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图书馆现代化进程中的管理问题
图书馆现代化进程中的管理问题
(大连市旅顺口区图书馆采编部
程飞)
摘要:本文根据图书馆现代化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现状,并指出图书馆现代化不仅是各项工作和服务手段的现代化,更为重要的是管理方面的现代化。文章着重从四个方面去分析如何实现管理的现代化。
主题词:图书馆
现代化
管理
九十年代,有人把图书馆现代化的发展划分成五个阶段的发展模型:一是个别业务计算机的阶段;二是内部业务全面计算机化的阶段;三是业务流程的优化与重组阶段;四是业务覆盖范围的重组阶段;五是发展战略性的新型业务阶段。
显然,我国的图书馆现代化大多还处在第二或第三阶段上。这说明我国的图书馆事业依然还面临着如何使传统型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过渡与转变的问题;依然还面临着如何使图书馆摆脱困境,走上事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图书馆的这一重要课题。
有些人通常将现代化图书馆理解为服务手段的现代化,各项工作的自动化,而忽略了图书馆管理的现代化。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现代化图书馆必须与现代化的管理相匹配,要实现图书馆现代化,必须从现代化的管理入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个图书馆实现自动化是硬件部分、硬环境先达到了现代化的标准,而图书馆管理的现代化则属软件部分、软环境,完成图书馆现代化的完整内容必须是两者缺一不可,二者相辅相承。
这样,就需要我们把现代化的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把它当成一场智力的革命,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图书馆事业的现在与将来。
下面详细讨论一下实现图书馆管理现代化的几个方面问题:
一、组织管理要现代化
目前,我国图书馆现行的管理体制是条块分割、多头分散的管理体制,导致图书馆之间缺少横向联系,文献资源建设重复浪费,部分业务工作低水平重复劳动,使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难于推行。这些严重阻碍了我国信息社会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如果这种状况在不改善的话,许多图书馆就有可能被淘汰。
因此,从现在起图书馆从组织管理上要充分发挥各馆的群体优势,从而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对文献资源的要求。由于未来各行各业所需的信息涉及面广,就目前我国图书馆发展状况,单一馆难以承担和完成。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国家级图书馆管理,统管各大系统图书馆,打破系统界限,实现资源共享,共同为读者服务。这就需要国家、省级图书馆及整个社会大环境政策措施实行配套改革,并逐步推广到市县馆,确立竞争的规则和标准,建立竞争机制的模式,甚至可以引进部分企业管理方法,如现在提出的馆长聘任制或任期责任制等等。总之,在管理上要向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上过渡。
二、人员培养要现代化
今天,图书馆比任何部门都强烈地感受到全球信息化浪潮的震撼。然而,当各图书馆在投入自动化建设的工作中,一个共同的体会就是缺乏人才。现代化的图书馆对图书馆人才的需求决不是目前我国图书馆工作者所具有的知识水平所能胜任的。因此培养一批稳定的、高素质的图书馆人才也是十分迫切的。
但是如何站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来认识和培养这种人才需求呢?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整体队伍的开发和图书馆队伍自身的开发。现代化的图书馆,现代化的管理,当然都是基于现代化的人员培养,因为人才是工作的实行者。首先,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图书馆可根据自身的状况制定总体规划,制定自己的人才开发和队伍建设的规划。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则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有的部门缺少计算机人才;有的缺少管理人才,这就需要下一步:建立完整的继续教育体系。继续教育是国内外各行业对专业人才知识更新,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发展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其要求是有高智能、多学科,至少是双学科,能掌握以计算机为主的几门现代化技术,能向读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的查询、检索途径,帮助各类用户利用文献信息的现代化的图书馆人员。这对人才资源薄弱、财力有限的大量基层馆来说,培养这种人才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们可以发挥国家馆和省级馆人才优势,联合图书馆学教育机构,编写统一教学大纲和教材,分批、分层次地为各馆培养现代化图书馆业务骨干,加快干部队伍的知识更新。
只有拥有相当数量的业务素质好的图书馆队伍,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才能提高图书馆自身的学术水平,才能展示一流的服务水平,才能体现出现代化图书馆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的有效服务。
三、信息服务手段要现代化
随着高新技术的日益发展,信息量急剧增加,知识信息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人们手工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图书馆的现代化,先导是技术现代化。即要实现图书馆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信息服务受手段现代化。没有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现代化的信息通讯技术,文献信息服务的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率则不可能实现。所以说必须靠创造图书馆自动化加快发展,以带动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现代文献信息服务不仅局限于传统模式下的借、还、复印图书、期刊等简单模式,而是要加深加宽先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从我国目前文献信息服务的状况来看,现代信息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
1、信息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购进标准的、规范的现代设备,用高效的自动化管理取代低效的手工操作,例如实现联机编目,开展多媒体光盘的收藏与服务等。
2、文献信息服务社会化和市场化
目前,国内许多图书馆正在逐步开展电子信息服务或进一步加大电子信息服务的比重,这进一步明确表示出文献信息服务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且已成为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种需求。各种领域的研究工作离不开最新的科技信息,网络资源这一丰富的信息集中的无意识读者关心的焦点,因此现代化文献信息服务模式是以网络化为基础,面是全球的,以“一次性检索服务”为目标的服务模式。
3、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是正确的发展之路。不论是非网络信息源,还是网络信息资源实现共享才是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联机检索、联机馆际互借都应逐步实现。以上做法都是为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实现图书馆现代化最终目标也是为读者提供最佳的服务模式,服务要求专业人员有较好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在科学管理下来实现,而最不可少的还是要靠经费的合理组织来支持。
四、投资机制要现代化
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相应的投资必不可少。我国各层次的图书馆大大小小都面临着经费短缺的困难,因此如何合理配置有限的资金,用最少的钱换来最佳的技术设备就需要一个合理的现代化的投资机制。
首先,争取走上自力更生之路。完全靠国家拨款投资建设是消极地等待。只有就本馆本身的特点,加大创收,例如建计算机培训中心、书目采编中心和电子阅览室等方法都不失为增加创收的好方法,这样既减轻了国家的负担,也解决了经费短缺等实际困难。
其次,投资要有超前意识。设备配置要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技术进步的能力,眼光尽可能放在下个世纪初期或中期的国内需要。不能盲目引进,要以多媒体技术广泛的应用来进行功能的规划,使其投资长时间发挥效用,少走或不走弯路。
最后,节约资金,走协作与共享之路。加强馆际间的合作关系,共同建库、联合组网,充分发挥联机编目、联机检索、联机馆际互借等等方法的效用,从而保证各馆筹款、成果共享。这样既可以节省开发软件的资金,避免了重复投资,又可实现资源共享,可谓一箭多雕。
图书馆是随着社会知识积累程度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知识积累程度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知识积累的规模往往决定了图书馆的规模,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和内容也随知识传播的形式和方法而改变。因此现代化的知识结构催生了现代化的图书馆。本世纪的知识过渡丰裕与社会经济活动对高素质劳动力的强烈需求更加刺激图书馆的现代化进程。知识共享是网络通讯这项传播技术的需求,资源共享也是网络图书馆或虚拟图书馆等等这一系列名称图书馆的需求。我们不管今天的图书馆究竟会发展成什么样的图书馆,只是在其走向现代化进程中出现问题上,我们期待着更科学、更有效的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图书馆建设》
1998.5 《图书馆事业回顾与展望》北京图书馆出版 1999.7
第二篇: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社区管理
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社区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迅猛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城市基层社会结构和居住空间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新的城市环境下,城市社区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发重要,作为城市社会的基层单元─街道和居委会面临着改革和调整的任务。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是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是社会转型时期解决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要要求,也是实现城市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进而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2000年“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行城市社区建设意见”中明确将“加强社区管理,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作为今后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民主,推动城市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社区的基本内涵
城市社区,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且大多数有劳动能力的人都从事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产业,并达到一定数量的人口所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城市社区有多种表现形式。从规模上,大的可以指一个城市甚至相邻的几个城市,小的指城市内部自然形成的小型社区。我国当今的城市中,社区是以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所辖区域为主要标志的。据民政部资料,目前,全国共有737个市辖区、5732个街道办事处、11.9万个居委会、17.2万个居民小组。城市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和基础,是社会问题最敏感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我国基层政权稳定巩固的载体。
城市社区是相对于农村社区而言的,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人口高度集中,生活空间相对狭小;二是居民从事非农产业,异质性强,价值取向多元;三是生活方式多样化,人际关系业缘化,情感色彩较淡薄;四是组织程度较高,结构复杂,形式多样化。
二、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社区的新变化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我国城市的社会生活和管理体制正在发生着整体性的深刻变化,城市作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社会发展和起步的重要标志。近些年来,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新形势下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城市的功能不断完善和增强,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区功能呈现出社会化、多元化的趋势,城市居民由过去依赖于工作单位变为更多地依赖于社区,社区服务的对象也由单纯的民政优抚对象向全体居民扩展,社区服务的内容也逐渐从衣食住行向全面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转变,伴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他们将追求居住环境优美、生活安全舒适、人际关系和谐、心情愉悦舒畅等高层次、高质量的生活。居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民主政治向基层的渗透,广大居民对政治生活的关心程度不断地提高,自治意识越来越强,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越来越重视。经济体制的改革使企业独立法人实体不再承担社会管理职能,原先的“单位人”逐渐脱离单位向“社会人”、“社区人”回归。失去了单位依托的居民争取融入到社区当中,以寻求安全感、归属感和荣誉感。此外,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既为社区管理提供了技术手段和便利条件,也对社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社区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重要场所和实现社会整合的基础单元,“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正在形成。这就带动了由“单位制”向“社区制”、由“国家制”向“社会制”的一系列制度创新,从而推动了我国城市社会变迁的进程。
三、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取得的成绩
这几年来,全国各地在社区环境、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社区医疗卫生、社区保障、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社区环境是社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也就是各种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社区本身的外部客观因素的总和。环境是城市社区生活的根基。社区环境作为社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对社区的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联合国于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会议希望鼓励和指导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采取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行动,并要求各国政府、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在采取具体措施解决各种环境问题方面进行合作。此会议之后,我国在城市社区环境方面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为城市社区的居民提供适宜的气候、清洁的用水、清新的空气、足够的活动场所、绿地等,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从而促进社区中和谐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上海市通过发展地下轨道交通以及立体高架公路等交通网络,把老城区改造和郊区卫星城区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引导中心城区的热门产业向郊区疏散,对黄浦江、苏州河等进行“全流域”的水系开发,以水兴市,已实现了“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良好城市生态。
社区服务是体现以人为本原则、建设和谐社区的基础性工程。广州市根据城市化社区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因地制宜、资源共享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推动社区服务向社会化、产业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城市居民的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一方面,广州市坚持把市场机制运用于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寻找社区服务与市场机制的契合点。积极鼓励社会服务企业进入社区,实行市场化运作、实体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结合,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社区服务不仅包含福利性服务、公益性服务、志愿者服务,还包括市场经营的商业服务,企业经营的便民服务和社区团体运作的中介服务,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社区服务新格局。另一方面,广州市从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着力构建面向特殊群体和特困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面向全体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和行政事务服务、面向失业职工的就业保障和其他社会保障服务,各区、各街道都建立了“一站式”服务窗口,发展以党员、团员为骨干的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大力拓展面向老年人、残疾人和弱势人群的关爱服务,面向广大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面向辖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慈善互助超市、“手拉手”爱心援助等新型服务业态和服务品牌脱颖而出,特别是社区志愿者服务和邻里间互助性服务的发展,不仅大大方便了居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而且如春风化雨,融洽了邻里之间的关系。
社区教育就是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的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与教育中心致力于提供社区全员、全程、全面的教育服务平台,给社区居民引入优质多种类的教育资源,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选择了社区与教育能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教育服务,给孩子们一片健康成长的蓝天,给老人一个更温馨的环境。特别是武汉的百步亭在社区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婴幼儿到老年人的服务
1、面向婴幼儿
社区教育向家长传授科学育儿的理念和方法;创建“亲子乐园”,开展亲子游戏,亲子运动,亲亲阳光,听听说说的游戏;在社区内创办了一个专门针对婴幼儿的集“体能,休闲,游戏”的活动室,让孩子们在充满爱心和刺激的环境中成长。
2、面向青少年
社区教育中心努力联系学校,和家庭沟通,做到学校、家庭,社区“三沟通”,形成了整体的教育合力;对有叛逆心理的学生、中差生和不愿意上学的小孩能及时地进行帮助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中小学生上网成了许多家长担忧的问题,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利用周末时间对中小学生上网和操作电脑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针对社区内中小学生学习的问题,社区教育中心举办“手拉手”帮助活动,由社区里一名学习好的同学带动帮助一名学习差的同学,大家共同勉励,促进共同进步。
3、面向家长
社区教育中心不定时地进行研讨会,由家长们共同讨论怎样教育孩子,谈谈教育好孩子的经验和方法;进行特殊辅导,对个别家长的教育方法进行专门的指导,以使家长本身得到教育;组织家长参与到孩子中来,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做事,一起游戏,一起唱歌,让孩子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增进与父母的感情,陶冶情操。
4、面向老年人
举办定期或定时的老年人运动、健身、休闲类活动,为老年人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为老年人举办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专场咨询及讲座,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平安幸福;为了让老年人能在知识面上更为丰富,社区与教育中心可以和老年大学合作开设社区教学点,把老年大学开进社区,把大学面向所有社区里的老年人。
(二)面向家庭的服务 加美满的家庭。
2、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上的讲座,特别是对单亲家庭的独生子女从心理上进行辅导,能让每一个孩子快乐的成长是每一个家庭的愿望。
(三)邀请各知名人士到社区进行各方面、各层次的讲座
社区教育中心主要是面对社区民民和各方面需求而定。根据每个人的性格和特点做出相应的心理咨询和服务。
(四)面向儿童,青少年的教育服务 青少年进行培训和指导。
2、和时代英才学校挂钩,对中小学生的英语,数学,作文,计算机等课程进行良好的培训。
3、提供全面多样的家政中介服务,随时为居民提供所需要的优秀家教老师,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五)社区内或社区与社区之间的交流活动
1、不定期地开展“友谊赛”,如篮球象棋等友谊比赛,以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
2、对优秀教育社区进行评选和奖励,提高了居民的积极性。
3、定期举办了优秀社区图片或文字展览,以提高社区的知名度。
4、成立了跨社区的俱乐部会员小组,促进了社区居民的相互了解。
(六)网上服务
社区与教育中心建立了专门的网站,开辟了面向婴幼儿到老人的服务,整个家庭的服务,对青少年的教育服务等网上专栏。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可以通过虚拟社区就社区的服务提出意见,寻找到了教育孩子的最好途径和方法。
社区文化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深圳龙岗社区就是创造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社会氛围,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以学习科学知识、消除愚昧、反对封建迷信!、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为内涵。人们通过参与健康、文明、科学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实践证明:社区文化建设能够全面刷新城市面貌,提高全民素质和城市品位。社区文化已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主流。社区文化已显示出了自己的特点:第一,把弘扬主旋律与提倡文艺作品的多样性结合起来,使社区文化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繁荣景象。第二,社区文化与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发挥辖区各单位在人才、资金、场地等方面的优势,促进了街道文化向社区文化的转变。第三,社区文化与体育文化相结合,在管理体制上进行尝试和探索,取得了成效。第四,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第五,指导与服务相结合。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疾病谱和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传染病、职业病、地方病、精神病、亚健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并且高血压、糖尿病发病呈现低龄化趋势,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对人们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预防疾病、减少疾病的发生是最有效的节省卫生资源的措施和办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这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和服务的开展,将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降低医疗费用和减轻人们的经济负担,有利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顺利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救助的实施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卫生事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各级领导和卫生部门的努力下,社区卫生服务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不仅是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的重要服务机构。而且是门诊基本医疗和医疗救助的重要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在某种意义上说关系到控制医疗费用、保障基本医疗和卫生服务,因此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关系到社会医疗保险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也关
1、在社区里开展素质方面的培训。寒暑假期间请教授对在书法,音乐,舞蹈,绘画等方面有特长的儿童、1、对整个家庭和睦、夫妻感情,财务,法制,健身等方面不定时地进行专题讲座,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更系到社会医疗救助服务体系的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是最具有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益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社会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救助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区改造和居民小区的普遍兴建,使人们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与人之间、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这些都从客观上迫切需要社区为居民在服务、文化、教育、安全、环境等方面提供良好条件,因此,通过建立和完善以社区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和优雅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对于提高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满足群众多层需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管理的必然选择。城市的现代化体现于城市空间的拓展、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人的文化素养、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道德伦理观念的现代化上。随着城市现代化的逐步推进,急需要有现代化的城市管理水平和现代化的人与之相适应;在建设现代化与国际接轨城市的过程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强化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全面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正是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强化城市基层组织建设和凝聚民心的需要。社区是城市工作的基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事业单位办社会的职能逐渐转向社区。从搞好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入手,在满足居民生活需求、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方面有新的作为,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依赖感,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
四、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社区发展总体上属于外推型模式而非内源型模式,政府仍然是社区建设的主要力量,公众和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参与质量较低已成为制约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从社区管理与国际接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来看,我国的社区管理现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指导思想比较陈旧,管理观念落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加入WTO后,城市化的进程大为加快,城市的功能有了很大发展。但是,我国的一些城市管理机关、管理干部的观念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不适应形势的要求,仍然用“一竿子捅到底”的方式,运用行政权力去管事,不愿放权。这些思想观念严重地制约着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社区管理的发展。
(二)社区组织的职能错位,行政色彩依然十分浓厚。我国现行社区组织中除了政府机构、居委会以外,还包括社区内的各类单位组织,它们往往隶属于各自不同的上级单位,社区内的许多单位处于“小而全”、“大而全”的半封闭状态,“单位办社会”现象十分严重。这种状况,割裂了社区生活的有机联系,造成了政府职能与社区组织职能的错位。社区管理因此而处于“多头、乱头、无头”状态,后勤服务和福利设施的重复建设与利用率低,专业性的社区服务难以展开。
(三)“重管理、轻服务”现象相当普遍。目前,我国社区管理普遍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现象,提供的服务项目、服务质量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要求,多数社区服务还停留在传统性、福利性和救助性的服务上,缺少面向整个社区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全面服务,未实现由民政福利型的服务向社会管理型的服务转变,社区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及服务态度难以满足社区服务的要求。
(四)社区自治程度低。目前我国社区管理以政府行为为主,“社区自治”程度不高。居委会作为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发展的群众组织,却常常扮演“政府代言人”的角色;按照法律应由选举产生的管理人员,许多由指派产生,很少能代表社区居民的利益。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我国城市社区管理越来越不适应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要求,必须通过改革来加以解决。
(五)社区管理体制不完善。主要是原有条块分割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导致“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使作为社区建设主要组织实施者的街道办事处缺乏必要的综合协调权和组织实施权,对社区的管理不系统、不规范。另外,某些社区辖区与政府职能部门的执法区不一致,也给社区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六)政府投入少。由于财政困难,街道办事处将相当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发展街居经济上,削弱了其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有些地方也出现了由于过分强调经济效益,而使一些违章建筑、马路市场以及乱收费、乱罚款屡禁不止的问题。
(七)社区服务业投入单一,作为产业发展的运作机制尚未形成。社区服务业是社区建设的基础,也是社区建设工作的重点,但由于有关社区服务业的优惠政策相对较少,已出台的有关规定又不能得到很好地落实,限制了社会各方面对社区服务业的投入,使该市目前的社区服务业多依靠政府投入,福利性、事业性服务项目占大多数,基本上属于政府行为,向社会化、产业化、实体化转变的步伐不快。
(八)宣传力度不够,地域发展不平衡,社区成员(包括居民和驻区单位)的认可和参与程度不高。社区建设的主体是社区成员,社区成员的参与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是社区建设的生命力所在。由于忽视对社区成员在社区内容、意义等方面的宣传,社区建设工作中出现了”上热下冷“的局面。有些社区成员对社区建设这一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知之甚少,缺乏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没有被激发、调动起来,使大量的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武汉等的社区建设起步较早,工作也已有成效,可其它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社区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工作开展还比较缓慢。
(九)社区管理中法制方面的不完善。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城市社区管理的加强与完善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范。但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法制很不健全,特别是操作急需的法规和地方性规定不配套,使相应的执法及执法体系建设和管理存在着盲目点。在现阶段的社区管理中,仍然主要依靠行政命令、群众运动等行政手段,主要反映在社区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或不完善,执法队伍不健全,执法主休多元化而造成行政执法机构过多,行政执法职能存在明显的交叉和行政处罚权分散,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还较严重。
(十)社区管理队伍专业化程度较低。社区管理工作覆盖面广,涉及内容多,专业化和综合性强。因此,这就要求社区管理工作者除了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还应具备社区管理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但是,目前我国社区管理工作者,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社区管理专业知识的培训,仅凭借一份工作热心难以承担新形势下居委会工作的重任,而且社区管理工作者基本上没有固定的人才渠道,定员和编制极为有限,这些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社区管理工作的展开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五、解决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新思路
我国社区发展需要开启两个动力,一个是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力,另一个是公众自下而上的拉动力。一般来说,在公众参与意识较低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完善各种组织参与的载体,来提高公众的参与程度。研究中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对推动中国社区从“政府主导型”模式向“居民自治参与型”模式发展和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具有积极的意义。从立足于现实的国情、民情和客观实际出发,要解决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敲开社区建设创新的大门。
其一,敲开社区生存基础的大门,形成适合社区实现自治的氛围。
一是找准社区的定位,提升社区自治的功能。社区的定位问题,既是社区建设必须把握的方向,也是社区建设要实现的目的。社区是指地域性社会成员生活的共同体。作为一种地方制度,社区的形成与自治密不可分,它的具体含义是:以一定的地域为基础,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按照地域居民的意愿,通过一定的形式,自主管理本区域内的各项社会公共事务。作为一种管理制度,它的主要特征中:地域性:建立社区并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治管理区域和范围;相对性:社区组织的存在及其自治活动必须以遵守国家法律和接受政府的监督为前提;排他性:在法定的权限和范围内,它能够自主管理本区域内的公共事务,排斥外来的干预和支配;制度化:它的自主权的实现、管理活动的进行,公众意愿的体现必须有一套制度,有其相对独特的组织原则国、运行规则及其监督机制。从上述特征出发,社区组织不同于一级政府或一级行政组织,它不应该只是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的简单翻版,也不是政府权力的延伸,而应该是衔接政府和社区居民,承接政府下放给社区的部分职能,引导社区居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社会自治组织。只有站在这个高度来认识社区,才能摆正社区与政府及其派出机关的关系,从而保证社区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是深化街道体制改革,构建全新的社区组织体系。从一定意义上说,社区组织是把一个虚体居委会组织转变成一个实体自治组织。一个社区就是一个独立自实体单位。社区组织不仅管辖本区居民,还要对驻在要区的单位及社区事务进行管理和协调,管理的范围和管理的方式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居民委员会。为此,有必要改变目前在城市基层行政区域划分和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划分两张皮的状况,实行统一的社区划分,使社区这个概念无论从地理上还是从行政上都要落到实处。在每一个街道,都应以一个或几个居委会合并组成社区委员会来取代现在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现行的市辖区政府的派出机关──街道办事处既不能唤起居民的社区意识,也不能激发居民为社区做贡献的认同感。街道办事处这个名称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街道的事只是街道办事处几个人的事情,不利于调动置之度外区资源和居民的参与精神。社区委员会作为基层自治组织就没有上述弊端,它有利于调动社区居民把社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的当家作主精神,有利于实施统一的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规划,有利于对社区服务实施统一和有效的领导,从而营造一个共同的社区文化氛围。
其二,敲开社区生存环境的大门,形成适合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氛围。
一是完善有关社区的法律制度,是社区发展的基础。社区建设能否取得应有的成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要有健全的法律制度作基础。如社区自治的法律地位、自治章程或规定的效力、产生程序,以及自治组织主持下的社区服务体系的社区经济的产权和管理权归谁,由 谁来行使终极产权和管理权?如果这些方面不明,程序不清,就使社区自治组织无法形成有序的动作。为此,国家需要尽快的制定,《社区自治法》,作为社区自治的基本法。使自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没有出台之前,地方政府应从实际出发,先行制定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规范社区内各主体的活动。
二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社区发展的保障。我国的社区自治,不同于西方的社区自治,我们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区自治,这就需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社区自治组织、自治活动不能离不开党的领导,但党组织与社区自治组织应该是相互独立的,党的组织不可以依靠执政的优势地位任意干涉社区自治组织的工作。其主要工作任务是抓社区内的党务及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党员居民在社区中的精英模范作用。如建立社区党员责任制,成立党员助残组、宣传组等,通过党员精英的社会感召力来发挥党的作用。同时,有必要改变过去党员隶属按其职业组织划分的办法,将本社区的所有党员统统组织到本社区支部里来,其成员包括本社区内有单位和无单位的党员。若社区内的党员分属各个单位,互不知道、互不了解、互不配合,不利于发挥社区内党员的作用与加强党对社区自治的领导。
三是政府角色的转换,是社区发展的关键。实行社区自治,政府与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必然要发生变化。社区自治组织既不是一级政府,也不是政府派出机构,与政府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因而政府不可对社区自治组织在自治范围内的事务直接干涉或行政施压。这便产生了政府角色转换问题,并成为新型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能否建立的关键。在实现社区自治以后,政府角色应如下定位:一是引导者。在社区自治组织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政府只是注重强化对社区自治组织的行政控制,不去主动引导它们、扶持它们,它们就会偏离自治的方向。二是组织者。政府可一手将社区组织起来,也可以帮助他们自我组织起来,可派人直接参与其组织活动,也可派人进驻社区协助活动。三是监督者。对于社区和各项自治活动,政府应强化监督职能,防止其超出自治范围行事。四是保护者。社区自治无疑是新生事物,政府应对其发展壮大提供政策加以保护,要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力支持,鼓励协助其健康发展。
四是努力构建居民的参与平台,是社区发展的 重要依托。社区好比一个家庭,良好的社区要靠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共同管理才能实现。由于工作单位不同,城市居民尽管生活在同一个社区,彼此却大都不认识。人文环境的陌生弱化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参与度。因此,必须努力构建适宜社区居民的参与的平台。构建居民社区参与平台应以居民代表会议、居民议事会等法定性平台为主,以社区志愿者队、服务队等非法定性平台为辅。逐步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积极拓宽居民参与的渠道和途径,使社区居民切实享有对社区自治的选举权、罢免权和监督权,以及对社区事务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同时,可以考虑,现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必要与社区建设相衔接、相配合。如改变现行市区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取消单位选区和户籍选区,以常年居住地为作选民的选区;又如,在社区设立人大代表办事处,选民可通过人大代表办事处反映意见,提出设想,监督政府工作。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敲开社区建设创新的大门将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趋势。因为,社区建设是一项人民的事业,她寄托着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憧憬和希望;社区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她要托出21世纪现代化城市管理的新格局。
六、完善我国现代城市社区管理的具体措施
城市社区是城市基层管理的载体,解决好现行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城市管理方式从经济主导型的转变将起到关键作用。立足于现实中的问题,要解决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及相关的一些部门应该及时地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不断地完善我国现代城市社区管理。
(一)解决思想,更新观念,加强社区管理工作的服务理念。尽管我国进行了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国,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但是,很多管理者和政府部门领导人的头脑中仍存在旧的思想观念,习惯沿用传统的行政命令方式的管理。而社区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它的目的是营造社区的氛围,形成社区全员的归属感的认同感,因而社区管理是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这就要求一方面尽快更新现有街道、居委会干部的一些旧的观念,加强社区管理者专业知识的培训,使他们通过不断深入学习熟悉现代社区管理工作,解决思想,转变观念,确立良好的服务理念,扩大服务;另一方面,还应该积极培养年富力强的新型社区级干部,将有能力、有经验的有识之士放在基层,壮大基层组织力量。
(二)转变政府职能,发展社区自治,增强社区管理工作的民主性。转变政府职能,是在不同层次和结构上进行合理分工,把大量管理社会的职能下放到社区。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就管好自己该管的事,如市政管理、社区服务、社区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在这方面行使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监督检查的职能,而那些不该管的事务要转移出去。驻区单位也卸掉“办社区,管社区”的沉重包袱,大量的社区管理职能和管理事务由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不承接,积极推进社区管理的民主化建设,不断地增强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建立起社区成员参与的固定渠道,如建立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事务协商制度及选举社区领导人等活动,使社区成员能够与社区组织顺畅地沟通联系,实现社区组织与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从而让社区成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提高社区成员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大家的创造性,提高社区自我管理的能力,扩大社区成员的自治权,实现社区管理的民主化。未来的社区管理模式应遵循自治的原则,激发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开发社区的各项资源,实现自我管理,提供公益性劳动,才能维持社区的生存与发展。
(三)加快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世界城市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从行政管理为主,逐步过渡到社区自治为主,还权为民。根据我国的特点,以社区自治、自我管理为主是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基本思路。这就要求首先对街道办事处的建制和设置规模及组织结构进行调整,改革的重点是权力重心下移,强化街道办事处的权限。其次,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重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理顺街道办事处与街道党组织之间的关系,这是党的性质和社区管理面临的新情况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街道党委应在社区管理体制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街道党委应在社区管理体制中处于核心地位。居委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它开展工作主要靠自身的凝聚力、号召力和社区居民的自觉参与,是城市管理的坚实基层。
(四)强化社区管理的法制建设,加快法制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社区管理新模式建立的进程。法制建设是社区正常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建立、健全有关社区的法律法规体系,对社区的管理要依法进行。社区的建设和管理不能无序地展开,为了使社区得到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加强规范和指导。首先,要制定和完善社区管理的法律体系,在宪法及全国性法律层面,街道办事处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应作为一级准政府的法律地位,行使基层政权的部分权力。为发适应社区管理新模式的需要必须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的法律法规及配套制度,形成社区管理各个领域的社区管理法律系统。其次,法律的实施是所有国家机关的任务,但最主要的还是行政机关。街道办事处作为基层政权组织的派出机构,与人民群众联系密切,其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法律、法规实施的效果,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严格执法是社区管理走向法制化的有力保证。然而,除了法的保证外,还必须以情感为纽带,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就是让社区成员充分感受到社区的温暖,自愿积极配合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投身于社区建设之中,从而化为社区管理真正动力,建立起法制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社区管理新模式。
(五)尽快理顺社区管理体制。理顺社区管理体制,关键是要按照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的城市管理体制要求,由市、区两级逐级放权给街道办事处,赋予街道办事处对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事务的综合管理权,实现”一个窗口对社区"的管理体制。同时,按照便于服务、便于开发社区资源的原 则和地域、人口及居民的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科学合理地调整街道、居委会和政府职能部门执法区的设置,保证街道、居委会更好地履行职能,使社区建设尽快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六)制定、落实优惠政策,建立社区服务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推进社区服务业的社会化、产业化、实体化进程。一是制定、落实关于扶持社区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将社区服务业作为一项产业,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1993年颁布的《发展社区服务的若干规定》中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部分进行修订,以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兴办社区服务业,实现社区服务的社会化及其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二是将市场机制引入社区服务业,将社区服务单位办成具有法人资格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对实体实行承包制和股份合作制等不同形式,实现社区服务经营机制的多样化。
(七)采取各种宣传形式,调动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应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社区成员宣传社区建设的概念、内容、形式及其重要意义,唤起全区群众的参与意识,将社区内所有的资源和力量都动员和组织起来,形成全力,共同建设好社区。
(八)结合小城镇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促进落后地区的社区建设。建议社区建设工作开展较落后的县(市)、区,在进行小城镇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过程中,借鉴先进市区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社区组织管理体系,加快社区建设的步伐,使我国的社区建设全面健康发展。
(九)培育社区管理的专业化队伍。社区管理活动是通过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来实现的,因而社区工作者的素质直接影响着社区管理工作的质量。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关键是提高社区管理工作者的素质。培育社区管理的专业化队伍,是指社区工作者不仅能够承担社区大部分管理与服务的工作,同时还应该能够创造大量新的就业岗位,提高他们在寻找市场机会、发展地方经济方面的服务能力。这就要求首先在选拔社区工作者方面要实行竞争上岗,择优录用,让真正愿意而且具备为广大市民服务能力的人才成为社区管理工作者。同时,还需要大担创新,树立“以薪养廉”、“以薪养德”的观念,努力建立起社区吸收优秀人才的固定渠道。此外,对社区管理工作者进行长期、连续、系统的在职培训,提高专业和服务技巧,真正提高社区管理的工作水平。
(十)构建城市社区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改善社区人际关系的制胜法宝,那就是完备的人际和谐文化,特别是用来调节人际关系的人文规范。“和谐”为“和而不同”,“致中和”,城市社区居民在保持自己的生活个性与自由空间的同时,又能够在一定地域内,保持感情互动和交流,担负共同的责任,形成共同的文化意识,这正是城市社区人际关系的理想境界。我国城市社区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不是一般的“人和”,而是在“天时”与“地利”基础上的“人和”。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友善——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的起码要求,就是社区居民之间的“以礼相待”;平等——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的人文基础,是社区居民在交往过程中的所必须坚持的“人格平等”的意识与原则,无论何种职业、官职高低,在社区中都是作为普通居民而存在,没有“等差之别”,对于社区公共事务都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社区居民人人平等;诚信——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的核心内涵,是城市社区居民之间的人际信任的程度与状态;合作——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的高尚境界,是社区居民之间建立在友善、平等、诚信基础上的,为了共同的利益而进行的互助合作,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区共同体”。
第三篇: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赵朝指导老师:阎晓菲
摘要:我国的农村现代化进展迅猛但由于管理体系不畅、资金来源不足、扶持措施不力、治理模式不适,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突出建议“十一五”期间统筹“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目标,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和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充分引入市场机制,并采取以下措施:点上治理和面上规划并重,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基础体系建设,采用多种手段扶持有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在工农业生产中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并倡导污染集中治理模式。
关键词:农村现代化;环境问题;对策
Research on China' s R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Rural
Modernizing Process
Author: ZHAO ChaoInstructor: YAN Xiao-fei
Abstract:China's rural modernization progress rapidly but the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smooth, insufficient funds, support measures ineffective, governance mode of discomfort,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 increasingly prominent suggestions “eleven five” period and “production development, life improvement, ecological good” target, increase financial input in and transfer payme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roduction of market mechanisms, and take the following measures: point and surface treatment planning to pay equal attention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use a variety of means to support the infrastructure and operation, implementing the concept of circular economy in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promote the centralized pollution control mode
Key words:rural modernization;environmental problems;Countermeasures 农村环境是与城市环境相对而言的,是以农民聚居地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的自然及社会条件的总和。农村环境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支持者一直是城市污染的消纳方。长期以来,山于工业化程度低、人口密度较小、环境容量较为富余,我国农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地区的荒摸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污染问题并不突出。近年来,我国在城市环境口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各种污染不仅影响了数亿农村人口的生活,而且威胁到他们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十一五”到2020年将是我国农村现代化进
程最快的时期,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势必成为全国性的突出问题。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东部发达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污染问题并提出未来在全国层面上的对策。
1.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三类环境污染问题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有赖于农业迅速稳定的增长。传统农业不具备这种能力,出路在于把粗放低效、封闭自给型的传统农业改造为需要大量技术、资金、物质投入的现代农业,依靠现代工业作为支撑”
[1]。让农业、农村和农民实现现代化,必须用现代工业来改造传统农业,也就是要用现代工业思维和方法把农业和农民纳入到工业企业生产体系中来,走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化的道路。我国农村的现代化实际上就是生产方式的工业化、人口分布的城镇化、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开始了口新月异的农村现代化进程,农业、农村、农民都发生了巨变:农业文明本来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环境和谐文明,但在现代化的集约生产中发生了变化,具备了现代工业的污染特征;同时,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中,农村的产业结构和农民的居住方式也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尤其在一些发达地区,以乡镇企业形式为主的第二产业已经取代农业成为农村的第一产业;而人口居住口益集中使得小城镇乃至自然村建设口益城市化,这些都使城市环境问题也在农村普遍出现。根据近10年来的全国的环境统计年报、农业部环境监测中心农业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库资料及有关普查,可以将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污染问题总结为以下三类。
1.1农业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的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2化肥年使用量4 637 万t,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40 t.km,远远超
过发达国家为防比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 t.km-2的安全上限。而且,在化肥施用中还存在各种肥之间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养化的成因分析表明,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源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农田的氮、磷流失。其中太湖面源污染物对TN的贡献率已超过1/ 3,对TP的贡献率接近1/3。农药年使用量约130 万L,只有约1/ 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全国9.3 万km-2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并直接威胁到人群健康。2002年对16个省会城市蔬菜批发市场的监测表明,农药总检出率为20%~60%,总超标率为20%~45%,远远
超出发达国家的相应检出率。这两类污染在很多地区还直接破坏农业伴随型生态系统,对鱼类、两栖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化肥和农药已经使我国东部地区的水从常规的点源污染转向面源与点源结合的复合污染。
1.2生活污染
设施建设普遍未能跟上:大部分城镇只重视编制城镇总体建设规划,忽视了与土地、环境、产业发展等规划的有机联系,规划之间缺位或不协调,农村聚居点则缺少规划,使城镇和农村聚居点或者沿公路发展,形成马路和带状集镇,或者与工业区混杂。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则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例如,每年产生量约为
1.2 亿L的农村生活垃圾儿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量超过2 500 万L的农村
生活污水儿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浙江省环保局2002年进行的局部调查表明农村聚居点的环境质量除了大气污染指标外其余尸经劣十城市[2]。程度高的大工业和重工业比重较小,受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这种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工业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不仅造成污染治理困难,还导致污染危害直接。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
与乡镇企业存在类似污染问题的是近些年来在人口密集地区尤其发达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居民消费能力强和农牧业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使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快速发展。据国家环保总局2002拜汉寸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及大气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1.3工业污染
另外,农村山于污水灌溉和堆置固体废弃物,大量承受了工业污染的转移,导致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以及延伸的食品污染。我国污灌面积山1978年的约4
22OOO km增加到2003年的30OOO km,约占全国总灌溉面积100 c。全国因固体房弃物堆存袖占用或毁捐的农田为1 3 mkm2山于我国农村污染治理体系尚未建立,环境污染不仅将迅速“小污”变“大污”,而且已经“小污”成“大害”,给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中国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其中超过团是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不达标;中国农村人口中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步上升,从1988年的0.0952%oo上升到2000年的0.1126 %oo对于基本排除在医疗保障制度之外的农民,这是极大的威胁。
总之,在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对农村环境污染,如果没有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将严重阻碍农村的社会发展和农民的福利改善。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是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二元社会结构的产物。所谓“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明显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和相对非现代化的两种社会形态,这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一
[3]般特征。在中国,山于长期存在的分割城乡的户籍制度以及重工抑农的“剪刀差”经济发展战略,二元社会结构的表现更为突出。在二元社会结构下,农村的环境保护长期受到忽视,环保政策、环保机构、环保人员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均供给不足。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凸显,一方面是山于发展方式不当:过于注重经济目标,因此在扩大集约化农业生产和发展乡镇企业之初基本不考虑环境约束,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量显著高于城市(仅就第一、二产业的产值比较,这个特征也是显著的。这与农村的农业生产产业链短,高附加值环节集中到了城市和乡镇企业技术含量低、资源型产业比重高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是山于经济与社会未能协调发展: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增长,而农村包括基础设施、管理体系等在内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供给制度缺失,导致农村极易“小污成大污”和“小污成大害”[4]。
2.造成我国现代化农村污染的原因
我国的农村现代化进程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工业优先增长和依托工业的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二是居民在空间分布上迅速集中。
工业优先增长和依托工业的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使农村的产业结构从自然和谐型转变成自然危害型,农村原有的具有强大环境自净能力的自然循环被破坏;居民集中使得原本可以自然消纳的生活污染物因超出环境自净能力成害。不仅如此,农村的各类环境污染也呈现出与城市污染迥异的特点。以农业生产导致的面源污染为例,其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排放主体的分散性和隐蔽性。与点源污染的集中性相反,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的特征,它随流域内土地利用状况、地形地貌、水文特征、气候、天气等的不同而具有空间异质性和时间上的不均匀性。二是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例如,农作物的生产会受到自然的影响(天气等),因为降雨量的大小和密度、温度、湿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化学制品(农药、化肥等)对水体的污染情况[5]。
2.1环境管理体系及农技推广体系难以应对污染问题
只能对受害地监测.很难监控排污源等情况。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上的,对农村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加之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6]。目前,我国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呈现以下特点: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缺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够。例如,目前对污染物排放实行的总量控制制度只对点源污染的控制有效,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的意义不大;对规模普遍较小、分布较为分散的乡镇企业的污染排放监控,也山于成本过高而难以实现[7]。
2.2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污染治理不力
必须注意到,城乡分治战略使城币和农村存在看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具体到环保领域,主要指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长期以来,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儿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8]。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儿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山于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致使农村的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造成儿乎没有有效的经济手段,对农业生产中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的部分给予一定补偿,对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收取一定费用,实际上鼓励了农村居民采用掠夺式生产方式。2003年后执行的新的排污费制度在集中使用上仍然没有考虑农村污染的治理。
2.3扶持措施不力.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
我国对城市和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如排污费返还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建设时征地低价或无偿,运行中免税免排污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还可以申请用财政资金对贷款贴息等。而对农村各类环境污染治理,却没有类似政策。山于农村污染治理的资金本来就缺乏,贷款授信程度低,建立收费机制困难,又缺少扶持政策,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9]。
2.4治理模式不适,农村污染治理效率不高
农村的三类环境污染,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即末端治理的方法都存在技术、经济障碍。除了面源污染难以收集污染物外,其它类污染用末端治理常会出现既治不起也治不净的情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山于其污染排放的集中性、污染物相对的单一性和企业经营相对的大规模等特点,末端治理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是适用的甚至最佳的。而农村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采用末端治理则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低处理率限制”以及“高折旧率限制”而不可行[10]。
结论
与其环境问题解决压力大并存的是其财力充足、民意统一,即其可能的治理能力较强。因此,发达地区在近期开始大规模解决其农村环境问题既有需要也有可能。
参考文献
[1] 洪人用,马芳馨.二元社会结构的再生产—中国农村而源污染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4,(4): 1-7.[2] 西奥多·W舒尔茨(美).改造传统农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 陆新元,熊跃辉,曹立平等.农村环境保护与“三农”问题[J].环境保护2005,(9):15-21.[4] 周树新.城市化.浙江省推进经济与环境“双赢”的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1):59-64.[5] 乐小芳,来胜基,万劲波.论我国农村环境政策的创新IJI.中国环境管理.2003(3): 14-18.[6] 陈锡文.环境问题与中国农村发展[J].管理世界.2002,(2);5-8.[7] 贾蕊,陆迁,何学松.我国农业污染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 8(1): 59-63.[8] 陆新元,熊跃辉,曹立平等..农村环境保护与“三农”问题[J]环境保护.2005(9):15-21.[9] 李蓓蓓.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治理对策分析[J].西安则经学院学报.2005, 18(1):60-63.[10] 张春良,吕蒲城.控制农药污染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1, 21(2): 33-34.
第四篇:美国现代化进程
美国现代化进程
美国的现代化进程主要可分为经济的现代化和政治的现代化。政治的现代化的源动力是经济的发展,经济的现代化是以政治民主的不断完善发展为保障的。因此,美国经济的现代化和政治的现代化是共同促进和相互伴随的,每一时期经济的大发展都有力地推动政治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政治制度的不断发展健全又无形地推动经济的发展。因此,美国政治的现代化和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可以放在一起讨论。美国的现代化进程主要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8世纪中后期,即美国建国的时期
18世纪,随着美国经济文化的发展,美利坚民族逐步形成,英国的殖民统治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越来越不符合。1776年,《独立宣言》的颁布终于使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走上独立发展之路,经济的发展不再受英国的控制。《1787年》宪法的颁布,是美国政治走向成熟的标志,它使美国成为一个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确立了民主共和、人民的自由权力等制度制度,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自由宽松的环境。第二阶段:19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的西进运动
美国独立后,废除了英国殖民时期的禁止移民向西进的禁令,在1810年至1890年间,大批的移民翻越阿巴拉契亚山脉涌向西部,以19世纪初至中叶移民最多,产生的影响最大。1810年,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的人口占美国的十分之一,1820年便升至四分之一,大批移民的西进为美国发现了大量的自然资源,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时,西进运动也是美国领土的扩张史,美国领土从此从大西洋向西延伸到太平洋,使美国领土得到了极大地扩张。这些都为日后美国的现代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第三阶段:19世纪中后期,即美国的工业革命时期
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在美国的不断发展,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不断激化,终于爆发了南北战争,主张发展工业的北方打败主张发展奴隶制的南方,结束了奴隶制度,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也是黑人奴隶不断解放的开始,促进了美国政治民主的发展。这一时期,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美国交叉进行,在充分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后,工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力发展也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为美国在一战后的崛起和二战后的称霸奠定了基础。
第四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即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发展,1894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首位;1913年,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1920年,美国初步实现了城市化。美国的经济现代化得到了极大地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大企业为了争夺原料和市场,不断挤压小企业,使大量的小企业破产,被兼并,大企业则发展成为垄断组织。20世纪初,垄断成为美国经济的基础。在这一时期,垄断大力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但也产生了极大地消极影响。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的先例,对垄断资本进行整治,使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使美国经济的现代化得到了健康发展。第五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后,即二战以后
1945年,《布雷斯顿森林协定》的签订标志着美国成为世界的经济政治中心,形成了以美元为主体的世界货币体系,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巩固了美国在全世界的霸权地位。20世纪中期,美国经济发起了信息革命,依靠科技开发促进经济发展。发生了以计算机技术、原子能技术、生物技术和空间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经济现代化走上了可持续发展道路。苏联解体后美国经济仍持续发展,单极霸权明显,至今,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超越。
二战以后,黑人争取权利平等的运动如火如荼,取得了极大的成果,美国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政治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2008年11月5日,奥巴马击败麦凯恩,当选美国第四十四任总统。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产生。说明美国,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政治现代化取得重大发展。
综上,第一、二阶段是美国以农业为主的初步发展时期;第三、四阶段是美国以工业为主的高速发展时期;第五阶段至今是美国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时期。
经济发展是美国现代化的基础,政治革命是美国现代化的保障,科技创新是美国现代化的源动力,制度的创新改革为美国现代化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8年3月4日发布;学术交流网/美国论著研究/2008年3月5日发布
一、现代化的概念
谈到现代化,首先有一个概念问题,什么叫现代化。其次,与之相连的是时限问题,即什么时候的现代化。第三,是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制度有着什么样的关联。第四,是本世纪存在那些现代化的模式。
关于现代化的概念问题:对于现代和现代化的概念在西方世界和我国有着不同的理解。Modern Times 西方一般指16世纪以来的近现代时期。在我国改革开放前一般指1640-1917年世界近代时期,80年代以来指15-19世纪的世界。而Contemporary Time 西方指近当前的时期, 我国指现代,即20世纪以来的时期。现代化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我国开始流行的提法,改革开放以来则成为我国追赶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目标的代名词。这里介绍一种代表性见解,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中概述了现代化的四种含义: 1)“指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的特定国际关系格局下, 经济落后国家通过大搞技术革命, 在经济上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2)“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更确切地说,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进程”,这里强调的是用工业化来概括现代社会变迁的动力、特征和进程,以区别于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中早期工业化,即指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3)“现代化是自然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过程的统称。”有人把现代化进程概括为民主化,法制化,工业化,都市化,均富化,福利化,社会阶层流动化,宗教世俗化,教育普及化,知识科学化,信息传播化,人口控制化等12个方面。4)“现代化主要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改变过程。”他认为: “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而言,现代化又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途径,通过有计划地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
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家的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工业进程》(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8-18页)
关于现代化的时限问题:从科技革命发展的进程可以看出,每次科技革命的发展都和现代化的进程相连,只是用词各不相同,如近代化、工业化、现代化和后工业化、后现代化、信息化等等。名词虽然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现代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必须和时代、时间相连才有实际意义。就是说,我们说的现代化是什么时候的现代化?
关于现代化和社会制度的关联。近代和现代历史进程表明,现代化首先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农业社会不是现代社会,农业文明也不是现代文明。进入20世纪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达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现代化程度。在已经基本具备工业化条件的俄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这说明,可以有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的现代化,也可以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现代化,但是最先开始现代化的无疑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关于现代化和社会制度的关联问题。主要涉及社会主义社会的现代化和资本主义的现代化的区别。或者说,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本国的现代化。苏联是在1926年起宣布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的,斯大林和联共(布)中央领导认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有着根本的区别。强调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有着轻重工业孰先孰后的原则区别,不认为从发展轻工业再到发展重工业是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一般特征,认为资本主义工业化是先轻后重,主张应该先重后轻,片面地强调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各工业部门应随着经济发展变化的协调发展。在国际资本主义包围和强调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特殊条件下,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路线上强调快速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调高速度、高指标,强调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快速确立。在积累和消费问题上,苏联一直追求高速度和高积累, 忽视人民生活所必需的消费品的相应增加, 并指责反对高指标的见解是“右倾机会主义”。在数量和质量的关系问题上,苏联片面强调产值和数量,忽视产品质量。回顾20世纪苏联的历程,在现代化的问题上加上一个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的帽子造成了严重后果。在我看来:
第一,现代化的水平是和生产力水平相连的,而不是同社会制度相连的,它本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物质问题,不是意识形态问题、生产关系问题。从发展轻工业到重工业到新技术工业是现代化国家的一般进程。
其次,现代化进程和国情相连,苏联在国际资本主义势力包围的特定形势下,加强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有它合理之处,但是与发展轻工业民用工业相对立,并提高到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两条不同的现代化路线则是错误的。
至于现代化的模式,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以及各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进程各有不同,这里从略。
概括起来,关于现代化问题,我的看法如下:
1)现代化是一个历史概念。现代化指工业革命以来某一历史时期的工业、科技、农业、交通通讯及社会生活处于世界上该时期先进水平的概述。从根本上说现代化主要指经济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是同义语。
2)不同时期的现代化水平是一个有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和提高的过程。在20世纪有19世纪末到1920年左右的两个世纪之交的现代化水平;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现代化水平,有1960年代左右的现代化水平,即丰裕社会时期的现代化水平;也有90年代以来跨世纪的现代化水平, 即西方称后工业化时代、信息时代的现代化水平。不能把不同时期的现代化水平和速度来进行比较。不能离开时间来谈现代化水平和目标。就是说,必须进行横向比较。由于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因而不同时期现代化的典范和标志不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现代化领航工业标志是钢铁、煤炭,电力和电气工业。20世纪中期是石油和化学工业、合成材料等新材料、电子工业。90年代则是信息工业、原子和其他新能源工业、生物工程、航天工程、特种新材料工程、海洋工程等。18和19世纪的近代化或现代化是近代史时期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状况。20世纪的现代化则是现代和当代史时期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状况。
3)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程度不可能是同步的。一般说来,现代化由西欧中心向大西洋地区及太平洋部分地区扩散,再由大西洋地区向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大洋地区扩散,然后向全世界各个地区和国家幅射。伴随这种进程的是国家经济、城乡生活的一体化进程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来说,20世纪是是由现代化走向现代化后的问题,或更高级的现代化问题, 对于发展中的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则是实现中等发展程度的现代化并向后现代化过渡的问题。
4)作为现代化的概念如同生产力的概念一样,不应有资本主义现代化或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区别以至根本区别,不能理解为在现代化水平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比资本主义现代化水平更高,否则在我国现代化的问题赶上或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步达到后现代化水平时难以对比,因为即使在主要指标上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步,还只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而不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还要再发展到一个更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或者资本主义实现现代化后还要再实现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行。这里存在一个现代化的属性是经济的还是包括社会思想文化的范畴的问题,经济是根本属性,现代化是经济属性还是说经济属性只是其中之一还会有其他的属性。
5)后现代化基本上是指进入发达的工业社会阶段后,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的阶段,这是一个高度丰裕社会的阶段,后者是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全面现代化的阶段。在一定意义上是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时期。由于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快速发展,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由于抓住有利机遇,实行正确的战略,对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有可能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跨越后现代化阶段。
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第一,在苏联一度取得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但随着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出现了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大滑坡,独联体已经失去了超级经济大国的实力地位,实施转轨制度的独联体经济水平和西方发达国家拉大了差距。第二,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还需要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虽然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富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西方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实现现代化不等于资本主义化,但是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和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都离不开现代化的高度发展。
6)现代化的模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并不是相同的。这里有传统的英法模式的现代化;有19世纪后期兴起、20世纪上半期与战争紧密相连的德国和日本模式的现代化;有19世纪崛起、20世纪始终位于前列的美国模式、有新兴的东亚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
模式;有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源优势型的中东海湾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模式;有拉丁美洲地区、南亚地区、南非地区、北非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模式;有以色列特殊类型的现代化模式;有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区域联盟的现代化模式;还有90年代以来的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转轨型的现代化模式。在这些模式中难以发现有一类模式是主要通过掠夺它国领土和财富来完成并巩固现代化的成果的;也难以发现主要是通过一国经济的封闭运行来实现并巩固现代化成果的。通过市场经济运行也好,计划经济运行也好,参加全球经济运行也好,封闭经济自力更生运行也好,着重发展军事工业和对外军事行动也好,着力发展民用经济,发展内需和外贸,革新科技也好,其最终结果,都要经受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检验。
7)经济现代化是20世纪特别是当代世界经济领域中最重要的现象和特征。在20世纪,一方面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发展规律制约着现代化的发展态势; 另一方面,现代化却随着资本主义的全球的扩展,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都以未有的规模在发展。经济现代化是20世纪特别是当代世界经济领域中最重要的现象和特征。
20世纪初,主要发达国家均已进入现代资本主义和追求经济现代化的发展目标阶段。20世纪上半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磨难和发达国家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分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则经历了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新较量。
显然,就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来说,它是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向同步的。而且是衡量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与其他社会制度较量的主要尺度。一旦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低于另外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那么这个国家的实力地位将被另一个国家所取代;一旦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水平赶上以至超过了发达国家,那么就标志这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已经跨入并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如果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水平,赶上了资本主义国家,那么就意味着这个社会主义国家赶上并超过了那个资本主义国家。
迄今当代世界已有65亿多人口(全球人口在美国东部标准时间2006年2月25日晚19时16分达到65亿。这是一个人口增长的里程碑。人口普查局还推测,到2012年10月18日,全球人口将突破70亿。)200多个政治实体,他们的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理论和对策、发展模式、发展趋势、以及社会经济制度,既有某些相似的轨迹,又多姿多态各具特色,显示了世界经济现代化中多样性统一的生动画面。这是一个经济现代化运行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又是人们越来越相互依存的经济全球现代化趋势加速发展的当代世界。和62年前相比,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这个经历62年的经济现代化、多元化和全球化趋势同样是世界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所不能比拟的。
第一,它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在欧美地区和部分东亚国家经济现代化向全球扩展的进程,这一过程是由美欧发达国家和日本逐步推向整个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进而向包括亚洲和非洲等其它地区在内的全世界的扩展。
第二,在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中兴起和发展了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它反过来对全世界的社会经济生活现代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 并正蕴酿着一场新的产业革命。这场科技革命一方面扩大了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的经济差距,另一方面又为发展中新兴国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使科技革命得以向全世界扩展。
第三,无论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是民族独立的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现代化进程都是在波浪式发展中前进的生巨变,目前依然在当代世界经济生活中保持主导力量的地位。
第四,由于20世纪下半叶全球自然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人口急剧膨胀,对生活在五大洲七大洋的同一个地球上的人们提出了经济现代化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课题。一些国家开始从追求经济增长目标向追求经济稳定发展和可持续发表目标努力。
第五,经济现代化对于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结构等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二次世界结束以来的62年里,在社会生活领域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发展趋势。一个是人类物质生活现代化、全球化、多样化的大发展,这不仅反映在住房建筑、纺织服装、饮食娱乐、交通运输等领域,而且表现为广播、电影、电视和图书出版新闻媒介的新发展、卫生医疗保健行业日新月异的进步、都市现代化服务业的大发展。另一个是伴随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日益困扰着整个世界。可以说,在当代世界经济中使用现代化这一词汇的频率要高于其他任何词汇。可以说,现代化进程和水平在很大程度制约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美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美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近代化、现代化、后现代化的信息化三个时期。在近代化前还有美国的早期史(1492年前——1776年)。早期史的发展特点,是由原始的氏族社会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并伴有前资本主义形态的跳跃。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发展并不是依次过渡的,它没有经过奴隶制度和封建社会制度为主的发展阶段。就生产关系的主导形态而言,它是前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发展的时期。就社会和政治生活状况而言,它是以土著印第安人为主要居民转变为以英格兰人为主要居民的英属北美13个个的殖民地时期。其基本原因在于已经处于先进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英格兰人来到北美的影响。1776年开始了美国近代历史时期(1776-1898年),这一时期,是美国自由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时期。年轻的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土开拓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决定性的重大胜利。美国巩固地建立和扩大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并逐步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快速发展了国民经济,在短期内成为名列前茅的世界工业大国,同时在19世纪的后30年开始了向现代资本主义阶段的过渡,并在完成了大陆扩张后,开始走向了海外扩张。在经过了第二次对英战争阶段(1812-1815年)后,开始了近代工业化时期,直到19世纪末。具体说来,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美国近代化(1814——19世纪末)[3]
1).西进运动、领土扩张和两种社会制度矛盾发展激化时期(1815——1860年)
西进运动在北美独立革命和南北战争之间的近百年内,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是北美独立革命的结果,又是南北战争的前奏。它早于领土扩张,活动内容比领土扩张更丰富,时间更持久。这种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迁移活动,对于美国近代工业化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对于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形成以及思想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影响。领土扩张的过程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它既有殖民掠夺和争斗的一面,又有在一定意义上由殖民地转变为自由领地的另一面。从1803年路易斯安那地区的购买到1867年购买阿拉斯加地区,在短短的几十年间,美国的领土从230万平方公里迅速增加到930万平方公里,而付出的代价累计只有5,555万美元。
在美国西进运动和大陆扩张及早期工业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南北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即北部的资本主义工业和南部的种植园奴隶制农业。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北部主体力量要求扩大国内市场、限制奴隶制发展、补充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实
行高关税,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代表种植园奴隶制利益的南部主体力量要求扩大种植园经济,为世界市场生产更多的商品棉花,实行低关税,并从英国输入廉价的工业品。南北两种经济势力在政治上的争斗集中反映在是限制还是扩大奴隶制的问题上。美国人民结成了广泛的限制和反对奴隶制的统一战线。1820年的密苏里妥协案、1833年和1850年的妥协案,1854年堪萨斯内战,以及1857年的斯科特判例,都是南北两种力量斗争的反映。1860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当选总统,使南方扩大奴隶制的迷梦破灭。这样,两种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矛盾的发展和激化,使南北战争成为不可避免。在这以前,美国确立了近代的资产阶级的两党制度。
2)南北战争和战后南方重建时期(1861——1877年)
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事件。由于林肯政府在1862年实行了解放奴隶、推行宅地法等一系列革命性措施,使战局自1862年下半年起发生了有利于北方工业资本主义的变化。其最终结局是资产阶级战胜了南部种植园奴隶制,从而排除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最大内部障碍。从此,美国经济走上了迅速发展的崭新阶段。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是1865-1887年的南方重建时期。这是南北双方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争取资产阶级经济民主和政治民主斗争的继续。它经历了林肯、约翰逊两任总统和国会激进派的三个重建方案阶段,尽管南方重建是以南北两种势力的妥协而告终,但是,南方的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向着资本主义的农业缓慢地转化,南北双方的矛盾已经发生了相应的重要转化,即代表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政治势力矛盾转为代表维护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不同利益集团的内部派别争斗。整个说来,战后的南方经济制度和社会政治已经发生了有利于工业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缓慢变化,但是这种妥协也使美国保持了美国南北两地的巨大差距,南方依然保留了某些奴隶制的残余形式和势力。
3)近代工业化的完成和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1877——1898年)
这是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的狂飙时期。美国开始了电力革命和内燃机革命为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在世界当时的最高水准上完成了近代工业化,赶上了德国和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与此同时,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为典型的现代化企业组织、托拉斯国家,出现了普尔、托拉斯、控股公司等现代化组织,进入了现代资本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在政治领域,美国形成了主要代表垄断资本主义利益的资产阶级两党制,随着近代工业化和都市化的兴起,以及工农运动的高涨,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思想领域,这一时期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进步主义、民粹主义和扩张主义思潮流行。在外交领域,美国开始结束了早期孤立主义外交,奉行积极的对外扩张政策的转变。整个说来,这是一个世纪之交的大转折时代。它开始了由自由竞争为主的时期向以垄断为主时期的转变;由近代农业国为主到现代工业国的转变;由以农村为主的社会向以城市为主的社会的转变;由早期技术革命向近代新技术革命的转变;由自由放任到局部时期和部门的国家干预的转变;以及由大陆扩张到开始海外扩张的转变。
2.美国现代化(1898——20世纪90年代)
19世纪90年代-20世纪90年代的100年。是美国现代化的发展时期,又是现代资本主义的不断改革和调整的时期。美国在这一时期由世界工业大国迅速发展为1945年的世界头号超级大国,并一直保持到今天。整个说来,这一时期美国的发展和比较快速的发展是主要的。现代化美国的发展也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1898——1929年)
美西战争标志着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向现代资本主义的转变,也是划分美国近代和现代历史的界标。美西战争的结果使美国名副其实地步入了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走上了对外经济扩张的道路,在远东美国制订了“门户开放”政策。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战争财,并于1916年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战后的2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到新的高峰。由于美国通过西奥多·罗斯福的“公平交易”、伍德罗·威尔逊的“新自由”政策、美国的进步主义运动,以及20年代美国经济的自由放任,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统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但在这同时,也孕育着潜在的严重危机。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先是中立,随后参战,这时在经济和政治实力上,基本上仍然是一个羽毛未丰的新兴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国家,她企图称霸但是力不从心,在巴黎和会上受挫。战后,美国在巩固拉丁美洲基地的同时,开展了全球范围内的争夺经济霸权的斗争。
2)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929——1945年)
1929-1933年,美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空前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赫伯特·胡佛总统的自愿联合政策未能制止危机的蔓延。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执政,实行新政。他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通过强化国家全面干预金融财政、工业、农业、公共工程、社会保障等领域,缓解了经济危机的严重恶果,保护了劳动生产力,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主义的道路,并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胜利准备的物质条件。罗斯福新政的改良措施是有利于现代化发展的进步改革举措,它的全面强化国家干预政策使垄断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的新阶段,标志着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成熟,对于现代美国历史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深远影响。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先是中立,1941年底随着珍珠港事件的爆发,参加组织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美国在经济上发挥了民主国家兵工厂的作用;在军事上通过组织参加一系列重大战役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政治上推动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发展,保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这次战争的结果,使美国成为得益最大的唯一超级大国,奠定了美国在战后称霸资本主义世界的基础。
3)战后最初25年称霸资本世界的鼎盛时期(1945—20世纪60年代末)
美国在这一时期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高峰。由于以原子能技术、宇航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为标志的新科学技术革命,在美国的兴起推动美国经济高度现代化的发展。加上美国现代企业组织的新发展,国家和国际垄断组织的新发展以及跨国公司的迅速崛起,美国成为高度现代化的超级大国。60年代是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在经济上,从杜鲁门的“公平施政”到肯尼迪的“新边疆”政策和约翰逊的“伟大社会”政策,都在新的条件下不同程度地继续推行罗斯福的新政政策。而艾森豪威尔的折衷路线的“现代共和党主义”,也没有改变强化国家干预和福利国家政策的基本轨道。
4)由经济现代化向信息化过渡的时期(20世纪70-90年代初)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仍然保持全球超级大国地位,到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更成为唯一的全球超级大国。尽管美国经历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和1979-1982、1990-1992年的三次经济危机,但是整个说来美国经济仍然在发展,8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少有的好势头。为了适应滞胀经济和国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在国内经济政策上美国面临控制政府干预规模和重点,强化市场经济机制的重大调整,尼克松的“新联邦主义”、卡特的“反滞胀政策”、里根经济学的振兴经济政策,都说明了这一发展趋势。在外交政策上,美国实行了比较现实主义路线的重大调整。在政治和思想领域,美国的保守主义思潮明显强化。
3.美国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美国信息化发展的新时期,这个时期以克林顿政府的新经济政策为突出表现,出现了20世纪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高速发展期(20年代、60年代、90年代),以信息高速公路技术为代表的美国信息化得到极大的发展,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继续保持在全球的领先地位,继续成为现代化发展的主要代表。
三、现代化和美国的崛起及崛起后的超级大国
在美国现代化的进程中。18世纪美国还谈不上是“崛起”的时代,还不是美国“崛起”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崛起”后的世纪,而不是依然在“崛起”的世纪,21世纪是美国试图维持唯一超级大国地位的世纪。如果把实现近代化的进程即那个时代的现代化视为世界公认的政治和经济大国,作为崛起终止的重要标志性时期,那么19世纪末,美国可以说已经基本完成了“崛起”过程。如果说19世纪60年代美国在世界各国工业总量的经济地位占全球第四,可以看作为一个快速“崛起”中的国家,因为那时的世界工业总量,是衡量近代化在全球地位的重要指标。那末,19世纪末的美国,已经基本完成了近代工业化,美国已经赶上了那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国家英国的水平。在1894年,美国的工业产值94.98亿美元,英国则是42.63亿美元,第三位德国为33.57亿美元,分别居于世界第二和第三位,英德两国工业产值合计为76.2亿美元,美国为世界第二、第三位总和的124.6%。这一点对我们如何看待美国的崛起是很重要的。(黄安年著:《美国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53-354页。)
如果按照一视同仁的排名标准而不是双重标准,我国今年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全世界第四位,这个老四的经济总量排名地位相当于142年前美国的1865年那时美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如果预测中国要达到21世纪世界经济总量排名第一,并且经济总量为21世纪的某个时期的世界第二、第三位国家经济总量之和还要多124.6%的话,那么,从现在起没有再加上持续不断的三、五十年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是难以想象的。如果按照美国19世纪末的经济总量标准,那时还不能算美国的“崛起”已经基本完成的话,那么按照同样的标准,我们中国即使到21世纪中叶某个历史时刻经济总量为那个时候世界第二、第三位国家的总和还多,不等于说,也还没有完成“崛起”的历史使命?这样来理解和解释“崛起”,是不是混淆了已经“崛起”和“崛起”后继续发展为超级大国的概念了呢?
有人强调从文化或法制制度的健全上上来解释美国的崛起,这也是解释美国崛起的一个视角,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个制度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逐步完善、发展变化的。拿经济机制来说,19世纪的美国,是自由市场经济为主轴的世纪,而不是国家干预下的市场经济,恰恰是在美国已经崛起为经济大国后的20世纪,才继续发展和完善政府干预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的经济机制的,这样就保障了美国在基本完成崛起后,顺利走向超级强国之路,并不是说因为已经有了十分健全的现代经济机制才成为崛起的美国,这一点在时间上界定上是很重要的,我们不能把崛起后的历史事实拿来作为崛起主导原因的分析依据。
20世纪的美国是由经济大国走向超级大国和世界唯一超级强国的时代,把20世纪“崛起”后的美国还纳入“崛起”中的美国来阐述,显然与美国的“崛起”历史实际不符合。“崛起”中的美国和“崛起”后的美国是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在15年前的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笔者的《美国的崛起》一书,该书系统叙述和研究自1492年前到19世纪末的美国历史, 探讨了美国在短期内由荒原发展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崛起之路及其历史借鉴,展现了1815-1984年这八十年间美国近代工业化发展过程。到了20世纪的美国已经是
崛起后的美国走上超级大国和唯一超级强国的历史发展了。崛起后的美国继续保持100多年的发展势头,这是另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但是并不能仅仅把它放在“崛起”的框架内加以研究。就是说,15年前我说美国的崛起说的是近代美国的事,而不是一直延续到20世纪以来,那段历史是崛起后的美国历史了。
20世纪时是有“崛起”中大国的,德国、日本、苏俄都是,但是他们在“崛起”后的发展道路发生了曲折,德、日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邪路,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则在20世纪90年代解体。对德国和日本来说不是重新“崛起”的问题,对于俄罗斯来说有一个重新“崛起”的问题。而对于美国来说,我们不能把她当作还在继续“崛起”的国家,“崛起”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不是一个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换界标的概念。
我之所以用一些时间来强调区别“崛起”中和“崛起”后的美国,这涉及到怎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美国“崛起”的问题,按照我的理解,美国是一个快速“崛起”中的国家,是一个“崛起”后继续快速发展的国家,是一个既有创新又有扩张的国家,是一个既有许多人爱又有很多人恨的国家。美国的“崛起”是快速的,她只用了80年时间而不是又多用了50年后的130年时间;美国的创新机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崛起”和“崛起”后不断发展完善的。在“崛起”中和“崛起”后,美国由大陆扩张走向海外扩张又走向了全球扩张。
第五篇: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
城镇化有力地吸引了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城镇承接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人地紧张的突出矛盾;城镇化有利于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差别。
今天我们组的报告是讨论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关系。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我国城市发展中,存在着土地城镇化过快的现象。这直接影响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比值,这个比值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预值范围,这两者之间要相互适应,一般来说城镇用地的增长弹性系数来衡量,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个标准,应该是在1:1.12之间。从目前我国城市发展情况来看,土地城镇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口城镇化的速度。从20年的数据表明,在我国建成区的快速增长,而同时城镇集聚的人口明显滞后,造成了城镇的过度扩张,土地城镇化的速度过快。
分两个时段来看,第一个时段1990年到2000年,这个时候土地城镇化的速度是人口城镇化速度的1.71倍。如果再看到2000年到2010年10年,这个趋势更快了。城市的建设用地面积扩大了83%,但是城镇人口仅仅增加了45%。我们的发展现状是土地城镇化一直保持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的情况。
因此我们得到的结论,我国城镇用地增长的弹性系数大大超过了合理预值,从2000年到2010年,土地城镇化速率是人口城镇化速率的1.85倍。如果再考虑人在城市,但是没有城市户籍的人口,不能充分享用城镇用地的情况,实际上土地城镇化的速度还应该更快一些。其实在2010年的城镇化速度,应该达到的城镇化率应该是59%,也就是说现在在城市里的人口数量,如果跟土地相比,整整大概慢了10个百分点。
为了解决土地城镇化速度过快的状况,办法有两个,第一个是加快人口集聚,第二是控制城镇用地规模的过快扩张。
第一个是增加城镇人口,特别是定居的人口,充分释放城镇集聚人口的功能,首先是加快各类人口进城定居,把享受城市保障和福利的资格,与户口脱钩,使包括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人群成为城镇人口。其次逐步解除户口的限制条件,消除外来人落户的限制,切实增加落户人口。第一条,要把这些能享受的条件逐项逐项享受,比如说原来没有城市人口不能念书,现在逐步变成没有城市户口念书还是可以的,只是在选择学区上有所差别,这样逐项来解除跟户口挂的太紧的各项政策,这样一步步使城市的进城人员落实下来。第二步才是开放户籍。
第二个是加强对城市土地扩张过快的管控。这方面主要有几项措施,在土地规划中,国土的政策中也做到了相应的一些工作。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来制定用地的极限。通过这样的规划来促进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目前的城镇用地水平,比我们原来设想的要粗放。根据最新的土地调查结果,目前城市的用地已经超出建设部和国土部制定的城市人均用地水平。因此,目前的情况就是,局部是节约的,但是总体上城市用地是浪费的。可以通过设立城市的发展边界和有条件的建设区,来优化城市布局。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设定城镇发展的边界,确定容许建设区,防止特大城市、大城市面积的过度扩张。同时还要划定出限制建设区,这是农业专用的区域,和禁止建设区,就是生态专用的区域等等,使得农村和城市协调发展。
还可以通过约束城乡建设用地的总量来开展增减挂钩,防止人地进一步的分离。这个就是把城市的用地和农村用地统筹考虑。建立人口土地联动的机制,以土地的联动带动人口的流动,在减少农村建设用地的条件下,增加城镇的建设用地,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和城市集聚,防止城市扩大,人口不增加。
只有解决了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关系,城镇化的进程才会健康发展。给大家说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