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课时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分层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5 04:48: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课时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分层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课时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分层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篇: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课时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分层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课时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

中央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A组 对点练

对点提示:1~2分封制;3~5宗法制;6~8秦朝中央集权制

1.(2014·河南郸城一中模拟)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内地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A.分封制

C.君主专制制度

B.封建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解析 封建制度在必修一教材中有两个常见内涵,一个是西周时期的“封邦建国”即分封制的简称,另一个是指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之上的,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政治特征的封建社会。本题的题眼是论述的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从属关系,故答案应为A。

答案 A 2.(2014·浙江五校联盟联考)卢龙县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孤竹文化之乡”,孤竹国是商汤灭夏后所封的诸侯国。西周时期,孤竹国归属周朝,与周天子的关系不包括()。

A.定期朝见周天子 B.按期向周天子缴纳贡赋 C.当地长官由周王任免,不得世袭 D.周天子承认孤竹国君在国内的世袭统治权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分封制下诸侯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等义务,诸侯在各自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等,因此A、B、D三项均符合史实,C项符合郡县制的规定。

答案 C 3.(2014·深圳一调)王国维说:“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故兄弟间常不免有争位之事”,“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请判断他是在论述下列哪一制度的由来()。

A.以举荐贤能为核心的禅让制 B.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 C.“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 D.以同姓亲族为主体的分封制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王国维认为,兄弟之间的血缘没有父子近,所以,兄弟之间不免有“争位之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人们多把位置传给儿子,而不是兄弟。由此判断,是关于宗法制的描述,故选B项。

答案 B 4.(2014·吉林长春高三模拟)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反映的是()。

A.“大同社会”理想的表现

B.宗法观念的反映 C.“三纲五常”原则的体现

D.分封制度的反映

解析 此材料描述的是宗法群体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亲属关系为纽带组成,波纹的远近可以标示社会关系的亲疏。这种强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群体,是宗法制度文化的反映。

答案 B 5.(2014·湖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西周立国,以封建制为支柱,政治秩序仰赖封建制来维持。以下对于周代封建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封建是周人扩张势力到东方的一种方式 B.与周王室无血缘关系者被排除在封建关系之外 C.诸侯受封以后,经由纳贡与朝觐,维持与周王室的关系 D.统治权力与土地依贵族阶层高下而逐级分割

解析 本题“封建制”意指“封邦建国”,即西周分封制。西周分封的对象以王室为主,但也有少数功臣和先代帝王的后裔。故B项错误。

答案 B 6.2012年5月4日,光明网《分权VS集权》一文评价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说某制度是中央集权,形成的是由皇帝垂直管理型自上而下的大一统政治格局,而另一制度则是分权,中央犹在,但地方自治,政治权力不是一根线,而是多根线。材料涉及的制度应该是()。

A.分封制度VS世袭制

C.郡县制VS分封制

B.宗法制VS科举制 D.君主专制VS中央集权

解析 材料论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两种制度中的不同体现,一个是地方服从中央,一个是地方割据中央,与郡县制、分封制的内涵一致,故选C。

答案 C 7.(2014·云南曲靖一中摸底)2012年8月15日,《光明日报》刊文《制度创新: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障》称:体制、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秦始皇在这一方面的贡献不包括()。

A.皇帝制度

C.统一度量衡标准

B.三公九卿制度 D.首创郡县制度

解析 郡县制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已有实行,秦始皇只是将其推广到全国。答案 D 8.(2014·贵州兴义一中模拟)2014年2月12日,是清政府宣布下诏退位102周年,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覆灭,某班同学以“君主专制的功过是非”为题展开研讨,下列研讨观点正确的是()。

A.其覆灭是中国实现近代民主化的标志 B.是封建文明发展的最大障碍 C.是小农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 D.雅典民主之路优于中国专制之路

解析 中国政治民主化初步实现的标志是中华民国的成立,A项错;君主专制在封建社会初期的发展中起过促进作用,曾经推动过封建文明的发展,到封建社会的后期越来越显示其阻碍作用,B项说法不妥;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和雅典的民主政治都符合各自国家的国情,不能比较其优劣,D项错误。

答案 C

B组 提升练

9.(2014·河北保定高三摸底)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 “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较……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以下最能体现家谱学术价值的是()。

A.可以考查中国古代人的平均寿命 B.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史料 C.可以考查古代中国的医疗水平D.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婚姻状况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家谱可以用来研究家族组织、婚姻年龄、平均寿命、男女比例等等,A、C、D三项都是反映其中一项,不全面,B项比较全面说明家谱的学术价值。

答案 B 10.(2014·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史学家吕思勉曾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作这样的评述:“《书经·洪范》载:‘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此以(一)君主(二)卿士(三)庶人(四)龟(五)筮,各占一权,而以其多少数定吉凶。”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

A.中国早期政治极具神权色彩 B.中国早期政治充满迷信愚昧 C.中国早期政治实行君主专制 D.中国早期政治带有民主遗风

解析 材料“以其多少数定吉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色彩,D项符合题意。此题学生容易依据“各占一权”选A、B,认为早期政治具有神权和迷信色彩,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审题问题,A、B两项不是主要观点。C项表述不正确,早期政治下,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答案选D。

答案 D 11.(2014·辽南五校高三联考)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

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B.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 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

D.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根据左图中“齐”“鲁”“宋”“曹”等名称分析,属于分封制下的封国。根据右图中“辽东郡”“琅邪郡”“渔阳郡”等名称分析,属于秦朝时期郡县制的地方行政机构。两图的变化体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答案 A 12.(2014·哈尔滨三中模拟)“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这段话()。

①全面肯定秦朝的专制统治 ②认为秦朝实行专制统治是时势所需 ③肯定了秦统一全国的功绩 ④认为专制统治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全面肯定秦朝的专制统治不符合题干内容,从“初创中国统一”“为当时事势所需”等可知②③④正确,应选B项。

答案 B

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

材料三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1)根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

(3)根据材料四,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并谈谈你对官僚体制的认识。

解析 本题围绕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这一中心问题展开。第(1)问,根据“封建子弟”可以判断出该制度的名称。依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从血缘关系和内部等级两方面归纳出特征。第(2)问,需要紧扣史料,逐条列举。第(3)问,可抓住“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都必须通过任命”等关键词句组织答案。第(4)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和辩证思维能力,需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答案(1)指分封制。特征: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与国家政治制度相结合);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2)原因:王室的衰落;宗法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血缘关系逐渐疏远。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

(3)本质特征: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治到集权。

(4)认识:官僚体制一方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或维护国家的稳定);另一方面强化了皇帝的专制,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第二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讲 商周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后达标

【优化方案】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讲 商周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后达

标检测 岳麓版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湖南常德模拟)下图为夏朝世系示意图

读上图可知,夏王朝实行()A.宗法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分封制 D.王位世袭制

解析:选D。宗法制是西周时确立,故A项错误;示意图只是描述王位的传承,没有体现嫡长子继承制,故B项错误;分封制是西周时确立,故C项错误;图中描述的是夏朝世系示意图,他们之间大多是父子关系,这体现了王位的世袭,故D项正确。

2.它使“由众多血缘部族邦国形成的联盟制转变为由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向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地域国家迈进了一大步”。“它”是指()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解析:选A。原始社会众多有血缘关系的部族结成松散的部落联盟,西周推行分封制,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的土地和人民进行分封,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从而形成“由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故A项正确;宗法制主要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与“众多地域国家”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地域国家”形成,故C、D项错误。

3.(2016·福州模拟)据《国语·周语》记载:周文王时曾与异姓诸侯国杞、缯联姻,周武王以太公望女为王后,并将长女太姬嫁给陈国。这反映了周初()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诸侯崛起冲击分封制度 C.君臣通过联姻确立宗法关系 D.政治与婚姻的紧密结合

解析:选D。周王属姬姓,周王与非姬姓诸侯国联姻,无法体现宗法制,故A项错误;诸侯崛起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处于衰落时期,而周文王、周武王时期,西周处于鼎盛时期,故B项错误;君臣联姻更多的是政治目的,故C项错误;周王室与异性诸侯国联姻,是为了政治上的需要,体现了政治与婚姻的紧密结合,故D项正确。

4.(2016·石家庄模拟)“西周政治里有着浓厚的贵族色彩,形成了‘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这表明()A.周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B.周王掌握了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 C.西周等级分封制以宗法制为核心 D.西周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

解析:选C。材料中的“贵族色彩”“共主”“地方分权体制”等信息反映了西周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分封制,故选C项。A项“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符合商王朝统治的特点,B、D两项中“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属于秦朝的政治特征。

5.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晋平公之母为杞国女子,晋国(周成王弟弟叔虞的封国)因此帮助杞国(夏禹后代东楼公的封国)修筑城墙。郑国批评说:‘晋国不恤周宗之阙,而夏肄是屏,其弃诸姬,亦可知也已。诸姬是弃,其谁归之?是谓离德。’”对以上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周王室对各诸侯国不分亲疏 B.宗法制度影响西周封国间的关系 C.当时强调同宗族的国家相互帮助 D.周王和诸侯是宗法制的核心所在

解析:选C。题干中并没有提到周王室,故A项错误;题干中的历史事件并没有体现出宗法制度,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可得出“郑国批评晋国帮助不是同宗族的杞国”的信息,体现出了当时诸侯国强调同宗族国家间互相帮助,故C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提到周王和诸侯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故D项错误。

6.(2016·昆明高三复习适应性检测)春秋时期,部分大诸侯分封了一些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脱离本国而独立的国家,如晋封曲沃就是典型的例子。此现象反映了()A.礼乐制度得以强化 B.西周分封制遭破坏 C.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D.井田制度开始瓦解

解析:选B。礼乐制度维护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度,从“分封了一些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脱离本国而独立的国家”,可知不是礼乐制度得到强化,故A项错误;从“分封了一些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脱离本国而独立的国家”,可知分封的国家不承担分封制度下的义务,故B项正确;分封制度下周王没有形成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治事件,没有涉及经济领域变化,故D项错误。

7.(2016·湖北荆州模拟)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号始皇帝。这表明秦王嬴政()A.建立起君主专制集权制度 B.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 C.以称谓突出君主至尊地位 D.以华夏文明继承者自居

解析:选D。秦朝中央和地方官制的建立,标志着君主专制集权制度的形成,与题干皇帝称号的由来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秦王嬴政将自己与“三皇”“五帝”比较,完成统一大业不是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故B项错误;君主至尊地位也不是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故C项错误;“三皇”“五帝”是华夏文明的祖先,秦王嬴政将自己与之比较,意图以华夏文明继承者自居,故D项正确。

8.(2016·郑州摸底)据《中国史纲》,春秋时人主的最高尊号是王,天神的最高尊号是帝。战国中期后,诸侯称王,人主的尊号只好为帝,原为光大之义的“皇”字称天神。到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他自称为“始皇帝”。人主尊号的这些变化反映了()A.借助于天加强统治 B.人主权力不断加强 C.地方势力左右人主尊号

D.人主尊号的变化与社会转型相适应

解析:选A。由材料内容可知,处于春秋战国乃至秦朝时期的统治者用对神称呼的词语来作为自己的称呼,这是借助于天来加强统治的一种体现,故A项正确;材料仅仅体现了统治者自身称谓的一种变化,没有体现权力不断加强,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势力,故C项错误;人主尊号的变化与社会转型相适应和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9.(2016·江西赣州摸底)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但在秦朝的历史中却未出现官员出任太尉的记载。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A.“焚书坑儒”致使秦朝史书遭到严重损毁 B.秦始皇为巩固个人军权并未实授这一职务 C.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一事为后世臆想猜测 D.秦朝统治的短促使得秦始皇未能任命太尉

解析:选B。秦朝“焚书坑儒”,烧毁的是《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以及私藏的《诗经》《尚书》,记录秦朝历史的史书未遭焚毁,故A项错误;太尉掌管军事,秦始皇为了由自己掌握军权,这一职位并未实授,故B项正确;根据史书记载,秦朝的中央官制是三公九卿制,这并非后世的臆想猜测,故C项错误;秦始皇没有任命太尉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秦朝统治时间短,而是为了让自己掌握军权,故D项错误。

10.(2016·兰州模拟)钱穆先生说:“秦代之中央政府,较之西周武王成王时,其统一性,已远为进步。”其“进步”主要表现在()A.实行分封制

B.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C.实行郡县制

D.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更号曰“皇帝”

解析:选C。分封制是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即三公,属于中央官制,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与材料中“统一性”不符,故B项错误;郡县制与周代以来的“分土建邦”的分封制相比较,最大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与材料中“其统一性,已远为进步”相符,故C项正确;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更号曰“皇帝”即皇帝制度,与材料中“统一性”不符,故D项错误。

11.(2016·河南洛阳月考)顾炎武认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材料表明其主张是()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B.郡县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 C.应重新恢复分封制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解析:选D。题干中的“封建”指的是封邦建国,即分封制,而不是封建制度,因此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与题干无关,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可知郡县制依然存在弊端,不能实现大治,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可知不能重新恢复分封制,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可知作者强调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天下才能大治,故D项正确。

12.(2016·陕西咸阳模拟)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 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材料表明秦朝政治体制建构的本质含义是()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 C.中央集权政治开始出现 D.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解析:选D。封建专制主义集权之下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视天下一切为个人私有财产,百姓难以摆脱对君主的依附,故A项错误;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材料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争夺霸权,着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中“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下虽无世禄之臣”可见秦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打破官员任用上的血缘标准,这从本质上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第13题28分,第14题24分,共52分)13.(2016·辽宁营口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王姓启方公迁郧后世系图。(注: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就其内容而言,它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图一

图二

[图二]由广东省汉文化促进会主办的华夏宗祠文化基地落成庆典暨首届中国宗祠文化高峰论坛于2012年11月26日-27日在素有“世界客都”“华侨之乡”之称的广东梅州兴宁市隆重举行。华夏宗祠文化基地包括有“寻根路”“孝子坊”“孝园”“上下五千年”“大汉雄风”“姓氏文化”“客家民系”“将军馆”等部分组成。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和谐、团结、爱心、奉献、育才、发展”,紧密结合中央推广“新时代二十四孝”的契机,将孝亲文化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地展示在大众面前,并期待在当今社会主流价值信仰缺失的大环境下,以倡导“孝亲”文化为主题的“华夏宗祠文化基地”能指引大家心灵的回归,实现个体与家庭、家庭与单位、单位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再次腾飞找到核心精神凝聚力。

图三

[图三]2015年4月5日上午,乙未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隆重举行。本次轩辕黄帝典礼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陕西省政府联合承办。社会各界共万余人来到黄帝祭祀广场公祭轩辕黄帝,寄托哀思,追忆先祖。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中国国民党荣誉副主席蒋孝严,新党主席郁慕明等参加公祭仪式。

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或认识。(28分)(限250-300字以内。要求:条理清楚,史论结合。)解析:本题实际上是评价宗法制文化的现实影响。从积极影响方面看,图一、二反映出族谱和宗祠这两种宗法文化载体对族人关系的影响;图三反映出宗法制文化对民族凝聚力的影响,据此展开论述。从消极作用方面看,传统宗法文化下重男轻女、父权家长独断专行、狭隘封闭,这些与人人平等、个性自由、开放的和谐社会是相违背的,据此展开论述。

答案:社会现象:传统宗法文化(宗族思想、祖先崇拜、根祖文化)盛行。认识:要用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肯定积极作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等特征,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继承和发展,不能一概视为封建文化的卷土重来。

①通过忆颂先祖功绩,颂扬先祖品德,激励后辈上进,进行优秀传统道德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②通过宗祠和族谱这两种宗法文化载体,进行宗族成员间的互助,和谐族人关系,进而促进社会和谐。

③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如祭祀、礼仪、孝文化等。④同祖同源的血脉亲情是联系和团结两岸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纽带,有利于形成民族凝聚力,有助于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文化认同感和情感归属感,也能激发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爱国情感。

⑤族谱中的许多记载,是重要的历史资料,对于研究历史学、经济学、人口学、民俗学都有一定的作用。

(2)克服消极作用:传统宗法文化存在父权家长制、重男轻女等落后观念,不利于实现社会平等;某些家规和族规侵犯人权,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国家相悖;容易形成狭隘的宗族观念与小集团意识,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有些族谱记述往往溢美掩恶,客观性存疑。

14.(2016·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肇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制度,秦代趋于成熟,两汉则日臻完备,成为汉帝国地方政治活动的核心与基干,也构建了两千多年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框架。

——摘自周长山《汉代地方政治史论:

对郡县制度若干问题的考察》

材料二 郡县制打破了传统领主特权,为全国大市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而传统农民在摆脱旧领主的人身控制之后,也发挥出巨大的生产积极性,他们第一次从底层产生了生产革新的冲动……他们已经破天荒地成为独立的生产机构,而不再是具有人身依附的农奴。郡县制革命符合一切历史进步性要素,事实上也成为一切现代国家的典范。欧洲从黑暗时代,过渡到现代民族国家,也是在内部实现郡县制革命的过程,现代国家的本质就在于郡县制。

——摘编自《郡县制度与秦汉时期的霸业》 材料三 郡县制实行以来,历经褒贬。在第一期论争中,以唐代为高潮。柳宗元等人持完全肯定的态度;与之相反,朱敬则、孙樵等人则认为郡县制度祸害社会,流弊颇深。明末至清中叶是论争的第二期。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从天下长治久安的高度,提出了地方官专任等限制皇权的社会权力结构新模式。然而,他们仍未脱离秦代以来或言封建、或言郡县的窠臼。戊戌变法以来,论争进入了第三期,时人引入了宪政、联邦制等新型社会权力架构思想,对郡县制进行了更高层次的阐释,章太炎、梁启超、毛泽东等人提出了改造中国旧有社会行政结构的一些新思想,但因社会环境、思维角度的不断转换,他们的一些重要见解并非一成不变。

——摘自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推行的郡县制度所产生的主要影响。(5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郡县制度的主要历史作用。(9分)(不得照抄原文)(3)根据材料三,分析概括郡县制度“历经褒贬”的主要原因。(10分)解析:第(1)问材料一表明郡县制成为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后世所沿用。第(2)问注意多角度分析其作用,一个制度的作用应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角度分析归纳。第(3)问从材料三提取相关信息,注意逐条梳理,规范书写。

答案:(1)影响: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巩固了秦汉对地方的统治,奠定了两千多年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基础(框架)。

(2)作用:打破贵族领主世袭特权,为国家统治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自然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外封建“现代”国家的典范。

(3)原因:对郡县制度所起到的历史影响(利弊)看法不一致;地方长官专任等限制王权思想的提出;西方宪政、联邦制度的传入;改造中国旧社会行政结构的需要;社会环境、思维角度不断转换的影响。

第三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1专题1 第1课

必修1 专题1 第1课

一、单项选择题

1.与下图紧密联系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2.下图是国民党荣誉主席回乡祭祖图,中华民族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井田制

3.下列有关周王朝政治制度及其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C.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

D.整套制度维系奴隶主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 4.下列关于下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B.“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C.是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D.维系了奴隶主的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

5.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内有一副堂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内外服制

6.《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起源的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启(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楚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从上述解释中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B.周礼是维护中央集权制度的工具

C.诸侯争霸是宋亡国的主要原因

D.反映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7.宗法制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是血缘关系,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材料是()A.孔子说:“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B.《说文解字》载:“宗,尊祖庙也。” C.《左传》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

D.《左传》载:“故王臣公,公臣大夫。” 8.赵本山主演的电影《落叶归根》讲述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在深圳打工的农民老赵回乡安葬死在工地上的好友老王的故事。电影契合了人们“落叶归根”的家乡情结,受到好评。与这一植根于中国人心中的家乡情结的形成密切相关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郡县制

9.下面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体现出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2

①权力高度集中 ②实行中央集权制 ③严格的等级差别 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的„„”材料中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制建立

C.宗法式家族制度的形成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D.世卿世禄制确立

11.(2010·杭州调研)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A.分封制度

B.世袭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宗法制度

12.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做天体的银河“天汉”,把各座宫殿比做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A.皇位从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

B.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

13.(2010·韶关模拟)“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的这条史实,目前被普遍认为是大河文明国家一项重要政治制度的早期反映,该制度是()A.城邦政治

C.民主制和君主立宪制

B.贵族共和制 D.中央集权制

14.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发现的秦墓中,出土了两件写在木片上的家信,是一对参加攻打今河南淮阳的秦军士兵兄弟向家中写的要衣服和钱的信。依据此信我们可以研究()①当时的文字 ②当时的社会经济 ③秦国的军事制度 ④秦国的法律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15.《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二世的丞相赵高想篡权,但担心群臣反对,于是预先进行了试验。他献给秦二世一只鹿,说:“这是一匹马。”秦二世笑着说:“丞相搞错了吧,把鹿当做马了。”他问左右大臣,他们有的沉默,有的附和赵高。这件事主要反映了()A.秦代相权较大,威胁皇权

B.赵高愚弄皇帝

C.秦二世不能知人善任

D.大臣惧怕赵高甚于惧怕皇帝

二、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寡人以渺渺之身,兴兵诛**,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二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臵守、尉、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建立的皇帝制度有何特点?秦朝中央政权的基本结构是什么?(2)据材料二,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试分析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

1、解析:该题为图片选择题,解题需要对图片中的信息进行提炼。图中“毛氏族谱”文字是解题关键,突出了血缘宗亲关系,对应的政治制度是宗法制。答案:B

2、解析:试题突出强调“认祖归宗”,再分析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漳州龙海马崎村举行盛大祭祖仪式这一事件,显然源于古代的宗法制。答案:A

3、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依据图示及所学知识可以断定A、B、C三项的表述均是正确的,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实行,有利于维护奴隶制度,只有在分封制逐步瓦解的前提下,通过改革才能实现社会性质的转型。答案:D

4、解析:从所给图片来看,其展现的显然是宗法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D对宗法制的理解不正确。答案:D

5、解析:从材料中的“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等信息,可以看出居住在土楼里的人们有着血缘关系,这体现了宗法制的内涵。答案:C

6、解析:材料围绕“宋”姓的起源,考查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诸侯争霸导致了宋的亡国。周礼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不是维护中央集权制度的工具,故B的说法是错误的。答案:B

7、解析:A项说明了商周制度的继承性,C、D两项反映了分封制度的相关内容,只有B项反映了宗法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答案:B

8、解析:落叶归根是血缘亲情关系的体现。在所列的四个选项中,郡县制是中央按照地域关系进行管理的制度,实际上淡化了血缘关系;分封制和嫡长子继承制都重视血缘关系,但都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宗法制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家长制,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决定社会等级,重视祖先崇拜,使家庭亲情上升到了制度层面。答案:B

9、解析: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中。分封制表明了我国早期政治制度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所以可排除①②;分封制和宗法制体现出以血缘宗族关

系分配政治权力,③④正确。答案为C。答案:C

10、解析: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解读与获取历史信息,调动与运用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第一次“革命”是发生在公元前221年,此时秦统一六国,建立了全国性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由此,中国在政治上由早期的政治制度全面向中央集权制转变,社会日益分裂为地主和农民两大主要阶级。总之,这次“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答案:A

11、解析:秦始皇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以后历朝历代虽有修改但始终没有突破其基本框架。答案:C

12、解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从材料内容分析,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答案:C

13、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从“集小乡邑聚为县,臵令、丞”可知是郡县制,反映的是中央集权制度。答案:D

14、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士兵写的信可研究当时的文字。从士兵所穿衣服和要的钱币,能研究当时的经济。战国时期秦国应征者自备衣服、用费,从士兵要衣服和钱币可研究当时秦的军事制度。题中没有反映出秦国的法律制度。答案:D

1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大臣惧怕赵高是因为秦朝相权较大,题干材料中赵高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对皇权的威胁。B、C、D三项不能反映实质问题。答案:A

16、解析:本题通过材料引入,旨在考查对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的了解和认识。皇帝制度的突出特点是皇权至高无上,秦朝设郡县制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答案:(1)皇帝制度体现了皇帝的独尊、皇位的世袭和皇权的至高无上。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中央三个最高官职,诸卿分掌政府的各个具体职能部门。三公之间分工明确,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2)郡县制。原因:分封制是造成天下动荡不安的根源;郡县制有利于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第四篇:201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限时训练:3.8财政与税收(新人教必修1)(精)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1年5月,为支持各地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财政部下拨今年第三批中央补助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180亿元,至此,2011年财政部已累计下拨中央补助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617亿元;同月,卫生部将我国人年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15元提高至25元,各级财政投入资金总额将达到300多亿元,公众将享受到更多的免费服务。

()。这说明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③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 基础性的 ④政府在财政工作中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②③与材料的信息不符。答案 C 2.漫画表明

()。

①我国财政支出正在向公共财政迈进 ②国家履行职 能必须占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 ③财政收支由政 府提出并须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 ④国家调节和管 理经济以行政手段为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④ 解析 ③不是漫画说明的。④说法错误。答案 C 3.“十一五”以来,我国大幅增加对节能减排的投入,共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894亿元、中央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1 338亿元,共计2 232亿元,用于支持“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等10大重点节能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监

()。管能力建设。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 B.国家财政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手段 C.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D.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解析 注意上述材料“主要说明”的要求。B观点错误。答案 C 4.我国全面推广的“家电下乡”工程,是一项针对农村消费者定向研发、生产、销售的指定家电产品,并由政府部门给予一定资金补贴的惠民工程。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推动“家电下乡”

()。①体现了初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②有利于促进家电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③有利 于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④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 用

D.①④

解析 财政补贴属于再分配,①不选。②与题干无必然因果联系,排除。答案 C 5.(原创题)财政部宣布自2011年起央企上缴红利的比例将上调5%,其中,石化、烟草、()。电力等15家垄断国企的上缴比例提高至15%。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国家依据生产资料所有权收取红利 B.国家依据对央企的经营权收取红利 C.央企上缴红利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D.上调上缴红利比例能调动企业生产的积极性

解析 央企属于国有经济,国家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对其收取红利,A项符合题意;B 项说法错误;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C项错误;D项说法不准确。答案 A 6.2011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56 875.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2%。影响财政收入

()。的主要因素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②人均收入 ③企业效益 ④分配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的理解,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答案为D。答案 D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12年实现教育财政

()。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这表明

①财政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国家分配政策影响财政收入 ③教育是当前我国 各项工作的中心 ④国家有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坚定决心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教育的地位等知识。从教育财政性支出占GDP的比重,可以看出财政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也可以看出国家发展教育的决心,故①④ 符合题意。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③错误,当前我国依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答案 C 8.为应对物价上涨,成都市于2011年7月首次启动物价上涨与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联动机

()。制,向低收入群体一次性发放4月至6月的价格补贴。材料体现了

A.财政是国家对筹集的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B.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行政手段 C.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D.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成

都市发放价格补贴,这体现了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选C。B项错误。答案 C 9.神州儿女多奇志,人造天宫翔太空。国家投入数亿元人民币,2011年9月26日“天宫一号”发射任务圆满完成,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探月工程”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

()。础。这说明

①经济的持续发展是财政收入的来源 ②财政是宏观调控的重要行政手段 ③财政是 科技发展的物质保证 ④财政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解析 财政是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故②说法错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A.①③

B.①②

C.③④

故④说法错误。答案 A 10.增值税改革是我国政府为实现“扩内需,保增长”目标而推出的一项重大改革。当前,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开始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增值税转型是指从生产型向消费型改革,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将起到很好的作用,帮助企业渡过困难时期,保持经济增

()。长。这表明,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①会大幅度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会增强生产投资者的信心 ③会提高企业的自主 创新能力 ④会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①错在“大幅度”,③不是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作用。答案 C 11.下列对漫画《如此高低》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骗税现象 ②每个公民都必须树立自觉诚信纳税意识 ③要

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取缔非法收入 ④强化税收征管,充分发挥个人所得 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①③不是漫画所表明的。答案 B 12.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46号文件公告,纳税人2011年9月1日(含)以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适用税法修改后的减除费用标准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据悉新

()。税法实施后全国将新增6 000万人免交个税。下列对此正确的判断是

①新税法的实施主要是为了提高效率 ②按新税法缴纳个税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

③新税法的实施会减少国家税收总额 ④新税法的实施有利于藏富于民、改善民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①③说法错误。答案 D 13.漫画中经营者的行为属于

()。

A.偷税

B.骗税 C.欠税

D.抗税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四种违反税法的行为 的不同特点,偷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本题的经营者出示的是假账,是用欺骗、隐瞒等行为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体现,属于偷税。抗税是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 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骗税,是指纳税人以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欠税 是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答案 A 在我国,房地产业是众所周知的暴利行业,其中诞生了不计其数的百万、千万乃至亿万富翁。近年来人们却发现,在许多地方的纳税大户排行榜中,房地产企业却鲜在其中,“赢利巨大”却是“纳税侏儒”。完成14~15题。

14.某些房地产企业之所以成为“纳税侏儒”,与他们虚开开发成本、人为隐瞒利润、逃避

()。税收有重大关系。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

①加强税收征管,依法打击偷逃税款行为 ②完善税制,提高税率,扩大税目 ③加强 税法教育,强化依法纳税意识 ④使每一个公民都成为直接纳税人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解析 ②④说法不妥。答案 C 15.房地产企业成为“纳税侏儒”,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前房地产商缴纳的主要税种是营业税。有专家建议,对房地产企业改征为税率比较高的增值税。如果专家的建议成为

()。现实,其主要意义在于

A.增加财政收入,实现社会公平B.促进社会分工,提高生产效率 C.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同步富裕 D.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主要”两字。答案 A

二、非选择题(两小题,共40分)16.2011年10月6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称,2011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方面的投入为9 884.5亿元,增长速度为15.2%。但从目前的投入情况看,这一增速在进一步加快,全年对“三农”的投入将首次达到1万亿元。种一亩地,国家掏三分之一的钱,2011年中央财政的大账本里补贴给种粮老百姓的钱明显多了。2011年,国家新增小农水建设重点县400个,使全国重点县总数达到1 250个,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126亿元,已全部拨付到位,这些也为2011年粮食增产起到了支撑作用。此外,针对2011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高位运行的情况,中央财政及时筹措资金缓解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和市场供应的影响,并加大了对产粮大县、生猪调出大县的奖励力度。简要分析上述材料中国家财政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15分)答案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通过中央财政加大对种 粮老百姓的粮食补贴,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 作用。中央对“三农”的1万亿元左右的财政投入可以把更多的资源配置到农村,促进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中央通过加大对农 村的财政支出、新增小农水利建设等直接投资、加大对产粮大县、生猪调出大县的奖励 力度等,可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 发展创造条件。

17.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材料二 从2011年9月1日起,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全面实施。新个税法实施后,月收入低于3 500元(扣除“三险一金”后)的工薪族不再缴纳个税。工薪所得纳税人占全部工薪收入人群的比重,将由目前的28%下降到8%以下,从而使 个税纳税人数由现在的约8 400万锐减至约2 400万。专家指出,从我国目前的个税减 税来看,受益者主要是中低收入者。中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所以,减税对我 国的经济增长,特别是我国目前急需拉动内需的情况下,尤其重要和必要,会起到一定 程度的促进作用。

经测算,与去年相比,合计2011年约减少财政收入1 200亿元。(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8分)(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个人所得税调整的经济意义。(17分)答案(1)①“十一五”期间,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的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较快 增长。说明经济发展是收入增长的基础。②国家财政收入增速最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速 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财政收入增速,说明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不合理(或没 有处理好国富与民富的关系)。

(2)①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有利于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调节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分配 公平,实现共同富裕;②有利于理顺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和谐;③有 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④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 展观。

第五篇: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课时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分层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课时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A组 对点练

对点提示:1~3君主专制;4~6中央集权;7~8选官制度

1.(2014·江苏南京模拟)2013年高考前夕,一名高三学生的微博中出现了这样一段评述:“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一套非常严密、科学的中央政治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成熟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是现代民主政治‘三权分立’制的雏形。”此同学评述中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三省六部制不属于中央政治制度 B.与我国封建社会的成熟关系不大 C.实质就是现代的三权分立制度

D.没有弄清三省六部制是皇权专制下的分权

解析 三省六部制属于中央政治制度,标志着我国封建政治制度走向成熟,故A、B两项错误;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分权思想,但与现代三权分立有着本质区别,体现的是君主专制,正确答案选D。

答案 D 2.(2014·河北衡水一中模拟)2012年9月17日,新浪微博:“李世民创制度、立谏言、重法制,分化决策权力,避免一言堂,用法治与权力制衡管理天下”。其中“权力制衡”主要是针对()。

A.完善科举制

C.善于用人纳谏

B.实行三省六部制 D.出现“贞观之治”局面

解析 备选项皆为李世民在位时的历史现象,但只有三省六部制才与“权力制衡管理”内涵一致。

答案 B 3.(2014·浙江杭州一中模拟)下列各图中能反映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有()。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商代青铜器”反映的是商朝奴隶社会的社会状况,排除②;秦始皇陵兵马俑、韩非子的著述、明朝内阁都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密切相关。故B项正确。

答案 B 4.(2014·湖北孝感高中模拟)龚书铎著《中国社会通史》:“汉建国时,认为秦二世而亡与宗室无寸土之封,无法以枝叶护本有关。”为此,汉初采取的行政制度是()。

A.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B.行省制 D.分封制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无法以枝叶护本”。汉初实际上是部分恢复了分封制,又承袭了秦郡县制,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故答案选C。A是秦朝的制度,B是元代的制度,D是西周时的制度,皆与题干不符,排除。

答案 C 5.(2014·河南洛阳一高模拟)《汉书·诸侯王表》载,武帝时作“左官之律”。注曰:“汉时依上古法,朝廷之列以右为尊,故谓降为左迁。仕于诸侯为左官也。”官吏违反规定私自到诸侯国任职,构成左官罪;左官犯罪,加重处罪。这一规定实质上反映了()。

A.汉朝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B.汉代存在严格的尊君抑臣等级思想 C.武帝意在防止诸侯王网罗人才 D.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材料的能力,要求学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依据材料可知:A、B、C三项均和材料有关,但是只反映了表面现象,此律的制定主要服务于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实质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

答案 D 6.(2014·云南师大附中模拟)“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

C.理藩院

B.中书省 D.行中书省

解析 “土番之地”指的是今西藏地区,元朝时西藏地区归属中央宣政院直接管辖,称为“宣政院辖地”故选A。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解析 A项不符合英国情况;B项不符合中国情况。明代内阁成员均为阁臣,其中为首者被视为“首辅”,明太祖废丞相制度后,无丞相。因此也排除C。

答案 D 11.(2014·福建漳州调研)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主席在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会上强调:“‘郡县治,天下安’,县级政权的体制改革已刻不容缓。”纵观历代地方行政机构变革,下列不属于其变革规律的是()。

A.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机构变迁的主因

B.沿袭为主、变革为辅是历代地方行政机构变迁的主线 C.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组织,具有相对稳定性 D.地方行政机构的权力不断增强,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

解析 本题考查历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变迁规律。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变化规律是地方权力不断被分割或日益集中于中央,总体趋势是削弱,D项表述错误。

答案 D 12.(2014·山东烟台模拟)《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金观涛、刘青峰著)在“历史的奇观:超稳定系统”栏目中认为中国史是从秦汉开始到晚清政权覆亡,王朝更迭不已,然而其轨迹几乎始终摆脱不了一个简单循环的怪圈,你认为其根源在于()。

A.专制体制和封建割据

C.儒家传统和科举制度

B.小农经济和皇权专制 D.大河流域和封闭环境

解析 无论王朝怎样更迭,其小农经济的根基未曾动摇,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更加强化。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13.(2014·北京海淀区高三模拟)中国的政治制度随着时代发展,历经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下同)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

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置内阁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加强君主专制。

(3)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立。(或“三权分立”)

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体制维护君主专制。中华民国的政治体制反对专制,维护民主政治。14.(2014·浙江湖州模拟)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礼仪中最重要的自然是策命礼,经由这个典礼,周王对其臣属,赏赐种种恩命,一次一次地肯定了主从的关系。事实上,铜器铭文中绝大部分是这种策命礼的记录。

——许倬云《西周史》

材料二 行省是元代开始设置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材料三 第四条——各州对他州的法令、官方文件和诉讼应有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对他州的公民不得歧视,各州的公民享有平等的特权和豁免权;各州相互有义务引渡逃犯。

第六条——本宪法和根据本宪法所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的权力已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的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均应受其约束,即使州的宪法和法律的任何条款与之相抵触。

第十条修正案——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得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

——《联邦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中所说的“主从关系”具体指什么,并说明其演变。

(2)根据材料二,归纳行省的主要职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设置行省的积极影响。(3)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地方管理制度的认识。

解析 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分封制下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士大夫等君臣关系,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走向崩溃。第(2)问,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美国国家体制下,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第(4)问,围绕“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谈认识。

答案(1)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将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诸侯享有世袭权利。但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2)职能:负责地方民政事务、军政事务、征收赋税。

积极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对边疆的管辖,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下载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课时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分层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课时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分层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