉记者,‚我省大遗址规模宏大、历史传承久远,在全国同类遗产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重要性。正因如此,我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才将大遗址保护从文物保护的大范围中分离出来,单独列为‘十三板块’之一。‛
长城是我省最大的大遗址,春秋、秦、汉、明等历代长城在我省均有遗存,其中明长城达1738.3公里,居全国之首。甘肃 12 是丝绸之路咽喉要道,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锁阳城遗址、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成功入选丝绸之路跨国申遗项目。曾出土大量‚五铢‛‚开元通宝‛等汉、唐时期钱币文物的许三湾城及墓群,秦国早期秦公墓地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出土3万多枚汉代简牍的居延遗址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甘肃境内史前文化遗址众多,在甘肃境内首次发现并命名的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等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史前时期发展历程的重要篇章。
最早提出大遗址概念的中国现代考古学家苏秉琦说过:‚大遗址保护首先要保护现状。‛大遗址主要受风、雨侵蚀等自然因素破坏和大遗址所在地各种的人为因素破坏,保护难度较其他文物要大得多。
关于长城保护,杨慧福说,可在嘉峪关、敦煌等地成功开展试点的基础上,继续实施简易有效、成本较低的‚立标识、建围栏‛保护方式,避免人为的‚无意破坏‛,并防止家畜野兽的侵害;可通过建设防洪设施、加固保护等措施对长城进行抢救性保护和维修;可在山丹明长城、敦煌汉长城等长城遗址保存较为完整、完好的地方,与当地共同规划,深度融合开展文化旅游。
丝绸之路文化遗存’等大遗址优势独特,可将其‘打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和管理。‛我省丝绸之路申遗专家组组长、甘肃省博物馆原馆长初世宾说,要充分做好丝绸之路跨国申遗项目甘肃段备选遗产点文物本体保护、遗产价值展示、遗产监测、13 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相关工作,使甘肃备选遗产点‚以最佳状态‛迎接国际专家组的实地考察和评估,通过申遗助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扩大‚陇原文化‛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以‘不改变文物原状’为原则,既充分、有效保护大遗址,又发掘、开发大遗址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既通过大遗址再现华夏文明辉煌历史,又通过大遗址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大遗址保护最理想的‘双赢’模式。‛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王旭东说,要以现代化手段尝试大遗址原状展示或复原展示,让大众了解大遗址完整的原状原貌,读懂丰富的历史信息;要加强研究,揭示大遗址的独特价值和历史地位,了解其深厚文化内涵;要利用大遗址的影响力,积极开展延伸服务,开发相关文化产品;同时,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找到大遗址与城市共生共荣的结合点,实现遗址保护、城市发展和民生改善三者和谐共生。
1313工程解读之七
加强非遗保护 唤醒中华民族文化记忆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相关文化空间。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花儿‛、环县皮影道情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土族格萨尔、陇剧、秦安小曲等61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市州级和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达到333项、811项和2422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区域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延续、传承华夏文明,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省文化厅厅长邵明说,我省已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非遗保护氛围,通过各级各类普查,基本摸清了我省非遗种类数量、分布状况、保护现状等问题,目前已普查到非遗线索27075条,确立16大类4133项非遗项目,建立了非遗四级名录体系、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纸质与数字档案。
非遗保护关键在于其本真性。‛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北辰认为,加强非遗普查、整理、研究,使民族精华‚不变味、不走调‛。
‚花儿‛是我省非遗最大的遗产和财富,除通过‚花儿‛理论学术研讨会、演唱会以及全国‚花儿‛论坛等形式和途径加大‚花儿‛宣传外,我省每年还为‚花儿‛影响力较大的莲花山、二郎山、松鸣岩地区拨付专项资金100多万元,让更多的人听‚花儿‛、唱‚花儿‛,实现真正的活态保护和传承。
013年全国两会上,高培芬、杜拉尔梅等代表纷纷提议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政策扶持,提高生活和医疗待遇,避免‚人亡艺绝‛的状况出现。
开创性地实施农村实用文化‛人才职称评聘工程,让传承人更有尊严地、更主动自觉地传承自己掌握的非遗技能。‛省文化 15 厅人事处处长李长迅告诉记者,目前,已有205名传承人获得副高职称;今后,还将建立专门的非遗传承基地、传习所等,培养非遗接班人。
非遗文化生态环境必须得到整体性保护。‛张北辰说,通过建设民俗生态博物馆、民俗文化村等,使民间民俗文化的基本形态、承载方式、核心内涵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通过资源整合、政策引导、市场培育,依托赛事节会、旅游景点、文化贸易使兰州太平鼓、兰州鼓子等民间文化‚活动起来‛,成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省文化厅文化产业处处长王春生很欣慰,在庆阳,有10万人、300多家公司从事香包产业,‚当年的小香包已发展成为年产值六七亿元的庆阳香包产业群。‛
省文化厅社会文化处处长薛占平则特别强调:‚要区别对待河西宝卷、佛教音乐等已经没有观众和市场的‘非技艺类’非遗项目,要将保存优秀文化记忆放在第一位,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
邵明说,要以‚花儿‛为突破口,总结庆阳香包、环县皮影、西河乞巧节等非遗项目保护发展的典型经验,通过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税收减免等,多措并举促使各项非遗从小产业发展为大产业,让陇原的朵朵非遗奇葩扎根于民间、活跃于民间,生生不息、代代流传。
1313工程解读之八
坚持活态保护 实现名城名镇名村价值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因其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丰富的古迹遗存而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重要载体。
我省目前有敦煌、张掖、天水、武威4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宕昌县哈达铺镇,榆中县青城镇、金崖镇,永登县连成镇,古浪县大靖镇,秦安县陇城镇,临潭县新城镇等7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以及文县碧口镇、通渭县马营镇、华亭县安口镇、碌曲县郎木寺镇、华池县南梁镇、积石山县大河镇等6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这些名城名镇在历史上曾扮演着区域政治中心、经贸中心、文化中心及军事重镇等多重角色,在数千年、数百年漫长的积累和发展变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点。
古城镇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历史内涵、文化特色,并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和开发,对于传承华夏文明、弘扬中华灿烂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省文物局副局长马玉萍说。在她看来,搭上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趟快车,甘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也将散发出新的魅力。
保护既不是改建,也不是复制,而是保护具有传统特色的街区和庭院,保护城市的传统格局和风貌。‛在马玉萍看来,要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关键要处理好两对关系,首先是处理好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与城市建设和城乡发展之间的关系。所有进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队列的,其城市建设、城乡发展规划都要符合《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要求,不能破坏其整体历史布局。其次是处理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 17 与老百姓生活之间的关系。通常来说一些最能体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特色的老街区往往也是生活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要让老百姓享受到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一方面可以对这些老街区进行内部改造,使之更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比如天水市,在遵照‚尊重历史、原样修复‛的原则,对枣园巷、三新巷等7条历史文化街区路面进行修缮的同时,还配套建设了供排水、供热、公厕、照明等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要让公众参与到整个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使文化遗产整体地、原状地保护在其所属的生活环境中。马玉萍说,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活态保护‛。
活态保护更多地体现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上。‛青城镇文物保护所所长刘军说,青城镇的城隍庙常年香客不断,每年清明节还要举行‚皇爷出府‛仪式,高氏后人定期在高氏祠堂举行祭祖仪式,正是这些民间传统活动的保持,让青城镇的文脉得以延续。关于‚开发利用‛,刘军说,近几年青城镇按照‚风雅青城、水烟之乡‛的形象定位,根据自然景观开辟了生态休闲区,‚品古镇韵味、赏田园风光‛已成为游客到青城的主要目的。
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有计划有限度地开发利用,可以促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名城名镇名村的经济发展了,反过来也可以促进保护。专家建议,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品牌价值,发扬每个城市的不同特色,做到定位清晰,同时也要掌握好开发的度。18 要防止过度商业化,从而失去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原有的味道。
1313工程解读之九
保护传承并重 探寻民族文化发展路径 甘肃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是农耕民族、游牧民族、商贸民族合作交融演化的过渡地带,东西方各民族往来丝绸之路,在这里聚居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题中之意。
我省境内现在居住着55个少数民族,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就有回、藏、蒙古等10个,其中东乡、裕固、保安3个民族是我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以藏传佛教、伊斯兰教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裕固族、蒙古族和哈萨克族为代表的草原游牧文化,以回族等民族为代表的穆斯林商业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享有盛誉。此外,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域不同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语言文字,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宗教信仰,使民族文化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与享誉世界的敦煌文化、丝路文化并称为我省的三大特色文化。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胡小鹏介绍说,甘肃民族文化资源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方式,唐卡艺术、临夏砖雕、花儿对唱、保安族腰刀制作等都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现着甘肃民族文化的不同侧面,特别是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项目入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是提高了甘肃少数民族文化的知名度。
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除了要将民族文化的一些表现形式传承下来,民族文化中所包含的劝人向善、乐善好施等精神内涵也需要进一步传承发扬。‛胡小鹏建议,用博物馆、民俗文化馆等形式将一些濒危的、不容易利用的民族文化保存起来,对一些可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要有序开发利用,尽量不要破坏其原貌。
近年来,随着甘南、临夏等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拉卜楞寺、临夏大拱北等具有民族宗教特色的建筑,为游客了解甘肃少数民族文化打开了一扇窗户;临夏花儿会,甘南‚万人拔河赛‛‚娘奶节‛‚香浪节‛等众多民族文化和民俗节庆活动的开展,成为外界感受我省少数民族文化魅力的重要载体;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舞蹈《脚户歌》、长篇小说《首席金座**》、电影《月圆凉州》等,也成为推介我省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
省民委副主任马学智说,我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目前存在着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保护和传承力度不够,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足,与旅游的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我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应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力度,对濒危的少数民族重要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并借力少数民族文化活动等形式,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此外,民族文化还需与旅游业紧密结合,扩大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既要继承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又要推动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借鉴、相互交流和和谐发展,这是少数 20 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点所在。‛马学智认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只有呈现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状态,保护、传承、展示、创新、发展有机结合,才能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篇:甘肃省在澳门推介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甘肃省在澳门推介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新华网澳门5月16日电(记者蔺娟)甘肃省16日在澳门举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宣传推介会,重点推出战略性文化产业项目116个,计划总投资3445亿元。据了解,该推介会着重推介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由国务院批复成立。
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连辑介绍,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布局将会围绕“1313工程”展开,即围绕一个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建设三个文化区(陇东南文化历史区、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以及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并配合打造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十三个板块。他表示,未来甘肃省经济转型将会以文化领域投资作为主要突破口,欢迎澳门业界前往考察投资。
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主任白志健、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贸促局以及澳门工商界人士出席了当天的推介会。澳门创世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艺良表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发展建设必将吸引到更多澳门业界人士到甘肃发展投资,进一步推动两地的文化交流与经贸往来,促进彼此间的合作发展。
第五篇: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发展情况汇报(都伟市长调研定稿)5.13(最终版)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金塔县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情况汇报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是加快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平台,为我县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带来了重大机遇。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部署要求,科学谋划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转型跨越与群众需求的统筹发展,立足我县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多样的自然人文资源,围绕全省“一带三区十三板块”和全市“一带两区三个着力点百项千亿文化项目”总体布局,按照县委“235”发展思路,集中实施“134”推进计划,即:打造一个龙头,就是以航天文化品牌为龙头,引领带动居延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发展;建设三大主题区,就是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建设以航天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创新区,以居延文化为基础的文化传承保护区、以生态文化为主线的休闲旅游度假区;实施四大工程,就是抓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公共文化普惠共建工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工程、文化产业跨越保障工程,努力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产业强县转型,不断提升金塔文化软实力。在具体推进过程中,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抓好航天文化产业创新区建设
按照科学规划、项目支撑、创意带动、市场运作的思路,以县城为中心,加快推进以“飞天圆梦”、“沙雕古城”、“城西生态湖”三大板块为内容的航天文化园建设,全力实施航天旅游服务中心、航天数字文化传媒中心、航天系列文化产品研发等项目,着力打造以航天元素为核心的戈壁明珠城。以航天镇新区为带动,--------------------------精品
文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加快航天主题风情小镇建设,着力打造航空航天爱国教育基地。以“航天精神”为引领,深入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全面提高公共文明水平。
二、着力抓好居延文化传承保护区建设
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传承与展示结合、普查与宣传同步的原则,着力打造居延文化品牌。一是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以居延遗址、“三城一关”为中心,认真做好县内华夏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实施汉明长城资源保护利用、肩水金关军旅文化景区、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等项目。目前,计划投资1200万元的东大湾城防洪、居延遗址围栏、芦草井子长城保护等3项工程已开工建设。二是坚持传承与展示结合。充分挖掘整理和研究居延文化、民俗文化内涵,以居延文化展示馆、非物质文化传承展览馆、居延历史文化传承纪录片为重点,认真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计划8月份与市文物局联合举办的“金塔居延遗址与丝绸之路国际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筹备工作顺利推进,正在进行居延遗址考察点道路修整。三是坚持普查与宣传同步。认真做好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非遗传承项目申报工作,加大火石梁、缸缸洼等新列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宣传力度,确保各类文化遗产的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
三、着力抓好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
充分利用县内水域风光和万亩胡杨的唯一性优势,突出节会品牌效应,不断提升航天胡杨文化旅游节内涵和档次,重点实施“三园一带”文化旅游景区开发项目。一是鸳鸯湖休闲度假产业园。计划总投资2.4亿元,重点实施生态度假村、鸳鸯文化主题馆、水上乐园等项目。目前,完成投资800万元,环湖道路铺筑、--------------------------精品
文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游客码头修建、游轮购置装修等配套工程已基本完成。二是沙漠森林公园。年内计划投资1200万元,重点完成公园景区大门、接待中心、景区道路建设工程。目前,道路铺筑、接待中心正在抓紧实施,9月份可投入使用。同时,持续扩大金秋胡杨节会效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体推介开发万亩胡杨林的项目洽谈工作正在顺利进行。三是维诺葡萄公园。计划投资50亿元,建设集葡萄种植、产业培育、生态保护、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目前已签订了开发协议,正在进行规划编制等前期工作,年内可启动建设。四是酒航路乡村旅游景观带。以酒航公路沿线乡镇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乡村旅游示范点、星级农家乐、绿色生态长廊等项目,进一步扩大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着力抓好公共文化普惠共建工程
按照“重点抓龙头、农村抓提升、社区抓配套”的思路,通过向上争取、地方自筹、项目整合、民间融资等多种措施,着力改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文化硬件水平,力争到2015年,全县完成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投入5亿元以上,建成体育场、文化广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重点工程,健全完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村文化站所、农家书屋等文化平台。今年,计划投资350万元,启动实施“三馆一中心”可研编制、立项审批等基础工作,实施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广电播控系统及传输网络升级改造两个项目,各项工作在8月底前可完成建设任务。同时,大力发展数字传媒、印刷包装、演艺娱乐、民俗工艺品加工等新兴产业,推动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
五、着力抓好文化产业发展保障工程
--------------------------精品
文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为确保我县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任务落到实处,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县将强化“五大保障措施”: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按照指导思想明确、发展思路清晰、目标任务具体、重点项目突出、特色优势明显、实施内容丰富的具体要求,充分论证,博采众长,抓紧修订完善我县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及展厅设计等工作,切实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权威性和操作性。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把传承创新区提出的目标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组织领导,理顺工作体制,建立相关的考核、评价和责任制度,确保每一项文化决策都能落到实处,每一项文化规划都能变为现实的建设工程。
三是强化政策引导。围绕中央、省上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在项目审批、土地供给、财税融资、奖励扶持等方面研究制订更为具体、更有操作性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设立文化产业专项扶持基金,支持文化产业园区开发、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采取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着力构建文化投入多元化发展体系。
四是突出项目带动。按照“文化发展抓项目、产业聚集抓园区、市场培育抓集群”的思路,通过向上争取、招商引资,建设一批地域特色强、品牌效应强、带动作用强的文化产业龙头项目,力争年内签约文化产业项目50亿元以上,完成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5亿元以上。
五是强化人才保障。实施文化人才培养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认定扶持工程,建立和完善文化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培养一批文化产业领军人才,着力锻造--------------------------精品
文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一批文化企业家、文化创作人、文化经纪人,营造人才辈出、名人荟萃的环境。
--------------------------精品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