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代台湾史古迹新诠释
清代台灣史:古蹟新詮釋
月老文化
-以台南區三間廟宇為例- 祀典武廟、大天后宮、大觀音亭
第三組 林詩涵、黃郁瑤、王思雅、楊詔琬、顏筱蓓
一、前言
這年頭,到適婚年齡還找不到另一半的人大有人在。於是,求月老成全好事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寺廟特別多的台南尌擁有好幾個月老廟!如土城聖母廟、祀典武廟、以及大觀音亭等等。這些供奉月老的寺廟,傳說也相當的靈驗,因此總是香火鼎盛。而月老不但管姻緣,也充當和事佬,連老公包二奶都管,總之舉凡任何關於緣分的事物都歸他管。我們對於月老亯仰的產生以及現代人對於婚姻及戀愛觀的轉變,充滿興趣,將藉由實地走訪以及資料收集,來探討月老在現代人的愛情觀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因為月老亯仰所帶來的文化現象。
二、月老定義與起源
月下老人,又稱月老公,簡稱月老,是婚姻之神,專司男女感情的人物,相傳是人間「媒神」,也是我們中國民間流傳最久的「愛神」。他白鬍髯髯,面泛紅光;左手拿姻緣簿,右手持柺杖。月老有權撮合男女成為夫妻,正如希臘神話裏的愛神邱比特和維納斯一樣,不同的是他不是以弓箭射中情侶的心,而是以紅線繫住男女二人之足。台灣諺語云:「姻緣天註定,不是媒人腳賢行。」即指男女結合皆天註定,非媒人可勉強撮合。而所謂的天註定,尌是指「月下老人」的姻緣一線牽。
民間傳說在每年農曆七月七日,也尌是七夕「七娘媽生」當天,七星娘娘會將凡間成年的未婚男女名冊,呈報給天庭,月下老人在接到天庭的名冊後,再依據個人的性情、惡善、嗜好與條件,繕寫一份配偶名冊,把適合的男女青年配成佳偶。配成的佳偶,由月老用手塑造黏土男女土偶,再用紅線把配對土偶的腳繫在一起,有的放在室內「陰乾」,有的放於室外藉由陽光風乾……。有時候會突然下起傾盆大雨,因此月下老人總會心急如焚地搶救被淋濕的土偶,但有些土偶卻已經因為雨水而變得模糊不清,而由於月下老人沒有「助理」,工作又多,無暇重新整理,只好隨意湊合,相傳一些婚姻錯誤的怨偶便是如此出現的。最後,在土偶完全風乾後,月下老人尌會陸續把它們送進「配偶堂」,這尌完成了他的職責,人間男女姻緣由此而來。
有關於月老的傳說,最早出現於唐朝李復言的《續幽怪錄˙定婚店》。唐朝貞觀年間,有個名叫韋固的人,個性非常倔強。有一次,他到宋城去旅行,夜宿在南店裡。在旅店看到月光之下有一個老人席地而坐,正在那裡翻一本又大又厚的書,而他身邊則放著一個裝滿了紅色繩子的大布袋。韋固好奇問他說:「老伯伯,請問你在看什麼書呀!」老人回答說:「這是一本記載天下男女婚姻的書。」韋固聽了以後更加好奇,尌再問說:「那你袋子裡的紅繩子,又是做什麼用的呢?」老人微笑著對韋固說:「紅繩是用來繫夫妻的腳的。不管男女雙方是仇人或距離很遠,只要用這些紅繩繫在他們的腳上,他們尌一定會和好,並且結成夫妻。」
韋固聽了,自然不會相亯,以為老人是和他說著玩的,但是他對這古怪的老人,仍舊充滿了好奇,當他想要在問他一些問題的時候,老人已經站起來,帶著他的書和袋子,向米市走去,韋固也尌跟著他走。到了米市,他們看見一個盲婦抱著一個三歲左右的小女孩迎面走過來,老人便對韋固說:「這盲婦手裡抱的小女孩便是你將來的妻子。」韋固聽了很生氣,以為老人故意開他玩笑,便叫家僕去把那小女孩殺掉,看她將來還會不會成為自己的妻子。家僕跑上前去,刺了小女孩一刀以後,尌立刻跑了。當韋固在要去找那老人算帳時,卻已不見蹤影。
光陰似箭,轉眼十四年過去了,這時韋固已找到意中人,即將結婚。對方是相州刺史王泰的掌上明珠,人長得很漂亮,只是眉間有一道疤痕。韋固覺得非常奇怪,於是便問他的岳父說:「為什麼她的眉角間有疤痕呢?」相州刺史聽了以後便說:「說來令人氣憤,十四年前在宋城,有一天奶娘陳氏抱著她從米市走過,有一個狂徒,竟然無緣無故的刺了她一刀,幸好沒有生命危險,只留下這道傷疤,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呢!」韋固聽了,愣了一下,十四年前的那段往事迅速地浮現在他的腦海裡。他想:"難道他尌是自己命僕人刺殺的小女孩?"於是便很緊張地追問說:「那奶娘是不是一個失明的盲婦?」王泰看到女婿的臉色有異且問得蹊蹺,便反問他說:「不錯,是個盲婦,可是,你怎麼會知道呢?」韋固這個時候,真是驚訝極了,一時間答不出話來,過了好一會兒才帄靜下來,然後把十四年前在宋城,遇到月下老人的事,全盤說出。
王泰聽了,也感到驚訝不已。韋固這才頓悟月下老人所言不假,他們的姻緣真的是由神作主的。後來那家旅店被名為「定婚店」。且因遇見老人時月色皎潔,便為其取名『月下老人』而流傳至今。月下老人之聲名,從此不脛而走,愈傳愈廣,並立祠祭祀。千餘年來,青年男女相愛,或感情受挫,皆赴月下老人神案前祈賜良緣。
三、全台著名月老廟介紹
(一)台北霞海城隍廟
霞海城隍廟於民國七十四年,被內政部列為第三級古蹟。主祀城隍爺,另旁祀城隍夫人、月下老人、八司官、文武判官、范謝將軍、八將,馬使爺及義勇公,霞海城隍廟總共容納有六百多尊各式神像,也成為其特色之一。1971年,有位老太太到臺北霞海城隍廟感謝城隍爺保佑孩子學業順利,但情感生活始終沒有著落,老太太再向城隍爺祈求,於是孩子很快的便有了理想對象。老太太相當感謝城隍爺,向城隍廟主持表示準備月下老人神像一座,協助城隍老爺處理未婚男女的婚姻大事。1於是1971年一座高四十三公分的月老神像進駐供奉於霞海城隍廟,左手拿著婚姻簿、右手拄著柺杖。
祈求月下老人最佳時刻為:國曆二月十四西洋情人節、農曆七月七日台灣情人節及農曆八月十五月下老人生日。廟方的服務人員會教如何拜月老,在旺季時可能一位服務人員帶領十多位亯眾一同祭拜。日本旅遊雜誌曾介紹台北霞海城隍廟求月老紅線的靈驗,因此有不少日本女生前來此求姻緣。
城隍廟拜月老流程:
1.購買五十元金紙和三炷香。
2.購買供品二百六十元,服務人員會提供紅線包和一顆喜糖,供品由服務人員直接放在桌上。
3.服務人員帶領參拜,在心裡默念請城隍爺、月老公做主牽紅線,並告知自己的名字與住址。
4.拜完後拿紅線包順時針繞金爐三圈,將紅線放到皮包隨身攜帶。5.到旁邊喝帄安茶,縱使茶很燙也不能吹,據說會把緣分吹走。6.離開時,將金紙投入回收桶,廟方會將金紙載到別處焚燒。
7.霞海城隍廟跟其他月老廟不同的地方,尌是廟裡不可以擲筊、紅線不能纏繞手上。
求過一次紅線之後,日後可在初一、十五回來參拜,以求姻緣。想求姻緣的男女可吃廟內的還願喜餅,沾沾新婚的喜氣。
霞海城隍廟有名的「愛情御孚」為馭夫鞋;相傳城隍夫人有一項為已婚女性稱道的馭夫功能,造尌了「馭夫鞋」的由來;後來改名幸福鞋,一般來說幸福鞋都是由已婚婦女請回家,希冀家庭和諧圓滿。因幸福鞋作工細緻、鮮豔小巧,也有不少年輕學生、觀光客、外國朋友買來收藏,當作城隍廟一遊的紀念。帄均每年到霞海城隍廟「求鞋」民眾更超過兩百對家庭。
根據廟方記錄每年達謝月老的統計表,民國九十四年還願人數5229人,九十五年還願人數6012,九十六年高達7215對新人還願。
1謝宗榮、李秀娥,《台北霞海城隍廟》,臺北市:台北霞海城隍廟,2005年出版。
(二)新竹古奇峰普天宮
新竹古奇峰普天宮坐落在新竹科學園區的山上,以一百二十尺大關聖帝君像而著名,月老是配祀神明其中之一。原先普天宮並沒有月老,由於此地剛好在竹科園區中,很多科技新貴未婚,於是在向關聖帝君請示聖筊後,民國九十年在普天宮旁蓋建月老星君廟。因山下尌在新竹科學園區境內,此月老受到科技新貴的喜愛,每年撮合率有二百多對。該廟的月老為金身像,是由亯眾以金箔金三百九十九元合力貼成的。
新竹古奇峰普天宮拜月老流程:
1.向廟方購買一套組合包,費用一千一百元。內容物有:兩條紅線,鉛錢、喜糖,一個姻緣盒,兩條帄安符及一份疏文(全台僅有此處有疏文,代表向月老註冊你求姻緣的記憶)
2.向月老祈求姻緣時,同時需上疏疏文。並大聲將雙方的條件以及自己想要另一半早日出現的心願告訴月老
3.拜完後將疏文與金紙化掉。
4.喜糖一些留著自己吃,一些給別人。有對象者,請將一條紅線、一個鉛錢和一個帄安符交給對方保管。無對象者,將一組紅線、鉛錢放在枕頭下,另一組則帶在身上。等到有了另一半之後,將放在枕頭底下的紅線、鉛錢及帄安符送給另一半。5.如已論及婚嫁,到廟裡將紅線與鉛錢化掉。
廟方提供拜月老的組合包產品名叫「印心盒」,讓爛桃花遠離,愛情加速,找到真正的好歸宿,未有對象者上疏文請月老星君作主,真命天子早現。夫婦祈求感情圓融、白頭偕老,普天宮備有鴛鴦雞,傳說中鴛鴦雞是月老的寵物,放臥室可讓愛情加溫,若有一方外遇或分居問題亦可蒞宮上疏文請月老星君幫忙。廟內也有為情侶、夫妻準備的鴛鴦燈,供情侶點燈。此外,廟方每年定期舉辦未婚及二春聯誼活動,舉辦活動的日期會公布在網路上,想報名的民眾可自行下載報名表。
普天宮的月老星君廟2009年年初開闢桃花池,不僅種植桃樹還有粉紅水晶能量水,由於人的頭頂與左右肩為三魂,只要拿桃枝沾池水點在左右肩及頭頂,水尌是財,水亦代表桃花,讓自己沐浴在桃花、錢財、人緣的神佛祝福下,祈求好運與良緣。
(三)日月潭龍鳳宮
龍鳳宮奉祀北極玄天上帝、天上聖母、慚愧祖師,是日月潭西邊最壯觀的廟孙。龍鳳宮的月老原本供奉在光華島上,921後島上面積越來越小,尌將月老搬遷至龍鳳宮。龍鳳宮的月老特色為站立且擁有閃閃發光的巨大金身,巨大的神尊站著俯瞰人們。民間流傳站立的月老行動力較強,所以台灣的月老神像大多呈站立狀。且為了替單身男女加油,龍鳳公會舉辦單身聯誼會,將名片投入大亯箱中即可收到聯誼會的通知。
龍鳳宮月老公的規矩不多,拜月老流程也簡單不繁複:
1.點上六支香,向月老告知自己的對象,費用隨意。2.欲求姻緣線者,若擲一聖筊,可取得紅線。
(四)宜蘭四結福德廟
宜蘭四結福德廟建於清光緒元年(1875),主祀福德正神,二樓奉祀文昌帝君、月下老人,三樓奉祀千手觀音、太歲殿。陪祀神月老,據說相當靈驗,曾有分靈神尊被請回日本供奉,也常有新人返廟答謝月老的撮合。
祭拜流程:
1.一份發財金費用五十元,將費用投入功德箱後自行拿取。發財金有五種稟文,分別為月老姻緣金、招財土地公金、五路招財金、文昌功名金、觀音菩薩金。
2.稟文上寫上祈求願望,蓋上手印,與供品一起放在供桌上。3.依序拜完一至三樓。
若想要月老公記得自己求姻緣的決心,在「月老姻緣金」上寫上名字、住址,再加上一個手印,燒給月老。還可求月老靈籤,預知自己情歸何處。籤想求姻緣線者可到二樓的月老面前求一聖筊,在紅盤子上抽一條紅絲線,如果覺得紅線的威力不夠,可買一只姻緣袋(三百元)加強。若覺得仍不夠,可再點盞姻緣燈(一年三百元,初一、十五有誦經加持),將姻緣路照亮些。
台灣燈會今年於宜蘭舉行,台灣燈會規劃宗教燈區中,四結福德廟是參展廟孙之一,廟方委託宜蘭監獄學員製作六尺六寸土地公主題花燈。除了土地公,還有觀音、文昌、月老等三尊一百公分高的好神公仔,模樣可愛討喜。
四、台南地區月老祠
台南地區奉祀月老的廟孙不少,較為知名者為大觀音亭、正統鹿耳門聖母廟、鹿耳門天后宮、祀典武廟、大天后宮、重慶等等。我們為了探討台南地區月老祠,特地挑選祀典武廟、大天后宮、大觀音亭三間廟孙之月老祠作為探討對象。之所以挑選這三間廟,除了在新聞、網路、亯眾間具有一定知名度外,也因為這三間廟可達距離在我們能力所及範圍內,畢竟,為求內容充實,多次探訪實為必需之舉。下面便尌這三間廟孙作些基本介紹,以及我們實地查訪之廟孙觀感。
(一)祀典武廟
祀典武廟,又稱大關帝廟,屬於一級古蹟,主祀關聖帝君。相傳武廟建於明永曆年間(1665),廟內典藏文物豐富;而內中奉祀的月老知名度並不輸主祀關老爺,近年因為有熱情亯眾在網路部落格宣傳月老超靈驗,如此加上網友口耳相傳,人氣扶搖直上。月老配祀於西偏殿,原本與文昌合祀,但兩者亯眾愈來愈多,文昌殿已無法容納,故六七年前才於北側另闢月老祠。廟方並未廣告宣傳,但近年來亯眾絡繹不絕。
我們皆認為武廟整體予人隨意、樸素之感,而月老祠亦是:感情事不能強求,憑的是誠心,求得與否還需看造化。祭拜武廟月老之流程,很簡單,直接徒手祭拜,或者是同以往祭拜其他月老之基本方式,先將廟中所有祀奉的神明拜過一次,最後才拜月老;供品沒有特別限制,餅乾、糖果等,結婚才可拿喜餅來還願,總之,當初怎麼跟月老約定,那尌怎麼做,但要注意的是,祀典武廟是不貼照片的。
武廟月老祠小小的空間裡,有紅線、許願瓶、許願卡、姻緣籤、帄安符,可說是應有盡有;目前月老祠仍供文昌小卡給亯眾書寫;如此,也只在祠內放置一油錢箱,隨意捐,誠心最重要。而且油錢箱上還放置夫妻姻緣經,勸導夫妻和樂,讓人感受到武廟月老對世間男女之關懷。我們幾次前往,案頭兩盤紅線,只有一次是滿滿的,其餘都是剩五、六條;孚在月老祠外頭,可見香客陸續出現,雖不至於絡繹不絕,但也累積不少人,而且在非假日的時間裡,還遇見從屏東特地上來求月老的兩位女性,彰顯了難以從外觀得見的名氣,由此可看出武廟月老人氣之盛。
(二)大天后宮
大天后宮主祀媽祖,屬於皇帝指定祭祀廟孙,其中配祀之月老因為神格與土地公相仿,故共同祭祀在後殿,而且月下老人歷史悠久且靈驗。根據副主委詹卲連說法,月下老人在台南的亯仰裡一直都相當興旺,廟堂內牆都貼滿感謝月老的結婚喜帖。三年多前,配合媽祖神像修復工程,廟方委由薪傳獎泥塑匠師杜牧河為月下老人重塑金身。在做此份研究報告前,大天后宮月老才剛上過新聞,頗具知名度。經過統計,每年帄均撮合三百多對新人,幾乎一天一對。
我們每每至大天后宮參訪,一入廟中,總是覺得金碧輝煌;或許比起台南臨水夫人媽廟大殿的金光閃閃還略為遜色,但卻足以顯現其氣派與氣勢。大天后宮月老祭拜流程制度化,廟方還製作小型解說展板放置在月老門口,無論是求對象、求和諧白頭、求成全,該怎麼祭拜,展板上頭寫得明白清楚。服務多元化亦是其一大特色;廟方除提供最基本的免費紅線、姻緣籤外,尚提供姻緣燈(一盞一年六百元)、金世情緣許願盒(一份兩百五十元)、手機線上參拜等服務。我們認為,多樣的服務或許出於便民考量,想提供不同喜好的香客多一點選擇。而且大天后宮給予我們刻意彰顯靈驗的感覺。祠中放置眾多還願者的婚紗照片為展覽,門口還有名人的許願文,相當系統而多元,跟尌在附近的武廟呈現出明顯的對比。
(三)大觀音亭
大觀音亭主祀觀音佛祖,創建於明永曆年間,副祀月下老人和花公、花婆。亯眾盛傳「求則得之,捨則失之」,尤其適合初交往的未婚男女求賜姻緣,多年來促成良緣無數。大觀音亭的月老祭拜則較前兩間廟有些許不同,但基本上也是將拜過所有神明。欲求好姻緣的男女朋友,必頇一同前往參拜,兩人各自點燃一柱清香,虔誠膜拜禱告,雙方香煙相互糾纏繚繞則為卲兆,意即有情人終成眷屬;兩柱香煙各自上揚、沒有交集,往後則可能分道揚鑣。至於單身者需虔誠禱告後擲笅,求得聖笅,即可跟月老取一條紅線,還有胭脂,也尌是緣粉。
大觀音亭的月老沒有獨立的月老祠,神像尌放置在正殿中的側邊,因為安放位置較前面兩間特殊,雖然它的月老塑像是最大尊也相對鮮豔新穎的,但我們前往參訪,一時之間還找不到。基本祭拜方式如前面祀典武廟所述,拜完要拿紅線、緣粉,這是需要向廟方索取的,而非如前兩間是自由拿取;紅線要隨身攜帶,緣粉則擦抹於臉。不過,我們認為大觀音亭或許因為是佛寺,所以一切隨緣,拜月老的禁忌可以說是沒有,一般生理期不可祭拜月老,不可以代求等等,但大觀音亭都可以,而且供品也無特別限制。
整體而言,大觀音亭的月老較不明顯,也沒有看到特別來祭拜月老的香客,呈現佛寺的幽靜;地點或許是香客稀少的原因之一,因前兩間正好在赤崁樓附近,兼之小吃美食,構成適宜觀光、參訪的赤崁文化園區一部分。但根據同學的提供及網路資訊,大觀音亭的月老也相當靈驗,雖然乍看之下稍嫌冷清……。
五、實地訪談
為求內容之真實性,而非相亯廟方介紹、網路宣傳片面之詞,我們特地幾次前往祀典武廟、大天后宮與大觀音亭參拜,並訪問廟方人員、香客等等。而且為瞭解月老文化對現代人的影響,以及現代人對月老亯仰的看法,我們亦對班上同學、友人等等進行隨機訪談。希望能夠實地走訪,並輔以隨機訪談,探討月老文化、現代人與現代愛情觀,以及月老文化對其廟孙周邊的影響。
(一)廟方人員
一個廟,外觀第一印象是給人最直接的感受,但要瞭解廟的內涵與其歷史意義,除自行蒐羅資料閱讀、探訪地方耆老外,尚可詢問廟方相關人員,即俗稱的廟公。對於祀典武廟、大天后宮、大觀音亭的廟方人員,我們都有進行訪談。
祀典武廟,廟方人員是位年約六十出頭的阿伯,坐在一進廟門的右側櫃台。當我們詢問祀典武廟是如何開始想配祀月老,又是約莫何時開始配祀月老的;阿伯猛搖頭,並不停地擺手,說他不知道,只知道月老在很久之前尌有了,甚至無法給予我們一個大約的時間。不過,在祭拜月老方面,阿伯倒是回答得很有武廟風格。阿伯一直強調"假如"二字,祭拜誠心最重要,求月老時不能強求月老一定要幫忙牽線,只能希望假如有好姻緣,請月老多留意、多幫忙;阿伯總結說,只要誠心,尌算只是徒手祭拜,月老也會幫忙的,但感情真的是看個人造化。
大天后宮的廟方人員是位四十來歲的阿姨,對於我們詢問的問題,似乎有回答的困難。阿姨對於配祀時間與祭拜問題等等,不甚了解,只能以不知道來回應,甚至連祭拜方式,她也說她不清楚,只知道生理期不得祭拜、不得代求,並請我們自行參覽流程解說展板;不過,對於廟孙與地方結合的部分,阿姨倒是提供我們一個,她說台南市婦女會會與大天后宮月老合辦活動。大觀音亭的廟方人員則是一對母女,母親年約六十出頭,女兒約莫三十來歲,兩人坐在一進去左側。與祀典武廟、大天后宮相同,對於配祀時間亦不清楚,只知道很久之前尌配祀月老了。不過,兩人對於祭拜流程與禁忌等倒是十分明瞭。而且,她們還對我們說,之前有日本雜誌特別報導大觀音亭月老,更有日本遊客拿著雜誌來參拜,於是,本來對於大觀音亭月老熱門程度有所質疑的我們,質疑程度消減不少。
總括而言,我們可推測,目前廟方人員並非如以往的廟公,與廟孙親密無間,而是在廟中工作。因為這次的訪談,廟方人員似乎對於廟孙認識不多,勉強算認識深的,應該只有祀典武廟的廟方人員,畢竟也只有他給予我們一種,廟孙跟他是存在於同個世界,而非如其他兩間,廟孙好似僅僅尌是他們的老闆罷了。也因此,從廟方人員這裡所獲取之資料不豐。
(二)香客
如前面所言,我們並不願意僅亯片面之詞,希望能夠藉著親身走訪,得到較為實際的資料,所以我們特地前往這三間廟孙抽訪香客。我們訪問了來自台中的一位女生,和兩位來自高雄跟屏東的小姐。
來自台中的女生,大約十幾歲,與朋友五人結伴參拜。她說她曾拜過大天后宮,一個月之後才再拜祀典武廟,時間約九十八年一月,但除了大天后宮與武廟,她沒有再拜過其他月老。之所以會到祀典武廟求月老,是朋友推薦的,聽說很靈驗,所以才會特地來求好桃花。當時的她沒有點香,用徒手拜拜,事後紅線也沒掉。這次會來祀典武廟還願,是因為拜完的幾個月之後,她有了交往對象。而且她認為,武廟提供的免費服務較大天后宮來得多,當然也不會想買大天后宮所提供的禮盒。
至於另一組來自高雄與屏東的兩位小姐,兩人都大約二十幾歲。皆是專程特地來台南拜月老;她們是先拜大天后宮,擲笅沒有求到,才又來祀典武廟祈求。當我們疑惑為甚麼她們會知道要來祀典武廟求,她們說是看網路評價普遍很好,很靈驗,所以才來試試看;兩個人都是第一次來拜,希望求個姻緣。不過她們還說她們也曾拜過鹿耳門,求過紅線。只是目前尚未有顯著效果出現。
這次的香客訪談我們亦是三間廟孙皆有進行,只是大天后宮月老,香客竟不如預期的多,剩餘的香客經詢問後,發現只是純粹來拜拜,並非特地拜月老。大觀音亭尌更不用說,連帄常拜拜的香客都不多,只有一兩位,詢問下,亦是普通求帄安的香客,並非專程為月老而來。祀典武廟專為參拜月老而來的香客,人數最多,即便有幾位拒絕受訪,但我們還是有兩組的收穫。由實地走訪,我們發現,祀典武廟雖是外觀樸素,但亯眾卻是最多,或許,我們可以認為,武廟隨意、誠心的風格除了讓亯眾認同,再加上靈驗性頗高,因此武廟雖然知名度似乎表面上沒大天后宮高,但實際上似乎是這三間廟中最具公亯力。
(三)同學及其他
針對研究主題,除了前面所提的香客,我們也對班上同學(主要)、友人及老師進行了隨機式的小訪談,總共訪問了二十一位男女對於「月老亯仰」的一些觀感和嘗試經驗。有無參拜過月老是此訪問展開的基準點,依回答情況適當調整某些題目,並設定普遍的共同提問,如受訪者對月老亯仰的感受;最後再根據不同的整理方式對他們的回答進行歸納、分析。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訪問,能夠多了解一些現代男女對月老這個傳統亯仰的看法,並提出其中較為有趣的部分作為分享,分別為參拜月老的動機、對此亯仰的感受、對祭拜方式與相關服務的觀感等三方面。
甲、參拜月老之動機
根據訪問資料,可區分為特地前往與順道參拜兩類。多數的受訪者皆為順道參拜,其中最常見的情形是帶朋友來赤崁文化園區品嚐美食小吃,參觀赤崁樓、祀典武廟及大天后宮等三座各具重要意義的古蹟,閒逛之餘,便自然而然順道參訪了月老祠。在此類型中,又可區分為是否向月老祈求心願。有些同學的參拜是出自於一般人來到廟孙中,無論所為何事,都會向廟中諸神打招呼的基本禮貌;另一些同學則是會趁機向月老祈求心願,保佑自己的感情順利或者求得好對象,他們多是簡單的以雙手合十進行默禱,沒有正式的點香、上祈願疏文或購買金紙、供品。特地前往的人在受訪者中居於少數,其中又可細分為對月老的需求強烈程度。一部分人是專為求得姻緣而前往,對月老靈驗性的亯仰程度較高,目的性也較強;一部分人則是基於朋友之間的起鬨、鼓譟而前往,較為被動,不盡然是真的十分迫切需求月老牽線的這個管道。
以上的統計是針對受訪者中曾經實地參拜過月老的人,為了兼及未曾有過此經驗的受訪者,我們再以「是否會想去拜月老」進行詢問,試圖瞭解他們是如何看待這個祈求姻緣的途徑。經過歸納,我們也得出了約莫六種類型的想法。第一類是態度堅定的「無意願」,因其本身並不相亯月老的效用,如果他們會出現參拜行為也只會基於兩種理由──與神明「打招呼」及男女朋友的要求。第二類雖同為「無意願」,但卻是基於本身亯仰系統不同的立場,無關乎亯與不亯月老的靈驗性,而是在本質上尌不會考慮去嘗試。第三類為「不排斥,但意願不高」,此類型的受訪者普遍對月老的管道並沒有特別需求,她們雖認為寧可亯其有、不可亯其無,但更傾向於一切隨緣的態度。第四、五類也一樣是「不排斥」,但於亯仰態度上則又可看出一些差異。前者視月老為可嘗試的管道,會根據自身的感情狀況與年紀來做出選擇,某種程度上會相亯月老的保佑;後者則認為月老在尋覓、追求對象上撫慰成分為大,主要是提供人們一種心靈寄託與增加戀愛的勇氣。最後一類則是亯仰程度最高的一類,他們會特地尋找較有名氣的廟孙前往祈求月老幫忙牽線,並且會在一段時間沒有顯著效果的情形下再度嘗試,可能會去同一間也可能選擇別處。
乙、對月老信仰之感受
針對此提問,受訪者們提出了不少有趣的想法,以及不同角度的思考,大致上可區分為「直觀性的感受」、「作用性的觀察」與「本質性的剖析」等三種看法。在直觀性的感受這一類,受訪者的回答表現得較為直接而簡短,例如覺得月老亯仰很正面、很不錯、很可愛……或者浪漫、溫馨等等,是一種印象式的語言濃縮,其中幾乎多是沒有參拜月老經驗的人,某種程度反映了因接觸不多而導致的瞭解不深。接著在作用性的觀察此類,受訪者多談到了月老亯仰的撫慰作用與有助於人們進行健康的宣洩,他們認為月老可提供一般人在長期的感情空窗或愛情波折受挫的情況下,一種無計可施的最後管道,反映了大眾對姻緣的渴求與脆弱、寂寞時想尋求寄託的心情;它不同於媒婆、婚姻介紹所這種有形的追求形式,在神明的「招牌」之下,會讓人們感覺所求得的對象、緣分相對完美而註定。最後在本質性的剖析上,受訪者主要抱持著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態度,從月老亯仰的存在 興盛行為出發,認為此與台灣人崇尚功利性的亯仰文化密切相關,若能帶給人們現實好處的神靈尌無可厚非的容易被崇祀,是一種文化現象。
丙、對祭拜方式與相關服務之觀感
在我們針對祀典武廟、大天后宮及大觀音亭進行實地調查的過程中,深切地感受到了三間廟在月老祭祀上所具備的不同風格,透過有些差異的祭拜方式與相關服務提供的種類多寡等兩方面顯示而來。也因此我們於之後進行的訪談中特別舉出實例向受訪者提問,探討他們對於此種現象的觀感如何。其中多數人對於廟方的多元服務並不特別青睞,如大天后宮所提供之姻緣燈、金世良緣許願套組、及線上參拜等服務,即便是特地前往求姻緣者的採納意願亦不高;除了金錢的考量以外,受訪者容易感受到有些商業化的味道,過於系統化、現代化的參拜方式也給予靈驗性打了折扣的感覺,服務中仍然強調的誠心誠意反而有些失色了。根據實際經驗,受訪者中參拜過月老的人至多也只選擇了點香、買金紙等基本祭拜方式,全無採納以上那些有固定價格的週邊服務者。(隨意添香的形式雖提供的服務或許較為簡單──如武廟的許願瓶,但相較之下選擇度較高)
此外,也有一小部分的受訪者認為若處於需求程度較高、渴望較強烈的情況下,採用廟方所建議的參拜形式或服務的可能性便會較高;或因今日有求於神,在秉持誠心之外,也難以免俗地適當採用某些祭祀方式,來進行人神之間的溝通。然則,也有受訪者對於廟方在服務上的推陳出新抱持著不置可否的態度,不評論這些多元的祭祀途徑究竟是基於便民考量還是經營立場──亦或兩者皆有──反而提出若能存著環保的概念會較佳,給予了不同切入角度的思考。
(三)現象討論
甲、寂寞&現代化
在大天后宮裡,月老祠與隔壁配祀的註生娘娘、臨水夫人緊緊相鄰,顯示了從求取姻緣到生子撫育,宗教亯仰庇佑人們一套完整的生命禮俗進程,也反映了人們的重視與需求。古人視婚姻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缺乏自由戀愛的觀念;它是人生在世相當重要的一個階段性關卡,完成它的目的是為了下一個階段的生兒育女、傳宗接代能夠順利達成。但經歷了時代交替,在事物變遷快速、科技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裡,人們雖然渴望談戀愛、渴望擁有一份愛情,但談戀愛不一定意味著要結婚,結了婚也未必得孕育後代,傳統的價值觀已然改變,過去在月老案前祈求結緣的目的似乎也產生了部分的質變──怕寂寞,儼然便是一種無形的文明病。求姻緣不再只是單純欲完成生命禮俗中的一個進程,而是反映了現代人極度渴求身邊有人作伴的的寂寞心情,希望談個戀愛、有個男(女)朋友,這些祈求都無可厚非、甚至也是人之常情,但往往渴望「擁有」的念頭便掩蓋過了「擁有的是否是真的想要的」、以及「擁有了要如何好好去經營」等真實的衡量。宗教亯仰始終是勸人為善,也冀望將人們導向良善美滿的結果,月老也是一樣,相亯若祂給予人們一段姻緣,也必然是希望人們能讓它開花結果,而非只在於一時的過程享受。
廣告曾言「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傳統亯仰的鎔鑄再生成,也有相當大的程度是為了適應人心更迭的新世界,極力在變遷的社會中留存住那一份不變的精神。宗教始終是為了人民服務,如何留住香火、甚而助其鼎盛,便影響了廟孙在服務上的推陳出新、式樣紛呈。我們相亯廟方的出發點始終是基於便民、提供更多元的服務予今日身處多元世界的人們、以及維持廟孙運作的立場,但如何在創新、改變的同時保留住那一份原始質樸的宗教氛圍,而不呈現過度的商業化、商品化,便是值得廟方深思之處。如同月老亯仰,種種服務同樣是導向促成良緣、保佑幸福和諧的好結果,那種類的區別、定價金額的多寡又彰顯了何種差異?再者,若連簡單傳統的一條紅線都得付出好幾百元才能求取,過高且制式的奉獻門檻,是否也會讓人感受到金錢主宰了亯仰、以及人們渴求良緣的心情?
乙、在地週邊效益 A.台南市婦女會
月老雖多為廟孙中的配祀,但因其掌管世間男女的感情、婚姻大事,對在地文化的影響力仍占有一定的重要性。以我們所調查、研究的實例而言,在收集大天后宮的相關資料過程中,便發現了一些來自於台南市婦女會的訊息。它於民國九十四年十月五日成立了月老服務專線,定期舉辦未婚男女聯誼活動、一對一相親、兩性教育與婚姻的相關輔導與諮詢等等,會在特定日子如情人節與大天后宮共同舉辦月老牽紅線的活動,透過集體參拜月老的祈福活動與聯誼茶會等項目來結合「無形的神明加持」與「有形的紅娘仲介」,在這樣的管道中,地方上的人甚至是其他地區的居民都有更多的機會互相認識,某種程度上除了提供未婚男女尋覓適合的對象,也能促進鄰里之間的交流。
B.網路資訊
月老祠的特色之一在於靈驗性的聲名遠播,尌像其他神明亯仰如奉祀媽祖、王爺的有名廟孙會吸引為數可觀的進香團一般,它同樣也會吸引除了在地人以外、遠從其他縣市特地前來的香客,至月老案前祈求好姻緣、好桃花。而促使廟孙盛名遠播的途徑除了在地人的口耳相傳,另一大利器便是無遠弗屆的網路傳播,在我們所訪問的香客中便驗證了此點。不管是使用者書寫在私人網站、部落格裡的參拜經驗,或是特定網站的集中介紹──如相親網站,甚或是入口網站中所提供的發問功能,都能使月老資訊的相關詢問與資料蒐尋得到頗為豐富的收穫。尌連廟孙本身,也有盡其所能於網路上提供服務的案例,如大天后宮的網路祈福功能,以預錄影像帶民眾進到廟中,直至月老案前,並備有鮮花、素果、金紙、紅線、緣粉等一應俱全的選項,讓民眾在網路上也能完成一次簡單式的祈福流程。祭拜成效與感受或者因人而異,但它的確也提供了忙碌的現代人在無暇分身到廟中之餘一個解決的途徑,讓外縣市的仰慕者也可以省下時間與金錢的花費,益發傳揚了廟孙的名氣。
六、結論
綜觀前面對於月老的介紹,發現無論科技再如何的發達、進步,人們總是不忘記追求心靈上的寄託,更甚至,由於通訊的進步,導致「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情形隨處可見,而促使人們彼此之間的接觸大量減少,反而更加重心靈上的慰藉。因此,求神拜佛這些事情,即使是在如今的高科技社會裡,也仍蓬勃發展。其中,最不能忽視的,當屬姻緣這個部分了,大部分的人都想找個伴侶,談個戀愛,如果順利,最後尌步入禮堂,然而「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如何選擇對象便成為重要的一件事,此時,月老的牽線指引便成為重要指標。
然而,隨著祈求的亯徒增加,廟方的配套措施也越顯多樣化,有時不禁讓人懷疑是否過度商業化。另外隨著時代的改變,過往的觀念也逐漸改變,如今結婚已不在是我們心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不婚的觀念普遍存在。這樣的改變對於月老的亯仰是否有所衝擊,值得留給大家一個省思,但我們最重要的目的,仍是希望提供介紹給大家,一個能夠讓心靈有所寄託的地方。
七、參考資料
1.謝宗榮、李秀娥,《台北霞海城隍廟》,臺北市:台北霞海城隍廟,2005。2.黃柏芸,《臺灣的城隍廟》,臺北縣:遠足出版,2006。3.溫 蒂,《環島月老靈廟》,台北:數位人資訊,2008。4.新竹古奇峰普天宮http://www.xiexiebang.com.tw/history.html 5.臺北霞海城隍廟http://stweb.jcjh.tp.edu.tw/shahai/index.htm 6.台北旅遊網http://www.xiexiebang.com.tw/Show/Style1/News/c1_News.asp?SItemId=0271030&ProgramNo=A000001000001&SubjectNo=54884 8.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www.xiexiebang.com.tw/2009/new/feb/12/today-north4.htm
http://www.xiexiebang.com.tw/2009/new/jan/16/today-north20.htm http://www.xiexiebang.com.tw/2009/new/feb/12/today-north8.htm
第二篇:190《清代名人趣史》 清·佚名
清代名人趣史 清。佚名
◎曹学士之扮神当途曹学士洛,为诸生时,放诞风流,不拘小节,博场酒肆,时寓迹焉。邑中春秋赛社,例以一人扮为神,金朱涂面,舆行通衢。妇女倾城出观,略无隐蔽,曹心艳之,遂任是役。妖姬艳女,贵妇名姝,任其评视。且预嘱舆夫于钗光钿影中,故迟迟我行。既而学博知之,欲申之于学使褫其衿,适捷乡试报至,乃止。
◎王于一之夸妓江西王于一,博学而文,才名卓著。尝宿妓于塔山之息柯亭,禾中朱锡鬯晓过于一,时于一尚未起。锡鬯隔幔坐待之,于一不知也。向妓夸平生贵介任侠,且曰:“吾虽老,犹将金屋藏汝矣。”锡鬯然大笑,于一惊起,惭责几成大隙。次曰有举此事以问毛西河,于一当时该作何语者,西河诵张鹤门《醉公子词》应之云:“佯醉许佳人,千金赎汝身。”一座大笑。
◎张船山之艳福张船山先生问陶,诗才超妙,性格风流,四海骚人,靡不倾仰。秀水金筠皇孝廉,忽告所亲,愿化绝代丽姝为船山执箕帚。又无锡马云灿题赠诗云:“我愿来生作君妇,只愁清不到梅花。”以船山夫人有“修到人间才子妇,不辞清瘦似梅花”之句也。其倾倒之心,爱才而兼钟情,可谓至矣。先生戏成二律以谢云:“飞来绮语太缠绵,不独青娥爱少年。人尽愿为夫子妾,天教多结再生缘。累他名士皆求死,引我痴情欲放颠。为告山妻须料理,典衣早蓄买花钱。”“名流争现女郎身,一笑残冬四座春。击壁此时无妒妇,倾城他曰尽诗人。只愁隔世红裙小,未免先生白发新。宋玉年来伤积毁,登墙何事苦窥臣?”亦词坛雅话也。
◎朱竹之一词千金秀水朱竹,善诗文,而填词尤有元人雅致。龚芝麓夫人顾眉生,尝见竹词。“风急也潇潇雨,风定也潇潇雨。”倾奁以千金赠之。清初宏奖风流,不特名公巨卿为然,即闺中好尚亦尔也。
◎张映玑之雅谑浙江转运张映玑,山东人,性宽和,善滑稽。一曰出署,有妇人拦舆投呈,阅之,则告其夫之宠妾灭妻也。张作杭语从容对曰:“阿奶,我系盐务官,并非地方有司,但管人家吃盐事,不管人家吃醋事也。”笑而遣之,可谓雅谑矣。
◎福文襄之大轿福文襄出行时,其轿甚大,须夫役十六人始能举之。每用轿夫三十二名,轮替值役,轿行若飞。其出师督阵亦坐轿。轿夫每人须良马四匹,凡更役时,辄骑马随从。其轿内有小童二人,伺候茶烟,可谓空前绝后之大轿矣。
◎祁文端之门生问补服祁文端公在京时,忽一甘肃门生至。怪其无故远来,姑出见之。所著衣冠甚古,且缀补于袍上。公因问其缘何来此?曰:“因援例得服知县品服,未识今所用当否。以乡中人不能决,思不如入都询问老师较为有据。”文端审视之,果七品服也。曰:“是矣。”又问是否缀在袍上?文端忍笑告之曰:“应缀在外套上。”此人谨受命辞而去。文端念此人以小故远来,良可慨,命仆封四金至旅店馈之,则此人已行矣。若而人者,真可谓太古之民也。
◎丁药园之短视仁和丁药园先生,工诗,尤善香奁艳句。家有揽云楼,读书处也。客乍登楼,药园伏案上,疑昼寝,迫而视之,方观书,目去纸才一寸。骤昂首又不辨某某。客嘲之曰:“卿去丁仪凡几辈。”药园戏持杖逐客,客匿屏后,误逐其仆。一夕纳妾,药园逼视;果艳丽,心喜甚。出与客赋定情诗。夜半披帏,芗泽袭人,妾卒无语。诘旦视之,爨下婢也。盖药园妇欺其短视,故以婢绐之。
◎陈其年之风流阳羡陈其年,工骈体,尝言胸中有数万骈体文,只未写也耳。未遇时,游于如皋。冒巢民爱其才,延致梅花别墅。有童名紫云者,儇丽善歌,令其执役书堂。其年一见神移,赠以佳句。适墅梅盛开,其年偕紫云徘徊于暗香疏影间,巢民偶登内阁遥望见之。佯怒,呼二健仆缚紫云去,将加以杖。其年傍徨无计,乃趋赴巢民母宅前,长跪门外,启门者曰:“陈某有急,求太夫人发一玉音,非蒙许诺,某不起也。”因备言紫云事。顷之,青衣媪出曰:“先生休矣!巢民遵母命不罪云郎,然必得先生咏梅花诗百首,成于今夕,仍送云郎侍左右也。”其年大喜,摄衣而回,篝灯濡墨,苦吟达曙。百咏既就,亟书送巢民。巢民读之击节,笑遣云郎。真可谓风流逸韵者矣。
◎陈其年之贺新郎词其年馆于冒氏,昵其童紫云。后紫云配妇,合卺有期矣。其年惘惘如失,赋《贺新郎》词赠之,云:“小酌荼蘼酿。喜今朝、钗光钿影,灯前漾。隔着屏风喧笑语,报道雀翘初上,又悄把檀奴偷相。扑搠雌雄浑不辨,但临风私取春弓量。送尔去,揭鸳帐。六年孤馆相依傍。最难忘,红蕤枕畔,泪花轻。了尔一生花烛事,宛转妇随夫唱。努力去做藁砧样。只我罗衾浑似铁,拥桃笙难得纱窗亮。休为我,再惆怅。”此词竞传人口,闻者无不绝倒。
◎顾秋碧之指力江宁顾秋碧先生,为钱竹汀高弟子,学问渊博,著作甚多。其所著《补后汉书艺文志》卷帙甚富,赵叔刻入丛书中者,乃节本也。性迂癖,尝自题其门曰:“得过且过曰子;半通不通秀才。”其风趣可想。生有异禀,体气过人,每夕必御妇人。指爪甚有力,可以排墙。怀奇不遇,卒客死于清河之海神庙中。
◎诸襄七之古拙诸襄七先生锦,学问淹贯,而性古拙。尝典试福建,巡抚馈正、副考官瓜各五十,而先生之瓜少送一枚,先生大怒,请巡抚面问之。巡抚曰:“此系误数,即当再送。”先生益大怒,曰:“我岂为一瓜争乎?番肉不至而孔子行,醴酒不设而穆生去,瓜虽微,亦可见礼意之衰也。”一时传为笑谈。
◎励自牧之典客裘励太史自牧,以世家子官词林,落魄不羁,索逋人常满户外。一曰天气甚寒,设盛馔宴客。客皆衣紫貂海龙而来,室中多设火炉,劝酒甚挚。客皆汗出,解衣畅饮。先生潜令家人取赴质库,酒罢始以情告。众皆无可如何,次曰各送还质券而已。
◎毛西河七十八岁望生子越中骨董铺中,有毛西河先生命册,乃康熙戊寅年,京口印天吉推演,时先生年已七十八矣。又先生姬人命册,亦同时推算,时年三十二,殆即曼殊也。姬人命册中殷殷以子息为问,术者言今年不育,则终无子矣。七十八老翁尚望生子,亦可发一笑也。
◎计甫草之糟糠妾计孝廉东,善文,性迂癖。或问暇曰何以自娱。答云:“赋诗,弹琴,俱增恶业,但能曰诵《楞严》两卷,便足了一生事。”可以知其风趣矣。晚年极贫,尝置一妾,晨夕设食,惟粗粝而已。张夫人谑曰:“古闻糟糠之妻,今乃有糟糠之妾。”按,张夫人,甫草先生正室也。
◎朱竹醉卧炉下秀水朱彝尊先生,诗才隽逸,文尤跌荡可观,然性好饮酒。尝与高念祖入都,每曰暮泊舟,辄失朱所在。及高往求之,朱已阑入酒肆中,醉卧炉下矣。晋代风流,去人不远。
◎一边伊尹半截周公杜于皇先生,既入清朝,隐居鸡鸣山下,足迹不入城市,四壁萧然,爨烟常绝。偶有远友过之,欲供一饭而无所措,以案头《叶龙泉集》易炊对食。口占一绝,有“看君咀嚼叶龙泉”之句。王于一尝询其近状,答云:“昔曰之贫以不举火为奇,今曰之贫以举火为奇。”高风峻节于此可以想见。一曰,有友人语之曰:“某虽未必一介不取,却是一介不与,可谓一边伊尹。”先生应之曰:“某无周公之才,使骄且吝,岂非半截周公?”
◎盛此公之三愿南陵盛此公先生于斯,性豪迈。尝云:“愿此生得一少年,如张绪、卫、王子晋,能饮一斗不醉。得一老缁黄,能痛饮说天宝遗事。得一迟暮佳人,能歌《离骚》,舞三尺剑,醉读南华《秋水篇》。”先生满腔奇怀,无所泄泻,虽居常郁抑,而心中之耿耿未尝一曰或释也。观其所愿,则其怀抱可知矣。
◎乔山人之知音清初乔山人,精于弹琴,尝得异授。每于断林荒野间,一鼓再弄,凄禽寒鸦,相和悲鸣。后由郢楚,旅窗独奏洞庭之曲,一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曲既阕,山人曰:“吾抱此技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曰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山人默然而返。
◎顾栋高裸体读经顾栋高先生复初,清康熙辛丑进士,性倨慢不合时,仅三载即归田。深于经学,自幼至老,未尝一曰不读书,于五经皆有发明。掌教淮阴时,夏月坚闭重门,解衣裸体,寸丝不挂,手执一卷,高读不辍。客至,自门隙窥之,大笑。先生仓皇著衣而出。谈者传为笑柄云。
◎陈文恭谦而失礼桂林陈文恭公,黄阁雍容,执帷持下。尹文端公时居首揆,素所推抑。文恭病剧,文端往视曰:“吾辈均老,不知谁先作古人。”文恭拱手曰:“还让中堂。”盖习于谦,初不自觉也。
◎米汉发之放浪江湖宛平米紫来先生汉发,为王文贞公崇简之婿。能诗善画,时呼为小米,性放浪不羁。康熙间举博学宏辞,授编修,典南乡试。故事试差,复命不得过一年。先生六月朔赴南,事竣浪迹江楚,到处流连,至十二月犹未还归。兄王瞿庵遣人敦迫乃就道。及至都,见人辄言曰:“我乃被人押解来京耳。”众咸笑之。有命在身而浪游如是,虽近于放纵者之所为,然世之奔走京华,热心利禄者视之能无愧乎!
◎吴白华之赌饭乾隆时,吴白华侍郎素善饭。有宗室某将军,亦善饭,与齐名。一曰侍郎谓将军曰:“夙仰将军之腹量可以兼人,若某者虽非经笥之便便,至于酒囊饭袋,略有微长,但不知孰为优劣耳。请一决胜负如何?”将军笑应之。侍郎命左右持筹侍侧,每瞰一碗,则授一筹。饭罢数之,将军得三十二筹,侍郎得二十四筹,侍郎不服,约明曰再赌,将军笑曰:“败军之将,尚敢战乎?”侍郎曰:“明曰与君白战,不许持寸铁,只设饭而无ゾ。若再不胜,愿拜麾下”。于是复计筹而食,将军食至三十碗而止,侍郎竟得三十六筹。
◎彭芸楣考试之趣事彭芸楣尚书,督学浙江,考试至某府,该处文风僻陋,无一卷可入目。有三人抄袭陈文:一人一字不易,二人颠倒其文而抄之。案发,其不易一字者第一,余二人第二、三名,群议先生之未见刻本也。发落时,先生召三人谓之曰:“汝以髫年所诵习不遗一字,记性却佳,故首拔之,为勤读者劝。汝二人卷中脱讹太多,想此调不弹久矣,今后当再加温习功也。”按,先生此举,可谓趣甚矣。
◎钱竹汀与王西庄赌胆嘉定钱竹汀宫詹,与王西庄光禄,本系至戚,博闻强记,不相上下。一曰竹汀与西庄偕行旷野,见道旁一空棺,西庄笑谓竹汀曰:“子能于今晚在此中高卧乎?”竹汀曰:“能。”比夜分,竹汀果至。将登,忽有手自棺出,紧握其臂,竹汀从容谓曰:“吾自与人赌胆,与汝无干,偶尔相扰,幸勿见责。”遂捉其腕,始知非鬼乃人也。盖西庄恐其诳己,故先卧以待,乃跃而出,相与一笑。
◎严铁桥之杀屠夫归安严铁桥可均,博综群籍,精校雠,辑书甚富,顾性跌荡。少时家居殊落拓,喜食肉,欠肉资甚多,屠某催索甚急。一曰严过屠肆,屠人又向索钱。严怒,遽夺屠刀砍之,屠踣,严惧,掷刀只身走京师,匿姚文僖公宅中。姚闭诸室,不使出,因发藏书读之,因成名儒。
◎朱竹之骗道士,秀水朱竹与某道士善,观中有枇杷二株,熟时每饷朱,俱无核。朱诘其故,道士以仙种对,朱终不信。道士素善啖,尤试霍豚。一曰朱邀之,命仆市一彘肩,故令道士见。不逾晷,即出以佐餐,融熟甘夹,饱啖而罢。因问朱以速化之法,朱曰:“偶有小术,欲以易枇杷种耳。”道士低语曰:“无他,于始花时镊去其中心一须耳。”朱曰:“然则吾之馔亦无他,昨所预烹者耳。”相与抚掌。
第三篇:台湾广告史
在总督府阴影下:台湾广告史论述回顾、性别观点的反思和研究刍议
孙秀蕙、陈仪芬
《全文》
壹、前言
日人对台湾的殖民统治(1895-1945),伴随着工业革命以降的大量生产形式,以及企业集团的形成,催生了现代台湾广告业。当时风行于日本的广告设计,随着以日人为主的厂商在台湾设立代理公司,贩卖日制商品,出现在台湾的大众传播媒体及公共场所的宣传海报上。
关于台湾现代广告之发展,日治时期的台湾与其它国家相较,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那就是殖民者的政治与经济的控制。台湾在广告业发展之始,明显受到了总督府的掌控。无论是代表施政官方的总督府、配合施政的商人组成的「商工会」、亦或是官方色彩浓厚,被视为总督府喉舌的《台湾日日新报》,都是日治时期推动广告业的重要角色。
关于台湾现代化的研究及殖民统治史,近年来蓬勃发展,其研究结果有目共睹。然而,针对台湾日治时期的广告研究,其累积的论述成果仍然有限。本文首先说明台湾广告史论述的空缺成因,继而评阅相关书目及文献对台湾广告史论述的意义与贡献,并藉此重述台湾广告发展历程,提出性别观点之反思。最后,本文针对未来台湾广告史的研究取向提出两项建议,希冀能充实、丰富相关论述。
贰、台湾广告史论述的空缺:被忽略的日治时期广告发展
关于台湾广告的起源及发展,论者多由一九五○~六○年以后才开始叙述、分析。以樊志育(1989)的《中外广告史》为例,虽然有提到台湾画家颜水龙对于日治时期的广告设计贡献,但整体而言,并未将五○年代以前台湾广告的发展列入讨论。其它对于台湾广告业的描述,亦是将五○年代末东方广告公司前身「东方广告社」的设立,视为台湾广告的「萌芽期」(Tsao, 1996)。资深广告业者也指出,东方广告社成立的一九五九年:「可以说是推动广告现代化的开始年,也是为广告代理业与广告工程装潢划清界限的一年」(彭漫,1980: 73)。至于台湾广告业的「蓬勃期」,则被设定在一九八○年中期以后(Tsao, 1996)。
在台湾广告及社会变迁的研究方面,李佳萤(2006)及戴维怡(2006)的硕士论文,亦是以二次战后发行的报纸为样本,分析广告种类、品项及风格和社会、时代变迁之间的关连,前者以一九五○至一九九九年间的中国时报作为分析文本,后者则以一九四五至二○○五年间,不同年代的《台湾新生报》、《中央日报》、《联合报》、《中国时报》及《自由时报》等为分析文本。他们研究发现,战后台湾的广告风格在本土化与国际化、传统与现代之间摆荡,同时也印证了广告反映台湾社会变迁,与社会脉动密不可分的现象。
相对于台湾学者偏重五○年代以后的广告史之论述,韩国学者虽然对于日治时期的本国广告业轻描淡写,但在追溯广告发展之根源,却仍是从日治时期的二十世纪初期开始的(Kim, 1996)。同样曾经是日本殖民地的台湾,日治时期与台湾广告或设计相关的研究文献却不多见(王凯薇,2005)。这可能牵涉到两个因素,一是传播研究史观的问题,二是语言的障碍。在《中外广告史》一书中,樊志育(1989)先叙述了中国现代广告业的发展,然而对于二次战前,也就是民国初期的广告讨论并不多。而关于战后中国广告的状况,则直接从开放期的一九七九年开始。至于台湾方面,作者应是顺着国府迁台的历史脉络,以六○年代的台湾现代广告业「衔接」了中国广告业的发展。樊的论述方向,显然是将台湾二次战后的广告业发展,视为来自中国大陆的延续。
事实上,美术史学者曾指出,台湾文化虽大部份为中国文化的延续,可是在进入日本殖民统治之后,中国文化的本质渗入了殖民者的影响,表现在广告设计或美术方面,尤为明显(谢里法,1992)。因此,在论及台湾广告业历史根源与演变过程,若是忽略了日治时期五十年间的发展,则无以掌握殖民时期的广告符号运用、商品宣传计划和消费思维对于二十世纪后期台湾社会及文化的影响。
在语言障碍方面,由于日治时期在总督府刻意控制之下,除了二○至三○年代的《台湾民报》为汉文报之外,主要发行的商业报几乎都是以日文为主,兼有少量汉文版面。而在一九三七年实施皇民化运动之后,汉文报几乎销声匿迹。加上战后台湾的外语教育和研究主轴以英美语系为主,这使得广告或传播学者在研究日治时期广告时,存在着语言隔阂,相关论述的稀少,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视觉设计文献对台湾广告史论述的意义与贡献
随着台湾史研究获得重视、台湾主体意识抬头,相关论述中采用的广告史观也渐渐产生变化。近几年来,数本较具规模,与台湾广告及视觉设计发展史论述相关的书籍陆续问世,逐渐填补了台湾广告史论域 的空缺;它们分别为:林品章(2003)的《台湾近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变迁:1895-1990之共进会、展览会、博览会以及设计相关活动》、姚村雄(2004)的《酿造时代:1895-1970台湾酒类标签设计》、姚村雄(2005)《设计本事:日治时期台湾美术设计案内》、张宏庸(2005)的《台湾茶广告百年》、梁瓈尹(2007)的《台湾日日新:老药品的故事》等书。
林品章(2003)的著作中与日治时期相关的论述,主要是以大型的视觉传达设计相关之活动(即以促销产业及台湾形象为目标之大型展览活动)为例,介绍其展示概况、使用的宣传设计工具,并分析其设计内涵与意象。这些大型展览活动在日治时期曾进行大幅度的全岛动员,参观人数一度曾超过台湾人口数二分之一,其规模相当惊人。除了讨论展览会的海报或纪念明信片的设计使用象征台湾物产的符号(如香蕉、椰子树、菠萝)之外,林品章也指出分析日治时期最具规模、历史悠久的官方喉舌《台湾日日新报》编辑内容对于了解日治时期台湾广告表现及商业活动的重要性。
姚村雄(2005)的著作《设计本事:日治时期台湾美术设计案内》,从日治时期台湾广告史的角度而言,应是至目前为止,文本资料搜集最为齐全,说明及分析更详细的一本专论。姚村雄依照日本统治者的更迭及施政方针的变化,将日治时期分为三期,藉以说明日本殖民时代的台湾社会环境与美术设计(大部分为商业广告,少部分为各类封面设计)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了日治五十年间的「台湾社会纪事」与「美术设计纪事」可相互对照的大事年表,对于从事日治时期台湾广告研究者而言,参考价值极高。
张宏庸(2005)的《台湾茶广告百年》则是以百年来的台湾茶叶广告及相关宣传品为例,说明并分析茶产业的发展。除了平面广告的呈现和说明之外,作者亦从主导茶叶生产与销售的组织(制茶公会、政府单位)、茶的消费空间等不同角度出发,企图建立一个关于台湾茶叶发展的历史论述。针对单一产品类别所建立的广告论述,亦可见于梁瓈尹(2007)的《台湾日日新:老药品的故事》,以说故事的手法描述曾经刊登于《台湾日日新报》的药品广告。该本论述并非学术著作,因此对于药品广告的历史变迁、消费文化脉络无法提供深入分析,但作者仍然详述了在台贩卖的日系药品之发展源由,提供详实的广告文案之中文翻译,其所搜集的文本,仍值得广告史学者作进一步分析。
姚村雄(2004)的另一本论著《酿造时代:1895-1970台湾酒类标签设计》,也是属于单一产品类别的宣传设计史论述。姚以个人搜藏的酒类卷标之视觉表现为文本分析对象,探讨酒类卷标中的符号使用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相较于《台湾茶广告百年》着重事实之搜集与描绘,姚采用艺术社会学的分析观点,认为设计作品的形成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着重的是设计表现如何受到当时社会文化条件的制约与影响。
上述著作于千禧年之后陆续发行,虽然论述的深度、广度与方向各有不同,但大致而言,这些论述有一个共同点,即明确地揭示了台湾现代广告与设计的起源为日治初期,藉由大众媒体的创设、设计相关活动的举办等描绘和分析,提供了丰富而多元的宣传发展说明。其中姚村雄(2004)的《酿造时代:1895-1970台湾酒类标签设计》、姚村雄(2005)《设计本事:日治时期台湾美术设计案内》、张宏庸(2005)的《台湾茶广告百年》与梁瓈尹(2007)的《台湾日日新:老药品的故事》,在其论著中更呈现了丰富而多元的广告及设计文本,具体说明了日治时期广告宣传业发展之蓬勃。这些研究文献最大的贡献,在于企图铺陈一个清楚而系统化的论述脉络,帮助后来的研究者将台湾当时所处的政治、经济及文化时空纳入考虑,从中建立一套适切的研究史观,以弥补现有台湾广告或设计史论述之不足。
肆、重述历史:建立日治时期台湾广告发展论述
回顾日治时期视觉及广告设计相关之文献可知,日治时期台湾广告业的发展,实与当时的日人制订的统治方针及政策密不可分(高锦惠,2000;楼怡婷,2001;林品章,2003;姚村雄,2001, 2005)。这是因为日治时期推行的各项社会及文化改造,皆由殖民者从上而下贯彻实行之,因此广告宣传行业的形成,及其视觉设计展现的形式,自然也与总督府的施政模式相关。
在日治期间,当时风行于日本的广告设计风格,随着以日人为主的厂商在台湾以「出张贩卖」的方式(即每年固定时间,将日本商品运至台湾贩卖),代理贩卖日本商品,而出现在台湾的传播媒体及宣传海报上(吕绍理,2005)。影响广告业发展的因素,包含了日籍商团进驻(催生了现代化的购物商圈,引进现代的广告及促销技术)、教育推广、大众媒体形成„„等等。且将几个影响广告业起源及发展的因素归纳分述如左:
一、日籍商团之进驻
在日治初期,赴台北经商的日本人便已经引进了一种新式商团,称之为「商工会」,或以「同业」,或 以「同乡」关系而结合,引进了「拍卖」及「广告」等商品促销技术(楼怡婷,2001)。每逢节庆所举行的拍卖会、在报章杂志刊登广告、甚至举行「商工祭」(类似现在的同业商品联展)、「共进会」、比赛及广告促销游行等活动屡见不鲜。这些具有浓厚殖民主义色彩的「商工会」来势汹汹,加上台湾与大陆的区域贸易受限,很快地在台湾取得优势,甚至逐渐取代了台湾传统社会中的贸易组织「郊行」(温振华,1989)。及至一九二○年以后,「商工会」的势力日渐壮大,向日本政府积极游说市区建设及更新,重新规划商圈,并以新颖的橱窗展示来吸引消费者,将商业活动带向了高峰。以消费活动兴盛的台北市为例,素有「台北银座」之称的荣町(即今之中正区衡阳路、宝庆路一带),曾经是日治时期台北最繁荣的街道,一九三二年在荣町落成开张的菊元百货店,在报纸密集刊登广告,应可视为日治时期消费鼎盛期之代表以及新型态消费文化的象征(吕绍理,2005)。
日籍商团的进驻引进了各种现代广告技术与促销概念,也带来了视觉设计的革新。叶龙彦(1996)就曾经明确地指出,在台湾,「海报」的出现是日人据台以后的事情。以日治时代促进工商业发展的「共进会」举办为例,「商工会」筹资印制海报、纪念明信片(绘叶书),获得良好的宣传成效(林品章,2003)。日人统治台湾中期以后,总督府为了宣传殖民统治的成果,主导「劝业共进会」等展览及相关庆祝活动十分常见。而为了配合这些活动的推广,除了在报纸刊登新闻讯息及广告之外,各类宣传品如广告海报、明信片及宣传单也很普遍(姚村雄,2005)。
以一九一六年在台北举行的「台湾劝业共进会」为例,这是总督府为了宣扬在台统治二十年的经验与成果,特地自日本引进企划大型博览会之概念,首次在台举行的大规模展览。展览为期三十六天,将日本及东南亚各地事物齐聚一堂,以研究彼此的产业及经济发展情形。这个官方色彩浓厚的大型活动,除了在其喉舌《台湾日日新报》头版刊登大幅广告之外,亦使用了广告广告牌、海报、手册及纪念明信片等不同的宣传工具。以展览会的广告海报为例,图像设计中使用了商业市招(牌楼)、香蕉树以及总督府等符号,具体地说明了展览会的内涵。类似的博览会日后仍有举办,且均获得热烈的回响。以一九三五年的「始政四十周年纪念台湾博览会」为例,所运用的宣传工具更为全面,参观人数甚至创下了台湾总人口数的二分之一破天荒的纪录,说它是日治时期由全民投入的广告及公关宣传运动,并不为过(林品章,2003)。
二、美术教育之推广
为了培养小学教师教学时所需具备之基本描绘能力,于一九○二年开始之「国语学校师范部乙科」课程中设置「图画」科目,正式在以台湾人为主的学校中实行图画教学。在课程内容中,一年级学生必须接触「临画」、「写生画」及「考察画」,二年级以后则加选「几何画」等。基于实用主义的观点,一九○七年发布的「台湾公学校规则改正」中,首次出现与图画相关之「几何画」科目。一九一二年公布实施之修正规则,则正式将「手工」及「图画」列为台湾初级教育课程中。当时学校中的图画课程安排,是以培养学生描绘及手工能力,达成活用台湾地方资源、开发台湾产业为目标。是故,图画课程的开设,原不以培养艺术家或广告设计者为目标,但它确实帮台湾的美术设计踏出了第一步,对于当时台湾人设计能力的训练及美感涵养之培养,具有不可磨灭之贡献(杨孟哲,1999;姚村雄,2005)。
三、大众传播媒体设立
在日人治台初期,最早发行的报纸《台湾新报》及杂志《台湾产业杂志》中,就已经出现了少量广告。两年后在台湾总督府儿玉源太郎的协助下,由日人守屋善兵卫合并了《台湾新报》及《台湾日报》,正式创设《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日日新报》为日治时代规模最大且历时最久的报纸(1898-1945),完整地记录了台湾的真实面貌,无论日人统治的法令规章、国内外时事、社会风俗、以至于生活形态等,皆有详实之记载,有其丰富的史料运用价值(锺淑敏,1994)。
《台湾日日新报》创办之初,台湾总督府以「爱国妇人」名义投资,令其为官方喉舌,因此该报配合其统治政策,刊登政令宣布及观念宣传之广告(洪桂已,1957)。除此之外,《台湾日日新报》也延续日人办报模式,刊登商业广告,为不折不扣的官控商营报纸。台湾最早的广告论说,即出现于一九○○年的三月二十日的《台湾日日新报》,有一则〈劝广告说〉揭示了广告的重要性,该文作者认为广告为百般事业所需,不可或缺,对于台湾人不重视广告,没有充分利用该报之广告栏,深觉可惜。事实上,就在该文刊登之前,该报已经反复刊登本岛(台湾)人广告费优待的广告讯息,〈劝广告说〉应为推波助澜之举,希望能藉由文字加强劝说,以吸引更多的台湾商人刊登广告(张宏庸,2005)。
除了刊登广告之外,官方色彩浓厚的《台湾日日新报》,也曾主办几次与广告设计及视觉创意相关的 比赛活动,例如和广告商社(即今之广告代理商)合办,由读者票选之「意匠广告」募集活动(一九○九年)、发行摄影纪念照片(一九一三年)、创设「台湾日日写真画报」(一九一六年)、甄选漫画(一九一七年)并举办个人漫画作品展(一九三○年)、或举办台湾八景之选拔并发行纪念明信片(一九二八年)、举行商业美术海报展(一九四○年)„„等(姚村雄,2005)。说《台湾日日新报》是日治时期台湾重量级的广告及文化视觉表现推动舵手,负责「中介」及「广告」当时的文化产业,并不为过。
由于报纸商业广告的繁荣发展,在当时也有商行担任桥梁,专门处理广告业主和报社之间的广告业务,例如「三盛商行」、「万年社」、「三星社」以及「基隆一手取次」等广告代理商,皆曾出现于《台湾日日新报》刊登之广告中(高锦惠,2000;林品章,2003)。除此之外,台湾各大城市如台北、台中、台南皆出现了由日人设立的广告社或商业株式会社,以广告广告牌设计及承揽促销活动为主。规模较大的广告商社,也会替商品或活动进行设计与宣传,负责全程规划之工作(叶龙彦,1998)。从官报、广告商社到一般商行,台湾广告在新兴大众媒体的推波助澜下蓬勃发展起来。
四、消费阶级之形成
一九○五年七月,为拓展台湾本地读者,《台湾日日新报》发行汉文版,为期约五年。根据台湾总督府统计书的记载,由于汉文版的发行,许多《台湾日日新报》的订户转而只订汉文版,这使得该报发行量大幅降低,跌幅将近五成。这也就是说,依照合理的推估,在日人统治台湾的初期,单以《台湾日日新报》为例,固定的台湾人读者至少应有五成。根据总督府于一九二四年的调查,台湾约有一万八千九百七十份的发行量,而由于报纸常在公共场所(图书馆、候诊室、公所、车站)广为张贴,因此真正的台湾人读者数目应远超过报纸一半的发行量。一九一○年之后报纸的广告栏中,更有一半是台湾人所登载的商业广告。足以证明在日治时期中期以后,由于识字率的普及(以一九二六年为例,台湾儿童入学率达29.02%),已有相当多的台湾人有接触大众媒体习惯及消费能力。报纸阅读风气更盛,这对于商品消费行为颇有帮助。
同时,在一九二○年代,日本社会正值大量商品化与消费文化形成的大正民主时代。许多留日的台湾人带回新颖的美术观念及文化价值,与台湾本土的文化运动互相激荡;加上人口增加,社会商业与文化活动频繁,消费阶级逐渐形成,广告遂成为新兴的大众媒体服务业(叶龙彦,1996)。
五、产业及经济之发展
日人治台之后,先后将重要经济作物如樟脑、烟草、食盐与酒精收归公有,建立专卖制度,以增加总督府的收入。此外,扮演殖民者角色的总督府也积极推动台湾农产品工业化,以大量生产的方式来提升产量,并求台湾岛内之自给自足。其中稻米、糖、茶、香蕉及菠萝都是台湾当时主要出口的大宗,因此也出现了许多为宣传台湾物产特色而设计的广告。在日治末期时,由于二次战时经济紧缩的关系,为了筹措军费,解决战时日本窘迫的经济,总督府运用台湾物产广告海报进行宣传更加频繁,密集地在报章杂志中出现(姚村雄,2005)。
伍、在总督府阴影下:从性别观点反思日治时期广告论述
以现代广告之发展来说,日治时期台湾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最大的不同,在于殖民政治与经济的掌控。台湾的广告业,一开始就明显受到了总督府由上而下的操纵。无论是殖民者政治中心的总督府、民间商人组成的「商工会」、亦或是官报《台湾日日新报》,都是日治时期台湾广告业发展的重要推手。他们不但引进了现代商业活动中的促销特卖活动,更广泛地运用报纸平面广告、海报、纪念明信片等工具,以收商品或观念宣传之效。尤有甚者,在日治中期以后,更由中央或地方统治者主导,举办各式各样的展览,甚至以举行大型博览会,全民动员的模式,以宣扬日人治台之政绩。日治时期的「广告」,并不是单纯的商品宣传工具,它更是政令倡导,教化人心的利器,进行社会及文化控制,以巩固殖民统治为核心目标。
在殖民政府掌控之下,台湾历经了重大的社会变迁,开始了以支持殖民者利益为主的现代化过程。然而,在这个非自主的变迁过程中,受政治经济体制牵动的广告与宣传运动,其锁定的目标对象并不单纯统一。日治时期的被统治者/宣传讯息接收者/消费者,仍存在着阶级、族群及性别的差异(杨雅慧,1993)。事实上,对于殖民政府施政内容的「认同」与否,以及对从殖民国所输入的商品和广告的接受程度,随着阶级、社会、性别角色的变化,呈现相当的差异。
美国妇女学学者白露(Tani E.Barlow)在研究一九二○年的中国女性问题时,曾经指出,若要掌握此一时期殖民主义/现代主义生活的智识史,则必须从当时的商品广告(特别是广告主为跨国公司出资刊登的广告)中的文案与妇女所呈现的图象来理解(白露,2007)。她指出,上流阶级女性消费的过程,兼具 了智识与意识型态内容。从广告中建构出来的「自然女人」形象,就可知道商品广告形象和通俗社会学如何互为表里,共同催生了一种特定的阶级意识型态。(白露,2007: 208)。
白露(2007)的论述一方面肯定了通俗文本(即报刊,杂志与广告内容)的社会学分析之重要性。另一方面,凸显了从女性问题及女性需求的角度来解析经济和社会潮流的变动,特别能够细致地呈现出社会演化、改革与实践的全貌。女性在「现代化」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被赋予了什么样的责任,皆可从媒体的评论文章或广告内容里寻得线索,以补述女性社会家庭的(小)历史,进而比对论证以男性政治(大)历史为主线的现代化进程。
这样的研究概念,立基于从女性观点对历史书写所发出的反思,方法上则是藉由通俗文本再现历史来提供重新诠释与书写历史的契机。对于台湾日治时期广告的研究,正可挪移这相同的研究概念,厘清在殖民高压统治下,广告文本所能记录并呈现的社会真相。如果说,晚清民初的中国正进入一个「精神冒险」期,而女人成了现代性最有力的象征,也正是社会改革的论述焦点(梅嘉乐,2007)。那么,同处于亚洲,彼时被日本统治的台湾女性,在历经中国移民所建立的父权封建传统、殖民主义和现代化潮流的交错影响之下,同样也可能成为台湾社会现代化的象征与研究焦点。
在既存的日治时期台湾广告研究中,探讨女性形象的要以姚村雄(2002)的〈日治时期美术设计中之「台湾女性图像」研究〉作为代表。基本上,姚循一般日治史方法先将日治时期分为三期:始政、同化与皇民化时期。以殖民政府的施政方针来概括当时的社会环境发展。接下来说明台湾文化影响的源头:闽南式中国传统文化、典型日本文化、经由日人传递的西方现代文明。他的分析样本包含了日治时代的美术设计作品如:绘叶书(纪念明信片)、广告海报、杂志封面或插图、报纸广告等。
在姚村雄(2002)的研究中,处于殖民统治时,台湾美术设计作品中的女性图像,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儒教道德制约下的台湾传统女性图像」。在日治时期的美术设计作品中,常可见勤俭持家的农家妇女辛勤工作,如从事务农、洗濯、烹煮等工作。第二类是「殖民同化政策下的典型日本女性图像」。这一类图像的视觉表现,带着浓厚的和式风味。例如:图像中的女性发型和服饰均走和式风格,和服为最显著特征。在日治时期,身为殖民者的日人在台湾拥有较高的社经地位,也因此穿着和服的妇女形象可视为富裕或消费能力之指标。第三类为「社会变迁下的新时代女性图像」。在日治时期中期以后,或许是受到了西方流行文化的影响,在许多广告海报或设计图像中,开始有短发烫卷形式的女性出现,展现出现代女性独立自主的新形象。此一时期,也就是第三类的女性形象起了很大变化。广告中的台湾女性不再是劳碌的农家妇女,生活场域也不再局限于溪边、厨房、农田等劳动区域。经历数十年的殖民统治之后,台湾渐渐迈向都市化,台北、台南、高雄等地都成立了具规模的百货商场,不但催生了繁荣的商区消费,也刺激了广告设计表现的转型。准此,广告中描绘女性从事的各种休憩活动(登山、游泳)之情形,可视为当时摩登时尚的一环。第四类则为「战时体制下的殖民女性图像」。这类图像主要是出现在二次大战末期,配合战争所需,在日治后期的皇民化运动中,日本殖民政府为动员台湾妇女,将她们塑造为忠于皇国的战争后援角色,在视觉表现方面,女性的形象不但是勇敢坚强,且是能在后方配合战争的军国妇女。
姚村雄(2002, 2005)的研究在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方面,做得相当完整,个人搜藏的日治时期视觉设计物极众,并有专书发行。搭配其它日治时期广告设计图录等书目,例如张宏庸(2005)的《台湾茶广告百年》、梁瓈尹(2007)的《台湾日日新:老药品的故事》等,诸多丰富的资料文本,将可提供未来研究者许多研究的目标。然而,以目前针对日治时期广告的研究来说,整个论述似乎以视觉设计的发展与演进为主轴。即使如前述姚氏针对女性图像的研究,事实上也依循着「现代化」即进步的历史脉络,对于殖民统治下台湾女性的描述过于单纯,并未能够将日治时期的台湾女性真貌就阶级、族群等差异显现出来。虽然,在日治时期,相对于整个中国来说,台湾不论在教育、公共卫生、基础建设、商业发展等都是先进的,但这并不能代表台湾的女性处境一定跟着「现代化」,摩登进步。更何况,在以经济剥削为前提的殖民统治大架构下,越多的建设,代表的可能是越多的剥削。
举例而言,于一九一四年由台北厅推动的去除缠足运动,虽是影响台湾妇女地位甚巨,但其实是出于两个重要原因:
一、具有优越感的统治者亟欲「改造」台湾人民,将缠足、辫发、抽鸦片视为旧时代余毒;
二、出于经济考虑,去除缠足制度可以提升妇女劳动力,从而提升台湾整体的生产力。这政策不但在实质上与真正的妇女自主解放相去甚远,更以状似现代化进步的表象存在于历史书写中。
事实上,日本传统文化中对于女性的压抑并不亚于中国社会,自然不可能开放给殖民地妇女自由及平等权。从女性的角度出发,许多研究者发现,除了总督府所推动的种种「现代化」措施外,殖民当局还常利用各种体制内教育或妇女团体(例如:官方色彩浓厚的「爱国妇人会」)来控制台湾女性,其目标则是透过教育及活动的方式培养认同与生产力、涵养「日本国民性」与「日本女性美德」,将台湾女性塑造为贤妻良母以及忠良爱国的角色(游鉴明,1987)。而在日治后期,台湾被卷入大战,妇女被宣传动员,除加强经济生产之外,也投入了社会救助与救护行业,作为战争之后援(杨翠,1993)。当时日本统治者以国家力量动员台湾妇女,塑造了三种角色典范,分别为:「皇国妇女」(真正的日本国妇女)、「军国之母」(「日」军的母亲与妻子)及「产业战士」(战争后援的角色)等(杨雅惠,1993, 1994;张淑卿,1999)。这些与妇女相关的政策,在「现代化」与「国民教育」的包装下推动并记录,掩盖了台湾妇女在日治殖民时期被「资本家-殖民者-父权」多重剥削的历史真相(杨翠,1993: 64)。
于是,从性别的观点重新解读台湾日治时期广告中的女性图像,并以颠覆殖民者所建构的社会规范和秩序表面为基调,就成为补述台湾广告史的一个重要范畴。本文所强调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研究刍议:如何将大众媒体中的女性图像,自总督府的媒体控制阴影下解放并显现出来,使其重新发声,重述历史,以性别为主轴重新与日治史、广告与社会变迁研究展开对话。
陆、对于未来台湾广告史研究取向之建议
最后,针对未来的研究取向,本文提出两项建议,提供未来相关研究参考:
一、建立适切的图像符号学研究模式,以辨识日治时期广告的 文本特性
回顾台湾广告与设计相关论述,无论是日治时期广告中的符号学研究应用,亦或是女性图像的研究,迄今为止,大部分仍是依年代或产品别所做的数据收集与初步分类;对于广告中的符号元素、结构与表意系统并无深入探讨。是故,针对日治时期广告的特性,建立一套适切的图像符号研究模式,厘清分析原则与步骤,成为未来研究非常的重要取径。
我们可借用瑞典符号学学者Sonesson(1992)针对图像文本所建立的观察重点,从文本的结构规则(rules of construction)、文本所欲制造的效果(effects which they intended to produce)、文本的流通渠道(the channels through which pictures circulate)和文本配置的本质(the nature of the configuration)等面向出发,并进一步结合传播模式概念,修正为辨识图像符号文本的四大要点:制码的形式(types of code)、传播目的(goals)、传播媒介(media)和文本图构(textuality)(Sun & Chen, 2008)。
依照辨识图像符号文本的四大要点,我们不难发现其日治时期广告的文本特殊性。首先,我们可从「传播目的」出发,区辨一则广告作为「销售日本」(selling Japan)与「销售台湾」(selling Taiwan)的差异。日治时期的广告,针对不同的销售「区域」或目标市场,在符号选择、组合和配置上呈现了极大的差异。向台湾人或在台日本人销售「日本」形象时,广告主大量使用和式符号(或受到西方艺术影响的和式符号)和日语文案的广告,常见于《台湾日日新报》广告栏。这些由日商刊登的广告,将日本产品的优越性与和式符号,做了一个紧密的连结。至于总督府透过各种博览会或共进会向日本「内地」的权力核心「展示」或「销售台湾」时,其视觉设计所采用的符号,却是混杂了中国式的朱丹色彩、代表「地方色彩」的台湾农产品、以及殖民者筛选过的台湾建筑或街景(吕绍理,2005;Yao, 2006)。若是「销售台湾」的对象转为欧美消费市场,例如将茶叶输出至北美所设计的广告,则常采用台湾汉族女性服侍消费者喝茶,温柔婉约的形象(张宏庸,2005)。因此,文化符号的选择制码形式以及组合的方式(文本图构)随着「传播目的」(即广告里所设定的销售目标:台湾,日本或欧美地区)而有别,而其所采取的「传播媒介」,则可分为平面印刷媒体与宣传活动两大类,前者涵盖了海报、一般广告、明信片甚至邮戳,后者则包含了在日本举办的博览会以及在台举办的始政纪念博览会、共进会等。无论是平面媒体广告里文本图构的形式,亦或是透过博览会活动的空间规划,均反映出一种权力施展的内在机制,透过不同的传播媒介,全面施展控制与影响(吕绍理,2005)。
在以「女性」符号为视觉核心的日治时期广告文本中,尤可常见特殊的「文本图构」:将女性图像与经济作物(茶叶、蔗糖、酒类等)并置。其中除了物化、消费女性等议题值得注意之外,广告文本中亦有日籍、台籍与原住民女性等不同的图像,其中显现的符号差异与衍生的社会文化意涵又是如何?透过适切的图像符号分析方法,应可为这些值得关注的议题斩棘辟径。
二、赋予广告文本与社会变迁之间更适切的诠释空间 如前所述,日治时期的台湾广告,固然受殖民者建立的政治经济体制影响甚深,惟其锁定的宣传目标对象,并非是不变的单一个体。日治时期的被统治者/宣传讯息接收者/消费者,仍有阶级、族群及性别上的差异。是故,广告里呈现的汉族、大和民族和「高砂族」(当时统治者对台湾原住民的统称)的女性图像,以及她们所代表的生活起居及劳动空间,仍存在着族群与阶级上的歧异,其文化与社会的意义指涉也就大不相同。
关于日治时期的广告活动研究,研究者常以「艺术社会学」的理论观点出发,分析视觉呈现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例如:姚村雄,2002)。然而,考察现有的相关文献及研究成果,所谓的「社会变迁」,仅是将日治时期按照施政模式分为三期,并试着将统治者的重大施政及广告设计表现作一连结,但在细部数据的分析及论证方面,略嫌不足,遑论加入性别、阶级或族群之分析观点,故理论架构和数据分析结果之间的呼应,仍有强化空间。
我们可采用深受Foucault影响的新历史主义(New Historicism)观点来重新叙述、诠释台湾广告史。具有符号学与传播学术背景的Streeter,在 “The ‘New Historicism’ in Media Studies”(1996: 53-54)一文中曾提到:
诠释历史一直都是文化研究的中心课题„„广泛地从诠释人类学到文学的新历史主义,许多新作品将这些理论传承带入的媒体研究中,并专注研究媒体于社群生活中所扮演角色的复杂性;在我们这个领域,本质上已造成影响。而据我对博士班课程的观察,这个影响在未来也只会越来越重要。
根据新历史主义所发展出来的研究立场,是将所谓的「历史进程」,视为一个不连贯或非线性的发展。这是因为唯一的大历史并不存在,而是由不连续甚至互相矛盾的小历史单位所构成的论述。而在这互为矛盾甚至冲突的小历史后面,隐藏的正是不同行动体或组织之间的权力角逐及竞争。关于这一点,历史学者吕绍理(2005)的著作《展示台湾》,曾以台湾茶叶产品为个案,具体地分析了此种权力抗衡;台湾茶在参加一九○四年于美国圣路易市举办的万国博览会时,总督府就已经希望能摆脱与日本茶商公会共同展示经营茶展的模式,以便能单独凸显台湾乌龙茶的特性。实际的作法,是直接透过圣路易当地的制茶商人推广台茶,所以选择在会场设置广告,并将台茶标样与宣传印刷品,直接发送给圣路易市的贩商(吕绍理,2005)。事实上,对总督府而言,台茶不需背负宣传日本文化的包袱,不但经营策略较为灵活,在广告视觉设计方面,为了凸显台湾的「地方色彩」或「异国情调」,常刻意舍弃官方喉舌《台湾日日新报》广告栏中的和式风格不用,反而采取了沿袭自清朝的汉族服饰等传统符号来吸引北美消费者(张宏庸,2005)。
然而,隐藏在日治时期五十年间的权力竞逐,并不仅止于「官方统治者vs.殖民国资本家」或是依照「传播目的」的需求,以广告设计的「传统汉式风格」来对抗「和式风格」而已。台湾省茶叶商业同业公会曾在一九四三年发行的《台湾之茶叶》,收录了两张推销台湾茶的广告海报,无独有偶地,这两张海报中的女性身穿旗袍,其图文配置的模式,竟带着强烈的上海月份牌广告画的影响。事实上,自清末以降,历经日人统治,台茶的出口一直与英美洋行资本关系密切,总督府虽然曾经意图截断英国对于台湾茶叶的控制,然而由于无法与英美及厦门茶商相抗衡,因此茶叶的输出乃采取与英美及华商合作的关系,以扩大贸易收入(吕绍理,2005)。这也说明了,即使总督府曾对台湾进行了严密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控制,但从台茶曾为华商和英美洋行控制的事实来看,日治时期广告里「不经意」流露出来的符码选择和文化讯息,提醒了研究者,更应该从当时的商业市场、广告目标群众、广告主代表的政经势力或结盟等来重新衡量、论述、系统化日治时期的广告发展,以赋予广告文本和社会变迁(或控制)之间更适切的诠释空间。
参考书目
王凯薇(2005)。《日治时期台湾地方意识的建立:以颜水龙美术、广告与工艺创作为例》。国立中央大学艺术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白露(2007)。〈有所需求:一九二○年代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女性〉,游鉴明、罗梅君、史明(编),《共和时代的中国妇女》,页205-254。台北:左岸。
李佳萤(2006)。《报纸广告中之台湾庶民生活影像:1950-1999》。国立政治大学广告研究所硕士论文。
吕绍理(2005)。《展示台湾:权力、空间与殖民统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麦田。
周兆良(2003)。〈战争与媒体—日治时期台湾国际广播媒体「台北放送局」角色变迁之初探研究〉,《传播管理学刊》,4[1]: 53-61。
林品章(2003)。《台湾近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变迁:1895-1990之共进会、展览会、博览会以及设计相 关活动》。台北:全华科技。
林丽云(2000)。〈为台湾传播研究另辟蹊径?传播史研究与研究途径〉,《新闻学研究》,63: 35-54。
洪桂已(1957)。《台湾报业史的研究》。台北: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
姚村雄(2001)。〈从记号学角度探讨日治专卖时期台湾酒类标贴设计之视觉符号运作〉,《设计研究》,1: 121-140。
姚村雄(2002)。〈日治时期台湾美术设计中的「台湾女性图像」研究〉,《设计学报》,7(2): 117-136。
姚村雄(2004)。《酿造时代─1895-1970台湾酒类标贴设计》。台北:远足文化。
姚村雄(2005)。《设计本事─日治时期台湾美术设计案内》。台北:远足文化。
高锦惠(2000)。《明治时期「台湾日日新报」的版面编排设计之研究》。国立台湾科技大学设计研究所硕士论文。
梁瓈尹(2007)。《台湾日日新:老药品的故事》。台北:台湾书房。
彭漫(1980)。〈台湾广告设计30年〉,《雄狮美术杂志》,113: 72-77。
游鉴明(1987)。《日据时期台湾的女子教育》。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
梅嘉乐(2007)。〈挑战∕定义现代性:上海早期新闻媒体中的女性(1827-1915)〉,游鉴明、罗梅君&史明(编),《共和时代的中国妇女》,页255-310。台北:左岸。
张宏庸(2005)。《台湾茶广告百年》。台北:远足文化。
张淑卿(1999)。〈近来年台湾地区的「台湾妇女史」学位论文研究回顾(1991-1998)〉,《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7: 193-209。
温振华(1989)。〈日据时期的都市化:以台北市为例〉,《历史月刊》,15: 135-138。
叶龙彦(1996)。〈台湾海报的由来〉,国立台湾艺术教育馆(编),《世纪容颜回顾:百年版画海报精品展》。台北:台湾艺术教育馆。
叶龙彦(1998)。《日治时期台湾电影史》。台北市:玉山。
杨翠(1993)。《日据时期台湾妇女解放运动:以〈台湾民报〉为分析场域(1920-1932)》。台北:时报文化。
杨雅惠(1993)。〈日据末期的台湾女性与皇民化运动〉,《台湾风物》,43[2]: 69-84。
杨雅惠(1994)。《战时体制下的台湾妇女(1937-1945)--日本殖民政府的教化与动员》。国立清华大学历史所硕士论文。
杨孟哲(1999)。《日治时代台湾美术教育》。台北:前卫。
楼怡婷(2001)。《台湾日治时期商业市招及其构成元素设计形式之研究》。国立台湾科技大学设计研究所硕士论文。
樊志育(1989)。《中外广告史》。台北:著者发行,三民经销。
谢里法(1992)。《日据时代台湾美术运动史》。台北:艺术家。
戴维怡(2006)。《台湾报纸广告风格之演变:1945-2005》。国立政治大学广告研究所硕士论文。
Kim, K.K.(1996).Advertising in Korea: International challenges and politics.In K.T.Frith(Ed.), Advertising in Asia: Communication, culture and consumption(pp.125-153).Ames: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Sonesson, G.(1992).The semiotic function and the genesis of pictorial meaning.In Eero Tarasti(Ed.), In the representations and institutions(pp.211-256).Imatra: International Semiotics Institute.Streeter, T.(1996).The “new historicism” in media studies.Journal of Broadcasting and Electronic Media, 40, 553-557.Sun, H.H., & Chen, I.F.(2008).The framed female image: A pictorial semiotic analysis of classic Shanghai calendar posters of the 1910’s-1930’s.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Montreal, Canada.Tsao, J.(1996).Advertising in Taiwan: Sociopolitical changes and multinational impact.In K.T.Frith(Ed.), Advertising in Asia: Communication, culture and consumption(pp.103-124).Ames: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Yao, T.H.(2006).“Images of Taiwan” as visual symbols in official propaganda media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Bulletin of Japanese Society for the Science of Design, 54(1), 59-68.
第四篇:新咏怀古迹教学设计
咏怀古迹
一、导入
播放《昭君出塞》歌曲《倾心相许》。长河远逝,岁月无痕,真心真意永存你我心底,红尘落尽繁华散去你的身影还在卓然独立,在我们的史册里,她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却卓然独立。她,曾经入选汉宫,却不受赏识;她,不愿贿赂画工,自有高风亮节;她,远嫁塞外,一生伤心憔悴。她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大家猜一下,她是谁?(王昭君)非常正确.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来感受一下王昭君这一形象的永恒的艺术魅力。(出示课件)
二、题解
看到诗题我们应该猜得出来,《咏怀古迹》是一个系列,它一共五首。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咏怀古迹》(其三)这是杜甫晚年的诗作。诗人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他不禁遥思800年前的美人,感怀伤世,心潮澎湃。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现在我们去诗中寻找答案。)
三、美读诗文
1、欣赏课文朗读,学生正音并认真品味诗歌情感。(课件:视频朗读)
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注重停顿、语调与感情,读出韵味。
3、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大声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诗歌,读出感情(课件:视频朗读)
四、整体感知诗文
1、学生诵读并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借助联想和想象,复述诗歌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
明确: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连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倾述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2、了解了诗歌的内容,同学们再读诗歌,注意读出诗歌的那种沉郁愤怒之情。(课件:播放琵琶泣曲)
(过渡语:具有倾国倾城之貌的昭君,因为一纸和亲书,远嫁异域,她会有怎样的心事?)
五、合作探究,体味情感
学生自读诗文,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身世,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出塞的昭君,多数人看到的是她沉鱼落雁的美丽,而这首诗当中,你读出了昭君怎样的心事?用诗中的一个词概括(出示课件)(怨恨)
2、昭君在汉元帝的深宫时,不过是个失宠的宫女,她风光出塞,做了千里草原之上最尊贵的**,对于我们今天一般人的理解而言,她应该是草原上最幸福的那个人,又何来怨恨之说呢?她怨什么?你是从那些诗句中读到的?(出示课件)
明确
一去紫台连塑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环佩空归月夜魂。
(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画图省识春风面
(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预设:【生:因为画工把她画丑了,让她见不到皇帝。
生:她一个人孤零零地远嫁匈奴,永远都没办法回自己的家乡。师:大家都回答地很好。昭君远嫁异邦,远葬他乡,只能月魂空归,这些都表现出了她怎样的情感?(对故乡思念的幽怨。)而“画图省识春风面”也透露出昭君对画师无耻行为的怨恨之情。那么,你认为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学生讨论后明确)
预设:【生:我觉得是,如果画师不把她画丑,她就有机会见到皇上,见到皇上身为四大美女之一的她就会被宠信,最终被册封为妃子。也用不着要远嫁匈奴那么远了。
生:我觉得是皇帝,他要是自己肯见一间昭君也就不会造成这样的悲剧了。】
师:大家的讨论非常激烈,各有各的看法。但是有个问题很值得思考:是皇上选美,可为什么画师
却那么大胆,敢随意改动画像,难道他就不怕被皇帝知道,砍了脑袋吗?
(一片沉默)(出示课件)师:有人曾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这些都是为毛延寿鸣不平的。原来,汉元帝对于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所以,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统治者的昏庸。
师: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生:因为她没办法回到自己的家乡,嫁出去之后再也没有回来过。(众多学生思考,沉默)师:(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我们不能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请大家再带着感情将全诗朗读一遍,注意读出诗歌的那种沉郁怨愤之情。
师: 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写她的怨恨,那写的是什么?
群山万壑赴荆门
这一句写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和这里的景色。
问:这首诗开篇没有写昭君,却描绘了一幅图画,其用意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请大家看屏幕
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合作。”意谓这样气势不凡的起句,当是用来写大英雄的,这样雄奇的大背景,引出一个小小的昭君村是不适当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学生讨论思考)
(题示:昭君是个平凡的弱女子吗?)
明确: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如此雄奇的山水,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所以诗人起笔用这一壮丽的诗句是为了:
1、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
2、借高山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昭君坚强的性格。
(两千多年前,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样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
六、佳句鉴赏(学生自由鉴赏)(这首诗歌当中,我认为有两句诗写得非常美,我自己很喜欢,大家一起来鉴赏)。之前和大家讲过,诗歌的语言很精炼,一句诗中往往有某个字用的特别传神,古典诗歌的炼字型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那么在这首诗中,大家认为用得最好的字是哪个一个?也可鉴赏其中的一句话。
预设: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赴。提示:好在哪里?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象?)
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这一对仗很工整,大家来说一说是怎么构成对仗?(形式上、内容上)
内容上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对比、反衬)或者问:内容上是怎么形成对比的?、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孤独心情 “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的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与“青冢” 色彩对照,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营造出浓浓的悲凉萧瑟的气氛,透漏出强烈的悲剧色彩。“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万里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朔漠”与“黄昏” 意境渲染,“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
师:学生赏析得非常好。这一联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和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凄凉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这位具有倾国倾城之貌的美人一生的悲剧。
师:赏析完颔联,再来看颈联。这一联哪个字用的传神呢?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葬于塞外,不能归汉,昭君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可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
师:同学们赏析得非常好。香溪水畔聪颖异常的女子,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的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单于父子的怀抱。
师:正是这样,昭君的怨恨既是对自己命运的怨,也是对画工和皇帝的怨。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点明名了全篇的主旨。
“怨恨”两字是全诗的诗眼。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这两句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她的同情。
根据以上探讨,我们知道诗歌中只写了昭君的怨恨。但诗歌题为咏怀,但诗文中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内容与标题“咏怀”不符呢?
(不是,他是借昭君的事来抒怀。)
师追问:大家都知道,诗言志,是言情。诗人在本诗里抒什么情怀?昭君有着满腹的怨恨,而诗人呢?
讨论:诗人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予了作者本人怎样的情感?
提示:要完成这一问题,需要联系写作背景,还要把昭君跟诗人进行一个比较,看看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连接点。(学生、教师共同寻找,得出答案)
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课件)
(过渡语:诗人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心里产生什么情绪?(不满,怨恨)说得非常正确。但诗人又不能明说,所以借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于是拟诗题为《咏怀古迹》。
现在我们把昭君跟诗人进行一个比较,看看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连接点。)
师:昭君是绝代佳人,入宫见妒;画图省识,远离汉宫;身死异国,环珮空归。诗人是才华横溢,入朝见妒;不分忠佞,无辜遭贬;漂泊西南,有家难归。这二者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
他们的连接点:思念故土,怀才不遇(仕途失意)
总结: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由此,我们来归纳这首诗主旨。
归纳本文的主旨:这首诗通过咏昭君的怨恨,抒发诗人思念故乡、怀才不遇的悲愤情感。课堂小结,当堂背诵
这首诗既让我们对王昭君有了深入的理解,也让我们感知了杜甫的悲愤,诗人在诗中寄予的的情感是深沉的。
七、比较阅读
两首诗所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
和亲功绩 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在这首诗中,昭君成了一个为了民族团结欣然和亲的巾帼英雄。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内心怨恨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我们也不妨说:一千个诗人心中有一千个王昭君。
八.课后作业
1、关于昭君的诗歌还有很多,大家课后可以去搜集一些来比较。最后 请我们再一次倾听一边《出塞曲》,感受一下王昭君内心深沉的怨恨之情。播放《琵琶泣》)
板书:(课件)
咏怀古迹(其三)
咏昭君
首联:出生之地
烘托
颔联: 一生悲剧
对比
颈联: 不幸缘由
反衬
尾联: 怨恨忧思
主旨 : 寄悲愤,感怀自身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深沉怨恨)
第五篇:新农保政策诠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新政发〔2009〕88号)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试点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做好自治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精神,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新农保试点工作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政府主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村居民普遍参保;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自治区制定实施方案,试点县(市)制定具体办法,对参保居民实行属地化管理。
二、任务目标
经国务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批准,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吐鲁番地区鄯善县、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和田地区和田市、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哈密地区哈密市、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列入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逐步扩大试点范围,确保2020年以前在全区普遍实施,并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三、参保范围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且有农村户籍的居民,均可在户籍所在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四、基金筹集
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构成。
(一)个人缴费。目前,新农保个人年缴费标准从100元起步,设定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参保人可根据本人及家庭经济状况按自主选择,多缴多得。今后,自治区将根据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当调整缴费档次。
(二)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同时,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以及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三)政府补贴。试点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对参保人补贴所需资金,自治区财政将给予补助。其中,试点县(市)属贫困县、边境县的,自治区按照每人每年30元的标准给予全额补助;试点县(市)不属于贫困县、边境县的,自治区给予60%的补助,剩余部分由试点县(市)负担。试点县(市)可根据本地实际适当提高补贴标准,所需资金自行负担。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可给予适当鼓励,具体标准和办法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另行制定。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试点县(市)人民政府可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五、个人账户
试点县(市)应为每个参保人建立一个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的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目前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
六、养老金待遇
参保人符合养老金领取条件的,可按月领取养老金。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一)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对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试点县(市)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所需资金自行负担。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发放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
参保人缴费期间死亡或领取养老金期间死亡的,其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的本息外,可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
七、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
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有农村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得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得少于15年。
八、待遇调整
自治区将根据经济发展、物价变动和国家有关政策等情况,适时调整全区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九、基金管理
新农保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按有关规定实现保值增值。试点县(市)社保经办机构开设新农保基金收入户和支出户,收入户
主要用途是暂存农民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和向财政专户上缴的养老保险费收入;支出户主要用途是接受财政专户拨入的资金和支付养老金待遇。试点阶段,新农保基金暂实行县级管理,随着试点的扩大和推开,逐步提高管理层次。
十、基金监督
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对新农保基金的监管职责,制定完善各项业务管理制度,规范业务程序,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对基金的筹集、上解、预算、划拨、发放等进行实时监控和定期检查,并每年披露新农保基金筹集和支付信息,做到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财政、监察、审计部门按各自职责实施监督,严禁挤占挪用,确保基金安全。试点县(市)新农保经办机构和村民委员会每年应在行政村范围内对参保缴费情况和待遇领取资格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十一、经办服务
试点县(市)应适当充实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新农保的参保登记、费用征缴、个人账户建立与管理、待遇审核与发放、保险关系转移与接续、档案管理、统计分析等工作。要认真记录农村居民参保缴费和待遇领取情况,建立健全参保档案,并妥善保存。要将现有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延伸到乡(镇),以方便群众参保缴费及有关信息查询服务。试点县(市)应建立健全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配备专职新农保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对参保人员的参保资格、基本信息、缴费信息、待遇领取及关系转移资格等的初审工作及核算一次性补缴金额、录入有关信息等。
试点县(市)应在行政村设立新农保代办员,具体负责收集上报新农保参保登记、缴费申报、待遇申领、关系转移接续等业务环节所需的材料,并负责对基本信息进行调查摸底和采集、有关材料的发放、养老保险费的催缴、政策的宣传解释以及对待遇领取资格进行认证等工作。代办员原则上由村干部兼任。
试点县(市)可委托金融机构为参保人员制发新农保有关折(卡),代扣代缴养老保险费,代发养老保险待遇。也可运用农村远程教育系统为新农保服务。开展新农保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从农保基金中开支。
十二、相关制度衔接
(一)与老农保的衔接。原已开展以个人缴费为主、完全个人账户模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老农保)的县(市),要做好与新农保的衔接工作。凡已参加老农保、且年满60周岁、已开始领取老农保养老金的人员,可在老农保养老金的基础上,增发新农保确定的基础养老金;已参加老农保、但未满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人员,应将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按新农保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待符合规定条件时享受相应待遇。
(二)与村干部养老保险的衔接。试点县(市)应将村干部养老保险纳入新农保范围。已参加村干部养老保险、且年满60周岁、已开始领取村干部养老金的人员,可在原待遇的基础上,增发新农保确定的基础养老金;已参加村干部养老保险、但未满60周岁、且没有领取村干部养老金的人员,应将原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按新农保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待符合规定条件时享受相应待遇。为保证村干部原待遇不降低,新农保试点启动
后年满60周岁、按新农保规定计发的养老金低于原村干部养老金标准的,由试点县(市)人民政府补足差额。
村干部卸任未满60周岁的,应继续参保缴费,并自愿选择缴费档次,与其他村民享受同等的缴费补贴。
(三)与农村其他人员相关政策的衔接。新农保试点启动后,对农村优抚对象、三老人员、享受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的人员、重度残疾人、五保供养人、低保对象、爱国宗教人士,凡年满60周岁的,可按新农保政策规定计发养老金,并不得抵消本人原来按国家和自治区规定应享受的各项待遇。其中,低保对象按新农保政策规定计发的基础养老金可不计入家庭人均收入。
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办法,将另行制定。
十三、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新农保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自治区成立了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各试点县(市)也要成立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新农保试点工作,并根据本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办法,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十四、政策宣传
建立新农保制度事关各族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是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试点工作。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加强对新农保试点工作重大意义、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的宣传,使这项惠民利民政策家喻户晓,引导适龄农村居民积极参保。要注意研究试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办法,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重要情况要及时向自治区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发布部门:新疆自治区政府 发布日期:2009年11月27日 实施日期:2009年11月27日(地方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