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中名言警句会集累不会灵活运用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大全)

时间:2019-05-15 04:17: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议论文写作中名言警句会集累不会灵活运用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议论文写作中名言警句会集累不会灵活运用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大全)》。

第一篇:议论文写作中名言警句会集累不会灵活运用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大全)

议论文写作中名言警句会集累不会灵活运用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一般来说在写作中名言警句的引用反映出一个人阅读量的多寡。在议论文中,引用名言警句,不但体现语言的丰富,还能增强观点的说服力,是文章顿时有了亮点,有了文化气息,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可以说名言警句在议论文中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但是现在学生在写作时存在的问题是:虽然在平时的阅读中积累了颇多的名言警句,可是落实到具体的写作中,往往不会灵活运用,甚至由于运用不当不仅不能为自己的作文增色,反而为自己的作文减分。下面我针对这一问题谈一下我的看法,具体分析一这种现象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关于原因,我简单的说就三点。第一,学生对名言警句的理解不深刻不到位,造成使用不当。第二,不能从多个角度对名言警句进行解读。面对一名言警句只从单一的角度去解读,使这个名言警句的适用范围非常狭窄,使用频率非常低,造成资源浪费。第三,不知道名言警句在文章的什么地方用,怎么用。

对于名言警句的理解,我觉得别无巧处,多读便自然会理解他的意思,如果实在不理解,就要溯根求源,看他是出自谁口,他在哪一篇文章中说的这句话,这篇文章表达的中心是什么,此人有什么建树,什么性格特点,有哪些优秀品质等等。自然会理解的透透彻彻。如李白的名言警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是说一种自信乐观的健康精神,学生们在写作时如果理解不到位,就会为自己上网,或者其他的一些歪才当论据,甚至会为自己生活中奢侈浪费的行为当论据。这就和李白的原意相差甚远了。

对于不能对名言警句做多角度的解读这个问题,在学生写作中比较严重。比如说鲁迅的名言警句,“其实地上并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有些学生只知道用在成长需要尝试类的作文中,其实他也可以用在大胆创新,创造性思维类的作文中。还有张衡的名言警句,“人生在勤,不索何求”,学生仅仅知道在写勤奋助人成功类的作文中用,这是他们仅抓住了前半句中的“勤”,其实如果抓住后半句的“索”字,也可以从追求,奋斗的角度写。还有名言警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很多学生都能从磨难和挫折对人的锻炼作用上来写,很少学生能想到在写环境对人的影响的议论文中也是可以他的。再如名言警句,“泰山不辞抔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在写积累成就人生的时候可用,在写人的道德修养宽容的时候也可用。学生不能从多角度解读名言警句,还表现在不能质疑或化用名言警句,展示个性。在文章中如果能大胆科学的质疑名言警句,往往能使文章在深刻透彻方面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化用名言警句能展示你驾驭语言的机智和灵活,是你的语言个性鲜明与众不同。如写议论文《功夫不负有心人》,人们常以“功夫不负有心人”来鼓励自己认真做事,只要有恒心功夫下到就能成功。殊不知,“功夫也会负有心人”。为什么?因为“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强度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面,而忽视了要尊重客观规律的一面,不尊重客观规律“功夫也会负有心人”的。又如名言警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常用来指做自己认定的事时要敢闯敢干,不能被他人的言论所左右。但是前提是,你所认定的事或者你所要走的路是好事是正路,否则这个名言警句就应化为“走自己的路,也听听别人怎么说吧”。

最后说一下名言警句在议论文中都能充当什么角色。他既可以作文题目,也可以作文章的论点和论据。如人民政协报上的《安得广厦千万间》一文,就用杜甫的名言警句来说明当前人们住房困难的情况。中国教育报上的《润物细无声》一文,题目新颖,其以深邃,告诉人们如何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在九年级上册的课文《成功》一文中,季羡林老先生也引用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引用的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其中灯火阑珊处”的名言警句来证明成功三境界。

又如“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一名句既可作为论点“近墨者黑”的有力论据,又能作为引子引出自己的议论、评价和感受,开拓思路,达到进一步论述的目的。如在论述“磨难,生活的馈赠”这一论点时,引用巴尔扎克的名言“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强者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这时,我们自然会从名言中汲取力量,悟出道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见解便接踵而至了。此外,名言名句还是行文中的点缀,能使文章平添几分亮丽的色彩。如吴晗的《谈骨气》一文在引用文天祥的英雄事迹论述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骨气的时候,引用了他的两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有力表现了文天祥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要把碧血丹心奉献给抗元复国事业的英雄气概,因诗句而极富感染力,而增强了文章的感情色彩。

对于名言警句我们在运用时关键是正确的理解和灵活的运用,我们作为教师要带头用好名言警句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形式都要做到信手拈来,驾轻就熟,学生自然会受到影响,这样才能在作文中运用得当,妙笔生 花。

名言警句在议论文中的运用 邓州市裴营乡一初中房光彩

一般说来,引用在议论文中名言警句,不但体现语言的丰富,还能增强观点的说服力,使文章顿时有了亮色,有了名言警句的引用反映出一个人阅读量的多寡文化气息,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可以说,名言、警句在议论文中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引作题目,统摄全文

要想使读者一下发现你与众不同的构思,以及丰富深厚的阅读积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如将自己读过的诗文名篇中与议论文的写作主题相关的名言警句“拿来”引作标题。如马铁丁的《俭以养德》,用诸葛亮的一句名言“俭以养德”做题,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俭以养德”四个字,深刻揭示了节俭对于品德修养的意义,内涵丰

富,文字典雅,精警动人,给人深刻的印象。

二、引作开头或结尾,揭示或深化主题 在议论文中,开头或结尾适当地引用名言警句,可以强化议论文议论的分量,给读者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引作开头的,如课文《怀疑与学问》(顾颉刚)的开头: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文章开头两段用了名言的写法,所引两句古代名言,紧扣题目,在全文中起了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充当论据的作用,并使开头显得新鲜活泼,增强了文章议论的深度。引作结尾的例子很多,如《路,就在自己的脚下》(佚名)的结尾:“鲁迅先生在文章中写道:„遇见森林,可以辟成平地;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让我们将鲁迅的这段话,写在自己双脚踏出的生活之路的路标上吧。”

三、引作分论点或论据,增强议论的说服力

议论文常常要议论说理,如能在议论文的关键处巧引名言警句,往往能使文章熠熠生辉,增强议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人民日报》有一篇社论《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后,以后连续八个自然段引用江泽民在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作为分论点,使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各分论点浑然一体,开合有度,比例适当,说理透彻。

四、质疑或化用名言警句,充分展现个性风采

在议论文中,如能大胆科学地质疑名言警句,往往能使你的文章在“深刻透彻”方面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化用名言警句则能展示你驾驭语言的机智和灵活,使你的语言个性鲜明,与众不同。如议论文《功夫不负有心人》:

人们常用“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来勉励自己,认为做事只要有恒心,功夫下到,就能成功。殊不知,功夫也会负有心人。为什么?因为“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面,而忽视了要尊重客观规律的一面。……不尊重客观规律,功夫也会负有心人。

这篇文章,紧扣“功夫不负有心人”的见解,观点新颖,独具个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如何用“名言警句”为中考作文增辉添彩

邓州市裴营乡一初中王道周

中考作文,取得好成绩的方式很多,而善于运用名言警句,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由欣赏你丰厚的积累、巧妙的运用,从而大笔一挥,送你一个高分,岂不美哉?

那么,考场上如何将名言警句运用于写作之中呢?

一、用来作文章的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常言道,题好文一半。拟题的好坏,制约着全文的写作过程。拟一个好标题,手法是多样化的,但如果能运用名言警句作文章的题目,将使作文产生“眉目传情,顾盼生辉”的魅力。

例如有同学写因读书而带来的诸多好处时,他用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标题,就很贴切。另有一学生写自己因家境贫寒,假期只得去卖报纸,就拟了《卖报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这样的标题,这个标题,巧妙地化用了白居易《卖炭翁》中的“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不仅准确地点出了文章的主要事件,而且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迫于生计而去卖报的辛酸和无奈之情。

以名言警句作文章标题时,应因文而异,或直接袭用,或改变一字一词,翻出新意,将会让你的作文标题,产生“新”、“美”、“奇”的艺术效果。

二、用在文章开头 作文必须尽量发挥自己的“才气”,塑造好自己的“产品”形象。文章的开头,也如标题一样,如果以开宗明义,新奇巧妙的姿态出现,就会扣人心弦,会让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例如有同学在写到上初中后考试成绩大不如从前时,开头就说“谈起初中成绩,谁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最是高分难求’”,让阅卷老师不得不佩服,一个初一个学生,竟能将李清照的词化用得如此绝纱,所以这篇作文的高分也就不难求了。

三、用在文章中间

文章中间部分讲求内容充实如“猪肚”。如果能恰当地用上名言警句,必然使这个“猪肚”又肥又美。如有同学在文中描写,春节那天,早晨起床看到的那场难得一见的大雪,把整个山川大地装点得粉妆玉砌,尤其是看到树上都挂满了白雪时,情不自禁地写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有同学在写到自己虽然有些失败的经历,但决不气馁,对未来充满信心时,就用“长风破浪今有时,直挂去帆济沧海”来鼓舞自己。

四、用在文章结尾

文章的结尾要响亮有力。如能恰当运用名言警句,会更好地达到这种艺术效果。例如有同学在写自己经历了一些磨难,最终才取得成功。就以“原来先贤们说的‘梅花香自苦寒来’,今日方深深地领悟到了”作结。这不仅点明了中心而且显得非常凝练,能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名言警句在文章的各部分都有用武之地,考试作文中如能恰当运用,定能使其锦上添花,自然也能取得一个很好的成绩了。

试述专题作文中运用“名言警句”的重要意义

裴营乡一初中

裴秀华

学生进入九年级,就开始尝试写简单的议论文。老师就会这样指导学生:在议论文中,引用名言警句,不但使文章曾添文采,还能增强观点的说服力,使文章顿时有了亮色,有了文化气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说,名言、警句在议论文中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作为题目,引领全篇

要想使读者一下发现你与众不同的构思,以及丰富深厚的阅读积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如将自己读过的诗文名篇中与议论文的写作主题相关的名言警句“拿来”引作标题。如马铁丁的《勿以善小而不为》,用诸葛亮的一句名言做题,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勿以善小而不为”七个字,深刻揭示了善良对于品德修养的意义,内涵丰富,文字典雅,精警动人,给人深刻的印象。

二、作为开头或结尾,深化主题 在议论文中,开头或结尾适当地引用名言警句,可以强化议论文议论的分量,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引作开头的,如课文《怀疑与学问》的开头: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文章开头两段用了名言的写法,所引两句古代名言,紧扣题目,在全文中起了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充当论据的作用,并使开头显得十分明晰,增强了文章议论的深度。

引作结尾的例子很多,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两句名言用在文章的结尾,不仅可以作为论据证明论点,还可以收束全文,深化中心。

三、引作分论点或论据,增强议论的说服力

议论文常常要议论说理,如能在议论文的关键处巧引名言警句,往往能使文章熠熠生辉,增强议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有一篇社论《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后,以后连续八个自然段引用江泽民在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知难而进”,“自强不息”,“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清正廉洁”,“励精图治”作为分论点,使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各分论点浑然一体,开合有度,比例适当,说理透彻。

四、质疑或化用名言警句,充分展现个性风采

在议论文中,如能大胆科地质疑名言警句,往往能使你的文章在“深刻透彻”方面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化用名言警句则能展示你驾驭语言的机智和灵活,使你的语言个性鲜明,与众不同。如议论文《功夫不负有心人》:

人们常用“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来勉励自己,认为做事只要有恒心,就会最终成功,殊不知,功夫也会负有心人。为什么?因为“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面,而忽视了要尊重客观规律的一面。……不尊重客观规律,功夫也会负有心人。

这篇文章,紧扣“功夫不负有心人”的见解,观点新颖,独具个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总之,学生刚学写议论文,教师的科学指导非常重要,名言警句的恰当运用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将在实际操作中逐步尝试。

如何使用名言警句增色文章

裴营乡一初中 胡培勇

引用名言警句、古诗词、歌词等作为文章的开头,可以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唤起读者的阅读情趣,同时也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使文章熠熠生辉。如:

(1)“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寿”。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属于海洋性文明的希腊文明,亦即西方文明,如同灵动的水,如同灵动的智者,追求变革,而属于大陆性文明的中国文明,却是一位长寿的“仁者”,是一座沉稳的大山,尊重传统,对“变”有天生的审慎。(江苏考生《永远的葱郁永远的中国》)

(2)“从谏如流”常被用来形容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古语云:“古之贤君,其从谏也,犹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由此可见,古人对此是非常推崇的。波兰的谚语也说:“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至此,我们是否可以下个结论:从谏如流,多多益善,听从一切的谏议?(山东考生《给“从谏如流”上把锁》)

例1引孔子及冯友兰的话导入,例2由古语及谚语入笔,切合题旨,意蕴丰富,既显示出考生深厚的文化积淀功底,又展现其灵活驾驭的才思。可见,把自己平时集锦的妙言佳句巧妙地安置在文章的显眼处,无疑会使开篇文采飞扬,魅力十足。结合这些例子,我们体会到恰当引用名言警句增色文章,怎么正确引用呢?有如下一些方式:

1、直引

2、暗引

3、拆引。

示例1:正因为常识之常,所以无形中被我们忽略、习惯,然世间万物莫不在变易中永恒,拘泥而行已不适合,若死守既得,便永无进步可言。故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诏》曰:“作新民”;曾子曰:“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 “易与天地准”,也正是凭借常识,凭借与常识同行,我们维系了一个旷古的文明,然而无论是生活还是发展,不知常识无以进步,不行常识无以趋利避患,不思常识也无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我们看到直引的表达效果:将丰富的材料信手拈来,运用到文段中,一方面使文段语言典雅蕴藉,含蓄深沉,极具概括性和意境美,另一方面使文段富于哲理和文化底蕴。

示例2:念往昔,繁华竞逐。你依旧逍遥游于世外,参透自然的无穷。世界不过是你的主观产物!你了解了河鱼之乐,蝶舞之愉,螳螂之负,摇曳而去,穿梭于泥潭之中,何必在乎那权势之争,谁言非要承受那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所谓暗引,这几句话暗用了庄子的“庄周梦蝶”、“庄子钓于濮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等典故。读者会惊叹作者考场思维之宽,阅读面之广,化用诗句之自然贴切,不露斧痕,同时又文采蔚然。

示例3:陶渊明向往自然,他是一只“羁鸟”,但深“恋旧林”;他是一条“池鱼”,但常“思故渊”。当他辞官回家后,他终于有了一种“复得返自然”的快乐。

所谓拆引,原诗文拆开使用,用以表达作者的观点。这样的拆引,不但使文章韵味无穷,而且使文章的语言节奏和谐。

知道了引用的方式,还需要弄清楚引用的表达目的,在写作过程中根据需要在文章适当地方使用,这样提高引用的表达质量,不是为引用而引用,不是凑字数做花样。

1.名句为题,画龙点睛。巧妙地运用言简意赅的名句作为文章标题,能让自己的作文题目一枝独秀,获得读者的青睐。例如湖南考生的《彼岸,灯火阑珊》、福建考生的《一蓑烟草任江平》、河南考生的《且放云帆济沧海》、云南考生的《怎一个记字了得》、北京考生的《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此时无声胜有声》等等。

2.名句开篇,先声夺人。例如:古语云:“易有三训,一训简易,二训变易,三训不易”,“易与天地准”,之于常识,不也是如此吗?我们生活在常识中,“春暖花开”“秋高气爽”,我们不假思索地运用它们,是为简易;同一事物不同时刻有不同的表现,变化无穷,是为变易;常识由生活而来,经久适用,是为不易。故庄子云:“道在便溺。”因常识,于生活,我们泰然。

3.名句过渡,巧妙衔接。例如:海德格尔说:“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当飞鸟翱翔于天际,当鲜花盛开于大地,当人们脸上绽放出微笑,诗意便开始在生活中流淌。人应当诗意地生活。诗意地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季羡林曾说过:“真正的和谐是人内心的和谐。”试想,一个内心浑浊不堪的人如何能够让生活充满诗意呢?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往往是其内心的真实反映。

4.巧妙化用,水乳交融。所谓化用,是将前人创造的语句,照原样或稍加改动引用到新的语境中,使其与新的语境融合为一体;或者融会前人意境,用自己的言语重新组织起来,成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古典诗歌的语言凝练,优美,形象,韵律感强。在议论文中恰当地化用古人的诗句,可使文章具有夺人的魅力。例如:诗意地生活,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桀骜,是王维既知“都护来燕然”,还有心品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旷达,还是听凭“云卷云舒”的闲适?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诗人一样记录美好的生活,但每个人都有权诗意地生活。作者巧妙地将名句拆开化用,拆而不损,分而有合,在看似轻松的语言游戏中,使语言雅致有韵味,形成语言张力,显示语言功力。众多诗文的名句巧妙组合,为我所用,毫无堆砌雕琢之嫌,却蕴含丰富,耐人寻味。这是语言运用的一种机敏。

由此可见,正确使用名言警句,使文章表达质量跨台阶跃层次,所以平时积累名言警句,写作中有意识运用,形成良好习惯,这样提高文章表达质量,让你的文章熠熠生辉,让读者得到美的享受。

如何积累名言警句

邓州市裴营乡一初中

魏家儒

名言警句在语文教学中的积累是十分必要的,是语文教学活动中学习运用的重要内容之一。平时在期考和中考中也都有这方面的内容。名言警句积累的方法很多,在这里,我就如何在班里组织学生开展名言警句的积累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结合中招考试,名言警句的试题考查有两个方面,一是默写题目,二是作文考试。基础部分中的语言积累与运用题(包括名言积累与运用、综合学习、仿句练习、对联写作等)在考卷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分值越来越大。名言警句的默写以及名言警句的作文应用越来越重要,但是学生的表现状况并不理想。因此,做好这一点的专题研究,从全国各地纷纭复杂的中考题中准确理清基本知识要点、涉及的主要考点、找准相关问题并指导同学们如何有效应对,对于抓好备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积累习惯,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示范。每天上课前,我改以往全体学生起立向老师问好的“老师好”为齐声诵读经典名言警句(预先由教师板书在小黑板上或教室黑板的一侧),读后要求学生抄写在日记本上。这样做的目的是示范引路,告诉学生要注意书写的工整性和名言警句来源的准确性(要求注明名言警句的出处、作者)。

2、积累。每个学期初的教学计划中我都安排有这么一条:每个学生要利用课余时间,收集10条学习、励志等方面的名言警句。在开学的第一周我就布置收集任务,要求学生利用第二周的时间去完成。收集的方法有:(1)从政治课本中去收集。政治课本里名人出现较多,特别是那些伟人、科学家对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的言论是很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例如,邓小平同志说的“不论黑猫白猫,捉得老鼠就是好猫”。周恩来同志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从语文课本中去收集。语文课本的文章都是语言专家精心挑选汇编而成的,有的课文在对名人的传述中引用了名人的经典名言,对学生很有激励作用。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从征订的资料中去收集。《名言警句》中每篇文章下面的眉批都登有一句名言,还有《写作素材》中的名言警句也不少。只要有信心去收集,一定会找到称心如意的名言佳句。

3.、实习。在这个阶段,我采取“名言警句值日”的方法,开展名言警句接龙——由语文科代表首先“值日”,将自己当天积累的名言警句认真誊写在“名言警句火炬簿”上后传递给下家。就这样,轮回接力,一轮下来,正好是期中,每学期可以接龙两个回合。一般来讲,每学期可积累一百则名言警句。在接龙过程中,如果有谁失职,科代表有权处罚他重新值日。这样,不仅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积累习惯,更重要的是能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4、.整理。在一个学年结束之前,即“名言警句值日”达到四个回合时,我指导学生将平时积累起来的名言警句进行分类,用专门的笔记本整理出来进行展览,让同学们大饱“眼福”,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名言警句共分十个类别——爱心篇、立志篇、哲理篇、理想篇、青春篇、生活篇、勤奋篇、毅力篇、事业篇、友谊篇。这样的分类整理,一方面可强化学生的记忆,另一方面可为学生作文提供充足的营养,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比如:分类名句警(三哲理篇(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4). 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6).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六)生活篇(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2).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3).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4).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5).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课内句子其实很有价值。

5.、练习。掌握再多的名言警句没有随时随地使用的意识,那么也是白搭。怎样才能准确迅速的搜索出合适的句子,用到作文当中去呢?练习是唯一的捷径。只有通过练习,我们才能配演出对于名言警句的敏感度,也才会在今后的写作中有这样一个主动使用的意识。练习的题材大家可以自己寻找,建议一般还是找各地的真题来练笔,并且要求自己每一篇文章都尽量使用一句适当的,靠谱的名言警句来为文章增色。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我们对于这样的方法会慢慢熟悉,慢慢找到感觉,会越来越准确。

所谓仿写练习,即以名言警句的结构特点或是修辞手法等作为借鉴,运用联想、想象,写出一句具有新意的“名言警句”。仿写同样由语文科代表按前面的要求首先值日,先写出名言警句,再写出仿句。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仿句:“勿虚度,废了黄金时,只哀叹。”更主要的是作文写作中积极有效的利用名言警句效果十分明显。掌握再多的名言警句没有随时随地使用的意识,那么也是白搭。怎样才能准确迅速的搜索出合适的句子,用到作文当中去呢?练习是唯一的捷径。只有通过练习,我们才能配演出对于名言警句的敏感度,也才会在今后的写作中有这样一个主动使用的意识。练习的题材大家可以自己寻找,建议一般还是找各地的真题来练笔,并且要求自己每一篇文章都尽量使用一句适当的,靠谱的名言警句来为文章增色。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我们对于这样的方法会慢慢熟悉,慢慢找到感觉,会越来越准确。

.6、评比。仿写一个回合下来,由科代表组织全体“值日生”评比出若干名最佳仿句的小作者。评比采取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法,要求学生客观、恰当地评点自己或他人的“名言警句”,并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为争得名次,往往有学生辩得面红耳赤。这就使优胜者会再接再厉,而落选者也决不罢休,为争取下轮获胜,他们会不遗余力地读书,积累,创新仿写。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长期坚持,必有好处。一个学年结束,我所带的班集体,人人都有一本“名言警句集锦簿”。集锦簿上记载着学生的辛勤汗水,凝聚着全体“值日生”的智慧火花,张扬着素质教育的个性读写精神。这种巧妙积累名言警句的做法,无论是对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还是诱发学生的写作欲望,都会起到促进、提升的作用,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值得一试。

第二篇: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2008-8-29

近期我们对某地方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调查发现该行信贷资产质量呈快速下滑趋势,信贷风险的内部制衡机制十分薄弱,信贷业务的风险评估、审查、审批操作流程有失规范,严重威胁着该行信贷资产安全和平稳健康发展。

一、调查发现信贷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贷款集中度高,单户贷款和集团授信超比严重,股东贷款和关联企业贷款问题突出。据调查,该行单户余额5000万元以上贷款客户贷款占全行贷款余额的62%;关联企业集团贷款占全行贷款余额的42%,其中20%的单户贷款超比,26%的关联企业集团授信余额超比。前20名股东及其关联企业在该行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13%。

(二)贷款流动性差,借新还旧、还旧借新、滚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的问题严重。据了解,该行借新还旧等转化重组类贷款余额占全行贷款余额的42%,加之近年新投放尚未到期的贷款中,根据借款人现状分析,仍有大量贷款到期难以归还,转化重组贷款的比重将会进一步提高。这些都从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推迟了信贷资产潜在的风险的显性化。

(三)关联担保、互保问题普遍存在,部分担保物质量不高,弱 化了第二还款来源的有效性。在该行贷款的关联企业贷款中,近50%的系列贷款存在着严重的关联担保问题,部分已经发生严重风险。而在该行非关联企业贷款中,互保现象也普遍存在。在抵质押贷款中,部分抵质押物还存在着质量不高问题,如部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用股权质押、部分民办院校用教育收费权质押,部分房地产公司用经营权质押,造成处置变现困难;甚至还有部分抵押房地产评估价值偏高,或者是部分土地和在建工程分割抵押,也造成处置困难。部分担保物质质量不高,直接弱化了第二还款来源的有效性。

(四)资产客户群体中,低风险、优质客户占比低。该行资产客户中,主流资产客户群体主要是一些中小民营企业,资产规模小、主业不突出、抗风险能力差,严重制约了该行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而涉及重点产业、重点行业的公司客户占比少,贷款余额在客户结构中占比也过低,缺少一批交通、能源、电力、通讯和以政府为背景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要领域的主流客户群体。

(五)信贷资产质量长期未得到真实反映。由于受到监管、公众形象和信贷统计分析工作薄弱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反映该行信贷资产质量的相关数据存在着较大人为调整因素,信贷资产质量信息长期失真,如贷款的五级分类存在人为因素影响,转化贷款占比较高等。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信贷政策导向存在偏差,部分信管人员风险意识薄弱。造 成该行近几年信贷资产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一是在目前市场信用环境较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波动较大和该行对信贷风险识别、控制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对自身信贷资源包括信贷资金、人力资源的承受能力缺乏一个长远、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定位,盲目地追求大而全。二是对目标客户的营销向导缺乏必要的引导,近年来该行对资产客户的营销主要是以各基层行各自为战,造成该行有限的信贷资源使用过于分散,管理难度加大,没有形成一个适合该行发展的具有该行特色的信贷业务框架。三是部分信贷工作人员风险意识不足,在贷款营销和审查审批过程中,有些基层行没有把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作为首要条件,存在以牺牲风险为代价追求即期收益或短期收益的趋向;有些基层行存在着通过“以贷引存”,即以贷款产生派生存款而盲目追求存款扩张的现象。而重当前投放、重即期收益而忽视今后贷款是否能够安全收回的短期行为更是比比皆是。

(二)信贷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内部制衡机制存在严重缺陷。近年来,该行信贷管理的框架存在不完善、不健全甚至缺失的问题。一是评级、授信和贷款审查流程全部通过贷款审批部门和贷款审查委员会单线完成,缺少必要的内部制衡机制,也不符合监管当局的基本要求。二是未按照监管当局的风险控制要求设立风险控制委员会和关联交易委员会。对于大额贷款、关联交易、股东贷款和特别授信业务等易产生重大风险的授信业务,尚未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业务操作流程,完全依赖贷款审批部门和贷款审查委员会决策,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缺少必要的内部机制,导致违规和风险贷款不断发生。三是信贷 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人员配置不合理,近年来该行信贷业务存在重审批、轻管理,重货前营销、轻贷后监管的趋向。而大部分信贷管理人员即为贷款审批人员,信贷综合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大量信贷综合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四是在该行现行的信贷业务操作流程中,缺少必要的项目评估环节和贷后管理环节,由于没有设立项目评估机构,大量项目贷款均按流动资金贷款投放,风险难以准确判断,造成项目贷款风险控制难度加大。

(三)信贷管理制度和信贷业务操作流程不够健全和优化。一是部分必要的业务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尚未建立,如关联交易管理办法、股东贷款管理办法、贷款担保管理办法、担保公司评级授信办法、房地产评估机构和会计报表审计机构管理办法、不良客户管理办法、已核销贷款管理办法、信贷综合业务系统管理办法、项目贷款操作流程、信贷中间业务收费办法等一系列必要的业务规章和操作流程不够健全。二是现行的部分业务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还不够完善,部分规定已经不能适应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的需要,亟待完善、修订。三是该行目前实行的客户评级授信指标体系是沿用计划经济时主要对国有企业的评级授信标准,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监管当局对风险识别要求的不断提高,其科学性、先进性和完备性有待优化提高。

(四)在信贷业务操作中有章不循,执行制度不严。一是受信业务尽职情况不够理想。在授信业务的受理、客户调查、分析评价、授信决策与实施、授信后管理和问题授信管理的各个环节,部分工作人 员还没有按照授信工作职责履行最基本的尽职要求。二是存在执行制度存在不严问题,有效的制度形同虚设。如单户贷款超比、集团授信超比、关联担保、贷款转化、归口管理、以流动资金发放项目贷款、中长期贷款按短期贷款发放、签发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滚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发放无真实贸易背景和无真实用途的存单质押贷款、抵押物评估不按规定进行、贷款五级分类标准掌握过松、基本的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到位、信贷资产质量责任追究流于形式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弱化了制度严肃性和权威性。

(五)贷款企业盲目扩张导致资产质量低下,致使该行信贷资产质量下滑。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部分过度扩张、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的的企业和企业集团由于资金链断裂和财务状况恶化,导致到期债务不能清偿,这也是导致该行信贷资产质量下滑的客观原因之一。

三、加强信贷资金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各项信贷管理制度,完善和优化信贷业务操作流程。一是尽快制定出台目前缺失的信贷业务管理制度,制定关联交易管理办法、股东贷款管理办法和相应的业务操作流程并付诸实施。不断优化评级授信体系,使之与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要求相适应。二是调整和增加必要的信贷业务操作流程,下放低风险业务的审批权限,增加项目贷款评估和贷后管理业务流程,以强化对信贷风险的识别和控制。

(二)改进信贷管理模式,加大信贷管理工作的深度,提高管理实效。要根据信贷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需要,按照归口管理、相对独立的原则建立大信贷管理组织框架,可在信贷管理部下设评级授信、项目评估、贷款审批、贷后管理四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制衡的二级信贷业务操作机构,并通过与风险控制委员会和关联交易委员会的有机衔接,实现既统一管理又相互制衡的信贷管理组织体系。

(三)调整贷款政策,开发建立低风险优质客户群体。通过逐步调整贷款定价政策,降低优质,低风险客户的准入门槛,提高对基层行信贷业务的营销引导力度等手段,营销一批涉及石油、电子、交通、煤炭,矿产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产业和重点行业的重点客户,逐步使资产客户结构得以优化,形成以低风险优质客户为主流的资产客户群体。

(四)加大对存量贷款中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通过逐步压缩,增强担保、贷款重组,依法清收和贷款核销等措施降低信贷资产风险和不良贷款占比,减少信贷资产损失,特别是对关联企业系列贷款出现的风险要统筹兼顾,力争平稳着陆。

(五)积极拓展处置不良贷款的新途径。要积极与当地政府、银监局、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等机构联系,借鉴其他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有效经验,不断寻找通过资产置换、打包出售、软贷款、还本免息等方式批量处置不良贷款的新途径。

(六)增强执行制度的严肃性。加强对基层行和工作人员对信贷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对违章操作行为的处罚力度,落实信贷责任追究制度。对各基层行不良贷款控制计划执行情况和信贷资产质量的考核力度,增加不良贷款清收转化工作在目标责任综合考评中考核权重,建立不良贷款清收转化激励机制,同时对清收转化工作不力,信贷资产质量继续恶化的部门进行处罚。

作者:王恭让 李国科 来源:《现代审计与经济》 2008年2期

责任编辑:萨日娜

第三篇: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在向商业银行转轨过程中,农行本着励精图治精神,较好的实现了各项财务指标,经营成果一年上一个台阶,扭转了长期经营亏损的被动局面,形势可喜可贺。但是,冷静回顾经营状况,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可忽视。深入分析原因,探讨对策,是促进农行长远发展的举措之一。

一、问题综述

(一)擅自调节利润

1、手工增减应付利息。有的支行在年底经营结果大致落定后,差欠或多余数额较大时,通过手工冲减或增加应付利息调节,多则百万元,少则十数万元。有的为了调节某一考核期利润,上划一些网点的应付利息,网点支付利息时,则以应付利息不足为由,直接在利息支出中列支,造成表面“合规”,实则利润不实。

2、不按规定核算应收利息和投资收益。有的支行为了完成利润目标,收到客户利息,不相应冲减应收利息,直接进利息收入科目,有的对到期的应收利息不予冲减,造成重计收入以及应收利息虚假。还有的支行,擅自计提投资收益,形成投资收益高于本金,结果形成虚假利润。

3、下甩费用。对应由本期列支的费用,由于利润完不成,有的行采取不结算,或压票,或挂其他应收款,或进长期待摊费用。

4、长期待摊费用管理混乱。一是不按规定摊销,有的前面几个季度已摊销,到了年底,有长期待摊费用指标了,又原数冲回;二是手续不严,列支未经审批。三是列支混乱,不少当期费用,也进长期待摊费用。该项列支名目繁多,不合规比例较大。

(二)成本管理不严,虚列费用。

1、个人费用挤占成本。一是清收不良贷款手续费,有的以各种理由搭车,在职员工清收也进行计提;二是无有效文件发放个人补贴;三是公私不分,个人消费,农行买单。这方面招待费是个例子,虽有严格规定,但是没有严格执行。

2、“三项费用”进成本。一是应由福利费列支的,进费用开支;二是员工培训费用、工会费用通过差旅费等相关子目出帐。

3、突破费用,转移到营业外科目出帐。金额比较大的是招待费,绝大部分支行超过了规定的列支比例,年底转入营业外支出。其他突破的费用,除了违规进长期待摊费用外,也基本转入营业外支出反映,以逃避费用的专项考核。

4、假发票列帐。此类情况,以前比较多,随着管理力度的加大,虽然大幅度减少,但是还是时有发生。

(三)固定资产管理失控

1、越权购置固定资产。主要反映在违规购车子、购房子、购机具上。一是挤占修理费;二是通过贷款或其他应收款挂帐;三是利用处置资产收益或帐外款;四是擅自启用以资抵贷资产。

2、违规处置固定资产。一是处置不经过有权单位批准;二是处置阶段不公开运作,造成资产收益流失三是处置资金不及时收回,处置收益不及时归帐,甚至购置帐外资产。

3、固定资产帐实不符。年年要清理,年年不了了之,有的问题一拖上十年,有的这边没整改到位,那边又形成新的帐外资产。于是,违规报废后,有帐无物,擅自购置,形成有物无帐。

(四)财务收入方面的跑、冒、滴、漏

1、凭证费。按照规定,商业银行可根据凭证成本,制订收费标准,现阶段,只对重要空白凭证(如现金支票)收取了相关费用,普通凭证一直无偿供应,个别网点非正式收了费,也不规范。仅此一项,数额巨大。

2、结算手续费。去年底,省分行制定下发了统一的收费标准,但是对非计算机自动收费或控制的项目,不少网点以稳定客户为由,或少收,或不收,这项损失不是小数。

3、处置资产收入。个别支行,帐外设帐,挪作他用,特别是处置帐外资产,未按照规定收入大帐。

二、原因浅析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观、利益观和发展观不端正

1、重眼前,不顾长远发展。诸如冲减应付利息、超期不冲销应收利息、大额费用下甩等,都是不顾长远发展,寅吃卯粮的典型做法,既违反财经纪律,又为长远发展留下了沉重的包袱。

2、当小团体利益与全行利益发生矛盾时,以小团体利益为重。有的支行借口员工收入低,工作辛苦,不顾财务制度规定,挤占费用变相发各种补助。

3、政策观念淡薄。口头汇报后,不按程序报批。检查发现手续不符合规定,开口就是已向某某领导汇报。

(二)计划的偏差与考核不到位

1、全年计划如何更趋合理,始终是争论的焦点。一些支行资产、负债、网点、员工情况大致相同,目标利润却相差较大?从一个方面反映,计划的制订存在偏差,另一方面,有的支行由于当地的特殊原因,引起费用非正常增加,也未在计划中体现。

2、年终增加利润计划,不少行反映没有体现公平的原则。由于完成计划与激励机制联动,计划利润较轻的,完

成后,班子成员能获得高额奖励,而经营成效较好的,由于计划利润较重,跳起来摘不到桃子,在利益驱动下,就动用非正常手段。

3、考核兑现前,核查不严。近几年,出台了一些专项激励政策,兑现了不少奖励,但是,滞后的真实性检查,总会发现一些虚假情况,对虚假的整改,以至奖励再兑现,难以真正落实到位。

(三)业务素质不高

1、政策把握不准。有些财会人员,对政策掌握一知半解,对于要提交行领导决策的事项,不能从政策上当好参谋,对行领导的一些思路,不能提供详细的政策解释,没有兼顾参谋和办事员的职能。甚至有的当歪参谋,想歪点子。

2、应对能力不强。对财务管理中的突发事件,束手无策,对多年形成的一些常规,也没有办法处置。比如,有些费用、指标,上级行都要根据全辖计划执行情况,综合平衡,在年终一二日下达,这种情况已经多年。有的行就强调没有实施时间,为违规列帐辩解。没有从自身找原因,事先没有制订有效的应对措施。

(四)习惯做法的延续。

在一些人的意念中,利润不够,应付利息凑;费用不足,营业外支出走;不好出帐,假发票帮忙,形成了习惯。近几年,法制观念有所加强,但是,在考核力度之大的今天,还有市场。在感到确实没有办法的时候,又“轻车熟路”,踏这违规的小径。

(五)规章制度执法不力

在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和执行信贷新规则中,对各种违规违纪问题,严格追究责任人责任,较好的防范了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而在财经纪律执法中,给人的印象是大事化小,以罚代处,形成常态,以至违规累查累犯。这与执法力度不大有很大关联。

三、对策

(一)加强法规教育,加大执法力度

1、认真学习,提高执行制度自觉性。要求每一个财务管理人员,要象信贷管理人员熟悉信贷新规则一样,熟练地掌握财务制度。职能部门对学习情况要进行检查和测试,保证合格上岗。

2、建立责任制。对每个财务管理岗位,要定岗,定责,定人,对每项财务事项的处理过程,必须明确责任交接点;对自己处理的事项,责任人员要负相关的永久责任和连带责任。

3、执法要严,违规必究。对于发现的违规问题,要严格对照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分清责任轻重,分别处置。

(二)公平下达计划,确保奖优罚劣

1、计划制订的参数要符合公平性原则。建议采用人均利润率等公正性指标,考核进步分,考核贡献率。对辖属核算单位非人为因素的特殊情况,要在计划中予以考虑。

2、计划的制定要体现奖优罚劣原则。一是不搞照顾落后。适度的压力,增强动力,能促进落后赶先进。二是不鞭打快牛。对贡献大的,费用和奖励要相应配套。

3、综合考虑全行计划的实现。对个别可能完不成计划的单位,可以加大全行利润考核基数,而不是轻易调减可能完不成计划的单位的任务。

4、计划一经制定,就必须严格实施。非上级行调整及特别情况出现,一般不轻易调整。对上级行增调利润,应参照增调原因及本行制订计划的原则,按比例及时下配各行。

(三)严格考核兑现,促进合规经营

1、明确支行领导班子对经营结果合法性、真实性负全责。以后发现违规或虚假情况,要追究当时领导班子责任。已获取的奖金,要按比例退回;获得的荣誉,要按规定撤消;同时,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经济和行政责任。

2、经营成果的考核兑现,应实行严格的真实性核查,特别是对有些敏感项目。没有核查的经营成果,不应急于兑现,避免形成不良习惯。

3、对经营成果的核查,要有规范性的检查方案。核查人员对核查结果负责,对应检查未检查,已检查未发现问题以及发现问题不报告的,在以后被查出的,要严肃追究核查人员责任。

(四)提高综合素质,认真履行职责

1、财务管理人员要强化素质修养。

2、坚持把关守口,当好领导参谋。

3、强化全面预测、统筹安排和灵活应对能力的养成。比如长期待摊费用列帐,指标到手后处置时间较短,事前就应先准备意向性进帐清单,从急到缓,逐一填列。指标一到,按要求列支,计算机也就几分钟。

第四篇:村干部在土地管理中腐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村干部在土地管理中腐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陈良春何允海

农村基层政权是国家政权的基础,只有农村的稳定才有国家的稳定,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级财务管理和农村土地的管理已成为农村两大热点问题,直接影响村级政权建设,关系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成功与否。就此,我们到公安机关、土地部门、部分乡(镇)对农村土地管理问题进行调研,发现村干部在农村土地管理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已成为当前村干部的主要问题。据调查,仅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全市查获的村干部土地违法违纪案件就达150件,处分党员55人(其中党员组织非法买卖土地28件,村干部利用土地管理权非法占有土地18件,党员受贿案件9件),有9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另有18名乡(镇)干部因非法参与土地买卖受到党政纪处分。由于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土地资源的调控力度,土地价格将进一步攀升,利用土地资源进行违法违纪行为的做法将有愈演愈烈之势。已成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死结。

一、村干部在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抓村集体经济收入,非法买卖土地。由于法制观念淡薄和土地资源的紧张及经济利益的高度驱动,一些村干部为了增加村集体经济,利用集体土地和一些个人或单位进行非法交易、非法谋取暴利,形成了一股非法买卖土地的风气。一是借发展村集体经济之名,借地生财买卖土地。二是借新农村建设之名掩盖土地买卖,谋取暴利。三是采取非法手段毁田卖土卖沙、变相买卖土地。上述形式的非法买卖土地行为,因收入归村集体,村干部从中只起到协调和组织作用,易得到村民的支持。

2、村干部利用权势,直接非法占用土地。一是村干部利用权势,公开违章占地。村干部与当地一些地痞流氓勾结,以充当保护伞,或与乡(镇)干部形成利益共同体,利用乡(镇)干部权威出面打招呼、向供地单位或个人施压等方式干涉用地,或村干部借家族势力,强势欺压百姓,老百姓敢怒不敢言,以达到公开占用土地目的。二是村干部互相勾结,集体瓜分土地。个别村干部凭借手中握有的“村集体印章”,以村“两委”的名义占用土地。三是村干部借村民名义,骗取土地。较常见的是冒充村民,骗取宅基地。部分在周边农村建私房的城镇居民,所持有的证件,其姓名和住址都是假的。有的冒名顶替,有的改名换姓,其目的就是冒充村民,捞一块宅基地。

3、村干部利用土地管理权,收受好处。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借地谋财相当普遍。某些村干部利用手中持有出租土地和安排宅基地和土地开发管理的权力,围绕“管理”做文章,借权“索钱”,中饱私囊。其特点是赤裸裸的索贿。村干部凭村集体“商量权”和“决定权”,1

毫不掩饰向单位或个人索要钱物。

二、原因剖析

1、村干部法制意识淡薄。一是土地法规和法律知识缺乏。据调查,在已立案处理的村干部违法用地案件中,绝大多数村干部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部分为文盲或半文盲。文化程度低决定其基本素质和法律法规的缺乏。如对土地买卖的亩数和土地性质、金额大小等犯罪情节的衡量尺度一问三不知。二是依法管理村务意识淡薄。村民被选上村干部后,往往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抛于脑后,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把自己凌驾于村民之上,以官老爷自居,官本位思想严重。甚至称霸一方,对村民的正当的法律权利视而不见,在决定村里事务时,本应当由村民代表大会决定的事项,由村委会直接给决定了,也不向村民告知。也有的村村内事务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少数人说了算,村“两委”形同虚设,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甚至有的掌握实权的村干部为了中饱私囊,一个或几个人就决定应当由村民代表大会决定的事情,为村民服务的意识荡然无存。

2、法律、法规不健全。一是村干部违法行为处罚上,执法机关间存在衔接难。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治组织,既不是国家一级行政机构,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公司、企业等其他单位”,对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经济违法行为,就出现了不同性质的主体身份。根据不同的主体,分别由不同办案单位管辖。如挪用犯罪中,挪用的若是公款,那案件由检察院来办理,挪用的若是集体资金,那案件由公安机关来办理。但办案实践中,案件还没明了时,往往还不好分清是公款还是集体资金,这样就形成了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衔接难的问题,有时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对村干部的违法行为打击不力。二是村务公开制度,还存在执行力不强的问题。村务公开已经搞了好多年,经验也层出不穷,我市下发的“三个文本”也规定村内重大项目由村民代表和监督小组商量讨论。但这些制度虽然都有明文规定,但有些村只是走过场,搞形式,制度也是墙上挂挂而已。有些村务公开栏内容常年不换,重大土地审批用地项目不公开,没有开展土地招投标,以至于给这些村干部钻了空子,对不公开的行为处罚措施跟不上。三是土地管理法规条款,操作性不强。《土地管理法》规定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非法占用土地的建筑物,只能作没收,不能作拆除处理,然而对没收后的建筑物如何处置,又没有具体的规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没收的建筑物最后还是作价给违法者,通过补办用地手续,违法者最终还是实现了违法目的。我们为违法补办用地算了一笔帐,以塘下工业用地为例,一亩土地的市场价格平均已近百万元,正常审批情况下取得的价格不到50万元,而违法补办只比正常审批多出每亩2万元的罚款和6万元左右建筑物作价款,违法补办成功每亩土地还可净赚

40多万元。所以在土地执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土地违法者在实施土地违法完成后,非常乐意、非常主动地接受处理。这并不是违法者法律意识增强了,而是因为他们非常清楚,非法占用的土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只能作没收建筑物和罚款的行政处罚,罚了以后才能补办。所以,他们不怕执法人员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最怕的是执法人员不依法行政,对违法建筑物直接实施拆除,最终实现不了违法的目的。

3、村务监督管理不到位。一是村级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村干部目前实行了村级直选,但只选举了村民委员会主任,却没有一个相应的制衡机构。村委会缺乏监督机制是村干部发生非法买卖土地和土地交易过程中村干部收受好处的最根本原因。市、乡(镇)组织的监督以及村级自身监督体系的监督不到位。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村级监督小组只是个空架子,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二是选用村干部环节上缺少监督机制。在有的地方,村民之所以当上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一般来说他们也是某些主要领导的意中人或推荐人,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领导的得力助手。只要你放开手去干,工作上即便有点失误,也是“情有可原”,因为领导注重的是结果。而有些地方只要在当地有势力、有财力的人,不管品德、能力如何,都选得上。这样无形放宽了村干部素质标准,给村级腐败打入了伏笔。

4、村干部经济利益驱动。一是兑现贿选付出的高额成本。根据我市村级换届选举实际,一些具有较高经济收入的村特别是城郊结合部的农村或中心镇强村,在村级换届选举中多数采取贿选手段当选。部分村民把当选村委会成员作为以权谋私、或为家族、宗族、派别谋取利益的先决条件,为当选不惜采取请客送礼、贿选拉票、操纵选举等各种非常规手段。这些人当选村干部后,往往借村土地开发机会,千方百计向用地单位或个人索要钱财,以劳回所谓的成本,能在本届动工的工程就提前动工,能不留给下届的土地尽量本届买卖开发掉。二是兑现选前诺言。许多村干部在选举前向村民违法许愿,如当选后给村民优先下达农村私人建房指标,解决老人公寓,不缴水电费,不缴纳农业承包费等。三是村集体经济利益驱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市民营企业异军突起,用地需求急速增加,土地价值不断攀升,地皮价格达到“寸土寸金”的地步,村集体为了搞创收,采取违法买卖用地。四是村干部拉拢乡(镇)干部,形成利益共同体。在非法买卖土地问题中,政府干部特别是乡(镇)干部的影子不断浮现。为了防止乡(镇)干部出面干涉,一些村干部往往将乡(镇)干部拉进来,形成利益共同体,导致非法买卖土地的行为得不到有效扼制。

三、村干部在土地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法制教育。

1、加强法制法规培训。要从根本上杜绝村干部在土地管理中的违法等现象,就必须提高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只有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高,才能做到在村土地管理活动中公正、客观、不徇私情,不以权谋私。从农村实际工作来看,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应当把提高“两委”干部的政策法律水平和土地法规常识作为重点。通过对“两委”干部的政策法律和土地常识培训,既可以提高其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也可以改变其工作粗暴简单的陋习。随着广大农民群众法律意识的逐步提高,农村基层“两委”干部能否依法办事,会直接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所以,要针对现阶段的情况,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为重点,下大力气培训好农村基层干部,并建立考核制度。

2、培养保护土地意识。针对村干部惜土意识淡薄和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的实际,应指定镇土地所定期进行以帮扶为重点的教育,重点掌握土地管理法规和村民自治条例,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解除私欲,营造廉洁奉公,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氛围。同时要有村民举报奖励机制,激发广大村民自觉保护土地意识。

3、构建警示教育平台。抓典型,以案说纪,以案说法,可以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警示功效,起到有效震慑违法行为的作用。充分发挥现有的一案一会一建议制度,更具针对性解决发案村庄在制度方面存在的弊病,堵塞漏洞,下不再犯;适时回访跟踪,及时疏导帮教,可发现发案规律,防止重蹈覆辙。利用新闻媒介或宣讲曝光典型案例,可以形成反腐倡廉的好风气,达到了追究一人、震撼和警示一片的目的。

(二)健全管理长效机制。

1、健全村级民主管理制度。一是健全村务公开制度。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委会应当定期将村务公开。凡是土地使用,都要按制度规定,做到公开内容、公开时间、公开程序、公开形式、公开管理监督等五个方面的统一。加强督促和反馈,对不按时公开或公开不规范的,应弄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确保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二是健全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建立和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所有土地使用严格按《土地承包法》第四十八条“发包方将农村土地发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应当事先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的规定。

2、统一使用招投标平台。根据我市实际,农村土地使用权出租等交易应进入招投标平台,土地交易实行按层级拍卖:村级涉及拍卖额在100万以上进入市招投标中心交易;村级涉及拍卖额10万元以上至100万元以下必须

进入镇招投标中心交易;村级涉及拍卖额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进入镇招投标中心实行简易招投标(这是为了考虑招标成本),但必须保证公开、公平、公正。

3、探索建立村级干部管理模式。根据《村委会组织法》规定,实行村民自治后,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被定位是“指导、支持和帮助”的关系,乡(镇)政府“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在乡(镇)政府和党组织不能直接任命或罢免村委干部的情况下,乡(镇)政府和党组织如何有效管理村委会干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乡(镇)政府和党组织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要改革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探索村级干部管理形式。乡(镇)要通过对村干部的考核、审计和评比,强化村干部的廉洁勤政意识、进取意识和为民意识,规范村干部的自治行为。

(三)建立监督管理体系。

1、建立村级事务监督机构。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中涉及管理村务工作的主要有两个部门:一是村级政权建设由民政部门管理、监督,二是村级财务由农业部门管理、监督。这两个部门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往往会存在各顾各的,造成管理、监督衔接不好、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为了加强对村级事务的监督管理,应成立领导小组,由组织部门牵头,民政、农业部门参与,通过领导小组对村级事务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确保村级组织健康有序运转,促进村级事务规范化建设。

2、加强基层土地所监督力度。基层土地所处于管理未端,是基层前哨,易于掌握到农村违法用地的第一手资料,便于监管违法用地,要授予其一定的执法检查权和处罚权。因此要重心下沉加强基层土地所建设,实现“四个重心下沉”:监察重心要下沉到所,提高发现能力;职责重心下沉到所,提高责任心;队伍重心下沉到所,充实一线力量;服务重心下沉到所,提高服务水平。

3、健全乡(镇)纪检监察网络。乡(镇)纪检监察组织要主动介入村级事务。对村级土地资源处置等重大事务要派人参与监督;要定期对村级土地使用进行清查;要认真调查群众对村干部的举报问题,并按党纪法规严肃处理。同时,要把乡(镇)纪检监察网络向村级延伸,建立村级纪检监察队伍。村支部设立1名纪检委员(由书记、主任以外村委干部兼任)。协助村支部、村委会抓党风廉政建设。村纪检委员有权对村务公开、工程建设、土地资源处置、土地征用等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有权查阅村务管理活动的一切资料。

(四)加大案件查办力度。

为了查处到位,避免执法不力、执法不严现象,纪检监察部门要与土地部门、房管部门、公安部门及当地乡(镇)政府协作沟通,形成办案合力。同时,利用全市乡(镇)联查联审制度加强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形成公正办案,防止部门保护和地方保护主义产生,对于

增加案件透明度,提高执纪执法部门的公信力和威慑力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违章、违法成本,对违章或违法的建筑物能拆除的,一律拆除,对土地能复垦的要强制复垦。对乡(镇)干部等国家工作人员参与土地买卖和干扰正常用地审批程序的失职渎职案件进行严厉查处,坚决纠正“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不正常现象。

2007年7月1日

作者:瑞安市纪委常委陈良春

瑞安市纪委纪检监察室何允海

第五篇:村干部在土地管理中腐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村干部在土地管理中腐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黄放

农村基层政权是国家政权的基础,只有农村的稳定才有国家的稳定,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级财务管理和农村土地的管理已成为农村两大热点问题,直接影响村级政权建设,关系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成功与否。就此,我们对农村土地管理问题进行调研,发现村干部在农村土地管理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已成为当前村干部的主要问题。由于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土地资源的调控力度,土地价格将进一步攀升,利用土地资源进行违法违纪行为的做法将有愈演愈烈之势。已成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死结。

一、村干部在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抓村集体经济收入,非法买卖土地。由于法制观念淡薄和土地资源的紧张及经济利益的高度驱动,一些村干部为了增加村集体经济,利用集体土地和一些个人或单位进行非法交易、非法谋取暴利,形成了一股非法买卖土地的风气。一是借发展村集体经济之名,借地生财买卖土地。二是借新农村建设之名掩盖土地买卖,谋取暴利。三是采取非法手段毁田卖土卖沙、变相买卖土地。上述形式的非法买卖土地行为,因收入归村集体,村干部从中只起到协调和组织作用,易得到村民的支持。

2、村干部利用权势,直接非法占用土地。一是村干部利用权势,公开违章占地。村干部与当地一些地痞流氓勾结,以充当保护伞,或与乡(镇)干部形成利益共同体,利用乡(镇)干部权威出面打招呼、向供地单位或个人施压等方式干涉用地,或村干部借家族势力,强势欺压百姓,老百姓敢怒不敢言,以达到公开占用土地目的。二是村干部互相勾结,集体瓜分土地。个别村干部凭借手中握有的“村集体印章”,以村“两委”的名义占用土地。三是村干部借村民名义,骗取土地。较常见的是冒充村民,骗取宅基地。部分在周边农村建私房的城镇居民,所持有的证件,其姓名和住址都是假的。有的冒名顶替,有的改名换姓,其目的就是冒充村民,捞一块宅基地。

3、村干部利用土地管理权,收受好处。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借地谋财相当普遍。某些村干部利用手中持有出租土地和安排宅基地和土地开发管理的权力,围绕“管理”做文章,借权“索钱”,中饱私囊。其特点是赤裸裸的索贿。村干 1

部凭村集体“商量权”和“决定权”,毫不掩饰向单位或个人索要钱物。

二、原因剖析

1、村干部法制意识淡薄。一是土地法规和法律知识缺乏。据调查,在已立案处理的村干部违法用地案件中,绝大多数村干部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部分为文盲或半文盲。文化程度低决定其基本素质和法律法规的缺乏。如对土地买卖的亩数和土地性质、金额大小等犯罪情节的衡量尺度一问三不知。二是依法管理村务意识淡薄。村民被选上村干部后,往往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抛于脑后,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把自己凌驾于村民之上,以官老爷自居,官本位思想严重。甚至称霸一方,对村民的正当的法律权利视而不见,在决定村里事务时,本应当由村民代表大会决定的事项,由村委会直接给决定了,也不向村民告知。也有的村村内事务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少数人说了算,村“两委”形同虚设,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甚至有的掌握实权的村干部为了中饱私囊,一个或几个人就决定应当由村民代表大会决定的事情,为村民服务的意识荡然无存。

2、法律、法规不健全。一是村干部违法行为处罚上,执法机关间存在衔接难。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治组织,既不是国家一级行政机构,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公司、企业等其他单位”,对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经济违法行为,就出现了不同性质的主体身份。根据不同的主体,分别由不同办案单位管辖。如挪用犯罪中,挪用的若是公款,那案件由检察院来办理,挪用的若是集体资金,那案件由公安机关来办理。但办案实践中,案件还没明了时,往往还不好分清是公款还是集体资金,这样就形成了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衔接难的问题,有时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对村干部的违法行为打击不力。二是村务公开制度,还存在执行力不强的问题。村务公开已经搞了好多年,经验也层出不穷,我市下发的“三个文本”也规定村内重大项目由村民代表和监督小组商量讨论。但这些制度虽然都有明文规定,但有些村只是走过场,搞形式,制度也是墙上挂挂而已。有些村务公开栏内容常年不换,重大土地审批用地项目不公开,没有开展土地招投标,以至于给这些村干部钻了空子,对不公开的行为处罚措施跟不上。三是土地管理法规条款,操作性不强。《土地管理法》规定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非法占用土地的建筑物,只能作没收,不能作拆除处理,然而对没收后的建筑物如何处臵,又没有具体的规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没收的建筑物最后还是作价给违法者,通过补办用地手续,违法者最终还是实现了违法目的。我们为违法补办用地算了一笔帐,以塘下工业用地为例,一亩土地的市场价格平均已近百万元,正常审批情况下取得的价格不到50万元,而违法补办只比正常审批多出每亩2万元的罚款和6万元左右建筑物作价款,违法补办成功每亩土地还可净赚40多万元。所以在土地执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土地违法者在实施土地违法完成后,非常乐意、非常主动地接受处理。这并不是违法者法律意识增强了,而是因为他们非常清楚,非法占用的土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只能作没收建筑物和罚款的行政处罚,罚了以后才能补办。所以,他们不怕执法人员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最怕的是执法人员不依法行政,对违法建筑物直接实施拆除,最终实现不了违法的目的。

3、村务监督管理不到位。一是村级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村干部目前实行了村级直选,但只选举了村民委员会主任,却没有一个相应的制衡机构。村委会缺乏监督机制是村干部发生非法买卖土地和土地交易过程中村干部收受好处的最根本原因。市、乡(镇)组织的监督以及村级自身监督体系的监督不到位。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村级监督小组只是个空架子,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二是选用村干部环节上缺少监督机制。在有的地方,村民之所以当上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一般来说他们也是某些主要领导的意中人或推荐人,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领导的得力助手。只要你放开手去干,工作上即便有点失误,也是“情有可原”,因为领导注重的是结果。而有些地方只要在当地有势力、有财力的人,不管品德、能力如何,都选得上。这样无形放宽了村干部素质标准,给村级腐败打入了伏笔。

4、村干部经济利益驱动。一是兑现贿选付出的高额成本。根据我市村级换届选举实际,一些具有较高经济收入的村特别是城郊结合部的农村或中心镇强村,在村级换届选举中多数采取贿选手段当选。部分村民把当选村委会成员作为以权谋私、或为家族、宗族、派别谋取利益的先决条件,为当选不惜采取请客送礼、贿选拉票、操纵选举等各种非常规手段。这些人当选村干部后,往往借村土地开发机会,千方百计向用地单位或个人索要钱财,以劳回所谓的成本,能在本届动工的工程就提前动工,能不留给下届的土地尽量本届买卖开发掉。二是兑现选前诺言。许多村干部在选举前向村

民违法许愿,如当选后给村民优先下达农村私人建房指标,解决老人公寓,不缴水电费,不缴纳农业承包费等。三是村集体经济利益驱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市民营企业异军突起,用地需求急速增加,土地价值不断攀升,地皮价格达到“寸土寸金”的地步,村集体为了搞创收,采取违法买卖用地。四是村干部拉拢乡(镇)干部,形成利益共同体。在非法买卖土地问题中,政府干部特别是乡(镇)干部的影子不断浮现。为了防止乡(镇)干部出面干涉,一些村干部往往将乡(镇)干部拉进来,形成利益共同体,导致非法买卖土地的行为得不到有效扼制。

三、村干部在土地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法制教育。

1、加强法制法规培训。要从根本上杜绝村干部在土地管理中的违法等现象,就必须提高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只有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高,才能做到在村土地管理活动中公正、客观、不徇私情,不以权谋私。从农村实际工作来看,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应当把提高“两委”干部的政策法律水平和土地法规常识作为重点。通过对“两委”干部的政策法律和土地常识培训,既可以提高其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也可以改变其工作粗暴简单的陋习。随着广大农民群众法律意识的逐步提高,农村基层“两委”干部能否依法办事,会直接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所以,要针对现阶段的情况,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为重点,下大力气培训好农村基层干部,并建立考核制度。

2、培养保护土地意识。针对村干部惜土意识淡薄和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的实际,应指定镇土地所定期进行以帮扶为重点的教育,重点掌握土地管理法规和村民自治条例,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解除私欲,营造廉洁奉公,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氛围。同时要有村民举报奖励机制,激发广大村民自觉保护土地意识。

3、构建警示教育平台。抓典型,以案说纪,以案说法,可以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警示功效,起到有效震慑违法行为的作用。充分发挥现有的一案一会一建议制度,更具针对性解决发案村庄在制度方面存在的弊病,堵塞漏洞,下不再犯;适时回访跟踪,及时疏导帮教,可发现发案规律,防止重蹈覆辙。利用新闻媒介或宣讲曝光典型案例,可以形成反腐倡廉的好风气,达到了追究一人、震撼和警示一片的目的。

(二)健全管理长效机制。

1、健全村级民主管理制度。一是健全村务公开制度。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委会应当定期将村务公开。凡是土地使用,都要按制度规定,做到公开内容、公开时间、公开程序、公开形式、公开管理监督等五个方面的统一。加强督促和反馈,对不按时公开或公开不规范的,应弄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确保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二是健全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建立和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所有土地使用严格按《土地承包法》第四十八条“发包方将农村土地发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应当事先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的规定。

2、统一使用招投标平台。根据我市实际,农村土地使用权出租等交易应进入招投标平台,土地交易实行按层级拍卖:村级涉及拍卖额在100万以上进入市招投标中心交易;村级涉及拍卖额10万元以上至100万元以下必须进入镇招投标中心交易;村级涉及拍卖额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进入镇招投标中心实行简易招投标(这是为了考虑招标成本),但必须保证公开、公平、公正。

3、探索建立村级干部管理模式。根据《村委会组织法》规定,实行村民自治后,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被定位是“指导、支持和帮助”的关系,乡(镇)政府“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在乡(镇)政府和党组织不能直接任命或罢免村委干部的情况下,乡(镇)政府和党组织如何有效管理村委会干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乡(镇)政府和党组织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要改革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探索村级干部管理形式。乡(镇)要通过对村干部的考核、审计和评比,强化村干部的廉洁勤政意识、进取意识和为民意识,规范村干部的自治行为。

(三)建立监督管理体系。

1、建立村级事务监督机构。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中涉及管理村务工作的主要有两个部门:一是村级政权建设由民政部门管理、监督,二是村级财务由农业部门管理、监督。这两个部门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往往会存在各顾各的,造成管理、监督衔接不好、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为了加强对村级事务的监督管理,应成立领导小组,由组织部门牵头,民政、农业部门参与,通过领导小组对村级事务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管理,确保村级组织健康有序运转,促进村级事务规范化建设。

2、加强基层土地所监督力度。基层土地所处于管理未端,是基层前哨,易于掌握到农村违法用地的第一手资料,便于监管违法用地,要授予其一定的执法检查权和处罚权。因此要重心下沉加强基层土地所建设,实现“四个重心下沉”:监察重心要下沉到所,提高发现能力;职责重心下沉到所,提高责任心;队伍重心下沉到所,充实一线力量;服务重心下沉到所,提高服务水平。

3、健全乡(镇)纪检监察网络。乡(镇)纪检监察组织要主动介入村级事务。对村级土地资源处臵等重大事务要派人参与监督;要定期对村级土地使用进行清查;要认真调查群众对村干部的举报问题,并按党纪法规严肃处理。同时,要把乡(镇)纪检监察网络向村级延伸,建立村级纪检监察队伍。村支部设立1名纪检委员(由书记、主任以外村委干部兼任)。协助村支部、村委会抓党风廉政建设。村纪检委员有权对村务公开、工程建设、土地资源处臵、土地征用等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有权查阅村务管理活动的一切资料。

(四)加大案件查办力度。

为了查处到位,避免执法不力、执法不严现象,纪检监察部门要与土地部门、房管部门、公安部门及当地乡(镇)政府协作沟通,形成办案合力。同时,利用全市乡(镇)联查联审制度加强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形成公正办案,防止部门保护和地方保护主义产生,对于增加案件透明度,提高执纪执法部门的公信力和威慑力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违章、违法成本,对违章或违法的建筑物能拆除的,一律拆除,对土地能复垦的要强制复垦。对乡(镇)干部等国家工作人员参与土地买卖和干扰正常用地审批程序的失职渎职案件进行严厉查处,坚决纠正“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不正常现象。

下载议论文写作中名言警句会集累不会灵活运用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议论文写作中名言警句会集累不会灵活运用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