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大学社团发展的灵魂和不竭的动力(推荐)

时间:2019-05-15 03:19: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大学社团发展的灵魂和不竭的动力(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大学社团发展的灵魂和不竭的动力(推荐)》。

第一篇:创新——大学社团发展的灵魂和不竭的动力(推荐)

创新——社团发展的灵魂和不竭的动力

——写在河南大学发展研究会十年会庆之际

2013年2月2日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很快就要迎来自己十周年的会庆日,作为一位见证社团创建、磨砺、成长的顾问老师怎么也要写一篇文章来表达自己的祝贺之情。写什么呢?开始我想写一篇以“回顾 总结 展望”为题的对社团十年之路进行总结、概括并对社会团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的文章。但又觉得这个题目有点大。所以确定了“创新——社会团发展的灵魂和不竭的动力”的题目。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首先是表达对社团十周年会庆的祝贺;其次是写自己与社团一起走过十年之路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表达对社团未来发展以及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寄语、期望。

一、“创新”是我思考很久的一个人生课题

(一)从我的人生追求谈起

我的人生,正如我在“退休宴会有感”(注:2013年1月5日中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在河大南门的博雅楼208房间,为我和吴爱梅老师举行退休欢送宴会)一文中所概括的:“壬辰丙午花甲年,执教培子三十三。党团军民工学商,闯荡人生暂歇缓。”一样,是一个阅历丰富,职业多变,不断拼搏,勇于探索,注重创新的人生。我——1968年服役当兵,1972年复员转业到周口地区计量所工作,1974年第二次下乡当了农民(当了两年没有城市户口的,不要工资要工分的真正的农民),1976年被推荐上了大学,一直到在大学退休。从我的阅历可以看出,我扛过枪杆子(当兵),抡过锤把子(当工人),握过锄把子(当农民),玩过笔杆子(上大学),拨过算珠子(留校以后,短暂的经商),并在党团组织内任过职。如果用几个字来概括我的人生,那就是:责任、求真、拼搏和创新。也可以把我的人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闯荡的人生阶段(从1968年——1976年);二是理性的高校生活阶段(1976年——2012年);三是刚刚开始的自由的退休生活阶段。

对我的人生,无论怎么概括和划分,但“创新”始终贯穿在我的人生轨迹之中。创新是我的综合素质之中的最重要的基本内核,也是我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面貌的一个缩影。

在闯荡的人生阶段,可以挖掘到我创新的潜质、萌芽和冲动。主要体现在我退伍参加工作(周口地区计量所)之后,那种散漫、无聊、庸俗和不求上进的工作环境,对我这个刚刚从紧张、严格、严肃、刻板的,甚至可以说是格式化的部队生活中退伍的战士来说,实在有点受不了。这简直是在消磨时光、浪费青春。就是在这种工作、生活和思想的背景下,我开始酝酿着人生中一次大的决定和大的挑战:不要工资要工分,即由一个拿国家工资的城里人变为一个靠劳动、靠挣工分生活的农村人。为什么要做出这样一个决定呢?这不得要谈到我的爱书如命的大哥(已在1989年换血癌去世)。从他的言谈话语里,我开始接触到并思考着、实践着“人怎样活着才最有意义”等人生命题。我认识到,要想干出大的事业,就必须从农村干起。只有在最艰苦、最困难、最复杂的农村经受住考验的人,才能做好中国的事情。所以我决定,要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大干一场。好像觉得只有这样轰轰烈烈的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人生。这就是我当时要下乡的思想动机。方向是正确的,感情也是真实的。但行动又是大多数人不能够理解的。对我的这种大胆、理智而又有些冲动的行为选择,家人和父母开始都有点不能接受。但父亲毕竟是在地方武装部门工作多年的中层干部——周口地区太康县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县武装部部长,在父亲的说服下,全家都支持了我的人生选择。

下乡之后,20岁的我担任了河南省周口地区商水县魏集公社苏童大队党支部委员(1971年我已在部队入了党,并成为童庄第十一生产队驻队干部。之后,还被选为河南省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积极分子。这可以说是我人生道路选择的一次创新。在两年的下乡生活中,能体现我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创新萌芽的事件,就是我对绿肥(绿肥是指专门用作能够促进庄稼增收的有机肥料的绿色植物体)的研究和实验。为什么我要研究和实验绿肥呢?我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下乡的,那时我国的化肥还是稀缺的农业资源。哪个农户、哪个生产队或者大队,如果搞来了化肥,那么他种的庄稼当年就能争产,就能受到上级表彰。但是搞来化肥,是要靠关系的。只有那些有后台、有关系的人才能搞来化肥。我是河南省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积极分子,怎么能走走后门拉关系的歪门邪道呢。要走正道,要走科学之路,要靠自己的力量使庄稼增产,那就要自力更生、另辟路径。那时,还没有电脑。我是从报纸和广播中了解到我省农村在绿肥方面的搞得比较突出的几个县乡。其中一个就是开封地区通许县玉皇庙公社种植的光叶苕子和毛叶苕子以及草木犀,效果比较好,影响也比较大。于是我就来到玉皇庙,买到草木樨种子。后在童庄第十一生产队南坡被称为卫生田(解放以来从未上过粪的土地称为卫生田)的土地里进行了播种。第二年春天,草木犀长势非常茂盛。有将近一人高,并散发着浓烈刺鼻的中草药味。方圆几里地都能闻到这种药味。在魏集公社秦书记的亲自监督下,派公社的拖拉机进行了掩埋。后来我听说(因为我已被推荐上了大学)当年种植的小麦来年获得了大丰收。草木犀的肥效一直延续了四五年。这就是我下乡期间较为典型的创新实践,并获得了成功。在动荡的人生阶段,还能体现我创新的行动,就是强烈的求知欲望。我属于受十年**影响较大的一代人,文化大革命使我在初中一年级的上学期末,就中断了学习生涯。在实践中,越来越感到知识和技能的缺乏。所以,上大学是我一直追求的梦想。虽然,我下乡当了农民,但继续深造的思想一直深深地埋在心里。1976年,我有幸被推荐上了大学。但不幸的是,我却被开封师院的物理系录取。之所以说不幸,是因为我想走仕途道路,最想学习的是政治专业。大学毕业后,我又被留在物理系,当了我物理系的政治辅导员、系团总支书记以及后来的校团委副书记和法律系党总支副书记。但是,为了完善我的知识结构,我还是充分利用在高校工作的有利的环境和机会,不仅参加了我校经济学院开办的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在职研究生班的学习,还在1985年(33岁时)考上了郑州大学举办的首届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班,又进行了两年的思想政治理论的深造。这些追求和奋斗,应该都能体现我的拼搏向上和不断创新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但是,对于创新问题进行较为系统和较为深入的思考,应该是在我的人生的第二阶段——即理性的高校生活阶段。

(二)在高校期间对“创新”问题的思考

从1976年(24岁时)上大学,到1979年留校,再到2012年退休,我在高校度过了较长的一段人生生涯。在36年的高校生活中,我对创新问题有间接和直接联系的思考,可以概括为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中国的“应试教育”问题;第二个问题:中国的素质教育问题;第三个问题:对高等教育的反思问题;第四个问题:关于计划撰写“创新人才培养”一书的问题。

1.对中国的“应试教育”问题的思考

对中国的“应试教育”弊端这一问题的思考还是比较早的。因为高校的教育对象——大学生都是从应试教育的高中考进来的。高校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接班人,就必须让他们充分认识到高中阶段“应试教育”的弊端及其消极影响,并自觉地开创一个全新的大学生活阶段。“应试教育”,就是以考上一个好的高一级的学校(特别是好的高中、尤其是好的大学)为唯一目的的并以此作为衡量学校一切工作以及教学教育好坏的唯一标准的教育。“应试教育”,是一种理论脱离实际、知识脱离素质、学校脱离社会的教育;是一种压抑青少年个人兴趣爱好和专长的教育;是一种影响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在这种教育制度、教育机制和教育方法、教育氛围中培养出来的学生,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的教育效果与教育的本质是相悖的。就是基于这样的现实,素质教育的问题才被提了出来。这是中国教育必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现状问题,也是我在高校经常思考的第二问题——即中国的素质教育问题。

2.对中国的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

中国的素质教育问题大约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提出来的。明确地提出是在199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什么提出素质教育这个命题呢?这说明,中国人已经开始对中国的教育进行反思和警醒。说明党和政府、教育部门、社会和家长都已认清了应试教育的弊端,不对应试教育进行改革,那将会严重影响中国的教育质量和中国国民的综合素质。

要进行素质教育,首先就要明确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并主抓我国教育的李岚清同志对素质教育有过较全面的阐述。他说:“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和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提高青少年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的提出,使中国的教育者和家长在教育理念上获得了启蒙。通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改进,加强学生道德、体育、艺术等方面的教育与培养。使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中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并不是能够一触而就的,这是因为:一是我国人口大国的基数和教育资源缺乏的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二是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还很不平衡;三是在我国还存在着较大的城乡和贫富差距,并由此带来对教育资源享受的不公平性;四是我国家长望子成龙传统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以至于带来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途径、教育目标等方面的功利性和偏执性。所以,中国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还存在主观与客观、理念与行动、形势与内容的差距,并呈现出启蒙与朦胧,前进与徘徊,清醒与无奈并存的复杂现状。也就是说,广大的教育者和家长,都已经认识到了应试教育的弊端和素质教育的重要,但是由于以上多种因素的存在,还不能完全改变应试教育(主要指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的主体、主导地位,素质教育往往还要服从于、服务于应试教育。例如,当教育行政部门下文规定,体育成绩将计入中考和高考的成绩之后,就会立即掀起一阵阵家长带领孩子去操场锻炼的热潮。这时的体育锻炼,已经逝去了它本身的价值、意义——即增强体质、陶冶情操、调节生活、结交朋友和切磋技艺的自由、主动、轻松、愉悦的锻炼和审美活动;而变成了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强制性和被动性的呆板、枯燥、劳累、机械的肌体运动。所学的知识,往往与现实、与社会、与实际脱离。对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也把他当成知识教育,而不能与社会、家庭问题以及个人的行为紧密的联系起来,并转化为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转化为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和政治观点,转化为稳定的个人的基本素质。学习的方法,是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学习的途径,是从书本到书本,从课堂到课堂,从学校到学校。因此,从总上来看,我国现阶段培养出来的中学生在政治觉悟、社会责任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与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以及社会的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这种现实和背景下,大学就要承担起素质教育这个重担,弥补中学的先天不足。大学在素质教育方面完成的怎么样呢?这就是我在创新问题上思考的第三个问题:对高等教育的反思。

3.对高等教育的反思 大学无论从主观还是从客观,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大学被称为青少年成长的第二次断乳期(第一次断乳,是指一岁以后的断奶)。第二次断乳的“乳”,指的不是物质的乳,而是精神的乳——即开始摆脱家庭、父母在生活以及精神上的束缚,并获得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各种问题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这就是被学生自己称为的“自由了”、“解放了”的大学生活。高等教育,是一种由基础教育转变为专业教育,为各行各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已不以升学率作为衡量整个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尺度,而是根据社会的需求来培养人才。导师制,在使掌握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去进一步探索知识、理论的前沿;学分制,为完善学生们的知识结构,即促进文理、理工或科艺结合提供了可能;大量的实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家讲堂和高端的的学术交流会、报告会,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各种的竞赛活动(如每年都要举行的春季运动、还有不定期的演讲比赛、论辩比赛、业余歌手大奖赛等),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特长;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了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各种不同的社团活动,更是提高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自我教育、社会交往和研究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可以说,高校在素质教育方面与中学相比,已经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但这是不是说,高校的素质教育已经完美无缺,无可挑剔了呢?回答是否定的!应试教育仍在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课程开设、教材编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内容、考试方法等方面有所表现。造成这种表现的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从客观方面来讲,中国高校若自己和自己相比,那是在前进、在发展、在完善。若拿到国际上来比,我国高校与世界名校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从建校时间来看。我国建校最早的浙江大学,也只有116年的历史。而世界最早的高校(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1087年建校)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世界一流大学一般都在140年至800年历史之间。从办学理念来看。中国强调的是师道尊严,传道授业解惑。而西方强调的是,学术自由,独立平等。从课程的设置来看,有的还不能完全依据学科体系来设置课程,即不是以课设人,而是以人设课。从教材(特别是政治、社会学科的教材)内容的编写来看,不是根据社会调查的第一手资料,而是根据网上、学术交流的第二手资料或主观想象来编写。从教学方式看,有的仍然是照本宣科或填鸭式教学,而不注意开发学生独立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在教学目的上,有的仍然是放在考试上。在考试方法上,采用的是大一统的方法。缺乏对个性以及创新能力的考察。在学习方式上,中国大学生最缺乏的就是自主的思维和创造性的思维,缺乏挑战学术权威的勇气。而西方,不是要求学生盲目接受导师的观点,而是鼓励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激励、挑战导师、挑战权威。正是这些现象的存在,引发了我对第四个创新问题的思考:即计划撰写“创新人才培养”一书。

4.对撰写“创新人才培养”一书问题的思考

要编写专著,首先就要确立编写大纲。从哪写起呢?从大学吗?大学生都是从中学考过来的。从中学吗?中学生都是从小学考上来的。从小学吗?小学生又是从幼儿园过来的。从幼儿园吗?父母又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从父母吗?父母又是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哪里教育过来的。也就是说,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一代人的努力,而是几代人的共同奋斗。他不仅是学校、家庭问题,还是社会问题,甚至要联系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历史时代问题。它不仅涉及后天的教育,还涉及先天的遗传问题以及医学科学问题。所以,这是一个庞大系统工程和一环扣一环的链条,那一个子工程和链条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人才的教育和成长。

这本书,我曾和马列部的一位老教师说过,并想一起编写。但由于出书以及销售问题,加上教学任务较重和手比较懒,就一直搁置到现在。

二、为什么要建立创新型社团

建设“创新型社团”这个命题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具体时间我记不清楚了。但大致应该是在程林任会长的期间,也就是在2007年前后。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命题呢?或者说为什么要建立创新型社团呢?在前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对创新问题我已思考了多年。无论是在我大的人生阶段(即闯荡的人生阶段、理性的高校生活阶段和自由的退休生活阶段),还是小的生活细节(如打太极拳、打乒乓球、户外骑自行车以及养花等)以及每次给社团的讲话中,都能体现出我不断追求、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和不断总结的人生态度、性格和精神。所以提出建立创新型社团这个想法或者说命题,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要回答为什么要建立创新型社团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这是对社团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

任何事物的发展,既不能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也不能违背自身发展规律。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正是遵循着这个规律,在不断地探索、总结、改革、创新中发展进步的。回顾社团发展的十年历程,他们确立了“锻炼自身才干,促进三农发展,影响周边人群,弘扬社会责任”的宗旨和“求真、务实、团结、奋进、创新、有为”的理念;凝结了“责任(关心农村、关注农业、关爱农民)、团队(统一指挥,分工合作,纪律严明,维护集体)、探索(深入农村,深入农户,深入实际)、奉献(知识、文化、技能、爱心)、互助(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相互提高)、吃苦(不计时间、不计环境、不计条件)、研究(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精神;提炼出了“忧患、思危,民主、平等,淡泊、明志,读书、明理,坚韧、自强,批判、反省,携手、同心,坦诚、尊重,兼容、并包”的文化;形成了“四位一体”(支农、支教、调研与爱心家园活动)的下乡活动方式;并成功地实现了由“实践型社团”向“实践型社团”与“学习型社团”相结合的“两位一体”的社团模式的转型。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我向社团提出了建设实践型、学习型与创新型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新型团队。从现在来看,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政党,就更坚定了我对这一建议的理解和信心。

由“实践型社团”向“实践型”与“学习型”相结合的“两位一体”的社团模式的转型,可以说是社团精英对社团发展认识的一个飞跃与贡献。他的成功在于,既符合社团发展规律的要求,又符合学生扩展视野、完善知识结构的内在要求。使社团的发展建立在了科学理论指导的基础上。

我向社团提出的建设实践型、学习型与创新型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新型团队的建议,不仅是建立在对社团发展规律和学生成才认识的基础上,更是建立在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上。

(二)这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和需要

高校承担的根本任务,就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的各行各业需要的高级人才。这种人才,必须是能够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从我国的国情——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育体制以及高考制度等现状来看,要培养出以上标准的人才,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在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四者的深刻内涵及其之间的辩证关系(独立性和关联性)。在德的方面,一些学生缺乏对社会价值和社会理想实现的关注思考,以及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树立,而偏重于个人价值、个人理想的实现以及个人、家庭的利益的获得。在对社会不正之风和党内的腐败等问题上,他们的态度往往是不满、批判,而缺乏自身道德性、纪律性和法律性的自觉的修养、提高。在智的方面,一些学生偏重于教材重点和考试要点的掌握以及从个人兴趣爱好和职业需求出发所拓展的书籍阅读,而缺少从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发展战略和突出社会问题解决为目的的延伸学习。在体的方面,由于受中学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很少精通和掌握一两项体育技能。所以到了大学,一是不会玩,二是强调没有时间(上课多、交往多、个人事务多)和没有必要(身体没有病)。总是被动的、消极的去应对体育课或者偶尔的、随意的和质量不高的去操场玩一玩、跑一跑、转一转。但不能把体育作为人生、事业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关系民族强盛的大事,也不能从体育活动中体验到它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愉悦性。在美的方面,一些学生更多的只是关注人的美(长得美、修饰美等外在的美)、艺术美和自然美,而不太注意关注内在美(气质、涵养、风度等)和社会美(对和平、发展、合作的维护和追求),也不太注重去挖掘美得内涵和美的本质。从德智体美四者的内在关系来看,德是统领、是灵魂。它决定着智体美的方向,决定着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智是工具、是力量。它决定着德体美的发挥、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对社会贡献的大与小。体是基础、是保障。1917年4月,28岁的毛泽东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著名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他在文章中说:“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并在文章中强调,“勤体育则强筋骨,强筋骨则体质可变,弱可转强,身心可以并完。此盖非天命而全乎人力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不仅辩证地阐述了体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还论证了体质由弱转强的关系以及体育与民族国家强盛的关系。美是科学,是艺术。它是德智体在最高层次上的反映。他不仅能够增加德智体的正能量,还能体现德智体合规律性的内涵,并能够给人理性的启迪和精神上的享受。

从创新人才的培养上看,这是高校的一个根本任务、重要任务和紧迫任务。之所以说是根本任务,这是由高校的职责以及衡量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所决定的。那就是说,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如果不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那么这种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之所以说是重要的任务,这是由创新人才的培养在高校的地位所决定的。高校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方面的任务。如,教育理念(教育的本质、使命、精神是什么、学校以什么为本、谁来治校、营造什么样的校风、教学与科研的地位及关系等)的树立,教育质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等)的提高,教育环境(硬件设施、文化设施、体育设施、校园绿化、周边环境)的改善,思政工作(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德育领先的教育思想、抓好思政队伍的建设、抓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工作等)的保障等。但在学校众多的任务中,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学校最核心、最重要的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的都要服从于、服务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之所以说是紧迫的任务,这是由高校当前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所决定的。那么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是什么呢?新华网编者按指出:“体制的壁垒、人才的藩篱、资源的局限,让高校的创新各自为战,难以走出‘围城’,与世界一流渐行渐远。”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地指出:“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参加2013年“两会”的政协委员也认为,“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但高等教育并不天然就是促进知识创新、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以‘建设一流大学’为目标的高校,必须推进教育理念、管理体制和培养方式创新,形成创新型教育模式,使大学真正成为新观念、新知识、新人才喷涌而出的源泉。”

以上的观点都充分说明了,我国高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无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在制度、体制、方法、途径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缺陷。因此,在2010年7月29日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和战略主题。并对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提出了具体要求:“ 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加强中小学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

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更高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方式,改进中学生升学推荐办法,创新研究生培养方法。探索高中阶段、高等学校拔尖学生培养模式。”

(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

无论是从小学、中学还是从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最终都要回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即生产实践中去,都要在社会的不同岗位上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因此,社会就成为检验人才的最终的场所和唯一的、重要的标准。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不能迅速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那么这种教育就是失败的,或者说是有严重缺陷的。

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有什么要求呢?这里举一个例子。我校生物系2000级学生在入校不久组织了一次社会调查活动。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调查企业老板的。学生问,如果我们毕业要竞聘你的企业,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呢?老板回答说,要能够马上给我们企业带来效益。学生问,不能缓几年吗?老板回答说,不能。这个老板的回答,虽然有点苛刻并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困惑,但确实给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也就是说,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较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较熟练的各种技能,还要对社会现状有一个较深入、全面的调查、了解。这对学校而言,教育教学一定要联系社会、联系实际。对学生而言,你在校学习期间,就要经常深入社会,深入企业,深入市场,了解社会、企业、市场的现状、行情和发展。这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就能比较迅速的投入到和融入到企业的生产中去,将自己所学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生产力并较快地给企业带来效益。当然,注重社会实践和社会调研,只是创新人才要具备的一些基本素质,而不是创新人才的全部素质要求。创新人才,除了要注重社会实践和社会调研,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之外,他(她)必须是一个能够自觉坚持全面发展并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社会为什么需要创新型人才呢?因为社会是一个发展的、联系的、复杂的、竞争的和有差异的社会。发展的社会,决定了任何停滞的、僵化的思想、观点和行为,都会被时代所抛弃。任何一个人,只有紧跟形势的发展,不断地接受新事物,研究新问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联系的社会,要求我们在观察、分析事物时,必须注意到他们之间(包括内在和外在的)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关系。要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避免片面和孤立的观点。复杂的社会,决定了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的。没有阻力,没有矛盾的社会是不存在的。我们要办好每一件事情,要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要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就必须要不断地去解决各种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竞争的社会,是要获取利益最大化的社会。而只有那些不断地满足人们的新的需求,不断地研究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成果的人、单位或集团,才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也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有差异的社会,是由主观和客观综合的因素所造成的个体或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任何一个人或集体,只有经过主观的努力,不断地拼搏、不断地进取,不断地吸取先进和科学的东西,就能逐渐地弥补差、消除差异,走向相对的平衡。所以,只有创新的人才,才能适应发展的、联系的、复杂的、竞争的和有差异的社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三、怎么建立创新型社团 本文已在前面对建设“创新型社团”这个命题的提出和为什么要建立创新型社团两个大问题进行了阐述。在第一个大问题中,侧重讲了在我的闯荡人生中所萌发出来的创新的冲动及实践和在高校期间对创新问题的理性思考;在第二个大问题中,着重从社团发展规律、高校根本任务和社会发展需要三个方面,概述了建立创新型社团的主客观依据。而第三个大问题,则是本文的落脚点和归宿点。主要讲三个问题:创新意识的自觉树立;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创新体制和氛围的构建。

(一)要自觉树立创新意识。要构建创新型社团,首先就要自觉地树立创新意识。而创新意识的树立,必须建立在对创新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科学的认识、理解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将创新意识转化科学的指导思想和自觉的行动。所以,要树立创新意识,先要弄清“创新”、“创新人才”和“创新意识”几个基本概念。

1.创新意识的几个基本概念

什么是创新?网络百度百科这样描述:“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也就是说,创新既是人类的一种认识过程和思维过程,也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过程。正是这种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实在性的紧密结合,才使人类能够不断地认识、适应和接受新事物;不断地解决新困难、新问题;不断地创造出新思想、新文化、新产品和新事物,也才能不断地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什么是创新人才?网络互动百科描述:“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这种人才,一般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他们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是最新科学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未来科学家的培育者。”

什么是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

创新、创新人才和创新意识的区别与联系。三者的区别在于:创新,是对人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过程及其成果的描述。创新人才,是指那些具有较全面综合素质以及较强的精神或物质成果创造能力的主体。创新意识,特指人所具有的对新形势、新事物、新思想、新产品等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接受性和责任性的素质基础、知识储备和主观动机。三者的联系在于,都是对人类所具有的创造性活动的描述。特别是对那些不保守、不僵化、不停滞、不懈怠——或者说敢想、敢干、敢拼、敢闯——即具有与时俱进精神和行动的人才的概述。

2.要树立创新意识,还要搞清几对关系。即创新与改革关系;与守旧的关系;创新创新与无所作为关系;创新与破坏的关系。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创新与改革关系”。通过前面的描述,我们已经了解到:创新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以接受新事物、解决新问题以及生产创造出新的精神和物质产品的为主要特征或表现形式的。而改革,则是对旧的、落后的——即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事物的修正或剔除的过程。但改革不同于革命,不是对社会制度的根本改变或对事物的彻底否定,而是一种修正和完善的过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创新是在接受原有事物合理成分基础上的进一步创造。而改革是则对原有事物中不合理部分的改变、修正。虽然,两个概念强调侧重有所不同,但二者内涵的本质上却是一致的。两个概念的最终目的都是要赋予事物发展的正能量,都是要推动事物向着合规律的方向发展。

我们再分析一下创新与守旧的关系。创新与守旧是一对儿对立的关系。从词义来看,创新是褒义词,守旧是贬义词。创新是对事物合规律部分的肯定和进一步的创造,而守旧则是对事物不合理部分的坚持和守护。守旧,是主体观念和行为僵化的综合体现。从政治学意义来看,守旧是对落后制度的守护;从经济学意义方面来看,守旧是对少数人利益的维护;从哲学意义来看,守旧是主观与客观的脱离;从认识论来看,是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体现。

我们接着分析一下创新与无所作为关系。创新和无所作为(或无所事事)虽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但也不是同向的关系。创新,体现出一种不断拼搏、不断探索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力量。而无所作为(或无所事事),虽不完全反映人的的政治立场,却能反映出一个人不思进取、坐享其成——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精神状况以及鼠目寸光的观察视野和胸无大志的人生态度。

最后我们分析一下创新与破坏的关系。创新与破坏是一对儿完全对立的概念。创新是对事物合理、合规律性东西的维护和推动。而破坏则是对事物合理、合规律性东西的诋毁和阻碍。破坏,又可分为有意破坏和无意破坏。有意破坏,是主观的故意——即有预谋、有计划、有目的的违反道德、纪律甚至法律的行为。例如,世界上的霸权主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等。政党或政府中的贪污腐败、结党营私、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执法犯法等。还有生活中的拉帮结派、挑破离间、侮辱人格、阳奉阴违等,都属于有意破坏。无意破坏,是认识上的片面、幼稚以及偏颇甚至极端,从而导致阻碍事物健康发展的盲目行为。也就是说,主体在没有分清事物的优与劣、正与误、主与支、质与表的前提下,就采取了肯定或者否定的推理、判断、结论甚至盲目的行为。这种观念或者行为,虽然不是主观故意,但在客观上,必然会阻碍事物的健康发展,甚至给个人或者集体的利益带来侵害。例如,主观主义、经验主义、机会主义等。

3.创新意识在社团建设与发展中的体现

(1)在社团组织中的分工、责任及下乡活动策划中的创新思维

社团是一个有组织、有分工、有责任和有级别的学生组织。如:会长、副会长,理事长、理事,以及各部部长、副部长和会员等。按照社团的不同分工,每一个级别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并享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社团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体会员大会。社团决策机构,是理事会。社团的最高长官,是会长(理事长)。每一位会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社团章程、社团规章制度以及各项纪律要求。并自觉的按照不同的分工,不同的级别,下级服从上级,是社团的组织和纪律要求,每一位会员都要自觉遵守和执行。

但是,若把社团生活作为大学生活或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在遵守社团的章程和纪律的同时,还要把它作为锻炼个人成长和成才的一个平台。也就是说,我们在作为社团的会员期间,一方面要具有严格组织性和纪律性——即级别观念和上下级观念;另一方面,又不能用级别观念和上下级观念束缚自己的个性和创新性思维。这里所指的个性和创新性思维,绝不是与组织闹对抗——即不遵守组织纪律,不服从组织安排。而是在思维上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那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一个好兵”。作为一名会员,我们应该经常想:假如我是会长、部长,我是队长、指导员,我将怎样管理好社团,怎样筹划好下乡活动?并及时把自己好的想法和建议向社团提出。

这样,每一位会员,不仅严格遵守了社团纪律,完成了社团交给的任务。还得到了组织管理和筹划等多方面锻炼和提高。

当然,都想去当将军也是不行的。如果没有一个个好兵,再好的将军也会无用武之地。但是,即使是一个兵,也要立足本职,胸怀全球。要有全局意识和战略意识。

(2)对社团规章制度方面的创新思维

任何规章制度,都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任何规章制度,都是历史的、时代的和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原有的一些东西总要过时,总要被淘汰。

在社团规章制度方面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不断地提出一些新观念、新方法、新思路。例如,我国每次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要修改党章一样,都要把全党公认的建党经验补充到新的党章之中。

另一方面,是对一些在实践中证明已经过时的东西要及时的纠正。例如,大家普遍反映的下乡期间的晚总结。过去规定了六七个程序。结果每次晚总结都会延长到凌晨一两点。这种疲劳战,即影响了同学们的休息和第二天的工作,也不一定峰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3)在下乡活动地点选择上的创新思维

一般来讲,我们下乡活动地点都选择在了那些贫穷落后的乡村。因为,大家感到只有在贫穷落后的地方,我们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多做点事。时间长了,大家就会形成一种把选择贫穷落后的乡村做为下乡地点的固定的思维模式。

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落后的,就会有先进的。我们不掌握先进的经验,怎么去指导落后的村庄。所以,去参观学习先进的村庄,就能学习和掌握更多的致富经验和发展模式。只有学习和掌握了更多的正反两方面的途径和模式,也就能够更好地指导落后村庄的改革与发展。这就是反向思维,属于创新思维的一种。

(4)在下乡内容确定方面的创新思维

下乡内容的确定,实际上是一个主客观因素的统一的问题。在主观方面,是根据同学们的综合素质现状来确定的;在客观方面,一是根据党的最新的农村政策要求,二是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来确定的。长期以来,在这种主客观因素的统一下,社团确立的下乡内容包括:宣传党的涉农政策,帮助和促进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帮助农民建立各种文艺文化群众组织(腰鼓队、秧歌队、老年协会等),进行三农问题的调研,还有夏令营和冬令营的支教内容等。

在下乡内容确定方面的创新思维,从主观方面来看,也就是从大学生方面,要及时弥补我们的知识结构的缺陷。从客观方面来看,也就是要准确地掌握农民的实际需求。根据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我个人认为,农民当前的需求主要有:现代农业的知识与技术,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法律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文化与道德的建设(道德大讲堂、图书资料室、各种文艺队等),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广(广场舞、太极拳等),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与家庭教育,家庭卫生保健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养生学、保健学、药理学等)。

(5)在支农方面的创新思维

回顾十年以来,社团在支农方面主要组织了以下一些活动。一是政策支农。主要是对农民宣传党的农村政策。二是文化支农。就是帮助农民成立文艺队、腰鼓队、象棋协会、妇女协会、老年协会、太极拳协会,还包括向农村青少年捐赠图书以及每次下乡结束前的文化联欢活动等。三是生活支农。就是对贫困的农户、农民以及贫困的学生,进行捐赠和捐助活动。四是教育支农。主要是指对农村青少年所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现在河大三农发展研究会的教育支农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就是“爱心家园”举行的冬令营和夏令营。另一部分是每一次下乡活动中成立的支教组。支教内容与冬令营和夏令营有差别,但总体上都是教文化、体育、艺术(绘画、唱歌、舞蹈)等知识和技能。五是组织支农。就是帮助、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和发展。现在兰考成立的合作社,大多数都是综合性质的合作社。既包括农民专业的内容,也包括农村文化的内容。

以上的支农活动,属于广义的支农活动。但若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支农活动应该是对农业支持、帮助和提高。但对于河大学生及河大涉农社团来讲,这恰恰是我们的一个短板。河大在学科设置方面,就是缺少了农学。因此河南大学的学生(包括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的会员)在知识结构里就缺少这一块。对于种植、养殖,特别是对现代农业,基本上是一窍不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回避还是迎难而上呢?!长期以来,我们采取的做法是回避。我们的支农只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农业、农村的发展做了一些调查与研究,也写出来的一些调查报告。例如,赵晓峰撰写的“贺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贾林州撰写的“社旗小杂粮产业合作联社调查报告”;06年暑期调研组撰写的“大李庄经济调研报告”;徐嘉鸿等人撰写的“河南省封丘县大李薛农民经济合作社调查报告”;徐丽撰写的“汴绣加工调研资料整理”;段文平撰写的“养鹅调查报告”等。

那么,我们能不能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上有所作为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能!一定能!我仅以王贺勇为例,就能说明这一点。同学们知道,贺勇是我校物理与电子学院一名学生,考研时,他首选的硕士专业方向是教育社会学,后来他又选择了中医学,并考取了陕西某大学的临床中医学研究生。若按照一般的思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但是贺勇做到了。这就说明,只要我们树立敢拼、敢闯的精神,并把扎扎实实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和途径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达到我们预定的目标,取的活动的成功。

从同学们的知识结构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促进农业现代化方面要有所创新,我认为,主要是在学习和宣传党和国家在农业现代化方面的一些相关政策,向农民介绍和解释农业现代化的概念、知识,大力推广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发展比较好的典型和经验。

具体来说,在学习和宣传党和国家在农业现代化方面的政策方面,我们可以向农民宣传2012年12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所讨论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讨论稿)》的有关精神。在学习和解释农业现代化的概念、知识方面,我们可以购买有关农业现代化的挂图,在农村进行展示,并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宣传解释。例如,什么是农业现代化或者现代农业?什么是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什么是循环经济?什么是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物理农业、特色农业、工厂化农业、观光农业、立体农业、订单农业等等。

我建议,每一个校区,每一个下乡小队,都要成立一个现代农业研究小组。在平时,每一位会员都要注意学习和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现代农业的政策、知识和经验。

(6)在支教方面的创新思维

长期以来,同学们在支教方面,基本上是保持着一种单向思维的活动方式。即只考虑如何向孩子们传授一些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能。这种服务和奉献的思想和行动是应该得到肯定和继续发扬的。但是从若创新的角度来讲,这是不够的。因为我们下乡(包括支教、支农和调研)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服务和奉献。从大的方面看,我们下乡是为了落实党的三农政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从小的方面看,我们是要了解三农的发展现状。具体来说就是要了解农民在想什么?在做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需要什么?有哪些经验?有哪些困难?从本质上看,我们下乡更是为了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发展规律。所以要达到这个目的,仅靠服务奉献是不行的。这就必须将变向思维的活动方式变为为双向思维的活动方式。即要把服务、奉献与“索取”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我们在保持服务奉献的前提下,也要向孩子们“索取”一些东西。我们可以在每天利用一个课时的时间,和孩子们进行交流,让孩子们写出每天的感受或收获,或给孩子们出一道或两道小题目,让他们写出来。例如,你心中的偶像是谁?你长大准备干什么?你最喜欢听哪位歌手的歌?什么歌?你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是什么?你都读过哪些书籍?最喜欢哪一本?你最喜欢哪位老师?为什么?你最大的渴求是什么?最支持什么?最反对什么等等?

这样,我们既向孩子们传授了知识、技能,也能够比较全面地来了解到他们在想什么?最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是什么?在他们身上还存在哪些不足和缺陷?产生这些不足和缺陷的原因是什么?以及他们的理想、信念,兴趣、爱好,优势、特长等等。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上的资料,来掌握农村教育发展的基本现状以及更深层次的探索农村教育的发展规律。

(7)在下乡活动方式方面的创新思维 每次下乡,都会因地点或任务的限制,使许多学生没有机会参加社团这一重要的活动。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将集体下乡与分散下乡、寒暑假下乡与平时下乡结合起来。在寒暑假,对没有能够参加集体下乡的会员,社团可以给他们安排回家乡进行支农、支教和调研(了解本村或临近村的三农问题及致富经验)的任务。并要求他们写出活动总结或调研报告。这样,在开学之后召开的下乡活动总结会上,他们也可以谈谈自己单独活动的收获体会。从而使每一个会员增加参与感和成就感。

(8)在支农支教调研的分工与合作方面创新思维

长期以来,在下乡的三农会员中似乎已形成了一种国定的思维:即支农、支教(包括爱心家园、夏令营活动)和调研各有各自的任务和分工,所以三者之间既不能替代也不能包含。

实际上,三者之间是可以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例如,支农、支教的过程,既是宣传党的农村政策、服务奉献的过程,也是调查了解的过程。调研过程中,也可以进行支农或支教。例如,我要到农户家进行调研,但农户正好要到地里干活或有其他农活,那你就可以把在农户家里的调研改到农田中进行调研。我们可以一方面帮助农民进行田间劳动,一方面进行我们的调研活动。又如爱心家园(夏令营、冬令营)活动。在每天我们完成教学或军训任务之后,可以利用10分、20分的时间,给营员出一个或几个小题目,对营员进行问卷调查。这种分工与合作,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活动方式,能够是会员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提高。

(9)在撰写调研报告方面的创新思维

调研报告的撰写,是下乡活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不仅是对下乡活动的文字记录(历史资料的保存)和概括、总结;还是对整个下乡活动成功与否衡量的重要尺度;并且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思想水平、政治觉悟、观察分析能力、调研能力和文字撰写能力等)检验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它能体现出当代大学生在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规律等方面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那么,为什么近几年社团没有写出一些有较高水平和价值的调研报告呢?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对调研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从而导致了在调研题目的选择确定、调研提纲的撰写、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方法、艺术的掌握等方面的准备不足;二是调研报告的撰写往往停留在零碎资料的堆砌上和事物的表象上,而不能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三是由于调查准备不够充分,调查资料的统计不够规范和系统,从而导致缺乏分析事物的科学的数据和比例;四是对调研报告撰写的体例结构掌握不够,从而导致撰稿人不知报告的切入点、重点、核心、目的是什么;五是反映出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社会经验以及观察力、分析力等方面的不足和差距。

怎么才能体现调研报告撰写的创新思维呢?一是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农村的发展现状(农民的致富经验、存在的主要和突出的问题、农民拥护什么、反对什么、需要什么等);二是能够全面及时准确地总结出农民致富的经验;三是既能及时准确地抓住农村存在的突出并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例如农业现代化问题、农村宗教信仰及封建迷信问题、农村婚姻家庭问题、农村教育问题、妇女地位与作用问题、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等),又能较全面地分析出三农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和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措施及建议;四是能够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律(例如家庭农场、股份合作、专业合作、发展乡镇企业、向城镇转移人口、致富人才培养等)。

概括起来,调研报告撰写的创新思维体现在:反映问题要全面、客观、准确;分析问题要系统、深刻、前瞻;揭示问题要内在、本质、规律;解决问题(方法、途径、措施、建议等)要客观、可行、有效等。

总之,创新意识的树立,是创新行动的思想、理论的基础和前提,是一个人人生追求、人生态度和人的精神面貌的体现,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如果不能自觉地树立创新意识,那他就很难有创新的行为,就更不用说什么创新成果了。一个政党如果没有创新意识,那这个政党就很难带领他的全体党员和全体民众去适应新形势,战胜新困难,解决新问题,而最终也很难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和政治任务。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意识,那这个民族就很难正确地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也很难虚心地对待和吸收其他民族先进的文化、传统。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创新意识,那这个企业的产品就很难在竞争中取胜,就很难获得最大的利益甚至是最基本的利益。一个团体如果没有创新意识,那这个团体就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甚至不能完成已经确立的基本任务和实现已经确立的基本目标。

树立了创新意识,只是为创新打下了一个好的思想理论基础,只是具有了取得胜利的可能。但创新意识并不能代替创新能力,更不能代替创新行动。所以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要取得新的成果,就要在树立了创新意识的基础上,不断地去提高个人的创新能力。

(二)要不断提高创新的能力

树立了创新意识,这只是具有了创新的可能或者说是具有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但如果要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创新行动、创新成果,那就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树立了创新意识,又具有了较强的创新能力,那么取得创新成果就变得比较容易和成为可能。那么怎样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属于完善的知识结构呢?这看似是一个小问题,实际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这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或者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也就是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对这个问题,还要从两个方面没来解释。一个是从理论方面的解释;一个是从现实方面的解释。理论方面的解释,可能是一种科学的解释,也可能是一种理想化的解释。现实方面的解释,虽然是最有说服力的解释,但也可能是实用主义或片面的解释。

我们先来分析“现实方面解释”的这一问题。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却在市场经济中大显身手,并取得了成功——获取了较多的财富甚至较大的社会影响和较高的社会地位。而不少经过高等教育并掌握较多知识的人,却无所事事、默默无闻,没有干出什么大的事业。我听说过这样一例子。一个大学生,毕业之后到他的没有考上大学的同学的企业去打工。没考上大学的同学成了老板,而自己却成了老板的打工者。怎么认识这个社会现象呢?我认为,这首先涉及到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知识和能力是不能简单地画等号的。知识只有通过实践环节才能逐渐地转化为能力。另外它也涉及到实践之第一以及实践检验真理的决定地位问题——即时践出真知的问题。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读的书并不多,但他却能积极地、主动地和科学地参加实践,那么他就能掌握很多并不是来自于课堂上所获得书本知识,而是来自改造世界过程中的实践知识。从课堂上掌握的书本知识与从社会活动中获得的实践知识是不同的。从社会活动中获得的实践知识与能力就比较近,甚至可以画等号。而从课堂上学到的书本知识与能力就比较远一些,也不能与能力直接划等号。

因为当主体还没有将书本知识拿到实践中去应用、去检验时,这种书本知识也只能以一种符号的形式在大脑中储存着,它并不能马上转变为主体的内在素质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当然,大学生给高中生打工的这种现象,也只是一种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产生和存在的暂时现象。它并不反映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本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那些在改革开放之初,在市场经济中捞到第一桶金的敢于吃螃蟹的“创业者”(他们中不乏有一些有战略眼光的创业者,但其中也有不少无业者、无地位者或刑满释放者),已经逐步被那些具有较高素养的即掌握较高知识、技能的儒商所替代。因为,那些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些所谓的“成功者”,不是依靠知识、科学和技能,也不是勤劳致富、依法致富,而是钻了法律和制度不健全的空子。然而,这些缺少基本素养——即知识、道德和技能的“沙子”,随着我国法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就必然会被改革开放的大潮所抛弃、所冲洗掉。

下面我们再从“理论方面的解释”来分析一下知识结构问题。这又涉及“知识结构”和“完善的知识结构”两个概念或者说两个问题。什么是知识结构?网络知识百科这样回答: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经过专门学习培训后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知识结构,就是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社会知识。简单地说,知识结构就是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体系。

那么什么是“完善的知识结构”呢?所谓“完善”也只是相对的完善。因为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事物的发展是无限的。从现实社会发展来看,人们又处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那么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知识结构怎么达到完善呢?我们可以把完善的知识结构分成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专业的知识结构的完善。因为大学的教育与中学的基础教育是不同的。大学承担的教育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的。所以,每一个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教育和学习都是有专业限制的。所以作为大学生,首先就要学习和掌握好你所报考或分配的专业。而每一门专业都有自己系统的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所以第一个完善,就是专业知识结构的完善。第二个层次,就是学科门类的知识结构的完善。大学的学科可分为12大门类:即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而每一位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只能隶属在一个学科门类。再加上中学的文理分科,就可能造成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高校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就开设了大量的公共选修课。这样大学生在选够了专业的学分之后,还可以选其他学科的学分。从而使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够实现文理结合、理工结合或者科艺结合、经管结合等。第三个层次,就是时代的——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知识结构的完善。这是说,在除了你所掌握的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其他学科门类知识外,还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掌握一些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如哲学、经济学、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美学、优生学、养生学、健身学、军事学等。

2.要努力掌握多种技能

一名大学生,要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要能够找到个人与社会的最佳的结合点,要能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所创新。在大学期间,就必须努力做到:“一专多能”或“一专多才”。“一专多才”也就是现实社会中所提倡的“复合型人才”。“一专”,就是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多能”或“多才”,就是为了能够适应更多行业的需求,而所掌握的多种技能。

俗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然现在社会中的职业种类已远远超出了三百六十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无论干什么,只要精通一门专业或技术,就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所贡献、有所成就。高校之所以设立了各个学院和各个专业,都是从学科分类和社会需要出发的和考虑的。而且每一个专业,都是一门科学(甚至涉及多门学科),都有自己系统的和探索不尽的的知识体系和技术体系。我们不去说卫星原子弹,就是围棋和太极拳,都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都有一辈子学不完的知识和技巧。既然一专就能满足职业的选择和社会的需要。那么我们为什么又强调要多能或多才呢?这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一是大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对自己所报专业并不是十分了解,带有较大的盲目性。而且这些志愿的填报,往往受父母、老师和亲属的影响较大。而经过一断时间的学习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专长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差较大。二是学校的院系专业的设置,虽然都源于社会的需求,但更多还是从本校的实际情况(人才结构和学科结构)出发的。所以,高校的人才培养,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供不应求;一是供大于求。供不应求,是急需的人才没有培养出来。供大于求,是热门专业培养的人才过剩。供大于求的现状,必然导致学生要做多种准备,要掌握多种技能。三是现代社会是处在一个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阶段。人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一个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的——即具有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生产,仅靠狭窄的专业知识和少数的人才是不够的。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除了拥有少数尖端人才之外,更多地还是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

那么,掌握哪些最基本技能,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呢?我认为这需要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去分析回答。从狭义角度讲,主要是紧紧围绕自己所学专业的需要掌握的技能。从广义角度讲,是每一个现代人都必须掌握的技能或具有的能力。我们先从狭义角度举几个例子。例如你是学篮球专业的。除了你要掌握好篮球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巧之外,你还可以去学习篮球训练学、教练学、裁判学等。又如,你是医学或药学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学好本专业的知识技能之外,你还可以学习掌握营养学、养生学、健身学以及食疗等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有,假如你是学地理或历史的。你还可以学习掌握一些旅游学、考古学、土地规划学甚至市场开发学等。

我们再来从广义角度分析一下。也就是作为每一个现代社会的青年大学生都需要掌握的一些技能或能力。如计算机[办公软件:幻灯片制作(PPT)、电子打字(WORD)、数据统计(EXCEL)、制图软件(PS)、网页编辑(htmll)、搜索引擎优化设计软件(SEO)、电脑辅助设计(cad)等],网络、信息交流传播知识和技术(如:QQ、微博等),驾驶技术,摄影(包括录像)技术,普通话能力(达到二级甲等教师标准)、外语口语、口译能力(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体育能力(比较熟练、甚至精通一两项体育技术),审美能力以及艺术表达能力,心理抗压能力,政治性、全局性、战略性和策略性(灵活性)的把握能力,具理财能力(保险知识、证劵知识、金融知识、市场知识、会计知识等),生存能力(掌握一定的烹饪技能,懂得营养学、养生学、医药学和一些直流、交流电的知识和技能)等。

作为三农发展研究会的会员,应具备的多能(或多才):对党的农村政策的学习力、理解力和宣传力,对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注力和推动力,对三农问题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要努力达到客观、全面、辩证、本质等),对下乡活动的策划力、组织力、号召力、总结力和概括力,对活动项目、调研题目的设计力和实施力(包括调查意义的认识、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方法技巧的掌握、调查问的统计及调查报告的撰写等),对农民的亲和力(尊重、学习、理解和家常),对各项目组及会员的理解力、支持力和配合力,对各种新问题出现的应变力,对艰苦环境、条件适应力和意志力,对文化、艺术的修养力(音乐、舞蹈、美术、绘画等)和表达力(说、画、写、唱、跳等),对现代技术手段(录音、摄像)的掌控力,对事物发展的预测力等。

3.要积极投入到各种社会实践中去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必须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什么是社会实践;二是为什么要参加社会实践;三是要参加哪些社会实践;四是怎么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

我们先来谈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社会实践。所谓社会实践,是相对理论学习(本文中特别是指大学生课堂上的学习以及课下的各种图书资料的阅读)而言的。具体来说,社会实践就是基于理论知识学习之上,广泛、深入地接触社会,接触实际——即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实现人与人的交往以及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结合,从而达到丰富感性认识的一种行为。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参加社会实践呢?毛泽东在他的著名的哲学文章《实践论》中说道:“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它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毛泽东对这段话有这么几层意思:一是生产活动(特别是粮食、生活用品和工业用品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活动(包括政治、经济、哲学、社会、科学、军事以及文化等活动);二是强调了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强调的物质决定精神的基本原理;三是强调了生产活动能够促进人们对“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了解、认识;四是强调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概括起来,毛泽东的这段话就是强调了“实践之第一”观点。也就是邓小平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那么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而言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能够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即通过社会知识来印证或弥补、完善课堂知识,从而进一步加深、加快对科学理论的理解与消化;第二,能够促进学校与社会的结合——即理想与现实的结合。也就是说,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来检验自己的立场、观点、方法、策略、经验的现实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以加速学生的社会化进程(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第三,能够促进知识向素质、能力转化。因为,书本知识与素质、能力是不能直接划等号的。当书本知识还没有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或者说没有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的时候,那它只能是以一种虚拟的文字的符号形式存在着,而不能变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素质和力量。所以,社会实践是书本知识转化为素质和能力的充分必要的条件和环节。第四,能够重新认识自己和塑造自己。因为,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知识、能力、意志、方法等方面),才能学到别人的长处,才能看清自己努力方向和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我们在讨论了“什么是社会实践”和“为什么要参加社会实践”两个问题之后,再来讨论和回答第三个问题:即“要参加哪些社会实践”。毛泽东在他的著名的哲学文章《实践论》中又指出:“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与物质生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毛泽东在这段话中集中强调的是:“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等多种形式,总之包括“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这就是说,社会实践包括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领域。从大学生这个群体来看,他们的社会实践主要包括哪些形式呢?第一类的实践是:相对于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之外的专业实践活动。例如:体育理论之外的一切体育活动;物理化学理论之外的一切试验活动;数学理论之外的习题演算活动;文学理论之外的写作活动等等。第二类的实践是:相对于课堂生活之外的业余文化生活。这类活动包括除学校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专业实践活动之外的一切活动。例如:你的衣食住行需要的一切活动;文化体育艺术活动;

课外阅读活动以及社会交往活动等等。第三类的实践是:除个人独立活动之外的各项集体活动。例如,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活动以及专业、体育的竞赛活动;还有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等等。第四类的实践是:除校内活动之外的一切校外活动。例如,由学校团委组织的深入到农村、工厂、社会、市场、部队所进行的社会调查活动;也包括学生利用寒暑假、周末以及其它业余时间的参加考研班、打工、充当家庭教师等活动;还包括回到家乡帮助父母所做的家务及农活等活动。

当然,由于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特别是大学生除了要完成院系学校所安排的必选课、限选课、公共课以及其他政治学习和文体活动之外,属于他们自己安排的时间则更少,所以他们不可能参加所有的校内及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笔者认为,他们应紧紧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参加实践活动。一是紧紧围绕自己所学专业以及考研、考证等方面所需的实践活动;二是紧紧围绕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文、理、工、管、经、农等学科)和综合素质(德智体美等)的实践活动;三是紧紧围绕自己未来职业选择(包括创业)所需的各种能力(即前面所讲的一专多能)的实践活动;四是紧紧围绕自己健康体魄(主要指体育)和健康心理(特别是有益于自己意志品质培养提高的交往和交友等方面)的实践活动。

我们再来讨论最后一个问题,即“怎么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的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大学生活的安排问题。每一个大学生要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就必须科学地安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第一,要自觉地把大学生活作为锻炼提高完善的自己一个平台,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第二,要努力弥补自己的知识不足和能力不足;第三,要深刻地理解“破万卷书,行万里路”意义并努力去实现它;第四,要树立问题意识。即带着问题学,带着问题研究。努力做到敢于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勤于思考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第五,要努力掌握各种有益于自己健康成长的生存本领和生活技能(如游泳、自救、烹饪、电工、摄影等);第六,要全面自觉清醒地了解事物的两面性。我们既要把握学校教育的正面性,又要认清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即要发扬美的一面,也要抵制丑的一面;既要认清良的东西,又要了解莠的东西。

(三)要构建创新的体制与氛围

要能够使创新成为每一个大学生(每一个会员)的自觉意识和自觉的行动,就必须建立一个好的体制和并营造出一个好的氛围。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努力提高每一个大学生(每一个会员)对创新价值、意义的认识,并把创新作为自身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去提高它,去完善它;二是要把创新作为团队的行动理念,并把这种理念贯穿到每一项工作和每一个行动中去;三是要把创新写进团队(社会团体)的章程之中,使之成为团队和个人的行动准则;四是要把创新作为衡量团队和个人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并对创新有所贡献的个人给予充分的肯定、及时的宣传和必要的奖励。从而营造出一个人人讲创新、个个争创新、事事想创新的生活和工作氛围和环境。

好的体制是创新的制度保障。好的氛围是创新的舆论保障。只要团队能够建立一个好的体制和并营造出一个好的氛围,就能够使团队的发展具有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推动力量

2013年4月24日5点零3分完成初稿;

2013年5月18日3点47分对初稿完成了一遍修改; 2013年5月21日7点又进行了一点内容补充; 2013年5月21日7点基本定稿。

第二篇: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赴江苏昆山、上海浦东学习考察报告近期,我有幸赴江苏昆山、上海浦东参加了滨海新区首期“强街强镇”战略专题研讨班学习考察活动,收获很大。按照“现场变课堂,素材变教材,实践者变教育者”的教学模式,先后在昆山市委党校观看了“新昆山之路”专题片,考察了该市的玉山镇、千灯镇,又前往浦东新区区委党校、金桥镇、潍坊新村街道等地参观学习,并与当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互动交流,初步了解了一些“先进地区的先进做法”,使自己受益匪浅。通过学习考察,我强烈感受到,先进地区之所以先进,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思想解放,观念常新。无论在昆山高速发展的“经济快车”上,还是浦东镇街较有名气的“和谐社区”创建中,当地的干事创业者,永远承载敢为天下先的创新胆识。他们响亮地提出“不讲不能办,只讲怎么办”,“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永远担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创新,唯有创新,才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正因为永远的创新,才铸就了先进地区的成功与辉煌!

一、先进地区的“先进之处”

1、昆山之“强”。

昆山,东临上海,西依苏州,是江苏省的东大门,隶属苏州市辖县级市。1989年撤县设市,下辖周庄、千灯等10 镇和2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国家级综合保税区、2个省级开发区。市域面积92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0多万人,其中户籍人口70万人。昆山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教育家朱柏庐、散文家归有光、“电脑大王”王安都是昆山人。这里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千年古镇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享誉海内外。昆山物产丰饶,盛产驰名中外的阳澄湖清水大闸蟹,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美称。2010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突破2000亿元;新增注册外资超3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超15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500亿元,进出口总额超700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有37家在昆山办有企业,有1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7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全球1/8的数码相机、1/2的笔记本电脑都产自昆山开发区。还有“樱花”厨具、“统一”食品、“利乐”包装、“捷安特”自行车等中国家庭耳熟能详的品牌均在昆山制造。昆山财政收入总量、人均GDP和人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雄踞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之首,也是国内人均GDP第一个突破1万美元的县级市。昆山拥有数个“全国第一”和诸多国家级“名片”,如全国第一个办在县级市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国第一家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全国百强县第一、中国十佳魅力城市、中国改革十大创新城市等。

2、“新昆山之路”。昆山改革开放之初并不富裕,1985年前,昆山仅仅是靠种水稻、蔬菜为主的农业县,经济实力在苏州市排在最末位,县长号称“小六子”县长。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昆山人通过不懈的奋斗和努力,走出了一条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要特色的发展之路。在此过程中,应当说转型发展最为成功。堪称全国县域经济转型“先行者”和“优等生”。在过去30年中,从“农转工”到“内转外”再到“散转聚”,昆山的经济发展模式一直在转型,每一次转型,都跃上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台阶。回首过往,从“农业大县”到“科技新城”、从“全面小康”到“城乡一体”,昆山在一次次不断转型不断跃升的精彩实践中,把“开放包容”、“整体推进”的发展哲学演绎得淋漓尽致。所以,昆山发展之路,其实,就是不断转型之路。因为昆山人时时意识到,“此路不通”必须“另寻他路”。否则,只有“死路一条”。发展至今,他们又深刻警醒,经济上的“一枝独秀”并不能解决其他方面‘短腿’造成的发展难题。“新昆山之路”其实就是“全面转型之路”。如今,无论在全国“千强镇”之一—玉山镇、还是在以“亭林故里、戏曲之源、田园水乡”为特色的旅游重镇—千灯镇、考察所到之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富民与强市良性互动、环境与发展同步提升、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城市农村共同繁荣,一切可能的对立冲突,几乎都转化为相得益彰的和谐共进。如今的昆山,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过程中,成 功走出了一条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昆山之路”。

二、先进地区“先进”缘由初探

1、永无止境的学习

在昆山考察,感受最强烈的是,该市党员干部永无止境的学习劲头。

第三篇:创新发展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不竭动力

创新发展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不竭动力

随着企业改革也不断深入,企业的领导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方式等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受到极大的冲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积极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这是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威力和实施的前提,也是创新创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由之路。经济体制的变化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

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如今市场的激烈竞争迫切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与配合,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积极跟进且不断创新。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

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规律之一,“鱼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由于竞争遵循的是优胜劣汰的规律,所以竞争必有得有失,竞争在有助于培养奋发图强,你追我赶,求进向上精神的同时,也会导致部分人争名夺利、见利忘义的思想,人们的积极与消极、主动与被动、希望与迷惘、正义与邪恶都会反映和暴露出来。那种建立在传统人际关系上的思想政治工作,随着人员的流动速度加快和流动量的增加以及原有利益格局的打破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需要。职工思想的多变性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

人的思想观念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改变,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深入研究职工的思想变化规律,把握不同时期、不同领域职工思想活动的脉搏,使正确思想观念的教育和引导密切适应职工不断变化的思想实际,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但与环境的变化,与形势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迫切需要加强,改进和创新。基于以上认识本人认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按照“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注重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的相互结合。

3.1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着力解决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紧迫问题。职工中之所以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多数情况下均由实际问题引起。思想政治工作不像企业经营管理那样具体、直观,弄不好就容易空泛,从原则到原则,以道理到道理,难以受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因此,必须联系实际。

职工的一切行为方式都与其切身利益有关,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须正视职工的切身利益,在积极促进职工利益实现的同时,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和价值观,要使职工懂得对个人利益的关注和追求是正当的。要引导职工拓展利益视野,从社会发展大趋势上把握切身利益,胸怀坦荡地对待各种利益。只有真正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职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才能令人心悦诚服,才能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

3.2 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

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思政治工作如果完全脱离了物质鼓励的原则,就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但物质鼓励如果完全脱离了精神鼓励,单纯依靠物质刺激,甚至“一切向钱看”,就会导致整个社会铜臭气息泛滥,因此,既要不懈地进行正确的理想信念教育,又要针对新形势下职工的精神渴望和心理需求;要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靠“物质”的力量,还要靠“精神”的力量,不能只抓物质文明,不抓精神文明;也不能先抓物质文明,后抓精神文明;更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3.3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想结合

生产是企业最重要的日常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目标和任务,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生产一道去做,不仅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而且有助于克服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两张皮”现象。如果只抓生产,不了解职工的思想情绪,不关心职工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也就不能取得广大职工的信任和支持,生产任务的完成也就没有可靠的思想保证。同样,如果思想政治工作不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去做,那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往往会另搞一套,变成空洞的政治说教,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职工心坎上,也就没有了吸引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到坚持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围绕生产,使思想政治工作先行于岗前,贯穿于岗中,延伸到岗后,与经济同频共振,同步发展。就拿本单位的防汛排涝工作来说,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与确保安全度汛工作相结合,并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安全度汛工作的各个环节,使生产任务得以顺利完成。教育职工树立对群众负责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多一点责任感、事业心,把为民服务落实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

3.4 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约束相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要借鉴当代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有“法”可依。

首先是制度创新,建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法规体系。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会出现“想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解决好建章立制问题。企业领导要善于把握宏观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与本企业具体实施相结合,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与生产等管理制度同等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制度,同时,将其纳入正常的企业管理运行轨道。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会从根本上解决“一手软,一手硬”的问题。

其次是体制创新,建立分工科学、权责明确的组织体系。企业领导应在策划生产经营的同时策划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完整的企业发展战略。这才是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经营理念。

再次是机制创新,建立细化、规范化的操作体系。现代企业管理的特点是分工缜密、量化规范,思想政治工作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必须首先导入现代管理的这些特点和要素。

最后是方法创新,建立动态管理,量化考核评价体系,促进思想到位,管理到位,解决思想政治工作重布置、轻检查、无考核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具体操作时与企业生产一致;与经济工作目标同一;与经济工作责任同担;与经济工作效益同在;与经济工作考核同步,且相辅相成,互相渗透。

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必须改进,要改进就必须创新,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立足于创新,善于创新,才能不断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为推动改革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创新,推动酉阳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成就酉阳希望

自2008年以来,酉阳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市委交办的“四件大事”,强力推进“四大战略”,大力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工作方法,狠抓干部工作作风,以招商引资为第一抓手,以城市建设为发展载体,以领先渝东南,崛起武陵山为奋斗目标,全县干群克难攻坚,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突破,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一是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带动,酉阳人的精气神不断提升,有敢想敢干、敢闯敢干的精神,思想观念得到了很大转变;二是钟渤快速通道年底能实现通车,将对酉阳城市发展起到连接纽带作用,看到了龙潭新城未来发展的希望。龙潭新城建设,对酉阳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能够外树形象,内聚人气、凝人心,将进一步提振酉阳人民的信心和干事创业的热情;三是4个园区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起步良好,从以前只有青蒿企业到现在已经初步建立起纺织、服装加工、水泥、硅矿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四是农业发展、唱读讲传、民生工作、社会保障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做出了成绩。催生了酉阳之变,创造了酉阳速度,成就了酉阳现象。

酉阳之变、酉阳速度、酉阳现象离不开思想观念的解放,离不开工作方法的创新,离不开工作作风的转变,归根结底,都是努力开拓,大胆创新取得的结果。实践证明,只有创新,酉阳才能快速发展,只有创新,酉阳的发展才更有希望。当前的酉阳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要实现酉

阳更好更快地发展,需要全县上下进一步

未来之酉阳,是在创新引领中建设特色山水城市、在建设魅力城市、活力城市中实现创新引领的希望之城。

弘扬酉阳的创新精神,创新思想观念是根本。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弘扬酉阳的创新精神,创新发展模式是起点。

弘扬酉阳的创新精神,创新干部管理是关键。

弘扬酉阳的创新精神,创兴制度建设是保障。

弘扬酉阳的创新精神,创新文化渊源是特色。

未来的北京,是在创新引领中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在建设世界城市中实现创新引领的希望之城。

弘扬北京的创新精神,就应当推进科技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作用,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以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确保北京旺盛的竞争活力。

弘扬北京的创新精神,就应当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统筹各类创新资源,鼓励各类创新政策先行先试,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把北京打造成为创新体系趋于完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具有国际影

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弘扬北京的创新精神,就应当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好国家和北京市各类人才政策,加强人才特区建设,以世界眼光使用好现有人才,着力打造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

弘扬北京的创新精神,就应当坚持首都文化创新战略,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推动文化领域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更大程度激活文化生产力,在推动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实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比翼齐飞,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

酉阳创新精神在实践中的例子

毫不讳言,酉阳创新精神有一定的缺失。

创新固然重要,但是创新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我们不是没有教训。

创新永远是思想精神的主流,只要能抓住创新的脉络,就能引领城市的发展,中国有句古话叫时势造英雄,因时代而缔造出的英豪们诚然是时代下的受益者,但是人们更愿意把他们睿智的理念,超越的胆识,不倦的执着,无悔的信念看作是开启时代大幕的钥匙,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这个动力便是创新,在各种思想精神汇聚的历史长河里,它经受了无数历史与现实的考验,成为了每个时代永恒的标签,经久不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一个城市积极进取、追求进步的精神状态和保持发展活力的重要源泉。

今日之酉阳,承载着文化璀璨,民风淳朴,人文丰厚,山水旖旎,风光无限的独特优势,是最有创新优势、最具创新实力、最富创新潜质的活力之酉阳。

第五篇:文化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文化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这是全会顺应时代潮流、体现人民意愿,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

尤其重要的是,全会鲜明地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这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着力点。全面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必须紧紧围绕这“四个以”,以改革创新精神有计划分步骤加以落实。

科学发展是文化改革发展的鲜明主题,只有坚持改革创新精神,更加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要求贯穿文化改革发展各个方面,才能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提高文化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文化发展科学化水平。改革创新是动力,改革创新出活力,实践告诉我们,哪里有改革创新,哪里就有繁荣发展的局面。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广大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兴起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热潮,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多年来的年均增速都大大超过同期GDP的增幅,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只有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才能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下载创新——大学社团发展的灵魂和不竭的动力(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大学社团发展的灵魂和不竭的动力(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是邮政金融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邮政金融发展的不竭动力邮政储蓄自恢复开办以来,就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竞争呈现白热化更成为不争的事实。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以及网......

    学习创新是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

    学习创新是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读《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的心得体会 摘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

    创新是妇联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江泽民总书记高屋建瓴的论断,充分揭示了创新在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发展中的......

    发展不竭动力 强国必由之路

    发展不竭动力 强国必由之路 ——谈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涵,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强国的必由......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几点尝试 莱阳市穴坊镇躬家庄学校——刘风奎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而物理学实验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载体,其中蕰含着极其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拥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才是最具发展力的民族。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3我国的科技水平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回顾几十年来的中国教育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