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

时间:2019-05-14 23:18: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

第一篇: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

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

在文化发展多元化日趋明显的当代社会,民族文化受到空前重视。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空前的冲击,正面临消逝的危机。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飞速消逝的情况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众多,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的历史、文化、心理,各民族的现代化发展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使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显得异常的复杂和艰难。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尊重差异,解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形成文化多样性已成为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

一、现代化进程中,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界定

(一)对少数民族现代化的界定

1.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前进的步伐不断加快,但对现代化这个概念的界定还存在一定分歧。大多数人对现代化的理解与描绘较模糊,尚未呈现一个清晰的认识。每位学者对现代化的含义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不同的解说。

我国现代化理论家罗荣渠教授认为现代化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严英龙研究员认为现代化就是以市场原则为取向,以工业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现代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力的代替,并引起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适应性变革的过程。厉以宁教授认为,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下,经济、社会、文化、习惯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发生重要变化的过程。随着这一进程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不断的改善,社会运行效率得以不断提高。马崇明认为所谓的现代化就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而导致的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以及社会机构的根本变化。①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界定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是指: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与社会发生同质、同向的变迁。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现代化。简单的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可以理解为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不是用别的文化去代替传统文化,不是让少数民族舍弃传统而另就,而是用传统文化的积极力量推动现代化,通过现代化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

现代化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能够适应新的历史条件,在现代化进程中传承与发展,创造出新的少数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和其他文化发生交流和碰撞。

(二)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界定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上创造的文化的总和,包含着有形的物质文化,但更多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进入现代社会后,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积淀仍在各民族中不同程度的传承了下来。传统文化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拢聚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生命在现实生活中的延续②这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经过了长时间形成,积淀并传承下来。并且在现实生活中继承,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从古至今,学者们普遍认为应该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且都积极的为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出谋划策,各抒己见。当前学术界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较大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是原封不动的保留,侧重于原生态的保护,原汁原味的保留。这些学者认为如果保护措施和手段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原貌,实际上是对文化的变革甚至是异化,就背离了保护的原意。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意义

(一)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对文化多样性观念的本质把握

古往今来,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始终面对着文化差异和社会生活多样的客观现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之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建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沉淀的产物。只有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差异性,才能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汉族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融合,促进文化共同繁荣,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二)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和谐社会当然包括各民族和谐相处。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和谐相处,是减少社会矛盾,建构和谐社会的前提。而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是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之间的和谐,最终将建设精神家园落到实处,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三)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文化的生命在于传承,文化的繁荣在于发展,传承的过程本身就包含了发展,而发展的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传承。因此,文化的活力只能在发展中得以展现和延续。相对于变化发展的世界,停滞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活力③因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少数民族自身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结合当代实际的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最终将因为落后于社会发展进程而被遗弃。

(四)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能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的步伐

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民族这种社会共同体特有的实质内核不仅在历史上为维系民族的认同与团结,生存与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活动,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成为决定许多重大经济活动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因素[5]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力量,有着浑厚的社会基础,构成了一个社会发展的起点,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并且与社会现实生活相交融。因此,文化之于社会现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五)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存亡危机的时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地大物博、少数民族众多,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的历史,文化、心理,各民族的现代化发展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使得现代化发展呈现出很多特殊的、复杂的问题。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显得异常的复杂和艰难。现代化的推进必然引起民族文化的变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它的传承面临着更大的难题。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国家行政的干预,机遇与难题并存,形成诸多急剧复杂的变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驱动着各民族为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而奋斗。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一些民族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丧失信心,导致很多文化都出现了流失加剧的危机。这个危机有可能使少数民族历经数千年历史发展积淀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在一段时间后大部分丢失。因此,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危机的时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联结着民族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大业,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二篇:浅议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几点思考

有幸参加全市组织的民族政策法规培训班,授课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民族政策进行了精讲,通过认真学习,自己受益匪浅,现就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浅谈自己的一点见解。

一、当今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作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和宝贵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问题,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现代化的进程,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形态的变迁过程,在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向现代化建设迈进的当前形势下,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变得频繁,少数民族地区的原面貌逐渐被改变,在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转变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一些少数民族为了适应现代化主流社会的发展而开始逐渐向主体民族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主流文化所取代的现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既是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当前形势下,保护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成为了一项刻不容缓的历史任务。

二、现代化进程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正面影响。一是语言方面:主流汉语的普及率远远超过少数民族语言,在社会交往中具有绝对的优势,基于生活、工作等方面切身利益的考虑,少数民族群众将日益重视汉语的学习与使用,进而促进各民族语言的趋同,方便各民族间的深入交流,共同发展。二是思想行为方面:各民族特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源自于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文化之间不断加强互相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少数民族在与先进文化的长期交往中,受现代先进文化的影响,思想观念日益向主流融合,继而促进各民族成员的行为方式趋于一致。

负面影响。一是民族文化资源流失问题:现代化进程中,起初出于生活、工作需要学习主流汉语的少数民族,不仅语言上逐渐被同化,服饰、风俗习惯等也逐渐向着主流文化趋同。随着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活需求的变化,很多少数民族成员,尤其是年轻一代盲目崇拜主流文化,有意或无意间不同程度地弃用本民族的语言;民族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灵魂载体,一旦失去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精魂也将不复存在。二是民族文化的商业庸俗化问题: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民族地域风情,比如布依族的“六月六”、彝族的“火把节”、水族的“端节”、瑶族的“盘古王节”,这些不同内容的文化资源在过去曾经以各种不同的艺术形态出现并有许多的辉煌;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为主导的旅游业是一项很有经济效益的产业,并且有利于宣传和弘扬民族文化,因此,民族文化常常被当地作为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产业的金字招牌。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约束,民族文化往往更多地被不良商家当作赚取利益的幌子。比如:西双版纳的橄榄坝“泼水节”,每天例行商演;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所谓的民族风味餐馆、茶室也往往都是外来商家按照自身理解以及市场需要而开设,空有外形没有内涵;偶尔说几句民族语言的导游乃至表演民族歌舞的姑娘和小伙,也大多是汉 的保护和发展。二是要号召经济较发达地区对民族地区文化建设进行对口支援, 建立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的文化友好协作关系, 发达地区给予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 民族地区向提供帮助的发达地区回报民族文化艺术产品的服务, 推动对口双方互动、互利、互惠,加快民族文化事业和产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 进一步促进地区之间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 增进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

4.加快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可以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更充足的智力保障。一是要把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二是要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培训力度,采取多种优惠措施,积极引进并留住教师人才。三是要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接受教育的权利,对于双语教学的师资培养培训、教学研究、教材开发和出版要给予大力支持。四是要重视社会教育,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扫盲工作, 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的文化素质,进而造就一支数量大、素质高、能力强的民族文化人才队伍,更好地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第三篇:浅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浅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一个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底蕴,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概述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的、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民族文化是一个不以时代划分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历史范畴。少数民族文化在我国是指除了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划分为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其中包括饮食、服饰、生活用具等等。第二,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包括婚姻、家庭、宗教、丧葬等。第三,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第四,科技知识工艺文化,包括生产技术、天文历法、民间医药、工艺制作等。第五,信仰崇尚文化,包括宗教、崇拜、祭祀、巫术、禁忌等。第六,节日文化,包括年节各民族特有的宗教、农事、纪念、庆典等。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每一个民族都是以其独特的文化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灵魂。少数民族传统那个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形成的,其特点是由少数民族历史上所拥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同时也受到相邻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受到历史上各民族关系的影响,也受到本民族内部政治发展、阶级结构的影响。因此,有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不同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不同的内部政治状况,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就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来说,我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具有宗教性特色的文化。在一些少数民族社会中,宗教浸入了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成为民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宗教与社会紧密结合,导致宗教社会化、宗教政治化和传统文化宗教化,是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二种是具有神灵宗法性特色的文化。第三种是以传统礼俗为主要特色的文化。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构

从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类型入手,可以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4个方面来探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构。

(1)物质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一提到“物质文化”,人们不约而同地都会想到表现在器物中的人类的创造和文化信息。在这些器物中反映出了少数民族的创造、意识和心理信息,因此它们虽然是物质、是器物,但又都是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反映了少数民族的文化。

(2)精神文化,各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各少数民族的意识形态,如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哲学观以及表现意识形态的各种文学艺术、绘画创作等等。不论在哪种经济类型的少数民族中,精神文化总体上是相似的。就世界观来说,一般表现为万物有灵、尊天崇神、祖先崇拜;就道德观念说,尊老爱幼、长幼有序、好友重义、崇拜血缘;就价值观人生观来说,重诚崇信、重义轻利、乐天知足、重传统轻变革,重集体轻个人等。此外,还有形式繁多、内容丰富而且有很强教化功能和传承功能的说、唱、演、舞的表演和绘画、雕刻、塑造等艺术。

(3)制度文化,社会秩序的反映。在制度文化方面,不管哪种经济类型的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社会、政治、经济、家庭、亲属、法律等制度。这种制度多以习惯的形式存在,以习惯的势力和群体舆论为保障,并且通过老年人及各种说唱等形式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以社会制度来说,渔猎、畜牧型的少数民族主要是氏族、部落制度,而农耕型少数民族的社会制度,则多以村寨、庄园制度为主。

(4)行为文化,体现在一个少数民族文化的群体行为之中,这种行为不仅是群体的,而且具有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如语言、文字、婚丧嫁娶、节庆民俗、宗教等等。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趋势和应对政策

1、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趋势

文化的发展变化是与新的经济制度的确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建立必然引起原有文化形态的改变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上的交流也越来越活跃,东部地区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这种族际间、区域间的宽领域深入文化交流与融合是民族间在文化上的取长补短,从而更好的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在全国城镇化进程中,加快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农业结构、就业结构、分配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进程也将逐步展开并会加快进程,农业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北京有全国56个民族的成员工作、生活,武汉、厦门、深圳、广州、南京等大中城市近年来民族成分增多,一些城市的民族成分达到三、四十个。随着少数民族成分的增多和少数民族人口的扩充,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被引进到城市生活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产生活变化给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带来了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快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这些要求表明,不仅要提高物质文明水平,也要提高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水平;不仅要弘扬优良的传统文化,而且要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各族人民的精神生活、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2、应对政策

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在开放中发展的,在与他民族的交往中不断吸收长处而前进的,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历史发展到当今信息时代,民族传统文化怎样适应新时代的生存环境,如何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向前发展需要认真研究。要充分利用集市和民族民间传统节日大力开展生动活泼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各族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改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状况。要把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切实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投入

加强少数民族乡村基层的文化、体育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培养和壮大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人才队伍繁荣民族文艺创作。要把发展民族文化与振兴民族经济结合起来使文化与经济互促互进。在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同时,坚持把保护民族文化放在重要位置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保护,合理利用民族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切实加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扶持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及其资料的抢救、整理和研究。发展民族文化必须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和体制创新,传播先进文化探索并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文化发展运行机制、经营机制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发展繁荣。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及其现实意义

1、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当今社会稳定快速发展,为了能够使民族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和保护,我们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实施。首先要做好分类工作,抓紧制定整体规划。即一是要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相关单位部门和人员,深入开展民族地区民间文化资源普查,对各类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详细地调查摸底、登记、建档。二是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确定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挖掘、保护、利用的短、中、长期发展目标,根据轻重缓急确定保护发展的重点,制定保护发展的方案。民族文化体系繁杂,有些适合通过博物馆的形式保护,有些适合通过产业化的形式保护,这需要准确的分类。我们不能一刀切的全部产业化,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和长远利益;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立法保护具有及其重要性。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准则,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这种社会事实,它涉及到国家与地方、政府与当地民族、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产业化之后,还要涉及文化资源所有者与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关系。因此,只有通过立法才能保证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正常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亟待加强。

2、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少数民族文化拓展和引发大众的意识潮流以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使得东西部之间、大中城市与贫困地区之间的人才交流日益频繁。在此背景下,许多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将逐步向外界揭开其神秘的面纱,逐渐被外界所了解,并部分地被接受和认同,求异求新是人类发展的本性。少数民族音乐所具有的纯真质朴的风格很符合现代城市听众的口味,那么同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能带给他们无尽的遐想,使其失落的心灵得到慰籍,让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少数民族风格的作品及少数民族演员的表演己得到了城市听众的接受与认可,在现代文化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为自身拓展了发展空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促进了新文化的创造。作为原生态的传统文化,它在创建新文化的过程中,具有着其他文化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基因库,为新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前提条件。如服装设计师可以根据保存下来的少数民族图样和款式,设计出最时髦的时装,艺术家可以用少数民族中最优秀的民歌民谣,创作出最富现代气息的音乐歌曲。传统文化对于新文化的创造有着重要的意义,没了它,新文化的产生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结束语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智慧和时代精神,尤其是各个少数民族由于处于特殊的历史和自然环境之中,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情感

和精神,这是构建少数民族和谐社会中必须充分利用的宝贵人文资源。构建少数民族和谐社会,是少数民族在新世纪的一种新的发展实践,民族传统文化无可置疑地成为各个少数民族实现这种社会文化变迁必然立足的现实土壤。审视民族传统文化,我们应当看到其作为少数民族社会变迁的社会历史基础和价值所在。只有大力保护与弘扬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国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强大纽带才会得以维系,各民族智慧创造的源泉才会永不枯竭。我们要合理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使其顺应着社会发展得以传承下去。

第四篇:河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发展工作建议

河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发展工作建议

摘要:

我们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应充分认识河南的发展成就和工作总结其经验,也应该进一步发现其不足,分析原因,找到民族传统文化,制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对策,长远规划,实现国家的文化事业在新的突破,新的时代,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8004301

1构建和谐民族文化工作体系

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用党的理论和国家各行各业的经验,结合区域实际,全面、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积极影响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可以携手构建和谐的民族文化体系。

各级政府应该有足够的支持和国家工作的了解充分,全面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成为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整理,保护和发展项目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传统文化的挖掘,给出了实际支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同级别的保护制度,负责协调和指导保护。当地政府实施保护单位和各自的权利和责任,负责对濒危的传统文化,特别保护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项资金,帮助解决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困难形势的保护传统文化。坚持科学发展,整体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更好。处理与经济,文化的保护,传统文化和固定和保护当地人民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利益科学发展观的进步发展,实现保护传统文化。注重民族传统和文化适应。在自我保护,教学,机制,文化和每个国家的传统文化的其他方面被称为一个更加成熟,也形成了多种文化的变革,社会发展机制的调整。要注意他们的权力和社会功能的精神,强制措施和人类的结合,适应法律的文化价值,以方便顺利实施保护传统文化的。民族,宗教,文化,旅游,民政等部门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协调和管理。

2提高河南传统文化的少数民族工作的有效性

在民族文化、和谐体系的建设工作过程中,各方应关心的民族文化工作和长期目标的综合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和传统和人类文化等关键环节,提高全国民族文化工作的实际效果。

如果有适当的措施,开发和保护传统文化,促进彼此,可以是一个良性循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载体,如清真寺,应该避免因为利益驱动的破坏。传统文化项目和产业发展优惠政策,鼓励私人资本的行业发展民族民间文化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但是项目的发展应该充经过组织的专家,通过相关审批,严格准入制度的发展得到最优解。政府应该倾听来自少数民族的意见,尤其是人的意见,及时纠正损害行为。几个街区的改造项目,此外,城市难以解决,也需要考虑,不要责怪,责任人,拒绝“不合理”、“胡搅蛮缠”。建筑、民族、宗教等首先,形成一个统一的正确的理解,和协会的少数民族和强度、民族平等、真诚的交流,问题可以得到解决。我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不是矛盾的可能性和现代办公楼周围的寺庙门口破碎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方式。只要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及时、妥善解决问题,确保少数民族和宗教少数派和基本权利的心理需求,看似复杂的转换使困难的问题可以解决。

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很多的因素,也有一些落后的因素,如何扬长避短,革故鼎新,是生存的唯一途径,是现代民族文化的发展。改革的基础上的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基本方式,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科技文化,提高自己的质量。孩子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可塑性,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儿童教育学习有着更大的影响。少数国家教育系统的一部分的小学和中学,位于国家学校更多的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和教师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学校,老师明显优势,明确的目标群体和民族文化学习与交流的气氛。可以适当的和标准化教材或课程,或者采取其他适当形式,教历史和文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风俗、习惯。加强民族文化教育有许多优点:第一,按照国家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要求;其次,它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发展文化多样性和民族文化的繁荣;第三,可以避免少数民族儿童,早期进入,在周末或假期接受神职人员的教育,更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国家教育部门,成年人可以由个人和机构的传统文化讲座、研讨会、展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人们观察一个典型的大量的研究,也在适当的组织很好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传播,构建一个强大的传统文化的学习环境,使积极的,健康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可以通过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继承。

3营造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开创河南的良好氛围参与社会和文化环境保护,等等,这是特别重要的是“文化意识”,不断激发少数民族人民的意识,提高文化的热情参与。

为了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很多体现了对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如《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文物保护法》、《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城市民族工作条例》中有相关规定,河南省也定制了《河南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河南省宗教事务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但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民族工作的需要。要重视和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和加强切实可行,加大执法力度,在全社会加大宣传力度,以构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生动地出现在创造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少数民族的人,它是民族文化的创造者,继承和开发人员。群众的少数民族地区是最当地的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他们掌握传统民族文化的价值,传统文化。必须注意传统文化的主题,各民族的民族意识,文化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国家语言教学,年长的民间艺术,民族历史和文化教学等多种渠道,深化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鼓励和激发保护传统文化和各民族自治意识的发展,促进文化保护行动的影响。“只有保持自己的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其他国家平等,否则,它将成为从属于另一个人,总是自卑。“我们应该扩大传统文化的宣传,在全社会的教育,通过传统文化内涵,在全社会传播普世价值,创造有利于保护文化环境和氛围,使整个社会事业的关注和参与。

少数民族应该继续激发他们的“文化自觉”的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坚持我们的民族文化的位置。“文化自觉”的理解存在,强度,取决于所有成员的民族国家层面上的文化瑰宝的根源。只有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的危机意识,将会有一个负责任的态度。文化,有意识的自我是非常危险的,无意识的自我的更危险。人类社会的过去被忽视的民族文化保护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人的态度爱,只有他们的文化意识,是预防的关键坏运气。

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是世界的文化。在21世纪是共生的时代,这是各民族的差异,可以使世界丰富多彩,青睐的世界上唯一真正的民族特色。今天,西方文化对中国外交产生了重大影响传统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威胁,现代文明的丰富是显而易见的,工业化、现代化和市场导致传统文化的丧失,民俗淡出。向现代化发展,中国文化面对世界和国家的未来,科学和流行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今天的传统节日,保护文化遗产和非语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的继承民族文化,保持民族特色,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精神。充分理解和尊重当地文化,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鼓励他们自己的文化,继承和创新文化的变化,生存和发展的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化合物,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胡振华.中国少数民族[M].银川:宁夏出版社,1993.[2]马迎洲.河南少数民族史稿[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3]徐万邦.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4]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5]郑杭生.民族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第五篇:安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之我见

安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之我见

基本情况

作为中国西部贵州省重要的旅游城市,安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全市总人口26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03万人、占总人口的39%;在全市8个县(区)中,有三个民族自治县,11个民族乡,主要居住着汉族、苗族、布依族、仡佬族、回族、瑶族、彝族、黎族、水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土家族等44个民族。安顺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体现了不同的民族内质和顽强的民族精神,各民族的歌舞、服饰、节日、工艺、饮食、婚俗、神话传说、山歌对唱等对中国历史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开发价值。

近年,安顺市逐渐加大了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开发和利用,政府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存在问题相应采取一些措施,使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保护。首先,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及“多彩贵州”选拔赛等契机,使一些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了及时的抢救和保护。如“安顺地戏、铜鼓十二调”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次,积极支持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通过举办苗族的“四月八”、“布依族”的“六月六”、仡佬族的“吃新节”、回族的“开斋节”等各种节日活动,使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最后,积极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试点活动,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发展少数民族体育竞技项目,达到有效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目的。

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安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由于受到强势文化和现代城市文化的影响,加之人们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某些传统文化渐渐失去了生存的环境,一些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正逐渐衰退。现在民间老人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年轻人传承意识淡漠,传统文化的发展出现了断层。究其原因:

(一)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一些部门个人存在重经济发展速度、轻民族文化保护的思想倾向,这是安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传承与保护中遇到的重大障碍。部分年轻人把自己的传统文化看成是贫穷和落后的象征,他们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不会写本民族的文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时代的共性文化,一些独门绝技随着老艺人的离世而濒临灭绝,很多传统的民族体育竞技项目逐渐消失殆尽。

(二)少数民族地区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安顺很多少数民族大都生活在边远山区,交通、通信设施较差,政府对少数民族乡镇、村文化活动场所长期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的落后、生产不发展无法保障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管理不到位,缺乏宣传教育。对民族文化资源没有良好的管理办法,更缺乏宣传教育、缺乏行之有效的保护与开发途径,这影响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和发展,使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后继无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难以走进学校,导致民族民间人才培养出现困难,教学设施也不完善,使很多传统乐器乐曲和吹奏技艺出现断层,缺乏技艺专业人才。

(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没有真正形成新的产业,依托民族文化资源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力度不够。由于缺乏资金及人才,民族工艺品未形成规模,不能拓宽市场,发展空间受到一定的制约,如雕刻、蜡画,大部分作品只能在家通过家庭作坊销售,生产能力弱小,大批订货成品无力承接。

(五)保护资金投入不足、机制不健全、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政府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投入经费不够,没有专门的预算资金,另外对传承人的保护工作相对滞后,传承人工作缺乏补助经费。各级工作机构薄弱,缺乏保护的长效管理措施,没有专门的保护机构、机制不健全,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大多从事保护工作的人员均属于临时性,没有接受正规的培训,对传承与保护工作感到力不从心。

对策建议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工作,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的宣传,多措并举采取建立具有安顺民族文化特色的精品网站,通过互联网对外宣传安顺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通过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安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同时把保护、抢救、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制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建立考核指标体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

(二)转变职能、深化改革,为民族文化建设服务

政府要转变服务职能,深入文化体制改革。优先考虑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在保护上要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应将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纳入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政府财政要增加对濒危文化抢救经费的投入,建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基金,为相关部门抓好此项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同时要制定吸纳社会资金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投入机制,确保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工作永久性。认真开展民族文化普查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县(区)内民族文化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和生存环境。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以及实物展示等方式,对民族文化进行全面和真实的记录,加强对民族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档案数据库和民族文化博物馆。

(三)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提供保障。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民族文化专业人才,一方面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强化工作力量,建立一支高素质、具有实干精神的专业队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努力培养文化专业人才,让更多的人走进民间艺术,发扬民族之魂。大力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在民族地区加快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的项目,把民族文化作为民族地区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纳入教学计划安排,编写乡土教材,培训师资,通过学校教育保障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文化自觉意识。另外要加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评定工作,要建立文化传承人名录体系,对传承人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如授予荣誉称号、给予民间艺人的生活补贴等,进一步掀起尊重和爱护文化人才,使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后继有人,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魂宝流传千秋。

(四)健全工作机制,加大立法保护

一定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切实加强文化部门、民宗部门在民族文化管理方面的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立法保护,制定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设立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民族文化产业的工作,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责任落实,形成强有力的组织工作保障。

(五)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加大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

充分利用良好的旅游文化资源科学制定、组织实施符合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的、可持续发展的民族文化产业短期计划和中长期规划,加大对民族旅游精品景点和旅游产品精品的深度开发,让更多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产品与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依托旅游市场,可以黄果树旅游开发公司为龙头,打造好黄果树、龙宫等旅游品牌,以旅游带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开发以旅游者为主要消费对象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纪念品,逐步壮大民族民间工艺品加工业,努力增加民族文化在旅游业中的收入,使民族文化优势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以此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繁荣。

下载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图书馆现代化进程中的管理问题

    图书馆现代化进程中的管理问题 (大连市旅顺口区图书馆采编部程飞) 摘要:本文根据图书馆现代化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现状,并指出图书馆现代化不仅是......

    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资料收集

    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资料收集 1.中国传统文化 含义: “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

    美国现代化进程(5篇材料)

    美国现代化进程 美国的现代化进程主要可分为经济的现代化和政治的现代化。政治的现代化的源动力是经济的发展,经济的现代化是以政治民主的不断完善发展为保障的。因此,美国经......

    现代化与传统文化

    如果现在立刻让大家说出几条全人类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的话,大家会想到什么?我想肯定是自由、民主、平等、公正、法制吧,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是仁、义、礼、智、......

    现代化城市进程中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优秀范文五篇]

    现代化城市进程中乡土文化的专姓班学保护与传承业: 名:级: 号:2014年 4 月现代化城市进程中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被逐渐忽视,在......

    浅谈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作

    浅谈“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 (2012-03-19 11:23:20) 转载▼ 标签: 浅谈“传统文化 在现代教育 中的作用” 文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使......

    保护传统文化

    保护传统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步伐的加快,“经济文化”逐渐深入人心,似乎社会上的一切都能和经济扯上关系,人们重利益轻文化的观念越来越严重,导致我们中华民族一些优......

    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社区管理

    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社区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迅猛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城市基层社会结构和居住空间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