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 牛文军
(内蒙古大学法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摘 要:在社台现代化与垒球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的矛盾,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关注现代化进程中的步数民族传统文化,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为此,正确认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明确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法律保护的原则.确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法律保护的内容及其规范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法律保护原则;规范体系
分类号:DF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s218(20∞)06.0032.06 我国宪法规定:“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宪法确认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多元一体性的基本文化格局.是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一体格局的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括中国56个民族文化的总和,是对中国56个民族文化总和的泛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法律上把5s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统称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是一个中国各民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多次不断融合的过程。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这是国际社会历史发展的共同趋势。民族文化融合过程中,既有吸收融合,又保留了民族特点。我国各民族应该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下,既要推动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必须对少数民族文化实行特殊保护。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少数民族文化法律保护提出的必然要求。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法律保护的时代背景和意义
人类社会已经迈入21世纪,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面貌发生丁极其广泛而又深刻的变化。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全球化发展趋势彰显。这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法律保护赋予了新的时代背景和意义。
1.世界文化多元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与少数
民族传统文化的命运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各民族创造丁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模式。一般说来,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这许许多多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了全人类所共有的世界文化。不同民族文化现象差异,反映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构成人类的共同财富,继承和发展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随着全球化发展进程的深化,以信息技术为媒介世界范围内,每个国家、社会集团和个人都越来越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之下,各种文化不断渗透和融合。在这种竞争与比较的格局中,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在寻求心的发展和突破,各民族纠纷走出走出自己的文化模式,开始接触其他民族的文化模式,世界文化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其特征主要是:文化性质从工业文化转向信息文化;文化主体由区域文化走向全球文化;世界文化研究与文化的空前发展。世界文化一体化的发展去世使多元文化格局受到冲击。各国的少数民族都面临这既要顺利进入主流文化的现代化社会,又要较好地保留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文化的多元化是人类进步的象征。我们应该认识到,丧失文化的多元性是人类的一种退步。如何处理好“全球一体化”的矛盾,是当代人类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与现代化进程的矛盾
在21世纪多元化社会发展趋势的影响下,目前,世界各国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诸多方面都不同程度底面临这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一个共同问题是:一方面,世界各民族正面临一场深刻的现代化各面,每一个民族都要在现代化和传统文化之间寻找平衡,都要协调处理好现代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现代是每个民族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每个民族都不应当拒绝现代“另一方面,每个繁荣昌盛的民族都应报信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个和本民族的基本特点。丧失现代将意味着民族的消亡。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有利于各民族的繁荣和发展。如何在各个方面正确处理好现代化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复杂关系,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21世纪面临的重要课题。
3.正确处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特定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淀的文明效果,是民族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相对于外来文化来说,是指母文化或本土文化;相对现代文化来说。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化。
传统与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俩个环节。历史上形成和积累下俩的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障碍,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事实上,二者即相互衔接又相互矛盾,这种关系主要表现为:(1)现代化的实现本身就包括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现代化是指在社会系统中以现代科学技术和 科学方法的广泛使用为标识的物质状态,以及相适应的精神状态,它体现出生产力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打到的某一高度。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属于社会系统,现代化的实现必然包含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意识形态和现在生活方式等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广泛影响和作用,严格地说,在一个多民族国家,没有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一个社会的现代化是不完全的;(2)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点带话观念的产生,出自该国家,改民族的传统文化,生根与传统文化,或者说收到传统文化的制约,导向;(3)现代化的实现将加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边个又将促进现代化的进程;(4)在人类不断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依据有利的地域生存,另一方面又向其他地域渗透。文化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各文化的相互接触,相互碰撞和相互交融。在这一过程中,异族文化由外入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加以选择和扬弃;(5)现代化进程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一大挑战、一大冲击。一方面,现代化要选择传统文化。如果现代化的道路完全违背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那么现代也终将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所排斥。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也要选择现代化。有一部分传统文化最终要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淡化,消失或改造。总体而言,人类走向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因此,现代化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选择应该是肯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大前提下除旧布新。关注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使命。为此,正确认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明确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法律保护的内容及其规范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与法律保护的原则
对少数民族文化实施法律保护,必须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出发。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以下显著特征:1.自我认同。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其发展过车个中,都要极力维护自己的民族传统,抱持自身文化的特色,即文化学意义上的“自我认同”。因此,任何民族都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时代累积的文明成果。可以强化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源泉。世界各民族,在实现现代化的具体进程和方式上,都各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它们都尽可能地保持了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即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2.传承性。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既有认同感,又具传承性。他们都具备着某种传递和延续生命的手段,都有一整套自身的传承机构。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这个民族成员世代传承相沿的共识符号,是改民族共同主体内聚力和团结的象征。民族传承对每个成员的影响很大,每个成员都深深携刻着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印迹。这种传承性十分稳定和持久,存在于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并作为民族核心要素与民族共同主体香始终。而且,这种传承性协调并维持着一个民族的平衡,对民族的发展具有调适、整合的个能,因此民族文化都不应该强行中断,而应世代延续和发展下去。3.对外适应性。一般数来,当一个民族处于封闭状态,不与其他民族发生任何联系的时候是无所谓适应不适应的;只有当它与异民族发生交往,特别是激烈冲突的时候,发展阶段较低的民族文化才有一个如何适应发展阶段较高的民族文化的问题,但是,这种文化适应,不应该是发展阶段较高的文化取代较低的文化。任何民族都不愿意使本民族的文化融入到异族文化当中,而是希望在本民族文化基础上通过吸收异民族的文化来繁荣和发展自己的文化。民族传统文化对外的适应性反映了一个民族寻求现代化的愿望。4.非主流性。在当今社会文化的氛围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属于非主流文化或次文化。在一定的社会里,都有一定的文化理论思潮占主导地位,领导文化发展的潮流。如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等,它们都由一定的阻止管理形式有计划地向前推进。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虽然也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研究和管理,但它们普遍难以成为领导是带的文化潮流,但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一定的角度上,却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聚拢着一个民族自我人太的凝聚力,在非主流文化的一定区域内它还在发挥着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在本民族内部,还有根深蒂固的作用,仍然发挥这相当程度的社会闺房和制约作用。
根据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实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法力保护的原则主要:
1.集成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宪法第119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资质机关保护和整理民族的文化遗产。民族区域自治法第6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建设具有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各民族热门的社会主义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民族区域自治法第36跳至第42跳,对有关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问题,作了具体规定,如规定自治机关自主地收集、整理、翻译和出版民族书籍;保护民族的民圣古迹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发展民族传统医药;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等等。
2.发展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特点的民族文化事业。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律规定,体现了这一原则。宪法第119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资质机关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法杖和繁荣民族文化。民族区域自治法第36条至第42条,具体规定了自治机关自主地发展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特点的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民族文化事业;自主地决定本地方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自主地发展体育事业等等。
3.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低于加速民族文化的发展。这一原则,在我国的历部宪法、国家机构组织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中,都有原则或具体的规定。如1982年宪法第4条和第122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文化的发展;国家从财政、屋子、技术等方面帮助各少数民族加速文化建设事业。当前,主要是应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原则形成具体的法律规范。
三、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法律保护制度的主要内容
任何文化法律制度的建立,都是以特定的文化载体为基础。少数民族文化法律之都就是以少数民族文化所包罗的文化现象,丰富多彩、纷繁复杂。我国的民族,民俗学者认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象的门类应包括:生活文化、礼仪文化、民间传统文化、科技公益文化、信仰、巫术文化和节日文化等。其中既有物质文化,又有精神文化。一般地说,饮食、衣着、住宅、建筑、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语言、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的传统等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划分这两种形态的民族文化现象,对于确定法律保护制度的具体内容,又有实际意义。
中国政府从法律上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障各民族发展传统文化的权利。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前期和八九十年代,在法律原则和行政体制上,都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作了不同程度的规范。特别的新修订的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之后,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正逐步走向法制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法律保护制度的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古籍整理、医药卫生事业等发面,少数民族体育事业和少数民族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历史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也是其中必要组成部分。
1.少数民族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事业的法律保护(1)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的保护
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是构成一个民族文化结构的基本形式,表示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特征表现为:独特的艺术形式、浓厚的地方色彩、浓郁的民族感情、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潜在的艺术魅力等。我国的少数民族我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宝贵财富。
国家在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发面,通过政策和法律措施,建立领导管理机构、民族文艺团和艺术研究机构,并规范其活动。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繁荣,主要是靠各级人民政府的组织管理和领导帮助。国家从中央机关到基层政权,自上而下建立了主司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国家文化部设有民族文化司,国家民委设有文化宣传司等行政领导管理机构,转门协调处理少数民族文化事物领导少数民族文艺发展方向。这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和繁荣重要的组织保证。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的优良传统文艺,需要建立相应的专业团体进行研究、创作和表演,并坚持少数民族传统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发展方向。我国从中央到地方,依法建立了一大批民族歌舞团、民族歌剧、民族文化馆站等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团体,其任务就是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歌舞艺术,培养少数民族艺术人才,活跃和丰富民族地区文化生活,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1952年,中央民族歌舞团在北京成立,随后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和自治区、资质州也建立了专业或业余的民族歌舞团,自治县(旗)还建立了乌兰牧骑演出队。为加强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在中央和有关地方还成立了民族文学研究所和相应机构;1979年以后,还成立了全国性文艺学术团体,如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中华民族音乐学会、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协会、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协会、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协等;在中央和地方创办了《民族文学》、《民族文学研究》等一大批民族艺术刊物,为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创造和评论提供园地。国家还设置了少数民族文学科研教育机构,设置民族艺术院校或在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院校设立少数民族艺术系科,转门培养少数民族文学艺术人才。
我国在建立、管理少数民族文艺团体方面,制定有相关的地方法规和规章。如1985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工作条例》,规定了乌兰牧骑的性质和方针任务、建立程序及其体制编制和队员配备、设施经费和领导管理、演出用语和定期场次等问题,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地方民族文化法规。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培育了一批新型的少数民族文化经济实体,少数民族特有的文艺形式开始了市场化运作。其中出现了很多新的法律问题,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全力归属、少数民族文化企业的权利义务、少数民族文艺人员的权利义务等问题亟待解决。
(2)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事业的保护
民族区域自治法第38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组织、支持有关单位和部门收集、整理、翻译和出版民族历史文化书籍,„„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这就确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发展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事业的自治权。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发展少数民族的新闻、出版建设事业,在中央和有关省、自治区、自治州相继建立了民族新闻、出版机构。如民族新闻方面初成网络,发展迅速。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1年3月和1984年3月.国务院先后批转了国家民委、文化部、国家出版局等中央部委发出的<关于大力加强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出版的报告)、(关于加强和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工作的意见),就少数民族图书出版工作的方针任务、民族出版机构的设置和调整、加强编译队伍建设、做好民族文字图书发行工作、妥善解决民族文字图书出版经费、民族自治地方的图书馆建设等问题,作了具体规范。(3)少数民族广播影视事业的保护广播、电影电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展示现代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发展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广播电视网络,不仅是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广播影视事业,是新中国成立后*起的一种新型民族文化事业。目前.民族自治地方已建成门类齐全、初具规模的民族广播电视网络。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广大群众汉语水平较低,语言障碍对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很不利。而使用少数民族语盲文字开展电视广播。既能保证国家法律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正确贯彻实施,叉能使少数民族群众通过广播电视得到科技知识和经济信息。帮助他们发展经济。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广播电视媒体对促进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将越来越大。1985年6月广播电视部发布的(民族广播工作经验交流会纪要)、1987年4月国家语言委员会、广播电视部发布的(关于广播、电视、电影正确使用语盲文字的若干规定)、1993年10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播电视管理条倒)、1995年12月1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法规和规章,在少数民族的广播影视事业的法律保护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努力。
2少数民族古籍整理方面的法律保护
古籍是记载和反映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少数民族古籍是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少数民族古籍,包括历史、语盲、文学、宗教、天文、历算、地理、医药、美术、生产技术等.少数民族法制文献资料亦当属其中。据不完全统计,彝族古籍散藏在全国的有1万多部;藏文古籍有l万多种;蒙文的古籍文献有1500多种;满文古籍文献仅档案一项就有150万件以上;维、回、苗、自、瑶、傣等其他民族,也有很多有价值的古籍文献。1981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1982年始在全国范围内有领导、有计划地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负责并统一规划少数民族古籍的整理工作。国家民委会同教育部、文化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有关部门,首先建立专门工作机构,以加强组织领导。1984年7月,成立了由国家民委、教育部、文化部、社科院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负责组织、协调、联络和指导全国少数民族古藉整理出版工作。先后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30多个州、盟、地(市)建立了民族古籍整理规划规划小组或相应机构,并建立了7个跨省区的古籍协作小组。其次,国家民委多次召开全国性民族古籍整理工作会议,在汇集各地规划方案,听取专家学者论汪的基础上.制定了民族古籍整理出版的“七五”、“八五”、“九五”规划,使总体布局和具体实施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少数民族古籍的抢救、搜集、整理、出版和研究工作。如“九五”期间将编制的(全国少数民族古籍目录),是一项巨大的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工程,也是我国文化建设史上的一项大工程。据不完全统计.自1984年以来,全国巳抢救、搜集的少数民族古籍达12万种(部、件、册),包括从结绳记事、说唱口碑到碑铭、石刻;从贝叶经文、竹木简策、丝帛索书到活叶函本、线装典籍;从经、史、文、哲到天文、地理、医药、工艺、美术;从契丹文、女真文、吐蕃文、西夏文、和田文到现行的各民族文字古籍等等,品种繁多,包罗万象。3.少数民族医药卫生事业的法律保护医疗卫生事业是与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有密切联系的一项重要产业,同时也具有文化属性。民族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组成部分,有自己的医疗特色和理论体系。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民族区域自治法第40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决定本地方的医疗卫生的发展规划,发展现代医药和民族传统医药。”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性规范.规定了关于发展民族传统医药和现代医药的一系列的具体问题。如:1980年5月卫生部、国家民委、教育部发出的(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医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内地省市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发展医学教育试行方案)、1983年7月卫生部、国家民蚕印发全国少数民族卫生工作会议形成的<关于继承、发扬民族传统医药学的意见>、1983年6月卫生部、国家民委、教育部发出的<关于全国重点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少数民族高级医学人才的意见)等。此外,有的民族自治地方也制定了相应的法规。目前,藏医、蒙医、维吾尔医、傣医等,不仅建立了500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医疗机构、民间诊所,6000多人的民族医疗队伍,而且形成了门诊、医院、科研和教学的民族医学体系。研究整理出版了民族医药典籍80多种、40多万册。有了民族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相互促进及法制的保障,民族医学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第二篇: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探析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探析
摘要: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更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本身的特性和少数民族的特殊环境影响,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在立法和执法实践问题上存在诸多疏漏。本文从这些疏漏出发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
自2004年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成为我国法律领域的一个术语,开始受到我国法律方面的保护。现在,我国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虽然取得了一些立法上的成效,但是在新的阶段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只有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法律进程中,促进其管理保护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才能更好地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
1.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简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早在日本的《文化财产保护法》中有所体现,其中的无形文化财产代表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保护对象,1989年又通过了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立法保护案,其中的“民间传统文化”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中具体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范围,并对非物质文化财产的申报工作制定了详细的程序。自我国2004年加入该公约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法律术语被纳入到法律保护的进程中。本文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的法律文件进行研究,得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社区、群体或个人传承下来的表达与生存发展需要相关的社会实践、观念、知识等无形的文化及这种文化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口头表现形式、表演形式、社会实践、礼仪活动、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或实践等。在我国界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中增加了文化空间的表述,丰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范围。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在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的,由少数民族的社区、群体或个人传承下来的表达与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密切相连的文化表现形式及其载体和相应的文化空间。
2.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难点
2.1 独有特点增加了法律保护的难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必然具有文化性、传承性和独特的存在性,但其又具有非物质文化独有的特性。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兼具了这些特点,并表现出更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2.2.1 无形性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了精神内涵的无形性。无形文化遗产借助于表演等艺术表现形式或人类的活动,或者是物质性的载体传达独特的思想和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一定民族和区域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或价值追求等,它依赖于具体的表现形式或物品而存在,又离不开人类的智慧,它具有抽象性和无形性,同时也是不断向前发展变化着的。它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具体的表现形式或活动或物质性的载体,但最根本的归宿是人。其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的环境因素或地理因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存在的可能性。第三是非物质文化的精神内涵,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对某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心理或价值追求的反映。其无形性使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难以通过简单的物质性修复和维护实现对精神内涵的保护,法律保护的处罚措施也难以针对具体的物质载体破坏者进行。
2.2.2 活态流变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静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根本的依托是人,人的活动或其所制造的物体表达了某个民族于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所反映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内涵通过人类的活动不断的发展创新,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不仅要针对物质载体的保护,还有注重对传承人的保护,保护的范围和难度都相应增加了很多。
2.2.3 民族性和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依赖于人的活动,存在于某个特定的地区,反映某个民族特有的精神文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从事生产、生活实践形成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等,与少数民族的民族特性密切相关,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少数民族所居住的地域环境与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实践密切相关,两者相互作用,为非物质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环境上的条件,因此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更加强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少数民族的特有环境也增加了法律保护的难度,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和法律会影响到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进程。
2.2 立法基础增加了法律保护难度
当前我国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主要体现在行政性的法律文件中,缺乏高层级的国家性的基本法律。一方面,已制定的法律法规主要是综合性的法律规定,没有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单独立法,也没有国家性的统一法律对地方性的立法进行指导,导致地方性的立法纷繁多样,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另一方面,我国的立法保护主要集中于行政性的法
规规范,缺乏针对民事主体的民事立法,关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一片空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涉及到的法律关系相当复杂,不仅包括地方政府或组织的利益,还涉及到具体传承人的权利保护。
2.3 执法环境增加了法律保护难度
我国现行的法律保护注重对政府和管理机关职责权力的规定,忽视了对具体民事权利的保护和救济。这样就造成了侵犯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人的行为得不到有效制约和制裁。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人的诉讼权利得不到保障,诉讼主体的缺失导致法院无法立案,诉讼权利无法伸张。另一方面,对司法和执法程序规定的缺失导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空文,增加了法律保护的难度。
3.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建议
首先,国家应当充分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针,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作为保护的主要方式,保证其得到生命力的延续和不断的创造发展。其次,建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以普查机制作为首要工作,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调查、登记,建立保护档案,对文化遗产的具体内容进行记录和保存。以传承机制作为重点工作,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建立专项基金,培养文化遗产传承的接班人,给予传承人以资金资助。第三,加强立法保护,制定专门的法律规范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关系,将传承人的权利和自由提高到法律的高度。
4.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存在,其概念的形成和完善也反映了国际社会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程度的加深。我国在法律保护方面还存在着不少欠缺,我国应当在提高重视的基础上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规范,也为相关的执法司法制造一个有序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韩小兵,喜饶尼玛.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特色[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1(02):146-148.[2]李雪宁.原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4,5(01):78-79.[3]吕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应急管理困境与对策[J].图书与报,2012,4(02):102-104.(作者通讯地址: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2012级法律硕士,贵州 贵阳 550025)
第三篇: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
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 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 发布日期:2012-01-03 | 浏览(2472)人次 | 投稿 | 收藏 ] 王希恩
内容提要:本文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向作了宏观分析。文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的强烈冲击以及国家和社会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着力弘扬的双重作用,使当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呈现出复兴、衰退和变异并存的状况;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中国加入WTO的完成,这种状况将持续存在并加剧或扩展。为此,文章提出了正确对待衰退、引导健康变异和促进全面繁荣等应对建设。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趋向
一、影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的两个社会背景
(一)现代化的强烈冲击
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这是世界现代史和当代社会发展中极具普遍性的问题;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占人口多数的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如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现代传媒的传布速度和传布范围达至空前,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都达至空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一般较汉族和汉族地区的发展要滞后一些,但至少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便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增无减。
关于民族传统文化在某一地区具体的纵向变化,云南大学的李子贤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提供了他三下怒江峡谷进行田野考察的印象。
第一次是1963年9月。他从昆明出发,乘车、骑马和步行,几乎花了一个月时间才抵达目的地。当时所见所闻,都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村寨里的人们都是清一色的民族服饰,人人会唱传统民谣,都能讲上几则故事,能滔滔不绝地讲解各种习俗礼仪的由来,讲述该族神话。每进一家,均受到传统礼仪的接待。村民中几乎没有会讲汉语的。
第二次是1991年秋。一路乘车,仅花了三天的时间。当年只有几间瓦房、十多间草房的贡山县城,已有了一条大街和高层建筑。傈僳族和怒族村寨中已有人经商,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已穿上了城里人的时装。村里讲汉语的人多了,但唱传统歌谣和讲述神话、民间故事及各种民俗由来的人则不多了。
第三次是1997年8月。这里的变化已令人惊讶:贡山、福贡、泸水县城高楼林立,各类商店、餐馆、旅馆应有尽有。有的卡拉OK厅的老板就是少数民族。一住进旅馆,就可以和昆明的家人通电话,让人几乎没有已抵达边境少数民族地 区的感觉。当年闻名省内外的民间歌手,大多已过世;通晓一切的民间艺人,已很难找到。过去收集到的神话和民俗,现在能够知晓的人已不多,而此次收集到的民俗文化及口头文学,已发生了较大变异。当地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某些部分,正在不断丧失。要想真正了解到当地各民族系统、完整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内隐文化,已很困难了。(注:参见李子贤:《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刍议》,《思想战线》1998年第4期。)
对于怒江地区的这些变化恐怕没有人怀疑,因为这种变化实际上在很多地区都在发生。从我们在民族地区的直接感受来看,传统文化色彩在大多数地区都已很不明显,或者说,除了大跨度的空间距离造成的地区文化差别之外,相近民族之间的文化特征已不清晰。从我们回收的民族问题问卷调查来看,58.72%的应答者认为近年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减少”,23.68%的应答者认为“大大减少”。当然,由于发展程度、环境、生产方式、既有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天然抗御力等因素的不同,各民族和各个地区传统文化的受冲击程度是有较大差别的。如居住于广西防城港市的大板瑶(瑶族的一支)现今的政治、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那里的“阿宝节”、“盘王节”等节庆活动的对歌、婚礼等民俗民风都保存完好,尤其是在服饰方面,“妇女们无论是外出到乡里赶集、上山劳动、下地干活或是做家务,她们都一丝不苟地身着民族服装,把颇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认认真真穿在身上”。(注:徐正荣:《大板瑶:把民族服饰一丝不苟穿在身上》,《民族团结》1998年第1期。)这些都是传统文化受冲击较少或自身保存较好的例证。但显然,受影响发生变化是绝对的,不变则是相对的。一般而言,同一民族聚居区和封闭程度较大的地区变化要小一些,反之则要大一些。
需要说明的是,把冲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外来文化都说成是汉文化是不确切的。因为,除了汉语之外,当今处于主导地位的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流行的服饰、音乐、交际方式、建筑风格、生活器物等等,都很难说有多少真正属于汉族的文化成分。实际上,传统的汉族文化也在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冲击传统文化的是与之相对的现代文化,它们属于普同文化范畴,而很难说是哪一个具体民族的文化。当今普同文化的成分确切地说源于西方的成分多一些,这是由近现代及至当代西方在世界经济和文化上的强势地位所决定的。而在我国,由于汉族在人口、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汇入普同文化的成分要多一些,但这不等于普同文化就是汉族文化,更不能把现代文化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看作是汉族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威胁。
(二)国家和社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着力弘扬
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政策是促进民族繁荣的政策。这种繁荣既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思想道德水平及人口规模和素质等方面的全面提高,也包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充分发展。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弘扬,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如此。
首先,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实施有效的保护、整理和研究。面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日渐湮灭、损毁和流失的危险,国家本着“抢救第一”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动员各种力量努力予以抢救性的保护、发 掘,并适时加以整理和研究。如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江格尔》和《玛纳斯》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60年代即展开了有关资料的调查收集,80年代又成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截至1998年,仅《格萨尔》的藏、蒙古文手抄本和记录、整理民间艺人的说唱本就收集各300多部;出版藏文说唱本70多部,总印数达300多万册。又如,纳西族的东巴文化举世闻名。东巴文是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用东巴文书写的《纳西族东巴舞谱》是我国最早的民族舞谱和世界上仅存的象形文字舞谱。因此,1981年在云南省社科院专门设立了丽江东巴文化研究所。经过多年的努力,迄今已把2万多卷1000种的《纳西族东巴古籍译注全集》全部译成汉文,而云南省有关部门也已首次把东巴象形文字输入了电脑。此外,对西藏布达拉宫和三大寺(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青海塔尔寺、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等大批重点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都投巨资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同样有意义的是,1984年,文化部和国家民委等几个部门组织成立了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筹划编纂《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和《中国歌谣集成》等十部文艺集成志书。这一被称为“文艺学大百科全书”和“文化长城”的巨大工程将囊括56个民族的所有的民间文艺成果,是对包括每个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传统文艺的空前完整的收集和展示。
其次,对少数民族文化制定和实施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如文化部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提出对这些地区实行文化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文物保护和对外文化交流“四优先”的政策。1992年我国政府在边疆地区开始实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1994年,党中央把这项计划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项目,其后,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又把它作为国家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目标列入其中。这个计划自实施以来,中央和18个边疆省区及共建部门已投入50.68亿元。国家民委和文化部还曾举办过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每年都要请少数民族艺术团体到北京进行文化展演,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定期举办少数民族艺术节。1982年以来,每四年举办一次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注:参见方鹤春:《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和发展》,在中国—瑞典第二届少数民族问题研讨会上的发言稿,1998年9月;陈琪林、陆濯儒:《加快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稳定繁荣》,首都民族理论春季研讨会论文,1999年。)
除了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政策措施之外,随着人们对保护民族文化自觉性的提高和各民族自我意识的增强,一些社会有识之士及少数民族的社会团体和个人也自发地作出各种努力,对各民族不同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了保护或弘扬。如1995年著名作曲家田丰以个人力量筹资创办了“云南民族文化传习所”。其宗旨是抢救挖掘云南各民族濒于失传的舞蹈艺术珍品,其方式是由各民族中老年艺人带本族的青年,脱产半年或一年到传习所来系统整理、研习、表演和传授。而由宣科、杨曾烈等纳西族民间音乐家所创立的“大研古乐会”也是着力于本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承。他们的演奏以洞经音乐为主,又融会了纳西族传统民间音乐成分,被称为“活着的音乐化石”。与此不同,所谓的“彝族文化学派”则在学术研究方面开创了文化传承的新途径。最近10多年来,刘尧汉教授带领一批彝族中青年学者,邀约一些传统头人、祭司共同深入田野,以文化人类学、民族史等学科的理论方法为指导,以田野调查、典籍整理、口传史诗家谱的发掘为手段,陆续推出了20余本《彝族文化研究丛书》,成为一种保护、弘扬本民族文化的有效模式。(注:参见黄泽:《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几种模式》,《思想战线》1998年第7期。)
二、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的基本估价
在现代化的强烈冲击和国家及社会各种力量自觉保护的双重作用下,当前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状况是复兴、衰退和变异三种现象并存。
(一)复兴
国家及社会在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已构成了一种复兴的景象,此外复兴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得到了推广。一些使用传统文字的少数民族,如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朝鲜族等已经具有了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民族语文教学体系;而使用新创或改进文字的民族也采用了形式多样的双语教学体系。中央和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市、县、乡都开办了少数民族语言广播,一些电视台建立了少数民族语言频道。我国已有民族出版社36家,每年出版各类民族文字图书3000多种,少数民族文字报刊89种、杂志183种。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设施大量建设,文艺人才大量涌现。截至1998年,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建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526个,图书馆596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738个,博物馆134个,文化站7129个。全国至少有24所高等和中等艺术院校专门培养少数民族艺术人才。一些国家重点艺术院校还不定期地开办少数民族班。大批的少数民族艺术人才在全国乃至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至1997年第五届少数民族文学奖评奖时,55个少数民族都有了自己的作家。(注:参见方鹤春:《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和发展》,在中国一瑞典第二届少数民族问题研讨会上的发言稿,1998年9月。)
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广泛。许多地区对传统民族节日开始重视,自觉地利用这些节日推广传统文化。不少地方开办了各式各样的文化节、文艺节、文艺会演和体育活动,而这些活动又着力体现民族特色。
许多少数民族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经济活动融入民族文化内涵。如一些民族地区大做民族服装生意,将自己制作的服装打入国内和国际市场。在此过程中也将自己民族传统的工艺、质料、风格等发扬光大。近年来西南苗族、布依族和瑶族的蜡染、挑花、刺绣等都在各地市场上走俏。更为普遍的是民族旅游业。民族地区利用自身独有的旅游资源,辅之以当地民族文化的内容,发展了经济,也发展了自身的文化。
凡此种种,都是传统民族文化正在得到复兴的表现,甚至可以说,当今的民族文化正处于繁荣和发展的最好时期。正因为如此,当今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化也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率汇入普同文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
(二)衰退
但是无庸讳言,与上述复兴的景象相悖,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面临着相当的衰退局面。现代文化不断增多的过程也基本成为传统文化衰退的过程,而且,与复兴相比,衰退似乎更为强烈。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各地传统文化的衰退正是在各种挽救和弘扬措施不断实施时发生的。还以纳西族的东巴文化现状为例。因为蕴含内容的丰厚、珍贵和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东巴文化受到了上自政府下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普遍关注,从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它的投入和取得的成就来看不能不说已相当可观。然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杨福泉研究员近来著文谈到:目前东巴文化这一“文明瑰宝正在民间不断绝迹,所剩无几的东巴多至耄耋之年,且无人传承。„„如照目前各地所剩无几的老东巴无传人的情况发展下去,十多年之后,将不复有东巴文化活动存活民间,被视为丽江旅游一个支柱人文资源的东巴文化将只存在于博物馆、研究所而成为死去的文化,东巴文化将只是一门钻故纸堆的学科”。“纳西族民间丰富多采的民俗活动正日趋衰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歌谣谚舞蹈衰微没落,民间歌手寂寥冷落,年轻的民歌手如凤毛麟角。年轻一代痴迷于影视流行歌曲,过去遍布城乡的歌手一唱三叹,听众如醉如痴,很多人能出口成章(民歌),年轻人甚至即兴编歌斗歌谈情说爱的盛况已成如烟往事。电视文化对过去民间故事、礼俗谣谚的家庭传承的冲击犹如风卷残云。此外,传统民居、服饰、节庆等正在咄咄逼人的‘现代趋同’浪潮冲击下消失和隐退。”(注:杨福泉:《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思想战线》1998年第5期)杨福泉同志在纳西族地区进行了多年田野调查,其所谈情况应当是可信的,而在其他地区,情况一般也是大同小异。
其二,已有的复兴尚多与民间生活脱节,衰退是深层的。如上所述,因党和国家的重视及各民族群众的自觉参与,各民族文化正在通过各种途径得到展现。但这种展现很多却是游离于民间社会生活之外的。像东巴文化在媒体的曝光度上,在国际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整理、出版或演出展示等方面实在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同时它在纳西族民间,也即在它的原生土壤上却大大失落。勿庸讳言,民族文化和经济活动的结合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也使民族文化得到了传扬。但因为这种结合一开始就是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的,因而这里的文化传扬就不能不带有与本族实际生活脱节的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由此我们也就看到,大量表现民族特色的用品堆满货架,但本族消费者却日益减少,外族消费者对这些物品的需求也大多出于新奇,而随着新鲜感的减退,这些物品便被束之高阁。在“民族村”或其他形式的少数民族旅游区,虽然表现民族文化的各种建筑、用具、服饰和礼仪等随处可见,但这些东西很多已不是民族文化的自然显露,而是出于商业利益的着意夸示甚至扭曲,与民间的本色已有相当的距离了。这些现象说明,当今传统民族文化表现出来的复兴,更多还仰赖一种表层的人为造设,在它下面还泛动着衰退的潜流。
民族传统文化既得到了复兴,又在严重衰退,这种评价似乎是矛盾的,但又的确如此。国家及社会的着力弘扬与现代化的猛烈冲击是两种影响传统文化状况 的主要社会因素,而它们的作用力却是相反的;在此两种不同社会因素作用下,传统文化的不同内容、不同层面呈现出不同甚至相反的性状是合乎逻辑的。
(三)变异
民族传统文化的衰退是指这种文化的减少和消失。然而,有些现象其实不是衰退,而是变异。因为许多传统文化成分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减少或消失,而是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自身得到了适应新环境的演化变迁。如土家族过去有迎请“土老师”的习俗。土老师被认为是神的代言人,是祛鬼邪、求吉祥的神的化身。因此,人们凡遇到疾病、灾祸,都认为是碰到了邪魔鬼怪,必定要请土老师司法驱鬼,消灾免难。现在人们仍请土老师,但用意大多是办喜事图吉祥,或为12岁的孩子“度关煞”,盼其长大成人;或为耄耋之年的老人冲傩还愿,祝其健康长寿。其形式活泼、优美滑稽,使参与者都能感到愉悦满足。(注:参见李霞林:《土家族风俗习惯与精神文明建设》,《贵州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不少民族地区的群众仍然保持着传统服饰,但在款式、质料和制作方式上已发生了变化,揉进了现代技艺和时尚。(注:参见林春峰:《“新民俗”与“旧民俗”:现代卫拉特民俗生活(1949-1996年)及其民俗文化特征》,《西北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此外,许多少数民族群众仍保持着自己的饮食习惯,但也开始注意吸收其他民族的饮食方式,注重营养、卫生和多样性;许多地区仍然保持了传统的民居,但从建筑材料、样式到内部装饰都已十分考究并具有了相当的现代气息;许多地区仍保持着传统的节庆,但在节庆活动中也开始大量地掺杂着现代形式的娱乐和商品交易的内容;许多传统音乐引入了西洋乐器和流行音调,许多艺术形式得到了改造、填充了新的社会内容等等。
变异是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得以保留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在发展,产生和滋养文化的大环境发生了变化,文化本身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适应这种改变。实际上,作为各民族主要特质的传统文化不会轻易从生活中消失,却会以改变的形式长期存在;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繁荣也是在变异的基础上得到展示的。变异是阻断衰退的重要途径,也是促成繁荣的前提。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趋向预测
(一)衰退和变异仍将持续
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一国策不会改变;西部大开发正在从决策走向实施;随着中国加入WTO的完成,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再度加快。这几个因素意味着现代化将向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各民族生活的纵深层次推进。与此相应,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冲击也将愈加剧烈,传统文化面对这些渗透和冲击所出现的衰退和变异也将愈加明显。
传统文化生成和保持的环境将进一步丧失或改变。传统文化是特定社会和自然条件的产物,特定环境是传统文化生成和保持的土壤。因此,当这种环境丧失或改变以后,传统文化也必然难以生存或保持原样。许多在原始生产条件下使用的生产工具无论如何在当代已不再有使用价值,它们被淘汰和消失也将成为必 然,而那些适应极端落后生活状况的生活器具和习俗也将随着现代生活的来临来失去生存的意义。如果说,由于发展的局限,我国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至今还相当封闭,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水平还很低,保持传统文化的完整性还有着适宜条件的话,那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重心的西移,这种状况将迅速改变,但这也意味着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将面临更严重的威胁。
现代传媒的迅速普及将阻碍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高效的信息传载工具,电视、广播、电信、互联网等将是未来社会重点发展的产业,而这些现代传媒对社会的覆盖范围、传导速度、影响效果都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它将大大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对整个传统文化的看法。相对于现代传媒的影响,传统文化传承的手段落后,影响微弱。于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如民间艺术、习俗、礼仪、服饰、观念以及民族成员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兴趣等等都将受到直接的威胁。21世纪是信息社会,面对随现代传媒大量涌入的外来文化,传统文化如何应对立足,的确是一个严峻考验。
改革开放的深入将大大扩展族际交往的深度和广度,这将直接导致作为交往工具的语言和行为方式的普同化。在我国,汉语普通话不但已成为汉族成员的通用语言,也成为少数民族与汉族以及不同少数民族成员之间的通用语言。这种状况的形成在于汉族人口分布的广博以及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广泛。在未来的世纪中,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将使族际交往得到更大的扩展,这也使得原本得到流行的汉语普通话更加普及,而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范围将缩小。与此相对应,汉语文也将因具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在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得到推广,而少数民族文字的使用范围也将受到局限。与语言的境况相类似,由于族际交往日趋广泛,原来在不同民族或不同地区流行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礼仪习俗等将趋向普同化,或者在当地民族和地区文化基础上吸收新的文化要素,形成传统文化的变异。
现代生活的实惠、便捷和时尚化趋向将造成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生活方式和艺术形式等方面的取代或改造。现代化的进程总是给人们带来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改善,体现社会进步和时代风貌的各类物质和精神产品将会层出不穷并不断更新,而它们所体现出的共有特点将是实惠、便捷和时尚。但这些特点显然又与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方面,尤其是服饰、生活方式和艺术上的既有形式和内容相悖。现在的少数民族群众,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在服饰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大都是从实惠、便捷和时尚的原则作出的选择,而并不是对传统的东西有意抛弃。因此,面对现代生活的急剧变迁,产生于旧时代的传统文化要么发生与现代生活合拍的变异,要么走向衰微。
传统文化的衰退和变异总是与现代化的进程相对应,而就以往20年的情况来看,衰退和变异呈加速度态势。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在新世纪的深入,这种加速度的态势恐怕会更加显著。
(二)复兴局面也将持续并扩展
首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将会继续得到党和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撑。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保护和整理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大力繁荣少数民族文艺 创作,加强各级各类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培养少数民族文艺人才,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等,都是党和国家始终不渝的政策。这些政策在未来也只会得到完善和发展,而不会改变。这就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复兴能够得到基本的政治保证。
其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续复兴也基于各少数民族对繁荣自身传统文化要求的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随之,各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这使得各民族人民在追求物质文明进一步提高的同时,也相应有了在文化上表现自己、振奋自己,并藉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要求。所谓的“文化民族主义”是一种具有世界性的倾向,它是世界在向全球化推进过程中各民族为追求个性和自身利益努力在文化上张扬自己的表现。我国少数民族对传统文化复兴的要求既是民族发展的正常进程,也显然与这种文化民族主义的潮流合拍。正如前文所述,自觉保护、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现象正在增多,由此而推动的传统文化的复兴也只能持续而不会中断。
再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续复兴还具有良好的基础。对于繁荣民族文化,国家和各地有关部门已确实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从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已在具体的政策措施、财政投入、组织协调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所以不论是即将湮没的文化遗产的抢救、发掘,民间文艺的收集、整理、出版,还是少数民族文化队伍的培养建设都已取得了相当的成绩,所有这些都将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复兴。
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应对建议
针对上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向,我国未来的相关对策思路应该是正确对待衰退,保存、摒弃和弘扬并举;传统和现代结合,引导健康变异;上下结合、表里结合,促进全面繁荣。
(一)正确对待衰退,保存、摒弃和弘扬并举
衰退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的主要威胁,因此,阻断衰退是传统文化繁荣的首要工作。当前处于衰退状态的传统文化实际上具有三种不同的性质,与之相应也必须要有三种不同的应对态度。
有历史价值,但已不可能在现实和未来社会中存在和发展的传统文化。对此作的基本工作应该是保存。许多正在衰退的传统文化其价值不是现实的,而是历史的。如旧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器具,它们都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在现实社会中它们已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但却忠实地反映着某一或某些民族的生产生活状况,印刻着这一或这些民族的历史痕迹。又如一些已经不再使用的文字和无法传承的技艺、艺术、原始宗教及礼仪等,它们都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反映着民族特色,也记载着人类的文明。对这些文化内容应该采取保存的方针,即要尽力使这些即将消失的且不可能再生的文化成为“标本”保留下来。要充分认识到这些东西的价值和不可再生性。应通过适当的形式,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 力进行抢救性的记录和保存。博物馆、影视、文字档案、文物收集等都是有效而应该充分利用的手段。我国五六十年代以来进行过这类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又有所加强,但显然还很不够。
属于传统文化的内容,但却与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相悖。对此应取的态度只能是摒弃。每个民族要进步,在不断创立和吸收新的文化因素的同时,都必须舍得丢弃自己落后的东西,切不可在强调传统特色的同时形成文化上的保守主义。传统文化并不等于优秀文化,不等于文明。如一些民族中存在着的原始的平等观念、婚姻上的近亲习惯、“坐家”习俗等等都是与民主、法制、竞争、优生优育等现代观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它们的确是传统的东西,但却代表着愚昧和落后,它们的失落、衰退实在是民族文化的进步。对于这些文化内容,我们所采取的态度不应是保留,而是摒弃。
优秀的文化成分,既体现着民族特性,又属于民族文化的精粹。对此应采取的态度只能是弘扬。我们讲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主要是就这部分内容讲的。传统文化的精粹体现在各民族的观念、习俗、礼仪、制度、宗教、艺术、文学以及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因而弘扬这些文化的工作也是涉及方方面面的。我们要防止传统文化的衰退,就必须通过各种措施弘扬优秀文化。当然,在具体工作中,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又常需要与对落后因素的摒弃结合在一起,因为许多文化现象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常常是裹合一体的。事物具有两面性,我们也要一分为二。弘扬精华、摈除落后,实际上两者是需要同时进行的。
(二)传统和现代结合,鼓励和引导变异
任何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自身创新和外来文化的补充,因而变异也是传统文化在现代条件下获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讲要把坚持发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积极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结合起来,其精神也是文化变异的问题。保护传统文化不是制造“保留地”,追求“原汁原味”是不现实的。实际上,在现代化过程中,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变异都在发生,因为不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不从现代生活中汲取养分的文化都将走向枯萎。但我们在这方面的态度应该是鼓励变异、引导变异。鼓励变异是说应该赋予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一种主动意义、自觉意义;引导变异是说我们追求的变异应该是健康的、积极的,而不能是消极和腐朽的。这里,应该强调要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总体目标来规范变异。此外,引导变异也要注意处理传统成分和现代成分在新文化形成中的关系。我们所希望的新文化应该是向未来的以传统文化为底色的现代文化。
(三)上下结合、表里结合,促进全面振兴
上下结合是说政府行为和民间行为的结合。这种结合需要沟通,而政府行为应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比如,前述云南省为恢复传统文化而出现的“民族文化传习所”、“大研古乐会”和“彝族文化学派”等都是有志于民族文化的人士和团体利用自己的资金及影响创办的,这些人士和团体在运作过程中如果能得到政府在资金、组织和舆论上更有力的支持,对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深入肯定会产生更 积极的作用。传统文化的变异主要是在自发状态下发生的,而如果政府对此加以研究并有意识地引导,无疑会减少或避免一些消极现象的产生,促进健康传统文化在民间的繁荣。
表里结合是说传统文化的表层繁荣应该与民间社会生活结合。传统文化是发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的;民间社会是传统文化的土壤。当代传统文化的复兴与民间的相对游离是现代化过程对传统社会的冲击过于迅猛,而社会不同层面对于传统文化的容留和需要有着较大的落差造成的。国家和各民族的有识之士对于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是要先于一般社会成员的,他们为容留和复兴传统文化所作出的努力总是和一般社会成员对于传统文化的不自觉丢弃形成反差。这里,一般社会成员认识上的滞后是主要问题,而解决的办法也只能是教育。对此,已有相应的经验可供借鉴。如注重利用各种大众传媒,广泛宣传保存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及相关措施;利用某种组织将当地各民族文化工作者和民间艺人组织起来,使其成为保存民族传统文化及进行这方面教育的骨干力量;参与组织和资助当地的主要传统节日,使其成为较大规模的群众性民俗活动,培育新的“文化积淀场”;定期举办民间文艺调演,聘请民间老艺人培养民族文艺新人等等。这些都是行之有效且可以推广的作法。此外,民族传统文化也应该作为民族常识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各少数民族地区在进行民族常识和民族团结一般教育的同时,也应适当增加一些介绍本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或教材,让学生从小就培养起热爱乡土、民族和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把振兴民族传统文化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发展“文化经济”是繁荣民族传统文化的正确路子。由此,几乎每个有条件的少数民族地区都已注意到了这一点并有了不同的举措。但在发展文化经济的同时也有两个容易出现的偏向应该引起重视:一是对待传统文化的随意性。表现为急功近利,不尊重当事民族的意愿,甚至歪曲、丑化某些民族的风俗。这样作的结果,伤害了民族感情,影响了民族团结,也损害了传统文化的形象,是与振兴民族传统文化的初衷相背离的。二是将传统文化仅仅作为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这种极端实用主义使文化成为经济的奴隶,丧失了文化的尊严,实际上是对民族本身的不尊重。尽管有上述两个容易出现的有害倾向,但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条可行的途径,我们还是希望有更多的地方能够重视文化和经济的结合,希望藉此促进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真正繁荣。
(本文原载《民族研究》2000年06期,第8~16页)
第四篇:河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发展工作建议
河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发展工作建议
摘要:
我们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应充分认识河南的发展成就和工作总结其经验,也应该进一步发现其不足,分析原因,找到民族传统文化,制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对策,长远规划,实现国家的文化事业在新的突破,新的时代,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8004301
1构建和谐民族文化工作体系
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用党的理论和国家各行各业的经验,结合区域实际,全面、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积极影响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可以携手构建和谐的民族文化体系。
各级政府应该有足够的支持和国家工作的了解充分,全面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成为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整理,保护和发展项目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传统文化的挖掘,给出了实际支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同级别的保护制度,负责协调和指导保护。当地政府实施保护单位和各自的权利和责任,负责对濒危的传统文化,特别保护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项资金,帮助解决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困难形势的保护传统文化。坚持科学发展,整体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更好。处理与经济,文化的保护,传统文化和固定和保护当地人民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利益科学发展观的进步发展,实现保护传统文化。注重民族传统和文化适应。在自我保护,教学,机制,文化和每个国家的传统文化的其他方面被称为一个更加成熟,也形成了多种文化的变革,社会发展机制的调整。要注意他们的权力和社会功能的精神,强制措施和人类的结合,适应法律的文化价值,以方便顺利实施保护传统文化的。民族,宗教,文化,旅游,民政等部门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协调和管理。
2提高河南传统文化的少数民族工作的有效性
在民族文化、和谐体系的建设工作过程中,各方应关心的民族文化工作和长期目标的综合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和传统和人类文化等关键环节,提高全国民族文化工作的实际效果。
如果有适当的措施,开发和保护传统文化,促进彼此,可以是一个良性循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载体,如清真寺,应该避免因为利益驱动的破坏。传统文化项目和产业发展优惠政策,鼓励私人资本的行业发展民族民间文化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但是项目的发展应该充经过组织的专家,通过相关审批,严格准入制度的发展得到最优解。政府应该倾听来自少数民族的意见,尤其是人的意见,及时纠正损害行为。几个街区的改造项目,此外,城市难以解决,也需要考虑,不要责怪,责任人,拒绝“不合理”、“胡搅蛮缠”。建筑、民族、宗教等首先,形成一个统一的正确的理解,和协会的少数民族和强度、民族平等、真诚的交流,问题可以得到解决。我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不是矛盾的可能性和现代办公楼周围的寺庙门口破碎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方式。只要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及时、妥善解决问题,确保少数民族和宗教少数派和基本权利的心理需求,看似复杂的转换使困难的问题可以解决。
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很多的因素,也有一些落后的因素,如何扬长避短,革故鼎新,是生存的唯一途径,是现代民族文化的发展。改革的基础上的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基本方式,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科技文化,提高自己的质量。孩子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可塑性,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儿童教育学习有着更大的影响。少数国家教育系统的一部分的小学和中学,位于国家学校更多的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和教师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学校,老师明显优势,明确的目标群体和民族文化学习与交流的气氛。可以适当的和标准化教材或课程,或者采取其他适当形式,教历史和文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风俗、习惯。加强民族文化教育有许多优点:第一,按照国家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要求;其次,它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发展文化多样性和民族文化的繁荣;第三,可以避免少数民族儿童,早期进入,在周末或假期接受神职人员的教育,更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国家教育部门,成年人可以由个人和机构的传统文化讲座、研讨会、展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人们观察一个典型的大量的研究,也在适当的组织很好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传播,构建一个强大的传统文化的学习环境,使积极的,健康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可以通过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继承。
3营造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开创河南的良好氛围参与社会和文化环境保护,等等,这是特别重要的是“文化意识”,不断激发少数民族人民的意识,提高文化的热情参与。
为了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很多体现了对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如《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文物保护法》、《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城市民族工作条例》中有相关规定,河南省也定制了《河南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河南省宗教事务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但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民族工作的需要。要重视和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和加强切实可行,加大执法力度,在全社会加大宣传力度,以构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生动地出现在创造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少数民族的人,它是民族文化的创造者,继承和开发人员。群众的少数民族地区是最当地的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他们掌握传统民族文化的价值,传统文化。必须注意传统文化的主题,各民族的民族意识,文化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国家语言教学,年长的民间艺术,民族历史和文化教学等多种渠道,深化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鼓励和激发保护传统文化和各民族自治意识的发展,促进文化保护行动的影响。“只有保持自己的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其他国家平等,否则,它将成为从属于另一个人,总是自卑。“我们应该扩大传统文化的宣传,在全社会的教育,通过传统文化内涵,在全社会传播普世价值,创造有利于保护文化环境和氛围,使整个社会事业的关注和参与。
少数民族应该继续激发他们的“文化自觉”的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坚持我们的民族文化的位置。“文化自觉”的理解存在,强度,取决于所有成员的民族国家层面上的文化瑰宝的根源。只有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的危机意识,将会有一个负责任的态度。文化,有意识的自我是非常危险的,无意识的自我的更危险。人类社会的过去被忽视的民族文化保护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人的态度爱,只有他们的文化意识,是预防的关键坏运气。
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是世界的文化。在21世纪是共生的时代,这是各民族的差异,可以使世界丰富多彩,青睐的世界上唯一真正的民族特色。今天,西方文化对中国外交产生了重大影响传统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威胁,现代文明的丰富是显而易见的,工业化、现代化和市场导致传统文化的丧失,民俗淡出。向现代化发展,中国文化面对世界和国家的未来,科学和流行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今天的传统节日,保护文化遗产和非语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的继承民族文化,保持民族特色,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精神。充分理解和尊重当地文化,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鼓励他们自己的文化,继承和创新文化的变化,生存和发展的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化合物,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胡振华.中国少数民族[M].银川:宁夏出版社,1993.[2]马迎洲.河南少数民族史稿[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3]徐万邦.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4]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5]郑杭生.民族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第五篇:浅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浅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一个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底蕴,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概述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的、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民族文化是一个不以时代划分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历史范畴。少数民族文化在我国是指除了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划分为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其中包括饮食、服饰、生活用具等等。第二,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包括婚姻、家庭、宗教、丧葬等。第三,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第四,科技知识工艺文化,包括生产技术、天文历法、民间医药、工艺制作等。第五,信仰崇尚文化,包括宗教、崇拜、祭祀、巫术、禁忌等。第六,节日文化,包括年节各民族特有的宗教、农事、纪念、庆典等。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每一个民族都是以其独特的文化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灵魂。少数民族传统那个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形成的,其特点是由少数民族历史上所拥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同时也受到相邻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受到历史上各民族关系的影响,也受到本民族内部政治发展、阶级结构的影响。因此,有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不同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不同的内部政治状况,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就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来说,我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具有宗教性特色的文化。在一些少数民族社会中,宗教浸入了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成为民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宗教与社会紧密结合,导致宗教社会化、宗教政治化和传统文化宗教化,是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二种是具有神灵宗法性特色的文化。第三种是以传统礼俗为主要特色的文化。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构
从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类型入手,可以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4个方面来探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构。
(1)物质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一提到“物质文化”,人们不约而同地都会想到表现在器物中的人类的创造和文化信息。在这些器物中反映出了少数民族的创造、意识和心理信息,因此它们虽然是物质、是器物,但又都是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反映了少数民族的文化。
(2)精神文化,各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各少数民族的意识形态,如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哲学观以及表现意识形态的各种文学艺术、绘画创作等等。不论在哪种经济类型的少数民族中,精神文化总体上是相似的。就世界观来说,一般表现为万物有灵、尊天崇神、祖先崇拜;就道德观念说,尊老爱幼、长幼有序、好友重义、崇拜血缘;就价值观人生观来说,重诚崇信、重义轻利、乐天知足、重传统轻变革,重集体轻个人等。此外,还有形式繁多、内容丰富而且有很强教化功能和传承功能的说、唱、演、舞的表演和绘画、雕刻、塑造等艺术。
(3)制度文化,社会秩序的反映。在制度文化方面,不管哪种经济类型的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社会、政治、经济、家庭、亲属、法律等制度。这种制度多以习惯的形式存在,以习惯的势力和群体舆论为保障,并且通过老年人及各种说唱等形式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以社会制度来说,渔猎、畜牧型的少数民族主要是氏族、部落制度,而农耕型少数民族的社会制度,则多以村寨、庄园制度为主。
(4)行为文化,体现在一个少数民族文化的群体行为之中,这种行为不仅是群体的,而且具有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如语言、文字、婚丧嫁娶、节庆民俗、宗教等等。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趋势和应对政策
1、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趋势
文化的发展变化是与新的经济制度的确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建立必然引起原有文化形态的改变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上的交流也越来越活跃,东部地区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这种族际间、区域间的宽领域深入文化交流与融合是民族间在文化上的取长补短,从而更好的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在全国城镇化进程中,加快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农业结构、就业结构、分配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进程也将逐步展开并会加快进程,农业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北京有全国56个民族的成员工作、生活,武汉、厦门、深圳、广州、南京等大中城市近年来民族成分增多,一些城市的民族成分达到三、四十个。随着少数民族成分的增多和少数民族人口的扩充,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被引进到城市生活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产生活变化给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带来了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快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这些要求表明,不仅要提高物质文明水平,也要提高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水平;不仅要弘扬优良的传统文化,而且要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各族人民的精神生活、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2、应对政策
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在开放中发展的,在与他民族的交往中不断吸收长处而前进的,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历史发展到当今信息时代,民族传统文化怎样适应新时代的生存环境,如何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向前发展需要认真研究。要充分利用集市和民族民间传统节日大力开展生动活泼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各族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改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状况。要把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切实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投入
加强少数民族乡村基层的文化、体育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培养和壮大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人才队伍繁荣民族文艺创作。要把发展民族文化与振兴民族经济结合起来使文化与经济互促互进。在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同时,坚持把保护民族文化放在重要位置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保护,合理利用民族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切实加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扶持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及其资料的抢救、整理和研究。发展民族文化必须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和体制创新,传播先进文化探索并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文化发展运行机制、经营机制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发展繁荣。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及其现实意义
1、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当今社会稳定快速发展,为了能够使民族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和保护,我们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实施。首先要做好分类工作,抓紧制定整体规划。即一是要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相关单位部门和人员,深入开展民族地区民间文化资源普查,对各类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详细地调查摸底、登记、建档。二是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确定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挖掘、保护、利用的短、中、长期发展目标,根据轻重缓急确定保护发展的重点,制定保护发展的方案。民族文化体系繁杂,有些适合通过博物馆的形式保护,有些适合通过产业化的形式保护,这需要准确的分类。我们不能一刀切的全部产业化,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和长远利益;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立法保护具有及其重要性。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准则,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这种社会事实,它涉及到国家与地方、政府与当地民族、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产业化之后,还要涉及文化资源所有者与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关系。因此,只有通过立法才能保证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正常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亟待加强。
2、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少数民族文化拓展和引发大众的意识潮流以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使得东西部之间、大中城市与贫困地区之间的人才交流日益频繁。在此背景下,许多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将逐步向外界揭开其神秘的面纱,逐渐被外界所了解,并部分地被接受和认同,求异求新是人类发展的本性。少数民族音乐所具有的纯真质朴的风格很符合现代城市听众的口味,那么同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能带给他们无尽的遐想,使其失落的心灵得到慰籍,让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少数民族风格的作品及少数民族演员的表演己得到了城市听众的接受与认可,在现代文化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为自身拓展了发展空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促进了新文化的创造。作为原生态的传统文化,它在创建新文化的过程中,具有着其他文化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基因库,为新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前提条件。如服装设计师可以根据保存下来的少数民族图样和款式,设计出最时髦的时装,艺术家可以用少数民族中最优秀的民歌民谣,创作出最富现代气息的音乐歌曲。传统文化对于新文化的创造有着重要的意义,没了它,新文化的产生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结束语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智慧和时代精神,尤其是各个少数民族由于处于特殊的历史和自然环境之中,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情感
和精神,这是构建少数民族和谐社会中必须充分利用的宝贵人文资源。构建少数民族和谐社会,是少数民族在新世纪的一种新的发展实践,民族传统文化无可置疑地成为各个少数民族实现这种社会文化变迁必然立足的现实土壤。审视民族传统文化,我们应当看到其作为少数民族社会变迁的社会历史基础和价值所在。只有大力保护与弘扬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国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强大纽带才会得以维系,各民族智慧创造的源泉才会永不枯竭。我们要合理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使其顺应着社会发展得以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