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污染成因与整改建议

时间:2019-05-15 03:05: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业水污染成因与整改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业水污染成因与整改建议》。

第一篇:农业水污染成因与整改建议

农业水污染成因与整改建议

摘要:指出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水资源严重污染的负影响。目前农业污染是导致全球水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污染源。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农产品质量日益下降,全球人口身体健康水平较早些年低,农村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作为人类生存之根本的农业生产已遇到危机,其发展所造成的污染是最严重的危害环境因素之一,对其进行有效治理,及时改善污染状况是目前刻不容缓的任务。针对农村水污染的现状,提出了整改策略,希望对水源进行针对性有效治理。

关键词:农村水污染;农业污染;现状分析;整改策略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944(2015)06019602

引言

我国是一个世界闻名的农业大国,主要经济发展仍是农业经济,作为一个社会经济区域,农村在承载着城市发展的同时自身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人口众多的农村在社会经济、社会稳定、社会自然环境各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面对农业经济发展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挽救农村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对水污染进行彻底的、有效的治理对我国农业经济高效稳定发展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农村水资源现状及水污染成因分析

2.1 农村水资源污染现状分析

我国大多数农村拥有丰富的河流流经、河塘等有利农业发展的优势,拥有天然水利环境。而且作为一个天然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自我修复的功能,但是近年来很多农村出现了人口饮用水缺乏、灌地用水被严重污染的现状。据《农村水源环境与空气质量》调查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业发展较快的8个省、38个县、69个村子里87%的村子没有对生产生活中的污水进行处理,也没有处理设备和专用污水排放管道。大量的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渗入地表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人的生产生活用水又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在我国农村,有上亿的人喝不上健康干净的水,其中自然原因造成饮用水质量不达标的只有不到40%,绝大部分是人为因素对污水的排放不规范所导致的。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非自然死亡率大大上升,患恶性肿瘤的人口比重明显增加,这些都是因为农村水污染、环境污染严重所导致的。农村各种污染的日益严重,通过河流、大气等因素进一步扩展到城市,造成全国性污染,严重影响我国公民的健康。工业发达城市污染与农村污染相比都不值一提,农业污染已成为国家水资源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2.2 农村水污染的成因分析

2.2.1 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施用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农家肥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含有大量化学成分的有机化肥和农药。化肥吸收效率低污染大,施在农作物上的化肥只有不到45%可以被吸收利用,其余55%都会浪费形成污染。而我国近20年来对化肥的使用量达到4000万t。农药一年的使用量也超过110万t,其中对农作物除虫害起到作用的还不到其中的20%,剩余的大量农药、化肥挥发到空气中,撒落在土壤里,流淌在河流中,其严重后果无法想象。目前对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量还在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长此以往土壤将不再肥沃,土质酸化现象将更加严重,水体营养化加重水华现象将更频繁地发生,生态系统面临更严重的破坏。由农业污染产生污染源对水域环境和土壤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十分严重,对贯彻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经济高效稳定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2.2 农业养殖污染

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除了农作物的种植,还有就是发展养殖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户对家禽、家畜进行养大规模的养殖,并进行工厂化管理。据调查,养殖一头家畜所产生的生活废水是一个人的22倍之多。根据我国环保总局的调查,农村私人的养殖场70%没有相关污染处理措施,进行过环境影响评价的规模性养殖场不超过10%。这些养殖场出产农副产品时产生的污染物大都直接倒入附近水体,造成水体的无机元素流失,加重水体的富营养化。

2.2.3 乡镇企业污染严重

随着城市发展加快,城市人口饱和度加大,企业发展受到限制,一些企业工厂看好农村地大物博,资源充分,劳动力充足,将部分企业基地转向农村发展。乡镇小型企业也利用农村城市化的好时机迅速崛起。这些企业多属于耗能较大,污染相对严重的企业,农村又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比较淡薄,相关部门对农村环境的管理也比较松散,一些企业为了效益或生产方便直接或间接地对流经企业的河流进行了污染。

2.2.4 环保意识不足与水处理系统的欠缺

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相对较低,生活方式落后与整体素质较低。在面对乡镇企业和家禽、家畜养殖业时,目光不够长远,考虑的经济因素比较多,而潜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重视。生产生活中的污水随意排放已成为习惯,并不会感觉不妥。农村居民居住较为分散,还有一些地区没有实现集中供水,对污水集中治理就更难实现了,大部分农村都没有污水排放专用管道,更没有污水净化系统。一系列原因造成了农村水污染问题逐渐严重。

2.2.5 城市污染的转嫁和农村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

国家鼓励发达城市的手工业等人员、资源需要量大的企业转向农村发展,在解决自身人员饱和问题的同时帮助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而一些高污染企业利用农民整体环保意识薄弱,一心想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心理,在农村建设高污染工厂,排污指标严重超过国家环保总局的规定,对当地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近年来农村旅游受到热捧,“农家乐”发展迅速,成为农村旅游业的热门。为了使农村旅游业得到更好地发展,旅游资源开采过度造成了破坏性,降低了农村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力。而且部分游客不爱护自然环境,污染物随意丢弃,污染了农村水环境。对于农村水污染防治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控制污染源

3.1.1 加强环保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理解农民对提高经济发展的需求,科普破坏性经济建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政府对地方环保设施的督促建立,和对企业排污的管理,教导农村群众加强环保意识,设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增强环保宣传效率。对个别只求私利的地方政府领导人要进行相应惩罚,促进其他地方领导人对建设环保新农村发挥积极领导作用。对引起污染的源头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有针对性地进行高效整改。

3.1.2 发展生态农业

在农村实行生态农业建设,把传统农业按生态学原理进行高效利用,发展类似“桑基鱼塘”的生态产业,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量,减少化肥和农药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增强对农耕技术的专业指导,提倡绿色养殖、推广发展绿色农业。必要使用化肥时,普及正确成熟的施肥技术,使化肥利用效率最大化。慢慢改善农村现有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环境防御力。作物种类可以种植高产抗虫的优质杂交品种,从而提高产量,减少农药使用量。推广沼气池的应用,不仅节能环保还可与养殖场等农业经济相整合促进其规范化发展。进行种植、饲养、节能于一体的生态化发展。

3.1.3 加强乡镇企业的管理,合理安排企业布局

乡镇企业的构成具有多元化的特点,相对大城市企业比较松散。政府有关部门应对其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对企业进行污染排行,将废水量大的重污染企业迁至远离人们生活区,且处于河流下游的地方,以此形成相应的企业布局。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对企业排出物进行集中处理,安排专业的污水处理技术团队,对企业排污进行处理,并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以确保村民生活用水安全。

3.2 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污水处理技术

我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占有全国大部分的土地资源。其地势从高原到盆地各部分种植产物不同,主要发展的经济类型也不同,水资源的分布类型和受污染程度和种类也不一样。在处理各地水污染时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污染源与周围环境等因素进行针对性整改,确定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最适宜本地的污水处理技术。在西北地区提高对沼气资源的推广利用,并且在工业区集中的地方建设正式的污水净化厂,方便污水管理。结语

人口众多的农村在社会经济、社会稳定、社会自然环境各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面对农村环境的日益恶化,农业污染造成的重大危害,必须高度重视,及时进行遏制。挽救农村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对水污染进行彻底的、有效的治理,对我国农业经济高效稳定发展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应该吸取水污染带来的严重教训,从保护开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

参考文献:

[1]朱保健,许迎春,田义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水污染防治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4090~4091.[2]陈晓宏,陈栋为,陈伯浩,等.农村水污染治理驱动因素的利益相关者识别[J].生态环境学报,2011(2):87~88.[3]彭举威,汪诚文,付宏祥,等.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0(2):94~95.

第二篇:水污染及其成因教案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教案)

教材分析:

关于“环境污染与防治”的知识,在义务教育阶段和必修模块都有体现,但是要求较低,这里是对环境问题的归纳与拓展,更深入的探究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水污染及其成因”是其中一个专题。

教学设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新课标为依据,侧重生活地理的学习。以现实生活中的污染事件为例,组织学生探究其原因、过程和危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观、环境观有所提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主要环境的污染问题;

②会分析水污染事件形成的原因、过程和危害; ③了解水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2、过程与方法:

联系实际,利用典型案例,从现象入手,追根溯源,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进行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升学生的道德观、环境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

1、天然水的自净能力

2、水体污染类型 教学难点:

天然水的净化作用的机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教学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几张环境污染图片(引出水污染的定义)

一、水污染

1、定义:

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污染物进入水体,并超过其自净能力,就会改变水和底泥的理化性质,改变水中生物群落组成,造成水质恶化、水体利用价值降低甚至丧失的现象,这就是水污染。

2、水污染形成的条件:

排入水体中污染物的数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就会造成水污染。

二、天然水的自净作用

1、水体的自净能力的概念:水体对污染物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称为水体的自净能力。

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后,可以被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所净化。

指导学生读图2.1“天然水体净化作用的机理”,向学生介绍天然水的自净过程。

2、不同种类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

自净能力跟水体的流速、更新周期、溶解氧有关。河流水的自净能力大于湖泊水,湖泊水大于地下水。

阅读图2.2理解流动性强的河流为什么比湖泊和地下水的净化能力强

掌握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指导人类的活动。例如,合理安排生产布局,减少人工处理污染物的费用等。以最经济的方法控制和治理水污染。

3、不论何种水体,其自净能力都是有限度的。污染物的数量超过其自净能力,就会造成水污染

三、水体污染现象

利用教材的案例

1、案例

2、案例3

把学生分成三组,每组分析一个案例。

要求:找出每个案例中的污染物及其来源及其危害。(学生合作,讨论,然后再各派一个代表发言,来陈述他们的观点)

案例1震惊世界的水俣病

通过这个案例,需要能够掌握: ⑴污染物:甲基汞(含有重金属元素)

⑵污染发生过程:化工厂排放的含有汞元素的废水,进入海湾后转化成甲基汞,甲基汞经海洋生物的富集、放大作用,在鱼体中含量很高。猫和人吃了中毒的鱼后,造成神经中毒。

⑶危害: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发生严重障碍,甚至造成死亡。

1、水体重金属污染 ⑴污染物:各类重金属 ⑵污染源:工业废水等

⑶危害: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发生严重障碍,甚至造成死亡。案例2太湖的富营养化现象 通过这个案例,需要能够理解:

本案例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我国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和原因。从太湖周边地区图可以发现,太湖流域内小城镇密布,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人口的快速发展。太湖的污染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密切相关,是整个流域区域污染的焦点和缩影。

要求:找出每个案例中的污染物及其来源及其危害。

2、水体富营养化——淡水水体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

⑴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素

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一方面污染物易于积累,另一方面静水利于水生植物的繁殖,从而使水体生物群落急剧变化,水体生态系统则失去平衡,并造成严重的危害。

⑵污染源:农业污水、工业废水、城市污水

氮和磷等营养物质,在湖泊等缓流水体内积聚到一定程度后,藻类就迅速繁殖,尤以蓝藻、绿藻占优势。此时,湖面可出现一片片的“水花(水华)”,又称“藻花”(图2.4),在海洋上则称为“赤潮”(图2.5)。

⑶表现:湖泊上——水花(水华),又称藻花

海洋上——赤潮,又称红潮 ⑷危害:

①湖中植物死亡,鱼类死亡; ②水体变臭,水质恶化; ③湖泊变为沼泽或干地。

阅读图2.6分析湖泊是如何演变成沼泽原理。案例3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件

通过这个案例,需要能够了解:造成此次海洋污染事件的污染物及其来源是什么?试说明此次污染造成的危害。

3、海洋水体污染——石油泄露 ⑴污染物:石油及石油制成品

⑵污染源: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

⑶危害:石油污染海洋,会给被污染区域的生物带来灭顶之灾。油污染能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大量死亡。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光合作用,底栖动物则还要受沉降到海底的石油的影响。石油在氧化分解过程中,因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也会间接地对生物造成危害。

四、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学生自由讨论,引导学生出水污染的成因入手进行分析。然后把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

防治水污染,必须从源头抓起,有针对性地采取得力控制措施。

1、坚持有法必依,尤其要做到“三同时”和限期治理,达标排放。

2、推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两个方面。

3、坚持分散治理和集中控制相结合。

4、在生产和生活中大力提倡节约用水。

知识拓展:中阳县南川河的污染及其治理

资料:80年代以前,南川河曾是中阳的母亲河,人们的用水大部分来源于南川河。到了90年代,水质已经很差了,不但不能饮用,还发出臭味,但每到雨季还有些水量。而现在虽然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现状仍不乐观。

南川河围绕中阳县城,现在只有几股细细的小流,周围杂草丛生,有许多地方已出现干枯的河床,水的颜色呈黑色,发出阵阵恶臭。因为前几年政府治理,在河边建了滨河公园,但现在因为河水的原因,对人们的生活已造成严重干扰。南川河钢厂段还有些水,曾经养过金鱼,但因水质差,都死了。现在上面有些许垃圾,因为政府加强管理,所以还不至于太恶化(新生活区)。有一部分河段被建成湖水似的观光区,已成为死水。

1、通过实地调查,中阳县南川河的污染源有哪些?

(1)煤炭开采,地下水位下降,河床干枯

(2)运煤路线,煤渣进入水体

(3)气候干旱,水量减少,裸露河床种庄稼,加剧河水干枯

(4)城镇化进程加快,三废增多,河水富营养化

(5)政府错误的治理方案,挖掉污泥,抹成水泥,河流遭劫

(6)为建风景区,河水变为湖水,使水流不畅,形成臭水、死水

(7)生活习惯(乱扔垃圾)污染水体

2、对于南川河的治理你有什么意见?(1)把水泥地变成淤泥。拆掉水泥,还河床本来面貌。

(2)禁止人们乱丢垃圾,乱倒排泄物。弄些治污设备,消除河水臭味。

(3)拆除乱建房屋,采取政策恢复河漫滩。

(4)对运煤路实行隔离措施。比如加些防护栏。

(5)对采煤业进行管理。(附:学生调查南川河图片)

拉煤的大卡车

水体富营养化滨河公园

练习:

小结:回顾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板书设计

一、水污染

二、天然水的自净作用

1、水体的自净能力

2、不同种类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

3、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

三、水体污染现象

1、水体重金属污染

2、水体富营养化

3、海洋石油污染

裸露的河床

四、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教后反思:

1、讨论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课堂秩序有点乱。

2、实践的加入,使学生知识更加牢固

3、图片很好的反应了南川河的状况,具有说服力

4、最后的小结理清了本课的思路

第三篇:水污染及其成因 教学设计

《水污染及其成因》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及分析

课标:环境污染及防治

①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问题。

②以某种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③针对某类环境污染,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

课标分析:

(1)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料,根据资料判断环境污染能够带来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机械地记忆环境污染问题的危害以及环境污染类型。

(2)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这条课标要求我们以事实为例进行教学,熟悉的案例,可以使学生有效地投入到情景学习里去,从而较好的理解污染事件的原因、过程以及危害。

(3)针对某类环境污染,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

在分析环境污染事件的成因与危害之后,自然会引发学生对主要防治措施的思考。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根据成因逐条分析考虑对策,也可以找到某一成功治理环境污染的典型例子,让学生整理出案例中所用的治理措施,再归纳出思考方法和过程。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高中地理选修6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本章知识,在必修模块略有涉及,但当时要求较低,而本章对环境问题进行了拓展,要求更深入的探究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编写时为了避免重复,在三节中分别重点分析了环境污染的原因、危害和措施(水污染及其原因;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从而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说出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但教学时要让学生形成整体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必须要对三个主要环境污染问题(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的成因、危害、措施进行分析,使知识完整。为了避免课堂乏味枯燥,在详细据分析第一节水体污染后,对于后两节可以让学生自己参照分析,也起到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关于水体污染,教材从3个污染源来介绍:重金属污染、生物污染、石油污染,分别选用了三个案例:日本水俣病事件、太湖蓝藻爆发、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件来说明。其中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件案例离学生生活较远,没有亲和力,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如果照本宣科必然会使课堂乏味、死寂。因此,本人 “墨西哥湾石油泄露事件”案例来替代教材案例,以此来分析海洋水污染的原因、危害、措施。

为了增加课堂趣味,走进学生生活,本人利用“屈原穿越”的形式来作为本节课的教学主线,增强了教学情境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原先较孤立的3个案例有意义的联系在一起,撑起了本课的知识框架。

三、学情分析

水体污染是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问题。所谓熟悉,是因为在必修阶段有所涉及,学生对其成因和危害有所了解。但选修部分对学生提高了要求,作为高二选修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问题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但面对具体问题,往往不能从具象中提炼共同的本质,通过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再运用该思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2.掌握水污染的原因、危害和防治分析方法。

3.通过对图片、材料的分析,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归纳表述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和材料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水污染的严重性。

2.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对案例中图片、材料的分析,提高学生观察事物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归纳表述的能力,掌握案例分析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生对“太湖蓝藻事件”这一案例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案例分析,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地理观念,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

(四)重点、难点

重点:水污染成因、危害、防治措施的分析方法。

难点:初步掌握环境污染的一般分析方法。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结合多媒体辅助等方式。教师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生结合教师提供的文字、图片资料发现问题,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六、课堂研讨:

(一)导入设计: “屈原穿越”

引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2000多年前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穿越到21世纪,想寻找一处清水濯缨。他可找的到?

展示:以“中国水污染地图”为背景,展示“松花江中的化工原料桶、福建汀江水污染”等事件,以说明当今水污染的严重性。

【设计意图】通过诗句中“濯我缨、濯我足”这些行为活动,对比当今,学生深切感受到当年水质的清澈,和今日水污染的严重性,自然而然引出本节课课题。同时结合当今最热门的剧情设计“穿越”,激发学生的无限遐想,并生出探究的欲望。

(二)“陆地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设计:“太湖蓝藻事件”

转承:在“太湖美”的音乐背景中展示图片,先展示太湖美景,再转为蓝藻爆发后的太湖图片,把学生带回那个危机的时刻。

1、危害:

学生活动:⑴根据生活实际说说太湖蓝藻爆发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⑵根据P17图2.6,说说若蓝藻不断爆发,我们的子孙将看到什么样

的太湖?

【设计意图】作为无锡本地学生都经历过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分析水污染危害的一般思路,同时全面的看清这次水污染事件带给我们的伤痛,特别是活动(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这次事件可能带来的更为严重的后果,从而唤起他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他们的环保观念。

2、污染物:

学生活动:结合书本P17第一段文字,完成填空。

太湖蓝藻爆发是因为水质出现了

现象,这是由于大量

物质进入水体造成的。

海洋水体富营养化后出现。

【设计意图】该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为后面讨论污染物的来源及机理作铺垫。

3、污染来源

学生活动:根据资料分析,讨论导致2007年太湖出现蓝藻爆发的物质来源何处?

【设计意图】对于该部分内容,学生们一般都能比较笼统的概括出污染来源于“生活污水、农业退水、工业废水”;本活动通过资料展示,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们深入理解污染物的具体来源:源于不合理的工业结构,源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利用的低效和浪费,源于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和大量含氮含磷洗涤剂的使用,从而使下篇治理措施的提出有据可依,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水污染出现与人类自生的生活、行为方式密切相关,保护环境必须从我们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4、水污染产生机理

学生活动:结合P15课文,帮屈原解惑。

屈原的疑惑:当年我们也把污染物投入水体,为何没有发生蓝藻爆发现象?而且为何这次蓝藻爆发只是出现在太湖,而长江没有?

【设计意图】水污染产生机理相对枯燥,但是该活动设计成替屈原答疑解惑,一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帮屈原解惑,学生在认识“水体自净能力”的概念、特点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5、措施:

小组讨论:从“环保部门、工矿企业、农业部门、无锡市民”等角度说说我们该做些什么来保护太湖水环境?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保护措施,体会一种新的解题思路。通过分小组讨论活动,加强学生的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在小组合作讨论中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同时措施由学生提出,而不是教师简单说教,更能让这些措施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落到实处,真正从自我出发保护环境。

6、小结:师生共同得出水体污染问题的分析思路:水体污染的现状、危害——水污染的原因——措施(对症下药)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蓝藻爆发这一具体的案例中总结出一般的分析思路,此后便可以举一反三,解决一类问题。如此,既避免的重复,又起到了及时巩固的效果。就此,下一环节就根据这一分析思路,设计了墨西哥湾石油泄漏的教学流程。

(三)“海洋污染——石油污染”设计:“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学生活动:阅读P18-19/文字,结合视频,讨论:

1、造成污染的石油都来自哪里?

2、石油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

3、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这些危害?

【设计意图】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是去年发生的污染大事件,媒体报道较多,学生比较熟悉,于是就通过这一案例展开讨论。借用视频,生动直观地展示墨西哥湾石油泄漏对沿岸地区带来的各方面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阅读课本讨论,既锻炼了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又锻炼了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全球的水污染问题很严重,水污染治理任重道远,相信只要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定能重塑清清水环境。最后让我们用屈原的诗共勉:路漫漫其修远兮。

(五)作业布置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查找日本水俣湾污染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并制作成PPT。

七、教学反思

新课程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过程与方法。《环境保护》一书的教学,不只是对知识的教学,更是应注重环保意识的培养。本人在利用“太湖蓝藻事件”分析水污染的原因时,强调个人生活对水污染的影响;在分析防治措施时,强调个人的参与。这些都能无形的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关注身边的环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课教学案例都选自当地乡土和生活,具有典型性、真实性,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所以问题讨论比较热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案例教学贵在“进得去,出得来”,鉴于时间有限,所以水俣湾污染事件这一案例在课堂上没有分析,而是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来检验学生是否“出来”了。同时这一案例学生相对陌生,所以安排他们以小组单位上网查找,如此可以获得比课本更多的感性知识,从学生上交的作业中看出,那些图片不仅带给他们强烈的视觉冲击,更造成了强大的心灵的震撼,相信这也是最有效的环保教育。

本节课重点分析了“太湖蓝藻事件”案例。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方法师生共同探讨太湖水污染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等问题。先让学生回忆“太湖蓝藻事件”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从而简单总结危害。再探究分析原因并总结出三个:第一,人们生活用品中洗涤剂含有大量的磷,磷是导致蓝藻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生活方面);第二,是因为化学和农药的高度使用,在农药或者化学输入到土壤当中之后,土壤渗透到地下水中,地下水通过河流等因素流入太湖的时候会造成水的污染(农业生产方面);第三,城市高度发展要发展工业,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污水,从而导致水污染(工业生产方面)。紧接着,针对原因让学生思考该采取的措施。每个环节精心设计、紧紧相扣,最终让学生形成环境污染的分析思路及每部分分析方法,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不断培养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

8、这个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受得住嘲笑与批忍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

9、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

10、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第四篇:淮河流域水污染成因与治理策略(范文)

淮河流域水污染成因与治理策略

摘 要:淮河流域水污染问题由来已久,原因是多方面的。当前,有效开展水污染防治、保障流域的水安全,是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在概述淮河流域水污染状况,深入分析成因的墓础上,从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思路和具体措施入手,初步探讨了未来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对策。关键词: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

Abstract: Huaihe River water pollution problem a long time, for many reasons.At present,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pollution control, protection of watershed water security, economic and social Huaihe River Basin is an urgent requiremen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 this paper, an overview of water pollution in Huaihe River Basi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grave basis, from the Huai River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to start thinking and concrete measures, discussed the future of the Huaihe River Basin Water Pollution Control.Keywords: Huaihe River Basin, wa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引言

淮河是我国最早进行“三河三湖”水污染综合治理的重点河流之一。经过多年治理,主要污染物人河量得到有效控制,工业污染物所占比重逐步降低,生活污水处理率明显提高,群众饮水困难问题得到缓解,环保工作机制初步建立,淮河水质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水体污染依然严重,特别是一些主要支流污染比较突出;治污项目市场化程度不高,运转资金落实困难;环境违法成本低、守法意识差、执法难度大;治污体制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理顺,治理的预期目标尚未实现。

1当前淮河水质状况

1.1淮河流域水质状况

《淮河流域及山东半岛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评价简要报告》显示,以2000年为例,淮河流域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3-N)人河总量分别为95万t和21万t。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河流水质进行评价,水质达标评价标准为Ⅲ类。淮河流域评价河长11975km,水质为Ⅰ类的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0.5%,Ⅱ类占10.0%,Ⅲ类占16.2%, Ⅳ类占 17.2%, Ⅴ类占9.60%,劣Ⅴ类占46.5%,超标河长达73.3%。主要超标项目有高锰酸盐指数(CODmn)、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N)等。其中,流域内安徽、山东、河南和江苏四省河流超标比例分别为86.4%, 83.6%, 78%和48.7%。按照功能区水质标准进行功能区达标评价,淮河流域评价水功能区427个,达标122个,达标率为28.6%。其中,河流、湖泊和水库水功能区达标率分别为27.5% , 33.3%和53.3%。

2000年以后人河排污量逐年增加(见图1)。通过对淮河流域人河排污口多年污染物人河排放量分析比较,1993~2000年入河污染物排放量呈逐年下降趋势,2000年以后出现反弹。2003年污染物人河排放量与2000年相比,污水入河排放量增加了8.7亿t,增长率为25 %;化学需氧量(COD)人河排放量增加了28万t,增长率为30 %。2000年以后,淮河流域水污染明显加重,31条主要跨省河流的省界断面水质达标率逐年下降,2000~2003年达标率分别为29.1%, 25.8%,24.6%和38.4%。

1.2省界河段水质状况

根据淮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实测资料分析,以2004年为例,淮河流域46个省界断面实际共监测535次,综合评价Ⅰ类水占总测次的0.2%,Ⅱ类水占8.4%,Ⅲ类水占17.6%,Ⅳ类水占26.9%, Ⅴ类水占8.4%,超Ⅴ类水占38.5%。对照《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确定的水质目标,2004年水质达标率为51.8 %。汛前4~6月淮河流域水质最差,达标率仅为40%左右,汛末8~10月水质稍好,达标率约为70%。2004年,淮河流域省界断面主要污染项目为氨氮(NH3

图1 历年入河排污量示意图

1.3 2005年1~6月淮河流域水质状况

2005年1~6月淮河流域46个省界断面实际共监测270次,综合评价好于Ⅲ类水占总测次的1700, Ⅳ类水占18.6%, Ⅴ类水占6.6%,超V类水占57.8%。对照《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确定的水质目标,2005年1~6月水质达标率约为45.2%。与2004年同期相比,变化不大,第一季度水质比去年同期差,汛前4~6月略好于2004年同期(见表1)

综上所述,对照《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确定的水质目标,2000 ~2002年淮河

第五篇:农业面源污染成因与控制措施

农业面源污染成因与控制措施

摘 要:农业面源污染是目前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该文分析了农业面源的成因,并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面源污染;控制措施;环境

中图分类号 X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0-0092-03

The Cause and Controlling 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China

Su Junmei1 et al.(1Shenzhen Machinery Institute Architectural Design Co.,Ltd.Xi'an Company,Xi'an 710075,China)

Abstract:At present,agricultural non-point pollution is the important pollution source of affecting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it becomes the bottleneck of modernize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The control of non-point pollution in agriculture is the prerequisite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 the essay,the reason on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was illustrated,and suggestions for controlling non-point pollution in agriculture were put forward.Key words:Non-point Pollution;Controlling measure;Environment

前言

污染源可分为点源和面源。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点源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因,对污染控制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工业点源上。然而人们在长期对点源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但水环境质量状况并未得到明显的改善,由此开始认识到面源污染的严重性[1]。农业面源污染是相对于工业和城市生活点源污染而提出的,主要指由农药、化肥、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河岸、滨岸、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2]。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由来已久,是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也是近年来国内外环境领域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3],但与点源污染控制的相关研究相比,面源污染的控制和研究还相当有限。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

农业面源污染来源广泛,农业土壤类型、气候、管理措施和地形等因素均会影响其污染负荷。降雨径流是农业面源污染水体的主要驱动力,是面源污染负荷产生的动力和输移载体,下垫面地表污染物质类型及其积累数量是面源污染的物质基础[1]。中国农业整体上的科技水平不高,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明显。2010年,中国《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农业面源污染已超过点源污染,成为中国水环境污染的最大污染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成因有以下几类。

2.1 农用化学品的滥用 随着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大量的化肥、农药被使用以提高农作物产量。然而我国化肥和农药利用效率总体偏低。据统计,我国单位播种面积化肥平均施用量高达400kg,远高于发达国家每hm2播种面积施肥量225kg的环境安全上限[4]。其中小麦、玉米和水稻的氮肥利用率为28.3%、28.2%和26.1%,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40%~60%的水平[5];中国农药年产量50万t,居世界第2位,年农药施用量在23万t左右,平均施用量2.33kg/hm2[6],而且许多被禁止的农药依然在施用,农药的利用率低于30%。过量的化肥和农药被农作物低效率利用后,大量氮、磷养分在土壤中盈余并以各种形式流失到环境中,导致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2.2 禽畜养殖业的发展 随着禽畜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禽畜养殖粪便和冲洗粪便污水排放量也随之增加。养殖废弃物防治和管理技术相对滞后,畜禽粪便及冲洗污水大部分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排放,携带了大肠杆菌、寄生虫卵等病源微生物和大量的氮、磷等污染物进入周边土壤、空气,流向江河湖泊,导致了水体、土壤和大气的污染。据调查,全国畜禽粪便排放量约为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的2.4倍,其中畜禽粪便COD排放超过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COD排放量之和[7]。2015年,国务院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作为推进农村污染防治的首要内容,纳入全国水环境污染防治计划,但是畜禽养殖污染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如缺乏适合地区特点的实用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模式等,防治形势仍然严峻[8]。

2.3 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垃圾 农业生产垃圾主要有残留农膜和农作物秸秆。近年来,塑料地膜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农膜污染已成为农田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据统计,我国农膜年残留量高达35万t,残膜率达42%,有近1/2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4]。由于使用的绝大部分农膜为不可降解地膜,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逐年积累,会污染土壤和水生态环境。据统计,2012年农村产生生活垃圾约2.8亿t/a,所有行政村中有生活垃圾收集点的约占26%,对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处理的约占10%[9]。长期以来,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大部分尚未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农户随意堆放或倾倒于河道两侧,不仅占去了大片耕地,也导致水生态环境恶化,已经危害到农村生态安全。

2.4 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 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既是农业非点源污染发生的重要形式,同时又是非点源污染物流失的载体和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途径[10]。过度垦植、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都会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地退化、耕地毁坏,还会造成河道、湖泊的淤塞。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带来的径流和泥沙本身就是一种面源污染物,其携带有机物、重金属、磷酸盐、氮等污染物,会给受纳水体水质带来严重影响[11]。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当地和下游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近些年来,化肥、农药施用量及畜禽养殖的急剧增加,导致水土流失引起的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10]。

2.5 污水灌溉污染 我国北方地区由于严重缺水,推广使用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进行农业灌溉,长期的污水灌溉不仅会使土壤里的污染物不再被降解,而且不断积累,在下雨或灌溉时直接渗透到地下水中,造成土壤、农作物及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已有研究表明:某些长期污灌区土壤重金属增加,地下水硝酸盐、生物致病体增加,特别是部分污灌区深层地下水有机物含量高达60 种,带有致癌作用的有机物达数十种之多[12],给当地的土壤和水生态安全造成了直接威胁。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措施

3.1 广泛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水平比较落后,从事农业生产的组织、单位及农民的生态、环保、法律意识还不够强。建议充分利用电台、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宣传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和成因,多层次、多形式地普及农业生态环境知识,让从事农业生产的组织、单位及农民充分认识到农业面源污染对社会危害性和污染防治的重要性,逐步树立起农业资源的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

3.2 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发展有机农业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其遵循自然和生态平衡规律,不施用人工合成的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化学物质和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采取作物秸秆、畜禽粪肥、绿肥和作物轮作以及各种物理、生物和生态措施,使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4]。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符合国家关于污染控制与生态环保并重的环保战略要求,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根本措施。

3.3 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水土流失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对中国的生态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其污染控制主要通过水土保持措施来完成,一是对污染源系统的控制。通过改善土壤质地、增强土壤团粒结构等表土稳定化措施或提高植被覆盖度、增加土壤微生物种类等生物措施来减少污染源系统的通量[11]。二是对污染物运移途径和过程的控制。通过降低地面坡度,以渠道化手段分散径流或降低流速,减弱径流的侵蚀力,从而减少雨水在地面溢流的数量[3]。如拦沙坝、山塘、梯田等工程设施。

3.4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研究 我国自然生态条件复杂,面源污染类型多样,关于污染源和污染通量的研究较少,农业面源污染主要由降雨径流、土壤侵蚀、地表溶质溶出和土壤溶质渗漏4个过程组成[13],其产生、迁移过程和机制也非常复杂。模型化是我国面源污染研究的主要方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建立了一些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经验统计模型,通过受纳水体水质分析计算汇水区农业面源污染输出量,目前已对三峡库区、西湖流域、千岛湖流域和汉江流域等进行了模型研究[13],然而由于各个区域的独特性和适用性,应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建立特定的面源污染理论和控制理论。另外,在研究农业面源对地表水影响的同时应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对地下水污染的研究。

3.5 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 我国作为农药化肥生产和使用大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却明显滞后。建议加快农药化肥管理条例修订,制订和完善农产品生产和安全质量标准、农产品基地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激励政策以鼓励和引导增施新型高效肥料,推广节肥增效技术,完善无公害农产品等的奖励扶持政策[13];逐步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农药施用监管制度,引导和处罚相结合的施肥管理制度等[14]。

3.6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统筹环保和农业产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绿色农业,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增施新型高效肥料,减少化肥的施用;利用生物杂交、生物遗传技术培养出高产、抗病、固氮的农作物,加强病虫草害预测预报体系建设,选用抗病虫农作物或通过物理技术、生物技术和基因技术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积极开展秸秆饲料、秸秆沼气、秸秆肥料等多渠道综合利用技术;重视对塑料农膜的污染防治,积极推广可降解地膜等。

参考文献

[1]柴世伟,裴晓梅,张亚雷,等.农业面源污染及其控制技术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6,20(6):192-195.[2]易志刚.农业面源污染及其防治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589-7590.[3]陶春,高明,徐畅,等.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子及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土壤,2010,42(3):336-343.[4]王艳萍,高吉喜.有机农业生产在农业自身污染防治中的作用[C].//首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388-390.[5]张福锁,王激清,张卫峰,等.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J].土壤学报,2008,45(5):915-924.[6]李贵宝,王东胜,周怀东,等.我国农村水环境状况及其恶化成因[C].//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 集.2002:57-61.[7]张娥.浅谈甘肃农村的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J].甘肃科技,2005,21(7):20-21,99.[8]盛瑜,周虹妤,史伯春,等.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16,52(6):68-70.[9]于锋,王淑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广东化工,2016,43(6):136-138.[10]胡宏祥,马友华.水土流失及其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6):408-412.[11]莫明浩,方少文,涂安国,等.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及其防控研究综述[J].中国水土保持,2012,(6):32-34.[12]韩学馨,郭秋卯,高森,等.探究工业污水灌溉影响及防治措施[J].科技与创新,2016,(3):91.[13]张伟天,王宝贞.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新思路[J].中国给水排水,2004,20(10):33-35.[14]郭鸿鹏,徐北春,刘春霞,等.农药化肥规制:美国经验及启示[J].环境保护,2015,43(21):64-69.(责编:徐焕斗)

下载农业水污染成因与整改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业水污染成因与整改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化市流溪河水污染现状、成因与治理对策[五篇材料]

    从化市流溪河水污染现状、成因及其影响与治理对策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093班摘要:流溪河是广州市区主要饮用水水源地之一,近年来污染事件不断,水质逐渐变差。本文阐述了流溪河的......

    防控水污染的建议

    贯彻环保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专题协商建议材料之三 防控水污染、优化地表水的建议 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保护水资源,防控水污染已成为当前保护生......

    治理地下水污染的建议

    治理地下水污染的建议地下水污染与地表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各种环境污染都有密切联系,而且地下水污染具有污染途径隐蔽、污染机理复杂和污染防治难度大、地......

    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构建支农保护体系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5%的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与对策建议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与对策建议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到世界各地,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这对于资金本来就不十分充裕的中小型企业来说,真的是冬季的到来......

    农业招商建议

    关于对现代农业招商项目考核认定的补充办法 为推动我县特色农业发展,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现对原农业招商项目考核认定办法进行修订。 一、考核范围 县外投资者在沾新注册农业项......

    工程问题与整改建议2

    XXXXXXXX工程问题与整改建议 一、已完成的台阶的踏面、踢面及扶手侧立面等大多勾缝砂浆不平整且未清洗,有积水。广场平台(成人泳池北侧)的台阶的荔枝面花岗岩踏板铺贴不平整,1块......

    关于邵水污染污染成因及治理对策

    对“加快邵阳发展大家谈”活动专报3月23日 王长忠常委批示的答复 邵阳市环境保护局 (二〇一二年三月三十日) 3月23日,我局收到“加快邵阳发展大家谈”活动专报第43期,市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