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析法庭调查中的讯问技巧探析.(推荐)
法庭调查中的讯问技巧探析
我国新颁发的《刑法诉讼法》实施以来,法庭调查方式已由过去法官实施向公诉人实施进行转变,这一转变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被动式的局面,由此,公诉人承担起了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的举证责任。出庭难度也随着加大了。刑诉法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公诉人可以讯问被告人。那么如何通过讯问,清晰地
揭示犯罪事实,使被告人认罪服法,已成为公诉人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笔者就法庭调查阶段的讯问技巧谈点浅显看法。
一、法庭调查中讯问的作用
法庭调查是法庭审判的中心环节,也是出庭公诉的中心环节,案件事实能否确认、被告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关键在于法庭调查的结论如何,而讯问被告人则是法庭调查阶段的重要环节,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查清案件主要犯罪事实。刑诉法修改以后,开庭前的实质性审查改为程序性审查,使庭审活动“实质化”,被告人也以当庭供述为准。公诉人通过讯问被告人犯罪时间、地点、动机、手段、认罪态度等,将案件的主要犯罪事实展示在大家面前,使大家对案件中的犯罪情节,案件性质有了全面了解。
(二为公诉人提供辩护方向。被告人在回答公诉人讯问时,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很强的目的性,这些往往就是其在辩论阶段自我辩护的观点。因此在讯问时应密切注意被告人的回答,从中获取辩
题信息。例如在审理姜某盗窃案时,姜某为某医药公司装卸工,利用自由出入仓库的有利条件,将贵重药品藏在衣服内盗出。在公诉人讯问被告人的职责时,被告人回答他具有装卸和保管仓库的双重职责,并且声称他与医药公司形成了保管和被保管的合同关系。公诉人意识到他要将案件性质辩为职务侵占,果然不出所料,在法庭辩论阶段,被告人辩称自己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财物。
(三对法庭举证和法庭辩论起基础性作用。根据讯问被告人的情况,公诉人可以及时改变策略,调整事先准备好的举证重点和辩论焦点,为揭露犯罪、证实犯罪,在法庭举证和法庭辩论中占据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在上述案件中,举证阶段公诉人不再拘泥于原来的证据目录,经审判长允许,补充出示了一份姜某所在医药公司经理关于姜某职责范围的证言,有力地驳斥了被告人利用职务之便的辩解。
二、法庭调查中讯问被告人应注意的问题
公诉人在法庭上如何讯问,绝非单纯的技术性问题,它涉及到公诉人的素质、法学理论修养、审讯气质和熟悉案情的程度,还涉及社会知识、临场经验、应变能力等问题。笔者认为公诉人讯问被告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熟悉基本案情,全面掌握证据。公诉人对将要起诉的案件要作认真审查,全面了解案件事实,综合分析证据材料,熟悉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和情节,熟悉能够证实被告人有罪或无罪的各种证据以及证据之间的关联性、矛盾点,熟悉被告人的认罪态度和可能在哪些问题上辩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有的放矢,公诉人才能胸有成竹。当出现被告人翻供等意外情况时,公诉人才能应付自如。
(二讯问要有针对性。法庭调查的全部任务在于核实证据,查清事实,以确定被告人犯罪以及适用何种刑罚。因此公诉人讯问被告人时必须紧紧围绕犯罪构成要件这一重点,突出本罪的犯罪特征,把握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笔者通过实践认为讯问被告人一般应围绕下列问题进行讯问:(1指控的犯罪行为是否存在,是否为被告人实施,被告人是否承认起诉书指控的罪行;实施犯
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手段、结果。(2共同犯罪案件中应问清楚同案被告人各自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3问清被告人的主观故意,查明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4查明有无从重、加重、从轻、减轻的情节。(5查明作案工具的特征、去向及赃款赃物的来源、数量和去向。除此以外,为了确定讯问的内容,除在庭前拟好讯问提纲外,还必须认真听取被告人在公诉人讯问前当庭所作的陈述,并结合分析其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所作的供述是否一致,发现不一致且直接影响指控的,应着重反复讯问。如果被告人对犯罪的主要事实已陈述清楚,公诉人就没有必要
再详细讯问被告人,只要求其简明扼要复述一下主要犯罪事实经过。如果被告人陈述的内容十分简单,就必须按照犯罪构成的诸要素详细对被告人进行讯问。
(三讯问要讲究策略。根据被告人的心理状态和表现,采取不同的讯问方式。对那些自感罪行严重想交代又怕受到较重处罚,存有侥幸过关心理的,采取步步紧逼的讯问方法,环环紧扣,不给被告人以喘息的机会。对于供述反复不定的被告人,发现其供述中的矛盾,抓住矛盾追问,使其难以自圆其说,迫使其不得不如实交待。例如在审理王某和刘某盗窃案中,王某和刘某共同作案两次,盗窃汽车两辆,价值十万余元。两被告人深感罪责深重,利用在看守所劳动的机会串供,每人承担其中的一起犯罪事实。公诉人当庭讯问时被告人王某和刘某均翻供。公诉人立即回忆起在以前的数次供述中,王某交待自己不会开车,均是刘某将车开走,并且公诉人亲自到盗窃现场看过,在汽车没有打火的情况下,一个人是不可能将车推过那么高的坡的。公诉人出其不意地问王某:“你会不会开车?”王随口答道:“不会。”公诉人进一步追问:“那你是怎样将车偷到平阴的?”王某慌了手脚,不能自圆其说,只有坦白交待了。
(四讯问语言要通俗易懂同时又要规范,态度要严肃。公诉人在讯问时,应考虑到被告人文化程度的高低、年龄上的差距、知识的不同,接受能力的好坏,尽量使用通俗规范的语言,发问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难以听懂的法律用语。所提问题要具体、明确,切忌笼统或含糊不清,以便使被
告人可以就所提问题作出清楚、明确的回答。讯问语气要严肃,但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使用辱骂、讽刺、威逼、引诱的语言。
(五妥善处理被告人当庭翻供和沉默的问题。公诉人讯问被告人遇到被告人翻供时,不能简单训斥被告人认罪态度不好,而应耐心地听取被告人是怎样翻供的以及翻供的理由。在其翻供中找漏洞,抓矛盾,适时宣读其以前的供述或出示有关证据,驳回伪证。共同犯罪中,出现了个别被告人翻供、推诿责任现象,可以采取面对面的讯问方式,让罪行较轻且认罪态度好的同案犯当庭质证予以确认。例如在审理一起五被告人抢劫案中,当讯问被告人黄某时,黄某假装反应迟钝,说话结结巴巴,他不知道别人去抢劫,自己也没有参与抢劫,只以为别人是去打仗,他只是站在门口把门,门是关着 的,里面发生的事他不知道。经过审判长同意,公诉人请求同案被告人孙某当庭对质,迫使黄某承认不但自己明知抢劫,而且采用暴力抢劫了他人财物。针对被告人无端指责侦查机关有逼、诱供等违法行为,借此达到翻供的目的,公诉人应首先阐明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和侦查活动的合法。在明确上述观点后,再以翻供不成立及串供或伪证予以事实上、证据上的阐述和分析。最后,还要指出捏造事实应负的法律责任。对于用沉默抗拒讯问的被告人,公诉人应当告诉其沉默等于放弃自我辩护的权利,讲清我国法律没有规定被告人享有沉默权,告知其没有被告人供述,只要证据确实充分,照样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促其主动交待。
司法实践中的讯问技巧不胜枚举,针对不同的案情应运用不同的策略。作为一名公诉人,首先应热爱自己的职业,在工作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刻苦学习,多阅读,多观摩,多思考,充实各方面的知识,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第二篇: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的技巧谈
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的技巧谈
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的技巧谈
职务犯罪嫌疑人一般具有相当的社会阅历、专业知识,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并具有一定的地位和法律知识,因此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中对抗心理十分突出。这就要求侦查人员也应具备相应的知识,分析掌握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变化,寻找其弱点,对症
下药,把握时机,促使其心理发生逆转,以达到侦查目的。
一、针对具有侥幸心理的人,采取引而不发,点而不破的策略,从中捕捉突审时机。具有侥幸心理的讯问对象一般具有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大多数自认为作案手段高明、专业性强,不易发现或者迷信攻守同盟,在被讯问过程中投石问路、避重就轻,甚至故意编造谎言。对这类犯罪嫌疑人应采取宣传政策指明出路的讯问方法,加大其心理压力;对订立了攻守同盟的,要善于利用暴露出的矛盾点,各个击破、分化瓦解、掌握时机、激化矛盾、形成内讧,寻找突破口;对心理稳定性较好的犯罪嫌疑人,可采用冷处理,然后利用已掌握的证据的一小部分,点而不破,造成心理恐惧,促其就范。
××*,系××市人民医院主管药剂医务的副院长,在采购药品过程中,收受药商贿赂近3万元。在侦查过程中,我们在突破行贿人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的心理状态:自己不开口,侦查机关认定不了,12小时就可以回家了。我们把××依法传唤到位后,先做了基本情况的讯问,实质问题他矢口否认,对此我们分析,这时他心理准备比较充分,不易强攻,应当采取冷处理。几个小时过去了,刘某主动要求谈,但还是避重就轻,只交待了收受烟酒等问题,但口气明显的软下来了。因我们掌握了其受贿的细节,果断采取强制措施,关押后第一次提审,刘某即如实交待了受贿的全部事实。
二、针对具有抗拒心理的讯问对象,采取声东击西、以虚击实的战术,消除其心理障碍。这类对象一般具有较强的个性,头脑简单,抗拒心理严重,这种对象常从相反的方面接受刺激,讯问时要注意捕捉时机,不要盲目进攻,应声东击西,淡化其抗拒心理,把握心理变化,适时出示证据,交待政策,促其坦白。
××,系××市××*局××*镇所土地监管员,2001年违规给他人划宅基地,共收受贿赂1万元。我们将××依法传唤到位后,××大吵大闹,后又一言不发,始终不入正题。我们从其公务员身份、工作职责等方面入手,迫使其平静,再交待政策。××觉得吵闹不行,开始狡辩,我们抓住时机,讯问其近几年来划拨宅基地的情况,手续如何办理,××无言以对,不得不交待了违规划地的问题,但强调没有收别人的钱,针对其“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辩解,我们穷追猛打,出示了一部分证据,××在一段时间的沉默后,终于交待了受贿的全过程。此案法院最终做了有罪判决。
三、针对畏罪心理的对象,采取选准要害,刚柔并用的方法,掌握心理变化,因势利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导。具有恐惧心理的犯罪嫌疑人一般心理素质较差,犯罪后心理压力大,精神负担过重,一怕受刑事处罚,二怕家庭受冲击,三怕社会上失面子,往往过多考虑前途、家庭、朋友等,对每句讯问反映都很敏感。对这种犯罪嫌疑人,要把握尺度、掌握时机、主动进攻,必要时让其比较信任的上级领导做其思想工作,在时机、力度、速度三方面优化组合,后发制人,让其认识到违法就应受到惩罚,交待才是出路,打破其心理平衡,突破心理防线。
××,系××市煤矿总经理,利用职务之便,购买水泥300吨,付给建房工程队,顶自己和个别领导的购房款81000元,并安排会计将帐做平。我们初查时,账面进出使用都十分明确,看不出漏洞,调查煤矿使用情况时,没有这么大的使用量,时间长久,使用也说不出具体使用量,但证明一点,××让使用人突出签了一批出库单。
在讯问过程中,我们单刀直入,直点300吨水泥的去向,××认为会计是自己的亲信,帐也做的天衣无缝,拒不交待,故作镇静,已流露惊慌之态。我们分析,××此时心理压力大,精神负担重,需稳定情绪,正确引导,指出交待才是唯一出路,交待比不交待好,早交待比晚交待好,不要报幻想,思想工作后,××交待了贪污的过程,因病被取保候审。但我们调取书证时,××怕受刑事处罚,在赃款去向上做手脚,称房款虽没交,但自己拿出相应的钱给部分中层领导发奖金了,还串连几人作证。我们果断将××收监,重点突破攻守同盟,原来秦某怕受刑罚,在社会上没面做人,求几个亲信做伪证。突破了伪证,调取了书证,在事实面前,××不得不低头认罪。
四、针对悔罪心理的对象,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保持其心理状态的稳定性。具有悔罪心理的犯罪嫌疑人,一般本质不是很坏,由于受到社会负面影响,不情愿而为之。经几个回合的心理较量,犯罪嫌疑人转入对犯罪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醒悟阶段,这时其心理矛盾加剧,情绪发生变化,悔罪心理占主导地位,关心最终的处理
第三篇:法国留学:生活中的省钱技巧解析
法国留学:生活中的省钱技巧解析
法国留学费用虽然不高,但是对于法国留学生来说,节省一定的费用,不但能够减轻压力,而且能够让法国留学生活过得更好。伯乐留学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法国留学生活中,如何节省费用。
住房找补贴
而找房子对自费的留学生来说是件让人头疼的事。国际大学城设施不错,有学生食堂、图书馆、游泳池等,里面居住的是法国外省学生和国外留学生,方便交流,但费用相对较高,最少也要400欧元左右。
其他的,就要租私房了。有私立的大学生宿舍,单人间中有灶台、厨具和卫生间,生活方便,楼道还有公共洗衣房、健身房、院内有网球场。这种住房月租要450到900欧元。还有的私房就是散落在居民区的房子,有些是出租的阁楼,价格要看具体地理位置和条件好坏而定。
据伯乐留学专家了解,外国留学生可向法国政府申请社会性住房补贴。注册后要持相关证件到所在区的社会福利部门申请住房补贴。CROUS的学生宿舍可以补贴一半左右房租,而私立大学生宿舍可以补贴一半以上。比如应交450欧元的房租,补贴后只需交纳240欧元。
但最便宜的房子还是在外省租房。一间20平方米左右厨卫齐备的学生单间,月租金也就100欧元,而且大多距学校很近,除了房费还省了不少交通费,因此不妨考虑选择外省的同类大学,可以节约很大一笔开支。
结论:申请社会住房补贴或到外省读书省钱。
法国的交通十分便利
法国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现代化程度很高。无论飞机、火车和城市地铁都对学生都有优惠。如果住在巴黎,每月一张地铁月票也就40来欧元。如果买市内的学生年票,则更便宜。
除了学习,学生们经常要到各地游玩。学生假期时可以在法国境内及申根国家旅行,可以住在青年旅社。青年旅社向所有法国和外国年轻人开放,在冬天、夏天和周末以合理的价格向他们提供住宿。
巴黎及不少外省的学联每年都要组织一定的游览活动,统一订车和旅馆,不同学校就读的学生可以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相互交流经验,而且这种旅游的收费比自己出行节省很多。
伯乐留学介绍,法国各地间均有旅游大巴车,长途车可以有睡铺。所到之处,凭学生证可以享受不少优惠,除了乘车,看电影、参观博物馆都可以便宜。对于26岁以下的学生,如果办了铁路卡,火车票可以打对折。
当然,习惯骑自行车的学生可以很便宜地买到车,现在巴黎市区已经和正在开辟专用自行车道,对于那些学校离生活区不远的人来说,日常使用自行车肯定比选择其他交通工具节省。
第四篇:解析法官庭审技巧
法官庭审技巧
法庭是法官进行审理和裁判案件从而解纷止争的特定场所。在法庭这一特殊的舞台上,法官的庭审技巧高低对于实现审判的公正与效率,维护法庭权威和法律尊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从事民事审判多年,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对之作些粗浅的归纳,以求教于同仁。
从法庭上法官居中端坐于讼争双方之间的场景设置以及从纠问式向诉辩式之庭审方式改革的要求来定位,法官在法庭上的角色应该是中立的和被动的,相应的对法官的基本要求是“静听、多思、少说”六个字。
首先,法官应耐心细致地倾听讼争双方的诉辩意见。
听是基础,兼听则明嘛。听不光是实体公正的要求,也是程序公正的要求。法官通过听讼能查明事实,同时也使当事人情绪和主张受到尊重,为服判息诉打下基础。法官在听讼时不要老是低头看案卷,应抬起头来观察原、被告双方的言行举止及反应,捕捉一些细微的信息形成法官的内心确信,从而判断真伪,查明事实。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简单案件没有问题,困难案件就要求法官运用生活情理等经验法则来确定案件事实,当然这种经验法则是建立在理性推定的基础之上。中国古代早在西周时期,就创立了五听制度,即通过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五种察颜观色的方法来确定当事人的陈述真假。虽然这种方式近于主观,但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这实际上是司法心理学在审判实践中的运用。下面是一起运用经验法则判决的案例。原告王某诉被告张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因二人发生借贷时未打借条,原告在诉讼中不能提供证明借贷关系事实的直接证据,但能提供一些间接证据证明其曾多次向被告及其丈夫主张过债权。办案法官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最终作出了有利于原告的判决。其
一、原、被告系姑表姐妹关系,除本案纠纷外,双方均认可无其
他矛盾。其
二、被告不但否认借款9500元的事实,而且否认了曾两次偿还原告总计2200元的事实,同时完全否认双方存在任何经济往来。其
三、在庭审及庭后的多次调解中,原告情绪激动,诉讼积极,被告则消极应付,异常平静,仅明确否认双方借款事实,并未进行积极辩驳。其
四、诉前和诉中均有中间人参与说和,但未成功,被告曾透露并非借款而是原告在某煤矿的投资。其
五、诉讼中原告坚持主张对双方进行测谎鉴定,并如期缴纳了相关费用,被告虽同意鉴定和交费,但其后予以翻悔。其
六、被告丈夫曾在办案法官面前抱怨原告操之过急,言语中已暗示双方确有经济纠纷之意。其
七、原告提供的几位证人当庭作证时虽不能证明双方借款的详细情况,但均能证明原告多次向被告主张过债权。根据以上多种情况,办案法官经综合分析,排除了原告恶意诉讼的可能性,确信原告起诉的事实属实,遂判决被告偿还原告借款7300元,并支付相应利息。判决后,被告不但未提起上诉,而且在上诉期间恳请法官再次予以调解。被告最终以偿还原告6000元而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事实证明法官的判断是正确的。
另外,法官听讼时态度应诚恳、平和,表情要严肃,不能心不在焉,也不能情绪激烈。原告陈述时要将目光注视原告,好象要看透原告似的,偶尔目光转移到被告身上,有意无意地观察被告的反应。被告答辩时也要将目光注视被告并观察原告的反应。法官对当事人不能有好恶情绪或抱有同情心,更不能显露出来。不能让当事人从法官的表情和肢体动作中觉察出变化,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当然,有的法官在庭审时抽烟、打瞌睡、来回走动,那更不应该。
其次,法官应深思熟虑。
法官是判官,意即判断的官员,而思考是判断的前提。法官的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就在于他那充满智慧的思考。整个庭审过程就是法官在听讼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并作出判断的过程。法官对案件的思考是全面的、理智的,而不是片面的、任性的。法官不但要对案件事实思考,而且要对适用法律思考;不但要对双方当事人的心理及相关的人情世故的思考,而且要对案件处理后的社会效果进行思考;不但要考虑公平,还要顾及效率。理性的思考指的是法官的每一个判断都有充分的理由,有令人信服的推断过程,而不是突然的心血来潮、任意胡来。比如上文所举的例子中就比较详尽地说明了办案法官为何作出原、被告之间存在借贷事实的论证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理性的,是社会上一般民众能够认同的。当前民事疑难案件越来越多,对民事法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这种要求就体现在法官的思考能力水平上,即能否做到理性的思考和理性的判断。
最后法官应慎言。
法官在法庭上不能不说,但应少说,谨慎地说。多嘴的法官不是好法官。法官的魅力不在于他的口才而在于他的思考和判断。很难想象,一个在法庭上喋喋不休的法官能给当事人带来多少可信度。法官不能过早地透露自己的意见,相反要让当事人双方意见、主张通过论辩以后充分显示。法官应不言自威,无声胜有声。有句话叫做言多必失,话多后会无意中暴露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和观点,而使当事人对法官的中立性和公正性产生怀疑。多嘴对法官有百害而无一利。法官在法庭上说话大都是程序性语言,如宣布开庭,告知诉讼权利义务、宣布法庭调查、辩论等等,程序性语言比较简单,可以不费什么脑筋。除此之外还有归纳原、被告陈述的一致事实和争议焦点、认证及宣判。归纳应该全面归纳,不能有遗漏,特别是争议事实和理由,不管有无道理。把争议点公开和固定,既便于法庭审理,也使当事人重新审视自己的主张是否在理。人是理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除外),一般来讲,只要你把他当作理性的人而给与充分尊重,那么他也会更加理性地对待自己。所谓理不辩不明,有的看似模糊的事实和道理通过庭审这种形式,经过原告陈述、被告答辩、法庭归纳、双方举证、质证及双方互相辩论这一过程,结论便显得十分清晰,这也是公开开庭的意义所在。认证是庭审的难点,何时认证、如何认证的确是法官需要慎重把握的环节、步骤。笔者认为除了一些显而易见且双方当事人均无异议的证据可一质一认外,其余证据最好在法庭辩论结束之后综合认定或者干脆就在宣判时认证。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双方当事人在法庭辩论阶段就彼此提供的证据该否被法庭采信展开充分的辩论,为法官的最后认证作厚实的铺垫。这样的认证更能体现法官的被动性和中立性,从而更易为当事人所接受,也可以避免先前的认证错误而需要更正 3 的尴尬。宣判实际上是综合认定案件证据事实并在此基础上适用法律作出判决。宣判的重点体现在说理部分。强调判决说理是庭审方式改革的要求,其重要性在此就不再论述。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法官的释明义务。如何把握释明义务也是一个难点。释明义务把握不好会出现二种情况,要么坐视不公正的发生,要么违背法官的中立性。笔者认为,除了法律明确规定必须释明之外,其余的要否释明就由法官按照自己对公正的理解而自由判断。
法官在整个庭审过程中说话的口气应该是坚定的、平和的,不容置疑的,语言不能躲躲闪闪、似是而非,不能说废话。法官是法律的喉舌,是活的会说话的法律,是公正的化身,所以法官对自己的话语要慎之又慎。
随着司法改革的步步深入,法官的职业色彩也逐渐浓厚,如庭审时穿法袍、敲法槌,法官的职业门槛抬高等,这些变化和进步让身为法官者感受到职业的尊荣。但同时我们也感觉到目前的法治环境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民事法官们经常会面临“秀才遇见兵,有礼讲不清”的尴尬。中国的法治之路依然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笔者坚信,通过我们这些法官的不懈努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司法环境会有一个根本的改观,到时我们的法官将更得心应手,我们的庭审将更富艺术和美感。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第五篇:面试答题技巧解析
面试答题技巧解析
来源:决策日期: 2009-08-14考官认为,熟悉面试程序、题型,有针对性地全面作答,对考生而言至关重要。
7月中旬,安徽省2007年党政机关公务员招考面试在全省各地统一进行。笔者作为考官之一有幸参加了两天的面试,见证了整个面试的过程,亲听了考生对每一道考题的回答。现就面试考题和当天考生对每一道考题的回答进行综合解析。
规定体裁型
第一道面试题目:以下是一道辩论题,请你选择正方或反方进行论述:正方:公务员的口才比文才更重要;反方:公务员的文才比口才更重要。
这是一道规定体裁型题目,强调的是辩论,以辩论的体裁回答问题。论点必须明确,论据必须充分。类似这样的题目,过去也出过许多,如以“某某”为题编一个故事,以什么、什么为内容演讲,以某某、某某几个词编一段话。但是,作为辩论体裁还是第一次出现。
从命题者的出题思路来说,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但是同时也考察考生对辩论这个规定“动作”的理解与运用。由于辩论是正反双方进行的,而且正方提出观点后,反方针对正方的观点进行反驳,加上现场只有一方,缺少另一方存在,仅有极少数考生把握的比较准确,绝大多数考生没有能够准确把握,选择了综合论述,对正反两方的论述,偏离了命题要求。
这一命题对考官来说,着重要把握三点:一是要看考生对题目的理解与运用,是否按规定“动作”回答;二是要看考生的思维敏捷情况和分析问题的逻辑性和严密性;三是要看考生言语表达情况,有没有辩论的激情。
从当天本组考生对这一道考题的回答来看,20多名考生,居优者几乎没有。多数考生在选择正方或反方时,首先是不能对什么是一个人的文才,什么是一个人的口才,在概念上进行表述;其次是论据不够充分,不能有力证明自己观点,兼顾反驳对方观点;第三,缺少辩论的气氛和激情;第四,没有作陈辩总结。矛盾处理型
第二道面试题目:你的业务能力较强,而新上任的分管领导由于业务不熟悉,有时指挥不当,让你无所适从,你将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这是一道矛盾处理型题目,强调的是如何化解矛盾,既不能影响工作,又不能让矛盾升级,是一个在两难中去选择问题。这样的题目,对于一般考生来说,是一道相对比较难的题目。但是只要考生能够准确地把握住几点就行了。一是要体现出组织中的权属关系,那就是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二是要体现出态度上的尊重,不得傲慢与无礼;三要体现出工作上配合性,尽力把工作做好;四是要体现沟通原则,把矛盾化解;五是要体现同事之间的宽容和谅解,任何一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领导也不例外;六是要体
现出互补性,性格互补、能力互补、方法互补。
从命题者的出题思路来说,主要考察考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因为公务员是人,同公务员打交道或者说工作的对象仍然是人,能否处理好与领导、同事、工作对象等方面的关系,是一个公务员能否胜任职位,做好工作的关键。这样的题目,一般来说,是必考的题目,虽然每次题目内容不同,但是要回答的内容几乎是一致的。
从当天本组考生对这一道考题的回答来看,20多名考生,能够完整回答出问题的几乎没有。这可能是考生都是刚从学校出来或出来不久,接触社会、接触社会中人不多,加上思考的不多有关。有的虽然作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理想化的多一点,更没有考虑到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的一些“潜规则”。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观点阐述型
第三道面试题目:某城市管理实践表明:小商小贩是个宝,但小商小贩不能胡乱跑。你认为在行政执法中应如何把握?
这是一道观点阐述型题目,强调的是对政策、法律、法规的理解,自己进行详尽的阐述。既要能够把握现行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又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从命题者的出题思路来说,主要考察考生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水平和依法行政、公共服务能力,因为在当今法治已经趋于完善的中国,公务员能否有法律意识,做到依法行政,完善公共服务是至关重要的。也可以说,这是一道情景模拟题。既能考察考生的法治观念、服务理念,又能够考察考生基本政治素质和行政行为能力。
这一命题对考官来说,着重要把握四点:一是要看考生对题目的要求,是否准确把握。关键是对“你认为在行政执法中应如何把握?”二是要看考生要行政执法中的立场、方法和遵循的原则;三要看考生如何对待群众的利益;四是作为一个有权力的执法者和一个为群众服务的公务员,如何对待权力与群众的利益、文明执法与做好公共服务的关系。
从当天本组考生对这一道考题的回答来看,20多名考生,绝大多数把握的比较好,能够完整地回答出问题的。这可能与考生在学校的政治学习有关吧。在学校,这道题就是一道政治题。但是也有不少考生,只是论述“小商不贩是个宝,但小商不贩不能胡乱跑”的多,而忘记了应当从“在行政执法中应如何把握?”来回答,切题不准。
开放思维型
第四面试题目:请谈谈由足球和围棋比赛引发的遐想。
这是一道开放思维型题目,强调的是“遐想”,而且是“足球和围棋比赛引发的”。这一“遐想”,想的是越多越好。
从命题者的出题思路来说,主要考察考生的应变与创新能力,围绕主题,让考生发挥充分的想像力,只要考生能够从“足球和围棋比赛”中观察到的细节,加以联想,越丰富越深刻,越能反映出考生的应变与创新能力。从命题者的出题要求来说,想像的东西必须在5个方面以上,至少要回答在3个方面以上。这样的题目,对于一般考生来说,也是一道相对比较难的题目。但是只要考生能够准确地把握住几点就行了。
一是要从大的方面去理解。譬如,从足球和围棋比赛引申到单位的组成与管理;引申到人生观、价值观的讨论;引申到规则的形成;引申到民族的精神力量等等。只要立意正确,有说服力就行了。二是不能就球或就棋论球或论棋,那样的话,层次就太低了。三是观点要正确,要体现积极向上,富有哲理性。
这一命题对考官来说,着重要把握四点:一是要看考生回答时对“足球和围棋比赛”观察到的是否符合实际;二是联想的是否自然;三是寓意是否深刻,并富有哲理性;四是想像的能否达到5个方面以上,至少在3个方面以上。
从当天本组考生对这一道考题的回答来看,20多名考生,绝大多数考生把握的不够好,有的说喜欢足球或围棋,但是却说不出多少“道理”,更引申不出“哲理”。其实,从足球和围棋比赛中,可以引申很多东西,如规则问题、方法与技巧问题、胸怀全局问题、团结协作问题、观众与人的心理问题、精神支柱问题、竞争与拼搏问题、人的素质问题、裁判与评价机制问题等方方面面。仅有2-3个考生回答得比较完美。综上所述,应当说,这次面试题目对于一般面试考生来说,是相对比较难的题目,尤其是第一道面试题目、第三道面试题目和第四道面试题目。之所以难,主要在难三个方面:一是实践题多。对于刚出大学门或出大学门时间不长的考生来说,没有经历、经验作支撑,往往难以找到应对的策略。所以,回答起来,仅有寥寥数语。二是理科面试考生偏多。对于规定体裁型题目和开放性思维型题目,本身就是他们的弱项,不像文科生那样,思路开阔,有丰富的想像。三是心理素质不够。有些考生第一次参加面试,而且没有经过有培训,既紧张,又抓不住要点。
正是上述这样的原因,当天本组20多名考生,没有一人面试成绩超过80分,一般都在70分左右。作为面试考生,笔者建议,面试前必须做好两件事:一是要积极参加面试培训,熟悉面试程序,提高心理素质。二是要认真学习过去的面试题本,尤其是要熟悉各种面试题型,针对题型,从哪些方面回答才能完整。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