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生创业困境与对策的探讨(雷顺福)

时间:2019-05-15 04:05: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高职生创业困境与对策的探讨(雷顺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高职生创业困境与对策的探讨(雷顺福)》。

第一篇:对高职生创业困境与对策的探讨(雷顺福)

对高职生创业困境与对策的探讨

姓名:雷顺福

籍贯:重庆市忠县

单位: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职务:教师

职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语文教育

通讯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矿山坡150号

邮编:400036 电话:***

电子邮箱:leishunfu640713@163.com

【摘要】高职生惰于创业、疏于创业,有着深刻的原因。只有认清高职生创业的困境,才能找到高职生创业的脱困之法,从而为高职生开辟广阔的创业之路。

【关键词】高职生;创业;探讨

21世纪是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快速发展的时期。经济的腾飞、科技的发展为青年学生自谋职业出路、走开拓创业之路提供了可能。客观地说,即使在当前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高职生创业仍然没有引起高职生本身及其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注意,高职生创业可以说是廖若晨星。我们必须看到,高职生惰于创业、疏于创业,有着深刻的原因。只有认清高职生创业的困境,才能找到高职生创业的脱困之法,从而为高职生开辟广阔的创业之路。

一、高职学生创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的职业教育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低潮后,从2002年起获得长足发展。“十一五”期间,高职院校将为社会输送1100多万的高职毕业生,担负着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艰巨任务。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关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广大青年学生的切身利益,关系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要充分认识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实意义,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创业可帮助缓解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目前,高职学生的就业还存在着较大压力。一方面,高校的连续扩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职学生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社会上仍较普遍地存在着看重高学历、高学位的不科学的用人观,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学历上的劣势压缩了高职学生的就业空间。

2.创业可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职业发展生涯

创业不仅可帮助学生就业,而且由于其丰富的内涵,还能推动学生科学地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生涯,满足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愿望。从更深层面来考量,一旦大量的高职学生毕业后获取了高质量的就业,家庭教育的投资回报符合或超过个人及家庭的预期,这不但会从根本上实现教育目标,而且还激励了家庭对高职教育的热情和信任,从而优化了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就业的社会环境,推动了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生创业的困境

目前,高职生创业总起来说处境困难。主要表现在:

1.创业知识贫乏,创业规划虚妄。除了专业及其相关知识以外,创业本身也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百科全书,涉及政治经济、法律道德、文化卫生、货币金融、仓储物流、信息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大部分高职生的知识储备与创业知识的要求是不相匹配的,对创业知识知之甚少。而仅凭“灵机一动”的许多职业企划和创业规划,大多想当然,“一年伙计、二年助理、三年老总”的创业历程,简单而诗化,幼稚又虚幻,暴发户心理浓重,大多不愿意一步一个脚印地创设基础,脚踏实地做强做大事业。

2.创业思路狭窄,创业灵感欠缺。即使是以必须完成的“作业”方式征集创业思路,绝大多数学生也只是局限于“美食店”、“时装屋”、“休闲农庄”、“网吧”之类,具有个性、富有特色的奇思妙想不多。这与大部分高职生的视野、阅历、实践范围有关,更与他们的兴趣爱好有关,创业之路还没有成为他们的兴奋点、热点和焦点。因此,所谓创业思路也只能在老套套旧框框里“打转”,心中“复制”那些成功的范例,即使是有些灵感新意,也不是经过市场调查实证所得,而是“拍脑袋”所致。

3.创业意识淡漠,创业精神萎靡。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是创业的前提条件,是创业者必备的心理、态度及其理性认识和动力源泉。创业意识淡漠,则意味着既无创业的欲望,也无创业的激情与冲动,更不用说创业的理性认知了。创业精神萎靡则表现在,既没有创业的坚定信心,也没有创业的毅力和意志,对今后职业生涯设计所认同的原则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通过调查得知,在高职生中,渴望毕业后创业、计划创业的人,不到受调查人数的5%,而或积极或消极地等待就业,计划为别人或单位打工的人则占有绝大多数。4.创业知识贫乏,创业规划虚妄。除了专业及其相关知识以外,创业本身也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百科全书,涉及政治经济、法律道德、文化卫生、货币金融、仓储物流、信息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大部分高职生的知识储备与创业知识的要求是不相匹配的,对创业知识知之甚少。而仅凭“灵机一动”的许多职业企划和创业规划,大多想当然,“一年伙计、二年助理、三年老总”的创业历程,简单而诗化,幼稚又虚幻,暴发户心理浓重,大多不愿意一步一个脚印地创设基础,脚踏实地做强做大事业。

三、探索“三位一体”的有效运行机制

打破高职生创业的困局,走出困境,除国家宏观环境和政策扶助外,作为高职生人才培养基地的高职院校,理应大有作为,高职院校要把学生创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作为人才培养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作为就业工作不可小觑的重要举措,因为道理极其简单,塑造一个创业者,就是制造成百上千个就业机会或职业岗位,不仅可以为学校学生就业拓展路径,而且还扩大了对社会的覆盖面和辐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对此予以高度重视。探索并建立教育、指导、服务“三位一体”的有效运行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1.要切实转变认识。通过开展就业形势分析、指导自我评价、就业理念讲座、主题讨论座谈和组织大学生进行职场体验,引导大学生把就业观转变到投身基层、接受磨炼上来;转变到灵活就业、先就业再择业的动态就业上来;转变到“行行能建功、处处能立业”的新观念上来;转变到树立创业思想、培养创业精神、增强创业意识、实现自主创业上来。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方针,引导学生掌握政策,了解形势,准确定位,认清自我,适时调整就业取向,切合实际做出选择。要通过举办座谈会、报告会等主题教育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培养积极的创业精神。树立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成功典型,为大学生就业择业树立学习榜样,激发他们就业创业、成才建功的信心和热情。

2.要坚持分类指导。要把工作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中,注重结合不同专业、不同群体的情况和变化中的社会需求,在观念引导、素质拓展、岗位实践等多方面进行分类指导,区别重点,把大学生就业创业贯穿于大学教育的不同阶段,落实到具体工作项目和实践中去。要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从新生入校开始,组织开展“新生—毕业生交流会”、“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等活动,定期开展以人生导航、就业创业为内容的专家讲座和座谈交流,通过高年级学生传授学习心得、讲述求职经历、介绍求职技巧,专家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等方式,引导新生自觉规划大学生活,做好求职择业的知识、心理准备。对于大学二三年级学生,结合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并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设计竞赛、职场体验、社会实践等就业主题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就业政策法规、就业形势、职业道德等的指导教育和专业职能技能培训,引导他们逐步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增强全面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为将来就业打好知识储备和能力基础。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要把服务的重点放在帮助他们掌握就业信息、加强就业择业指导、搭建就业平台、提供就业岗位上。举办“模拟就业招聘会”、“校企双方就业供需见面会”等,努力帮助大学生积累职场经验,学习求职技巧,顺利实现就业。

3.建立有效服务体系。服务于高职生创业的体系构建,应包括学校、社会和政府三方,缺一不可。政府和社会在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及其它软硬环境方面,可以为高职生创业提供坚定有力的支持,解除后顾之忧,如建立由政府调控、市场主导的“高职生创业园”,可为高职生创业提供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学校应自觉担当高职生创业服务的主体角色,提供信息、法律、技术等咨询服务,并且开辟学校“创业实验园”,为高职生创业小试身手提供场地、机会以及其它优质服务。

4.要创新工作载体。要借助学校与地方开展的“校地共建”优势,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就业见习行动”,努力整合内外资源,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扩大合作范围。要借助已毕业优秀校友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企事业单位与学校的就业对接,建立一批确实能够提供岗位的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区”,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协会”,形成比较完备的管理运行机制。要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到基层一线接受锻炼,争取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基金”,广泛吸纳社会各方资源,多层次多渠道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支持和帮助。要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调研,紧跟形势发展变化掌握大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的问题和要求,及时找出应对的措施和办法。

5.教育应该与职业教育同轨实施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要想避免主观随意性,必须融入到职业教育之中,形成创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同轨实施的整套教育体系,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教育内容,完成教育过程。职业技术素质和创业素质同步养成,以培养出既能就业又能创业,既有专业技能又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江泽民同志曾在1999年8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教育部门的努力,培养出越来越多不同行业的创业者,就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各项事业就会发挥重大的作用”。因此,创业教育是时代的要求,高职院校要成为创业者成长的摇篮,教育和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本领,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凭着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凭着组织才能和协作精神,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证实自我生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志生.2004.《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内蒙古社会科学出版社[2]衣俊卿.2002《对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3] 陈莉.高校创业教育探析.[L].教育与职业,2006,11(下).

第二篇:农村妇女参政困境与对策

小议农村妇女参政困境

建国60多年以来,新中国为妇女参政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

(一)1949年 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 》,其中第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二)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选举法 》的第四条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三)1954年颁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的第八十六条和第九十六条又再次重申:“妇女有同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生活各个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四)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尽管通过以上种种努力,中国目前的妇女参政状况仍然很不乐观。我们知道自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之后,各国纷纷采取行动提高妇女参政,我国妇女参政尽管绝对数有所上升,但在国际社会的排名却从1995年的第12位下降到2004年的第37位。这说明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近年来我国妇女参政的进展速度缓慢。现实政治生活中妇女的参政权利受到很多限制,即使妇女获得选举权以后,我们可以发现按照仅仅有法律所认可的那个选举权,并不能够自动地变成实际的权利,而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领域仍然是不平等。而我国农村妇女的参政现状则更是令人担忧。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有21%的无土地农村妇女,有占全国90%的妇女文盲,有近65.7%的低收入妇女群体。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农村妇女的参政议政。总的来说,制约我国农村妇女参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妇女弱,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家庭暴力方面,2010年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在整个婚姻生活中曾遭受过配偶侮辱谩骂殴打限制人身自由经济控制强迫性生活等不同形式家庭暴力的女性占24.7%,其中,明确表示遭受过配偶殴打的已婚女性为 5.5%,而农村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比例占到7.8%。这个数字之高,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在21世纪的中国农村,还有这么多的女性同胞遭受这种不公正的待遇。

农村妇女愚,在农村人们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而农村妇女的受教育程度则更为的低,2010年全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中西部农村妇女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8 年,比京津沪和东部地区农村妇女分别低2.2 年和0.8年,比该地区农村男性低0.5年,中西部农村妇女接受过高中阶段及以上教育的只占10%,远低于京津沪和东部地区农村妇女,也比该地区农村男性低4.6个百分点。目前我国有8699万文盲,文盲中73%是妇女;妇女文盲占妇女总数的24%左右,90%分布在农村。在农村,由于长期重男轻女封建观念的影响,以及关于男孩的受教育回报率高于女孩的观念的的深入人心,女孩的受教育,尤其是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远远低于男孩。

农村妇女穷,在我国,女性劳动收入相对较低,两性劳动收入差距较大,同样的,我国农村妇女的劳动报酬则相较而言更低。

而以上这些都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影响着我国农村妇女参政。弱、愚、穷构成当今农村妇女的基本特征。如果说农村穷、农民弱、农业真危险,我们就要说农村妇女更穷、更弱、更值得人们去关注和帮助她们,让她们能够走出这种困境!在农村,她们有繁重的家庭家务负担,她们受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制约,她们要面对尚不全面公平的选举机制,于是她们对于农村政治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迷离的政治现象望而却步,她们选择回避政治倾轧和贪污腐败,她们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不敢站出来竞选。

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该做的是贯彻宣传社会性别平等主流化观念,妇女平等参与决策,不仅是要求单纯的公平和民主,也可视为是使妇女利益得到考虑的一项必要条件,如果各级决策进程没有妇女的积极参与,并且没有吸纳妇女的观点,就不可能实现平等、发展与和平的目标。更要推动政府各部门积极参加到促进农村妇女参政的活动中来,妇女参政没有政府的支持,将举步维艰,尽管宪法上有保证每个妇女参政选举的基本权利,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一个国家的妇女参政程度和这个国家的政府支持程度有着极大的关系。除此之外,还应当加强农村妇女参政议政意识的培训,她们需要支持,她们更需要自信,而我们能做的最多的,我想应该就是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宣传支持她们,让她们能有自信站上竞选台,说出自己的竞选词。

宪法赋予每个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了60余年之后我们再回头看,中国妇女的参政议政状况并未得到多大的改善。农村很穷,农民很苦,而农村妇女更需要我们的关注。人人生来平等,一个国家的发展不是靠一种性别的努力或者政治垄断就可以的,人类的发展更是需要全人类的共同推动。解决农村妇女的问题,保护好她们的这一权益,不仅关系到调动她们投入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平安与和谐。

—— 张朝娟

10人力资源管理2班 学号:100701086

第三篇:救助管理工作困境与对策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救助管理工作困境与对策

救助管理工作困境与对策

[提要] 救助管理是一项“以人为本”的社会救助制度,是党和政府关心弱势群体、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的一项重要措施,做好新时期救助管理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石家庄市救助管理工作实际,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救助管理;困境;建议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救助管理工作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收录日期:2013年3月6日

2003年8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同时废止了1982年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将强制性的收容遣送改为关爱性的救助管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流浪乞讨人员的人文关怀,是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重大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新形势下救助管理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急需探索和解决。

一、救助管理工作困境分析

(一)对职业化乞讨人员管理的法规不健全,亟待整合。坚持自愿受助、无偿救助原则是《救助管理办法》的核心,是与收容遣送办法的本质区别。但救助管理制度是一项临时性的社会救助措施,不能持久解决问题,正如一位乞讨人员所说:“救助站里再好能管我下半辈子吗?能给我钱花吗?在家里如果有办法生活,我何必要出来呢?”对于另外一些长期流浪乞讨人员来说,乞讨本身已经成为一门职业,甚至是回报比较丰厚的职业,他们已经成为职业化乞丐,自然不会去自愿接受救助,更不愿被送回流出地。职业化乞丐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经济欠发达省区,这些省区的部分农村有集体结伙外出乞讨的传统陋习,当地流传着“城里磕头,回家盖楼”等顺口溜。

据调查,多数职业乞讨人员不属于“生活无着”,不需要并且拒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绝政府的救助,但他们实施的有害行为确实需要加以约束和管理,而现有《救助管理办法》多为关爱性救助的规定,在社会“管理”方面还有不少缺失。对职业乞讨和有害乞讨行为的管理因法律并未赋予民政、公安、城管等部门相应职能和手段,而导致各有关部门在实际执行中常处于进退两难、束手无策的尴尬处境。职业化乞讨人员普遍采取“告知不听,救助不去,劝阻无效,制止不服”的态度,“职业乞丐”已成为一个新的管理盲区,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符。

(二)救助条件难以把握,求助人员的甄别核实缺乏规范性操作。按照民政部《实施细则》规定,救助对象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既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又不享受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但是,实际上真正同时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人员比例很小,以石家庄救助站为例:在2012年实际救助的6,589人中,长期在以流浪乞讨为生的人员118人,仅占救助人员总数的1.79%;因钱物花光、丢失或被偷、被抢、被骗等造成生活一时无着,自愿求助但尚无流浪乞讨行为的人员5,788人,占救助人员总数的87.84%;其他原因如公安部门送来、接群众热线等救助人员为683人,占救助人数的10.37%。因此,如何从工作实际出发,合理界定救助对象,做到“应该救助的得到救助,不应该救助的不予救助”还有待研究。

此外,求助人员成分复杂,动机多样,有的为了求得救助而隐瞒个人真实情况,编造谎言;有的随身带有现金,因工作人员无权检查,求助人员骗取救助时有发生。如何对求助人员进行有效甄别,有关规定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落实救助管理经费有困难,人员编制不足。一是工作经费紧张。流浪乞讨人员往往是跨区域流动,在安置和跨省接送问题上,民政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中特殊困难救助对象跨省返乡工作的通知》指出: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财政部、民政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办法有关机构编制和经费问题的通知》要求,落实救助管理工作经费,省级财政部门应根据跨省救助任务量对跨省救助管理站予以补助。财政部督促省级财政部门落实救助管理工作经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费。中央财政通过一般转移支付对中西部救助管理工作予以补助。但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财政困难,兴办救助站并维持救助日常运转就面临着较大的压力,有限的经费往往只够维持机构基本开支;二是人员编制不足。救助管理站的人员编制大部分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核实的,在收容遣送时期还能适应,改为救助管理后,由于工作性质由强制性管理改为人性化的服务型管理,需要24小时值班、街头救助、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及肢体残疾人员等特殊困难人员护理、跨省接送等大量业务工作,人力调配十分困难。

(四)对特殊人群的救助面临困境。首先,对危重病人、精神病人的救助管理及安置是救助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难题。作为特殊的救助管理对象,街头危重病人、精神病人的救助,具有多元性、复杂性、敏感性、风险性等诸多难点。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入院治疗的主要途径是经公安部门护送而来,占到80%以上,其他是热心群众护送来站和接市政府值班电话、群众热线电话后由救助管理站接回的。目前,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经费问题突出,他们的治疗过程复杂而漫长,需要较大的医疗费用;而且救助渠道单一,目前这部分人员的救助和治疗由政府承担,民间慈善机构功能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近几年,危重病人、精神病人的数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以石家庄救助站为例:2010年329人,2011年378人,2012年403人。救治经费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次,对流浪乞讨人员中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和管理教育工作也有待加强。由于大多数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常年脱离家庭在外流浪,生存环境也使他们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挫折和磨难往往造成他们心理健康状态不佳。如石家庄救助管理站在救助新疆籍未成年人时,由于管理人员与新疆籍未成年人语言不通、生活习惯差异较大,在身份鉴别、与接领人关系的核查和日常救助管理上都存在较大的困难,新疆籍未成年人曾经出现过绝食甚至自残等过激事件,为促使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回到社会,需要在救助管理过程中,由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治。

二、对策建议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结构转型的加速时期,少数社会成员在生活无着的情况下选择乞讨以维持生存具有一定必然性,乞讨现象一时增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加、乞讨群体规模一度扩大,在所难免。面对这一社会现象,既不能视而不见、放任自流,更不能退回到“收容遣送”的老路上去。既要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观点,着眼长远,标本兼治;更要着手当前,做到以人为本,积极救助,正视问题,依法管理。

(一)完善《救助管理办法》,加快救助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1、建议有关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救助管理办法》,使之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应修改受救助条件,扩大救助覆盖面,将虽没有流浪乞讨行为,但因各种原因已经处于生活无着境地的求助人员列入救助对象,积极予以救助;要尽快建立省际受助人员接送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人员接送的程序和规范,健全管理制度。

2、建议各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及时总结执行《救助管理办法》工作实践基础上,紧密结合各地实际,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1)成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当地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政府相关部门(民政局、公安局、城管局、财政局、卫生局、交通局等)为成员,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制定相关部门的职责,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以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城市公共秩序;(2)更多的发挥街道、社区居委会、企事业单位等基层组织在救助工作中的作用,通过增加相应条款,赋予其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如当发现流浪乞讨人员时,基层组织可及时告知、进行临时性救助,并向有关部门报告反映、积极开展协助性工作。发现乞讨人员违法行为时,应及时举报,协助公安部门调查处理,共同维护社会秩序;(3)增加加强救助管理站防病防疫工作的专项条款。要强调卫生部门的检查督促、防病指导的责任,加强站内工作人员自身防病保护的措施,制定救助站对求助人员要进行身体检查的规定程序和项目,筛查传染性疾病的患病人员。制定符合卫生防疫要求的设施设备标准,并确定达标时限,严防流行性传染病在受助人员中传播,确保站内不出现卫生安全事故;(4)尽快明确救助管理站的基本建设标准、机构编制、救助标准、经费保证,以及责任划分、经费结算等方面的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规定细则。保证各项救助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以确保救助管理工作协调、高效地开展。

3、建立救助管理工作社会化参与机制。要鼓励和支持民间组织、慈善团体、宗教组织和广大市民,通过义工服务、捐款捐物、告知引导和直接救助等多渠道、多形式参与救助工作。号召、引导市民将钱物捐赠给慈善团体和公益组织用于弱势群体的救助,使市民的爱心既有施放之处,又能防止受骗上当,还能压缩职业化乞讨人员的生存空间。呼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支持、参与救助管理事业,建立有效而又稳妥的社会化参与机制。

(二)加强救助管理队伍建设,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开展救助服务。救助管理工作是服务型的管理工作,救助管理工作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社会工作者,为了适应新的救助管理工作的需要,有必要加强救助管理队伍建设,使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素质。

1、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职业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救助管理人员,首先要准确理解、掌握国家有关救助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毫不动摇地按照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办事,自觉维护受助对象的切身利益;其次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热爱本职工作,富有爱心,责任感强,尊重人格,保护受助者的权利;最后还要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救助管理工作的工作对象十分复杂,对象的复杂性要求救助管理工作人员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及决断能力。

2、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救助管理工作是一种典型的助人工作,搞好这项工作,工作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关于社会与关于人的知识。要站在较高的水准上观察、认识、分析人的行为与心理。此外,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开展救助服务,总结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的本土理论和方法,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

(三)创新工作方式,与时俱进,积极有效地开展救助管理工作

1、创新工作方式。救助管理站要从特殊困难群体的特殊需求出发,逐步探索全方位、多层次的救助方式,丰富救助内容,实施人性化的救助。除日常救助外,要针对不同类型受助人员的生理、心理、文化水平、个性特征进行必要的物质帮助。综合运用社会工作、心里辅导、技能培训、文化教育、行为矫治、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专业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的工作方法,争取逐步做到“分类救助,按需施救”,帮助流浪乞讨人员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2、拓展服务功能。救助管理站要坚持“以人为本”,拓展救助管理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为受助人员提供更多的服务。如开通救助服务咨询电话、实现街头救助经常化、在市区繁华路段交通要道设立救助引导牌、发放救助引导卡以及成立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和家庭暴力庇护中心,对未成年人、妇女和老年人实行保护性救助;通过为下岗失业等人员提供公益岗位,让他们参与到救助工作中,既有效地解决了救助管理机构人员紧张问题,又保障了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扩大了救助服务网络覆盖范围。

(四)积极发展城乡经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从源头上根治乞讨现象。治理乞讨问题还要从治本上下功夫。从源头上,全国各地政府部门必须切实负起责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加快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以保障贫困人口的最基本生活。同时,加大扶贫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引导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在城市,应当逐步给予符合相关条件的进城农民以市民待遇,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降低他们在城市就业的门槛;而当他们失业或陷于生活无着时,应当纳入城市社会救助制度的覆盖范围。解决乞讨问题的最根本之道,则在于加快社会结构的转型,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并在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通过完善基于公平和公正的社会政策,将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

主要参考文献:

[1]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2]齐建辉.职业乞讨亟须治理[J].社会福利,2010.2.[3]汤秀娟,王霞.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7.8.------------最新【精品】范文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第四篇:浅析大学生创业的困境及对策

浅析大学生创业的困境及对策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班级:

姓名:张磊学号:11级工商2班201119211069

摘要:

现如今提起大学生我们会很自然的谈论起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与之相伴的便是大学生自主创业。而且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尝试着自己创业,并且有很多已经创业成功的先例更加让大学生创业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作为当代大学生,而且还是准大四的学生,马上面临着就业与创业的抉择。显然在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心里都有着一颗自己创业并且希望创业成功的进取之心。

关键字:创业困境对策理性

大学生是充满激情,理想与抱负的一个群体,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充实,创业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让他们可以大展拳脚,他们对创业更是乐此不疲。现今各大高校也在对这一方面进行高度开发,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在校园内部开展各种与创业有关的活动,让大学生体验创业的艰辛,从中获取创业的经验。人们都说,是骡是马总是要拿出来溜溜的,因此一味的纸上谈兵不如,亲身感悟更来得实际。因此,很多大学毕业生毕业就选择了创业。在此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与学习一些对于大学生创业途中会遇到的困境和对策,大家一起共勉。

我主要从大学生创业途中所遇到的资金,人际关系,以及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方面进行了分析。

大学生创业首先面临的是资金不够充足。资金是创业者创业必备要素之一,而资金充裕是保障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充分条件。但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创业者而占.获取创业资金途径和数日却相当

有限。资金来源途径有以下:一是靠自己去赚取;二是从亲戚朋友那里借去;三是风险投资;四是获取政府的免费支助或者贷款。资金来源途径不是太慢,或许就是亲戚朋友怕失败对创业的大学生不放心,不会投资太多资金;而社会上的投资公司往往因为大学生创业经验少,企业规模小,风险大等原凶不愿意给予投资;再者对于政府的支助和贷款,但由于名额少。申请手续复杂。周期长,门槛高等原因。实际上并不容易办理。因此,资金不足是一个长期困扰大学生创业的问题。

其次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人际关系,社会经验和人际关系也是影响创业成功与否的霞要因素。丰富的社会经验可以让自己和团队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让自己感到方向明确,不会感到茫然。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减免一些不必要的办事程序。可使自己办事顺心得手。然而大学牛自身社会实践有限,缺乏与社会的接触和了解。因而积累的社会知识、处事原则、操作程序等也是相当的有限,对于现代管理方法和管理技巧太多的是一些理论知识.缺乏与实践相结合。人际关系的积累也比较匮乏,大学生在学校接触的人群往往只是同学和老师,自己本身与社会接触不多,因而很难接触到社会上层人物和精英人士。而和自己处于同一阶层的同学,对于自己创业往往不能给予很大的帮助。

还有就是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薄弱。一是自身知识储备还小够。自身知识储备不是单纯的指书本上的知识.而是指包括社会经验在内的所有知识的总和。比如对经济类法律知识,社会文化知识,思想道

德等等。二是缺乏一个锻炼和挺升的平台,大学阶段我们学习到了许多的理论知识,但由于没有合适的机会,使得我们的理论终究是理论,无法与实践相结合,还有一些大学生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愿意结合实际,过于封闭,即所谓的眼高手低。三是自身心理素质较差。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做事缺乏主见、对创业感到畏惧,很多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意志力薄弱,遇到棘手的事情便不知所措。遇事不够勇敢、果断。再次是抗压能力小强,遇到较大挫折时表现出胆怯、害怕,容易选择放弃和逃避。以上种种成为影响我们当代大学生创业的绊脚石。

综合以上我们要想在今后的创业路上少一些磕绊,我们就要针对这些问题,做出相应的改进。

政府方面的改进措施。政府应优化创业环境政府应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优化创业环境,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1)提供金融支持。(2)建立网络文献信息服务体系。(3)建立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权益保障机制。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将政府出台的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尽快且准确地落到实处。

我们要从自身出发。积累经验锻炼能力.为以后的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1)提高自身的组织领导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霞要的作用.它可以提升企业效率和业绩.甚至也可以让企业转危为安。提升该能力的途径有: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和课程;在校期问多参加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组织领导才能;积极组织并参加集体活动.学会将所学管理理念投入实践。(2)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

抗压能力。平日里要养成始终保持理性、冷静、平和的心态。受到挫折、失败从不灰心气馁,即便成功了也不骄傲。其次,大学生要明白创业道路的艰辛,应做好抵御压力和困难的心理准备,凡事要肯于去拼搏,要勇敢的去挑战。(3)提高自身分析处理事务的能力。分析处理事务能力是每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素养。大学生在平日里要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判断力、执行能力,平日里要养成多思考、多分析的习惯,同时还要多进行思维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反应能力。另外,还要掌握一定的办事能力,对现实社会要有深入的了解,要懂得一些社会规则和交际技巧。(4)丰富自身的阅历,增加社会知识。大学生可以参加暑期实践,寻找实习多种途径来增加自身的人生阅历。

如今,创业一词的浪潮愈来愈热,但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可以被冲昏了头脑,处于大学阶段以及面临抉择的我们还是要以冷静的头脑分析自身。创业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

参考文献:

肖瑞华---《现阶段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谢纳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探究》 杨柳纯----《创业心经》

丁栋虹---《创业管理》

郑冉冉---《成功创业研究》

郭亚红.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第五篇:青年农民工创业:困境与脱困

青年农民工创业:困境与脱困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解放了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城乡收入巨大落差的吸引下,这些劳动力持续地流向城市并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工群体。根据2006年国务院研究室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我国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2亿人左右,平均年龄为28.6岁,以青年民工为主体。另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青年农民工总数为8300万人。青年农民工穿梭于城乡二元经济之间,不断地把城市新的知识、技能、理念带回农村,改造着落后的传统农业和农村经济。作为青年人的一部分,他们富于进取精神与创新精神,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是城市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青年农民工处于社会运动的交叉点,就如处于地壳板块碰撞地带,他们注定要凤凰涅槃,实现经济社会身份的转变,比如由城市非正规部门的打工者转变为城市正规部门的职工,由打工者转变为工商企业经营者。许多进城打工的青年民工在城市打工过程中积累了一定资金、技术、经验之后,毅然放弃了城市正规部门待遇优厚的工作以及在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下价值不菲的城市户口,选择了回乡创业。“民工潮”之后的“创业潮”成为民工集中输出地区一道亮丽风景线,然而创业之路并非坦荡大道,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

青年民工的创业困境

自有资金不足

在刘易斯对城乡二元经济分析的基础上,托达罗把一国经济划分为三个部门,即农业部门、城市传统部门、城市现代部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以及向城市的转移,但是这些劳动力很少直接进入城市现代部门,而是大量涌入城市传统部门,即劳动密集、使用简单技术的小规模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它们具有以下特点:小私有制、资本有限、就业者文化水平有限、劳动生产率低、福利极差。农民工缺乏完备的权益保护与社会保障,工资收入虽然高于农村务农所得,但总体水平偏低。根据《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提供的调查数据,农民工月平均工资在500元到800元之间,其中,每月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占3.58%,300至500元的占29.26%,500至800元的占39.26%,800元以上的占27.90%。据此推算,2005年农民工年均工资在6000元到10000元之间,这个数字不仅低于国有单位与集体单位平均工资水平,也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参见下表)。这表明,青年民工要想完成创业所需启动资金的积累,他们必须要在较长时间内压缩基本生活支出,其中的牺牲非常辛酸。

融资渠道狭窄

青年民工创业不仅缺乏启动资金,而农村金融体系的残缺也使得民工创业者无法像城市创业者那样便捷地完成创业融资。农村正规金融体系主要包括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发展银行是以政策为导向的国有农业信贷机构,仅承担粮、棉、油收储贷款业务,不与居民直接发生信贷业务关系,这意味着创业者无法从中融到资金。邮政储蓄以前只充当“只存不贷”的抽水机功能,源源不断地把资金从农村输送到城市,新组建的邮政储蓄银行的贷款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创业者暂时也无法从中融到资金。由此,农村信用合作社成为当前农村地区最重要的面向居民服务的正规金融机构,但近年来,农村信用合作社因不良贷款和巨额亏损而陷入经营困境,它对创业项目的支持也相当有限。此外,像城市创业者可以运用的融资手段,比如风险投资、基金担保贷款、保单质押贷款、信用卡透支等等,农村创业者也难以运用。对于青年民工创业者而言,他们所能运用的融资手段仅包括向亲朋好友筹借或者依赖于农村地下金融市场,比如私人钱庄、合会等等,与正规金融市场相比,其融资成本相当高。统计数据表明,农村地下金融市场借贷年利率在30%以上,这高出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数倍,如果考虑到创业投资的巨大风险,其利率就会更高。

素质有待提升

青年民工虽然具有较强的进取精神与创新精神,在城市打工生涯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技能,但他们受教育水平、人力资本水平与城市创业者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根据《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提供的调查数据,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青年民工人力资本水平之所以相对较低,这与他们获取知识与技能的途径有关。一般而言,青年民工通过以下三种手段获取各种知识与技能,即经验、短期培训和正规教育。经验即青年民工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知识,这种获取知识的手段往往收效缓慢、代价较高;短期培训主要指社会职业培训机构提供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各级政府也推出了许多免费或低费用的创业培训项目,但这些项目往往是针对下岗职工与大学生的,青年民工则很难获得这样的培训机会;正规教育是青年民工在打工前接受的学校教育,其从根本上奠定他们学习、接受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影响较为深远,但大部分青年民工只是勉强读完初中。

技术力量薄弱

从技术层面来看,青年民工创办的小型工商企业技术水平比较薄弱,他们选择的行业多为技术要求较低的传统行业,比如商品零售、农产品初级加工、水产养殖等等,这些行业与城市创业者选择的行业迥然不同,比如艺术设计、生活服务、咨询分析等等。技术薄弱使得创业者无法充分有效地化解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也增加了创业风险与经营风险。比如一些青年民工创业者返乡创业时继续选择了经营农业,而农业易受自然灾害的干扰,比如洪涝、干旱、霜冻、酷暑、疫病等等,但由于技术水平较低,他们无法应对自然的挑战。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产品质量达不到要求产品就会缺乏市场。此外,技术水平与成本密切相关,技术水平越低生产成本就越高,预期收益不高而成本高昂,这无疑增加了创业风险与经营风险。

投资环境恶劣

美国经济学家蒂布特的“以足投票”模型表明,人们会以“以足投票”的方式来选择居住地,当他们发现居住地符合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目标时,他们便会在这一区域居住下来生活和工作。同样地,资本以及创业投资也会进行“以足投票”,追求“地利人和”的居留地。所谓的“地利”,不仅指自然地理条件,更包括政府创造的投资的“硬环境”,比如完备的基础设施;“人和”则主要指投资的“软环境”,比如高效率、无缝隙的公共服务。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尽管地方基层政府愿意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地资本以及进城务工民工回乡进行创业投资,但是地方政府受制于财力而难为无米之炊。近来年,中央政府不断加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投入,比如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三个高于”的基本原则,其中之一便是“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高于上年”,但是我国农村地域广阔,中央政府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也只能收得“撒胡椒面”的效果。基础设施的不

完善,一方面增加了创业者的投资成本,比如创业投资者需要自己完成一部分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了投资成本,另一方面增加了创业者生产经营过程的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比如交通设施不完善增加了原料运入与产品外运的成本,前者属于生产成本,后者则属于交易成本。

农村地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与城市政府也有较大差距。虽然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招商引资,注重吸引外出务工民工返乡创业,但一些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比如税务、工商行政管理、土地管理等职能部门,不仅不能为回乡创业民工提供及时高效的公共管理服务,反而把公共管理服务作为自己敛财牟利的手段,比如诱使创业民工请客送礼,甚至强制地参与利润分配,这些都降低了创业者的创业积极性。

积极支持青年民工创业

改善农民工待遇,加快创业资金积累。农民工在城市从事最脏、最累、收入最低的工作,权益保护与社会保障残缺不全,并为讨回原本属于自己的那份多年未涨的微薄薪金而身心俱疲。无论是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比如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加快民工创业资金积累等等,还是超越经济利益的计算,基于保护劳动者基本权益的考虑,我们都需要积极改善农民工的待遇,让他们获得与贡献、绩效相一致的工资报酬。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积极支持创业融资。伴随着中国农业银行经营网点在农村地区的收缩,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成为面向居民服务的主要金融机构。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这需要改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营困境,这需要通过有效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消化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的基础上,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还需要对尚处起步阶段的邮政储蓄银行贷款业务加以引导和规范,在积极支持农村各类融资的同时强化风险管理,避免不良贷款的累积。此外,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信贷、互助基金等等也是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拓宽青年民工创业融资渠道的可行选择。

在支持青年民工创业融资方面,公共财政应当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可以为创业项目贷款提供财政贴息,也可以将创业项目纳入扶贫开发项目。我国政府在贫困地区推动的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其还款率一直不高,其中的原因包括:(1)财政扶贫资金与信贷扶贫资金的分配与使用是在灰色状态下操作的;(2)小贷信贷支持的项目盈利能力较弱,缺乏稳定的现金流来偿还贷款。如果能将一些能够扩大就业、盈利前景明朗的创业项目纳入扶贫开发支持的范围,其资金使用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重视基础教育,重视对民工的技能与创业培训。青年民工在打工前接受的中小学教育,这些教育从根本上奠定他们学习、接受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重视与发展基础教育是提升民工创业群体素质的基础。此外,政府应当重视针对民工的技能与创业培训,政府既可以直接推出培训计划,也可以通过扶助民间职业培训机构对技能与创新培训给予间接支持。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创业提供技术支持。舒尔茨曾经把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概括为技术停滞,其实技术停滞不仅仅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也是二元经济格局下整个农村经济的基本特征。青年民工创办的工商企业技术力量薄弱,缺

乏市场竞争力,地方政府应在企业技术与研发方面给予支持,比如健全农村技术服务体系,为企业研发提供财政补贴等等。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地方政府需要加强投资的软、硬环境建设,为创业及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需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局面;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政府需要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加强法规建设、规范市场秩序,为创业投资提供技术指导、融资支持、税费优惠等公共服务。(杨宜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劳动人事科学发展研究院 杨欣波/中国人民大学)

下载对高职生创业困境与对策的探讨(雷顺福)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高职生创业困境与对策的探讨(雷顺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现状、困境及对策

    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现状、困境及对策近年来,农民工回乡创业高潮兴起。这打破了农村劳动力长期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单向转移的旧格局。鼓励回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可以实现农民工由普......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与对策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与对策内容摘要:我国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存在企业本身﹑金融机制﹑政府三个层面的原因,为此要制定相应的治理对策:企业要加快发展,切实提高盈利能力,增强自身信用......

    检务公开的困境与对策

    司法制度改革之 检务公开的困境及对策 根据市委政法委通知精神,县检察院在进一步对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对当前检务公开制度......

    大学生勤工助学维权困境与对策(5篇)

    大学生勤工助学的维权困境与对策 如今,利用课余时间兼职已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潮流。随着大学生勤工助学热情的高涨,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中合法权益保障受侵害的现象也是比比......

    参考文献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 摘要:提要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生力军。但是,资金短缺、融资困难、融资渠道单一却始终严......

    乡镇人大工作的困境与对策

    乡镇人大工作的困境与对策 邓家塘乡人大主席团邱辉本人从事乡镇人大工作一年多,通过工作实践、广泛交流和一些调查研究,对如何开展好乡镇人大工作有了些粗浅的认识。我认为目......

    浅析精准扶贫实践困境与对策

    浅析精准扶贫实践困境与对策 【摘 要】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是让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能够尽快脱离贫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主要手段。“精准扶贫”从提出到今天,已经有四年时间了,取得......

    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双柏县妥甸中学 郭秀萍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进行了新的定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