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郑启五集邮美文:天皇的结婚照
天皇的结婚照 郑启五
新闻联播的镜头里,日本的明仁天皇和皇后会见了访日的胡锦涛主席和夫人……电视屏幕几次出现特写镜头。我端量明仁天皇的容貌,好不容易才从眼神和嘴角找回几分他年轻时的模样。我认识这位天皇,说出来也不奇怪,本人7岁就时收藏了他新婚的“玉照”——两枚日本1959年发行的纪念邮票,至今保存完好如初。票面上新郎官明仁西装笔挺,头发向后梳得油光可鉴。但说不上有什么皇太子特别的架势,样子倒很像是刚刚毕业的学生郎。新娘美智子和服在身,眉宇间流溢东方女性的端庄贤淑。
记得小时候邻居有位同学的母亲是日本人,家中时有东京来信。于是我这个小邮迷就“瞄准”了这“中日一家人”。起初战果平平,尽是些票幅很小的普通邮票,图案不外是渔船、宝塔,真不够劲儿!后来,这两枚“大张的”出现了,那同学紧紧捏在指间炫耀。我与哥紧急行动起来,不惜动用了两条烤番薯和一只卷笔刀,才喜气洋洋地把邮票换到手心上。这套邮票令人爱不释手,更主要是一衣带水的东方情调极浓:上端饰有一对翩飞的凤凰,下端全部是古色古香的篆书。读小学四级的哥哥费了一番心力,就“自力更生”辨明了邮票上的字“昭和34年皇太子殿下成婚纪念”。其中夹了一个“御”字,哥哥便自作聪明地认定“帝王所用”之意。对日文无师自通,兄弟俩欢天喜地,像尝了宫廷婚宴似地。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这两枚邮票泡水揭开后,贴在窗玻璃上晾干的情景:阳光柔柔地洒来,湿漉漉的邮票淌下三两滴水珠儿……
白驹过隙,岁月的魔术师把我从一个小邮迷,摇身变为年近不惑的老邮迷。明仁也从邮票上满头乌发的太子变成电视上两鬓苍苍的天皇。明仁的父亲裕仁命极长,一屁股在天皇的宝座上就坐了63个年头(1925—1988年),其间爆发了侵华战争。明仁4岁那年,日本侵略军以“皇军”自诩,在中华大地烧杀掳掠,罪孽罄竹难书!无论怎么开脱,裕仁也是责任难逃。我们中国人对“老天皇”心有芥蒂,理所当然。我有好几枚日本“人头”邮票,但至今仍懒得去辨认哪一位是裕仁先生。战后,虽然拥有绝对权限的天皇制已不复存在,但天皇作为日本“国家的象征”仍保留了下来。我曾听邮友、鱼类学家何大仁教授说过,明仁太子长期从事鱼类学的研究,还与上海的伍汉霖教授成了研究虾虎鱼的好朋友。他即位天皇后,仍念念不忘“科研之交”,特邀伍教授作客日本皇宫。
记得1989年的元旦,当年给我日本邮票的那位小学同学,从东京给我寄来一枚贺年片。我发现封上的两枚新邮票印有“1989年平成元年”字样。“平成”是明仁天皇的年号,这意味着裕仁和他的“昭和”年号已永远成为历史。白驹过隙,转眼就是2008年了,是年日本生肖邮票上出现的是“平成20年”,真是岁月如梭催人老……
第二篇:郑启五集邮美文:心惊肉跳
心惊肉跳
郑启五
署名“中国花卉协会茶花分会”的游慕贤邮友,寄来《茶花》特种明信片“大朱砂”与“鸳鸯凤冠”两枚,分别销有“2003年中国金华国际茶花大会暨国际茶花节”、“中国花卉文化园”纪念邮戳,并配套盖出“浙江金华竹马”的邮政日戳。纪念邮戳销在邮资图案上,邮政日戳盖在邮资片可供留言的空白处,十分规整、醒目,而且油墨浓淡相宜,戳记图文清晰。可以说,在慕贤邮友和金华邮政当局的共同努力下,娇艳的《茶花》特种邮资片首日从原地完美出发!
问题出在我们厦门的落地邮戳上,红墨的邮政滚筒日戳落在了极为光亮的茶花图一面,而极为光亮的茶花图根本就不吃墨,于是滚筒滚出的波纹和圆戳成了心惊肉跳的“不干戳”,四下沾染,把好端端的茶花图搞得“血迹斑斑”!而更为恼人的是稍不留神,两片的接触和手指的拿捏,红色墨迹又沾染到了白洁的正面,使原本完美的一面烙下了大小斑点和半截指纹,成了邮迷永远的心疼!问题至此并没有结束,在那明信片光亮的画面上,残留的落地戳迹似乎一直处在一种“保鲜”状态,一有摩擦,它还会污染到左邻右舍……
落地戳啊落地戳,你为什么不能落在邮资片的正面!
2003/3/09
第三篇:郑启五集邮美文欣赏 金橘的滋味
郑启五集邮美文欣赏 金橘的滋味
四年前的金秋,逢“朱熹诞生880周年”纪念邮票首发式组委会的邀请,我得以到朱熹故里——尤溪一游,十分尽兴,美邮、美景、美食样样美不胜收,事后就着三镜头:红柚、红茶、红酒,写了抒情散记《尤溪三红》,以文感恩。该文先发在《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2011年第5期,后收入我的茶文选《茶言茶语》(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版),虽然文字平俗俏皮,却深得茶友和邮友的赏识,情趣的分享尽在其中。
尤溪邮协的林新样读后告知,尤溪的金橘也很不错,乃至尤溪被授予“中国金柑之乡”的金字招牌,进而即将登上首套水果邮票,希望我能再前往尤溪捧场。发行水果邮票,我可是多年的鼓吹者,没想到的是我们福建的尤溪拔得头筹,一个山区小县,五年里两涉新邮,成为人杰地灵最好的注脚。
金橘邮票首发式之后,我收到了老林从首发式现场邮寄的首日封,满心欢喜,一下沉浸到水果邮票的芳香里,老实讲,这套邮票设计难度最大的就是这枚金橘了,金橘一旦与苹果、桃子和石榴排排坐的时候,在大小比例的参照下,如果设计成原小,难以体现金橘皮薄色艳的风姿,如果设计大了,则金橘娇巧的果体难免有被膨胀的疑似,但设计人以“果串”的聚合形态,基本化解了果体的比例难题。
这回金橘邮票的首发式,我没有接到邀请,我表示理解;首发式轰轰烈烈,劳民伤财,往往多为伪邮迷的狂欢,我们老邮人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其实稍有成本核算的常识,接待一位异地“首发嘉宾”,吃、喝、行、住、拿,这需要吸走我们果农多少夜以继日辛苦耕耘的血汗,又需要耗费我们一线邮政职工多少起早贪黑的尽忠职守,如今渐渐风正气顺,对于首发式的“瘦身”我就已经不是什么“理解”,而是发自内心大声喝彩!
我在电视里特别关注了这次首发式的新闻,发现有福州的集邮者专程自费赶到尤溪寄发首日封,这才是真正的邮迷,不邀自到,不请自来,金橘的果色才特别养眼,金橘的果汁才特别甘美,金橘的邮票才插上邮政的双飞翼自由自在地远走五湖四海!
2014/7/28
第四篇:郑启五集邮美文:首发式的异彩
首发式的异彩
郑启五
接到万冬青先生的邀请,电子邮件版与信函版各一,“郑启五先生:艺林堂集邮丛书第三辑《艺林邮文汇集》业已编印,56篇260页巨著,计划于8月2日上午举办‘泉州集邮论坛暨《艺林邮文汇集》首发式’,今天寄出邀请函。本次活动在室内举行,场地有限,人数严格控制。除一半为社会各界人士外,集邮、邮政糸统四十人(含厦漳莆作者、邮友),机会难得。敬请出席。届时,将利用多媒体,邀请作者进行演讲,每人5—8分钟。请你们做好准备。到场演讲作者,将由编委会发给演讲费、证书(全彩色,贴印花盖钢印,贴花特由国外购入)、精装本一册。应邀者赠简装本一册,中午由张美寅先生设宴招待……”
由著名的新加坡华人集邮家张美寅先生主持的“艺林堂集邮丛书”第一辑《闽南侨批史话》荣获2006全国首届集邮文献及文献集邮展览镀金奖加特别奖、2007圣彼得堡世界集邮展览文献类银奖。2007年8月出版第二辑《艺林邮文选萃》。如今《艺林邮文汇集》第三辑又激情出炉,并举办配套的系列祝贺活动,雅人雅书雅趣雅事,何等痛快。这又是一次具有“泉州特色”的集邮创举,民间的邮事在这片神奇的热土上总是生龙活虎,可惜厦门市集邮协会的要员因事无法前往,我只得搭乘大巴单打独斗!要去,就决不能迟到,于是我是日一大早5点半就出门,慢跑至“国家海洋三所”门口搭乘6点的第一班到松柏长途汽车站的86路公交车,然后买好7点正的到泉州的商务班车的车票。什么鬼商务车,加了“商务”两个字根本就是要多收票款的,为了一个钱字,到处都在挖空心思!
8点30分抵达泉州,肚饿难忍,见时间尚早,就在路边面店里吃了一晚“酸菜面”,面中的配料除了酸菜,还有肉丸、大肠、肉炸等等,据称乃“洪濑特色”,有点大杂烩的感觉,面汤尚可口,我吃至中途,又添汤,猛喝一阵,呵呵,吃饱了方能不辱使命。汤足面饱,我雇了三轮车咋呼着车夫直奔开会的泉州市邮局,这一路可谓“公交——大巴——三轮”三车联运,才成功地将老夫定点定时卸在了九一路目的地的路口。
签到后领了新书,书印制得非常大气,可以说是当代中国印制得最好的集邮文集之一了,而精装本更是美仑美奂,令爱书人爱不释手。首发式在“红木棉”普通邮资明信片上制作了烫金加字纪念片,还配合活动刻制了两枚纪念戳,邮情十足,邮香扑鼻。如果你是真的邮迷,那么来了自然宾至如归,走了势必满载而归。
走进会场只见泉州以及周边地区的集邮人士把一个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的,接着一切的程序都按照通知上的按部就班,也难免有领导讲话这样的俗套,但人人长话短说,言简意赅。我有两个任务:一是代表厦门接受赠书;二是做一个集邮演讲。尽管时间很短,但我仍将时间一分为二:先从苏联的那枚“白嘴鸦飞回来了”的油画邮票说起,谈到“特里季亚科夫画廊”的主人当年收藏油画的意义,一个富商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品位以及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接着才谈文革票的研究,我几乎抛开了文集收入的文章而演说相关研究新的发现。
接着是颁奖:证书加“讲金”,这个“讲金”的“讲”没有错,演讲的奖励金。这只是个形式,人们也不太在乎那红包里有多少“讲金”,但这样的形式给了集邮的文化人最大的尊严,这辈子我不知参加过多少类似的活动,但泉州的特色异彩将永染心怀!
会场的场面热情洋溢,交谈、合影、签名,其乐融融。我虽然与新加坡籍的泉州集邮名家张美寅先生初次相间,却神交已久,握手的那一刹那,我感觉对方的大手不但热情有力,而且粗糙厚实,正是这样一双双人生拼搏的大手,把血汗的家业用来倾心文化的建设,泉州文化古城的砖墙才千年不朽,历久弥新……
会后由张美寅先生宴请与会全体人士,联谊的气氛再度达到高潮,大家频频举杯,为这本集邮文献巨册的出版干杯,为大家一生一世的集邮情怀干杯!
2008/5/28
第五篇:郑启五集邮随笔 返老还童走金尚(共)
郑启五集邮随笔
返老还童走金尚
郑启五
电话来了,请我参加在厦门金尚小学举行的“《宋词》特种邮票首发式”,我是市“青少年集邮协会”的顾问,顾问要问,于是摸黑起床,欣然前往。
首发式在校园里的露天操场举行,校方既担心小学生被太阳晒了,又害怕半途下雨,于是采取了早会的方式,七点半开张,九点前结束,我匆忙打直奔目的地,并在车上用馒头草草填了肚子。
全国集邮联的王新中副主席从天而降,让我微微吃了一惊,于是握手,于是寒暄,台上的嘉宾都被戴上了红领巾,新中兄在发言中说他七十岁变成了七岁,遥想当年我也是一个少先队的中队委员,返老还童的感觉真好。
厦门网的林兴华老总也率领小博客的虾兵蟹将杀到现场,又是拍照又是采访不亦乐乎,让现场的大记者们都感到饭碗难保,“无冕之王”渐行渐远了。
金尚的小朋友们好生了得,仪式上举行了文艺和武术表演,并现场书法绘画,个个都是真功夫,问及小朋友对邮票的感觉,大家众口一词——“很漂亮”。不过我在心里悄悄地对专心彩墨的小画家说:宋词经典文字的意境很难用画面完全表现出来,更无法以单一的画面框定下来,每个人都有一幅属于自己的《咏梅》,你们以后完全有可能画得比邮票设计家更出彩!
有老邮友耳语,让小朋友诵读《浣溪沙》、《鹊桥仙》,他们能懂得那些大人的情感吗?我触景生情地答道,他们最初感受的也许只是方块的文字美和音律美,但随着生命的进程,他们定能渐渐悟出蕴含在母语宋词中的精微意境和深邃情感。
“似曾相识燕归来”,当他们成为栋梁之才,也许还能想起:在2012年金秋开始的新学年第一天,他们获取了一份叫《宋词邮票》的别开生面的礼物。
2012/9/01
001
IMG_7187[1]