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的师范教育观述评

时间:2019-05-15 04:1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张之洞的师范教育观述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张之洞的师范教育观述评》。

第一篇:张之洞的师范教育观述评

张之洞的师范教育观述评

[日期:2004-11-19]

【原文出处】江西社会科学 【原刊地名】南昌 【原刊期号】200207 【原刊页号】73~75 【分 类 号】G1 【分 类 名】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210 【 标 题】张之洞的师范教育观述评 【 作 者】胡世刚

【作者简介】胡世刚 黄冈师范学院,湖北黄州 438000 【内容提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张之洞师范教育观的成因,重点阐述了其主要内涵:创办师范学堂、制订相应规章制度,“讲究次序,突出重点”的办学理念,重视师范生的全面教育等,并就其对当今师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启示略作探讨。【摘 要 题】教育史研究

【关 键 词】张之洞/师范教育/内涵/启示 【 正 文】

张之洞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热衷教育,正如清末四川总督赵尔巽所言,“其生平精神所寄,尤在振兴教育,储养人才,以备国家缓急之需,而救当时空疏之习”。师范教育观是张之洞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为发展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作了一些重大的努力,不仅为当时他所兴办的学校培养了大批师资力量,而且为当今我国师范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张之洞师范教育观的成因

1、张之洞师范教育观的的产生是受其“求才治国”和“兴学育才”的人才观支配的结果。

张之洞对人才与治国、人才与强国的关系深有认识,指出;“国无强弱,得人则兴;……无人才则救贫救弱徒涉空谈,有人才则图富图强易于反掌”。在张之洞看来,强国之道在于得人,国土大小、人口多寡、物产丰缺等等只不过是一个国家能否强盛的物质前提,而不是决定因素,“有船而无驾驶之人,有炮而无测放之人,有鱼雷水雷而无修造演习之人,……则有船械与无船械等”。他将中国与日本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了“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的结论,指出:“中国力图自强,舍培植人才更无下手之处”。人才从哪里来?张之洞说:“日本兴学最骤,而学校之数在东方最多”。又说:“国势之强弱在于人才,人才之消长在于学校;环球各国竞长之争雄,莫不以教育为兴邦之急务”。从张之洞的言论可以看出,他对“教育——学校——人才——强国”之间的联系有清晰的认识。一方面,培养人才要求广兴学校;另一方面又无法实现“学堂必有师”,于是,陷入办学困境的张之洞将发展教育的眼光投到了师范教育领域,把发展师范教育,培养数量充足、知识结构全新的教师队伍作为广兴学校的关键。

2、张之洞师范教育现的产生是基于对师范教育地位正确认识的结果。

张之洞认为,教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素质的优劣。在办学实践中,他深感师资力量的缺乏,而合格的教师非经正规的师范教育训练不可,“振兴教育必先广储师资,师资不敷,学校何以兴盛?”他重视师范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指出:“国民教育必自小学始,欲得小学教育,必自养成师范始。……足以兴办师范尤为小学之先务”。在兴学之初,张之洞十分重视小学教育,他说:“查开通国民知识,普施教育,以小学堂为最要”,但随着对教育发展规律的日益了解,他提出“办理学堂,首重师范”的正确主张,因为他意识到:“各属开办学堂,全赖师范得人,课程方能合度,管理才能得宜”;“查各国中小学堂,教员咸取材于师范学堂”。他认为“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关系至重”,1902年,他将在湖北兴办教育的情况写成《筹定学堂规模次第兴办折》上奏朝廷,在其中的“各学堂办法十五条”中,把师范学堂列为第一位,并在《学务纲要》中强调“宜首先急办师范学堂”。他对兴学之始湖北各地中小学堂发展过猛的现象提出批评,指责盲目兴办中小学堂“实为懵昧可异”,指出与其办一些名不副实的中学堂,还不如扎扎实实抓合格师贤队伍的建设。于是,他札饬各府暂停兴办中学堂,“先办速成师范或先办师范传习所”。张之洞的师范教育观形成和大力兴办师范学堂的实践相对于其它类型的教育起步要晚,直到1903年后才系统出现,这与他的教育实践规模日益扩大,教育观内涵的日益拓展的结果是一致的。

二、张之洞师范教育观的内涵

(一)创办师范学堂。创办师范学堂是张之洞师范教育观的核心,他正是通过此举将自己关于师范教育的一些重要思想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之中。

1、师范学堂的创建。

张之洞创建师范学堂的宗旨十分明确,目的是为其它新式学堂培养合格的师资队伍,他说:“设初级师范学堂,今拟派充高等小学堂及初等小学堂二项教员者入焉”;“设优级师范学堂,……以造就初级师范学堂及中学堂之教员管理员为宗旨;以上项二种学堂师不外求为成效”。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张之洞在湖北总督任内先后创立和改建了一大批师范学堂,如1902年在武昌宾阳门南开办的湖北师范学堂;1904年将在武昌营坊口都司湖畔的两湖文高等学堂改为两湖总师范学堂;1904年开设湖北师范传习所;1905年于武汉开办六所支郡师范学堂;1905年还饬令湖北各府将中学堂一律改为初级师范学堂;1906年,张之洞于武昌紫刚湖畔创建起湖北女子师范学堂,等等。

2、张之洞为师范学堂的创办和发展制订了诸多详细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癸卯学制”之中。

第一、从“两个章程”来看:

为指导师范教育的正常发展,张之洞主持制订出《初级师范学堂章程》和《优级师范学堂章程》作为“癸卯学制”的有机构成。在这两个章程中,张之洞对师范学堂的种类、学习年限、课程和生源等作出了详尽的规定。首先,张之洞把师范学堂作为“癸卯学制”中的一个独立的系列,将它分为优级师范学堂和初级师范学堂两大类型。在正规的师范学堂之外,又开办了师范传习所,对一些年龄在二十至五十之间的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向在乡村市镇以教授蒙馆为生”的人,或经过省城初级师范学堂简易科学习的优等生等进行短期培训,学习期限为十个月,“毕业后给以准充副教员之凭照,即令在各乡村市镇开设小学”。其次,张之洞对各级师范学堂的课程设置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规定初级师范学堂完全科的课程为十二种;优级师范学堂的课程学习分为三节,第一节为公共科,主修人伦道德等八科;第二节为分类科,即学生分专业学习;第三节是加习科,即开设一些选修课。再次,在校址的选择上,张之洞强调“须择其所坐落地方水土,邻近人家之风俗,于道德卫生均无妨害者”。从上述师范学堂的建立来看,一方面它们都不在闹市之区,另一方面多临水而设。

第二、从张之洞制订的《学务纲要》等来看,他极为关注师范学堂的师资建设问题。

首先,重视教师的品行,提倡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以自己良好的行为规范来为学生树立活生生的榜样,他指出:“膺师范之任者,必当效品养德,循礼奉法,言动威仪足为楷模”。其次,在师资队伍构成方面,提倡教员与管理员并重,他说:“学堂所重不仅在教员,尤在有管理学堂之人,必须有明了教授法管理法者实心从事其间,未办者方易开办,已办者方能得法;否则成效难期,且滋流弊”。再次,关于师范学堂的教师来源,张之洞认为可有三种途径,一是聘请外国教员为师;二是派人出国学习师范教育,他曾说:“宜专派若干人入其师范学堂,专习师范,以备回华充小学、中学普通教习”。在湖北推行新式教育之初,张之洞就曾从经心、两湖、江汉三个书院中挑选优秀学生“赴日本学习师范,以为速成师范之预备”。二是创办师范学堂自己培养师资,如优级师范学堂培养的毕业生去向之一就是充任初级师范学堂的教师。

(二)张之洞师范教育观的特色:

“癸卯学制”是张之洞参与制订的、中国近代第一个颁行全国的学制,它不仅是张之洞师范教育观表现于外在的载体,也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张之洞师范教育观的重要窗口,张之洞师范教育观的特色尽现其中。

1、反映了张之洞讲究次序、突出重点的办学思想。

尽管张之洞的师范教育观形成较晚,但他对师范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工程的地位认识颇深,他指出:“师范学堂,意在全国中小学各有师资,此为学堂本源,兴学入手第一义”,因此,“宜首先急办师范学堂”。在师范学堂的两个类型中,他更注重初级师范学堂,认为初级师范学堂是小学教育普及的前提,“开通国民知识,普施教育,以小学堂为最要:则是初级师范学堂,造就小学之师范生,尤为兴办学堂者入手第一义”。他规定,“每州县必设一所”初级师范学堂,为鼓励一些优秀人才进入初级师范学堂学习,他建议实行“初级师范学堂经费,当就各地筹款备用,师范学生毋庸纳费”等优惠政策,广开风气,以图造就更多的教员。

2、重视师范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第一,张之洞强调师范学堂应将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既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义要注重加强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首先,“激发其爱国志气”。张之洞曾说过,他平生最痛恨两种人,一种“视国家之休戚漠然无动于其心”,一种“诋中国不足有为,日夜冀幸天下有变,以求庇于他人”。他是不能容许自己创办的学堂培养出这样两种人的,特别是对今日之师范生——他日之人才的培养者们,他更为关注,“国民之智愚贤否,实关国家之强弱盛衰,师范生将来有教育国民之重任,当激发其爱国志气,使知学成以后必当勤学诲人,以尽报效国家之义务”。张之洞主张通过历史、地理课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悠久、文明的灿烂及地大物博等,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其次,“砥砺学生志操”,使学生“养成善良高明之性情,使不萌邪妄卑鄙之念”。因此,教师应履行教育的职责,一方面以自己的良好品行去“化导学生”,以身作则,即“身教”;另一方面也应重视“言教”,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学校的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张之洞说:“教师范者宜勉各生以谨言慎行,贵庄重而戒轻佻,尚和平而忌暴戾;且须听受长上之命令训诲”,只有这样,“方能使学生服从”。

第二,师范学堂的智育有许多特殊要求:

首先,从课程设置上突出师范类教育的特色。张之洞认为“初级师范学堂,与中学堂入学学生学力相等,故学科程度大略相同。惟初级师范学堂着重在教育学,故特增此科,其钟点除经学外最多”。张之洞重视因材施教,由于初级师范的毕业生主要从事小学教学,而小学生初入学时既不识字,又不会写字,所以在初级师范学堂里,张之洞将“习字”列为专门的学习课程,正如他自己所言:“教幼童亦重习字,故习字列为专科”。其次,加强师范生的语言训练。随着新式学堂的增多,受教育对象的扩大,使用统一的语育成为普施教育的必然要求和趋势。张之洞指出:“拟以官音统一天下语言,故师范以及高等小学堂,均于中国文一种内附入官话一门”,“将来各省学堂教员,凡授科学,均以官音讲解”,这就要求师范生首先要掌握“官音”,挑起促进全国语言统一的重担,在《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中明确规定,师范生应“练习官话,以便教授学童,使全国人民语言合一”。同时,张之洞还认为,作为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善于语言者,则其讲解学理,醒豁确实,启悟必多”,教师如果善于讲解,口头表达能力强,加之教学方法得当,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张之洞要求师范学堂应注意培养学生此方面的能力,“故当教授之际,宜时使学生演述所学以练习言语”。再次,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张之洞倡导师范教育要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规定:“初级师范学堂当设附属小学堂,以便初级师范生为实事授业”;《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规定:“优级师范学堂设附属学堂,以备研究普通教育之成法,……且以资本学堂学生之实事练习”。师范学堂应当将组织教学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结合起来,作为师范学堂的学生,“不可仅以教员所授为足”,而应当“自行深造学识,研精技艺”,除学好课堂教学内容,掌握教材知识外,还应当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积累知识,扩充知识面,以便将来能胜任教师工作。

第三,张之洞指出:“身体强健,成业之基”。他把“身体健全”作为师范学堂招生的一个重要条件。他注重师范学堂的体育发展,规定各级师范学堂都开设“体操”课,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训练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他还要求从事学务管理之人考究研求学校卫生学,对酗酒和吸食鸦片等影响身体健康的恶习严令禁止,他说:“查洋药为鸠毒之尤,各学堂均应悬而厉禁。无论官师学生及服役之人,有犯此者,立行斥退,万不可稍从宽假”。

三、对张之洞师范教育观的反思:

综上所述,张之洞的师范教育观有其产生的深刻历史根源,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色。通过对张之洞师范教育观的分析和考究,不难发现它有许多闪光之处:其一,张之洞为发展师范教育所作的巨大努力在当时已结出累累硕果。首先,在“癸卯学制”中他将师范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系列,与普通教育同时并重,确立了师范教育的独立地位,并根据教育的实际将师范教育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和类型,奠定了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格局,至今仍有影响。其次,他所创办的师范学堂为当时新式教育的发展输送了大批合格的师资。据史料的不完全统计,到辛亥革命前夕,湖北共有师范学堂达40所,师范学堂创办初期就有1500多名简易科毕业生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充实了教师队伍。其二,张之洞的师范教育观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为我国当今师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借鉴。首先,他告诉我们,加强师范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成就一个合格教师的要义。在张之洞看来,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灌输是一个方面,而教师的以身作则更为重要,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次,从张之洞提倡师范学堂开设“习字”课和“官话”课来看,对师范生应具备的一些特殊素质的培养应予以重视。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因本身工作性质的特殊要求,必须掌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再次,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体态是师范生应具备的重要条件,张之洞将它们作为录取的基本要求之一。教师工作是艰辛的,尤其是从事基础教育工作,长年累月的操劳,没有一副强健的身体是无法胜任的。因此,在今天的师范教育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健康教育,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坚持组织和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系列活动,要加强体育健康课的教学,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保证学生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这也是我们今天倡导的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

当然,张之洞的师范教育观也存在着不足之处。首先,他把发展师范教育当作“速成工程”、“应急工程”,他曾给时任学务大臣的张百熙写信:“方今国势危急如救焚拯溺,夜以继日,犹恐不及,至师范速成科尤为紧要。若待完全师范毕业必须五年,各省小学堂将待五年后再开乎?”其发展师范教育的盲目性和急功近利思想溢于言表。其次,张之洞的师范教育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他办师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在《学务纲要》中他写道:“至于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抡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他强调“中学”的至尊地位,要求师范学堂注重经学的传授,如初级师范学堂开设“读经讲经”课,优级师范学堂开设“群经源流”、“人伦道德”等;在道德教育方面,以“忠孝”和”孔孟之道”为基准,他说:“尊君亲亲,人伦之首,立国之纲;必须常以忠孝大义训勉各生,使其趣向端正,心情纯良,”“孔孟为中国立教之宗,师范教育务须恪遵经训,阐发要义,万不可稍悖其旨,创为异说。”为防止学生离经叛道,张之洞还不厌其烦地制订出《各级学堂管理通则》十二章,规定在各学堂悬挂《圣谕广训》,供奉“万岁牌”和“至圣先师牌位”,规定学生不准干涉国政及学堂事务、“妄发议论”,要求学生”恪守学规,专精学业”,以期培养对清政府忠贞不二的人才。

第二篇:张之洞墓园简介

张之洞墓园简介

张之洞墓园位于南皮县双庙村东北3华里处,即原张之洞墓地所在。墓园主体工程已于2010年10月竣工,占地9000余平方米。墓区由两部分组成,南面是2000多平方米的广场,广场上立有高达丈余的张文襄公遗爱碑。北面为墓园主体,占地7000多平方米,周围为砌有琉璃瓦的高大院墙环绕,墓园大门朝南,镶有铜钉的朱红色大门典雅庄重,园内自北至南依次为张之洞墓、张公祠、张之洞墓园管理办公室。张之洞墓位于墓园最北部,呈圆形,直径10余米,周围砌有1米多高的大理石,中间为高4米水泥面罩顶的的坟冢,墓周围松柏环绕,墓前立有高大的墓碑。其南面是张公祠,为园内最大建筑,系仿古式,古色古香,祠内对门处为高丈余的张之洞汉白玉雕像,周围墙壁挂满介绍张之洞生平事迹及全国各地纪念张之洞的展牌,内容丰富详实,祠内东西两侧放有展柜,内放张之洞的书法信札制品及纪念研究张公的刊物、书籍等,是我县直观了解张公的最佳去处。自墓园建成之日起,来此参观凭吊人员络绎不绝,随着墓园的进一步建设它必将成为南皮县的一大人文景观。

南皮县张之洞墓园管理办公室

第三篇:演讲稿之张之洞

演讲稿之张之洞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近代政治家、诗人。他极力维护封建伦理纲常,反对戊戌变法。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教育方面,他创办了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武汉自强学堂(武汉大学)、湖北武昌幼稚园(中国首个幼儿园)等。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张之洞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洋务期间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育上,他设立新式学堂,从而促进清末教育从1881至改革和发展。在经济上,他大办实业,一定程度上促进晚清经济的发展,也为后期工业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也为中国现代化打开了历史的大门。在军事上,他练新军,抵外辱,一定程度上维护国家的领土和主权,也为清末军事近代化做出了贡献。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为大家进行阐述。

首先在教育上,1907年张之洞进行了一些教育改革,开设了不少洋务学堂。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认为“中学”即中国经史之学,基点在于明纲,“西学”即“西政”与“西艺”两类。对清末教育影响很大。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的奠基人。著有《劝学篇》 《广雅堂诗集》、《骈文》、《散文》等。后辑为《张文襄公全集》。

•1888年6月创立广雅书院,现为广东广雅中学,校名取“广者大也,雅者正也”之意,以示书院的目标是培养学识渊博,品行雅正的人才。•1891年创办算学学堂。•1892年创办矿务学堂。

•1893奏请清政府创办自强学堂。现今武汉大学的前身。它揭开了近代湖北教育的序幕。

•1897年创办湖北武备学堂。

•1898年创办湖北农务学堂。这是湖北最早的近代农业学堂和现今华中农业大学的前身。

创办湖北工艺学堂。•1902年创办湖北师范学堂。•1904年创办两湖总师范学堂。•1906年创办女子师范学堂。

其次是实业上,1889年至1907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在英、德支持下,成为后起的洋务派首领。督鄂期间,着力扶持民族工业,先后开办汉阳铁厂、湖北兵工厂、马鞍山煤矿、湖北织布局、湖北缫丝局、纺纱局等重轻工业企业,并筹办芦汉铁路(后改名京汉铁路)。他主持修筑的武昌南北长堤和汉口后湖长堤排除水患,划定了20世纪初的武汉三镇与今天的武汉市相近的城市规模,同时支持民族企业家操办水电等现代化市政建设,为武汉自近代以来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最后是军事上,1884年中法战争时,由山西巡抚升任两广总督,起用退休老将冯子材,在广西边境击败法军。

1885年募广胜军练习洋操,创设广安水军,奏请分全国海军为北洋、南洋、闽洋、粤洋四大支。

1895年电奏割弃台湾之害,密筹台湾饷械。创练自强军。

创办近代军事学堂教育体系,派遣军事留学生和出国军事考察人员,编练湖北新军。为清末军事近代化做出了贡献。

张之洞的一生是不平凡的,在历史的长河上他为自己留下了深刻的一笔。后人对他的一生作为有不同的评价。

《大公报》评论说:观其一生,“张相国毫无宗旨,毫无政见,随波逐流,媚主以求荣之人也。”

梁启超则称“张之洞浮华之人也”。但他主政湖广多年,百姓口碑颇佳。而且,他在湖北打下的基础,客观上为辛亥革命爆发创造了条件。

孙中山曾称“张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

毛泽东曾说过“提起中华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第四篇:教育观

一、单项选择题

1.建立健全素质教育的(),就是提供保证素质教育正常运行所需的基本条件。

A.约束机制

B.动力机制

C.激励机制

D.保障机制

2.()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A.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

B.坚持以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

C.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

D.关注人人接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

3.素质教育理论的基础是()。

A.邓小平教育理论

B.教育理论发展

C.可持续发展战略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A.培养四有新人

B.提高国民素质

C.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D.贯彻教育方针

5.素质教育中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这说的是素质教育的()特点。

A.全体性

B.全面性

C.统一性

D.发展性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A.全体性

B.全面性

C.基础性

D.发展性

7.提出着眼于素质发展的课程观,是针对当前课程观念在学生发展、学科体系、(三者之间的某些失衡现象而言的。

A.教师发展

B.学校体系

C.社会需求

D.教育发展

8.素质教育的激励机制不包括()。

A.导向环节

B.调节环节

C.检测环节

D.反馈环节

9.()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先导,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

A.改革高考制度

B.改革对教师的评价体制

C.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

D.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10.()鲜明地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

A.素质教育

B.应试教育

C.德育

D.智育)

11.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A.让每个学生都能上大学

B.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智者

C.让每个学生成才

D.为每个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定的基础

12.素质教育应该把()放在首要位置。

A.智育

B.美育

C.德育

D.体育

13.素质教育把()作为重点,反映了新时代的要求。

A.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B.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C.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

14.幼儿园教育要树立()皆课程的教育理念。

A.游戏

B.音乐教学

C.一日生活

D.健康教育

15.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

A.教师教育艺术的创新

B.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

C.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D.学生思维的创新成熟

二、材料分析题

1.小文是一位刚从外地转过来的学生,但幼儿园大部分的老师都知道他,因为他是有名的“捣蛋鬼”,与班上的同学关系极其不好,经常欺侮“弱小”的同学。他对学习极为反感。老师知道他并不笨,本质上还是好的,于是经常找他聊天,让小文讲讲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说说他爱玩什么游戏„„老师根据他每天来幼儿园的时间比较早的特点,将班级的钥匙交给他,并让他做了班里的公物保管员。

小文自从拿了班级的钥匙,每天放学都是关好灯、关好窗、锁好门后才离开教室,做事情也变得井井有条,班上的同学开始慢慢和他交好,并在学习上不断地帮助他,使小文不断地在进步。

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评析。

2.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培育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孔子在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提出了许多著名的教育理论。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请分析“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句话蕴含了怎样的教学理念,并分析它对我们从事教学活动有怎样的启示。

3.当我们走进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幼儿园时,发现这里有超市、医院、食品店、理发店等,看到有人进门,两位小“礼仪”彬彬有礼地迎过来;食品店的“大厨”立即捧上一个蛋糕请人坐下“尝尝”;如果你买一块“蛋糕”,“服务员”只收“两元”;来到“医院”门口,嘿,“患者”正在排长队,一位“医生”和一位“护士”正忙着给“患者”打针、量体温„„这些仅仅是该园生活化教育的一个方面。

该园进行的游戏,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也都是从幼儿熟悉的生活活动中演化而来。同时,该园用音乐游戏引领幼儿一日生活。洗手、如厕、集合、进餐、入睡等环节均选择适宜的音乐游戏,让幼儿在边听音乐边游戏的过程中完成各项活动。

在小班教育活动中,出现了这样一幕:“我看到了绿色的天空、绿色的墙、绿色的轮胎„„”

“我看到了绿色的字、绿色的滑滑梯,老师,还有绿色的你„„”一群孩子在幼儿园的院子里欢呼雀跃,透过绿色眼镜,他们发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绿色世界。这是该园的孩子们学习诗歌《绿色的世界》时的情景。

孩子们玩得越来越开心,家长们却有了心病:每天上幼儿园光玩了.什么都没学会,以后上了小学可怎么办?

面对家长们的担心,该幼儿园通过自助晚餐活动来解除家长的心病。在该幼儿园举行的自助

晚餐活动中,孩子们彬彬有礼,谦让有加,走红毯、过拱门、服务员列队迎宾„„这场盛会的幕后支持者就是家长义工团队。家长们提供了无微不至的服务,也看到了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

家长程女士参加自助晚餐活动后感慨地说:“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才理解了生活就是教育,明白了游戏并不是单纯的玩。”

为了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工作,转变教育理念,该幼儿园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组织家长培训会等形式,形成家园一体的课程游戏化共识。

问题: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谈谈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略。

2.【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灵魂。20世纪末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实践。

4.【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入。

5.【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素质教育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6.【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素质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教育,它面向每一个学生,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题干所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特点。

7.【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提出着眼于素质发展的课程观,是针对当前课程观念在学生发展、学科体系和社会需求三者之间的某些失衡现象而言的。

8.【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素质教育的激励机制是一种引导过程。它包括四个环节:导向环节、检测环节(亦称评价环节)、分配环节和反馈环节。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9.【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思想观念是人行为的先导,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先导,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验证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使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所以,只有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才能体现创新意识,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做好教育工作。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10.【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具有鲜明的基础性、相对稳定性,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素质教育鲜明地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打基础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11.【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印发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对素质教育做出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由此可知,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基础,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2.【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2004年2月26日,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教育工作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也进一步提出要从思想认识和行动上真正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全面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培育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13.【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14.【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幼儿园教育要树立一目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要综合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来实施教育,达成课程目标。

15.【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新课程理念指出: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二、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用爱感化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该教师用自己的一颗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去对待“后进生”,详细地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与其建立融洽的关系,并从思想上、生活上关心和爱护学生,使其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和期许,从而自觉地将老师的爱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动力。老师根据小文的性格特点及实际情况,分析小文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帮助,使小文从中获得自信,取得进步。

2.【参考答案】(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其字面意思为: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道理,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就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道理了。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理念。每个人由于遗传、后天影响等各种原因,其智力水平是不一样的,应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确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2)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均获得最佳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使教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学生的个别特点是搞好因材施教的基础。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德、智、体发展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情况与成绩,有何兴趣、爱好与擅长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地因材施教。对反应迟钝的学生,要激励他们积极思考,勇于回答问题和进行争辩;对能力较强而态度马虎的学生,要给他们一点难度较大的作业,并严格要求他们精益求精;对语言表述缺乏条理的学生,要让他们多在课堂上作复述和发言,以克服其不足;对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专心的学生,要多暗示、提醒、提问,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对视、听觉不好的学生,要照顾他们坐在比较适合的地方;对学习感到很轻松或很困难的学生,要加强个别辅导,给能力强者开点“小灶”,增加课业,对困难者给予特殊帮助或补课。做到了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从而使教学活动取得预期的效果。

3.【参考答案】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所以,幼儿教育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为其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在幼儿教育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素质教育。

1.树立面向全体幼儿发展的观点。首先应确立幼儿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幼儿爱祖国、爱集体、爱生活的情感和团结友爱、自尊自强的道德品质,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对周围事物的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对社会、自然及音乐、美术的感受力和欣赏能力。此外,还要培养幼儿的爱心、同情心等。材料中幼儿园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特点,创设与其直接经验相关的游戏场景,用音乐游戏引领幼儿一日生活,有助于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2.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素质,把素质教育贯穿在幼儿的各科教学中。

幼儿素质教育是一个全面的范畴,可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可以采用色彩鲜艳的、形象生动的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并随着季节或内容的不同,创设和谐的氛围和优美的教学环境,引导幼儿观察,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材料中幼儿园开设“超市”“医院”“食品店”“理发店”等活动都是通过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素质,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

3.创设育人环境,使幼儿健康活泼地成长。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设施,要多为幼儿准备各类游戏,包括智力游戏、结构游戏、角色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等。此外,还应该经常组织幼儿外出活动,让幼儿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受自然界奇妙的变化,寻找自然界中美的事物,唤起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材料中《绿色世界》的教育活动体现的正是这一理念。

4.幼儿园和家庭相互配合。为了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工作,转变教育理念.该幼儿园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组织家长培训会等形式,形成家、园一体的课程游戏化共识。

总之,幼儿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转变观念,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第五篇:骐骥教育观

骐骥教育观

一直以来,我们都说,一个学校的好坏,除了师资和其他外部因素,学校的教学理念同样是作为考量的一个重要标准。骐骥的理念,以前也介绍过,今天就再次系统的向大家介绍一下。通过骐骥教育的教学理念,希望大家能够深刻的认识骐骥。

一、提出“教育是一门不可重塑的艺术”这一重要论断

经过多年的教育研究,教育者提出了“教育是一门不可重塑的艺术”这一教育理论,所谓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这也是骐骥教育要达到的目的,而且还要比这高。骐骥教育的教育者说过“写错了一个字,可以擦掉重写,但教育子女不行,子女没有教育好,不能重来”这是骐骥教育的宗旨。教育者的教育宗旨可以让我们看出骐骥教育的理念是一种科学的,有实践意义的。这种科学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远见卓识”,它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前进方向。

二、名师讲座,分类指导。

骐骥教育在高考冲刺期间为学生提供了许许多多的名师讲座来帮助学生面对高考,适应高考,缓解压力,提供方法。

骐骥教育的热门讲座包括:“决战高三!-----名师名面对面:新高三,冲刺!名牌大学!”,“赢在初三!-----名师名面对面:新初三,如何进行复习”,“小升初!名校第一站!-----名师面对面:为踏入名校做准备”等等。这些讲座的主讲师全是名校的优秀教师,按照不同年级需求设置了不同的讲座,为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了方便。而且还分科目对学生进行辅导。

三、分层教育,有效指导。

骐骥教育为了这个问题探索了几年的时间,发现了一种可以让学生轻松进入另一阶段学习的方法即“分层教育模式”

分层模式就是根据不同学生入学时的学习水平进行分班,课程设有:名校推优班、特优班系列、提高班系列、竞赛班、1对1辅导班及富有针对性的中/高考作文班、文言文阅读班、高考英语作文班等班型。

四、以万变,应万变的教学调整。

骐骥教育着提“学习进步不会一日而就,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以万变!应万变”。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然也会发现许许多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遇到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我们就会从其中学习到很多东西,以万变,应万变,在过程中学会调整,在调整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一个有着这样理念的学校,绝对是能够让你放心的学校!

下载张之洞的师范教育观述评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之洞的师范教育观述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观心得体会

    师爱 师德 ——《名师教育教学观北留宣讲会》心得体会 常月静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3月1......

    生态教育观

    生态教育观:我园的生态教育是一种全面素质的培养,人格品质锻造,民族精神的冶炼、国际情怀的陶冶的教育,是一种立足现在落脚未来的教育,是一种激扬生命的教育,它的核心是“生命观”......

    素质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1)素质教育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2)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3)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4)素质教育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读《张之洞》有感:洋务大臣张之洞

    洋务大臣张之洞——读《张之洞》有感原创: 马骝精每逢乱世,我泱泱中华总是人才辈出,在时局动荡的晚清,中国出现了众多希望能救中国于水火的仁人义士,他们或改革、或维新、或革命,......

    核心价值教育观

    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做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建设者保障者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听取......

    论家庭教育观

    论家庭教育观 【摘要】家庭教育观是家庭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成败得关键所在,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的存在,一方面可能是与家长的家庭教育经验不足有关,但更多的......

    ***教育观

    新华网北京9月12日新媒体专电(记者罗争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今年教师节前夕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的一系列讲话,引发各界对于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广泛关......

    教育观(范文模版)

    这部作品通过方枪枪在幼儿园这个小社会中的经历,表现了社会对个人成长的强力塑造,表达了作者浓厚的人本主义情结,其中不乏尖锐的隐喻。 儿童的本能是意识生活之根,本能和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